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俄罗斯

二战时,真的是俄罗斯的“冬天”赶跑了德国吗?

每当我们提到苏联打赢反法西斯战争时,总喜欢说是俄罗斯的冬天救了苏联。然而这种说法完全经不起一丁点的“数据推敲”,整个苏德战争并不是只打了1年,而是自1941年起足足打了4年。德国士兵在进攻的第1个冬天缺衣服,可不意味着后面的冬天都缺衣服,德国人没有那么“傻”。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空军腾空而起,如同猛禽一般扑向了几乎毫无装备的苏联人。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就瓜分波兰达成共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虽然苏联军方清晰的明白跟德国的一战,因意识形态的不同不可避免,但在战争等同惨痛伤亡的“无奈”中,《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依旧起到了一定的“催眠”作用。

苏德前线的官兵很长时间都认为,跟德国的战争还是一个很遥远的时间节点,直到德国的俯冲战斗机,在他们头上投下“轰轰轰”的炸弹,官兵们才清晰的认识到战争来到。

且这一次德国人带来了区别于他们以往所有敌人的战术,即被后世称为战术经典的“闪电战”。德国将自一战出现,即被定义成为步兵辅助工具的坦克“重新定义”。

坦克不再是辅助步兵冲锋的移动炮塔,而是真正的“陆战主力”,步兵在它的面前只是收割胜利果实的补充。在德军坦克成为陆战主力的战术背景下,德国坦克得以被集中使用,

凭借坦克能快速机动的能力,以及那一身步兵难以打破的“铁壳”和远强于步兵的火力。规模化使用的坦克化作了一柄锋利的利剑,将苏军依旧以步兵战壕、碉堡、要塞为主要手段的防御层彻底的割裂开了。

仅短短18天时间,就突进苏联境内600余公里,俘虏了百万级的苏联士兵,对此兴奋的希特勒,甚至喊出了“三个月灭亡苏联”。

然而苏联虽然在节节败退,但丢失的土地对于苏联横跨欧亚大陆的版图来说,并不是特别的“大”,苏联人有足够的战略后撤空间,尤其是当工业成功东移之后,苏联完全有了耗死德国的底气。

且为了能够耗死德国,在战争初期的1941年11月17日起,苏联军队就在撤退的同时,大规模的执行“焦土政策”,城市、村庄只要有一丝可以被德国人利用的资源,统统最大限度的抹杀殆尽。

而德国这边,虽然战斗在节节胜利。但由于深入苏联太多,后勤补给很快就成了大问题,坦克的速度让苏联手措手不及的同时,德国后勤部队也脑袋痛死了。

为了能够让坦克足够多,当时的德国工业几乎全力生产坦克了,无法提供足够的运输器,让负责后勤的德军能够跟上冲锋陷阵的德军,为其提供完美的吃喝拉撒服务。

且由于苏联大规模的使用焦土战略,在占领区内德军也无法完美获取补给,所以当德国停下快速奔驰的步伐,跟苏联陷入对峙之时即敲响了失败的丧钟。

1942年1月结束的莫斯科战役,德军因士兵没有足够的过冬衣服而战斗力下降,致使自身惨败的战例,即是德军后勤完全跟不上了的最好“实证”。

所以苏联打败德军的核心原因,不是苏联那个冬天,而是跟不上的后勤,再往深了说就是综合国力干不赢苏联。

作者推荐:仅生产2辆的纳粹黑科技,重量188吨的坦克,却能够“隐身”

法国坦克火力“秒杀”德国,且数量多800辆,为何反被灭了国?

二战后芬兰是资本主义国家,却为何被视为一个“红色政权”?

展开
收起

二战中本土损失惨重的苏联,战后凭什么立马当“超级大国”?

1945年4月苏联红军将坦克开进了德国柏林城,希特勒“一统世界”的纳粹帝国梦彻底破碎,自负的他不愿意直面失败,以及忍受战后被人审判的屈辱,在4月30日选择了自杀。

至此苏联人彻底赢得了卫国战争,他们不但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土,还将侵略者的本土拿下了,翻遍全球数千年的人类战争历史,苏联的这次“反杀”可谓罕见的“奇迹”。

然而这个“奇迹”为苏联人带来被全球人崇拜的荣誉同时,苏联人也为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打赢这场战争苏联牺牲掉了战前人口的14%,即约2700多万人,且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同时1700座城镇和超过3.1万个工厂被夷为平地。

