3个月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月度红黑榜:3月苏州银行一款产品得分最高

记者 陈毛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自年初以来不断走低。不过从3月的情况看,月内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呈震荡走势,平均收益率基本稳定,下滑趋势已不再显著。

3月份,在资金供需相对平衡,流动性维持在合理充裕水平的前提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停摆,仅在月中有短暂的恢复,流动性得到回收。同时,月内的MLF到期与地方债发行等因素以及季末考核均对市场流动性构成一定压力,合力下3月理财产品整体收益止跌企稳。理财产品收益近期继续下滑的空间小,预期将维持平稳。

每个月,界面新闻会根据自己制作的一个涵盖数万只理财产品的数据库,对当月理财产品进行评估与排行。该数据库在衡量当期宏观经济、行业水平、银行自身风险、产品属性后选出性价比最高和最低的产品,其挑选范围是全行发售的信息披露充分的非结构类理财产品,最终形成当月产品红黑榜。

2019年3月,产品榜单中满足筛选条件的银行为199家,银行理财产品共有4936款。其中江苏银行满足筛选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最多,为198款。

符合筛选条件的理财产品3月平均收益率为4.33%,相较2月的4.36%微幅下滑0.03%。

排在黑榜第一位的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19年邮银财富君享第10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该款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365天,不保本息。该款产品收益不高、不保本且锁定一年的属性在同类产品中没有优势。相反的,比如像南京银行的“珠联璧合”(年稳鑫1号保本)以及宁夏银行的岁岁金1912期理财,同为向个人发行的一年期产品,不仅保本保收益,且收益均在4%以上。此外,邮储的这款产品在理财产品的存续期间不开放赎回,投资者对资金投资期限的控制被削弱。

排在黑榜第二位的是福建海峡银行2019年海蕴理财稳健系列第19035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这是一款面向私行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90天为一个周期发行。这款产品的年化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保本保收益,起点1万元。产品虽然具有保本保收益、期限相对灵活等特点,但作为一款私行产品,收益情况相对于同期限的同类理财产品而言处于劣势,当期属性近似的理财产品收益均值约为3.7%。

排在黑榜第三位的是汉口银行2019年九通安心19022期理财产品。这是一款保本保收益型理财产品,委托期203天,个人投资者起点1万元,机构投资者起点100万元。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3.05%,投资于银行间市场信用级别高、流动性较好的金融市场工具。这款产品本期得分之所以较低,主要在于收益率与同类产品相较存在差距。

排在红榜第一位的是苏州银行2019年“金石榴惠盈月月享1号”第23期(活动)人民币理财产品。这款产品该款产品预期收益率上限可达到5%,不保本浮动收益。委托期35天,面向个人投资者,购买起点为5万元。产品收益高,资金流动性强。

排在第二位的是锦州银行2019年“7777理财”-创富252期91天客户理财产品(夜市专属)。该款产品最高年化收益率可到5.05%。该款产品的突出优势是91天的委托期提供一定流动性的同时,收益稳定性强。

排在第三位的是柳州银行2019年龙城理财富盈1930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其5.15%的预期收益率上限高于其他同期理财产品的平均水平18.9%,委托期97天,认购起点为5万元。若投资5万元买该款理财产品并持有至到期,该款产品可回馈的收益为684.32元。

展开
收起

银行理财收益连降18个月 P2P收益率连续反弹3个月升至9.4%

理财市场各类金融产品的收益情况向来备受投资者关注。

9月11日,普益标准公布了今年8月份各类金融理财的平均收益情况: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文中“平均收益率”均为年化收益率,下同)环比下滑2BP(1个BP=0.01%)至4.05%;信托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与7月份持平,为8.51%;货币基金产品平均收益率环比下滑2BP至2.39%;P2P产品平均收益率环比上升9BP至9.40%。

引人注意的是,《证券日报》记者综合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披露的数据,以及普益标准昨日披露的数据发现,随着8月份银行理财收益的下滑,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已经出现连续18个月的下滑。与此同时,P2P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自6月份开始,出现连续3个月反弹。

