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天(9月9日—9月11日),离岸人民币汇率“止升”,并没有延续上周的“涨势”,而是横盘整理。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上周(9月2日—9月6日),离岸人民币汇率5天累计涨了883个基点,升值1.2%。
目前,离岸人民币汇率已经逼近7.10,但是始终没能“升破”,是否预示着离岸人民币汇率将开始下一轮的“贬值”?
依小编看,离岸人民币“贬值”的概率很小,人民币汇率“升破”7.10的概率还是很大的。目前,虽然离岸人民币汇率“止升”于7.10附近,并未升破,但是,随着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临近”,离岸人民币升值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上周五(9月6日),美国劳工部公布了8月份的非农数据。从美国8月份公布的非农数据来看,“喜忧参半”。
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数据是美国8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变动和平均每小时工资月率。非农就业人口变动与预期值相比,少了3万人,而平均每小时工资月率与预期值相比,增长了0.1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了重要的讲话。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今年转向降息的政策有助于维持美国经济增长,美联储将继续采用政策工具支持经济。
鲍威尔的言论,基本上确定了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份“降息”,必然会打压美元指数。
如果在美联储降息后,美元指数下跌将成为“大概率”事件,从而推动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因为美元和人民币呈负相关性。
现如今,离岸人民币汇率没有“升破”7.10,主要是因为美元指数小幅反弹的结果。从技术角度来看,上周美元指数大幅下跌,在本周做技术性的调整也属正常。
从9月9日起,截至目前为止,美元指数涨了159个基点。由于美元指数的小幅反弹—企稳,才导致离岸人民币窄幅整理。
如果未来美元指数受美联储“降息”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必然会进一步升值,升破7.10的概率将会大大的增加。
来源: 第一黄金网
9月10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今日,离岸人民币开盘以后,持续上涨。从9月3日起,截至今天,仅6天,离岸人民币汇率累计涨了894个基点,升值1.2%。目前,离岸人民币汇率“重回”7.10附近。
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离岸人民币汇率极有可能还会再一次回到“7”以下。因为进入9月份,离岸人民币汇率由弱转强,逐渐偏离7.20,向7.10逼近。
在8月份,离岸人民币是时隔12年以后,首次出现了1美元兑换7元的社会现象。只是这种现象已经很少见了,并且1:7的这种汇率现象不会持续“太久”。
因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会使得离岸人民币的汇率重回“7”以下。在今天上午,中国公布了8月份的“通胀数据”
数据显示,2019年8月中国CPI年率的实际公布值指为2.8%,预期值为2.7%,前值为2.8%。相比之下,多了0.1个百分点。
由于中国的消费数据“良好”,从而推动离岸人民币升值。在纷繁复杂的2019年,全球经济“下滑”,国际贸易“萎缩”,都会影响到中国的外需经济。好在,我国政府及时“调整策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稳定。
中国经济增长稳定,是阻碍离岸人民币汇率下跌的一个重要基础。除此之外,美联储9月再次降息的市场预期“高涨”,使得美元承压,而推动离岸人民币升值。
在上周五,美国公布了非农数据以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发表了重要的讲话。鲍威尔的讲话,符合市场预期,并且还进一步确定了美联储降息的“猜测”。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今年转向降息的政策有助于维持美国经济增长,美联储将继续采用政策工具支持经济。
在鲍威尔讲话结束以后,美元指数就再也没有出现“大涨”,反而是横盘整理。美元指数的“滞涨”,为离岸人民币升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未来,离岸人民币汇率重新回“7”以下的概率很大。你们觉得呢?
