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英国移民

2020年想要移民英国,可以选择创新签证项目吗?

英国一直以来都是很多移民申请者心目中的热门移民地,移民到英国是很多人的梦想,因为英国不但综合国力比较雄厚,而且英国还是国际上知名的经济大国,再加上英国宣布正式脱欧之后,无论是经济还是移民方面,都铆足了劲想要做出一番作为,所以被很多人看好,那么2020年想要移民英国,可以选择创新签证项目吗?

从去年3月底,英国移民局正式封闭企业家签证,取而代之的是创新签证项目,该项目一经推出,凭借投资少、时间短、材料更少等优势,成为很多投资者想要快速实现英国移民目的的首选之地。

创新签证项目是英国移民局设立的一种传商业移民签证,目的主要是为了鼓励、吸引海外有经商经验的人士来英国建设、拓展事业。为了更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并创造更好的机会。一方面,降低了投资金额的要求,另一方面引进背书机构来进行专业把控,审核投资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可延展性,以最大限度减少投资失败的风险。

创新签证对最低投资额的要求仅为5万英镑(约44万人民币),与之前企业家移民相比,降低了约3倍的硬性投资金额规定,更重要的是,首签后可直接获得至少三年的有效签证。

而且不像以前的“企业家移民”需要续签两年签证才能申请永久居留,创新签证只要三年后符合条件就可以直接申请英国永久居留,大大减少了永久居留申请的等待时间。

此外,除了迅速满足申请者对于英国身份的需要,创新项目的独特优势还体现在签证申请人可以自我控制资金,并通过政府指定的认证机构对投资项目进行监控,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创新签证门槛很低,只要5万英镑

申请条件:

·申请人必须年满18岁,并有50000英镑可用于投资;

·雅思平均5.5分,持有英国大学本科以上专业学位可免英语考试;

·提供无犯罪证明并通过肺结核体检。

·英国创新者签证移民申请人账户上连续90天不少于945英镑;

·提供创新性、可行性商业计划,受英国移民局批准认可的第三方担保机构背书;

·投资企业需获得政府或EndorsingBbody担保。

项目优势:

·投资门槛低,只需5万英镑即可进行办理;

·.投资灵活:创业条件7选2,多种解决方案;

·低风险:先拿到身份再进行投资,可以加入政府背景环节;

·快速审批:4-6个月可获得批准,三年后可拿绿卡;

·全家可享英国免费公立教育和医疗,福利高。

不管怎么说,英国创新签证为那些想要移民英国的有志之士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如果你符合英国创新签证的相关要求,又比较向往英国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那么具有这么多优势的创新者签证肯定非常适合您。现在英国移民政策也处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之下,所以如果你有此打算,那么建议尽早申请。

展开
收起

“拥有”大半个英国,李嘉诚却选择让俩儿子移民加拿大,图什么?

李嘉诚作为蝉联香港十多届的首富,曾经一度登上亚洲首富的宝座,现年92岁的李嘉诚已经于2019年宣布退休,两个儿子分别接班李嘉诚的各项工作。但是尽管已经宣布退休,李嘉诚的资产还是多到吓人。

此前李嘉诚曾带领全家一起移民加拿大,两个儿子至今仍是加拿大国籍,而李嘉诚本人却在前段时间默默的改回了中国籍。作为香港的风云人物,李嘉诚的一生和房地产离不开关系,李嘉诚的资产大多来自于房地产的积累。在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李嘉诚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移民。

尽管目前李嘉诚的国籍显示是中国,但是李嘉诚的两个儿子仍是加拿大国籍,而且李嘉诚的大半身价都用来“买”英国了。说李嘉诚拥有半个英国都不夸张,因为有钱真的可以很任性。

李嘉诚在8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往外扩展自己的事业,截止到目前为止李嘉诚控制了英国三成的天然气市场,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以及5%的供水市场,不说别的,光是水电气这三大市场,就足够李嘉诚在英国叱咤风云。

除此之外,李嘉诚在英国还有3个港口、1个通信公司、1个飞机场外加高铁公司、房地产公司等等。这几年李嘉诚进军英国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前前后后的投资已经接近4000亿港元了。在投资英国之前,李嘉诚已经从中国撤出了不少资产,大部分都选择押宝英国了。

就在2019年8月份,李嘉诚用46亿英镑(约393亿人民币)买下了英国最大的酒吧集团,这也是李嘉诚在英国脱欧观望期的最大一笔投资,这家酒吧的历史也已经超过了100多年。这一笔投资让李嘉诚成为了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

由于李嘉诚疯狂的在英国“买买买”,间接地促进了英国的经济消费,在2000年的时候被英国女王授予KBE爵士勋位,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李嘉诚将大半个身价都压在了英国,却没有如预想中的加入英国籍,甚至家人也没有加入英国籍,两个儿子都是加拿大国籍。

李嘉诚在商界的名号和手段还是响当当的,他的资产涉及之广已经扩大至全球。至于在国籍方面,李嘉诚没有选择英国而是选择加拿大,自然是有他的道理。早在1977年的时候,李嘉诚及其家族就已经和加拿大有了渊源。

