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元突然不吃香了,很多国际投资者开始大幅减持美债,同时也引发了美债抛售潮。截至今年4月,全球各大央行在过去23个月内共出售了9263亿美元债券。正如你所知,美国国债主要由美联储来支撑,大部分都落到了美联储手中,而全球央行的购买量却很少。因此,当全球央行又在大举抛售美债时,这表明美元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
图自网络据报道,6月底前三次拍卖美国国债,均出现认购滞销(流拍)现象,所涉金额高达1568亿美元。对此,有美国经济学家撰文称:“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可能正在向‘后美元世界’迈进。如今世界格局正在演变,多极化是主要趋势,美元想独霸一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随着欧洲地区的继续发展,以及亚洲地区的崛起,未来货币市场上可能会出现美元、欧元、人民币等多种货币并存的局面。
正当美元被大举抛售时,人民币却被疯狂抢购。截止今年6月底,中国境外机构持有的债券总额已达2.51万亿元。前三季度净增额约3224亿元,同比增长1.4倍。现在中国债券市场的余额是108万亿,仅次于美国债券市场。
而且,由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购买了中国债券,未来中国债券的规模,很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图自网络中国长端国债对外资具有巨大吸引力,预计未来5年内,将有约1万亿美元资金流入中国债券市场。除了自身的力量外,中国债券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它。
事实上,欧元也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但欧元区并不喜欢发行国债,每当涉及到这一问题,欧盟内部就会产生分歧,截至目前,欧元区几乎没有债务发生,因此,国际投资者要买进也找不到出路。
图自网络相对于欧债,人民币购买更方便,可以很好地满足投资需求。与此同时,投资者愿意购买人民币债券,也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相信中国经济在今后的时间里将更上一层楼。
中国银行7月27日发布2020年一季度离岸人民币指数(ORI)。结果显示,一季度末,中国银行离岸人民币指数(ORI)为1.38%,较2019年四季度末上升0.03个百分点,超出预期值0.05个百分点。一季度离岸人民币指数延续上行趋势,离岸人民币存款、贷款余额增长,发债融资增加,储备货币职能增强,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离岸人民币指数一是境内金融市场保持相对稳定,为离岸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一季度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贬值,境内外人民币汇差和利差有所起伏,但人民币CFETS汇率指数和BIS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分别上升2.92%和2.57%,人民币对多数国家货币保持升值;国内资本市场较全球资本市场表现出更强的抗跌性,在岸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继续向好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人民币跨境使用保持活跃,带动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扩张。一季度,人民币跨境支付规模超过6万亿元,同比增长近四成,衡量人民币跨境使用活跃度的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接近历史最好水平。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活跃带动离岸市场人民币各项金融活动上升,离岸市场人民币债券发行、离岸人民币贷款及融资等均较上季度有不同程度改善,人民币在离岸市场各类金融工具中的份额提升。
三是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意向提升,人民币的储备货币职能进一步增强。得益于相对稳定的汇率表现、相对具有吸引力的资产收益和相对稳定的资本市场,境外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向进一步提升。一季度末,多数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境外央行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官方储备资产的规模折合221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银行认为,二季度不少国家和地区着手推动复工复产,全球金融市场逐步恢复稳定,中国经济加速恢复,外贸进出口形势有所好转,内外部形势有利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预计2020年二季度离岸人民币指数将保持增长,预测值为1.39%。
7月17日,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还是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境外资金中长期增持人民币资产的格局没有变。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到2.02%,创历史新高,境外央行持有人民币资产稳步上升。
王春英提供的外汇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的境内债券余额3691亿美元,持有的股票余额3684亿美元,比2019年末的余额分别上升了13%和16%。和2016年末比,债券余额是2016年末的3倍,股票余额是2016年末的3.4倍。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729亿美元,其中,净增持境内债券596亿美元、股票133亿美元。
