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塞尔维亚的电影

几十年前,这部南斯拉夫经典电影,国人每年至少看10遍

如果不是2020年的这一次灾难,估计很多人就会忘记南斯拉夫这个曾经存在过的国家。这怪不得任何人,只能说这个世界太过于风云变幻。

如今的塞尔维亚,曾经的南联盟,之前的南斯拉夫。估计在老一辈的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西欧小国为何会让远在东方的人们心生挂念。原因很简单,文化输出,而且是教科书一般的文化输出。

这种文化输出在七十年代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老片中可以找到答案。相信大家一定知道我所说的是那些电影。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一部,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属于另一部。它就是《桥》。

韦利米尔的名字很长,全名是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名字这么长一方面不容易让人记住,但即使是记不住,他所饰演的经典角色却一直留在人们心中。

这就是一个塑造了经典的人留给大家的印象。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韦利米尔扮演的是游击队的灵魂人物瓦尔特。

而在今天的影片中,他扮演的依旧是这场战斗的灵魂人物老虎。

老虎接到上级命令,需要炸毁一座桥,这座桥担当着德军进攻的重要枢纽。如果桥被炸毁,那么德军的进军会停滞,而游击队的进攻会如虎添翼。

反之亦然。老虎接到的命令时间很紧迫。他需要在七天之内炸掉这座桥。

但是当时的他对于这座桥一无所知。老虎很无措,但是却没有丝毫的犹豫。他认真挑选了自己的队员,然后开始了计划。

到这里为止,基本上本片的逻辑顺序就有了,而且在人员配置上,本片堪称有理有据。上级的命令是不拖泥带水的,战争时期是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个人情感的。

因为这部影片的目的是炸毁一座桥,而且是炸毁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桥。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推动这座桥被炸毁而设计的。

因此,片中去除了很多冗余的细节,比如说人员的配置上。这是我们国家的很多当时的老电影需要学习的。

人员的配备上需要执行者自己挑选,而不是上级委派。上级委派的人员融入进去就需要一个实践过程,本片中的老虎亲自选人,就可以缩短这个过程。

这对于之前的老电影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不过我们学习的并不好。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会造成牺牲,而这种牺牲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所喜闻乐见的一个调味剂就这样牺牲了,小伙子的确挺能干.

但是最后却没有见到胜利的曙光,这是第一个打动人心的地方,如果说这个时候老虎果断地命令小伙子的朋友扔炸药我们还觉得残忍的话,那么后续部分的牺牲就会打消我们这样的念头。

叛徒横行,敌人狡猾且残忍。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人情感服从集体利益就说的过去了。我们不要站在历史的视角下去看待当时环境下人们的选择。

然后强调个人的利益。这是不客观的。因为时代大环境是一个前提,任何脱离了这个前提而存在的个人利益都是荒唐的。

于是,我们在本片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中就看到了当时斗争环境的残酷性。

敌人不断地用自己的计谋来使得这次行动失败,而正义的力量屡次受挫,身边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危急存亡的关头容不得游击队长有任何的松懈考虑。

本片也在这样的节奏中慢慢的推向了高潮部分。

双方不断地斗智斗勇,游击队员不断地倒下,本片也成功地带动了观众们的节奏。

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会在一开始怀疑那个女人是叛徒。

因为明面上给她的细节特写太多了。结果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大家还没有缓过神,就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叛徒并没有任何的表象能展示出自己的人物属性,可惜这个经典的设定我们没有学会。

几乎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国产电影中,人物的形象与之对应的属性都是挂钩的,正面人物就是正面形象,而那些油头粉面的不用怀疑就是叛徒,这种简单粗暴的设定使得很多老电影在岁月的考验中失去了光彩。

而最终工程师亲自炸毁了自己所设计的这座桥,这是对本片主旨的一次完整的升华,眼看着保卫这座桥的人死去,工程师最终选择了自我牺牲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种觉醒并非是喊几个口号就能让人顿悟的。因此,本片才尤为显得有光辉,有口碑。

