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明宏观金融研究
张明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注:本文为笔者于2019年4月1日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年会上的主题演讲实录,已经笔者本人审阅,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参加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年会。刚刚听了自强的演讲,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很光明,我对此也很认同。但是从短期来看,道路还是挺复杂的。我今天想斗胆做点短期预测。做短期预测最大的风险就是有被打脸的风险,但市场的记忆通常是很短暂的,到今年年底,恐怕就没人记得我现在说什么了。
我想来分析一下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在2019年的可能走势。从目前来看,市场主体对美元比较悲观,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相对乐观。特别是今天中国股市创了新高,昨天中国制造业PMI指数重返50以上,这加剧了对于人民币汇率的乐观情绪。而我认为,今年美元指数可能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差,不会呈现单边下跌趋势,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也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强,也不会呈现单边升值态势。这就是我的主要结论。
图1是美元指数的走势,基于月度数据。从1971年美元跟黄金脱钩以来,迄今为止,美元指数大概呈现出三个比较完整的周期。周期都是从下跌开始的,可以说是三落三起。最后这次上升周期大概从08、0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了10年。本轮美元指数上升周期大致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相比前两个美元指数上升周期,本轮上升周期持续的时间已经是最长了。第二点特点是,相比于前两次美元周期在顶部非常陡峭,本次在顶部盘整的时间已经够长了。上述分析,就构成了当前看空美元的第一个理由,也即本轮美元周期既然已经上升这么久了,也该下调了。
认为美元指数即将下跌的第二个理由,是由于最近美国宏观基本面发生了重要变化,美联储的最新议息会议表示今年不会有加息,而今年年底可能会停止缩表。既然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经结束,那么有人认为自然而然就会看到美元下跌。如果我们把历史上的美元指数与联邦基金利率的相对走势看一下(图2),不难发现,前两次美元周期见顶,都发生在联邦基金利率见顶之后。目前来看,联邦基金利率可能已经见顶了,但是美元指数是不是一定会显著下行,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下面我将从三个角度来讲,未必今年美元指数就会一路狂跌。
第一,美元指数是衡量美元对一揽子发达国家货币汇率的综合指数,这里面美元兑欧元汇率的权重占到一半以上。因此大家从图3可以看到,美元指数的走势和美元兑欧元的汇率走势是一个完美的反相关。这说明美元指数大幅走弱的时候通常都是欧元兑美元汇率很强的时候。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17年,美元指数从103跌到89,同期内欧元兑美元汇率大概升值了13-14%。背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则是2017年欧洲经济上行的幅度超预期。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2019年,今年美国经济是不太景气,美国经济去年的增速是2.9%,今年的增速现在有不同看法,美联储最近的看法大概是2.0-2.1%,而我们的估计还要略高一点。欧元区去年的增速是1.9%,最近欧洲央行把欧元区今年的增长预期从1.7%下调到1.1%,欧洲央行甚至还重启了针对银行业的长期再融资操作,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欧洲央行觉得欧元区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是非常严峻的。最近德国的制造业、出口数据就较为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因此,我认为今年美元指数不会太差的原因之一,就是今年欧洲经济可能比美国经济更差,因此欧元兑美元汇率今年难以出现单边显著升值态势。
第二,美元是一种避险货币。通常情况下,当全球资本市场或者地缘政治很动荡的时候,投资者风险情绪就会下降,就会去找避险资产。在图4中,左边是美元指数跟VIX指数的关系,右边是美元指数跟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关系。从这两个图中可以看到,在美国股市或者发达国家股市比较动荡的时候,美元指数通常是上行的;当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走高的时候,美元指数通常是走强的。去年应该说是美国股市牛熊交替的一年,今年尽管第一个季度美国股市表现非常好,但今年美国股市波动性处于高位,依然是大概率事件。另一方面,今年无论是发达国家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还是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确定性都可能依然上升,而且有冲突加剧的可能性。因此,我认为今年美元指数不会太差的原因之二,就是今年全球范围内避险情绪可能较强,因此作为重要避险资产的美元指数的表现不会太弱。
第三,美元不仅是一种避险资产,还是一种反周期资产。图5中的蓝线是美元指数,红点是全球GDP增速。我们来看看,在前两次美元指数由牛转熊之前,世界经济都发生了什么。美元指数的第一次高点在1985年,往前看三年,也即1982年、1983年、1984年,全球经济有一个持续快速的反弹。美元指数的第二次高点在2001年,往前看三年,也即1998年、1999年、2000年,全球经济也有一波持续强烈的反弹。换言之,从历史上来看,美元指数的表现与全球经济增速是大致反相关的。当全球经济迅猛复苏的时候,美元牛市就走到了尽头,而当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时候,美元指数通常不会太弱。用购买力平价汇率来衡量,过去两年全球经济增速都是3.7%,而今年可能只有3.5%,甚至不到3.5%。在全球经济复苏中途夭折的前提下,我觉得美元汇率急剧走低的概率是比较低的,这是我认为今年美元指数不会太差的原因之三。
下面的问题转为,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怎么走。
从2016年年初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波三折,人民币对CFETS汇率指数也是一波三折(图6)。为什么我们要把美元指数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放在一块儿来看?这是因为,当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定价是基于三个因子:昨日收盘价、盯住一篮子汇率以及逆周期因子。由于引入逆周期因子的动因就是为了对冲昨日收盘价面临的持续贬值压力,因为在很多时候,第一个因子和第三个因子相互抵消,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在短期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到美元指数走势的影响。从图7中可以看到,至少从2016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向和美元指数的走向高度相关。当美元指数走强的时候,人民币通常对美元贬值,反之亦然。如前所述,如果2019年美元指数自身不会太弱的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恐怕也不会太强。
