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降准、降息、房贷利率、人民币汇率……刚刚,央行和银保监会权威回应了(附全文)

每经编辑:郭鑫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20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亮介绍降低实际利率水平有关政策情况,并答记者问。

本次例行吹风会要点如下:

1.新LPR形成机制并不会使房贷利率下降。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吹风会上透露,近期人民银行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公告。新的LPR形成机制并不会使房贷利率下降。金融行业应当注意,“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能偏离,同时,避免把房地产工具化。

2.过几天将发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公告。央行日前宣布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推动利率并轨改革,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回应表示,对于房地产市场要坚决贯彻落实“房住不炒”的原则,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的手段,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基本稳定。“具体怎么操作,过几天央行将发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公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房贷的利率不下降。”

3.降准、降息都有空间,但是降不降还要根据经济增长和物价形势。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今天在国新办吹风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主要看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以后看情况,降准、降息都有空间,但是降不降还要根据经济增长和物价形势。

4.新的LPR机制对人民币汇率没有直接影响。最近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市场供求决定的结果,这完全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汇率、离岸市场汇率已经“三价合一”,表明市场预期总体平稳,这也印证了我们之前说过的,“7”既不是年龄,也不是堤坝。

全文如下: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和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先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先生,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出席吹风会的还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先生,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负责人綦相先生。

首先请刘国强先生作介绍。

刘国强:

各位媒体界朋友,大家上午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8月16日,第6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运用市场化改革的办法推动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8月17日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公告,宣布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8月20日上午9:30,也就是半个小时之前,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首次发布了新的LPR。现在已经出来了,一年期LPR是4.25%,比原来基准利率降了10个BP,比以前老的LPR降了6个BP,五年期以上LPR为4.85%。相关数据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人民银行网站查询。这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提高LPR市场化程度。一是要求各报价行根据自身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报价,充分体现了LPR由市场化报价形成的原则。二是将LPR改为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中期借贷便利缩写是MLF,俗称叫“麻辣粉”,今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主要的参照指标是“麻辣粉”的利率,在这个基础上加点报出。中期借贷便利期限以1年期为主,反映了银行平均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这样LPR报价的市场化和灵活性明显提高。三是在原有1年期一个期限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以上的期限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四是报价行在原有10家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各2家,扩大到18家。新增加的报价行都是在同类型银行中贷款市场影响力较大、贷款定价能力较强、服务小微企业效果较好的中小银行,能够有效增强LPR的代表性。五是报价频率由原来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这样可以提高报价行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升LPR的报价质量。同时,利率自律机制将加强对LPR报价的监督管理,定期对报价行的报价质量进行考核。

第二,推动银行运用LPR。要求银行抓紧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有关信息系统和合同文本,尽快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以LPR作为参考基准。自2019年第三季度起,人民银行将把LPR运用情况及贷款利率竞争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同时,完善贷款利率统计方式,自8月20日起,不再统计贷款利率参照基准利率浮动情况,改为统计在LPR基础上加减点的情况。

第三,坚决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明确要求各银行不得通过协同行为,类似于所谓的价格联盟,以任何形式设定贷款利率定价的隐性下限。监管部门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对银行进行监督,企业也可以举报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行为。

这次推出新的LPR形成机制,旨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由各报价行按市场化原则报价,并由银行参考LPR自主加点定价,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缩小国家调控政策与实体经济感受之间的落差。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像“修水渠”,目的是让水流更加畅通,让水更有效率、更精准地流到田间地头,但水的大小还是要看闸门。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效果,但不能替代货币政策,也不能替代其他政策。我们不指望“一招鲜、吃遍天”。下阶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发挥政策合力,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切实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谢谢。

袭艳春:

感谢刘国强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请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此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节点,背景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改革之后的意义?谢谢。

刘国强:

从此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的背景看,一是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经过多年来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部分银行已建立较完善的贷款定价模型,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升。而且,通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社会上对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形成了共识。二是当前经济发展对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迫切性上升。我国上半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受中美经贸摩擦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面临新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依靠改革的活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三是从国际背景看,近期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联储7月31日降息25个基点,还有20多个经济体央行先后降息,全球央行进入降息周期。虽然中国是当前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施常规货币政策的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一般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央行直接到市场上买债,另外一个是零利率。中国离这两个都很远,还是一个常规货币政策经济体。另外,中国的经济没有通缩,而且市场利率已经明显下降,目前已经到了一个基本合理的水平,所以用市场化改革的办法推动,把前期降低的市场利率传导成为降低实体经济信贷利率,这既符合近期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国际货币政策变化的总体趋势。

目前我国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已经放开,但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存在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并存的“利率双轨”问题,影响货币政策有效传导,一定程度弱化银行之间的竞争。银行发放贷款时大多仍参照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特别是个别银行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虽然市场利率下来了,但是贷款利率的“地板”比较硬,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这是目前市场利率下行明显,但是实体经济感受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迫切解决的核心问题。

推进贷款利率并轨,着力点是要培育更加市场化的利率基准。LPR是由报价行报出本行最优质客户贷款利率,由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发布的利率,能够更好地反映信贷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向贷款利率的传导。2013年10月正式建立以来,LPR在银行贷款利率定价中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原有LPR也存在问题,报价行只有全国性银行,期限品种也只有一年期一个品种,而且报价行在报价中主要参考贷款基准利率进行报价。刚才说新的LPR是参考“麻辣粉”,老的LPR则是参考基准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未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动趋势,事实上与贷款基准利率重合度也比较高。我稍微解释一下,LPR前几年就有了,2013年10月就建立了,以前叫贷款基础利率,现在叫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贷款基础利率这个名称和基准利率比较接近,有时候容易搞错,而且实际作用也跟基准利率差不多,所以老的LPR需要进行改革完善。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完善LPR形成机制,形成市场化的贷款利率,银行的贷款利率参照LPR定价,LPR以市场化招标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银行贷款参考LPR,LPR怎么报呢?是参考“麻辣粉”,然后再加点形成的,是这样的一个链条。这样有利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推动银行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将更多信贷资源向小微和民营企业配置,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竞争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年内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1个百分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要增长30%以上。请问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在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下,对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起到怎样的作用和影响?谢谢。