但是让许多中国历史爱好者疑惑的是,苏联人在二战中损失如此惨重,却为何能够在战争结束仅2年不到的1947年,就跟几乎本土没有受到伤害的美国打响“冷战”,争夺世界霸权,还被历史书记载为“超级大国”。

其中缘由总结起来小袁认为有2个主因,首先第一个是战争并未伤及苏联的工业核心,苏联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完成了以重工业建设为主,快速赶超英美为核心的三个“五年计划”。

苏联工人

根据“五年计划”的要求,苏联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修建大型重工业工厂,当计划结束之时,苏联境内已经拔地而生约9000个大型工业工厂。

且为了能够将自身广袤国土的优势发挥到极点,苏联在修建工厂的时候,并不是完全以俄罗斯帝国时代的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为主。

而是借助行政命令强制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在矿产资源丰富,但气候艰苦的东部疆域大兴土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中50%的重工业投资,都用于了西伯利亚为代表的东部疆域工业建设。

也正是因为苏联政府的投资,苏联被后世所熟知的知名重工业中心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得以拔地而起,光西伯利亚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在1928到1937年间就足足增加了8倍,

1941年德国快速突击莫斯科,斯大林果断开始了东迁重工业计划,6月24日成立疏散委员会,并自6月29日开始将西部重工业区整体向东部搬迁。

1942年5月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工业在完全沦陷前,基本都已迁入了东部疆域,不完全统计苏联的这次东迁行为,一共迁移了150万个车皮的物资和1000多万人的苏联工人。

简而言之德国的进攻虽然摧毁工厂,但绝大多工厂的核心设备都已迁移,对于苏联的工业并没有过大的实质性伤害,反而由于工厂离原料产地近了,没有了运输时间的耽搁,苏联工业生产效率得以快速提高。

在欧洲版图几乎完全沦陷的1942年,强大的东部工业依旧让苏联飞机产量,维持在两万架以上。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苏联在战争期间快速开发了西伯利亚的资源。

当欧洲的工业因为战争而凋零之时,它做到了和本土没有战争的美国一样,工业生产水平急速上升。因而战争结束之时,面对工业设施一片狼藉的欧洲,苏联可以自豪的说出“美国之后,苏联第一”。

再而第二个原因是苏联有了原子弹,成为美国之后第二个可以让地球灰飞烟灭的国家。苏联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领导的苏联“原子弹小组”,在1949年8月成功进行核试验,宣布苏联是唯一一个不畏惧美国“核威胁”的国家。

作者推荐:苏联元帅朱可夫,凭什么被称为“军神”?

同样是戴钢盔,二战德军精益求精,美军却为何“仪容不整”?

苏联是如何将德国发源地,变成如今毫无争议的俄罗斯飞地

展开
收起

盘点俄罗斯二战时损伤,数据惊人!距今70年,男女比例还没有恢复

二战已经过去70年了,70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很短的瞬间,但是70年前,所有参战国死去的人口对于参战国的影响缺难以弥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二战中俄罗斯到底损失多少人?打了4年 男女比例今天都没恢复过来。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国土面积世界第一,在70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几乎损失了1/3的青壮年,甚至包括许多还未成年的孩子。今年的5月9日,俄罗斯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纪念在这场战争中死去的人民。

俄罗斯的伤亡在主要加盟国中是最惨重的,具体数字一直颇有争议,在最初的数据中,这个数字一直是2000万人左右。每一个数字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几个人的悲痛欲绝,为了历史不被忘记,为了死去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从2010年开始,俄罗斯政府就开始了一项浩大的工程,尽可能多的,详细的去寻找当时死于这场战争的人名以及简历,好让他们不至于被忘记。按照目前的数据,战争死亡人数已经上升至2600万人。但是找不到姓名的牺牲者仍有数百万之多,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每个俄罗斯家庭,他们的饭桌上都有一个空位,安放着对于伟大的战士,国家守护者永恒的纪念。

在俄罗斯,哪怕时隔70年,当年的孩子如今已成耄耋老人,这场战争对于俄罗斯普通民众的影响依然存在,就是男女比例问题,俄罗斯今天依然是女多男少。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全世界人民在70年后依然心有余悸,虽然世界上依然有地区性的冲突,但是当年这些参战国,充分意识到和平的可贵。只有稳定与和平,才能带来更好的发展。今天我们再阳光下纪念与庆祝,不止是为了告慰先烈,让他们的血不要白流。更是为了牢记,和平的可贵。

