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移民英国

移民英国,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新政策?

2019年3月29日,英国全新的创新类移民Innovator Visa,正式取代英国20万镑企业家移民,已开放十多年的企业家移民彻底关闭。那么这新旧政策有什么区别?英国好的投资移民项目有哪些?广州移民公司哪家好?比较起企业家移民,英国创新类移民最明显的改变是最低投资额降到了5万镑。申请人可以通过在英国创办公司,或投资英国现有中小型企业的方式来投资。而拿到永居的时间则是缩短到3年。是不是听起来门槛更低了?其实要注意的是,在创新类移民中,引进了官方背书,投资人得首先获得经英国政府批准的背书机构认可,才有机会获得创新类移民签证申请资格。

这也就是说,申请人的商业计划书或商业理念需要得到背书机构认可。而具体衡量标准是什么,会由机构来把控。第二,申请人要申请签证,需要机构给出担保函。每份担保函有效期3个月,因为每份的安全编码不同所以不能重复使用。在获得担保函后,申请人得继续保持和背书机构的联系,后期会有定期的情况追踪。英国内政部官网目前已经公布了第一批可为投资人出具担保函的机构名单,如下:The Bakery, Deep Science Ventures, Codebase, Seed Haus', Tech Nation, Seed Camp, Wayraa, Capital Enterprise, Med City, Natwest Entreprneur, Set Squared Exeter, Invest Northern Ireland, Ignite, Cylon, Scottish Edge, Royal Bank of Scotland Entreprensur Accelerator, Set Squared Southampton, Zinc, Bethnal Green Ventures, Tech X, Royal Society Edinburgh, Ulster Bank Entreprensur Accelerator, Set Squared Surrey

据悉背书机构目前每个只配了25个名额,可以说目前仅有600个名额供全球投资人申请且背书机构可以选择接受开放式申请或只接受内部现有商业资源 ,向合作过的企业投资人发放担保函。所以,可以理解为全球投资人现阶段拥有的担保函名额会少于600个。虽说指引文件提到超过名额可进行额外申请,但可申请的数量、时间并没有明确指明。

如果想要满足获得担保函的基础条件:创新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指引文件中的具体描述如下:?创新性——申请人是否有原创的真实商业计划?此计划是否被英国市场所需要并带来新的可能性??可行性——申请人是否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经验以及市场敏感度,可以成功的运营商业计划??可持续性——是否有证据表明,该计划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促进英国以及全球的市场增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降低了投资力度,但英国移民局明显更青睐有创业意愿、创新精神的投资人。如果有意向移民英国,应遵循新政进行申请。那么广州移民公司哪家好?当然要选择有资质、有专业团队的移民公司。万邦移民公司怎么样?万邦移民拥有超过10年从业经验的专业顾问与律师团队,丰富的案件处理能力。将由专业有经验的文案团队为申请人梳理自身优势和申请文件,突出申请优势。

展开
收起

对于英国外来移民的争论(debate)不仅仅关于经济

Britain’s immigration debate is not only about economics

Culture, identity and a sense of fairness matter just as much to many people

Britain :n. 大不列颠,英国 immigration:外来移民 debate:争论

identity:n. 身份;同一性,一致;特性;恒等式

对许多人来说,文化、身份和公平感同样重要

Author: Camilla Cavendish 英文原文作者曾任唐宁街政策组负责人,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 高级研究员

Last summer I was sitting in a café in Boston, Lincolnshire , interviewing Karol, its enterprising Polish owner. He arrived in England to pick lettuces ten years ago, worked his way up to factory packing, and then started this little restaurant on a side street.

去年夏天,我坐在林肯郡波士顿的一家咖啡馆里,采访它的波兰老板卡罗尔(Karol)。十年前,他来到英国采摘莴苣,一路工作到工厂包装,然后在一条小街开了一家小餐馆。

Packing:n. 包装,填充物;v. 包装,装满

I had sought out Karol as an example of the kind of immigrant we want in Britain — friendly and hard-working. He was sheepish about his very limited English, though, and said that his wife and parents, who have joined him, barely speak it at all. Their customers, he said with a tone of regret, are almost all Polish, Romanian and Lithuanian. Here on the east coast of England, the old residents and the new arrivals are largely living parallel lives.

seek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sought seek out: 找出;搜出;想获得

Immigrant:adj. 移民的 n. 移民 Sheepish:adj. 羞怯的;

