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 地图

乌克兰拿历史地图说事:俄罗斯这些领土都属于我们!不止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半岛的归属涉及领土、历史、地理、政治的纷争,从一开始,俄罗斯就已经做好了应对这种困难的准备。

据外媒12月2日报道称,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于前日向乌克兰发出了提醒,称如果基辅不能善待本国的少数民族,可能致使更多的地方从乌克兰分离出去。

沃洛金提及的少数民族,应该指的是在乌克兰分布的俄罗斯民族,所谓的更多的地方应该指的是当下的顿巴斯地区,毕竟在克里米亚“木已成舟”的前提下,基辅唯一能够收复失地的区域也只剩下乌东这块“是非之地”。

针对俄方表现出的善意,乌克兰方面则毫不客气的予以驳斥。乌克兰负责欧洲事务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的副总理库列巴称,没有任何地方欲从乌克兰脱离,俄国杜马主席恐怕要为此难过了。他进一步指出,为了恢复历史的正义,展现民主管理的效果,让俄罗斯人过上欧洲人的生活,基辅已经做好了准备,欲兼并后者的部分地区。

库列巴还向外方展示了一张绘制于20世纪初叶的“乌克兰概况图”。在这幅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克里米亚半岛、卢甘斯克、顿涅茨克都被标注了乌克兰领土。

库列巴通过展现历史地图以期从法理上实现对上述地区的管辖,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在处理领土纷争时通常采用的方式之一。但这种处理方式有一种最大的弊端,虽然可以在舆论层面为自己博得支持,但在实际领域却无任何效果。很简单,没有哪个国家会轻易的让出自己的土地,更何况对于俄罗斯这样大胃口的国家而言。

这背后的寓意已经很明了了,俄罗斯不会放弃对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而乌克兰针对失地的索要也将徒劳无功。俄乌对垒呈现如此的紧张态势,早已在各方的预料之中。在莫斯科看来,波罗申科等高层站在了北约一面,对己方构成了深度的封锁。而控制克里米亚半岛,或是打破西方组织封锁的最好方式。

因此我们看到,在克里米亚公投入俄罗斯的怀抱以后,俄方的装甲、军机、导弹等战略实施进入了该区域。俄方的目的很明显,通过武力的方式,遏制乌克兰的扩张,实现对基辅的全面压制,迫使其放弃对克里米亚的收复之心。

但是莫斯科也忽略了一个事实,无论克里米亚之前属于谁,但在乌东战争之前,这里其早已成是乌克兰的一部分,并得到国际社会承认。5000万乌克兰人显然不会容忍克里米亚一直插着俄罗斯的国旗。因此索要失地、和俄罗斯加强对垒力度,成为了泽连斯基政府的首要执政目标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快速有效的处理自身和卢甘斯克地方当局的矛盾,让后者重回自己的怀抱比较克里米亚问题更为的实际。基辅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只有一个办法,在认可俄罗斯已经控制克里米亚半岛的前提下,在《明斯克协议》的框架下和顿巴斯地区加大沟通,或是保障自身权益不再受损的唯一方式。

这一诉求曾获得基辅的间接肯定,泽连斯基不止一次表示愿和俄方共同回到谈判桌上。然而在美国、西方组织以及内部反俄势力的干预下,最为接近解决领土纷争的机会被浪费了。

而泽连斯基再次被民意裹挟,其不得不通过强硬的姿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考虑到俄方的强大实力,纵使基辅拿出诸多历史依据,其又能对当下自身“四分五裂”的状态能做出多少有益的改观呢?这值得各方深思,也值得基辅反思。

一句话,和谈或是基辅唯一能够做出的补救措施,和俄方再度对垒,恐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分裂状态。

展开
收起

乌克兰和北约划下禁区实弹演习,俄海军直接无视,在同一区域演习

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称,俄罗斯海军“海洋之盾2020”大型演习在波罗的海开始,已有30多艘军舰参加。俄罗斯国防部宣布说:“ 2020年海洋盾牌海军演习是在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尼古拉·埃夫梅诺夫海军上将的领导下开始的。”

俄军开始大演习

在演习的第一阶段,这些船只离开锚位,执行了排雷任务,然后完成了在波罗的海指定地区的部署。俄罗斯国防部该部澄清说,沿海部队,防空和海军陆战队以及海军航空兵也参加了演习。作为演习的一部分,俄罗斯海军部队还将进行火炮射击以及实际发射的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俄罗斯国防部补充说:“目前,正在解决抵抗敌人的空袭,海军的拦截,潜艇的搜索和摧毁以及战术突击部队登陆的问题。”

美军那边也带着演习呢

就在俄罗斯海军在波罗的海大演习之际,乌克兰担心俄罗斯已开始积极干涉乌克兰和北约“海风”的联合演习。乌克兰军事专家米哈伊尔·贡查尔认为,俄罗斯海军舰队不仅密切监视北约的演习,而且干涉,积极干涉乌克兰和西方国家这些演习,制造各种挑衅性的局势。例如,如果去年在“海风2019”期间有这样一个重点,俄军划定演习区域,和乌克兰和北约国家划定的黑海演习区域的一部分重叠,俄军在乌克兰与西方国家演习已经开始的时刻,马上举行大规模演习。

能拦得住彪悍的俄国人?