展开
收起

俄罗斯有一支很奇特的兵种,拥有几百年的历史,二战差点被灭

导语:俄罗斯有一支很奇特的兵种,拥有几百年的历史,二战差点被灭

众所周知,哥萨克是一个游牧种群,其名字的含义就是勇敢的意思,而谈起它们大伙想起来的也是骁勇善战,善于骑射。他们曾经是17世纪俄罗对外扩张的中坚力量,其勇猛的作战能力让很多人胆寒,可以说它们的存在是俄罗斯能够保持稳定的主要因素点。然而正因为太过于勇猛,在二战期间整个种族给苏联造成了巨大的压迫感,至此受到了苏联政府的打压,差点就消失被灭了。

不过幸好仍然有一部分人幸运的生存了下来,一直躲到苏联宣布解体。后来哥萨克在俄罗斯得以复兴,特别是在普京上台之后,得到了最快速的发展。它们连同作战勇猛的车臣武装也被普京收拢,建立成了新式的武装势力,成了普京身边的左右手,它们一直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执行任务,比如混乱的中东地区,一般有战役的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虽然说表面上没有展现出和俄罗斯有关系的迹象,实则背后有着俄罗斯政府的支持。

这点从著名的哥萨克雇佣兵团就可以看得出来,很多后续的资源提供大多都是俄式物资,并且枪械上也是如此,它们存在的形势就好像美国著名的雇佣兵集团黑水公司一样,有美国在背后支持。通俗来讲的话,就是政府在民间的组织,整体执行的基本上都是无法用官方名义出动的任务,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现目前,哥萨克人群活动最频繁的基本都是在东乌地区,其强悍的战斗力让对手胆寒不已,在作战的时候非常具有隐蔽性,军事素养极高,就连美国最牛的三角洲特种兵和海豹突击队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所以在东乌,如果一旦发现俄军有混合的部队上战场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哥萨克的精锐上场了,这时候必须要提高警惕性,不然勇猛的哥萨克必定会用实力教做人的。

而哥萨克的最传奇的时期是在沙俄时代,落后的军工时代,他们凭借手里的冷兵器,强悍的战斗力所向披靡,为沙俄开疆扩土,现在基本都是热武器主导的时代,估计哥萨克的实力也削弱了不少。你们觉得曾经勇猛无比的哥萨克,在如今是否还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吗?

展开
收起

俄罗斯冬天零下40度,二战德军都待不住,俄军靠什么御寒?

众所周知,严寒,自古以来就是军队作战行动的天敌。拿破仑远征莫斯科、亚历山大挥师堪萨斯,均由于遭遇严寒而蒙受巨大损失。有资料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冻伤约12万人,意军冻伤达30多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欧洲战场的冻伤人数约为71000名,平均每人住院治疗时间为50天;在朝鲜战争中,美军两年间冻伤人数高达9000名。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即使在很多高新技术运用的战场,严寒对于作战人员的伤害和武器装备的破坏,依然是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可想而知,战斗中战士没有了健康的身体、武器装备失去了其应有的效能,再高超再精湛的智能和技能、再好再先进的武器和装备,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二战苏联坦克兵

当然,很多人也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俄罗斯冬天零下40度(有一些地区还低于这个温度),二战德军都待不住(二战德军之所以后期节节败退,与严寒天气有非常大的关系),面对严寒,苏联/俄罗斯是如何战斗,且俄军靠什么御寒?首先,俄罗斯军队十分重视抗严寒训练,积极推行高强度、高难度、高真实的抗严寒训练课目。

二战时期在苏联作战的德军

俄军的生存训练的首要内容为保持体温,在零下几十度的寒风中,包括穿衣戴帽等简单动作都有非常严格的顺序。为提升严寒条件下的战斗技能和生存能力,俄军还经常进行滑雪、冰上运动、冰雪地露营、野外生存等训练。虽然俄军拥有强大的陆上突击能力,但仍未放弃滑雪,强调要熟悉雪地地图判读。

严寒训练中的俄军

俄军还专门设立了严寒条件下心理训练课程,选择复杂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以培养被训练人员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使其做好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同时俄还进行严寒条件下的心理保障训练,制定了严寒条件下改善士兵心理状态的措施。