本片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片中的经典歌曲《朋友再见》,听这首歌,片中的画面历历在目,这就是经典存在的意义。

能经过岁月的考验依旧熠熠生辉。经典电影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

你好,再见

展开
收起

第十三届库斯坦多夫国际电影节在塞尔维亚举行

00:34

1月13日,第十三届库斯坦多夫国际电影节在塞尔维亚西部小镇麦卡尼科开幕。本届电影节将持续至18日,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部电影将角逐“金蛋奖”。

记者:石中玉 内马尼亚(报道员)

编辑:杨子春

展开
收起

塞尔维亚举行第十三届库斯坦多夫国际电影节

新华社塞尔维亚乌日采1月13日电(记者石中玉)第十三届库斯坦多夫国际电影节13日在塞尔维亚西部小镇麦卡尼科(又称木头城)开幕。

现年95岁的塞尔维亚传奇导演普里沙·乔尔杰维奇获颁本届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乔尔杰维奇活跃于上世纪70年代,因拍摄多部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影片出名。

本届电影节将持续至18日,分竞赛、当代趋势、经典回顾和新人等4个单元,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部电影将角逐“金蛋奖”,电影节也吸引了数百名电影从业者和爱好者到场。据悉,有多部中国影片亮相此次电影节,其中青年导演马楠的影片《活着唱着》入围当代趋势单元。

库斯坦多夫国际电影节创办于2008年,其创始人为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兼作家埃米尔·库斯图里察,举办地点在远离闹市的一个山村,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红地毯的国际电影节,为青年电影制作人以及电影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

展开
收起

“首艺联”承办“‘一带一路’塞尔维亚电影展映”在京开幕

“首艺联”承办的“‘一带一路’塞尔维亚电影展映”在北京开幕。

作为塞尔维亚的前身——南斯拉夫共和国电影佳作频出,《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影片被几代中国观众所熟知并喜爱,著名导演库斯图里卡凭借《爸爸出差时》、《流浪者之歌》、《地下》等影片,数次斩获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是南斯拉夫电影艺术水准的有力证明。此次影展放映的《再见仍是朋友》、《爱,珊珊来迟》、《为迈克尔杰克逊铸造雕像》、《我们将是世界冠军》及《不插电:寻找吹叶笛的人》等5部影片,涵盖剧情、爱情、战争、喜剧、记录等类型,是塞尔维亚近两年出品的电影佳作。

在11月28日至12月9日为期11天的影展周期里,在包括嘉华国际影城(学清路店)、首都电影院(西单店)、美嘉欢乐影城(三里屯店)、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百老汇影城(国瑞店)、新影联华谊兄弟影院及新影联东申影城等七家“首艺联”加盟影城放映15场,使优秀电影作品呈现在电影爱好者面前。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俐

编辑:TF017

展开
收起

塞尔维亚就是南斯拉夫啊,这些老电影依然记得!

小的时候没少看南斯拉夫的电影,比如《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夜袭机场》等等,都给我们那一代人留下了保卫祖国,英勇捍卫国家打击侵略者的印象。

现在,我们依然与塞尔维亚这个国家非常友好。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塞尔维亚就是前南斯拉夫,首都依然是贝尔格莱德。

前一段时间,我去理发店打理头发,有个金发碧眼的洋妞也在那理发。她说中医药大学的留学生。

后来问那洋妞是哪国人?她说是塞尔维亚。当时还真没搞清楚这个国家。洋妞解释说,你们没看过电影《桥》吗?