今年,这种情况表现得更加残酷:俄军不仅封锁了演习区的一部分,而且整个水域的一部分也被俄罗斯黑海舰队保留,俄军借口根据国际公约,俄罗斯黑海舰队马上进行演习。“也就是说,俄罗斯再次为了设置障碍而这样做。”贡查尔说。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贡查尔提议将北约舰艇放置在海风演习区的外围,据称这应该阻止俄国舰队。

俄军就是来捣乱的

“我们了解到俄罗斯的反应,因此应该实施出不同的回应水平,这应该已经包括以下事实:如果明年进行下一次海风演习,演习乌克兰所在的水域应该是不再只是通过参加演习的人的地图上的坐标来表示,北约军舰应该站在该区域的角落,这将防止不是这些演习参与者的另一个国家的船只进入该区域。特别是俄罗斯的军舰。”

展开
收起

乌克兰前女总理季莫申科感染新冠,“发烧39℃,她在挣扎”

海外网8月23日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乌克兰前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感染新冠病毒,目前情况“严重”。

报道称,季莫申科的新闻秘书玛丽娜·索罗卡(Marina Soroka)在脸书上确认这一消息,称“是的,很不幸,这是真的。检测结果表明,季莫申科感染了新冠病毒。她的病情被评估为严重。她的体温上升到39度。她在挣扎。”

资料显示,季莫申科曾两度任乌克兰总理。在参与政治之前,她是位成功但极受争议的女企业家,为一天然气寡头。之后曾两度筹组联合政府,成为乌克兰第一位女总理。卸任总理后,季莫申科于2010年总统选举中落选。翌年10月,她被控在2009年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协议中滥用职权而被判监7年,至2014年2月获释。其后她于同年和2019年的总统选举中均吿落选。

总统妻子儿子均曾确诊

据中国新闻网,根据乌克兰官方发布的最新数据,过去24小时乌克兰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87例,新增死亡27例,新增治愈500例。

截至23日,乌克兰累计确诊104958例,死亡2271例,治愈52235例;死亡率为2.2%,治愈率为49.5%。

乌克兰首都基辅过去24小时新增确诊307例,系各州市中新增人数最多的地区。乌克兰8月1日根据各地疫情形势,将各州市划分为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区域,基辅目前被划为黄色区域。

乌克兰疫情地图(图片来源:乌政府官网)

据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报道,乌克兰武装力量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称,乌克兰军队新冠肺炎感染人数仍在持续攀升,过去24小时新增48例,截至23日累计确诊579例,累计死亡6例,现有901名现役军人在接受隔离。

本周,聚集性感染事件仍时有发生,乌西部城市利沃夫市议会逾20名工作人员和1名议员被确诊;乘包机前往爱沙尼亚的乌克兰劳务移民因违反当地防疫隔离规定,将被罚款和遣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1日证实,其7岁的儿子基里尔此前曾感染新冠病毒。6月12日,乌总统办公室宣布,总统夫人叶连娜·泽连斯卡娅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叶连娜母子二人均具有新冠抗体。

乌克兰卫生部近日表示,鉴于新冠肺炎发病率大幅上升,卫生部计划修改医疗机构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办法,医院将只收治重症患者。目前中症患者仍可入院治疗。

近49万乌克兰人失业

商务部网站日前消息,乌克兰通讯社8月20日援引国家就业中心消息,自乌克兰开始检疫隔离以来,失业人数同比增长67%,“成千上万的公民失业:既有脑力劳动者和也有最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自3月12日检疫隔离开始至8月20日,有43.18万人失业。”

图片来源:摄图网

根据该部门的数据,目前近48.8万乌克兰人处于失业状态(去年同期为27.6万),有41.1万公民获得失业救济。中心同时指出,登记失业人数逐月减少。4月有14.9万人失业,5月有9.7万人,6月有7.5万人,7月有6.8万人。在五个月的检疫隔离中,有24.5万公民找到工作,其中包括是16.8万失业者。此前有报道,截至6月1日,在基辅市就业中心登记的失业人数为22700,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倍。

据商务部网站,乌克兰经贸农业部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经济活动观察显示,乌克兰上半年GDP同比下降6.5%,其中,第二季度下降11%,好于此前预计的14%。

乌克兰国家银行在其《8月银行业展望》中指出,在COVID-19大流行的背景下,尽管贷款成本进一步下降,但企业和居民贷款需求下降,导致银行的贷款组合减少。因此,第二季度商业贷款组合(不含准备金)按格里夫纳计下降了6.3%,按美元计下降了3.6%。第二季度居民贷款组合自2017年初以来首次下降了5%(4月为-4.4%)。家用电器和汽车贷款减少,家庭和企业存款继续增长。格里夫纳家庭存款在第二季度增长了10.9%,主要是活期存款增加。

图片来源:摄图网

乌经贸农业部的月度经济活动动态显示,乌克兰经济已摆脱因国内外严格的防疫措施带来的最极端的负面影响。其中,今年4-5月隔离封锁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目前经济已在逐步放松防疫隔离措施的背景下得到逐步恢复。

据报道,7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一项规定,宣布将在今年8月1日至明年1月31日期间,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可免签的对象范围为以旅游目的入境和过境乌克兰领土,且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有消息指出,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制度旨在发展乌中两国友好关系,促进两国在旅游领域的双边合作。

知名机构标普预测,2020全年乌克兰经济将下跌5.5个百分点。对于自家旅游产业的前景,乌克兰更是十分担忧。数据显示,2019年赴乌克兰旅游的外国旅客总人数为1360万人次,为其带来了14亿美元(约合98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收入。

乌克兰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国每年的旅游收入占其GDP的比重在1.4-8.8%不等。然而,考虑到全球的旅游需求低迷,乌克兰国家新闻社4月28日的报道指出,该国认为,新冠疫情将使得其旅游进出口服务遭受15亿美元(约105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预计将超过2019全年的旅游收入。

编辑|孙志成杜恒峰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

中新网、海外网、环球网、商务部网站

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展开
收起

都从苏联获得领土,哈萨克斯坦如何避免乌克兰克里米亚的悲剧?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期的一件大事,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强国苏联最终瓦解,分裂为15个独立国家。关于苏联解体的受益者和受害者说法不一,但从领土面积的角度看,素有苏联两大“粮仓”的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无疑是苏联解体的赢家,前者得到了赫鲁晓夫的慷慨赠品——战略地位重要的克里米亚半岛,后者得到了与原哈萨克斯坦接壤的五个州上百万平方公里,在苏联健在的前提下,上述举动不过是一个国家内部的行政疆域调整,谈不上什么要紧。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大厦轰然解体,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也宣布独立,苏联时期确定的行政疆域也顺势成为新生国家的领土。