我再讲其他理由来佐证一下上述观点。第一个理由,今年来看,我觉得中美国双边利差恐怕还会进一步收窄,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图8)。当前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概在3.1%左右,尽管今天的国债收益率有所反弹,但是随着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凸显,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有一定下行空间。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大概不到2.4%。但是去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曾经到过3.0%。这意味着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距离去年高点下降了60个基点,但是美国经济的减速其实一直到最近才发生。所以我认为,迄今为止,相比于中国国债市场,美国国债市场已经提前把美国经济下行情景给消化了。2.4%距离2.25%的联邦基金利率已经非常接近,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很窄了。因此,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中美利差进一步缩小是大概率事件,而利差缩窄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个理由,跟前面管涛兄和自强讲的很相似,今年来看,从国际收支视角出发,人民币汇率可能在经常账户方面面临贬值压力,而在资本账户方面面临升值压力。在去年一季度,中国在很多年以来首次出现经常账户赤字(图9)。而在今年,我们可能有更多的季度,甚至在全年都会看到经常账户赤字。背后的主要逻辑就是,今年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妥协是大概率事件,但其中的前提之一是中国要大量增加进口美国商品,包括石油、液化天然气、农产品、飞机等。这就意味着,今年中美双边贸易顺差显著萎缩是大概率事件。考虑到中美贸易顺差占到中国整体贸易顺差的60%以上,因此很可能今年中国的整体货物贸易顺差会萎缩得比较快,从而使得经常账户面临较大压力。一旦出现经常账户赤字,人民币汇率就会承压。
不过,好消息是今年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大概率会好于美国,因此在证券投资项下,今年中国可能面临较大规模的资本净流入,这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有力支撑(图10)。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即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正在反转,过去我们都是在经常账户下人民币有升值压力,而在资本账户下有贬值压力,但是现在反过来了。经常账户逆差加资本账户顺差的结构看着貌似平衡,但是我想提醒大家一点,也即证券投资是短期资本流动,它的波动性是很强的。在正常时期可以平衡掉经常账户逆差,让汇率更加均衡,但是一旦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流动就可能很快逆转。所以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的流动通常是同方向的,而不是反方向的,它们都是顺周期的。因此,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反转可能意味着,从现在开始,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国内资产价格的波动性都会今非昔比。
以下是我今天演讲的核心结论:第一,2019年美元指数可能呈现双向波动走势,中枢水平大致在95左右,而当前美元指数为96。美元指数的下行压力有两个,一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结束,二是美国经济增速的下行。但美元指数也面临如下上行压力:欧洲经济表现可能更差、全球资产价格波动性可能更高、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加剧、全球经济增速开始下行。第二,2019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可能也将呈现双向波动格局,中枢水平大致在6.6左右。现在大概是6.7的水平。下行压力一是中美双边利差进一步缩窄,二是中美贸易谈判导致经常账户逆差将以更高频率出现,而上行压力一是证券投资的潜在资本净流入,二是今年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和解其实还有一个前提,也即美方要求中方不得让人民币对美元显著贬值,这就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制造了楔子。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彩蛋
从2016年起,我一直与沈建光兄(时任瑞穗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现任京东金融首席经济学家)就美元指数的走势打赌。也即每年年底的美元指数与年初相比,究竟是上升还是下降。我持续赌美元指数上升,建光兄持续赌美元指数下降。目前来看,2016年与2018年我胜出,而2017年建光兄胜出。今年我虽然认为美元指数呈现双向盘整,但由于建光兄依然看跌,那么我就继续看涨。2019年谁胜谁负,到年底再见分晓。
不过,令群友们捶胸顿足的是,我们的赌注虽然是请“世经学会中青年委员会朋友群”的群友们吃饭,但迄今为止尚未兑现过。
——————
来源:FX168
人民币汇率即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是代表人民币的对外价值,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相关规定逐日向国内外公布。那么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
1、汇率政策。
人民币汇率参考一揽子货币调节的概念曾提出,实际运行中具体的操作需要经过市场波动的检验。
2、国内经济运行状况。
国内经济走势是人民币汇率的基础。
3、货币政策取向。
国内的货币政策是继续保持稳健还是宽松,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和物价走势。物价持续上涨会导致国内货币政策的松动,物价保持稳定则要采取稳增长的措施,货币政策还有松动空间,这些都会给人民币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4、美元汇率走势。
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进入上升周期,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影响。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远不止这四点,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上周五A股大涨,但多数股民对后期走势并不乐观,5月13日,A股并未延续上周五的强势,全天弱势震荡,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下跌35.50点,跌幅1.21%,报收2903.71点;深圳指数下跌132.03点,跌幅1.43%,报收9103.36点;创业板指数下跌30.81点,跌幅2.01%,报收1503.06点。
