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日历]【美元】今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最新报价:1美元=7.0541人民币(2019年10月31日)
备注:以上美元汇率最新查询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更多美元汇率每日更新,请关注亚汇网:美元、美元汇率
来源: 亚汇网
11月5日,中国央行按期续做4000亿元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中标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3.25%,这是2016年初以来MLF利率首次下调。当日晚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后在盘中涨破“7”关口,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于6.9928;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此后有所下跌,夜盘收于7.0058。11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008,较前一交易日上调72个基点。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研究专员刘健表示,中美两国有可能很快签署协议,预计乐观情绪仍将主导汇率市场,并将带动人民币汇率的稳中有升。
根据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数据,10月以来,受贸易摩擦缓和及美元指数下跌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震荡升值走势。即期汇率由7.13左右升至7.04左右,升值幅度约为1.3%;离岸人民币汇率由7.16左右升至7.05左右,升值幅度约为1.5%。
某国有银行研究人士表示,人民币汇率11月5日大涨原因有三,包括:中美贸易谈判传出利好消息;在人民币快速拉涨后,银行自营盘出现大量结汇;MLF利率下调5个基点,债市、股市均上涨,凸显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乐观情绪。
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师李刘阳指出,中美贸易谈判的利好消息,是刺激人民币向7反弹的重要因素。“从这周外媒消息看,中方在第一阶段的‘核心关切’显然就是加征关税的撤销。如果协议签署的同时能伴随关税的撤销,这个结果将超出市场的基线预期。此前7.03的价格已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中美年底前能够达成协议,但却没有反映美方撤回加征关税的行动。人民币汇率8月份的‘破7’就是因为特朗普在中美第十二轮磋商之后宣布对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如果加征关税的状态撤回到6月份中美元首会晤时的水平,则人民币汇率在协议签署后回升到6月末的6.90下方就变得理所应当。”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也表示,近期中美贸易谈判进展促进了人民币的升值,如果中美贸易谈判取得成果,美国决定取消部分关税,人民币汇率可能会逼近6.9。
陈冀、刘健另外指出:“美联储降息预期依然存在,但中国货币政策依然稳健,中美利差稳中走扩,也将支撑人民币的稳定。”
兴业研究分析师郭于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央行下调MLF利率本身就有兼顾海外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影响之意。“10月底美联储进行了年内第三次降息操作,而国内债市受通胀冲击出现调整。10月31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上升到160个基点的高位,处于2016年以来的高位。然而,中美名义GDP增速之差处在3.8%左右的历史偏低水平,中美利差和基本面之间出现背离的风险。此时小幅调降MLF利率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避免中美利差超调并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短期看,人民币升回到7.0以内还面临着两大阻力。”李刘阳认为,“第一是技术和心理阻力,6.98附近是8月初跳空缺口的上沿,而7.0又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关口。第二则是不确定性,毕竟目前市场炒作的只是传闻。在第一阶段协议签署的时间和地点没有正式公开前,不确定性并未完全消除。在传闻明朗化之前,人民币的升势预计将会在重要的心理关口遇到一定阻力。”
李刘阳进一步指出,“过去两年中,每到年末年初时点,人民币都会有一轮升值行情。相信今年在贸易谈判利好和季节因素的推动下,人民币汇率也可能出现一轮反弹。”
北京时间11月7日16时30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价为6.9880。截至当日19时记者发稿时,人民币离岸和在岸汇率均在6.98以内。
来源: 上海金融报
来源:一财网
11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89个基点,报7.0306。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0217。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7.0374,上日夜盘报收7.0287。同时,央行公开市场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21日上涨,当天上涨0.07%,在纽约汇市尾市收于97.9964。
近期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依旧在7.0元关口附近波动。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之时,中间价也有所起伏。10月30日至11月21日,中间价从7.0582元狂升近650基点至11月11日的6.9933元。此后开启4个交易日的“调贬之旅”,回到7.01元附近,之后调升超50基点,但随着市场汇率走低势头较强,第二次调升幅度迅速缩窄至7个基点,此后转而调贬,调贬首日幅度就达88基点,21日继续下调,幅度扩大至99点,为11月7日以来单日最大调整幅度。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短期内逆周期调节加强促使人民币回调,但中长期内将通过拉动经济增长给予人民币升值支撑,而当阶段性外部风险因素弱化后,人民币更具升值可能。
东北证券沈新凤团队认为,人民币明年大概率升值,但不会是一次性的,将分为几个阶段,逐渐向此前几个稳定的点位靠拢。
东方金诚认为,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在经历了前期较明显的贬值压力释放过程后,中间价调节幅度有所减小,这主要是对前期较明显升值过程的回调,显示人民币汇价逐渐摆脱单边走势特征,市场化特点日益增强,双向浮动日渐成为常态。一系列“稳增长”举措将支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加之人民币资产配置热情和比例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具有保持稳定的基础,预计人民币汇价大概率将围绕7维持区间双向波动趋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无论是“破7”,还是“返6”,都是人民币汇率正常双向波动的表现,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在均衡合理水平上下波动。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胡月晓指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重要性上升,发达国家货币重新进入宽松期并普遍滑入负利率状态,人民币具备走强基础,中长期走势将表现为“稳中偏升”态势。在全球贸易放缓下,国际货币市场竞争加剧会导致汇率波动性上升,但长期趋势不变。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来源:一财网
12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139个基点,报7.0521。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382,16:30收盘价报7.0699,23:30夜盘收报7.0508。
