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奶制品

畅销85年的养乐多,卖起了“乳酸菌”化妆品?

作者 Kitty 来源|蓝鲸浑水(ID:hunwatermedia)

近年来,“益生菌”概念日渐火热,“养肠胃”、“促进消化”……各种广告宣传语层出不穷,其产品也一跃成为健康的代名词。

益生菌饮料也因此应运而生,现在益生菌饮料大多加入的是乳酸菌,所以又叫“乳酸菌饮料”。

提起乳酸菌饮料,就不得不提起号称”100亿活的乳酸菌“的养乐多,不仅创造了“一个单品,85年,年销270亿”的成绩,还落个“一个红瓶闯天下”的美称。在2019年就拿下了中国益生菌饮料市场超六成的份额,在华日销量达760万瓶。

最近,养乐多在华战略进一步扩张,踏足化妆品行业卖起了化妆品。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7月23日,日本养乐多集团旗下化妆品品牌“Yakult海外旗舰店”正式入驻天猫国际,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扩张无疑暴露养乐多对中国市场的野心。

不过,对于养乐多来说,无论化妆品在中国的销售成绩如何,它还是那个只靠乳酸菌饮料就能打下江山的公司。

以养乐多为代表的乳酸菌饮料大受追捧的同时,也吸引了蒙牛、伊利、君乐宝、等乳企巨头开始布局,加入到行业市场竞争中,而在这场乳酸菌饮料争夺赛中,到底谁才能能成为市场最耀眼的明星?

一、85岁的养乐多,卖起了“乳酸菌”化妆品?

养乐多最初被人们记住,就是它独特的益生菌概念,还有它只推出100毫升红色瓶子的低温乳酸菌饮料。

公开数据显示,养乐多2002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初期,每天大约销售6万瓶,2011年,养乐多凭借单品战略,在为数不多的28个城市,覆盖率不足对手的百分之一的情况下,销售额一举突破20亿元,坐稳低温乳酸菌市场的龙头。

如今,养乐多已不只是活菌型乳酸菌乳饮品,尤其在日本,养乐多已经把益生菌领域从饮品扩张到食品、化妆品、医药品领域, 养乐多的化妆品线已经开展了近70年。

其母公司日本国株式会社Yakult集团创业于1935年,1955年,养乐多的代田研究所成立了药妆部小郡研究所,设厂并开始尝试生产和销售化妆品,到1971年开始全面销售,2006年正式将化妆品业务命名为Yakult Beautiens。

▲图片来源:Yakult天猫旗舰店

据了解,目前,“Yakult海外旗舰店”产品全部为养乐多日本本土化妆品,品牌有乐珂多、瑞维希、帕瑞奥、颐克堤等,产品涵盖水乳、精华等品类,产品涵盖水乳、精华、面霜、面膜、洁面乳等品类。价格区间为100-2000元不等。

在产品介绍上,养乐多的化妆品也突出“乳酸菌”这一卖点,并提出了“以乳酸菌之力,助肌肤自然之力”的slogan,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但从市场认知度看,通过观察一些电商类平台发现,很少有关于养乐多化妆品的分享及讨论,其中,活跃度较高的小红书平台也仅有548篇笔记分享,人们在帖子中提及较多的,还是“原来养乐多也有化妆品”。

虽然化妆品业务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养乐多乳酸菌饮料在华市场却稳列前位。

据相关数据表明,2019年,养乐多公司在日本国内的销售额达到2591亿日元(约合169亿人民币),在中国市场拿下了益生菌饮料市场超六成份额,在华日销量达760万瓶。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市场,养乐多对中国市场有着更大的野心。虽然,养乐多低温乳酸菌饮料实现了中国益生菌饮料市场超六成份额,但随着伊利、蒙牛、君乐宝等大型乳企入局,养乐多的市场份额面临被瓜分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养乐多另辟蹊径引入化妆品,但其化妆品品牌认知度较低,养乐多想借化妆品扩张在华版图难度较大。

乳酸菌饮料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赛跑式竞争的逻辑是打败一个对手会有一个新的对手出现。在乳酸菌饮料市场已经存在了整整85年养乐多,如何与老品牌角逐市场?

二、中国乳酸菌饮品百亿市场,行业巨头争夺赛!

如今,乳酸菌饮料时代已经开启。当前国人的乳制品消费已经日益成熟,乳酸菌饮料不再仅仅是简单的零食饮料,而更多地开始扮演帮助肠道健康的角色。

据了解,乳酸菌饮料市场分为两大品类:常温乳酸菌饮料和低温乳酸菌饮料。

乳酸菌饮料市场现状究竟怎么样?乳酸菌饮料未来的发展潜力如何?我们通过相关资料收集和市场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乳酸菌饮品市场保持了较为快速的发展,2015-2019年,乳酸菌饮品保持了11.2%的平均复合增长率,至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364.8亿元。未来乳酸菌饮品市场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预计2020年有望达到389.3亿元的规模。

▲数据来源:EuromonitorInternational、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中,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的增长快于整体乳酸菌饮品市场的增长速度;2015年,中国大陆的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仅为77.2亿元,至2019年达到148.8亿,预计至2020年,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有望继续增加到160.6亿元。

由此可见,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规模一直会大于低温乳酸菌饮料市场规模。

究其根源,常温乳酸菌饮料摆脱了冷链限制,它的重点市场是在在下线城市及乡镇,这些地方贡献了85%的销售额,而低温乳酸菌饮料的重点市场是在上线城市,一二线城市场的销售额占比达到51%。

销售渠道

由于重点市场不同,所以这两类产品的销售渠道也有较大差别,常温乳酸菌饮料在传统渠道中的销售额份额超过 60%,而低温乳酸菌饮料在现代渠道中的销售额占比超过 90%。

不过无论是常温乳酸菌饮料还是低温乳酸菌饮料,近几年在便利店渠道中的销售份额增长都比较快。

品牌竞争

从当前各品牌的市场定位来看,常温乳酸菌饮料基本定位中档市场。低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定位在各品牌之间却有所差别,中、高档皆有。

但总体而言,常温乳酸菌饮料品牌的诉求是相当一致,即“ 72 小时发酵、0 脂肪”。

当前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上有 100 多个品牌,竞争强度越来越大,面对多口味、系列化、全面开花的中国式市场逻辑,养乐多的爆款策略使其在市场占有率上具有绝对优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市场上的乳酸菌饮品,蒙牛、伊利都是养乐多在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在2011年,蒙牛推出低温乳酸菌饮料“优益C”,伊利紧随其后推出“每益添”,还有君乐宝的“君畅”......蒙牛、伊利和君乐宝的参战,搅活了乳酸菌饮料这块被忽略的市场。

从2014年开始,娃哈哈、美乐多和好彩头等企业,纷纷拿出100毫升常温乳酸菌产品,参与到这场争夺乳酸菌饮料市场的战争中来。2014-2015年,包括黑牛、蜡笔小新、花花牛、小样以及韩国等一二线品牌以及国外品牌纷纷分羹常温乳酸菌市场。

无论是常温乳酸菌饮料还是低温乳酸菌饮料,它们的产品还处于成长期,市场尚未走向垄断,这意味着各品牌都有渗透机会。

产品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需要限制糖摄取的人群的比例日益增加。为了满足这部分人群对于益生菌的需求,养乐多于2016年1月起在中国大陆市场推出新品——养乐多低糖。

与此同时,迅速成长起来的85后、90后消费者正在逐渐成为饮料消费的主流,仅90后和00后在所有饮料的消费中已占到约50%,而这部分消费者除了对产品功能诉求关注外,更多个性化需求也成了吸引他们的亮点。

伊利“每益添”产品卖点是添加丹麦进口L.casei431菌种,每百毫升含活菌从300亿上升到600亿。蒙牛“优益C”产品卖点是添加丹麦进口LC--37菌种,每百毫升含500亿活菌。光明“每日千億”产品卖点是添加植物乳杆菌,每瓶250mL乳饮料含有千亿植物乳杆菌ST-Ⅲ活菌......各个品牌主要的创新方向集中在健康、风味、场景和便利上。

业内专家认为,乳酸菌饮料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目前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趋势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再追求解渴、好喝的基本功能,而是转向健康和营养的功能诉求。

三、乳酸菌饮料饮品“被神化”,是调节胃肠还是自欺欺人?

近几年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市面上标榜健康功效的乳酸菌饮料越来越多,在很多人看来,常喝乳酸菌饮品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便秘、消化不良等问题。

市场上五花八门的“无糖”、“0脂肪”乳酸菌饮品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甚至有一些人用乳酸菌饮料来代替乳制品。

同时,也有以一种声音认为乳酸菌饮料含糖高、营养价值低,长期饮用的话,实际上是人为增加了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乳酸菌饮品和乳制品一样吗?是不是因为含有乳酸菌、益生菌就更有益健康呢?