沪指成交量不断萎缩,5月13日主板成交2026.2亿元人民币,中小板成交2635.9亿元人民币,创业板成交768.1亿元人民币。
沪股通、深股通今日继续停止交易。
由于经贸摩擦没有好转迹象,市场做多动能不足,而此时,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浮出水面,5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其中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跌破6.850、6.860、6.870、6.880.6.890、6.900多个整数关口,其中盘中跌破6.900整数关口,这也是自去年12月底以来的新低。
消息面上,我国4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4.6%;2019年1月~4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1%。4月份乘用车销量为158万辆,中同比下降17.7%。汽车销量的下滑说明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这对股市来说是个利空消息。
A股在4月22日以来的调整中,上证指数从4月22日的3279.49高点跌到目前的2900点左右,累计跌幅超过10%。但很多个股调整幅度巨大,很多股民损失惨重。
而此时,人民币汇率稳定与否对股市至关重要,我们知道,投资、消费、出口是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随着高铁、高速公路、房地产投资高峰期的结束,显然不能一味的靠着投资来拉动经济,而居民由于生活成本的提高,消费乏力,出口对我国经济复苏至关重要,而此时我国和美方的经贸关系紧张,势必对出口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影响,当然,我国可以选择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但人民币贬值无疑会加大外资流出的压力,对A股也会造成下跌的压力。
目前A股调整已比较充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可以刺激出口,并不一定会造成A股的下跌,股市的下跌更多是投资者情绪的影响造成,投资者不宜过度悲观。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汇率是两个国家之间货币兑换的比,目前1美元等于6.79人民币,如果世界上所有人都使用人民币,那么就不存在汇率问题。
美元兑换人民币为什么经常变动,而且幅度还不算小?影响汇率的原因有哪些?汇率变动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先讲一个小故事,来理解汇率是什么东东!
在甲岛(中国)上,一双草鞋标价100元人民币,一支香水也是100元人民币;在乙岛(美国),草鞋标价10美元,香水标价100美元,这时候会发生什么?
美国商人会发现,出口1双10美元的草鞋,可以换来一支100美元的香水,这个生意太划算了。这个时候1美元兑换10人民币。
很快,在美国卖香水的人越来越多,在中国卖草鞋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快,中国一双草鞋需要80元人民币,一支香水160元人民币;在美国草鞋涨到20美元,香水价格跌到40美元。
草鞋与香水之间的套利被抹平,汇率稳定在4人民币兑换1美元。
在现实中,两个国家之间交易的商品种类繁多,而且每个商品的价格会不断的变动,所以汇率就会不断的发生变化。
目前,一个中国企业出口商品到美国,收到的美元先进入到银行,银行兑换成人民币交给企业。
中国进口企业在国外购买商品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其他企业挣到的这些美元了,所以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外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别人不认可人民币,只认美元。
汇率与什么相关?
1、国家经济增长水平
2、国家货币政策,也就是印刷的货币多少。
3、国家政策,国家可以干预汇率,使其脱离市场波动。
最近几年,人民币兑美元变化挺大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变化。
2015年汇改后,人民币结束了要么单边上涨,要么单边下跌的态势,有了更大的震荡空间。
汇率可以在一定区间波动,但如果只是单边走势,对经济发展没有好处,这个与股市提出慢牛是一个道理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仍然有较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市场对两国经济不同时间信心不同的表现,也是市场商品调节的结果。
比如,中国股灾,就会影响汇率走势。所以汇率在一定区间震荡是正常的,如果短时间内,只是往一个方向变化,说明一个国家出了大事。
如果两个国家的汇率完全一致,说明有一个国家的汇率是紧盯另一个国家的汇率,这样的汇率必然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不够独立。
“稳住了!”6月中旬以来,在经历前期短暂波动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中有升。
“对企业来说,不希望汇率忽上忽下大幅波动,平稳运行对我们拿订单、签合同最有利。”深圳有棵树科技有限公司资金总监潘达说。
“现在汇率有涨有跌,但幅度有限,买进卖出意义不大,拿着外汇也不一定有好投资渠道。不如淡定点,需要用汇时再去换。”在山东济南工作的万霖娟认为。
人民币汇率事关百姓“钱袋子”,事关企业生产经营,甚至影响世界经济运行态势,全球关注度与日俱增。
“中国不搞以邻为壑的汇率贬值,将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稳定。”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掷地有声,表明了中国在汇率问题上的态度立场,展现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责任担当。
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势怎么看?保持长期稳定的基础牢不牢?未来市场走向会有什么变化?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预期稳——
告别单边模式,有弹性双向浮动逐渐成为新的常态
“5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6.9,身边一些人议论会不会‘破7’,我当时也有点坐不住,打算去换些外汇。”说起前段时间的汇率波动,北京东城区外企职员高敏印象深刻。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总体平稳,却也有波折。从年初到4月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6.8518上升至6.7366,小幅升值。进入5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现较大波动,短期内快速贬值3%,6月中旬后则峰回路转,重回小幅攀升状态。
曾经,人们习惯了人民币持续多年的升值,视之为常态。近几年,有关人民币贬值的声音却不断出现。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的起起落落?
