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2019》正式发布,报告指出:货币市场全年交易规模再创新高,利率中枢整体下移。离岸市场上,人民币交易区域不断扩展,2019年人民币在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和全球支付中的份额分别位列全球第八位和第五位。
去年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取得一定进步,但风险和挑战一直存在,例如近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又发表了对香港的不当言论,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方将在本周末之前宣布对中国涉港国安立法的回应措施,并扬言那些措施将“非常有力”。
受美方威胁言论影响,在27日白天,离岸人民币在交易时间跌破7.15、7.16、7.17关口后,晚间跌幅进一步扩大,加速走低并跌破7.18和7.19关口,盘中一度跌破7.19至7.1963,日内最高跌幅为500个基点,稍后跌幅收窄至不到400点。
离岸人民币走势图
在岸人民币持续贬值月线图
在岸人民币疫情以来持续贬值周线图
本文着重梳理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六个热门问题
1.人民币汇率波动将加大?
昨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超200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亦跌逾200个基点。人民币会否再次形成阶段性贬值趋势?从外资流动来看,目前这种可能性不大,本周以来,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60.31亿元,5月以来已累计净流入208.97亿元。参考之前的经验看,北向资金的流出通常同步或领先于汇率的贬值,目前未有任何迹象。海通证券认为,短期美国仍将维持超低利率政策,预计美元指数趋势上会向联邦基金利率靠拢,美元币值难以长期坚挺,预计未来人民币将有序升值,而人民币资产价值将有所凸显。
2.央行连续三天放量逆回购呵护资金面,后续货币政策怎么走?
光大证券固收分析师张旭张旭指出,当前开展逆回购操作的意义,一是熨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短期波动;二是在有突发事件时,进行逆回购操作并降低中标利率。当前并无足以促使逆回购利率降低的突发事件,显然近几日逆回购操作是为了熨平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短期波动。
对于逆回购利率保持不变的原因,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指出,汇率也是一大制约因素。明明说,利率和汇率是人民币的天平两端。近期避险情绪下美元强势使得人民币汇率承压。尽管货币政策大方向不变,但近期可能近期操作可能偏谨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报告认为,预计央行下一步将采取综合措施引导金融机构负债端成本下行。
3.如何看待当前人民币汇率贬值而利率抬升的现象?
在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同时,资金利率近期却悄然走高。目前,经济基本面有所回暖在一定程度对债市有所压制,而人民币走弱,令市场对央行后续宽松力度也愈发关注。光大证券表示,央行的逆回购操作表明未来政策不具备大幅收紧的可能性,政策松仍是大概率事件,对A股而言,这是一个积极的政策信号。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汇率作为影响国内政策宽松的重要因素,汇率是否能够保持稳定将影响到国内政策宽松的节奏和力度,后期仍需持续关注政策松与稳汇率之间的平衡。
4.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从受关注到被“遗忘”的戏剧性变化?
温斌:今年3月以来,疫情在海外加速传播,恐慌情绪加剧一度导致美元指数快速升破100。在其他非美元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虽然有所下跌但跌幅有限,而兑一篮子货币则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上升。
人民币汇率出现这种从受关注到被“遗忘”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近年来,从“8·11”汇改到确定“收盘价+一篮子货币”的中间价报价机制,又到一篮子货币扩容、权重优化,再到新增“逆周期调节因子”,这些改革举措使人民币汇率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有助于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双向波动。
二、我国具有较为充裕的外汇储备,对于调节汇率、稳定币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疫情防控趋势向好,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形成了有力支撑。随着国内复工复产逐渐完全恢复,经济出现积极改善,信心逐渐增强,相信下阶段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区间保持双向波动。
5.有哪些原因支撑力人民币汇率?
徐奇渊:与1998年和2008年两个时期相比,人民币汇率在过去几年以来的弹性显著增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成熟。
以下原因支撑了人民币汇率:
第一,我国服务贸易项目的逆差预估将有大幅缩减。过去多年,我国服务贸易的旅游项目逆差一直在2000亿美元以上。疫情冲击下,服务贸易项的逆差将大幅收缩。
第二,第一季度末以来,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其他国家生产则仍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其中一些疫情重灾区国家需要从中国进口更多的医护用品、基本生活用品等。
第三,由于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处于历史高位,同时相对于主要发达国家,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的相对空间在明显上升,因此,资本和金融账户项下的资金流动也较为稳定。
6. 疫情至今中国金融体系总体受到了哪些影响?应如何防微杜渐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疫情大流行之后,西方经济体普遍采取了力度较大的财政货币刺激;而中国虽然在提出六稳、六保之外,在宽货币松财政方面也有所强化,但中外政策刺激差异仍然显著。对此,一些人主张推行更积极的持续量价齐松的货币政策;另一些人则主张货币信用的宽松还是要有侧重、有章法,避免过度应对引起金融风险的潜伏积累。
温斌:疫情至今,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但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导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疫情冲击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困难,资金链条变得脆弱,贷款还本付息压力增加,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提高了0.05个百分点达到1.91%。在较宽松的政策下,宏观杠杆率也有所提升。
下阶段,宏观政策要加大逆周期调节的力度,以维护金融稳定,为稳定经济发展大局提供坚实保障。要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避免“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保住市场主体,逐渐改善银行资产质量;要加强政策的前瞻性,尽早发现金融风险点,实现精准拆弹。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专业性,强化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市场异常波动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徐奇渊:可能需要关注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2016年前后,我国开始对存量地方债进行了大规模的置换,使得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显性化,并且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但矛盾还没有因此得到根本性解决,再加上近年来规模空前的减税降费、房地产调控下的土地市场降温,地方财政运行状况在2019年已经明显出现吃紧。
