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丹麦驻华参赞不依规隔离,使馆回应:无法评论具体情况,但员工均须遵守当地规定。
为防范新冠肺炎境外输入风险,北京市自11日起要求境外人员居家或集中隔离14天,并在25日升级为全部就地集中隔离。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几个人一起遛狗的图片,称图中的一位外国女子是3月14日才从境外回到北京的丹麦驻华大使馆参赞,但一直没有遵守隔离规定。丹麦驻华大使馆27日在回复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相关问询时表示,“无法就具体情况进行评论,但所有的使馆员工都必须遵守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
根据网友在微博发布的信息,上述外国女子3月14日从境外返京,不自行隔离,且不戴口罩出门遛狗。据该网友称,社区和警察已经上门劝说,但由于外交豁免权,无法制止上述外国女子的举动,该女子也不允许安装其他隔离家庭使用的门禁报警器,“邻居们都很气愤和无奈“。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27日试图向丹麦驻华大使馆确认上述女子是否为该使馆员工以及是否有不遵守隔离规定的情况。丹麦驻华大使馆方面表示,“我们无法就具体情况进行评论,但所有的使馆员工都必须遵守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这点一直在向所有员工强调着。”
另据国内媒体报道,一名万国城香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27日表示,丹麦大使馆确有一名丹麦籍外交工作人员在该社区居住,但其本人近期一直在中国未离境。丹麦3名外交工作人员子女于3月13日返回北京,不戴口罩外出遛狗,目前已上门告诫,并联系了外事部门作出警告,对方已同意不再外出。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赵觉珵
12 月12 日(星期三),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举办首届圣诞集市,作为世界上幸福度最高的国度,丹麦人是怎样过圣诞的呢?活动现场,松木装饰、温暖的烛光、自由的爵士以及丹麦式“小确幸”hygge 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六百多名来自中国和丹麦的游客齐聚丹麦大使馆,享受一个充满音乐的夜晚,感受一种被丹麦人称之为“hygge“的独特的幸福体验。
这场持续了两个小时的活动不仅让中国公众亲身体验传统丹麦圣诞节,还感受到hygge 这一有关舒适、安心、幸福的丹麦文化。
在舞台上,丹麦爵士四重奏乐团Marie Mrch 演奏了现场爵士乐圣诞音乐,展示了丹麦人是如何通过欢快、甜美的圣诞歌谣来拥抱寒冷的冬日。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徐卫也向观众大声朗读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吸引了众多可爱的孩子聚集到舞台上。
为了驱寒,游客们排起长队来品尝正宗的丹麦glgg 热红酒。热狗、饼干和各色圣诞小食也颇受欢迎。与分发小礼物的圣诞老人合影也是不少游客们热衷的活动之一。
本次圣诞集市的亮点之一是著名丹麦作家、TEDx 演讲者和世界上唯一的幸福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迈克维金的出席。此次是他首度访问中国,与中国读者会面。他的两部著作《丹麦人为什么幸福》和《刻意放手:向最幸福的人学习幸福》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8 种语言,也让“hygge”这一丹麦词汇风靡全球。
活动结束时,很多参与者都纷纷表示,原来丹麦人就是这样,总能在日常的琐细中发觉快乐的因子,建立愉悦和感恩。这就是他们幸福的奥秘。
领保进校园活动现场。
中国侨网11月1日电 据中国驻丹麦大使馆网站消息,10月28日,驻丹麦使馆在哥本哈根大学校园举办“留学丹麦,你我同行”领保进校园主题活动,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南丹麦科技大学、奥胡斯大学以及奥尔堡大学等约160余名中国留学生参加。
活动现场。
使馆教育组、领事部负责人,丹麦移民局、全丹学联、特邀律师和有留学经历的侨胞代表分别就加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解读留学签证居留政策、普及法律和生活常识,分享留学体会和经验等做讲座。
活动持续4个小时,当地华文媒体进行了全程网上直播,在线人数上千人。
一觉醒来,丹麦驻华大使馆发现中国网友对丹麦的印象变了,从“童话王国”变成了“生蚝王国”。丹麦驻华大使馆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没想到一夜之间就火了。“但是我们知道,只要是食物,都绝对有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潜质,无论国籍。”
丹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24日发布了题为《》的文章,称丹麦海岸遭遇太平洋生蚝的物种入侵,当地人对此束手无策。这篇文章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得到了大量转发,一时间很多人都知道了丹麦有大量生蚝吃不完。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尽管全文没有一处提到“希望中国人能来吃光这些生蚝”,但不少中国网友却将其视为“丹麦吃蚝团”的召集令,纷纷表示“这事还得中国人出马”。
