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分红
上市公司有了丰厚的现金,不去再投资、不去现金分红,却偏爱于投资理财,这似乎成为了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的真实写照。实际上,从过去几年时间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的规模在水涨船高,从以往不足百亿到逾千亿,而后再到逾万亿的规模,对于上市公司的理财偏爱症,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上市公司理财意愿的有增无减,这种热潮却逐渐传导至部分“不差钱”的上市公司身上。其中,根据统计,A股市场多家白酒类上市公司也把理财作为企业重要的现金增值方式,甚至把资金大规模投向理财。至于近年来热衷于现金分红,且年均股息率很高的格力电器,今年却改变了方式,年报不进行分红,却把190亿元的自有闲置资金投向了理财业务。
不可否认的是,与企业利用资金再投资生产相比,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较稳定。甚至,对于部分上市公司来说,一年下来企业的主业利润还比不上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而在主业扩张空间有限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却更愿意把资金投向理财渠道,试图获得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率。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A股市场就有逾千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而理财规模达到逾万亿的级别。在短短数年时间内,上市公司购买理财的规模从刚开始不足百亿的水平,大幅飙升至逾万亿的规模级别,上市公司宁可投向理财,也不愿意扩大主业、做强主业,这确实让人感到了困惑。
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系列理财行为,也并非没有原因。
事实上,对于不少上市公司而言,并非不愿意把资金投向实体,把主业做大做强,而是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其中,近年来上市公司热衷于并购重组,外延式并购需求旺盛。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外延式并购却呈现出分化的效果,有的企业借助外延式并购实现了规模的壮大、股票市值的飙升。但,有的企业却因缺乏外延并购的基因,且缺乏了良好的投资项目,甚至因过度外延式并购而加剧了企业自身的财务压力。由此一来,对于部分企业而言,与其增加不可预知的风险,还不如老老实实把资金投向理财渠道,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率。
再者,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而言,虽然存在再投资扩张的需求,但因项目仍处讨论或等待审核的过程,却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巨额资金站岗的风险。由此一来,对于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就把资金投向短期理财,实施阶段性的理财投资,从而达到提升资金利用率,避免资金长期站岗的问题。
此外,则考虑到当前国内市场仍存“两多两少”的问题。具体而言,即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其中,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却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理财需求。确实,与不少颇具投资风险的投资项目相比,把资金投向理财,反而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式。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仍需警惕一种现象,即对部分“不差钱”的上市公司来说,为了规避“上市公司募资不得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约束规则,部分上市公司却先把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而后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募集资金,并由此大幅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但是,对于这样的举措,实际上还是钻了政策的空子,并借此反复定增摊薄股东的权益,或多或少损害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上市公司,尤其是“不差钱”上市公司偏爱理财的行为,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宁愿把资金投向理财,而不进行再投资扩张,把主业做大做强,这本身也是对自身主业不自信的表现。至于部分上市公司,手握大量现金,不仅没有再投资把主业做大做强的考虑,而且也没有回购股份、积极增持乃至现金分红的想法,反而热衷于钻政策空子,试图从最大程度提升资金的有效利用率,这就是一种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态度,而此类现象确实需要正确引导。
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银行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理财子公司。2018年12月以来,银保监会已批准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理财子公司,目前已有6家正式开业运营。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银行设立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外,9月,首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光大理财也在青岛开业。
银行理财子公司到底是个啥,让我们来看看它有什么样的本领。根据《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相比于此前母行体系下的理财业务板块,理财子公司具有如下五方面优势。
一是理财子公司获得了独立法人资格,可以采取更灵活的组织架构、激励机制、风险决策制度,打造自主的、全流程的资管业务体系,实现更专业化的运作。同时独立法人资格也将使得理财子公司可以在产品账户开立、产权登记、法律诉讼等方面享有与其他资管机构一样平等的地位,有助于银行理财子公司平等参与资管市场的竞争。
二是理财子公司可同时开展公募、私募业务。目前在我国资管市场中,在同一主体下可同时开展公募、私募业务的资管机构只有理财子公司和少数券商,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只能开展私募业务。理财子公司公募产品的销售起点可低至1元,门槛较之前的5万元规模大幅降低,同时也低于银行理财新规中1万元的起点要求,投资门槛的大幅降低有助于吸纳更多的闲散资金。
三是投资范围扩大,单个产品非标投资额度不受限。公募理财以投资标准化资产为主,可以直接投资股票,也可适当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但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私募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直接投资于债券、股票,还可以投资于非标债权、未上市企业股权资产。在非标投资额度上,只对总量进行控制,即要求全部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但单个产品的非标债权投资规模不受限制。公募也可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是银行理财相比于公募基金的一大优势。
四是理财子公司可以发行私募分级理财产品。这意味着银行私募理财产品可以跟信托产品一样,采取更灵活的交易结构设计,满足具有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投资者需求,这将提升理财子公司开展私募融资类业务的竞争力。
五是理财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放开。银行理财子公司可通过存款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代理销售理财产品。在扩大代销资格范围的同时,对首次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放宽了面签要求,有利于推动理财产品的线上销售。
有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后,对投资者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银行的理财产品的风险增大了。
过去银行理财产品,多是风险低的产品,但是现在这样买不行了,因为有了子公司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大幅变多,高风险型的产品也会有进入投资者的视野。需要清除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可直接或者间接“投向股市”,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投股市,这意味着一些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高了。投资者要看清楚,你买的银行理财是属于哪类产品,是投向货币市场?投向债券市场?还是投向股市?需要区分风险。
因此,未来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可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闭着眼睛”买了。
其次, 银行理财的门槛更低了。资管新规发布的时候将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有了理财子公司后门槛会进一步降低。监管不设置理财销售起点硬性要求,银行自行设置。这也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和公募基金一样1元起步。
最后,投资者够买银行理财会更方便。《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免去了对客户首次购买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的面签要求,只要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即可。投资者可以不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见面也可以理财产品了。
2018年12月,《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出台。时至今日,宣布拟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超过30家。从银行内设部门转变为理财子公司绝非表面功夫,而是面临“脱胎换骨”的巨大挑战。
脱胎换骨:商业银行面临着什么挑战?