目前,明显提高特别国债的增发幅度,这方面呼声较高。但是,特别国债的使用要对应项目、对应资产,所以无法解决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问题。这可能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健性造成影响。
不过,我们仍然需要关注地方财政面临的一些比较现实、迫切的压力。特别是疫情在全球蔓延,如果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地方财政还将面临更大压力。地方财政问题也是近期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争论的一个缘起。但是后来的争论过多聚焦于“赤字货币化”,而我们恐怕还是需要更多关注当前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
2020年半年很快就过去了,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今年过得特别快。
毕竟,在中间,我们已经暂停了2个月没有去工作,于是,我们都在叫,要把时间抢回来。
不过,遗憾的是,我们抢不回时间,因为已经失去了就不再重来。也许,我们能抢回来,可能只是弥补损失。
正因时间少了,我们赚钱的时间也少了,很多人不断担心这,担心那。而今年以来,大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明显贬值。在5月27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分别贬至7.18和7.2,均接近19年9月初人民币汇率的阶段性低点,而再往前一次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低于7.2还是在08年初。
笔者,也跟大家说过,对于人民币汇率贬值波动,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幅度更大,于是很多人都在问用什么才能实现保值升值。
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笔者有一个观点非常明确,我国人民币有一点非常有意思,经常会出现对内和对外的表现。
人民币有的时候会出现对内贬值对外升值;有的时候会出现对内升值对外贬值。这里牵涉到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是由内部引发,还是外部引发的。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是由外部因素推动,毕竟这一次疫情全球蔓延,造成我国外需不足,对我国构成了一个外力冲击,使得我国人民币对外需求量大幅减少,导致我国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倾向。
而一国货币内在价值,就是其自身内部央行体系是否有稀释货币的政策意愿,这一轮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不是由于我国中国人民银行超发货币导致的,相比较而言,我国央行货币超发情况远好于美国。美联储这一次释放足够的流动性资金,已经超过想象。
由于我国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国际化的货币,对外贬值,并一定会影响到对内价值变化。所以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还不如关心我国经济情况和货币政策力度。
如果我国经济情况发生恶化或政策走向美国那般宽松,作为普通人就要考虑资产配置以对冲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情况。我国央行近期6月份是否再度降息,就要看是否出现钱荒,在过去6月份是一个高发期,不过今年在年初已经进行大量的信贷投放,现在情况到底如何,还没有具体的数据反馈。也就是说,中国央行会再次降息降准,就要看实体经济能否扛住。
从目前来看,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的贬值,并没有太多担心的必要,这只是一个对外贬值,而不是对内贬值,暂时不需要找资产来对冲。也就是说,人民币即便对外持续贬值,未必都是坏事,至少可以为我国出口减轻压力,民众财富依然没有出现财富被稀释的情况。
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光大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于6月19日在光大证券2019年中期策略会上演讲的记录整理稿。作者在演讲中阐明了在当前的贸易战背景下,汇率是如何进行调整并影响宏观经济的。今天重温此文,有助于我们理解眼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逻辑与后市。
贸易不确定下的宏观新平衡
就中国经济宏观平衡,市场尤其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内部是消化过去累积的债务和房地产泡沫问题,涉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周期下半场调整;外部的突出问题是应对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
今天我想对贸易摩擦如何影响经济内外平衡及可能的政策含义谈一点最新的思考。
关税是美国贸易保护的手段也是目标
首先我们了解下美国本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第一是从多边回到双边,特朗普政府认为在WTO机制下美国吃亏了,双边谈判方式对其更有利;第二是贸易保护从普通的商品贸易领域扩大到科技领域;第三是关税对特朗普政府而言不仅是手段,也是目标。前两个应该比较清楚,第三个特征需要一点解释。
我们可以把美国的税收制度总结为“对进口不征税、对出口征税”,即进口关税较低,但出口生产企业的利润要缴税。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则是“对进口征税、对出口不征税”,比如增值税出口退税。
美国认为过去几十年自己在这方面吃亏了,所以2016年总统大选时,共和党提出边境调节税。边境调节税说起来很复杂,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所得税和关税来模拟类似于其他国家的税收制度——对进口征税、对出口不征税。但不像其他国家以流转税为主,美国以直接税为主,边境调节税违背了WTO法律,争议很大,落实不容易。
但这一理念仍然存在,一个体现就是要增加进口关税。所以近年来我们看到一旦美国与其他国家发生纠纷,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对进口加征关税。
我们观察到美国对进口商品征税的威胁,不仅针对中国,也包括欧盟、日本、印度、墨西哥等许多国家,这与共和党反思美国的进出口和国内税收制度有关。考虑到特朗普政府这样的理念,未来几年美国总体的进口关税水平可能要上升。这个判断对我们看全球的贸易与金融有重要含义。
那么如何看关税和更广意义的保护主义对经济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看这个问题。
短期内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是顺差国,加征关税对中国是需求冲击,出口受到影响;美国是逆差国,进口大于出口,关税提升进口商品价格,主要是供给冲击。
中期内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中美两大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处于关键位置,关税的冲击直接的体现是重复征税。关税不同于增值税,后者对附加值征税,关税对总价值征税,这使得全球产业链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进口关税导致重复征税。全球价值链的调整需要时间,会带来供给和需求双重冲击,对全球经济来讲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
长期来讲,如果中美市场分隔,国际贸易萎缩,竞争下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我们参与美国市场,对我们最重要的帮助不是出口需求(我们可以有其他出口比如一带一路国家),而是通过参与全球竞争程度最充分的市场,促进中国企业提高供给效率。当然美国也会受到影响,对双方都是不利的。
以上是三个维度,我不太相信中美完全脱钩,所以我主要从经济周期和全球价值链冲击的两个维度,结合当前的内部经济环境尤其是金融周期的调整谈谈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汇率是传导的载体也是结果
首先看看去年6月份美国第一次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以来的贸易的变化,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从其他国家进口上升,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累计值现在似乎又回到原点(图1-2),直观来看这是符合理论预期的。
