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丹麦神作,豆瓣评分高达9.1分,是每个成年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我们身处这个复杂的社会,有的时候得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
特别是在面对那些流言蜚语的时候,不要一昧地去跟风,因为那些不一定是真的。
当一个人在面对“语言暴力”的攻击时,有多么地可怕呢?
今天小编给各位小伙伴们分享一部丹麦的剧情电影——《狩猎》。
《狩猎》的主演是:麦德斯·米科尔森。
麦德斯·米科尔森是丹麦的男演员,也被称为是“丹麦最性感的男人”。
麦德斯·米科尔森在影片饰演男主角“卢卡斯”。
故事发生在北欧的一个小镇上。
卢卡斯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性,刚刚和自己的妻子离婚。
卢卡斯在镇上的一所幼儿园工作。
因为卢卡斯的性格非常的好,非常的温柔耐心。
所以孩子也让特别地喜欢他,他每天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又一次,在路上遇到了朋友的女儿卡拉,卡拉自己迷路了。
卡拉是一位早熟的小女孩。
之后卢卡斯就把卡拉送回了家,大胡子是卡拉的父亲。
在与好友的聊天中知道,卢卡斯还想争取儿子的抚养权。
卢卡斯上班去的途中,遇到了因为父母吵架,独自一个坐在大马路上的卡拉。
于是,就送卡拉去了幼儿园。
在幼儿园,男主和男孩子们打成一片,卡拉开心并羡慕的望着他们。
这时的卡拉,跑上去亲了卢卡斯嘴唇。
卢卡斯把卡拉叫到一旁说,自己受到了一个书名卡拉的小礼物,但是卡拉却不承认是自己送的。
卢卡斯告诉卡拉,现在卡拉只能自己的爸爸妈妈亲吻。
卡拉就失落地走开了...
卡拉以为卢卡斯不喜欢自己,拒绝了自己,觉得很没面子,很是难过。
于是,卡拉去院长那里告状。
编了一个自己都不太明白含义的谎话,说自己不喜欢卢卡斯,因为他又丑又笨,而且还有“生殖器”...
接着还拿出了自己送给卢卡斯的心形礼物,说是卢卡斯送给自己的,但是自己不想要。
在于此同时,卢卡斯新交了一个女朋友,还争取到了儿子的抚养权,可以说生活慢慢地好起来了...
殊不知,自己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流言蜚语”...
院长让卢卡斯放几天假,因为他可能涉嫌猥亵儿童,找了一个专家对卡拉进行调查。
卡拉一开始摇头后来又点头,之后专家确定了卢卡斯的罪行。
院长告诉了卡拉的母亲,说他丈夫的朋友猥亵了她的女儿。
还召开了家长会,让他们回家询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收到伤害。
卢卡斯的女友不相信他,家长们的怀疑,让卢卡斯几度崩溃...
这个时候只有卢卡斯的儿子相信他...
卢卡斯跑到朋友大胡子的家里想要解释清楚,结果还被大胡子的妻子赶了出去。
这时候,卡拉可能意识到自己谎言的危害了,告诉妈妈自己是瞎说的,自己随意编造的谎话。
但是卡拉的妈妈不相信,以为是女儿被吓到了。
卢卡斯的儿子去大胡子家,想要找到卡拉问清楚,却被卡拉家人拉开。
他就朝卡拉吐口水,说她不应该陷害自己的父亲。
儿子去了干爹的家里,他们那几个朋友说这件事要等警察的调查结果。
之后卢卡斯被无罪释放了,父子两人回到家里吃饭,却被人把玻璃砸碎了...
卢卡斯和儿子走出来看见一个袋子,里面装的是养了很多年的狗被人勒死了...
儿子很是崩溃,卢卡斯就把儿子送回了妈妈身边。
自己冒着大雨,悲痛万分地埋了狗狗。
卢卡斯去超市东西被人赶了出来,还被打了...
一年之后,似乎一切回归到平静...
在儿子的成人礼上,大家似乎都忘记了那件事情。
但是你仔细看电影,每个人的眼神都很有意思...
卢卡斯带着儿子去狩猎。
这是一枪打来吓坏了卢卡斯...
开枪的人看不清楚脸,卢卡斯感觉寒冷无比...
其实,这一枪像是驱逐又像是警告。
2012年的一部丹麦电影,堪称是神作,豆瓣评分高达9.1分!
最后的一枪只是想打醒观众,并不是特指谁开的枪。
很多观看了电影的小伙伴们,都是卡拉那个小女孩真的是太可恶了。
其实小女孩卡拉只是一个导火索。
其他人的态度是非常恶劣的,在询问卡拉的时候,是逼她点头,让她去说自己构想的那个故事。
这个社会上,有着太多的流言蜚语,有的时候,不要凭着只言片语就去人云亦云。
《狩猎》真的是每个成年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今天小编就分享到这里,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狩猎》。你怎么看待影片中的男主与小女孩?
欢迎各位小伙伴们在线留言讨论。
《悬案密码》这是一部是来自丹麦的一个系列电影,改编自丹麦犯罪小说家尤西·阿德勒-奥尔森的同名系列小说。共拍了4部,都非常的惊艳!
《笼中女人》2013年的电影。影片描述了精明强干的梅瑞特是一名国会的议员,每日过着朝九晚五生活的她再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被邪恶的绑匪盯上。更糟的是,这个古怪的绑匪并不要求赎金,而是不断的向梅瑞特提出一个问题,只要答对了这个问题,梅瑞特就能够获得自由....