对内,银行理财子公司要应对体制转变和业务衔接带来的挑战。
文化理念转变的挑战
银行内设部门作为理财业务的开展主体,难以突破银行本体根深蒂固的信贷文化;理财子公司要履行代客理财的受托职责,构筑作为投资机构的投资文化,强调收益与风险相匹配,相应地,经营模式和决策流程也面临巨大的重塑压力。
公司化运作的挑战
目前各行银行理财业务虽然在理财事业部制改革下基本完成了独立运作,但毕竟作为银行内设部门,倚靠银行风险管理、组织运作等体系,与公司化运作尚有本质差别,理财子公司要实现业务剥离、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必须开展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包括补充人力资源、调整组织架构、完善制度流程、提升管理精细度、搭建公司治理结构等。
与母行协同联动的挑战
在产品销售和资产推介上,银行资产管理部与行内的渠道管理部门、客户经营部门及分支行实现了互利共赢,理财子公司与母行的利益共享、协同营销关系可以得以延续,但毕竟理财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如何与表内业务隔离又保持战略协同,利益分配机制、责权利关系如何设计都需要仔细斟酌。
业务转型的挑战
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展业后,银行自身原则上不再开展理财业务(存量业务的处置经银保监会同意的除外)。
业务的转型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存量业务中不符合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管理要求的部分,如何设计整改方案实现转型;符合新规要求的部分存量业务可以迁移到理财子公司,但迁移过程中也涉及税务、法律等方面的复杂处理;在老产品仍然存在、投资者教育不完全充分的情况下,新产品如何得到客户和市场的认可、获得合意的募集规模;银行资产管理部与理财子公司可能存在短暂的并行期,并行期间二者的职能如何定位分工。
对外,理财子公司面临与其他资管机构竞争的挑战。在资管新规的“大一统”时代,各类资管机构在统一的监管规则基础上开展公平竞争。相比公募基金、信托公司、保险资管等机构而言,理财子公司欠缺独立化、市场化的经营经验,如何在竞争中发挥优势、弥补短板并利用不同的资源禀赋开展合作是重要课题。
凤凰涅槃:为什么要成立理财子公司?
即便面对改革的阵痛,我们还是应当看到理财子公司设立的必要性。
从我国财富积累和人口特点的角度看,成立理财子公司是符合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根据瑞士信贷发布的2018年度《全球财富报告》,中国家庭财富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达到52万亿美元,预计在全球财富中的占比将从2018年的16%提升至2023年的逾19%。居民财富的积累将成为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之一。
与此同时,我国社会老龄化加速,2018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首次超过了0~15岁的人口(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日益增长的居民养老需求难以由基本养老保险全部承载,居民个人的养老金融需求和养老第二、第三支柱的快速发展都将成为理财子公司的重大机遇。
从社会融资结构的角度看,成立理财子公司是符合直接融资发展趋势的。在2018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人民币与外币贷款占比近八成,社会融资结构仍旧以间接融资为主,但直接融资占比从2002年的不足5%增长至2018年的24%,增长趋势显著。债券和股票是理财资金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理财子公司的业务发展与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一脉相承。
从资管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成立理财子公司是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契合行业长远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资产管理,究其本质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受益主体为客户,而银行表内业务的受益主体为银行,在银行内设部门开展理财业务的模式下,利益相关方的冲突无可避免。
银行理财业务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刚性兑付、资金池、多层嵌套、影子银行等问题,偏离了资管业务的正轨,也致使银行内部积聚了许多本应由客户承担的风险,埋下了表外业务风险向表内业务传染的隐患,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设立理财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主体展业,为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功能将更加纯粹,也从根本上切断了风险从表外向银行表内业务的传播路径。
从资管机构的角度看,一是成立理财子公司有利于促进市场化经营、锻造核心竞争力。理财子公司虽然与母行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毕竟是独立的经营主体,盈利能力、经营状况都要达到更高的水平,与其他类型资管机构的竞争也更为直接,理财业务是轻资本的业务,理财子公司的管理规模半径取决于其投资管理能力的边界,理财子公司如果缺乏投资、销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自主能力,就丧失了立身之本。二是理财子公司能够获得更多体制机制保障。
以银行内设产品管理部门的身份开展理财业务,必须要服从整个银行体系的规则,而这套规则可能并不能满足打造市场化专业投资机构的需要。理财子公司在人、财、风险方面将能获得相对独立的权限,这意味着理财子公司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资源以及更大的资源调配自主权,从而利用资源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机制。
比如银行系资管机构长期存在激励机制难以市场化的短板,在设立理财子公司后有望通过自行设计职级体系、薪酬体系、激励方案得到改善,这一点在人才密集型的资管行业十分重要。三是理财子公司享有更大业务开展空间。这是各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可获取的最直接的政策红利。
