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战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二战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了,这场战争席卷了全球20多亿人口,说起二战就不得不说欧洲的苏德战场,因为苏德战争可以说是整个二战中消耗物资最多,阵亡士兵最多的一场战争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点,为何德军进攻苏联的前期能势如破竹,但到了战争后期,德军士兵却变得不堪一击?
德国能驰骋欧洲战场,离不开其先进的机械化部队和著名的闪击战战术,这种战术的运用是欧洲各国根本不是德军的一合之敌,德军很容易的就打败了西欧很多国家。同样在苏德战争前期,德军的闪电战在苏联也是屡试不爽,但是到了战争中后期的时候,德军士兵仿佛一下就蔫了,难道是德军的闪电战出了问题?或者说苏军掌握了特别的战术?
首先来看一下,德军在苏德战争前期之所以势如破竹的原因。其实在二战前期,苏联和德国就签署了互不侵犯的条约,苏联方面虽然知道这个条约的真实性不高,但依然还是错误的估算了德军进攻苏联的时间,因此,德军能势如破竹正是抓住了苏联当局还未做好战争准备的时间差,再加上德军强大的机械化部分,苏联方面在战争前期根本无力抵挡,或者说根本没有做好此时和德军开战的准备。
有人可能说天气原因,的确天气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根本没有做好应对寒冬的准备,骄傲的德军以为这场战场赶入冬就能打完,就算拖得时间再长,起码在圣诞节之前就该结束了,部分德军士兵在上战场之前都想好如何过这个圣诞节了。但苏联严寒的冬天来得很早,而且温度根本不是德军士兵预想的那个温度。反观苏军,面对这样的冬天早已习惯,根本不受任何天气因素的影响。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德军的后勤物资和生力军的供应已经被战争消耗殆尽了。苏联拥有广袤的国土,德军要往苏德战场的前线运送物资,自然需要经过很多苏联国土,虽然这里被德军占领了,但抵抗德军的力量一直存在,况且这里的基础设施也不是很好,德军运送物资的车辆无法快速到达前线,甚至有的车队直接在苏联境内迷路了。
德军还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装备,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军队的精锐部队已被消耗殆尽,新加入的士兵有很多来自其他欧洲国家,和德国军队的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他们上战场本来就是被逼的,哪里还肯卖命杀敌?
新华社照片,外代,2018年8月5日
(外代一线)(10)德国遭遇高温天气
8月4日,在德国南部乌廷的阿默湖边,人们排队从跳台上跳入水中,享受清凉。
德国近来遭遇连日高温天气,不少地区气温突破35摄氏度。
新华社/法新
新华社柏林8月4日电(记者田颖)德国近来遭遇连日高温天气,不少地区气温突破35摄氏度。数月的干旱少雨天气导致农作物歉收、河道水位降低、森林火险频发。
德国气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是德国自1881年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7月之一,当月德国日照时长达305小时,是1951年以来日照时长第二长的7月。
进入8月,德国高温天气延续,本周不少地区气温突破35摄氏度。
连月来,德国北部和东部地区旱情严重,导致森林、草地火险频发。7月26日,德国勃兰登堡地区发生森林大火,受灾森林面积近50公顷。
在高温天气影响下,德国波罗的海沿岸今夏水温升高。汉堡水文局的数据显示,德国波罗的海沿岸今夏水温高达23至25摄氏度,而往年7月水温通常为17至18摄氏度。
据当地媒体报道,由于干旱导致水位下降,德国主要航道莱茵河上的船只运量仅为过去的一半,易北河和奥德河船运也受到影响。
据德国农业部预计,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天气将导致谷物减产七八百万吨,经济损失约达14亿欧元(约合110亿元人民币)。
不过,高温干旱天气却给当地葡萄酒业带来福音。由于阳光充足,今年收获的葡萄果实饱满,酿出的葡萄酒也将更加可口。
责任编辑: 韩攀
中国日报网8月2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24日报道,2018年德国出现罕见热浪,最近四个月的平均温度创下有气象纪录130多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专家表示,像今年一样的酷暑30年后将成为常态。
连日来,欧洲中部遭遇高温天气,造成多地干旱程度加剧。根据德国气象局的报告,今年4月到7月的平均温度比历史平均温度高3.6度,创下1881年有气象纪录以来的最高温。
高温和干旱会造成农作物欠收。只要收成比年平均产量少30%,导致经营困难,德国农民就能向政府申请补助。
波兹坦气候影响研究中心研究员哈特曼表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德国的年均温度已上升1.4度。未来极端气候的规模,目前还难以预测。