虽然上述机构未披露保险产品理财收益情况,但《证券日报》记者查阅上市寿险公司及部分已经披露8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的未上市险企官网发现,8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与7月份基本持平,均在4.5%左右徘徊。此外,目前暂无8月份投连险收益情况数据,但7月份投连险平均收益率由6月末的-2.47%增至7月份0.18%,出现反弹。

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跌至4.05%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理财产品之一,而随着各类银行强化净值化转型及市场利率的下行,银行理财平均收益出现连续多月下滑。普益标准的监测的数据显示,8月份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跌至4.05%。

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认为,理财产品收益下滑主要是资金端和资产端两方面原因造成。资金端,今年以来,市场利率下行,带动银行理财资金成本下降。资产端,银行理财产品更偏向配置稳健收益资产。

实际上,资管新规出台以来,银行积极向净值化管理转型。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和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8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提速,全年共发行净值型产品5609只。各家银行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银行净值化产品发行提速,相较2018年年末均有所上升。

虽然发行的产品数量提速,但非保本理财规模却出现下滑。

2019年上半年,上市银行非保本理财规模仍面临压力,四大国有银行非保本理财规模全部下降,仅交行非保本理财逆势增长。股份制银行非保本理财艰难增长,大致维持理财规模不变。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余额分别较上年年末分别下降9.47%、1.90%、9.88%、8.56%。其他银行中,光大、平安、华夏、浙商四家股份制银行的非保本理财规模分别较上年年末增长2.25%、6.89%、7.51%、0.52%。

普益标准认为,8月份净值型产品综合业绩基准率为4.71%,环比下滑10BP,而较基期(2018年5月份)下滑96BP,破4概率进一步加大。在过渡期内,受多因素影响,净值型产品收益将依然有所波动。

P2P平均收益率环比连增3个月

与银行理财形成反差的是,P2P平均收益率出现了连续3个月的反弹。根据普益标准监测的数据,8月份P2P产品平均收益率环比上升9BP至9.40%。

投资风险方面,普益标准认为,近期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明确下阶段将继续推进P2P行业的风险出清,短期来看,行业投资风险仍较高,建议投资者谨慎投资。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叶霞也表示,近期,小平台清退、部分大平台发力助贷业务的态势愈发明显,网贷行业贷款余额继续下滑,正常运营平台数量逼近700家。多地监管部门提出网贷平台需要实时对接数据的要求,对于未对接或者对接完成但数据质量较差无法进行风险监测的平台将予以清退。此外,银行退出存管业务将导致相关平台合规风险暴露,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点。

来源: 证券日报

展开
收起

嘉实3个月理财债基第六期开放申购23日至25日仅3天

资管新规落地后,致力于降低基金净值波动、提升投资者持基体验的摊余成本法债基,备受投资者青睐。继年内发行规模第二大的基金——嘉实安元39个月定期债基首募202.01亿元成立后,嘉实3个月理财债券型基金第六期(A类:000487,E类:000488)也于12月23日至25日打开申购。其中E类份额可通过嘉实基金(博客,微博)直销平台及嘉实理财嘉APP等进行购买,A类份额可通过各大代销渠道购买。

所谓摊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票面利率或协议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存续期内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每日计提损益。简单来讲就是计算手里债券持有到期能赚多少钱,然后将收益平摊到每一天。这样基金净值不会随着二级市场涨跌大幅波动,净值曲线较为平滑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收益体验。嘉实3个月理财就采用摊余成本法展示,不采用市场利率和上市交易的债券和票据的市价计算基金资产净值。

值得关注的是,嘉实3个月理财属于浮动费率债基,将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费和业绩表现直接挂钩,实现管理人和投资者利益捆绑。根据基金合同,嘉实3个月理财以各类产品份额的“运作期年化收益率”为基础分三档收取管理费。其中若运作期年化收益率不足3%,就免收管理费;若运作期年化收益率超过3%、不高于8%,则收取0.20%的管理费;若超过8%,则收益0.30%的管理费。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资管新规逐渐打破刚兑,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净值化趋势日趋明显,而净值化产品也是公募基金更擅长的领域之一。同时叠加国内利率走低以及市场波动性加大,投资者对净值波动较小投资品种的需求还将日趋提升。