周亮:

谢谢记者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从市场反应来看,融资难融资贵是市场中比较普遍企业感受到的堵点、难点、痛点,经过这两年的努力,监管部门下了很大功夫来解决这一问题。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一些更有效的措施,下面给大家报一些具体的数据。

金融说到底是一个服务业,离开了实体经济金融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回归本源的一个重要的攻坚难题来做的。第一,从量上来看完善了监管考核机制,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实行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在建立敢贷、愿贷和能贷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增加有效信贷供给。特别是要求商业银行把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单列出来,同时实现量的增加和价格下降,即“量增价降”。到今年上半年,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5.6万亿元,其中普惠性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是10.7万亿元,增速达到了14.27%。这个增速比各项贷款增速高了7.14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企业到底有多少户能获得贷款,这个数量达到1988万户,比年初增加了265万户,这个数据也比较能说明问题。其中,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完成的情况较好,6月末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率35.14%,远高于其他各类贷款的增速,超过28个百分点以上。

第二,从价格上看,融资成本到底如何?多措并举,引导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利率下行,按照商业可持续、保本微利的原则,将银行业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上半年,新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6.82%,比2017年全年平均利率水平下降0.58个百分点。其中,5家国有大型银行平均利率是4.87%,比2018年下降0.66个百分点。此外,我们还通过减免一些信贷的相关费用,因为还有一些隐性费用,比如咨询费等各种杂费,在利率上没有体现出来,但银行实际上是收取的,这块儿我们加大了监督的力度,已经大幅度的下降,融资成本下降了0.57个百分点。两者合计,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阶段性地完成了这个目标。

下一步,我们还将督促银行规范服务收费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行服务收费自查自纠和监管检查,并组织明查暗访,严肃查处违规收费和变相抬高企业融资成本的行为。这种现象还是有,但是我们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同时我们还着力增强银行放贷能力,鼓励银行创新资本工具,利用无固定期限的资本债券、优先股等多渠道补充资本。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腾出更多信贷资源投入到服务实体经济上来。鼓励银行创新业务模式,特别是推动科技赋能提升科技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现在秒审秒贷在很多科技比较发达的银行做的比较好。

现在新的LPR机制的实行能够更好反映贷款利率的真实水平,提高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的效率。刚才国强行长讲的,疏通利率市场定价,这是机制改革最重要的一条。再就是疏通信贷资金,畅通传导渠道。血液流通要顺畅,资金的流速不能迟滞在某个池塘里不动,打通疏通这些毛细血管很重要。下一步,我们是要在着力提高货币信贷的传导机制上,通过银行、金融机构做实这一条,加强执行力。我们预判,在当前的形势下LPR的实行有利于降低企业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我们将继续强化监管考核,推动银行进一步对接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会同有关方面多管齐下,提高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努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谢谢。

【CNBC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次LPR改革完善,是不是会影响调整准备金率?市场本来是预测可能会降低准备金率,现在会不会往后延迟?第二个问题,LPR改革以后,有没有预测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会增长百分之多少,或是支持的力度会增加多少?

孙国峰: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改革重在改革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提高利率传导的效率。至于你谈到的准备金率的问题,我们是从5月6日宣布实行“三档两优”的准备金率新框架,在5月15日、6月17日和7月15日分三次实施,目前已经到位,初步建立起了对中小银行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框架。目前中国的准备金率平均水平大概是11%,这个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当中相对来说是中等偏低的,如果加上超额准备金,计算一个总的准备金率,中国总的准备金率和发达国家相比也是偏低的。从法定准备金率的角度来说,过去积累了一定空间,未来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但总的来说这个空间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从准备金率的角度来说,重点是完善“三档两优”的法定准备金率框架。正如刘国强副行长刚才强调的,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改革,是“修水渠”,让利率传导更加畅通,并不能替代货币政策,也不能替代其他的政策。

周亮:

这次LPR的实行肯定会有利于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信贷增长,因为我们用了很多监管的考核,在防止资金脱实向虚方面加大了力度,包括以前层层嵌套的行为,我们把层层嵌套的资金规模大幅压降,而倒逼着这些资金更多投入实体经济。刚才给记者朋友们报的数字,小微企业的融资增速高于其他贷款平均水平,而且还比较高。应该说新的机制如果疏通了货币传导机制以后,我相信更加有利于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至于具体的量是多少要看市场行为,还有企业对资金真实有效的需求是多少,要在市场中达成贷款的协议。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新的报价机制下,个人房贷业务会不会有单独的方案,新老的贷款合同划断的具体要求是怎么样的?另外个人房贷利率下限的政策会不会做相应的调整?谢谢。

刘国强:

这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重点在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运用改革的办法推动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就是说,利率市场化重点是要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对于房地产市场,要坚决贯彻落实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确保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效实施,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基本稳定。房贷利率由参考基准利率变为参考LPR,但最后出来的贷款利率水平要保持基本稳定。具体怎么操作,过几天人民银行将会发布关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公告,有一些细节现在我们还正在调研,调研以后再明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房贷的利率不下降。

我再稍微归纳一下,有两点:一是定位,“房住不炒”的目标定位不能偏离。二是避免把房地产工具化,不把它当做刺激经济的一个手段,不把它工具化这个政策的要求不能违背。金融工作怎么样落实这样的定位和要求,就得做到房贷的增量不扩张、房贷的利率不下降。这次“利率并轨”改革,房贷的利率由基准利率变为参考LPR,参考的基准变了,但利率水平不能下降。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刚才的开场白中提到新的贷款将会主要参考LPR报价,在决定参考时哪些新的贷款中成份不会参照LPR定价?又由谁来做出决定?新的政策安排将会给企业的借贷成本带来怎样的影响,会如何影响银行的收益率?