——关注短期波动,更要着眼长期趋势。
市场短期走势很难预测,但从长期视角看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有贬有升”,这八个字没有疑问。
“以2015年‘811汇改’为分水岭,人民币汇率已彻底告别单边升值的模式,有弹性的双向浮动逐渐成为新的常态。2017年以来,这种双向波动的特征更显著,运行模式更多样。”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说。
放眼近十几年,人民币总体升值幅度仍然可观。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9年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22.92%。
“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济基本面良好,人民银行将保持广义货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继续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
——关注美元,更要参考一篮子货币。
受访专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望美元而动”的思维需要调整。
2005年,人民币告别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向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0多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明显增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2019年一季度,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总体走强。3月末,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1欧元兑7.5607元人民币、1英镑兑8.7908元人民币、100日元兑6.0867元人民币,分别较2018年末升值3.79%、贬值1.3%和升值1.68%。
“社会舆论比较关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事实上,对于宏观经济更有意义的是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有效汇率。”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
——立足现实,更要重视预期。
银行结售汇数据的变化,是观察市场预期的一个窗口。
简单说,结汇就是客户卖出外汇,拿回人民币。售汇则相反。“5月,我们网点累计为客户办理结汇业务100余万美元,购汇业务40余万美元。同比看,结汇业务量显著增长,购汇业务量有所下降。从结汇的客户类型看,主要有技术服务类企业、制造出口型企业、高新科技企业以及文化传媒类企业。”工商银行北京北新桥支行网点负责人郝宏坤告诉记者。
当前,市场预期总体稳定,主要渠道的跨境资金流动呈现积极变化。5月,市场主体结汇意愿上升,购汇意愿平稳。其中,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0%,环比上升4个百分点;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8%,环比基本持平;远期结售汇签约顺差192亿美元,环比增长33%。
外汇管理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结售汇逆差332亿美元,较2018年下半年月均逆差收窄52%;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上半年顺差312亿美元,扭转了去年下半年的逆差局面,外汇市场供求呈现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表示,“外汇收支数据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外汇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理性。”
“虽然近期外汇市场出现波动,但中国企业和居民并没有出现任何恐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过买卖外汇获取投资收益是不现实的,将金融资产转移到海外也是不安全的。”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
有担当——
不搞竞争性贬值,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更多作用
不少受访企业表示,汇率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利润,他们平时非常关注汇率的变化和汇率相关政策的变动。“如果说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时,全球市场动静还不大,那么现在中国汇率政策的一举一动可以说是举世瞩目。”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生导师管涛说。
汇率,本质上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一国汇率政策的选择自然会对其他国家有影响,而且一国经济规模越大、国际化水平越高,汇率政策产生的影响往往也越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前期人民币汇率出现短暂贬值时,有人猜测这是有意为之,背后的逻辑是已多次被证伪的“贬值促出口”。真相究竟如何?