从投资目标看,嘉实3个月理财在力求本金安全的基础上,追求稳定收益。嘉实3个月理财基金主要投资于期限较短、流动性较高的固定收益率品种,不参与二级市场股票、可转债的投资,在坚持组合久期与运作期基本匹配原则下,采用买入持有到期策略,主要投资协议存款、大额存单等货币市场工具。从流动性看,嘉实3个月理财封闭期为3个月,申购费为0,持有超过7天还不收取赎回费,也适宜作为短期理财替代。

作为首批基金公司之一,嘉实基金固收投资实力强大,短债投资团队基金管理经验丰富。嘉实3个月理财的基金经理李金灿,目前管理的嘉实超短债(070009)是业内资格最老的超短债基金,自2006年成立以来每年均实现正收益,累计分红133次,分红总额超12亿元,在短期纯债型基金中高居首位。

来源: 和讯网

展开
收起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近3个月 暂缓推出理财细则情理之中

来源:证券日报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正式落地近3个月,效果逐渐显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占比逐渐减少,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呈增长趋势。从不同收益类型来看,6月份保证收益类产品836款,其中,保本类理财产品占比为28.89%,较5月份下降了2.08个百分点。

“资管新规对银行的理财规模有一定冲击,但短期内影响较小。长期来看,整个资管行业规模的萎缩无法避免。” 中原银行(港股01216)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王军认为,由于资管新规要求,“封闭式资管产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这意味着银行将不再有三个月以内的封闭式理财产品,短期理财承接的高收益率产品将逐步减少,理财产品期限拉长将进一步提升银行理财的整体收益要求。

王军指出,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打破刚性兑付后,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现金管理类理财、货币基金等将成为低风险银行理财的替代品。

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6月份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29%,不过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是浮动的,实际平均到期收益率在4%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商业银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呈增长趋势,但占比仍太低。“未来1年至2年内,预期收益类产品仍然会占市场主流。”刘银平预计。

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市场普遍预期理财细则会很快落地,但目前却迟迟未见政策的下发。对此,中信证券(港股06030)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暂缓推出也是在情理之中。

“随着外部风险的不断聚集,保持内部稳定的重要性提升,政策上不应再主动释放风险,新规配套细则的出台可以暂缓,可以先让大家稍微喘上一口气。”王军表示。

明明认为,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达30万亿元左右,而理财新规作为后续的配套措施,其实施的标准在某些方面预计会比资管新规更严格,这势必会对银行理财市场产生更大的冲击和动荡。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自资管新规落地以来历时近3个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由于其庞大的规模,调整的难度可想而知,相关的配套细则暂缓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后续业务的调整压力,为相关的资管机构主体留出更多的调整时间,降低对于市场的负面冲击。“但同时对于理财市场又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进行综合权衡。”

明明表示,对于整体市场而言,细则出台周期不宜短也不宜长。周期过短,会导致市场调整过大而承受不住调整冲击;周期过长,会影响市场主体及时应对和业务开展,也可能加剧市场波动。推进资管新规落地执行,尽管在短期面临压力和挑战,但长期仍利好整个资管行业。

展开
收起

银行理财量价齐跌 3-6个月中短期产品占市场主流

来源:融360原创

本周银行理财市场概况

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本周(12月28日-1月3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821款,较上周减少了671款,降幅为26.93%,一般节假日期间银行都会暂停发售新的理财产品,所以元旦期间理财数量减少属正常现象;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0%,较上周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平均期限为172天,较上周缩短了5天。

一、3-6个月产品占比最大

从不同期限来看,本周3个月以内产品37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8%,3-6个月产品76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8%,6-12个月产品59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47%,12个月以上产品7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8%。

本周3个月内产品占比20.66%,较上周下降2.57个百分点。资管新规之后,3个月内封闭式理财要逐渐退出市场,未来占比会继续下降,但是在封闭式产品为主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仍倾向于购买中短期产品,因此未来3-6个月封闭式产品会占据主流市场。