《野鸡杀手》2014年的电影,影片描述了几十年前,一对年幼的兄妹在自家的小屋里惨遭杀害,唯一可能犯案的,是当时在那里度假的寄宿学生,然而,因为证据不足,最终这群学生们未能被定罪,而小屋案成为了未破的悬案...
《信仰的阴谋》影片描述了一只在海上漂流的瓶子在苏格兰被打捞上岸,然而里面的求救信却被视为不祥之物,直到一位调查人员无意中看出了信件开头用丹麦文写着:救命!随着卡尔和两名下属的破解,他们发现署名“保罗”的作者不仅确有其人,而且在写下瓶中信后便下落不明......
最后要的就是这部《64号病历》,电影中描述了两个工人在哥本哈根的一个旧公寓里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假墙后面藏着三具木乃伊,坐在餐桌旁,只剩下一个空座位。案件很快就在警长卡尔·M·洛克和他的助手阿萨德的办公桌上...
各位小伙伴还知道哪些精彩的高能悬疑的电影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作为资深影迷,近些年也刷过不少关于战争的电影,前几期小万也提过类似题材的电影,今天给大家推荐丹麦国家的战争电影,才500多万人口的小国丹麦,电影实力也是相当不错的。
1:《地雷区》评分:8.6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1945年5月德国纳粹投降之后,一群年轻的德国军人俘虏后被交给丹麦当局,他们被送往西海岸在丹麦军官卡尔·莱奥博德·拉斯穆森的率领下,开始了极其危险的排雷工作的故事。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是一部很少人知道的电影,也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的是悬着一颗心看下来的电影,但是十分精彩。
2:《伯德街小岛》评分:8..6
这部剧是以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隔离政策为背景的,小男孩亚历克斯守着父亲“在这里等我”的承诺,小男孩坚信他的父亲会回来找他,一直坚守在那个废弃的工厂里。这部剧上映年份是2001年,记得小时候就看过,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通过小主人公的经历,反映了被压迫的人们如何在艰难的岁月中求生存的遭遇。那个小屋虽然破烂不堪,但总是给人温暖的感觉。
3:《开战日》评分:7.5
影片讲述的是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国军队穿过国界进入丹麦境内,丹麦日德兰岛的自行车连队和摩托车连队是最先抵御德军进攻的丹麦部队。说白了就是讲述了德军在一个上午就占领了丹麦的故事。影片主要描写战争中渺小的个人,典型的北欧镜头,片子拍的比较真实,能够给人带来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4:《黎明到来》评分:9.5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的是以杰克·布森、阿斯特丽德、凯尔·维尧姆为首的丹麦抵抗组织战士,在德国占领下丹麦的最后一天里与侵略者战斗的故事。这部电影有点像纪录片,但是很棒,最后也特别煽情,让人泪目!
5:《三个忧郁的房间》评分:8.2
这部影片记录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破坏,尤其是对车臣和俄罗斯儿童带来的灾难。关于车臣战争与儿童,多数以面部特写,虽然给人沉闷感,但是也会引人深思,值得看的一部剧。
6:《战争》评分:6.8
这又是一部让人心中充满忐忑的电影,这里指的是每样事物的另一面带给人们的冲击,讲述的是一个丹麦指挥官在拯救队伍的期间在阿富汗被指控犯罪的故事。影片细节描写的像纪录片,特别细腻真实,三个小朋友的演技也是棒!
-关于本期内容没有提到的欢迎大家补充,可以下方评论。
-第一次进来的宝宝可以关注小万,每天都会更新更多好剧,全部都是高质量!
“拔叔”是众网友对“丹麦坏人男”麦斯·米科尔森的爱称,由于参演了美剧《汉尼拔》而获此雅号。但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颠覆了拔叔的往日形象,他不是衣冠楚楚的阴险反派。
阴险反派也不是外表冷酷手段高强的杀手。在这部电影中,他是个苦逼、顽强而绝望的普通男人。
极线杀手落难大叔《Arctic》由年轻的巴西导演乔·佩那执导, 全片只有麦斯·米科尔森和女演员玛利亚两人主演,从头到脚女主角也就说了一句话,所以只剩下男主角自言自语,默默前行了,电影于2018年上映。
Arctic为方便男主角称为“麦叔”。影片一开始,麦叔不遗余力的开挖雪地,露出黑色的泥土,我们很快就发现他挖了一个巨大的SOS。原来这里发生了空难,留下麦叔一个人和半截飞机。
挖雪地为了生存,麦叔学会了冰窟钓鱼,吃饱肚子的问题解决了。飞机是唯一的避难所,有张狭窄的床可以睡觉,终于不至于冻死。
钓鱼睡觉在这儿等死也不是个事,除了吃饭睡觉,麦叔就抱着求救信号设备出去监测信号,期待着救援飞机的来临。如此日复一日,有一天他发现这冰天雪地他并不孤单,还有北极熊呢。
操作求救设备最大的问题是求救,于是麦叔天天出去操作求救信号设备。这时,奇迹发生了,天空中出现了一架直升飞机。但是情况急转直下,由于恶劣的天气,直升机直朝地面撞去,竟然坠毁了。
飞机到来惊恐绝望之余,麦叔从飞机残骸中救出了一名女子,而领航员已经死了。麦叔只能将女人拖回他的避难所。第二天麦叔从飞机残骸中获取了所有可用的资源,他找到了地图,一罐煤气和一只打火机,少量的药品和食物,一副担架,以及一张女人的全家福照片。
救助女人在飞机上,麦叔精心护理着女人,他将全家福照片放在女人看得到的地方。钓到的鱼足够他们吃,也有煤气加热设备,吃饭不成问题。
全家福同时麦叔根据得到的地图开始研究求生路线。他发现了季节性的站点,但是路程实在太远了,他还下不了决心,仍然呆在飞机里期望着救援人员的到来。
