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人口

二战时只有6000多万人口的德国为何能动员1700万人参战

文/寂寞的红酒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面积不算太大的国家,国家面积还没有我国云南大。不过虽然德国面积不算大,但人口可不少,是世界著名的人口大国。早在一战时期,德国人口就超过了六千万。一战后,由于德国战败,德国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两千多万人口。不过在战后,德国人口恢复的很快,在1933年人口再次达到一战前的水平,人口超过6600万。但让人惊奇的是,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德国很快挑起了世界大战,在整个二战中竟然动员了1700万人参战,动员率超过了20%,可以说令人瞠目结舌。众所周知,一般军队动员率不会超过10%,二战中全民皆兵的苏联动员率也不过13.75%,日本的动员率约为9.5%,美国不到8.5%,中国更是只有2.5%。那么为何只有6000多万人口的德国,竟然动员了1700万人参战?

第一,德国军队动员范围很广,远远超出德国本土范围。德国本土人口虽然只有6600万,但二战前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其人口数量暴增,仅仅国内的日耳曼人就超过8000万,奥地利和苏台德几乎全是德意志日耳曼人,他们对德国认同感非常强,主动参加德军作战。以奥地利为例,800万人口的奥地利竟然有上百万人追随德军作战。此外,德国在其他占领区还征召大量非德意志人作战,还有一些是拉壮丁拉来的炮灰和俘虏,他们也在跟随德国人作战,仅仅苏联人就有90万,苏联伪军在苏德战场还是非常能打的。

第二,德军中有大量来自国外的志愿者,他们多是欧美等地的日耳曼人和种族主义者。他们在希特勒的煽动下心甘情愿的为德国效忠,为元首效力,德国党卫军大部分就是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日耳曼志愿者和纳粹支持者,他们比德国国防军还要狂热,忠诚度很高,战斗意志很强,很多党卫军部队一直战斗到最后。他们中有法国人、西班牙人、挪威人等等,甚至还有印度人。此外,大量生活在海外的德国人和德国人后裔也纷纷返回国家参战,其中以美国最多。因为德裔美国人是美国第一大族群,人口多达数千万,兄弟连中就有美籍德裔回国参战的情节。

第三,德国拥有数量庞大的高素质人口和完备的战争体系,可以说就是一部完整的战争机器,德国的动员能力很强。德国为了增加兵力,一直穷兵黩武的扩军备战,甚至不惜降低征兵的标准和年龄。战争后期很多老人和孩子都被动员起来,拉上了战场。比如被称为奶瓶师的ss12师,平均年龄只有17、18岁。但这支由青年组成的部队,却把以打硬仗著称的加拿大人打的狼狈不堪,德国人的战斗素养不是盖的。此外,德军虽然高达1700万,但并非完全是战斗人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后勤和文职人员,一线主力部队只有900多万。不过6600万人的德国不管用什么方式,能拼凑出一支如此庞大、高素质的军队,以一国之力单挑英美苏等几大强国,不得不说德国人真的非常厉害。如果德国有中国的地盘和人口,估计早把苏联干翻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战史》、《剑桥德国史》、《第三帝国的精锐部队》

展开
收起

二战后各国如何快速恢复人口?苏联最疯狂,日本毫无人性

一战和二战只间隔了20几年的时间,但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二战,二战的时候全世界各国使用的武器已经开始先进化,最让人们关注的是,有60几个国家加入了二战,死亡人数达到了6000多万,而各国死去的无辜百姓并没有被记录在内,所以二战结束后,不管哪个国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考虑该怎样恢复人口?