看历史,中国从不搞竞争性贬值,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犹记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很多国家货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幅贬值,有的贬值50%以上甚至超过100%,中国则坚守人民币不贬值,为世界经济尽早走出泥淖发挥了重大作用。
“无论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都没有采取汇率贬值的方式谋得额外贸易优势,反而是采取有力手段稳住汇率,为国际大局做出了巨大贡献。”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说。
看现实,人民币汇率已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近期汇率波动源于市场力量推动。
梳理我国汇率制度演进,可以看到清晰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目前,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央行已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得到更多发挥。我们不会搞竞争性贬值,更不会将人民币汇率作为应对外部变化的工具。
“过去十几年里,凡是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基本都是由于外部原因,而非我们有意为之。”郭树清表示。
支撑强——
人民币汇率有实现长期稳定的坚实基础
受访专家纷纷表示,前期人民币汇率出现阶段性波动,是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市场预期的结果,在可控范围之内。人民币汇率支撑强劲、基础坚实,其长期走势将保持基本稳定。
——经济基本面良好,人民币汇率走稳有底气。
汇率走势,说到底取决于发展大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4%,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9%。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5%,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9%……一长串亮眼的经济数据,是分析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参考。
王春英认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韧性强、潜力大,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宏观政策空间充足,市场信心良好,这些为外汇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基本面支撑。
“汇率是比价,大国间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重要变量。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在大国中仍稳居前列。”赵庆明说。
——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完善,市场吸收汇率风险的能力持续提升。
当前,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以前一交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并参考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作为每日开盘价。人民币在岸价格与离岸价格的差距不断缩小,套利空间不断收窄,汇率更多地反映了经济基本面和外汇市场供求,投机性因素得到显著抑制。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持续增强,有效消除了风险积聚并集中爆发的隐患。
——金融市场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不断增加。
今年4月起,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明晟公司(MSCI)日前也提升了中国A股在其指数的权重,更多外国资本有望流入中国市场。此外,相关部门正积极推进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改革,简化准入管理、扩大投资范围,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将更加强烈。
——政策工具丰富,该出手时能出手。
“中国宏观政策空间充足,政策工具箱丰富,有能力应对各种不确定性。”易纲说。
连平认为,近年来,我们管理汇率、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预期的工具逐渐完善,还有许多工具没有使用。“遇到较大冲击时,这些工具都可以打出来,保持汇率稳定。”
首先是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约为3.1万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汇率“自动稳定器”的功能正在逐渐增强,央行已基本退出了对汇率市场的日常干预。不过在特殊时期,外汇储备仍能发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汇率以及金融体系稳定等作用。
“维持汇率基本稳定,并不一定会大规模消耗外汇储备。但庞大外汇储备是保持汇率稳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赵庆明说。
离岸人民币央行票据也是重要工具。6月26日,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00亿元1月期和100亿元6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这是继去年11月、今年2月和5月后,第四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
“在离岸市场发行央票,可以回收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稳定离岸人民币汇率,打击做空和套利行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说。
——监管经验日益丰富,应对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相关部门重拳打击跨境套利、地下钱庄、非法网络炒汇等违法违规活动,强化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我们在应对外汇市场波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充足政策工具,根据形势变化将采取必要的逆周期调节措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打击外汇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外汇市场的良性秩序。
——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也在提升。
今年以来,稳健货币政策注重增强前瞻性、灵活性,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部门对民营和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种种举措,让企业在面对汇率波动风雨时,脚跟能站得更稳。
“短期来看,外部环境变化会对一些企业带来影响,可能使竞争力差的企业被淘汰,大浪淘沙,留下真正优秀的企业。”福州东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剑说,“应对汇率波动等市场风险,我们逐渐积累了经验,有自己的应对方法。”
来源:人民日报
8月5日9时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关口;在岸人民币开盘后,也跌破“7”关口。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双破7”,真的很严重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人民币汇率是在市场中形成的。既然是在市场中形成,那就会有涨有跌,涨涨跌跌,再平常不过,一如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商品价格。既然我们可以接受商品价格的涨跌,为什么无法以平常心去面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呢?
有人会说,人民币不一样,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更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7”是个关键的心理点位,破“7”将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是的,人民币的确不一样,但哪个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呢?水果、猪肉、手机、房子、家具,等等,哪种商品不关乎民生?哪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实际上,很难比较哪种影响更大。
至于“7”这个所谓的心理点位,煞是奇怪。几乎没有听说过某种商品一定不能低到某一价格,或一定不能高到某一价格。可是的确听到不少人说人民币对美元不能“破7”。为什么不能“破7”?跌了还会涨嘛!市场总是有分歧,“破7”之后,有人认为还要跌而抛出,就一定有人认为要回涨而买进,而且后者可能居多。毕竟,中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厚实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币值的有力支撑,人民币汇率涨回去根本不是问题。纵观人民币对美元的走势,人民币币值上升是大趋势,“破7”不过是个小插曲,并不能改变大趋势。把“7”看成一个心理点位,不过是个别市场参与者自我设限、作茧自缚,不足为凭。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有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呢?一种观点认为,“破7”会冲击市场信心,导致资本外流压力变大。这可能只说对了一半。影响市场信心诚然不假,但加大资本外流压力未必是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坚持开放共赢并着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等等,这些因素对外资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美联储刚刚降息,这降息释放出的资本流向哪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仅仅代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而相对其他货币依然是硬通货,即“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拥有稳健发展的经济和一种强势货币,因美联储降息而流出的资本难道不会流向中国?仅仅因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就断言资本外流,根本不足为信。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良影响呢?从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了,到美国旅游的花费更多了,去美国求学的成本更高了……但是,这些影响的存在,都要以人民币汇率“破7”以后不再回调为前提。事实上,这个前提不可能成立。“破7”不过是市场情绪对偶发事件的过激反映,是一种过度调整。诚如央行有关负责人所言,“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而且,多数从事进出口的企业对汇率波动风险都会购买汇率避险产品进行风险对冲,管理层也会着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人民币走出去创造良好基础。既然如此,所谓不良影响,也就没那么夸张了。
综上所述,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不必过度解读,也不必过度焦虑。影响是有的,但未必只是不良影响。即使存在不良影响,也要辩证地、客观地看待,不回避,也不夸大。货币政策一定要坚持“以我为主”,保持战略定力,不为美联储降息所影响,也不为汇率波动所影响,牢牢抓住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主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人民币汇率相关问题回答了《金融时报》记者提问。
新华社图
记者:人民币汇率为何“破7”?