图1: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
资料来源:Wind
注:为当月值相对于2018年6月的累计变化
图2: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基本不变
资料来源:Wind
注:为当月值相对于2018年6月的累计变化
20世纪30年代贸易战以后,经济学反思关税问题。1936年美国经济学家Lerner提出对称假说,认为对进口征税等同于对出口征税,贸易量会下降,但贸易差额不变,一个重要因素是汇率升值,抵消关税增加的影响。
当然,贸易差额还受其他因素比如双方经济状况,但汇率是其中的关键。
我们看看进口关税如何影响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如果汇率不变,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美国的消费与投资需求转向国内替代品,这是美国国内部分人认为加征关税有利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逻辑。但如果美元升值,美国的商品变贵,需求会转向为国外产出,就会抵消关税的作用。关键看美元汇率升值幅度,是部分抵消、完全抵消还是甚至出现超调。
关税对物价的影响,跟汇率也有关系。近期有很多关于美国加征关税的成本有谁承担的讨论,包括NBER的研究似乎指向主要由美国消费者承受,但其测算对比了去年相关数据,可能存在偏差。去年下半年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合约可能是在加征关税前定好的,加关税后必然是在合同价格基础上增加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但关税增加后,新的贸易合同价格就要看进出口商双方的博弈了。
这和汇率有很大关系,如果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商就更愿意或者更有能力接受较低的美元价格,美国消费者面对的成本就不会上升。
延申上面的逻辑,美国政府征收的进口关税由谁来承担?汇率不变,进口价格上升,则是美国消费者承担;如果美元升值,则更多是由贸易伙伴的出口商承担。
综合来看,增加关税的影响不是一面倒的,汇率是关键变量。美元升值有利于抵消关税的成本影响,有利于美国消费者,但不利整体经济增长;如果汇率不变,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消费者面对的成本上升。以上是美国加征关税对美国的影响。
中国作为顺差国,加征关税主要体现为需求冲击。按照IMF的研究,中国出口对价格的弹性系数在1.0-1.3,假设最坏的情况发生,特朗普政府对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额外征税25%,或减小中国对美出口25%-30%。中国对美出口占GDP约4%,进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约1个百分点。
这是静态分析,没有考虑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对冲影响。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是20%,假设其他国家货币汇率不变,人民币对美元贬值5%便可以抵消25%关税影响。但这还不是完全动态的分析,其他国家货币也可能跟随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部分抵消人民币贬值作用,进而需要人民币贬值幅度更大才能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汇率的变化。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近8%,但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有效汇率小幅贬值约1%,这说明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是升值的(图3)。到目前为止汇率变动基本符合一般的贸易模型所隐含的需要贬值幅度,以抵消关税加征影响,且没有带来竞争性贬值,汇率的调整是有序的。
图3:贸易摩擦以来: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资料来源:Wind
这里要讲一个逻辑,美国加征关税、人民币汇率贬值并不是贸易谈判或者双方博弈的工具,作为逆差国,美国加征关税必然带来美元强势。从微观来讲很直观,美国增加关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需求下降,中国出口商获得的美元下降,外汇供求的变化导致美元对人民币升值压力。
从宏观经济平衡来讲,贸易顺差还是逆差取决于储蓄率和投资率之差,而这从中期来讲取决于人口、技术进步等结构性变量,加征关税改变不了这些更基本面因素。从进口和出口这个角度来看,关税增加打破了过去的平衡,这其中必须有一个变量来抵消关税对进口价格的影响,这便是汇率(图4)。
图4:美元升值是美国增加关税的结果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当然,现实中汇率变动要看汇率机制。在浮动汇率制下,名义汇率变动就能起到抵消关税的作用,但如果人为地阻止汇率的调整,比如维持人民币与美元固定汇率,这个调整还会发生。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实际汇率贬值通过一般商品价格下降来实现;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通过商品价格上升来实现。在汇率固定的情况下,美国增加进口关税给美国带来通胀压力,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总之,只要加征关税,必然会通过汇率有所体现,要么是名义汇率要么是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的调整降低经济的摩擦,实际汇率的调整慢一点,对于经济的影响大一些。
汇率虽然是一个结果,但不代表就没有问题,有两个因素可能带来汇率超调并放大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一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许多国家有美元债务,美元升值加重债务人的负担,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往往不是清洁浮动的,容易出现超调。二是进口关税是针对总价值而非增加值征税,在全球产业分工非常细的情况下,进口关税容易导致重复征税。因此如果单纯靠汇率调整来对冲加征关税影响的话,汇率受到的冲击可能就比较大。
2000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非重要位置,圆形大小代表出口附加值的大小。2000年全球价值链的两个中心是美国和德国,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比英国、法国要小,甚至比韩国还要小。但到了2017年全球价值链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中国和德国成为中心,但德国的贸易量很多是欧盟国家内部、同一个货币区发生的,其影响被高估。总之,美国和中国是现在全球价值链的两大中心(图5-6),中美两国发生贸易摩擦,影响远超两个经济体本身,对消费、投资、全球价值链都会带来冲击,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很大的风险因素。
图5:2000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非重要位置
资料来源:Meng et al (2018),圆面积大小表示出口附加值大小,每一对交易的总量使用连接线的粗细表示,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6:2017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关键位置
资料来源:Meng et al (2018),圆面积大小表示出口附加值大小,每一对交易的总量使用连接线的粗细表示,光大证券研究所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中美贸易摩擦给全球贸易和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大,不利消费和投资需求,并非出口进口那么简单。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对预期的影响有关,我们要考虑到宏观政策可以起到的对冲和稳定作用。
逆周期调节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如何看逆周期调节?按照上述的逻辑,未来几年美国贸易保护尤其加征关税会成为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趋势因素,而且不仅仅针对中国。加关税的直接含义就是带来强势美元,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叠加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容易导致汇率超调。