等待救援日复一日,求救信息设备仍然没有吸引飞机的到来。麦叔终于决定走上那条遥远的求生路线。麦叔利用当时拿到的担架,拖着女人出发了。经过几天的跋涉,他们来到了一个地图上的标记处,这极大地鼓舞了麦叔,似乎看到了希望。
出发他们继续上路,有一天来到了一个分岔路口,一边是山坡,担架很难上去,但是路途较近。另一边则路途平坦,但是路程大约要更远一倍。麦叔不甘心,仍然强行拖担架上山,但是还是失败了。无奈之余,只能走上更远的路程。
岔路口路途远了,遇到的危险也更多了。先是在山洞过夜的时候遇到了熊,麦叔用所剩不多的火焰棒击退了熊。后又碰上了暴风雪,加上一路拖着个人,辛苦更不必说。
熊终点在哪里?拖着个人何时才能到达?我想这是麦叔坐在雪地发呆的想法。麦叔打算放弃这女人,独自上路。正在犹豫,这时一抹亮色映入他的眼帘。那是一株盛开在雪地的紫色小花,同样是鲜活而顽强的生命。
雪中花这时,意外又发生了。麦叔后退一步,跌入了山洞里,一只腿受了伤。这一切似乎是上天的安排,也许也是良心的发现。麦叔一瘸一拐回到了女人身边。就这样,麦叔继续拖着女人艰难地走下去。
再次出发这一天,远处的天空上竟然出现了直升机,几个人在远处停下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麦叔使出吃奶的力气将担架推上山坡,点燃了最后一根火焰棒,拼命地呼救,同时脱下身上仅有的羽绒服点燃求救。然而,直升机还是飞走了,剩下麦叔和女人无力地倒在了雪地中…
求救只有彻底的绝望,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电影也将结束!男人和女人的双手紧握在一起,麦叔和女人安静地睡着了…
绝望但还有最后3秒,眼睛1秒也不要眨:镜头似乎凝固了,但麦叔的头发在动,接着又被一阵大风吹乱,在他们的背后降落下一架直升机…
希望影片到此,真的结束了。
我们都知道娱乐圈里面有那么一群演员,他们的作品口碑极佳,可遗憾的是他自己却就是不红。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便是如此,他在国内熟悉他的人,都称他为丹麦最有演技的男演员,可遗憾的是他演的电影口碑极佳,自己却不怎么被观众注意,这人就是麦斯·米科尔森。
想必在国内可能没几个人观众熟知这个人吧!但是,如果你是稍微了解一些丹麦影视圈的人,你一定看过他的作品,尤其他演的电视剧版《汉尼拔》,当时还打破了无霍普金斯就无汉尼拔的传说,使得他在美国备受人们的注意和目光。
翻看他的资料,我们就会发现他也算得上起点比较高的人了,早在96年的时候就主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末路狂奔》也正因为这部戏,他打开了自己的演艺道路,剧中他首次登场就为观众们展示了他的演技实力。并且在04年的时候再次出演了该电影的续集《末路狂奔2》。
后来他主演电影《绿色屠夫》和《幸福的黄色电影》等等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后来在拍完《末路狂奔2》之后,他也和很多其他国家的男演员一样,开始转战好莱坞发展,到了好莱坞之后,他在克里斯·欧文主演的电影《亚瑟王》里面,他饰演了一个少有的正面角色。
后来在06年的时候,他参演了电影《婚礼之后》更是让人惊叹他的演技,这部影片也正因为他那炸裂的演技一举征服了当时的奥斯卡评选团,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机会,虽然最终奖项没有到他的手,但是这也足以看到他的演技实力了。
不过,相比之下,我个人更加喜欢现实中的他,他和自己的妻子相爱多年,两人在00年的时候结婚,后来他妻子也生下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不拍戏的时候,他更喜欢和孩子以及妻子一起到处游玩,而且他并不太喜欢去参加一些名流的聚会。
近日,南风窗报道了一所名叫“成都嘉年华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的问题少年矫治机构。
该机构打着“拯救孩子”旗号,行的却是一套异化人性的矫治体系:
极限体能、体罚、暴力;谄媚、举报,以学生管学生,以问题少年迫害问题少年;“越顺从,越有权力”。
这不禁让人想起几年前被卫生部明令禁止的对网瘾少年进行“电击治疗”的杨永信。
以及在2017年因被曝光存在体罚等问题而停办的豫章书院。
前者借医学治疗的名义,使用电击或其他方式让学生屈服;
后者采用国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囚禁和体罚等一系列心理压迫,让学生屈服。
因为新闻的不断曝光,这些异化人性的暴力教育手段,近些年才在中国社会引起关注。
而早在半个世纪以前,丹麦也发生过这种事情。三年前,他们用一部电影曝光了一个“豫章书院”和无数个“杨永信”。
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总有一天》(The Day Will Come),豆瓣评分8.7分。
短评高达6000条,被顶上来的都是揪心的文字和一水的五星。
故事讲述的是一对难兄难弟,14岁的哥哥Eric和不足10岁的弟弟Elmer。
他们的父亲在地下室自杀了,身患重病的寡母为了付账单,只能从早忙到晚,对兄弟俩疏于管教。
Eric和Elmer因此都成了问题少年。
母亲无力给他们零钱,哥哥Eric为了看色情内容,就偷各种报纸杂志,弟弟Elmer想看星星,就偷望远境。
终于有一天,母亲病倒了。
舅舅因没有居住证没有收入,不能照顾他们,加上兄弟俩有行窃史,就被当成问题少年送到一所叫Godhavn的寄宿学校进行教育。
噩梦就此开启。
这所号称“全国最好的”寄宿学校,几乎是军事化管理:
他们的睡衣被标上了囚犯式的编码;
吃饭、睡觉前要喊口号,用餐时不能说话;
除了上课时间,他们几乎都在田地里挖土、河边搬石头,做木工、刷马桶,帮校长洗车;
三明治点心要靠抢,一不小心就会被年长的同学霸凌;
他们被限制人身自由,体罚更是家常便饭。
比如,兄弟俩进入学校的第一天,校长和颜悦色的问弟弟:“你长大了想当什么?”