面对中国网友的热情,丹麦驻华大使馆对记者表示,使馆发布这一文章的初衷是因为丹麦的一些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一问题,呼吁公众关注物种入侵,以便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丹麦驻华大使馆也希望让中国网民意识到每个国家都可能面临类似的环境挑战。
在微博原文下的1万多条回复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建议丹麦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中国“吃货”去消灭这些生蚝。其中获得点赞最多的一条回复称,“把签证放宽,开辟吃生蚝签证,十年内无限次往返,每次停留最长一个月,我估计五年差不多就消灭这些生蚝了。”
“但我们认为‘吃光它们’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丹麦大使馆向记者表示,丹麦的科学家和渔民已经向丹麦自然保护局投诉很多次了,但是依旧没有办法处理这些棘手的入侵者。
实际上,丹麦人并非不爱吃生蚝,该国有长达千年的食用生蚝的传统。丹麦驻华大使戴世阁26日在微博上表示,“我很喜欢吃生蚝,尤其是小而圆的,生吃,最多加一点儿柠檬汁。放进嘴里仿佛感受到了丹麦西海岸凉爽的海风。”但丹麦驻华大使馆也对表示了无奈,“丹麦只有不到600万人。”
丹麦驻华大使馆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网友提供的建议和“生蚝食谱”,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建议令人惊讶,比如“建一座蚝油工厂将产品出口到中国”,以及“组织吃蚝之旅”。丹麦驻华大使馆保证,“一定会向丹麦有关部门转达这些建议,供他们考虑”。丹麦驻华大使馆还补充道,丹麦确实可以向中国出口生蚝,只要能够获得中方的进口许可。
想看到更多这类内容?去APP商店搜,天天都有小欢喜。IT之家
4月24日,丹麦驻华大使馆发布求助微博:目前,丹麦被太平洋生蚝这一新物种入侵,它们在丹麦没有天敌,肆意疯长,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科学家和渔民都束手无策。文中表示,我们鼓励大家去海岸边采集这些生蚝带回家煎炒烹炸,但并没有多少人去这样做,所以根本就没有效果。
一时间,国内网友正义感爆棚,纷纷支招:福建泉州蟳埔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岸,远洋航船返程时压船的蚝壳成了村民们的建筑材料。蚝壳厝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冬暖夏凉。目前,蟳埔村的蚝壳厝现存100多间,已被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耗壳作为建筑材料的“蚝宅”。
(原标题:丹麦大使馆独家回应“生蚝事件”:若中方允许可考虑出口)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一觉醒来,丹麦驻华大使馆发现中国网友对丹麦的印象变了,从“童话王国”变成了“生蚝王国”。丹麦驻华大使馆2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没想到一夜之间就火了。“但是我们知道,只要是食物,都绝对有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潜质,无论国籍。”
丹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24日发布了题为《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的文章,称丹麦海岸遭遇太平洋生蚝的物种入侵,当地人对此束手无策。这篇文章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得到了大量转发,一时间很多人都知道了丹麦有大量生蚝吃不完。
尽管全文没有一处提到“希望中国人能来吃光这些生蚝”,但不少中国网友却将其视为“丹麦吃蚝团”的召集令,纷纷表示“这事还得中国人出马”。
面对中国网友的热情,丹麦驻华大使馆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使馆发布这一文章的初衷是因为丹麦的一些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一问题,呼吁公众关注物种入侵,以便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丹麦驻华大使馆也希望让中国网民意识到每个国家都可能面临类似的环境挑战。
在微博原文下的1万多条回复中,绝大部分都是在建议丹麦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中国“吃货”去消灭这些生蚝。其中获得点赞最多的一条回复称,“把签证放宽,开辟吃生蚝签证,十年内无限次往返,每次停留最长一个月,我估计五年差不多就消灭这些生蚝了。”
“但我们认为‘吃光它们’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丹麦大使馆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丹麦的科学家和渔民已经向丹麦自然保护局投诉很多次了,但是依旧没有办法处理这些棘手的入侵者。
实际上,丹麦人并非不爱吃生蚝,该国有长达千年的食用生蚝的传统。丹麦驻华大使戴世阁26日在微博上表示,“我很喜欢吃生蚝,尤其是小而圆的,生吃,最多加一点儿柠檬汁。放进嘴里仿佛感受到了丹麦西海岸凉爽的海风。”但丹麦驻华大使馆也对《环球时报》表示了无奈,“丹麦只有不到600万人。”
丹麦驻华大使馆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网友提供的建议和“生蚝食谱”,一些具有“开创性”的建议令人惊讶,比如“建一座蚝油工厂将产品出口到中国”,以及“组织吃蚝之旅”。丹麦驻华大使馆保证,“一定会向丹麦有关部门转达这些建议,供他们考虑”。丹麦驻华大使馆还补充道,丹麦确实可以向中国出口生蚝,只要能够获得中方的进口许可。
“中国人民十分珍视国旗在心中的地位,亵渎中国国旗,就是侮辱中国,侮辱中国人民”!