对全球而言强势美元的宏观含义,简单来讲就是紧信用、松货币。导致全球紧信用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新兴市场美元债务偿还负担上升,二是美国私人部门负债是美元,而资产多通过直接投资采用对方货币计价,美元强势会带来美国私人部门净资产下降。信用紧缩会带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放松压力,以对冲其对经济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财政扩张空间受限,宽财政会反过来加大美元升值压力,所以加征关税对美国的政策含义是紧信用、松货币。
对中国来讲,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在金融层面也有紧信用的效果。中国的非政府部门是对外净负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增加债务人的还本付息负担,紧缩其信用条件(图7)。非政府部门的美元负债主体主要是房企和国企,所以汇率贬值带来的紧信用作用主要在这两类企业。
图7:中国:汇率贬值有紧信用作用
资料来源:CEIC,2014年以前中国外债数据采用世界银行口径
图8:叠加金融周期下半场信用自主紧缩动能
资料来源:Wind,CEIC,BIS,作者绘制
我们在思考逆周期政策应对的时候,还要关注金融周期下行期调整这个大环境,在高杠杆的情况下,链条崩的很紧,信用有自发紧缩的动能(图8)。同时,房地产已处在高位,像过去依靠房地产抵押品的角色再来一次大的信用扩张,不太可能。图9比较了中美日三大类资产市值对GDP的比例,中国房地产市值对GDP比例非常高,坚持房住不炒,降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是政策的大方向。
图9:作为信用抵押品的房地产已经在高位
资料来源:Wind,Zillow,第一戴维斯,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等,光大证券研究所测算。日本的房地产/GDP为2015年数据,其余皆为2017年数据。
结合贸易摩擦加大经济周期下行压力,和金融周期下行期去杠杆的大环境,我们如何看待未来的宏观政策组合?两者在信用方面相互矛盾,经济周期下行要宽信用,金融周期下行要紧信用。但“松货币”、“宽财政”是共同的政策方向,有利于稳增长、去杠杆。由于贸易问题我们还要考虑汇率的因素,简单来讲,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更有效,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更有效。美元是浮动汇率制,所以货币政策更有效,中国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财政政策相对更有效些。
目前形势和2008-09的外部冲击比,有一个差别值得关注。当时经常项目顺差对GDP比例接近10%,扩大内需(带来进口增加)的空间很大,现在经常项目顺差对GDP比例已经很小(图10)。在出口受打压的情况下,单纯靠扩大内需来稳增长,可能很快带来经常项目逆差。因此,虽然财政政策有很大空间,但不能完全靠财政扩张,汇率调整作为关税加征的结果,我们不应该阻拦,要增加汇率形成机制的灵活性,让市场供求发挥作用。
图10:经常项目平衡是新外部约束
资料来源:Wind,数据为四季度滚动平均,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
宏观新平衡的三个维度
基于以上分析,我想谈谈贸易不确定环境下宏观平衡的三个方面。
第一、宏观经济的短期平衡要求美国“松货币”,中国 “宽财政”。
短期内,美国作为贸易逆差国,中国作为贸易顺差国,美国加征关税的必然结果是美元升值和人民币贬值压力,从贸易渠道来看,汇率变动是经济在面对关税冲击的自我稳定机制的一部分。因为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角色,强势美元对全球有紧信用的作用,在金融渠道对经济增长不利,政策如何进行逆周期调节?考虑到美元汇率自由浮动、货币政策的效率较高,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财政政策的效率较高。
图11:短期:宏观政策新平衡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贸易的不确定性带来汇率超调的风险,6月中旬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也提示,如果贸易摩擦继续恶化,可能会触发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上述的政策框架在汇率上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机制:加征关税带来美元强势,美国放松货币政策,有利于缓解美元升值压力;对中国来讲,宽财政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提升经济平衡所要求的均衡利率,降低人民币贬值压力。财政扩张增加非政府部门的净资产,有利于去杠杆,促进金融周期下行期的有序调整,也有利于避免汇率超调的风险。
第二、全球价值链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是新挑战。
美国和其贸易伙伴的争端涉及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的问题。从微笑曲线来看(图12),20世纪70年代比较扁平,附加值分配比较平坦,但随着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留下的是高端服务比如研发、设计等,中间的生产、物流环节进入新兴市场,对全球来讲是效率提高,但我们需要关注隐含的结构和分配问题。对美国而言,这样的价值链产生的高附加值被少数人垄断,一般的产业工人不仅享受不到知识产权垄断带来的价值,反而工作机会被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
图12:全球价值链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讲,也受害于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尤其是一些商业模式、品牌带来的是先发垄断优势的挤压。知识产权收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费,另一种是股权投资。过去几十年中国是少数有能力抵抗美国“知识产权”垄断寻租的国家之一,和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我们庞大的市场规模是一个优势,中美多通过合资来实现合作,而不是通过按件收费。但这一模式目前受到挑战,这不是说简单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如何实现利益平衡,互利共赢的问题。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创新,另一方面过度保护尤其是不是基于真正创新的垄断会导致过度寻租,反过来不利于创新。
总体来讲,加大对知识产权、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保护,有利于美国在全球价值链获取更大的收益,宏观层面的一个直接含义是支持美元汇率。由此导致的强势美元对应的美国传统产业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和内部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其他国家尤其新兴市场经济体贸易条件恶化,这个分化失衡是难以持续的,虽然我们现在难以判断最终的调整路径是怎样的。
第三、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均衡利率与汇率。
应对贸易摩擦,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推动结构性改革,这方面政策层面有很多阐述,市场也有很多讨论,举几个例子,首先是竞争中性加对外开放,越有贸易摩擦越要加大对外开放,同时对内竞争中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二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科创板的推出、发展普惠金融,这些是增量改革,还有存量改革,即化解不良资产。三是降低收入分配差距比如扶贫,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促进生育率回升。
这些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我想提示大家关注的是如何理解经常项目和汇率的关系。这些结构性改革的共同结果是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从宏观平衡来讲,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经常项目逆差,这对汇率是什么含义?