至于李嘉诚为何让两个儿子选择加入加拿大国籍,首先李嘉诚是一个商人,加拿大的税率和其他国家相比低很多,这也是李嘉诚选择加拿大的原因之一,优先考虑利益,低税率这种优势肯定是首选条件。

其次就是加拿大相比欧洲其他国家,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社会的包容性更大。而英国相对于加拿大来说,对于外来民族和文化的排斥是根深蒂固的。这样的社会情况并不适合长期生活和居住。

虽然李嘉诚家族的投资重心大多在英国,但是加拿大的投资也不少,2018年的时候,李嘉诚还用28.2亿元收购了加拿大著名的暖炉空调供应商Reliance Home Comfort。虽然投资金额不如英国多,但是前前后后在加拿大的投资也超过了300亿加元,折合下来约为230多亿美元。

李嘉诚作为当代中国富豪们的崇拜偶像,不管是经商能力还是为人处世,都堪称经典人物。而中国的富豪不计其数,选择移民的更是不在少数,而加拿大不仅仅是李嘉诚家族的首选,也是其他富豪们的首选移民地。

据悉,加拿大每年都要吸引大约8000名百万富豪,每年的移民数量仅次于澳大利亚和美国之后,名列全球移民三大天堂。伴随着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不断紧缩,加拿大却在不断的开启收纳人才大计,为了吸引全球更多的财富大亨加入,加拿大也做了不少努力。

对于富豪们为何选择移民加拿大,想必原因和李嘉诚也差不多。在王健林和马云崛起之前,李嘉诚稳坐华人首富的宝座,虽然近几年风头被抢走,但是不少业内人士猜测,李嘉诚的资产绝对不止富豪榜单中披露的这么多。作为一个叱咤商海几十年到底传奇企业家,李嘉诚的规划布局确实很少有人能及。

随着财富的累积越来越多,富豪们大多选择“脚踏三只船”移民方式,事业重心在中国,生活重心在加拿大,资产重心在欧洲。除了李嘉诚之外还有不少富豪都遵循这种生活投资模式。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的实施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

加拿大之所以成为众人的首选移民国,和加拿大的生活环境、教育资源以及社会福利离不开关系,堪称世界顶尖的综合条件,让加拿大成为了众多富豪首选的移民地。随着CRS的展开,一个海外身份也成为了富豪们资产配置的“必备良药”。

由此可见,加拿大似乎更加适合富豪们的移民生活,而且加拿大为了吸引更多的资产大亨移民,加拿大的护照含金量非常足,持有加拿大的护照可以自由通行近160个国家和地区,为商务和旅行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简单来说,大多数富人选择加拿大国籍,就是为了给自己“添砖加瓦”,不管是为了以后的养老环境,还是投资方便,都是富人们选择加拿大的原因之一。他们想要的并不是“归属”而是“通行证”,通往更高级别的“门票”。

如今李嘉诚的国籍已经更改成为中国籍,没人知道李嘉诚是何时改回中国籍的,但是李嘉诚的两个儿子目前仍是加拿大国籍,对于李嘉诚的资产分布,显而易见英国仍旧是李家的主要投资市场。

展开
收起

英国移民方式众多,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项目更重要

移民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目前投资、创新、英国首席代表签证是移民英国的主要途径。投资移民和创新签证因市场活跃度高被很多人选择,但不少申请者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盲目申请可能会出现拒签的情况,其实拒签根本原因是申请者没有找对合适途径。

不同条件的申请人适合不同途径的移民方法,根据专业指导对症下药不仅能提高成功率还能节约成本,找到适合自己的移民方式,移民英国便不再困难!

以下三种英国移民方式介绍,可以结合自身条件选择:

英国投资移民

高资产人群家庭成员的“英国土豪签证”,最快5年后可获得永居权利

英国签证分为T1到 T5。T1为一级签证,是英国政府吸引高净值人士到英国投资的一种签证,可工作可长期停留,可享受免费公立教育和医疗。英国投资移民签证Tire 1 属于居留类签证,申请人可以选择投资200万英镑,5年后申请转永居;或者500万英镑3年转永居;或者1000万英镑2年转永居。

英国投资移民是目前大国移民项目中门槛低、申请简单、周期快、审批宽松的移民项目,因其大国身份及良好的精英教育环境,受到众多大资产人士的青睐。

英国创新者签证

到英国进行创新创业的非欧盟人士,签证期3年,后期满足移民条件可转永居

相较投资移民,创新签证投资5万英镑显然在投资额的门槛上降低很多,但申请难点在于商业计划需要得到政府授权的担保机构担保,且这种担保机构会在申请人获得签证后的每6、12和24个月的时间节点进行抽查。

需签证持有人都必须保持和担保机构的密切联系,担保机构会对当事人的资质进行追踪检查,并且有权撤销担保,从而使申请人无法转入永居,另外,此类签证申请成功率极低,大多数申请者不满足创新创业条件。