近日,丹麦《日德兰邮报》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刊登侮辱中国国旗的漫画,并拒绝道歉。丹麦首相也以所谓“言论自由”替这种行径辩解。
对此,中国驻丹麦大使冯铁做出强硬反击。
冯铁接受丹麦媒体采访。图源:我驻丹麦大使馆网站
据中国驻丹麦大使馆网站消息,当地时间1月28日,冯铁大使接受丹麦国家电视广播公司(DR)和丹麦电视二台(TV2)联合采访。
冯铁大使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正全力抗击疫情,一些同胞不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国际社会纷纷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达同情和支持,不少国家还伸出援手。在此时刻,《日德兰邮报》刊载辱华漫画,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中国人民十分珍视国旗在心中的地位,亵渎中国国旗,就是侮辱中国,侮辱中国人民。
冯大使强调,言论自由不是没有边界和限制。有丹麦朋友告诉我,“在丹麦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说想说的话”,我认为这不是事实,相信丹麦社会不会接受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对残疾人歧视等言论。我们都是人,在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应该有起码的同情同理心。言论自由不应以伤害其他国家和人民为代价,也绝不能成为侮辱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借口。你们只考虑自己的权利,却伤害别国的尊严和人民的感情,这种做法极为自私和冷酷无情。《日德兰邮报》和漫画作者的行为超越了道德和文明社会的底线,绝对不能接受,应当受到严厉谴责。
冯大使指出,漫画事件已造成严重影响,超过两亿中国网民对此事表示极大关注,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和外国朋友都表达了义愤。明智的人应有勇气认错,铸成如此大错仍死不道歉,只能表明该报和漫画作者傲慢无知。
冯大使说,今年是中丹建交70周年,中丹关系要继续健康稳定发展,丹麦方面应该采取实际行动创造良好的氛围。
长安街知事此前报道,当地时间1月27日,《日德兰邮报》在其网站上刊登了一幅漫画,内容明显对中国国旗五星红旗进行了恶意的再创作。截至北京时间1月28日15时,这幅漫画仍在该网站上。
对此,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发表严正声明,称这一做法挑战了人性良知,越过了文明社会的底线,突破了言论自由的道德边界,要求《日德兰邮报》及漫画作者向全体中国人民公开道歉。
来源:中国驻丹麦大使馆网站
日前,丹麦驻华大使馆因本国生蚝泛滥成灾发文求助网友,一时间,引发中国网友广泛关注,纷纷表示“愿漂洋过海去救灾”。其中,有福建网友建言,可用“蚝宅”解决该问题。据了解,“蚝宅”是福建泉州蟳埔村等地的特色民居,用蚝壳搭建而成,其具有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冬暖夏凉的特点。
4月24日,丹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布的一篇题为《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的文章火了,引发中国网友的广泛关注。文章称,一种叫做“太平洋生蚝”的物种入侵了丹麦,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生蚝原本不属于丹麦的海域,而是来自南方海域,经过数十年时间的生长,形成了现在如此巨大的规模。
文章指出,丹麦的科学家和渔民已经向丹麦自然保护局投诉很多次了,但是依旧没有办法处理这些棘手的入侵者。政府鼓励大家去海岸边采集这些生蚝带回家煎炒烹炸,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活动,并没有多少人去这样做,所以根本就没有效果。
丹麦驻华大使戴世阁发微博宣传,他说:“我很喜欢吃生蚝,尤其是小而圆的,生吃,最多加一点儿柠檬汁。放进嘴里仿佛感受到了丹麦西海岸凉爽的海风。”图:戴世阁大使
现在,丹麦有关部门正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中,究竟怎样解决还得等等看。对于丹麦驻华大使馆的发文求助举动,中国热心网友也是纷纷献计献策。有网友建议,当地应赶紧弄个生蚝旅游签证,大部队可分分钟把生蚝吃光。也有网友建议,这些生蚝可以低价卖到国内。图:戴世阁大使
此外,还有福建网友表示,大批的生蚝吃完后,还可用来建“蚝宅”,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图为福建泉州蟳埔村的“蚝宅”。新华社发(张九强摄)
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在12月12日(星期三)举办首届圣诞集市,舒适惬意的丹麦圣诞节日氛围、松木装饰、温暖的烛光以及丹麦式“小确幸“hygge 成为了本次活动的焦点。