来源: 第一黄金网
来源:金融界网站
从1953年我国建立统一的外汇体系开始,人民币汇率制度几经演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固定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回顾几十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演变轨迹,期间虽有曲折和反复,但始终坚守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程度和双向浮动的弹性显著加强。以1994年汇改、2005年“7.21汇改”和2015年“8.11汇改”这三次重要的汇率制度改革为时间节点,我们可以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1994年之前,从单一汇率制度到双重汇率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3年,我国开始建立统一的外贸和外汇体系,人民币实行单一的固定汇率制度,当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2.62。两年后,经过币制改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调整至2.46,固定汇率的制度安排一直延续至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我国开始实行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以对各国的贸易量计算相应篮子货币的权重。从1973年到1979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步从2.5上升至1.5左右。但在实际市场中,出口企业获得1美元所对应的换汇成本大约为2.75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被严重高估。在这种情况下,外贸企业出口以及外资进入的意愿都受到打击,从而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量难以增加,甚至到1980年降为负值。
为了鼓励外贸企业出口创汇、支持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于1981年开始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官方汇率与贸易体系内部结算价并存的双重汇率模式,前者适用于非贸易部门,对应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按一篮子货币计算的1.5左右,而后者用于贸易部门结算,汇率根据市场实情调整至2.8左右。这样一来,外贸企业的盈利大幅上升,带动外汇储备增至1983年的89亿元。但与此同时,未被纳入外贸体系的企业出口面临的亏损日益严重,由此导致外汇储备在1984年不升反降,外汇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
1985年,我国取消了贸易体系内部结算价的设置,同时实施外汇留成制度,为企业出口提供便利,最初企业可保留10%左右的外汇。此外,国家还建立了外汇调剂市场,企业或个人可以在该市场上将自己留成的外汇进行交易,价格由交易双方商定,由此便形成了一种新的“官方汇率+调剂市场汇率”两轨并行的双重汇率制度。
格物·资本 seek for capital
【格物·货币】是格物资本旗下内容大类目之一
“人民币”内容系列从属于【格物·货币】
第一部分:人民币的诞生
第二部分:人民币货币统一进程中的三大挑战
第三部分:人民币通胀史:上涨的物价和缩水的购买力
本文为“人民币”系列 第 四 部分
格物者说:汇率问题牵涉到一国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外贸(进出口)、关税、跨境资本流动、外汇储备、物价、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对外战略等。要透析复杂的人民币汇率问题,首先应清晰地了解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基本历史脉络——人民币汇率史。
从人民币诞生至今,人民币汇率史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1952年的汇率大波动,1953-1980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可调整固定汇率,1981-1993年经济体制转轨期的探索改革,1994年至今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人民币汇改。
1949-1952:汇率大波动
人民币诞生之时(1948年12月1日),我国境内当时流通着许多外币(如美元、英镑等)。在解放区内,外币被强制要求兑换成人民币,不得流通,外币全部汇集至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管理。当时建国前后,我国外汇极端短缺,人民银行对外汇资金的管理也极为严格,外汇的收支,严格服从国家政策目标和计划安排。
随着全国各地相继被解放,全国渐渐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中心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外汇管理模式:一,所有外汇收入(出口收入、侨汇)必须出售给人民银行,所有外汇的使用(进口或其他用途)都要经批准后向人民银行购买;二,由人民银行设立外汇交易所,并指定一些银行机构(包括外资银行)参与外汇交易,同时指定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管理机构、代理人民银行参与外汇交易(当时中国银行被并入人民银行体系中,专职外汇管理业务),严禁一切场外交易(外汇黑市交易);三,由人民银行统一制定人民币对外币汇率,汇率制定原则是“国内外物价对比法”(根据国内外物价对比水平来制定汇率,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购买力平价”原则),汇率随物价变化而调整,盯住美元的进行浮动。
人民币汇率的制定工作起始于天津解放。平津战役胜利后,华北地区基本都解放,当时华北人民政府在天津设立外贸局,以对华北所有进出口贸易事务进行统筹管理。要发展对外贸易,当然必须先得制定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
1949年1月15日,天津正式解放,次日,人民银行在天津设立分行;两天后(1月18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挂出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牌价——这是最早的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牌价。人民银行在制定人民币对外币汇率时,先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然后再以美元为基础来套算人民币对其他外币(如英镑)的汇率。
此后,随着上海、厦门、广州等大城市相继解放,人民银行也快速在当地设立了分行,并在当地公布各自的人民币对外币汇率。其他各地均以天津口岸的汇率牌价为参照标准,再结合当地具体物价情况,来制定各自的汇率牌价(上海解放后,上海港口被封锁,这客观上促成了天津港口地位的上升)。
在1949年1月18日到1950年7月8日间,人民币汇率呈现两大特点:一,各地不同的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牌价并存,无全国统一汇率。由于天津、上海、广州等各地的物价情况不一样,因而各地人民银行分行报出的汇率牌价也不一样,存在差价,形成分散式的汇率制度,和分割式的外汇交易市场。二,人民币汇率因国内恶性通胀、物价飞涨而大幅调贬。从1949年1月19日到1950年3月13日,人民币汇率调贬共52次,以天津挂出的牌价来看,从“1美元/600旧人民币”调贬至 “1美元/42000元旧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1950年3月全国财经工作统一化,此后物价渐渐稳定,人民币汇率小幅回调。