哈特曼建议,德国的地方政府针对局部豪雨等现象及早规划调适措施,让民众有心理准备。
(编辑:黄硕 齐磊)
二战的始作俑者是德国,德国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缓解国内的危机,没有办法的他,只好通过的战争的方式,来刺激国内的经济,对其他国家进行军事占领,掠夺他们的金银财宝,而且德国的军事实力也是很强的,自创的闪电战,驰骋整个欧洲,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德国抗衡。
德国在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后,突然将矛头指向了苏联,在苏联的边境上集结了上百万的兵力,著名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了,在历经了两百多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到此结束,双方都损失惨重,德国也遭遇了二战以来最惨的失败,也是最严重的损失,德国的闪电战根本就无法在苏联使用,这也是德国没有想到的,而且恶劣的天气,也使得德国的机械部队无法发挥他们的作用,甚至成为了他们的负担,寒冷的天气让德军吃尽了苦头,严重的干扰了德国计划的顺利进行,从此之后了,德国在苏联身上没有讨到一点儿好处,那么,如果德国没有被苏联的恶劣天气影响,会打赢这场战斗吗?其实并不是这样。
第一,德国的盟友都是一群垃圾,在二战的时候,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结为三国同盟,提前就说好了互相帮助,但是在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意大利和日本根本就没有帮助德国,反而还给德国造成了巨大的麻烦,意大利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前,向北非发动了进攻, 本来想大展拳脚的,结果却被打的很惨,还向德国请求援助,没有办法的德国,只好支援意大利,导致进攻苏联的时间推后,被迫在冬天跟苏联作战。
再一个就是日本了,本来日本在苏联的西方,德国在东方,两个国家如果同时进攻的话,苏联肯定就失败了,但是日本想着的是自己的利益,如果德国打败了苏联,日本赶紧向苏联出兵,还能获得一定的利益;如果德国败了,正好自己也没有出兵,没有任何的损失,结果给了苏联很大的时间。
第二个就是苏联的土地太大了,广阔的面积给苏联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而且还能够保证苏联物资的补给,德国太过深入苏联了,补给线太长了,而且他们的物资一般都是空投,很难满足全军的需要,战败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找一个好队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不是严寒的天气,德国能征服苏联吗?答案很现实
说起二战,就不得不提两个国家,那就是德国和苏联。德国不用说,在二战前期狂的不行。先是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等地,之后又是闪击波兰,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当时的欧洲国家,对德国只是一味的纵容和害怕,臭名昭著的绥靖政策更是将德国一点点的养肥,最后德国狂傲的谁都不放在眼里。
而另一个国家,便是苏联了。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为辽阔的国土,最为丰富的资源以及世界排名第二多的人口。他们的工业十分发达,斯大林更是野心勃勃,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准备与德国共同瓜分世界!
可是当时的德国,却并没有这种想法,希特勒打败法国之后,在欧洲再无对手。在攻下英国的梦想破灭之后,他又转过头去,打苏联的主意了。
其实要说苏联此时对德国没有打算,那也是放屁的。苏联早早的就制定出了所谓的“大雷雨”计划,数百万苏军精锐部队陈兵苏德边境,蓄势待发。也就是说,德国如果不动手,苏联人恐怕也要动手了。
于是,希特勒草拟了“巴巴罗萨”计划,开始进军苏联!对于希特勒,斯大林对他的评价就是,他是一名赌徒,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希特勒很喜欢赌博,当时进攻波兰时,他就在赌,他赌列强熟视无睹,结果他赌赢了。闪击法国,他也在赌,他赌英法联军不会料到他从会绕过马奇诺防线,插入法国,结果他又赌赢了。
这次,他再豪赌一波,德国能拿下苏联,这回幸运女神没能照顾他。苏联的严寒天气,将数百万德军扼杀在莫斯科城下。
其实入侵莫斯科之前,希特勒的目标是想攻打南北两路的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因为在那里,有丰富的石油原料。
作为一个赌徒,希特勒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是想乱赌,而是只想胜利。但最终,贪婪的欲望将他深埋在阴沟里,几百万德军最终败给了严寒,倒在了莫斯科城下。
笔者想,即使不是苏联严寒的天气,纳粹也是不能占领苏联的,为什么?