懦弱的 limited:有限的 barely:仅仅,勉强,几乎不,公开的

a tone of 一种---的口吻 tone:n. 语气;vt.增强,用某种调子说

regret: 遗憾 resident:n. 居民;adj.居住的

parallel:n.平行线;adj.平行的;vt.使---与---平行

我找了卡罗尔作为我们想要的那种移民的例子——友好而勤奋。不过,他对自己有限的英语感到难为情。他说,他的妻子和父母也加入了他的行列,他们几乎不会说英语。他遗憾地说,他们的顾客几乎都是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和立陶宛人。在英格兰东海岸,老居民和新来者基本上过着平行的生活。

This was perhaps inevitable. The population of this little town grew at more than double the average rate for England and Wales in ten years from 2004. This followed the decision of the Blair government to open the UK to the eastern European accession countries without a transitional period. There was a 460 per cent increase in immigration. Unsurprisingly, Boston registered the highest Leave vote of the 2016 referendum: almost 76 per cent.

inevitable:adj. 不可避免的 evite:v. 回避 editable:adj.可以避免的

grow 过去式 grew 过去分词 grown

Blair: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是英国历史上首位三次当选的工党首相。布莱尔在1997年5月2日正式出任英国首相,后来他兼领的职务还包括有第一财政大臣、公务员事务部部长、英国工党党魁、以及英格兰东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议员。

这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从2004年起的十年间,这个小镇的人口增长率是英格兰和威尔士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多。此前,布莱尔政府决定在不经过过渡期的情况下,向东欧国家开放英国。移民人数增加了460%。不出所料,波士顿在2016年公投中获得了最高的脱欧票数:近76%。

Boston is an extreme example, but it is only one of many places I have visited where we have utterly failed to integrate people — including, sometimes, those of Pakistani and Bangladeshi origin. The government has been attacked for attempting to limit low-skilled immigration in this week’s white paper. But it is trying to respond to a deep malaise which is driving far-right populism in both Europe and the US, and even in previously moderate Sweden.

utterly :完全地 malady 复数maladies : 疾病,弊病,

moderate: adj. 稳健的,温和的,适度的 ; vt. 节制的 vi. 变缓和的

Boston:英国英格兰东部林肯郡的一座城镇和小型港口。

波士顿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它只是我所访问过的许多地方之一,在这些地方,我们完全未能使人们融合在一起——有时包括那些来自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人。在本周的白皮书中,因试图限制低技能移民而受到攻击。这更是为了正试图应对一种严重的弊病,这种弊病正推动欧洲和美国的极右民粹主义,甚至在此前温和的瑞典也是如此。

the challenge is not merely an economic one, of wages and productivity — it is cultural, too. The Migration Advisory Committee, which has done so much to provide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is fraught subject, has stated that migration from the European Economic Area “as a whole has had neither the large negative effects claimed by some, nor the clear benefits claimed by others”. Something else is going on: boiling resentment at years of being ignored by the ruling classes who have benefited most from immigration.

这不仅是工资和生产率的经济挑战,也是文化挑战。移民咨询委员会(Migration Advisory Committee)为客观分析这一令人担忧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该委员会表示,从欧洲经济区(European Economic Area)移民“作为一个整体,既没有一些人声称的巨大负面影响,也没有其他人声称的明显好处”。另一件事正在发生:多年来,从移民中获益最大的统治阶层一直无视移民,这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Academics including Eric Kaufmann and Jens Hainmueller have shown that attitudes to immigration in the US and Europe are not 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personal economic circumstances as many commentators assume. Many Leave voters and supporters of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have been influenced more by deep fears about the impact on national identity.

包括埃里克考夫曼(Eric Kaufmann)和延斯海纳姆勒(Jens Hainmueller)在内的学者已经表明,美国和欧洲对移民的态度与个人经济状况的相关性并不像许多评论人士认为的那样高。许多脱欧派选民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支持者更大程度上是受到对国家认同感对担忧的影响。

Economists will argue that consumers benefit from cheaper vegetables in the supermarkets. But Boston voters who might prefer to pay a bit more to preserve their sense of identity should not be lightly dismissed. If we do end up remaining in the EU, we must not simply breathe a sigh of relief and resume business as usual.

经济学家会说,消费者从超市便宜的蔬菜中获益。但波士顿的选民可能更愿意多花一点钱来保持他们的认同感,他们不应该被轻易地忽视。如果我们最终真的留在欧盟,我们不能简单的松一口气和恢复正常的业务。

I hope that my friend Karol will succeed. Of course, if we crash out of the EU on March 29, high tariff barriers to agricultural imports will probably bankrupt our farms — and his café business. If that happens, Boston’s problem will no longer be too many people, but too few.

我希望我的朋友卡罗尔会成功。当然,如果我们在3月29日退出欧盟,对农产品进口设置的高关税壁垒可能会让我们的农场和他的咖啡馆破产。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波士顿的问题将不再是人口过多,而是太少。

展开
收起

英国网友:为啥中国“特立独行”,有了一个“三峡”还想着再建?