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乌克兰并没有真正守住克里米亚这块宝地, 2014年,在俄罗斯的操纵下,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乌克兰甚至连俄罗斯人占据人口优势的东部地区都难以有效掌控;反观哈萨克斯坦,情形大相径庭,哈萨克通过迁都北部俄罗斯人口占优势的阿斯塔纳(即现在的努尔苏丹)、人口反向换血等手段,成功地稳固了北部新增加领土的向心力,实现了“去俄罗斯化”,杜绝了俄罗斯索要昔日领土的念想,克里米亚式的悲剧在哈萨克斯坦重演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

世界上最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的由来

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横跨亚欧两洲,以乌拉尔河为洲界,其国境线总长度超过1.05万千米。国土多平原和低地,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其中沿里海地带低于海平面达28米;最低点卡拉基耶盆地低于海平面132米。

哈萨克斯坦地图哈萨克斯坦国徽

哈萨克斯坦脱胎于中亚草原上的哈萨克汗国,从人种上看,哈萨克是多种古代游牧民族的混血集合,除了众所周知的突厥人之外,还包括塞种人、辛梅里安人、斯基泰人等。在13世纪蒙古帝国兴盛之际,中亚地区大都属于窝阔台汗国,到了15世纪末期,哈萨克汗国独立,大致可以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随着蒙古准噶尔汗国的兴起,大玉兹被纳入准噶尔汗国疆域,而另外的中玉兹、小玉兹则投靠了南下的沙俄帝国。

在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57年,清朝终于彻底击败了准噶尔汗国,此时的哈萨克人在沙俄帝国的统治之下日子并不好过,于是,转投门庭,归顺清朝,成为清朝在中亚地区的藩属国。随着晚清时期国力不断衰落,沙俄帝国加紧在中亚地区的蚕食扩张,在公元1864年,逼迫清朝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划分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吞并了哈萨克汗国,这就是哈萨克斯坦的雏形。

在沙俄帝国的统治下,中亚各民族普遍存在独立倾向,只是慑于沙俄帝国的强大,没有轻举妄动。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沙俄帝国濒于崩溃,1917年,十月革命趁势爆发,成立了苏维埃政权,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忙于应对以高尔察克和邓尼金为首的白军以及波兰军队的进攻,暂时无暇顾及中亚地区,哈萨克人趁机成立自己的国家。但是,到了1920年,稳住阵脚的苏联政权重新控制了中亚地区。

为了巩固在中亚地区的统治,苏联政府决定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扩充相对乖巧的哈萨克斯坦的势力,用以牵制其他中亚民族。于是,苏联将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北部的锡尔河州和七河州划给哈萨克斯坦,这样一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各加盟共和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为了严密控制哈萨克斯坦,毕竟哈萨克斯坦当时的主体民族是哈萨克人,苏联人又拿起了民族渗透的老招数,将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俄罗斯人占优势的科斯塔奈州、北哈萨克斯坦州、阿克莫拉州、卡拉干达州和巴甫洛达尔州划归哈萨克斯坦。这样一来,哈萨克斯坦的面积陡增上百万平方公里,达到272.49万平方公里。

独立之初的哈萨克斯坦面对的人口与领土分裂窘境

1991年底,苏联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此时的哈萨克斯坦虽然宣布独立,但离开了苏联这颗大树的庇护,哈萨克斯坦国家前途有点迷茫,因此,哈萨克斯坦试图与俄罗斯“抱团取暖”,此时的俄罗斯自顾不暇,没有理会哈萨克斯坦递过来的橄榄枝。于是,不得已之下,哈萨克斯坦只得独自选择国家发展的方向。

前面已经提及,苏联将大片土地划给哈萨克斯坦,但随着而来也有大量的俄罗斯人涌入哈萨克斯坦。20世纪尤其是十月革命后,俄罗斯族向中亚(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大规模的移民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0年代,苏俄内战和沙俄欧洲部分遭遇大饥荒,许多俄罗斯人逃难到中亚;第二阶段,1930年代,苏联工业化进程开始,特别是1936年哈萨克斯坦加入苏联后,大批俄罗斯人支援中亚,发展当地制造业;第三阶段,二次大战期间,苏联人口和装备向大后方的中亚地区疏散。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欧洲部分的工厂和人员疏散到中亚和西伯利亚,继续运转并支持前线;第四阶段,1954年,苏共中央全会在听取了赫鲁晓夫的报告之后通过决议,为了大力增加中亚地区的粮食生产,在哈萨克斯坦和西西伯利亚大规模开垦生荒地。这就是著名的“处女地运动”。此后五年,苏联政府为此投资67亿卢布,动员数十万俄罗斯裔志愿者到此地安家落户,大量俄罗斯族人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进而改变了当地的人口构成。

这样的人口涌入正是前苏联当局喜闻乐见的,这就导致在苏联解体之初,哈萨克斯坦两大民族哈萨克族与俄罗斯族人口大致持平。据1989年7月苏联最后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在当时的哈萨克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大民族哈萨克族有65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39.7%;第二大民族俄罗斯族有62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37.8%。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更关键的是,在巴尔喀什湖以北,尤其是与俄罗斯接壤的三个州——巴甫洛达尔州、北哈萨克斯坦州和克斯塔奈州,俄罗斯族人口却占绝大多数。当时的哈萨克斯坦精英阶层对此忧心忡忡。

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曾说:“哈萨克斯坦的一个特点是, 它的主体居民虽是一个最大的民族集团,但却是不占共和国人口绝对多数。”

新生的哈萨克斯坦,面临如何整合国家各民族势力,凝聚国家向心力的难题,这事关新生国家的国家安全和政权巩固,离开这一前提,国家的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而哈萨克斯坦面对的最棘手的政权巩固问题就是人口与领土分裂窘境。即哈萨克斯坦国内哈萨克人并不占据人口绝对优势,而俄罗斯人在被划入的北部多州占优势,哈萨克斯坦存在潜在的国家分裂风险,“去俄罗斯化”势在必行。