王春英认为,中长期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人民币资产的格局没有改变,发展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一方面看,中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规模在全世界都处于第二位,而外资持有的比例目前仅有2%-4%,明显低于国际上发达国家。从发展趋势来讲,有更好的前景和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还是有非常好的投资价值。我国经济复苏比较早,经济基本面是有优势的。同时,中国是少有的主要经济体中货币政策正常的国家。国际上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都是宽松的。从6月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看,中国和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差超过2个百分点,达到2.24个百分点,比2019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民币资产的投资价值相对是比较高的。
从外资流入的投资者来看,境外央行类机构相对比较多,这类机构投资的稳健性比较强。境外央行持有人民币资产稳步上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今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到2.02%,创历史新高。
王春英表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对外开放政策、外汇市场成熟度,还会继续发挥作用,所以下半年跨境资金流动会呈现比较平稳的态势。与此同时,外汇局会坚持“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同时做好各方面的应急防控准备。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程婕
[ 北京头条客户端 ]
社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当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以后,老百姓也都是“喜新厌旧”,有的商品由于不适用于现在,或者说有了更好的替代品,这类商品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很普遍的,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
商品会有更新换代,而行业也不例外。一个新的行业的兴起,那可能代表着有一个老的行业的逝去,而新的行业也会催生出一批一批的从业者,而老的行业的消失,自然就会有人下岗失去工作,而在新兴行业逐渐发展的时候,这时候也是最容易赚到钱的时候,很多这种情况下的行业,也被人称之为“暴利行业”。
我国的楼市可以说已经繁荣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间虽然房价有涨有跌,但整体趋势却是一路向上,而在早期有的人抓住了机遇,现在也许已经是实现了财务自由;还有在电子商务刚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之时,有的人就投身进入,现在也许也是身怀巨富。而当这些行业被大多数人看到了“钱途”,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些行业,这也让这些行业变得越来越普遍,造富能力也越来越差,最终也就是被新兴行业所取代。
马云曾发表过很多言论,有的让人觉得是在“吹牛”,有的却是真的有其道理,比如说马云曾说过:“每一个商业机会的到来,都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和来不及!”
机遇无处不在,作为普通人,我们缺少的是发现机遇的眼光。大多数行业刚刚开始时都是不起眼的,甚至是让人看不起的,所以很多人甚至连了解都懒得去了解,这也错失了很多赚钱的机会;而当一个行业已经初具规模的时候,这时候想要进入了,但由于不懂得其运营规则,不敢进入,而当弄懂了以后,再想进入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那在现在的社会中,有什么行业是比较“暴利”的呢?
2020年非常火爆的一个行业,那想必就是直播带货了。直播行业是挺早的了,以前都是娱乐主播,这些人有的是唱歌有的是表演才艺,然后通过粉丝打赏获得收益,而直播带货则是更深层次的延伸,由主播向粉丝介绍产品,然后粉丝如果购买的话,那主播就可以获得收益,这对于粉丝来说更为划算,毕竟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再是单纯的打赏。
直播带货行业是一个连马云都十分看好的行业,更是很早以前就走入直播间,为其造势。直播带货行业中有一个“口红一哥”,也就是李佳琦,早在2018年“双十一”的时候,马云就走入直播间和李佳琦两人PK卖口红,对于李佳琦来说,直播带货是他从事的职业,而他也因为这个职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根据消息称,李佳琦在上海花费1.3亿人民币购买了豪宅,而李佳琦2015年才毕业,试着想一想,没有年入千万元以上的话是绝对买不起这种豪宅的。
除了这些专业的直播带货主播以外,还有很多商界大佬也参与进来,比如说董明珠、网易CEO丁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携程旅行董事长梁建章等等,还有一些明星也是一样,纷纷进入直播带货行业,比如陈赫、王祖蓝等等,除了这些专业人士或者知名人士以外,很多店家也参与进来,纷纷在网上开直播销售自家店铺的商品,比如衣服、茶叶等等。
总结
虽然说直播带货这个行业现在有很多人已经从中获利,但依然有非常多的人认为,这个行业没有发展,甚至觉得说不会有发展,而且有的人还看不起这些人,而这也印证了马云所说的,“当下看不起,以后来不及”,所以在小编看来,当一个行业出现后,如果可以的话,那我们可以去尝试下,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实现财务自由的人!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包兴安