答: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这是市场供求和国际汇市波动的反映。
中国实施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是由这一机制决定的,这是浮动汇率制度的应有之义。从全球市场角度观察,作为货币之间的比价,汇率波动也是常态,有了波动,价格机制才能发挥资源配置和自动调节的作用。如果回顾过去20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既有过8块多的时候,也有过7块多和6块多的时候,现在人民币汇率又回到7块钱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从历史上看,人民币总体是升值的。过去20年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升值了30%左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0%,是国际主要货币中最强势的货币。今年以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保持着稳定地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是走强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升值了0.3%。2019年初至8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0.53%,小于同期韩元、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等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的跌幅,是新兴市场货币中较为稳定的货币,而且强于欧元、英镑等储备货币。
记者:人民币汇率“破7”后走势会如何?
答:人民币汇率走势,长期取决于基本面,短期内市场供求和美元走势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平衡的作用,在宏观上起到调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较为完善,出口部门竞争力强,进口依存度适中,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外汇市场自身会找到均衡。
从宏观层面看,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增长韧性较强,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财政状况稳健,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国际收支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大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根本支撑。特别是在目前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背景下,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货币政策保持常态的国家,人民币资产的估值仍然偏低,稳定性相应更强,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资金的“洼地”。
近年来在应对汇率波动过程中,人民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政策工具,并将继续创新和丰富调控工具箱,针对外汇市场可能出现的正反馈行为,要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坚决打击短期投机炒作,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稳定市场预期。人民银行有经验、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记者:人民币汇率“破7”对企业和居民有何影响?
答: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外汇管理要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破7”后这一政策取向不会变。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过去20多年,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升的时候多、贬的时候少,中国的老百姓主要金融资产在人民币上,受到最好的保护,其对外的购买力稳步攀升,这些均能从老百姓出国旅游、境外购物、子女海外上学中反映出来。
企业也是如此。我们不希望企业过多暴露在汇率风险中,支持企业购买汇率避险产品规避汇率风险。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人民币汇率既可能贬值,也可能升值,双向浮动是常态,不仅是企业,即便更为专业的金融机构也难以预测汇率的走势。
因此我们建议,要专注于实体业务,不要将精力过多用在判断或投机汇率趋势上,要树立“风险中性”的财务理念,叙做外汇衍生品应以锁定外汇成本、降低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实现主营业务盈利为目的,而不应以外汇衍生品交易本身盈利为目的。
(原标题:今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人民币汇率完全能保持基本稳定)
来源 北京晚报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流程编辑 TF003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8月5日上午9点多钟,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对此,中国金融业界及国内广大民众产生了广泛反响。
对于此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七,原因主要是来自美联储迫于美国政府政治压力降息引发美元贬值的人为因素所致。加之美国突然采取对中国3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率的措施,并威胁要进一步加征到25%,完全搅乱了全球市场预期,导致全球股市汇市大跌,在市场普遍看跌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才不得不被迫破七。