从饮料的构成和制作过程上来看,乳酸菌饮料一般都是在乳酸菌发酵后的乳业中加入水、糖和形成不同口味的食品添加剂。一般的乳酸菌饮料采用的都是冷链工艺,以保证菌种的活性,因此制作出来的乳酸菌饮品通常需要冷藏。

再从含糖量方面来看,钟情于乳酸菌饮料的人总把它的“无糖”、“0脂肪“挂在嘴边。但是,我们看到的营养成分表中,常见的乳酸菌饮料100ml就含糖15克左右,比可乐含糖(10g/100ml)高多了。

▲图片来源:养乐多乳酸菌饮料营养成分表

此外,从营养方面来看,乳酸菌饮料中蛋白质和钙含量也比较低,通常只有牛奶和酸奶的三分之一。以养乐多为例,据成分表显示蛋白质含量仅为1.2g/100g。

与乳酸菌饮料相比,酸奶中也有益生菌,虽然数量通常比乳酸菌饮料少一点,但因为蛋白质、钙的含量都更高,因此总体营养价值是高于乳酸菌饮料。

很明显,养乐多等乳酸菌饮料并不能取代乳制品这点毋庸置疑。

综合来看,乳酸菌饮品对于调节肠道健康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但千万不能迷信宣传广告上的保健作用。

另外,消费者在选择市场上的乳酸菌饮料时,一定要看清产品配料表,看清乳酸菌的含量是否靠前,以便帮助自己做出明智理性的选择。

展开
收起

蒙牛手握有机奶“王炸” 下一张高端牌怎么出?

来源:金融界网站

8月26日,蒙牛乳业(2319.HK)发布2020年中期财报,显示收入达375.3亿元,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可比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4%。在这份财报中,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中隐含了蒙牛一条“有机战略”线,而这个战略线不仅在上半年为整体业绩做出重要贡献,而且可能是未来数年蒙牛的“王炸”,关系到蒙牛能否在乳业高端市场赢下市场。

横跨亚洲和澳洲的有机奶源布局

就在本次财报发布前的一个月左右,国内最大的有机乳品公司中国圣牧(1432.HK)发布公告称,蒙牛通过认购11.97亿股股份,成为了中国圣牧单一最大股东。在消息公布后,圣牧股价一度拉升涨超43%,资本市场普遍表示看好。

成为圣牧的“大老板”后,蒙牛在国内高端有机奶源市场的布局就更具玩味。圣牧是中国唯一一家符合欧盟有机标准的有机乳品公司,其牧场最大特色是地处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中,总数有22座。其中拥有同时通过国家和欧盟有机认证的牧场11座,日产有机鲜奶731吨。另外11座牧场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按照有机认证规定,在6个月内转换成有机牧场。

由于这些牧场的独特性和稀缺性,蒙牛相当于提前精准布局了有世界级品质的奶源。再加上去年收购澳大利亚有机品牌贝拉米后,这就让蒙牛在短短大半年时间内,手握从有机奶源到有机世界品牌的一手好牌,足以在有机市场弄点新花样。

覆盖常温低温奶粉的有机产品线

再来看此次财报。可以看到蒙牛的有机高端类产品,包括特仑苏有机、未来星有机、每日鲜语沙漠有机等都在今年上半年获得了增长。尤其是每日鲜语全品类达到了近三位数的增长,稳居高端鲜奶市场第一品牌。2020年,刚被蒙牛收入囊中的贝拉米就连续在中国市场发力,先后推出多款有机新品。8月25日,贝拉米在上海重磅发布其有机中文版全系列新品。在中国市场上,蒙牛基本已经完成了多个品类的高端有机产品布局。

这就引发了外界更多的期待——蒙牛还将继续推出什么样的高端有机产品来“引领高品质生活”?在2019年的财报中,特仑苏全年销售额接近170亿,今年上半年更是增长了19%,其中有机产品占据了相当的战略地位,如果蒙牛在特仑苏产品矩阵中继续加大有机产品,那么销售额无疑会更加攀高。

而在奶粉领域,近几年高端有机奶粉一直是市场主流,通过整合贝拉米、发力瑞哺恩以及联动雅士利,蒙牛也有望在高端奶粉市场获得更大的突破,实现总裁卢敏放一直以来的心愿。

注重研发创新的“内生动力”

不过以上这些这只是蒙牛“有机战略”中的一部分,在财报中蒙牛提到了中国乳业产业园的建设。该产业园位于内蒙古,以打造创新引领、数智驱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世界级乳制品与营养健康产业集群为愿景目标。产业园将打造世界级乳业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全球乳业科研创新平台、全球乳业创新孵化应用集群、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国际奶牛研究院等,而有机相关产品的研发创新工作就在其中。

此外,蒙牛还有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蒙牛达能研发中心、美国营养健康创新研究院为主的三大研发中心,加上贝拉米新品发布会上刚宣布成立的有机研究院,蒙牛实际已经形成了从奶源到研发,从生产加工到市场发展的完整有机战略版图,好牌已经握在手中,就看接下来如何打出漂亮的牌局了。

展开
收起

荷兰经济到底有多发达?

荷兰,被称为“欧洲花园”,是世界著名的郁金香王国;是著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荷兰是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国土总面积41543平方公里。欧盟和北约创始国之一,也是申根公约国、联合国及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成员。

早在17世纪之际,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被誉为海上马车夫。荷兰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在对待毒品、性交易和堕胎的法律上是全世界是最为自由化的。荷兰也是全球第一个同性婚姻和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国际权威竞争力研究机构IMD公布了《2019年世界竞争力年报》,荷兰在受评估的全球63个经济体中,排名全球第六,在欧洲仅次于瑞士,超过了英国、德国、法国、丹麦、挪威、瑞典等传统强国。

荷兰被誉为“欧洲门户”,其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荷兰全球领先的教育水平、先进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国家体制、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条件,健康的营商环境和突出的创新能力。荷兰在创新领域势头很猛,在人工智能、机械化、互联网等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荷兰经济基本面是一个怎样的实力水平?

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荷兰GDP总量在2019年排名世界第17位,这个数据是建立在荷兰只有1680万人口的基础上的。荷兰比上海市人口还要少,但荷兰人均GDP大约为56,326美元(IMF),超过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成为世界上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

荷兰早在1996年至2000年期间,年经济增长率平均超过4%,远高于当时欧洲的2.5%的平均水平。根据OECD数据显示,荷兰的失业率为3.8%,低于欧盟平均的6.5%,平均薪资达到了54 261美元。

2020年荷兰经济大幅缩水6.4%。根据荷兰中央银行De Nederlandsche Bank (DNB)报告中显示:因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打击,荷兰出现了经济衰退,预期荷兰的经济预计会缩水6.4%。

这个数据创造了荷兰历史记录!甚至比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候还严重,是09年危机的2倍。相当于“抵消掉”之前5年的经济增长!荷兰失业率也很不容乐观,预计将会升至7.3%。当然,对于极端衰退非荷兰一国,因为疫情隶属于全球性影响,又属于极端现象。

为什么荷兰25%国土低于海平面之下?

荷兰国土绝大部分是平原,被称为世界地势最低的国家。荷兰全国面积41543平方公里,但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仅高出海平面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是低于海平面的,因此,全国人口大都集中在西部低洼地带,最低的地方竟比海平面低6.7米!

荷兰大片国土处于”大海之下“,主要依靠“围海造田“获得生存空间。在七百年来,荷兰人先后筑堤2400公里,大约相当于荷兰海岸线长度两倍以上。

今天荷兰四分之一的国土,就是通过长期修堤筑坝,排水填筑而成的。其中规模最大的便是巴里尔拦海大坝了。该坝建在北海与须德海之间,长30多公里,宽90米,它把须德海变成了内陆海,使北部的海岸线缩短了近300公里,进而把须德海改造为陆地,沧海变桑田。筑堤工程从1920年开始,在1932年竣工,工程量之大,史所空前。据说是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回望地球时,是所看得到的二件地面人工建筑物之一。

荷兰的主要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天然气资源。自1959年发现天然气井以来,荷兰一直拥有稳定的天然气资源。目前,荷兰占欧盟天然气储量的25%以上,销售天然气为荷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荷兰的福利政策都有哪些内容?

荷兰拥有全球名列前茅的养老金政策,荷兰养老金制度始终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在2009-2011蝉联全球第一,从2012年至今一直保持第二,仅次于丹麦。

在荷兰,人们根本不用担心退休后生活、尤其是假如不生活在荷兰,养老金怎么办的问题;荷兰规定,荷兰人退休后可以选择在任一国家发放养老金,也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国家领取养老金。荷兰的养老金分三种:国家养老金、养老基金和个人养老金产品。

第一种、国家养老金:自1957年生效的一般老年法案(Algemene Ouderdomswet (AOW))规定,在荷兰生活或工作过65岁以上的退休人群均有权领取国家养老金。该养老金提供了高达最低净工资70%的基本福利报酬,在荷兰生活的时间越长,能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第二种、养老基金:养老基金(pensioenfonds)或保险公司进行管理。企业为自己的员工每月支付养老基金。资本投入后产生的投资回报用以支付当前和未来退休人员的养老津贴。

第三种、个人养老金产品:属于个人养老金产品或养老金补充,简单的说就是养老金理财产品。

总之,在荷兰,可领取国家养老金,再叠加企业为您管理的养老基金和自己购买的养老金产品,退休后可以衣食无忧了。

为什么荷兰拥有欧洲最好的健康医疗体制?