英国首席代表签证

低风险、低成本移民英国,快至5个工作日获批

英国首席代表签证属于创业类移民项目,属于那些总部在英国境外,意欲发展英国市场,派遣公司具有管理经验的高管去英国成立分公司或全资子公司所需的签证。派遣去英国创业期间高管持有的签证就是首席代表签证,官方英文名叫:representative of an overseas business visa。

首次申请有效期3年,续签两年,五年后即可申请转永居。申请人的配偶和18周岁以下的子女也可以拿到签证,签证持有期间享受免费医疗和教育。该签证类别没有投资金额、雇佣员工人数以及面试要求,官方平均成功率在80%以上,是移民英国的绿色通道。

英国首席代表签证相比前两者来看,申请门槛低、无需大额投资,可以说是零投资移民英国途径,对申请者的英文能力要求低且不限制申请者年龄和学历,一人申请,配偶及18周岁以下子女可同时获得签证,签证期间享受免费教育医疗。

综合三种英国移民途径来看,投资移民难点在于大额资金来源解释;

创新创业签证难点在于创新商业计划无准确定位,找担保机构难上加难,签证期间主动权也不在自己手上,最难的是拒签率太高加之转永居条件复杂;

英国首席代表签证的难点在于虽申请要求简单,成本很低,但申请人是否适合及准备材料是否可行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律师予以判断核准。

展开
收起

「移民故事」究竟为何,认准移民英国的L先生却果断选择爱尔兰?

L先生全家近期通过欧笙投资成功办理了爱尔兰移民,原本他们只考虑移民英国,究竟什么原因让全家人有了如此转变?

客户基本信息

L先生,毕业于英国某著名大学,白手起家,现任某公司CEO,年龄约45岁左右。

L先生的妻子是全职太太。

L先生的孩子年龄约22周岁,留学近10年,于今年获得英国某大学硕士文凭。

一、没想到移民英国那么难

L先生全家都对英国情有独钟,移民的初衷和众多家庭一样,主要是关注空气、生活质量、教育和生活氛围。

子女年龄限制在18周岁以下

许多申请人对英语系国家有着情有独钟的向往,许多成功人士移民的首要考虑便是英语国家。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尤为看重,而通过移民让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教育,不仅能让孩子在学业以及语言方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缩短适应期,培养社交圈,节省学费,而且在大学录取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因为L先生在英国读了大学,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接受纯正的英式教育,所以早年就把孩子送出国,让他在英国留学近10年,如今已年满22周岁,希望毕业后可以留在伦敦工作,全家才开始考虑移民问题,才发现英国投资移民子女的年龄限制在18周岁,已不符合条件。

入籍/永居移民监严格

除了子女年龄限制在18周岁以外,英国的永居和入籍移民监也相对严格,对于国内经商的家庭而言,均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英国入籍移民监规定5年内离开英国的时间不超过450天,永居移民监规定英国任意365天内离境不能超过180天。

Tier 2签证拒签率超50%,华人在英国就业难

无论是否考虑移民英国,相信在英国的留学生都会考虑是否毕业后留在当地就业的问题。

根据GOV.UK发布的数据,中国一直是英国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地,而且中国留学生总数也呈大幅上涨趋势。非欧盟的留学生人数占了英国留学生的59%,而中国留学生是其中最大的组成部分,虽然这么多人都去英国留学,但是想要留下来的前提是非欧盟留学生却需要在毕业后6个月内拿到T2工签,否则在学生签证到期后就会被要求离境。

根据英国国家数据库统计,2018年3月英国工作签证的拒签率超过了50%,这意味着又有大量的留学生即使拿到了工作offer和雇主担保函也没有办法继续在英国生活。

根据上述原因,

欧笙投资建议L先生放弃移民英国,

转向选择投资移民爱尔兰。

二、爱尔兰才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L先生全家已通过欧笙投资顺利移民爱尔兰,家人一致认为选择爱尔兰才是最好的选择。

子女年龄限制宽松:24周岁以下

对比传统大国的投资移民条件,就会发现爱尔兰的政策相对宽松很多,24周岁以下的子女均可随父母办理移民。当L先生了解到此政策后,对投资移民又重燃希望。

移民监宽松:国内经商、国外生活两不误

爱尔兰永居移民监每年只需登陆1次,完全不会耽误移民者在国内的工作和生活。这种宽容的移民监政策在众多大牌移民国家中算是最“良心”了。

英国护照=爱尔兰护照:

CTA、BIVS等多项互通政策

英国和爱尔兰,一个是全球金融中心,一个是欧洲投资新贵,两个国家一衣带水、往来密切,尤其是两国之间实现互通,实行“英国-爱尔兰签证体系”,使爱尔兰在英国脱欧后,凭着与英国、欧盟的密切联系受到更大关注。

共同旅游区(英语:Common Travel Area,CTA)——是一个由爱尔兰共和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曼岛、泽西岛和根西岛组成的旅游区。一般情况下,共同旅游区内的移动很少受到限制。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从英国独立。1923年,共同旅游区随之成立。