经常项目与汇率的关系需要从不同的时间维度看,短期内经常项目是外汇供求的重要因素,顺差推升汇率,逆差带来贬值压力。但从长期来讲,汇率和经常项目差额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个是价一个是量,共同由经济的结构性因素决定,比如说人口结构、生产率等。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中国的生育率回升,小孩多了、会带来过剩储蓄下降,结果可能是经常项目逆差伴随强势汇率。这个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好理解,其逻辑是储蓄率下降,资本的回报上升,均衡利率上升,吸引资金流入,对整个国家来讲,资金净流入必然对应经常项目逆差,同时带来汇率升值压力。
经济观察报 沈建光/文
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再次出现快速贬值态势。截至10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到6.7859,且比9月底的6.679水平贬值达到2%,创下6年来新低。同时,根据我们监测的资本流动数据估算,三季度流出资金月均超过400亿美元,显示贬值压力还是很显著。
实际上,自去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加大,虽然也有短暂升值阶段,但总体上经历了四轮贬值,分别是第一轮始于811汇改,短短两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比汇改前日下跌了4.7%;第二轮贬值是岁末年初,伴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央行宣布人民币参考一篮子汇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11月5日到次年1月7日贬值达3.9%;第三轮始于今年4月,由于美联储6月加息预期以及其后6月底英国意外脱欧,人民币从4月中旬一路震荡走弱至7月中旬,贬值幅度达4%;第四轮则大致始于8月17日的最高点6.6,截至10月28日6.8,贬值幅度2.6%。
然而,对比上述四轮贬值,笔者认为,本轮贬值与以往三轮人民币贬值态势既有相似的外因,如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但还是有新的情况,如美国通胀预期上升;欧元区的经济与政治不确定增加;以及国内房地产价格的疯涨。在这三大超过预期的背景下,笔者认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今年年内对美元能守6.8也是困难重重,明年可能最多贬到7.3。
一:美联储12月加息的信号似乎更为清晰
相比于前几次加息预期,12月美联储加息的确定性是很高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通胀和就业双目标支持加息,即受前期宽松政策影响,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高,美联储关注的扣除食品及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指标也已经连续十个月高出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同时,失业率降至5.8%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以来,月度非农就业人数均值也超过22万。
另一方面,美联储也有维持信誉的考虑,自去年12月美联储开启历史性加息以来,对加息频率屡屡下调,从4次降到2次,再降到1次,考虑到经济条件的满足与大选结束,笔者认为,12月美联储加息势在必行,而且明年加息可能超预期,达到2-3次。
当然,美联储加息判断是建立在美国大选希拉里当选的前提下的。美国大选是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相比之下,希拉里当选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会更小一些。毕竟川普早前一系列反贸易自由化与全球化的表态,让投资者深感不安。希拉里当选,政策的连续性要更强一些,开放贸易也将占据主导,这有助于降低全球投资者对于美国的悲观情绪。而在距美国大选仅有两周的当下,希拉里民调支持已经大幅领先,显示政治不确定性降低,有望支持美元走强。
二:英国脱欧影响持续发酵,未来欧元区政治风险提升,极大地打击了英镑和欧元
今年6月下旬的英国脱欧显然是一个黑天鹅事件,超出了年初几乎所有政界、学界认识和市场人士的预期。而其后续影响不仅是英镑的大跌,对欧洲政治经济格局以及欧元都影响深远。本轮人民币贬值,从海外情况来看,除了美联储加息的因素以外,欧洲两大货币的大幅贬值也是一个重要变量。
可以看到,出于对诸如移民等一系列政策的不满,极左或极右派势力正在欧盟其他国家崛起,特别是德国默克尔执政地位也遭遇也其移民政策的挑战,连任的可能性下降;倘若默克尔下台,欧盟凝聚力将有所下降,甚至欧洲一体化之路也将遭遇挑战,政治风险上升使得投资者对欧元保持谨慎,从侧面支持强势美元。
三: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
尽管从传统国际收支以及购买力平价来看,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但从金融因素来看,下半年美联储加息,以及国内房地产资产价格大幅攀升,都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期承压。
毕竟从国际比较来看,当前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市中心房价已经接近或高于伦敦、纽约,新加坡和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二线城市中,南京、厦门、苏州,房价也已经大大超过了收入可负担的基本面。出于对资产多元化配置的角度,越来越多高净值家庭有在全球配置资产的需要,而国内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增加了持有海外资产的需求,对未来人民币流出造成压力。
总之,笔者认为,本轮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出现有别于811以来的几轮人民币贬值,不仅存在美联储加息的因素,更与美国政治不确定降低、欧洲货币大幅贬值、以及中国国内房地产价格一路高涨风险加大、国内家庭寻求多元化资产配置等新变化有关。在此背景下,未来一段时间,笔者预计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会增加。但是,人民银行还是保持了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稳定,降低了一次性大幅贬值的恐惧,维持了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的稳定。这也是去年汇改的一大成就,即在人民币成功加入SDR后正在克服“浮动恐惧”或“贬值恐惧”。
(作者系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这几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创下了新低,不管离岸还是在岸都大幅贬值。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呢?