荷兰的医疗系统是欧洲各国中最完善的,荷兰连续第六年被评为欧洲第一。在欧洲健康消费指数(EHCI)的六项分类中,荷兰获得两项第一名,分别是病人权利和信息(与丹麦共享荣誉)以及服务范围与便利。

该组织调查研究了欧洲各国的医疗保健体系,荷兰以总分927(总分1,000)再夺榜首,这也创下了该指数发布以来的最高纪录,紧跟其后的是瑞士(904分)和挪威(865分)。

在荷兰,政府强制要求每一位公民进行医疗保险,意在让每个人都可获得负担得起的健康护理。而政府的任务是创造条件以尽最大可能预防疾病与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努力提供各种方式的治疗、护理和照料。在荷兰,基本医疗保险已涵盖居民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的大多数医疗服务,比如看病、住院和买药等。

同时,荷兰政府也为低收入者提供保险津贴。只要是荷兰公民或者持有荷兰居留,就可以申请保险津贴。

荷兰医疗系统为什么这么牛?

荷兰最具特色的是拥有很多医疗保险公司,这些保险公司之间竞争很激烈,荷兰护理中心和专业医院是由这些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看病的人有权力根据自己对其信任度来挑选不同的保险机构,同样,也可以自由挑选任何医院。

所以,医保公司为了争夺客户,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为了吸引客户可他们往往通过降低医药价格、和提供质量好的医院来吸引居民参保。

医院负责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从医保公司拿到钱。如果服务质量不好,医保公司就不再和你合作了。

最后,荷兰政府负责监督居民就医的具体情况、尤其是监督医疗服务质量是否可靠。因此,居民看病具有很强的主动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至于看病乱七八糟的检查、医生大量开药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荷兰的初级护理中心数量上已达到160家。这些中心可提供一周7天24小时开放手术服务。鉴于荷兰国土面积较小,因此,对于一般居民来说,这种开放式诊所可谓触手可及,非常便利。

荷兰也拥有欧洲最好、最多的医疗决定及政策制定。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病人参与医疗决定和政策制定。荷兰医疗体系运营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医疗专业人士和病人共同制定,这是荷兰医疗体系结构的一项重要的特色。病人具有话语权,最大程度避免了被医院坑、被医生坑的现象,极端的医患矛盾概率极小,除非医生不想干了。

相比其他欧洲国家,荷兰的融资机构和非医疗专业人员比如政治家、官员是不能干涉医疗运营决策的。这也是荷兰优于其他欧洲国家的地方之一。这样不但保证了效率,病人也能直接做到和医务者更好的对接。

中央统计局CBS统计,荷兰人的平均寿命接近85周岁,意味着刚达到退休年龄(65周岁)的人,平均还能再活20年。中央统计局还指出,荷兰人平均年龄达到100岁的可能性比60年前增加了6倍。

荷兰在医疗卫生的投入非常高,占中央财政预算高达20%左右,占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40%。从2017年预算案来看,其中总收入为2631亿欧元,总支出却为2644欧元,其中医疗护理占到总支出的28%。

在荷兰,对于荷兰人来说,最了解自己的身体的人是那位固定的家庭医生,因为健康一旦出现问题,首先会请家庭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所以,将近70%的荷兰人希望 10 年内不要更换自己的家庭医生。根据全球家庭医生收入排行榜中,荷兰的家庭医生待遇名列前茅,可见其荷兰人对于家庭医生的信任度。

荷兰医疗保障体系中,私营+非营利性医院占主导地位,私人保险公司特别多。在荷兰,18岁以下的儿童看病费用和初级保健费用全是免费的,都是由政府财政承担。18岁以上,并且在荷兰生活或工作的居民,则必须购买基本健康保险,保险费与收入相关。为了保护低收入群体,荷兰会提供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险补贴。

荷兰基本医保的保险费平均每月在100欧元左右(1欧元=8.15人民币),对于平均薪资达到了54 261美元(相当于约45579欧元,1美元=0.84欧元)的荷兰人来讲,算不上什么大钱。

荷兰实行的是全民医疗卫生保健,产妇在产前、产后和孩子出生后的护理全部免费。产后还有7天、每天5个小时的家政援助。

只要荷兰有合法居住,并且购买了医保,那么就能享受专门的家庭医疗护理中心提供的一切居家医疗用具及服务。

荷兰购买的医疗保险属于全球性的医疗保险! 意味着在其他国家发生的医疗费用都可以由投保的保险公司来报销。

为什么说荷兰的退税在欧美国家中是唯一的存在?

退税是荷兰最具特色的福利方式,荷兰的退税在欧美国家中独树一帜! 在很多荷兰人眼中,退税是女王给予国民的福利。依照荷兰的法律和税制,所有在荷兰工作或有收入的人有依法报税和纳税的义务,但同时享有退税的权利。

荷兰的这种退税是全方位的。比如购买房产物业,有高额退税;租房有30%退税;购买医疗保险,有45%退税;配偶没有工作亦可享受退税,甚至公司之间的每一单购买行为也能享受19%的退税。

荷兰在税收优惠方面:在住房税收方面,荷兰采取住房贷款利息免征所得税。假如你从银行贷的钱越多,那么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额就越大,这个政策无形中鼓励了高收入家庭建房。

荷兰房屋贷款,本国人是零首付,外国人是首付10%,房屋交易成本占大约10%。

在荷兰,购买房屋是以使用面积和室内面积来计算的,售房资料上的房屋面积一般只包括睡房、客厅、厨房、卫生间,诸如走廊、阳台、储藏,诸如走廊、阳台、储藏室、过道、花园等都不计算在房屋面积内,因此,在荷兰购买一套注明两房一厅7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差不多相当于国内的100平米左右。

为什么荷兰的休假福利体现在弹性工作制上?

荷兰的休假福利优惠还表现在“弹性工作制”上。所谓弹性工作就是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在荷兰每个周一,荷兰的很多超市、小型企业,都是在上午11时营业的,有的甚至在下午1时才开始营业,目的是给享受双休之后晚睡的员工们提供一个睡懒觉的时间,荷兰人尽量把快乐的星期五、痛苦的星期一效应减少到最小化。

荷兰人在“工伤”优惠方面。荷兰政府法律规定每个企业都必须聘请医疗顾问,负责检查和监督雇主为员工提供符合人体健康要求的工作场所及相应设备。像办公家具尺寸,椅子角度,电脑与人的距离等等,都会有详细规定。有的规定是硬性的,比如员工不能在电脑前连续工作6小时以上;规定员工每工作两小时必须有十五分钟休息,这叫咖啡时间,而且午餐时间为一小时。假如在工作中超过这个规定的限度就属于伤害员工行为,是可申请工伤赔偿的。

在荷兰,除身体重复性劳损算做工伤之外,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引起的抑郁、焦虑、烦躁、失眠等心理疾病都可以算工伤。而且生病的员工可以在家休息,也可要求雇主进行内部工作调整或改善工作条件等。如果因此完全无法工作,那么第一年的休养期,雇主要继续向员工支付全额工资,经过一年后,再经医疗机构评估,假如员工身体仍然无法适应工作要求,则可进入社会福利系统,可领取生病前工资的70%。

在荷兰,员工2天内的病假属于无薪假期,不需要什么证明,打个电话即可;如果超过三天,病假是带薪的,这个薪金是由保险公司支付,但需要医生证明。而且保险公司会抽派职员上门随时随地查看你是不是真的生病。如果检查与事实不相符,除了扣除一天的薪水,还可能由于没有合理的解释而被罚。

荷兰拥有哪些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荷兰是全球首屈一指对教育高投入的国家! 荷兰政府对包含新荷兰人在内的所有孩子的教育提供大额现金及交通补贴。荷兰政府实行免费教育,对教育的总投入高达国民预算的20%左右。

在世界上,荷兰的高等教育素质以高质量、国际化、重应用而享誉全球。早在2004年英国泰晤士河报全球排名前200所大学评比中,荷兰的14所U类大学就有13所高校榜上有名,而荷兰所有的H类大学都入选全球200所商务类学校榜单,可见荷兰的教育实力十分雄厚。

荷兰高质量的教育、相对低廉的学费从娃娃阶段就开始了。

在婴幼儿教育方面的优惠:

A、小孩从出生至18岁,政府每月发放约600多欧元儿女金。(相当于4890人民币);

B、政府补贴的儿童日托或幼儿园的费用达70%

在小学教育方面的优惠:

A、免学费教育

B、由学校免费提供书本

在中学教育方面优惠:

A、每年学费20欧元(1欧元=8.15人民币)

B、每月补贴50-120欧元

C、每年约200多欧元的课外兴趣学习补贴

在大学教育方面:

A、每年每个学生补贴1958欧元(大约15957人民币)

B、每年可获得6000欧元的补贴,一直到27岁(约48900人民币)

在教育方面,荷兰人十分重视鼓励孩子学会分享。在荷兰,学会与他人分享是一个孩子从小就需要培养的美德,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交能力。家长在进行分享教育的时,往往在桌上摆上一盘水果,然后对孩子说:“这是你的水果,可是我也很想吃,能分享给我一点吗?”