根据爱尔兰与英国的“君子协定”,英国公民和爱尔兰公民只需要限度的证件就可以自由移动到对方国家。爱尔兰公民如计划定居在英国,即可自动成为英国合法居民身份,享受英国社会福利,这是高于欧盟体系外的官方法规。

BIVS即英爱互通签证,对于持有英国或爱尔兰一国长期居留签证的居民,需要单独办理英爱互通签证,持有该签证可以一年之内多次往返于英爱两国之间,单次逗留不超过90天。

完备的医疗体系,子女无后顾之忧

爱尔兰是一个社会福利非常完善的国家,各种社会福利开支约占经常性政府支出的四分之一,人均已超过英、法、德等国,排名世界第十一位。

在爱尔兰,所有居民都可享受国家的医疗服务。爱尔兰本地居民,如果是低收入者,可以申请居民医疗卡并免费地覆盖大多数医疗需求。

对于长期治疗需要购买药物的情况,可以申请DPS药物卡,每个月最多花费144欧元,DPS卡以家庭为单位,就是说整个家庭每个月的药物负担不会超过144欧元,可以随时办理享受该项福利,并且DPS药物卡可以去购买药物和医疗器材。

另外,有Long-Term Illness Scheme(长期疾病医疗计划),对于患有特殊疾病的合法居民,可以免费获得治疗所需药物和医疗器材,无须经济情况调查。

三、选择欧笙,爱尔兰移民100%获批

L先生一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欧笙投资办理移民,因为爱尔兰移民项目绝对是欧笙投资的“明星产品”,为众多高净值人群达成投资移民的愿望,目前在整个爱尔兰投资移民市场中欧笙投资已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欧笙投资爱尔兰项目可投资华闻债券或麒麟基金。

企业投资:华闻债券投资实体旅游地产

由于爱尔兰房地产行业走势良好,其中酒店地产投资收益涨幅明显,华闻债券投资实体性地产,投资期4年,可获得固定的年化收益4%或2%(获批前投资或获批后投资)。凯瑞新城、丽菲新城及碧湖新城等项目均由欧笙投资母公司瑞麟集团或旗下企业开发,已完成项目游客可通过酒店预订网站入住,入住率高企,广受好评。

基金投资:麒麟基金获爱尔兰央行批准

麒麟基金项目独具一格的优势,投资模式新颖,投资期5年,收益2%-4%。众所周知,基金经理团队是选择基金的核心要素,麒麟基金由两大明星基金管理人保驾护航,且受爱尔兰央行监管,充分保证了投资者资金安全。欧笙投资可为众多高净值人群提供安全、多元化的投资移民选择。

展开
收起

为什么选择到英国读中小学?教育资源、走捷径或移民?

这两天,一则英国小留学生家长要求国家包机接孩子回家的新闻,才让大众知道原来中国在英国还有1.5万的小留学生啊。什么是小留学生,意思就是这些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大学本科以下的留学生都可以这样统称。

那么,为什么不少的中国家长希望将孩子送到英国就读中小学,很多人究竟是抱着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还是移民的目的而行动的,自然不得而知。

那么,抛开移民之类的因素来说,英国的基础教育为什么值得中国精英阶层家长的追捧?

或许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者是大量的留学辅导机构,毕竟很多家长也都是通过这些机构将孩子送往英国读书。

我来简要的谈谈我的观点,为什么一些家长将自己未成年的孩子送往英国或者其他国家学习?

就英国来说,抱着较为客观的态度来说,将孩子在初中阶段送去留学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地教育资源和未来升入世界名校的机会。

首先是教育资源的获得,英国中学对于留学生也有开放之门,国际学生可以就读私立学校或者国际学院,尤其是私立学校非常受到欢迎。国际学生最希望去的就是英国的私立中学,尤其是顶尖私立中学。英国最著名的九大公学都是私立中学,包括伊顿中学、哈罗中学、威斯敏斯特公学、切特豪斯公学、温切斯特公学、拉格比公学、什鲁斯伯里中学、麦钱特泰勒斯学校、圣保罗女子中学。

当然,在九大公学中最为国人熟知的是伊顿公学,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世界,也是英国政商喜欢的学校,这所英国中学曾造就了20位英国首相、数位文学领域与经济领域的科学巨匠与领军人物。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

家长送孩子去英国最大的希望就是接受优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基本都是小班制,学校不仅仅强调学生的学科知识,还鼓励培养孩子在体育和艺术方面的兴趣,宽松的教学理念和比较自由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压力也没有国内的大,并且,在申请大学的时候,申请英国、美国甚至欧洲大陆的高校都有优势,尤其是申请英国的高校,就算去不了牛津、剑桥等英国超级五强的大学,去一个爱丁堡、诺丁汉之类的大学并不是特别的困难。

一些家长选择在国内的国际学校就读,但是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选择国外接受基础教育,虽然花费更多,但是比起对于孩子接受教育的迫切,在有充足的资金家庭眼中,似乎都是值得的。

