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民币兑美元走势

世行:按购买力,2017年的时候大约是4.184元人民币等同于1美元

当前,大约是1美元可兑换7.1元人民币。在2017年的时候,大概是6.75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就是因为美元更加值钱,使得按照汇率计算的中国GDP一直远低于美国。但不少经济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美元被高估了。

按购买力,4.184元人民币等同于1美元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元被高估了,换言之咱们中国的人民币被低估了。他们认为用汇率计算的GDP就“放大了美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了中国的经济总量”,并建议使用购买力平价,看看两国经济总量差距会出现什么变化。

这个工作被世界银行完成了!今年5月中旬,世行发布了《购买力平价与世界经济规模——2017年轮国际比较项目(ICP)结果》报告。认为,按购买力测量的中国GDP在2017年的时候高达19.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上升至全球第一名。

世行认为,在2017年的时候,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大概是“6.759比1”,即1美元可兑换6.759元人民币。但如果按照两国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则应该是4.184元人民币相当于1美元。

由此使得中国经济总量按购买力“由汇率法的略微超过12万亿美元提升至19.6万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也由“汇率法计算的略微超过美国GDP的60%,转变成超过美国”,上涨至全球第一名。

美元,为什么被高估呢?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世界银行根据176个国家和地区提交的数据资料测算,有161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按购买力计算要比按汇率计算更高,这说明与美元相比,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地区的货币都被低估了。

换言之,美元整体是被高估了。那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元这么厉害,在全球能做到被高估呢?这与美元的国际地位密不可分。要知道,美元是当前世界贸易中最通用的货币,并且是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粮食等多种大宗商品的最核心结算货币。

此外,美国也是全球各国、地区的外汇储备中的核心货币,全球占比超过60%,甚至在部分国家的外储中占比高达90%。这意味着,美元在国际市场很吃香,且动不动有国家“哄抢”,造成美元荒。

按照供求关系理论,当一个“物品”供需不平衡,供小于求的时候,就会抬高价格。这也适用于货币,当美元变得稀缺的时候,其他国家往往是主动让自己的货币贬值,让自己的资产贬值,吸引美元进来。

按购买力,印度上升至全球第三名

按购买力,中国经济总量上涨至全球第一名,印度的排名也上涨很多——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全球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名。即按购买法计算,2017年GDP居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印度(第三)、日本、德国、俄罗斯(第六)、英国、巴西、法国、印度尼西亚(第十)。

而如果按汇率,那2017年全球GDP前十强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和加拿大。这里面俄罗斯也由排不进前十,上涨至全球第六。印尼的排名也获得极大提升。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
收起

2017年11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览

中商情报网讯:2017年11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636元,100美元对人民币663.6元。

美元兑人民币今日汇率实时行情:

货币兑换

1美元=6.636人民币

1人民币=0.1507美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展开
收起

2017年人民币涨到“底” 全年升值幅度超过6%

  2017年人民币涨到“底” 年终升值震慑空头

  在主要货币震荡徘徊之际,人民币走出一波独立行情。2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连破数道关口,收盘升值近300基点。分析人士表示,近期美元表现不佳,提振了结汇意愿,另外,年底市场交投清淡,流动性不足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汇价波动。总的来看,2017年人民币恢复升值,未来预计将保持总体稳定。

  年末强劲升值

  25日,境内外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携手大涨。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后走高,升破6.56元关口后展开整理,午后重拾升势,一路升破6.55、6.54关口,日间最高至6.5387元,16:30收盘价报6.5404元,较前收盘价升值283个点子。进入夜盘,人民币最高上冲6.5372元后转为震荡,刷新9月14日以来的3个月高价。

  25日,香港市场上离岸人民币表现也毫不逊色,盘中一度升值超过200点,最高涨至6.5434元,创3个月新高。

  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在6.5683元,较前值调高138个基点,要略高于市场预期。

  12月19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较快,5个交易日过去,在岸人民币累计升值766个基点或1.17%,全年升值幅度也因此超过6%。

  多因素造就独立行情

  12月中旬以来,国际市场上美元指数有所回落,美联储升息及美国财税政策改革并未在外汇市场产生持续性影响,美元表现不如先前一些市场人士预期的那般强势。

  交易员称,美国加息、财税政策调整的利好落地,未能推动美元指数大幅走高,年末人民币汇率也没有像前几年那样出现贬值,市场主体调整汇率预期,结汇意愿增强,推动人民币汇率走高。