相信大家都是十分清楚,一个国家的基建水平更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状态,而基建水平恰好是中国的强大之处,中国基建领域技术在国际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此名号更是引得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抛来的合作订单。

众所周知,“三峡”大坝以及水电站是世界上著名的“超级”水利工程,在1994年开工建造,在2003年可以实施永久船闸试通航,其中历经9年时间来对于整个三峡大坝进行建造,在其中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也有着综合工程规模世界之大之称。

不过我们今天介绍的并不是“三峡”水电工程,而是另外一个水利项目,这个项目更是引起了英国网友的疑惑:为啥中国如此“特立独行”,在建完一个三峡水利工程还不够,还想着再建一个呢?是钱多吗?

其实这位英国网友可能不太理解水利工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更是需要建设一个巨大的工程项目,而这个项目便是“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以及云南省巧家县境内,预计在2022年工程完工,并且会成为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中国第二大水电站。

建设这一个白鹤滩水电站需要移民10多万人,以及会被淹没耕地超过2万亩地,林地更是超过10万亩,从此数据就能够看出这座水电站设置规模以及建设规模之大了。这座白鹤滩水电站与普遍的水电站所不同,因为白鹤滩水电站不仅能够提供周边城市消费电力的功能,还有着防沙护栏的作用。

这座白鹤滩水电站的建造难度之大也是难以想象的,地形落差极大,水流量也是十分充足,导致中国需要投资800亿元来建筑这个水利工程,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导致了英国网友会有着如此疑问:中国“特立独行”,建完一个又再建一个。为了保障人民的需求,国家最大程度地博得民心,为人民服务,英国制度不同可能认识也不同,才会导致如此意见分歧。对此您怎么看待呢?

展开
收起

英国失业率攀升却欢迎移民 英国网友:简直是胡闹!

7月1日,港区国安法正式生效实施。

7月2日,英国政府表示,着手修订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护照)持有者权利规定,其BNO持有人及家人可以在英国居留5年工作或读书,之后可以申请定居身份。居留一年后,可正式申请成为公民,而且申请人数“无上限”。

是不是感觉还挺诱人?但问题是,在英国找工作那么容易?

欢迎你来到失业率如火箭般攀升的英国。

△《卫报》5月19日文章,英国失业率将如火箭般攀升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4月份英国失业人数增加了856000人,一共达到了210万人,这是自1971年以来最大的月度增长。劳动力市场专家预计,未来几个月,失业率至少会翻倍,达到8%。

如果不是政府大手笔的补贴工资计划,英国还会有800万个工作岗位被危及,失业率将达到20%左右。但是政府的补贴计划将在8月到10月之间结束。而英国的汽车工业已经面临着寒冬,6月份英国汽车行业已宣布裁员6000多人。

英国汽车制造和贸易协会(SMMT)警告,该行业六分之一的工作岗位因疫情面临被削减的风险。汽车行业在英国共雇用了近100万人,包括16.8万名制造业人员。4月份英国汽车产量已经创下“二战”以来最低纪录,预计今年英国汽车产量将下降三分之一。

更糟糕的是,年底是“脱欧”过渡期结束之时,欧盟是英国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脱欧”后如果与欧盟贸易条件恶化,汽车行业又将雪上加霜。

英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也是欧洲第二大廉价航空公司易捷航空从3月底开始就已经停飞所有航班了,大约有三分之一员工、4500个工作岗位可能被裁,甚至包括727名飞行员。

这令航空业人士对英国政府从6月8日强制实施的游客入境隔离计划持强烈批评态度。

有没有闻到一缕绝望的气息?连旅客入境隔离14天都觉得不妥,就怕没人坐飞机。

在这种“黑暗时刻”,政府还装大款,欢迎香港的300万英国BNO护照持有者来英国?

让人来抢饭碗吗?英国网友直接开怼了。

△鲍里斯,你是在开玩笑吗?香港不是我们的问题。在我们的失业率都在攀升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欢迎移民?你知道你的计划会让300万人有资格来英国吗?这简直是胡闹啊。我们“脱欧”就是因为我们不希望移民不受控制。

△英国的失业率处于最高增幅的时候,还要从香港额外再来290万人?我怎么觉得哪儿这么不对呢??!!

△正在进入大规模失业,保守党还要搞大规模移民,疯了

所以英国是要欢迎香港人民去英国做白领工作吗?还是说英国人不愿意做的低端工种,诸如搬砖、摘果子之类的正好短缺?