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可吸收金融机构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和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12月5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Wind数据显示,今日无逆回购到期。
隔夜纽约汇市,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下跌0.09%,在汇市尾市收于97.6465。
临近年底,多家机构预期美联储12月12日的议息会议上不会继续降息。同时,机构预计明年初美国经济将企稳,美联储明年也不会出现大的降息举动。人民币汇率则会在外部环境趋稳的基础上逐渐升值,目标价在6.9左右。
渣打银行预计外部环境将会成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的关键因素,倘若一切顺利,美元对人民币会重新到达6.9附近。而现在的情况下,人民币很可能会保持在7一线水平。
根据兴业投资研报分析,11 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整体仍处于高位,整体走势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考虑到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以及2020年的目标,人民币汇率将受到国内政策的支撑,所以人民币汇率在12月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可能。预计12月人民币汇率在7.00~7.10区间双向宽幅震荡。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来源:一财网
莫尼塔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在6.7-7.1之间。
1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247个基点,报6.8853,创2019年8月7日以来最大贬幅,上一交易日中间价6.8606。同时,央行今日开展3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300亿元。
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21日下跌,截至纽约汇市尾盘,下跌0.09%至97.5380。
谈及人民币是否能保持升值趋势,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未来,我国会继续坚持完善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东北证券指出,目前离岸人民币汇率在6.87的水平,已经收复了去年8月份以来的跌幅。预计人民币将会在目前点位上下相对稳定。
展望2020年,莫尼塔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枢将上升到6.9附近,波动区间在6.7-7.1之间。2019年10月以来,美元指数开启的走弱过程将贯穿2020年,或成为带动人民币升值的一股关键力量。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7日电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7日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241个基点,报7.0931。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690,下调119点。16:30收盘价报7.0959,23:30夜盘收报7.1035。
截图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5月7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平安证券认为,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具有小幅升值基础;不过一旦海外波澜再起,将成为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不排除人民币汇率转为贬值,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或加大。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分析称,从短期波动幅度来看,5月份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国外疫情发展态势、4月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国内疫情余波,这些因素一旦超出市场预期将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从5月份的整体走势来看,尽管经济基本面继续边际改善,但与经贸相关的国外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预计人民汇率将有所贬值。依据以上逻辑判断,预计5月人民币汇率在7.05-7.20区间双向宽幅震荡。
东吴证券固收团队表示,尽管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还会加剧,但总体不会超出现有水平。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持续改善,也会对人民币汇率起到支撑作用,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稳定。(中新经纬APP)
每经编辑:王鑫
5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277,下调185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7.1092。
图片来源:中国货币网截图
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急跌500点 发生了什么?
5月27日到28日凌晨,人民币汇率再起波澜,人民币离岸一度狂贬500点。还上了微博热搜,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进入5月份,人民币汇率走势就以贬值为主。以离岸为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从从5月3日的7.0873贬值至今天最高7.1964,贬值幅度为1.5%。而在岸人民币从4月30日开盘价的7.0659至今,贬值了超1%。
而不论是在岸还是离岸,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创近9个月来的低点。
据中国基金报消息,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当前市场当中的避险情绪仍旧是带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的重要来源,在风险规避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维持高位。市场避险情绪还反映在美元指数的走势上,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叠加的作用下,美元指数在经历了全球“美元荒”之后仍旧维持高位水平,美元的强势表现使得人民币汇率继续承压。
川财证券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下调与央行短期的公开市场操作相关。5月26、27日央行重启逆回购操作,先后实现1300亿元净投放。从此次操作的目的看,两次逆回购旨在平滑市场短期流动性波动,对银行短期资金面进行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5月28日),央行公开市场将进行24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无到期逆回购,当日实现净投放2400亿元。这一逆回购操作规模创2月10日以来单日新高,同时央行已连续三日采取逆回购操作。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券商研报、中国基金报、市场公开消息等
每日经济新闻
