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19年12月5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8141,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43.00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12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7.0521元,1欧元对人民币7.8141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6.4771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074元,
1英镑对人民币9.245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304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202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740元,
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35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448元,
人民币1元对0.59165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0630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698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8.83韩元,
人民币1元对0.5208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177沙特里亚尔,
人民币1元对42.3568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4746波兰兹罗提,
人民币1元对0.9560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85瑞典克朗,
人民币1元对1.2997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1523土耳其里拉,
人民币1元对2.7567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2980泰铢。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19年12月5日,100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4771,较上一交易日上涨64.00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12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7.0521元,1欧元对人民币7.8141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6.4771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074元,
1英镑对人民币9.245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304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202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740元,
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35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448元,
人民币1元对0.59165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0630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698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8.83韩元,
人民币1元对0.5208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177沙特里亚尔,
人民币1元对42.3568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4746波兰兹罗提,
人民币1元对0.9560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85瑞典克朗,
人民币1元对1.2997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1523土耳其里拉,
人民币1元对2.7567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2980泰铢。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19年9月12日,100日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5784,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47.00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9月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7.0846元,1欧元对人民币7.8173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6.5784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415元,
1英镑对人民币8.759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824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612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549元,
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516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855元,
人民币1元对0.58786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2074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672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7.62韩元,
人民币1元对0.51700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803沙特里亚尔,
人民币1元对42.4381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470波兰兹罗提,
人民币1元对0.9536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624瑞典克朗,
人民币1元对1.2605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0967土耳其里拉,
人民币1元对2.7447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3051泰铢。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19年12月5日,人民币对韩元汇率中间价为168.83,较上一交易日下跌4.00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12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7.0521元,1欧元对人民币7.8141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6.4771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074元,
1英镑对人民币9.245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304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202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740元,
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35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448元,
人民币1元对0.59165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0630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698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8.83韩元,
人民币1元对0.5208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177沙特里亚尔,
人民币1元对42.3568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4746波兰兹罗提,
人民币1元对0.9560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85瑞典克朗,
人民币1元对1.2997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1523土耳其里拉,
人民币1元对2.7567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2980泰铢。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19年12月5日,港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0.90074,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7.70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12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7.0521元,1欧元对人民币7.8141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6.4771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074元,
1英镑对人民币9.245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304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202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740元,
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35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448元,
人民币1元对0.59165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0630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698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8.83韩元,
人民币1元对0.5208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177沙特里亚尔,