一:中国,在二战中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000多万,给中国造成最大创伤的就是日本。但幸亏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广阔的人口大国,所以并没有对中国造成太大的影响。再者日本投降后,还有几十万日本人都留在了中国没有回国,和当地的穷苦农民结婚生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恢复了人口数量。

二:苏联,这个国家在二战中的死亡人数是最多的,达到了3000万左右。当时在苏德战场上,机械式的战争让苏联的死亡人数猛增,在战场上战死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只有在二战后期的时期因为军队的需要才征集了一大批女兵。

所以在苏联出现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对于继续回复人口的苏联来说,最后使用的办法就是将苏联女性嫁给那些在西伯利亚做苦工的日本俘虏,这些日本俘虏也是乐不思蜀,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苏联的人口数量增长了一倍。

三:德国,德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也是绝大部分男性在战场上战死,战争结束以后,德国把女性的婚嫁年龄大改,甚至年满14周岁就要结婚生子,在现代14岁的孩子还在上初中,才刚刚开始发育。德国战败后就开始从别的国家征用大量的劳动力,时间一长这些外籍人都留在德国长期生活,当然这也对德国在人口的发展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日本,这个国家在二战期间的伤亡人数总体来说是非常少的,但日本的人口数量本身就非常的有限,两次原子弹轰炸就给炸死了20几万日本人,在中国战场上死去的日本人也有数百万人,所以日本在人口增长上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重视。

二战结束后,日本全国上下剩下来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一方面美军驻扎在日本多年,撤兵以后把和日本女人生的孩子都留在了日本,数量足有20几万。还会在全世界各国以招工的名义来把其他国家的人留在日本,而里面最多的就是中国人男人,毕竟中国人和日本人长相是差不多的。再者日本国内禁止所有医疗机构给女人做人流手术,一旦发现决不轻饶,如果因为经济条件穷困养不起的,日本政府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

展开
收起

日本7千万人口 中国4.5亿人口:为啥二战日本士兵比中国还多?

二战的日本只有7000万人口,我国有4.5亿人口是日本的6倍以上,但是为什么日军可以在最多的时候保持780万军队,而我国却只有500多万,反而还比日军少呢?

在整个二战,日本征兵900多万,我国征兵1400多万,虽然看起来从累积总数上我国比较多,但是日军总兵力在相同时间内,大多数时候都是超过我国的,而且我国这1400万军队有很大部分都是扁担运输兵。在德国看起来,日本的征兵根本没有发挥出全力。

日本一直到1944年,也就是二战的最后一个整年才开始征召19岁新兵入伍,在过去日本一直坚持只征召年满20岁男性入伍。我们从某些老视频当中看到的日本小孩兵,其实都是日本陆军幼年军校的学员。

日本志愿兵有少量少年兵,不过基本都是技术兵种。德国在二战8000万人口,累积征兵超过1500万,征兵比例比日本高得多,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富裕劳动力其实反而很少,100亩田地分属于5-6家人种植。

那这些家庭的男性其实都很难被征兵,虽然他们的劳动并不饱和,还有冬休期,这就把大部分男性栓在了田地里,否则他一被征兵,家里就没饭吃了。日本和德国是工业化国家,单位产值高,可以让女人在工厂工作,就可以解放出大量男性劳动力参军。

德国的工业水平更高,还拥有数百万来自欧洲的劳工,因此可以解放出来的男性更多,军队也就更加庞大。日本是让女人去工厂做工,代替了男性出来参军的办法。

展开
收起

二战导致性别比失衡,看看这些国家是如何恢复人口的,日本最奇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是人类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据统计,共有5500万到6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合计死伤1.9亿人,但实际数字绝对远不止于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用自己的战争行径在各大战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各国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水平,文化遗产等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还有所倒退。在这场害人害己的大破坏中,轴心国本身也遭受了巨大的伤害,承担着战争的恶果。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整体趋于和平,即便有战争爆发,也是小规模的战争。大部分在二战当中伤亡惨重的国家开始了自己的休养生息。而在人口恢复方面,各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我国在二战当中伤亡惨重,合计伤亡3500万人。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内战结束之后新中国成立,开始大力发展经济。由于人口基数大,辅之以支持生育,奖励多子女母亲的政策,我国恢复人口的速度相当快,其增长速度一度令国内外人士感到不可思议。

例如在二战中人口伤亡同为惨重的苏联,共有军民2680万死亡。战争后期,苏联征兵标准下限到17岁,上限到50岁的男性,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为了恢复人口,苏联实行了英雄母亲政策,生孩子超过10人,就能被授予英雄母亲勋章。据说最牛的一位英雄母亲,生下了40个孩子!平均一年半一个,也得60年呢,光想想都吓人,一辈子都在带球和丢球的无限循环中。凭借这一政策,苏联也很快恢复了人口

母亲系列奖章颁发标准是当这位母亲养育的子女数量达到某一级母亲系列奖章颁发的子女数量标准,并且这些子女同时也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标准,并且抚养成人,相应级别的母亲系列奖章才能够被核准颁发。

英雄母亲系列勋章

对于德国而言,二战前夕其总人口为6600万人,二战后东德西德合计有人口5000万,二战让德国人口损失了1600万!