要来,首先并没有工作,其次,还要熬五六年才能拿到公民身份。

还得看“脱欧”派的眼色,看他们高不高兴。

英国“脱欧”最大的驱动力之一就是要把移民筛选权控制在自己手上。如果留在欧盟里,根据欧盟人员自由流动原则,只要是欧盟公民就可以自由来英国找工作,英国人称之为“没有控制权”的移民制度。只要出身在欧盟国家,英国就没权力不让你来。正是这种对“没权力”的怨恨推动了英国“脱欧”。

自打决心“脱欧”之后,英国政府的移民方针一直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凭技能,不问出身”。“为了确保我们从移民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我们必须能够控制它......这个新的系统将专注于那些拥有我们需要的技能,为英国带来最大利益的人。”当时的内政大臣是这么解释新移民政策的。

说到底,就是来人了,英国要有得选,有控制。

但现在,英国政府对香港BNO护照持有者打开了门,实质上跟当年欧盟移民的自由流动是一样的——“只要你来自某个地方,就可以来英国”。

“脱欧”折腾了四年啊,民怨沸腾,鼻青脸肿,没想到一夜之间“一个大雷”又回到公投前。英国选民当然火了。

△我们可没投这个!523万移民来英国?

眼看着要来300万BNO护照持有者+他们的家人=超过1000万

△你能告诉我这些人来了要住哪儿么?是要把最后一块草皮、最后一棵树砍了来建乐高积木一样的房子么?而且,保守党当初坚定地承诺要减少移民的。现在是要毁约?

英国知名政治评论员、《晨星报》编辑本·查科(Ben Chacko)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政府没有慎重考虑过香港的政策,考虑过300万人口进入英国意味着什么,我认为他们就是随便选择了一个数字惹恼中国政府而没考虑他们所做事情的后果……这显示了英国政府的虚伪。一个全球性的难民危机摆在面前,成千上万的人在地中海溺水,试图抵达欧洲的安全地带,没见英国政府让这些人进来。这些人困在难民营里,现在还受到新冠疫情的威胁,英国说我们不能接收,连儿童难民都不接收,眼看着成千上万的人们消失在黑市性交易和其他肮脏的交易中。但在跟随特朗普对中国的新冷战上,英国却积极欢迎300万香港人来英国,提出这么个荒谬的数字……”

赤裸裸的虚伪和双标。难道香港人民惨过难民营里的叙利亚难民?

香港回归中国前,英方曾明确承诺不给予BNO旅行证件持有者在英居留权。现在英方无视中方严正立场,执意改变政策,为有关人员在英居留和入籍提供路径,严重违背自身承诺,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提醒英方,所有香港中国同胞,包括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护照)者,都是中国公民。中方对英国的做法表示强烈谴责,并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英方承担。

英国国内尤其是“脱欧”派们同样也不吃政府这一套,说好的控制移民就是控制移民,管你来自哪里,不能以出身论,想来的人就得凭本事,这个铁律不能变。

目前来看,英国政府的姿势拗得蛮厉害,就看顶不顶得住国内的压力了。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中英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与英方有关的条款已全部履行完毕,英方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但每逢香港问题,英国都要跳出来怒刷一拨存在感。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坚持原则,促进各方协调沟通对话、缓解紧张局势,不是一味给白宫的疯狂举动加码。

英国企业界的声音连我们都听见了。根据《星期日泰晤士报》6月14日报道,英中贸易协会联系位于富时100指数上的大公司齐向英国政府表明态度,中英关系需要用心维护,“英国‘脱欧’后的战略举措之一不应该是放弃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和市场”。

英国一些政客最近在疫情、香港和华为5G等问题上的不当发言,实在是让该国企业界都开始担忧了。(总台记者 王璇)

展开
收起

英国脱欧新移民政策严苛,但却越来越受欢迎?

小编:奥德移民

自从英国脱欧政策出台之后,已经初步达成和平分手协议。

英国新移民政策也相继出台,在梅姨的带领下,英国的非移民性质国家也慢慢凸显,不停的削减外来移民数量,限制永居条件,但是实际上英国的移民数量还是逐年攀升。

英国政府表示:4月6日起,所有来自非欧盟的工作人员如果在英国居住少于十年,都需要年收入高于£35,000,才能终将换取永居,护士等短缺工作除外。(From 6 April all skilled workers from outside the EU who have been living here for less than 10 years will need to earn at least £35,000 a year to settle permanently in the UK.Some jobs, such as nurses, are exempt )

此次新政的改革矛头将直指非欧盟籍的较低收入群体。但是在小编眼中,其实很多人的收入水平根本就不低哦。

Alyson Frazier, 今年25岁,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毕业的她本来有着大把的机会去赚大钱,但她却选择了一个“难民儿童音乐治疗”项目,每年仅赚1万7千英镑,维持自己在伦敦的生活…