在给孩子买了新玩具之后,家长会问孩子:“你的玩具好可爱呀,我们能一起玩吗? 所以,荷兰的家长总是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无时不刻地培养孩子的爱心。

家长对于孩子进行长篇大论、讲大道理,孩子的第一反映很有可能左耳进去右耳出来,而荷兰家长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刻意创造一个演电影式的“分享的情境”,反复在场景中实践,让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

孩子小时候的模仿力普遍性很強,荷兰人尤为注重示范教育。荷兰家长往往选择直接做给孩子看。

在荷兰,中国父母每当听到别人称赞自家孩子长得好看时候,总是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但心里却美滋滋的。荷兰则不同,你当面夸一个孩子长的漂亮、好看,荷兰的父母却会生气,在他们看来,当面夸赞孩子外貌很有可能会使孩子变得骄傲、自大,使得他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表而不是内在的培养。

荷兰家长认为对孩子应理性赞扬和鼓励,比如当孩子学会慷慨地与他人分享事物的时候,或者能够独自把自己的东西擦干净的时候,他们才能得到表扬,假如什么都没有做,是不能得到无谓的赞扬的。

荷兰极为重视孩子培养信守承诺。事实上,中西方家庭都会教育孩子的基本品质和行为准则。但有时在咱们的文化里,人情往往大于契约,有时不太尊重准则。国人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差不多就行了”并时常挂在嘴边。

荷兰家长认为信守承诺的前提是不能轻易承诺,并且要学会分析诺言的实质,并且经过思考,真正理解其中的责任和义务时才能答应。

比如一个典型荷兰父母及孩子的对话:

荷兰父母:“你这次没有遵守承诺按时回家,你的理由我们接受,我们愿意再相信你一次。下次派对的回家时间,已经按照我们的商量重新调整了,你能遵守吗?”

荷兰孩子:“会的!”

荷兰父母:“你已经失信一次了,如果下次再犯,你自己建议一个惩处方式吧。”

荷兰孩子:“我肯定会做到的。如果没有,我就罚自己半年不参加任何派对。”

荷兰父母:“一言为定!谁都不希望你半年参加不了派对,你只要说话算话,我们不会干涉你每月去一次派对的频率。好, 晚安,作个好梦!”

无疑,荷兰家长采取的是一种用家庭之间谈判方式来讨论对承诺的遵守,以及对彼此信任关系的重建和以后规则的行为模式及奖惩方式。那么,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新准则是理性的,在实际操作和监督力上也是很强的,家长孩子双方都容易遵守,透明度也很高。

荷兰小学教育非常特别,不崇尚竞争,没有所谓“班上第一名”的追求目标,中学教育也同样。荷兰的学生只要进入特定的不同类组读书,平均分数只要保持在六分(满分为十分)──就是及格分数,按咱们国内话讲就是”60分万岁“。

荷兰的成绩评价系统和英美不一样,不是根据百分比来计算的。在荷兰出现错误就扣分,学生满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大多数学生分数大都在六到七分上下,而这个分数完全可以取得毕业证。

对于荷兰的高中毕业来说,平均分数为6.4,那么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学生能取得平均8分的成绩──但这已算是很高的分数了。

荷兰学生如果在学术类组里面,如果能够以及格的成绩毕业,意味着在大学可以获得一席之地。荷兰的学生不会为了上大学拼了命地追求最高分,所以,不会出现激烈竞争的状况,荷兰就是这样避免精英主义的教育体系。

一个典型的细节:荷兰的一个家长问自己的孩子,你们难道他们没有跑步比赛吗? 学生说:嗯,有啊,不过我们一起跑步,我选择等朋友追上来,手牵手,一起跨过终点线的。

荷兰教育政策的聚焦点最大范围放在中间群体——即具备中等能力的学生群体,而不是特别重视成绩最高的学生群体。荷兰人把中心目标设定在“让最多儿童与学生拿到文凭”,也就是把中间层中最大群体重点贯彻到各个层级的教育系统中。当然,即使在小学,荷兰学生每年也都要接受两次正式考试,但测验重点主要是阅读和算术能力。

因此,在荷兰,只有成绩及格就很不错了,如果想要表现得更好,那完全是个人选择。在中国家长看来,如果孩子门门考60分,非昏死过去不可。

荷兰的学校里缺乏强烈的竞争氛围,不代表荷兰人教育上”不作为“,荷兰人非常注重想法、富有创意意识、具备创业精神,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荷兰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

很多人更想不到荷兰诞生了21个诺贝尔得主。荷兰人发明了我们天天在用的Wi-fi、荷兰人发明了显微镜、荷兰人发明了视力检测表、荷兰人发明了DVD、CD、盒式磁带、荷兰人发明了蓝牙、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荷兰人发明了人造岛、荷兰人发明了公平交易、荷兰人发明了橙色胡萝卜(现在都是基因突变的。在17世纪之前,胡萝卜通常都是紫色、白色或者是黄色的)。所以,谁能够充分说明荷兰人的教育是失败的?

当然,现在荷兰教育制度也面临一些内部批评声音,比如荷兰的新势力主张:让强者更强。坚持者公开反对这种思想,认为“适中”和“平均”是荷兰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为这样做可以保障最大多数学生。如果重点培育极少数人(精英),势必会降低荷兰人整体的创新能力、影响国家发展及健康水平。

荷兰学校制度的优点,就在于积极延长学生的学习之路,而不是让他们为抢夺第一名而相对削减了学习的机会,而且可以避免两个极端造成的缺失,因此,这就是荷兰思维里很重要的中心概念。

当然,对于国人来讲,荷兰的思维可能是不可思议的,无法理解的。荷兰人那种没有评分机制、不争第一、竞争出现真空、没有望子成龙的想法,估计咱们的家长想想都后怕。你也许会认为荷兰的教育有一千个不好,但荷兰人实实在在履行了。

所以,教育理念每个国家都有不同之处、不同特色,重要的是殊途同归。

早在2015年的欧洲“生活状况”调查,衡量了许多欧洲国家的幸福程度,其中荷兰小孩被认为是承受最少“课业压力“的儿童。相比,英语国家的爱尔兰、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孩子压力最大。

但在“喜欢学校”的学生人数上,荷兰却获得了高分,而且综合统计调查中所有项目之后,在“孩子在校的快乐程度”方面,荷兰显然表现最佳。

在衡量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全球OECD执行的全球调查中,荷兰的孩子在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划(PISA)曾获得高分,而英国和美国仅分别排名第二十六和三十六。

PISA统计数据显示(主要针对十六岁到六十五岁成人):荷兰人在数学与读写熟练程度的平均分数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韩国及芬兰。

荷兰教育政策更加注重高标准教育,注重实做、鼓励孩子运用想象力的教学方法,或是荷兰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说明,精英教育和崇尚激烈竞争未必是培养有成就人才的唯一之路。

荷兰孩子的相对独立性培养

荷兰人的孩子很早就开始财务独立了,在高中时他们就会做一些兼职工作,赚一点零花钱。大学毕业后,几乎所有荷兰学生都做过一两份兼职了。生活费有时需要自己挣,在荷兰,也可以问父母去借,但之后你需要还给他们。

在荷兰,男生准备和女朋友买房,他父母通常会出约50欧(约400RMB)表示支持与祝贺。相比在中国,很多年轻人买房的首付都是父母支付的,甚至父母提前帮孩子买好房子。

在荷兰,刚毕业不久但有收入的荷兰年轻人,假如住在自己的家里,也需要交房费,由于收入有限,所以租自己家阁楼的最小间的房子。

荷兰的年轻人很早就和父母之间财务独立了,因此,父母对他们的束缚也会比较少。如果伸手问父母要钱的话,父母会认为管你是理所应当,自己也很难理直气壮。

财务独立,意味着荷兰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不是依赖型关系,更多的是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在荷兰,有的家庭孩子长大后称呼父母时可以直接叫名字,这在中国文化里面应该会被贴上不尊重的标签。

荷兰在科技方面成绩显著。尤其是荷兰的光刻机被称为全球现代光学工业之花,光刻机的制造难度非常之高,全球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制造,并且光刻机的一般售价就高达约7000万美金,全球最昂贵的EUV光刻机单台售价已超过6.3亿人民币元,一台设备相当于买一架飞机的价格了,但即使售价卖得那么贵,依然供不应求,光刻机的订单也需要排队生产,给再多的钱也未必能够买。

荷兰的ASML公司。中文名称叫阿斯麦、艾司摩尔是中国台湾的称呼。

ASML是全球最顶尖、技术实力最强的光刻机制造厂商,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制造EUV光刻机的厂商。而日本大名鼎鼎的尼康、佳能的光刻机竟然也无法和ASML相提并论。

荷兰的ASML垄断了全球最高端光刻机的市场。光刻机的研发涉及到系统集成、精密光学、精密运动、精密物传输、高精度微环境控制等多项先进技术,因此,光刻机难度之大,技术之先进,使得荷兰的ASML成为了全球巨无霸。当然,光刻机仅仅是荷兰科技的一个缩影。

当今世界诺贝尔奖金乃最高科学成就奖。自1901年在化学、物理和医药三大科技领域设奖以来,荷兰共有23人获奖。从获奖科学家总数来看,荷兰排名世界第六,仅次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瑞典,前苏联紧跟其后,排名第七(和平奖、经济奖和文学奖没有计入)

荷兰拥有很多世界第一的排名:

全球养老金指数世界第一

欧盟各国医疗体系排名第一

全球儿童福利世界排名第一

全球平均身高世界排名第一

全球饮食健康指数世界第一

全球人均拥有自行车量第一

非英语国家英语普及度世界第一

全球退休养老系统世界第二

全球农产品、啤酒出口量世界第二

全球可持续增长变量指数世界第二

全球投资环境竞争力世界排名第三

全球创新指数世界排名第四

全球宜居国家世界排名第四

全球快乐国家世界排名第四

其中,英孚教育在2016年的《全球英语能力指数评比调查》显示,在世界72个母语非英语的国家和地区中,荷兰的英语水平全球登顶,90%~93%的荷兰人可以用英语进行无障碍的日常沟通

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荷兰坐拥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和欧洲最繁忙机场之一的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物流运输行业仍然是荷兰的主要行业。

荷兰的文化很包容,荷兰虽然不像美国人口一样主要由移民构成,但在非移民国行列,荷兰的人口构成是比较多元化的。在荷兰还有摩洛哥、土耳其、苏里南等移民,并且华人已成为第四大少数族裔。

在荷兰较大的城市,比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乌特勒支,海牙,格罗宁根等城市,你都可以看到很多中国超市和中国餐厅,并且在本地也非常受欢迎。

荷兰都非常习惯AA制,对荷兰人来说AA制才是朋友间相处的正确模式。因此,当你参加了荷兰人举办的party后收到账单不要觉奇怪。

荷兰人平均身高世界第一。荷兰男性平均身高为185,女性平均身高为170,成为世界平均身高之最。荷兰人非常喜欢乳制品,超市里有大量的牛奶,芝士,酸奶,奶粉等产品,荷兰超市里面的牛奶通常比矿泉水便宜。荷兰乳制品发达也是荷兰人身高世界第一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这边乳制品的质量是比较高的,同时这边有大量的牧场,奶牛都是在牧场中散养。

荷兰人非常酷爱运动,荷兰运动之最是足球或者自行车。荷兰足球享誉世界。 比如如雷贯耳的荷兰足球三剑客,中锋马尔科·范巴斯滕、中场路德·古利特、后腰弗兰克·里杰卡尔德。

荷兰是自行车王国。荷兰到处都是自行车,平均每人至少拥有2辆,并且大部分地方都有专门的自行车道。

展开
收起

烹饪也能找 AI 助手帮忙?丹麦公司「Plant Jammer」获 400 万欧元融资

「Plant Jammer」官网

据外媒 foodbev报道,近日,丹麦公司「Plant Jammer」获得了 400 万欧元融资。此轮融资的投资者为丹麦投资公司 Vkstfonden、德国食品加工公司 Dr. Oetker 和现有投资者德国家电制造商 Miele Ventures。早在 2018 年,Miele Ventures 就对「Plant Jammer」进行了投资。

2016 年, Michael Haase 在丹麦哥本哈根创立了「Plant Jammer」,该公司通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数据挖掘以及食品和风味科学知识,为用户打造一个烹饪助手。「Plant Jammer」应用程序可以根据用户所选择的食品成分,来实时创建动态的、以植物为基础的食品食谱。

该公司的配方技术能够帮助用户自主选择食谱配料,从而可以根据健康因素、个人的饮食口味和可持续性因素,进行个性化设置。Michael Haase 表示,「Plant Jammer」的使命是帮助全球人口,建立可持续化的饮食习惯。

据了解,如今已经有来自德国、英国、丹麦和美国的 100000 多个家庭,正在使用「Plant Jammer」的配方技术。每次用户基于成分、口味、饮食或多种因素构建配方时,AI 驱动的数据库都会在后台工作,以提供结果。

最初该公司的目标就是关注家庭中的食物浪费,因为有 50% 的食物浪费现象,发生在人们家里,因此「Plant Jammer」希望人们根据冰箱或橱柜中已有的食物,来制作食谱。

传统的可持续性通常是由供应驱动的,例如,工厂生产植物性肉,汽车制造商打造电动汽车。而「Plant Jammer」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他们为最终的消费者,提供了灵感和工具,从而可以使他们主动选择所需的烹饪配方,从而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更绿色的生活方式,该公司还希望激励他们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健康经验。

「Plant Jammer」官网

Vkstfonden 的投资部门负责人 Eric-Alan Rapp 认为,「Plant Jammer」正在帮助人们转向以植物为基础的饮食方式,并减少食物的浪费。如今,人们迫切地想要解决全球的气候问题,而这两点是人们所要面对的、必不可少的重点。

目前,虽然该应用程序主要针对植物和素食产品,但它的合作伙伴并不局限于这些选项,「Plant Jammer」的数据库还包含动物产品和奶制品在内的其他食物选择。

对于新一轮融资的资金,「Plant Jammer」将用来提高平台的技术水平,继续创新平台的功能,从而可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改善世界的食品浪费问题。

展开
收起

丹麦最大乳制品生产商Arla亮相进博会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作为全球最大有机乳品生产商,丹麦大型乳制品生产商Arla亮相进博会,展出有机奶和宝贝与我有机婴幼儿奶粉系列,以及牛奶、酸奶、婴幼儿奶粉、成人奶粉、儿童和成人奶酪等全线乳制品。

图片说明:Arla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中。左起分别为Arla中国区总裁刘新为,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丹麦外交部贸易秘书长SusanneHyldelund,丹麦驻上海总领事JakobLinulf林朗。来源:Arla

进博会为Arla提供了与中国客户及行业嘉宾交流的重要平台,Arla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中国家庭体验到来自丹麦原汁原味的产品,感受丹麦的健康和天然的生活理念。

Arla中国区总裁刘新为表示:“与大部分其他乳品公司不同的是,Arla的经营模式是”奶农自营“,这保证了Arla的牛奶从牧场到货架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追溯,安全放心。“在本届进博会上,Arla以“奶农之家”为灵感设计展位,通过北欧风格的居家装饰来展示丹麦的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并设计了“有机1000法则”动感单车和“你的有机生活”互动墙,让参观者可以直观体验Arla有机产品。

图片说明:Arla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中。左起分别为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中粮集团董事长吕军,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Arla中国区总裁刘新为。来源:Arla

作为全球最大的有机乳品生产商,Arla有独道的“有机1000法则”:用1000天唤醒有机牧场的自然生态,不进行任何的人为干预;为每一头奶牛提供1000平米的自由活动空间,让奶牛自由生长;保证0农药、0激素、0抗生素,产出更健康、更有营养的产品,获得丹麦、欧盟、中国三重有机认证。Arla源自丹麦,至今已有138年历史,其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上一次参加进博会相比,Arla除了有机奶系列产品的展示之外,还强化了对奶酪产品的推广。奶酪在欧美市场是消费量很大的成熟乳制品品类,但在我国的人均消费量还非常低,Arla看中了中国市场的潜在机会,借力消费升级,未来将持续加码奶酪市场。

除了面向消费者的奶酪产品,Arla旗下的专业餐饮品牌ArlaPro也在此次进博会展出,该品牌是全球范围内少数几个提供全品类乳制品的供应商,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专业餐饮解决方案。

展望2020年,即将迎来中国和丹麦建交70周年。丹麦是第二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作为“西北欧桥梁”,对于中国在西北欧洲经贸合作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刘新为认为,作为丹麦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Arla一直致力于中丹的文化和贸易交流,明年将推出一系列的活动庆祝中丹建交70周年。

点击进入→进博会直播

展开
收起

从牧场到餐桌 蒙牛如何打造“一杯好奶”?

牛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大自然赠与人类“最接近完美的食物”。一杯牛奶,能够哺育一个生命,强壮一个民族。如今,牛奶已经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不可或缺的日常食品,牛奶品质的好坏、营养价值的高低,是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牛奶时十分看重的要素。

“一杯好奶”要如何定义?从牧场到消费者餐桌之间的各个环节,是如何保证牛奶的质量安全? 通过哪些方式可以保证牛奶的营养含量和品质?近日,新华网食品频道走进蒙牛集团呼和浩特的富源牧场和生产工厂,实地探访“一杯好奶”是如何诞生的。

科学养好牛,才能出好奶

能否喝到好奶、放心奶,优质奶源是决定牛奶质量的关键。而奶源的好坏又由诸多因素决定,奶牛的品种和年龄、自然气候条件,水、空气、牧草的品质,饲养及挤奶的管理等,都对奶源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

在富源牧场可以看到,奶牛们住在干净宽敞牛舍里,正悠然自得地吃着科学配比的营养餐,喝着10-15℃的恒温水。在这里,一头泌乳牛一天的伙食标准达65元,这也是富源国际全国14座牧场16万头奶牛都享有的待遇。

在挤奶区,转盘型自动挤奶机器正在运转,奶牛们秩序井然地排着队依次走上转盘,接上带有按摩功能的挤奶机,只要原地站着不动,转盘旋转一圈即可完成一次挤奶过程。在挤奶结束后,奶牛们回到牛舍里自由进食或休息,牧场半散养的养殖模式,为奶牛提供了舒适的活动区域和休息空间。

科学养好牛,才能出好奶。近年来,蒙牛积极推动牧场奶牛福利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奶牛健康水平。