一战对德国的人口已然造成了冲击,Richard Bessel在Berlin 1945: from War to Peace 书中提到,1905-1915年出生的德国女性,有一半终身未婚;1915-1925年间出生的德国女性中,只有1/3找到了丈夫。

战争前夜的德国,作为一个趋于老龄化的社会,其人力资源储备客观说并不足以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希特勒因此希望打一场快速战争,把人口损失控制在一战规模(死亡约200万)以下。结果完全落空,几乎整个德国都被送进兵营。更是几乎耗尽了本来已经不多的青壮年劳动力。以至于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只能最大限度利用女性劳力资源。

因此,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性别比,人口数量已然雪上加霜。从五六十年代起,意大利、希腊、土耳其等来的劳工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男性人口的缺失。其中的单身人口与德国女性结婚的不少。

而在所有的恢复人口的政策中,最为奇葩的就属日本了,

战后日本依然保持了人口增长势头。总体来说,战争期间其人口还是从7000万增加到7500万。而随着700多万日军从兵营或海外回归,日本人口增长势头又进一步加剧。1967年正式突破一亿大关。

日本人为了能够增加人口,出台政策,女孩子结婚年龄放宽到了13岁,无论是从生理还是道德上,都是对于女性的压榨。

女人在日本的地位一直都十分低下,她们是没有什么地位和尊严。无论是战时的“慰劳”制度,还是战后的生育制度,都可以看出女性在日本备受男权的压迫与歧视。早在宋朝期间,日本派女子来大宋改良基因,战争时期又忽悠女子参军,或者去做慰安 妇,美其名曰为了大和名族。

更有甚者,战后日本为了所谓的保护良家妇女,招募全国的女性,为盟军的占领军设立了专门的“慰劳”机构。

在婴儿潮之后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人口老龄化,现在日本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不少男性先天发育不全,日本人口正在以每年数十万的速度减少着。

自古以来,日本就是一个视短的民族,不管是战时的珍珠港事件,还是战后的生育政策。也许这就是日本最大的悲哀吧。

展开
收起

经过二战的洗礼,各国的人口稀缺,都是怎么恢复的?

我们都晓得在二战中,德国等轴心国对世界列国建议了疯狂的战役,这场战役中,中国还有苏联等国损失沉重,两国的伤亡甚至接近于二战伤亡的总和。据统计,这场危及到列国的战役,统共就有一亿人丧生,还有受伤的不行胜数,大量的经济流失,单单是苏联就有三千五百多万人牺牲。而这些牺牲之中天然就是以男性为主,由于苏联大量的青壮劳力参加到战役,伤亡庞大,恰是由于如斯,导致苏联的男女比例出现了严峻的问题。

而中国的伤亡同样不小,出现了很严峻的问题,还有良多参战的国家,就比如说德国和日本,他们也有大量的兵士参战,成效伤亡无数,日本那时甚至预备派出少儿兵,所以那时他们的青少年出现了断层。当战役竣事之后,由于各类身分,所以列国都极必要快速添加生齿,来处理接下来要面临的危机,而一些国家的处理方法也特别怪异。

日本当然也是其中一个,在战后,日本为体味决人口不够的问题,直接将婚龄降低到13岁,可以说本来仍是一个孩子的人就必须要结婚生孩子了并且日本的高层也鼓舞鼓励市民积极生子,甚至每生一个孩子可以获适当局的补偿金,所以良多酬报了补偿,经常就呆在家中。虽然这种做法不被认可,可是了局仍是很明显的,日本仅仅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辰,就把人口几乎翻了一倍。德国的问题同样不小,大量的汉子死在疆场上,只剩下更多的女人,并且德国还被分成了两个局部,为解决问题,德国只能大量的收纳其他国家的劳动力。