马基雅维利的信徒:纳扎尔巴耶夫力推迁都

如何破解面临的人口与领土分裂窘境,成为时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亟待解决的难题。纳扎尔巴耶夫最终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方法,那就是迁都和实行人口反向换血。个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纳扎尔巴耶夫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政治家马基雅维利的信徒。

马基雅维利在代表作《君主论》中,分析了一个扩张领土的国家如何去管理新获得的领土,如何将其有效地纳入自己的管辖和统治。他说你占领了一块新领土之后,不外乎两种选择,要么你把当地的人斩草除根,特别是当地有权势的人。如果你不使用这种残暴的手段,你就要去殖民。要巩固这块新获得领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将首都迁移到这块土地上,使其成为国家无法分割的土地,在经过若干年的移民和社会改造之后,这块新获得的领土将会牢牢地与国家融为一体。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的治理思想。当初宋太宗赵光义要求大臣们献“备边之策”以抵御契丹入侵,宰相卢多逊曾提出“移都”的建议,而且要“移都”到边境城市镇州去,等扫清契丹后,再“移都”回汴梁。这个意见没有被采纳,但在与契丹胶着的紧张时刻,这个意见不失为一种大见识。我们现在也不得知,身处东西方交汇的中亚地区,纳扎尔巴耶夫究竟是心有灵犀,还是是他善于向已故圣贤取经问道。

力主迁都的哈萨克斯坦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自古以来,无论在哪个国家,迁都都是一件国家大事,基本上都是要受到盘踞在原首都区域内、坐拥大量政治经济利益的群体坚决反对。迁都不乏夭折的前例,如宋太祖赵匡胤试图迁都洛阳未果,崇祯帝试图南迁南京,遭到群臣坚决反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大臣在北京拥有大量利益,即使是成功的案例,也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他很快力排众议,将这一设想付诸实施。

1994年7月,建国仅两年多时间,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下,哈最高苏维埃通过迁都决议,并成立迁都委员会,开始研究迁都何处为宜。

之所以要从气候温暖的首都阿拉木图迁都,原因无疑是有多方面的。

一是受地形限制,土地资源有限的因素。阿拉木图无疑是一块好地方,但它地形先天不足,位于阿拉套山北麓,东西南三面环山,土地后续开发受限制。

二是受地形和气候影响,空气污染严重,不宜作为首都。受地形限制,阿拉木图三面环山,空气对流不畅,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有效消散,这在冬季体现得尤为明显。

三是发生地震的潜在风险。从地质结构上看,阿拉木图刚好处于北天山地震帶,属地壳垂直差异运动很强烈的地带,发生大地震的概率很高。1812年至1911年,阿拉木图地区仅里氏7.7级以上强震就发生过至少四次。近年来,虽然阿拉木图没有发生高等级的地震,但低烈度的地震时有发生,这也是哈萨克斯坦迁都的一大诱因。

但是,纳扎尔巴耶夫坚持迁都的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在于阿拉木图地理位置过偏,处于东南一隅,难以有效驾驭遥远的北方各州,助长其分裂倾向。打开哈萨克斯坦地图,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作为一个领土大国,首都阿拉木图位于东南部,距离吉尔吉斯斯坦不过二十公里,缺乏战略纵深,这显然不利于国家安全。

那么,纳扎尔巴耶夫何以力排众议,甚至背着违宪的骂名,毅然将首都从气候温暖、景致醉人的“苹果之城”阿拉木图迁往苦寒之地阿斯塔纳?

按照当时哈萨克斯坦议会的迁都城市标准,哈萨克斯坦国内共有4个城市作为候选,分别是卡拉干达州的乌勒套市和首府卡拉干达市、阿克纠宾斯克州(1999年改称“阿克托别州”)首府阿克托别市和阿克莫拉州首府阿克莫拉市。前三座城市各有千秋,但都有不足之处,无法适应当时哈萨克斯坦面对的国家安全需要。

最终,1997年12月,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城市阿克莫拉(哈语意为“白色坟墓”,原名切利诺格勒,1991年哈独立以后恢复其旧称阿克莫拉)正式取代阿拉木图,成为首都。

中亚地区形势图从阿拉木图到阿斯塔纳

1998年5月,纳扎尔巴耶夫签署命令,宣布将新首都阿克莫拉更名为阿斯塔纳(哈语意为“首都”)。阿斯塔纳尽管冬季异常寒冷,并不十分适合人类居住,但它位于哈萨克斯坦北部,这座地处哈萨克族与俄罗斯族势力范围分界线的城市,其实也是哈萨克传统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文明交融拉锯的角力点。定都于此更加有利于政府掌控北部以俄罗斯族居多的各州。同时对全国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原来的9州增加到14州,等于是在俄罗斯族居主导的州打入一个楔子,起到事实上监督作用,维护了哈萨克斯坦的国家统一。

在纳扎尔巴耶夫退休后,为了表彰其对国家的贡献,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决议,将首都阿斯塔纳更名为努尔苏丹。

迁都阿斯塔纳再加人口换血政策成功地保障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安全

迁都阿斯塔纳只是保障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的重要一步,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对原苏联划分出去的领土有或多或少的惦记,甚至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时刻,成功地煽动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但迁都阿斯塔纳使得对昔日苏联强盛荣耀念念不忘的俄罗斯政府始终有所顾忌。但哈萨克斯坦政府也深知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改变北部多州哈萨克人占据人口劣势,进而在哈萨克斯坦国内占据绝对多数,一旦强大的邻国介入,哈萨克斯坦有陷入国内民族危机的可能。即使在迁都两年后,俄罗斯族人仍然在上述三州人口占据绝对多数,哈萨克族仍然处于劣势。据1999年哈萨克斯坦第一次人口普查资料,北部边疆巴甫洛达尔州、北哈萨克斯坦州和克斯塔奈州的哈萨克族人口占比分别仅为38.7%、29.6%和30.9%。