弟弟刚回答一句“宇航员”,脸上就挨了校长特助一巴掌。
那时人类登上月球还是个梦想,所以弟弟的回答在校长看来过于傲慢,他盯着弟弟说:“傲慢不能实现任何事情。”
哥哥请求校长不要让弟弟搬大石头,因为弟弟的一只脚畸形。
话音刚落,校长特助上前就甩了哥哥几个嘴巴:“校长说的任何事情,不可以顶嘴!”
在校长看来,这些“没有人可以教育好”的孩子,体罚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
学校的所有老师,几乎都拥护这样的“体罚教育”。
兄弟俩不是没尝试过逃跑,他们穿越荒芜的枯草地,扒开满是荆棘的山坡,在暴雨中拼命地跑。
但一辆看起来像救命的面包车,再次将他们送回地狱。
因为逃跑,惩罚升级。
校长说,学校里所有的同学,排队抽兄弟俩耳光,否则大家都要在室外冻一个晚上。
“如果不成为施暴者,你也会被惩罚”。校长用“学生迫害学生”的方式,扭曲这些孩子的人性。
有一个细节尤为震撼。
某个深夜,一名变态老师带走了一名少年。
次日,少年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来,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此时恰好弟弟Elmer尿床被发现了,所有人开始吆喝着要弟弟受到惩罚。
被强暴的少年看了一眼四周的人群,
痛苦渐渐从他脸上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狰狞的笑意,他一步一步逼近,跟着人群吆喝起来。
少年的脸上,甚至还挂着不堪凌辱的泪水,似乎在说:“我经历了这么多痛苦,凭什么让你好过?”
少年得逞了。
弟弟Elmer被勒令赤身祼休地站在户外,直到床单晾干为止。
学校如炼狱一般。
弟弟被变态老师侵犯到一身鲜血的晕到在厕所。
哥哥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忍不住嚎啕大哭时,校长一把就将他的头按在了餐盘里。
暴力与高压训化,让孩子们不敢反抗。
因为没有人会相信他们,检察官来巡视学校时,孩子们被打扮得干干净净,毫无破绽。
Eric和Elmer趁着舅舅来看望他们时,告诉舅舅学校的恶行,但舅舅却说“不知道是真是假”。
弟弟为了救濒临死亡的哥哥,好不容易请到一天假到哥本哈根找检察官,检察官却说他没有证据,“不能因为孩子说什么就信什么”。
年长的同学告诉他们:如果你想生存,就要把自己变成没有思想的鬼魂,只有做了鬼魂,才不会有麻烦。
但弟弟不想当一具没有思想的鬼魂,面对唯一相信他却无法帮到他的女老师,10岁的孩子的脸上出现了大人般的平静,“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
他选择用最蠢笨的方式换来一顿拳打脚踢,因为只有满身伤痕地出现在人前,那些教育者所谓“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的暴力教育,才能被世人质疑。
丑恶行径曝光后,校长还是坚持认为,只有体罚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你要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这个故事发生在1967年,然而半个多世纪多去了,以“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为名的恶,继续在人间横行。
该如何制止这样的恶?
每当面对这样的社会问题,多数人痛斥的往往是豫章书院、成都嘉年化,以及像《总有一天》里中的Godhavn学校,还有那些施暴的“杨永信”们。
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注被“杨永信”虐待的孩子,他们有个共同身份,叫“问题孩子”。
问题孩子才是“杨永信”们行恶的本源。
但“问题孩子”从哪里来?
究竟是谁在滋养着“杨永信”和“豫章书院”们的这片市场?