二、保本理财占比上升

从不同收益类型来看,本周保证收益类产品13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7%,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35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5%,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123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4%,87款产品未披露预期收益率。

保本理财发行量共495款,占比为28.55%,较上周上升了3.81个百分点。2019年保本理财占比持续下降是大势所趋,不过短期内不会大幅减少。此外,结构性存款目前算在保本理财里面,今年结构性存款的发行量会相对稳定。

三、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上升

据融360不完全统计(部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未在理财系统登记),本周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为82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10%,较上周上升了0.08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数量72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27%,较上周上升了0.07个百分点。

结构性存款都存在收益上限和下限,虽然大部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都能极大概率达到收益上限,但是对于收益上限很高的结构性存款来说,到期收益的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投资者购买结构性存款之前,还是要认真查看产品说明书,搞清楚产品的收益规则和历史达标情况。

四、1万元门槛理财产品占比为16.89%

本周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776款,其中300款产品的购买门槛为1万元,占比为16.89%,较上周上升0.01个百分点。9月底理财新规出台之后,10月份很多银行纷纷调低了部分产品的门槛至1万元,开放式产品门槛下降比例更高,不过大部分产品的门槛仍然是5万元,短期内银行不会再大面积下调产品门槛。

五、城商行、股份行理财收益并列第一

从不同类型银行的收益率来看,本周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均为4.48%,并列第一,此外,农信社和农村合作银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37%,农商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9%,国有银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0%,外资银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19%。

一般来说,融360理财分析师建议大家优先选择规模偏大的城商行和规模偏小的股份行,这两类银行的理财收益较高,且大多为非结构性理财,收益达标的概率较高。

市场展望

元旦过后,资金面最紧张的阶段已经过去,shibor利率及国债逆回购利率均大幅回落,银行理财收益率本来“翘尾”效应就比较弱,在流动性宽松趋势下,预计1月份收益率会小幅下跌。1月4日下午,央行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会促使理财收益进一步走低。

展开
收起

请转给家里老人:这种热门理财产品3月份暂停销售 别白跑一趟

都市快报讯 国债是老年人最喜欢的理财产品之一。每次国债发售的日子,银行网点还没营业,门口就排起了队伍,其中绝大多数是老年人。

每年的第一批储蓄国债往往特别火爆,尤其是凭证式国债。经过了3个月的空档期,本月10日是原定今年第一批储蓄国债开售的日子,但是注意了,千万别去银行扎堆。

根据人行相关工作要求,为了疫情防控减少网点人员聚集,3月份储蓄国债(凭证式)已暂停发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发布公告,之后的发行计划也将提前另行通知。

根据财政部的储蓄国债发行计划,今年3月至11月的每月10日至19日,均会发行两期储蓄国债,分别为3年期和5年期。其中,3月、5月、9月、11月为凭证式储蓄国债,4月、6月、7月、8月、10月为电子式储蓄国债。

相比“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式储蓄国债,部分习惯“眼见为实”的中老年投资者更青睐凭证式储蓄国债。因此,凭证式储蓄国债的发行更容易引发中老年客户的聚集。

“尤其是每年第一批发行的国债,几乎都会遭到一轮抢购,有些客户很早就会在门口排队等着银行开门。”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表示。

从安全性和收益率角度来说,其实不难理解老年人为何钟情国债。国债安全性高,收益适中,相比之下,定期存款利息低,理财产品不保本。另外,大额存单也有以上优点,收益率、安全性与国债相当,但是往往起投金额较高,20万或者30万元,对普通人来说有一定的门槛。

“可以等等下个月发行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另外,5月份凭证式储蓄国债的发行是否会受影响,现在也不好说。”上述理财经理说。

买不了国债,但手里刚好有一笔现金急需投资,怎么办?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建议,这类投资者通常风险偏好较低,可以配置一些存款产品、预期收益率性理财产品。