原本在理财新规中要求银行内设部门开展理财业务必须遵守的部分规定,在理财子公司的规定中出现了放松。在销售管理方面,理财子公司有更低的销售起点和更加宽松的面签限制,深化了理财产品的普惠金融属性,还可以打通母行之外的销售渠道,引流资金的源头活水;在投资管理方面,理财子公司的公募产品能直接投资股票,非标额度不再受母行总资产4%的比例限制,资产配置拥有更高的灵活度;在合作机构方面,放开了理财子公司与私募投资基金的合作限制,可以借助优秀私募基金的投资专长。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理财子公司将使客户的权益进一步得到保障。放开部分业务限制的同时,银保监会也对理财子公司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建立投资者保护机制,实行集中交易制度和公平交易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内外部审计制度,这些约束都要求理财子公司的销售行为、投资交易、风险隔离、内控管理必须更为规范,从而提高对投资者资金及权益的保障系数。再从长远角度来看,理财子公司框架有利于提升机构“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真正资产管理能力,而理财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归根结底是为客户服务的。
大象起舞:理财子公司的业务如何定位?
正如银保监会答记者问中所述,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开的时机基本成熟,可以借鉴由独立法人机构开展资管业务的国际实践和国内经验。然而,考虑到国情的现实差异,各类资管机构的先天条件、资源禀赋也各有特点,理财子公司作为一类全新的机构,其筹建及后续的业务开展并没有可供直接照搬的经验,需要倚赖在实践中的长期摸索。
在产品端,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应当以“固收+”为主。从理财市场现状来看,理财产品的客户群体大都为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低,低波动产品有助于引导理财业务平稳转型。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和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8)》,截至2018年末,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占比高达86.93%,其中一般个人类产品占比62.76%。
根据广发银行与西南财经大学的联合调查,在投资理财产品时,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损失(《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投资者教育工作任重道远,20万亿元体量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其转型亦绝非一日之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固收类、低波动产品能够契合银行理财主要客群的低风险偏好,也可以成为理财子公司规模的稳定器。
从获取增量客户和资金的角度来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比率低且以存款为主,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更容易吸引潜在目标客户。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8)》显示,我国家庭金融资产在家庭财富中的比重仅为16.26%,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之和占比都超过八成。我国居民财富规模逐年稳定增加,较低的金融资产占比及较高的存款占比,背后是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意味着引导个人客户的投资需求应当从收益相对稳健的产品入手。
由于理财子公司通常定位于大平台、全客群,在以固收类产品为核心的同时,还应当健全产品线,以兼顾部分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或者客户在资产配置中的多元化需求,比如在固收类产品的基础上配置一些权益类、股债混合类或者另类产品。
在资产端,理财子公司要建立全市场的投资能力。一方面是继承银行系资管机构在固定收益类和类固定收益类资产领域的传统优势,这与产品端“固收+”的定位是一体两面的。理财资金所投资的资产类别,占比最高的为债券(53.35%),其次为非标债权资产(17.23%)(《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8)》)。
在债券投资上,银行系资管机构可以天然地承袭银行自营业务的投资经验,巩固债券领域的优势需要强化投研支持,推动从持有到期为主的模式向交易型、策略型的模式转型升级。非标投资能够充分发挥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利用银行分支机构与客户的紧密绑定关系,要利用理财子公司在非标额度上的制度红利,更要力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客户的融资需求转化为ABS等标准化资产。
另一方面是补足在非固收领域的投资短板。比如在权益投资方面,短期内可以借助合作机构的专业力量,诸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但长期来看还仰赖于理财子公司自主权益投资能力的搭建。招行理财业务选择以上市公司及其朋友圈作为切入点,聚焦其投资、融资、交易中的机遇,向经济中运行质量最好、行业整合能力最强的主体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发挥银行的客户服务优势,也履行理财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社会责任。
以金融科技作为核心竞争力,为业务赋能。为了达到开业运作的要求,理财子公司在系统隔离、独立托管方面IT资源的投入必不可少。但金融科技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正在逐渐解构和颠覆传统金融的FinTech技术,可以为理财业务全面赋能、成为理财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正是贝莱德等世界顶尖资管机构带来的启示。