“我19岁来到伦敦,已经6年多了…

为了帮助更多的难民儿童,我并没有像我的同学一样选择高薪的工作…

如果我在4月没有找到一份年薪超过£35,000的工作,那么我将在今年9月被驱逐出境…”

“Previously, I’d have been able to apply for permanent residence in the UK after five years, earning my current salary. Not any more,” says Brown. “It’s a constant worry. If I can’t convince a company to sponsor me again next year, I’ll be deported back to Australia after eight years in the UK, and separated from my parents and brothers. Bu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doesn’t care about separating families – they’ve made that very clear. ”

因为当年选了用学生的身份进入英国,她能够申请永居的条件是5年Tier 2满足非常高的工薪水平后申请,或者以10年合法待在英国这一方向来进行申请。而越来越严厉的年薪要求,无疑是断了她的后路。

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籍的22岁姑娘,也面临着被迫与家人分离的困境。

18岁时,Gillian举家从澳大利亚移民来到英国。由于当时Gillian的年龄问题,她只能通过学生签证进入英国,而她的弟弟被列为家属,目前已经是英国公民。

“按照以往的规定,就算年薪只有2万英镑,工作五年后我也可以在英国申请永居。

但,现在,如果我不能找到一份能够满足年薪£35,000的工作,那么我来到英国的8年之后,将会被遣送回澳大利亚,与我的父母和弟弟分离…”

正是因为在英国严厉的Tier 2规则,依然有很多达不到年薪要求的所谓低收入者。要知道年薪35,000英镑已经是高收入的水平了。像Alyson和Gillian一样的非欧盟的在英工作的人非常多,英国人民自发开始了废除这项工作的请愿活动。

请愿者们表示:这个政策分明是在驱逐慈善工作者,他们拿着微薄的收入,辛苦地工作,却终将换来了政府的驱逐?!这不公平…

但是,英国政府表明,是公平的。此次变动的相关条例已经经过长时间的变动通知,民众具有长时间调整,并不是临时决定的。

现在的英国20W镑企业家移民和英国投资移民签证还是岿然不动,相关条例对比Tier 2和其他类型的签证,英国企业家移民仍然备受英国政府欢迎。英国20W镑企业家移民,允许申请者同时参与企业运作获取带薪职位,也同时获得相应的股东分红,5年后获取永居席位。然而,现在水涨船高的永居申请已经开始要遥不可及,这项签证类型也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英国以后的移民路将会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
收起

英国华侨:虽然移民英国并且事业有成,但我还是想回中国

我是一名华侨,虽然很不喜欢这个词,但事实的确如此。

在20世纪90年代我从中国移民到伦敦。那时候,像我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以在中国的城市里找到任何我想要的工作,除了当市长之外。

老实说,第一次到伦敦的时候,我感到很震惊。普通伦敦人住的房子很破旧,生活有些艰难。在我这样曾经在中国金融业工作过的人眼里,英国普通人的生活很贫穷。更糟糕的是,即使你有钱,你买到的大部分都是垃圾,无论是食物还是衣服。

我记得有一家百货商店在卖便宜的衣服,那时候我对品牌一无所知。当我走进这家商店时,我被震撼到了。这种衣服只有中国的农民工才会买,他们怎么到伦敦来了?这种衣服只可能出现在北京的批发市场,但它们却出现在伦敦的市中心。

在地铁里,90年代的很多伦敦女孩穿着很糟糕的牛仔裤和吊带装,裤子上满是破洞,在那个时候,“酷”的文化还没开始流行。大多数英国人看起来都很穷,甚至看起来比中国的城市标准还要低。然而在21世纪之后,伦敦变得更好了,所以不要用今天的标准来评判我那时的看法。

那我为什么要搬到英国去呢?每个人都告诉我英国是天堂,于是我辞去工作去英国学习。如果我没有完成我的学位并返回,我将成为一个笑柄,所以我成功了并在之后留了下来。

当我完成我的硕士学位之后,发现伦敦经济开始发展的好起来,机会很多。于是机缘巧合下我进入了投行,开始了“开挂”的人生。可以说我现在是个成功人士,无论是以中国还是英国的标准,因为我的年薪达到了百万英镑,在伦敦有自己的别墅。

但不知为何,我很想回去中国,这样的念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

如果我回到北京,就会在北京的某处四合院内,用积蓄购进一套小院,重温儿时的感受。夏天听着蝈蝈的叫声入睡,雨天听着雨点敲打屋瓦的声音读书,冬天和孩子们堆上一个大雪人,用胡萝卜做鼻子,慢慢的看着它融化。

这是我的乡愁,也是我的期盼。人的这一生,为的就是美好的生活,现在中国发展的那么好,难道不正是我们这些海外华侨回国做贡献的时候吗?