  外汇分析人士韩会师认为,人民币近期大涨的主要动力可能来自市场对美元失望情绪的积累,境内银行客盘结售汇的小幅度顺差和前期押注人民币将因特朗普新政和美联储加息而贬值的投机者平仓助推了这种情绪在短期内的发酵。

  另有交易员表示,临近年末,节假日因素致外汇市场成交清淡,市场流动性不足容易加剧价格单边波动。最近中资银行结汇比较积极,增加了人民币买盘,对短期汇价走势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此外,年末人民币流动性偏紧,市场利率较高,也有利汇价走高。

  最近国际市场上,主要货币波动不大,方向性不强,人民币此番升值更像是一波独立行情,无疑将对人民币空头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升值4091个基点,升值幅度达6.25%,终结了此前连续3年的贬值。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2018年人民币将保持总体稳定,出现大幅升值或大幅贬值的可能性都不大。

展开
收起

人民币2017年大涨6.3%,今年将会怎么走?

2017人民币最大的惊喜就是三年连跌后成功“止跌回升”,并且做到了全年大涨6.3%。

人民币兑美元月K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在1月2日的新年首秀上: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5079,较2016年12月29日升值263个基点,并创下2017年9月11日来新高。1月3日中间价继续上调到6.4920。

在2014、2015、2016年这三年里,人民币持续下跌。外汇储备也从4万亿减落到3万亿附近。在2016年年末,市场中看空居多,认为人民币大概率要破七,外汇储备也要破三万亿!

尤其是在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胜选后,美元大幅走强,人民币汇率一度更是岌岌可危。

特朗普胜选后人民币兑美元周K出现大阴线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但在2016年最后一周人民币周K成功翻红,随后小幅回升企稳,从2017年5月中旬开始大幅走强,在9月份达到6.4353。

除了汇率,2017年外汇储备也有较大回升,2016年外储减少2097亿美元,但2017年1-10月份,外储增加987亿美元。

市场认为人民币2017年大反弹的原因主要有:1、美元持续走弱,2017美元对欧元贬值幅度超过10%。2、中国经济企稳超出预期,例如:2017Q3实际/名义GDP同比增长6.8%/12%,名义GDP是近几年的新高,11月的进出口增速更是超越大家的预期,达到12.6%。以及,3、央行调控(一篮子货币+逆周期因子)。

那么在2018年这些因素还会、还能继续支持人民币持续走强吗?

经济基本面支持吗?

国内方面,2017经济数据企稳转好是有目共睹的,截止到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大增21.6%,进出口总额202930亿元,同比增长16.6%。

虽然全国全年数据还未出来,但不少省市已经公布“喜报”,例如:1月2日,长沙市公布: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10200亿元,增长9.0%,经济总量跻身“万亿俱乐部”。

同日,山东省也宣布:2017年GDP将首超7万亿,香港财政司也预计2017年香港GDP全年增长达3.7%,将实现近6年来最高增速。

国际方面,2017年美国Q2、Q3的GDP增长率均高于3%,是过去两年多来美国GDP增速首次连续两个季度维持在3%以上。

可以看到,自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仍在持续复苏,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速虽然下降,但依旧成功稳在高位上。

目前来看,2018年依旧很有可能继续维持这种喜人增长,尤其是中国已经有了这么大的经济体量,6%—7%的高速增长,将为人民币提供坚固的支撑。

央行政策支持吗?

经济是人民币汇率的基石,央行政策导致的流动性变化则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日常波动。

外汇管控

首先根据国家外管局的要求,自2018年1月1号开始,个人持境内银行卡在境外提取现金,本人名下银行卡(含附属卡)合计每个自然年度不得超过等值10万元人民币。

此外大家也知道2017年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也有较大缩减,2018年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搬运”人民币出海的难度都上升了!

除此之外,关于外汇管控方面2017年还有另一项重大风向变化,在前几年“央行狙击外汇空头”一度是很热的话题,但2017年以来“央行对战国际空头”之类的新闻就很少了。

原因大概率是引入“一篮子货币”与“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的走势更加稳健,央行也乐于减少直接管控,更多的让市场自己调节。

国内M2增速下调

2017年市场见识了国家金融去杠杆的决心,5月份以后,M2增速一直低于10%。

2017M2增速 图片来源:招商证券

11月份的资管新规更是给M2增速套上了“紧箍咒”,在12月,《中国日报》称:中国可能将明年(2018年)M2的增速目标设在9%,以抑制债务风险和资产泡沫,这将是有记录以来最低的M2增速目标。

