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英国移民

蓬佩奥涉华演讲的满嘴谎言与事实真相

日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加利福尼亚州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全盘否定中美关系,恶意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政治制度,挑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联系,并对中国内外政策进行无端指责,散布“中国威胁论”,妄图挑动拼凑国际反华联盟,遏制中国发展。

蓬佩奥言论无视历史,罔顾现实,充斥着强烈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蓬佩奥的言论不仅遭到中国人民的谴责,也遭到美国内和国际上理性人士的批评和反对。

对于蓬佩奥的满嘴谎言,还是让事实来说话!

1.蓬佩奥:中国人民不等同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谎言是为中国14亿人民代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诚实意见的恐惧甚于任何敌人。

错!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至上,把人民利益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独立、自由和解放,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中不断取得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建党99年来,从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到拥有近亿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在中国人民之中,与中国人民鱼水情深、血肉相连,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共有党员9191.4万名,入党申请人1899.2万名,是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党。任何人都无法对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国人民拥护和支持的现实视而不见。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资深编辑帕尔默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深深地融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的普遍信仰,信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流民意。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蓬佩奥声称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并不同心同德,然而现实却是,每年有大量中国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只有少数申请人会被吸纳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进入美国顶尖大学一样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会在美国压力下崩溃的政党,它有着14亿人民支持的牢固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到120元增长到2019年的7万余元,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为7.7亿人提供就业,为2.5亿老年人、8500万残疾人和60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提供基本保障,实现了近14亿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社保体系、最大规模的医疗体系、最大规模的基层民主选举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上到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都全力救治。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增长3.2%,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国际金融协会、瑞银集团等多家知名国际机构专家和媒体均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在新冠肺炎疫情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3900多万党员干部不分昼夜,460多万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近400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实践证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是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2018年8月发布的题为《令世界担忧的事》的报告显示,中国领衔“全球乐观国家”,91%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国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位居所有28个被调查国家榜首,远高于美国。

◆美国知名公关公司爱德曼今年5月发布的《2020年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5%,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而美国名列倒数第二,被评定为“不信任”等级。

◆2020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发布题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几乎全面提升,尤其是内陆及贫困地区民众的满意度提升较大。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民众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高达93.1%。

◆美国加州大学“中国数据实验室”近期发布在线调查报告指出,中国人对其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持续上升,疫情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截至2020年5月,对政府的信任度已升至8.87(满分10分),83%的受访者同意和强烈同意“更愿意生活在中国政治体制中”。

◆反观美国,一些政客坚持“政治私利至上”“资本至上”,不惜淡化疫情,不讲科学,甚至“甩锅”、推责,导致疫情大暴发,人民生命健康受到极大侵害。今年5月美国媒体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31个州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来自养老院。截至8月24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569万,是中国累计确诊病例的约63倍;美国累计死亡病例17万多,每百万人口死亡病例约540人,分别是中国有关数据的约37倍和160倍。美国人口占世界4%,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世界的24%和22%。美国民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焦虑情绪日益上涨,近期民调显示有8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或“有些”担心。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益普索公司8月4日公布的一项联合民调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情况不如其他国家。其中41%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对新冠疫情的应对情况比其他国家差很多,25%的人认为差一些。益普索集团民调专家表示,美国处于很糟糕的境地,美国人希望看到彻底、广泛且有力的应对举措。美国经济遭遇“休克式打击”,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萎缩32.9%,为194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日前,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2.蓬佩奥:中国不是自由国家,14亿中国人民在国内受到监控、迫害。中国重复了苏联曾犯的错误,拒绝赋予人民财产权和可预测的法治社会。

错!

◆中国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中国是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中打破专制、赢得自由的国家。自由、民主、法治早已写入中国的宪法,也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2007年,“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强调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宪法和法律切实尊重和充分保障本国公民的人权与自由。

◆2020年5月28日,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对国内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实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

◆中国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各族人民中信仰各种宗教的公民近2亿人,有38万多宗教教职人员和14万多处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多种语言文字翻译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典籍。西藏自治区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87处,住寺僧尼4.6万多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教堂、寺院、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2.48万座,平均每530位穆斯林群众就拥有一座清真寺,教职人员2.93万人,学生可在伊斯兰教经学院接受本科教育,《古兰经》《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等出版发行达176万余册。

◆自由不是放任,科学理性、法律秩序以及国际规则都是自由的基础。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任何自由都有边界,即便所谓的“自由国家”,也为自由划定了明确禁区和限制内容,绝不允许突破法律制度的底线。中国政府采取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各项举措,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是保护绝大多数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所在,是中国内部事务,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

◆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宪法都规定,行使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平集会自由、接受公开审判等项权利都可基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等原因受到必要限制。《欧洲人权公约》也有类似规定。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建立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严密法律体系,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方面毫不手软。

3.蓬佩奥:美国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自由灯塔。

错!

◆美国自我标榜为“自由灯塔”,但这不过是愚弄民众、欺骗世界的虚构幻境。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联合创办的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对美国民众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为近几年来最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7月1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只有12%的美国人对国家现状满意,87%的人不满意。绝大多数美国人对政府的运行方式不满意。盖洛普公司民调显示,美国人自豪感跌至20年最低,仅有20%的受访者对美国当前走的道路感到满意。美国白人的“极度”自豪感在过去20年里首次降至50%以下,而非白人则仅为24%。

◆美在全球范围非常不受欢迎,世界上只有三分之一的民众赞成美领导地位。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多国民众对美国的信任正在消失。调查人员访问了来自9个欧洲国家的1.1万人,其中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各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美国的看法变差了。美国声誉在法国和德国下降得尤其严重。46%的法国受访者和42%的德国受访者表示,美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因疫情危机“严重恶化”。2020年“最佳国家”报告显示,世界对美国的信任度自2016年来下降了50%,降幅居世界首位。

◆7月27日,美国盖洛普公司网站发布年度调查报告,表示“美国的领导力在世界继续不受欢迎”。美国眼中的“自由世界”尤其不认可美国的领导力。美国的欧洲传统盟友对其领导地位的支持率最低,其中,61%的受访者不满意美国的表现,仅有24%的人赞同;在英国,不认可美国的比例为65%;法国的数据也类似;在德国,美国的领导地位支持率甚至更糟,78%的人不认可美国表现。在政府紧跟美国的澳大利亚,民众也对美国的领导地位深表怀疑,67%的受访者不认可美国表现。

◆美国前副国务卿、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外交研究员塔拉·索南夏恩日前表示,美国正在失去全球领导地位,国际声望开始跌至谷底,正在被盟国所抛弃。在过去数年里,美国推出的许多关键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不受欢迎,尤其是“美国优先”的原则引发了不少盟国不满。皮尤研究中心在37个国家调查发现,认同美国正确处理国际事务的比例仅为20%。

◆美国公民人格尊严和隐私权遭受系统性侵犯。《达拉斯晨报》2019年12月6日报道,美国联邦、州、地方执法部门仅在得克萨斯州就设立8个秘密监视中心,共享情报监控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论坛。美国审计署2019年6月4日报告显示,联邦调查局的人脸识别办公室可以在无合法许可的情况下,任意检索包括6.41亿张照片的数据库。

◆美国对少数族裔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缺乏保护。美国内少数族裔饱受欺凌排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面临长期、广泛、系统性的歧视。仅就美国印第安人而言,美政府对其长期实行强制种族灭绝、隔离、同化政策。美国在其建国后的近百年时间里,通过西进运动大肆驱逐、杀戮印第安人。到20世纪初,美国范围内的印第安人口已从1492年的500万骤减至25万。如今,在美印第安人数量仅占美总人口的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非洲裔美国人的患病率是白人的5倍多,死亡率也远远高于白人,凸显美国的种族不平等。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人死亡、开枪射杀行为并不鲜见,仅2019年就达到1004起。在2018年美国执法部门报告的7036起因偏见引发的仇恨犯罪案件中,57.5%涉及种族族裔身份;而在涉及种族族裔身份的仇恨犯罪案件中,高达46.9%的针对非洲裔。在种族仇恨犯罪案件的5155名受害者中,非洲裔高达47.1%。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引发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举行紧急辩论并通过决议,对此提出强烈谴责,呼吁美方采取切实措施,保护非洲人后裔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美国在西方国家中贫富分化最为严重。《商业内幕》网站2017年1月报道,德意志银行首席国际经济学家托斯坦·斯洛克以收入水平来计算美国家庭财富的报告显示,美国最富有0.1%家庭的财富相当于最底层90%家庭所拥有财富的总和。1989年至2018年,最底层50%的家庭财富净增长基本为零。受疫情影响,自今年2月以来,美国雇主裁员数千万名,低薪工人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就业率比疫情暴发以前低了35%左右。

◆美国粗暴打压媒体,限制新闻自由。《华盛顿邮报》网站2019年4月报道,美国在年度新闻自由指数中的排名连续三年下降。2019年美国共有38名记者遭到袭击,发生记者被拒绝参加公开政府活动的事件28起,9名记者被捕或面临刑事指控。美国《纽约时报》《国会山报》和英国《卫报》等媒体频频披露记者在报道美国弗洛伊德抗议活动过程中遭袭和被捕的新闻,仅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间,就有148名记者被殃及,其中40名记者遭子弹射击,34名记者遭警察人身攻击,33名记者被逮捕或拘留,甚至一名女摄影记者左眼被橡胶子弹击中导致永久性失明。英国《卫报》网站2019年12月报道指出,本届美国政府“对新闻自由进行了有史以来最持久的攻击”。

◆美国政府滥用国家安全名义,动用国家资源抹黑攻击、围追堵截包括华为、字节跳动、腾讯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粗暴禁止国内运营商购买华为和中兴设备、打压包括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在内的中国社交媒体应用程序,违反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甚至明火执仗,强取豪夺。这样的国家怎么会成为中国人民的灯塔?!

◆美国《大西洋月刊》7月25日刊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托马斯·莱特题为《蓬佩奥有关中国的超现实演讲》的文章称,蓬佩奥说美国将组织“自由世界”,却在疏远并从根本上破坏“自由世界”;蓬佩奥鼓吹民主,却在(美国)国内支持并煽动破坏民主;蓬佩奥赞扬中国人民,却一概而论地称希望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普遍心怀叵测。美国的亚洲和欧洲盟友对一场全面的美中冷战感到恐惧,蓬佩奥言辞激烈的长篇大论将败坏(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名声。

4.蓬佩奥:中国渴望建立全球霸权,威胁国际条约,将国际条约作为主导世界的工具。

错!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表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之志。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人的一寸土地。相比之下,美国从未作出过像中国这样的政策宣示。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2019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美国在建国后的240多年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包括维护在联合国框架内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合作观、弘义融利的正确义利观,始终做国际关系准则的捍卫者、多边体系的维护者、国际秩序的稳定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会员国,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契约精神和国际法治,有诺必践,有章必循,有约必守,反对未经授权使用武力、毁约“退群”等有损国际法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行为。此外,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积极履行作为发展中国家对联合国应尽的财政义务。

◆中国签署或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20个多边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条约,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裁减军队员额400余万。

◆中国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义务,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提前两年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装机、发电和消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美国惯于借维护国际法之名,行谋取一己私利之实,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美国已经退出了十多项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严重损害了国际公平正义和全球和平、稳定、发展。

1982年,美国为维护其海洋霸权利益,拒不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至今仍未加入该公约。

1985年,美国因遭到尼加拉瓜申诉其武装干涉侵犯主权,宣布拒不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

1995年,美国宣称由于“国内预算困难”,退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并拒交拖欠会费。

2001年,美国宣称由于履行环保义务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至今。

2001年,美国在未能阻止讨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军事行动之后,宣布退出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大会。

2002年,美国为发展全球反导系统,正式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2002年,美国认为对美国军人、外交官和政治家不利,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2017年,因所谓“节省资金、敦促改革、抗议反以色列偏见”,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因认为多边贸易协定不符合美国最佳利益,有碍于美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美国宣布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美国政府认为《巴黎协定》阻碍美国经济的发展,称全球气候变化为“伪命题”,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2017年,因所谓“美国的移民政策必须始终由且仅由美国人决定”,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

2018年,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证实伊朗履行了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中作出的承诺且美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伊朗违反协议的情况下,美国坚持宣布退出经联合国安理会核可的全面协议,对伊朗实施单边制裁,并通过所谓“长臂管辖”极力阻挠其他国家履行协议。

2018年,因所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无法有效保护人权”等,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8年,作为对巴勒斯坦因美国搬迁驻以色列大使馆至耶路撒冷一事将美国告上国际法院的回应,美国宣布退出涉及国际法院管辖问题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强制解决争端之任择议定书》。

2019年,为不受束缚地发展先进力量,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

2020年,美国不顾盟友反对,宣布自5月22日启动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程序,将在6个月后完成。

2020年,美国国家安全机构讨论重启核试验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对此广泛批评,认为美若重启核试验将违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引发核军备竞赛,进一步损害全球战略稳定与安全。

2020年,美国政府为本国抗疫不力寻找“替罪羊”,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目前仍拖欠超过2亿美元的会费,需在退出正式生效之前缴清。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还曾多次威胁退出包括美韩自贸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北约甚至是联合国等在内的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条约。随意“退群”毁约,既违反契约精神,也违背国际道义。遵守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双向的,不能采取“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2月一项国际民调显示,有4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才是这个世界的重大威胁,在包括德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10个国家,大约一半或更多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力量和影响力对他们的国家构成重大威胁。近期一些美国媒体和美国专家学者公开表示,在地缘政治上对美国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别人,恰恰是美国自己。

5.蓬佩奥:中国破坏自由世界建立的基于规则的秩序,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是自由世界最大的挑战,自由世界必须战胜新的暴政。自由国家需要成立新的民主联盟应对中共,选择美国的国家不是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而是在自由和暴政之间作出选择。

错!

◆随意给他国贴上“自由”或“暴政”的标签是毫无根据的、荒谬的傲慢与偏见。20世纪的旧偏见无法解决21世纪的新问题。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彼此合作的互利共赢理应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挑动意识形态对立是蓄意在把世界引向一场新的冷战,是麦卡锡主义死灰复燃,有违历史潮流。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日在《外交》杂志刊文表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对美中两国紧张关系感到担忧,不希望被迫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区域安排必须是开放和包容的,不应有意无意地把任何一方拒之门外,破坏现有的合作安排,制造对立集团,或迫使各国选边站。大国竞争在所难免,但合作能力才是对治国之道的真正考验。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表示,中国通过加入1945年建立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重新获得了发展。中国无意推翻这一秩序,愿同美国合作。总之,一个繁荣的中国可以与一个繁荣的美国和平共处,但这在当前美国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似乎难以想象。

◆7月25日,一场由多国学者和活动人士自发组织的题为“拒绝新冷战”的在线视频研讨会在多个平台上同步直播。活动发起人、英国学者罗思义表示,这不是一份“亲华”声明,美国挑起的“新冷战”完全违背全人类的利益,是全人类共同威胁,反映了当前美国政府将自身政策强加于全世界并强迫其他国家服从的企图。

◆美国政府连续“退群”毁约,到处挥舞制裁大棒,无视国际义务和国际准则,已经成为国际秩序最大破坏者和当今世界最大不稳定因素。西方许多战略界人士指出,美国认为自己代表“自由世界”的想法是荒谬的,靠意识形态打造遏华联盟是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

◆美国打着“自由”的旗号多次策动政变支持外国军政府上台,多次发动“颜色革命”把其他国家搞乱。根据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林赛·奥罗克所著《隐蔽政权变化:美国的秘密冷战》,美国在1947年至1989年之间总共实施了64次颠覆他国政权的行动。菲律宾《马尼拉时报》2019年9月报道,过去10年内,美国入侵了20多个国家或策动了有关国家政权更迭。直到今天,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人民仍然深受战乱动荡之苦,实现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遥遥无期。美国鼓吹“自由”的真实目的,国际社会看得越来越清楚。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7月23日刊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的题为《如何毁掉一个超级大国》的文章指出,美国在单极时代采纳了自由霸权大战略,寻求广泛传播民主、市场和其他自由价值观,企图将整个世界带入美国设计和领导的“自由秩序”,是美国犯下的几个大错误之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把各国政治制度简单地二分为“民主”与“专制/举国体制”,就必然走向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导致双重标准,看不到事物的真相。美国和西方“民主国家”摆出了一副要和中国进行一场“民主政权保卫战”的样子,好像西方民主的威胁来自中国,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了。西方民主本身的危机只能来自自身内部,而非外在的挑战。

◆7月25日,4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召开会议并发表共同声明,指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言行越来越激进,这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任何形式的“新冷战”都将完全违背人类的利益,支持中美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关系,并致力于人类团结。

6.蓬佩奥:尼克松总统说:“直到中国有所改变,全球才能安全。”多年来美国与中国打交道的做法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尼克松总统希望引发的改变,与中国盲目接触的旧策略已经失败,美国必须促使中国改变。

错!

◆美国与中国并非“盲目接触”,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尼克松总统之所以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其目的不是要改变中国,而是为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1972年首次访华期间,对中国领导人坦言他“是为美国利益而来”。他还在人民大会堂发表祝酒词说:“我们开始会谈时就承认我们之间有巨大的分歧,但是我们决心不让这些分歧阻碍我们和平相处。你们深信你们的制度,我们同样深信我们的制度。”

◆所谓“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论调重拾冷战思维,完全否定了中美交往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不仅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也是对中美两国人民的不尊重。这种散布“政治病毒”的做法理所当然会受到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40多年来总体相安无事,没有兵戎相见,没有尖锐对抗,反而是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这本身就是中美接触的最大成果。中美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美国前资深外交官、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的中文翻译傅立民表示,改变中国政治制度从来都不是接触政策的意图,蓬佩奥断言美对华接触政策失败,完全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歪曲。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哈斯表示,蓬佩奥正试图让美国走上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美国没有能力决定中国的未来,更不用说改变中国。所有涉及中国的事情,都应由中国人民和他们的领导人来决定。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资深研究员希尔指出,蓬佩奥声称美方50多年的对华接触一无所获,但事实上该战略取得巨大成功。美对苏冷战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中战略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美中两国经济文化联系,中国向美出口廉价商品的同时成为美农民和制造商的出口市场,中国逐渐接受多边主义并成为负责任的防扩散国家,中国社会也呈现巨大进步和开放。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表示,未来的历史学家或许会惊讶,一个不足250年建国史的国家居然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个拥有4000年政治文明的大国。这种认为全世界都会走上西式发展道路的想法本身就是极其傲慢的;中国和美国有根本不同:美国认为,它有世界上最好的社会,其他国家只要照搬它就能变得更好。但我们在过去一些年里看到,让一个社会转型是多么难。当美国把所谓民主输往伊拉克后,那里以灾难结束。中国人有不同的立场,简单来说就是:只有我们中国人能成为中国人;你们选出对你们好的制度,我们选择我们自己的。中国现在变得更强大,当然也更有执行力。这就是现实。

7.蓬佩奥:美国无法再漠视美中之间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正如同中国共产党从未忽略过此差异。我们必须采取更有创造性、更果敢的方式推动中国共产党改变行为。

错!

◆每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都基于各自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任何势力都没有资格去否定其他国家选择的道路,任何国家也都不会按照别人的好恶来改造自己的制度。中国反复强调,中国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无意与美国全面对抗,无意同美国进行制度竞争和意识形态对抗,中国从不输出意识形态,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从不谋求改变美国的制度。美国现政府却不敢作出像中国这样的坦荡宣示。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现实国情不同,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稳妥处理。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奉行对华遏制政策,两国在朝鲜半岛甚至兵戎相见,随后陷入22年的对抗。上世纪70年代,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打开中美重新交往的大门,开启了两国和平共处、共谋繁荣之路。这段曲折历程充分说明,对抗冲突不符合中美双方各自的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的交往之道。为了两国和世界,中美双方不应寻求改造对方,而应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存之道。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时,中美两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双方都坚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搁置了彼此意识形态的差异。

◆1972年2月28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海公报”明确承认中美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并没有影响中美建立和发展两国关系。

◆1982年8月17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指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它与中国的关系,并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2009年11月17日,中美两国在北京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对方对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美方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

◆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模式。

◆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同意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拓展广泛领域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好分歧,加强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合作应对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和全球性挑战。

◆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告诉世人,双方共同作出的这一重大抉择是完全正确的。建交4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成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领域最广、共同利益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事实证明,对抗冲突不符合中美双方各自的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的交往之道。

8.蓬佩奥:要采取“不信任并要验证”的做法与中国打交道。

错!

◆蓬佩奥所谓采取“不信任并要验证”的做法与中国打交道,充满了浓厚的冷战思维和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的霸凌作风,也暴露了对中国的无知。中美两国的确存在互信赤字,根子在于美方一些政客固守冷战思维、意识形态偏见和零和博弈理念,误读误判甚至刻意歪曲中国的战略意图和内外政策。

◆国之相交,以诚信为本、平等相待为前提,以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为目标。两国关系是双向的,不能只要你对我负责,而我却不一定对你负责;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而不顾对方的利益和安全。如果设定中国是“潜在敌人”,最终势必要“制造一个敌人”。中美只有把对方看成合作伙伴,才能避免对抗,成为朋友。

◆中国的对美政策保持着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愿意与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构建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这需要中美双方相向而行,需要各自尊重国际法和国际规则,需要开展平等的对话协商。

◆美国不应指望一方面在全世界近乎疯狂地围追堵截中国、毫无底线地造谣污蔑中国、肆无忌惮地干涉中国内政,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在双边和全球事务中给予美方理解和支持。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有权利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权利保卫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获得的劳动成果,有权利拒绝任何对中国的霸凌和不公。

◆美国政府连续“退群”毁约,到处挥舞制裁大棒,无视国际义务和国际准则,已经成为国际秩序最大破坏者和当今世界最大不稳定因素。美国本届政府退出的国际条约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以往任何一届政府。最应该被实施“不信任并要验证”的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9.蓬佩奥:中国未能信守对世界的承诺,全球疫情死亡人数节节升高。

错!

◆中国政府在最短时间内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把疫情主要控制在了武汉。统计显示中国输出病例很少,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链。《科学》杂志研究报告评估,上述措施使中国减少了超过70万的感染者。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时,美国公开确诊病例只有1例。2月2日美国对所有中国公民和过去14天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关闭边境时,美国官方统计确诊病例只有10余例。3月13日,美国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时,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是1896例。4月8日,中方解除对武汉“封城”措施时,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达40万。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从1人到100万人,用了不到100天。目前,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569万,死亡人数高达17万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中国广泛分享防控经验,对外提供医疗防护物资,并积极派遣医疗队伍。截至5月上旬,通过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公开7版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设立20亿元人民币抗疫合作专项资金,同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120余场视频交流会议。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中欧成立联合专家组,中韩建立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向世卫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现汇捐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世界提供700多亿只口罩。积极响应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同意暂缓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今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债务本息偿付。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方支持帮助,认为中方行动体现了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精神,进一步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5月1日,美国疾控中心(CDC)网站发布该中心首席副主任舒沙特及“CDC应对新冠病毒小组”撰写的报告称,美1月21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后,疫情似在2月份得到控制,但随后迅速加剧。持续旅行输入、大规模聚会、病毒传入高危工作场所和人口稠密地区、检测规模有限导致隐性传播、无症状传播等因素促使美疫情在2月至3月加速蔓延。

◆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表示,美东北大学研究显示,该州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并非来自中国。《纽约时报》援引美国专家研究证实,纽约疫情主要传入来源并非亚洲。

◆加拿大几个大省疫情统计数据显示,病毒系由美国旅行者传入加拿大。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法国当地传播病毒毒株来源不明。俄罗斯输入病例无一例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卫生部数据显示,从东北亚输入病例所占比重极小。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表示,3月以后在日本扩散的疫情并非源自中国。

◆《纽约时报》发表《为什么说美国正在出口新冠病毒》文章指出,美国作为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正持续不断地遣返数以千计的“非法移民”,其中很多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据报道,4月末,危地马拉政府报告显示,该国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与被美国驱逐出境者有关,76名被驱逐者中有71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10.蓬佩奥:中国武汉的医生如能获准对新冠肺炎疫情示警,全球疫情不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错!

◆8月3日,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英国《卫报》撰文指出,中国医生迅速向政府发出预警,政府随即向全世界发出警告,然而西方国家没有听取这些警告。试图把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归咎于中国,就是要改写新冠肺炎疫情的历史,掩饰西方国家自身的失败。

◆新冠病毒是一种前所未知的病毒,人们对它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中国作为第一波受到冲击的国家之一,进行的是一场闭卷考,更加需要经过谨慎的科学研究,才能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未经研究就贸然下结论,是对科学和人民的不负责。

◆中方对疫情的应对公开透明、迅速且有效,不存在任何隐瞒和延误。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上报了她接诊的可疑病例后,中国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阻断疫情蔓延。中国及时对外提供信息,自2020年1月3日起,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等国家定期通报疫情信息。中国积极开展合作,第一时间同各国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分享疫情防控经验。美国忽略了中国发出的疫情警示,现在却反过来进行政治操弄,无端质疑中国在疫情防控问题上的透明度,这是对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不尊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广大医务人员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与病魔进行殊死较量,展开生命大救援,创造一个个医学奇迹。他们的职业操守、专业精神和意志品质受到中国社会各界高度肯定。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对他们授予一系列嘉奖和荣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和第一个报告疫情病例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张继先获得记大功奖励。许多医护人员和医疗团体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李文亮等8名医护人员被追授有关荣誉。日前,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所作杰出贡献。

◆美国政客将政治凌驾于科学之上,无视自身抗疫不力现实,频频抨击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疫情防控建议,福奇近日透露其家人甚至受到反对者的死亡威胁,不得不寻求安全部门的帮助。近日,超过3000名美国卫生专家签署联名公开信,批评白宫刻意败坏福奇的声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美国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但白宫刻意“抹黑”福奇,将他“边缘化”,转移公众的视线,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华盛顿邮报》7月20日评论称,在美政府引导下,许多美国人认为科学家和主流媒体夸大了疫情严重程度甚至捏造疫情,对科学专家的抵触成为政治议程的一部分。《纽约时报》援引美方“吹哨人”海伦医生及其团队经历报道称,面对可能是一个世纪以来都未曾见过的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国并未做出灵活的反应。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前局长里克·布莱特的专业建议遭遇卫生部高官“不友好的对待”,他本人因未按政府指令扩大药物使用范围遭报复性解职。美国疾控中心官网3月初停止更新并删除了新冠病毒检测人数及死亡人数的相关数据。

11.蓬佩奥:过去数十年里,中美关系呈现极不平衡态势,中国通过不平等贸易把供应链从美国“吸走”,导致美失去大量就业岗位、经济受挫。

错!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已互相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深度联接的利益共同体。

◆中美关系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中美关系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中国并不亏欠美国什么。在中美经贸合作中,中国从美国吸收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美国则获得了中国的市场,也占据了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两国从彼此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合作,美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美国家庭大幅降低了生活成本,美国企业更获取了丰厚利润。中国与美国都实现了大发展,实现了相互成就,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美经贸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中美互为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201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过63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400亿美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19年5月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是美国货物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年均增速6.3%,累计增长73.2%,远高于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56.9%的平均增幅。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金额731.7亿美元,中国在美国投资为促进当地发展、增加就业和税收作出了积极贡献。疫情期间,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5月份双边贸易额增至465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超过1.08万亿美元。

◆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累计已超过7万家,年销售额达7000亿美元,其中97%都是盈利的。苹果公司全球营收中占比超过10%的单一国家市场只有两个,一个是营收966亿美元的美国本土,另一个就是中国。美国通用汽车2017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42%,比美国本土市场还多出100万辆。美国高通公司在中国市场获得的芯片销售和专利许可费收入占其总营收57%。2020年5月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84%的美国企业不愿撤离中国,38%的美国企业将保持或增加对华投资,中国仍然是美国企业最青睐的市场。

◆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过去40多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了250多倍,支持美国内就业岗位约260万个,累计7.25万家美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绝大多数都获益颇丰。美中贸易委员会2019年5月1日发布的《2019年各州对华出口报告》指出,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美对华出口支撑了超过11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97%的受访美企业表示与中国做生意是盈利的。中国对美投资遍布美46个州,为美国内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4万个,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相当于美家庭收入的1.5%。根据美旅游协会统计,包括机票和食宿费用在内,每位中国游客平均在一趟赴美行程中要花费7000美元。

◆美国部分社会群体失业问题,主要原因是在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美国内经济政策失误和再分配、再就业机制缺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亚瑟·克罗博接受亚洲学会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十年美国人就业受到冲击问题在于美方未能根据形势及时调整国内政策。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报告也指出,美国制造业工作机会流失和工人失业同中国进口关联度不大。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发布报告称,美国消费者从中美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2004年至2015年,美国通过从中国进口产品使美国消费价格指数年均降低0.19%,有效缓解通货膨胀。中美贸易是帮助而非伤害了美国制造商和工人,据估算,2018年美国人每在“中国制造”产品上花费1美元,就有56美分流向美国企业和员工,并且通过进口中国产品,帮助美国制造业提高了竞争力、投资力度和创新力度。

◆美国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最终损害的是其自身利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评估指出,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减少19.5万个就业岗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估算,2018年美国对华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付528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多支出414美元。近日,160家美国企业向美国会提交要求取消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联名信中称,由于对华加征关税,2019年美民众为此多支付500亿美元,每个家庭平均多支出1277美元,美上市公司市值缩水1.7万亿美元。

◆美国强行让中美经济“脱钩”,切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搅乱全球经贸格局,才是对两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最大威胁。美前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前助理国务卿戈登认为,特朗普政府忽视了两代美国人从对华贸易中获得的好处,即进口负担得起的消费品、对高端制造业的低成本投入和在服务业、农业方面的出口盈余。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和“脱钩”严重损害美工人、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据穆迪公司统计,对华贸易战让美国失去约3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每户家庭因价格上涨损失约600美元。

12.蓬佩奥:中国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

错!