另外,如果准备一直在英国深造读完博士可以省下好几年时间,英国本科大多为三年制,只有英格兰为四年,硕士一年制或者两年制,博士最短可以有三年,英国的博士毕业率比美国高,也不是特别难,试想都像德国大学的博士毕业要求一般严格,还有多少留学生敢去。同时英国也是和中国一样的直博,就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这类学生在本科阶段获得的成绩必须要在一等上才有可能获得奖学金,一些二等上成绩的申请则基本很难申请到奖学金。所以在英国读书能够具有年龄的优势,同样博士毕业,需要付出更少的时间。

去读英国读中学,很多国人选择的寄宿学校,英国中学要求必须要有监护人才行,由于大量的国际学生没有监护人陪同,于是背后又是一条资金产业链,比如,很多学校与监护公司有合作,可以为学生推荐监护人;专门的监护机构以及英国当地居民的亲戚朋友都可以作为监护人。

英国的寄宿家庭实际上就是一些当地人为了赚点钱,为国际学生提供食宿的家庭,收取费用。寄宿家庭没有监护权,也没有照顾孩子的义务。这也是这次大量的小留学生面临的困境,学校停课,寄宿家庭不欢迎或者不在接纳,因为寄宿家庭没有责任和义务在此高风险时期照顾孩子,没有监护人的学生年龄不到也上不了飞机。

鉴于英国的教育,很多人将孩子送往英国接受教育,平时也没啥问题,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追求,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过法。不过受到疫情影响,一些家长希望包机接回孩子,这就点燃了火药桶,这时候大家就会思考从小出国留学的目的是什么?和英国的十年居住计划获得英国国籍有没有关系?较小的年龄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还会认可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制度吗?那么,最后到底又是为谁培养的人才?

有些家长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打算,有些家长可能自己都没有思考过孩子从小在国外学习,如果以后回到中国,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如何?或者是只求自我的利益太久了,不愿意去思考这些问题了。

实际上,初中大的孩子是没有选择权的,也没有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在不同的环境中,未来可能就是不一样的人。所以,一些送孩子留学的家长批评国内的教育急功近利,他们的这种行为又何尝不是呢?走捷径习惯罢了。

展开
收起

新华社发长文逐条批驳蓬佩奥

日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加利福尼亚州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全盘否定中美关系,恶意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政治制度,挑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联系,并对中国内外政策进行无端指责,散布“中国威胁论”,妄图挑动拼凑国际反华联盟,遏制中国发展。

蓬佩奥言论无视历史,罔顾现实,充斥着强烈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蓬佩奥的言论不仅遭到中国人民的谴责,也遭到美国内和国际上理性人士的批评和反对。

对于蓬佩奥的满嘴谎言,还是让事实来说话!

1.蓬佩奥:中国人民不等同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谎言是为中国14亿人民代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诚实意见的恐惧甚于任何敌人。

错!

◆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至上,把人民利益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了独立、自由和解放,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进程中不断取得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建党99年来,从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到拥有近亿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在中国人民之中,与中国人民鱼水情深、血肉相连,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共有党员9191.4万名,入党申请人1899.2万名,是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长期执政的世界第一大党。任何人都无法对中国共产党受到中国人民拥护和支持的现实视而不见。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资深编辑帕尔默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深深地融入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的普遍信仰,信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流民意。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文章指出,蓬佩奥声称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并不同心同德,然而现实却是,每年有大量中国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只有少数申请人会被吸纳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进入美国顶尖大学一样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会在美国压力下崩溃的政党,它有着14亿人民支持的牢固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到120元增长到2019年的7万余元,解决了近14亿人的温饱,减少了8.5亿贫困人口,为7.7亿人提供就业,为2.5亿老年人、8500万残疾人和60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提供基本保障,实现了近14亿人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社保体系、最大规模的医疗体系、最大规模的基层民主选举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上到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都全力救治。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增长3.2%,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和稳步复苏态势。国际金融协会、瑞银集团等多家知名国际机构专家和媒体均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在新冠肺炎疫情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3900多万党员干部不分昼夜,460多万基层党组织高效运转,近400名党员干部献出生命。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实践证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是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2018年8月发布的题为《令世界担忧的事》的报告显示,中国领衔“全球乐观国家”,91%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国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位居所有28个被调查国家榜首,远高于美国。

◆美国知名公关公司爱德曼今年5月发布的《2020年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5%,在受访国家中排名第一。而美国名列倒数第二,被评定为“不信任”等级。

◆2020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阿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发布题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几乎全面提升,尤其是内陆及贫困地区民众的满意度提升较大。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民众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高达93.1%。

◆美国加州大学“中国数据实验室”近期发布在线调查报告指出,中国人对其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持续上升,疫情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截至2020年5月,对政府的信任度已升至8.87(满分10分),83%的受访者同意和强烈同意“更愿意生活在中国政治体制中”。