孙国峰:

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机制以后,我们要推广运用LPR,要对银行在各类贷款中都要运用LPR作为定价基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固定利率的贷款要参照LPR来定价,另一方面浮动利率的贷款合同中,要以LPR作为浮动利率贷款合同的基准,各类贷款都会参考LPR定价。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之后,9点半公布的LPR水平较之前水平是下降的,相对于贷款基准利率来说也是下降的,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行为将会传导到实体经济当中去,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刚才记者谈到对银行的影响,改革的关键词还是市场化,市场化的含义在于提高银行自主定价能力。银行的贷款自主定价能力提升以后,综合竞争力提升,有利于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短期内贷款利率下降也可能会对银行的息差、盈利有一定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就存款利率来说,存款基准利率是保留的,而且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留,人民银行也将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对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稳住银行负债端的成本,为银行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的条件。从短期来看,影响是不确定的,也很难说有一个计算。从中长期来看,银行贷款自主定价能力提升有利于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对银行是有利的。

刘国强:

我再补充一点。银行贷款原来是参照基准利率,将来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即LPR,这是全覆盖的,不是说某几种继续参照基准利率,某几种参照新的LPR,而是全覆盖,各种贷款都要参照LPR。在推动的过程中,我们会纳入MPA考核,也就是宏观审慎评估。这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可能短期内银行息差会下降,会影响银行的利润。这么推算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从长期看,银行是服务业,银行是依托实体经济的,如果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了,银行的服务对象就增加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了、发展好转了,银行信贷不良率就会下来,信贷质量就会提高。这也就是我们希望出现的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从长期来看都是利好。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请问实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银行和监管部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谢谢。

周亮:

谢谢记者的提问。LPR的实行特别是改革完善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应该说是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新的利率形成机制对今后促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更真实地反映贷款市场利率的水平、提高银行利率定价自主性和灵活性,疏通货币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业一定要全力以赴的执行好、落实好。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采用LPR对银行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必须抓紧练好内功,按照新公布的机制,LPR是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而加点取决于银行的业务模式、资金成本,对市场供求以及客户风险溢价的研判,银行自身的能力要提升。因此银行要持续加强信贷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尽快完善信息系统和规范合同文本,切实提升市场化定价能力。同时,要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的防控。说到底,市场化的改革应该要倒逼银行更好地练内功,转变发展方式,从重速度和规模的扩张转向重效益和质量的内涵式增长,对银行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会起到催化剂和助推器的作用。

二是银行要持续改善信贷服务质量。银行要以此次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贷款方式的变革,要创新各种信贷模式,特别是要规范和优化信贷的标准、流程,注重审核第一还款的来源,减少对抵质押品的过度依赖,逐步提高信用贷款的比重,加强中长期贷款产品的研发,加强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三是金融管理部门要采取有力的措施,防止个别银行协同设定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我们对那些妨碍改革、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维持金融市场的健康,保持金融生态良好环境。谢谢。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在报价行选取方面标准是什么,多长时间会对报价行进行一次评估,这个组成之后会不会有调整。另外,在外资行方面这次选取了渣打和花旗,汇丰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外资行,这次落选的原因是什么?谢谢。

孙国峰:

在这次改革之前,LPR的原有报价行是10家全国性银行,这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增加了在同类型银行当中贷款市场影响力比较大,贷款定价能力比较强,服务小微企业效果比较好的中小银行,有城商行、农商行,有外资银行,也有民营银行。好处在于可以提高LPR的代表性。这些新入选的8家报价行都符合这样的特征,也是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甄选出来的。当然,这些报价行未来还要定期根据报价的考核情况进行调整。从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角度来说,对报价行的报价要进行考核,主要是考核报价的模型。各报价行要将报价的模型提交给利率自律机制,报价过程中要依据这样的模型在MLF利率基础上考虑到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后再进行报价。利率自律机制并不考核报价的绝对值,绝对值高低不是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是不是符合报价的模型。根据这个考核结果会对报价行进行定期的调整。

新的报价行加入以后会提高LPR报价的代表性,也更有利于各类银行使用LPR进行自身贷款利率的定价,因为全国有几千家银行,有大银行,也有中小银行,从报价行的角度来说代表性增强了以后,产生的LPR也更有利于让全国所有的银行在各类贷款中应用LPR进行报价,实现全覆盖。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LPR报价的,我们看到有分析这样认为,觉得目前大行的报价并不是真正最优惠利率,对此您怎么看。还有分析指出报价行中不少是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的银行,这些银行我们理解一般他们的报价会比较高一点,这是否会抬高LPR整体的利率水平,怎么有效降低风险溢价?谢谢。

孙国峰:

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今天9点半发布的LPR比之前的LPR是下降的。就刚才记者关心的问题,中小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比较高,报出来的利率比较高,会抬高LPR,以及大银行如何报价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从总体利率传导来分析。改革之前各报价行也在报价,LPR历史时间比较长,不是现在才有的,原来就有。但是报价过程中报价行主要是参考贷款基准利率来报价,因此市场化程度不高,原来的LPR这几年一直没有变动,没有及时反应市场利率的变化,这个也是我们要对LPR形成机制加以改革完善、提高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前期整个利率水平下降幅度是比较大的,我们看债券回购的利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现在是3%左右,比去年年初下降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的利率下降了1.2个百分点左右。整体利率都是在下行的,但是过去的LPR形成机制没有很好的反映市场利率的变化。在新的LPR形成机制下,由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对过去市场利率的下降予以更多的反映,这样会带动LPR的下行。

另一方面从结构上来分析。中小银行报价拉动LPR上行的幅度是有限的,因为LPR是报价行根据对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的是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来报价。最优质客户是信用比较好、综合贡献度比较大的客户。中小银行对这些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水平也是比较低的。换个角度想,这些最优质客户不管在哪个银行贷款,利率都是比较低的。所以中小银行LPR的报价不会明显的高于大银行,报价行当中增加了中小银行,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拉高LPR,但是幅度是有限的。从大银行的角度来看,新的机制下,报价会拉动LPR的下行。因为改革前报价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范围界定把握尺度不同,报价没有完全反映对最优质客户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在过去的实践中,一些大银行对最优质客户贷款的利率经常是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这个水平明显低于之前的LPR水平。如果在新的机制下大银行报出来的LPR报价是按照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来报价的话,这个报价的水平会较改革前降低,成为拉低LPR的因素。