人民币1元对42.3568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4746波兰兹罗提,
人民币1元对0.9560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85瑞典克朗,
人民币1元对1.2997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1523土耳其里拉,
人民币1元对2.7567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2980泰铢。
全球经济下行不是问题,
结构失衡才是问题
1、疫情加速经济下行步伐:改变斜率而非趋势
全球经济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也是变化比较大。既有疫情问题,又有经济问题,同时还有一些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等相互交错,所以比较复杂。全球经济处在一个结构的失衡当中,疫情又进一步加速了经济衰退的步伐。美国复工之后,疫情爆发的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强,疫情持续时间更加变得遥遥无期。
所以我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疫情加速了经济下行的步伐。也就是说,没有疫情的话,经济由于长期以来的结构性问题使得增长乏力,经济增速在缓慢地下行;疫情则加速了经济下行的步伐,改变的是斜率,并没有改变趋势,即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1)美国疫情仍没有得到控制,拉美、南非、印度失控中
我们在今年2月3日,也就是股市开市的第一天,发布了《疫情拐点何时出现——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冠病毒传播预测》的报告,对于新冠疫情做了预判。我们当时预判的累计人数是8.8万左右,我国现在累计确诊人数还接近8.8万这个数;同时,我们也预测到中国复工潮不会带来疫情第二波、海外疫情会失控等。
总体来讲,我们对于国内疫情和海外疫情失控这方面做了一个比较早的判断,即对于中国国内的疫情,海外疫情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确。但是美国的疫情应该是出乎绝大部分人的预期,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这主要是它的防范举措研究的不到位,实际上背后反映了美国行政当局判断的失误。美国行政当局犯下了一个非常重大的错误,致使疫情蔓延。迄今为止,拉美、南非和印度,这些国家的疫情在失控当中;美国因疫情而新增的确诊人数,当天的新增人数最高是超过8万人,相当于中国累积到今天的确诊人数的数量。
这也反映出对疫情如何影响经济,其实还是有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还是要予以足够重视。比如说,像这轮疫情会不会复发,现在确实也不好说了,因为第一轮疫情到现在还没有过去,谈第二轮疫情会不会再起来,我觉得为时尚早。由于疫情的加剧,使得全球贸易出现了一个增速的下降,中国也不例外。到目前为止,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过了1700多万,疫情使得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了阻断,从而使得全球贸易更加低迷。而在疫情之前已经有逆全球化的思潮,甚至有些人提出来要去中国化,在这样一种疫情的背景之下,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恶化,所以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一个现象。
(2)全球化告一段落,疫情加剧全球贸易更低迷
2、资本逐利的力量:全球化仍是大趋势
但我还是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总书记前不久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了全球化这个大趋势不会因为一些短期因素、人为因素而改变。因为全球化的动力来自于生产要素流动、来自于资本追求投资回报率的需求、来自于人力资本追求更高薪酬的需求,也来自于通过交换或者价差收益贸易的需求,所以我想这种大的趋势不会改变。但是由于在目前疫情之下或者在某些国家的阻碍之下,全球化的进程可能会有所放缓,但这是一个短暂现象。
从过去40年看,中国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因为中国人多自然资源少,只有在为全球产业资本提供劳动力的过程中,靠为全球消费者打工,获得辛苦收入。在当前贸易摩擦和国际纠纷加大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要加大开放的力度来抵御逆全球化的思潮。
3、超发货币和政府加杠杆必然会加大债务风险
现在要应对疫情、应对全球经济的停摆,发达经济体普遍采取的对策就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断地降息,由此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像债务问题不断地上升。美国的货币超发非常严重,最近美元指数也在下行,这表明了大家对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贬值而担忧。因为美国经济的增速是下行的,即便是通过货币超发、实行零利率政策,以及大量举债的所谓财政支持政策,它能够使得经济不停摆,能够使得流动性危机不爆发,但它导致的副作用就是债务的增长。
当然,我认为债务的最大风险不是美国,而是欧洲。在欧洲,主要还是被称为欧洲五国的那几个国家,比如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等,这些国家存在的问题会更加严峻。最近,因汇率问题而把意大利的主权债务评级由3个B下调到了3个B-,这与垃圾债只有一步之遥了。所以我们现在不能够说股市涨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想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在往后移。
我之所以强调即便没有疫情,全球经济也是一个下行的趋势,主要是因为结构性问题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贫富分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了。不仅发达经济体如此,新兴经济体也是如此。
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以消费主导的经济结构是不利的,因为消费的主力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我们要看到这个问题长期存在的危害。结构性扭曲导致全球经济步入到一个低增长、高振荡的态势当中。
全球经济在以往虽然也有很多次波动,但它总是有亮点。比如说二次大战之后,美国引领全球经济发展,之后八十年代日本崛起,到了2009年次贷危机之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接棒者,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中国经济也放缓了,谁来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呢?似乎没有。因为印度的经济体量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所以它起不到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这张图也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总量尽管是全球第二,但中国GDP每年新增的量要占到全球新增的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这就是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困惑之所在,因为中国经济在减速,这也使得全球经济也在减速。这是我对全球经济的一个基本判断。
今年政策执行“下限”:
底线思维下的“六保”
1、上半年经济基本分析:存量经济特征日渐明显
在中国经济方面,刚刚公布了2020年的半年报,我们的GDP增速还是维持了一个比较好的走势,上半年是-1.6%,其中二季度是出现了3.2%的正增长,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全年可以达到3%左右的增长。这比货币基金组织给我们的预期要好,货币基金组织预期今年中国大概是1%左右的增长。
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我们也应该看到,即便是能够实现3%的增长,但还是一种下行的趋势。从2010年到现在为止,全球经济还是在一个缓慢的下行过程当中,中国经济的下行幅度更大、更加明显。这跟我们的经济体量有关系。当经济总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也就是分母越来越大的时候,分子即便不缩小,那么增长速度也下来了。这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经济能否转型升级。目前来讲,中国经济的存量特征是越来越明显了。存量经济的表现形式跟增量经济是不一样的。在增量经济下,是一个做大蛋糕的过程,而在存量经济主导下,则表现为如何来切分蛋糕。这对于投资逻辑,对于我们资产配置逻辑会有指导意义。
整体来讲,今年上半年的GDP表现应该还是略超预期的。因为本来大家预期中国是这次全球疫情的重灾区,没想到美国倒成了重灾区。中国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复工复产总体情况也比较理想。二季度GDP增速明显加快,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虽然前两驾马车(即投资和消费)都是负增长,但出口对GDP做了一个正的贡献。从各个行业来看,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增长比较快;从产品来看,工程机械和新经济相关的产品增长比较快,比如说挖掘机、铲土运输器械、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在上半年都出现了一个比较高的增长;服务业生产增速回升到了2.3%,恢复还是偏慢。上半年,我们金融行业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可能因为消费少了,储蓄增加了,很多人把储蓄用来投资了。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基建投资、地产投资都还可以,尤其在第二季度表现比较好,制造业还是处在一个负的增长,说明还是需求不足,我们的实际有效需求仍不足。基建投资在4、5月份增长势头比较强劲,6月份反而有所回落。
从全年来看,今年财政刺激可能还不够弥补财政收入和基金收入的缺口,所以政策空间或许没有那么大。我的基本判断是:下半年经济会进入增长平台期。第一季度是下降态势,第二季度是反弹,第三季度则在反弹的基础上进入一个平台平稳运行的阶段,下半年大概GDP增速有望维持在5%左右。不足之处在于消费还是偏弱,消费偏弱说明整个需求端的恢复进入到瓶颈期了,有部分消费,比如说像餐饮、旅游、交通运输,它不可能恢复到100%的水平,在80%左右这样的水平,它就基本上停住了。
从消费结构来看,必需品的消费依然还是保持高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和日用品,它的增速都超过10%。可选消费品首先分化,汽车的零售是负增长,化妆品、家电、通信器材回升比较明显。在这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必需品的消费增长10%,这里面主要还是靠消费升级,而不是说我们吃东西吃多了增长10%,这与我们整个的消费升级有关系。既然有疫情的话,大家更加注重消费质量,即品质、安全和品牌 。
出口还是要好于预期。这里面有两大因素:第一,疫情产品的高增长对出口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比如,6月份医疗仪器和器械出口增速扩大到100%,纺织纱线、织物制品出口增速高达56.7%,中药材等出口增速也扩大到11.2%。若剔除这些产品,则6月份增速是-2.9%,所以这是第一个因素。第二,是错位,即全球二季度后都在遭遇疫情,中国二季度后复工复产比较顺利,达产率较高,故此,全球有部分订单就被中国拿走了。这是一个错位的因素。
2、2020年CPI:通胀、滞涨还是通缩?