还有那个《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那就是塞尔维亚。这是,我们恍然大悟了,原来塞尔维亚就是南斯拉夫啊。

我们这些70后,小的时候可没少看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的电影。

原来塞尔维亚就是南斯拉夫啊!不知道你们对当年的那些看电影还有没有印象呢?评论区来聊一聊你对塞尔维亚的印象吧。

展开
收起

“一带一路”塞尔维亚电影展映在北京举行

“首艺联·国际视野—— ‘一带一路’塞尔维亚电影展映”开幕仪式28日晚在北京海淀区学清路的嘉华国际影城举行,300余名各界来宾观看开幕影片《再见仍是朋友》。 李妮 摄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李妮)“首艺联·国际视野——‘一带一路’塞尔维亚电影展映”开幕仪式28日晚在北京举行,300余名各界来宾观看了开幕影片《再见仍是朋友》,在感受遥远国度内战争的冷酷与童真的美好之际,见证了两国又一项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启。

塞尔维亚共和国文化与信息部部长弗拉丹·武科萨夫列维奇、塞尔维亚共和国驻华大使米兰·巴切维奇、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杨锟、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宝林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影展开幕式上,塞尔维亚共和国文化与信息部部长弗拉丹·武科萨夫列维奇将展映影片的拷贝交予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手中。 李妮 摄

开幕影片《再见仍是朋友》用近乎白描的平实叙事手法,讲述了受塞尔维亚内战影响,在偏远艰苦的乡村生活中,两个民族间的矛盾与纠葛,以及身处其中的孩子们在接近、交往过程中展现的童真与人性的美好。当晚的观影现场,不时可以听到观众因感动发出的啜泣声。

作为塞尔维亚的前身——南斯拉夫共和国电影佳作频出,《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影片被几代中国观众所熟知并喜爱,著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凭借《爸爸出差时》《流浪者之歌》《地下》等影片,数次斩获欧洲三大电影节奖项,更是南斯拉夫电影艺术水准的证明。

塞尔维亚如今也将南斯拉夫的电影血脉传统继承下来,无论导演还是演员,都有着对于艺术的不断追求与探究的信念,并将对自身与国家“命运”的发问变成重要的创作母题。作品具备的思想内涵与创作的精益求精,在当下的环境显得尤为可贵。

开幕影片《再见仍是朋友》放映结束后,该片的导演戈兰·拉多瓦诺维奇先生登台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戈兰·拉多瓦诺维奇导演向中国观众介绍了拍摄该片时,如何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小演员,如何与异国的音乐家联络为影片配乐,以及影片力求在呈现战争残酷的同时,凸显孩子们的童真与美好。

此次塞尔维亚影展还将放映《爱,姗姗来迟》《为迈克尔杰克逊铸造雕像》《我们将是世界冠军》及《不插电:寻找吹叶笛的人》等影片,涵盖剧情、爱情、战争、喜剧、记录等类型,是该国近两年出品的电影佳作。

塞尔维亚共和国文化与信息部部长弗拉丹·武科萨夫列维奇在开幕式讲话中,谈到电影在国与国的友好交往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希望通过此次影展能有更多的观众对塞尔维亚的社会风貌有所了解。

中国与塞尔维亚共和国保持着长期的睦邻友好传统,北京与贝尔格莱德市也拥有着近40年的“友好城市”关系。此次影展是首都之星艺术影厅联盟(“首艺联”)在今年六月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立陶宛电影展映之后,通过塞尔维亚共和国驻华使馆与该国电影中心接洽,经多方合作实施的又一次跨国文化交流活动。

此次影展将在七家“首艺联”加盟影城放映《爱,姗姗来迟》《为迈克尔杰克逊铸造雕像》《我们将是世界冠军》等塞尔维亚的电影佳作。 李妮 摄

在11月28日至12月9日为期11天的影展周期里,北京城里包括嘉华国际影城(学清路店)、首都电影院(西单店)、美嘉欢乐影城(三里屯店)、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百老汇影城(国瑞店)、新影联华谊兄弟影院及新影联东申影城等七家“首艺联”加盟影城将放映15场塞尔维亚影片。

未来,“首艺联·国际视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系列影展”还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片“走进来”提供成熟的平台,使更多具有艺术性与思想性,带有强烈地域文化特征的影片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完)