综合这些总体利率传导以及各类结构性因素的结果,今天9点半公布的LPR水平较之前的水平稳中有降,既是报价行按照市场化原则根据自身对最优质客户贷款利率自主报价的体现,也是新的LPR对市场变动更多反映的体现。谢谢。

【中新社记者】看到央行之前有相关公告提到对报价行报价质量进行考核,能否透露考核的标准和方向有哪些,是否会有相应的奖惩机制?谢谢。

孙国峰:

刚才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对报价行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要坚决杜绝出现不合理报价的违规行为。因为报价行报价最终产生一个LPR,实际上也是提供了一种公共品,必须要进行监督和考核。我们将定期对报价行的报价质量进行考核,一经发现违规行为将予以严厉处罚。关于考核标准,一方面报价行向利率自律机制提交报价模型,考核报价模型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报价行有没有按照这个模型进行报价。另一方面,考核的重点是报价行自己报出的价格是不是对最优质客户贷款实际执行的利率。因为报价行的规模、类型各不相同,报价必然有高有低,所以考核并不是针对报价行报价绝对值的高低,而是考核报价行报价的机制。同时还会考核报价行的基础设施是不是完善,能否按时报价等情况。谢谢。

刘国强:

我补充一点。考核的重点,一个是科学性,包括它的模型,不能随便报,要有一个科学性。另外一个是考核真实性,看报价是不是真的。刚才孙国峰司长说的大概就是这两个意思。

【香港经济通通讯社记者】有观点认为新的LPR机制会增加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请问对此有什么看法?谢谢。

孙国峰:

最近媒体和舆论对人民币汇率关注比较多,今天其实主题是LPR,我也可以再回应一下。最近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市场供求决定的结果,近期由于国际经济形势,贸易摩擦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以及对美国向中国加征关税的预期影响了市场供求,进而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这完全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这是我想强调的第一点。

第二点,目前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从目前情况看,企业、居民、金融机构对人民币汇率前期破7都能保持一个比较理性客观的看待,对汇率的正常波动体现出了很强的适应能力。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汇率、离岸市场汇率已经“三价合一”,表明市场预期总体平稳,这也印证了我们之前说过的,“7”既不是年龄,也不是堤坝。

第三点,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短期主要反映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长期还是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目前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财政状况稳健,金融风险可控,国际收支总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市场上观察到的套期保值的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目前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背景下,中国是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的货币政策保持常态的国家,人民币资产的估值仍然偏低,稳定性更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洼地”,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提供了根本支撑。

至于这次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有利于降低贷款利率,主要针对的是企业融资成本。通常我们说和汇率直接相关的是市场利率,这次改革并不涉及市场利率的变化,这次改革的关键词是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因此对人民币汇率没有直接影响。总的看,应当说当前中美利差处于舒适区间,我对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充满信心。谢谢。

袭艳春:

再次感谢四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国新办发布会、中国网等

每日经济新闻

展开
收起

人民银行就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有关事宜发布公告

来源: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人民银行12月28日消息,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运用,现就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本公告所称存量浮动利率贷款,是指2020年1月1日前金融机构已发放的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不包括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自2020年1月1日起,各金融机构不得签订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合同。

二、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应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就定价基准转换条款进行协商,将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可为负值),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也可转换为固定利率。定价基准只能转换一次,转换之后不能再次转换。已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可不转换。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三、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除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外,加点数值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加点数值应等于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水平与2019年12月发布的相应期限LPR的差值。从转换时点至此后的第一个重定价日(不含),执行的利率水平应等于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水平,即2019年12月相应期限LPR与该加点数值之和。之后,自第一个重定价日起,在每个利率重定价日,利率水平由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LPR与该加点数值重新计算确定。

四、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基准转换条款时,可重新约定重定价周期和重定价日,其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重新约定的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

五、如存量浮动利率贷款转换为固定利率,转换后的利率水平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其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换后利率水平应等于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水平。

六、金融机构应利用官方网站和网点公告、电话、短信、邮件和手机银行等渠道通知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协商约定定价基准转换具体事项,依法合规保障借款人合同权利和消费者权益。

七、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应加强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指导,确保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按照统一部署,妥善做好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

展开
收起

人民币贷款基础利率为何止降 中国央行是否酝酿新招?

来源:《财经》杂志

文 |《财经》记者 张威

完全超出市场预期,新一期LPR报价丝毫未动。

3月20日上午9点30份,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周五公布数据显示,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较前次报价持平。

同一天的前一刻钟,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2020年3月20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至此,央行已经连续二十四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

据《财经》记者了解,货币市场流动性确实较为充裕,甚至出现资金淤积的现象。根据某股份制银行资金交易员介绍,资金淤积主要体现为两点:开年之后,隔夜利率长期在在2%以下,另一则现象是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规模比较高。“一般的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规模较正常水平高出了50%-70%左右的水平。”

反观全球,进入3月,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大国央行早已开启降息狂潮,所以,此前市场主要分析声音认为,今日公布的LPR报价会出现下行。

某宏观研究员向《财经》记者表示,央行一直强调稳健货币政策调控主基调,所以对宽松化币政策更审慎;二则央行也担心当前通胀对降息形成制约;三是美国前次降息的教训表明,在市场预期混乱时,降息等政策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LPR是优质企业贷款,单纯降LPR后可能也很难真正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因为这还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风险溢价等。”上述宏观研究员指出,降息的含义实际是一整套组合拳,降LPR是降企业成本的一部分,但还不够,需要降“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存款基准利率等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3月16日,央行开展MLF操作1000亿元,中标利率为3.15%与上次持平,并未提前引导本期LPR下行。

某银行资金研究员指出,2月LPR下调10基点,一是因为当时疫情很严重,市场情绪恐慌,二是MLF也下调了10基点。但是,事实上,因为经济活动放缓,银行核心存款增长不佳,主动负债吸收力度比较大,负债成本比较高,3月对股份制银行降准不足以推动LPR下调。

上述宏观研究员也指出,在信贷供给方面,要求银行加大实体支持力度,的确也得给银行减负,银行负债端超过2/3是存款,所以只通过MLF(中期借贷便利)给银行减负效果是有限的,下调存款利率给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的效果会更好,有助于向实体传导低成本信贷。