为此,迁都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还必须尽快在阿斯塔纳周边大量迁入哈萨克人,改变这里的民族人口构成比例。因此,哈萨克斯坦政府开始多管齐下,在人口方面采取“反向人口换血”政策。

一是利用迁都阿斯塔纳的契机,从全国各地大量迁入政府官员及其家属,并吸引大量哈萨克国内优秀人才来到首都发展就业。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发布数据,截至2020年3月1日,哈萨克斯坦全国人口总数为18,671,893人。其中,努尔苏丹市1,144,755人,从最初的不过寥寥12万人,发展为超过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仅次于原首都阿拉木图市的1,927,672人。努尔苏丹的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哈萨克人。

阿斯塔纳(努尔苏丹)哈萨克斯坦处于“一带一路”规划带

二是向全世界发出号召,鼓励海外哈萨克人返回母国,并承诺在工作岗位、资金补贴、土地房屋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1992年,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世界哈萨克人代表大会上号召海外哈萨克人回归祖国。为了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海外哈萨克人,1992年,哈萨克斯坦出台了《移民法》,1998年,出台了类似于《移民法》实施细则的《关于哈萨克人回归历史的祖国的构想》,1991到1999年间,哈萨克斯坦从外国迁入人口75.4万人,绝大多数都是哈萨克人。

三是继续奉行哈萨克民族主义政策,在政府岗位、工作机会等方面优待哈萨克人,使得许多有能力和经验的俄罗斯族人感觉到“隐形门槛”,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以及军事单位等关键岗位,重用哈萨克人,排斥俄罗斯人,自然也动摇了其在哈萨克斯坦内继续居住的信心,在哈国内生活、发展不如人意,自哈萨克斯坦建国之后便开始掀起移民外国特别是俄罗斯的浪潮。1999年,哈国尚有约449万俄罗斯族人,占总人口的约30%;到了2018年,俄罗斯族人口只有358.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至19.8%。

就这样,在两大民族人口的此消彼长之下,哈萨克斯坦国内民族构成开始发生逆转。到了2018年,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族人口为1225.0万人,比1999年高428万人,占总人口的67.5%(2009年为53.3%,1989年为39.7%),2009年的哈萨克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部俄罗斯人聚居的三个州的哈萨克族居民占比已经分别上涨到46%、34%和36%,且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总的来看,哈萨克斯坦“去俄罗斯化”的进程基本成功,克里米亚的悲剧在哈萨克斯坦重演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

结语

同样是从苏联那里得到了领土馈赠,独立之初处于主体民族人口和领土危机的哈萨克斯坦,没有上演乌克兰“克里米亚”式的悲剧,在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领导下,成功地实现了“去俄罗斯化”,守住了当年从苏联中央政府那里获得的上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纳扎尔巴耶夫深谙马基雅维利的帝王之术,通过迁都至北部俄罗斯人占据人口优势的努尔苏丹(即阿斯塔纳),并通过鼓励哈萨克人迁入和引导俄罗斯人回归俄罗斯等反向人口换血方式,最终实现了全国哈萨克人成为法定和实际上的人口主体民族,北部各州哈萨克人的占比也在稳步提升。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以稳健理念治国的哈萨克斯坦,仍将继续坚持低调行事,不轻易站队,在向欧美国家示好的同时,又不会轻易触怒强邻俄罗斯,甚至还会充分利用“上合组织”平台,再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其国家安全和发展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参考资料:《哈萨克斯坦的迁都及其历史意蕴》。

展开
收起

乌克兰推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隔离区旅游地图

新华社基辅12月13日电(记者陈俊锋 钟忠)乌克兰首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隔离区旅游地图13日在乌国家通讯社新闻中心与公众见面。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隔离区旅游公司经理叶梅利亚年科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隔离区旅游项目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绘制并出版相关旅游地图显得十分必要。选择13日作为首张旅游地图面世日,是为了纪念12月14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救援者日。

据叶梅利亚年科介绍,这张旅游地图特别标注并介绍了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内6处重要景点,即发生事故的4号机组反应堆及核电站冷却水渠,被废弃的普里皮亚季城,曾驻扎大批军人的“切尔诺贝利-2”军营,用于探测远程导弹的“DUGA-1”巨型雷达站,切尔诺贝利城行政中心,核污染救援设备坟场等。

此外,该旅游地图标记出隔离区内主要动物熊、鹿、野马、狐狸和狼经常出没的地点。推介的旅游项目还包括在核电站冷却水渠和水库边给大鲶鱼喂食等。

叶梅利亚年科说,这份地图不仅可以让游客了解自己的方位,同时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逾8吨强辐射物泄漏,成为迄今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严重的事故。以4号机组反应堆为中心向外30公里的范围被定为隔离区。近年来,随着隔离区内多数地区核辐射值恢复正常,4号机组反应堆新掩体2016年11月正式启用,隔离区旅游逐渐成了乌克兰旅游的一张名片。

展开
收起

又是地图惹的祸:乌克兰网友斥波兰“侵占”两座城

利沃夫市(图源:俄新社)

海外网9月4日电就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波兰之际,一张“出错”的地图引起了乌克兰网友注意。这张地图将乌克兰的利沃夫市和卢茨克市划归到波兰版图。

综合俄《消息报》、俄新社4日消息,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克米亚霍夫的乌克兰网友8月31日在社交媒体上传了几张波兰火车的照片,车身绘有波兰地图,其中包括利沃夫和卢茨克两座城市。该辆列车始发站为热舒夫市,终点到普热梅希尔市。

网友脸书截图

利沃夫市、卢茨克市现属于乌克兰西部城市,与波兰接壤,是乌克兰西部重要的工业和文化中心。在1918年至1939年间,曾属于波兰共和国领土。彼时,波兰版图囊括西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立陶宛部分领土。

俄媒还注意到,除了乌克兰城市标错,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也被划归至波兰。

这张“错误”地图立即引发乌克兰网友的不满。有人认为,正值泽连斯基出访华沙,纪念二战爆发80周年,波兰这张地图显然不利于两国关系。(海外网 张琪)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展开
收起

克里米亚半岛的前世今生,为何对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很重要?