但人民币汇率破七应该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不可能是长久持续的贬值。因为从当前中国经济现实看,基本面良好,经济结构调整收效不错,经济增长韧性增强,国内政府、企业及居民降杠杆率取得较大进展,同时财政金融处于较为稳定态势,尤其是货币政策保持相当的定力,加上国际收支及资本跨境流动大体平衡,外汇储备充足,这些都是人民币汇率不可能大幅下跌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从长远看,人民币持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小,国内民众大可不必惊慌。
当然,应该承认人民币汇率破七也会给民众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楼市价格有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冲击。因为汇率贬值会导致国内资产价格下跌,房价也有可能下降,这对中国居民房产占资产绝大比重来说,房价下跌有可能带来房产资产账面数额下降。二是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导致部分居民消费能力下降。近年中国居民境外购物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与人民币升值、购买力提高存在很大关系,而人民币汇率破七导致人民币贬值,可能会对部分居民境外购物及其他高消费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人民币与美元兑换能力下降,这对民众出国旅游、子女留学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境外旅游、子女留学等家庭支出将会增加,在旅游数量、子女选择留学方面会有所下降。
三是对我国企业尤其是进口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带来一定影响,因为人民币汇率贬值,进口企业购进原材料会比原来支付更多的人民币,无形中加大了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了进口企业的经营效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进口企业经营利润和生产经营能力的扩大,尤其有可能影响员工收入的增长。四是对中国A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与人民币的升跌存在正相关关系,人民币升值,股市对外资吸引力增强,境外资金可能增多对A股起到推升作用;而人民币汇率破七表明人民币对外资的吸引力减弱,A股市场资金有可能抽逃,这样会对A股起到一定的拉低作用,广大普通民众在A股市场的赚钱效应必然减弱。
即便如此,笔者觉得国内广大普通民众对人民币汇率破七也不必过度担忧,在很多方面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其一,人民币汇率破七虽然可能在整体上对民众房产资产价值带来一定的缩水影响,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问题,因为民众出于避险情绪需要,怕人民币贬值又都会加大对房产及其他大宗贵重商品储备的需要,房产的需求量还会增加,这对拥有多套房产的民众来说,可能房价不仅不会下跌,反而还会呈现略有上升态势,在个人财富上可减少一定的损失。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国家不允许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银行信贷也将收缩,各级政府的严调控措施还将持续深入,人民币即便贬值对房价及楼市整体影响不会太大。其二,对于人民币汇率破七对民众海外购物、旅游、留学等方面虽带来不利影响,但从中国14亿人口看,有能力出国旅游、购物、留学的家庭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不太高,影响的始终只是较小部分国内民众,对绝大部分民众不会带来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
而且,目前国内物价相对稳定,对民众生活不会带来较大的冲击;一部分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居民也可将境外购物消费转向国内高端消费市场,同样能购买到高质量产品并享受到较高的服务。其三,国内进口企业可以适当压缩生产经营规模,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和产品转型升级,大力生产低资源消耗产品,在科技创新中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以确保企业能够战胜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冲击,提高规避汇率风险的能力,赢得市场生存权力。其四,适时掌握A股变化动态,适当降低股市投资规模或调整股票结构,因为对A股来说受到人民币贬值影响,既有部分股票价格会下跌,同样有部分股票走势会看涨;应增加黄金概念股、纺织品股、军工股、稀土板块股及其他大宗商品股票,以规避其他股票板块因资本外流导致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
1.索尼金融驻东京外汇分析师石川久美子表示,美国周二稍晚发布的ISM数据可能对美元兑日元构成下行风险,市场对数据低于预测比高于预测更为敏感。市场预测美联储本月100%会降息,很难看到这种预期会消退,因此即使ISM数据表现强劲,这也会在106中段对美元兑日元构成压力,如果ISM表现疲弱且股市因对美国经济的担忧而下跌,美元兑日元可能会试探105中段。
2.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一收盘大跌264点创逾11年半新低,中间价则略跌4点刷新近11年半低点。交易员称,虽然监管层持续通过中间价向市场传递维稳意图,但因贸易局势影响市场情绪,客盘购汇力量持续偏强拖累人民币走弱。“目前市场结购汇并不算均衡,购汇非常多,而缺少真实的结汇盘把人民币向升值方向推,因此中间价维稳市场的作用有所削弱。”一中资行交易员称。该交易员并指出,国际贸易局势、英国脱欧等相关风险加剧均对美元构成支撑,若美指进一步走强,市场不均衡状况料加剧。
3.三菱日联:预期欧洲央行未来将实施更大幅度的降息,欧元兑美元三季度交投于1.0500-1.1300区间,第四季度交投于1.0600-1.1400区间。
4.德国商业银行技术分析认为,欧元兑美元仍承压,重获上行动能需再度收复1.1321-1.3158关口,上周汇价承受的下行压力加剧,一度跌至交投区间底部1.0941,不过周线图中相对动能指标并未确认新低,因此投资者们需谨慎对待,下行目标为前期跌势的78.6%斐波那契回撤位1.0814;上行方面,短期阻力位依次为下行趋势线1.1160及200日移动均线1.1160,不过关键阻力位位于1.1328和1.1351,分别由2018年-2019年下降通道下轨及55周移动均线构筑,下行压力的缓和将需收于1.1351上方,北京时间17:58,欧元兑美元报1.0962/64。
1.美元汇率最新报价