我们知道,孩子成长过程的生活领域,不外乎:家庭,学校,社会。
而家庭,始终扮演着影响孩子价值认知最直接、最重要的角色。
在孩子成为问题孩子之前,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开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可能只是“成绩退步”“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只是对父母口气不尊重。
但当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升级以后,孩子可能会用沉迷网络、校园暴力、逃学离家,或是早恋、偷盗,或是干脆用消极被动不合群等方式来处理他们与长辈的冲突与内心的焦虑。
最后,家庭成了他最不想面对的地方。
电影中,兄弟俩的同学Teger在学校等了四年,一直等不到父亲来接他回去过圣诞节,父亲的家书总是这样写:
“亲爱的儿子,圣诞节快到了,不幸的是,公司又一次需要我去国外……”
Teger都已经能背下这段文字:“我保证,这会是最后一次,我会送你一个礼物,希望你好好的……”
为了安慰Teger的落寞,弟弟Elmer故意在他的家书补充了一些原本不存在的内容。
明知是假的,但Teger还是满足地笑了。
如果说,父母的缺席是迫于生活中的种种无奈,尤其是经济上的压力,因而对孩子疏于管教,让孩子陷入情感孤岛。
那么,可控制的家庭语言暴力,又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父母的一句话,可能赔上孩子一生。
沈阳市看守所曾给出一项调查,发现父母骂孩子“废物”“就知道吃”“猪脑子”“丢人”等侮辱性语言,不仅让孩子饱受精神虐待,甚至会成为孩子行凶的凶器。
16岁的少年曹夕(化名),从小父母离异,母亲经常将怒气撒在他身上,骂他“怎么不去死”。
这样的话让他绝望。
中学辍学后,有一次他在发廊给客人洗头,不小心将客人烫伤,老板店主骂他“怎么不去死”。
一句话瞬间点燃了长年埋藏在心底的恨意,他拿了一把水果刀,捅了店主。
父母用语言暴力,将孩子的自尊与希望,活生生地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中割裂出来。
比语言暴力更甚者,是体罚。
就在前几日,日本正式公布将在2020年出台“禁止父母体罚儿童”法:
无论父母的出发点是否为管教,造成孩子身上任何痛苦的行为,无论多轻都是体罚。
大约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子女依然被视为父母的所有物。
体罚在大部分成人、父母的观点中,并不被认为是一种暴力,而是一种教育手段。
譬如就在今年8月,山东邹平的一个母亲,因为嫌女儿吃饭慢,竟用铁棍殴打女儿近1小时,导致年仅7岁的孩子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再譬如,日本公布的2019年度版《犯罪白皮书》,发现虐童、家暴等案件与2000年代初期相比,增加至少10倍以上。
而在韩国,甚至在1960年明文规定可体罚儿童。
他们仅通报的虐童个案(包括无人照顾、精神虐待、肢体暴力或性侵等),数目自2010至2017年间就增加超过9倍,达到22386宗。
令人震惊的是,其中77%个案的施暴者都是受害者的父母。
直至今年5月,韩国才正式宣布取消父母对子女体罚的权利,但至今仍有76.8%的受访成年人认为有必要维持体罚。
为什么明知道“体罚教育”不可取,却还被“人为”地蔓延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不得不说,几乎每一个被体罚的“问题孩子”,都因为他们的偏差行为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
家庭和学校以“我是为你好”为名对孩子体罚,终究是在迎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就如《总有一天》中的校长说:“如果不尊重社会,它就会惩罚你”。
只是,体罚不是教育手段。
它只会使暴力内化,造成人格扭曲,让孩子感到恐惧、抑郁。
▲电影《阿甘正传》的主角原本是一个智商有缺陷的孩子,但他的母亲从未因此责怪孩子不好,而是用适度的鼓励去爱护和融化孩子,最终把一个原本智商只有75的孩子教育成人生赢家
社会也不应该只有一个主流价值观。
我们应该承认和重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才能,不应该被教育成“没有思维”的听话孩子。
在这个要持续创新才有国际竞争力的时代,孩子需要有第二个、甚至第三个被认可和尊重的人生选择。
你看,那些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的家长,不过短短几年,就被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卷入时代洪流。那个治“网瘾”闻名的杨永信,如今看来多么讽刺。
▲谁能想,家长们痛恨的网络游戏会成为世界赛事,譬如《传说对决》就是2019东南亚运动会正式项目。图为中国IG夺下S8世界冠军。
德国的探险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曾说:“最可怕的世界观,是那些根本没见过世界的人所抱有的观念。”
世界的多元性和个人的特殊性,都决定了我们需要卸下非黑即白的单一滤镜。
▲在《总有一天》中,弟弟Elmer登上月球的梦想在校长看来是傲慢的,甚至是“问题孩子”的特征。然而两年后,即1969年,人类真的登上了月球。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父母的礼物,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活成世间的一道彩虹。
尊重孩子,他们只是有自己的思维和梦想,不是“问题孩子”!