理财子公司应当从业务实践中挖掘应用场景,并从场景中提炼问题,实现金融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在产品销售方面,结合理财子公司放松销售门槛限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降低成本、精准营销,触达原本不属于理财客群的“长尾客户”;在投资方面,服务于获取稳健收益的需求,判断经济周期、把握市场趋势、完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构建更稳健的组合。
招行理财业务正在一些探索和尝试,比如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市场利率,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开展舆情监测,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通ABS参与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等。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欧阳剑环 叶斯琦
12月22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三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上,农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四家理财子公司负责人聚首,共同探讨对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理财子公司发展挑战与机遇的思考。
农银理财总裁段兵:资管行业有四类具备可持续竞争力的成功业务模式
段兵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给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带来一个历史性机遇。相信以2019年理财子公司成立为起点,经过10年到15年的发展,至少在世界前20大或前15大资管公司中,能看到中国资管机构的身影。
段兵说,资管行业有四类具备可持续竞争力的成功业务模式。第一类是分销巨头。他们带着一整套足够好的产品进入市场,其优势并不在于业绩表现是否位于前列,而是在于其是否拥有比同业更胜一筹的终端投资人资源和渠道,及其在零售领域内是否拥有良好的定位。
第二类是解决方案专家。越来越多投资人青睐以投资结果为导向的产品。这为擅长提供多资产组合产品的管理机构带来机会。
第三类是Beta规模经营者。他们的高效性需求将促使资产管理机构强化数字化和自动化运营,利用规模优势来实现投资回报,利用成本优势来获得定价权,利用资金优势来支持创新。
第四类是Alpha主动管理者。成功的主动管理者将凭借其深厚的投资能力让自己脱颖而出。他们拥有同行业所没有的专业规模,使其在经验曲线上领先于其他机构。
段兵表示,银行理财的现实挑战,可归结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理财子公司的层面,其中有四个挑战尤为突出:一是人才问题;二是机制问题;三是文化问题;四是技术问题。
第二个层次在资产的层面,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中国大类资产的风险议价是否存在;二是各类资产是否存在α的机会,他们的来源到底是什么;三是有没有获取α所需要的工具;四是大机构面临资产容量局限性的问题。
第三个层次在在客户层面,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如何高效获客;二是如何对客户进行分层,把握客户的需求;三是如何维护客户,增强客户的黏性;四是如何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中邮理财董事长吴姚东: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制度和文化的转型
吴姚东表示,理财子公司独立化、专业化运营,在销售端、资产端,政策面相比传统的资产管理放松,销售渠道上有天然优势,理论上空间无限。
吴姚东也表示,理财子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例如,在模式方面,打破刚兑是资管新规的基本要求。有人担心未来净值化转型后,产品的销售怎么办?投资者保护怎么做?如何应对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他说,过去大家只要探讨投资者或者消费者能接受什么样的利率水平,然后通过各种资产组合,实现客户的利率水平就可以。未来不是这样。未来是卖投资经理人、卖策略,要每天反映净值的变化。不同收益水平就对应着不同等级的风险。主动管理风险,需要整个链条的能力提升。
吴姚东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制度和文化的转型。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科学、有效、优良的投研文化。这一投研文化,对母行而言,是人力资源文化,是母行内控文化。对管理层而言,一是要从原来做管理工作的文化,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文化;二是实现投资经理对客户的负责,实现对客户的审慎尽责;三是做到有效的人才管理,等等。
吴姚东指出,银行理财子公司应是作为全球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专业α供应商是谁?是原来公募基金,是券商资管等。他们做产品,尽量把产品做深、做透,尽量提供更好的收益或有特色的产品解决方案。
招银理财董事长刘辉:理财子公司将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刘辉认为,理财子公司独立运作,可以发挥规范化、专业化优势,协同母行资源禀赋,服务未来庞大的财富管理需求,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理财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主体展业,为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功能更加纯粹,也从根本上切断了从表外向银行表内业务传播路径。
刘辉认为,对内,理财子公司独立运作,涉及业务与产品转型、“母子”协同联动,同时还需推动内部管理转型以及文化理念转变。对外,在资管新规“大一统”时代,各类资管机构在监管规则统一的基础上展开公平竞争,理财子公司面临激烈的外部竞争。