截止发稿,美元指数报99.3018,涨幅0.26%。现在1美元等于0.9145欧元,1美元等于0.8309英镑,1美元等于106.350日元,1美元等于1.4938澳元,1美元等于0.9926瑞郎,1美元等于1.3346加元,1美元等于1.5938纽元,1美元等于7.8437港元,1美元等于1.3937新元,1美元等于在岸人民币7.1814元,1美元等于离岸人民币7.1873元。
2.工商银行外汇牌价
美元指数日线图
美元指数:日线图上,周一(2日)美元指数延续涨势收阳线收阳线,当日盘中最高点99.1372,最低点98.7613,收报99.0397,日内涨幅0.15%。K线走势看,近6个交易日,市场多头占据主导,短期美指有望延续上行趋势。中长期看,美元指数仍处于上升通道趋势当中,目前处于反抽过程,且将接近上方趋势(压力)线,后市可能进入回调过程,盘面整体延续上行趋势的概率较大。MACD黄白线在0轴上方形成及金叉放量,红柱扩张。综合来看,短期美元指数继续上行的概率较大,上方关注99.8896一线压力。大趋势上,美元指数大概率延续上行主趋势。若美指突破上方压力,后市继续关注101.3521一线压力;若不能突破,美指短期大概率回调考验98.8547一线支撑。
美元兑日元日线图
美元兑日元:日线图上,周一(2日)美元兑日元低开高走,盘面总体延续跌势,当日盘中最高点106.400,最低点105.910,收报106.240,日内跌幅0.04%。K线走势看,近6个交易日,市场多头占据主导,美元兑日元预计仍有反弹空间。20日波段行情中欧,美元兑日元整体维持低位区间震荡格局,市场无明确方向性选择,短期盘面整体延续低位震荡走势的概率较大。形态上看,美元兑日元目前处于收敛三角整理结构的反抽过程,后市延续反弹趋势的概率较大。MACD黄白线在0轴下方形成金叉放量,红柱扩张。综合来看,短期美元兑日元有望延续反弹趋势,盘面短期维持区间震荡的整体格局的概率较大,上方关注106.980一线压力。大趋势上,美元兑日元大概率按收敛三角整理结构运行。若美元兑日元突破上方压力,后市继续关注107.290一线压力;若不能突破,美日短期大概率回调考验105.050一线支撑。
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日线图
美元兑人民币:日线图上,周一(2日)美元兑在岸人民币继续上行收阳线,当日盘中最高点7.1765,最低点7.1547,收报7.1720,日内涨幅0.22%。K线走势看,近14个交易日中,市场多头占据主导,美元兑在岸人民币短期继续上行的概率较大。形态上看,近期美元兑在岸人民币上行打破收敛三角整理结构,后市大概率延续上行趋势。MACD黄白线形成金叉缩量,红柱收缩。综合来看,短期美元兑在岸人民币延续上行趋势的概率较大,但继续上行空间预计有限,盘面回调风险上升,上方关注7.2271一线压力。大趋势上,盘面大概率延续上行主趋势。若美元兑在岸人民币突破上方压力,后市继续关注7.6099一线压力。
来源: 中亿财经网
来源:巨丰投顾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持续走强,特别是在10月底11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回落呈现出加速上涨趋势。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无论是在岸还是离岸都已破7,且这种趋势还在延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强,意味着什么,未来市场能否在人民币持续升值下有弱转强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未来市场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将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首选,我们来看分析一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的原因,人民币汇率大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期央行MLF操作利率下调5个基点,向市场释放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加大信号,增强四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企稳运行的市场预期;二是我国再推对外开放五大措施,增强市场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预期,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三是我国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对近日人民币持续上涨构成支撑。其中,央行下调MLF操作利率尤为重要,被市场普遍解读为变形的降息。
今年以来,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0.25个百分点,国内央行始终按兵不动,市场对于央行年内降息的预期大大降温,而此时,央行下调MLF操作利率可所谓意义深远。央行通过MLF降息操作,变相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释放的流动性短期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预期,继续提振11月份股市市场情绪,释放的中长期资金可以直接降低上市银行负债端成本;从长期来看,MLF降息操作,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推动市场逐步走强。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增强,以人民币计价类资产将更具吸引力。从近期来看,无论是股市还是债市,都吸引多数境外投资者的目光。股市方面,外资通过沪深港通道持续流入中国A股市场,大手笔买入A股市场中的蓝筹股和绩优股。在债券市场,外资同样大手笔增持中国债券。据中央结算公司10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18061.3亿元,当月增持量115.85亿元,同比增19.82%,环比增0.65%。自去年12月以来,外资已连续11个月增持中国债券,继续刷新历史纪录。可见,中国资产获得外资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加强。
11月8日,A股市场迎来MSCI第三次扩容,预计将带来2200亿的增量资金,占全年MSCI引入外资的45%,MSCI的再次扩容,不仅给A股市场带来更多长期资金,更为近期的A市场增添了许多色彩,市场的鲶鱼效应将再次扰动平静的市场,随着外资不断买入A股市场的优质股票,市场的投资逻辑也将随着外资的介入而转向价值投资,医药、家电、银行、保险、非银、食品饮料、电子等行业绩优股将成为市场资金追踪的对象。
来源:巨丰投顾
作者:朱华雷 执业证书:A0680613030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