大家对于货币超发会否引发通胀有比较大的争议。就我的判断而言,整体来讲,我们还是面临通缩的压力。为什么货币超发没有引发通胀?这缘于我们的资金流向了高端,真正流向低端的并不多。前不久央行也有一个调查,发现居民的储蓄增加了,消费减少了。如果说居民的有效需求没有增加,但产出却增加了,那就会形成一个负的产出缺口。
负的产出缺口就不支持通胀上行,所以这个逻辑其实是非常容易解释的。以日本为例,日本长期的货币超发,但是为什么它的通胀率非常低呢?它还是要想方设法让CPI能够上去,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结构的问题,就是超发的货币没有能够提供给普通居民,居民的收入没有相应的增长,所以这是一个我们全球都普遍面临的问题。
3、财政政策积极偏稳健,货币政策稳健偏积极
(1)财政政策:力度强于前两年
政策又是怎么样呢?我的判断是:尽管我们一直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财政政策是积极的、偏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稳健的、偏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力度来讲,它是强于前两年,我们有1万亿的特别国债,把财政赤字率从2019年2.8%提升到了今年的3.6%,这也增加1万亿。另外,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规模也普遍上升。但我们还要看到财政收入的下降。虽然补充了这样一些支出,但是由于疫情经济下行导致财政收入的下降,使得我们财政总支出的规模跟去年比并没有上升多少。所以我们在看这些数据的时候不能够看一两项数据,而是要把整体的数据汇总在一起,看总收入和总支出到底有多少。所以这样来讲的话,我们今年的财政实际上还是偏紧的。
(2)广义赤字提升,但比起2016年仍低
我们同样可以算一下广义赤字,也就是包括了政府一般性的财政赤字,也包含了我们三大开发行的负债、新增的负债,也包括地方政府的那些隐形的债务。把这些加总起来,就构成了广义财政赤字。与2016年相比,广义财政的赤字率较低,这是我们应该要注意到的一些内容。从政府部门来讲,今年有一个紧财政的举措,即压缩政府的支出。政府的一些差旅费等各方面是非常紧的,这是跟美国不一样的举措。
美国是为了总统连任,联邦政府所采取的财政赤字率是非常激进的,基本上创了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财政赤字率达到15%以上,整个二战结束的时候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所以这种高举债的方式,我觉得是很难持续的,也会酿成隐患。我们国家可能是从长计议,因为我国的财政举债的能力还是挺大的,即我国政府拥有各种资源,包括土地资源、自然资源,也有行政性资产,还有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巨大净资产,规模超过80多万亿,但是我们没有把这些可以举债的部分都去用掉,我们还是要更多地去为我们经济长远发展、为提高经济效率去考虑。
(3)稳货币,宽信用:降准降息,增加流动性
货币政策从今年以来,一年期的LPR也下降了0.46,到了3.85,五年期的LPR下降了0.2个百分点,到了4.65。所以总体来讲,上半年降息幅度还是明显的。现在有不少人担心,因为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到的那些举措实际上是一个宽信用,宽信用之后是不是不需要降息了呢?我觉得还是需要的,因为一个社会资金的成本跟经济增速相比还是偏高的,所以需要降下来。单纯通过宽信用的这个政策的用意是明确的,但政策的目标能不能充分得到实现,确实不好说,所以我觉得今后应该还有可能继续降准降息。
(4)货币政策:中长期来看没有收紧
从中长期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收紧的迹象,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从2019年以来,基本上还是处在持续恢复当中,当前的表内资产的扩张提速明显,我前面也讲到整个利率水平也在一个下行当中。所以整个货币政策,我觉得还是偏宽松的。
(5)去年政策偏重“稳中求进” 今年政策偏重“底线思维”
对于政策的解读,我想用两句话来归纳:第一句话,政策的上限是稳中求进,政策的下限是底线思维。稳中求进的具体表现就是2018年所提出的“六稳”,政策下限之底线思维的具体表现是今年所提出来的“六保”。2018年提出“六稳”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翻番的发展目标,但是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不设目标了,所以就变成底线思维了,也就是我们要“六保”,要保基本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等,其实就是确保我们的经济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发生严重失业现象,所以这是我们现在所遵循的政策,其实这是这些政策的下限,要有底线思维,所以对于政策的过度刺激,这种预期不应该有。
改革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疫情促进改革
1、改革驱动:三大部门改革以改善结构
应对此次疫情,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在举措上,除了货币、财政政策类似外,有一个明显区别的地方,即通过改革去解决经济结构问题。但是对我国而言,疫情则进一步推动改革、倒逼改革。
那么,改革的部门、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其实已经反映出来了,就是要处理好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
哪三大部门呢?就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政府部门的内部结构其实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此次发行特别国债就是要把国债的钱直达地方,这充分表明了中央政府的加杠杆,地方政府至少是稳杠杆,不让它继续上升。另外,政府要对企业降税减费,要处理好与企业部门的结构、企业部门的关系。政府部门除了对企业减税降费之外,也要对居民部门进行减税降费,即减少居民的个税,同时提高对居民社保的补贴,尤其在养老、医疗等方面。这也表明,三大部门之间其实是需要进一步地完善结构、改善结构,解决结构固化的问题。作为企业部门来讲,国有企业也要对民营企业让利,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要对非金融企业让利,两会之后,这些举措也都在加快落地。
有人说,不是说“两个毫无保留”吗?国有企业要做强做优做大。但2019年的财政收入中有一部分收入是大幅上升的,就是非税收入,非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国有企业通过多上缴利润来支持我们减税降费两万亿规模目标的实现,所以实际上是国有企业间接在给民营企业让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明确地提出银行要给企业让利,尤其要给中小微企业让利。所以总体来讲改革的目标是非常明晰的。
(2)改革驱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但是具体怎么来操作呢?主要还是通过深化要素市场的改革来推进,比如深化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大培育技术和要素市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交易机制,这都是以供给侧来进行改革的。
(3)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促发展
要素市场改革涉及的面非常广,推进力度也是非常大。以金融市场为例,金融市场也是作为一个要素的交易市场,2019年开始进行注册制的试点,当前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这些举措也是要素市场改革的一部分,对我们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资本市场的改革有助于提振市场的风险偏好。
今年以来,无论是开户的数量,还是公募基金发行的规模,都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点。在疫情持续、经济减速的大背景之下,资本市场倒是出现了所谓的结构性牛市,当然也有部分人期盼全面牛市,我还是认可结构性牛市。我觉得我们的资本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市场,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改革的周期,改革的层面也很多,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等,方方面面都在推进,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对于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来支持实体经济都是有利的,这是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
存量经济下的投资机会
大多是结构性的
1、投资的逻辑因时而变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为止,中国的疫情控制非常好,全球疫情还在蔓延,这样一种疫情错位下投资的逻辑是什么?我觉得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阶段的投资逻辑,投资逻辑应该因时而变。
我大概归纳过三个阶段,即中国经济与我们的投资相关的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短缺经济时代。从1980年开始算起的话,从1980年到1990年代,这个基本上属于短缺经济时代。此时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钱少、资产少,整体来讲,经济百废待兴,要引进外资,要创造更多的资产,我们大搞建设,搞基建、搞投资。