7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财政部将在境外发行150亿元人民币国债。其中将于7月23日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招标发行50亿元人民币国债。《证券日报》记者根据财政部披露信息统计,截至2019年末,我国财政部在境外共发行2080亿元人民币国债。如果加上2020年将要发行的150亿元人民币国债,财政部在境外发行的人民币国债总规模将达2230亿元。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说,今年我国财政部继续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国债,一方面是近几年来人民币国债在境外和海外发行过程中机制更加成熟背景下的一次常规化操作,另一方面也为人民币国债在未来境外或海外更大规模的发行奠定基础。
数据显示,2009年,财政部开始每年在中国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2009年、2010年分别发行了60亿元和80亿元人民币国债,2011年,发行规模增加至200亿元,此后2012年、2013年分别发行人民币国债230亿元,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发行人民币国债280亿元,2017、2018年、2019年分别发行140亿元、100亿元、150亿元人民币国债。
“我国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国债,对于提升国家财力有较大的作用,也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财政部每年都在中国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一方面,显示出中央政府对于中国香港经济繁荣发展的支持,同时也是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持;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地位不断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中国香港已经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财政部在伦敦发行30亿元人民币3年期国债,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这是财政部首次在香港以外的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国债。财政部曾表示,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国债,是以中国经济发展平稳向好的背景为依托,顺应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也将对促进伦敦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另外,2019年7月4日,财政部在中国澳门成功发行20亿元人民币国债,这是财政部首次在中国澳门发行国债,是支持中国澳门发展特色金融、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密切澳门与内地的经济金融联系、推动中国澳门经济金融融入国际市场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目前来看,中国国债收益率相较其他国家更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人民币汇率近期也较为平稳,并呈现出升值趋势,也会一定程度上保证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的购买需求;境外发行人民币国债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陶金说。
陶金认为,近年来,人民币国债在境外顺利发行,意味着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政府治理和主权经济的认可,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近年来经济基本面向好的事实以及中国经济不断加深的对外开放程度。
(编辑 姜楠)
货币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从小的方面来说,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钱的,从大的方面来说,货币对于国家的发展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在最近的150年中,国际上的主要存储货币就是英镑和美元,而且现在美元就是主要的存储货币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发展得那么快的原因,有了美元作为基础,美国也发行了国债,去年美国的整体国债已经达到了23万亿美元,这个量级还是很大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美元就是最值钱的货币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今天就给大家说一说目前全球最值钱的货币。
第一名就是科威特第纳尔,没错这个中东的小国家因为有着巨大的石油储备量,让这个国家变得比较富有。科威特第纳尔是目前世界上价值最高的货币,当然也是分为硬币和纸币的,目前第纳尔的最大面值为20,换算成人民币为23.33元,换算成为3.28美元。第二名就是巴林第纳尔,巴林是临近波斯湾的一个岛国,巴林的经济也是和石油有着很大的关系的,目前1巴林第纳尔换算成人民币是18.82元,换算成美元是2.65美元。
排名第三的是阿曼的里亚尔,阿曼的全名是阿曼苏丹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当然阿曼除了拥有油气资源之外,渔业以及矿产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1阿曼里亚尔换算成人民币是18.43元,换算成美元是2.6。排名第四的就是约旦第纳尔,约旦的全称为约旦哈希姆王国,是亚洲西部的一个国家,有区别的就是约旦的银行业是很发达的,1约旦第纳尔等于10.02人民币,等于1.41美元。