◆中国是全球创新大国和知识产权大国,一直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新投入的规模和增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研发经费支出从2006年的3003.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9677.9亿元,年均增长17%,世界排名从第6位上升至第2位。研发人员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中国的《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发展也很快,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中国持续采取有力措施,出台了多项加强知识产权的政策举措,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和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大幅提高了侵权违法成本;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强调要着眼于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保护整体水平。中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2019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78.98分。欧盟商会发布的2019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585家在华欧盟企业,约六成认为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力度明显加强。美国商会2019年3月发布的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专门指出,中国在网络销售环境改善、药品专利执法等方面的成绩尤其突出。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称,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今年7月29日举行反垄断听证会。在被问及“是否相信中国政府从美国公司盗取技术”时,苹果、谷歌、亚马逊首席执行官纷纷表示,未遇到此类案例。

◆雅虎新闻网援引美国政府官员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下密令授予中央情报局(CIA)更多发动网络攻击的权力”。这项秘密授权使中情局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秘密网络行动,无须得到白宫批准。自从密令签署以来,中情局已实施了至少12次行动。今年3月3日,中国网络安全公司360发现美国中情局的网络攻击组织“APT—C—39”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1年的网络攻击渗透。在此期间,中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大型互联网公司及政府机构等多个单位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攻击。

13.蓬佩奥: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方间谍和盗窃知识产权的枢纽。

错!

◆美国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旨在推动中美“脱钩”,是其打压中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遭到绝大多数美国理性人士强烈反对。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美建交后中国在美国开设的第一个总领馆。41年来,驻休斯敦总领馆始终致力于促进中美各界相互了解和各领域友好合作。针对美南地区疫情持续蔓延,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分别向休斯敦市和哈里斯郡捐赠口罩,并积极协助上海市、山东省、深圳市分别向休斯敦捐助防疫物资。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的人员构成和数量对美方是公开的,把该馆说成是中方间谍和盗窃知识产权的枢纽,有违外交常识,十分荒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休斯敦纪事报》、英国广播公司等报道指出,美国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特朗普在选举前对中国采取的强硬措施,以支撑其不断下降的支持率,中国成为其最易攻击和用来拉抬选情的目标。《纽约时报》质疑有关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有从事“颠覆活动”的历史、是中国盗取美国科研成果的“中心”说法,认为没有任何依据。休斯敦市市长西尔维斯特·特纳表示对美方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感到震惊,希望美中和平解决分歧,重启驻休斯敦总领馆。

◆《休斯敦纪事报》报道,中国是休斯敦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该地区从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受益良多,驻休斯敦总领馆已成为休斯敦地区同中国开展旅游、贸易和文化合作的桥梁。

14.蓬佩奥:很多中国留学生和员工来美国剽窃知识产权。

错!

◆美方对中美正常的科学、人文交流合作搞有罪推定,罗织“莫须有”罪名,所作所为与其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等理念和美领导人公开作出的承诺背道而驰,与开展国际人才交流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给中美正常人文交流与人员往来带来严重消极影响。

◆40多年来,中美两国人文交往广泛深入,中美之间每年人员往来达500多万人次。教育科研交流合作更是成果丰硕,双方都从中受益。40多年间,有33万多名美国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是最受美国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之一。中国也已连续10年成为美国海外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仅2018至2019学年,中国在美国留学生总数就达37万人,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1/3。此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数据显示,中美互为第一大国际合著论文合作对象,相互依赖远超其他国家。

◆中美加强科技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马可·波罗”智库6月中旬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报告显示,中国的大学为美国研究机构培养了近三分之一的相关人才。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与中国的人才供给密不可分。

◆哈佛商学院商业管理学教授威廉·克尔在其著作《全球人才的礼物》中介绍,如今美国超过10%的发明是由华裔科学家创造的。以2018年为例,在美中国留学生达37万,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近200亿美元。美国政客对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为美国科技进步所做出的贡献视而不见,无视很多本国学者的反对,一意孤行,损害的正是美国自身的利益。

◆针对美国土安全部发布通告表示仅上网课的留学生将无法取得赴美签证或维持当前签证,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已提起诉讼案,认为不对只上网课的国际学生发签证无正当理由、未经公众评议且考虑不周,违反了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美国各地高校和高等教育团体纷纷加入两校提起的诉讼或自行提起诉讼。许多美国高校和高等教育团体用“最糟糕的政策制定”“残酷和不计后果”“极大的误导”等来形容美国政府出台的留学生签证新规。

◆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带着意识形态偏见,不断监控、骚扰甚至任意扣押在美中国学生学者,对中国学者进行有罪推定式指控,公然罗织所谓“从事间谍活动”等荒谬罪名。美方做法严重侵害了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干扰破坏中美之间正常的人文交流,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不仅违背道义,也在自毁形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莱夫2019年就在一封致全校的公开信中表示,针对华人“不公平的审查”会“造成一种无根据的怀疑和恐惧的有毒气氛”,对这所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和美国造成伤害。

15.蓬佩奥:中国将其宣传分子派至美国的新闻发布会、学校、研究机构等。

错!

◆美方有关言论充分暴露了其意识形态偏见。判断媒体的标准不应是各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而应是新闻报道本身的客观真实和公平公正。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媒体管理和运作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美方不应从自身意识形态出发,用自己的标准评判他国媒体。中国媒体在美机构一向遵守美国法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在美正常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从不干预美国内政,多年来为增进中国民众对美国的客观了解和友好感情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和人员的正常新闻报道活动无端设限,无理刁难,不断升级对中国媒体的歧视和政治打压,限制中国媒体新闻自由。2018年12月,美司法部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北美分台登记为“外国代理人”。2020年2月18日,美国务院宣布将新华社等5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作为“外国使团”列管,要求提交工作人员、所拥有不动产等信息。2020年3月2日,美国务院宣布自3月13日起,将作为“外国使团”列管的5家中国媒体驻美中国籍员工数量削减60人,削减比例达40%,变相驱逐中国驻美记者。

◆长时间以来,美方在签证等方面对中国媒体记者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对所有中方记者只发一次入境签证,记者回国或赴第三国后,需重新申请签证,其中9名常驻记者离美后无法再次入境。而美方给予其他国家和地区记者多次入境签证。中方记者在申请赴美签证时被要求提供大量额外材料,美方常以行政审查为由延长签证审批时间、无限期拖延甚至拒签,2018年以来共有20余名中国媒体记者遭到美方无限期拖延甚至拒签。部分中国媒体记者自去年12月中旬申请赴美签证,至今未得到美方任何反馈,护照也未退还。今年5月,美方将中国驻美记者包括常驻联合国记者签证停留期缩短为90天,这意味着每90天就要申请一次签证延期,如果延期申请得不到批准,记者将被迫离开美国,严重干扰中国媒体在美开展正常报道活动。

◆目前在华常驻外国记者约有500人。中方一直积极为外国驻华记者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外国记者申请常驻记者证延期,通常都会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长期以来,美国驻华记者凭其有效证件可以多次往返中国,无需申请新的签证。2019年一年,美国在华常驻记者出入中国超过700次。中方始终欢迎各国媒体和记者依法依规在中国从事采访报道工作,并将继续提供便利和协助。

◆截至2020年7月,共有28家美国媒体在中国内地常驻,在北上广深共设机构34个,其中有美籍记者29名,非美籍记者34名,雇员135名。此外还有20多家美国媒体在香港运营,有400多名工作人员。美国记者可以自由来去外交部记者会,不受限制地提问。近年来,一些美国媒体歪曲事实,炮制了诸多假新闻,对新疆和香港事务指手画脚,不遗余力抹黑攻击中国,甚至攻击中国政治制度。中方反对针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反对借所谓新闻自由炮制假新闻,反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

16.蓬佩奥:中国企业不归独立董事会管理,多为国家所有,也不追求利润。华为就是个绝佳的例子。

错!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共有私营企业1561.4万个,国有控股企业24.2万个。私营企业数量比2013年末增长178.6%,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由68.3%提高到84.1%。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全部企业的1.3%。

◆创造财富、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然基因,也是其最重要的职能。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355.5亿元;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283.9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80.0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181.9亿元。

◆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华为是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中国政府不持有华为的股份,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104572人,参与人仅为公司员工,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机构持有华为股权。

17.蓬佩奥:华为不是清白的电信公司,而是美国国家安全威胁。

错!

◆30多年间,华为从一家小微企业成长为世界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以优质服务造福全球17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获得各国民众高度评价,也为世界通信行业提供巨大商机,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华为每年在全球采购量近800亿美元,覆盖13000家供应商,140多个国家。其中在美国的采购量就接近190亿美元。

◆华为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华为早就公开表示,愿同所有国家签署“无后门、不监听”协议,也愿在任何国家建立网络安全评估中心,接受外方检测。这足以证明华为的清白和透明。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公司和任何一个人能够拿出确凿证据证明华为对他们构成安全威胁。华为出资在英国设立网络安全检测中心,接受英国专家检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能做到这一点,也没有任何一家美国企业能做到像华为这么光明磊落。

◆华为现在87805项专利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有11152项核心专利是在美国授权的。德国专利数据库公司IP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华为是5G标准必要专利中申请数量最多的企业,占到总申请数量的15.05%。欧洲专利局发布2019年专利指数显示,华为2019年在欧洲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其中5G必要专利数量超越所有美国企业。

◆美国政府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滥用国家安全借口,动用国家力量无端打压和制裁华为,是赤裸裸的经济霸凌行径。对美国而言,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霸权的代名词。

◆2020年7月20日,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主任、国际政治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发表署名文章《华为与安全问题的老生常谈》提到,反复强调华为技术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唯一真正明显的事实是,华为的技术极具竞争力,并将中国置于领先地位。这就是他们试图通过将华为归类为‘安全’威胁来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真实目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表示,美国捏造华为是全球性威胁的观点,并且试图破坏其盟友与华为的关系。美国失去了在5G上的领先地位,而这是新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农村无线运营商协会估算,25%的协会会员企业使用了华为或中兴公司的设备,更换这些设备需要花费8亿至10亿美元,一些美国农村地区可能会立即失去基本通讯网络。美方一些人鼓吹禁止本国农村电信运营商从华为和中兴公司购买设备或服务,损害的最终还是本国企业和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18.蓬佩奥:各国在5G问题上要成为“干净国家”,防止本国公民信息流入中国。

错!

◆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搞有罪推定,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以政治手段干预经济,违背了其多年来在国际上鼓吹的自由市场、公平竞争、企业家精神,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也严重影响了全球5G和数字产业发展前景,损害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中国政府从未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反当地法律的方式、通过安装“后门”等形式为中国政府采集或提供位于外国境内的数据、信息和情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一直致力于完善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法规。中国民法典、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等作出明确规定。

◆“9·11”之后,美国出台的“爱国者法案”要求网络公司定期提供用户信息。根据“棱镜门”事件曝光情况,在美国情报部门监控下,美国人的通话、通信、文件、语音等数据没有个人隐私可言。美国曾经特别亲密的盟友国家领导人的通话也长期遭到美国窃听。事实表明,恰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实施了最大规模的网络监控和网络窃密行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黑客帝国”。联合国为此通过了欧洲国家提出的有关“数字时代隐私权”的决议。

◆2019年5月德国《每日镜报》报道称,经过多年审查,英国政府、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及欧盟委员会等机构都没有发现华为存在明显“后门”。而在美国思科提供的设备中,却经常能发现安全漏洞,2013年至今至少已经有10起,更符合所谓的“后门”描述。

◆美国思科设备存在安全漏洞,已经曝出很多起“后门”事件。思科故意向政府销售包含严重安全漏洞的视频监控套件,并被思科经销商NetDesign的视频监控专家提起诉讼。思科这一“留后门”的行为最终导致其于2019年赔付860万美元。

◆苹果公司早在2014年就承认可通过苹果手机系统“后门”提取手机用户的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个人数据。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公开表示,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从未要求苹果公司与其开展安全合作,而美国中情局却这么做了。“脸书”公司也被曝出用户账号有“后门”。

19.蓬佩奥:中国在新疆设立“集中营”进行压迫。

错!

◆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集中营”。新疆依法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它们与美国推行的“社区矫正”、英国设立的DDP项目(“断念与脱离”课程)、法国设立的去极端化中心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为了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而采取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符合《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等一系列反恐决议的原则和精神。

◆用“集中营”来称呼新疆教培中心是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别有用心的做法。美国政府支持的非政府组织“中国人权捍卫者网络”仅凭对8个人的采访和粗略估算,就得出了“新疆地区2000万人口中,10%的人被拘押在所谓‘集中营’”的荒谬结论。美国“灰色地带”新闻网站的调查显示,伪学者郑国恩根据一家总部位于土耳其的流亡媒体组织——Istiqlal TV的一篇报道编造了“新疆在押人员总数超过100万”的耸人谣言。据“灰色地带”揭露,Istiqlal TV根本不是一家公正的新闻组织,它一边推进分离主义,一边接待各种极端分子,连郑国恩本人也承认自己的估算“没有确定性”。

◆一段时期以来,新疆深受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之害。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16年年底,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新疆策划实施了数千起暴力恐怖案(事)件,造成大量无辜群众被害,数百名公安民警殉职,财产损失无法估算。通过依法开展反恐、去极端化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新疆已连续3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新疆教培中心针对学员普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低、缺乏法治意识和就业技能、不同程度感染宗教极端思想等问题,开展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和去极端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目的是从源头上消除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教培中心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和保障学员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不同民族学员风俗习惯,提供各项生活设施,设有法律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室。所有学员均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免费参加全民健康体检。目前,参加“三学一去”(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和去极端化)的教培学员已全部结业,在政府帮助下实现了稳定就业,改善了生活质量,过上了幸福生活。

◆2019年10月,60多个国家在联大发言支持中国的治疆政策,其中30多个是伊斯兰国家。而在少数批评中国治疆政策的国家里没有一个是伊斯兰国家。2018年12月底以来,联合国官员、外国驻华使节、有关国家常驻日内瓦代表、媒体记者和宗教团体等70多批团组、90多个国家的1000多人赴疆参访。他们普遍表示,新疆反恐、去极端化做法符合联合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基本人权的宗旨和原则,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

◆很多亲身参观过新疆教培中心的外国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和媒体均表示,中国政府在新疆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民生措施,造福了这里的各族人民,令社会欣欣向荣、充满活力。到新疆之前以为教培中心是“集中营”,亲眼目睹学员在教培中心的学习生活之后,才发现学员是在接受技能培训,还能参加各种兴趣爱好课题,所谓“集中营”都是西方政客和媒体恶意传播的谎言。

20.蓬佩奥:中国违背在香港事务上对世界作出的承诺。

错!

◆中国中央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中央政府将继续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中国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与《中英联合声明》无关。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中英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与英方有关的条款已全部履行完毕。《中英联合声明》关于对港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中方的政策宣示,已充分体现在全国人大所制定的基本法中。中方有关政策都没有改变,中方会继续坚持。

◆2020年6月30日至7月17日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4次会议上,针对少数西方国家就涉港等问题攻击诬蔑中方,共有70余国一致支持中国正当立场,谴责利用香港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声音和公正立场。人心向背,不言自明。

◆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最繁荣、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到2019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87万亿港元。多年来,香港作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从未改变。截至2019年末,香港股市总市值接近5万亿美元,仅次于纽约、上海和东京。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排名,香港回归以来排名总体逐年上升,2015—2020年间,有4次荣登世界前两名位置。

◆截至2019年,香港已连续25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最自由经济体。

21.蓬佩奥:中国共产党加强对香港管控,香港民主自由受到压制。

错!

◆回顾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没有民主,没有一任港督是由港人民主选举产生,绝大部分时间立法机构成员更是直接由港督任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香港回归以后,根据基本法,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港人依法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事务,香港居民前所未有地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这是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承认的事实。

◆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宪法都规定,行使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平集会自由、接受公开审判等各项权利都可基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等原因受到必要限制。《欧洲人权公约》也有类似规定。近一年多来香港局势的发展充分表明,国家安全得不到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就无从谈起。去年“修例风波”期间,暴徒公然鼓吹“港独”,到处打砸抢烧,肆意攻击无辜平民,破坏公共设施,挑战政府管治,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升级,外部势力非法干预有恃无恐,使香港居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也极大影响了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出现这种乱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安全根基不牢。国安立法目的就是堵上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

◆香港国安法仅针对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四类犯罪行为,惩治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保护的是遵纪守法的绝大多数香港市民。任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和执法,都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符合法定职权、遵循法定程序,不仅不会影响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言论、新闻、出版、集会等各项权利和自由,反而会让这些权利和自由在安全环境下得到更好行使。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不受影响,特区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不受影响。“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会变,高度自治不会变,法律制度不会变。立法将更好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更好保障香港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为解决经济民生等深层次矛盾问题创造条件;也将有利于维护香港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消除商界人士对社会乱象的担忧,为世界各地愿意在香港工作、投资和生活的人创造更好的条件。

◆香港国安法是民心所向。短短八天,有近300万香港市民签名支持立法,各界发起的“反美国等外部势力干预”全港网上签署行动在半个月时间里即有165万人支持。香港总商会等香港多个商会发布声明支持香港国安法,指出立法对香港未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利社会回稳。在港运营的4000多家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和办事处,没有出现离开香港的情况,香港恒生指数在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美国宣布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待遇的情况下连续高开高走,直观反映出金融市场把香港国安法视为利好。

22.蓬佩奥:中国军力不断提高,威胁性大大增强。

错!

◆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不渝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是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是维护自身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需要,也是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需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积极履行大国军队国际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新时代国际军事合作,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贡献。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累计参与2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万余人次,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30年来,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不畏艰险,前赴后继,为冲突地区和当地民众带来和平与希望。今年,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全体410名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第23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中上百名官兵得到联合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嘉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多国防务部门和军队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为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疫情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老挝、柬埔寨等4国派遣军队抗疫专家组,通过空军运输等方式向巴基斯坦、俄罗斯、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提供防疫物资援助,与俄罗斯、南非等10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召开视频会议交流疫情防控经验。

◆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破坏国际秩序、霸凌行径挑战国际关系准则,是当前世界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美国2019年军费预算超过7160亿美元,占各国军费总开支的40%以上,相当于美国后面9个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美国2019年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3.5%,而中国近30年每年国防开支占GDP比例不到2%,不仅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也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军费支出更低,仅占美国的1/22,英国的1/9,日本的1/5。

◆美国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个军事基地,在建国240多年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过仗。美国强行推行“政权更迭”、煽动“颜色革命”,动辄极限施压,造成地区动荡和人民苦难。2001年以来,美国非法对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阿富汗等国发动战争和军事行动,师出无名,花费财政开支超过6.4万亿美元,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万,数千万人流离失所。

23.蓬佩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不保护中国人民。

错!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爱民为民的人民之师。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永远为人民而战。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抗洪抢险,或是抗击疫情,人民子弟兵始终冲锋在前,日夜奋战,义无反顾地用血肉之躯筑就保卫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军民鱼水情”已经融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因和血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决策部署,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陆、海、空三军军医大学抽调450余人的解放军医疗队驰援武汉抗疫一线,全军一万余名医护人员全力投入抗疫,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6月以来,中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洪涝灾害,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闻汛而动”,紧急出动2.9万名官兵赶赴抗洪一线,抢筑堤坝,救援被困群众,安置受灾群众,在关键时刻发挥了抗洪抢险突击队的作用,守护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把参与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为党分忧、为国兴利、为民造福。到今年5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定点帮扶的4100个贫困村、29.3万户贫困户、92.4万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解放军亮眼的扶贫答卷上,书写的是“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时代新篇章。

24.蓬佩奥:中国非法主张南海主权权益,在南海问题上践踏国际法。

错!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南海有关岛礁和相关海域行使有效管辖已达上千年。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充分历史和法理依据,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航行,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南海诸岛。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确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

◆许多外国文献记录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中国人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事实。1868年出版的英国海军部《中国海指南》、1925年美国海军航道测量署发行的《亚洲领航》(第四卷)、1933年9月在法国出版的《彩绘殖民地世界》杂志和1940年出版的日本文献《暴风之岛》等均记载了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情况。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长期开发经营和主权管辖历来为周边国家所承认,已具有习惯国际法基础;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确定的二战后国际法秩序安排,恢复了对南海有关岛礁及海域行使主权及其他合法权益,维护和巩固了二战以来南海区域的国际法秩序,得到包括美国在内世界上许多国家承认。二战后,中国收复南沙群岛,并对其进行持续有效管理。

◆1948年,中国政府正式公布南海断续线,重申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利,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受到任何国家质疑。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国际社会包括南海沿岸国家从未就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提出过质疑。后来,由于南海发现石油,一些国家才开始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领土要求。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有关当事国开始派军队武力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目前,中国南沙群岛42个岛礁被他国非法侵占。

◆目前南海争议海域正在生产作业的众多油井中,没有一口是中国的。中国在南海进行的油气开发、渔业捕捞等活动均是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南海当事国商谈搁置海上争议,推动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

◆在中国和东盟各国努力下,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同意早日达成COC,展现了地区国家齐心构筑地区规则、合力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信念。

◆关于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决,中方早已郑重声明该裁决无效,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中方上述立场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领土主权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对于海洋划界争议,中国已于2006年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排除性声明,排除了强制争端解决程序。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任何国际司法或仲裁机构行使管辖权必须以当事国同意为基础。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不顾中方反对,强行管辖国家未予同意的事项,严重违背主权原则和国家同意原则。仲裁庭成立缺乏合法性,组成缺乏公正性,对案件审理缺乏管辖权;其“裁决”政治偏向露骨,法律适用牵强附会,事实认定漏洞百出,挑战国际法基本准则,损害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和完整性。荷兰知名国际法学家兹瓦特教授称,“仲裁庭的裁决在东亚必将被视为‘毒树之果’,无法得到认可和支持”。

◆中国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得到国际社会普遍理解,有近120个国家表示支持。

◆美国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基于维护其海洋霸权利益的考虑,最大限度地维护其海洋霸权地位。

◆《南华早报》今年7月28日以“是美国正在南海搅局”为题刊文认为,美并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没有资格却自认为可以妄评他国之间的争议,这难道不奇怪吗?蓬佩奥劫持有关争议以推进其自身意图的居心昭然若揭。

25.蓬佩奥:中国导致全球海上贸易的安全性降低。

错!

◆恰恰相反,中国为保障全球海上贸易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始终坚持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国长期致力于参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人道主义行动,推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维护国际海运安全。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中国派遣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常态化反恐、反海盗护航行动,迄已派出了35批护航编队,为6800多艘商船提供护航,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国商船和国际组织船只。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安全、高效的护航行动,赢得了世界各国商船的信赖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外国商船主动寻求中国海军护航。巴拿马籍“圣箭”号商船船长维尔吉利奥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发来的邮件中写道:“衷心感谢你们为我船提供的护航帮助。”

◆中国始终通过海洋开展国际合作。作为我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十多年来,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此外还多次参加台风等灾害的救援行动以及国际军事演习。这艘承载着中国道义的“生命之舟”“友谊之船”在全球留下了温暖航迹。

◆中国为国际航运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疫情期间,中国交通运输部编制、发布了《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对患病海员紧急救助处置指南》,指导全球航运业加强疫情防控。国际海事组织先后数次向174个成员国推荐这些海运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分享抗疫经验,与国际社会团结应对疫情给国际航运带来的严峻挑战的又一具体实践。

◆仅2013年至2016年,中国就在南海海域发生的船舶遇险事故中成功救助中外籍遇险人员至少3396人。针对南海海域特点和实际情况,中国在广东、海南设置了3个救助站点,并长期部署专业救助船舶进行值守。2018年7月以后,“南海救115”轮、“南海救117”轮和“南海救116”轮在南海南部海区轮换值守,圆满完成17起救助任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37名、遇险船舶5艘,获救财产价值约3900万元人民币。路透社2016年1月报道,一些船东认为,中国在南海的更多存在有利于这片海域的安全。一名新加坡船东说,如果中国搜救力量部署在有关岛屿,响应时间可能会更短,会增加营救机会。

◆自2015年5月开始,中国陆续在南沙岛礁建成5座大型灯塔,并提供综合导航助航服务,承担着服务航海保障、海上搜寻救助、航行安全、渔业生产、海洋防灾减灾等功能,大大提高该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能力。2018年10月,中国在南沙有关岛礁启用岛礁海洋观测中心、气象观测站、南沙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等,提供更多公益服务,为南海航行安全和沿岸国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1979年美国抢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前推出“航行自由计划”,就是要在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维护美国军事力量横行各大洋的“自由”,挑战新的海洋秩序。所谓“航行自由计划”不符合公认的国际法,无视众多沿海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严重危害地区和平稳定,其实质是以“航行自由”为名,推行美国的海上霸权,一向遭到国际社会广大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

◆美国是全球海上安全的最大破坏性因素,动辄截停、扣押他国商船、油轮,频繁威胁对他国及重要航道实施海上封锁,不断在“争议水域”组织军事演习,挑动局势升温。美军方部分学者甚至叫嚣使用“私掠船”攻击中国商船。

26.蓬佩奥:美国应该通过强化在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峡自由巡航行动、组建太空部队来防止中国侵略扩张。

错!

◆5000年文明孕育的中国从来没有侵略扩张的基因。中国对外政策保持着连续性、稳定性。中国一贯严肃认真履行包括《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从未扩大自己的主权声索,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与邻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

◆中国尊重和支持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与飞越自由,积极维护国际航运通道的安全和畅通。事实上,南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自由的海上通道之一。全球50%的商船和1/3的海上贸易航经该海域,每年10多万艘商船通过该海域。南海航行与飞越自由从来不是问题。但美打着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旗号,损害沿海国主权与安全、扰乱地区和平与稳定。

◆美本届政府上任以来,把“航行自由”等同于军事行动自由,已在南海地区搞了20多次所谓“航行自由行动”。今年以来,美国军机在南海活动近3000架次。“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平台8月5日发布消息称,当天21时许,美国空军1架E—8C“联合星”监视飞机进行抵近侦察,曾一度飞行至距离广东近海的领海基线59.27海里(约109.77公里)处。7月,该型飞机曾在两周内六次进入南海地区侦察。美还把双航母舰队开到南海大搞军事演训,鼓动其盟友和伙伴也把军舰开到这片海域,唯恐南海不乱。美方举动严重损害地区和平安宁,不符合所有南海沿岸国的利益。

◆外空是全球公域。中方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这不仅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也是各国共同责任。中国致力于共同努力维护外空持久和平与安宁,反对把外空作为新的战场。与此相反,美将外空定位为“新的作战疆域”,成立外空军和外空司令部,并计划在外空部署反导拦截器,刺激外空军备竞赛,加剧外空武器化和战场化风险。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来源:新华网

展开
收起

外媒:面对美方攻击 中国的克制赢得好评

本文转自【中国网】;

过去一个月,美国政府的数名高官发表了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反华演讲,极尽诬蔑抹黑之词。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的演讲更被认为是“新冷战”宣言:全盘否定40年来的中美关系,大肆诬蔑攻击中国共产党,鼓吹全面对华围堵遏制。这些观点充斥着阴谋论,完全没有事实依据,受到了包括美国有识之士在内,所有爱好和平、有正义感的各国人士的批评和谴责。

事实证明,对内,美国最新民调显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政府在中国人民中享有超高支持率、满意度和信任度;对外,世界各国普遍认为中国是可靠的伙伴而非敌人。世界多国正努力“借中国之风扬本国之帆”,合作抗疫,争取尽快走出危机。

蓬佩奥们“无可比拟的无知”

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的演讲引起了广泛的批评。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文章称,蓬佩奥发表旨在为西方联合对抗中国的立场定下基调的讲话,将美国政府无可比拟的无知暴露无遗。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也发表题为《蓬佩奥不懂中国、尼克松和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指出,美国的首席外交官毫无外交策略、歪曲历史且未能阐明一套逻辑清晰、切实可行的办法来管理对当今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

美国政府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擂响对华战鼓”?包括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和《金融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均指出,答案显而易见:政治需要。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文章则进一步指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对抗与其说是关于贸易和商业,不如说是因为华盛顿担心中国有可能挑战美国的全球技术优势和安全主导地位。

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杂志主编理查德·霍顿近日在英国《卫报》刊文称,近期,西方以美国政府为首的政客们对中国的攻击变本加厉,大有“新冷战”之势。霍顿强调,西方掀起反华浪潮是为掩盖自身失败。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文章尖锐地指出,就在蓬佩奥发表演讲之时,联邦执法人员与和平抗议者在美国西北部城市波特兰发生冲突——这源于美国现任政府在国内独裁倾向日益加剧。所有这一切都凸显出蓬佩奥号召“自由世界”团结起来的做法多么荒唐可笑。不仅如此,美国现任政府过往对美国盟友的所作所为,也自然使人更加质疑美国在今天作为联盟领导者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面对美方的不断攻击、挑衅,中国的克制赢得好评。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文章注意到,每次引发美中紧张关系新升级的都是美国,中国的反应一直谨慎且适度。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文章则指出,在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国际媒体纷纷聚焦“新冷战”开始之际,北京方面的回应却相对低调,中国领导人和媒体再度重申要继续“对外开放”。

中国政府信任度“3年霸榜”

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对于大肆污蔑攻击中国共产党的“蓬佩奥们”而言,有关中国的民调数据无疑是“啪啪”打脸。