此外,在12月25日,更是有不少媒体报道:银监会考虑在2018年将信托规模砍掉一半,目前全国信托规模达24万亿。

去杠杆、M2降速都会使市场上的人民币存量规模缩减,供求减少。

中美利差影响

市场认为2017年人民币走强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中美利差扩大,对比无风险收益率,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现在是3.9%,美国是2.3%,利差现在是160个基点,而2016年利差最窄的时候是只有50个基点。

人民币比美元利差高的时候,人民币兑美元就会升值,2018年在去杠杆、M2降速的情况下,国内资金较紧张、利率水平很可能依旧可观。

而反观美国,特朗普税改后,众多大型企业的利润留存增加,自有资金增加,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有可能会下降,贷款市场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利率存在下行的可能。

市场因素支持吗?

一篮子货币+逆周期因子影响

2016-2017人民币兑美元

可以看到:2017人民币大幅升值是从5月份开始的,而“逆周期因子”正是5月下旬加入的。

在逆周期因子引入3个月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就达到了4%,即使是在10月美元再度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也未受到太大扰动。

引入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中间价=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调节因子,逆周期调节因子会削弱上日16:30收盘价对中间价的影响,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逆周期因子更像是是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之间的“柔和剂”,使得波动没那么大,但一篮子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依旧很大,预判2018年人民币怎么走,还要看一篮子货币怎么走。

例如,2017年欧元强势,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0%,也极大助力了人民币升值。2018除了国内经济基本面与央行政策,欧元、日元这些一篮子货币如何走也很关键。

市场结售汇影响

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企业、个人结汇需求增加,2016年银行代客结售汇的逆差达3000多亿美元。但是2017年银行全年代客结售汇逆差回落至710亿美元,同比减少了74%,逆差情况就已经有所好转。

人民币升值→结售汇逆差减少→逆差减少支撑人民币升值会是一个良性循环。

最后,人民币升值与出口之间的矛盾也不容忽视,2018年人民币若继续强势升值,对出口造成影响,很可能会迎来政策干预。

还有就是税改对美元的影响,税改通过后,美元并没有立刻走强,但到了2018年下半年,美国企业的季报、半年报出来后,若是税改对企业盈利提振很大,那美元是很有望迎来强势的。

展开
收起

2017年一扫三年颓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年升值5.8%

从2014年连续三年都在贬值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终于在2017年扬眉吐气了。

201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12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5342,较前一交易日升值70个基点。

2017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了4028个基点,幅度达到5.8%,(2016年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937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14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三年出现年度贬值,2016年全年人民币中间价贬值近6.83%,2015年全年则贬值了6.12%,2014年则小幅贬值0.36%。

在对世界主要货币的表现中,以中间价计算,2017年全年,人民币对欧元的贬值幅度最大,达到了6.78%,人民币对英镑一年也贬值了3.17%,对日元、港元则实现了升值。幅度为2.87%和6.55%。

年初换汇最亏,9月最划算

今年一年,换汇最不划算的日子无疑是年初,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最低点出现在1月4日(报6.9526),而如果你是在9月11日去换汇,则是最划算的,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997。

在升值的大背景下,2017 年人民币汇率大致走出了三个小高潮。

年初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收紧,并带动人民币汇率在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在1月同步走高。

随后,中间价从5月26日加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从6月开始连续升值,市场贬值预期也明显改善,购汇率持续下降,人民币快速升值,并在9月达到了年内最高。

而在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最后一波升值小高潮始于12月20日,当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最终的共和党税改方案,为美国扫清了税改立法的障碍。但美元指数并未获得提振,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集体走高。

包括外汇储备、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在内的一系列反映跨境资金流动的数据均显示,不同于前两年的资本流出情况,今年以来跨境资金流动维持了基本平衡格局。

升值背后监管部门频出手

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一度在市场弥漫的贬值预期也显著改善,而这背后,中间价定价机制和外汇政策和的调整功不可没。

年初,个人每年5万美元的购汇额度恢复,市场一度担心这将打击当时本就处于贬值预期中的人民币汇率。不过,国家外汇局在2016年12月末果断出手。

2017年1月1日起,个人购汇申报新政开始实施:无论是在银行柜面还是通过网银、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办理购汇,均需要填写《个人购汇申请书》,明确填写购汇用途。