别再让成人世界里所谓的“规则”,让“杨永信”们有行恶的机会。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张老六
责任编辑:华小妹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找寻真正的自己
在这个世上,有多少人想过“我是谁?”这个问题,又有多少人找到了答案。生活中,我们行色匆匆,追着时间往前跑,偶尔停下来寻寻觅觅,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寻找生活的真谛,可实际上我们只是在找寻自己。
讲述了意外被唤醒体内女性人格的埃纳尔逐渐厌恶起自己的男性身体,并试图通过变性手术成为真正的女性,成为真正的自己的故事。
埃纳尔
“莉莉”
影片开始,伴随着优美澄静的钢琴曲,瓦埃勒迷人的景色徐徐展开,深藏埃纳尔童年回忆的沼泽地,同样也埋葬了他内心深处最绮丽的梦。埃纳尔是丹麦数一数二的风景画家,他画中的瓦埃勒神秘而雅致,吸引了很多人。
那画中的树、雪、沼泽是埃纳尔放不下的回忆,抑或本以为早已忘记,实则一直存在的“莉莉”的影子。他日复一日的画着同样的风景,把自己掩藏在蘸满颜料的画笔下,他同样是画家的妻子都害怕他突然就消失在画中瓦埃勒的沼泽里。
一次,埃纳尔的妻子为按时完成画作说服他穿上女装救急,这个偶然的事件唤醒了埃纳尔心中沉睡的女性人格——莉莉。在一场“莉莉”出席的宴会后,埃纳尔渐渐发现“莉莉”或许才是真正的自己,
或许才是自己本来应该的模样。这个想法在埃纳尔的心中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后来,他无法容忍自己男性的身体,铤而走险接受了从无先例的变性手术。
埃纳尔,不,我更愿意叫他“莉莉”,妩媚的神情、精致的五官,男性的身躯没有限制莉莉的魅力,没有限制一个“女人”的自我成就。
在莉莉心中,前半生男性的身份彷佛是命运的作弄,也造就了她此时的绝望,沃克罗斯医生构想的变性手术成为莉莉的救命稻草,也是她唯一的机会。改正错误,成为真正的自己,莉莉在这样的勇气和无畏下如飞蛾般扑向她的命运。
影片有很多触动人心的镜头,手术前莉莉站在镜子前,笑着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微笑、眨眼,眼神里充满希望和对未知未来的美好想象,这个长镜头细腻而优雅的向观众传达了莉莉向往真实自我的心声和她的坚定与无畏。
手术后高烧不断,脸色苍白如纸的莉莉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终于,是我自己了。泪流满面中,我相信在莉莉心中喜悦大于痛苦,满足大于病痛。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执着着,这本身像是一场朝圣,我们奔向心中的圣地,为了成为真正的自己。
哥本哈根,一个梦幻的、童话故事般的地方,莉莉最终没能战胜死神,但我相信,她找到了自己,去到了她最想去的地方。莉莉死后,她是埃纳尔时的妻子也是她最忠诚的朋友格尔达来到埃纳尔画中的地方——瓦埃勒。
呼啸的风、拍打在岸上的海浪声,一切陌生又熟悉,莉莉带过的丝巾被风吹起,在高空中飞舞,像是终于成为了自己的莉莉,热烈而自由,向人们说着自己的喜悦与无悔。
5年前,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主演了一部电影,让他成功提名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虽然最终惜败,但是在无数人心中他依然值得一座奖杯。
不过虽然提名的是最佳男主角,小雀斑在这部剧中却多以女装造型出现,绝美妩媚,他演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男性,而是一个生理性别为男,心理性别为女的男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别认同障碍。
这部电影就是《丹麦女孩》,原型取自丹麦画家Einar Wegener与妻子Gerda Wegener的真实故事。在现实中Einar Wegener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变性手术的人,而支持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子Gerda Wegener,他们的故事惊世骇俗,哪怕放到今日,仍然超脱世俗的观念,十足大胆与前卫。
在电影中,Einar Wegener和Gerda Wegener原本是一对画家夫妇,他们才华横溢,又恩爱有加,可谓是神仙眷侣。
可是有一天一切发生了变化。
一次Gerda被邀请的模特放了鸽子,她临时起意让丈夫换上女装担任她的模特,起初丈夫心有排斥,但是没想到后来爱上了这种感觉。
在《男人成为女人》一书中,Einar曾描写那一天的感受——尽管这很荒唐,但是我无法否认自己很享受在这种装扮下的乐趣,我喜欢女人衣服的柔软触感,从那一刻起,我就很想在家中穿着它们。
穿上女装的Einar,第一次直面自己真正的灵魂。
后来Einar化名为Lili,频繁以女装形象担任Gerda的模特,后来甚至以女装形象与Gerda出席公开场合。
可是在当时保守的社会,这种行为太离经叛道,一时间舆论四起。
但是Gerda还是坚定地支持丈夫,1930年,在Gerda的支持下,Einar前往德国进行了全球首例变性手术,由于当时技术有限,在此后他又陆陆续续接受了4次手术。
当手术结束后,Einar虽然虚弱,却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他泪流满面地对妻子说:我终于完整了。
对于Einar来说,他本是女娇娥,为何是男儿郎,只有做完手术的那一刻,他才是真正的自己。
这一刻不得不把小雀斑的演技夸上天,他把男主角从自我迷茫到自我对抗再到找寻自我的过程演绎地丝丝入扣,让人们完全被他所牵动,真的是太绝了!