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最近发布的《2020年信任度调查报告春季更新报告:信任度与新冠肺炎疫情》给出的中国政府信任度数据为95%,在受访国中排名第一。这一数据比爱德曼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又上升了5个百分点。根据报告,中国政府的信任度已连续3年高分霸榜。而美国政府信任度为48%,倒数第二,处于“不信任”级别。“更新版”报告调研的时间为今年4月15日至4月23日,涵盖11个国家和地区,反映了超过1.3万受访者对企业、政府、媒体和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度状况。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和创新中心的一个学者团队,最近也发布了一份非常有吸引力的报告,追踪了十几年来中国老百姓对其领导层的看法:“自2003年以来,中国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几乎全方位提升。”在2003年以来的8次调查中,该团队发现,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从2003年的86.1%增加到了2016年的93.1%,对县和乡镇一级官员的满意度从44%增加到了70%。

阿什团队专门调查了人们对公共服务、腐败以及环境——公众不满应该会显而易见的领域的看法。报告发现,自2003年以来,随着教育、医疗和养老地方规定的慢慢改善,“大多数人认为情况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赞扬政府改善了他们的物质福利”。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100多万党员、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执政的大党,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不过,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于“蓬佩奥们”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才是更可靠的伙伴”

“蓬佩奥们”对中国的攻击是全方位的,所幸,有识之士的眼睛是雪亮的。

德国《星期五周报》8月10日发表文章指出,欧洲不应追随美国的歇斯底里。中国,才是更可靠的伙伴。文章指出,将中国视为新的主要敌人,是一个不可原谅、无法弥补的错误。欧洲国家政府和每位外交部长都不应回应美国的“联合制华”号召。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中国在技术、科学、经济和金融等领域的实力,或故意恶劣对待这个国家。欧洲人不必理会美国上层某些人想遏制中国崛起为世界领先的贸易和经济强国的举动。中国不是我们的对手,更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日益重要的全球伙伴。没有对华合作,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没有对华合作,我们将无法应对当前全球疫情以及可预见的新感染潮。文章强调,我们有充分理由为中国作为本世纪可预见的最重要全球参与者做好准备。

事实上,对于蓬佩奥鼓吹的所谓“广泛的反华联盟”,欧洲反应谨慎。德国外交政策网站文章称,在伦敦,观察家们看到,蓬佩奥对中国发出粗暴威胁,而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却始终使用“标准外交辞令”。有评论员说,恰恰是3年多来一直蔑视多边联盟的一个国家的国务卿,现在呼吁建立“广泛的反华联盟”,真是不乏讽刺意味。

德国经济界坚决反对对华“脱钩”。据《商报》报道,据估计,德国汽车业在中国实现的利润占其总利润的35%至50%。对于德国汽车制造商而言,中国是不可替代的。戴姆勒第二季度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近22%——尽管在欧洲和美国的销售额急剧萎缩,但这足以使该公司的全球销售额增长0.4%。该报援引大众中国区总裁冯思翰的话说,“除了留在中国别无选择”。

蓬佩奥在华盛顿带头发起的针对中国的“新冷战”,也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和伙伴颇为苦恼。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7月27日发表该网站编委会的文章称,面对美国外交和国际经济政策的巨变,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现在正面临关键时刻。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盟友和伙伴比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来说,它们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最密切,而不是与美国。而且,美国对联盟关系的不尊重加剧了亚太地区有关美国可靠性的怀疑。文章指出,如果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或东南亚国家同意加入蓬佩奥的“新冷战”议程,美国将比这些国家更容易逆转路线。如果说有战略谨慎时期,那么现在就是。

“最终孤立的是美国自己”

对于美国政府制造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国内的反对声音也不小。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7日发表文章称,美国商界担忧中美关系紧张升级将损害美国商界和全球经济。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文章也指出,就在一年前,100名美国商界、政界和军界领袖曾联名发表致特朗普总统的题为《中国不是敌人》的公开信。他们写道,“美国将中国当作敌人对待并让它与全球经济脱钩的做法将损害美国的国际角色与声誉,并损害所有国家的经济利益”,而且美国“最终孤立的是自己而不是北京”。

美中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已是共识。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8月4日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发表文章指出,收入有限的美国消费者当然需要中国的低成本商品来维持生计;美国财政部仍然需要中国作为我们激增的联邦债务的最大外国买家;而在国内面临增长问题的美国公司则需要中国作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简而言之,这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双向关系,这种关系的崩塌势必会破坏美国经济的稳定。

《华尔街日报》文章称,由于中美两国经济紧密相连,令它们“脱钩”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如果‘脱钩’继续进行,那么美国或许需要为基础研究以及美国科学和数学教育投入比现在多得多的联邦资金来填补缺口。这可能意味着提高税收以及为抵消可能出现的中国人才流失,而对来自印度和其他国家的外国人才实行更友好的移民政策。最后,美国消费者需要准备好为一条安全、多样的供应链支付更高价格。”

对于中美之间的高度依存关系,欧洲学者也看得很清楚。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历史教授马里奥·德尔佩罗在《卫报》撰文称,两国之间的互动既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全球化的推动力:美国依赖中国的制造业工厂,并依赖中国购买其国债,而中国依赖美国接受它的出口并教育数十万大学生。他写道:“这种相互依赖现在定义了美中关系,并揭示了这些联系是多么特殊和坚定。”

正如《柳叶刀》杂志主编理查德·霍顿强调的,疫情期间应是各国人民休戚与共、同仇敌忾的时候,而非政府间发生冲突的时候。

中国对于世界经济走出疫情阴霾的积极作用,也受到外媒的高度关注。俄罗斯自由媒体网文章指出,中国7月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5%。在世界商品贸易普遍受限、总额大幅萎缩的背景下,这一成绩相当不错。文章指出,从各方面看,中国仍将继续作为世界增长的动力。世界各国若能“借中国之风扬本国之帆”,便能以最小的损失走出危机。

展开
收起

新华社发长文逐条批驳蓬佩奥

日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加利福尼亚州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全盘否定中美关系,恶意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政治制度,挑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联系,并对中国内外政策进行无端指责,散布“中国威胁论”,妄图挑动拼凑国际反华联盟,遏制中国发展。

蓬佩奥言论无视历史,罔顾现实,充斥着强烈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蓬佩奥的言论不仅遭到中国人民的谴责,也遭到美国内和国际上理性人士的批评和反对。

对于蓬佩奥的满嘴谎言,还是让事实来说话!

1.蓬佩奥:中国人民不等同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谎言是为中国14亿人民代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诚实意见的恐惧甚于任何敌人。

错!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至上,把人民利益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独立、自由和解放,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中不断取得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建党99年来,从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到拥有近亿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在中国人民之中,与中国人民鱼水情深、血肉相连,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共有党员9191.4万名,入党申请人1899.2万名,是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党。任何人都无法对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国人民拥护和支持的现实视而不见。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资深编辑帕尔默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深深地融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的普遍信仰,信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流民意。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蓬佩奥声称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并不同心同德,然而现实却是,每年有大量中国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只有少数申请人会被吸纳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进入美国顶尖大学一样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会在美国压力下崩溃的政党,它有着14亿人民支持的牢固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到120元增长到2019年的7万余元,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为7.7亿人提供就业,为2.5亿老年人、8500万残疾人和60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提供基本保障,实现了近14亿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社保体系、最大规模的医疗体系、最大规模的基层民主选举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上到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都全力救治。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增长3.2%,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国际金融协会、瑞银集团等多家知名国际机构专家和媒体均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在新冠肺炎疫情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3900多万党员干部不分昼夜,460多万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近400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实践证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是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2018年8月发布的题为《令世界担忧的事》的报告显示,中国领衔“全球乐观国家”,91%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国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位居所有28个被调查国家榜首,远高于美国。

◆美国知名公关公司爱德曼今年5月发布的《2020年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5%,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而美国名列倒数第二,被评定为“不信任”等级。

◆2020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发布题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几乎全面提升,尤其是内陆及贫困地区民众的满意度提升较大。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民众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高达93.1%。

◆美国加州大学“中国数据实验室”近期发布在线调查报告指出,中国人对其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持续上升,疫情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截至2020年5月,对政府的信任度已升至8.87(满分10分),83%的受访者同意和强烈同意“更愿意生活在中国政治体制中”。

◆反观美国,一些政客坚持“政治私利至上”“资本至上”,不惜淡化疫情,不讲科学,甚至“甩锅”、推责,导致疫情大暴发,人民生命健康受到极大侵害。今年5月美国媒体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31个州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来自养老院。截至8月24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569万,是中国累计确诊病例的约63倍;美国累计死亡病例17万多,每百万人口死亡病例约540人,分别是中国有关数据的约37倍和160倍。美国人口占世界4%,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世界的24%和22%。美国民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焦虑情绪日益上涨,近期民调显示有8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或“有些”担心。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益普索公司8月4日公布的一项联合民调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情况不如其他国家。其中41%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对新冠疫情的应对情况比其他国家差很多,25%的人认为差一些。益普索集团民调专家表示,美国处于很糟糕的境地,美国人希望看到彻底、广泛且有力的应对举措。美国经济遭遇“休克式打击”,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萎缩32.9%,为194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日前,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2.蓬佩奥:中国不是自由国家,14亿中国人民在国内受到监控、迫害。中国重复了苏联曾犯的错误,拒绝赋予人民财产权和可预测的法治社会。

错!

◆中国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中国是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中打破专制、赢得自由的国家。自由、民主、法治早已写入中国的宪法,也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2007年,“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强调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宪法和法律切实尊重和充分保障本国公民的人权与自由。

◆2020年5月28日,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对国内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实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

◆中国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各族人民中信仰各种宗教的公民近2亿人,有38万多宗教教职人员和14万多处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多种语言文字翻译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典籍。西藏自治区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87处,住寺僧尼4.6万多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教堂、寺院、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2.48万座,平均每530位穆斯林群众就拥有一座清真寺,教职人员2.93万人,学生可在伊斯兰教经学院接受本科教育,《古兰经》《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等出版发行达176万余册。

◆自由不是放任,科学理性、法律秩序以及国际规则都是自由的基础。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任何自由都有边界,即便所谓的“自由国家”,也为自由划定了明确禁区和限制内容,绝不允许突破法律制度的底线。中国政府采取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各项举措,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是保护绝大多数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所在,是中国内部事务,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

◆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宪法都规定,行使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平集会自由、接受公开审判等项权利都可基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等原因受到必要限制。《欧洲人权公约》也有类似规定。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建立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严密法律体系,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方面毫不手软。

3.蓬佩奥:美国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自由灯塔。

错!

◆美国自我标榜为“自由灯塔”,但这不过是愚弄民众、欺骗世界的虚构幻境。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联合创办的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对美国民众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为近几年来最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7月1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只有12%的美国人对国家现状满意,87%的人不满意。绝大多数美国人对政府的运行方式不满意。盖洛普公司民调显示,美国人自豪感跌至20年最低,仅有20%的受访者对美国当前走的道路感到满意。美国白人的“极度”自豪感在过去20年里首次降至50%以下,而非白人则仅为24%。

◆美在全球范围非常不受欢迎,世界上只有三分之一的民众赞成美领导地位。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多国民众对美国的信任正在消失。调查人员访问了来自9个欧洲国家的1.1万人,其中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各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美国的看法变差了。美国声誉在法国和德国下降得尤其严重。46%的法国受访者和42%的德国受访者表示,美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因疫情危机“严重恶化”。2020年“最佳国家”报告显示,世界对美国的信任度自2016年来下降了50%,降幅居世界首位。

◆7月27日,美国盖洛普公司网站发布年度调查报告,表示“美国的领导力在世界继续不受欢迎”。美国眼中的“自由世界”尤其不认可美国的领导力。美国的欧洲传统盟友对其领导地位的支持率最低,其中,61%的受访者不满意美国的表现,仅有24%的人赞同;在英国,不认可美国的比例为65%;法国的数据也类似;在德国,美国的领导地位支持率甚至更糟,78%的人不认可美国表现。在政府紧跟美国的澳大利亚,民众也对美国的领导地位深表怀疑,67%的受访者不认可美国表现。

◆美国前副国务卿、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外交研究员塔拉·索南夏恩日前表示,美国正在失去全球领导地位,国际声望开始跌至谷底,正在被盟国所抛弃。在过去数年里,美国推出的许多关键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不受欢迎,尤其是“美国优先”的原则引发了不少盟国不满。皮尤研究中心在37个国家调查发现,认同美国正确处理国际事务的比例仅为20%。

◆美国公民人格尊严和隐私权遭受系统性侵犯。《达拉斯晨报》2019年12月6日报道,美国联邦、州、地方执法部门仅在得克萨斯州就设立8个秘密监视中心,共享情报监控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论坛。美国审计署2019年6月4日报告显示,联邦调查局的人脸识别办公室可以在无合法许可的情况下,任意检索包括6.41亿张照片的数据库。

◆美国对少数族裔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缺乏保护。美国内少数族裔饱受欺凌排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面临长期、广泛、系统性的歧视。仅就美国印第安人而言,美政府对其长期实行强制种族灭绝、隔离、同化政策。美国在其建国后的近百年时间里,通过西进运动大肆驱逐、杀戮印第安人。到20世纪初,美国范围内的印第安人口已从1492年的500万骤减至25万。如今,在美印第安人数量仅占美总人口的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非洲裔美国人的患病率是白人的5倍多,死亡率也远远高于白人,凸显美国的种族不平等。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人死亡、开枪射杀行为并不鲜见,仅2019年就达到1004起。在2018年美国执法部门报告的7036起因偏见引发的仇恨犯罪案件中,57.5%涉及种族族裔身份;而在涉及种族族裔身份的仇恨犯罪案件中,高达46.9%的针对非洲裔。在种族仇恨犯罪案件的5155名受害者中,非洲裔高达47.1%。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引发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举行紧急辩论并通过决议,对此提出强烈谴责,呼吁美方采取切实措施,保护非洲人后裔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美国在西方国家中贫富分化最为严重。《商业内幕》网站2017年1月报道,德意志银行首席国际经济学家托斯坦·斯洛克以收入水平来计算美国家庭财富的报告显示,美国最富有0.1%家庭的财富相当于最底层90%家庭所拥有财富的总和。1989年至2018年,最底层50%的家庭财富净增长基本为零。受疫情影响,自今年2月以来,美国雇主裁员数千万名,低薪工人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就业率比疫情暴发以前低了35%左右。

◆美国粗暴打压媒体,限制新闻自由。《华盛顿邮报》网站2019年4月报道,美国在年度新闻自由指数中的排名连续三年下降。2019年美国共有38名记者遭到袭击,发生记者被拒绝参加公开政府活动的事件28起,9名记者被捕或面临刑事指控。美国《纽约时报》《国会山报》和英国《卫报》等媒体频频披露记者在报道美国弗洛伊德抗议活动过程中遭袭和被捕的新闻,仅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间,就有148名记者被殃及,其中40名记者遭子弹射击,34名记者遭警察人身攻击,33名记者被逮捕或拘留,甚至一名女摄影记者左眼被橡胶子弹击中导致永久性失明。英国《卫报》网站2019年12月报道指出,本届美国政府“对新闻自由进行了有史以来最持久的攻击”。

◆美国政府滥用国家安全名义,动用国家资源抹黑攻击、围追堵截包括华为、字节跳动、腾讯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粗暴禁止国内运营商购买华为和中兴设备、打压包括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在内的中国社交媒体应用程序,违反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甚至明火执仗,强取豪夺。这样的国家怎么会成为中国人民的灯塔?!

◆美国《大西洋月刊》7月25日刊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托马斯·莱特题为《蓬佩奥有关中国的超现实演讲》的文章称,蓬佩奥说美国将组织“自由世界”,却在疏远并从根本上破坏“自由世界”;蓬佩奥鼓吹民主,却在(美国)国内支持并煽动破坏民主;蓬佩奥赞扬中国人民,却一概而论地称希望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普遍心怀叵测。美国的亚洲和欧洲盟友对一场全面的美中冷战感到恐惧,蓬佩奥言辞激烈的长篇大论将败坏(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名声。

4.蓬佩奥:中国渴望建立全球霸权,威胁国际条约,将国际条约作为主导世界的工具。

错!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表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之志。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人的一寸土地。相比之下,美国从未作出过像中国这样的政策宣示。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2019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美国在建国后的240多年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包括维护在联合国框架内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合作观、弘义融利的正确义利观,始终做国际关系准则的捍卫者、多边体系的维护者、国际秩序的稳定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会员国,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契约精神和国际法治,有诺必践,有章必循,有约必守,反对未经授权使用武力、毁约“退群”等有损国际法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行为。此外,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积极履行作为发展中国家对联合国应尽的财政义务。

◆中国签署或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20个多边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条约,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裁减军队员额400余万。

◆中国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义务,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提前两年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装机、发电和消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美国惯于借维护国际法之名,行谋取一己私利之实,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美国已经退出了十多项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严重损害了国际公平正义和全球和平、稳定、发展。

1982年,美国为维护其海洋霸权利益,拒不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至今仍未加入该公约。

1985年,美国因遭到尼加拉瓜申诉其武装干涉侵犯主权,宣布拒不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

1995年,美国宣称由于“国内预算困难”,退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并拒交拖欠会费。

2001年,美国宣称由于履行环保义务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至今。

2001年,美国在未能阻止讨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军事行动之后,宣布退出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大会。

2002年,美国为发展全球反导系统,正式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2002年,美国认为对美国军人、外交官和政治家不利,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2017年,因所谓“节省资金、敦促改革、抗议反以色列偏见”,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因认为多边贸易协定不符合美国最佳利益,有碍于美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美国宣布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美国政府认为《巴黎协定》阻碍美国经济的发展,称全球气候变化为“伪命题”,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2017年,因所谓“美国的移民政策必须始终由且仅由美国人决定”,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

2018年,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证实伊朗履行了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中作出的承诺且美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伊朗违反协议的情况下,美国坚持宣布退出经联合国安理会核可的全面协议,对伊朗实施单边制裁,并通过所谓“长臂管辖”极力阻挠其他国家履行协议。

2018年,因所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无法有效保护人权”等,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8年,作为对巴勒斯坦因美国搬迁驻以色列大使馆至耶路撒冷一事将美国告上国际法院的回应,美国宣布退出涉及国际法院管辖问题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强制解决争端之任择议定书》。

2019年,为不受束缚地发展先进力量,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

2020年,美国不顾盟友反对,宣布自5月22日启动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程序,将在6个月后完成。

2020年,美国国家安全机构讨论重启核试验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对此广泛批评,认为美若重启核试验将违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引发核军备竞赛,进一步损害全球战略稳定与安全。

2020年,美国政府为本国抗疫不力寻找“替罪羊”,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目前仍拖欠超过2亿美元的会费,需在退出正式生效之前缴清。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还曾多次威胁退出包括美韩自贸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北约甚至是联合国等在内的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条约。随意“退群”毁约,既违反契约精神,也违背国际道义。遵守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双向的,不能采取“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2月一项国际民调显示,有4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才是这个世界的重大威胁,在包括德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10个国家,大约一半或更多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力量和影响力对他们的国家构成重大威胁。近期一些美国媒体和美国专家学者公开表示,在地缘政治上对美国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别人,恰恰是美国自己。

5.蓬佩奥:中国破坏自由世界建立的基于规则的秩序,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是自由世界最大的挑战,自由世界必须战胜新的暴政。自由国家需要成立新的民主联盟应对中共,选择美国的国家不是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而是在自由和暴政之间作出选择。

错!

◆随意给他国贴上“自由”或“暴政”的标签是毫无根据的、荒谬的傲慢与偏见。20世纪的旧偏见无法解决21世纪的新问题。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彼此合作的互利共赢理应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挑动意识形态对立是蓄意在把世界引向一场新的冷战,是麦卡锡主义死灰复燃,有违历史潮流。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日在《外交》杂志刊文表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对美中两国紧张关系感到担忧,不希望被迫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区域安排必须是开放和包容的,不应有意无意地把任何一方拒之门外,破坏现有的合作安排,制造对立集团,或迫使各国选边站。大国竞争在所难免,但合作能力才是对治国之道的真正考验。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表示,中国通过加入1945年建立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重新获得了发展。中国无意推翻这一秩序,愿同美国合作。总之,一个繁荣的中国可以与一个繁荣的美国和平共处,但这在当前美国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似乎难以想象。

◆7月25日,一场由多国学者和活动人士自发组织的题为“拒绝新冷战”的在线视频研讨会在多个平台上同步直播。活动发起人、英国学者罗思义表示,这不是一份“亲华”声明,美国挑起的“新冷战”完全违背全人类的利益,是全人类共同威胁,反映了当前美国政府将自身政策强加于全世界并强迫其他国家服从的企图。

◆美国政府连续“退群”毁约,到处挥舞制裁大棒,无视国际义务和国际准则,已经成为国际秩序最大破坏者和当今世界最大不稳定因素。西方许多战略界人士指出,美国认为自己代表“自由世界”的想法是荒谬的,靠意识形态打造遏华联盟是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

◆美国打着“自由”的旗号多次策动政变支持外国军政府上台,多次发动“颜色革命”把其他国家搞乱。根据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林赛·奥罗克所著《隐蔽政权变化:美国的秘密冷战》,美国在1947年至1989年之间总共实施了64次颠覆他国政权的行动。菲律宾《马尼拉时报》2019年9月报道,过去10年内,美国入侵了20多个国家或策动了有关国家政权更迭。直到今天,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人民仍然深受战乱动荡之苦,实现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遥遥无期。美国鼓吹“自由”的真实目的,国际社会看得越来越清楚。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7月23日刊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的题为《如何毁掉一个超级大国》的文章指出,美国在单极时代采纳了自由霸权大战略,寻求广泛传播民主、市场和其他自由价值观,企图将整个世界带入美国设计和领导的“自由秩序”,是美国犯下的几个大错误之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把各国政治制度简单地二分为“民主”与“专制/举国体制”,就必然走向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导致双重标准,看不到事物的真相。美国和西方“民主国家”摆出了一副要和中国进行一场“民主政权保卫战”的样子,好像西方民主的威胁来自中国,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了。西方民主本身的危机只能来自自身内部,而非外在的挑战。

◆7月25日,4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召开会议并发表共同声明,指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言行越来越激进,这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任何形式的“新冷战”都将完全违背人类的利益,支持中美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关系,并致力于人类团结。

6.蓬佩奥:尼克松总统说:“直到中国有所改变,全球才能安全。”多年来美国与中国打交道的做法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尼克松总统希望引发的改变,与中国盲目接触的旧策略已经失败,美国必须促使中国改变。

错!

◆美国与中国并非“盲目接触”,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尼克松总统之所以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其目的不是要改变中国,而是为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1972年首次访华期间,对中国领导人坦言他“是为美国利益而来”。他还在人民大会堂发表祝酒词说:“我们开始会谈时就承认我们之间有巨大的分歧,但是我们决心不让这些分歧阻碍我们和平相处。你们深信你们的制度,我们同样深信我们的制度。”

◆所谓“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论调重拾冷战思维,完全否定了中美交往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不仅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也是对中美两国人民的不尊重。这种散布“政治病毒”的做法理所当然会受到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40多年来总体相安无事,没有兵戎相见,没有尖锐对抗,反而是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这本身就是中美接触的最大成果。中美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美国前资深外交官、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的中文翻译傅立民表示,改变中国政治制度从来都不是接触政策的意图,蓬佩奥断言美对华接触政策失败,完全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歪曲。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哈斯表示,蓬佩奥正试图让美国走上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美国没有能力决定中国的未来,更不用说改变中国。所有涉及中国的事情,都应由中国人民和他们的领导人来决定。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资深研究员希尔指出,蓬佩奥声称美方50多年的对华接触一无所获,但事实上该战略取得巨大成功。美对苏冷战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中战略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美中两国经济文化联系,中国向美出口廉价商品的同时成为美农民和制造商的出口市场,中国逐渐接受多边主义并成为负责任的防扩散国家,中国社会也呈现巨大进步和开放。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表示,未来的历史学家或许会惊讶,一个不足250年建国史的国家居然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个拥有4000年政治文明的大国。这种认为全世界都会走上西式发展道路的想法本身就是极其傲慢的;中国和美国有根本不同:美国认为,它有世界上最好的社会,其他国家只要照搬它就能变得更好。但我们在过去一些年里看到,让一个社会转型是多么难。当美国把所谓民主输往伊拉克后,那里以灾难结束。中国人有不同的立场,简单来说就是:只有我们中国人能成为中国人;你们选出对你们好的制度,我们选择我们自己的。中国现在变得更强大,当然也更有执行力。这就是现实。

7.蓬佩奥:美国无法再漠视美中之间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正如同中国共产党从未忽略过此差异。我们必须采取更有创造性、更果敢的方式推动中国共产党改变行为。

错!

◆每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都基于各自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任何势力都没有资格去否定其他国家选择的道路,任何国家也都不会按照别人的好恶来改造自己的制度。中国反复强调,中国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无意与美国全面对抗,无意同美国进行制度竞争和意识形态对抗,中国从不输出意识形态,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从不谋求改变美国的制度。美国现政府却不敢作出像中国这样的坦荡宣示。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现实国情不同,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稳妥处理。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奉行对华遏制政策,两国在朝鲜半岛甚至兵戎相见,随后陷入22年的对抗。上世纪70年代,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打开中美重新交往的大门,开启了两国和平共处、共谋繁荣之路。这段曲折历程充分说明,对抗冲突不符合中美双方各自的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的交往之道。为了两国和世界,中美双方不应寻求改造对方,而应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存之道。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时,中美两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双方都坚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搁置了彼此意识形态的差异。

◆1972年2月28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海公报”明确承认中美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并没有影响中美建立和发展两国关系。

◆1982年8月17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指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它与中国的关系,并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2009年11月17日,中美两国在北京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对方对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美方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

◆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模式。

◆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同意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拓展广泛领域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好分歧,加强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合作应对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和全球性挑战。

◆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告诉世人,双方共同作出的这一重大抉择是完全正确的。建交4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成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领域最广、共同利益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事实证明,对抗冲突不符合中美双方各自的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的交往之道。

8.蓬佩奥:要采取“不信任并要验证”的做法与中国打交道。

错!

◆蓬佩奥所谓采取“不信任并要验证”的做法与中国打交道,充满了浓厚的冷战思维和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的霸凌作风,也暴露了对中国的无知。中美两国的确存在互信赤字,根子在于美方一些政客固守冷战思维、意识形态偏见和零和博弈理念,误读误判甚至刻意歪曲中国的战略意图和内外政策。

◆国之相交,以诚信为本、平等相待为前提,以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为目标。两国关系是双向的,不能只要你对我负责,而我却不一定对你负责;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而不顾对方的利益和安全。如果设定中国是“潜在敌人”,最终势必要“制造一个敌人”。中美只有把对方看成合作伙伴,才能避免对抗,成为朋友。

◆中国的对美政策保持着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愿意与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构建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这需要中美双方相向而行,需要各自尊重国际法和国际规则,需要开展平等的对话协商。

◆美国不应指望一方面在全世界近乎疯狂地围追堵截中国、毫无底线地造谣污蔑中国、肆无忌惮地干涉中国内政,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在双边和全球事务中给予美方理解和支持。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有权利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权利保卫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获得的劳动成果,有权利拒绝任何对中国的霸凌和不公。

◆美国政府连续“退群”毁约,到处挥舞制裁大棒,无视国际义务和国际准则,已经成为国际秩序最大破坏者和当今世界最大不稳定因素。美国本届政府退出的国际条约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以往任何一届政府。最应该被实施“不信任并要验证”的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9.蓬佩奥:中国未能信守对世界的承诺,全球疫情死亡人数节节升高。

错!

◆中国政府在最短时间内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把疫情主要控制在了武汉。统计显示中国输出病例很少,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链。《科学》杂志研究报告评估,上述措施使中国减少了超过70万的感染者。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时,美国公开确诊病例只有1例。2月2日美国对所有中国公民和过去14天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关闭边境时,美国官方统计确诊病例只有10余例。3月13日,美国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时,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是1896例。4月8日,中方解除对武汉“封城”措施时,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达40万。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从1人到100万人,用了不到100天。目前,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569万,死亡人数高达17万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中国广泛分享防控经验,对外提供医疗防护物资,并积极派遣医疗队伍。截至5月上旬,通过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公开7版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设立20亿元人民币抗疫合作专项资金,同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120余场视频交流会议。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中欧成立联合专家组,中韩建立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向世卫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现汇捐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世界提供700多亿只口罩。积极响应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同意暂缓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今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债务本息偿付。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方支持帮助,认为中方行动体现了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精神,进一步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5月1日,美国疾控中心(CDC)网站发布该中心首席副主任舒沙特及“CDC应对新冠病毒小组”撰写的报告称,美1月21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后,疫情似在2月份得到控制,但随后迅速加剧。持续旅行输入、大规模聚会、病毒传入高危工作场所和人口稠密地区、检测规模有限导致隐性传播、无症状传播等因素促使美疫情在2月至3月加速蔓延。

◆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表示,美东北大学研究显示,该州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并非来自中国。《纽约时报》援引美国专家研究证实,纽约疫情主要传入来源并非亚洲。

◆加拿大几个大省疫情统计数据显示,病毒系由美国旅行者传入加拿大。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法国当地传播病毒毒株来源不明。俄罗斯输入病例无一例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卫生部数据显示,从东北亚输入病例所占比重极小。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表示,3月以后在日本扩散的疫情并非源自中国。

◆《纽约时报》发表《为什么说美国正在出口新冠病毒》文章指出,美国作为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正持续不断地遣返数以千计的“非法移民”,其中很多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据报道,4月末,危地马拉政府报告显示,该国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与被美国驱逐出境者有关,76名被驱逐者中有71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10.蓬佩奥:中国武汉的医生如能获准对新冠肺炎疫情示警,全球疫情不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错!