在业务与产品转型方面,刘辉认为,存量业务中不符合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管理要求的,如何设计整改方案实现转型?符合新规要求的迁移到理财子公司,但迁移过程中也涉及税务、法律等方面的复杂处理。在老产品仍然存在,投资者教育不充分的情况下,新产品如何得到客户和市场的认可、获得合意的募集规模?资产管理部与理财子公司可能存在短暂的并行期,并行期间二者的智能如何定位分工?这些都值得研究。
在公司化运作方面,刘辉认为,目前各行银行理财业务虽然在理财事业部制改革下基本完成了独立运作,但与公司化运作尚有本质差别。理财子公司要实现业务剥离、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必须开展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包括补充人力资源、调整组织架构、完善制度流程、提升管理精细度、搭建公司治理结构等。
光大理财董事长张旭阳:生态圈变化是未来银行理财的机遇所在
张旭阳认为,下一个十年的确定性是技术进步与数字化世界,现在已经是智能化时代的起点。技术进步会带来资管行业的投资方向变化,智能科技会带来资管行业自身的数字化升级,包括投研、投资、营销服务、风控合规、运营和IT等方面。
张旭阳提到了第四范式——数据密集范式,是指大数据的构建和利用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使用,可以改善投资绩效、资产配置能力,拓展投资半径。
张旭阳认为,生态圈变化是未来银行理财的机遇所在。生态圈包括三个,一是理财子公司与资管机构的生态圈;二是理财子公司跟投资者生态圈;三是理财子公司与企业的生态圈。
从资管行业的生态圈来看,张旭阳表示,中国的资管行业包括银行、信托、保险、券商、公募、私募这些机构。希望理财子公司依托大资产配置能力、客户黏性,成为这个市场重要的母基金创设者,通过FOF和MOM模式,在母基金层面保持投资的稳定性,在各个子基金层面保证专业程度,从而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张旭阳介绍,从投资者来看,未来面临“两个90”。一是有更多人可能会活到90岁,40岁做养老计划,预期寿命是50年时,必然会增加更多权益资产配置。二是90后、00后开始进入这个社会,决定着财富的产生方式和创造方式,未来投资者的行为、风险偏好跟场景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在新的生态圈下,资管行业的产品设计思路跟财富管理行业的投资者咨询密切结合在一起,使二者合二为一。随着数据和算力发展,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融合成为可能。
从企业的生态圈来看,张旭阳认为,新的技术、数据轴形成新的价值链,企业成为价值链的关键节点。企业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中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融资者。
近年来,理财机构因违规销售理财产品被判赔偿投资者理财资金的案例频出,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
可你听说过,理财机构要求让涉案销售人员独自支付“赔付款”,并且成功让涉案销售员工支付20%的赔偿款的吗?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就披露了这么一个“独特”的案件。
源起一场理财纠纷案
案件的“主角 ”之一我们姑且称为“夏某”。
2012年8月,25岁的夏某入职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信财富”)原天津分公司,担任投资理财二部天津君隆地区高级客户经理。
2014年,投资者刘某经人介绍,开始购买宜信财富发售的两款类固定收益率P2P理财产品和一款公募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自此至此后一年间,宜信财富均指派夏某为刘某提供销售服务。
2015年,宜信财富开始发售喆颢资本市场精选B私募基金,夏某就顺势向刘某推介了这款基金。
根据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于2018年7月作出一份裁决书载明,夏某至少三次向刘某推介该基金,每次介绍的内容重点是FOF的组合策略、合作的五家基金公司情况、五家基金公司产品的过往表现等。而推介中没有证据显示其就该基金存在的风险向刘某做特别讲解和提示。
2015年5月15日,刘某向宜信财富账户汇款101万元投资喆颢资本市场精选B私募基金。刘某汇款后,夏某收到宜信财富邮寄的全套法律文件,安排刘某签署。
其中,全套法律文件包括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相关合同及相关合同里的风险揭示书以及合格投资者承诺书。
是的!你没看错!
是客户刘某先打款,后才签订合同、进行风险评估。
更绝的来了!
刘某填写的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力调查问卷中,其中短期风险承受力,申请人勾选的是‘跌幅不超过5%’,长期风险承受能力,申请人勾选的是‘我能容忍少量亏损’。
而后经相关仲裁庭确认,宜信财富对喆颢资本市场精选B私募基金的风险评级是C级,该基金存在10%-20%本金亏损的风险。
不仅如此,在刘某填写的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力调查问卷中,重要声明部分,申请人亲笔书写“本人的投资行为非系本人自主独立的意愿和行为,并愿意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根据流程,刘某签署的全套法律文件,宜信财富原天津分公司需要上传内部系统,由宜信卓越公司安排专人审核,审核不通过的,宜信财富有权拒绝投资者的投资。
而宜信财富原天津分公司审核人员在未能最终审核出客户随意添加“非”字的情况下,仍然做出了本涉诉合同审核通过的最终决定。
后刘某因该基金亏损,向北京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2018年7月,北京市仲裁委员会裁定,宜信财富方在该基金销售过程中未尽到适当性管理的先行义务,由宜信财富方赔偿刘某损失17万元,以及仲裁费2.095万元(包括刘某的1.0475万冲裁费)。
具体理由如下:
公司仲裁“失利”,转告自家离职员工
觉得是因员工操作流程不当,导致公司赔付这笔损失,宜信财富方对这一结果并不满意。
于是,宜信财富原天津分公司一怒之下将早在2015年11月28日就已辞职的刘某告上了法院。
宜信财富原天津分公司认为,夏某作为原告唯一指派的销售人员,向刘某进行基金销售,在基金销售过程中,未尽到适当性管理的先行义务的证明目的。由于夏某的违规行为,才造成宜信财富损失19万余元,要求夏某承担所有赔偿损失。
要知道,夏某离职前12个月工资总收入也就只有20万元左右。一旦判“全责”,就意味着在职一年的工资全没了。
那么,夏某应该为公司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吗?