监管已经在力降银行负债成本,据《财经》记者了解,近期监管严查“假”结构性存款高息揽存,就是因为有一些不规范的结构性存款影响整个行业存款成本居高不下,扰动了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严格规范结构性存款产品的举措,也有助于降低整个银行业的存款成本。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近日强调,继续发挥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整个利率体系压舱石的作用,同时压降银行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宏观审慎评估,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

远洋资本高级研究员盖新哲向《财经》记者表示指出,其他国家超大幅降息更大程度上的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避免金融危机。与美欧相比,我国股市债市波动相对较小,没有类似2015年或者金融危机时期的异常波动,所以不会像其他央行一样大幅降息。

盖新哲说,银行间流动性充裕,某种程度上也是信贷需求较弱的表现,在这一特殊阶段,首先还是要激发信贷需求,一是财政发力,用财政支出带动总需求,无论是新基建还是旧基建,二是加快金融创新,比如基础设施公募REITs,数据中心公募REITs或者ABS。

“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推动复工复产,只有企业生产了才有信贷需求,企业不生产,调利率效果也不好。”上述资金交易员指出。在当前形势下,一动不如一静,待企业复工复产后,形成有效信贷需求后,再看看经济补偿性恢复到底能到什么程度。到那个时候再出台一些刺激政策,效果会更好。不能在这个时候把子弹消耗过多。

展开
收起

甘肃银行直销银行“定期存”产品邀您细品

来源:搜狐网

伴随着财富积累,投资理财成为大家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甘肃银行直销银行,是甘肃银行创新打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以提供理财服务为主,增值类金融场景服务为辅,为客户打造方便、快捷、纯线上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圈。

甘肃银行直销银行让生活轻松“e”点

“从客户银行存款总额的增长可以看出,银行存款依然是大家的理财首选。”甘肃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一直遵从金融本质,辅以科技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人性化的金融服务,用财富的实际增长来回馈大家多年来的信任和支持。此次推出的线上“定期存”产品,主要有三个方面优势:低起点,起存金额50元起,高收益,利率最高较基准利率上浮50%;有保障,该产品为储蓄存款产品,安全稳定。

甘肃银行直销银行“定期存”产品页面

据了解,“定期存”是甘肃银行直销银行推出的一款定制人民币储蓄类产品。客户成功开通“定期存”账户后,按照选择的金额存入资金,购买产品时,客户可根据个人何时用款决定存期,有1年、2年、3年三种,年利率为2.25%—4.125%。其中,1年、2年存期产品,起存金额仅为50元,低得超乎想象;3年存期产品,又细分为2万元起存金额和5万元起存金额两个产品,全部产品购买后均可实现到期自动转存。

与此同时,“定期存”产品更有在线购买、安全便捷等特点,客户只需下载“甘肃银行直销银行APP”,线上即可完成注册和产品购买等操作,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随需、“7×24小时”一键理财,体验足不出户、省时省力的“指尖财富管理”。

简便的甘肃银行直销银行注册流程

冯女士一直是甘肃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的“铁粉”。她说,近年来,甘肃银行推出了一系列收益率较高、安全性有保障、操作起来十分便捷的存款产品,她不仅自己购买,还推荐给亲朋好友。特别是甘肃银行直销银行定期或不定期推出线上存款产品后,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期限的存款产品立享收益,且支取灵活,家人和朋友们都纷纷点赞并选购。

金融产品的线上化服务,已成为银行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形态。甘肃银行此次推出的“定期存”,安全、可靠、方便、有保障,一经推出便受到客户青睐,实至名归。甘肃银行网络金融部负责人表示,甘肃银行将积极拓展数字化渠道,通过直销银行,持续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全流程线上金融服务。(内容来自 搜狐网)

展开
收起

避免用单向思维看待货币政策调整

(新华网快评:周继坚)

央行自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08年12月以来首次下调。消息一出,很多人猜测政策走向是不是变了,楼市会不会出现反弹,笔者认为,这种担忧有点“夸张”。

一者,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平稳。客观来讲,宏观政策一次大的调整需要通过多次小调整来实现,一次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承载不起“转向”的预期。事实上,2008年12月以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连续12次上调,才完成整个调整周期。保持相对的平稳是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特征之一,不可能出现“猛踩油门”或“急刹车”的状况。

二者,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应当体现灵活性。过去,人们认为政策走向一经确定,就必然只升不降,或者只降不升,这是不科学的。市场状况瞬息万变,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复杂莫测,如果以单一单向的思维判断政策走向,无异于是刻舟求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和不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必须更加突出一定的灵活性,才能应对变化莫测的经济局势,才能根据最新的市场讯息,把握调控的重点和方向。

此外,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不可能只针对某一个行业。国民经济涵盖诸多领域和行业,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调整无疑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国家层面上讲,不可能为了一个行业的发展而牺牲整个经济大局。

展开
收起

国内首个破产的银行 央行砸重金也“扶不起” 1类人吃了“大亏”

对于存款有多么重要这个问题,相信经过今年绝大多数人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经过这次的事情,绝大多数国人都渐渐养成存款的习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住户部门存款数额也是不断增加。

据央行曾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了8.07万亿元,其中,住户部门存款增加了6.47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我国住户部门存款余额是88.61万亿元。从这组数据当中,我们能够发现一点,就是中国人民“喜欢”存钱。

事实上,近些年我国储蓄率一直都是位于世界前列,就算近些年有很多人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但是我国的储蓄率还是远远高于很多国家。

对于“喜欢”存钱的中国人来说,银行成了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打交道的场所之一。对于国人来说,银行钱很多,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将钱存放在里面,不仅仅有人帮自己保管,而且还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息。但是,笔者要和大家说的是,银行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地方,因为它同样会破产倒闭。

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第一个破产倒闭的银行,就算是央行砸重金也没有“救活”它,这家银行就是海南发展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是16亿,在刚刚成立的第二年银行的实际利润就达到了1.25亿。而海南发展银行之所以会发展的这么快,和房地产也有很大的关系。