车臣战场的俄军

当然,抵御严寒也少不了先进的防寒服,俄军装备的防寒服是在原苏军防寒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苏军防寒服分轻型战斗服和防寒战斗服两种。轻型战斗服穿用条件为0℃~-25℃,防寒战斗服的穿用条件为-15℃~-60℃。在北极和极北地区,俄军则发放不同于原苏军的严寒地区专用防寒服,除绵制绗缝棉衣、裤外,还有高领毛皮袄和短皮衣及专门用于寒冷和极寒地区的防寒靴、帽和手套。

在最后,我们还得提一下伏特加,这种俄罗斯人几乎离不开的酒,也能在严寒条件下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在二战中,伏特加是作为军需品配发的,据苏军相关资料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全体消耗的酒类超过2.5亿升!

展开
收起

二战时期的苏联,实则并不正义伟大,信仰利益至上原则

对二战历史不熟悉的朋友往往会形成这样一个概念:轴心国就是热衷扩张,侵略他国掠夺战争资源的恶棍,美英苏中都是毫无污点的,至少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没有侵略他国的行为。

特别是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大本营,由于当今我国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加之中苏历史上的外交蜜月期在民间广泛流传,我们下意识地认为苏联是神圣正义的伟大国度。但其实并不尽然。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个话题:二战是由德国发动的吗?

一方面,这毋庸置疑。教科书明确表示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其实这是站在西方中心论的史学视角得出的观点,正因为德国进攻波兰,导致英法对德宣战,影响了世界格局。

之前的西班牙内战,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日本侵华战争,以及慕尼黑阴谋等地区战争或冲突,尚未对国际格局造成根本性的冲击。

另一方面也不能这么言之确凿。因为,进攻波兰的并不只有德国,还有苏联。历史很大程度上被胜利者影响。

此事从何说起?答案就在1939年8月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中。

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扩军备战的纳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尽最大可能满足德国扩张的要求。同时欲把祸水东引,让苏德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斯大林为了保护苏联的安全及利益,决定放弃与英、法共同对抗纳粹德国,反而与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关系,一方面保护自己在东欧的利益,另一方面争取时间及空间应对纳粹德国在日后可能进行的军事行动。

从德国的角度来说,希特勒为了执行1939年4月3日制定的闪击波兰的“白色方案”,避免过早地与苏联发生冲突,陷入两线作战的困难境地,所以也愿意与苏联签订非战条约。

漫画暗喻苏德进入外交蜜月期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如下所示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5.条约有效期为10年。

同时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还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加议定书》(即秘密协定书),这份协定书并没有对外公布。此后的50多年,苏联官方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直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才逐渐承认秘密协定书的存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官方将这份档案进行公布。

学者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罗列的秘密协议包括如下几条:

1、一旦属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立陶宛北部边界同时应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边界。2、一旦属波兰国家的地区发生领上和政治变动,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皮萨河、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为界。3、对于东南欧,苏联方面强调对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关系,德国宣布它对这一地区完全没有政治方面的兴趣。4、本议定书由双方在严守秘密下保存

从以上几条不难看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实质上是短时间内,对东欧和波罗的海地区势力范围的划分。说的难听点,口头话一点,就是赤裸裸的大国分赃举动。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9月16日,波兰政府流亡。9月17日,苏联借口波兰政府不复存在,进攻波兰。1939年9月18日,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会师。10月2日,波兰战役正式结束。

图中红线为苏德势力分界线

侵占波兰的东部领土是苏联构建东方战线的一部分。所谓“东方战线”,是苏联为了应对德国军事扩张采取的防御工程。只不过,这项卫国工程的建立是以牺牲周边国家利益和感情为代价的。

在瓜分波兰之后,苏联的具体措施又有哪些呢?

1、向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扩张

1939年11月26日,苏联称列宁格勒离苏芬边境太近,需要调整边境线。于是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事件,以此为借口对芬宣战,在两国边境发动全线进攻。国际联盟将苏联的行动视为非法侵略,于12月14日将该国除名。我觉得这像极了宛平城外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而进攻二十九军的场景。

1939年9、10月间,苏联分别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签订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可以在三国驻军,建筑军港和空军基地的权利。1940年6月,苏联指责三国政府对苏联和苏军不友好,提出三国应改组政府并让苏军自由通行的要求。三国政府被迫接受苏联的全部要求,8月初,三个面积总共17.4万平方公里,586万人口小国被“接纳”成为苏联的加盟国共和国。