可是在当时的丹麦两位女性的婚姻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变成女性的Einar只能与妻子分开,1930年10月,丹麦法庭判定二人的婚姻无效。而在接受子宫移植手术时,Einar发生了强烈的排异反应,因抢救无效而离开人世。
距离这段真实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快100年,而这部电影也已经过去5年了,可是这些生存在边缘的人们好过一些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一生都不敢向众人坦露最真实的自己,甚至连最亲的人都要隐瞒,而很多勇敢选择做自己的人,却遭到了无尽的羞辱,还会被当作怪物。
有很多的明星曾在自己的作品里为这些生存在边缘的人们发声。
蔡依林有一首名为《玫瑰少年》的歌,是写给因举止女性化而遭受校园霸凌致死的台湾男生叶永志 ,里面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
哪朵玫瑰 ,没有荆棘;最好的报复是美丽;最美的盛开是反击;别让谁去改变了你;你是你 ,或是你都行;会有人全心的爱你。
对于每一个Einar来说,他们更加渴望身边的理解、关爱与支持,Einar一生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遇到了妻子Gerda,如果没有Gerda的支持,Einar也不会有勇气去成为“吃螃蟹”的人,虽然最后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对于他来说也是无怨无悔。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在观众的潜意识里,电影的质量就应该和投入成正比,所以无论大片拍得多好,大家顶多觉得“它对得起大片两个字”,但是绝对不会用“出彩”来形容一部大制作的电影。
与之相反,小成本电影没有了庞大的资金来支持特效和大牌演员,只能从题材和拍摄手法上来剑走偏锋,如果把控得当反而更容易出彩。今年备受好评的《网络迷踪》和《暗网》都是走的这个路线。
而皮哥今天要推荐的,则是近期最高分的一部小成本影片,整部电影只有一个演员和一台电话,却在欧洲电影节上获得3项大奖提名,并且代表丹麦角逐2019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罪人》,烂番茄网给出了高达99%的新鲜度,豆瓣评分也达到了7.7,全新的拍摄手法和故事反转,绝对让你意想不到。
《罪人》丨2018
Den skyldige
导演:古斯塔夫·莫勒
主演:雅各布·克德格恩 / 杰西卡·迪内奇 / 奥玛尔·沙加威 / 约翰·奥尔森 / 雅各布·乌尔里克·罗曼 / 西蒙·本尼杰格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阿斯格的报警电话接线员。
影片一开始,就以4个简短的电话将所有的故事背景全部交代给了观众。
阿斯格接到的第一个电话里,只有男人急促的喘息声和带着颤音的呼救声,但是阿斯格并没有被这些假象所迷惑,直接指出对方是因为吸毒过多。
面对意识不清的吸毒者,阿斯格不仅没有耐心套出他的地址帮他叫救护车,甚至直白地说“你这是咎由自取”。
从这个电话可以看出阿斯格并不怜悯瘾君子这种犯罪之人。
然后第二个电话打来,这回是阿斯格的私人电话,打电话的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她来询问关于阿斯格出庭的问题。而阿斯格则非常尖锐地警告对方,打电话要首先自报家门,并且全程就一句“无可奉告”。
这通电话直接交代了阿斯格有官司在身。
第三个电话的拨打者声称自己在车上遭到了一个女人的抢劫,并且对案发经过遮遮掩掩。但是阿斯格从电话信号所在的片区,直接判断出这是男人寻花问柳被摆了一道。
阿斯格也不多说,直接打电话给了案件所在的片区的安全中心,这便是第四个电话。
结果接电话的是阿斯格正在安全中心轮值的上司。在和上司三言两语的交谈中,我们才知道阿斯格原本的工作应该是在街头执行任务,也就是刑警的工作,但是因为犯了错误,所以才要上法庭,并且被罚到接线中心工作。
接完了这4通电话,差不多就到了下班时间。但是此时,再次有电话进入了。
打电话的人是一名叫伊本的女性,她一开口就是“你好,亲爱的”。阿斯格怀疑伊本是喝醉了酒胡乱播的电话,但是接下来的对话很快让身为刑警的阿斯格感到情况非同寻常。
——你知道自己拨打的是112(美国的110)吗?
——知道。
——你喝酒了吗?
——没有。
——你在哪?
——车上。
——你在给谁打电话?