6月1日,人民币兑对美元中间价调升1个基点,报7.1315,上一交易日中间价7.1316。同时,中国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2020年6月1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受地缘政治关系紧张引发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担忧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在5月29日早间显著走低,随后震荡回升,并在午后一度由跌转涨,尾盘小幅下跌。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下跌0.06%,在汇市尾市收于98.3271。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大起大落走势。年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去年底的势头,持续上涨,一度升破6.8。随后,人民币汇率于在岸和离岸市场一路震荡走跌。
对于此轮贬值,建银投资咨询分析师表示,疫情爆发后的外贸受挫是这轮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直接原因。虽然四月顺差数据明显回暖,但其原因主要来自国内企业复工复产所消化的存量订单,而4月出口新订单PMI指数仍然在萎缩区间,表明面对疫情的冲击,外贸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华泰证券表示,短期来看,美元指数维持高位,人民币汇率难以大幅升值,避险需求背景下,甚至存在一定贬值压力。美元指数与人民币币值存在一定的反向关系,美元指数走强时人民币不具有大幅升值的基础,所以建立在美元指数高位震荡的判断之上,人民币汇率短期面临着一定的贬值压力,尤其在当前避险需求难以缓解的基础之上。
人民币汇率方面,中长期升值趋势未变。中国基本面的优势并未改变,第一,中国所处的疫情阶段有利,国内疫情防控重在收尾、防输入,与海外疫情的严峻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第二,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在疫情冲击供给链的过程中,产业链越完整的国家,相对而言调动资源和抗冲击的能力越强;第三、政策空间相对充足。相比欧日零利率且财政捉襟见肘,中国政策空间较大,逆周期调节能力更强,有更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第四,在流动性危机缓解、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之后,主要经济体的宽松后遗症或开始显现,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泛滥不可避免,人民币资产的价值洼地效应得到凸显后将可持续地吸引外资流入。
来源:一财网
6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257个基点,报7.0865,上一交易日中间价7.0608。同时,央行今日将进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500亿元。
由于金融市场避险需求回升,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6月11日上涨。截至纽约汇市尾市,上涨0.77%,收于96.7262。
中国国际金融表示,稳健的基本面继续对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5 月欧美逐步复工,全球风险偏好逐步修复,此外美元流动性也得到实质性改善。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很难再回到之前高点,基本面将逐渐成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导因素。虽然外因可能对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形成扰动,但基本面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有力市场,人民币真实汇率面临潜在的升值压力。
华泰证券认为,4 月以来,外资配置逻辑从流动性转向基本面,全球疫情形势+美国内部冲突压力大+中美利差走阔(逼近历史高点),人民币资产具有吸引力。同时,临近7.2 之后,人民币继续贬值空间不大。此外,2019 年以来,国际指数扩容生效前,外资均呈现持续流入状态,与汇率波动相关性较小。展望6 月,我国应对疫情和冲突能力较强,经济基本盘优势凸显,在中美利差较阔+6月FTSE 扩容背景下,外资有望继续保持净流入趋势。
汇丰晋信基金指出,目前,从期权市场上反映的贬值预期,以及北向资金本周的加速流入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尚可控,支持人民币汇率的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空间因素依然成立。
美元不久后与人民币汇率将跌至4.5,有人信吗?题主的这个预测笔者是不会信的,也不会有其他人相信的,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大概是7左右,在2014年初最低的时候大概快到6了,那个时候是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阶段,我还记得当时有很多朋友在问要不要换美元,但是当逼近6%的时候,人民币汇率又开始贬值,此后多年一直在6到7之间震荡,也是在2019年开始才在7左右晃荡。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概是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贬值,时间大概是从1993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迅速贬值到了8,并且长期保持8的水平,这对我们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大有好处的,不过在我们加入WTO后没几年,我们制造业发展太快,国际上的压力也大,所以我们的汇率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升值!
第二个阶段是人民币的升值,时间起始于2005年,当时进行了汇改(汇率改革),于是人民币开始升值,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10年的时间,从2015年底开始,到2014年初结束,这个过程人民币不断的升值,从8升值到6,升值幅度高达25%。
在这个升值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情况,那就是在2008年到2010年基本保持不变,汇率几乎是一条水平线,维持在6.8的水平,这期间是因为发生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所以,我们那几年就停止了人民币升值,否则我们的外贸会受到重创。
我们经济复苏后,到了2010年我们的汇率继续升值,一直持续到2014年初,这个时候人民币汇率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贬值!
人民币汇率从6开始贬值,目标是7的水平,然后开始贬值,到2016年底达到了6.96的水平,然后开始升值,到了2018年4月份升值到6.26的水平,当时很多人都在讨论会不会破6,吴晓波经济频道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不过汇率也只到了这个水平,然后就开始再次贬值,一直到今天,大概是维持在7上下的水平。
6-7,这个就是我们汇率的范围,看过去的历史,让我知道了上下限,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汇率不可能大幅波动,尤其是像题主说的升值到4.5,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对我们的外贸经济无疑会是一场灾难。
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汇率也停止升值,保持在6.8的水平,而目前因为美国加征关税,美国印钞导致美元贬值,但是我们的汇率依然保持在7的水平,这就是一个平衡。要打破这种平衡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未来还会有比过往打破这种平衡更强大的力量出现吗?短期内是看不到这种力量出现的。
所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4.5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