1991年,苏联解体为15个国家,乌克兰的综合实力,仅次于俄罗斯。

乌克兰面积60.35万平方公里,比四川与重庆之和56.37稍大,约为俄罗斯1708万平方公里的1/28。但乌克兰气候比俄罗斯温暖,土地比俄罗斯肥沃,人口达到4254万,是俄罗斯1.44亿的1/3弱。

俄罗斯与乌克兰本来是好兄弟,现在却为克里木半岛(克里米亚半岛)反目,事情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呢?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黑海北岸。半岛与欧洲大陆结合部,西有卡尔吉尼特湾,东有锡瓦什湾,可以说半岛是深入黑海。

克里米亚半岛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包括两个区域,克里米亚共和国约2.61万平方公里,位于半岛西南部的塞瓦斯托波尔约864 平方公里。

塞瓦斯托波尔是一座要塞,1853年至1856年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塞瓦斯托波尔成为必争之地。当时进攻方是奥斯曼帝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大英帝国、撒丁王国,兵力接近100万。防守方是俄罗斯帝国,兵力超过70万。此战俄军伤亡超过四十万,联军伤亡超过20万,大多数士兵不是阵亡,而是因饥饿、营养不良、医疗卫生条件差死于伤病。

图-克里米亚攻防大战

1954年,苏联为纪念乌克兰成为加盟共和国35年,将克里米亚由俄罗斯划归乌克兰。

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半岛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

苏联解体前,俄罗斯与乌克兰是兄弟国,双方和睦相处。但苏联一朝解体,克里米亚的归属瞬间就成了问题,俄乌双方都声称对克里米亚半岛拥有主权。

苏联刚解体时,俄罗斯内外交困,在高加索山脉打了车臣战争,与格鲁吉亚也剑拔弩张。

1990年代,俄罗斯放任克里米亚半岛继续作为乌克兰的一部分,只是租借塞瓦斯托波尔部分土地,作为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基地。

等到车臣向俄罗斯臣服,格鲁吉亚威胁减小,俄罗斯就空出手来争夺克里米亚半岛,半岛上俄罗斯人在人数上有优势。

2014年,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举行全民公投,宣布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俄罗斯对此欣然接受,并由此拉开俄乌全面对抗的序幕。

克里米亚半岛东部隔着刻赤海峡,与俄罗斯的刻赤半岛相望。刻赤海峡全长41公里,最窄处只有4.5公里宽。两边的陆地交通要绕行约200公里左右,如果在这里修筑一座桥,那真是捷径。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为了方便入侵北高加索,跃跃欲试在刻赤海峡上修筑一座桥梁。

1943年,德军先是修了一条索道,每天可以运送物资100吨。从4月到9月,德军开始修筑公路和铁路桥。随着苏军的反攻,德军在9月份放弃修桥,同时摧毁已经完工的部分桥梁,以免为苏军所用。

1944年中期,苏军收复该地区后,接手德军留下的工程,于1944年中期修筑了一座4.5公里长的铁路桥,不过四个月之后,大桥被被流冰摧毀。

2014年,俄罗斯重新规划修建这座桥梁。在修筑期间,清理出约200枚二战期间的炸弹,甚至还发现了飞机残骸。

2018年,公路桥竣工,全长18.1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桥梁。此桥双向共四车道,水面以上35米,可以通行船只。

2019年,铁路桥也将竣工。

桥梁通车后,亚速海岸边的港口,货物吞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对俄罗斯而言,整个亚速海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内湖。货物由海路转陆路,也就是从一个口袋到另一个口袋。

对乌克兰而言,无疑是加上了一道枷锁。而且为了保护大桥安全,俄罗斯限制大吨位和超高的船只通过,所以会来往船只进行检查。

图-乌克兰人

对克里木半岛而言,过去靠渡轮运输,会浪费大量时间。如今桥梁通车,不仅方便物资的运输,更重要的是缩短了往来附近俄罗斯城市的时间,游客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展开
收起

地图看世界;离海洋最近的内陆国、乌克兰亚速海出海口被桥封死

世界上有一些国家离海很近,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出海口或海岸线很短,令人扼腕叹息!

一,摩尔多瓦——离海洋最近的内陆国。

摩尔多瓦共和国是位于东南欧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

摩尔多瓦没有出海口,就算距离黑海仅2km;

摩尔多瓦距离德涅斯特溺谷的最短直线距离仅2km。溺谷是因地壳沉降和海水倒灌而形成的漏斗形狭长三角湾,应属海洋范畴,且德涅斯特溺谷同黑海相通。

摩尔多瓦在靠乌克兰的领土没有出海的可能,及转向同文同种的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在靠近多瑙河的三角洲河滩地带,投巨资打造了朱朱列什蒂港口,期望通过莱茵-多瑙运河,打通摩尔多瓦南下黑海、西上大西洋的出海梦!