——给我的宝贝。
在和伊本的对话中,阿斯达还听到了对方身边有个男人的声音,而且对话并不友好——“好吧,去死”。
于是阿斯达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绑架案,受害者正在车上瞒着凶手打电话。阿斯达立即指挥伊本和他装作母子进行通话,并且尽可能让伊本在不被察觉地情况下说出了有用的信息——她被受困在一辆白色面包车上。
而从手机信号定位上还可以看出车子正在高速公路上往西北方开。
于是阿斯达立即联系了警方,让他们拦截相关车辆。
很快,警察给了回复,拦下了一辆可疑的车辆,只可惜并不是伊本所在的那辆。
此时的阿斯达已经完全投入到案件里,他无法坐视不理,于是利用伊本的电话信息,很快查到了她的家庭电话和住址,并且拨打了过去。
接电话的是伊本6岁的女儿,马蒂尔德。在和马蒂尔德的交谈中,阿斯达得到了更多的线索。
马蒂尔德说爸爸和妈妈已经离婚了,并且刚刚在家里大吵了一架,然后爸爸拿着刀把妈妈带走了,并且告诉了阿斯达有关爸爸米盖尔的联系方式。
阿斯达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想要挂电话,但是马蒂尔德称自己一个人感到害怕,于是阿斯达让她去和还是婴儿的弟弟待在一起,并且表示会马上让警察去家里找她。但是马蒂尔德却说爸爸把弟弟关在房间里,并且让她不能进入房间。
阿斯达挂了电话后,一方面让警察到马蒂尔德家中查看,另一边又让人到米盖尔的家里搜集关于他驾车前往的西北方的信息。抵达马蒂尔德家的警察很快来了最新回复,告诉阿斯达小男孩已经被杀害了,开膛破肚。
阿斯达更加担心伊本的安危,开始不断给伊本打电话。
终于,阿斯达打通了伊本的电话,得知伊本被关在后车厢中,为了安抚伊本,阿斯达开始和她进行了闲聊,在聊天当中,伊本告诉阿斯达自己最喜欢做的是就是带着孩子去水族馆,因为那里安静,可以让她冥想。
然后,她突然提到自己帮儿子取出了肚子里的蛇。
至此,阿斯达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先入为主搞错了,杀死小男孩的不是丈夫米盖尔,而是得了神经病的伊本。
于此同时,去米盖尔家里搜查的警察又来了新的调查进展——米盖尔的家里发现了一家位于西北方的精神病院的宣传单。
一切都真相大白,伊本杀了儿子,被前去探视的前夫发现,前夫为了防止让女儿看到,就不让她靠近弟弟,并且打算送伊本去精神病院,真相让人大感意外。
正当阿斯达陷入冥思的时候,伊本再次打来电话,这回的伊本从迷糊的状态中清醒了过来,意识到自己杀了儿子,正站在桥上准备轻生。
阿斯达在劝说她时,说出了自己也曾杀人的事实——他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本可以不杀人,但是他太痛恨犯罪分子,于是开枪打死了一名19岁的犯罪嫌疑人,并且声称自己是正当防卫。
原来这就是阿斯达上法庭的原因。
虽然最终阿斯达救下了伊本,但是他却陷入了更大的沉思,虽然影片没有点明,但是他此刻应该正在对自己过往的行为进行反思,如果他会对伊本的案件发生错判,那么被他杀死的年轻人呢?
所以影片的片名《罪人》,其实不仅指电脑另一头的那些犯罪的人,也暗指了主角阿斯达自己。
一台电话,一间密室,就构成了一部精彩绝伦、气氛紧张的电影,真的非常棒,推荐给大家。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张昌锦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丹麦女孩》画面太美了。这是我看这部电影时的第一感觉。油画一样的构图、布景、服饰,有种精致的艺术感。导演汤姆霍珀保持了《国王的演讲》以来在镜头掌控上的高水准,整部电影把故事与画面融合在了一起,每一帧都那么隽永。
这是一部讲述变性人的故事。男主角艾纳因为一次机缘,体内的女性特质苏醒,经历了从慌张、困惑到自我认同的复杂过程,在妻子格尔达的支持下,最终选择追求真实的自己。
电影界关于LGBT的故事并不少。《丹麦女孩》描述的不是同性恋,而是一个跨性别者的生活历程。对于怎么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跨性别者”这个问题上,导演没有粗暴地让观众提前自我科普,而是用细腻的节奏描述了它。观众在看电影时,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当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错位时,内心所面临的剧烈挣扎和交锋、他的渴望以及他的现实处境。奥斯卡影帝德雷梅恩奉献了神一般的演技,把作为男性的“艾纳”到作为女性的“莉莉”这一变化过程诠释得极具层次感。
不过看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不是艾纳,而是他的妻子格尔达。在她发现丈夫的问题后,虽然有过迷茫,但还是选择支持丈夫找回自己。她带艾纳求医,在艾纳濒临崩溃的时候温柔安慰他;她接纳艾纳的任何一种身份,在艾纳选择变性手术时陪伴他。格尔达就像艾纳最坚定的战友,即使她同样无助失措,但仍旧不离不弃。
艾纳是令人敬佩的。他追求成为真实的自己,即使面临着生死考验;但格尔达却是伟大的。艾纳毕竟是在为自己,她则是为了别人。她深爱丈夫,也清楚这样做的代价是永远失去他,但还是义无反顾。这样的爱是无私的,它超越了普通的男女之情,是一种更深刻的理解和成全。我甚至愿意把片名《丹麦女孩》理解成同样是献给格尔达的。因为她所做的一切,艾纳的精神世界才得以安宁,并绽放出动人的光彩。她们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从《国王的演讲》到《丹麦女孩》,汤姆霍伯两部电影里主人公的妻子都有这样的特质:她们美丽大方,热情开朗,像是人间热烈的天使。也许这就是导演心目中妻子的理想型吧!
120分钟的电影,镜头的美感宛若梦境。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支撑起艾纳人物形象的,更多是使用对他眼神、表情的特写,以及虚实镜头切换这些意象符号,而不是故事情节。虽然德雷梅恩演技绝佳,但是由于缺少其它事件及社会关系对人物的支撑,影片对艾纳的刻画多少有些单薄,尤其对艾纳从一个直男到女性心理这个转变过程的描绘缺乏说服力。也许导演想通过风景、音乐、画面这些辅助元素,以绘画艺术的形式和感染力去表达他的主题吧。但这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方式。
由于对艾纳的表达过于写意,在以写实方式塑造的格尔达跟前,他显得太沉缅于自我的世界。这部电影里,我更多看到的是格尔达对艾纳的付出。有段时间我甚至觉得艾纳很自私。他索取了很多爱,只想着追求自己想要的,却丝毫没顾及一直强忍悲伤支持他的妻子的感受。还好故事安排了个像普京那么帅的男二号走进了格尔达,令人稍感安慰。
推荐指数:4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