据了解,蒙牛通过总结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60多个示范牧场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征集高校、协会、专家意见,今年7月首次推出《牧场奶牛福利实施体系》,该体系的实施可为牧场带来产量10-20%的增加,延长奶牛1-1.5倍胎次和寿命,提高奶牛健康水平,提升奶牛生活舒适度。未来,蒙牛要将“健康牛产优质奶”的理念推行到所有牧场。

此外,2019年5月,蒙牛在和林格尔成立蒙牛奶牛研究院,着重研究奶牛及牛奶品质的提升。蒙牛奶牛研究院院长葛旭升介绍,目前,研究院已在奶牛健康、奶牛生产性能提升和牧草研究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项目10个,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技术论文8篇、科普文章25篇,开发奶牛技术微课12个,组织培训6场1200余人次,持续为行业输出技术、标准和人才等成果,助力奶业振兴。

严格牧场管理,确保好奶源

随着中国奶业快速发展,牧场的质量管理体系也需要快速跟进。

蒙牛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2年,蒙牛就引入了Arla Garden丹麦阿拉花园式先进牧场管理体系,并且对标国际、国内畜牧养殖相关52部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了一套专业化的牧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SOP和牧场食品安全评审标准,整套牧场管理体系覆盖了从牧场种植、奶牛饲养到牛奶贮存、运输、到厂检验全部环节。蒙牛方面表示,这套体系在牧场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和应用,对原奶品质提升起到了巨大作用。

此外,从奶牛吃的饲草饲料、喝的水、到产出的牛奶,蒙牛对全过程进行层层把关,使每一滴牛奶安全优质,并实现全过程可追溯。

“我们对奶牛食用的40余种饲草料及饮用水的营养和质量安全指标开展全面检测,保障奶牛吃的安全营养;为保障牛奶新鲜,牛奶在挤出后两小时内快速制冷到4℃以内,并在当天交售到工厂进行加工生产;我们对生乳进行90余项全指标检测,全部合格后方才投入生产,确保牛奶安全,让消费者放心饮用。”蒙牛集团奶源事业部奶源战略规划中心战略管理部经理王俊威说道。

“30多个奶源基地、50%以上战略产控股奶量、100%规模化集约化牧场、100% TMR科学饲养、100% 青贮全覆盖”这5组数字,为蒙牛“一杯好奶”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慧工厂,用智能“武装”牛奶

走进蒙牛六期工厂的生产车间,全程看不到一滴牛奶,只能看到一排排整齐光亮的银色管道和正在高速运作的流水生产线。在生产线上,鲜有工人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庞大的自动化设备和功能各异的机器人。

收奶自动控制、杀菌精准控制、安全可控无菌罐装、机器人自动包装、机器人自动码垛、自动入库出库……在蒙牛的“智慧工厂”,这些工序都是由智能设备自动化完成。

随着中国乳业新时代的来临,国家智能制造战略布局推动着企业高速发展,对乳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大数据和智能化的背景下,蒙牛紧跟时代的步伐,率先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开启了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新篇章。

蒙牛集团常温事业部生产管理中心智能设计部总监金永生介绍,数字化智能工厂依托MES、SAP(SRM、ERP、CRM)、LIMS等先进的执行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贯穿于奶源管理、采购管理、计划与制造、物流管理、销售管理、客户关系的整个业务链当中,让供应商评审、供应商进入、物料检测、物料决策、物料转序、过程记录、报表生成等,实现了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让业务动作和管理更高效。

质量全程可追溯,铸造品质好奶

实际上,不仅仅是管控严格的牧场和智能化工厂,牛奶从牧场到餐桌,其背后有很长的产业链和完整的生态圈。作为一个特殊行业,乳业的产业链长,涉及种植业、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多个环节,从牧场养殖到乳制品生产、再到冷链运输、销售配送……每个环节都非常关键。

那么,一杯牛奶从蒙牛的牧场到消费者的餐桌,蒙牛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蒙牛集团安全质量管理部体系管理部总监胡伟对此进行了回答。他介绍,在制度保障方面,蒙牛结合了ISO9001、FSSC22000、HACCP等7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了从供应商(含牧场)到消费者全产业链的26个业务模块,93个质量管理要素的4Q质量管理体系,严把产品质量关。

在组织保障方面,蒙牛建立了集团-事业部-工厂三级质量安全管理架构,突出业务单位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与属地责任,明晰集团质量安全管理“策划、监督、支持”的职责定位。从牧场、供应商、工厂到终端,都设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团队。

同时,蒙牛拥有强大的过程检测能力。蒙牛遍布全国的34个实验室中,拥有价值近3亿元的高端检验设备,有13个实验室通过国家CNAS认可。蒙牛还拥有专业的检测团队,致力于各个生产制造工厂的全链条检测业务,已开展检验项目500余项。

在质量审计方面,蒙牛除了每年接受外部第三方的管理体系认证与审核外,还设立了独立的质量评审团队,搭建“五级检索”机制,对内部质量管理各环节开展质量管理有效性评审,从系统性与有效性方面进行全方位、全要素的质量审计,以实现过程质量管理无漏项,提升自我监督和改进的能力,进一步确保产品品质。

以2019年各项数据为例,2019年蒙牛共计检测原奶近35.8万批次,综合合格率为99.94%;对所有原辅料执行到厂批批检测,2019年共计检测 34.3万批次,到厂合格率 99.53%。2019年蒙牛参加国内外权威机构118项能力验证,结果准确性满意率达100%。

“质量是最大的正直。”1999年,蒙牛在呼和浩特成立时,就立下了“以品质打天下”的决心。20多年来,对品质的不懈追求,帮助蒙牛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信赖。以品质为驱动,蒙牛从“草原牛”成长为“中国牛”,正在向着“世界牛”发起冲刺。

新民网出于传递企业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展开
收起

蒙牛:全产业链智能化把控,推动中国乳业质量提升

“48小时之内,来自全国各地的原奶从原产地被运送进这座工厂。经过检验、均质、闪蒸杀菌、配料发酵、灌装包装等环节,逐渐变成大家熟悉的模样。”近期,蒙牛集团焦作公司向媒体展示了一盒牛奶从牧场到餐桌的全过程。

牛奶好不好,蒙牛要用数据说话。2017年至2020上半年度,各级监管部门公布抽检蒙牛生乳(原奶)累计10216批次、抽检乳制品累计8633批次,各项指标合格率100%。100%合格背后,是在蒙牛全产业链4Q质量管理体现下严格把控的结果。

蒙牛牧场转盘式挤奶平台

奶源指标比肩欧美水平

“吃得好睡得好配得好,才能产好奶。” 据蒙牛奶源河南总经理蔡义介绍,优质的原奶首先要保证奶牛吃到优质的饲草料、喝到纯净的水。蒙牛通过“爱养牛”平台精选全球优质饲料供应商,对40余种饲草料的营养和质量安全指标开展检测。

早在2012年,蒙牛就引入了丹麦阿拉“花园式”牧场管理体系,建立SOP标准化操作规程、牧场食品安全评审标准等。整套牧场管理体系覆盖从牧场种植、奶牛饲养到牛奶贮存、运输、到厂检验全部环节,全链条有效保障原奶品质。

据介绍,蒙牛原奶年平均蛋白质含量达到3.3%以上,脂肪含量在3.8%以上,平均菌落总数可控制在3万cfu/ml以内,体细胞可控制到18万个/ml以内,整体各项指标均远远优于中国标准及欧盟标准。

为保障牛奶新鲜,牛奶在挤出后两小时内快速制冷到4℃以内运到工厂,在90余项指标检测全部合格后方才投入生产,从牧场到工厂全程可追溯。

此外,蒙牛还建立“中国-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引入丹麦技术提升奶牛品质管理;通过成立奶牛研究院,着重研究奶牛及牛奶品质的提升;通过搭建牧场信息化平台,实现牧场可视化全链条管理。

蒙牛集团智能化生产线

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全产业链

蒙牛集团安全质量管理部体系管理部总监胡伟说,“质量是最大的正直”是蒙牛质量文化的核心。

从制度保障方面讲,蒙牛建立了覆盖全产业链26个业务模块、93个质量管理要素的4Q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集团-事业部-工厂”三级管理制度,为全员质量管理行为提供依据。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准入评审机制,只有通过评审的合格供应商及原料,才可开始合作或投入使用。

2019年,蒙牛共对原奶检测35.8万批次,检测原辅料34.3万批次,;参加国际、国内权威机构118项能力验证,结果准确性满意率达100%;全年检测半成品、成品116.7万批;产品出厂批批检测,100%合格才能放行。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鼓励多吃奶制品,摄入量不低于300克/天。乳制品营养性强,蒙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乳制品,以灭菌乳蛋白质为例,蒙牛特仑苏蛋白质含量3.6g、3.8g系列产品。

“2020年上半年,从食品抽样品种来看,消费量大的食用农产品,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中,乳制品国家监督抽检合格率99.86%最高。”抽检蒙牛乳制品各项指标合格率100%,取得这样的业绩,首先来自监管部门对生产企业的有效监管。其次在领军企业带领下,行业高度自律,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高。”胡伟说。

蒙牛集团高科智能工厂牛奶预处理车间

智能化国际化提升管理水平

在蒙牛未来质量发展战略中,智能化和国际化是两大发力点。近几年,蒙牛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对价值链进行重塑,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产业链集群+价值链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蒙牛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将全球优质乳业资源带给消费者。