展开
收起

当年最火的一部特战电影,真实而又激烈

今天给大家聊一部2019年最火的特战电影《巴尔干边界》,它是是安德烈·沃金执导的动作片,安东·庞布施尼和米莱纳拉·德罗维奇出演。该片讲述了俄罗斯特遣部队被命令控制科索沃的斯拉蒂纳机场,与恐怖分子进行战斗的故事。

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部狼牙山五壮士式的壮烈故事,故事背景在北约轰炸贝尔格莱德之后,1999年6月塞族军队退出科索沃,部分穆斯林败类开始在科索沃无恶不作,掠夺资产,关押人质,强奸杀害塞尔维亚人。5名前俄军军人受到秘密指令,要从这些塞族土匪手中夺出科索沃机场,等待俄罗斯维和部队抵达。

历史背景简单说来有两种版本,西方版本:塞尔维亚对阿尔巴尼亚平民实施大屠杀,为了保护人权,北约介入,轰炸塞尔维亚,支持科索沃独立。东方版本:西方为了摧毁巴尔干半岛的最后一个共产主义据点蓄谋已久,为了制造合理干涉主权的借口,煽动南斯拉夫民族内乱,随后西方媒体勾结阿族黑帮制造大屠杀证据,最终得手。总之,为了科索沃独立(分裂),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狂轰滥炸,一边使用存疑的证据谴责塞尔维亚屠杀阿尔巴尼亚平民,一边自己出于人道和正义将贝尔格莱德炸得一塌糊涂,多处医院被毁,顺便也炸了我国使馆。

这部电影在战术设计上颇为可圈可点。最后的机场保卫战中,俄军志愿兵小分队分为三股,主角、领队、与白俄罗斯队员防御最坚固、火力最强大的塔台(装备轻重机枪各一挺);阿族警察则与俄军小分队中的鞑靼族机枪手一起坚守航站楼火力点(装备一挺轻机枪);乌兹别克女狙击手潜伏在机库区,监视塔台与航站楼之间的空挡;而塞族警察与坚持苏联认同的拆弹专家组成二人战斗小组游击于机场地面(装备一挺轻机枪与火箭筒若干),并寻机从侧面攻击“科解”分子的进攻队形;整个防御阵型呈标准倒品字型,各个火力点之间都可以互相策应,体现了小分队成员非常高的战术素养。多个火力点形成交叉火力网,给采取密集队形进攻的“科解”分子造成了重大伤亡。这也是为什么仅有八名战斗员的小分队可以在连级规模的(14辆车,至少近百人)“科解”分子猛攻下仍然守住机场的主要原因。

但其中也不乏有些遗憾处,如女医生加斯纳和幸存女孩成了整部作品最大的败笔。尤其是女医生,不但多余,不但彻底破坏了叙事节奏,甚至在很多地方完全是起到了负面作用。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假如这个角色有存在的意义,必定产生了推动剧情反转的作用,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遗憾的是,她不但存在,且存在的幅度相当之大,已经到了让人产生生理反感的程度,但是对剧情的推动没有产生丝毫的作用。

在商业类型电影上,俄罗斯有一些已经开窍,更多的还在路上。 当然了,比之大国的电影,俄罗斯的文化底蕴和电影能力仍然有许多可取之处。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如果您喜欢战争电影,那么您就应该看看这部电影,所有瑕疵,但还是挺不错的!

展开
收起

豆瓣9.1!这部电影内容很讽刺,可惜的是,拍摄的国家已不存在了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有时候,看电影也是一项体力活,尤其是对于那些时长超过150分钟的影片,观影过程中会让你深感什么是遥遥无期。

皮哥今天要推荐的这部于1995年上映的前南斯拉夫电影《地下》也会让你有这样的体会。

虽然近3万豆瓣参评数据下产出了9.1的史诗级高分,而且超过65%的影迷打出了满分,但170分钟的片长还是会令大多数人敬而远之。

但作为电影发烧友,仍有不少影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从皮哥个人观影角度来讲,在忍受了160分钟的“酷刑”之后,最后10分钟真的会让我眼眶湿润——前面的等待绝对值得。

而影片的“鬼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也凭借它拿下了第48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地下》丨1995