在这个年代,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没有钱的。所以温州人首先是把自己当作人力资本,到处打工赚钱,不仅在国内打工,还跑到欧洲去打工。我曾写过两篇文章:《跟着温州人赚钱》和《温州人的“一带一路”》,温州人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就投资一些加工业,进入产业资本,赚到钱后又去投一些服务行业,继而投资房地产和金融,变成金融资本,从人力资本演进到金融资本逻辑是非常明晰。在短缺经济时代,货币发行的主要是表现为通货膨胀。
2000年以后就变成资金少、好资产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家的收入都不高,起点差不多,所以我在2006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那时虽然钱少,但是好资产多。如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四大行实际上已经是资不抵债了,坏账率太高,属于技术性的破产,为此设立了四大管理公司把那些不良资产剥离,为什么后来这四大管理公司都赚了那么多的钱呢?因为经济在高速增长,那些原先的不良资产变成了好资产,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即我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很多资产都盘活了,作为投资来讲就应该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因为那时候钱少,2006年,M2只有35万亿,现在M2达到213万亿,所以在这个时候的话,你只要敢加杠杆,那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此后,随着货币的持续超发,如今早已进入到一个货币泛滥、好资产少的时代,2017年以后,可称之为资产荒的时代,即优质资产化的时代。我在2018年又写了一篇文章:《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即你不需要加杠杆了,因为钱足够多了,关键在于有没有好的资产、能不能买到好的资产。综上所述,中国经济、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用这三个阶段来概括。
2、大类资产配置:增量资产将流向权益、基金、债券
从大类资产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配置的是金融资产,因为房地产配置比例是最高的。我们红色的部分是住房。住房是中国居民比例最高的资产,今年新房的销量,我想肯定是要回落的。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房住不炒”,最近对于深圳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非常具体、非常严厉,也是非常到位的。所以,大类资产配置方向,其实还是要把增量的资产向权益资产、基金、债券,向部分的理财产品配置。
3、七十年代以来全球进入纸币泛滥的时代:黄金的投资与避险属性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关于全球经济下行,全球不仅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可能还会面临新危机爆发的风险,包括局部战争的风险。在这种风险之下,配置黄金有它的逻辑,因为它可以作为一个避险工具。同时,它不仅是避险工具,还是一个投资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过去50年当中,美元的含金量缩水了97%。为什么说是过去50年?因为1971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元跟黄金脱钩,从此以后美元超发,所以过去50年美元超发导致了美元的含金量缩水了97%,其他新兴市场的货币对美元贬值的幅度也都在90%以上,在黄金面前几乎是一文不值。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黄金价格也在持续上涨,突破历史新高。实际上从1971年到现在,CPI的涨幅其实并不高,美国的黄金的涨幅是超过美股(不算分红)的,而股票的涨幅超过房地产。下图中,美国黄金涨了34倍,美国的股市涨了31倍,房地产的价格上涨12倍,普通商品的价格上涨了5.3倍,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只有1.5倍,所以居民还是远远跑输了通胀。由此,我们尽量地不要去持有现金。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纸币超发,而且美国零利率、日欧负利率,在此阶段,配置黄金应该是没有错。
3、大宗商品:机会有但不大
第二类资产,即大宗商品,我觉得有机会,但是机会不大。个别的机会应该有,比如疫情导致全球主要矿产国家生产中断,如铜、铁矿石、粗钢等价格上涨,但用M1-M0来反映企业经营的活跃度,这个指标是领先于大宗商品的,M1-M0增速,整体是一个下行的趋势。当然,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有所反弹,但大的趋势还是下行,因为经济在下行,所以我觉得大宗商品机会整体并不大。
4、房地产进入后周期
至于房地产,我前面也讲到了,下面这张图是我在《华尔街日报》看到的,中国房地产总的市值是65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欧盟+日本之合,美国+欧盟+日本是60万亿,中国是65万亿美元, 接近GDP的体量5倍,跟我们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相比的话也是不相称的,所以存在估值偏高的嫌疑,这也是今年来我国各地坚决执行房住不炒、严格控制房价的原因 。
当然,房地产的结构性机会还是有的,就像我反复强调股市有结构性机会一样。整体来讲,人口的流向在发生变化,我觉得未来房地产投资的逻辑就是应该跟着人口流、资金流、货物流、信息流来走。如果这四大“流”整体往某些城市集中的话,那么这些城市的房地产投资还是会有相对多的机会。
具体细分来看,实际上我只看好三条线:第一条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二条是长三角的杭州湾的湾区,第三条是长江经济带,它贯穿于从东到西的长线上面。其他地方虽然有亮点,但是没有足够亮。从人口角度来讲,京津冀的人口是净流出的,长三角里面除了浙江去年人口净流入85万以外,江苏人口净流入了2.5万,安徽净流入了4.5万,说明从整个长江角来讲,只有杭州湾湾区是足够亮丽的。浙江净流入的85万人里面,杭州与宁波两个城市的占比达到90%以上。
广东经济也是分化的。广东是中国GDP规模第一的省份,广东的GDP跟韩国、俄罗斯的GDP差不多,但其GDP主要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带产生的,主要流入的人口就是三大城市,即广州、深圳、佛山。广东其他城市的人口基本不变或是流出的,广东的粤西、粤北、粤南都偏落后,同珠三角的差距是很大的。
长江经济带就是贯穿东西,这里面看好的东部这一段有前面讲到的杭州、宁波、上海,还有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发达的城市,往中部地区的话就是以长沙、武汉为代表的,往西部地区就是以成都和重庆为代表的,人口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在分化的时代,人口在分化,区域也在分化,对房地产投资应该是有一个指导的作用。
但是,与权益资产或黄金相比,房地产的风险收益比不相匹配,而且在居民家庭中的占比过高,未来五年看,减持应该是大方向。
5、债券很难走熊,利率震荡下行
在债券方面,我觉得利率债还是可以配置,利率债的牛市还会延续,主要的逻辑是因为利率还在下行,利率的下行趋势不会改变。
6、人民币: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货币
对人民币而言,长期以来,尤其是2015年以后,都处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贬值趋势当中。由于美元的超发,最近美元指数也持续走弱,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应当有所提升。过去大家担心人民币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卢布或者是下一个卢比,但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这三个曾经发生过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新兴经济体来比的话,一个明显的不同,即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最大国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而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都不具备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
我们的问题在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比较低。作为国际支付货币或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占比目前只有2%左右,但我国GDP的全球占比超过16%。我认为,今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有望加快,将来的全球资产配置,外资应该会看重人民币资产。
A股市场:结构性牛市仍在延续
最后谈一下A股。我认为,这一轮所谓的牛市是结构性牛市,起步于2017年,而且结构性牛市还会持续下去。今年以来,美国股市从技术性熊市变成技术性牛市,这样一种反转主要是疫情所导致的货币超发,导致的美国联邦政府对于经济的过度刺激,来带动了资金进入到这里,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资金推动型的资产。如美国二季度GDP同比降幅9.5%,可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高达11.5%,而居民消费减少了10.7%,所以特朗普补贴给居民的很多钱也流向股市。
A股市场也有类似的情况,上半年消费增速下降11.4%,居民收入减少1.3%,即居民消费减少比收入减少了10个百分点,故储蓄率上升,增量资金持续进入到的A股市场。同时,美元指数下行,外资也流向中国。所以这两张图其实都反映了新成立的偏股型的基金份额在这几个月内均明显上升,海外资金、北上资金,它累积的流入量也在明显地上升,这两大资金都是以机构资金为主,为我们的股市带来了新的增量。