在当时,海南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是如火如荼,那个时候人们还用一句顺口溜—“要挣钱,到海南,要发家,炒楼发”去形容海南楼市。随着海南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快,房价也是一路飙升,翻了好几倍。就这样,当时很多人都跑去海南炒房,诞生了我国第一批炒房客。

不过,大家也知道,房价是不可能一直上升的,所以当炒房风口过去之后,海南当地有很多家信用社都陷入了危机。这些陷入危机的信用社被并入了海南发展银行。这也就意味着,海南发展银行一家接下了这个“烂摊子”。为了能够平安的度过这次的“危机”,海南发展银行开始打起储户存款利息的“主意”。

其对外宣布,不管之前信用社承诺大家的利率是多少,都将按照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兑付。前后不一的做法,“惹恼”了储户,大量储户开始去银行取钱。

因为去取钱的储户实在是太多了,海南发展银行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钱,所以出现了兑付危机。为了帮助海南发展银行渡过难关,央行当时砸下了数十亿,但是就算是这样,其还是破产倒闭了。

海南发展银行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银行也会破产倒闭。那么,若是银行破产倒闭了,我们存在银行的钱和借的钱怎么办呢?

首先,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若是银行倒闭了,储户的本金和利息总和少于50万元,将全部兑付。如果超过了50万元,那也只能兑付50万元,其他的部分将在银行破产之后按照比例去兑付。这也就意味着,储户本金和利息大于50万元,万一银行倒闭了,并不一定所有的钱都能拿回去。所以,海南发展银行倒闭后,吃了“大亏”的就是这类人。

其次,若是银行倒闭了,借的钱是需要还的。对于你来说,其实就仅仅只是还款对象改变了而已。所以,你千万不要觉得银行倒闭了,钱就不需要还了。

展开
收起

2020年,如果把30万存在中国建设银行,一个月有多少利息?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总行位于北京,是一家全国性大型国有银行。据建行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建行净利润达到2692亿元,同比增长5.3%,而今年总资产达到了3.37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万亿元。是国内资产规模最强的国有银行之一。

近期,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2020年“世界银行1000强排名”,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份含金量非常高的榜单中,我国国有四大行包揽了世界银行1000强的前四名。从排名上看,中国建设银行排名第二名;而在全球企业TOP500中,中国建设银行位列13名,无论从规模还是综合实力来看,中国建设银行都是世界顶尖的名企业。那么如果手里了30万,想存在中国建设银行的话,一个月能拿到多少利息呢?

如果拿30万到建设银行存款,其实有很多种方式比如活期、定期、大额存单、人民币理财等,当然不同的存款产品对应的利息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前些年,因为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短,收益高于定期”等特点一直是储户的首选。但发现如今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再像以前一样保本了,有部门产品还出现了“浮亏”的情况,所以我们暂不做理财产品的收益对比。

中国建设银行官网存款利率表

上图为建设银行官网公布的存款利率表,很多人看到这个表会觉得怎么这么低,和自己看到的存款利率不太一样?的确,以上存款利率为官网公布利率,是按照央行基准利率来执行的,所以会显得低一些,但银行实际挂牌利率会略高于官网利率,而且在每个城市的挂牌利率也不太一样。我们整理出中国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的实际挂牌利率,数据如下:

中国建设银行部分省市挂牌利率

从以上两个利率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官网利率和实际挂牌利率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身经营情况自主定价。商业银行实际挂牌利率较基准利率会上浮10%-30%左右是比较常见的,但上浮的比例一般不会超过50%,所以我们会看到建设银行在全国各省市的实际挂牌利率是有差别的。

很显然对比官网利率没有任何的意义,那我们就以北京地区的建设银行存款利率为标准来进行测算,如果30万存在活期账户(储蓄卡、活期存折)中,年利率为0.30%,一年下来只能拿到900元的利息,所以在此也提醒广大储户朋友,如果你这笔钱用不到,千万不要让你的钱“躺”在活期账户中,会少赚很多利息。

如果30万存成普通定期存款,那么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为1.95%,一年到期有5850元利息,平均每月487.5元利息。如果30万存成二年定期,年利率为2.73%,一年有8190元利息,平均每月682.5元利息。如果30万存成三年或五年定期,年利率为3.58%,一年有10740元利息,平均每月895元利息。

很多人看到这都有疑问,为什么3年和5年期存款利率一样,甚至广州地区5年定期利率还出现倒挂了呢?事实上,从2014年起央行就已经取消了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定价,也就是说,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由银行自己定的。于是银行为了节省存款的资金成本,往往就会把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于三年期持平或者调低。这也是利率市场化导致的结果。

很多储户朋友还是觉得存款利率太低了,还有没有更高的存款方式呢?当然是有的,那就是建设银行的大额存单。建设银行的大额存单一般起存金额是20万或30万起存,还有8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当然起存点越高也就意味着存款利率越高。

以下是建设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表:

中国建设银行大额存单存款利率表

如上图所示,大额存单利率比存定期要有优势,而且建设银行的大额存单在存期上增加了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大额存单,能够满足一部分喜欢短期储蓄朋友的需求。那么如果把30万存成1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为2.175%,一年利息为6525元,平均每月543.75元利息;如果存成2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为3.045%,一年利息为9135元,平均每月761.25元利息;如果存成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为3.985%,一年利息为11955元,平均每月996.25元利息。

注:以上存款利率仅作为参考测算,最终以当地中国银行的实际利率为准。

写在最后:

从上面的利息相比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大额存单要比普通定期利率更有优势,如果把30万存定3年大额存单,也就意味着平均每个月可以拿到近1000元的利息,在当前银行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中,如果手里有足够的资金,笔者建设一定要选择银行大额存单,不仅利率更高,也更具备灵活性,是当下配置银行类资产最佳的选择。

你认为建设银行的存款利率高吗?你还知道哪个银行的利率比建行高呢?欢迎分享!