◆反观美国,一些政客坚持“政治私利至上”“资本至上”,不惜淡化疫情,不讲科学,甚至“甩锅”、推责,导致疫情大暴发,人民生命健康受到极大侵害。今年5月美国媒体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31个州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来自养老院。截至8月24日,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569万,是中国累计确诊病例的约63倍;美国累计死亡病例17万多,每百万人口死亡病例约540人,分别是中国有关数据的约37倍和160倍。美国人口占世界4%,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世界的24%和22%。美国民众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焦虑情绪日益上涨,近期民调显示有81%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或“有些”担心。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和益普索公司8月4日公布的一项联合民调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情况不如其他国家。其中41%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对新冠疫情的应对情况比其他国家差很多,25%的人认为差一些。益普索集团民调专家表示,美国处于很糟糕的境地,美国人希望看到彻底、广泛且有力的应对举措。美国经济遭遇“休克式打击”,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萎缩32.9%,为194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日前,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

2.蓬佩奥:中国不是自由国家,14亿中国人民在国内受到监控、迫害。中国重复了苏联曾犯的错误,拒绝赋予人民财产权和可预测的法治社会。

错!

◆中国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中国是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中打破专制、赢得自由的国家。自由、民主、法治早已写入中国的宪法,也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2007年,“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强调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宪法和法律切实尊重和充分保障本国公民的人权与自由。

◆2020年5月28日,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共7编、1260条、10万多字,对国内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实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

◆中国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各族人民中信仰各种宗教的公民近2亿人,有38万多宗教教职人员和14万多处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多种语言文字翻译出版发行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典籍。西藏自治区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87处,住寺僧尼4.6万多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清真寺、教堂、寺院、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2.48万座,平均每530位穆斯林群众就拥有一座清真寺,教职人员2.93万人,学生可在伊斯兰教经学院接受本科教育,《古兰经》《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等出版发行达176万余册。

◆自由不是放任,科学理性、法律秩序以及国际规则都是自由的基础。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任何自由都有边界,即便所谓的“自由国家”,也为自由划定了明确禁区和限制内容,绝不允许突破法律制度的底线。中国政府采取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各项举措,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是保护绝大多数公民合法权益的职责所在,是中国内部事务,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

◆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宪法都规定,行使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平集会自由、接受公开审判等项权利都可基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等原因受到必要限制。《欧洲人权公约》也有类似规定。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建立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严密法律体系,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方面毫不手软。

3.蓬佩奥:美国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自由灯塔。

错!

◆美国自我标榜为“自由灯塔”,但这不过是愚弄民众、欺骗世界的虚构幻境。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联合创办的公共事务研究中心对美国民众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的发展方向是错误的,为近几年来最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7月1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只有12%的美国人对国家现状满意,87%的人不满意。绝大多数美国人对政府的运行方式不满意。盖洛普公司民调显示,美国人自豪感跌至20年最低,仅有20%的受访者对美国当前走的道路感到满意。美国白人的“极度”自豪感在过去20年里首次降至50%以下,而非白人则仅为24%。

◆美在全球范围非常不受欢迎,世界上只有三分之一的民众赞成美领导地位。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多国民众对美国的信任正在消失。调查人员访问了来自9个欧洲国家的1.1万人,其中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各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美国的看法变差了。美国声誉在法国和德国下降得尤其严重。46%的法国受访者和42%的德国受访者表示,美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因疫情危机“严重恶化”。2020年“最佳国家”报告显示,世界对美国的信任度自2016年来下降了50%,降幅居世界首位。

◆7月27日,美国盖洛普公司网站发布年度调查报告,表示“美国的领导力在世界继续不受欢迎”。美国眼中的“自由世界”尤其不认可美国的领导力。美国的欧洲传统盟友对其领导地位的支持率最低,其中,61%的受访者不满意美国的表现,仅有24%的人赞同;在英国,不认可美国的比例为65%;法国的数据也类似;在德国,美国的领导地位支持率甚至更糟,78%的人不认可美国表现。在政府紧跟美国的澳大利亚,民众也对美国的领导地位深表怀疑,67%的受访者不认可美国表现。

◆美国前副国务卿、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外交研究员塔拉·索南夏恩日前表示,美国正在失去全球领导地位,国际声望开始跌至谷底,正在被盟国所抛弃。在过去数年里,美国推出的许多关键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不受欢迎,尤其是“美国优先”的原则引发了不少盟国不满。皮尤研究中心在37个国家调查发现,认同美国正确处理国际事务的比例仅为20%。

◆美国公民人格尊严和隐私权遭受系统性侵犯。《达拉斯晨报》2019年12月6日报道,美国联邦、州、地方执法部门仅在得克萨斯州就设立8个秘密监视中心,共享情报监控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论坛。美国审计署2019年6月4日报告显示,联邦调查局的人脸识别办公室可以在无合法许可的情况下,任意检索包括6.41亿张照片的数据库。