六百多名来自中国和丹麦的游客齐聚丹麦大使馆,享受一个充满音乐的夜晚,感受一种被丹麦人称之为“hygge“的独特的温馨氛围。
这场持续了两个小时的活动不仅让中国公众亲身体验传统丹麦圣诞节,还感受到 hygge 这一有关舒适、惬意的丹麦文化。
在舞台上,丹麦爵士四重奏乐团 Marie Mrch 演奏了现场爵士乐圣诞音乐,展示了丹麦人是如何通过欢快、甜美的圣诞歌谣来拥抱寒冷的冬日。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徐卫也向观众大声朗读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吸引了很多孩子们聚集到舞台上。
为了驱寒,游客们排起长队来品尝正宗的丹麦 glgg 热红酒。热狗、饼干和各色圣诞小食也颇受欢迎。与分发小礼物的圣诞老人合影也是不少游客们热衷的活动之一。
本次圣诞集市的亮点之一是著名丹麦作家、TEDx 演讲者和世界上唯一的幸福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迈克·维金的出席。他此次首度访问中国,与中国读者会面。他的两本著作《丹麦人为什么幸福》和《刻意放手:向最幸福的人学习幸福》已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38种语言,也让“hygge”这一丹麦词汇风靡全球。
中国经济网
在山东省烟台市有一座海拔仅有42.5米的山,叫做“烟台山”。此山虽然不高,但山上却集中了8座领事馆。这8座领事馆均为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在山上修建而成,其中除了德国领事馆被大火烧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图中为烟台山上的丹麦领事馆。
丹麦领事馆是一栋上下3层的欧式建筑,之所以称为2层是因为其地面以上部分是两层,另外一层是地下室。早在1867年,丹麦就在烟台设立了领事机构。它也是烟台开埠后在烟台设立领事和商贸机构比较早的国家,一直到1919年才撤回。图中为领事馆的正门。
走进领事馆后,一切保存的十分完整。据说在之前,丹麦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曹伯义登上这座城堡后,感慨万端,他说这是丹麦王国在亚洲大陆保存最为完整的领事馆。
图中为大使馆内部的木质楼梯。众所周知,在鸦片战争后,大清国门洞开,当时的丹麦在欧洲虽然不算强国,但也跟随着列强的步伐,在英美等国的帮助下,赴华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丹天津条约》,使得丹麦基本上获得列强此前在《天津条约》中获得的权益。
据了解,现如今领事馆内陈列的办公用品,是通过丹麦驻华使馆作为两国友好交往而专程由丹麦运抵烟台的。而丹麦也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
领事馆的选址很好,位于烟台山顶侧,从馆内2楼推开窗户便可以看到大海。
据记载,最先在烟台建使馆的是英国,美国紧随其后。此后在短短的42年时间里,烟台这个被列强称为中国北方小渔村的弹丸之地,足足有18个国家在这里建了领事馆,而其中有8个国家都选址在了这座不高的“烟台山”上。
在领事馆外,一座被围起来的美人鱼雕像是丹麦的标志。
14岁丹麦天使一夜走红,超高颜值惊动大使馆,如今19岁却判若两人
很多人都是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粉丝,这个节目办得非常新颖,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看。它的铁杆粉丝应该知道丹麦天使这个女孩儿。这个14岁的丹麦女孩留着金色的长发,并且五官长得非常精致,皮肤非常白皙,她虽然只在节目中有一两个镜头,但她一下子就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住了。
她穿着洁白的纱裙,头上还戴着花环,目光非常清澈,因此人们都称她是丹麦天使。她叫西塞儿·博耶·拉斯姆森,当时来中国是参加中丹文化节目交流的,但没想到的是她在天天向上这个舞台上走红了,使很多中国人都成了她的粉丝。但对于她的突然走红,丹麦国内似乎有些后知后觉,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在她们国内报道这位丹麦天使在中国走红的消息。
而西塞尔自己对此也表示很惊讶,她说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在中国成为一个明星。不过西塞尔年纪最小,但很成熟,她认为走红只是暂时的,所以她很快就将状态调整了过来,该学习学习,该跳舞跳舞,没有把自己当做明星对待。而现在西塞尔已经19岁了,并且还有了男朋友。
很多人都认为她那天使般的容貌会更让人惊艳,谁知五年后的她长相比不上以前的样子,尤其是不化妆的样子和路人没什么区别,而她的男朋友长相更是普通,俩人在一起的合照看起来虽然很恩爱,但总给人一种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感觉。
对这位丹麦天使容貌变化的事情各位小伙伴怎么看?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