建国前后,人民币汇率的飞速贬值,是由当时的汇率制定原则(国内外物价对比法)和外贸外汇政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照顾侨汇)决定的。
以上海为例,我们从下图中可明显看出“上海的物价上涨曲线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曲线的高度相关性”,物价上涨和汇率调整之间存在一个时滞期(大约为一个月),即物价上涨一段时期后(时滞期),人民币汇率会随之调贬。由此可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根据国内物价来调整的(当期美国物价非常稳定,可视作固定不变)。
▼图:1949年8月至1950年7月上海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物价指数。1949.8上海月均汇率是2246.77,到1950.4月均汇率达到峰值39516.67。制图丨格物·资本。
1950年3月后,全国财经统一工作开始展开,经济秩序和物价重归稳定,人民币汇率统一也被提上日程。同年7月8日,人民币实行全国统一汇率, 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由此结束了多个并存、分散式的人民币汇率时期。
另外,全国财经统一后,国内物价稳定,而美国物价上涨,我国外贸外汇政策也发生变化(转为“兼顾进出口有利,照顾侨汇”),由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人民银行不断调升,到1951年5月23日时,已升至1美元/22380旧人民币(全国统一汇率)。
1953-1980:可调整固定汇率
1953-1980年这段时期,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也打上了深刻的“计划”烙印:人民币汇率定价完全由政府决定,高度服从于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目标,市场机制完全失效。
从1953年起,计划经济时代开启,物价被高度管制,长期保持稳定(除1960-1962年物价大波动之外),物价和汇率定价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被行政之手所“掐断”;货币政策也是被高度计划,因而货币政策也并不影响汇率定价。同时,所有外贸业务也均由国营外贸公司统一计划经营,外贸盈亏由财政收支统一安排调剂,这样一来,汇率对外贸的调节作用也就失效了。
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币汇率定价完全由政府控制,而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采取的方针是 “坚持稳定”:在1953-1971年间,将人民币钉住英镑,对英镑汇率基本固定不变;在1972-1980年间,将人民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整体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图:1953-1980年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和英镑),数据为官方的外汇牌价(区别于外贸所用换汇价)。制图丨格物·资本。
在1953-1971年间,国际上正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实行的是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主要货币(英镑、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瑞士法郎、日元等)和美元之间保持着长期固定汇率关系。国际汇率机制的固定化,间接地为人民币汇率固定化创造了条件。
我国政府将人民币钉住英镑,实际上是在间接地钉住美元。当英美货币汇率调整时,人民币汇率也跟随调整,并重新固定钉住。
还须注意的是,在上世纪50年代时,人民币对前苏联卢布的汇率才是最受重视的汇率。
50年代为中苏蜜月期,我国经济发展得到苏联有力支持,双边经贸活动扩大。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是美苏冷战,我国因朝鲜战争受到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封锁,同时,我国与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经贸关系快速升温。因而,人民币和卢布的汇率关系,才是当时最受重视的汇率关系。当时,中苏均为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币对卢布的汇率由两国政府协商决定,市场机制不发挥作用。进入60年代后,中苏关系日趋紧张,双边经贸活动急剧萎缩,人民币对卢布汇率重要性下降。1970年后,中苏间贸易不再用卢布,改用瑞士法郎。
1972年后,由于一些国际因素的重大变化,人民币汇率制定的依据和方法也发生一些调整。
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同年12月,美国政府与“十国集团”达成《史密森协议》,美元对黄金贬值,每金衡盎司黄金从35美元调整至38美元,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名义上依然保留着固定汇率制。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升温。接着1973年2月,美国政府再度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从38美元调整为42.22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西方国家普遍转入无序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面对国际汇率机制的大变局和外交政策的大转变,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依据和方法做出了调整,从原先的钉住英镑的固定汇率制,转为“钉住一篮子货币”,以保持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汇率相对稳定。
所谓“钉住一篮子货币”,即根据“篮子中货币”的浮动情况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及其权重,完全由政府决定,而且会根据不同时期情况而进行调整。“篮子货币”选取的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须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并按其重要程度和对外政策的需要,确定相应权重,最终计算出人民币加权汇率。
▼图:1968-1979人民币汇率“一篮子货币”中的外币变化。 “货币篮子”的范围逐步扩大,到 1979 年时扩大到 20 种货币,其中,英镑、西德马克 、瑞士法郎、美元、日元在货币篮子中始终占重要地位。图片来源:《人民币汇率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贺力平。
不过,“钉住一篮子货币”的详细制定依据和具体计算方法,我国当局从未公布过,至今仍是谜,因而,我们无法得知这一时期 “钉住一篮子货币”的真实定价机制到底是怎样的。
“钉住一篮子货币”方法实施后,秉承着“坚持稳定”的方针,人民币汇率在国际汇率市场上(对比其他各货币浮动情况),整体保持在中间偏上的水平。其中,1972-198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因美元的贬值而相对调升。而且,随着尼克松访华后,中美经贸关系的升温,美元在“货币篮子”中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1979年后,人民币汇率名义上虽是“钉住一篮子货币”,但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钉住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主要是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纵观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完全服从的是计划经济思维,按行政指令来制定汇率,是一种完全由政府控制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期间钉住的对象发生变化,1953-1972为英镑——1972-1979为一篮子货币——1979后为美元)。人民币汇率不受市场供求影响,也无法起到调节外贸的作用,制定的合理性也失去保证,汇率严重偏离均衡水平,人民币汇率仅沦为了一个记账和核算工具。