此外,苏联也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这和占领波罗的海三国的手段如出一辙,就不细说了。

苏联1941年前侵占的地区

东方战线确实建立起来了,但后来苏联由于一系列原因在和德国的战争中初期一溃千里,和波罗的海三国视德军为解放者,芬兰,罗马尼亚的倒向德国有很大关系。

东方战线极大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形象,不过好在,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获胜国,这便一切都好说了。战后德国日本都归还了侵占的领土,唯有苏联,保留了战争初期侵占的地区。

在国际社会中,不存在道义上正义的国家。依据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观点,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不假。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在道义上的行为就符合正义。

所有国家的行为都是以自身国家利益为根本利益的。

苏联卫国战争是抵抗入侵的正义战争,为二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苏联在战争期间就没有侵略行为。中国和苏联笼统而言,似乎关系不错,很多朋友都认为直到赫鲁晓夫之后两国才分道扬镳。

其实不然,苏联从来都是把中国当成争夺利益的棋子和目标!

2、中东铁路事件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是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的。日本获胜之后,获得了东北地区南部的势力范围,沙俄势力向北退缩。将大连旅顺军港转让给日本,同时将中东铁路南段转让给日本。日本取得长春到大连段的中东铁路。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长春的中东铁路仍控制在沙俄手中。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以及后来成立的苏联就开始和中华民国交涉中东铁路使用权等问题。但到了1927年下半年,苏联政府欲把中东路转让给日本。

1929年张学良试图用武力强行收回中东铁路的所有权,引发了中苏军事冲突。史称“中东路事件”。

东北军惨败,于是被迫承认苏联在战前的一切对中东铁路的所有权。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全境。苏联为了避免发生中东铁路的纠纷,直接把铁路北段卖给了日本。

可见在二战爆发前,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比较紧张。为了沿袭沙俄的殖民利益,苏联对中国的主权造成严重损害。

3、支援中国抗战

1936年轴心国集团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后,苏联为了避免陷入德国和日本的夹击,开始利用中国抗战拖住日军,使得日军无暇进犯苏联。于是在1937年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在英美没有和轴心国正面冲突前,苏联的援助给了中国人民抗战很大的援助。这点我们是不能否认的。

根据这一条约,苏联不仅对中国的抗战给予道义支持,也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这对中国人民是极大的鼓舞。截至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止,中国利用苏联信用借款所购买的飞机及主要军火物资为:各类飞机904架,其中轻重轰炸机318架,坦克82辆,汽车1,526辆,牵引车24辆,各类大炮1,190门,轻重机关枪9,720挺,步枪5万枝,步枪子弹16,700多万发,机枪子弹1,700多万发,炸弹31,100颗,炮弹187万多发,以及飞机发动机及全套备用零件,汽油等军火物资。

但是到了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又使中苏关系倒退了。

苏联誓言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誓言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而1924年签订的《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其中第五条明确规定,“苏俄政府承认外蒙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

可见苏联在国家安全的考虑下,走近了和日本的距离,自此之后,苏联援华力度逐渐减弱。

4、雅尔塔会议出卖中国利益

二战后期英美苏三国的雅尔塔会议,划定了战后的世界秩序。为了争取苏联对日本宣战,英美许诺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外蒙古保持独立。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旅顺港承载了多少中国近代心酸的历史!

由于国民政府对《雅尔塔协定》毫不知情,被大国安排得明明白白,像极了慕尼黑阴谋的受害者——捷克斯洛伐克。因此《雅尔塔协定》也被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

在苏联出兵进攻东北地区的日军的过程中,对东北地区的大量重工业设施进行破坏,拆卸搬运等工作,烧杀淫掠无所不为。关于此问题,有不少学者观点不一,争论较多,在这就不详细论述了。

最后,我想引用19世纪英国前首相迪斯雷利的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回顾这段八十年前的苏联外交历史,也确实能感受到这个国家极致的利益至上原则。当然了,所有国家都是从自己利益出发的。

只不过苏联打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旗号,却干着帝国主义的勾当,确实不得不让人质疑支撑其国家存在的基础。

苏联在1991年的解体并非突然,而是在几十年前就暴露了大国沙文主义的本质,携带着资本主义的黑暗。最终坍塌,还是国家内部出了问题啊。

#苏联#

展开
收起

俄罗斯二战佳作影片推荐,《莫斯科保卫战》在列,你看过几部?