Подземе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主演:米基·马诺伊洛维奇 / 拉扎尔·里斯托夫斯基 / 米里亚娜·约科维奇 / 斯拉夫科·斯提马科 / 恩斯特·施托兹

评述本片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科普一下前南斯拉夫的历史。

南斯拉夫成立于一战之后,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组成,由于民族、文化及宗教成分极其复杂,从成立之初便不稳定。

二战期间南斯拉夫遭遇德国侵略,1945年德国撤军,国家重建。

1992年南斯拉夫经历内战解体,分裂成南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

今年世界杯,克罗地亚队以优异的表现圈粉无数,球队中大部分队员就出生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电影《地下》分三个章节讲述了从1941年到1995年期间的南斯拉夫衰亡史。

与传统史诗电影不同,《地下》全片只用到了三个主要人物:知识分子和投机商马高、他的朋友小黑以及他们共同的爱人娜塔莉。

三人“传奇”的一生,串联了南斯拉夫跨度长达五十年的历史。

它的镜头语言也不是纪实风格,而是荒诞与超现实。

国外影评人大卫伯德维尔曾用八个字评价香港电影,这八个字同样适合点评本片:

尽皆过火,尽是疯癫。

影片刚开头就是一幕荒诞剧,主角马高和好友小黑乘着马车在夜色中奔驰,为庆祝好友加入革命党,叫来一众管弦乐队助兴。

别的电影里常有自带BGM的演员,那么本片的男主角就是自带管弦乐队的男人。

两个男人在马车上喝着白兰地,对着天空鸣枪,仿佛要榨干生命最后一丝能量。

而此时的时间是1941年,来自德军的炮火一触即发。

饮酒尽兴后,这边小黑回家安抚怀孕的妻子,背地里却幽会剧院的荡妇娜塔莉;

那边马高找到肥硕的小姐寻欢作乐,即使德军战火袭来,众人逃窜,这个亡命之徒依然能对着炮火自顾自地取乐。

一个奸商,一个负心汉,一个荡妇。

导演用这三个“污点证人”来见证南斯拉夫伤痕累累的历史,足够疯狂。

马高的弟弟伊万是个瘸子,且口吃,孤僻的他只能做一份动物管理员的工作。

但炮火炸毁了他的动物园,他救出了一只猩猩相依为伴。

小黑的老婆是个懦弱的女人,被丈夫抛弃后生下儿子约凡难产死去,约凡从小在地下长大,连太阳月亮都分不清。

娜塔莉的弟弟坐着轮椅,带着厚厚的眼镜,整个人呆呆傻傻,姐姐是他唯一的寄托。

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实人,他们的命运都交给三个混蛋后自然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地下”是本片的片名,有着强烈的反讽意味。

在那帮老实人眼里,地下就是革命者工作的战场,是保家卫国的信仰;

在那帮掌权者眼里,地下是他们编织的谎言,是牟利的工具,即使是自己的至亲也不放过。

把自己的亲人推到地下后,这三个混蛋拉大旗作虎皮,嘴里喊着打倒法西斯,做的勾当却比德国人还恶心。

马高和小黑为了那个荡妇与德国军官法兰斯斗智斗勇,通过剧场设局把娜塔莉劫走,在庆功的床上,两人既为争夺这个女人大打出手,又在刹那间一笑泯恩仇。

小黑随后被捕,被施以酷刑,马高假扮医生救出好友,勒死法兰斯。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小黑没被德军搞残,却被自己的失误炸成了重伤,无奈之下他也被送到了地下。

就这样,地上只剩下马高和娜塔莉,两人沆瀣一气,搞在了一起。

以上是电影第一幕:战争。

战争于1945年结束,铁托重建了这个国家,马高与妻子作为铁托战友被推上了神坛。

他们一面拍电影修改历史为自己洗白,一面却继续给地下的战友洗脑,让他们误以为战争并未结束。战友们辛苦制造的武器也被马高卖到国外赚了大钱。

时光飞逝,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马高与妻子到地下参加小黑儿子约凡的婚礼,婚宴上黑猩猩潜入坦克中开火,使得地下婚礼大乱。