甚至还给了这些人最洪流平的优惠,那时活动到德国的有良多一局部仍是犹太人,说起来也让人感应哀痛,时至今日意大利和犹太人还在德国据有很大一局部比数。而苏联也在战后立即起头了恢复生齿的方案,可是苏联损失的人口其实是太多了,所以他们也用了良多种方法,大量的女性找不到男性,导致比例失衡仍然严峻。后来甚至是进修日本的这个方法,把结婚春秋定在15岁,仍然没有起到什么关头性的浸染,这种情形不息从二战连续下来,虽然到了如今有了一局部好转,可是仍是没可以处理这个问题。

展开
收起

另一场战争:二战德国人口素质世界第一,苏联未落下风

20世纪上半叶,人类爆发了两次令人痛心疾首的世界大战。作为两次大战的主角,德国两次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集团进行了多年的战争,而且在战争过程中,以并不广大的国土和中等的人口规模,均取得了对多国的短期压制。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战争爆发之前,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是英国、美国、苏联、法国和德国。

德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吞并法国,与英国和苏联同时开战。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国首先遭到了日本的攻击,但是美军却优先将主要攻击力量投放到了对德国的战争中,可见德国之强大。从1941年12月美国加入,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到1945年5月,德国坚持了4年。

从账面上看,德国能够在二战中对世界造成如此大规模的破坏,主要归功于三点:先进的武器,先进的军事思想,优秀的兵源。

先进的武器:

德国在二战之前,科技水平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虽然从30年代开始,大批的德国犹太裔科学家逃亡美国,给美国科学界带去了欣欣向荣的状态,但是直到二战中期,美国能够制造的东西,德国也都能制造。逃走的科学家们带走了很多科技成果,可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从德国产生的。

这一阶段德国发明了喷气式飞机、弹道导弹、机载雷达等先进武器装备,原子弹的制造计划本来也在进行当中,只是后期在政治上被否定了。(张宏伟《二战风云》)

先进的军事思想:

围绕现代装甲兵而实现的闪电战战术,在莫斯科战役之前,一度被认为是“不可战胜”。德军机械化部队的机动能力极强,传统的骑兵军队已经跟不上节奏。那些规模庞大的装甲军左右逢源,总是能够不断的制造局部的以多打少,甚至曾对苏联几十万军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合围。例如基辅战役,坦克大王古德里安的军队从莫斯科方向掉头协助德军南方集团军歼灭苏军65万,会战结束后几天的时间里又快速的参与到莫斯科战场。(古德里安回忆录《闪击英雄》)

优秀的兵源:

德国军人100%具备小学以上的文化素养,能够看懂地图,使用复较为杂机械。估计德军当时至少保持了几十万空军的规模,从人类历史到今天,也只有今天的美国能够达到这个水平。以至于战争进行到1942年底,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居然“奢侈”的决定调拨17万空军组成野战军,突击高加索油田。。(曼施坦因《失去的胜利》)各类战时数据显示,世界各国的空军人数加起来也不足德国的一半。

德国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在教育界,有一句名言:德国的强大,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不得不提的是,早在1619年,普鲁士就开始实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普鲁士完成统一之后,这一理念又被推行到整个德国。19世纪末俾斯麦等人针对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实施改革,审核教师水平,到了1871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通过考试之后可以就读国家设立的中学。

德国也正是从19世纪末开始崛起,源源不断的人才是一切的根本。我们所熟知的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一半的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在德国这种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作为教育成果的金字塔塔尖而存在,在这个塔尖之下,我们看到,发电机、内燃机等等一系列改变人类命运的成果,也都是德国人在这种教育系统下发展起来的。