法院给出理由
一审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由于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给予劳动者一定的惩戒,甚至解除劳动合同。虽然对于劳动者在履职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劳动者是否应负赔偿责任,现行法律法规不甚明晰,但依据公平原则,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履职过程中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应获得相应的赔偿。
此外,考虑到劳动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作为单位财产的所有人、管理人,其不仅对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成果享有所有权,也对其单位的劳动者负有管理义务,为保证用人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必然低于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的价值,用人单位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成果的价值与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之间的不对等性,决定了用人单位承担的经营风险应当高于劳动者应承担的工作风险。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负有管理、培训等的义务,亦决定了劳动者不应因工作过程中的轻微过失而对用人单位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仅应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才对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承担合理的赔偿责任。
另外,合理的劳动者赔偿责任既要使劳动者的职业风险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又要有利于劳动者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善意地履行劳动合同。
最终被判承担20%的赔款
一审法院认为,夏某作为有三年从业经验的高级客户经理,理应按照用人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相关法律,以及相关行业规定,善意、审慎的履行劳动合同,因其在本案涉诉基金推介和销售的全过程中,存在故意和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本案涉诉损失的行为,夏某理应承担合理赔偿责任。
对于宜信财富天津分公司应承担的赔偿责任问题,宜信财富天津分公司及其总公司在明知涉诉基金销售过程中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同时因重大失误未能审核出客户随意添加“非”字的情况下,仍然通过了本案涉诉基金的最终审核,从而导致本案涉诉损失的发生。
结合上述用人单位对于经营风险应当高于劳动者应承担的工作风险的论述,宜信财富原天津分公司具有较大的过错,应当对涉诉损失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
现夏某与宜信财富天津分公司告已于2015年11月28日终止了劳动合同关系,根据双方所应承担的经营和工作风险、过错程度,以及被告离职前12个月的年收入等因素,酌情认定被告应赔偿原告本案涉诉损失的20%,即38487.85元为宜。
夏某不服判决继续上诉,主张宜信财富不具备销售涉案基金的资格,夏某不应承担责任。
对此,二审法院认为宜信财富可否具备销售涉案基金的资格,应由相关主管机关予以认定及处理,夏某作为劳动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而应承担的合理赔偿责任不能因此而免除。
因宜信财富司天津分公司于2019年12月25日注销,一审判决所确认的各项权利义务应由宜信财富承担。
夏某应于二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宜信财富赔偿38487.85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理财子公司进展提速。近期关于理财公司的消息密集而来。12月20日,城商行密集发布了理财子公司筹建和开业的进展公告,杭州银行理财子公司、宁波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日前,全部六家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正式开业。
此外,12月20日还有江苏银行理财子公司苏银理财、南京银行理财子公司南银理财公告获批筹建。
在中资银行理财子公司迅速发展的同时,银保监会12月20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还宣布,中国银保监会批准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和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东方汇理资管出资比例为55%,中银理财出资比例为45%。
据悉,这是第一家在华设立的外方控股理财公司。银保监会同时还表示,目前,还有其他国际资管机构正在与有关银行理财子公司沟通,协商合资设立外资控股的理财公司。
当日据彭博社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资产规模近7万亿美元的美国资管机构贝莱德、新加坡头号资管机构淡马锡和国内四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签署了非限制性谅解备忘录,正在商议成立合资理财公司。
记者注意到,对于这些外资机构控股或者参与合资资管机构的定位和属性,业内仍有颇多疑问,东方汇利与中银理财合资成立的、由东方汇理控股的合资公司,与目前国内银行的理财子公司是否是同一类机构,二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和区别?
多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从股权关系上来看,合资公司属于理财子公司的子公司,也就是有银行的孙公司,严格来说并不是新生事物,更类似于传统的资产管理公司。早期银行发起设立资管公司,比如基金公司,就有与外资股东合资的传统。不过,相较于此前的合资机构,最大的区别是,此次是由外方控股,主要体现了当前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背景下的新举措。
关于这种与银行合资、由外资控股的模式,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成立的是理财公司,由银保监会发牌监管,但是外方股东东方汇理本身又并非一家银行,因此合资公司在境内运行和监管需要引进一家银行类机构,以保证其运行的合规性。如果外方是一家外资银行的话,那么就不一定要以这种方式,可以自行申请百分之百持股的机构。
这一合资理财公司成立的监管政策背景是,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金融业开放11条,其中有一条是:允许境外资管管理机构与中资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合资设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
具体而言,如果是外资银行可以自行发起设立理财子公司,外资金融机构可以参股,外资资管机构既可以参股理财子公司也可以和理财子另外再设立一个外方控股的资管机构。
合资理财公司在功能和经营范围层面是否属于理财子公司序列?一位金融领域专家表示,如果说理财子公司含义是由银行的存量资管业务的合规化转型和持续经营,那么合资理财公司自然不属于理财子公司这个序列。
那么这一在银保监会监管下、又不属于理财子公司序列的合资理财公司将会开展什么业务,是否已可以发行产品?资管业人士意见不一,有人认为更类似此前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的私募资管公司,服务高净值人群为主,也有人认为允许发公募产品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在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快速转型和发展的当下,即使暂时不发行公募产品也仍然有很大业务空间,包括投资顾问、理财咨询等等。
对于此次合资理财公司的成立,银保监会表示,是落实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将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资管机构在经营理念、运营管理机制、资产组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经验,同时发挥中方股东在渠道、客户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入理解和投资能力等方面的长处,进一步丰富资管市场主体和产品种类,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服务需求。
Steven C-All of Me (Instrumental Version)04:58来自青菜的金融学堂
青菜就是我,我就是青菜。
在上公司理财的时候,专业老师就反复强调是核心课程。公司理财占据了微观金融的大壁江山,并且其蕴含的理财思想搬运到个人理财中也是可以的。所以,今天青菜就带大家走进公司理财,看看它是什么?它的目标是什么?它存在什么难题?