展开
收起

英国警察为什么更喜欢移民加拿大做警察,美国警察却不愿意!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在前几期中我们介绍了,英国警察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由于经费原因将裁员7万多警察,而这些被裁掉的警察大多选择移民加拿大,重新入职做警察。

加拿大警察协会表示,一方面由于英国经济走下坡,警方削减开支,另一方面加拿大警方积极招聘,结果像伍德渥尔这样的年轻警察纷纷移民到来。在加拿大最富有的省阿尔伯塔省,早前石油业好景、经济蓬勃的时候,对警察需求殷切,来自海外的警察也很容易重新入职。

另外英国警察在世界各国警队享有很高声誉,他们受过严格训练,根底扎实,尤其擅长徒步巡逻社区,而加拿大警界注重社区的工作方式,所以这一条使他们非常适合在加拿大当警察。

因为我们知道英国很多地方警察巡逻是不会带枪的,枪和其他的装备基本都是锁在警车后备箱或者是这站武器库中的,相比下,如果是美国警察,来到加拿大恐怕会有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在美国警察从来都是抢不离身,即使是在下班后也不离手枪。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北美洲最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加拿大都是英国的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后,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支持当时英皇的都跑到了加拿大建立了加拿大联邦,希望独立的美洲人民都加入了美国联邦。

后来美国曾试图吞并加拿大,英国和加拿大人一起成功抵御了美国的入侵,所以加拿大和英国有很大的历史渊源。这一就是很多英国警察愿意到加拿大的原因之一。

展开
收起

为什么选择到英国读中小学?教育资源、走捷径或移民?

这两天,一则英国小留学生家长要求国家包机接孩子回家的新闻,才让大众知道原来中国在英国还有1.5万的小留学生啊。什么是小留学生,意思就是这些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大学本科以下的留学生都可以这样统称。

那么,为什么不少的中国家长希望将孩子送到英国就读中小学,很多人究竟是抱着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还是移民的目的而行动的,自然不得而知。

那么,抛开移民之类的因素来说,英国的基础教育为什么值得中国精英阶层家长的追捧?

或许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者是大量的留学辅导机构,毕竟很多家长也都是通过这些机构将孩子送往英国读书。

我来简要的谈谈我的观点,为什么一些家长将自己未成年的孩子送往英国或者其他国家学习?

就英国来说,抱着较为客观的态度来说,将孩子在初中阶段送去留学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地教育资源和未来升入世界名校的机会。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获得,英国中学对于留学生也有开放之门,国际学生可以就读私立学校或者国际学院,尤其是私立学校非常受到欢迎。国际学生最希望去的就是英国的私立中学,尤其是顶尖私立中学。英国最著名的九大公学都是私立中学,包括伊顿中学、哈罗中学、威斯敏斯特公学、切特豪斯公学、温切斯特公学、拉格比公学、什鲁斯伯里中学、麦钱特泰勒斯学校、圣保罗女子中学。

当然,在九大公学中最为国人熟知的是伊顿公学,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是英国政商喜欢的学校,这所英国中学曾造就了20位英国首相、数位文学领域与经济领域的科学巨匠与领军人物。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家长送孩子去英国最大的希望就是接受优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基本都是小班制,学校不仅仅强调学生的学科知识,还鼓励培养孩子在体育和艺术方面的兴趣,宽松的教学理念和比较自由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压力也没有国内的大,并且,在申请大学的时候,申请英国、美国甚至欧洲大陆的高校都有优势,尤其是申请英国的高校,就算去不了牛津、剑桥等英国超级五强的大学,去一个爱丁堡、诺丁汉之类的大学并不是特别的困难。

一些家长选择在国内的国际学校就读,但是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选择国外接受基础教育,虽然花费更多,但是比起对于孩子接受教育的迫切,在有充足的资金家庭眼中,似乎都是值得的。

另外,如果准备一直在英国深造读完博士可以省下好几年时间,英国本科大多为三年制,只有英格兰为四年,硕士一年制或者两年制,博士最短可以有三年,英国的博士毕业率比美国高,也不是特别难,试想都像德国大学的博士毕业要求一般严格,还有多少留学生敢去。同时英国也是和中国一样的直博,就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这类学生在本科阶段获得的成绩必须要在一等上才有可能获得奖学金,一些二等上成绩的申请则基本很难申请到奖学金。所以在英国读书能够具有年龄的优势,同样博士毕业,需要付出更少的时间。