二,俄罗斯建桥封锁乌克兰亚速海出海口。

(黄圈为黑海,红圈为亚述海)

亚速海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一个被克里木半岛与黑海隔离的内海,乌克兰独立以后,它成为俄乌两国的"公海"。平均深度8米,最深处也只有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

刻赤海峡不仅全部处于俄罗斯领土范围之中,而且还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每年有超过7000艘船舶通过这一海峡,航运也十分繁忙。

2018年5月15日刻赤海峡大桥通车,大桥连接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西部和克里米亚半岛东部,全长19公里,为欧洲最长大桥。在通车仪式上普京亲自驾驶卡车通过大桥。

大桥建成之后,世界上最浅的海亚速海,基本上变成了内湖,一半海岸线在亚述海的乌克兰海军生生被逼成了蒙古海军,找谁说理去。

(保加利亚美女)

三,保加利亚是如何失掉爱琴海出海口的。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保加利亚因马其顿问题,在1913年6月向塞尔维亚及希腊宣战,但几个邻居没有一个帮保加利亚,黑山,罗马尼亚及土耳其几国群殴保加利亚;一国独战五国,保加利亚支持了一个月战争,被迫求和,胜利者把大部分保加利亚靠近爱琴海的领土都割走了,保加利亚的版图就变成了下面地图所示。

保加利亚还因此次失去大片领土,一战的时候,又站在德国一边,结果你懂的……

展开
收起

死城之谜地图演变,现实原型是乌克兰国难

太长不看版

死城之谜的地图演变:由棕→白→绿历届赛事里在死城之谜诞生的经典镜头死城之谜的现实原型:乌克兰国难,也是史上最大人为事故

死城之谜(Cache)是一张由Team 3D的前职业选手Volcano制作的地图,后经过地图作者FMPONE和penE进行了一系列的模型优化,并将其背景设置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的死城。

Cache地图结构简单,可穿透模型多,很多点位依赖枪法,是一张“刚枪图”,深受玩家喜爱。在国内大大小小的赛事上经常会一场接一场地打死城之谜,并且TYLOO曾在这张地图上击败了当时的Major冠军LG战队,因此死城之谜也被称为我们的“国图”。

死城之谜有一个别名“叉车”,因地图的A区有一个叉车,并且地图英文名Cache读音酷似叉车而得名,实际上Cache [k??]的读音接近“凯(四声)势”。介绍完了死城之谜在国内的背景,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它曾经的版本和地图细节吧。

死城之谜

地图演变

初版、经典版、新版Cache对比图

在最初版本的死城之谜(2012)中,地图整体风格与CS起源较为相似,整体偏昏暗,掩体和建筑物的模型贴图较为简单。

老版地图的A区被大片阴影遮盖,并且更开阔。A二楼和包点、大箱的高度较低一些

中路结构与新版地图几乎没有区别,“白箱”和墙面的颜色较深

老版地图的B区也十分昏暗,包点掩体和新版几乎一致,B包点上方可打破的玻璃和阳光房等细节一直延续至今

死城之谜在地图中阳光房、蓝门等较为边缘的地方结构没有改变,唯一称得上改变的就是B区二楼了,想从CT上B二楼则需要爬一小段楼梯,现在是一个斜坡

在死城之谜被FMPONE重做后,地图的模型和纹理有着明显的改变,而地图结构几乎没有改变。经典Cache地图光影细节一改之前的昏暗风格,而且中路和A区的墙面更换成了白色,使玩家更方便分辨敌人的位置。最重要的是PMPONE将地图背景移植到了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今乌克兰)核电站事故,更大的格局让这张地图不再仅限于是一张单纯的竞技地图。而新版的Cache则来到荒废了多年以后的切尔诺贝利,处处体现着灾难后无人区的景象,遍布青苔和杂草也让玩家表示,Cache变绿了。

在T阵营出生点的背后,便是被爆炸损毁的核电站4号机组。表面覆盖的是石棺,而石棺下面就是事故的中心——被损毁的4号机组大楼

在B区的外面就是临近城市乌克兰普里皮亚季的摩天轮。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大多是普里皮亚季的市民。摩天轮本是承载爱情、家庭欢乐记忆的地方,如今却变成灾难的标志之一,强烈的反差令人唏嘘。将一个美好的事物毁坏摆在你眼前,恐怕是谁都会难过吧。

在地图B区的墙上有两个牌子,上面的绿字就是切尔诺贝利的俄文,下面则是警告禁止通行。

在2018年7月17日,死城之谜地图作者FMPONE的一则推文中爆料“那里有一颗大树”。等到新版死城之谜加入游戏后,我们果然看到了这颗大树。

笔者依据线索查找了切尔诺贝利的那颗大树,除了当地常规覆盖的针叶林外,唯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颗形状酷似海神三叉戟的变异大树了。

由于死城之谜地图较为扁平化、缺少纵向移动、投掷物花样少、回防困难,导致这张图相较于荒漠迷城等地图的战术性较低。尽管死城之谜目前被移除比赛图池,但不代表我们不爱玩,在路人局中死城之谜依旧很火,如果你想看一场经典的死城之谜比赛的话,推荐看波士顿Major中FaZe对阵SK的比赛。两支顶级队伍在他们的强图上,上演了一场火星撞地球的神仙大战,十分精彩。

职业赛场

经典镜头

介绍完死城之谜在游戏中的表现,接下来就让我们回忆一下在职业比赛中那些令人震撼的时刻吧。除了开头提到的TYLOO力克LG挺进八强,还有许多难忘的时刻。

G2男模bodyy在EPL S5读秒狙,两次击杀dev1ce

躺赢哥jdm64在亚特兰大Major赛点1v5

手枪王dennis在EPL S3五枪五个头,解说:这个男人不需要买长枪

NiKo沙鹰两次五杀刷屏,对面一次是EPL S2的Titan,一次是Eleague S1的FaZe

JW在EPL S3无解甩狙四杀SK

还有2016科隆Major上的一个奇迹

北京亚洲minor上Nifty上演三个VAC穿墙击杀

残局大师Hiko在CEVO Pro S8用tec-9残血1v5,职业哥:这枪该削

Shroud在CEVO Finals第30局强起CZ-75三杀救主,职业哥:这枪该削

关于死城之谜在职业赛场上的经典镜头还有很多,比如byali、NBK-的传说,shox、kennyS的刷屏、rain的ACE、draken的甩狙等等,想要一一讲完那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清。不知道哪些镜头勾起了你的回忆?