1981-1993:转轨期的探索改革
1979年开启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开始转轨。外贸部门走在改革的前列,外贸经营权下放,各地外贸公司纷纷成立,这些外贸公司试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公司的利润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原本不合市场逻辑的、被行政之手严重扭曲的人民币汇率,则暴露出明显的缺陷——出口贸易企业因汇率扭曲而蒙受不合理的亏损。外贸体制的改革,倒逼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
比如:在1979年时,全国平均出口换汇成本为2.41(即我国的外贸出口公司,以2.41元人民币的成本,出口商品赚取1美元,相当于用2.41元人民币换了1美元),而当时的银行牌价汇率(即官方汇率)为1.555,这意味着,出口企业赚回1美元后,从银行只能换到1.555元人民币,无法抵消成本2.41元。因而,出口企业出口越多,亏损越多。相反,进口企业却是赚钱的。
为了改变出口企业因人民币汇率扭曲而亏损的局面,我国1979年8月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即出口企业把赚取的一部分外汇卖出国家,另一部分可留成给自己(在此以前,出口企业所有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出国家,不得自留),留成的部分可自由支配。
“外汇留成制度”衍生出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之外的“外汇调剂市场”。由于外汇留成制度的存在,出口企业保留着一些外汇,而同时一些进口企业需要外汇、但不一定能申请得到,还有一些其他潜在的外汇需求者也存在(如黑市外汇交易者),为了调配这种外汇余缺关系。国家外汇局于1980年10月开始尝试,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开展外汇调剂业务,由中国银行充当中介,由此形成的最初版的“外汇调剂市场”。不过80年代上半期,该市场因受到种种审查和限制,而发展缓慢,并不成熟。
此外,从1981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试行人民币对美元的贸易内部结算价,规定出口企业按“1美元兑2.8元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汇率,而官方汇率则变成非贸易结算汇率,我国进入了“双轨汇率制”时期(贸易汇率和非贸易汇率,都由政府控制)。官方汇率,即我国对外公布的外汇牌价,主要用于侨汇、旅游、外国领事馆、我国驻外机构、出国代表团等一切非贸易外汇收付的兑换。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即限于进出口贸易所用的结算汇率。
▼图:1980-199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官方汇率和贸易内部结算汇率)。1981-1984年间,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一直都是1:2.8,没有变动过,这一汇率明显低于官方汇率。制图丨格物·资本。
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之所以定在“1:2.8”的水平,主要目的是为服从于当时的外贸政策“出口创汇”。从实施效果来看,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也确实起到积极作用——解决了当时出口企业亏损的问题,贸易收支好转,外储增加。
不过,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在实施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由于贸易和非贸易的双重汇率存在,造成了外汇管理混乱;而且,双重汇率引入后一直被国际社会所诟病(双重汇率是对出口的补贴,是不公平贸易的手段),IMF多次建议我国政府改变汇率双轨制。因而,贸易内部结算汇率注定只能是经济转轨初期的一个过渡性临时政策,它既不代表汇改的方向,也无法阻挡人民币汇率走贬的倾向。
从上图还可看出,1981-1984年期间人民币兑美元非贸易汇率(官方汇率)在不断调贬。1981-1983年调贬主要是因为美元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才相对调贬。1984年时,我国接受了IMF建议,同意取消汇率双轨、进行并轨,于是大幅调贬人民币官方汇率,以让其接近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为并轨做铺垫。
到1984年底时,官方汇率已经接近2.8。1985年1月1日,贸易内部结算汇率正式被取消,同时将官方汇率定为2.8,汇率实现并轨。
1985年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官方汇率一路调贬,一直到1993年(见上图)。此期间的汇率调贬,是由于国内物价上涨较快,出口换汇成本也快速上升,迫使人民币汇率调贬,而且整个80-90年代的外贸政策一直推崇“出口创汇”的宗旨,汇率调贬正好契合此宗旨。
在贸易和非贸易汇率并轨之际,还有另一项至关重要的人民币汇改探索实践正在如火如涂地进行——外汇调剂市场。前文中提到,80年代上半期,外汇调剂市场发展缓慢,但是到了80年代下半期,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外贸企业外汇留成比例不断提高,外商投资的引入,外汇调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汇调剂资金量快速增长。
到1988年3月时,为了配合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国家外汇局制定了《关于外汇调剂的规定》,依此,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外汇调剂中心(1993年时,全国共有18个外汇调剂公开市场)。
同年9月,上海率先设立了“外汇调剂公开市场”,实行会员制、公开竞价交易和集中清算制度,允许外汇调剂价格在一定限价内按公开市场供求浮动,并且这种汇价形成机制很快就被其他调剂中心所采纳。这种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以往完全由政府控制的汇率定价机制,拉开了我国市场化汇率定价的序幕。当时的“外汇调剂公开市场”上的汇价,就是我国最早的市场化汇率。
在1988年9月至1993年底期间,人民币汇率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双轨制”时期: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官方汇率是政府定价的汇率,外汇调剂市场汇率,是“外汇调剂公开市场”上市场定价的汇率。
▼图:1979-1994年人民币兑美元月平均汇率。 “新的双轨制”时期,人民币的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一直低于官方汇率,这说明当时人民币官方汇率是存在贬值压力的(被高估了)。图片来源:《过于强调汇率稳定是对汇率政策的异化》,管涛。
1988年后,外汇调剂市场发展迅猛,到1993年底时,受外汇调剂市场汇率来调节的外汇收支活动占到80%作用,政府定价汇率调节活动仅占20%。此时,人民币的汇率定价机制,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由外汇调剂市场主导的浮动汇率制,政府官方定价实际上是以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为参照依据。