去读英国读中学,很多国人选择的寄宿学校,英国中学要求必须要有监护人才行,由于大量的国际学生没有监护人陪同,于是背后又是一条资金产业链,比如,很多学校与监护公司有合作,可以为学生推荐监护人;专门的监护机构以及英国当地居民的亲戚朋友都可以作为监护人。

英国的寄宿家庭实际上就是一些当地人为了赚点钱,为国际学生提供食宿的家庭,收取费用。寄宿家庭没有监护权,也没有照顾孩子的义务。这也是这次大量的小留学生面临的困境,学校停课,寄宿家庭不欢迎或者不在接纳,因为寄宿家庭没有责任和义务在此高风险时期照顾孩子,没有监护人的学生年龄不到也上不了飞机。

鉴于英国的教育,很多人将孩子送往英国接受教育,平时也没啥问题,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追求,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过法。不过受到疫情影响,一些家长希望包机接回孩子,这就点燃了火药桶,这时候大家就会思考从小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和英国的十年居住计划获得英国国籍有没有关系?较小的年龄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还会认可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制度吗?那么,最后到底又是为谁培养的人才?

有些家长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打算,有些家长可能自己都没有思考过孩子从小在国外学习,如果以后回到中国,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如何?或者是只求自我的利益太久了,不愿意去思考这些问题了。

实际上,初中大的孩子是没有选择权的,也没有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在不同的环境中,未来可能就是不一样的人。所以,一些送孩子留学的家长批评国内的教育急功近利,他们的这种行为又何尝不是呢?走捷径习惯罢了。

展开
收起

英国移民知乎:英国到底发达到什么程度?

##覆盖更广的医疗保障系统

英国于1948年建立NHS,人人都享有医疗保健资源的权利,NHS体制中的医疗服务多数是免费的。所有的居民必须在NHS的全科医生诊所注册后才能享用国家福利。NHS是英国国家形象的代表,是英国的骄傲。在2012年7月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1200位医生和护士走上运动场,摆出NHS的字样和GOSH医院的名字,引得全场欢呼。之前没有哪个国家在奥运开幕式上放出医疗保障系统的标志,也没有这个底气吧。

##更文明的人文氛围:在地铁站上下扶梯,无论男女,只要提个大箱子旁边的人都会问:“需要帮忙吗?”

之前去高地自驾游,第一天晚上就爆胎了……在等拖车来的路上几乎每一辆经过的车都停下来问我们:“需要帮忙吗?”

以及常常收到陌生人的夸赞(虽然感觉在美国大家更爱互相夸哈哈哈),从衣服到纹身到学校(??)。在UCL读书的时候每次别人一听到就会说:“oh you must be smart!”

@小阿不思,知乎

##更包容的社会环境

题主年纪二十六七,在国内频繁的被看起来关心你的长辈催婚,被各种女人不结婚生子算什么完整的女人;过几年就老姑娘了等混账话“关心”过。在这里,一般没人会问你的收入,没人会劝你结婚生孩子。他们都会觉得,你自己的人生都没有过明白,不需要因为别人的议论走入另一段人生。没人会攻击的别人穿着打扮和身材相貌,至少我从没听过我的鬼佬舍友和同学随意批评嘲笑过他们同学的长相穿戴,即使是对不在场的人。这种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差异的尊重,我是我觉得生活在腐国最舒服的所在。

记得我那时候去办警局注册信,一个很活泼随和的女登记员说你看起来那么年轻,肯定没结婚吧。

我说我不年轻啦,都二十六了,家里亲戚都催着我结婚。

她说:What the hell ,我都四十多了,还没想清楚人生是什么呢,你也好好享受人生吧。

@miss cheng,知乎

##更绅士的生活态度

在伦敦,早上起床后,家里的阿姨给我精心准备了橙子牛奶面包早餐,微笑着对我说:wish you a pleasant day my dear!出门去上学,路上遇到了晨练结束的辛普森先生骑车回家,和我亲切地打招呼:good morning young man!坐地铁。乘客很多,比一号线不少。所有男士几乎都是穿戴整齐的深色西装,左手拿咖啡,右手拿伞。到站后我刚作出下车动作,绅士们自动先下去为我让开了道,我轻声说了句thank you,绅士们轻轻点头致意。到了学校后上电梯到教室,所有人都站在电梯右侧,左侧给赶时间的同学快行。傍晚在世界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的一个小街道里面和同学一起闲逛。走进一家模型店,英国老板问我们是哪里来的留学生,学什么。我说我学电子工程,另一个同学学金融。老板说,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the heart of British Empire。在伦敦住homestay最后一晚,家里的女主人在我临走前亲了我一下,笑着对我说:maybe it's your first time kissed by a woman, but I'm sure you'll get used to it.