随后,个人日均购汇环比和同比均有所回落,直接带动了年初的那波人民币升值。

为避免美元日间变化在次日中间价中重复反映,2017年2月份央行再度出手,对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定价机制进行微调,缩减一篮子货币汇率计算时段,从原来的24小时改为15小时,即从下午4:30开始计算到早上7:30。

三个月后,央行再出手。

5月26日,外汇交易中心在原有的“收盘汇率+一揽子货币汇率变化”基础上,推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逆周期因子,市场倾向于认为,这一方面有助于引导汇率市场更好地反映经济基本面,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央行维护汇率稳定的态度。

在这次调整后,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为“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在央行看来,新机制更好地反映了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国际汇市的变化,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双向浮动的特征更加显著,汇率预期平稳。

在中间价制度完善后,央行在9月初两次出手,调整此前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出台的措施,将远期购汇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降至零,并取消了境外机构境内人民币账户的存款准备金要求。

展开
收起

2017年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

中国货币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2.61%,低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3.12%的年化波动率。总体来看,2017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2017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创新驱动战略等深化实施,我国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新动能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市场对各主要货币走势看法合理分化,预期趋稳。在此背景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更趋平衡,外汇市场也基本实现了自求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呈现出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的态势,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和灵活性提升。2017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6.16%,市场汇率升值6.72%。

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认为,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有所升值,但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多边的,观察和分析汇率变动也应重点考量经贸易加权后的有效汇率,即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变化。

2017年以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篮子中比重较大的货币对美元都有不同程度升值,欧元、日元、英镑等其他SDR篮子货币对美元分别升值14.15%、3.79%、9.51%,韩元、澳元、新加坡元、加拿大元、俄罗斯卢布、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等对美元分别升值12.81%、8.34%、8.29%、6.92%、6.32%、10.87%、9.88%,比较而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并不算大,由此人民币有效汇率保持了相对稳定。2017年以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总体在92-95的区间内窄幅波动,体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

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供需更加平衡,内生增长动力增强,这将继续支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稳定地位。同时,在世界经济复苏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仍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我们相信,按照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责编:李静)

展开
收起

2017年国内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外汇交易累计24万亿美元

外汇局13日公布,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外汇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在宏观调控、资源配置、汇率形成和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7年,国内外汇市场人民币对外汇交易累计24万亿美元。

为进一步支持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外汇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远期结售汇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远期结售汇业务是目前国内外汇市场最基础和主要的衍生产品,《通知》从丰富交易机制的关键环节入手,继2016年放开远期结汇差额交割后,允许远期售汇到期交割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全额或差额结算,至此远期结售汇在市场定价、交割结算、风险管理等方面完全实现了市场化。

《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来,外汇局将继续深化外汇市场发展和开放,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供外汇市场支持与保障。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7)》正式发布

第七届中国贸易金融年会日前在上海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银行贸易金融部相关负责人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报告》显示,2009年,在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的情况下,我国推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依托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庞大的国际贸易规模、币值的相对稳定,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和贸易活动的新选择。

截至2017年末,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已经实行八年有余,人民币正在向国际化货币迈进:人民币在经常项目、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证券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央行间货币合作不断增强;年度人民币跨境收付合计量已经超过9万亿,人民币跨境收付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额度比例为22.3%,人民币连续七年成为我国第二大国际收支货币;香港、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结合各自特点形成离岸人民币中心。

根据SWIFT等权威机构公布的国际货币排名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末,人民币在国际收支货币中的份额为1.66%,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境内外客户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预期、人民币计价结算主动权等方面反映积极,约有60个境外央行和货币当局在中国境内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并把人民币纳入官方外汇储备。

“为更好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健康发展,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二年向社会公众发布人民币国际化主题的报告。”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报告对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发展现状、政策框架、离岸市场发展、商业银行实践做出了总结,并从“一带一路”建设、自贸区与特殊政策区域建设、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以及宏观经济与外汇储备管理协调等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进行了预期。

(责编:王玥)

展开
收起

【财经数据】中国2017年末外债率14% 人民币中间价创7周最大跌幅

人民币中间价创7周最大降幅

周四,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3046元,调弱261个点或0.42%,创2月9日以来最大调弱幅度。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2904,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跌20点。

中国2017年末负债率为14%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106亿美元,较2016年末增长2948亿美元。年末,我国负债率(外债余额/GDP)为14%,较上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4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考虑到月末财政支出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3月29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日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400亿元。

1-2月中国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9.3%

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811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其中,服务出口2659.6亿元,增长4.6%;服务进口5451.8亿元,增长11.8%。