“新的双轨制”在运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利用汇差套利、寻租腐败,调剂市场分散不统一,导致地区不正当竞争,政府背负巨额的外贸补贴,阻碍加入WTO),客观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实现再次“并轨”。同时,“新的双轨制”运行时期,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人民币汇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官方汇率向市场汇率并轨已成为必然趋势。
1994年至今:市场化汇改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明确提出“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市场化汇改,由此正式定调。
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宣布1994年1月1日起实施重大汇改——人民币市场化汇改迈出了里程碑式的第一步。
1994年汇改的主要内容有:一,原先的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单一的(钉住美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设定汇率波动幅度,并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对汇率进行浮动管理);二,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持续了14年的外汇留成制度和外汇支出行政审批制,允许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有限制条件),外汇管理由原先的外汇局直接管理变为依靠银行间接管理;三,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当年4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由此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人民币汇率市场定价机制也初步形成。
1994年后,我国继续推进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先后出台许多放松汇率管理的改革举措,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
不过,市场化汇改进程并不顺利,历经波折。1997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钉在8.28附近,持续了七年之久,回到了政府管制的固定汇率制,这意味市场化汇改中断;同样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又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钉在6.83,持续了两年,市场化汇改再次中断。2015年突如其来的“8·11汇改”,激起汇市大波动,人民币急剧贬值,央行为了稳住预期,又出手干预(抛美元稳人民币、严控资本外流、引入逆周期因子),8·11汇改这种“闷雷一声响”的操作遭致很多人的批评(央行没有与市场提前沟通,没有制造充分的市场预期,过于唐突;而且,央行因干预汇率而流失了大量的外储,且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8·11汇改”后,央行不再指导制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而是将定价权交给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由市场的供求决定。但实际上,由于央行的频繁干预(出于稳定目的),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而且,与汇改紧密配套的人民币可兑换性也被严格控制。市场化汇改仍在路上,挑战依然很大。。。
▼图:1994年1月至2019年8月人民币兑美元月度汇率,以及1994年至今人民币汇改历程。数据来源:CEIC DATA,中国人民银行。制图丨格物·资本。
历年汇率波动
回顾历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49-1952年,人民币汇率因国内恶性通胀而不断走贬,主要是由当时历史环境(新中国刚建立,社会还未稳定,经济凋敝)所决定的,人民币汇率也没有连贯且完整的制度安排。
1953-1980年,人民币钉住英镑或“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固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
1981-1993年,人民币名义上钉住“一篮子货币”,实际上以钉住美元为主、且对美元汇率不断走贬。这段时期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大背景下,当局尝试人民币汇率定价改革探索(两次“双轨制”),并根据不断升高的出口换汇成本,而不断调贬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汇率。
1994年至今,大背景是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人民币汇改,具体分两个阶段:1994-2015.8,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且对美元汇率不断走升(持续21年单边升值),国际收支“双顺差”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基础;2015.8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见上图1994-2019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汇率波动弹性扩大,央行也会视情况干预,遏制单边走向。
另外,2015年11月后,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也开始受到关注,如下图,人民币汇率指数整体是在走贬的。(这里的“一篮子货币”,和1972-1993年期间的“一篮子货币”不一样)
▼图:2015.11-2019.8,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是参考CFETS货币篮子、参考SDR货币篮子、参考BIS货币篮子计算。数据来源:CEIC DATA,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参考资料
《人民币汇率研究》(第二版),吴念鲁 陈全庚,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8
《1949~2000年的人民币汇率史》,徐少强 朱真丽,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
《人民币内外均衡论》,卜永详 秦宛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人民币汇率升值:历史回顾 、动力机制与前景展望,张明,金融评论,2012年第2期
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回顾,杨 帆,中国经济史研 究, 2005 年第 4 期
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吴念鲁 陈全庚 鄂志寰,财经科学,2005年第1期
人民币汇率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贺力平,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4期
人 民币汇率变化历史回顾及其影响分析,张米良,工业技术经济,1993年第5期
过于强调汇率稳定是对汇率政策的异化,管涛,新浪专栏,2016年11月24日
版权声明