排名第五的就是英镑,英国是一个西欧国家,除了天然气、石油等储备丰富之外,英国的银行、金融、保险行业也是很发达的,1英镑等于8.71人民币,等于1.23美元。排名第六的就是开曼元,开曼群岛的位置在牙买加的西北方,是世界第四大离岸金融中心,显然旅游和金融行业很发达,1开曼元等于8.51人民币,等于1.2美元。
排名第七的就是欧元,欧元是指欧盟中19个国家和非欧盟的6个国家地区的货币,欧元是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目前1欧元换算成人民币是7.9042元,换算成美元是1.1144。排名第8的时就会瑞士的法郎。瑞士的地理位置是很不粗的,机械制造业和金融业是很不错的,瑞士军刀大家肯定都听过,当然劳力士和欧米茄也是世界闻名的,1瑞士法郎等于7.28人民币,等于1.03美元。
排名第九的是就是美元了,目前是全世界的第一存储货币,1美元等于7.0908人民币,现在的汇率可能有些变化。排名第十的就是加拿大的加元,加拿大和美国很接近,也是一个较为发达的国家,资源加工比较不错,而且还是主要的钻石生产国之一,1加元等于5.34人民币,等于0.75美元。
以上就是目前全球最值钱的10种货币,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国家的人民币也越来越值钱了,确实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第二大的经济大国,相信未来的人民币还是有着很大潜力的。
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升破6.94,创近5个月新高。自低点算起,近两个月人民币汇率反弹超两千点。业内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相对走强,除了有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美元回调这两项基本因素外,跨境资金流入增多也有一定影响。在金融业不断扩大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海外资金加快进入中国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升值与外资流入料形成阶段性共振。
三因素助汇率大幅反弹
5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携手走强,盘中双双升破6.94,齐创近五个月新高。
今年前五个月,人民币汇率几乎单边下行,7.20关口一度告急。然而,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峰回路转,近两个月已反弹超过两千点。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预期正在发酵。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752。市场汇率一度比中间价高260余点,已显露升值倾向。
业内人士认为,助力人民币汇率上演大幅反弹的,除了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美元回调这两项基本因素之外,从外汇市场供求角度看,跨境资金流入增多也有一定影响。
7月初,人民币汇率突然拉升,与A股拉升几乎同时上演,同时跨境资金也趋于活跃。仅从沪深股通渠道来看,7月前4个交易日北向资金流入净额就超过了6月全月规模;前8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约654亿元,是去年7月全月数据的5倍多。
在债券市场上,外资也是一副“买不停手”的姿态。中央结算公司最新公布数据显示,7月境外机构债券托管量较6月增长1481亿元,连增20个月。债券通公司此前公布,7月境外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渠道净买入755亿元中国债券,单月净买入额创历史新高。
“外资东流”成趋势
近年来,虽偶有短暂流出的小插曲,但境外资金流入一直是主旋律。外汇局披露,截至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余额3691亿美元,持有股票余额3684亿美元,和2016年末比,债券余额是2016年末的3倍,股票余额是2016年末的3.4倍。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金融业扩大开放,拥抱“外资东流”趋势的必然结果。当前海外央行超发货币的行为可能加快这一进程。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巨大冲击,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经济体央行纷纷开动“印钞机”。一些“聪明钱”将视野转向别处。疫情防控更出色、经济复苏更领先、资产估值更便宜,且拥有全球第二大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中国很难不被关注。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近期美元走弱及人民币相对走强均反映资金对风险资产的偏好进一步提升。预计新兴市场将成为资金下一个关注热点。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近期已有多家投研机构调整了人民币汇率预期。不少专家认为,年内人民币汇率有望稳中趋升,全年小幅升值可能性越来越大。
海外资金加快入市
在“外资向东流”的大潮下,难免会有投机套利资金混迹其间。“对以短期投机为目的、流入流出频繁的热钱,有必要保持高度关注。不过,目前流入的主要还是中长期资金。”专家指出,当前无论在股票还是债券市场上,外资绝对份额依然处在相对低位,境外资本流动对市场总体影响有限。同时,我国金融市场愈加成熟,抵御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合理利用外资外债提供了依据和底气。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近日表示,伴随开放进程,跨境资金流动波动性肯定会增大,这也是正常的,尤其是市场环境变化大的时候。但境外资金中长期增持人民币资产的格局没变,这种发展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诸建芳称,人民币走强提升了我国权益市场的吸引力,海外资金流入趋势有望延续。