Hello大家好,这里是卢听娱乐。更多优质电影推荐,请多多关注我哦。今天是9.18事件的纪念日,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胜利了,但是这同样也是世界上所有”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其他国家有关”反法西斯“战争的电影。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红场阅兵时,苏联大片国土沦丧,斯摩棱斯克战役的失败让莫斯科门户大开,苏联面临首都沦丧的危险,接着苏联军民上下一心,同德国装甲之师爆发了举世闻名的大战就是“莫斯科保卫战”苏联惨胜,德国大败,这一场战役也奠定了法西斯欧洲战场失败的基调。

影片长达358分钟,拍摄历时两年,耗资约六百万卢布,拍摄场面宏大壮观,约有五千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加,并且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无论你是军事爱好者或者是影片爱好者都是不得不看的佳作。

《斯大林格勒血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光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两百万人,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要来的多,更是无视军人与平民的区别而进行无差别对战。此战过后德国遭遇欧洲战场最为严重的失败,也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部影片是一部极具历料及欣赏价值的巨作。影片同样场面宏大,投资不菲。影片烘托了浓烈悲壮气氛以及真实地描述了宏伟辉煌的战争场面。同样本片也塑造了前苏联历史上众多优秀的领导者。例如斯大林,崔可夫,古洛夫,朱可夫,赫鲁晓夫等多个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对于历史人物爱好者来说这是一部极佳的人物传记。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部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影片曾经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1975年又获列宁奖金。是一部质量非常高的佳作。主要讲述了五朵花一样的女兵,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被全灭的故事。

影片的主题依旧是反战,但是和前几部影片相比,他的画面并没有那么宏大,甚至连姑娘经历过的战争也都是那么渺小,但是她带给人的感动和画面的精细程度会比前几部来的她们充满着更深。影片中用较多的手法表现了五个姑娘生命的美好,她们充满着青春活力,充满着欢声笑语,可是在战争来临时这些都化作了泡影,留给观众的只有五具饱受疮痍的尸体。前期是充满着彩色和梦幻的,而后期的黑白色调则更多的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悲剧感从影片中自然而然的就传染到了观影者的身上。喜欢细腻表现手法的小伙伴们值得你们一看。好了今天的推荐就到这里,喜欢的小伙伴请在下方多多留言评论哦。

展开
收起

二战遗留枪支如何处理?俄罗斯的做法很硬核,这让军迷很肉疼

作为全球公认的战斗民族,俄罗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不同于寻常人的情节,俄罗斯人对二战有着特殊的情愫,为了将这种情节转化,莫斯科方面的爱国者公园成为了人们悼念过去的最佳选择。

对爱国者公园来说,俄罗斯方面极为重视,这个重点项目关乎到俄罗斯民众的情感寄托,所以不仅聘请了顶级设计师来操刀,而且还由俄罗斯国防部亲自主抓。

其中有一个卫国战争参战者的纪念长廊,长廊将展示参加卫国战争的3300万苏联军民的照片。长廊步道长1418步,用来纪念卫国战争经历的1418天,每一步都会镶嵌一块金属板。

这些金属板都会用二战苏联缴获德国的轻武器或者火炮等熔铸而成。参观者走在这些步道上,脚下踩着的就是战败德军武器B熔成的金属板,俄罗斯政府认为这是展示胜利者荣耀最佳的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找到如此之多的二战枪支,才能匹配上如此大的工程呢?俄罗斯人给出了答案,俄罗斯军方拥有一个军火库,在这个军火库中存放了数量巨大的二战德国武器装备,由于当时全球还处在战后初期,所以这些德制装备都被抹上了枪油,并用油纸包好。

要说这批德军武器,那可谓琳琅满目,不仅有早已成名的毛瑟Kar 98k,还有MG42、P08、P38等二战中赫赫有名的德国名枪。据不完全统计,苏军一共从德国各地运回了25.7万挺机枪和300万支步枪。

作为军事爱好者来说,这些二战的遗留武器放到当下,每一件都是令人爱不释手的收藏品,价值更是不可言喻。保守估计P38、P08、98k在市场上的一手价格都达到两三千美金,折合人民币约1.5~2万;而MG42的价格更是逼近惊人的20000美金,折合人民币十来万。

据了解俄罗斯官方要造这些个步道,一共需要熔铸800把手枪,1200支98K步枪和12挺MG42机枪。铺完1418级台阶总共需要花费1.4亿美元,这放在国家层面上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战斗民族为了纪念战争,可真舍得下血本。

展开
收起

俄罗斯二战胜利的转折点是哪个城市?90%的人都回答不出来!