本百家号“格物资本”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稿、图片、漫画、音频、视频等,其版权均归属于本号及其运营者(运营者已实名制),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修改或发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1月12日消息 主题为“预测与战略”的财经年会2020今天在北京召开。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出席并演讲。
管涛表示,2015年8.1汇改以后,人民币汇率多次到7这个关口,今年5月份的时候是3次,每次到7这个关口大家都在争论是守7还是破7,8月份人民币汇率先是交易价破7,中间价破7,这个7应声而破。从当月的情况而看,人民币中间价下跌了2.9%,大概是8.1汇改以来仅次于8.1汇改当月的第二大当月跌幅,交易价跌了3.6%,是8.1汇改以来最大跌幅,这显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是明显增加。
我们一般理解汇率市场化改革好像都是要大张旗鼓、高举高打,但实际上这次人民币破7既不涉及到所谓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的调整,也不涉及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改革,它就是破了一个整数关口。但是它这次破整数关口的意义不次于一次改革,它扩大人民币汇率涨和跌的空间,增加了汇率弹性,汇率形成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有很多好处是立竿见影的显现,比方说促进外汇市场发展,提高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促进了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境外投资者的信心。
管涛指出,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破7以后,除了第一周出现了少量净流出以外,第二周开始恢复了净流入,9月份净流入647亿元人民币,创了当月历史新高,10月份净流入也有320亿元人民币。相对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可以看到破7以后外部市场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并不像大家担心的一破了以后就一泻千里,破7当月,外汇市场虽然出现了少量的供求缺口,但是逆差只有36亿美元,9月份的时候只有28亿美元,在2015年、2016年的时候,贬值预期比较强的时候,那个时候每个月逆差都有几百亿,个别月份上千亿。这次人民币破7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情况,因为在2014年以前,人民币长期是单边升值,2015-2016出现了人民币单边下跌,2017年以后人民币止跌回升。
大家可能关心明年人民币汇率怎么走?我觉得会有三种情形,一种情形如果市场相信政府有意愿,有能力维持汇率稳定,市场不会主动攻击这种货币。这恰恰是什么情形呢?今年8月份人民币破7以后,市场上仍然存在央行信仰,破7以后并没有像有些人担忧的那样出现自由落体,关键是存在央行信仰。当然好的情形是什么样呢?经济企稳,美元走弱,这个时候汇率稳定就有基本面的支持,甚至不排除重回正当的升值,差的信息就是经济下行,美元走强,这个时候汇率稳定就会面临新的考验。大概率事件是这三种情形会交替出现,小概率事件会出现这种差的情形。
管涛表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家都知道2015年、2016年8.1汇改以后人民币单边下跌,2017年人民币止跌反弹,全年升了6%以上,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全球经济同步飞速。当前是全球经济同步放缓,前一个环节大家谈到中国经济运行状况,谈到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实际上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并不是中国单独面临的情况,是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面临同样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明年会不会是人民币汇率的一个拐点?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至少告诉我们,我们不要去赌人民币汇率的方向。
记者 陈鹏
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可谓跌宕起伏,中美经贸摩擦继续成为主导因素。
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对美元走出一波“小阳春”行情,累计升幅达1.9%,但随后由于贸易摩擦出现反复而回吐全部涨幅,全年整体呈小幅下跌态势。2019年全年(截至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下跌约1.8%。
图1 2019年以来美元对人民币走势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8月初,第十二轮中美高级别经贸磋商结束后的第二天,美国突然宣布拟对剩余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市场情绪迅速转换之下,人民币汇率十年来首次跌破“7关口”。
“7”在过去十年一直被看作是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心理关口。较为流行的观点是,一旦破7,市场恐慌情绪可能引发大规模资本外流和购汇潮。
过去几年,即便是在2015年“8·11”汇改到2016年间出现较强顺周期效应时期,央行也通过抛售外汇储备等措施,花大力气让人民币汇率守住了“7关口”。2018年下半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全年跌幅超5%,最低报6.978,与7仅相差22个基点。
图2 2015年、2018年、2019年美元对人民币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尽管如此,当2019年“破7”真正来临之际,恐慌并未出现,市场表现出的是出奇的平静。没有单边贬值预期,如2016年一般的居民购汇潮也未再重演。在市场力量主导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更加明显,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全年跌幅还较上年有所收窄。
市场情绪从银行结售汇数据中可见一斑。2019年以来,银行代客结售汇多数月份表现为逆差,反映客户购汇需求强于结汇需求,但是,与2015-2016年间相比,逆差规模明显偏小。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以来,银行代客远期始终保持净结汇,反映企业对未来人民币汇率预期偏乐观。
图3 银行代客结售汇差额和银行代客远期净结汇表现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外汇储备规模也有小幅回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955.91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约229亿美元,而2018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下降672亿美元。
图4 2018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变化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从国际收支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保持双顺差局面,跨境资金呈现净流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374亿美元,比上年全年多884亿美元(2018年一季度我国经常项目17年来首次出现逆差,逆差规模341亿美元)。