来源:中国证券报
来源:渔舟次郎
5月以来,高层在多个会议上,反复提及“国内大循环”概念。一系列的表态,实际上表明了中央发展经济的新思路正在形成。
构建“国内大循环”,顶层设计思路要点
从“世界工厂”到“内部大循环”,此番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改变看似突如其来,实则势在必行。
“内循环”概念应该如何理解?政策路径将如何落地?就市场的诸多关心,国泰君安宏观团队在尝试建立“国内大循环”逻辑框架之后指出——
“构建国内大循环,其重要性不亚于供给侧改革,具体落地主要依托于消费内循环、科技内循环两大抓手进行构建。投资方向上,科技为攻,消费打底,积极探寻周期行业里的高成长龙头。”
一、定调经济发展新思路
在年中政治局会议上,中央特别强调了我们面对的问题是长期结构性的,要以“持久战”的态度来对待。
如果“十三五”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的话,那么我们估计“十四五”期间,“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则可能是新主线。
中美“脱钩”时代,构建“国内大循环”实施的核心思路与路径
为什么要在现在提国内大循环?我们认为主要是要解决两个问题:
1. 内需循环不通畅。
过去多年的出口经济结构导致我国长期高储蓄、高出口、低消费的经济格局。
上半年居民储蓄存款再次大幅上升
银行理财产品销量急剧减少
5月14日政治局常委会强调——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可见,构建“国内大循环”是2016年后开始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续和深化。
其重要抓手之一,在于持续扩大内需,降低居民储蓄率,用我国居民内部消费需求消化内部投资产生的产能,承接以前的出口,形成自我畅通、自我循环的经济体。
构建“国内大循环”解决的痛点之一是要持续扩大内需,把储蓄率降下来
2. 高端产业链中还有很多关键“掐脖子”的技术尚不掌握,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仍需时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经济逆全球化态势愈加明显。与此同时,中美博弈进一步加深——
中美在贸易(产业)、科技、全球运行规则全方位博弈态势越来越明显,中长期来看,部分脱钩在所难免。
在此情形下,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势在必行。
因此,未来构建“国内大循环”的抓手之二,在于以新基建、数字经济为引领,实现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
构建“国内大循环”解决的痛点之二是实现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
二、消费内循环+科技内循环两大抓手
因此,构建“国内大循环”, 核心依托于两个抓手。
抓手一:"消费内循环"
1. 实现路径
依托于持续降低储蓄率这个抓手,构建消费内循环。
(1)持续推动居民将储蓄转化为金融资产投资,畅通储蓄到投资的直接融资路径,这也将成为科技(产业链)内循环的保证;
(2)通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承接以前的出口。
2. 政策路径
(1)保障(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创造需求。
这是说,加强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建设,加强社会保障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让居民敢花钱。
政策有两大方面:
政府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公共消费、投入增加;
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堵住房地产对居民消费的虹吸效应。
(2)供给创造需求。
这是说,要从供给侧进一步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让万亿体量的海外消费回流国内,让消费留在国内。
由此带来的机会是本土、民族品牌崛起及其对海外高端品牌的替代。
(3)信息创造需求。
这是说,依托于“新基建”,构建起新流通模式,由此带来的机会是依托于5G、线上流量所带来的新消费、销售模式崛起。
(4)解除循环中不合理限制创造需求。
这是说,政策要对之前限制或者不利于消费的政策要合理松绑,例如高关税、汽车牌照等。
731政治局会议也提到“要为消费升级创造条件”,这里比较明确的是高端海外产品在国内消费的免税措施。
(5) 税收(遗产税、收入分配)创造需求。
这是说,通过税收加强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遗产税等调节代际分配,提高居民整体的消费倾向。后续政策关注点在于新的收入分配政策。
3. 关注重点:
海外消费回流
本土品牌崛起
消费新模式兴起
海外消费回流是未来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方面,我们的产品之前过度依赖外需;另一方面,外面有高端品牌的我们没有,过多的消费放在了海外。
搞双循环,一方面,向海外转移部分产业,另一方面,产业升级来满足国内产品质量、品牌的需求。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把高端品牌引到国内来生产,或者免税使得销售环节的就业留在国内。
我国居民海外消费的体量在万亿人民币以上,如果有25%—50%回流,可额外拉动居民最终消费0.5—1个百分点。
因为我国消费者的海外消费主要是旅行及其相关消费,我们汇总国际收支表“经常账户”下货物和服务的“旅行”项借方额,发现2012年以后,我国消费者在海外的消费额明显增长,特别是2015至2019年间,我国消费者每年平均在海外消费2579亿美元。
2015至2019年间我国消费者每年平均在海外消费2579亿美元
海南自贸港的免税政策,实际就是将海外消费回流至境内。
如果我国居民海外消费25—50%回流,按照海外消费对应的人民币数额以及相应年份GDP最终居民消费,平均可额外拉动GDP居民最终消费0.4—0.98个百分点。
如果我国居民海外消费25—50%回流,平均可额外拉动GDP居民最终消费0.49—0.98个百分点