就整个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来讲,目前并没有处在一个历史上偏低的位置,但是基本上是处在中位数的水平。其中,一些行业的估值水平提升比较迅猛,像医药生物、电子、食品、饮料、通讯、计算机等,都处在一个历史偏高的位置,这也说明了投资者对这些行业乐观的预期。
传统产业大部分处在一个历史偏低的位置,比如说像金融地产、钢铁、有色、化工等等,还处在一个历史偏低的位置。这说明我们的A股市场也反映出了经济的分化,中国经济在发生新旧动能的转换,新的动能比重在逐步上升,传统产业比重在逐步下降。作为资产配置来讲,传统产业要选头部企业、选龙头,新兴行业看科技含量。从上半年基金半年报的披露,实际上也体现了这一点,市值前四百大的股票要占到了公募基金配置比的90%以上。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的案例,美国从1990年到2017年,将近30年的时间里面,大市值股票的市值占比从10%不到,到现在的70%以上,所谓大市值是指500亿美元以上市值的,黄线是指市值的占比,市值的占比要占到了70%以上;蓝线是指大市值股票数量的占比,占比上升到20%左右。美国的昨天就是中国的今天,在中国,大市值的股票占比也会继续上升。其次,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公司股票市值的占比也是明显上升的,基金经理更喜欢配置这些有科技含量的新的产业。
总体而言,在疫情背景之下,股票市场的配置思路,第一个要遵循产业趋势,就是产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比如说新兴产业,比如说居民的消费升级。如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健康养老的需求在上升。对于线上的那些教育、医疗设备、云计算、住宅经济等等,我觉得将来可能会有更好的前景。没有疫情之前,其实已经体现出来了,疫情只是加速了大家对这类资产的配置。
第二个方面,要关注政策。因为我们现在的政策,比如像新基建,像对5G的投入,对5G基站大量的投入,人工智能的投入,云计算上面的投入,物联网,对于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等,政策要稳定内需、刺激内需,这个也不是短期的,也是有它的长期性。
第三个方面,就是结构的分化。中国经济步入到一个存量经济主导的时代,存量经济跟增量经济根本的不同在于,增量经济的特点是鸡犬升天,所以在2017年之前,小市值股票、绩差股的表现很好,因为那个时候是散户时代,大家不大关注基本面。现在步入到存量经济时代,此消彼涨是它的特征。所以选择错误要扣分,过去你选错了不会扣分,因为在增量经济时代的话是一个做大蛋糕的过程,而存量经济时代是如何切分蛋糕的过程,所以在投资上还是要抓大放小,因为头部企业会强者恒强,尾部会越来越弱。
同时,我觉得还是要关注风险,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美国对于中国的指责颇多,对中国采取的无理举措。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包括疫情在内的中国的外部环境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同时全球经济还在走弱当中,贸易摩擦、意识形态对立及疫情等还没有结束,也不排除在未来西方国家可能会出现一些系统性的风险,比如说像信用危机等等,所以这是我们现在要警惕的。
第二,是监管政策。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我们是经济不行,希望股市好,通过股市刺激来拉动经济增长,这种想法是比较幼稚的。我觉得,目前的监管比以前更加严厉,新的证券法之后对于违规事件的处置力度明显加大,违规成本大幅上升,有利于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同时政策调控越来越趋向于精准化,调控的频率明显提高。在经济下行、各类泡沫滋生的情况下,我们的政策是趋向于管控的加强。
回顾历史,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现在,其实都是一样规律:当一个国家经济的问题比较多的时候就需要管控了,当一个国家经济出现繁荣的时候,那么就更加市场化了,就更加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在经济问题多的时候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目前来讲,我们政策的侧重点在于:资金不要空转,资金要进入到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对于实体经济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推进,通过并购重组来解决。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吃透政策,一定要规避风险。
2017年到现在,尽管经济增速下行、外部环境变化莫测,但A股指数的表现要强于经济,而且,公募基金的业绩大幅跑赢市场,尤其这两年公募基金经理的业绩中位数维持的30%以上——这并不正常,也不可持续,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今年以来,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规模估计超过2015年,属历史高位,这实际上也带来了基金重仓股的不断自我强化过程,虽与2017年前散户炒概念、题材这些马上可以证伪的逻辑不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相信逻辑,不要幻想奇迹。未来的世界,不确定性在增加,风险因素在增长,纵然有机会,估计也是结构性的。
(文章来源:中泰证券资管)
中商情报网讯: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据了解,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一线通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专网通信芯片及模块、专网通信终端、射频功放、系统设备及软件。
主要财务指标
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总额和净利润逐年增加,2017年度资产总额为34,061.88万元,2018年度资产总额为6,368.75万元,2019年资产总额为5,036.52万元;2017年度净利润为10.833.51万元,2018年度净利润为8.566.44万元,2019年度净利润为9,158.33万元。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数据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合并利润表的主要数据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数据
(四)财务指标
本次上市存在的风险
(一)创新风险
公司是一家集无线通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专网通信芯片及模块、专网通信终端、射频功放、系统设备及软件等,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涵盖从芯片设计到整机制造,从终端设备到云端控制的完整产业链的企业。随着专网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公司需要不断开展研发活动,若公司不能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提高研发产业化等创新能力,可能会存在竞争力下降的风险。(二)技术风险
1、因技术升级导致的产品迭代风险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经营与产品研发经验,以成熟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肯定。但随着专网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如果公司不能精准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不能及时掌握客户的需求变化趋势,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方向错误、投放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将对本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2、研发失败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专网通信芯片及模块、专网通信终端、射频功放、系统设备及软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在持续推出新产品的同时,需要预研下一代产品,以确保公司良性发展和产品的领先性。具体而言,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方向,与下游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对下一代产品功能进行定义。公司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资金,如果开发的产品不能契合市场需求,将会对公司产品销售和市场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
3、专利技术被申请宣告无效的风险
2018年10月26日,发行人及泉州力同起诉博通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及深圳市宏科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涉案发明专利为“ZL200710077178.6一种集成对讲模块及基于该模块的对讲系统”,并要求被告停止专利侵权、赔偿截至起诉日的经济损失及其他合理费用。2018年10月30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该案件,案号为(2018)粤03民初3902号。