前两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36.8万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9日发布的“2018年1至2月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今年前两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6.8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去年中国房地产并购额810亿美元

普华永道最新公布的《中国房地产并购市场2017年回顾》显示,2017年,中国房地产境内并购活动活跃,全年中国境内房地产相关的并购交易金额810亿美元,同比增加30.6%。

隔夜Shibor跌1.1个基点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涨跌不一,隔夜Shibor报2.5810%,下跌1.10个基点;7天Shibor报2.8958%,上涨0.68基点;3个月Shibor报4.5247%,下跌9.27个基点。

沪指收涨1.22%

上证综指收报3160.53,涨1.22%;深成指报10755.92,涨1.18%;创指报1842.19,涨0.38%。

鸡蛋跌停

期货收盘,沪镍、螺纹、热卷、焦煤、铁矿收涨逾1%,沪铜、玻璃、沪铅、沥青、塑料、郑煤、橡胶、沪锡、沪锌、郑醇、沪铝、锰硅等收涨。鸡蛋跌停,收跌5%

展开
收起

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触底反弹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7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在2017年一季度触底后迅速反弹,至年底已接近前期峰值水平。与此同时,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由人民币贸易计价结算、金融计价结算和外汇储备全球占比三部分构成。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四季度,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为3.13,同比上升44.8%,接近2015年3.60的历史峰值。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在2016年底时跌至2.26,并在去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探至1.49。

报告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大幅回升主要是由于2017年中国经济稳健增长,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

2017年,人民币相对美元汇率升值超过6%,终结了此前连续3年的贬值趋势。

数据还显示,截至2017年四季度,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主要货币国际化指数分别为54.85、19.90、3.92和4.73。其中,美元和日元国际化指数同比分别小幅上升,欧元和英镑则分别下降14.4%和22.5%。日元国际化指数首次超过英镑。

报告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日趋明朗,贸易保护主义和减税措施带来经济短期增长,加上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引导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强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 日本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引发的避险需求则推升了日元的国际化程度。英国受到脱欧不确定性的冲击,经济增速放缓至5年最低水平,导致英镑作为国际融资货币的职能大幅下滑。欧元国际化指数的意外下降则主要由年末直接投资环境急剧逆转所致。

从指数的三大组成部分看,2017年,全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份额为1.79%,同比继续回落;人民币结算在直接投资、国际信贷、国际债券与票据等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占比升至6.51%,再创历史新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可识别外汇储备中占比达1.07%,同比上升0.23个百分点。

不过,报告指出,作为拉动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反弹的主要力量之一,人民币直接投资全球占比的回升主要得益于全球直接投资规模的大幅度萎缩,而非人民币直接投资绝对额的增长。2017年,中国加强了针对非理性对外直接投资的管控,导致以人民币结算的直接投资规模出现较大回落。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对境外企业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8107.5亿元人民币,较2016 年下降28.2%。其中,以人民币结算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为4569亿元,创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同比下降57%,为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另外,2017年,以人民币结算的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回落至1.18 万亿元,创2014 年以来最低水平。

报告认为,在全球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加强资本项下管理,完善资本跨境流动的真实、合规性审核,虽然有效遏制了过去盛行的、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套利和投机性资本跨境流动,但也减少了一部分人民币跨境流动,对人民币跨境与离岸使用造成了负面影响。

展望2018年,报告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和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使得我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并削弱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因此,宏观政策国际协调变得更为必要。

报告建议,除了在政策、设施、机制配套等方面破除人民币跨境使用的现实障碍外,还应着力构建科学的宏观政策国际协调框架。比如,可以将贸易、货币政策作为短期协调的重点内容;加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下的多层次政策沟通和协调,妥善处理中美贸易摩擦和货币政策分歧;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国际政策协调的新型平台等。

基于IMF公布的《2017年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还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进行了测算。根据其测算,中国的资本开放度为0.690,同比提高了27.4%。

按照IMF对中国资本账户管制的描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表示,2016年中国资本账户在证券交易、货币市场工具、集体投资类证券、衍生工具与其他工具、商业信贷、金融信贷以及直接投资管制等7个大项有进一步放松。具体来看,在资本项目的40个子项中,有12个子项出现明显的变化,表明中国的资本账户进一步向开放推进。

向松祚指出,IMF所描述的是2016年中国资本账户管制情况,时间上滞后一年。2017年中国推出了多项金融市场开放措施,实际开放程度应该比测算值更高。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