德国的教育、科学和人口素质确实强大,但是却并没有对当时的苏联形成压倒性优势。德军最初喊出的“三个月灭亡苏联”的口号,最后被证明只不过是笑谈。

其实苏联在武器科技、军人素质等方面在40年代并没有落在德国之下。德军大将古德里安曾经回忆,1941年春天,苏联武器专家访问德国,看到了德国最先进的Ⅳ型坦克,居然怀疑称“这难道就是你们最先进的坦克吗?”德国武器专家由此判断,苏联已经有了更先进的坦克了,而事实上,苏联的坦克技术当时确实已经领先了德国,此外,枪械技术也走在前列,而造船、火箭等技术,还在不断的向当时还是“友好”国家的德国学习,也是世界上仅次于德国的存在。德军元帅曼施坦因1942年进攻列宁格勒时,发现涅瓦河上有一艘德国1940年卖给苏联的万吨级巡洋舰,而苏联之前正在马不停蹄的仿制。

二战期间,苏联的尖端武器包括火箭、大炮等各方面在技术上都未曾落后,后期还开始对德国拉开差距。在德黑兰会议上,苏联最高统帅对美国总统表示:只要你给我们足够的铝,我们就能够生产出对抗德国的飞机。苏联飞机工厂里工人的水平当时甚至可以说是最高的,只要给他们原材料,他们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处大批飞机。另AK47的发明者卡拉什尼科夫,1938年时还是一个普通的士兵,1941年负伤之后开始设计武器。而当时像他一样的苏联士兵,并不在少数(卡拉什尼科夫《我的枪中人生》),可见当时苏联军人中人才济济。

一直以来,俄国被视为欧洲落后国家的象征,他们为什么此时会与德国平分秋色呢?

其实,早在沙俄时期,俄国人也开始重视教育了,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贫穷的俄国无法支持庞大的义务教育系统,于是就实施了一个变通的政策:尼古拉斯二世在19世纪末颁布法案“对贫寒家庭的天才儿童实施免费教育”。这激励了大批贫困家庭的儿童开始主动接触基础教育,以发现自己孩子的天分。著名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巴普洛夫,童年就是由于这一政策的帮助,才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

1918年,苏联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就针对教育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义务教育以及教育剥离教会等措施(1917年11月《告人民书》)。由于苏联的体制特点,受教育不仅成为穷人们的权力,而且成为了必须履行的义务,政府强迫贫寒家庭也必须咬牙坚持让子女接受教育。苏联解体的时候,这种体制下产生了15位诺贝尔奖得主,除了3名文学奖和1名和平奖之外,全都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实际成色与美国和德国不分上下了。所谓少年强国强,苏联能够在二战结束后快速恢复,成为霸主之一,也极大受益于1917年开始积累的教育红利。

我们几乎难以想象,如果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没有T34坦克,没有更为先进的步枪,没有那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军事指战员,没有那一双双充满智慧的能够生产飞机大炮的双手,历史将会呈现一种怎么样的状态。无论是日耳曼人,盎克鲁撒克逊人,斯拉夫人,还是世界上其他的各种人,能够强大的关键绝非谁的种族先天更加优秀。只要一个民族虚心接受教训,乐于提升教育水平,都最终将刚强的屹立于世界。

受教育的人口叫做红利,未受教育的人口则是负担。

展开
收起

二战之后,主要参战国都是怎么恢复人口的?日本女性最悲惨

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大大小小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上世纪,接连爆发的两场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规模最大的战争。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给参战各国带来了数千万的人口损失。

其中中国、苏联、日本、德国是二战主要的参与国,因此这些国家的伤亡也是最大的。那么这些国家在战后是如何迅速将人口恢复的呢?

首先是中国,14年抗战,中国军民共付出了1800多万人的伤亡。战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人口迎来了高速增长时期,短短二十多年我国的人口就增长了数亿。但是后来随着计划生育计划的实施,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到现在趋于稳定。

其次,是苏联。苏联在整个二战付出了2600多万的生命。战后,为了弥补男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苏联扣留了大量的日本战俘。后来,苏联甚至允许这些战俘与苏联女性通婚。而且苏联同样出台了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下,苏联人口也在缓慢增加。