第一个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战,由于美国提高来自中国出口的商品关税,为了节省税收,使得部分工厂转移了生产基地,从中国转到印度,墨西哥,东南亚等低关税区域。这样从中国出口的商品就变少了,收入变少了,是导致人民币贬值的根本原因。从贸易战开始到现在,国家外汇储备从将近四万亿美元,减少到现在三万亿美元左右,将近一万亿美元的流失。当外汇流失后,如果没有增加出口额来补充,总有一天会花光的,所以用贬值使这个过程变慢,也有利于增加出口。
第二个原因是疫情影响,全球的贸易流通大理减少,今年1到4月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9.07万亿元,同比减少4.9%,其中出口下降6.4%,进口下降3.2%。从这个数据看,出口的下降幅度比进口大,出口减少,进口也减少,不过进口减少的幅度会更小,所以,这就像一个家庭。本来赚一万,花九千八,还能剩两百。现在只赚八千了,还要花九千,那肯定只能拿储备的钱来花,把这一千的缺口顶上去。当然如果这个趋势一直延续下去,有一天是会坐吃山空的,为了改变这个趋势,人民币贬值是一个比较正常的调整。人民币贬值能使得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说完了人民币贬值的原因,我们来说一下人民币贬值的后果。
第一贬值后,进口的商品和原材料肯定就更贵了。出国旅游,购物,留学,开销就更多了。比如我国依赖进口的石油,天然气就要更贵了,还有高科技产品,像半导体芯片也要上涨了,伴随而来的是国内的物价水平面临严峻的通胀风险。
第二是,一旦形成贬值预期,外资和国际游资,就会出售国内的资产,比如股票,房产,换成更加保值的美元,这会使得股市,房价等资产大幅下跌,这样就会影响到国内的金融安全,后果会很严重。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币跟美元的贬值预期,应当是搞好跟世界的关系,尤其中美关系一定要和平发展,谈好贸易战,使得中国能够公平公正的参与到世界经济产业链中,实现出口和进品的贸易平衡。深化开放改革,与世界和平共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才是停止人民币贬值的根本。
欢迎关注我,一起懂经济
最近人民币不断的在贬值,截止到今天一美元可以兑换7.0428元人民币,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双双突破7元关口,那么手里的钱该怎么办才好能?
人民币贬值是难免的,如果想要避免由于人民币贬值给自己带来的影响,首先要将自己手中的钱灵活运用起来,让自己的钱实现增值和保值,这样才会真正消除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想要自己的钱不贬值,那么要学会对投资理财,只有如此,才会让我们的钱不贬值。
为什么富人越富?其中原因就是它们不断在给自己理财投资,因为它们害怕自己财富贬值,毕竟他们并不是生产人民币的。
如果他们的钱一旦贬值,那么累计的总金额是巨大的,所以才会拼命为自己投资理财,所以并不是只有我们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同样有钱人更担心贬值。
人民币的贬值,分3个角度来看,
1从汇率角度看,美元指数上涨则人民币汇率下跌而贬值。
2因为外围M易压力,导致资金出逃而出现汇率下跌而贬值。
3长期来看,国内人民币购买力出现贬值。
从货币上来看,全球货币都在贬值,只有不同国家之间的贬值速度和持续的时间不同,这是因为任何国家纸币本身都没有价值,属于国家公权力强制流通,因此站在单独的任何一个国家货币都是在长期贬值。
那么如何避免手中的钱贬值呢?
我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风险偏好,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可以将资金分几个部分,风险从小到大。
首先,进行无风险投资,比如银行存款,购买国债,或者美元,欧元,把一部分资金投在风险系数不高的理财中。
其次,可以拿一部分资金投资在浮动收益中,比如黄金,投资者可以选择越跌越买的策略,也可以买一些债权,股票,基金等。
也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投资P2P,信托等高风险投资,目前监管越来越严格,劣质的P2P企业已经清除,剩下的都是比较优秀的了,所以投资者适当投资一些上市的P2P,这样可以获得稳定的回报率,又可以分散风险。
另外就是投资自己,提升个人领域专业能力,来抵抗钱贬值,个人能力是远远能跑赢人民币贬值的。
总之,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的上涨,货币都会出现贬值的现象,而国内经济保持高速发展,自认国内人民币贬值也是难免的。
所以,我们手里的现金一定要流动起来,进行理财投资,以实现手中的钱每年都有4%-6%之间的收益才能保值或增值,这样才能避免自己手中的人民币贬值。
来源:莫开伟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自疫情以来,随着美联储大幅降息以及央行三次降准释放天量货币,人民币贬值幅度加大,外汇汇率也呈下降态势,这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让民众对人民币贬值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都引起浓厚的兴趣。
那么,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幅度大的原因在哪里,据分析:一是央行选择时机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政策因素,因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偏离市场汇率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了中间价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有利于提高中间价形成市场化程度,扩大市场汇率实际运行空间,更好地发挥汇率对外汇供求调节作用。二是近日公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金融数据使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出现分化;只有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让市场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与磨合,才能稳定市场预期,确保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有序完善。
显然,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降,既有央行人为政策操纵的内因,也有国内外经济自发推动的市场外力,要对此客观看待,正确分析利弊,不能大惊小怪,更不能对人民币产生恐慌情绪。
从利好端看,会让纺织、钢铁、航运等行业受益:一是纺织服装行业会“起死回生”。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由于受近十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使出口为导向的不少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下滑。如果人民币出现贬值,会增大出口订单,让其获得喘息机会。尤其对不少利润被结汇环节吞噬掉的纺织服装企业,成本会大减,人民币贬值将刺激其起妙手回春。二是钢铁行业又将“枯木逢春”。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是社会共识,人民币贬值利于钢铁行业走出去,从而增加其生产利润;尤其在人民币贬值情况下,会降低钢贸企业出口成本,有利于加速国内钢企去库存化,使钢铁企业经营竞争活力得到焕发。二是航运业会“启帆远航”。人民币贬值刺激国内制造企业出口,带动钢铁、纺织等货运业务,从而给集装箱等航运业务带来利好,甚至还有可能带动原材料等货运市场扩大。四是化工业会产生“化学反应”。人民币贬值将加大进口企业采购成本,但对出口型化工企业将是利好。五是汽车行业将会迎来“发展春天”。人民币贬值或使进口汽车价格吸引力将下降,或抑制进口汽车销量进一步扩大局面。如此,会给国内汽车制造业提供大好发展时机。