◆美国对少数族裔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缺乏保护。美国内少数族裔饱受欺凌排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面临长期、广泛、系统性的歧视。仅就美国印第安人而言,美政府对其长期实行强制种族灭绝、隔离、同化政策。美国在其建国后的近百年时间里,通过西进运动大肆驱逐、杀戮印第安人。到20世纪初,美国范围内的印第安人口已从1492年的500万骤减至25万。如今,在美印第安人数量仅占美总人口的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非洲裔美国人的患病率是白人的5倍多,死亡率也远远高于白人,凸显美国的种族不平等。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人死亡、开枪射杀行为并不鲜见,仅2019年就达到1004起。在2018年美国执法部门报告的7036起因偏见引发的仇恨犯罪案件中,57.5%涉及种族族裔身份;而在涉及种族族裔身份的仇恨犯罪案件中,高达46.9%的针对非洲裔。在种族仇恨犯罪案件的5155名受害者中,非洲裔高达47.1%。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引发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举行紧急辩论并通过决议,对此提出强烈谴责,呼吁美方采取切实措施,保护非洲人后裔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美国在西方国家中贫富分化最为严重。《商业内幕》网站2017年1月报道,德意志银行首席国际经济学家托斯坦·斯洛克以收入水平来计算美国家庭财富的报告显示,美国最富有0.1%家庭的财富相当于最底层90%家庭所拥有财富的总和。1989年至2018年,最底层50%的家庭财富净增长基本为零。受疫情影响,自今年2月以来,美国雇主裁员数千万名,低薪工人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就业率比疫情暴发以前低了35%左右。

◆美国粗暴打压媒体,限制新闻自由。《华盛顿邮报》网站2019年4月报道,美国在年度新闻自由指数中的排名连续三年下降。2019年美国共有38名记者遭到袭击,发生记者被拒绝参加公开政府活动的事件28起,9名记者被捕或面临刑事指控。美国《纽约时报》《国会山报》和英国《卫报》等媒体频频披露记者在报道美国弗洛伊德抗议活动过程中遭袭和被捕的新闻,仅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间,就有148名记者被殃及,其中40名记者遭子弹射击,34名记者遭警察人身攻击,33名记者被逮捕或拘留,甚至一名女摄影记者左眼被橡胶子弹击中导致永久性失明。英国《卫报》网站2019年12月报道指出,本届美国政府“对新闻自由进行了有史以来最持久的攻击”。

◆美国政府滥用国家安全名义,动用国家资源抹黑攻击、围追堵截包括华为、字节跳动、腾讯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粗暴禁止国内运营商购买华为和中兴设备、打压包括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在内的中国社交媒体应用程序,违反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甚至明火执仗,强取豪夺。这样的国家怎么会成为中国人民的灯塔?!

◆美国《大西洋月刊》7月25日刊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托马斯·莱特题为《蓬佩奥有关中国的超现实演讲》的文章称,蓬佩奥说美国将组织“自由世界”,却在疏远并从根本上破坏“自由世界”;蓬佩奥鼓吹民主,却在(美国)国内支持并煽动破坏民主;蓬佩奥赞扬中国人民,却一概而论地称希望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普遍心怀叵测。美国的亚洲和欧洲盟友对一场全面的美中冷战感到恐惧,蓬佩奥言辞激烈的长篇大论将败坏(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名声。

4.蓬佩奥:中国渴望建立全球霸权,威胁国际条约,将国际条约作为主导世界的工具。

错!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明确表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之志。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人的一寸土地。相比之下,美国从未作出过像中国这样的政策宣示。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2019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美国在建国后的240多年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包括维护在联合国框架内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国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建立起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合作观、弘义融利的正确义利观,始终做国际关系准则的捍卫者、多边体系的维护者、国际秩序的稳定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会员国,坚定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契约精神和国际法治,有诺必践,有章必循,有约必守,反对未经授权使用武力、毁约“退群”等有损国际法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行为。此外,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积极履行作为发展中国家对联合国应尽的财政义务。

◆中国签署或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20个多边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条约,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裁减军队员额400余万。

◆中国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义务,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提前两年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装机、发电和消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2000年以来,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美国惯于借维护国际法之名,行谋取一己私利之实,对国际法合则用、不合则弃。美国已经退出了十多项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严重损害了国际公平正义和全球和平、稳定、发展。

1982年,美国为维护其海洋霸权利益,拒不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至今仍未加入该公约。

1985年,美国因遭到尼加拉瓜申诉其武装干涉侵犯主权,宣布拒不接受联合国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

1995年,美国宣称由于“国内预算困难”,退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并拒交拖欠会费。

2001年,美国宣称由于履行环保义务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至今。

2001年,美国在未能阻止讨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军事行动之后,宣布退出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大会。

2002年,美国为发展全球反导系统,正式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2002年,美国认为对美国军人、外交官和政治家不利,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2017年,因所谓“节省资金、敦促改革、抗议反以色列偏见”,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因认为多边贸易协定不符合美国最佳利益,有碍于美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美国宣布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美国政府认为《巴黎协定》阻碍美国经济的发展,称全球气候变化为“伪命题”,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2017年,因所谓“美国的移民政策必须始终由且仅由美国人决定”,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

2018年,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证实伊朗履行了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中作出的承诺且美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伊朗违反协议的情况下,美国坚持宣布退出经联合国安理会核可的全面协议,对伊朗实施单边制裁,并通过所谓“长臂管辖”极力阻挠其他国家履行协议。