展开
收起

财政部:2020年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即将开始

来源:财政部网站

原标题:国债业务公告2020年第106号

2020年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即将开始,现将2020年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等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储蓄国债(电子式)在发行期内按面值向个人发行,以100元为单位办理各项相关业务。储蓄国债(电子式)不可流通转让,可按照相关规定提前兑取、质押贷款和非交易过户。

二、各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公告日至发行开始日前一日,如遇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或取消3年期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当期国债取消发行。各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期内,如遇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或取消3年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当期国债从调息之日起停止发行。

三、投资者可通过2018-2020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以下简称承销团成员,名单详见附件)在全国已经开通储蓄国债(电子式)业务处理系统的营业网点柜台认购储蓄国债(电子式),并办理其他各项业务;同时,还可通过储蓄国债(电子式)网上银行销售成员的网上银行认购储蓄国债(电子式),并办理个人国债账户开户和查询业务。

四、投资者需使用个人国债账户和对应的资金清算账户(存折或银行卡)认购储蓄国债(电子式),单一个人国债账户购买单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最高限额为500万元。

个人国债账户实行实名制,不收开户费和托管服务费用,开立后可以重复使用。投资者通过承销团成员营业网点柜台开立个人国债账户,需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投资者在通过网上银行渠道办理个人国债账户开立、储蓄国债(电子式)认购业务时,使用的人民币结算账户其网上银行功能若不通过柜面渠道开通,则投资者必须使用专用安全设备进行信息确认,且专用安全设备有关功能必须通过柜面渠道开通。如投资者已在承销团成员开有个人国债账户用于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可直接使用该账户办理储蓄国债(电子式)业务,无需重复开户。

五、投资者可于发行期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内,到原购买国债的承销团成员提前兑取其持有的部分或全部当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投资者办理提前兑取,按当期国债提前兑取条件计息,承销团成员可按照提前兑取本金的1‰向投资者收取手续费。付息日或到期日前7个法定工作日(不含)起,停止办理当期国债提前兑取、非交易过户等与债权转移相关业务和国债质押,付息日(含)起恢复办理。

六、财政部于付息日或还本日通过承销团成员将当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利息或本金支付至投资者资金清算账户。

七、投资者可通过个人国债账户所在承销团成员营业网点柜台和服务电话查询个人国债账户储蓄国债(电子式)变动情况及余额,还可通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语音复核查询电话(400-666-5000)查询个人国债账户截至上一日的储蓄国债(电子式)余额。

八、投资者对储蓄国债(电子式)余额有疑问的,可先向个人国债账户所在的承销团成员提出咨询;未能解决的,可向当地财政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反映;仍未能解决的,可向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反映。

特此公告。

附表:2018-2020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2020年8月3日

展开
收起

20万人民币存到银行,一年能拿到多少利息?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20万人民币存到银行,一年能拿到多少利息?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网罗天下趣事,纵观八方奇闻,欢迎收看本期内容,现在有很多人都开始慢慢的有了积蓄,但是如何对这些积蓄进行管理和存储,就成了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20万人民币存到银行,一年能拿到多少利息呢?接下来就和我了解一下吧。

在银行中存款有很多途径,但大致可以分为活期和定期存款两种,活期存款也就是随用随支取的一种存款,这种存款使用灵活,但是利率较低,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大约都在0.3%左右浮动。

而定期存款的利率则会比活期高出很多,但如果是选择定期存储的话,那么将会面临着很多存款期限上的选择,一般来说,定期存款分为三个月到三年,而每种期限的存款利息也都各不相同,各家银行的利率也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都在1.5%或是2%左右浮动。

如果按照一年1.5%的收益来计算,那么20万块钱存到银行中大约可以获得3000元的利息,2%就可以拿到4000元的利息,但每家银行为了更多的吸收存款,也会为大额存款推出一些福利,一般来说,这种特殊的存款方式都是要和银行工作人员主要提及的,而且这种存款方式对于存款的金额,也都有着一定的限制。

大额存款在银行的门槛大约是20万到50万左右不等,而这种大额存款的利率则可以较基准利率上浮20%~50%左右,如此一来,收益也会将定期存款提升很多,对此,小伙伴们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市场基准利率发展回顾

从中国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成败得失,可以总结出市场化基准应当符合的客观规律。

本刊特约作者 百旺山/文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启动以来,人民币一直是“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并存。利率市场化过程就是一个以市场利率定价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以管制利率定价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少的过程。

在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自发、或者人民银行主导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有的努力成功了,有的努力没有修成正果。本文试图回顾总结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发展过程,探讨决定市场基准利率成败的因素,以及成功市场基准利率必须具备的条件。

Chibor

Chibor,即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6年5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明确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自此,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下称交易中心)每天以实际成交额为加权系数计算并发布1天至1年共11个期限的平均加权利率,即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

自Chibor利率形成以来,从来没有被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来使用,没有金融工具的利率直接与之挂钩。目前虽然交易中心每天发布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但是已经不再使用Chibor的称谓。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在央行和中国货币网的网站上,已寻觅不到Chibor的踪影。

Chibor未能成为市场基准利率,主要是由于拆借市场的结构问题。

早期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局限于少数几家大行,同业拆借利率的代表性不强、可交易性不高。现在虽然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也参与拆借交易,但是仅限于隔夜和7天期拆借,再长期限的交易很少有真实成交。以2020年5月22日交易中心披露的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情况为例,当日拆借成交9570.19亿元,隔夜和7天期分别成交9146.38亿元和381.9亿元,占比分别为95.57%和3.99%,7天期以上的交易额仅有41.91亿元,占比只有0.44%(见表)。

在银行间市场推出债券回购交易后,由于回购市场参与机构广泛,市场代表性和可交易性强,货币市场资金多在回购市场融通,进一步消弱了拆借市场的影响,隔夜和7天期同业拆借利率向回购利率看齐。7天期以上的同业拆借,由于成交稀少,Chibor利率代表性不强、对金融机构来说缺乏可交易性,长期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因此,Chibor未能成为市场基准利率。