◆8月3日,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英国《卫报》撰文指出,中国医生迅速向政府发出预警,政府随即向全世界发出警告,然而西方国家没有听取这些警告。试图把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归咎于中国,就是要改写新冠肺炎疫情的历史,掩饰西方国家自身的失败。

◆新冠病毒是一种前所未知的病毒,人们对它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中国作为第一波受到冲击的国家之一,进行的是一场闭卷考,更加需要经过谨慎的科学研究,才能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未经研究就贸然下结论,是对科学和人民的不负责。

◆中方对疫情的应对公开透明、迅速且有效,不存在任何隐瞒和延误。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上报了她接诊的可疑病例后,中国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阻断疫情蔓延。中国及时对外提供信息,自2020年1月3日起,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等国家定期通报疫情信息。中国积极开展合作,第一时间同各国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分享疫情防控经验。美国忽略了中国发出的疫情警示,现在却反过来进行政治操弄,无端质疑中国在疫情防控问题上的透明度,这是对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不尊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广大医务人员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与病魔进行殊死较量,展开生命大救援,创造一个个医学奇迹。他们的职业操守、专业精神和意志品质受到中国社会各界高度肯定。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对他们授予一系列嘉奖和荣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和第一个报告疫情病例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张继先获得记大功奖励。许多医护人员和医疗团体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李文亮等8名医护人员被追授有关荣誉。日前,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所作杰出贡献。

◆美国政客将政治凌驾于科学之上,无视自身抗疫不力现实,频频抨击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疫情防控建议,福奇近日透露其家人甚至受到反对者的死亡威胁,不得不寻求安全部门的帮助。近日,超过3000名美国卫生专家签署联名公开信,批评白宫刻意败坏福奇的声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美国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但白宫刻意“抹黑”福奇,将他“边缘化”,转移公众的视线,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华盛顿邮报》7月20日评论称,在美政府引导下,许多美国人认为科学家和主流媒体夸大了疫情严重程度甚至捏造疫情,对科学专家的抵触成为政治议程的一部分。《纽约时报》援引美方“吹哨人”海伦医生及其团队经历报道称,面对可能是一个世纪以来都未曾见过的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国并未做出灵活的反应。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前局长里克·布莱特的专业建议遭遇卫生部高官“不友好的对待”,他本人因未按政府指令扩大药物使用范围遭报复性解职。美国疾控中心官网3月初停止更新并删除了新冠病毒检测人数及死亡人数的相关数据。

11.蓬佩奥:过去数十年里,中美关系呈现极不平衡态势,中国通过不平等贸易把供应链从美国“吸走”,导致美失去大量就业岗位、经济受挫。

错!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已互相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深度联接的利益共同体。

◆中美关系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中美关系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中国并不亏欠美国什么。在中美经贸合作中,中国从美国吸收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美国则获得了中国的市场,也占据了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两国从彼此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合作,美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美国家庭大幅降低了生活成本,美国企业更获取了丰厚利润。中国与美国都实现了大发展,实现了相互成就,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美经贸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中美互为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201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过63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400亿美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19年5月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是美国货物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年均增速6.3%,累计增长73.2%,远高于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56.9%的平均增幅。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金额731.7亿美元,中国在美国投资为促进当地发展、增加就业和税收作出了积极贡献。疫情期间,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5月份双边贸易额增至465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超过1.08万亿美元。

◆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累计已超过7万家,年销售额达7000亿美元,其中97%都是盈利的。苹果公司全球营收中占比超过10%的单一国家市场只有两个,一个是营收966亿美元的美国本土,另一个就是中国。美国通用汽车2017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42%,比美国本土市场还多出100万辆。美国高通公司在中国市场获得的芯片销售和专利许可费收入占其总营收57%。2020年5月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84%的美国企业不愿撤离中国,38%的美国企业将保持或增加对华投资,中国仍然是美国企业最青睐的市场。

◆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过去40多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了250多倍,支持美国内就业岗位约260万个,累计7.25万家美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绝大多数都获益颇丰。美中贸易委员会2019年5月1日发布的《2019年各州对华出口报告》指出,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美对华出口支撑了超过11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97%的受访美企业表示与中国做生意是盈利的。中国对美投资遍布美46个州,为美国内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4万个,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相当于美家庭收入的1.5%。根据美旅游协会统计,包括机票和食宿费用在内,每位中国游客平均在一趟赴美行程中要花费7000美元。

◆美国部分社会群体失业问题,主要原因是在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美国内经济政策失误和再分配、再就业机制缺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亚瑟·克罗博接受亚洲学会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十年美国人就业受到冲击问题在于美方未能根据形势及时调整国内政策。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报告也指出,美国制造业工作机会流失和工人失业同中国进口关联度不大。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发布报告称,美国消费者从中美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2004年至2015年,美国通过从中国进口产品使美国消费价格指数年均降低0.19%,有效缓解通货膨胀。中美贸易是帮助而非伤害了美国制造商和工人,据估算,2018年美国人每在“中国制造”产品上花费1美元,就有56美分流向美国企业和员工,并且通过进口中国产品,帮助美国制造业提高了竞争力、投资力度和创新力度。

◆美国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最终损害的是其自身利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评估指出,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减少19.5万个就业岗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估算,2018年美国对华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付528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多支出414美元。近日,160家美国企业向美国会提交要求取消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联名信中称,由于对华加征关税,2019年美民众为此多支付500亿美元,每个家庭平均多支出1277美元,美上市公司市值缩水1.7万亿美元。

◆美国强行让中美经济“脱钩”,切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搅乱全球经贸格局,才是对两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最大威胁。美前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前助理国务卿戈登认为,特朗普政府忽视了两代美国人从对华贸易中获得的好处,即进口负担得起的消费品、对高端制造业的低成本投入和在服务业、农业方面的出口盈余。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和“脱钩”严重损害美工人、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据穆迪公司统计,对华贸易战让美国失去约3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每户家庭因价格上涨损失约600美元。

12.蓬佩奥:中国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

错!

◆中国是全球创新大国和知识产权大国,一直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新投入的规模和增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研发经费支出从2006年的3003.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9677.9亿元,年均增长17%,世界排名从第6位上升至第2位。研发人员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中国的《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发展也很快,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中国持续采取有力措施,出台了多项加强知识产权的政策举措,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和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大幅提高了侵权违法成本;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强调要着眼于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保护整体水平。中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2019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78.98分。欧盟商会发布的2019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585家在华欧盟企业,约六成认为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力度明显加强。美国商会2019年3月发布的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专门指出,中国在网络销售环境改善、药品专利执法等方面的成绩尤其突出。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称,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今年7月29日举行反垄断听证会。在被问及“是否相信中国政府从美国公司盗取技术”时,苹果、谷歌、亚马逊首席执行官纷纷表示,未遇到此类案例。

◆雅虎新闻网援引美国政府官员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下密令授予中央情报局(CIA)更多发动网络攻击的权力”。这项秘密授权使中情局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秘密网络行动,无须得到白宫批准。自从密令签署以来,中情局已实施了至少12次行动。今年3月3日,中国网络安全公司360发现美国中情局的网络攻击组织“APT-C-39”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1年的网络攻击渗透。在此期间,中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大型互联网公司及政府机构等多个单位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攻击。

13.蓬佩奥: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方间谍和盗窃知识产权的枢纽。

错!

◆美国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旨在推动中美“脱钩”,是其打压中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遭到绝大多数美国理性人士强烈反对。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美建交后中国在美国开设的第一个总领馆。41年来,驻休斯敦总领馆始终致力于促进中美各界相互了解和各领域友好合作。针对美南地区疫情持续蔓延,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分别向休斯敦市和哈里斯郡捐赠口罩,并积极协助上海市、山东省、深圳市分别向休斯敦捐助防疫物资。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的人员构成和数量对美方是公开的,把该馆说成是中方间谍和盗窃知识产权的枢纽,有违外交常识,十分荒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休斯敦纪事报》、英国广播公司等报道指出,美国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特朗普在选举前对中国采取的强硬措施,以支撑其不断下降的支持率,中国成为其最易攻击和用来拉抬选情的目标。《纽约时报》质疑有关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有从事“颠覆活动”的历史、是中国盗取美国科研成果的“中心”说法,认为没有任何依据。休斯敦市市长西尔维斯特·特纳表示对美方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感到震惊,希望美中和平解决分歧,重启驻休斯敦总领馆。

◆《休斯敦纪事报》报道,中国是休斯敦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该地区从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受益良多,驻休斯敦总领馆已成为休斯敦地区同中国开展旅游、贸易和文化合作的桥梁。

14.蓬佩奥:很多中国留学生和员工来美国剽窃知识产权。

错!

◆美方对中美正常的科学、人文交流合作搞有罪推定,罗织“莫须有”罪名,所作所为与其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等理念和美领导人公开作出的承诺背道而驰,与开展国际人才交流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给中美正常人文交流与人员往来带来严重消极影响。

◆40多年来,中美两国人文交往广泛深入,中美之间每年人员往来达500多万人次。教育科研交流合作更是成果丰硕,双方都从中受益。40多年间,有33万多名美国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是最受美国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之一。中国也已连续10年成为美国海外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仅2018至2019学年,中国在美国留学生总数就达37万人,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1/3。此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数据显示,中美互为第一大国际合著论文合作对象,相互依赖远超其他国家。

◆中美加强科技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马可·波罗”智库6月中旬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报告显示,中国的大学为美国研究机构培养了近三分之一的相关人才。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与中国的人才供给密不可分。

◆哈佛商学院商业管理学教授威廉·克尔在其著作《全球人才的礼物》中介绍,如今美国超过10%的发明是由华裔科学家创造的。以2018年为例,在美中国留学生达37万,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近200亿美元。美国政客对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为美国科技进步所做出的贡献视而不见,无视很多本国学者的反对,一意孤行,损害的正是美国自身的利益。

◆针对美国土安全部发布通告表示仅上网课的留学生将无法取得赴美签证或维持当前签证,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已提起诉讼案,认为不对只上网课的国际学生发签证无正当理由、未经公众评议且考虑不周,违反了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美国各地高校和高等教育团体纷纷加入两校提起的诉讼或自行提起诉讼。许多美国高校和高等教育团体用“最糟糕的政策制定”“残酷和不计后果”“极大的误导”等来形容美国政府出台的留学生签证新规。

◆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带着意识形态偏见,不断监控、骚扰甚至任意扣押在美中国学生学者,对中国学者进行有罪推定式指控,公然罗织所谓“从事间谍活动”等荒谬罪名。美方做法严重侵害了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干扰破坏中美之间正常的人文交流,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不仅违背道义,也在自毁形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莱夫2019年就在一封致全校的公开信中表示,针对华人“不公平的审查”会“造成一种无根据的怀疑和恐惧的有毒气氛”,对这所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和美国造成伤害。

15.蓬佩奥:中国将其宣传分子派至美国的新闻发布会、学校、研究机构等。

错!

◆美方有关言论充分暴露了其意识形态偏见。判断媒体的标准不应是各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而应是新闻报道本身的客观真实和公平公正。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媒体管理和运作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美方不应从自身意识形态出发,用自己的标准评判他国媒体。中国媒体在美机构一向遵守美国法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在美正常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从不干预美国内政,多年来为增进中国民众对美国的客观了解和友好感情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和人员的正常新闻报道活动无端设限,无理刁难,不断升级对中国媒体的歧视和政治打压,限制中国媒体新闻自由。2018年12月,美司法部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北美分台登记为“外国代理人”。2020年2月18日,美国务院宣布将新华社等5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作为“外国使团”列管,要求提交工作人员、所拥有不动产等信息。2020年3月2日,美国务院宣布自3月13日起,将作为“外国使团”列管的5家中国媒体驻美中国籍员工数量削减60人,削减比例达40%,变相驱逐中国驻美记者。

◆长时间以来,美方在签证等方面对中国媒体记者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对所有中方记者只发一次入境签证,记者回国或赴第三国后,需重新申请签证,其中9名常驻记者离美后无法再次入境。而美方给予其他国家和地区记者多次入境签证。中方记者在申请赴美签证时被要求提供大量额外材料,美方常以行政审查为由延长签证审批时间、无限期拖延甚至拒签,2018年以来共有20余名中国媒体记者遭到美方无限期拖延甚至拒签。部分中国媒体记者自去年12月中旬申请赴美签证,至今未得到美方任何反馈,护照也未退还。今年5月,美方将中国驻美记者包括常驻联合国记者签证停留期缩短为90天,这意味着每90天就要申请一次签证延期,如果延期申请得不到批准,记者将被迫离开美国,严重干扰中国媒体在美开展正常报道活动。

◆目前在华常驻外国记者约有500人。中方一直积极为外国驻华记者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外国记者申请常驻记者证延期,通常都会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长期以来,美国驻华记者凭其有效证件可以多次往返中国,无需申请新的签证。2019年一年,美国在华常驻记者出入中国超过700次。中方始终欢迎各国媒体和记者依法依规在中国从事采访报道工作,并将继续提供便利和协助。

◆截至2020年7月,共有28家美国媒体在中国内地常驻,在北上广深共设机构34个,其中有美籍记者29名,非美籍记者34名,雇员135名。此外还有20多家美国媒体在香港运营,有400多名工作人员。美国记者可以自由来去外交部记者会,不受限制地提问。近年来,一些美国媒体歪曲事实,炮制了诸多假新闻,对新疆和香港事务指手画脚,不遗余力抹黑攻击中国,甚至攻击中国政治制度。中方反对针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反对借所谓新闻自由炮制假新闻,反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

16.蓬佩奥:中国企业不归独立董事会管理,多为国家所有,也不追求利润。华为就是个绝佳的例子。

错!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共有私营企业1561.4万个,国有控股企业24.2万个。私营企业数量比2013年末增长178.6%,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由68.3%提高到84.1%。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全部企业的1.3%。

◆创造财富、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然基因,也是其最重要的职能。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355.5亿元;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283.9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80.0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181.9亿元。

◆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华为是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中国政府不持有华为的股份,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104,572人,参与人仅为公司员工,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机构持有华为股权。

17.蓬佩奥:华为不是清白的电信公司,而是美国国家安全威胁。

错!

◆30多年间,华为从一家小微企业成长为世界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以优质服务造福全球17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获得各国民众高度评价,也为世界通信行业提供巨大商机,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华为每年在全球采购量近800亿美元,覆盖13000家供应商,140多个国家。其中在美国的采购量就接近190亿美元。

◆华为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华为早就公开表示,愿同所有国家签署“无后门、不监听”协议,也愿在任何国家建立网络安全评估中心,接受外方检测。这足以证明华为的清白和透明。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公司和任何一个人能够拿出确凿证据证明华为对他们构成安全威胁。华为出资在英国设立网络安全检测中心,接受英国专家检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能做到这一点,也没有任何一家美国企业能做到像华为这么光明磊落。

◆华为现在87,805项专利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有11,152项核心专利是在美国授权的。德国专利数据库公司IP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华为是5G标准必要专利中申请数量最多的企业,占到总申请数量的15.05%。欧洲专利局发布2019年专利指数显示,华为2019年在欧洲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其中5G必要专利数量超越所有美国企业。

◆美国政府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滥用国家安全借口,动用国家力量无端打压和制裁华为,是赤裸裸的经济霸凌行径。对美国而言,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霸权的代名词。

◆2020年7月20日,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主任、国际政治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发表署名文章《华为与安全问题的老生常谈》提到,反复强调华为技术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唯一真正明显的事实是,华为的技术极具竞争力,并将中国置于领先地位。这就是他们试图通过将华为归类为‘安全’威胁来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真实目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表示,美国捏造华为是全球性威胁的观点,并且试图破坏其盟友与华为的关系。美国失去了在5G上的领先地位,而这是新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农村无线运营商协会估算,25%的协会会员企业使用了华为或中兴公司的设备,更换这些设备需要花费8亿至10亿美元,一些美国农村地区可能会立即失去基本通讯网络。美方一些人鼓吹禁止本国农村电信运营商从华为和中兴公司购买设备或服务,损害的最终还是本国企业和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18.蓬佩奥:各国在5G问题上要成为“干净国家”,防止本国公民信息流入中国。

错!

◆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搞有罪推定,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以政治手段干预经济,违背了其多年来在国际上鼓吹的自由市场、公平竞争、企业家精神,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也严重影响了全球5G和数字产业发展前景,损害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中国政府从未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反当地法律的方式、通过安装“后门”等形式为中国政府采集或提供位于外国境内的数据、信息和情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一直致力于完善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法规。中国民法典、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等作出明确规定。

◆“9·11”之后,美国出台的“爱国者法案”要求网络公司定期提供用户信息。根据“棱镜门”事件曝光情况,在美国情报部门监控下,美国人的通话、通信、文件、语音等数据没有个人隐私可言。美国曾经特别亲密的盟友国家领导人的通话也长期遭到美国窃听。事实表明,恰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实施了最大规模的网络监控和网络窃密行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黑客帝国”。联合国为此通过了欧洲国家提出的有关“数字时代隐私权”的决议。

◆2019年5月德国《每日镜报》报道称,经过多年审查,英国政府、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及欧盟委员会等机构都没有发现华为存在明显“后门”。而在美国思科提供的设备中,却经常能发现安全漏洞,2013年至今至少已经有10起,更符合所谓的“后门”描述。

◆美国思科设备存在安全漏洞,已经曝出很多起“后门”事件。思科故意向政府销售包含严重安全漏洞的视频监控套件,并被思科经销商NetDesign的视频监控专家提起诉讼。思科这一“留后门”的行为最终导致其于2019年赔付860万美元。

◆苹果公司早在2014年就承认可通过苹果手机系统“后门”提取手机用户的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个人数据。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公开表示,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从未要求苹果公司与其开展安全合作,而美国中情局却这么做了。“脸书”公司也被曝出用户账号有“后门”。

19.蓬佩奥:中国在新疆设立“集中营”进行压迫。

错!

◆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集中营”。新疆依法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它们与美国推行的“社区矫正”、英国设立的DDP项目(“断念与脱离”课程)、法国设立的去极端化中心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为了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而采取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符合《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等一系列反恐决议的原则和精神。

◆用“集中营”来称呼新疆教培中心是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别有用心的做法。美国政府支持的非政府组织“中国人权捍卫者网络”仅凭对8个人的采访和粗略估算,就得出了“新疆地区2000万人口中,10%的人被拘押在所谓‘集中营’”的荒谬结论。美国“灰色地带”新闻网站的调查显示,伪学者郑国恩根据一家总部位于土耳其的流亡媒体组织--Istiqlal TV的一篇报道编造了“新疆在押人员总数超过100万”的耸人谣言。据“灰色地带”揭露,Istiqlal TV根本不是一家公正的新闻组织,它一边推进分离主义,一边接待各种极端分子,连郑国恩本人也承认自己的估算“没有确定性”。

◆一段时期以来,新疆深受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之害。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16年年底,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新疆策划实施了数千起暴力恐怖案(事)件,造成大量无辜群众被害,数百名公安民警殉职,财产损失无法估算。通过依法开展反恐、去极端化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新疆已连续3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新疆教培中心针对学员普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低、缺乏法治意识和就业技能、不同程度感染宗教极端思想等问题,开展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和去极端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目的是从源头上消除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教培中心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和保障学员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不同民族学员风俗习惯,提供各项生活设施,设有法律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室。所有学员均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免费参加全民健康体检。目前,参加“三学一去”(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和去极端化)的教培学员已全部结业,在政府帮助下实现了稳定就业,改善了生活质量,过上了幸福生活。

◆2019年10月,60多个国家在联大发言支持中国的治疆政策,其中30多个是伊斯兰国家。而在少数批评中国治疆政策的国家里没有一个是伊斯兰国家。2018年12月底以来,联合国官员、外国驻华使节、有关国家常驻日内瓦代表、媒体记者和宗教团体等70多批团组、90多个国家的1000多人赴疆参访。他们普遍表示,新疆反恐、去极端化做法符合联合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基本人权的宗旨和原则,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

◆很多亲身参观过新疆教培中心的外国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和媒体均表示,中国政府在新疆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民生措施,造福了这里的各族人民,令社会欣欣向荣、充满活力。到新疆之前以为教培中心是“集中营”,亲眼目睹学员在教培中心的学习生活之后,才发现学员是在接受技能培训,还能参加各种兴趣爱好课题,所谓“集中营”都是西方政客和媒体恶意传播的谎言。

20.蓬佩奥:中国违背在香港事务上对世界作出的承诺。

错!

◆中国中央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中央政府将继续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中国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与《中英联合声明》无关。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中英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与英方有关的条款已全部履行完毕。《中英联合声明》关于对港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中方的政策宣示,已充分体现在全国人大所制定的基本法中。中方有关政策都没有改变,中方会继续坚持。

◆2020年6月30日至7月17日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4次会议上,针对少数西方国家就涉港等问题攻击诬蔑中方,共有70余国一致支持中国正当立场,谴责利用香港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声音和公正立场。人心向背,不言自明。

◆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最繁荣、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到2019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87万亿港元。多年来,香港作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从未改变。截至2019年末,香港股市总市值接近5万亿美元,仅次于纽约、上海和东京。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排名,香港回归以来排名总体逐年上升,2015-2020年间,有4次荣登世界前两名位置。

◆截至2019年,香港已连续25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最自由经济体。

21.蓬佩奥:中国共产党加强对香港管控,香港民主自由受到压制。

错!

◆回顾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没有民主,没有一任港督是由港人民主选举产生,绝大部分时间立法机构成员更是直接由港督任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香港回归以后,根据基本法,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港人依法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事务,香港居民前所未有地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这是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承认的事实。

◆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宪法都规定,行使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平集会自由、接受公开审判等各项权利都可基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等原因受到必要限制。《欧洲人权公约》也有类似规定。近一年多来香港局势的发展充分表明,国家安全得不到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就无从谈起。去年“修例风波”期间,暴徒公然鼓吹“港独”,到处打砸抢烧,肆意攻击无辜平民,破坏公共设施,挑战政府管治,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升级,外部势力非法干预有恃无恐,使香港居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也极大影响了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出现这种乱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安全根基不牢。国安立法目的就是堵上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

◆香港国安法仅针对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四类犯罪行为,惩治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保护的是遵纪守法的绝大多数香港市民。任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和执法,都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符合法定职权、遵循法定程序,不仅不会影响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言论、新闻、出版、集会等各项权利和自由,反而会让这些权利和自由在安全环境下得到更好行使。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不受影响,特区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不受影响。“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会变,高度自治不会变,法律制度不会变。立法将更好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更好保障香港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为解决经济民生等深层次矛盾问题创造条件;也将有利于维护香港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消除商界人士对社会乱象的担忧,为世界各地愿意在香港工作、投资和生活的人创造更好的条件。

◆香港国安法是民心所向。短短八天,有近300万香港市民签名支持立法,各界发起的“反美国等外部势力干预”全港网上签署行动在半个月时间里即有165万人支持。香港总商会等香港多个商会发布声明支持香港国安法,指出立法对香港未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利社会回稳。在港运营的4000多家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和办事处,没有出现离开香港的情况,香港恒生指数在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美国宣布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待遇的情况下连续高开高走,直观反映出金融市场把香港国安法视为利好。

22.蓬佩奥:中国军力不断提高,威胁性大大增强。

错!

◆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不渝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是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是维护自身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需要,也是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需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积极履行大国军队国际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新时代国际军事合作,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贡献。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累计参与2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万余人次,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30年来,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不畏艰险,前赴后继,为冲突地区和当地民众带来和平与希望。今年,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全体410名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第23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中上百名官兵得到联合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嘉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多国防务部门和军队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为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疫情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老挝、柬埔寨等4国派遣军队抗疫专家组,通过空军运输等方式向巴基斯坦、俄罗斯、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提供防疫物资援助,与俄罗斯、南非等10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召开视频会议交流疫情防控经验。

◆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破坏国际秩序、霸凌行径挑战国际关系准则,是当前世界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美国2019年军费预算超过7160亿美元,占各国军费总开支的40%以上,相当于美国后面9个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美国2019年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3.5%,而中国近30年每年国防开支占GDP比例不到2%,不仅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也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军费支出更低,仅占美国的1/22,英国的1/9,日本的1/5。

◆美国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个军事基地,在建国240多年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过仗。美国强行推行“政权更迭”、煽动“颜色革命”,动辄极限施压,造成地区动荡和人民苦难。2001年以来,美国非法对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阿富汗等国发动战争和军事行动,师出无名,花费财政开支超过6.4万亿美元,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万,数千万人流离失所。

23.蓬佩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不保护中国人民。

错!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爱民为民的人民之师。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永远为人民而战。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抗洪抢险,或是抗击疫情,人民子弟兵始终冲锋在前,日夜奋战,义无反顾地用血肉之躯筑就保卫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军民鱼水情”已经融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因和血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决策部署,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陆、海、空三军军医大学抽调450余人的解放军医疗队驰援武汉抗疫一线,全军一万余名医护人员全力投入抗疫,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6月以来,中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洪涝灾害,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闻汛而动”,紧急出动2.9万名官兵赶赴抗洪一线,抢筑堤坝,救援被困群众,安置受灾群众,在关键时刻发挥了抗洪抢险突击队的作用,守护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把参与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为党分忧、为国兴利、为民造福。到今年5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定点帮扶的4100个贫困村、29.3万户贫困户、92.4万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解放军亮眼的扶贫答卷上,书写的是“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时代新篇章。

24.蓬佩奥:中国非法主张南海主权权益,在南海问题上践踏国际法。

错!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南海有关岛礁和相关海域行使有效管辖已达上千年。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充分历史和法理依据,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航行,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南海诸岛。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确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

◆许多外国文献记录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中国人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事实。1868年出版的英国海军部《中国海指南》、1925年美国海军航道测量署发行的《亚洲领航》(第四卷)、1933年9月在法国出版的《彩绘殖民地世界》杂志和1940年出版的日本文献《暴风之岛》等均记载了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情况。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长期开发经营和主权管辖历来为周边国家所承认,已具有习惯国际法基础;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确定的二战后国际法秩序安排,恢复了对南海有关岛礁及海域行使主权及其他合法权益,维护和巩固了二战以来南海区域的国际法秩序,得到包括美国在内世界上许多国家承认。二战后,中国收复南沙群岛,并对其进行持续有效管理。

◆1948年,中国政府正式公布南海断续线,重申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利,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受到任何国家质疑。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国际社会包括南海沿岸国家从未就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提出过质疑。后来,由于南海发现石油,一些国家才开始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领土要求。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有关当事国开始派军队武力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目前,中国南沙群岛42个岛礁被他国非法侵占。

◆目前南海争议海域正在生产作业的众多油井中,没有一口是中国的。中国在南海进行的油气开发、渔业捕捞等活动均是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南海当事国商谈搁置海上争议,推动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

◆在中国和东盟各国努力下,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同意早日达成COC,展现了地区国家齐心构筑地区规则、合力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信念。

◆关于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决,中方早已郑重声明该裁决无效,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中方上述立场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领土主权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对于海洋划界争议,中国已于2006年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排除性声明,排除了强制争端解决程序。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任何国际司法或仲裁机构行使管辖权必须以当事国同意为基础。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不顾中方反对,强行管辖国家未予同意的事项,严重违背主权原则和国家同意原则。仲裁庭成立缺乏合法性,组成缺乏公正性,对案件审理缺乏管辖权;其“裁决”政治偏向露骨,法律适用牵强附会,事实认定漏洞百出,挑战国际法基本准则,损害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和完整性。荷兰知名国际法学家兹瓦特教授称,“仲裁庭的裁决在东亚必将被视为‘毒树之果’,无法得到认可和支持”。

◆中国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得到国际社会普遍理解,有近120个国家表示支持。

◆美国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基于维护其海洋霸权利益的考虑,最大限度地维护其海洋霸权地位。

◆《南华早报》今年7月28日以“是美国正在南海搅局”为题刊文认为,美并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没有资格却自认为可以妄评他国之间的争议,这难道不奇怪吗?蓬佩奥劫持有关争议以推进其自身意图的居心昭然若揭。

25.蓬佩奥:中国导致全球海上贸易的安全性降低。

错!

◆恰恰相反,中国为保障全球海上贸易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始终坚持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国长期致力于参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人道主义行动,推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维护国际海运安全。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中国派遣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常态化反恐、反海盗护航行动,迄已派出了35批护航编队,为6800多艘商船提供护航,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国商船和国际组织船只。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安全、高效的护航行动,赢得了世界各国商船的信赖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外国商船主动寻求中国海军护航。巴拿马籍“圣箭”号商船船长维尔吉利奥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发来的邮件中写到:“衷心感谢你们为我船提供的护航帮助。”

◆中国始终通过海洋开展国际合作。作为我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十多年来,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此外还多次参加台风等灾害的救援行动以及国际军事演习。这艘承载着中国道义的“生命之舟”“友谊之船”在全球留下了温暖航迹。

◆中国为国际航运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疫情期间,中国交通运输部编制、发布了《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对患病海员紧急救助处置指南》,指导全球航运业加强疫情防控。国际海事组织先后数次向174个成员国推荐这些海运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分享抗疫经验,与国际社会团结应对疫情给国际航运带来的严峻挑战的又一具体实践。

◆仅2013年至2016年,中国就在南海海域发生的船舶遇险事故中成功救助中外籍遇险人员至少3396人。针对南海海域特点和实际情况,中国在广东、海南设置了3个救助站点,并长期部署专业救助船舶进行值守。2018年7月以后,“南海救115”轮、“南海救117”轮和“南海救116”轮在南海南部海区轮换值守,圆满完成17起救助任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37名、遇险船舶5艘,获救财产价值约3900万元人民币。路透社2016年1月报道,一些船东认为,中国在南海的更多存在有利于这片海域的安全。一名新加坡船东说,如果中国搜救力量部署在有关岛屿,响应时间可能会更短,会增加营救机会。

◆自2015年5月开始,中国陆续在南沙岛礁建成5座大型灯塔,并提供综合导航助航服务,承担着服务航海保障、海上搜寻救助、航行安全、渔业生产、海洋防灾减灾等功能,大大提高该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能力。2018年10月,中国在南沙有关岛礁启用岛礁海洋观测中心、气象观测站、南沙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等,提供更多公益服务,为南海航行安全和沿岸国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1979年美国抢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前推出“航行自由计划”,就是要在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维护美国军事力量横行各大洋的“自由”,挑战新的海洋秩序。所谓“航行自由计划”不符合公认的国际法,无视众多沿海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严重危害地区和平稳定,其实质是以“航行自由”为名,推行美国的海上霸权,一向遭到国际社会广大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

◆美国是全球海上安全的最大破坏性因素,动辄截停、扣押他国商船、油轮,频繁威胁对他国及重要航道实施海上封锁,不断在“争议水域”组织军事演习,挑动局势升温。美军方部分学者甚至叫嚣使用“私掠船”攻击中国商船。

26.蓬佩奥:美国应该通过强化在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峡自由巡航行动、组建太空部队来防止中国侵略扩张。

错!