早已伤愈的小黑带着儿子借机逃出地下,回到了地上,此刻外面已经到了60年代冷战期间,可父子二人还依然以为战争在继续,他们袭击了拍摄电影扮演德军的演员,次日儿子游泳时也溺水身亡。

马高的弟弟伊万,看到自己的伙伴猩猩不见了,也逃出地面,坐车稀里糊涂来到了西德。

而马高和娜塔莉知道事情败露,炸掉地窖,逃出国外。

以上是电影第二幕:冷战。

时间来到了1995年,伊万从报纸上看到了哥哥马高与娜塔莉的消息,愤怒之下坐车回到了家乡,却发现经过内战后的南斯拉夫早已分崩离析,他找到马高,此时的马高已是轮椅上的老人。

伊万亲手打死了哥哥,自己在教堂中上吊自杀,娜塔莉也死在了叛乱军的枪下。

而小黑则成为了内战领袖,但孤苦无依的他在亡国后悲从中来,想到溺亡的儿子也纵身一跃跳水自杀。

以上就是影片的第三幕:内战。

熬过了这160分钟,看完了一个个似真似假的故事、一幕幕癫狂瑰丽的画面后,撒完了狗血,释放完了荷尔蒙,导演像从奇幻梦境中醒来的老人一样,真情流露,表达了对这个已不存在国家的深切怀念。

他在片尾呈现了一个乌托邦的世界,在一块临海的草地上,那三个混蛋与好友冰释前嫌,大家互相拥抱,举杯庆祝,身后还是那个赶都赶不走的管弦乐队。

众人酒过后尽情舞蹈,那块草地逐渐与大陆割裂,飘向远方。

导演借着伊万之口说出:曾经,有一个国家…

这句话与开头的字幕相呼应,令人唏嘘。

这部长长长的电影还有一个长达30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可以想象导演将多少对故国的复杂情感埋藏在三个玩世不恭的混蛋身后,用癫狂的寓言诉说真情实感。

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

文/皮皮电影特约作者:忍者爱吃鱼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展开
收起

这部前南斯拉夫电影,胆小的地闭上眼睛!看过的都不想看第二遍!

《塞尔维亚电影》,一部前南斯拉夫电影。

我们对南斯拉夫的电影,是不是还停留在《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那种战争英雄片上呢,要还是这想法,你就太OUT了。南斯拉夫电影解体之后,这个国家的电影有不少是超级异端和邪端的,比如这部《塞尔维亚电影》,重口味到你都得闭上眼睛,后悔到你看后再出不想看第二遍。

这电影,猛一看,很情色,仔细一看,简直太恐怖了!

故事描写与妻儿生活在一起的成人片过期男星米洛什,原本与妻儿在一起过着正常的生活,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片子可拍。

但是因为妻弟的介绍,他意外地认识了一个神秘的客人,得到了一份令他惊喜的合同,他将重新出山,在一部巨资打造的、事先不知道剧本的影片中担任男主角。

起初认为只不过是一些露骨生活场景的拍摄,但越来越多的残酷暴力的场面设计却让米洛什料想不及,而这些需要假戏真作,最终导致他混淆于现实与剧中而难以自拔……

在这其间,男主角被打入兴奋剂,从而开始了混乱的不由自主的疯狂发泄中,各种变态的行为都出现了,强奸,暴力 ,而他从兴奋剂效果中苏醒已经是三天后,他找到拍摄的录像带开始回忆,被自己的行为震惊,被自己陷入一个惊世骇俗的阴谋中而愤怒………….