净误差与遗漏项较上年全年规模略有扩大,这常被外界理解为资本流出增多。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在《汇率的本质》一书中指出,净误差与遗漏项目长期为负,“既可能是少记了资本外流,也可能是多记了经常账户收入。但具体是怎么分布的,缺少可信的实证方法。”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强调,“净误差与遗漏”是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过程中的一个统计问题,不能等同于相关的跨境资本流动。
图5 2015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变动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界面新闻从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来看,外资流入趋势更为明显,特别是2019年通过债券市场流入增幅较大。
图6 2015年以来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事实上,人民币汇率之所以能够“破7不慌”,背后既有近年来政策层在外汇管理与加大对外开放等方面不断改革完善提供基础,有人民币上一轮由2016年单边贬值到2017年企稳回升的变化对市场起到的教育作用,也有中美贸易摩擦形势多变对市场适应性的磨炼之功。
从政策层的举措来看,此次“破7”之后,人民银行除及时通过喊话方式稳定市场预期以及常态化发行人民币离岸央票外,更多时间是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表1 2019年中国央行发行离岸央票一览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界面新闻展望2020年,中美经贸谈判进程的影响仍不可忽视,但一些积极因素的显现让人民币有望告别连续两年的跌势,重回7以内。
界面新闻采集的14家机构预测显示,人民币明年有望企稳回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延续双向宽幅波动,不同机构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高看至6.25,最低看至7.5。
表2 14家机构对2020年美元对人民币走势的预测
数据来源:界面新闻梳理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对界面新闻表示,201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多与中美经贸磋商进展密切相关,磋商顺利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磋商遇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展望明年,考虑到特朗普关注重心可能向大选转移,中美经贸磋商相关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可能有所削弱,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明年最高可能达到6.4左右。
此外,“弱欧元、强美元”的局面有望在明年发生转变。赵庆明说,结合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来看,欧洲经济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调整,明年有望好转,保守党赢得英国大选预示了较为明朗的脱欧前景,给欧元、英镑回升提供支撑。美国财政赤字上升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压力则将逐渐显现,美元指数大概率下行,有跌破90的可能。这些都有助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也指出,2020年,人民币有转强趋势,回到7以内的可能性更大,预计2020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为(6.25,7.19)。
2月13日,中美先后宣布,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汇率问题是内容之一。
“尽管从文本上看是比较原则性的内容,但我倾向于认为中美之间围绕汇率问题会有框架性的协议。”谢亚轩说,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透明度可能进一步提升、中美可能都会强调避免竞争性贬值,这两方面都对人民币汇率有支持。
他认为,避免竞争性贬值的共识也可能向国际领域扩展,进而推动欧元回升。“过去一年,弱欧元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美会不会共同倡导在国际领域达成避免竞争性贬值的共识也是比较重要的。”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国家统计局:2019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4.1%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8日讯 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9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07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52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8985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4.1%。
6月5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今天开盘之后,离岸人民币汇率于7.10附近“止涨”,并且还小幅下跌。这是否预示着人民币汇率“涨势”结束,又要下跌了呢?
对此,小编认为,尽管今天人民币汇率于7.10附近“止涨”,但也不能断定它的“涨势”就结束了,更不能说它要下跌。
从目前来看,小编觉得,人民币汇率7.10“难守”,很可能会被“升破”,并且继续上涨的概率也非常的大。在这里,可能有人不赞同我的观点。接下来,我就把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对于人民币汇率还得“涨”的这种看法,小编也不是在没有什么依据的情况下凭空“臆想”的。要想了解我的依据,我们先看一下美国方面昨天(6月4日)所公布的经济数据。
昨天,美国方面公布了几项经济数据,其表现“差劲”,从而再次打压美元指数,使得它又跌破了一个整数“关口”,即97整数关口。
数据显示,美国4月贸易帐为-494亿美元,预期值为-492亿美元,前值为-423亿美元;美国截至5月3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187.7万人,预期值为184.3万人,前值为212.6万人;美国截至5月23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2148.7万人,预期值为2000万人,前值为2083.8万人。
从数据上看,美国不仅4月份的贸易帐“低于”市场预期,像上周初次领取失业金的人数,以及上上周续请失业金的人数,都“高于”市场预期。
由于美国昨天所公布的这些经济数据“差强人意”,从而使得美元指数“再下”一整数关口,即97整数关口。
同时,据行情走势图显示,在短短的8个交易日当中,美元指数已经跌破了3个整数关口,即99、98、97。此外,8个交易日,美元指数累计跌了3054个基点。
8个交易日,美元指数跌幅超3%,在这种巨大的影响力之下,人民币汇率坚守7.10是非常困难的,升破7.10概率很大。
除此之外,近期,欧元持续“升值”,也为人民币汇率上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天,欧洲央行举行了货币政策会议。欧洲央行决定确保必要程度的刺激,称经济有望在第三季度反弹。欧洲央行准备根据需要调整所有工具,预计经济将会复苏,但复苏速度和规模仍不确定。
在最新的利率决议中,欧洲央行宣布将PEPP计划扩大6000亿欧元至1.35万亿欧元,购债期限延长至2021年6月底。