◆5000年文明孕育的中国从来没有侵略扩张的基因。中国对外政策保持着连续性、稳定性。中国一贯严肃认真履行包括《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从未扩大自己的主权声索,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与邻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

◆中国尊重和支持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与飞越自由,积极维护国际航运通道的安全和畅通。事实上,南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自由的海上通道之一。全球50%的商船和1/3的海上贸易航经该海域,每年10多万艘商船通过该海域。南海航行与飞越自由从来不是问题。但美打着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旗号,损害沿海国主权与安全、扰乱地区和平与稳定。

◆美本届政府上任以来,把“航行自由”等同于军事行动自由,已在南海地区搞了20多次所谓“航行自由行动”。今年以来,美国军机在南海活动近3000架次。“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平台8月5日发布消息称,当天21时许,美国空军1架E-8C“联合星”监视飞机进行抵近侦察,曾一度飞行至距离广东近海的领海基线59.27海里(约109.77公里)处。7月,该型飞机曾在两周内六次进入南海地区侦察。美还把双航母舰队开到南海大搞军事演训,鼓动其盟友和伙伴也把军舰开到这片海域,唯恐南海不乱。美方举动严重损害地区和平安宁,不符合所有南海沿岸国的利益。

◆外空是全球公域。中方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这不仅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也是各国共同责任。中国致力于共同努力维护外空持久和平与安宁,反对把外空作为新的战场。与此相反,美将外空定位为“新的作战疆域”,成立外空军和外空司令部,并计划在外空部署反导拦截器,刺激外空军备竞赛,加剧外空武器化和战场化风险。

来源:参考消息

展开
收起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商业模式研究

一、全球视野:灵活用工发展前景广阔

1.1全球万亿市场空间,受经济、人口、制度影响

据WorldEmploymentConfederation(WEC),2016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市场规模490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3.5万亿,不包含在线招聘),同比增速17.7%。根据人员在企业受雇佣的不同阶段产生的需求,人力资源服务业可分为灵活用工服务、直接招聘、在线招聘、企业信息管理服务、招聘流程外包服务、职业生涯管理等细分子行业。其中,灵活用工(AgencyWork)规模占比最高,达到70%。

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用工市场,根据WEC,2016年美国用工市场规模达到1220亿欧元,全球占比超过30%,排名第二的日本市场规模437亿欧元,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330亿欧元。

从岗位分布来看,灵活用工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2016年全球制造业、服务业的岗位占全球灵活用工行业比重达到73%。

灵活用工主要用来解决突增、巅峰期、季节性的人员需求,以及在内部资源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时获得特殊专业性人才、替代缺席员工等工作场景。在海外,灵活用工业务涵盖内容较广泛,包含劳务派遣、外包用工、非全日制用工、退休返聘、实习生等劳务用工,以及其他招用短期或临时性人员的用工方式,用工方式受到各个国家政策规范、实施细则的影响,例如在日本,灵活用工被称为劳动者派遣(LaborDispatch,其模式与我国的灵活用工更为类似),美国为就业服务(Staffing/Work/Employment),欧洲为中介服务(AgencyWork)。

对于求职者,灵活用工满足了更多样化的就业要求。据StaffingIndustryAnalyst发布的2016年灵活用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8%的人认为灵活用工是帮助自己找到永久性工作的一种手段;12%的人认为灵活用工是自己在寻找永久性工作过程中的主要收入来源;11%的人认为灵活用工能让自己学习新技能、获得工作经验。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用工供需失衡,以及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驱动行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政策层面,为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就业,各国政府不断放开相关政策限制,劳动力流动性提升,促使行业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完善的财税体制奠定规范发展的土壤。招聘、用工等涉及企业员工成本、用人风险、员工福利待遇,财税、薪酬体系越复杂,企业越倾向于通过专业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商寻求用工服务。此外,规范化、法制化的财税体系建立起明晰的制度框架,有助于人服企业合规化、市场化发展。

1.1.1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劳务派遣法不断放宽

195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结构遵循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路径。日本真正的战后复兴开始于1950年,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当时就业人口为4000万人,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林业和渔业的人口为1500万。1964年,日本从事制造业的人口首次超过农林业人口。此后30年间,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制造业成为日本人最大的就业领域。伴随1991年泡沫经济破裂,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扩大就业,加大公共设施投资力度,劳动力从制造业、农林业向土木工程业转移。1990年代末,日本财政困难,公共工程费用难以为继,土木就业人口持续下降,商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提升。2000年以来,伴随产业升级,日本信息和通讯以及医疗保健就业人数占比则有明显提升。

为缓解产业结构变化下的劳动力不足,日本对劳务派遣的限制不断放开。明治维新之后,劳动力整体供应不足,为保留企业员工,日本政府先后颁布《从业者雇佣限制令》(1939)、《从业者移动防止令》(1940)等,通过立法确立终生雇佣制度。1960年代,日本对外贸易量迅速提升,对翻译员、打字员、话务员等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劳动力需求明显增加,但有偿职业介绍仍被法律禁止。1986年日本颁布实施《劳务派遣法》,承认劳务派遣合法地位,此后伴随经济快速发展,为缓解劳动力不足,日本对于灵活用工的政策规定在适用岗位、派遣期限等方面不断放宽。

2017年,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日本非正式就业人数达到237万(包含兼职、临时工、灵活用工等),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已达到35%,其中通过中介机构就业的灵活用工人数为134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达到2.5%。据日本劳动厚生省,制造行业派遣人数占比在30%以上,批发零售、信息通信占比分别在10%以上。

1.1.2美国:雇佣自由为原则,劳动力流动性较高

在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产生大量用人需求。很多美国城市的中小企业开始雇佣家庭妇女作为上班族从事兼职工作,凯利女孩(KellyGirlServices)等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应运而生,提供专门的用人服务,并伴随经济增长快速扩张。1980年以来,美国管理、专业类以及服务业岗位就业人数占比提升,销售和办公室岗位以及生产运输搬运类的就业人数占比下降。

美国以“雇佣自由”为原则,具有较高劳动力流动性。美国一直游离于国际劳工组织之外,从来没有禁止过私营职业介绍所的发展,只是针对其弊端做一些必要的管制,总体上为私营职业介绍所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针对灵活用工这一用工形式,美国以“雇佣自由”为原则,缺乏专门的全国性法律体系,部分州制定单独的法律对灵活用工进行规范管理。

据美国劳工局(AmericanStaffingAssociation),2017年美国用工行业中,灵活用工(Tempoary以及Contract)占比83%,正式招聘(SearchandPlacement)占比17%。岗位分布来看,2017年灵活用工中制造业人数占比在37%,其次为办公室行政岗位,占比28%,其余为专业、管理岗位(13%),工程、信息技术及科学岗位(13%)以及健康医疗岗位(9%)。

1.1.3欧洲:劳动力流动性提升,政策不断放开

二战后,因马歇尔计划的帮助,欧洲各国经济迅速复苏,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表现为:1)第一产业占经济比重下降,如德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50年的10.2%下降至1980年的2.1%。瑞典的农林牧渔业占比则从1965的7%下降至1979年的4%。

2)二战后,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流水线作业为特点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方式在欧洲盛行,第二产业占经济比重提升,1970年代后,以石油危机带来的能源成本提升为导火索,西方经济进入长期的低增长状态,第二产业占比有所下降。3)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升。

伴随产业结构的变化,欧洲各国就业结构随之出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情形,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因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了结构性失业,为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力供给,各国针对此出台了很多劳动力服务政策,开始注重劳动力培训、健全劳动力保护政策及法律、合法化营利性职业介绍中介、放开对灵活用工的限制。

服务业存在对劳动力技能要求较低以及工资较低的特点,因欧洲各国的高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业对劳动者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吸引力并不强,外来移民成为服务业就业的主要群体。据WEC,1958-1972年,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西德等欧洲国家向外国人颁发了超过800万工作许可。超过1/3的外国工人来自欧共内部国家,其中意大利在工业化方面落后、饱受高失业率困扰,成为输出就业人口最多的国家。

灵活用工方面,因存在劳工剥削等问题,欧盟国家为主的国际劳工组织1919年公布《失业公约》,禁止一切形式的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运营。伴随二战后用人需求兴起,1948年出台《就业服务公约》,此后逐渐放松对营利性中介机构的限制。1960-1970年代,荷兰、爱尔兰、德国、法国及英国等陆续建立起针对灵活用工的政策法规体系,比利时、葡萄牙、瑞典、意大利等国则在1980-1990年开始陆续建立完善,截至目前,欧盟成员国基本均已针对灵活用工出台相应政策,规范灵活用工的适用场景、合同签订、员工福利待遇、雇主及中介机构责任。

据WEC数据,2016年欧洲德国、英国、法国等8国灵活用工行业规模总额达到1209亿欧元,占全球市场的比重达到35%,其中,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四国行业规模在100亿欧元以上,整体欧洲国家灵活用工渗透率(通过中介机构就业的灵活用工人数/总就业人数)2000-2013年维持在1.4%-1.9%之间。岗位分布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人员密集,占比较高。

海外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较大。参考美国、欧洲、日本灵活用工渗透率变化情况,在经济衰退期,灵活用人人数、时长同比大幅下滑,占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同时在经济衰退和经济复苏期,灵活用工对经济变化的敏感度均高于整体就业市场;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灵活用工整体渗透率较低,绝对规模远低于正式就业人口,经济变化时体现在表观数据上有较大波动;同时结合美国、日本就业数据来看,可能存在以下情形:经济复苏期,企业用人需求提升,但为避免用人风险,会率先招聘灵活用工;经济衰退期,因灵活用工通常为临时性、替代性的非核心岗位,合同签订期限通常较短,企业更易通过灵活用工进行人员压缩、成本管控。考虑我国灵活用工行业仍处快速发展期,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经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也有一定区别,灵活用工对当前经济变化的敏感性仍待进一步观察。

据厚生劳动省数据,2008年10月-2009年3月,日本共有1806个用人单位解聘及计划解聘124802人,派遣劳动者占比68.7%,正式工的失业率维持在约2%,而派遣劳动者的失业率达到了10%。

1.2龙头份额相对稳定,并购、国际扩张驱动成长

1.2.1业务模式类似,市占率较低保持稳定

德科、任仕达为行业前两位龙头企业,分别成立于1950-1960年代(德科集团由1957年成立的法国埃科和1964年成立的瑞士阿迪亚公司合并而成),发展历史较为悠久。17年公司收入分别达1846/1816亿元人民币,服务网络覆盖全球。从增长情况来看,两家公司近5年收入增速分别在3%/6%,增长趋缓,步入成熟期。

从业务模式来看,龙头公司提供涵盖低端蓝领、中端白领、高端专业人才的全面用工服务,包括正式用工(Permanent)以及临时用工(Tempoary),并提供外包供应商管理(MSP)、招聘流程外包(RPO)、职业生涯规划等综合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从岗位分布来看,龙头公司灵活用工岗位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办公室岗位以及专业技术岗位。伴随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劳动力需求迅速转移至第三产业,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专业技术岗位贡献的收入占比整体提升,德科从04年的14.7%提升至17年的22.4%。

据任仕达年报数据,17年德科、任仕达市占率合计约为12%。另据WEC数据,06-14年前十大人资龙头市场份额从33%以上降至25%,人资行业偏向同质化服务,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大型人资企业资本实力更强,在兼并收购方面更具优势,同时业务层面区域分布广,服务全面,流程更加专业化,前三大龙头市场份额06-16年则保持相对稳定。

人资服务行业准入门槛较低,龙头企业优势在于提供全面服务解决方案,服务网络覆盖广泛,规模效应凸显,并有较强资本实力进行收购兼并,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依然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1)龙头企业通常提供涵盖灵活用工、直接招聘、招聘流程外包、托管服务计划等全面的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多业务布局有助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客户粘性,各个业务条线之间亦有助于相互引流、形成协同效应。2)服务网络广泛,业务覆盖全球,对全球各个区域市场的劳动法规政策、企业客户需求均有全面把握,综合产品服务实力突出。3)积累庞大客户及候选人资源,新进入者难以快速复制,且行业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小型企业因缺乏技术解决方案而难以应对市场变化,。

推测因经济、人口、劳动政策等各方面影响,各区域市场集中度有所差异。据公司公告,2017年任仕达在美国排名第二,但其市场份额仅3%;在德国排名第一,市占率为9%;在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18%/24%/31%。

1.2.2并购扩大版图,业绩快速增长期较长

龙头发展早期主要通过内生增长实现快速扩张。以任仕达为例,任仕达于1960年成立,至1970年收入规模仅为2400万美元,1970-1980年,公司主要通过业务线拓展、异地扩张驱动早期内生高速增长,收入复合增速达到26%(任仕达在发展初期的首次收购发生在1974年,公司当时在德国成立清洁部门,负责向飞机、火车及办公楼等提供清洁或维修服务,次年公司为了在比利时拓展同类业务收购了当地的Belglas);1980-1989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速亦达到17%,依然维持较高水平。

我们认为,龙头公司发展早期的快速增长驱动主要来自于:1)经济增长、企业扩张带来的用人需求提升,面对产业结构转型,企业逐渐提升临时员工比例应对用人成本变化;2)此前各地限制临时用工政策不断放开,劳动力流动性提升;3)企业跨国业务迅速发展,为龙头企业异地扩张奠定客户资源基础。

90年代之后,龙头公司不断通过整合做大规模、提高市占率。1980年代,法国Ecco、瑞典AdiaSA均位列全球人资前三龙头,1996年法国Ecco、瑞典AdiaSA合并成为Adecco,一跃成为规模最大的人资企业。2000年德科继续收购美国的OlstenStaffing,拓展美国市场规模。

1982年任仕达竞争对手Tempoteam因经济衰退影响产生大额债务,被任仕达以12.5万欧元收购;2007年任仕达以现金+股票的方式收购荷兰的Vedior,收购完成后二者合计收入达173亿欧元,成全球第二大公司(Vedior亦主要通过兼并重组成为行业龙头,其前身为1909年成立的荷兰清洁服务公司,1996年整合法国职业介绍中介机构BisSA,后陆续通过收购英国的SelectAppointments、美国的Acsys等成为全球第四大人资服务提供商)。2011年任仕达继续收购北美的SFNGroup,成为美国市场的第三大服务商。13-16年公司又陆续收购欧洲的USGPeople、ObiettivoLavoro、Proffice,巩固在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瑞士、卢森堡以及奥地利的市场份额。

外延并购有助实现市场份额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增强、技术水平提升,并能够通过业务整合实现一定协同效应。

收购标的的业务通常被整合到现有业务条线,有利于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以任仕达为例,2008年任仕达完成收购Vedior后,将其旗下的专业用工服务(entrepreneurialprofessionalsbusinesses)整合到原有的灵活用工业务中,使得灵活用工业务的综合实力与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11年收购SFNGroup后,将其旗下的SourceRightSolutions业务组合为RandstadSourceright,使得公司在北美招聘流程外包(RPO)市场取得领先地位。整体而言,任仕达在进行收购后,基本会将标的旗下的业务统一整合到Randstad与Tempo-Team两个品牌以巩固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

财务层面,业务层面的整合、协同、引流以及融资和税收架构的优化驱动,08年公司因收购Vedior产生税前成本节约2200万欧元,2011因收购SFNGroup产生税前成本节约3000万欧元;从投资回报看,13-16年任仕达并购加速,协同效应显现叠加全球经济形势转好,公司净利率水平提升,ROE亦整体上扬。

风险主要来自于频繁收购对于现金流的压力以及商誉大幅减值(特别在经济衰退期)。收购方式现金为主,大型收购会对当年现金流造成一定压力。1998-2017年,任仕达公布具体收购方式的21次收购中,现金收购17次。1998年,公司以现金8.5亿欧元收购美国的灵活用工服务提供商StrategixSolutions,2007,公司以35亿欧元收购Vedior,造成当年投资现金净流出明显高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德科公司在1997/2000/2010年亦因大型收购造成一定现金流压力,故在大额收购的第二年,企业并购活动通常大幅缩减,主要进行内部业务条线的整合以实现内生增长。

从资产状况来看,我们所选取的四大人资服务公司外延并购产生的商誉占总资产的比例基本在10%以上,其中任仕达、德科公司商誉占比更是在30%以上。2008年因金融危机造成业绩下滑,任仕达收购的Vedior商誉减值5亿欧元,任仕净利润从07年的3.84亿下降至08年的1820万欧元。

1.2.3成长期估值相对较高,成熟期估值有所回落

任仕达、德科19年3月11日PE(TTM)分别为14/9倍,因行业发展成熟,收入增速趋缓,估值水平较低。1980年代以来,剔除因盈利大幅下滑带来的虚高估值,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收入及盈利维持一段时期较快增长,估值水平相对较高,其余阶段估值水平基本在20倍以下。

伴随1990年代美国的经济复苏、整体就业人数增长以及灵活用工行业的迅速发展,罗伯特哈夫国际公司将业务线从财会金融向办公室行政、IT技术等领域不断延伸,1993-2000年收入从3.06亿美元提升至26.99亿美元,GAGR36.47%,净利润从1993年的1170万美元提升至2000年的1.86亿美元,GAGR48.43%,PE整体维持较高水平,期间PE(TTM)中枢在34倍。

1990年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向好叠加欧盟国家对灵活用工政策的不断放开,任仕达从荷兰向比利时、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市场扩张,业务线亦从基础的话务员、清洁工等向机械设备、电子、保险、建筑等领域拓展,1994-1999年公司收入从17.05亿提升至55.65亿美元,GAGR26.69%,净利润从5100万提升至1.98亿美元,GAGR31.31%,同期公司PE(TTM)从94年的18倍最高提升至1998年的33倍,中枢水平在31倍。

二、龙头巡礼: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品牌优势彰显

2.1任仕达:发力技术,转型数据驱动供应商

任仕达集团是世界第二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1960年在荷兰创立,1990年在泛欧证券交易所上市(现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并)。据公司公告,截至2017年,任仕达业务遍及全球39个国家,拥有4858家分支机构,企业员工数量37930人,2017财年,公司收入233亿欧元,5年GAGR6.37%。17财年归母净利润6.3亿欧元,5年GAGR28.6%。

任仕达的发展历程可主要划分为以下几大阶段:

1)成立之初,任仕达主要为保险业,银行和医疗保健部门提供人员招聘服务且人员基本为打字员,会计师,行政人员和秘书等支持性工作者。

2)20世纪70年代,任仕达开始拓宽业务范围,覆盖从医疗到工业的所有类型的人员。

3)20世纪80年代,在欧洲经济复苏时期正确选择了注重业务增长而非控制成本的策略,业绩大幅上升。从1982年开始,欧洲从政策上放松了对临时人员编制机构的限制,这对任仕达来说成为了临时人员招聘业务发展的契机和助力。

4)1990年代,任仕达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国际化的战略上,先后在比利时匈牙利德国法国美国等地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布局。进入21世纪,任仕达逐步进入亚太市场并于2006年进入中国。

从收入构成来看,公司的人力中介业务(Staffing)专注蓝领及白领招聘,专家业务(professional)专注中高级领导职位,驻场服务(InhouseService)则专注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2017年人力中介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为集团主要的收入来源,05-17年以来该业务收入占比不断降低,与此同时专家业务、驻场服务的收入占比在不断提升。

从区域构成来看,05-17年任仕达欧洲地区收入占比基本在70%以上,在西班牙、比利时、荷兰、法国,公司市场份额均在15%以上,市占率均排名前三。美国地区收入占比约在20%,2009年起公司业务开始向其他区域扩张,其他区域收入占比从2009年的5%提升至2017年的9%。

从每员工创造毛利(GP/FTE)、毛利成本比(GP/PE)、每员工招聘候选人数量(Temps/FTE)三个指标来看,2017年每员工创造毛利同比提升3%,明显改善,其余两个指标则保持相对平稳。14-17年,公司毛利率从18.42%提升至19.64%,生产效率略有提升。

积极推进技术发展,从传统人资服务商向数据驱动的HR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2014年,公司推出了任仕达创新基金(RIF),专门投资人力资源技术初创公司。2015年,任仕达收购提供就业安置分析服务的RiseSmart,2016年收购在线招聘平台Monster。17年底,公司建立了数字工厂,通过内生研发与外延收购相结合,快速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2.2罗伯特哈夫:专注金融财会领域,盈利能力突出

公司1948年创立于纽约,主要提供财务会计领域人员招聘服务及风险咨询服务。1986年以前,公司主要以加盟方式发展业务,为企业客户提供金融和财会领域临时及全职专业人员。从1986年开始,公司开始收购加盟商,以便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并开始快速扩张服务网点,还通过推出OfficeTeam,RobertHalfTechnology,RobertHalfManagementResources,RobertHalfLegal和TheCreativeGroup等新产品线不断丰富业务范围。1987年公司在纽交所上市,2017年公司收入52.67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5%,归母净利润2.9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7%。

2008年之前,公司收入维持快速增长,根据罗伯特哈夫历年营业收入(公司公告)及美国人力资源行业规模(美国用工协会)计算,公司市占率(占美国市场)从2002年的2.4%提升至2008年的4.1%,09-10年公司收入增速慢于行业,市占率有所下滑,11年之后市占率维持在3.2%-3.4%之间。

公司旗下有八大品牌提供分领域业务:通过Accountemps、RobertHalfFinance&Accounting和RobertHalfManagementResources三个部门提供会计和金融领域的灵活用工和人才招聘咨询服务。OfficeTeam则专注于提供高技术人才的灵活用工服务。RobertHalfTechnology专注于提供IT领域服务,包括人员招聘及信息技术系统的开发应用等。RobertHalfLegal为律师事务所和公司法律部门内提供临时项目的用工及全职人员的招聘服务。CreativeGroup在数字,营销和创意领域提供项目人员。Protiviti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专注于企业风险咨询管理和内部审计。

从罗伯特哈夫业务结构来看,17年灵活用工收入占比达到78%,为主要收入构成。永久用工(PermanentPlacementStaffing)收入变化的弹性高于灵活用工(TemporaryStaffing),经济下行期收入降幅更高,经济上行期收入增幅更高。而据前文,美国在经济衰退和经济复苏期,灵活用工对经济变化的敏感度均高于整体就业市场。我们推测这一差异主要在于,16年美国整体灵活用工渗透率仅2.1%,而公司灵活用工收入达到78%,业务结构的差异使得在报表上体现为公司的永久用工业务对经济变化的敏感度更高。

从收入驱动来看,灵活用工业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每小时服务费以及灵活用工工作时长。永久招聘业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推荐候选人数量以及单个候选人的服务费。风险咨询管理及内部审计业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来自于派驻的咨询工作人员工作时长以及每小时服务费。综合而言,人员数量的增加和产出水平的提升是主要增长驱动。

从毛利率来看,2011-2017年,公司永久招聘业务的毛利率在99%-100%,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以净服务费计入收入,主要营业成本仅包含少量的补偿费用。2011-2017年,公司灵活用工业务毛利率约在35%-37%,风险咨询管理及内部审计业务的毛利率约在26%-31%,主要营业成本均为员工工资、工资税、灵活用工人员的福利成本及补偿费用等。

据公司公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的用工业务在美国42个州及海外17个国家拥有323个办事处,由当地办事处负责本地市场的销售、宣传推广、市场营销以及招聘。公司通过Protiviti开展的风险控制管理业务则在美国23个州及海外11个国家拥有56个办事处。从区域来看,美国业务占公司收入比重在70%以上,贡献主要收入来源。

据公司公告,截至2017年,公司拥有约17200名全职员工,其中约3600名为Protiviti的员工,提供审计业务。同时,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的灵活用工人数为211400人,并为此承担相应的保险金、失业税、社保及社会福利等人员成本。

以中小企业为核心客户基础。公司企业客户覆盖广泛,其中中小企业是公司核心客户群体。中小企业客户通常缺乏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相较大企业亦缺少招聘及后续管理能力,对公司而言更易深度挖掘人资服务需求。

专注金融财会+IT领域,提供人资+风险控制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粘性。据美国劳工部数据,在20个职业领域中,2017年美国金融财会领域工作职位增速最高,同时失业率显著低于全国整体3.9%的水平(金融机构经理/金融分析师/会计审计失业率分别为0.5%/0.7%/1.9%)。而据公司公告,IT就业市场同样就有较低失业率,市场规模是金融财会的3-4倍。同时公司2002年通过收购ArthurAndersen前雇员成立Protiviti子公司提供风险咨询业务,相较传统人资服务公司及传统咨询公司,罗伯特哈夫公司可提供人资+咨询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并专注于细分业务领域发展,有助打造专业化竞争优势,提升客户粘性。

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服务能力。公司自有线上平台具有先进匹配算法,实现候选人数据库的精准搜索匹配,企业客户可通过公司平台发布职位需求、统计工作时长等;候选人可在线搜索、申请职位并进行岗位管理跟踪。

三、国内现状:龙头畅享行业红利

3.1行业起步阶段,规范度提升利好龙头

我国灵活用工处于发展初期,模式单一,主要包含劳务派遣和岗位外包,但本质与海外一致,即人才租赁:由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向企业(用工单位)提供用人服务,并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可按项目、按小时、按人次)。

据人社部数据,2016年人力资源服务全行业营业总收入11850亿元(含服务外包等业务的代收代付部分8792亿元),同比增长22.4%,2017年全行业收入达到1.44万亿元,同比增速21.87%,维持较快增长。另据灼识咨询数据,17年中国大陆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市场中,人才寻猎、招聘流程外包及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分别占比63%/1.8%35.2%,其中灵活用工业务市场份额有明显提升。

产业结构深化调整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沃土。中国经济正加快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23%)自1994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2.7%)以来,比重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达44.9%,高出第二产业16.8pct,第三产业人力密集,人员流动较快,有望产生更多岗位需求,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人口红利消退,人力成本攀升,企业对灵活用工需求有望增加。国内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红利在消退,新增人口在减少,同时,企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扬,企业通过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实现人员招聘、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提升。

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有助龙头做大做强。2017年10月11日人社部印发《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为实现充分就业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明确规划到2020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2万亿元,培育形成100家左右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

“一带一路”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培育新增长点。据领英发布的《“一带一路”人才白皮书》,当前中国企业在海外人才布局方面面临三大挑战:难以触及高级别海外人才、缺乏找到合适候选人的渠道,和缺乏全球范围内的雇主品牌认知度。2016年,在受访的国有企业中,66%的企业表示难以找到高级别的人才,40%企业寻找特殊技能人才困难,并且在吸引人才时薪酬福利竞争力不足,另外对于海外市场的双向陌生导致36%的企业缺乏找到合适候选人的渠道。据人社部发布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政府鼓励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构建全球服务网络,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承接国际服务,提供特色化、精细化人力资源服务,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

劳务派遣政策管控趋严,灵活用工模式下企业和服务机构权责划分明晰,迎来快速发展。劳务派遣模式诞生于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外企进入中国,通过这种方式聘用中国劳动人员,至2007年我国颁布新《劳动合同法》,明确劳务派遣为合法化业务形态,2008-15年是劳务派遣快速发展发展期。

因企业与中介签订派遣协议而非劳务合同,派遣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风险划分不明确,劳工权益难以保障,2014年3月,人社部公布《劳务派遣法》,要求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比例不能超过用工总量的10%,倒逼行业重新规范用工模式。相比传统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的中介企业全面承担用工风险,提供招聘、培训、管理、薪酬发放等各环节全风险服务外包,有助满足企业突发性、临时性的用人需求,降低用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契合政策发展方向。

社保征管2019年1月起由税务部门统一进行,有助人资服务行业规范度提升。前期由各地区根据各自情况自行规定征缴方式,随意性较强,同时社保档案资料(劳动部门)、资金使用(财政部门)、征缴标准(统计部门)、实际征缴(地税部门)等各环节由不同部门负责。

根据2018年7月20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社会保险的征收工作自9月1日起将逐步转至税务部门统一进行,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因税务掌握的社保费缴费基数信息比较全面,划转至税务部门征收有助于人资行业规范度、透明度增强,有助于龙头市占率提升。

3.2龙头并购拓展业务版图,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国内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多、规模小,同质化程度高,外资占据主导地位。据灼识咨询,2017年中国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市场CR5为4%,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据HRoot发布的2017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10强榜单,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前十品牌排名中,外资企业占据8席,其中中智CIIC排名第三,科锐国际排名第七。具有全球化视野和更加全面服务体系的外资企业仍然占据强有力的优势地位,国内民营企业在部分细分领域亦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能够提供全面解决服务方案、具备国际扩张潜力、加强技术投入、具备品牌及客户积累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胜出。1)人资服务企业业务精细化、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大势所趋。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的企业多数多从某一个细分角度,例如从猎头或招聘、劳务派遣、人事代理等环节切入,但是单个环节发展的空间较为有限。伴随企业对职能部门外包服务需求的增加,从单一环节服务向全方位解决方案转型是行业龙头成长的必然趋势。2)政策鼓励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度,国际市场带来新发展机遇。跨国公司对于本地化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在不断提升,同时国内企业在积极融入全球经济竞争,衍生海外人才需求。一带一路等政策支持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业务,参照海外龙头德科公司、任仕达等外延并购、全球业务布局做大规模,国际市场有望为国内人资服务企业带来新业务增长点。3)加强技术投入助推效率提升。伴随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社交化等新技术已经开始运用在人力资源的各个领域,通过技术投入加强服务效率、扩大覆盖半径有助增强企业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4)行业规范度提升,具备品牌口碑、客户积累、业务运营优势的龙头企业更易脱颖而出。