片子看完后很震憾,似乎又看到了一部《索多码的120天》。这是一部充满了政治隐喻的寓言式的电影,不是情色片,也不是恐怖片,是政治寓言。

导演 斯尔詹·斯帕索耶维奇,名不见经传,但镜头语言运用熟练老到,演员们全是成手(男女主演及变态制片人演技全是一流),无论是导还是演,我想他们可能都对塞尔维亚乃至整个南斯拉夫地区多年来的流血战乱、黑暗统治充满了愤恨,所以以一种完全极端的形式进行了控诉。

这是一部看似情感失控但其实内涵深沉绝望的电影。创作人员们肯定是以一种义无反顾的勇气来进行影片的创作的(这样的电影不可能在正规院线上映和发行,多半只能通过盗版来让别人认知),愤怒与绝望的情绪是影片的主导。而片名直接命名《塞尔维亚电影》,只指塞尔维亚地区,导演其目的昭然若揭。

在片中,所有的人都有着深深的符号作用。主人公是个过气色情片男星,妻子是他的影迷,他的弟弟是个警察,围绕三个人的关系,有句台词,是妻子说的,就是即使嫁给一个色情片明星,也决不嫁给警察(大意);

而片中的变态制片人,是前国家安全部官员,在幕后支持他的,是一个身份神秘的亿万富翁(此公在影片中段和片尾中出现两次),变态制片人用迷药和暴力强迫男主公拍摄超越人类极限的色情片,但他口口声声的表述都是对这个国家(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感情,其中有一段他和男主公关于塞尔维亚国家的对话耐人寻味,而主人公的弟弟,一位警察同样认为:安全部的人是值得信任的;

片中的女性全部都是受凌辱与迫害的牺牲品,均都逃不了被摧残、强奸、杀害的命运;还有孩子,所有出场的孩子都眼睁睁地见证了成人们犯下的的淫乱罪行,最可怜的是,连新出生的婴儿都逃不过变态狂们的毒手;

与这些变态者相比,片中唯 一的正面人物就是主人公一家人,但是他们也是片中最直接、最惨痛的受害者。主人公为生活所迫,被制片人逼着拍变态电影,他的弟弟(其身份也代表着国家的权力)同样是个变态色魔,当着主人公的面强奸了自己的嫂子;

片尾一场超级血腥的大屠杀,像是一个神话一样,受尽欺辱的主人公一家人杀光了变态色魔(包括他的弟弟),这是个体尊严在强权面前的一次爆发,但同样的,也是个体尊严的彻底毁灭。在恐怖的强权统治下,个体的生命脆弱至不堪一击,所谓的反抗其实就是走上同归于尽之路。

片尾,在安静的音乐声中,洗清血腥的一家人,相拥在一起躺在床上,男主人公用一把手枪抵着妻子的腰部,砰然一响,一家人同归于尽,如同幸福的长眠。但影片中最让人震撼之处却还并不仅于此,而在于其后.眼见着床上的三个死人,率领着手拿摄影机的打手们赶过来的神秘富翁,——也是变态制片人的幕后支持者,对手下说道:“你们上,先挑小的。”即使死后,仍逃脱不了被奸尸的命运,其令人发指之处,真让人身在冰窟之感。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复述这部电影,仍有齿冷之感。无论如何,这都是近年来我看过的电影中最绝望,也最让人难以忘记的一幕。特别是片中,不断地让孩子纯真的双眼目睹着那么多恶心、变态、惨不忍睹的兽行之后,我们的心灵其实和孩子一样在深受着剪熬.其实片中的兽行,看似惨不可状,但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或是在大多数的角落每天也都在发生着,只不过,当这些罪恶远离我们自身时,我们就不会有感同身受之叹。而这部影片,无疑像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这世间还有着这样的罪恶存在,有着制造这样的罪恶的人存在,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再看把这个电影看第二遍。

这是一部被误读的片子。那些在网上津津乐道于片中那些变态与色情的情节,而看不到其背后深藏的绝望与愤怒的那些所谓电影爱好者们,他们其实看不懂这样的片子,也不配看这样的片子。