抓手二:"科技内需循环"
1. 内涵:
以“新基建”为基础设施
新基建是 “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不仅本身带来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的投资拉动,还将通过数字经济产生乘数效应。
新基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信息基础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这分别对应数字经济的两大部分—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
此外,还包括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科技创新体制、平台。
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内容
数字经济是我国创新增长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大部分。
(1)产业数字化的政策路径是依托于5G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大、智、物、移、云”五个方面推进应用落地。
“大、智、物、移、云”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在“大、智、物、移、云”五个方面中,“物、移”,即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是物质基础。
“大、智、云”是应用建构。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
(2)数字产业化是将已有产业集群实现数字化转型,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业互联网是未来颠覆性的蓝海领域。
2. 核心目标
突破硬壳技术、卡脖子工程
实现自主可控
(1)构建国内科技大循环,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内技术发展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牵引和跃迁。
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是依托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自动化、电气化、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图4)。
在这个过程中,将伴随全球第五次产业转移,而劳动力成本、中美经贸摩擦、COVID-19疫情等加快了这一进程。“智能化”是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
(2)构建国内科技大循环,在中美脱钩背景下,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产业升级”,保障产业链的安全和稳定性。
目前,我国在高端数控机床、芯片、光刻机、高端传感器等领域严重依赖进口。
但我国的“自主可控”诉求不会因为美国压力而放弃,反而更加激发我们加大相关领域的投入,如光纤制造设备、芯片、传感器、高端数控机床等。
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国内大循环,“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实现关键技术、设备、零部件和新材料的“进口替代”。
3. 重要保障
资本市场提供适应新经济的融资体制
“科技大循环”要依托于畅通金融、资本循环。
重构金融系统,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升股权直接融资比重是未来持续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要辅之以打破刚兑,加快居民资产从房地产到金融资产的配置步伐,畅通储蓄向股权融资的通道。
三、宏观政策落地路径猜测
1. 堵住房地产虹吸效应,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上半年,疫情冲击之下我国经济陷入负增长,但房地产调控丝毫没有展现出减弱的迹象。7月下旬以来,多部委对楼市密集表态。
731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房地产表态:“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构建国内大循环的角度,我们能更好理解房地产调”的延续性。
2. 出口经济转内销
以国内新需求替代外部需求消纳产能、出口转内销,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疏通政策性梗阻。
如黄奇帆在《如何构建国内大循环》中指出——
我国钢铁存在产能过剩现象,但与此同时,钢铁在建筑结构上的使用量只有7%~8%,而欧美等国家这一比重为40%左右。如果在建设标准中提高房屋用钢比重,一年可消化一亿吨以上钢材 。
3. 新城市化2.0
寻找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和动力源,培育大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带来区域增长新热点。这有三个特点。
(1)以新基建替代老基建,老基建突出重点。
以“智慧城市”等新基建建设、“两新一重”替代传统铁公机,“老基建”突出重点,而不是全面铺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 ;
(2)以五大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
区域增长未来将呈现分化、极化特征(参考深圳特区40周年报告《深圳特区的四十不惑 | 国君宏观》);
(3)以户籍制度改革、土地供应改革作为辅助。
4. 产业升级、国际化
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再造和升级,优势企业走出去、国际化,参与新的国际循环。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将会使我国制造业优势企业优势更加凸显,其国际化趋势将是竞争力重要来源。