3.3科锐国际:民营灵活用工龙头,步入高速成长期

亚洲领先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业务迅速拓展。公司1996年成立,截至2017年已与2000余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及非盈利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17年6月8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据公司公告,截至2018H1,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地区拥有93家分支机构,18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在超过18个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招聘培训等解决方案。

从过往成长来看,13年公司收入增速7.84%,14年增速达25.53%,15-16年增速16.93%/18.54%,17年成长加速,同比增长30.75%,18年公司提出investigo并表影响,实现内生收入增速45.25%,增长进一步加速,主要系:1)猎头业务方面,因13年公司进行业务梳理及调整,人员流失影响业务扩张速度,14年业务调整完毕并收购安拓奥古、安拓咨询各51%股权,内生/外延分别贡献收入增量2500/1995万元;猎头收入增长24.95%。15/16年猎头收入增速7.25%/5.74%,主要依赖内生;3)招聘流程外包方面,13-14年变动同样受组织架构调整影响,15年因拓展大客户收入增速达17.80%,16年因营改增、大客户外包需求降低收入下降8.84%;3)灵活用工方面,收入持续较快增长,5年收入GAGR29.37%,为增长的主要驱动。

从业务构成来看,截至18H1,灵活用工/猎头/招聘流程外包收入占比分别达58.99%/26.51%/10.17%,灵活用工贡献主要收入。因猎头业务以净服务费计入收入,毛利率水平较高(38.1%),灵活用工营业成本则包含外派员工薪酬及自有员工成本,毛利率水平偏低(9.5%,若不考虑自有员工成本,毛利率水平超18%,与净服务费率水平吻合);灵活用工/猎头/招聘流程外包毛利占比分别达25.85%/46.79%/22.41%,猎头业务对公司利润影响更大。

3.3.1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企业客户高粘性

不断拓展服务产业链,提供人力资源综合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初步奠定中高端人才访寻业务的行业领先地位后,公司率先在国内推出招聘流程外包业务;借鉴全球人力资源服务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市场特点,公司进而推出了国际通行的灵活用工业务;在招聘流程外包和灵活用工等细分领域成功树立行业标杆的同时,围绕市场需求,公司陆续推出了校园招聘、培训、招聘咨询等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产业链,从而成为国内少数能提供人力资源综合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构建跨区域服务网络,服务多行业、覆盖多岗位,快速相应客户需求。截至18H1,在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等地相继设立了93家分支机构,在中国苏州、西安及印度的班加罗尔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候选人访寻中心;公司拥有1,8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服务超过18个细分行业的研发、工程、制造、供应链、市场、销售、财务、法律、人事等多种职能职位。公司跨区域的强大服务网络及全面岗位覆盖有助于以客户为中心快速集中优质资源,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交叉销售,进一步巩固公司的领先优势。

中高端客户资源优势明显,企业粘性较高。据公司公告,公司客户数量从2010年的800家左右上升到18H1的3,000多家,其中60%为外资企业,30%为快速成长的民营企业,10%为国有企业,当中不乏佳能、霍尼韦尔、苹果、赛诺菲、强生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平安、华为、联想等中国细分行业领军企业,中高端客户资源优势明显。同时公司客户合作期限长、粘性强和复购率高,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截至2017年,公司75%为重复购买客户,大量客户的服务期超过十年。15-18H1,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在26%-31%,贡献收入占比在25%以上。

从行业分布来看(据招股说明书),2016年消费品、高科技、医药、工业行业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22%/21%/18%/11%,其余为汽车、现代服务、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全行业覆盖有助分散风险,提高对经济周期变化的抵御能力。

3.3.2外延深化产品服务,拓展国际业务

科锐国际先后收购北京亦庄国际拓展蓝领灵活用工,收购无锡智瑞推动制造业灵活用工业务、收购融睿诚通拓展延伸金融板块灵活用工、整合安拓国际加强中高端访寻;收购香港Aurex将业务拓展到澳洲和美国;并购Investigo,拓展英国市场并辐射欧洲。2017年又投资了上海客汗和才到强化技术平台。

总结来看,我们认为科锐国际主要遵循两条并购思路:1)并购有业务拓展空间和客户粘性的线下企业,实现业务协同、规模效应,深化产品和服务组合。2)投资技术驱动型企业,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来对线下业务条线赋能,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和业务流程闭环,从而提升人均产出和运营效率。

与经济技术开发带及一带一路沿线政府及企业加强合作,加速区域扩张。18年公司在河北雄安、新疆乌鲁木齐、广东东莞新设三家分支机构,支持当地政府及企业的人才全面引进,为区内产业发展、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奠定人才基础。在新疆,公司与乌鲁木齐国资委实际控制的新疆火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科锐新疆”,拟共同建设与运营中国丝路之星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致力于以服务新疆为核心,影响和辐射一带一路全地域,从而带动周边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和人才聚集。

现金收购英国Investigo52.5%股权,国际化布局再下一城。2018年4月27日,科锐国际公告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香港AP以现金方式向Fulfil(2)购买其所持有的Investigo52.5%股权。本次交易价格确定为2200万英镑,将以英镑现金方式支付。本次收购已于2018年6月30日完成,18年三季度investigo实现并表。2017年Investigo实现收入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6%,占上市公司17年收入的81%,实现净利润3323万人民币,贡献权益利润占上市公司17年归母净利润的23%,我们预计18年有望贡献800万左右权益利润,显著增厚公司盈利能力。

Investigo专注于财务、金融等领域招聘工作,中高端寻访及灵活用工为主要业务构成。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英国伦敦,主要为英国、欧洲的蓝筹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和灵活用工服务。据公司公告,Investigo公司拥有超过140名专业的招聘顾问,为超过1,000家企业提供中高端岗位及专业性岗位的人才招聘服务,2016-2017年Investigo的招聘顾问人均净服务费高于同期主要竞争对手瀚纳仕公司(Hays)、米高蒲志(PageGroup)和Hydrogen集团。

收购Investigo有助实现业务协同、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本次交易完成后,Investigo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有望在国际化业务拓展,市场、产品及数据等层面的业务互补、人才培养与设施提升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与标的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协同效应,有望实现双赢。

3.3.3技术赋能、产品创新,效率有望提升

公司坚持一体两翼战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一体,同时针对B端(企业)与C端(人才)实施广泛聚合,提升业务效能。具体体现为1)通过技术和平台,公司不断聚合更多的企业和人才;2)通过深入的服务与解决方案,进一步实现人才与企业岗位的撮合匹配;3)通过大数据的积累与分析,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企业和人才在职业、工作之外的更多场景深度整合。据2017年年报,公司目前积累了600万人的数据库,客户数量超过3000家,庞大人才数据库到B端客户转化率较低。通过AI技术与专业顾问赋能,公司有望提高匹配效率,持续保障领先的管理运营水平。

我们认为灵活用工行业处渗透率长期提升的黄金发展期。科锐国际客户合作期限长、粘性强和复购率高,候选人数据资源优势突出;收购investigo切入欧洲市场,不断深化延伸产品服务;技术赋能、产品创新,效率有望提升,并有望持续外延整合提升市占率。预测18-20年EPS0.65/0.89/1.10元,维持增持评级。

展开
收起

区块链专题报告:分布式账本为国际支付体系带来的启示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1 分布式账本为国际支付体系带来的启示

分布式账本技术是区块链的核心底层技术, 2008 年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采用了区块 链/分布式账本技术,自此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受全球的关注。现有的分布式 账本项目中,瑞波网络(Ripple)实际并未采用区块链账本,而比特币、以太坊(包括 摩根币 JPM Coin)等更多有潜力的分布式账本项目大多都采用区块链的方式,在某种意 义上,并不需要严格区分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本文以瑞波网络为典型案例,分析分布 式账本为国际支付、清算体系带来的启示。

1.1 分布式账本网络为国际支付结算带来更大灵活性

不同于传统支付系统多中介参与的模式,分布式账本技术 (DLT,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拥有去中心化(中介)、节点互信、数据可追溯等特点,其为国际支付带 来诸多的灵活性。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总结为以下六点:

1. 简化操作中的重复代理;

2. 提高监管和披露的效率;

3. 改变信任降低对手风险;

4. 缩短清算及结算的时间;

5. 资金流动快,透明度提升;

6. 历史可追溯,提高安全性。

传统国际支付体系中,互信与反欺诈等痛点主要依靠多中介(中心机构)来解决,而分 布式账本网络以技术手段保证信用的建立,在去中心化、扁平化、低费用、实时结算等 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因此,分布式账本为国际支付清算带来新的发展启示。

1.2 技术创新驱动下的金融支付服务发展

Ripple(瑞波)网络将信息传输、资金清算整合到一个扁平化的分布式账本网络。在过 去的 50 年里,技术创新总是金融服务发展最为关键的推动力。每一次技术的革新总会 掀起金融服务发展的一股新浪潮。SWIFT 是 19 世纪 70 年代为了使信息更高效传递而建 立的统一信息标准,随着分布式账本技术发展,Ripple 为了使资金流转更为畅通而建立 起一个去中心化网络账本协议,在分布式账本的推动下,国际支付清算由多中介的信息 传输+资金清算的模式逐步向信息传输、资金流转整合到一套简洁的体系方向发展—— 支付清算体系更加去中心化、扁平化。其基础是分布式账本网络具备节点互信、数据可 追溯等特点。

去中心化、扁平化的分布式账本将进一步推动国际支付、清算体系变革,推动金融创新。随着瑞波、比特币等分布式(区块链)账本网络的发展,资产交易、支付结算,甚至是 供应链金融、社会服务等领域产生诸多创新和变化——扁平化、高效率、低费率成为分 布式账本网络鲜明的特点与优势。分布式账本网络发展过程中,有望重塑国际支付、清 算体系,建立新的国际支付清算格局。

2 传统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中心化网络模型

国际贸易和国际汇款中,针对不同场景,支付方式主要有电汇、信用证、专业汇款公司 等多种支付方式,国际贸易大额支付主要是信用证、SWIFT 电汇相结合的方式,个人汇 款业务方面,根据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币种,则有 SWIFT 电汇、专业汇款公司、第三方 支付通道等多种方式。

完整的国际支付包括支付、清算、结算等环节,目前大多是以中心化的方式运作。根据 CPSS(支付结算系统委员会,是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发起成立的国际性专业组织,秘书处 设在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定义,支付系统包括一系列能够保证资金回转的货币工具、 银行流程和银行间资金转移系统。CPSS 将清算系统定义为一系列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提交 和交换与资金或证券转移有关的数据和文件的程序安排。结算指的是包括卖方转移证券 或者其他金融工具给买方,并且买方转移资金给卖方的过程,是整个交易的最后一步。 由于各国对支付、清算、结算的界定和认识并非一致,我们可以不严格地把国际支付体系分为支付和清(结)算环节。无论是支付还是清算,其背后所依托的机构都是中心化 的运作方式。

在国际贸易中,电汇是较为常用的国际支付方式,背后需要一系列银行机构、清算支付 系统等中介机构提供支持。电汇是汇款人将一定货款存入银行,银行通过电报或 SWIFT 的方式给收款人所在地分行或者代理行发送交易信息,要求其支付给收款人一定金额的 一种汇款方式。电汇支付需要经过汇出行、中央银行、代理银行、收款行等多个金融机 构提供服务,增强信用背书,而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账务系统、且可能属于不同清算 系统的会员机构,于是跨网络的不同机构之间都需要建立代理关系;跨境支付中的每笔 交易在本机构、交易对手、资金清算和对账机构等都需要重复设立账户——本质上,这 是传统金融服务中心化模型下的必然结果。这导致跨境支付中的业务处理速度慢,中间 结算成本高,支付效率低,同时还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

目前国际支付清算体系中,无论是金融机构的资金流转清算,还是金融信息通信网络, 都是典型的中心化工作模式。国际支付清算中,SWIFT 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通信网络 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把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 息交换。该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 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 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

本章将围绕金融通信系统 SWIFT 和支付清算系统的中心化工作模式做出介绍,并以 SWIFT 电汇+信用证结合支付为案例,分析中心化工作模式下的优势与不足,以便与后 续分布式系统做对比。

2.1 国际金融通信网络 SWIFT 介绍

2.1.1 SWIFT 设立的原因、定位及宗旨

问题提出:19 世纪 70 年代,各国金融通信不能适应国际间支付清算的快速增长。

解决:设计、建立 SWIFT 网络,以便该组织成员间进行国际金融信息得传输和确定路由, 在 1977 年形成了环球同业金融电信网络(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SWIFT 运营着世界 级的金融电文网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它与同业交换电文(Message)来完成金 融交易。

发展:该组织创立之后,其成员银行数逐年迅速增加。从 1987 年开始,非银行的金融 机构,包括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开始使用 SWIFT。至 2018 年年底,该网络已遍布全球 140 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0 多家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行业安 全报文传输服务与相关接口软件,进行支付清算。

2.1.2 SWIFT 模式工作原理

1.SWIFT 跨境支付网络的代理银行模式为多银行模式

只有 SWIFT 会员机构才能通过 SWIFT 网络进行跨境支付交易,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 简单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一:汇款银行 A 和收款银行 B 有业务往来,则银行 A 与银行 B 可以直接通过 SWIFT 进行资讯传递(如图中路径 1 所示)。

情况二:汇款银行 A 和收款银行 B 没有业务往来,则银行 A 和银行 B 要找一家既跟自己 有业务往来,又是 SWIFT 成员的银行来完成跨境支付,这样的一家银行即被称为汇款银 行和收款银行的代理银行从 C(如图中路径 2 所示)。

2.SWIFT 的代理银行模式下需要设立多个账户

付款人的一笔转账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也要经历多个账户:

Payer account:付款人在银行 A 的账户;

Mirror Account Bank B: 银行 A 在本行开立的用于记录其在银行 B 的账户的情况;

Account Bank A: 银行 A 在银行 B 开立的属于银行 A 的账户;

Account Bank C: 银行 C 在银行 B 开立的属于银行 A 的账户;

Mirror Account Bank B: 银行 C 在本行开立的用于记录其在银行 B 的账户的情况;

Payee account:收款人在银行 C 的账户。

在 SWIFT 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因为代理银行模式,往往出现账户重复开立的情况,在一 定程度上导致了低效率高费率。

3.中心化支付网络系统下的逐级、分批清算处理瓶颈

SWIFT 网络中,全球的交易信息先从各个访问点汇集到地区处理机再上传到片处理器, 最后汇集到中央系统的控制处理器上,逐级、分批次的进行信息传递交易、资金的清算 和转账。这正是中心化网络的通常的工作模式——类似电信网络的分级处理,信息指令 最终的处理都要经过中心控制平台来处理,这种工作模式势必为中心平台带来较大的工 作压力,处理压力向高层及的路由节点逐级集中,带来信息传输的瓶颈。因此电信网络会通过 CDN(内容分发网络)来提升用户端的体验。但 SWIFT 不同于电信网络的地方 是,电信网络下更多的场景是流量自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下载至用户端,提前的内容 分发可以缓解下载的传输瓶颈。而 SWIFT 的核心模式是解决用户点对点的信息传输问题, 中心化工作模式下,势必存在逐级、分批处理的效率瓶颈,因而影响银行系统的结算速 度;同样,支付系统也存在中心化瓶颈的效率问题。

2.1.3 SWIFT 的产品、服务和电文协议

1.SWIFT 的服务:

SWIFT 运营着世界级的金融电文网络,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它与同业交换电文 (Message)来完成金融交易。通过该网络,SWIFT 提供全世界金融信息传送服务、清算 和净额支付服务、操作信息服务、软件服务、认证技术服务、客户培训和 24 小时技术 支持。SWIFT 的设计能力是每天传输 1100 万条电文,而当前每日传送 500 万条电文, 电文划拨的资金以万亿美元计,它依靠的便是 SWIFT 提供的 240 种以上电文标准。

2.SWIFT 的电文语言:

当前 SWIFT 的电文标准格式已经成为了国际银行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形成了统 一的账户的表达方式。其中“SWIFT Code” 用于区分各家银行的代码,依靠 SWIFT Code 便能将相应的款项准确的汇入指定的银行。(加入 SWIFT 的机构都会有自己的身份代码 (即 SWIFTCODE,相当于银行的"身份证号"),这一代码是一个 8 到 11 位的字符串, 它又被称为银行识别码(Bank Identifier Code,BIC)。

2.1.4 企业通过 SWIFT 实现全球账户管理案例

以中国工商银行面向企业的 swift 产品服务为例说明。

1.银企 SWIFT 连接。背景:企业 A 加入了 SWIFT 组织,总部位于境外。需求:企业 希望通过 SWIFT 网络,以及与银行的合作,实现总部对中国区账户的远程监控和中国境 内资金的统一管理、调度。解决方案:企业总部、企业分支机构、合作主办行和合作协 办行(工行)协调一致,共同建立企业资金管理平台,同时合作协办行提供中国地区本 土现金管理服务。具体步骤为:

1) 企业 A 各分支机构分别在工行当地网点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和外币账户;

2) 企业通过 SWIFT FILEACT 格式向工行发送支付指令,同时通过 FILEACT 格式接收工 行发送的对账单文件;

3) 企业可任意选择自定义或银行标准的文件格式发送和接收指令。

2.银银 SWIFT 连接。背景:企业 B 总部位于境外,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但该企业并 不是 SWIFT 会员,则需要寻求一家国际化银行合作,通过 SWIFT 网络实现全球账户监 控。需求:企业 B 希望通过其合作主办行发送 SWIFT 指令至中国境内的合作协办行(工 行),合作协办行根据指令完成指定账户的对外付款或资金调拨;企业希望通过合作主办 行,定期接收中国境内合作协办行发送的账户信息,保证及时掌握账户变动信息。

解决方案:企业总部、企业分支机构、合作主办行和合作协办行协调一致,共同建立企 业资金管理平台,同时合作协办行提供中国地区本土现金管理服务。具体步骤为:

1) 合作主办行和合作协办行签署合作协议;

2) 企业 B 分支机构在当地合作协办行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或外币账户,并出具授权书;

3) 企业 B 委托合作主办行通过 SWIFT 给合作协办行发送指令;

4) 企业 B 自行选择合作主办行,合作主办行通过 SWIFT FIN 方式向合作协办行发送支 付指令。合作协办行自动接收、分拣及处理指令。根据企业账户信息反馈要求,合作协 办行主动向合作主办行发送账户信息报告。

SWIFT 的服务对象一般是大型的跨国企业,进行大额的跨境支付交易,最简单的情况 也要涉及多地区、多国、多银行以及多个账户。

2.2 国际主要支付清算系统介绍

以电汇为例,银行通过电报或 SWIFT 的方式给收款人所在地分行或者代理行发送交易信 息,电汇支付需要经过汇出行、中央银行、代理银行、收款行等多个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增强信用背书,而每一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账务系统;最终,在不同国家/地区完成资金清 (结)算,清算由不同清算系统完成。可以简单把电汇理解为 SWIFT 完成金融信息传输、 银行等机构完成转账、清算系统负责最终清算的过程。本节主要介绍主要的清算支付系 统。

2.2.1 CHIPS 美元跨国支付清算系统

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是“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 的简称,于 1970 年建立,由纽约清算所协会(NYCHA)经营。全球最大的私营支付清算 系统之一,主要进行跨国美元交易的清算。SWIFT 系统尽管是各个国家银行组成的联盟, 但其系统和代码都是由美国 CHIPS(美元大额清算系统)掌控,为美国的长臂管辖提供 辅助。

2.2.2 CHAPS 英镑跨国支付清算系统

英国的支付系统并非央行直接经营,而是采取公司化的经营模式,但主要银行在英格兰 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最终的清算仍由英格兰银行来完成。英国主要有 3 个跨行核心支付 系统,分别是新 CHAPS 大额支付系统、BACS 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和贷记清算系统。 CHAPS 于 1984 年在伦敦成立,提供当日英镑和欧元资金转账,被包括英格兰银行和 400 多家子会员金融机构在内的 19 家结算银行使用。CHAPS 是贸易组织 APACS 和欧盟区 域结算系统 TARGET 的成员。

2.2.3 FXYCS 日元跨国支付清算系统

外汇日元清算系统(FXYCS) 是于 1980 年建成的大额支付系统,以简化跨境金融交易日 元支付的清算过程。最初,系统的运转是建立在处理纸质单据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外汇 交易量的快速增长,1989 年东京银行家协会(TBA)对该系统进行了改造,实现了系统 的自动化,并把经营权委托给日本银行。从此,外汇交易的日元清算就通过日本银行 BOJ-NET 系统进行。到 2001 年年底,参加 FXYCS 系统的金融机构共有 244 家,包括 73 家外国银行在日本的分支机构。其中有 40 家是 BOJ-NET 系统的直接参与者,其余 的 204 家是间接参与者,他们要通过直接参与者加入 FXYCS 系统。

2.2.4 TARGET 欧元跨国支付清算系统

TARGET 为欧洲间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为欧盟国家提供实时全额清算服务,始建于 1995 年,于 1999 年正式启用。TARGET 由 15 国的 RTGS 系统、欧洲中央银行的支付机 构EPM和相互间连接系统IS构成,这样支付指令就能够从一个系统传递到另一个系统。

2.2.5 CHIPS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 CIPS)是由中 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的独立支付系统,旨在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 资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该系统于 2012 年 4 月 12 日开始建设,2015 年 10 月 8 日上 午正式启动。

2.3 国际支付结算案例分析:优势与不足

传统跨境支付手段常用的有 SWIFT 银行电汇(结合信用证)、专业汇款公司、第三方支 付三种支付通道/方式(如 Visa、银联等)。各类支付方式针对不同的场景、痛点,SWIFT 主要用于 B2B 大额交易、传统国际贸易(一般结合信用证)以及有跨境支付需求的个人 等场景。个人汇款场景还有很多其他支付方式可供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币种需求的个人 选择。国际贸易还有付款交单 D/P、承兑交单 D/A 等支付方式。

我们用一笔以 SWIFT+信用证为结算方式的中美贸易订单作为案例,介绍国际支付清算 流程。此贸易中进口商(买方)是美国 X 公司,出口商(卖方)是中国 Y 公司; (注: 开证行指接受开证人委托,开立信用证的银行,一般是进口地的银行,本例中为美国境 内银行 X。议付行指根据开证行 X 授权买入受益人开立和提交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汇票、 单据的银行,本例中该银行为中国境内的银行 Y。通知行指应开证行的要求通知信用证 的银行。本例中通知行是开证行 X 在中国的代理行。)SWIFT 系统在这笔交易中负责传 输金融信息。SWIFT 有自动开证格式,在信用证开端标着 MT700,MT701 代号。SWIFT 成员银行均参加国际商会,遵守 SWIFT 规定,使用 SWIFT 格式开立信用证,其信用证 则受国际商会《UCP600》条款约束。所以通过 SWIFT 格式开证,实质上已相当于根据 《UCP600》开立信用证。SWIFT 的使用,使银行的结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 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从而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结算速度。

贸易流程如下:

1.中国出口公司 Y 与美国进口 X 公司签订价值一百万美元货物买卖合同,在合同中明确 采用商业跟单信用证的支付方式。

2.美国进口公司 X 作为开证申请人(即买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在合同签订后的一 段期限内,向美国一家银行(即为开证行)申请(开证申请书)开出以中国出口公司 Y 为受益人的信用证。

3.开证行经过审查后,开立电开信用证。

4.通知行收到信用证以后,确定信用证的真实性,审核信用证的条款,按照开证行的指 示立即通知中国出口公司 Y。

5.中国出口公司 Y 审证、发货、制作单据。

6.中国出口公司 Y 将正本信用证及要求单据提交指定银行,凭借表面合格的单据请其付 款。

7.议付行 Y 收到中国出口公司 Y 交来的信用证和单据后,根据信用证开证行的委托和指 示,支付给中国出口公司一百万美元(付款行可以是指定银行、保兑行、议付行)。

8.议付行 Y 付款后,可以凭借表面合格的单据向开证行 X 索要支付的款项。

9.开证行 X 收到单据,根据《UCP600》的规定,在最多 5 个银行工作日内审单完毕,确 定单证相符后,就向议付行 Y 付款一百万美元。

10.开证行 X 接受单据后,按预先订立的偿付协议交单给开证申请人。

11.美国进口商 X 按照预先订立的协议,偿付一百万美元给开证行,付款赎单。

12.美国进口商 X 赎取单据后,可以凭借单据向运输部门提取货物,并安排验货、存仓以 及进口报关等工作。

对出口商来说,信用证是基于银行的信用,银行承担第一付款责任;SWIFT 结合信用 证的方式能够确保复杂的国际贸易流程中钱货两讫的安全性。

由上述案例可见,交易过程繁琐,支付流程较为复杂,且需要多中介参与,确保钱货两 讫的安全性,本质上这些中介结构的作用是信用传递,这是传统支付清算体系的中心化 模式决定的。另一方面,采用 SWIFT 网络进行国际支付的不足主要有:

1. 技术层面:技术系统较为复杂;

2. 转账效率:流程复杂,效率较低;

3. 垄断性机构:参与其中的机构多为垄断性机构,经常成为制裁和长臂管辖的工具, 尤其是美元账户。

3 全球支付创新(GPI)系统介绍

全球支付创新项目(Global Payments Innovation)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基于 原有报文系统,为了应对国际支付领域挑战、提升国际支付质量和效率的近三十年来代 理清算银行业最重要的创新举措。目前,全球已有 3990 余家金融机构加入了 GPI 项目, 超过 3000 亿美元的国际支付业务现已由 GPI 完成。

3.1 GPI 业务创新特点

3.1.1 云端追踪数据库服务

GPI 项目提供了一个名为追踪(Tracker)的运行在云端数据库的服务,每家银行都可以接 入云端,每笔跨境汇款在发起时都能生成一个全网唯一的追踪参考号,能够实现汇款路 径中的实时追溯,增强了国际支付的透明度。同时 Tracker 服务将交易过程可视化,具 体业务人员可以通过报文或 API 来实时更新,更加直观地了解汇款状态。

3.1.2 Observer 观察服务

SWIFT 创建新的服务水准协议(SLA)规章,要求各参与行遵守 SLA 规则,并提供观察 (The Observer)服务,以检测全球银行遵守其规章的状况。SLA 为参与银行间开展智能 协作提供了可能。这项服务对银行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协作平台,其实也是一项约束。 创新业务开展的基础,是所有的 GPI 参与银行要保证遵守其规则。Observer 监测平台, 将支付清算通常由主管部门进行中央监管巧妙地化为同时由主管部门监管和各参与行互 相监督、协作的模式。每家 GPI 项目的参与银行,都能看到本行和其他行的业务质量 评分和差错率,这对加强银行自我监督是一个良好的促进。

3.1.3 数据列表服务

SWIFT GPI 提供一个包含各参与行清算服务信息的公开的数据列表(The Directory)服务, 包括每家参与行的银行识别码、是否接受 GPI 收付款、可接收或者发送的币种、业务 截止时间、接受汇款的渠道、是否可作为 GPI 支付的中转行等。这项服务能使银行自 由地根据自己或客户的需要选择高效的汇款路径,同时也能自动获取汇款渠道。 银行可 以通过这项服务来了解 GPI 各参与行的运营能力,识别整条汇路上所有参与行的身份, 在汇款发起前就能够根据各项公开的指标选择最佳汇款路径。Directory 服务能够使中转 机构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加,这对于跨境交易横跨多个地区或金融市场的银行来说显得尤 为重要。

3.3 GPI 业务模式与业务路线

全球支付创新 GPI 尽管增加了新型服务、提高了结算效率,但还是依托传统的国际支付 清算系统,在模式上本质还是中心化的,只是在部分环节进行了局部优化,一系列的国 际支付清算业务需要由遵守 SLA 规则手册的核心事务银行来完成。

GPI 根据对象的不同,技术路线中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板块。1、面向客户的板块:主要 包括资金支付、进程跟踪、入站跟踪等业务;2、面向交易过程的板块:主要包括交易中 止、资金追回、特殊情况解决、预验证等业务;3、面向核心银行的板块:主要包括贷记 转账、保险金、即时支付、金融机构转移等业务。

3.4 GPI 与 SWIFT 对比:一定程度上进行优化

结论:GPI 在原有 SWIFT 报文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云端数据库、SLA 规则、Tracker 等元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局部优化,达到了汇款速度提升、汇款过程透明、汇款进度 可追溯等效果,用户体验改进。但不能忽视的是,GPI 由于是基于原有的 SWIFT 报文系 统的,在本质模式上与传统国际支付清算体系类似,为中心化的清算体系,汇款过程仍 然需要中介机构的介入。

4 以 Ripple 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支付清算系统介绍

Ripple 网络是基于共享的公开数据库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全球支付网络,用来实现支付 交易和自动清算,数据库中记录着账号和余额信息的“总账” 。特点为即时清算,成本低 廉。Ripple 网络中运行的无数网关负责建立起 Ripple 网络,而最终用户需要通过 Ripple 网关来连接和使用整个 Ripple 网络。各网关通过共识机制来修改“总账”也就是处理交 易。网关与网关之间达成共识实质上是点对点交易,这种去中心化的模式几乎不需要中 介服务机构,非常迅速、效率高。需要指出一点,Ripple 网络中可以用加密货币 XRP来作为多种法定货币之间的全球中间货币,但 XRP 不是必须的,Ripple 协议是开源共 享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网关中发行各种货币。