2018年12月13日,博通集成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上述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经过口头审理后博通集成主动撤回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2019年5月20日,博通集成再次提出上述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之后博通集成主动撤回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2019年10月12日,博通集成又一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上述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该案于2020年1月14日进行了口头审理,目前尚未审结。前述事项预计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相关专利被申请无效后将不能禁止竞争对手在同类产品中运用该技术。
4、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积累,公司自主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这些技术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保护公司的核心技术,公司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也和核心技术人员签署了保密协议,并通过申请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的方式对核心技术进行有效保护,但公司仍可能存在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三)经营风险
1、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7,594.15万元、33,359.41万元及38,150.69万元,总体保持稳定,但有小幅波动。专网通信企业的经营业绩受下游市场影响较大,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及时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将导致公司未来业绩存在大幅波动的风险。2018年来,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逐渐增大,多次宣布对中国出口美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并通过设置“实体清单”限制部分原产美国产品对华出口。若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客户为规避潜在贸易限制政策的风险,缩减采购订单,将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样会造成公司业绩波动。
2、客户集中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2.33%、77.53%及75.78%,集中度相对较高,主要与专网通信终端品牌方相对集中有关,符合专网通信行业特征。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客户的经营、采购战略发生较大变化,或由于公司产品质量等自身原因流失主要客户,或目前主要客户的经营情况和资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人力资源不足风险
专网无线通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公司所取得的各项研发成果主要依赖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公司的设备投入。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技术人才尤其是核心技术人员的争夺将更趋激烈。从公司本身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竞争环境来看,公司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将愈加迫切,而国内专网无线通信行业的优秀人才总体上相对匮乏,公司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风险。同时,公司若发生人才流失,将会造成公司人员结构失调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该风险。
(四)内控风险
1、控制权集中的风险
蔡东志、潘颖绵夫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前,蔡东志直接持有公司60.24%的股权,通过力同控股间接控制公司9.11%的股权,潘颖绵女士直接持有公司20.09%的股权,二人合计控制公司89.44%的股权。本次发行后,蔡东志、潘颖绵夫妇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由于公司的控制权相对集中,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实际控制人可能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公司通过规范治理结构和聘任独立董事等方式强化外部监督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该风险,但仅通过制度上的规范无法完全避免实际控制人做出有损于中小股东利益的决策。因此,公司存在控制权相对集中的风险。
2、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公司在向社会公众公司过渡的过程中,其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转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并保持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次发行后,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规模将进一步增大,若公司的治理机制不能有效运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监督和经营管理能力无法同步提高,公司可能存在管理能力不足的风险。与此同时,公司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将持续增加,员工人数和组织机构也会日益扩张,使公司在研发决策、组织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公司将面临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管理风险。
(五)财务风险
1、税收优惠政策变动风险
(1)发行人享受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49号),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报告期内,公司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故公司按10%计缴企业所得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49号),泉州力同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2017-2019年度,泉州力同按12.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
如果上述资质到期后公司未能继续通过相关部门认定,或国家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发行人享受的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2]7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规定,公司的出口货物实行生产企业的“免、抵、退”政策。
公司于2013年6月28日取得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发的证书编号为“深R-2013-1172”的软件企业认定证书,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规定,公司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享受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附件3《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公司转让专利许可收入和技术开发收入可免征增值税。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2019年第87号《关于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公司专网通信终端产品主要销售给海外客户,公司在销售环节按规定提报出口报关手续,并在税局相关的出口退(免)税申报系统填报相关资料,通过税局审核通过后退税。
公司的专网通信芯片及模块、专网通信终端及射频功放等产品涉及软件产品、转让专利许可和技术开发收入,按照前述规定进行申报、备案并享受税收优惠,若国家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将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2、汇兑损失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收入分别为28,298.38万元、25,555.33万元及25,838.58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5.27%、76.61%及67.73%,同期产生汇兑损益分别为933.39万元、-99.88万元、-273.99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75%、-1.05%、-2.74%,汇率因素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但是,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将进一步增强,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在公司营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公司可能产生较大的汇兑损失,从而对本公司业绩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六)法律风险