四、资产配置三条主线
未来资产配置三条路径:科技为攻、消费打底,探寻周期成长。
第一、“科技为攻”。
科技大循环,加快数字经济、新基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构建国内科技大循环,最终是实现国内技术发展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牵引和跃迁。主要是三个方面:
1. 优势产业的升级、再造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3. 新型举国体制下,关键科技、技术的创新和攻关
构建国内科技大循环,关键领域“自主可控”、“进口替代”(国产化)、 “智能化”、新双循环下“国际化”将是未来产业方面的主要机遇。
第二、“消费打底”。
消费大循环,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以内需替代外需,从出口型经济体转为内需型经济体。
未来重要的转变方向包括两大方面:
1. 出口企业外销转为内销
2. (高质量、高端品牌)海外消费回流
内循环消费主要包括三条主线:
1. 高端海外消费回流
2. 本土品牌崛起
3. 新消费模式兴起
第三、探寻传统周期行业里的高成长龙头。
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再造和升级,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寻找具有实现进口替代能力的优势企业。
2. 疏通政策梗阻以新需求消纳产能,减少能源、农产品等对外依赖带来传统经济新机遇。
3. 寻找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和动力源,带来大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带来区域增长新热点。
【编者注】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国内大循环”:核心思路、路径及投资机会初探——探究“国内大循环”系列一》及公开信息,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完整版报告内容为准。
作者:花长春、张捷。来源:微信公众号-国泰君安证券研究(ID:gtjaresearch)2020-08-03
货币的定义非常繁杂,但简而言之它就是我们手中掌握住的金钱。我们从出生就开始学习,学习目的极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拥有一技之长,能够赚到一定的钱,来维持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当今社会之上,没有钱是行不通的,就像老话说的那样:“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现如今世界上的通用货币是美元和欧元,但是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联合国已经将汉语列为全球通用语言,那么如果人民币成为主流货币,中国人生活有何变化呢?
成为世界通用货币的标准
一个国家想要有什么样的地位不是单单是由自己说了算的,一个国家的货币不是想成为世界主流货币就能变成的,只有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成为世界主流货币。打铁还需自身硬,同样的,人民币如果要想成为世界通用货币,就要达到世界通用货币的标准。
成为世界通用货币,首先自己的国家国内经济要稳定发展。大家或许都听说过“金圆券”这种货币,这种货币是我国解放战争后期,当时发行的一种本位货币。它始于1948年8月19日,终于1949年7月。只使用了短短的一年而已。
当时之所以发行金圆券,是因为在当时法币急速贬值。为了减少政府的财政赤字、支付的大量军费和均衡市场上的物价,金圆券应运而生。在金圆券人生短短一个秋的发行期间,国家就规定所有的物品和劳务价格,都要参照国家发布的《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将其全部折合成金圆券出售。
但是这一政策的出台,却在无形之中导致了通货膨胀,经济市场没有出现好转,反而更加动荡不安。到了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的总额已经达到一百三十余万亿元,远远超过原定发行计划总限额的六万五千多倍。而且因为通货膨胀,金圆券的面值越来越大,金圆券发行之初,最大额面额只有一百元,后来面额越来越大,竟然出现了所谓的五十万元、一百万元每张的“巨额大钞”。
不到短短一年的时间,金圆券就形同废纸,老百姓也不愿意使用金圆券,国家财政又一次陷入危机。在这种不稳定的国家经济背景下,想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是万万不可能的!
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还要有国际担当。前面说到了当时的中国,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现如今的中国。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银行也预测,如今的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极有可能在十年之后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现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并且发展趋势良好,前景一片光明。而且中国一直很有大国风范,在国际社会中展现出了大国担当,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遭受了许多打击,国家经济收益并不好。但在这种危机关头,中国依然选择援助了许多的非洲国家,比如帮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修建“坦赞铁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如今特殊时期,国内物资短缺,日本,韩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向我们伸出援手,后来这些国家出现情况,中国倾尽所有十倍百倍的回报。真正做到了“涌泉相报”!