01公司理财是什么?
公司理财是根据资金的运动规律,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以提高资金运用效果,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管理工作。
那么公司理财和公司会计一样吗?青菜认为它们的本质是不同的,公司会计偏向于对账记账,是算钱的,而公司理财是在资金时间价值的基础上,管理资金,强调资金是否已经合理配置,是生钱的。
所以不是所有金融人都会在生活中有条不紊地去记账的,青菜就是一个反例。青菜在乎的不是这笔钱计入了本子没有,是多了还是少了,青菜在乎的是这笔钱是否实现了它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金融人是这样的。比如去买东西,跨过一道道优惠门槛,青菜就会很开心,但至于究竟省了多少,其实是不知道的,再比如青菜没有时间,也会习惯把钱都塞在定期理财项目里,看到“您的收益率打败了多少多少的全国财友”,就很开心。
02公司理财的目标是什么?
在讲目标之前,青菜先来说说公司理财都包括什么?公司理财包括三项,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净营运资本管理。
投资决策: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即钱到哪里去(资本预算)。
融资决策:涉及资产负债表的右边,即钱从哪里来(资本支出)。此外,在融资决策中,债务型融资是指发行债券或借款;权益型融资是指发行股票。由是,资本结构就是短期及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之间的比例。最佳的资本结构是融资成本最小时的负债和权益的比例。
净营运资本管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在数量与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流入和流出经常在时间上不匹配,净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公司理财是经理为股东做决策。其目标是什么?经济学家们先后提出了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现有股票的每股价值的最大化,愈加完善,循序渐进。
利润最大化的缺点:没有考虑到利润的取得时间;没有考虑利润与投资资本数额的关系;没有考虑获取利润与承担风险的关系。
每股收益最大化的缺点:没有考虑每股利润的取得时间;没有考虑风险。
现有股票的每股价值的最大化:考虑到无可活跃交易股票的企业;公司股票的全部价值就是所有者权益的价值。
03公司理财存在什么难题?
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青菜将它们的特点罗列如下表。
在大型公司,所有权可能分散在大量的投资者中,意味着管理层有效控制了公司。代理关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为代理关系,如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代理问题:存在利益(目标)上的冲突,这种冲突被称为代理问题。
管理层目标:额外的消费偏好/避免个人成本。
代理成本:代理问题产生的成本。其中,直接的有,使管理者受益,但股东损失的公司支出,以及监督管理层需要的支出;间接的有,失去的机会等。
降低代理成本(冲突的平衡):管理人员的薪酬、公司的控制(代理权之争、接管)。
可以说,对公司理财中代理问题的探索还没有结束,无论是外界的压力,还是内部的控制,都无法完全解决代理难题。青菜和你下期见。
上期文章回顾:利率决定理论:产品市场还是货币市场
每一次看见电视上报道有“投资理财公司跑路”“投资人血本无归“的消息,我都会默默转台。
因为内心会觉得自己曾经是害别人倾家荡产的一员。
2015年我进入武汉一家金融公司做一名文员,非常高端大气的写字楼,里面人来人往,大家都穿着职业装,一副城市高端小白领的姿态。
奇怪的是,公司这么大,职能部门只有不到10人,业务部门有500人。每周开会的时候,公司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业务人员特别喜欢在周会那一天带客户来,让客户见识一下公司的活力和软实力,还会带着客户绕着偌大的公司转圈圈“你们看,这么大的写字楼,就是我们老板买下来的。您别怕钱出不来,这楼在这呢!”