公司在美国、香港等地设子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但海外市场受政策法规变动、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知识产权保护、不正当竞争、消费者保护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随着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公司涉及的法律环境将会更加复杂,若公司不能及时应对海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对海外经营的业务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
(七)发行失败风险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若本次发行时有效报价投资者或网下申购的投资者数量不足法律规定要求,或者发行时总市值未能达到预计市值上市条件的,本次发行应当中止,若发行人中止发行上市审核程序超过交易所规定的时限或者中止发行注册程序超过3个月仍未恢复,或者存在其他影响发行的不利情形,或将会出现发行失败的风险。
(八)其他风险
1、政策风险
专网无线通信行业是国家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的政策扶持措施是专网无线通信行业的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本行业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若国家针对专网无线通信行业的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行业增长势头将逐渐放缓,使包括本公司在内的专业无线通信企业面临一定的行业波动风险。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相关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So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终端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AES宽窄融合通讯系统及其应用项目、射频功率放大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公司对募投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但在实际发展中,必然会出现诸多不可预期的因素。若公司未来实际发展与趋势判断出现较大偏差,募投项目不一定能够满足公司未来发展需要,产生的实际效益也会不及预期。因此公司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风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有所下滑。2020年3月起,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公司生产经营已逐步恢复。如未来疫情防控措施再次收紧,或因疫情发展导致公司自有工厂或国内、海外主要外协厂商停工停产,将会直接影响相应期限内公司的生产经营,从而对2020年全年乃至今后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搬迁风险
截至本招股书签署之日,公司的主要生产场所为向深圳市万业隆实业有限公司租赁的厂房。根据公司与深圳市万业隆实业有限公司签署的厂房租赁协议,前述厂房租赁到期日为2021年11月9日。若上述厂房所在地区因政府改变城市规划等不可抗力因素而不再用于工业生产,公司生产场所将面临被动搬迁的风险,会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来源:新浪财经
8月6日,美元指数大幅走弱,人民币中间价报6.9438,上调314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9752,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9530。
美元指数大幅走弱
外资再次大举加仓中国资产
7月我国利率债收益率持续上行态势,中国美国10年期国债利差月均为233基点,较6月大幅拓宽24基点,加之美元指数贬值4%,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4%,人民币汇率上涨势头稳健。
外资机构在7月份二次大举加仓中国债券市场。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8月4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余额达2.34万亿元,环比增1481亿元,是年内外资第二次大举加仓,创下2017年9月以来外资加仓中国债券的单月最高纪录。
自2018年12月以来,境外机构投资者已连续20个月增持中国债券。债券通有限公司近日披露数据显示,7月交投活跃,债券通总成交4469亿元,净买入755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较上月大增83.7%;7月有超过70家客户完成入市以来首笔债券通交易。
人民币升值与外资流入形成共振
自低点算起,近两个月人民币汇率反弹超两千点。业内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相对走强,除了有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美元回调这两项基本因素外,跨境资金流入增多也有一定影响。在金融业不断扩大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海外资金加快进入中国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升值与外资流入料形成阶段性共振。
近年来,虽偶有短暂流出的小插曲,但境外资金流入一直是主旋律。外汇局披露,截至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余额3691亿美元,持有股票余额3684亿美元,和2016年末比,债券余额是2016年末的3倍,股票余额是2016年末的3.4倍。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金融业扩大开放,拥抱“外资东流”趋势的必然结果。当前海外央行超发货币的行为可能加快这一进程。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巨大冲击,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海外经济体央行纷纷开动“印钞机”。一些“聪明钱”将视野转向别处。疫情防控更出色、经济复苏更领先、资产估值更便宜,且拥有全球第二大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中国很难不被关注。在人民币汇率方面,近期已有多家投研机构调整了人民币汇率预期。不少专家认为,年内人民币汇率有望稳中趋升,全年小幅升值可能性越来越大。
7月小非农大幅不及预期 复苏放缓对所有行业造成影响
美国7月ADP就业人数增16.7万人,大幅低于预期的增150万人,前值增236.9万人。
7月“小非农”数据远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增加150万,较6月份新增人数431.4万人(上修后)也是大幅下降。虽然5、6、7月ADP就业人数累计增加近800万人,但仍远低于3月和4月的失业人数1970万人。ADP数据研究所负责人依玛表示:“劳动力市场的复苏在7月份有所放缓,就业复苏放缓对所有规模和行业的企业都产生了影响。”
规模少于50人的小型企业仅增加了63000个工作岗位。规模在50至499名员工的企业的就业岗位增加25000个,规模更大的企业增加了12.9万个就业岗位。
随着经济开始复苏,企业在近两个月让更多人员从休假中重返工作岗位,但就业形势依旧面临巨大挑战。在疫情封锁前,美国失业率为3.5%,为50年来最低,现在为11.1%,虽然失业率正在慢慢上升,但数据表明财政和货币刺激正在帮助经济重新站稳脚跟,在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加的情况下,就业市场仍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衰退前的水平。
多国制造业PMI数据回暖 全球央行政策宽松步伐放缓
上半年,在各国宽松政策提振下,全球经济有序复苏,欧美多数国家7月制造业数据明显改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多国央行在最新利率政策会议上均选择观望,政策宽松步伐暂时放缓。随着经济复苏节奏不断加快,全球央行的政策宽松步伐也逐渐放慢。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此轮全球经济复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各国央行正逐渐意识到,财政政策将在接下来的危机应对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来源:券商中国
【今日直播】牛市还在吗?|牟一凌:周期回归,把握轮动圆信永丰基金李明阳:如何精选长期优质价值股?牛市还在吗?|胡国鹏谈下半年策略:御风而行富国基金许炎:高估值的科技股还是成长主赛道吗?博时基金赵云阳:金价创历史新高,如何上车?太平洋证券|倪爽:影院复工分析与投资机会广发证券郭磊、长信基金杨帆:震荡行情下大类资产如何配置?慧悦财经对话正谊资产:赴港上市成热潮,如何抓住新股投资机遇?对话广发基金傅友兴——洞见价值投资的艺术与哲学中金公司李求索:热议科创板在资本市场中的跌宕起伏天风证券宏观首席宋雪涛:下半年宏观经济场景和投资展望市场情绪修复以后,需要牢记什么原则?中线投资者近期可以关注哪些板块?具体内容请听《交易日财经早报》本日解读!