回购定盘利率

2005年,市场机构出于开展利率互换的需要,提出了对回购定盘利率的需求。2006年2月,经人民银行批准,交易中心正式开始对外发布隔夜和7天回购定盘利率。很快,银行间市场推出了7天回购定盘利率IRS。2020年4月,IRS市场成交名义本金21650亿元,其中以回购定盘利率FR007为参考利率的名义本金16706亿元,占比高达77.2%,是IRS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品种。7天期回购定盘利率无疑是迄今市场认可度最高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回购定盘利率的成功,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7天期回购市场参与者广泛,市场基础好。银行间市场的所有机构,从大型银行到非银机构和广义基金产品,都深度参与其中;二是定盘利率设计是基于真实的回购交易,而不是银行报价,定盘利率生成机制可靠,难以被操纵;三是采用实际交易利率的中位数,而不是成交利率按成交额加权的平均值定盘利率,相当于给了中小金融机构在定盘利率中更大的权重,较好地反映了中小机构真实的融资成本。

但是,回购定盘利率在浮动利率债券上应用很少,在银行浮动利率贷款上则完全没有得到应用。利率重置频率过高、客户使用不便,是回购定盘利率在债券和贷款产品上不被接受的主要原因。

Shibor

Shibor,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2007年1月,人民银行推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回购定盘利率相比,Shibor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18家商业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交易中心在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4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并于上午11:00对外发布。目前,对外公开发布的Shibor包括隔夜至1年共计8个期限品种。

由于人民银行大力推广Shibor,Shibor逐步在浮息债、短期融资券、同业存单、利率互换等货币市场产品定价中得到一定应用。前些年,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将Shibor纳入FTP,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根据工商银行资产负债部李懿清在《中国货币市场》2017年第10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工商银行“建立了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产品收益率曲线……,较早实现了资金项下、同业项下、票据项下的内部定价与Shibor挂钩机制” ,“交易类债券、贵金属业务等市场化产品的内部价格均也采用了Shibor这一定价基准”。

2013年同业存单推出后,在3个月至1年期限上,形成了流动性和深度远高于同业拆借市场的同业存单市场。根据2013年 12月人民银行颁布的《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存单发行利率定价基准参照Shibor。理论上,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与Shibor走势应基本一致。但通过对比 3个月、1年期Shibor利率与同期限同业存单的市场利率,发现两者的利差并不稳定。

下图所示为中债AAA-评级银行同业存单利率与Shibor的利差(如图)。由图可见,在2016年下半年债券市场承压期间, 3个月期和1年期同业存单与同期限Shibor的利差分别高达1.12%和1.8%。在此之后,经常出现同业存单利率大幅低于Shibor的情况。显然,与由银行报价生成的Shibor利率相比,基于真实成交的同业存单利率能更真实地反映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

虽然人民银行把Shibo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大力推广,但是银行在存贷款业务上没有接受以Shibor为参考利率。2020年以来,随着人民银行在贷款业务上推行使用LPR,放弃了在贷款业务上推行使用Shibor的努力,进一步限制了未来Shibor的应用空间。

回购定盘利率和Shibor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推出,时间相差无几。在推出后,前者靠市场自发的力量逐步成为重要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而后者虽然人民银行百般呵护,但市场接受程度有限。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大体有二:一是同业拆借市场7天期以上品种的参与者限于少数几家大行,Shibor市场参与者代表性不强、可交易性不高,而隔夜和7天期回购市场参与者广泛、可交易性强;二是Shibor生不逢时,刚推出不久就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中Shibor仿效的样板Libor爆发操纵丑闻,使通过银行报价形成市场基准利率的机制受到质疑,弃用Libor、转向基于真实成交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成为全球基准利率改革的方向。而回购定盘利率的形成机制恰好符合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方向。

MLF利率

MLF利率并非由市场交易形成的利率,但有些人认为它反映了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因此具有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

从成熟市场经验看,成功的市场基准利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能代表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比如,在美元市场,Libor代表了银行货币市场融资的边际资金成本;Libor利率互换曲线代表了银行债务资本市场融资的边际成本。

以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最大优势是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参考,同时也作为浮动利率资产和负债定价的参考,内外部使用同一个参考利率,资产与负债利率联动,资产负债利率缺口小、风险透明、交易成本低。人类对降低交易成本的追求,永远是市场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或许正是由于成熟市场成功的市场基准利率都是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人民银行也给1年期MLF利率贴了个“银行边际资金成本”的标签。但是,MLF利率不是在公开、连续交易的市场上形成的市场利率,不可能代表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近期,1年期MLF利率比同期限同业存单利率高出了100多基点,就是例证。此外,人民银行每月进行一次1年期MLF操作,MLF利率无法及时反映最新的市场信息,就连续性这点,它也不具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条件。

关于1年期MLF利率是否代表了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最近有一些争论。分析2006年以来上市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数据,可以发现历史上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最高的年份是在2014年,达到了2.32%。2019年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是2.05%。从2020年初到现在,银行同业负债成本大幅下降,拉低了银行的平均存款成本,因此,当前银行存量存款的平均成本率应该在2.05%以下。考虑到在利率下行过程中,边际资金成本比平均资金成本更低,当前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应当在2.05%以下,大体就是当前1年期同业存单的利率水平,比1年期MLF2.95%的利率水平低100基点左右。显然,1年期MLF利率不能代表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

由于商业银行MLF负债规模远远低于其贷款规模,与其说是MLF利率决定了LPR,倒不如说是LPR决定了MLF利率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毕竟,商业银行的贷款合同90%以上是与LPR挂钩的,LPR才是决定银行收益的关键变量。因此,用MLF利率作为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构建银行的FTP,在逻辑上无法自洽,MLF利率不可能成为资金市场的基准利率。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要件

总结过去25年间人民币市场基准利率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一个利率要成为市场基准利率,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有三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市场机构广泛参与交易。只有市场机构广泛参与交易,市场利率才有代表性和可交易性,其利率才能代表市场主流机构的边际资金成本,机构才可以将其其它金融产品定价的参考利率,发挥其基准利率的作用;

第二,基于市场真实交易,而不是银行报价生成。这是基准利率具备抗操纵性的要求;

第三,便于终端用户使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必须要便于企业在浮动利率债券或浮动利率贷款中使用。隔夜或7天回购定盘利率虽好,但是让企业发行的债券或贷款利率与之挂钩,每天或每周重置利率,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很难理解,更难接受。因此,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期限不能太短,至少要在3个月,即浮动利率债券或贷款至多每季度重置一次利率。

未来如何构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作者为资深金融从业人士,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