而德国和中苏两国恢复人口的方法略有不同,德国二战损失了近千万的男性,直接导致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德国女性找不到配偶。为了弥补男性人口的不足,德国除了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之外。还大量吸纳各国移民,战后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人移民德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国人口的恢复。此外,德国也把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放低。这也促进了德国人口出生率的增长。不过德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慢的。如今,德国的人口已经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

最后是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二战主要的发起国之一,而且日本除了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之外,还开辟了多个战场。因此日本的伤亡也是很大的。据悉,二战日本军民共伤亡800多万人。日本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巨大的伤亡加剧了日本人口的短缺。因此战后日本推出了一些列鼓励生育的政策。而且当时日本把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降到13岁,13岁是什么概念,大家自己领悟。除此之外,日本还大量吸引各国劳工前往日本,最后这些劳工都被留了下来,在日本结婚生子。可以说,日本人口之所以能够短时间内恢复过来,日本女性的功劳最大,不过当时日本女性的命运也可以说是最悲惨的,完全沦为了生育机器。

展开
收起

二战后,德军男性成了国宝,他们是怎么快速恢复人口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作为挑起战争的核心,需要独自面对众多国家,里面不乏有一些强国。对付它们必须要动用百分百的战力,丝毫不能马虎,德军要不是利用闪电战,估计无法短时间内拿下那么多国家,还将“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给打败。然而如此频繁的作战,损失兵力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苏德战争爆发之后。

两边将全部压箱底的实力用上,前期德军占据优势压着苏军打,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局势发生逆转,德军处于被动状态,在猛烈的攻势下被打回原形。1945年纳粹德军终于宣布投降,这场战争德国的牺牲人数有几百上千万,使得男性劳动力缺失,女性数量多几百万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为了后续的发展着想,政府很想解决这个问题,但迟迟找不到方法。后来德军借鉴日本的方法,提升了人口的恢复速度,然而这造成严重的影响,女性完全沦为“工具人”。德军政府鼓励生育,同时降低女性的生育年龄,本来成年之后才达到合法年龄,结果政府直接降低高16岁甚至是15岁。

同时政府还推出各种福利待遇,有一个孩子就会得到补给,如果有两个的话就是双倍补贴,很多看上福利的公民,开始响应政府的号召,结果使得女性身体出现问题,而且因为年龄较小的缘故,孩子多少有些疾病和生理缺陷,相当的严重,对此政府并没有提供帮助。

由此可见,为了恢复人口德国真的是拼了,但就算是这样要想短时间达成目标也是比较难的。故而他们还鼓励他国男性和女性进行通婚,也一样给予各种补贴,并且还能入国籍,等于是白送一样。你们觉得德军的做法还是极端呢?

展开
收起

二战期间,人口只有6000万的德国用什么方法动员了1700万人参战?

位于欧洲中部地区的德国,是一个国土面积不是很大的国家,它的国家面积甚至还不如我国云南省大。可虽说德国的国土面积不算大,但德国人口可是不少,称得上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早在一战时期,德国国内的人口就超过了6000万。在一战后由于德国战败损失了2000多万的人口和近四分之一的土地。不过在战后德国恢复的很快,到了1933年德国人口就达到了一战之前的水平。德国于是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可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在二战期间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德国竟然动员了超过1700万人参与到战争中来,占全部人口的20%。可以说是让人咂舌的一个数据。这里我们要知道,一般参战的军队动员率不会超过10%,就拿当初号称“全民皆兵”的苏联动员率也只有13.5%,疯狂侵略别国的日本9.5%,当时的中国则只有2.5%。那么为何总人口只有6000多万的德国,会动员出1700万人参战呢?