8月5日,人民币离岸和在岸汇率升值300多个基点,突破6.94,创下3月以来新高。
放在全球背景下来看,人民币升值也是非美货币反弹的一部分,过去一段时间内,非美货币都在不同程度反弹,包括了日元、加元、澳元等一系列非美货币都在反弹。而美元指数则出现持续下调,美元指数已经跌到93。
统计显示,7月当月,美元指数贬值4%,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4%,而且7月我国利率债收益率持续上行态势,中国美国10年期国债利差月均为233基点,较6月大幅拓宽24基点,人民币汇率上涨势头稳健。
反观美元指数,自3月20日起跌至7月30日为止,已下挫将10%。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为止当周,美元的投机净空单部位已高达242.7亿美元,不但较前周的188.1亿美元激增29%,还创下2011年8月以来新高纪录。
在做空美元资金激增的背后,是投资者对美国三季度GDP增速将反弹的前景持怀疑态度,美国经济复苏前景黯淡,美债收益率多下行,5年期创历史新低,10年期也逼近历史纪录低位。而当前3个月期美元Libor利率也跌至0.242%,创2014年12月以来新低。
在岸、离岸双双升破6.94人民币持续升值
在美元指数持续下跌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在岸和离岸市场双双创下3月以来新高,8月5日,人民币汇率日内升值300多个基点。同期,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51个基点,报6.9752。
其中,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在以6.9660开盘后走高,升破6.96、6.95和6.94多个关口,日内升值超过300个基点。20时35分,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 收盘报6.940,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20点。
在离岸市场上,人民币汇率也紧随在岸市场升破6.94关口。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汇率8月5日在以6.9746开盘后,接连升破6.97、6.96、6.95和6.94多个关口,一度升值至6.9388。
做空美元头寸创下9年新高,美元指数暴跌10%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段时间内,非美货币都在不同程度反弹,不仅仅是人民币,还包括了加元、澳元等一系列非美货币都在反弹。而美元指数则出现持续下调,目前美元指数已经跌到93。
统计显示,追踪美元兑6种主要货币一篮子汇价的ICE美元指数(US Dollar Index,简称DXY),自3月20日起跌至7月30日为止,已下挫将10%。而3个月期美元Libor利率也跌至0.242%,创2014年12月以来新低。
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为止当周,美元的投机净空单部位已高达242.7亿美元,不但较前周的188.1亿美元激增29%,还创下2011年8月以来新高纪录。
目前,衡量美元指数投资人信心状况的“市场晴雨表”指标已跌破25,显示市场极度悲观。而黄金的“市场晴雨表”却升破25,代表人们极度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指数持续下跌的背后是,美国新一轮疫情救助措施分歧明显,而且美债收益率逼近历史新低。美国民主党国会议员和白宫近日就新一轮疫情救助方案进行磋商,双方分歧较大。特朗普表示,若无法很快达成协议,将可能单方面采取行政命令方式实施救济措施,包括暂停薪酬税、延长暂停驱逐房客令等。投资者对美国三季度GDP增速将反弹的前景持怀疑态度,美国经济复苏前景黯淡,美债收益率多下行,5年期创历史新低,10年期也逼近历史纪录低位。
对于美元前景,高盛策略分析报告认为,仍然看空美元兑主要G10货币,首当其冲的是欧元及包括瑞典克朗和挪威克朗在内的欧洲货币,其次是周期倾向的货币,如澳元、加元及纽元。高盛策略师认为,虽然遭遇大规模抛售,但是从大多数指标来看,美元仍被高估,基本面也不佳。未来一年里,贸易加权美元的贬值幅度将达到5.3%。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丽莎·沙莱特(LisaShalett)指出,“随着造成美元供应不足的因素,相对增长和收益率优于美元、经常账户赤字不断收窄以及危机后更加有效的政策举措‘消退’,我们最终看到了美元牛市正在走向死亡。”
国内实质利率走高,外资二次大举加仓中国债券
相对于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创下历史新低,中国国内国债收益率反而在持续走强。
7月我国利率债收益率持续上行态势,中国美国10年期国债利差月均为233基点,较6月大幅拓宽24基点,加之美元指数贬值4%,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4%,人民币汇率上涨势头稳健。
与此同时,在市场资金端口高度关注的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方面,也在持续走高。统计显示,自6月起至今各期限存单发行利率稳步上行,国有行股份行、城农商行同业存单发行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上行了约117基点、55基点。
在这种背景下,外资机构在7月份二次大举加仓中国债券市场。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8月4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余额达2.34万亿元,环比增1481亿元,是年内外资第二次大举加仓,创下2017年9月以来外资加仓中国债券的单月最高纪录。
自2018年12月以来,境外机构投资者已连续20个月增持中国债券。债券通有限公司近日披露数据显示,7月交投活跃,债券通总成交4469亿元,净买入755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较上月大增83.7%;7月有超过70家客户完成入市以来首笔债券通交易。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19年12月5日,英镑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9.2455,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85.00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12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7.0521元,1欧元对人民币7.8141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6.4771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074元,
1英镑对人民币9.245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304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202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740元,
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355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448元,
人民币1元对0.59165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0630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698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8.83韩元,
人民币1元对0.5208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177沙特里亚尔,
人民币1元对42.3568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4746波兰兹罗提,
人民币1元对0.9560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85瑞典克朗,
人民币1元对1.2997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1523土耳其里拉,
人民币1元对2.7567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2980泰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