纽约银行策略师John Velis表示,随着投资者放慢资金流出速度并增加敞口,欧元可能还将具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欧洲央行有效的刺激政策给予了乐观的期望,从而使得欧元最近表现出色。与此同时,欧元与新兴市场货币出现了较高的正相关性,因此欧元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带动新兴市场货币的上涨。
6月3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今天,离岸人民币汇率“低开低走”,小幅下跌。可是,在刚开盘的时候,离岸人民币汇率却是“急速”上涨,一度还升至7.0857附近。
昨日(6月2日),人民币汇率“重返”7.10,这是继5月20日之后,时隔9天,人民币汇率再次回到了7.10这个位置,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
对此,有些人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重返”7.10是美元指数持续下跌的“功劳”。小编觉得,这种观点可能有些片面。
近期,美元指数确实是“跌跌不休”,使得离岸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据行情走势图显示,5月28日—6月2日,4个交易日,美元指数累计跌了1331个基点,而人民币汇率累计涨了744个基点。
大家都知道,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的“涨跌”,其主要原因是美元指数的价格变动,即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汇率下跌,或者是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汇率上涨。
然而,美元指数下跌,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上涨的“充分必要”条件,还有其他的原因可以推动人民币汇率上涨。
像中国经济数据“好转”,或者是“良好”,都可以推动人民币汇率上涨。人民币汇率的“涨跌”,从本质上讲,主要是看中国经济状况的“好坏”。
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人民币就“坚挺”,中国经济增长“疲软”,或者经济“衰退”,人民币就会“贬值”。
近期,从我国所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来看,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在“回暖”。数据显示,中国5月财新服务业PMI为55,预期值为47.3,前值为44.4。
除此之外,中国5月份的财新制造业数据也非常“亮眼”。数据显示,中国5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7,预期值为49.6,前值为49.4。
从数据上看,5月份,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不仅“好于”预期值和前值,还“升破”了50枯荣线,这表明我国5月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处于“扩张”中。
5月份,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张”,还表明我国经济尽管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是,却在慢慢的“恢复”,这将会使得人民币“升值”。
与此同时,近期,人民币汇率“重返”7.10,除了中国经济数据“好转”,美元指数持续下跌以外,还有就是美国国内的抗议游行,以及欧洲经济数据的“疲软”,使得人民币更加“坚挺”。
据报道,近日,美国国内发生了“种族歧视”事件,使得反种族歧视、抗议暴力执法的集会、游行愈演愈烈。
这些抗议集会、游行,在近期,不仅没有缓和冲突矛盾,还影响到了美国的经济,从而使得美元加速贬值。
由于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坚挺”。此外,欧洲经济数据“不理想”,更使得人民币“坚挺”。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39.4,预期值为39.5,前值为39.5。
以下是欧洲主要经济大国的分数据:德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36.6,预期值为36.8,前值为36.8;法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40.6,预期值为40.3,前值为40.3;英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40.7,预期值为40.8,前值为40.6。
因此,人民币汇率“重返”7.10,不仅是因为美元指数“跌跌不休”,还有其他的原因影响着人民币汇率上涨。你们觉得呢?
人民币在2005年的时候对美元的汇率是8.08元人民币兑一美元,到了2014年升值到6.04元人民币兑一美元,10年的时间升值2万点,增长幅度超过了25%。最近有人预测,未来人民可能进一步升值,最终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将跌至4.5元左右。
现在的人民币汇率大概维持在7点多,如果一下子掉到4.5元人民币兑换一美元,对我国经济将会产生巨大的冲击,除非美国发动金融战争,或者用别的什么方法逼迫我国的人民币升值,这就等于变相的广场协议。日本当年就是签订了广场协议,导致国内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国家经济10年不振。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和日本一样的情况呢?
首先,人民币升值之后我国的产品价格会快速飞涨,这主要表现在对外出口方面,本来我国的产品价格是质优价廉,但是人民币升值之后,这些产品出口到国外的话,造成的结果就是竞争力急速下降,导致我国的很多外贸企业会倒闭,所以这些企业的老板为了资金避险,会纷纷把钱投到房地产领域。
其次,当工厂运转不灵的时候,资本会全部跑到房地产领域避险,会出现像日本当年的情况一样,而房地产最后会产能过剩,泡沫终将会破裂,最终银行会相继倒闭。
第三,人民币短时间内快速升值,会导致我国产生贸易逆差,在国际贸易中吃大亏,基本上就是白白地为其他国家服务,变成了一个纯靠内销生产的国家,外国的资本在我国大肆捞钱,最后导致我国的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跌。
所以说如果现在人民币短时间内升值的话,基本上就等同于日本当年的广场协议,因此如果按照一个理性的观点来分析,我国的财政部门,以及央行,绝对不会短期内让人民币升值,总体上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除非受到很大的外交压力,以及一些不可抗力的时候,才会采用这种被迫妥协的方式,但是这将给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风险。
到目前为止,美国一直在破坏全世界的贸易,美国现在并不具备当年所具有的能力,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世界各个经济体发动贸易战,现在已经破坏了WTO所树立的规则,基本上所有的国家都不可能屈从于美国的压力,所以我国和欧盟以及俄罗斯等大型经济体都有着很好的经贸往来,就算是美国不断的给我国制造压力,美国也无法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我国进行围堵。
因为我国现在的经济体量快要接近美国,完全不像当年日本那样严重依赖美国经济,并在政治和军事上也依靠美国,不听美国的话根本就不行。总的来说,我国的经济体系还是比较稳固的,各个工业门类也比较齐全。
美国并没有让我国经济出现金融风险的能力,就算是美国切断和我国的一切联系,我国也不会接受人民币短时间内急速升值,所以总的来看,没有10年左右的时间人民币是不会出现如此大的波动的。
但是如果美国和我国继续进行贸易往来的话,我国的经济体量会持续增长,人均GDP也会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自然会和美国相近。目前世界经济形势非常脆弱,美国暂时还不会和我国切断一切联系,美国总统特朗普也需要维持股市的上涨,在这样的情况下,总体经济情况将会相对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