@逗儿,知乎

英国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也没有大短板,是个适合移民定居的国家,下图是Better Life Index中英国的分数。可以看到英国确实是没有特别出色的指标,但也没有特别差的……

展开
收起

合法移民英国较快捷的渠道都有哪些?

关于如何移民到英国。比如两百万英镑的投资移民,创新创业移民等等,甚至找一个配偶帮助自己移民。那么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一下合法移民最快的方式。

大家都知道无论你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或者其他任何国家,婚迁是最快的。那么找到一个合适的爱人,相对来说是最快的方式。但是,究竟找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什么样的人愿意帮你来做结婚签证呢?

在今年四月份时,有一个我原来旅游服务过的一位深圳客人来英国考察时,非常喜欢英国的氛围,于是发消息给我说:“我想移民到英国,能不能帮我想办法?没有英文基础,我家有些钱,我也不需要工作,所以能不能帮我找个招帮我移民到英国。”我回复他说:“五万英镑的创业政策,不会英文没法申请,200万英镑(约1800万人民币)的投资金额又太高了。”

他便提出:“你能不能帮我找一个假结婚的?”其实我的圈子确实没有这样的人,只能说帮他问一下但并不确定。介绍一下这位朋友的情况:40岁,没有孩子,结过一次婚,家庭条件不错。我没有去打听他家的具体情况,因为我本人并不爱刨根问底,愿意相信他告诉我的是真的,但是我知道他家庭条件应该还不错。但因为我的圈子没有帮人做婚迁的,所以没法帮上忙。

后来过了两个月,他又来问我事情有没有着落。但我想了一下,如果有一个人她愿意来帮你做这件事,首先请问,如果这个人本身在英国有自己的工作、职业、房产,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因为现在英国结婚5年配偶签证才能拿到)第二,这个人要做这件事,那她一定缺钱,并且极度缺钱,那么她很有可能吸毒或者骗钱,那这怎样对你有所担保呢?”所以我觉这种不靠谱的事情,我最好不要参与。所以我最后说:“我实在帮不上忙。”

之后大约到了七八月份,他又对我说,最近伦敦有一家公司联系了他,好像是可以婚迁,帮他找了一个对象,因为之前我们做旅游服务时关系还不错,所以他希望我能给他一点建议。公司给他介绍的女士是什么情况呢?来英国十年,马上会拿到移居,是熬了十年的留学生,无稳定工作、无房产、无高收入、无存款,而且有疾病需要长期吃药。当时我出于好心,告诉他这个事儿别做,他本身四十岁,虽然不会英语但还可以学习,再加上经济条件还不错,又是单身,可以找一个年龄相仿条件一致的人真结婚,过日子不是很好,干嘛非得假结婚呢?

婚姻毕竟来说如果两个人过不到一起,别说五年,一年也难熬。至少之前我遇到过这么一个情况,男士是很帅的小伙,女士是一个很肥胖的英国本地女人,他们二人经常来我们公司进货,聊天中得知,男士对女士言听计从,只要男士有不留神的地方,女士就不帮他办婚签了,所以男士非常听话,做了女士几年的情人,帮她做事等等。当时我也不太清楚是什么具体情况,但从这件事我就觉得,你如果本身在国内经济条件还可以,有移民的需求,也许你应该正儿八经,真心实意地找一个合适的人收获一段婚姻,这样两个人走到一起,哪怕时间漫长,也是既圆了你的梦,又少了煎熬。

我之前听说过,一个英国女人在英国离婚了,离婚之后直接去了上海,在上海找到了自己新的另一半,正好这位男士也愿意来英国,于是两人一起来到英国结婚、生活。还有一个人,在深圳有十套房产,在英国熬了很多年没拿到签证,然后回深圳,日子过得特别潇洒。我就在想,有十套房产,待在英国熬什么?在国内有吃有喝有朋友,有爹妈有亲人,为什么熬在这?更别说为了签证之类的在这熬,我觉得英国有时不是你想的那么好,或者说你来了之后发现,这里天气不好,赚钱也不容易。如果你没有很好的英文,也没有很好的赚钱技能,英国也不是那么好待的。

所以,尽管婚迁是最快的,我还是建议在合适的情况找到合适的人,谈一份有情有义的恋爱,然后再来进入英国也许是最好的方式。尽管这个方式不一定好,但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么在英国本地有这方面的网站去发一些消息帖子。但是最好大家还是能够有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相互的了解之后,再来结婚。我认为如果单纯的说,有一个人协助帮你签证换取酬劳,这种时候,你能不能拿到签证,并不确定,因为对方很有可能拿签证作为你的要挟来分你的或者担保人的财产,所以爱的路上,还是做真实的人最好。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