据金永生介绍,蒙牛将数字化作为驱动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实现了供应商评审、物料检测、物料决策、过程记录等流程的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还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程防错管控,提高了业务运作效率及管理层决策效率。

疫情期间,蒙牛在运营管理中进行数字化革新。2月至3月,电商业务实现200%的增长,O20业务实现400%的增长。蒙牛还打造了全产业链信息化、集成化、智能化管理体系,借助大数据使产品研发与消费者需求精准对接,销售预测精准率达到90%以上。

在国际化方面,蒙牛近年来加速海外布局,仅2019年就先后发起或完成了对贝拉米、LDD的收购,有望在短期内成为澳洲第一大乳业集团。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 企业供图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展开
收起

蒙牛2020年中报:青春有你创造 纯甄、真果粒成年轻人最in选择

来源:金融界网站

8月26日,蒙牛乳业(2319.HK)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公告。据中报披露,2020年上半年蒙牛实现销售收入收入达375.3亿元,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可比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4%。其中,纯甄、真果粒等产品在不断推陈出新的情况下,销售实现不断突破,真果粒上半年实现了双位数同比增长,有效抢占了市场份额,体现出年轻消费者对高品质、多元化、趣味性乳品的消费倾向。

打好“青春”营销牌 提升品牌号召力

疫情影响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消费升级转化增强,增强品牌力成为乳企竞争的关键。蒙牛纯甄、真果粒通过冠名聚焦年轻群体的综艺类节目,与年轻消费者建立起更紧密直接的情感纽带,形成联动发散的品牌“出圈”效应,关注度持续递增。

通过冠名《青春有你》、《创造营》,纯甄、真果粒以片头、互动植入、种草创意广告、口播、主视觉背景板等常规的品牌植入方式,在节目中得到了充分曝光。通过开启微信小程序助力通道,实现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建立起价值观共鸣,形成全链路营销闭环模式,将粉丝注意力转化为产品购买率与品牌认可度。

主打潮品多元化 精准定位消费结构升级

随着国内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持续,高品质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今消费者追求的大方向,品牌和产品体验的附加价值亦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作为常温中的领军产品酸奶,纯甄和真果粒系列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建立起牢固的品牌度,借助精准定位消费结构升级,结合综艺节目IP同频共振的流量带货,蒙牛推出更多面世即为爆品的潮品口味。

高端系列纯甄小蛮腰在原味、红西柚味和芒果芝士味的基础上又推出草莓果粒、蓝莓果粒和黄桃燕麦果粒款,基础款还加入了红枣枸杞风味,再次为消费者带来创新差异化产品。同时,真果粒的牛奶饮品系列给予消费者“颜值口味双在线”的消费质感,推出白桃树莓口味、芒果百香果口味的低热量口味爆款,为品牌注入新活力。

有品牌力更有研发实力 为消费者健康负责

在产品推陈出新的同时,蒙牛持续提升产品里的科技力。纯甄风味酸牛乳笑脸包系列的“颗粒型常温酸奶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得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技术发明特等奖、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金鬲创新项目奖。

事实上,蒙牛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提升研发实力,以高技术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在科学实验基地和成果转化平台的基础上,蒙牛加快推进技术成果的落地。目前,蒙牛设立了营养研究院,与中国营养学会联合成立“健康中国营养+”联盟,推动研发创新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设立奶牛研究院,成立中国丹麦研发示范牧场、中国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和内蒙古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与国际奶业战略和技术研究中心建立战略合作,与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筹建品质奶源创新基地,一系列扎实的举措和创新,不但为中国奶业可持续发展注入科技动力,也为未来乳业写上无限可能。

展开
收起

A股迎首家益生菌企业 科拓生物难解大客户依赖

来源:中国经营报社

本报记者 于海霞 孙吉正 北京报道

A股迎来了第一家益生菌企业。7月27日,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拓生物”,300858.SZ)正式登陆创业板,率先进入资本市场。

据了解,科拓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2063万股,发行价23.7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8893.1万元,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科拓生物近年来表现不俗。招股书披露,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拥有国内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之一,保藏1万余株乳酸菌(含益生菌)菌株,其中已产业化的益生菌68株;拥有56项发明专利权、14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多项非专利技术。

但另一方面,科拓生物仍有诸多问题不容忽视,其中依赖大客户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据了解,7月1日科拓生物收到了证监会的警示函,主要是科拓生物与蒙牛乳业交易的定价机制问题,截至目前科拓生物并未作出相应回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中国的益生菌市场刚刚从导入期进入成长期,整个品牌还没有固化,并没有形成巨头效应,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竞争也会非常激烈。”

资本加持益生菌领域

随着消费者大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化,国内益生菌行业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越发受到了资本市场青睐。科拓生物以中国益生菌行业第一股的身份,率先进入资本市场。

招股书显示,科拓生物前身成立于2003年,主要从事复配食品添加剂、食用益生菌制品及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现有55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及多项非专利技术,并拥有国内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之一。

从事营养品研究事业的方先生向记者表示:“我国在益生菌领域的整体研发较之国外起步尚晚,自主研发能力较为薄弱,原创菌种较少,过去我们在益生菌领域主要是依赖国外进口的洋菌种,益生菌产品主要被丹麦、美国、法国等国家的跨国公司所垄断。此次科拓生物上市对国内益生菌行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拓生物上市之路颇为曲折。据了解,科拓生物早在2017年12月就与瑞信方正证券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并于同期在北京证监局登记备案;2018年10月科拓生物首发申报到本次获得核准批文。

今年5月14日,证监会发审委召开2020年第72次会议,科拓生物成功过会。在会审核时间20个月,其间经历了首届大发审委到新一届发审委的更迭变化、创业板注册制推出实施,以及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

7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了科拓生物的上市招股说明书,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不超过2063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募集资金4.36亿元。

招股书披露,本次IPO募集资金将分别用于“年产1万吨食品配料生产项目”“年产30吨乳酸菌粉、45吨固体饮料、45吨压片糖果和10吨即食型乳酸菌项目”“年产8000吨畜牧养殖及农用微生态产品生产项目”“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科拓生物方面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科拓生物现有的复配食品添加剂业务、食用益生菌制品业务和动植物微生态制剂业务三项业务将获得延伸与深化,一方面可以缓解发行人当前产能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科拓生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的益生菌终端产品品牌很多,竞争激烈,构建完整全产业链供应的很有限,而真正体现益生菌科研价值的是在上游益生菌原料企业。”澳优乳业副总裁、锦旗生物集团董事长刘学聪向记者表示,“尽管中国益生菌主原料供应商主要被国际企业所垄断,但可喜地看到,科拓生物等中国益生菌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并表现优异。”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益生菌是食品行业的重要原料之一,中国食品市场规模巨大,对益生菌等健康食品主要原料的需求也明显,因此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益生菌的生产工艺成熟,附加值不高。”

难以摆脱大客户依赖

除了被资本市场看好以外,科拓生物业绩也在持续增长。招股书显示,科拓生物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84亿元、3.18亿元、3.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135万元、9192万元、9328万元。

但科拓生物业绩向好的背后却隐藏着客户集中度高、依赖大客户的问题。招股书显示,科拓生物2017~2019年来自乳制品行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9亿元、2.71亿元和2.63亿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87.88%、85.13%和85.30%。来自于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4亿元、2.80亿元和2.67亿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 92.88%、88.15%和 86.80%。

其中,2019年度科拓生物前五大客户分别为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圣牧高科、科银优、赛科星。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科拓生物向蒙牛销售产品金额分别为2.32亿元、2.42亿元和2.35亿元,占公司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81.9%、76%和76.18%。

对此,沈萌认为:“依赖大客户可能出现受制于人的问题,业绩营收不确定性风险高,甚至可能出现大客户损及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行为。”

不仅如此,在科拓生物上市之前,因对蒙牛乳业业务集中度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等问题遭证监委问询。

7月1日,科拓生物及其保荐机构瑞信方正证券收到了证监会警示函。警示函显示,科拓生物在申请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与蒙牛乳业在2019年12月签订的购销合同中约定,向蒙牛乳业销售的主要产品于2020年从降价3%调整为降价6%。但科拓生物在发审会前报送的文件中,未披露上述降价情况及其对公司持续经营的影响,在发审会聆讯环节回答与蒙牛乳业交易的定价机制问题时也未进行说明。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向科拓生物方面致采访函,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不过科拓生物曾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公司与蒙牛自2005年开始业务合作,2013年开始大规模合作。由于我国乳制品行业集中度较高,前五名乳企液奶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超过70%,因此主要销售收入来自蒙牛符合行业特点。此外,由于自身产能利用率超过设计产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规模市场开拓。

“科拓生物除了客户单一,还存在产品单一、渠道单一、场景单一等问题。不过此次科拓生物上市,有助于其全渠道运营,原来主要是To B端为主,之后To C端的运营会加大,但上市之后,如何把资本红利变现为市场红利还有待观察。”朱丹蓬认为。