4.1 Ripple 分布式账本网络工作特点:分布式、即时清算

Ripple(瑞波):高效、开放的分布式互联网支付协议。瑞波(Ripple)是一个开放的支 付网络协议,通过这个支付网络可以转账任意一种货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 元或者比特币,简便易行快捷,交易确认在几秒以内完成,交易费用几乎是零,没有所 谓的跨行异地以及跨国支付费用。瑞波网络的早期版本于 2004 年推出,OpenCoin 公司 接手瑞波项目后于 2013 年推出新版本,引入了“网关”和瑞波币,将 Ripple 打造成一 个去中心化的、覆盖全货币币种的分布式互联网金融交易系统。瑞波的几个关键原理包 括:ILP 协议:跨账本协议分类账、分布式账本、验证器。

RippleNet(瑞波网络)以分布式账本技术为支撑,拥有去中心化、即时清算、成本低 廉的特点。瑞波(Ripple)协议维护着一个全网络公共的分布式总账本。该协议有“共识机 制”与“验证机制”,通过这两个机制将交易记录及时添加进入总账本中。瑞波(Ripple) 系统每几秒钟会生成一个新的分账实例,在这几秒钟的时间内产生的新交易记录,根据 共识和验证机制迅速被验证。这样的一个个分账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链接起来就构成了 瑞波系统的总账本。瑞波的“共识机制”让系统中所有节点在几秒钟内,自动接收对总 账本交易记录的更新,这个过程不需要经过中央数据处理中心。这个极速的处理方式是 瑞波系统的重大突破。因而瑞波网络具备即时清算、成本低廉等特点。在分布式账本模 型中,每个计算机主机都是一个节点,而且它们之间都是平等的,系统中各个节点可以 直接交互,没有中心节点的概念。同时,任意两个节点的交易信息都向全网加密,所有 节点都以加密区块存储方式,按时间序列单独记录,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模式, 因此,A 汇钱给 B 的信息流的传递过程即是 A 向 B 资金转移结算的过程,并且 A 和 B 通 过各自的数字签名来证明身份,不需要第三方信任背书,直接实现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支 付。

4.2 Ripple 网络的信任机制是支付结算体系的核心

作为去中心化方式,势必需要找到替代中心机构信用背书的技术方式,分布式账本中的 共识机制则是解决点对点信任的核心,这一点在比特币等区块链项目中表现尤为突出。在 Ripple 的网络中,交易由客户端(应用)发起,经过追踪节点(tracking node)或验证节点(validating node)把交易广播到整个网络中。追踪节点的主要功能是分发交易 信息以及响应客户端的账本请求。验证节点除包含追踪节点的所有功能外,还能够通过 共识协议,在账本中增加新的账本实例数据。Ripple 的共识达成发生在验证节点之间, 每个验证节点都预先配置了一份可信任节点名单,称为 UNL(Unique Node List)。在名 单上的节点可对交易达成进行投票。

在 Ripple 的共识算法中,参与投票节点的身份是事先知道的,因此,算法的效率比 PoW (比特币所采用的的共识机制)等匿名共识算法要高效,交易的确认时间只需几秒钟。 这种共识机制非常适合场景中的参与方按照既定的协议规则组成联盟,进行支付清算。

网关:瑞波网络的信任中介。网关(Gateway)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 也就是网络关卡。就好比连接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的门一样。例如:用户 X,信任 网关 P,将手中的美元(这是银行账户中真实的美元)按照一定汇率通过网关 P 换成由 P 在其账本记账发行的“英镑”100P(这里的英镑是网关 P 发行的货币符号),于是,X 的 Ripple 账户中就多了 100P,X 可以将 100P 通过网关 P 转给任意一个陌生人 Y,Y 通 过网关收到 100P。从而形成一个支付流程、这些机遇网关 P 的用户构成了一个交易的网 络。

负债记账:Ripple 支付系统以债务关系为基础:IOU (I Owned you)。例如,用户 X 将 100 美元存入网关 P,此时网关 P 欠 X 100 美元;用户 X 将 100 美元转给用户 Y,此 时等价于网关 P 欠用户 Y 100 美元,不再欠用户 X 100 美元;用户 Y 通过网关 P 将 100 美元取出,则网关 P 不再欠用户 Y 100 美元。

付款人与收款人之间通过他们在贸易支付中的关系建立信任关系链。基于瑞波账本网络, 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可以建立取代银行这类中心机构中介的点对点支付网络,在这个网 络中个人可以直接互相借贷,通过更新贷款的余额可以实现支付的效果。所以,只要系 统能够找到支付方和收款方的关系路径,只需要更新账户的余额就能完成一次支付。而 这一切是基于分布式账本网络提供的节点互信、数据可追溯等功能。

4.3 Ripple 网络主要产品介绍:xCurrent、xRapid、xVia

针对当前跨国支付的不足,瑞波推出一些场景应用产品:xCurrent、xRapid、xVia。

打通银行间的基础记账模式: xCurrent。产品 xCurrent (当前大多数银行选择该模式) 是为瑞波网络(RippleNet)成员之间的跨境付款提供即时结算和跟踪的解决方案。 xCurrent 基于跨账本协议(ILP)构建,ILP 用于连接不同分类账或支付网络的协议。该方 案不基于 XRP Ledger,且在默认情况下不使用 XRP 加密货币。

xCurrent 包括四大主要组件:

1.Messenger(信息传递器) ,为 RippleNet 中金融机构之间提供点对点通信,用于交换 有关风险和合规性,费用,外汇汇率,付款明细和预计资金交付时间的信息。

2.Validator (验证器) ,以密码的方式对交易的成功或失败进行确认,还可用于协调跨 账本系统的资金转移。金融机构可以运行自己的验证器,也可以依赖第三方验证器。

3.ILP 分类账(跨账本协议分类账) ,Interledger 协议使两个不同的记账系统可以通过 第三方“连接器”或“验证器”互相自由地传输。Interledger 协议已实施到现有的银行 分类账中,创建了 ILP 分类账。 ILP 分类账用作子分类账,用于跟踪交易双方之间的贷 方,借方和流动性。资金是原子结算的,这意味着它们要么立即结算,要么根本不结算。

4.FX Ticker (汇率报价器) ,FX 报价器用于定义交易双方之间的汇率。它跟踪每个已 配置的 ILP 分类账的当前状态。

支付案例:结合 Ripple Segregated Account(瑞波外挂独立账户)说明如何打通银 行基础记账模式,以 Alpha、Beta 两家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为例。首先,Alpha 公司和 Beta 公司需要在对应的银行开户并存有对应的币种,且每个银行需要扩展一个 Ripple 外 挂独立账户,该账户余额与外部的 Ripple ILP 关联,二者是映射关系。做市商通过本地 清算系统向企业开户银行的 Ripple 外挂账户注入足够的资金,用于支持相关交易的流动 性支出。一旦 Ripple 外挂账户中有了足够的资金,流动性提供商即可通过 FX tricker (汇 率报价器)将外汇报价提供给美元银行(该报价由瑞波网络自动选择众多流动性提供商 中间报价最低者/最优换汇路径)。假设本案例中提供的价格为 EUR/USD = 1.1429。

Alpha 公司通过美元银行发起给 Beta 公司支付 100 欧元的汇款请求,美元银行通过瑞波 Messager(瑞波信息传递器)连接到欧元银行,提交相关的汇款信息以及订单信息。欧 元银行根据美元银行提交的请求进行检查,是否满足 KYC/AML 的监管要求。美元银行收 到欧元银行的应答后,通过 FX Tricker(汇率报价器)获得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报价 (EUR/USD=1.1429)。同时假定美元银行手续费为 5 美元,欧元银行手续费为 5 欧元, 则完成 100 欧元的支付,需要支付 125 美元。如果 Alpha 公司接受这个报价和费用,则 支付即被发起。美元银行借记 Alpha 公司-125 美元,收下了 5 美元的手续费,贷记 Ripple 外挂账户+120 美元,同时 ILP 账本也随之更新。但此时 120 美元还没有贷记到流动性 提供方的账户上,而是在外挂账户上,直到欧元银行向 Validator 提供了 Beta 公司外挂 账户资金充足的证明。一旦 Validator(验证器)收到两边银行资金存入的外挂账户的证 明,共识通过它就会触发双方资金清算,自动记录两边的账本:释放美元银行外挂账户 资金给流动性提供方账户,同时转移流动性提供方账户资金给欧元银行,100 欧元记入 Beta 公司,5 欧元手续费记入银行账户,支付结束。

Ripple Segregated Account(瑞波外挂独立账户)主要的作用是体现流动性提供方 的账户情况,实际资金无需搬运,通过债务关系的转换,系统便可在短短几分钟之内通 过信息处理,实现资金的交割。虽然以上步骤中资金流和业务流程的细节比较多,但是 通过分布式账本网络,同一个协议网络中支付是自动化完成,执行时间短,且支付成本 远低于传统的跨境支付模式。

xRapid(使用 XRP 作为中转)是一种按需流动性解决方案,它使用 XRP 作为多种法定 货币之间的全球中间货币。 XRP 和 xRapid 都依赖于 XRP Ledger,与传统方法相比,它 可以缩短确认时间并降低费用。

xVia 以网关作为中转,将 XRP 作为多种法定货币之间的全球中间货币,是 xRapid 的 加强版。支付方可以先将任意货币先转给网关,再由网关将原货币转换成目标货币,支 付给收款人。xVia 基于 API 的标准化接口,它允许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同一个 结构框架内进行交互,不必依赖多个支付网络集成。xVia 允许 RippleNet 中的银行相互 创建支付,并且允许银行将发票或其他信息附加到其交易中。在信任网关的基础上,此 种方式十分灵活。

整体来看,瑞波网络(RippleNet)在银行现有的基础设施之上进行整合,来补充并改进 传统的支付系统——去除诸多中心机构环节,利用信任网关进行点对点支付。xCurrent 将在跨金融机构之间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且实时的支付;xRapid 则使用无国界货币 XRP 来作为按需流动资金池;xVia 则促进了 RippleNet 参与者之间的整合与通信。但加密货 币 XRP,xRapid、xVia 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国际监管、合规等问题,xCurrent 则没 有这个问题。

4.4 Ripple 与国际金融巨头积极探索合作

低费用、实时清算、较高扩展性引起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对瑞波在这类分布式技术 的高度重视,国际金融/科技巨头纷纷与瑞波等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可能的市场潜力。据 不完全统计,公司已与全球 40 个国家/地区超过 300 家银行和金融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如三菱东京日联银行(MUFG)、巴西布拉德斯科银行、渣打银行等。加拿大帝国商业银 行、瑞士瑞银、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美国运通等纷纷与瑞波网络 合作进行测试。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 2020 年,全球汇款市场,即移民寄回本国亲友的钱或货物, 预计将达到 5970 亿美元。今年 2 月,埃及国家银行与瑞波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以建 立新的汇入汇款渠道。埃及预计是 2019 年的全球第五大汇款接收国(264 亿美元),仅 次于印度、中国、墨西哥和菲律宾。此次合作进一步显示出 Ripple 在国际支付中的发展 潜力。

5 SWIFT 系统与分布式账本结算系统对比分析

5.1 从机制理念等五大角度对比 SWIFT 与 Ripple

SWIFT 体现了传统中心化机构工作流程与模式:当前的 SWIFT 报文系统并不真的涉及 到资金的跨境流动,而主要是进行信息传递,后续还要依靠银行更新账本、清算支付系 统如 CHIPS 等系统进行清算支付。这样的跨国汇款体现了传统中心化机构工作模式与流 程:流程繁琐,涉及诸多中介机构增强信用、确保安全,中间费用多,时延长。

以 Ripple 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有望重构国际支付模式:作为典型的去中心化系统, Ripple 系统(如 xCurrent)可以同时完成信息传递和资金结算两项工作。两个银行间的 跨国汇款流程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首先,两个(甚至多个)银行账户间通过 信使(messenger)进行信息交换;然后两个银行经由瑞波的 ILP 分类账、外汇行情、 验证器,进行账本的处理,完成资金在区块链账本上的结算,整个过程由系统程序自动执行,响应速度快。系统的共识机制确保信用与安全。但这一切的前提是银行间部署了 瑞波的系统,企业/个人用户在认可系统协议的前提下进行,需要一定的社会/国际接受 度。

对比 SWIFT 和 Ripple,可以发现 Ripple 省去诸多中心机构、中间环节,实现了信息 和资金合并为一张网络,且点对点传输、交易,实时完成转账和清算。在 Ripple 的体 系中,所有接入 Ripple 公开接口的银行,可以直接与目标进行资金转账和信息对话。

我们从系统逻辑、交易成本、支付清算速度、金融普惠性和隐私保护等五个角度进来比 较传统中心化模式与分布式账本模式,以 SWIFT 与 Ripple 为例:

1.系统逻辑: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基于 SWIFT 支付网络是一个中心化的支 付系统,虽然报文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迅速且免费,但资金转账存在很多中介、代理环 节,这是目前金融机构中心化工作模式下,为满足 KYC/AML 和安全等要求的必然结果。 相比之下,Ripple 协议需要维护一个包含所有账号、所有交易(因此也就是所有账户余 额)的总账本,这个总账本分布在所有网络节点中并时刻保持同步。瑞波网络中资金的 安全流转并不需要中心代理机构来做信用背书,网关节点和共识机制可以确保网络中的 用户无法作恶,确保全网安全。瑞波开源协议可以让全世界的服务器(银行、货币兑换 商等接入该协议的网关)进行点对点的金融交易,因此是一个分布式网络,并不需要中 心化运作。

2.交易成本构成。一方面,SWIFT 体系的成本包括各类运营成本,费用相对较高,但 是Ripple协议的成本极低,只需要基于现有银行基础设施进行外挂升级,自动化程度高, 进行支付转账的费用很低;另一方面,SWIFT 体系会对跨币种汇款进行收费,而 Ripple协议作为标准协议,任意一种货币(甚至是比特币等虚拟货币)都可以通过 Ripple 网络 进行转账、币种汇兑,基于共识机制的自动化程序并不需要考虑跨行、异地以及跨国支 付等环节产生的费用。

3.支付清算速度。从中国向美国汇款,通过 SWIFT 一般 3-5 个工作日到账;即使是同 一家银行的行内转账,从美国向中国国内的账户汇款,也需要 24 小时才可到账。 而 Ripple 协议的支付清算只需要 5 秒左右,就像收发电子邮件一样迅捷,因此可视为是实时性的。

4.金融服务的普惠性。SWIFT 适用的货币是相应清算系统会员行内的货币,受限于其 背后的清算系统的金融网络,而 Ripple 协议适用于任意货币,美元、人民币、欧元以及 比特币等都可以作为交易对象,因此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而只要有互联网连接就可以使 用 Ripple 协议,所以使用 Ripple 协议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覆盖传统金融机构数量不足的 地区。

5.隐私保护。为满足 KYC/AML 要求,基于 SWIFT 体系的支付是监管友好的,但同时, 也带来强势清算系统控制国带来强势监管等问题,如美国的 CHIPS 系统对于 SWIFT 数 据的掌控,为美国长臂管辖带来很大的辅助。基于 Ripple 协议的交易可以实现匿名交易 (只要知道对方Ripple账户地址就可以进行交易,交易在相应的网关下可以设置匿名) , 但在满足 KYC/AML 的场景下,与 SWIFT 无异。

分布式账本相对于传统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在诸多方面具有优势, 但在由于各国的监 管规定不同,实际国际部署中必然面临国际法规、政策协调的问题。以 Ripple 网络为 例,相当于用户之间的联盟,国际/市场接受度方面也需要一定的拓展过程。因此分布 式账本(区块链)真正要在跨境汇款中大规模使用,还需要针对监管要求进一步优化和 改进、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同时,软件、协议层面的潜在风险、用户、银行端部署等细 节方面亦需要进一步打磨。

6 分布式账本(区块链)在国际支付中拥有非常潜力

6.1 金融、互联网巨头积极探索区块链在国际支付中的应用场景

2019 年 2 月 14 日摩根大通在其官网高调宣布成为第一家成功创建并测试锚定法币的数 字货币(JPM Coin)的美国银行。JPM 币基于区块链技术,支持机构账户之间的即时支付 交易,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最终使用户受益。一枚 JPM Coin 可兑换一美元,类似于数 字货币市场中已存在的稳定币。JPM Coin 早期目标是针对大型企业客户提供跨境支付、证券 交易服务以及替代大型公司客户账户内的美元资产。目前项目处于测试阶段,只有经过监管 查验的摩根大通大型机构客户,如公司、银行和经纪自营商才能使用此代币,个人不能持有 JPM Coin。

国际支付成为摩根币重要应用场景。摩根大通作为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其在 2015 年初时便对比特币及其底层技术产生了兴趣, 2016 年秋季公司推出基于以太坊的企业级区块 链网络——Quorum Blockchain,摩根大通在探索区块链数字资产的赛道上,一直处于领跑 地位。本次将发行的 JPM Coin 正是基于 Quorum 网络运行,未来几个月 JPM Coin 将进入测 试阶段。测一小部分机构客户将使用 JPM Coin,以实现客户之间付款的即时结算。在全球范 围内,摩根大通每天需要处理的结算转账资金超过 6 万亿美元,使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技术, 将比传统方式显著提升效率和速度。未来 JPM Coin 将拓展更多的功能,包括开拓美元以外 其他法币的资产支付结算。毫无疑问,JPM Coin 在解决国际支付、跨境金融拥有广阔的应 用场景和市场潜力。

我们认为,摩根大通吹响了传统金融机构加速“上链”的号角,此后诸多国际大型金融机构 纷纷推出自己的区块链计划,包括 Facebook 的 Libra 在内,传统金融、互联网巨头纷纷积 极探索区块链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前景,针对大型机构,国际支付无疑是重要的应用场景。2019 年 6 月 18 日,Facebook 联合 PayPal、Visa 等 27 家机构发布了加密货币 Libra 白皮书。 一个月后的 16 日与 17 日,美国最高立法机构国会下设的参议院、众议院接连召开听证会, 论证 Libra 及其对消费者、投资者和美国金融系统的影响。目前,全球的数字货币持有者不 足全球人数的 1%,而 Libra 由拥有着 27 亿用户的 Facebook 发起,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使 得 Libra 的颠覆和冲击可能远超过去的数字货币,并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影响。而 Facebook 作为一家用户遍布全球的科技公司,跨境支付毫无疑问成为 Libra 最基础的出发点。

今年 2 月,《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JR/T 0184—2020)金融行业标准由中 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为分布式金融发展奠定基础。标准规定了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的 安全体系,包括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密码算法、节点通信、账本数据、共识协议、智 能合约、身份管理、隐私保护、监管支撑、运维要求和治理机制等方面。标准适用于在 金融领域从事分布式账本系统建设或服务运营的机构。分布式账本技术作为区块链底层 技术,规范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区块链有望 推动国际支付清算新模式崛起,开辟新的应用空间。

国家外汇管理局将积极运用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便利中小企业开展贸易融资,区块链 供应链金融成为重点方向。今年 3 月 22 日,国新办举行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 场稳定发布。国家外汇局副局长宣昌能在会上表示,外汇局始终将疫情防控和支持企业 复工复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外汇局将积极运用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等技术手段, 便利中小企业开展贸易融资。2019 年 4 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贸易区块链服务平台 项目低调上线试点。国家外汇管理局为发起方,由创新应用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 司杭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下称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的络谱区块链登记开放平台技 术,建设了跨境贸易服务平台。该项目主要利用区块链可信的技术特点,旨在解决中小 企业跨境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推动跨境贸易金融业务发展。

6.2 区块链开辟国际支付新的市场空间

跨境支付需求强劲,场景多样,势必催生多样化的支付手段与模式。根据国家外汇管理 局的统计数据,2019 年银行代客项下结售汇金额达到 3.46 万亿美元,占到同年进出口 总值比例已经连续多年超过 60%,可见电汇支付是目前国际贸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支付 方式。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跨境支付行业规模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 跨境支付行业交易规模达 4944 亿元,同比增长 55%。在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下,电商出 海将进一步推动跨境支付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埃哲森的数据,每年银行间处理的跨境支 付在 25 到 30 万亿美元之间,交易量达到 100 到 150 亿笔。

我们认为,跨境贸易与跨境支付面临新趋势、新需求、新模式的挑战,区块链有望开辟 新空间。新趋势方面,高频次和小额度订单的点对点场景日益突出,随着跨境电商迅速 发展,参与跨境贸易的中小企业日益增多,新的消费需求推动个人跨境消费增长,点对 点式的国际支付需求快速上升;新需求方面,用户对更为简便快速的实时资金转账需求 愈发迫切,传统以天计的资金周转(钱货两讫周期长达 15 天甚至 20 天)无法有效满足 跨境贸易的生产需求;新模式方面,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将开辟新的跨境贸易、支付 模式,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国际支付清算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大型企业,大量中小 企业甚至个人消费者对点对点、快速支付体验需求日甚,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账本 推动去中心化、点对点支付模式的发展(从而省去诸多中介环节)有望成为未来国际支 付新模式。

7 投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自去年 10 月 24 日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以来,网信办备案、国家标准委跟进等利好政策推动下,区块链在各行业应用落地步入快车道。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 中央号召,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或扶持区块链产业发展,预计后续相关政策 文件会陆续密集发布。我们认为,区块链在应用落地过程中有三条主线值得关注:

1.央行数字货币 DC/EP。随着国内、国际支付需求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在线化支付方 式逐渐成为主流,DC/EP 的发行会进一步推动国内消费、国际支付的方式多样化,相关 产业链有望受益;

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与实体贸易关系十分密切,场景广泛、规模大,区 块链具有数据防篡改、可追溯的特点,正是解决供应链中节点互信痛点的关键,区块链 +供应链金融有望激发市场潜力,升级行业模式;

3.数字资产。区块链推动下,电子票据、数字资产存储、托管等需求将持续增长,为行 业带来降本提效。

我们建议关注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和数字资产主线上的区块链服务企业。 包括:

1.央行数字货币主线:四方精创、先进数通、高伟达、长亮科技(银行支付功能开发)、 数字认证、格尔软件(数字身份认证)、新大陆(机具改造)、飞天诚信(硬件钱包);

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易见股份、广电运通;

3.数字资产条线:东港股份、金财互联、嘉楠科技(CAN.O);火币科技(1611.HK)、前 进控股(8395.HK)。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不确定性。目前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处于发展初期,全球各国对区块链 技术、项目融资和代币的监管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特别是国际贸易、国际支付领域对 区块链的监管政策尚不明确。

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不达预期。目前区块链基础设施尚不能支撑高性能网络部署,去中 心化程度和安全都会对高性能存在一定牵制,区块链基础设施存在开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报告来源:国盛证券)

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展开
收起

全球化前景深度报告:全球产业链及疫情后的重构展望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报告摘要:

1.【历史】全球化的基础是产业链的国际分工,历史上经济全球化共经历了三个黄金时期——西班牙、荷兰引 领的15世纪-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英国引领的18世纪-1914年“日不落帝国”时代、美国引领的战后至今 时期。19世纪以来,全球共经历了五轮产业链重构,产业沿着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亚洲四小 龙”——“亚洲四小虎”——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路径转移, 随着后进经济体的发展升 级,转移产业一般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顺序更迭。

2.【现状】根据经济体发展的不同驱动力,可将各大经济体分为资源国、工业国与消费国,其中资源国以澳大 利亚、巴西、中东与俄罗斯为代表,工业国以中国、印度、东盟、墨西哥为代表,消费国以美国、欧洲、日本 等发达国家为代表。中国是农业的主要消费国,传统制造业的中心、新兴制造业的中下游,处于全球产业链 “微笑曲线”中间位置。

3.【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了深远影响,全球产业链与地缘政治局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低附加值产业向 越南等国家转移、逆全球化抬头以及中美猜疑加重。

4.【前瞻】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带来的变化有以下四点:中国、越南的国家治理能力得到认可,巩固了制造 中心的地位;部分产业整合趋势加剧,未来分布将本土化与周边化;政治极端化加剧,各国加强“自主可控”; 中美关系再起波澜,地缘科技博弈升温,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

5.【建议】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我国仍应坚持改革开放步伐,立足自身,以我为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补齐短板,化危为机,持续提升战略性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与现状

1.1 全球化的历史演进:从大航海时代到日不落帝国,冷战后迎来全球化高峰

全球化的基础是产业链的国际分工,回顾历史,经济全球化共经历了三个黄金时期:

第一阶段(15世纪-17世纪):15世纪造船业的发展以及火药、指南针的出现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欧洲诸帝国以 殖民地为基础建立起全球供应链,以农副业与手工业为主导产业,西班牙、荷兰是当时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

第二阶段(18世纪-1914年):18世纪末英国成为全球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产业的 替代升级,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行业也升级为工业制造业,法国、德国等也是当时经济全球化的引领者。

第三阶段(1946年-2020年):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全球化阶段性停滞;战后全球化重启,在1989年冷战结束 以及科技革命推动下,全球化进入高峰,主导行业为电子、汽车、机械等,引领国为美国。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 危机的爆发减缓了全球化的进程.

1.2 全球产业链历史沿革:要素禀赋差异促进产业分工,产业链重构遵循经济规律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全球产业链分工的理论基础。资源、人力、土地等要素禀赋的差异以及技术发展的不均衡 造成了经济体之间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形成分工,当比较优势格局发生改变,全球产业链分工也随之重构。

19世纪以来,全球共经历了五轮产业链重构,产业沿着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 虎”——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路径转移;

随着后进经济体的发展升级,转移产业一般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顺序更迭。

1.3 全球经济体之上游:中东、俄罗斯、澳大利亚、拉美等为主的资源国

根据经济体发展的不同驱动力,可将各大经济体分为资源国、工业国与消费国,其中资源国以澳大利亚、巴西、中东 与俄罗斯为代表。

石油:美国、中东和俄罗斯为主导,三者2019年的石油生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近70%;

矿产品:铁矿石—澳大利亚、巴西;铜矿—智力、秘鲁;

农产品:小麦—阿根廷、澳大利亚;稻米—印度、泰国、越南;大豆—巴西、美国。

1.4 全球经济体之中游:中国、东盟为代表的工业国

工业国以中国、印度、东盟、墨西哥为代表: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主要出产劳动与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品,包括纺 织品(服装)、皮革制品(鞋靴)、机械设备、运输设备、杂项制品(主要是玩具)以及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 备。

1.5 全球经济体之下游: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的消费国

消费国以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代表。根据2018年数据,美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68%,英国、意大利 也高于60%,加拿大、日本、法国、德国也高于50%,显著高于中国39%的水平。

1.6 全球产业链现状——农业:中国为主要消费国,大多农产品实现自给自足

农业产业链比较简单,分为产出国(出口国)和消费国(进口国):农业产业链可分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配送、 销售四个环节,中间加工环节通常与生产或销售在同一区域,一般不会有单独的加工环节。

中国是主要的消费国:对大豆等经济作物的进口依赖度较高,稻米、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1.7 全球产业链现状——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相对较短,中国为制造中心

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相对简单,主要行业包括:纺织皮革制造、家具制造、造纸、金属冶炼、机械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 制造等。

中国是传统制造业产业链的制造中心:拥有完整的生产链条,在机电设备、纺织、造纸、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和金属冶炼 等方面优势明显。

1.8 全球产业链现状——新兴制造业:产业链相对较长,中国处于中下游环节

新兴制造业一般具有研发壁垒高、附加值高、产业链条复杂等特征,主要包括:半导体芯片、电子、通信、生物医 药、新能源汽车、精密仪器、汽车发动机、飞机制造等。

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中主要处于中下游环节,近年正在向附加值更高的上游攻坚:新兴行业上游为掌握高附加值 的研发设计环节与核心品牌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中下游主要有中国、越南、印度、菲律宾等 新兴经济体。

1.9 全球产业链现状——新兴制造业:产业链相对较长,中国处于中下游环节

以汽车、飞机制造为例:美国、西欧、日本 等国家处于汽车和飞机制造产业链的上游, 掌握高附加值的品牌研发、发动机等核心零 部件生产以及营销、售后服务,获得产品的 主要附加值,组装以及非核心零部件的生产 主要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进行。

以波音飞机为例,可以看到波音公司的大部 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来自日本、美国、瑞 典、意大利、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来源于中 国的核心零部件极少。

1.10 全球产业链现状:中国处于“微笑曲线”中间位置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参与程度较高,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相对弱势。

农业、能源等资源品: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并不突出,在农业、能源等资源品方面对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俄罗 斯、中东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依赖度较高。

传统制造:为传统制造业终端产品的主要供应方,但是中国参与的领域技术含量较低,利润不高,在品牌溢价较高的 奢侈品领域相对弱势。

新兴制造:我国处于技术附加值较低的中下游环节,对美、德、日、韩等经济体的技术依赖度较高。

第二章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生的变化

2.1 全球产业链格局变化:2008年以来,低附加值产业向越南等国家转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纺织业、电子零部件制造和组装等低附加值产业逐步向印度、越南等国家转移。

纺织业的产业转移在2008年后开始提速:2008年后,国内纺织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走低,对外投资持续加码。

2018年中美贸易战导致国内电子产业转移提速:中国电子产业在越南、菲律宾、泰国等东盟国家加快布局,电子中下 游产业链外迁提速。

2.2 原因一:劳动力、土地成本抬升,要素红利逐渐减弱

中国劳动力人口占比回落,劳动力成本增速上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素优势逐渐减弱。

劳动力:一方面,我国劳动力占比自2010年达到峰值74.5%后,持续回落至2018年底的71.2%,同期65岁以上人口占 比提升3个百分点至11.9%,老龄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劳动成本增速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 11.0%攀升到了危机后的13.1%,相比之下,印度从10.6%降到了4.7%,巴西和俄罗斯的平均劳动成本绝对值下降。

土地:土地成本抬升制约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2.3 原因二:中美贸易摩擦加速电子制造产业转移