从利空端看,会让股市、楼市、国外旅游、海外购物、留学等行业或投资人员受损:一是股市投资形势会更严峻,振幅会更大。人民币与A股走势高度相关,人民币升值会让A股走强,人民币贬值多伴随着A股下跌。同时,人民币贬值引发本币资产估值下降,导致金融、地产等相关板块走弱,拖累整体大盘。如果人民币贬值预期形成,将导致国际热钱流出,A股流动性环境会趋紧,波动幅度也会加大。二是可能导致民众房产投资兴趣下降,不利于房地产业整体回暖。人民币升贬与民众房产投资欲望息息相关,人民币持续升值十多年,也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十多年。在这个升值过程中,拥有房产的人们,资产迅速升值。房产升值预期,又激发了更多人买房欲望。而人民币贬值,则会使国际热钱流出中国,不敢轻易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会推动国内住房资产价格下跌。为此,目前急欲购房或房产投资者,可等待观望一段时间,再做投资决定。三是对国外留学、旅游、购物等带来不利影响。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同样的人民币所换取的外汇比以前少很多;海外购物者会面临购买一些境外商品因价格上涨而购买数量减少的窘境;国外旅游意味着换取原来相同的美元,要付出更多人民币。这一切对有留学子女家庭、有国外购物爱好者和喜爱国外游家庭来说,就需认真权衡了,选择好购物方式和出境游时机,以规避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损失。
11月30日,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报6.9357,上调(人民币贬值)4点。虽然贬值得不多,但从最近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走势来看,仍然高居不下。这说明人民币贬值压力尚在,并没有转为升值的迹象。本月初,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倒是出现过一波急跌,不过才跌了两天就戛然而止,并随后又涨了上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迟迟不肯下跌呢?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不肯下跌的原因
首先,跟强势美元脱不了干系。今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快速贬值,主要就是由强势美元引起的。而近段时间,美元指数虽然经历了几次冲高回落,但很快又涨了上去,目前美元指数又再次回到年内高点附近。很显然,美元如果一直保持强势,人民币想要对美元升值就不容易。
对于美元强势的原因,无非还是美国加息预期尚在(预计12月会加息)、经济数据表现抢眼等等。此外,受英国脱欧、欧元区和英国经济数据表现不佳等因素影响,使得欧元、英镑走弱,间接地巩固了美元的强势地位。
其次,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及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不利于人民币走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三季度的GDP仅增长了6.5%,创下2009年1季度以来最低。由于一国的经济是一国货币的最大支撑,在经济表现不太好时,货币也会表现较弱。而在货币政策上,今年央行已经进行了4次降准,货币政策保持相对宽松。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就意味着向市场供应的人民币较多,从供需关系来说,这显然不利于人民币走强。
再次,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信心不足。由于之前几个月人民币贬值得太快,让市场中的很多人还心有余悸。虽然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稳定下来,但显然还是有很多人并不放心。尤其是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正处在保7的关口上,担心人民币汇率会破7的还大有人在。从最近几个月有人从银行大量换购外汇导致银行结售汇持续出现逆差或许就能说明,还是有很多人并不看好人民币走强。
老百姓需要担心人民币还会继续贬值吗?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完全被消除,所以才会造成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迟迟跌不下来。不过要说人民币还会不会继续贬值,那就很难说了。由于央行已经出手稳定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想要继续贬值已经变得不那么容易。再加上美国在12月加完息后,到2019年有可能暂缓加息,所以人民币只要熬过了这一段时间,之后的贬值压力或许就会大大下降。
其实就目前来说,人民币维持一定弱势或许并不是坏处,这样有利于刺激出口,对经济增长有利。比如10月份我国的出口总额就大增了20.1%,增幅连续4个月上涨,这或许就跟人民币的贬值有很大关系。
而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只要人民币不大幅贬值,大多数人受人民币贬值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如果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拉动了经济增长,使得老百姓的收入能有所提高的话,就能消除人民币贬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或许还能从中受益。
作者:龙小林/审核:赵溪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为希财网作者版权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四月中以来,人民币进入贬值通道,在5月27日加速贬值,离岸人民币跌破7.15、7.16、7.17关口后,7.18、7.19相继跌破。当前的位置,属于十年来最低点附近,5月27日一度到达7.1967,与去年人民币历史性“破七”后创下的历史位置一致。5月27日晚间到28日凌晨,人民币汇率再起波澜,人民币离岸一度狂贬500点。5月28日19时,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7.1572附近,较隔夜收盘价反弹99个基点,境外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触及7.1728,较前一个交易日反弹58个基点。
大幅贬值原因
对于此轮贬值,在对冲基金MKS PAMP分析师Sam Laughlin看来,5月27日晚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所以突然大跌,主要是导致部分海外资本基于避险需要,暂时选择撤离人民币资产。此外,个别海外投机资本则趁机浑水摸鱼,企图借着夜盘交投不够活跃,用较少卖单压低离岸人民币获利。建银投资咨询分析师王全月表示:”疫情爆发后的外贸受挫较是这轮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直接原因。数据显示,1-3月我国贸易顺差12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超过了700亿美元”。他认为:虽然四月顺差数据明显回暖,但其原因主要来自国内企业复工复产所消化的存量订单,而4月出口新订单PMI指数仍然在萎缩区间,表明海外需求在疫情冲击下持续不振,面对疫情的冲击,外贸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外贸创汇能力的下降以及预期外贸企业经营难度持续加大,是这轮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也有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背后也有市场对未来是对中国经济预期的下调以及国际市场多方面博弈风险发酵的担忧。
人民币贬值利好利空哪些行业?