不到半年,公司兑付困难了。短短几天我就经历了“跳楼”“油漆泼门”“堵门”“打人”等等一系列状况
敢这么做的,还是有能耐想把钱拿回去的。大部分都是老爷爷老奶奶,哭求着说“这是我养老的钱”“我儿子不知道”“我有糖尿病老伴患癌”
没等到公司被封掉我就走了,因为已经两个月没发工资。
据离开后同事讲,公司涉案金额达20多个亿。
把这段经历写出来,想不想更多的人受骗。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不要贪小便宜
那么多老爷爷老奶奶是怎么心甘情愿把钱拿出来的呢?因为四个鸡蛋和一个水杯。
公司专门有电销部门,打电话第一句不是要爷爷奶奶投资理财,只说这里有免费的鸡蛋和水杯领,来了也不吃亏,有时候还会领着去吃饭。老人大多朴实,被一些销售人员哄骗之后就把钱拿了出来。
2.不要相信投资理财赚了钱的人
这句话可能理解起来有点问题,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前公司的500名销售最初只是从15名销售发展出来的客户。
举个例子,我是销售,你是我的客户,我叫你入职公司,你所有签的单子我都能拿提成。
3.力度越大越要拒绝
公司一开始资金充足的时候,什么活动都没有。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投资人更多的投资。如何吸引投资人?给礼品!给现金!车接车送!
你以为你赚到了?实际上这个公司快要完蛋了。
4.背景调查要充分
我观察了半年,为什么投资理财受骗着大部分是老年人?除了一部分性格原因外,因为老人信息来源太少。
就以前公司说整层楼都是老板的来说,年轻人起码会去进行一个网络调查,是不是还不知道么?
整篇文章绝无虚言,希望大家能让家里老人看看,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
六大行理财子公司全获批
截至2019年5月29日,国有六大银行最后一个邮政储蓄银行的理财子公司也已经获批,意味着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已经全部获批。而工行,建行和交行的理财子公司已经开始营业,很多人就在问银行理财子公司到底是干什么的?以前在银行不是照样可以储蓄,可以理财投资,分出来个银行理财子公司到底有什么用呢?
说白点,银行理财子公司相当于银行的“儿子”,属于孵化出来的,也就是把原来银行所有的理财业务分离出来,以后银行就不再做理财业务。而银行理财子公司全部以理财为主,但是却不能抢了“老爹”的存款业务。
简单的说,比如个人要做银行理财,以前委托银行,现在委托的是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理财经理现在也都在银行理财子公司当中。以后的银行公募理财产品都在银行理财子公司购买。而银行理财子公司基本上注册资本都是六大行控股为主,有的基本上是全资控股。
六大行的注册资本都近乎上百亿,工行不超过160亿,农行不超过120亿,建行不超过150亿,中行不超过100亿,交行和邮政储蓄银行都不超过80亿,基本上注册地首选一线城市,后续应该会朝着二三线发展。
做为银行专门做理财的子公司,未来的理财顾问,理财咨询业务,理财产品发布都是在银行理财子公司进行。可以说银行的很多业务剥离出来,未来的银行业务也比较专一一些,繁杂的业务剥离出来,也有利于银行业务人员专业做自己的业务。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全部获批,也算得上跟上国际轨道。要知道在美国理财公司是比较多的,诸如个人投资股市的散户比较少,多数是委托理财公司进行。
理财公司原先在很多人的眼里不是太靠谱,但是以六大行牵头之后,未来的理财公司专业上也稍微可靠一些。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也多了一个专业的渠道进行投资。学习一下美国的理财公司,专业打理客户财产,实现稳步收益。对于股市来说,六大行理财子公司的获批和运营同样是利好,未来有利于各项资金流入股市。无论是公募资金还是其他理财产品都有可能流向股市。
对于很多需要理财又找不到门路的朋友们来说,未来六大行的理财子公司就是自己的一个投资渠道,可以通过专业人士进行业务咨询,同样可以投资相关的理财产品,以后会更加方便一些。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而且总在推陈出新,不难发现很多理财产品都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所配置的。有一些基金公司在不同的环境中推出新的理财产品,这样做是为了当年的基金跑赢市场,同时也让更多的投资者有较好的选择。理财公司推出的产品,到底是根据什么来选择的?
理财公司会根据投资者的意愿来进行选择,骑牛看熊来打个比方,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而这一年医药类型的基金受到追捧,而国家大基金推出的集成电路、自主可控的软件基金、半导体基金、芯片基金等等产品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这时理财公司在推出产品时就会以这一类产品为主,这就叫做乘风拓浪,只不过之后是否能赚钱,那就要看投资者选择产品的能力了。
理财公司推出的产品一定会顺应当时的市场,即使这个产品上市后不赚钱,依然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和管理费,所以投资者在“跟风”买入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别人只是想赚你的手续费,而自己亏损了手续费是要付出的,风险也要自己承担。骑牛看熊认为专业的投资者要根据行情来进行分析,以及理财产品的走势图来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越是被人追捧的产品越是要小心,因为真正特别好的产品已经“内销”了,你根本买不到!
从近几年理财公司推出的产品来看,老年化的产品比较受到欢迎,还有5G时代的科技类基金,以及2020年的医药类型理财产品,都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在2020年7月迎来了一波牛市拉升的行情,投资者会发现理财产品中的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这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而推出的产品。骑牛看熊认为投资者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即使听说身边的亲朋好友赚钱了,在买入产品时一定要将风险放在第一位,毕竟别人赚钱也没有止盈离场,只要不离开金融市场,谁赚谁亏永远没有一个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