这里是作家刘剑的百家号“另类电影片单”,我将为你介绍影史上另类、小众、独特、电影院里找不到的电影,欢迎您关注。

展开
收起

这部塞尔维亚影片简直燃炸了

导演库斯图里卡擅长用诙谐荒诞的镜头语言诠释死亡、重生和离去的三大主题,虚幻与现实交融,赞美与讽刺并存,极富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在影片《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里,可以说是集库斯图里卡元素之大成,有战争、有爱情、有动物、有生死,林林种种,热闹又虐心。

此片噱头十足,老库亲自出演男一号,他和性感女神莫妮卡·贝鲁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就一起走进——

《牛奶配送员的奇幻人生》

影片故事设定在前南斯拉夫内战时期的克罗埃西乡村,此时这里战火硝烟弥漫,生灵涂炭。

科斯塔是一名前线后勤人员,专门负责为战斗人员运送牛奶,他的标配是一头驴,一只游隼,一把伞,每天穿梭于枪林弹雨中。

选择这样危险的职业,源自于他经历了家庭的巨变,目睹父亲被砍了头,哥哥被送进疯人院,面对生死他多了些从容淡定。

科斯塔的未婚妻米连娜是原奥运体操冠军,她的心愿是和服役的哥哥萨伽同一天举行婚礼,可嫂子还不知在谁家养着。

于是她替哥做媒,从人贩子手里买回一个意大利女人,却不料为自己招来情敌。

科斯塔被这风情万种的美女吸引,利用装牛奶的机会接近她,美女对他也怦然心动。

送奶途中险象环生,子弹打穿了奶桶,科斯塔躲避时发现一条大蛇在喝漏掉的牛奶。

他没有杀死蛇,而是每次都会给蛇留下牛奶,人与动物的和谐画面很温暖,也为剧情埋下伏笔。

和平遥遥无期,村民们聚会纵情欢歌,醉生梦死。

米连娜不满人贩子扫兴,开枪打碎了他的膝盖骨,癫狂之下开枪伤到自己,住进了医院。

原来买回的美女曾是英国将军的情人,将军为她杀掉发妻,她却把将军送进了监狱。

人贩子说将军出狱会报复,村民要遭殃,让米连娜将未来嫂子赶走,她能答应吗?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科斯塔送奶时被流弹削掉了半边耳朵,意大利女人心疼地给他缝上,还向他表白。

从此他的望远镜里都是美女的身影,好象忘记了米连娜的存在,人就是容易喜新厌旧。

当意大利女人被挂钟所伤住进医院,左右两个女人又让他无法取舍,出尽洋相,备受煎熬。

村民终于盼来停战时刻,大家狂欢庆祝,萨伽受到英雄般的礼赞,准备择日举行婚礼。

狂欢夜意大利女人向科斯塔火热示爱,科斯塔难掩不舍与无奈,偷情被米连娜发现扭打一处,两人一会又和科斯塔跳舞,让人啼笑皆非。

早晨,乡村的宁静被直升机的轰鸣声淹没了,一群荷枪实弹的特种兵降落村子,他们的目标是意大利女人,可屠刀还是挥向无辜的村民。

这时,科斯塔在送奶返回途中被大蛇缠身,拖延时间而错过屠杀。

村里尸横遍地,士兵拿着喷火器毁尸灭迹。

科斯塔找到躲在井里的意大利女人,并开始了一段艰难而奇幻的逃亡之旅,动物们也各显神通,合力振救他们。

士兵搜索水井,白蝴蝶引开了他们。

躲到树洞里时,士兵被蜜蜂蛰了一顿。

连大自然雷暴也来助力,赶走住营的兵。

再悬崖游隼扇风阻止追兵前行。科斯塔掉下悬崖摔断腿,女人背她前行。

躲到羊群堆里,羊触雷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女人被蛇缠住,避免她触雷,却难逃地雷炸飞。失去爱人失去驴的科斯塔万念俱灰,遁入空门。

整部影片弥漫着命运的悲怆、爱情的浪漫和浓厚的宗教色彩,揭示了西方列强干涉别国内政的丑恶嘴脸,以及在战争灾难下,人们面对生死的态度与活下去的勇气。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