人民币汇率走低,对以人民币计价的各种资产来说都影响较大,目前五个行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积极因素,尤其是对出口类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而随着热钱流出和企业进口成本加大,对地产、造纸、航空板块来说就是利空。
纺织服装业
人民币贬值将刺激纺织服装行业业绩增长,短线或有机会。
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下,人民币连续贬值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经营成本;
钢铁行业
人民币贬值对钢铁下游行业机械、家电等其行业有间接的促进作用,这些行业产品的出口如果上升,或能带动国内钢材市场好转。
目前人民币贬值对钢铁行业的钢材出口是有好处的,但对企业进口铁矿石又不是好消息,这意味着支付成本也有所上升。
对家电企业来说,由于家电企业在产品销售结汇时大都采用美元结汇,因此人民币贬值可以增加企业的汇兑收益;
航运业
一些业内人士人称,人民币贬值或刺激国内纺织业等行业的出口,从而给集装箱航运带来一定的利好,甚至刺激对于原材料的需求而带动干散货运输市场;
化工行业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贬值将加大进口企业的采购成本,但对出口型化工企业或是利好;
汽车行业
人民币贬值或使进口汽车价格吸引力将下降,或抑制进口汽车销量进一步扩大局面,有利国产汽车。
不过,对航空、造纸、金融、地产等板块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房地产板块。由于此前境外资金看好人民币资产带来的汇率升值和资产升值的双重红利,大量外资进入中国,而房产是外资进入比较便利的投资品种,所以成为外资扎堆的领域。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外资撤出,房地产的价格自然会受到影响,从而传导到A股市场的房地产板块。
我们再从“金砖国家”说起。
金砖国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
但近五年来,除了中国和印度经济相对比较好,其他三个“金砖国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我们可以从他们这几年的汇率看出端倪。
五年多以来:
美元兑俄罗斯卢布从2015年初的1:58.0贬到现在的1:71.1,贬值超过20%;
美元兑巴西雷尔从2015年初的1:2.65贬至现在的1:5.34,贬值了一半;
美元对南非兰特从2015年初的1:11.55贬至现在的1:17.50,贬值三分之一。
而人民币汇率在同期从6.2贬值到7.15,幅度比较小。从数据来看,过去五年主要货币里也只有美元比人民币走势更强,人民币对其他货币都有不同幅度的升值。所以说人民币并不弱,只是美元太强了,所以相对美元来说人民币出现了贬值。
在过去几年央行常说: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
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决定汇率的最主要因素不是短时间内的某个事件或某个利空消息,而是整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以及世界数一数二的外商投资目的地,我们的国际收支常年都是盈余的,即常年获得大量贸易顺差、来华投资的外资数额巨大。这是其他四个“金砖国家”都不具备的,也是中国这块“金砖”在五个国家中含金量最高的原因。
中国是2019年全球第二大对外顺差国。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加大了贸易顺差,贸易会更加通畅,从战略上说更容易外汇储备,也会增加就业机会。往常人民币贬值会导致资本外逃,但是如今世界疫情,没有一个地方比中国更适合国际游资和资本。
虽然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但只要我们沿着开放和发展的路前进,不用担心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
原作者:一贸通资讯
原出处:邦阅网
中国财富网讯(田欣鑫)6月2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上调333点,报6.8472元,为连续第三日上调,且创2月21日以来最大升幅。截至16:30,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报6.8750,贬值245点。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面临的有利因素在增多,虽然上涨空间有待观察,但贬值风险已大幅收敛。
(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内外部环境改善 人民币贬值压力出现阶段性缓解
6月2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维持不变。点阵图显示,17名美联储官员中有8名官员预计今年需要至少降息一次。尽管并未释放强烈的降息信号,但美联储声明中删除了“耐心”一词,美联储偏鸽立场导致美元指数跳水至97下方,两日跌幅超1%。
受此消息影响,在岸人民币兑美元21日大涨逾500个基点,创近7个月最大涨幅,盘中接连升破6.9、6.89、6.88、6.87、6.86、6.85六大关口,最高触及6.8426。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亦升破6.85关口,涨超400个基点,连涨三日,累计涨近800个基点。
“美联储暗示降息,大幅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强美元格局难以维系,市场结汇意愿明显升温,助推人民币汇率走强。”业内人士分析,中美利差走阔也有利于资金流入,人民币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好转。
恒大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美联储即将开启降息周期,美债利率快速下行,中美利差进一步走阔,中美10年国债利差已回到2018年年初水平,叠加外部摩擦或有缓和迹象,人民币贬值压力出现阶段性缓解。
恒丰银行战略发展部研究员王丽娟向中国财富网分析,除了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出的偏“鸽派”信号之外,还有两个因素也导致了近期人民币汇率上涨。一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电话沟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紧张气氛,市场避险情绪有所下降;二是外汇市场日益成熟和理性,数据显示,5月份银行代客结售汇实现顺差318亿元人民币。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还指出,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在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的过程中,市场主体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适应能力明显提升,5月外汇收支数据变化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外汇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理性,未来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考验。
日前,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也公开表示,5月份之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贬值,但与几年前外汇市场对外部冲击的“汇率贬值——跨境资本流出——外汇储备下降”的高强度的负向螺旋反应方式不同,当前中国外汇市场的风险缓释能力已明显增强。“我们完全有基础、有信心、有能力,保持外汇市场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正常 不可能持续贬值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21日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金融领域,要全面优化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完善资本市场,继续深化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是正常的,但长期看,我国经济基本面决定人民币不可能持续贬值,人民币市场汇率将不断向购买力平价靠近。
王丽娟向中国财富网分析表示,短期来看,支撑人民币的有利因素在不断增多,人民币进一步单边贬值的可能性较小。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仍将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
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政策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量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曹啸也指出,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反弹是市场合理的反应。中国经济向好以及央行调控手段的有效性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基础,短期内不会出现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的情况,尤其是美联储降息预期为央行调控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更大空间。
联讯证券李奇霖、张德礼向中国财富网分析,展望货币政策,现在中美两国的基本面与货币政策正从分化转向收敛,下半年汇率的贬值压力会减弱,“破7 ”的概率较小,不会对利率的下行构成大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