中美贸易战中,电子零部件等中间品是美国的重点征税领域,随着征税负面影响逐步显现,相关产业对外转移的动机加 强。

2018年以来,美国对自华进口的商品征税清单中,电子、机械零部件是重点征税对象;在最初的500亿美元征税名单中, 征税金额最高的前10大产品中分别有9个和8个是电子、机械零部件类产品;

2018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数明显上升,中下游的组装环节的外迁的影响显著。

2.4 产业转移限于部分领域,中国制造业优势仍存

目前,中国产业转移仅限纺织业、电子加工等部分领域,尚未出现大规模产业向外转移的现象,短期对经济的影响相对有 限。

第一,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占全球比重仍在上升,增速高于越南、菲律宾和印度等国;

第二,东盟国家的制造能力及效率与中国尚有差距,短期内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难度较大。从体量来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 远高于东盟和印度;从制造能力来看,2018 年中国劳动生产率为6.68%,约为东盟平均劳动生产率3.43%水平的两倍;

第三,我国制造业在智能自动化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管理能力提升带来的效率提高有助于对冲成本端的上行。

2.5 全球政治格局变化:2008年后,逆全球化抬头,中美猜疑加重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中美双方信任度降低。

中美之间猜疑加重:2012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为具体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而对美国亚太和全球军事战略进行调整的 报告,正式确定“亚太再平衡”区域战略;2016年特朗普上台,2018年开启中美贸易战。

欧洲逆全球化势力兴起:2016年英国举行脱欧公投标志着欧洲逆全球化开始显性化;2017年的法国总统选举中,“反 对全球化、限制外国移民、抵制伊斯兰化”的玛丽娜·勒庞进入了第二轮选举并赢得了三分之一的选票;同年荷兰大 选,反移民的自由党成为荷兰第一大党。

2.6 原因一:全球化促使美国制造业外流,冲击中低端就业岗位

美国制造业持续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转移,中低端收入人群的工作机会不断减少,引发中产阶级对全球化的不 满。

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由2001年高点的25.5%下滑至2017年的16.6%,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占比则持续抬升, 由2004年的8.6%上升至2017年的27.1%。

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79年峰值的1930万人持续下降至2009年的1148万人,在贸易保护政策帮助下,2019年也仅恢 复至1287万人;制造业就业在总就业中的占比由1955年的24.4%持续下滑至2019年的7.4%。

2.7 原因二:美国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割裂致政治极端化

美国居民贫富差距持续加大:近年来,美国前1%的人群拥有20.2%的财富,而后50%的人群仅拥有12.6%的财富。而 这一趋势也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从大象曲线可以看到,全球财富占比前1%的人群与中产阶级收入增长速度分化加 剧。

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政治极端化,民粹主义势力抬头:贫富差距加大使得美国不同阶层对于全球化的态度严重分化,精 英阶层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多利润,而中产、工薪阶层则愈发抗拒全球化,阶级矛盾加大导致美国民粹主义抬头, 2016特朗普大选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其获得了反全球化的“平民”支持,导致五大湖周边数州放弃了传统上更偏 向的民主党

2.8 原因三:“修昔底德陷阱”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回应这种威胁,使得双方争锋不可避免。

中国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占比从1970年的3.13%升至2018年的15.86%;排名从第7位升至仅次于美国的第2位。中 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正在挑战美国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因而采取措施遏制中国的上升势头。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开始接近美国,美对日贸易逆差达284亿美元, 对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日本产品出口的措施,包括1985年签署的广场协议,加之日本未能妥善处理美日关系,导致 日本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自此之后进入持续衰退阶段。

第三章 疫情后全球产业链的变化前瞻

3.1 疫情带来的变化之一:国家治理能力的地位抬升,中国、越南或受益

疫情冲击可能会增加跨国企业对产业转移目的地治理能力的考核。跨国公司对于全球布局的考虑因素将不仅仅局限于 成本与市场因素,而且会加入更多对于政府管理效率与社会应急能力的考量,国家治理能力有助于维持供应端的稳 定。

从本次疫情的防控表现来看,中国、越南、泰国体现出了较强的应急能力。在疫情爆发初期即迅速建立应对机制,阻 止了疫情进一步蔓延。截至5月26日,越南已连续11天新增确诊病例保持在个位数、泰国连续22日新增确诊病例保持 在个位数,而作为第一阶段疫情“震中”的中国,已连续超过40天新增确诊病例保持在100以内,近期更是维持在20 以下。

3.2 疫情带来的变化之二:部分产业整合趋势加剧,本土化与周边化提上日程

长供应链与紧急状态下的重要行业将产能预备的本土化或周边化提上日程。疫情之后,控制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国家 将考虑产业纵向整合以缩短供应链条,并在本土或周边国家配置预备产能或加大库存以备不时之需。

长供应链行业:通信、电子、汽车等行业;

紧急状态下的重要行业:生物医药、医疗卫生用品、粮食、能源、军工等。

3.3 疫情带来的变化之三:政治极端化加剧,“自主可控”重要性抬升

政治极端化加剧:一方面,疫情使得美国国内矛盾加速暴露,两党博弈与社会分化加剧,股市的脆弱、油价的疲软、 疫情的严峻使得特朗普连任的胜率下滑,特朗普政府会试图向外转移矛盾以缓解大选压力;另一方面,美国极端政客 可能利用敌视中国的言论来获得大选的竞争力,因此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会表现得更加激进。

各国开始强调“自主可控”:涉及民生以及国家命脉的战略产业重要性提升——

3月12日,法国明确表示“计划取回民生医疗行业控制权,将其置于市场规则之外”;

3月31日,特朗普表示要“把美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独立的、繁荣的国家:能源独立,制造业独立,经济独立,国界 主权独立”。

3.4 疫情带来的变化之四:中美关系再起波澜,地缘科技博弈升温

政治极端化加剧将使得美国对外更为强势,在中美贸易战与本次疫情中作为“震中”的中国将首当其冲受到来自美 国政府的压力。5月2日,特朗普表示政府正在制定针对中国的报复性措施,再次引发了关税担忧。除此之外,疫情 冲击下中美此前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落实的难度增加,不排除在疫情之后中美之间贸易摩擦有重新抬头的可能性。

在疫情与大选的双重背景下,中美之间除了经贸摩擦之外,地缘问题、科技博弈也将显著升温。

第四章 坚持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可控

4.1 坚持改革开放: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我国仍应坚持改革开放步伐: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仍是应当坚持的重大原则。

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上日程,资本市场改革步伐已在提速;

开放: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开。

4.2 以我为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补足短板

在当前复杂形势下,我们仍应当立足于自身,以我为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

发挥优势:在应对疫情中,中国的社会治理能力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在增强自身信心的同时,受到跨境资本的青睐。

补齐短板:资本市场改革是当前的抓手,对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居民投资渠道都有显著作用,并支持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发展。

4.3 提升战略性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战略性产业是指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主要包括农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农业:加强在大豆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拓宽进口来源并加大战略储备,降低在紧急状态下受制于人的风 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类,上 述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关乎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4.4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危与机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平安证券)

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展开
收起

活了194岁,今年顶不住了!美国最老牌连锁百货已开始清仓甩卖

原标题:活了194岁 今年顶不住了 美国“最老牌”连锁百货申请破产保护 门店已开始清仓甩卖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776年7月4日,乔治·华盛顿和大陆会议在费城发表了著名的《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而7月4日也成为美国独立日。

50年后,1826年,英国移民塞缪尔·罗德(Samuel Lord)和乔治·泰勒(George Taylor)在纽约曼哈顿下东区创办了Lord &; Taylor(罗德与泰勒)连锁百货,迄今为止,这家公司已经存在了190多年。

可以说,罗德与泰勒见证了美国零售行业的发展,但今年,在持续蔓延的疫情的冲击下,这家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连锁百货也撑不住了。

194年历史老百货申请破产保护

据新华社,美国弗吉尼亚州东区破产法院的一份文件显示,美国老牌奢侈品百货品牌罗德与泰勒(Lord &;Taylor)及其母公司托特衣箱(Le Tote Inc.)于2日申请进入破产保护。

据报道,截至申请破产保护时,罗德与泰勒运营38家门店,拥有651名雇员。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这些门店在今年3月被暂时关闭,多个门店已开始清仓甩卖。

“罗德与泰勒”百货在官网发布了一封致顾客信,公开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一事,信中同时表示,公司的网上购物平台到目前为止没有变化,可以继续在网上下单购物。

“罗德与泰勒”百货于1826年创办,至今已有194年历史,是美国历史最久的奢侈品连锁百货商店,同样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公司之一。

该公司最负盛名的是其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旗舰店,这家店于1914年开业,以高档时装和节日橱窗展示而闻名。2007年,该店还被列入纽约市地标性建筑。

2006年,经营良好的罗德与泰勒公司被一家投资公司以12亿美元收购,最终成为了零售集团哈德逊湾公司旗下的企业,该公司专注于中上阶层市场,一度拥有近50家门店。但在过去的10年里,面对低价零售店的激烈竞争,该公司的业务每况愈下。

哈德逊湾公司的CEO也指出,这家公司的定位恰好处在一个微妙的“中间位置”,既非高档奢侈品销售业务,也不经营低档的折扣服装。

据央视财经,时尚公司“托特衣箱”在2019年以7100万美元买下“罗德与泰勒”的品牌和库存,接管了其38家实体连锁店及其线上业务。有关文件显示,“罗德与泰勒”目前估计其资产负债在1亿至5亿美元之间。2日当天,“托特衣箱”同时也提交了破产申请。

在“罗德与泰勒”之前,“杰西潘尼”(J. C. Penney)和“尼曼马库斯”(Neiman Marcus)等美国老牌百货集团相继宣布破产,而梅西百货则计划裁掉约3900名管理部门的员工。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零售商破产申请量正在快速增加,并且情况可能在今年第三季度进一步恶化。

今年以来已有43家美国零售商破产

疫情冲击之下,美国零售业破产总量正逼近十年来的最高峰值,老牌百货公司“罗德与泰勒”的加入,使得美国申请破产的零售商名单进一步拉长。而业内人士警告,这还只是开始,美国零售业在今年下半年加速破产后,还可能将在明年迎来第二拨破产潮。

尽管现在还没有完全走出夏季,但是全球零售业则早就已经踏入了寒冬。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美国宣布申请破产的企业超过160家,其中,零售业是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现在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差不多5个月的时间,据标普全球市场财智汇总数据显示,美国零售业的破产量已经达到了43家,逼近了最近十年来的最高峰值。再往前看就会发现,在上一次金融危机附近的几年时间内,仅2008年一年,就有多达441家零售商申请破产。

所以,业内人士多认为现在还只是开始,今年下半年的破产潮会加速也几乎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有声音警告,明年还将会有第二拨破产浪潮。

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拉尔德·斯托奇表示:现在的情况是,原本应该在五到十年里出现的破产量被压缩到了一到两年,明年还会有第二拨破产潮。而第二拨破产潮的这批公司在应对疫情时表现要稳定得多,但为了抵御危机,它们的财务灵活性被耗尽。

美国总零售额或创2016年来最低水平

据新华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个又一个“史无前例”在美国实体零售业频繁出现,甚至频繁到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6月26日,微软在宣布将永久性关闭其83家MicrosoftStore实体零售店的同时称,以后将专注于在线商店Microsoft.com的运营,用户可以在那里获得支持、服务和培训等。

此前,微软在全球约有100家实体店,但其中大多数位于美国本土。据悉,此次关闭实体店将耗资4.5亿美元。微软发表的声明称,此次关闭门店主要是因为公司将采取新的零售策略,计划投资线上商店。有分析认为,微软此举主要源于疫情期间用户消费倾向的转变。

在微软宣布关闭全球门店的同时,同为科技巨头的苹果公司宣布再次关闭14家美国门店,美国百货巨头梅西百货也宣布关店125家,同时裁员3900人。

梅西百货表示,预计此次裁员将在2020财年使公司节省约3.65亿美元成本。除了计划裁员缩减成本以外,梅西百货还将裁减门店、供应链和网络客服等。在今年2月初,梅西百货已经裁员近2000人。

可想而知,财力强悍如微软、苹果和梅西这些巨头,在疫情冲击之下都亏损严重,其他实力逊于它们的实体零售商的日子会有多么艰难。

美国媒体的报道称,受疫情影响,美国今年或将有多达2.5万家商店倒闭。零售和科技数据公司CoresightResearch的一份报告显示,这一数字将打破2019年创下的纪录——当时美国有9800多家门店永久性关闭。

根据《福布斯》的报道,美国全国性及区域性零售连锁商有3056家门店进行了清算,这还仅仅是计划关闭的门店,而进行清算的门店几乎覆盖了美国所有的零售企业。

杰西潘尼在美国本土约有840家门店,其中154家预计到今年夏末会彻底关闭,还有100家门店预计在公司走完破产流程前就会关门。自2017年以来,彭尼百货已经关闭了173家门店。

奢侈品零售商尼曼·马库斯在美国本土共有44家门店,已在5月申请破产。虽然并未宣布门店是否关闭,但据消息人士透露,Facebook打算在曼哈顿哈德逊广场租赁一处零售场地,目前正与尼曼谈判。

此外,美国家居装饰零售商Pier1Imports关闭了所有破产的门店,维密则计划今年永久性关闭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约250家门店;美国民众几乎人手一件的盖璞(GAP),其今年第一财季净利润亏损达9.3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拥有CalvinKlein与汤米·希尔费格等品牌的美国服装集团PVH今年首季净亏损额则高达11亿美元。

业内人士估计,今年美国的总零售额将同比下降10.5%至4.894万亿美元,这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也比2009年经济衰退期间出现的8.2%降幅更大。

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从长远来看,实体零售正在拖累整体零售业的表现。今年,实体零售业的销售额将下降14%至4.184万亿美元,线下销售可能需要长达五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伴随着大量破产的将是不可避免的失业问题,一些分析人士担心,员工离开岗位太久会导致技能减退,从而在就业市场上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近期的一份调查显示,有接近一半的失业美国人认为他们之前的岗位可能永远不会再回来了,而今年4月份时,抱有这一担忧的只有两成,当时,78%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只是暂时性失业。现在,美国两党议员还在为失业救助问题僵持,而为了缓解疫情冲击,美国财政部则表示将截至9月底的三个月的联邦政府借款预估提高到9470亿美元,较此前预期又高出2700亿美元。

联邦政府的支持多少会帮助一些企业增加金融灵活性,不过,在疫情的持续冲击之下,经营不善的企业最终也很难逃脱破产的命运。

展开
收起

2020英国本科年申请再创新高!超10所高校开放21年申请

2020年7月9日,英国大学申请服务中心UCA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公布2020申请周期报告。2020年申请英国本科申请总数超过652790人,其中欧盟以外国家的学生共89130人。

图片来源:The Times

中国学生申请英国本科数量以23%的增长率再创新高。截止到6月30日(英国本科常规申请截止日),申请英国本科课程的中国大陆学生超过24000人,接近2016年的两倍。香港和澳门地区申请英国本科人数相比去年也有增加,分别达到6570人和250人。

图片来源:UCAS

上述数据表明,新冠疫情并未影响中国学生的赴英留学意向。

而从申请专业课程来看,最受非欧盟国家学生欢迎的课程为商业管理,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和创意文化及设计类课程。

英国留学

除了男性和女性都非常青睐的商业管理,社会科学和法律专业外,男性更青睐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类课程,女性申请人更青睐创意艺术和医学相关专业。

推移民积分制度,简化签证流程,扩大招生名额,英国多项政策吸引全球人才

根据最新的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拥有4所世界前10的大学和18所世界前100的大学,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最受国际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

金矢留学英国

图片来源:The Telepgraph

2019年3月,英国发布《国际教育战略:全球潜力、全球增长》,提出到2030年,将英国教育出口总额扩大到每年350亿英镑、英国国际学生总数增加30%,达到每年60万人的总目标。

金矢留学

为促成这一目标,英国政府采取的行动之一即为恢复并延长国际学生毕业后签证政策,支持国际学生在英就业。

2020年2月19日,英国政府宣布为履行收回边界控制的承诺将实行积分制移民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人才,提振经济。

2020年7月2日,英国商务大臣Alok Sharma发布了《科学与研究路线图》 ,吸引全球人才和简化行政手续,吸引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创业者赴英。

2020年7月13日,内政部公布积分制移民制度细则,宣布这一积分移民制度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积分移民制度不仅降低薪资门槛和技能门槛,恢复两年毕业生工作签证,不限技能水平,不设申请人数上限,并将博士毕业生的工作签证延长至3年。

2020年7月30日,英国政府宣布新增近9500个英国大学9月入学名额,鼓励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相关课程招生,超过四分之一(28%)的扩招课程名额由罗素集团大学提供。

英国多所大学提前开启21年申请,提前进入“抢人”模式

以下大学网申系统目前已经可以选择2021年秋季硕士课程:

曼彻斯特大学

东英吉利亚大学

兰卡斯特大学

斯旺西大学

赫瑞瓦特大学

卡迪夫大学

以下大学部分专业已经开放2021年秋季课程申请通道:

纽卡斯尔大学

克兰菲尔德大学

阿伯丁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

以上申请信息仅供参考,大学申请通道开放时间具体请以官网实时更新为准。

展开
收起

BBC:英国房市出现香港买家热潮

来源:英伦投资客

*BBC本周发了这样一篇文章,关注了香港投资者的最新动向,我重点提取里面提到的最新数据和案例(不涉及原因讨论),分享给大家

据BBC(2020年8月25日)报道,英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出现一波香港买家热潮。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香港买家在过去12个月里,已经成为伦敦市中心第5大海外投资者。

在所有海外买家当中,中国大陆买家投资买房最多,其次依序是美国、印度和俄罗斯,中国香港买家排名第五。

2020年,香港买家在伦敦市中心的房地产投资占所有海外买家投资的4%,2016年,香港买家只占2.5%,这一数据已经增长了1.6倍。

据英国房地产经纪公司表示,过去两个多月以来,香港买家看房询问增加了一倍以上。

伦敦房地产公司Benham and Reeves负责人表示,从来没有接到那么多的香港买家的询问看房电话。

另一家经纪公司Arlington Residential表示,过去两个月里仅香港买家就有10几个案子成交,大概是以前一年的成交量。

香港本地的房产公司也表示,光是在7月就卖出了大约60套英国房产给香港买家,该公司代理的英国物业包括伦敦、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等城市的房产。

BBC分析指出,除了大环境因素,许多香港投资者也希望能在明年4月印花税假期新政结束前买入英国房产,以节省额外的印花税费。

事实上,除了BBC,路透社也在近期(2020年8月24日)发布了一则类似报道。

路透社从一个香港人的买房故事切入,讲述了这一最新现象。

据报道,香港人Winnie Tong想在两年内全家移民英国,但在英国房价自4月以来跳涨近15%之后,她暂缓了在英国伦敦买房的计划。

Winnie Tong今年40岁,由于伦敦房价较高,她计划搬去伯明翰安家。

地产中介机构称,过去两个月,他们卖给香港买家的公寓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购买用途主要为自住。

“好房子都卖光了,价格也涨了,”Tong告诉路透。“现在有太多香港人在英国抢房子。”

路透报道称,香港投资人购买的房屋价值介于30万-5,000万英镑之间,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在考虑曼彻斯特、布里斯托等伦敦以外更便宜的选项。

“最新的现象是,那些对英国不太了解的人现在也在考虑...他们的经济实力不是很强,现在还不想投入太多,”某香港经纪人表示。

中介机构称,由于香港客户的购买意向激增,已经促使一些英国开发商将香港作为他们国际宣传的首站,以前都是上海或新加坡。

展开
收起

脱欧语境下的当代英国小说

脱欧语境下的当代英国小说

【深度解读】

“脱欧文学”这一新兴文学类型集中出现在2016年至今的英国文坛,特别是小说领域。其名称由“英国脱欧”和“文学”两词组合而成,由英国学者克里斯蒂安·肖于2018年首先公开提出。

根植于英国历史文化传统,受到2016年英国脱欧事件的触发,“脱欧文学”作品既包括那些直接回应或间接影射英国退出欧盟的文学作品,也包括那些探讨英国脱欧后产生的后续社会文化、经济、种族和世界主义发展问题的小说,其常涉及的文学话题往往与文化、国家身份、情感、共同体构建的讨论有关。

1 “脱欧文学”的根源

2016年6月23日,时任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政府组织全民公投,试图引领英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奈何事与愿违,公投结果显示脱欧派(51.89%)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派(48.11%)。此后不久,卡梅伦宣布请辞,而英国政府也先后在特雷莎·梅和鲍里斯·约翰逊的引导下着手准备退出欧盟的各项工作,并最终于2020年1月31日夜间11点钟正式退出欧盟,进入脱欧过渡期,直至2020年年底。这也标志着英国与欧盟长达大约47年的合作关系告一段落。

英国脱欧这一历史事件不仅造成了英国政坛的震荡,也“揭示了英国社会中固有的分化问题。”中国学者桂涛曾指出,英国脱欧造成的“不仅是脱欧派与留欧派之间的分裂,还有政府与议会之间、上院与下院之间、不同党派和阶层之间围绕‘是否脱欧’与‘如何脱欧’议题的分裂,更有‘脱欧’引发始终有独立诉求的苏格兰、北爱尔兰与威斯敏斯特之间的分裂。”此外,它“还引发了全世界对‘欧洲一体化’与‘全球化’将何去何从”的争论。

“脱欧文学”的出现具有很深的历史根源,它不仅与2016年的英国脱欧事件有关,也与英国传统文化有关。自古以来,英国与其他国家一直保有密切的往来,英国国民也与外来移民群体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一方面,英国的近现代发展离不开跨国贸易,而外国移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英国著名传记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所言,本质上,正是移民的浪潮帮助伦敦繁荣起来。另一方面,一些英国国民自古以来对外国移民的到来便颇有微词。阿克罗伊德所著的《伦敦传》对此也有详细的叙述。他写道,早在1255年,僧侣编年史家马修·帕里斯就为伦敦充溢着外国人的事实而哀叹。此后几个世纪中,英国人对“外来者”的不满和不安情绪逐渐上升,并不断为外来移民赋予贬义的刻板印象。1973年,英国加入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但是,英国与欧盟的结合实则貌合神离。英国既没有加入《申根协定》,也没有使用欧元,始终以自身利益为准,游离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边缘,并始终怀揣欧洲怀疑论,没能树立尤尔根·哈贝马斯所说的欧洲身份、意识、归属感和情感。这也最终导致了它与欧盟的分道扬镳。

2 “脱欧文学”的发展轨迹

“脱欧文学”作品并非只出现在英国脱欧公投之后。早在1972年,英国著名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在《不列颠万岁》中就曾描写过英国在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若干年后进行退出公投的景象。1998年,彼得·普雷斯顿的小说《第五十一个州》也虚构了一个类似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事件的故事。故事中的英国首相遵循亡父遗愿,带领英国退出欧盟,并且加入美国,成为其第五十一个州。除了以上两位作家,英国女作家扎迪·史密斯也常被评论家提及。她近几年创作的《西北》《使馆楼》和《摇摆时光》记录了脱欧前英国社会氛围和种族关系的变化,描绘了英国最终脱欧的语境。另外,艾·路·肯尼迪的《严肃的甜蜜》和乔纳森·科的《十一号》也出版于英国脱欧公投前夕,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保守党的财政预算削减等,而正是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英国脱欧提案的最终通过。

近四年,英国小说作家纷纷将目光转向这个新的热点话题。根据欧洲文学协会创始人罗希·歌德史密斯201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大约97%的英国创意艺术行业从业者支持英国留在欧盟。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2017年6月发表的评论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英国作家群体对待英国脱欧的态度。在脱欧公投通过一年后,麦克尤恩曾写道,“我不接受这个近乎于神话的、充满情绪的脱欧决定。不,我不相信。我不接受。”与麦克尤恩一样,在英国脱欧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英国文学界对于此次事件的回应都偏向消极,认为英国脱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全球化进程,为全球范围内的人文交流带来阻碍,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近几年,许多英国小说都生动地刻画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特别那些被边缘化的普通英国民众和外来移民。其中的经典作品包括巴基斯坦裔英国作家穆赫辛·哈米德的《西行记》、特雷西·马蒂亚斯的《聚会之夜》、马克·比林汉姆的《如血般的爱》、山姆·拜尔斯的《背信弃义的阿尔比昂》、瑞秋·彻切的《战场》、阿曼达·克雷格的《这片土地的谎言》、亚当·索普的《失踪的费伊》以及琳达·格兰特的《陌生的城市》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非阿莉·史密斯的《秋》莫属。该书出版于2016年10月,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首部主要的后英国脱欧小说作品”。故事中多个事件的发生时间与现实中真实事件的发生时间一致,使这本书在现实与文学世界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在小说中,阿莉·史密斯先是借鉴了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开篇方式,暗示两股相对的观念以几乎势均力敌的方式撕裂了一个国家。这个景象和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时英国民众的真实反应极为相似,甚至可以说,阿莉·史密斯的这段描写就是对当时英国社会民间舆论分歧的真实记录。从这个角度而言,“脱欧文学”的出现反映出了文学与社会以及文学与历史间微妙的联系。正如阿莉·史密斯的前辈——查尔斯·狄更斯、马克·吐温、托·斯·艾略特等人一样,阿莉·史密斯也在她的作品中暗示了文学与现实间的联系。

《秋》关注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年迈的移民作曲家丹尼尔·格鲁克之间的交流。故事背景设置于英国脱欧后一个月,伊丽莎白在家乡与格鲁克共同目睹了脱欧为原本宁静的英国村庄带来的变化,描写了代表着英国普通民众的伊丽莎白是如何懊悔自己当初的“无动于衷”,并且哀叹象征着旧欧洲价值观和“快乐”的格鲁克行将就木以及出现在英国的“一种全新的疏离感。”更重要的是,《秋》暗示了弥漫于当下英国社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关乎英国在未来与欧洲乃至世界之间关系的发展,也与英国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小说着重刻画这类不确定的氛围如何笼罩着英伦半岛,对生活在其中的所有人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压迫,让他们感到困顿迷茫和无所适从。

3 “脱欧文学”的创作特点

在脱欧发生之后,“脱欧文学”作品主要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

首先,大多数“脱欧文学”作品表现了英国社会在脱离欧盟后反乌托邦的一面,暗示了大英帝国在脱离欧盟之后的进一步式微。许多“脱欧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想象和构建了一个脱欧后的英国社会以及其中的人民生活,特别关注了脱欧后故事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以及经济状况,借此暗示英国脱离欧盟对于英国社会和英国民众生活造成的直接影响。通过描绘脱欧后英国的市井百态、民生走向,“脱欧文学”作家们实践着穆赫辛·哈米德提及的“展望未来”的方针,即虽然我们可以回忆过去的经历,但是我们也能想象其他人的未来是怎样的。毕竟,作为一名作家,相比回忆,我们更应该去诉说未来。

其次,“脱欧文学”作品也常常反思探讨英国脱欧结果出现的根源。与第一种写作方式不同,这种写作方式更关注于过去,不仅谈论了脱欧派和留欧派两个对立的阵营,同时也思考了久存于英国社会中的多种对立,例如,城市与农村、商业中心和老工业基地、当地人与新移民、精英阶级和普通老百姓等。此类作品主要包括乔纳森·科的《英格兰中产》、瑞秋·卡斯克的《荣誉》、道格拉斯·波德的《谎言时刻》、迈克尔·帕拉斯克斯的《兔人》、大卫·博伊尔的《路的遗迹》、现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父亲斯坦利·约翰逊的《把柄》、梅丽莎·哈里森的《大麦地里的一切》、莎拉·莫斯的《魅墙》以及伊恩·麦克尤恩的《蟑螂》等。

其中特别需要特别关注的作品是安东尼·卡特莱特的《切割》。这部作品同样探讨了英国走上脱欧之路的根源,但它是为数不多的一部站在脱欧派英国民众立场来创作的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西米德兰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达德利,作品深层次地分析了脱欧派英国民众的心声与诉求,特别关注了英国工人阶级白人群体的境遇。通过故事男主人公凯罗·朱克斯,来自伦敦的女电影制片人格蕾丝·特莱维希克意识到了脱欧派英国民众观点的复杂性。对于以朱克斯为代表的英国普通工人群体而言,英国加入欧盟后到来的大量东欧经济移民以及产业外包不仅使英国本土的工业产业走向衰落,而且也把他们的生计逼上了绝路。因此,脱欧的选择对于他们而言并非完全出于对欧盟的厌恶,也不仅仅是担心自家餐桌上的面包和牛奶或是自己的住房。更重要的是,通过脱欧,他们感到自己重新获得了那一份已经失去已久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既是社会治安和工作福利方面的安全感,更是文化层面的安全感。这也是为何在2016年的脱欧公投中,英国多个老工业基地的脱欧选票比率大于60%的原因。同时,故事中两位主人公的对话也揭示了英国社会一直存在的深层次阶级分化和矛盾,特别是精英阶级和中下层阶级百姓间不可调和的隔阂。

正如英国评论家理查德·凯利所言,“小说作家能够自由地挖掘人物、冲突、难以言表的情绪和鉴别、困境和矛盾。而英国脱欧显然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素材。”一方面,英国脱欧为许多作家提供了创作灵感。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脱欧文学”也将英国小说作家们团结在一起,在文学的想象世界中,为英国脱欧后的英国社会和英国人民提供了一块栖身之地,使他们可以重新思考英国脱欧的发展过程和英国未来。随着英国脱欧已然尘埃落定,并将在明年结束脱欧过渡期、实质性地脱离欧盟,笔者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之内,关注探讨英国脱欧的文学创作还将持续,并且将很有能与全球化等议题相联系,形成新的风格,进一步拓宽“脱欧文学”的艺术领域,增强它的美学价值。

(作者:黄 强,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