因为当时苏联的综合国力比德国更强,在1940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起年产的坦克可达2000辆,飞机5000架。这是德国远远比不上的,即使占领了莫斯科,苏联还有大片的国土纵深,苏联哪怕有半壁江山,德国也是无法将其灭亡的,所以德国人是打不垮苏联的。
我想,希特勒正因为害怕苏联,害怕苏联强大会威胁到德国,才会主动进攻苏联的。正所谓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惹上了苏联这个对手,德国的麻烦将不会断绝的。
二战爆发初期,德军凭借着强大的装甲部队,在极短的时间内横扫了大半个欧洲。野心急剧膨胀的德军,开始将进攻的目标转向了苏联。1941年6月,德国开始进攻苏联,战争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德军战败了。
为什么不可一世的德军,居然败给了苏联,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德军在苏联战败,其实是败给了天气。
因为苏联全境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尤其是苏联的冬天,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度左右。而德军进攻苏联的时候,刚好赶上寒冬,而苏联境内的公路较少,道路泥泞不堪,德军军队的行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德军的后勤补给也因为天气的原因,不能及时地送往前线。缺少后勤补给的德军,冻死饿死的士兵不在少数。极端的天气,直接影响了德军的战斗力。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因为去过俄罗斯的人都知道,俄罗斯的冬天,真的是想象不到的寒冷。
但是,德军之所以战败,真的只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吗?其实并不是,天气只是次要因素。除了天气,还有多种因素决定了德国必然战败。
首先,德国的工业实力不如苏联。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光T-34坦克就建造了3万多辆。为了应对前线的战事,苏联的拖拉机厂都开始生产坦克,坦克源源不断的从工厂送往前线。但是德军投入到苏联战场的坦克只有数千辆。而且苏联的后方,还有大量的石油,以及钢铁等重工业。单是拼消耗,德军就已经落于下风。
其次,德军的战线太长。德军的西线部队,需要防御英美等国的进攻,东线的德军则与苏军对峙。苏军有源源不断的支援,但是进攻苏联的德军非但没有支援,反而在战争后期,一部分兵力还被抽调去了西线。两头作战,顾此失彼,所以德军很难取胜。
最后,德军进攻苏联,是一场侵略战争。非正义的战争,是很难取胜的。而且德军低估了苏联人民的反抗决心。德军在苏联战场上,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伤亡。
因此,德军战败是必然结果,虽然天气原因对德军的进攻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柏林,德国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中心,有居民约350万人。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的城市州,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维尔河流经该市。
历史上,柏林连续成为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的首都。20世纪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三大自治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柏林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西柏林成为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1990年,两德统一,柏林重新获得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外国大使馆。
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扮演了一个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它也是全球焦点城市之一,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
柏林是一个融合的城市,它有古老的建筑和街区,却没有很强烈的宗教传统,由于外来人口的融合,和当代文化的冲击,柏林这座城市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纬度较高,因而一年四季气温较低,但柏林即使是冰冷刺骨、湖面冰封的时候,也算得上非常美丽,不过不容质疑这是个适合夏季旅游的城市。因为从5月开始,严冬般的柏林才开始转暖,而9月以后柏林又开始进入“严冬”了,所以去柏林旅游,最好避免冬季出行。
好了,本期小编的旅游推荐就到这里,喜欢的小伙伴点个关注,每天小编都会和大家分享世界各国美丽风景。带你游遍世界,我们下期不见不散,拜拜!
7月25日,席卷整个欧洲的极端高温天气使德国连续两天刷新最高气温纪录。德国气象部门当天在下萨克森州林根市录得42.6摄氏度的气温,为该国自188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7月25日,席卷整个欧洲的极端高温天气使德国连续两天刷新最高气温纪录。德国气象部门当天在下萨克森州林根市录得42.6摄氏度的气温,为该国自188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图为25日下午,柏林市中心一处公园内,人们在喷泉周围休憩。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7月25日,席卷整个欧洲的极端高温天气使德国连续两天刷新最高气温纪录。德国气象部门当天在下萨克森州林根市录得42.6摄氏度的气温,为该国自188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图为25日下午,柏林市中心一处公园内,儿童在喷泉周围享受清凉。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7月25日,席卷整个欧洲的极端高温天气使德国连续两天刷新最高气温纪录。德国气象部门当天在下萨克森州林根市录得42.6摄氏度的气温,为该国自188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图为25日下午,柏林市中心一处公园内晒太阳的人。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7月25日,席卷整个欧洲的极端高温天气使德国连续两天刷新最高气温纪录。德国气象部门当天在下萨克森州林根市录得42.6摄氏度的气温,为该国自188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图为25日下午,柏林市中心一处公园内,人们在喷泉周围休憩。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来源:中新网
当地时间25号,德国气象局正式确认,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24号测得最高温度40.5度,打破德国历史此前最高气温40.3度。但随着热浪持续,这一新的历史最高温很有可能于近期再次刷新。(央视记者 李长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