因此从这方面看来,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也正是因为这样,人民币打破美元霸权成为世界主流货币有着极大的可能,或许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后,中国人生活和出行的变化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后影响最大的应该就是出国旅游了吧。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前,我们出国旅游要提前兑换好一定数量的美元或者当地的货币,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到了当地人生地不熟的,不一定能很容易兑换到美元或者当地的货币。而且外国的支付方式并不像中国的移动支付这样简单便捷,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多兑换一些美元或者当地的货币。
在国外需要兑换货币的,还有一部分人就是留学生了。留学生每年支付学费,住宿费等日常开销,都需要兑换外币,一旦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会耽误后续的事情,实在是令人头大。但是当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后,这些问题就统统不存在了,可真是令人身心愉悦啊!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人民币成为主流货币之后,就意味着人民币的地位有所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也能随之变强变高。这样一来,许多外国企业都会选择在中国投资,建设一定的产业,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这样我国的就业压力也能得到一定的缓解。
此外,假如人民币真的能击破美国霸权,成为主流货币,那么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将会扩大。人民币成为世界上的通用货币之后,在对外贸易这一方面上,就不再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的限制,对外进出口的各种花费都将会大幅度减少。对外贸易的市场越来越景气,也能增加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开拓中国的海内外市场,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最后,人民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后中国受别国的制约影响将越来越小。在世界市场经济出现波动时,中国可以自己调整市场营销方面出现的不平衡,别的国家出现的经济状况,对中国的波及影响不大,这样一来,中国的经济将持续向好发展。
说了这么多,其实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世界通用货币,无论对每一个中国人,还是对于中国这个国家,抑或是对整个世界的经济体系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世界上第一种纸币是中国宋代的交子,它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通过中国的的不懈努力,人民币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的第三种通用货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0日公布数据,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43元,较上一交易日上调142个基点,重回“6时代”。市场对人民币“6时代”的声音加强。人民币“6时代”与“7时代”有何不同意义值得思考。笔者认为,应结合与汇率有直接关联的外贸出口企业基础与需要,判断哪种预期更符合中国国情。
人民币“6时代”的压力不能忘记
从2005年汇率改革开始,人民币经历9年的升值周期。这一阶段中国贸易压力上升,进而侧重点转向投资拉动经济。同时,中国处于收入上升、财富增加和经济高涨时期,伴随国际地位的上升,人民币升值热度达到巅峰。然而,回想当时特殊的经济特色与周期,人民币汇率上升对当时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外贸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在曾经的“6时代”出现的经济循环错位、情绪认识偏激以及结构配置扭曲值得反思。汇率对一国经济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应理性分析其不同方向与趋势的利弊。
人民币“7时代”具有适宜性
从2014年开始人民币步入贬值周期,逐渐舒缓了偏激升值的市场风险,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实体产业发展方面起到初步效果。当前,全球处于疫情特殊时期,中国率先步入复工复产阶段,具有适宜性的汇率水平是为其保驾护航的重要基石。在2019年8月人民币汇率破“7”后,中国外贸民营企业的出口主动而积极,在疫情之后也为支撑中国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商务部数据显示,前4月,民营企业出口下降2.7%,降幅好于整体3.7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韧性,占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51.7%;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出口分别下降6.5%、10.7%。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92万亿元,增长0.5%,占外贸总值的43.2%,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回顾人民币处于贬值周期的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7.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进口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8.1%;民营企业对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0%,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一大亮点。笔者认为,人民币“7时代”具有一定的适宜性,货币贬值有利于外贸,也有利于民营外贸企业生存、发展与进取。
审慎判断人民币走势预期
如果从货币国际化角度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际化推进,毕竟偏升值的货币更利于被接纳。如果从企业实业发展角度看,人民币贬值则有利于实业进取,偏贬值的货币水平有利于积累与创造机会。从进口角度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价格区间适宜是升值利于进口的原因。从出口角度看,人民币贬值有利,利润回报与收益是决定因素之一。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脱虚向实的过渡期,偏重金融虚拟面的情况存在,因此预期升值的情绪更强,这也是众多机构预期人民币升值的重要立场和诉求背景。但若从中国企业结构性转型侧重提质量、创新和达到国际标准的角度出发,则必然偏向于选择贬值预期。目前人民币双边走势基调明确,疫情之后人民币处于“7时代”有保护和帮助意义。从海外角度看,离岸对冲力量套利欲望强烈,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投机标的中中国的吸引力加大,汇差利差有空间,人民币贬值趋势更容易获利。因此,要判断人民币哪个“时代”更好并不容易,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需求和预期判断,以实业为主是汇率的重要抓手。
总的来说,判断人民币预期需要谨慎。“霸道”的美元依然贬值,这其中的道理应当深入洞察。人民币走势预期的区间与方向十分重要,关乎企业利润与国家利益,需要结合自身现实与需求审慎评估。
作者谭雅玲(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