真实原型

最大的人为事故灾难

空荡的死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普里皮亚季

关于死城之谜在游戏中的历史介绍完了,下面再来说下地图现实背景,这是一场场巨大的核事故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直接和间接导致了10万人死亡,作为最大的人为事故灾难,其对于人类与地球的影响将有数百年。

直升机拍摄的爆炸后的4号机组

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核电站的实权人物副总工程师基亚特洛夫负责进行测试反应堆的实验,而签署实验命令的总工程师法明则在家里睡觉。这次实验是基亚特洛夫的升职机会,之前因为核潜艇辐射导致他生下了白血病的儿子,因此他对于核试验有着偏激的态度。

在反应堆功率不足的情况下,他命令下属工程师强行拔出控制棒,提高反应堆功率,导致反应堆变得完全不可控。直到值班的员工敲开控制室的大门,他们才知道反应堆已经要爆炸了。

核电站未损毁的二号机组

手忙脚乱的基亚特洛夫命令工程师立即将控制棒放回反应堆,然而他未被告知反应堆有着结构缺陷,将控制棒放回反应堆的瞬间导致了剧烈的二次接触,于4月26日1点23分,4号机组爆炸。

爆炸的瞬间并没有人拍下照片,据附近的居民说,当时像彩虹一样彩色的火光冲向天空,紧接着是一声巨响。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力把反应堆上500吨的盖子炸飞,释放出来的放射尘辐射强度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

在核电站当班值勤的28名消防队员立即出动,奋不顾身地爬上了4号堆厂房。当时他们没被告知是反应堆爆炸,缺少防护的他们即刻吸收了致命量的辐射,成为了事故的第一批牺牲者。

同时,在十几公里外的普里皮亚季市却是一片平静。这个富饶的城市当初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而建起,住满了年富力强的知识青年和技术工作人员。

在核电站爆炸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被通知,依旧准备着五一节的庆典,上万市民暴露在了核辐射尘埃之下。最终政府组织了普里皮亚季市民的撤离,一个富饶的城市变成了空无一人的鬼城。

事故的罪魁祸首基亚特洛夫(中)被判刑十年,9年后去世

直到欧洲的瑞典检测到大量异常的核辐射后,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才知道事故的严重性,此时距离爆炸已经过去了36小时。

为了防止剩下的放射性熔岩接触贮存水导致更大的爆炸,以及保护位于下方的水源,政府调动了上千名矿工没日没夜地从地下挖隧道到反应堆下方,利用液氮冷却系统阻止进一步的爆炸和污染。而1/4的矿工最终也因为吸入过量放射性的物质死亡。

为了防止辐射物质继续扩散,苏联军方决定在四号机组大楼上覆盖一个巨大的石棺,将整个机组与外界隔开。由于屋顶覆盖了很多高度污染的石墨,高达1000伦琴的辐射量在一个小时内就可以令一名成年人致死,而机器在房顶会受到辐射无法工作。于是军方便派了年仅20-30岁的俄罗斯后备军人,一人工作45秒,人工铲除房顶的石墨,他们也因此丧失了自己的健康。

在几十万军民的共同努力下,苏联终于完成了这场事故的清理工作,而空无一人的死城普里皮亚季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伤痛。这是核电时代以来最大的事故。辐射危害严重,导致事故后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为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全,乌克兰和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

在2016年,由40多个国家共同援助的巨型金属棺工程成功覆盖在了4号机组上,为了彻底解决核事故遗留问题,人们奋斗了30年,4号反应堆金属棺是“终结这一切的开始”。

国外玩家自制的图片

关于这张地图的历史和背景到这里就介绍完毕了,相信大家对于这张图也有了新的认识,关于死城之谜,你还有着什么想说的呢?欢迎交流。

展开
收起

为什么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关系密切,却与乌克兰关系恶劣?

苏联解体之后,按照地域划分,位于东欧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称为东斯拉夫三国。

斯拉夫人是欧洲一个古老民族,4到6世纪,斯拉夫人之间出现部落联盟,在之后不断的迁徙发展中,逐渐分划成几个独立的分支,东斯拉夫就是其中一支。

东斯拉夫人被认为是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共同的祖先,由东斯拉夫建立的基辅罗斯王国被认为是这三个国家的前身。追根溯源,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是同一民族,俄罗斯曾多次吞并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时期,东斯拉夫三国作为互相独立的国家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创始国。

(白俄罗斯地图国旗)

(俄罗斯地图国旗)

苏联解体之后,东斯拉夫三国独立。作为同宗同源的兄弟国家,独立后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关系亲密,但是和乌克兰之间却十分恶劣,多次发生冲突,甚至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乌克兰地图国旗)

同为东斯拉夫后人,三国之间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脱离基辅罗斯独立之后,乌克兰曾先后被立陶宛和波兰统治。当时的乌克兰被分割成东、西两部分,西乌克兰被波兰控制,东乌克后来并入俄罗斯。

当时沙俄不断进行领土扩张,原本被波兰占领的乌克兰大部分领土后来都被沙俄吞并。

苏联成立之后,乌克兰作为创始国加入苏联。二战之后,波兰领土被划分,东、西乌克兰合并。波兰统治期间曾经对乌克兰人进行过宗教同化,导致乌克兰统一之后东、西之间宗教信仰不同。

(苏联地图国旗)

乌克兰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苏联时期整个国家的粮食供应有一半是靠乌克兰撑起的,但是在苏联大饥荒时期,乌克兰死亡人数比例却是最多的,这给乌克兰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苏德战争,乌克兰成为战争搏击最严重的区域,后来还被德国占领,给乌克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乌克兰和苏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独立的想法也越来越坚定。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宣布独立,结束了和俄罗斯之间长达三百多年的关系。

独立之后乌克兰采取“疏俄亲欧”外交政策,后因为克里米亚争议,两国关系彻底恶化。

白俄罗斯虽然也被立陶宛和波兰占领过,但受其影响不深。东斯拉夫三国中,白俄罗斯一直认为自己是最纯粹的斯拉夫人后裔,其国名中的“白”,指的就是纯净的意思。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