伏尔加格勒,是一座英勇的城市,也是一座被铭记于俄罗斯历史,甚至是世界史的英雄城市。

只要你读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你就一定不会对这座城市感到陌生,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是在这里打响,而扭转整个世界战局胜利的契机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曾经战火纷飞,而今从废墟中重建的城市,让我们铭记和平是怎么的来之不易!

马马耶夫岗

如果你对二战的历史感兴趣,马马耶夫岗是你绝不可错过的景点。山顶上一尊剑指苍穹的巨型雕像,不仅是伏尔加格勒,更是俄罗斯的象征。而作为曾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中心战场,也是两军最后决战的地方,这里可以说对世人都有着非同一般意义,值得被人们铭记。

在马马耶夫岗的山岗之上还坐落着一座“斯大林格勒英雄”的建筑群,周围两侧的被称为“世代永记”的巨型浮雕,向我们展示两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而广场中央一名一手持枪一手手雷的红军雕像,更让我们看到苏联红军在面对法西斯时是怎么样的宁死不屈,为了世界和平努力奋斗。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博物馆

这是一个记载了二战血泪史的博物馆,整个博物馆有8个展厅,展示了3000余件当年战争曾使用过的武器,衣物等各种军用设备,其中还包括了全俄罗斯可能仅存的一副斯大林肖像画,大量的图片和史实资料,让这座博物馆拥有相当丰富的馆藏。

整个博物馆是以当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原型,馆内的大型壁画,全息战景图,城市的复原沙盘,将当年被轰炸成废墟的伏尔加格勒一一重现于世人眼前,提醒着人们要珍惜这段用鲜血保卫的和平,令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巴甫洛夫大楼

巴甫洛夫大楼是伏尔加格勒战后第一栋重建的大楼,原本这里只是普通的居民楼房,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成为一个关键性据点,总计25名不同国籍不同种族的人民在这里奋勇反抗,并最终取得胜利,是一栋十分有纪念意义的大楼。

这栋只有4层楼高的大楼,有一面由原大楼材料制作的纪念墙,为了纪念那些曾在战斗中英勇卫国的将士。不论你是否对二战的历史感兴趣,你都应该来这里看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你还去过哪些和二战有关的地方,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吧!

这里是星月童话游世界,一对暴走世界的姐妹花,跟着我们,带你看遍世界

展开
收起

日本让俄国承认二战错误:俄罗斯称,应该先让美国认错

日本《产经新闻》日前发表文章称,如果俄罗斯打算与日本开始真诚合作,便应该承认上世纪中叶犯下的历史错误——苏联本不应该于1945年向日本开战,对关东军发动袭击。

《产经新闻》还认为,苏军击溃关东军后,对大量日本战俘的拘留和改造,其实是在犯下可怕的“国家罪行”,大量日本俘虏因为寒冷、饥饿和过量的劳动,最终死于苏联的战俘营。

日本媒体称,1945年时,大约有60万日本军人被苏军俘虏,这些俘虏成为苏联的奴工,其中的5万5千名日本人在苏联战俘营失踪或丧生,约占被俘人员的9%左右。

如果俄罗斯愿意为二战期间犯下的国家罪行低头认错,日本将宽恕俄罗斯,并与其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针对日本媒体的态度,俄罗斯国家杜马防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亚历山大·谢林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军国主义国家发动的战争。日本军人的残酷,一点都不逊色于他们的德国盟友。日本兵所到之处,猫狗这样的动物都会被杀光,更不用说妇女儿童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遭受到美国空军的大规模轰炸,在此期间,有超过18万人丧生,人数甚至超过了广岛和长崎因核爆而造成的死亡人员总和。但令人惊讶的是,为什么《产经新闻》对苏军的行动感到愤慨,却不谴责美国对日本的无情轰炸?

谢林副主席承认,俄罗斯的确是苏联的继承者,但要俄罗斯向日本人道歉之前,日本首先应该获得美国人的正式道歉。因为苏军摧毁的,是侵略东北的日军师团。美国人则通过轰炸将整个日本国夷为平地,更不用说在日本城市中使用核武器——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危害人类文明的罪行。

截止到目前,日本还没有对谢林副主席的发言进行回应。(2019年10月18日,作者:刘鹏)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