德国的军队动员范围很广,远远大于德国本土的人口。德国的本土人口只有6600万,但由于其之前就吞并了奥地利等国家,让其人口的数量短时间内暴增,日耳曼人的数量就超过了8000万,而当时的日耳曼人对德国是有着很强的认同感,很多人都是主动报名参军为德国作战。就拿奥地利为例,不足800人口的奥地利有上百万的人主动追随德军作战。除此以外,德国在他的其他占领地区还大量招收非德裔的人作战,有不少是被抓来当炮灰。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还有超过90万的苏联人,这批“苏联伪军”在之后的苏德战场为德作战也是很能打的。

德军中有很多来自欧美等地的种族主义的志愿者。在手希特勒的煽动下愿意为德国效力,德国的党卫军中很大部分就是各地的纳粹追随者,他们往往比德军更加狂热、战斗力和忠诚度更高,许多党卫军都战斗到了最后。此外,还有很多原本生活在海外的德国人也回国参战,其中美国这种现象最多,达到了数千万之多,著名的影片《兄弟连》中就有这样的情节。

当时的德国具有很完备的战争体系和数量庞大的高素质人群,也就是说当时整个德国更像一个“战争机器”。再加上一味的扩张军备不惜降低征兵的年龄和标准,很多老人和孩子也被动员参军。可即便是由17、18岁青年军组成的德国部队在战场上也把盟军的一些部队打的狼狈不堪,可见德国整体的战斗素养不是开玩笑的。

无论如何,当时的德国能动员如此多的人参战为国效力,同时对阵美英苏等强国实在是很厉害,假如再给他多点地盘和人口真不知道苏联能否抵挡的住。

展开
收起

二战时,德国占领军与此国人口之比达1:10,足见其战略地位

一战时,挪威王国奉行中立外交政策,几乎没有受到战争影响。二战全面爆发后,挪威再次宣布中立。然而,由于挪威重要的战略地位,德国派出了大量军队占领挪威,德国占领军的人数与挪威全部人口的比例超过1:10,这个比例在二战中是比较罕见的。

照理说,挪威是“战时中立国”,就不应当在战争中遭到攻击。为什么希特勒会不顾当时的国际协议,大规模入侵挪威呢?

事实上,希特勒在最初还是希望挪威保持中立。但是,当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挑起“苏芬战争”后,英国试图通过援助芬兰来控制挪威和瑞典两国。挪威的重要战略由此凸显,并最终沦为英法与德国博弈的战场。

另一方面,战争期间德国需要大量的钢铁支撑,而挪威又刚好临近为德国提供超过70%铁矿砂的瑞典铁矿。每逢冬季,波罗的海冰封后,铁矿砂都需要借道挪威的纳尔维克港(不冻港),才能转运到德国。因此,德国只有控制住挪威,才能保障铁矿砂运输通道的安全。

此外,挪威是个万岛之国,海岸线长达2万多公里,扼守着波罗的海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咽喉。德国在一战时就有教训,其军舰被英国海军封锁在波罗的海,舰队根本无法出海。因此,德国海军将领迫切希望在挪威建立军事基地。

1940年4月9日,德国对挪威发动突然袭击,派出50多艘舰艇攻击奥斯陆到纳尔维克沿海一带。挪威措手不及,但军队仍然奋起抵抗。与此同时,德国驻挪威公使向挪威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要求挪威“毫不反抗地接受德国的保护”,挪威政府予以拒绝。

挪威时任国王是已经68岁的哈康七世。哈康七世在1905年登基,到德国入侵挪威时,已经就任国王35年,在国内的声望很高。当时,挪威已经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哈康七世平时一般不会干涉政务。战争打响后,德国公使对哈康七世软硬兼施,反复劝说他与德国合作,都被铁骨铮铮哈康七世严词拒绝。

随后,挪威王室和政府首脑流亡英国,并组建了流亡政府。1940年4月11日,挪威正式对德宣战。由于实力悬殊实在太大,6月底挪威就全境沦陷。鉴于挪威的重要战略地位,德国派出了近50万德军占领挪威各大城市和港口。

此后的几年,挪威在英国组织了挪威旅和空军中队,参加了大西洋海战和多场空战。由1000多艘船只组成的挪威商业船队,也全力支持盟军。在挪威本土,民众则在“祖国阵线”的领导下与德国占领军进行斗争。

1944年,王储奥拉夫被任命为挪威国防部长。1945年5月,德军投降,奥拉夫率部返回挪威解除德军的武装。此时,只有400万人口的挪威,就有40多万德军投降。1945年6月,哈康七世乘坐英国军舰抵达奥斯陆,挪威正式光复。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