比如结构性存款,北京银行杭州分行理财经理推荐了最新一期产品,半年期,收益率3.9%。

“结构性存款我们也会推荐,另外也可以考虑大额存单,我行最新一期大额存单的收益率在4.13%-4.18%,起购金额20万元。”江苏银行杭州分行理财经理说。

另外,银行还提醒,鉴于当前正处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对于3月10日即将到期的储蓄国债(凭证式),建议客户错峰或延后到银行网点办理支取业务;对于即将到期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到期后本息会自动计入银行卡。

展开
收起

注意注意:3个月以下的理财可能再也没有了

【摘要】打破刚性兑付,就意味着产品会更加透明化,也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大家要明白风险和收益是匹配的,投资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编者按:打破刚性兑付,就意味着产品会更加透明化,也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大家要明白风险和收益是匹配的,投资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之前在(除了余额宝,还有这些安全、收益又高的理财方式)一文中给大家介绍过,如果你想投短期又不满足余额宝收益,那么银行短期理财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些理财产品的期限一般都在90天以内,收益比余额宝高,安全性也不错,但是新规后3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可能买不到了!!!!

上周五央行等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就明确,为了降低期限错配风险,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产品久期管理,并规定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期限错配?

“期限错配”其实在金融产品设计中十分常见,是一些机构投资者管理固定收益债券基金的基本逻辑,举个栗子:

CC花10万买了一款90天的银行理财,银行呢将我的10万块拿去买了期限更长收益更高的其他理财,快到90天的时候,小天又花了10万块,买了90天的理财,等CC去兑付的时候,银行就把小天的钱给了CC,又过了90天,小辰也买了90天的理财,等小天去取钱时,银行就把小辰的钱给了小天

...............

如此循环,其中的逻辑也很简单,因为其他理财的收益比90天的银行理财的收益高,银行就通过滚动发行超短期的理财产品投资到长期资产中获取利差,所以买短期理财的人越多,银行赚取的利差就越多,这和银行最初通过存短贷长来赚取利差收益的存贷业务是一个道理。

但是!期限错配是有风险的,比如某天所有人都同时来兑付,而银行的钱又都在其他长期资产中,拿不出那么多钱,那呢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而《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就意味着银行不能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间接实现“短募长投”,无疑就降低了这种风险。

打破刚性兑付,今后银行理财产品都不保本了?

《指导意见》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打破刚性兑付。

什么是刚性兑付?

简单来说,就是金融机构对投资人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要“兜底”、垫付资金,这也是过去业内的通行规则。

听起来对投资者是一件好事,但这会出现什么问题呢?一旦金融机构的资金池出现问题,无法垫付时,就有可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群体性事件,不仅扰乱市场纪律,加剧道德风险,更会牵扯大量的社会成本。

事实上,打破刚性兑付早已成为金融业的普遍共识,对于投资者来说,既然是投资,那么就势必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为了打破刚性兑付,这次发布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

如何理解呢?

就是不再给理财产品定预期收益率了,也不保证投资人的收益,而是像基金那样按净值申购、赎回。

金融机构会根据签署的协议书,在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布净值,用户可以进行净值查询。

简单来说,就是假设你购买时产品的净值为1,到了下一个开放日,如果产品净值变为1.2,那么你的收益就是1.2-1=0.2;

如果净值变为0.9,则收益为0.9-1=-0.1,也就是亏损0.1,你需要自己承担损失。

说白了,就是打破刚性兑付的另一种说法。

打破刚性兑付,就意味着产品会更加透明化,也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大家要明白风险和收益是匹配的,投资之前一定要想清楚。

展开
收起

交49800元三个月可拿到120万,这种民间互助理财其实也是一种传销

交49800元三个月可拿到120万元,这种民间互助理财其实也是一种传销

对于高息回报的金融理财产品,现在还是依然层不出不穷,很多的P2P平台,在互联网上大肆宣传,往往就是打着高利息回报的方式来吸引投资,可是近年来看了那么多的倒闭产品,或者老板跑路的,这足以证明这种金融其实就是彻头彻尾的一场骗局而已。