巨头围剿益生菌领域

朱丹蓬告诉记者:“我国的益生菌产业快速增长受到5个端口,即政策端、资本端、产业端、渠道端、消费端的共同推动,益生菌普及率得到了高速发展。未来5年益生菌产业会进入成熟期,大健康产业红利会进一步释放。”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益生菌市场价值约400亿欧元(约合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的益生菌市场平均每年增速约15%,预计2022年将达到接近9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如此一来,科拓生物在复配食品添加剂、食用益生菌制品和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等三大系列产品领域均面临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

其中,在复配食品添加剂领域的竞争对手包括丹尼斯克、嘉吉、兄弟伊兰;食用益生菌制品领域的竞争对手包括科汉森、杜邦、合生元、交大昂立、一然生物;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的竞争对手包括宝来利来、蔚蓝生物、海纳生物。

不仅如此,随着消费者的健康意识逐渐加强,益生菌产品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青睐,多家企业加码益生菌市场。科拓生物招股书中提到终端消费品主要面临合生元、养乐多等品牌的竞争。

在抢占益生菌产品布局方面,食品行业自然是不甘落后。5月7日,食品巨头雀巢旗下品牌生命花园(Garden of Life)推出了含有900亿活性益生菌的博士系列铂金款免疫益生菌新品。

乳制品行业也在不断加码益生菌产品的研发。7月10日,澳优乳业宣布加码益生菌市场,推出旗下全新益生菌产品——爱益森益生菌,此系列共包含“小粉盒”“小黄盒”“小蓝盒”三款产品。

刘学聪向记者表示:“益生菌事业是澳优乳业食品生物经济战略的最重要载体。2019年7月,澳优收购了丰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全资子公司Aunulife Pty Ltd。基于对益生菌市场持续增长的期待,将进一步加大益生菌发展事业的投入,巩固和加强益生菌前端产业布局、完整供应链保障,以及消费者信赖的益生菌品牌,致力打造中国食品微生物产业高地与旗帜。”

同样休闲食品领域也嗅到了益生菌带来的商机。7月26日坚果行业龙头企业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两款“坚果+”的战略新品,切入益生菌领域。

“如今益生菌的受众人群越来越宽,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消费频率也越来越高,未来益生菌应该会得到高速发展。像汤臣倍健和澳优都在益生菌方面有所涉及,这说明企业方面敏锐地看到了益生菌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增长的空间。”朱丹蓬表示。

如今,刚刚上市的科拓生物不仅面临众多巨头对益生菌领域的围剿,还要面临上市公司更加透明公开的监管,要成为“中国食品配料领军企业和益生菌第一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刘旺 校对:颜京宁)

展开
收起

国内青储饲料内需紧俏,粮改饲市场前景一片大好,农户的福音

说起粮改饲,这个词相信很多农民朋友已经不陌生了,粮改饲政策普遍在北方地区实行,主要农作物为青储玉米,苜蓿草,随着政策的推广和很多养殖户或者土地承包者们加入到了其中,虽然有众多种植户加入其中,但是仍然无法解决青储饲料市场短缺问题。

那么对于农户来说,粮改饲的经济收益是否比传统作物的经济的收益要高,今年玉米价格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青储玉米是不是划得来,包括青储饲料的销路问题,这些疑问都是一些不确定因素,更是多数农户对于种植青储饲料还存保留意见的原因。

那么下面就由我为各位农户做出分析,在看完过后审视自己的情况再做定论。

玉米秸秆青料

01粮改饲的市场前景内需

我国青储饲料主要来源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阿根廷、吉尔吉斯斯坦、罗马尼亚、丹麦等国的苜蓿草等粗饲料,自2018年起至今我国已经连续开放并批准十多个国家进口青储饲料。

那么我国为什么会对青储饲料需求如此大,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养殖户的多少决定着饲料市场的供应情况。

我国肉产量以猪肉与禽肉为主,19年的猪瘟对于我国肉产品市场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政策对于养殖户的大力扶持,养殖户在这场大挫折中慢慢的恢复过来(今年玉米价格高于往年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大量的养殖户回归市场,将会使饲料价格回温,青储饲料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第二:各国对于苜蓿草的需求在持续增长(尤其是优质苜蓿草)

各国对苜蓿草需求强劲,中东许多穆斯林国家对苜蓿草需求旺盛,而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对苜蓿草的需求并未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上苜蓿草供需紧张局面。

我国在加大粮改饲推广力度的同时,也增加了苜蓿进口来源,来填补空缺。

第三: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青料”的不断增加。

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对畜牧业的大力支持,畜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尽管国家在取消保护价之后大力推广农改饲,但国内饲草种植规模却没有跟上畜牧业的发展步伐。我国牧草供给与畜牧业需求严重失衡。

02粮改饲的必要性

第一:乳制品需求带动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满足健康需要的人均奶类消费量为每年109公斤,而现在还有72公斤的增长空间。高价值产品如牛肉、羊肉及乳制品消费拉动上游市场需求。刘亚清,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曾说过,牛是草食动物,不能没有粗饲料。由于养牛过程中粗饲料的缺乏,奶牛的健康将受到威胁。如果没有好的粗饲料,奶牛就不能高产,奶的质量就很难达到标准,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第二:苜蓿草的产量不够内需:

种草养牛,出产优质牛奶,已被业界公认为首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反刍动物获取蛋白质的优质粗饲料,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但我国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户的需要。2018年我国优质苜蓿供应总量为300万吨,其中国产120万吨,进口180万吨,牛用优质苜蓿供应不足130多万吨。

当前我国进口的苜蓿主要来自美国、西班牙、加拿大、阿根廷、吉尔吉斯斯坦、罗马尼亚、苏丹等国家。在这些国家中,美国的苜蓿占了我国进口苜蓿的绝对大头,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苜蓿只占了我国苜蓿总产量的1.5%。

第三:解决内需的同时提高种植质量

中国的几个主要饲草进口国,都是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工业化种植模式,集中管理使它们的饲草品质优良,价格低廉。

国产饲草整体产量、质量和性价比与进口产品相比处于劣势,导致我国饲草畜禽养殖行业在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对于精料的需增大,不得不采取进口的方式解决内需。

因此我国饲草种植缺口仍然很大,市场前景也很好,国内饲草种植企业必须抓住机遇,推进集约化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在国内市场争得先机。

03粮改饲政策

第一:内需不足导致被动

2018年下半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我国苜蓿草进口价格出现上涨,每吨平均到岸价为330.71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11%。但是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紫花苜蓿占我国进口总量的比例仍高达83.76%。今年1-3月,我国从美国进口苜蓿167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50.7%,但仍占美国进口苜蓿总量的71.25%。这一举动多少表明了我国对进口苜蓿的实际需求量和产地不足的无奈。

第二:政策的推广在不断改变内需情况

实际上,早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加快草牧业的发展,支持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料的种植,实行粮改饲、种养结合的试点。

经过三年的连续调整,2017年、2018年,我国粮改饲面积连续两年超过1300万亩。粮改饲主要是通过以养带种的方式推进种植结构的调整,促进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甜高粱、豆类等饲料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后以青贮饲草产品的形式就地转化牛羊等食草家畜。现在,全国粮食改饲的试点地区已经扩大到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通过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我国青贮玉米产业与欧美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今年年初,中国种子协会青贮玉米分会主席丁光省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只有2000万亩,与美国7%的玉米面积、法国50%以上的玉米面积和德国85%的玉米面积差距很大。

第三:农改饲种植与销售体系有待完善

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司副司长吴晓玲也在2月27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粗饲料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所占比例不大,种植者认识不深,收购价格体系未形成,产业间共赢机制未建立,优质品种选育与推广还存在许多不足。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丁先生指出,我国青贮玉米品种的品质和产量与欧美相当,认为我国青贮玉米品种的产量低于欧美国家实际上是一个误区。随着我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和肉制品的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青贮玉米作为优质草食畜禽的青贮饲料需求也将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我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将达到1亿亩。

经过几年的连年丰收,稻麦玉米库存高企,满足人民生活消费多样化需求,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结构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需要和形势的要求。

04是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粮改饲

第一:地区地势原因

粮改饲虽然对于地势来说不是很重要,但是平摊的土地更方便与机械化作业,与成品的运输,所以对于大批量种植青料的农户来说,集中化管理将是一个重要的一环。

第二:青储饲料的质量影响价格

国内饲草种植规模小、分布分散、管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种源不佳、种子品质差、出芽率低、杂质多、产量低,最终导致鲜草及贮藏干草成品质量差,没有市场竞争力。

我国饲草产业的质量体系不完善,从种子到成品都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导致国产饲草在产品安全性上无法与进口饲草相比。

第三:品种单一,种植经验很重要

种植品种单一,农改饲大环境下新增饲草主要以青储玉米为主,而品质较好产量较高的紫花苜蓿对于农户来说比较陌生,没有一定的管理种植经验对于农户来说是一大挑战。

第四:对于种植青储饲料的农户来说对接企业将是一大难题

因为不普遍化,农户对于销路来说也是一知半解,不比传统作物,收购商比较普遍,可以在出售时权衡价格,而青储饲料针对的范围小,基本都是销售给各个畜牧企业,这其中就出现,找销路,联系畜牧企业及价格不能回旋的结果。

所以说在种植青储饲料之前要考虑好以上的利弊,就近销售、三元结构的协调发展才是现需。

好了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分析的粮改饲的一系列问答,希望能对于农户朋友带来帮助。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