前两年最有名的就是E租宝倒闭,现在还有很多人是其的受害者。这么多的事实表明,其实你的理财产品只不过是一场庞式骗局罢了。不管是什么平台的网贷,都逃不过要宣传他们的高利息和安全性,但出事情的往往就是这两个关键点上,首先前期给你一点甜头,之后再让你加大投入,等到差不多了,他们就跑了。

最近,在山东省乳山市就有这么一伙组织,专门拉中老年人或者老头老太太去参加所谓的“实在考察”,说是必须要去参加三天,你才能听明白其中的奥秘。其实这三天,就是洗脑的三天,最后很多人就被骗去了49800元。这伙骗子强调,只要投资49800元,三个月后就可以收益到120万元,这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啊,普通人一听就知道是个骗局了。

这伙人还表示,不能有太多人去参加,不然什么人都来就变成欺骗单纯的人了。这个是什么样的逻辑思维,我还是第一次听这么说。据脱离的受害者表示,他们在上课的时候,还培训听课人员,遇到什么人他们问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包括自己的家人问,都有一个标准的回答语。

通过这些洗脑后,这些人都会做着发财的梦,这真的太可怕了。这种传销不是控制人身自由,但他们却控制了人的思想,通过控制思想才会让你乖乖地交钱出来,这手段足够厉害了,如果是抵抗力不强的人,不出三天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受到他们的控制了。

据有些受害者家属讲述,家里的老人被骇49800元后,没过几天还又拉了朋友一起去,也交了一样的钱,两个人回来做着发财的梦。可没见天,收到钱的那个老总带着钱跑了,害得他家老人又把钱还给了带去的朋友,也因为家里就一共损失了十几万块。

其实,这种什么金融互助理财的东西,也就是拿着高额回报的幌子来欺骗老年人一辈子的积蓄,还让老人再拉别人一起去投资,其实也是一种传销违法行为。虽然不控制人身,但他们高超的洗脑技术实在让人可怕,很多老年人通过三天的听课马上就乖乖回来拿钱去交。而且在年轻人明显已经提醒的情况之下,还偷偷去交,这种精神控制的力量非常可怕,值得我们警惕。家里有老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立即想办法让他们远离。

本文由南方小院百家号独家首发内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展开
收起

3个月以下封闭式理财产品可能消失

封面新闻记者 董天刚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针对资管业务存在的多层嵌套、杠杆不清、监管套利、刚性兑付等问题,设定了统一的标准规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定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业内人士表示,未来3个月以下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型产品或消失,银行理财格局将重新调整。

受新规冲击最大的当属资管行业的“老大哥”银行理财。《指导意见》规定,为降低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应当强化资产管理产品久期管理,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普益标准研究员则表示,目前,保本性质产品的需求依旧较为旺盛,在此前提下,存款至资管直接的空白区域必然需要新类型产品进行填补,结构化存款、大额存单等具有替代性质的产品或将兴起。在《指导意见》出台后,银行存款或需要调高利率弥补市场空白,最终导致资金成本的上升。

伴随大资管行业的“监管”加码,银行理财格局也在重塑,普益标准研究员李明珠对认为,“整体来看,开放式产品与净值型产品成为银行主流的趋势不可改变,特别是净值型产品,因其可以释放停留在银行方面的刚兑风险,是未来理财业务持续发展的必然模式,未来90%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被迫转型为净值型。”

普益标准金融数据平台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变化,截至2017年9月30日,发行净值型产品的银行家数为4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5家。

展开
收起

银行理财最好买多久的 三个月和三年哪个风险低?

银行理财产品和银行的定期存款一样,都是不能随意提取的,都设有一定的期限,想要拿到全面的收益,必要等到封闭期到后才能赎回,那么银行理财最好买多久的?理财产品三个月和三年哪个风险低?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和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不同,银行理财产品一般都是有封闭期的,最低一个月起步,最长时间可以达到三年。三个月封闭期以下的产品,在风险方面要比三年时间的低出很多,但一般封闭期越长,其收益越高。

至于银行理财买多久封闭期最好,需要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个人资金情况而定,如果追求稳定的收益,并且不希望发生风险的话,建议购买三个月以内的,如果资金长期闲置,那么可以考虑长期封闭的产品。

本文来源:股城网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