2018年,因所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无法有效保护人权”等,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8年,作为对巴勒斯坦因美国搬迁驻以色列大使馆至耶路撒冷一事将美国告上国际法院的回应,美国宣布退出涉及国际法院管辖问题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强制解决争端之任择议定书》。

2019年,为不受束缚地发展先进力量,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

2020年,美国不顾盟友反对,宣布自5月22日启动退出《开放天空条约》程序,将在6个月后完成。

2020年,美国国家安全机构讨论重启核试验的可能性。国际社会对此广泛批评,认为美若重启核试验将违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引发核军备竞赛,进一步损害全球战略稳定与安全。

2020年,美国政府为本国抗疫不力寻找“替罪羊”,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目前仍拖欠超过2亿美元的会费,需在退出正式生效之前缴清。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还曾多次威胁退出包括美韩自贸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北约甚至是联合国等在内的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条约。随意“退群”毁约,既违反契约精神,也违背国际道义。遵守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双向的,不能采取“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2月一项国际民调显示,有4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才是这个世界的重大威胁,在包括德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10个国家,大约一半或更多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力量和影响力对他们的国家构成重大威胁。近期一些美国媒体和美国专家学者公开表示,在地缘政治上对美国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别人,恰恰是美国自己。

5.蓬佩奥:中国破坏自由世界建立的基于规则的秩序,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是自由世界最大的挑战,自由世界必须战胜新的暴政。自由国家需要成立新的民主联盟应对中共,选择美国的国家不是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而是在自由和暴政之间作出选择。

错!

◆随意给他国贴上“自由”或“暴政”的标签是毫无根据的、荒谬的傲慢与偏见。20世纪的旧偏见无法解决21世纪的新问题。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实现彼此合作的互利共赢理应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挑动意识形态对立是蓄意在把世界引向一场新的冷战,是麦卡锡主义死灰复燃,有违历史潮流。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日在《外交》杂志刊文表示,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对美中两国紧张关系感到担忧,不希望被迫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区域安排必须是开放和包容的,不应有意无意地把任何一方拒之门外,破坏现有的合作安排,制造对立集团,或迫使各国选边站。大国竞争在所难免,但合作能力才是对治国之道的真正考验。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表示,中国通过加入1945年建立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重新获得了发展。中国无意推翻这一秩序,愿同美国合作。总之,一个繁荣的中国可以与一个繁荣的美国和平共处,但这在当前美国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似乎难以想象。

◆7月25日,一场由多国学者和活动人士自发组织的题为“拒绝新冷战”的在线视频研讨会在多个平台上同步直播。活动发起人、英国学者罗思义表示,这不是一份“亲华”声明,美国挑起的“新冷战”完全违背全人类的利益,是全人类共同威胁,反映了当前美国政府将自身政策强加于全世界并强迫其他国家服从的企图。

◆美国政府连续“退群”毁约,到处挥舞制裁大棒,无视国际义务和国际准则,已经成为国际秩序最大破坏者和当今世界最大不稳定因素。西方许多战略界人士指出,美国认为自己代表“自由世界”的想法是荒谬的,靠意识形态打造遏华联盟是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

◆美国打着“自由”的旗号多次策动政变支持外国军政府上台,多次发动“颜色革命”把其他国家搞乱。根据美国波士顿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林赛·奥罗克所著《隐蔽政权变化:美国的秘密冷战》,美国在1947年至1989年之间总共实施了64次颠覆他国政权的行动。菲律宾《马尼拉时报》2019年9月报道,过去10年内,美国入侵了20多个国家或策动了有关国家政权更迭。直到今天,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人民仍然深受战乱动荡之苦,实现免于恐惧、免于匮乏的自由遥遥无期。美国鼓吹“自由”的真实目的,国际社会看得越来越清楚。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7月23日刊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的题为《如何毁掉一个超级大国》的文章指出,美国在单极时代采纳了自由霸权大战略,寻求广泛传播民主、市场和其他自由价值观,企图将整个世界带入美国设计和领导的“自由秩序”,是美国犯下的几个大错误之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把各国政治制度简单地二分为“民主”与“专制/举国体制”,就必然走向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导致双重标准,看不到事物的真相。美国和西方“民主国家”摆出了一副要和中国进行一场“民主政权保卫战”的样子,好像西方民主的威胁来自中国,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了。西方民主本身的危机只能来自自身内部,而非外在的挑战。

◆7月25日,4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召开会议并发表共同声明,指出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言行越来越激进,这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任何形式的“新冷战”都将完全违背人类的利益,支持中美在相互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关系,并致力于人类团结。

6.蓬佩奥:尼克松总统说:“直到中国有所改变,全球才能安全。”多年来美国与中国打交道的做法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尼克松总统希望引发的改变,与中国盲目接触的旧策略已经失败,美国必须促使中国改变。

错!

◆美国与中国并非“盲目接触”,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尼克松总统之所以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其目的不是要改变中国,而是为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1972年首次访华期间,对中国领导人坦言他“是为美国利益而来”。他还在人民大会堂发表祝酒词说:“我们开始会谈时就承认我们之间有巨大的分歧,但是我们决心不让这些分歧阻碍我们和平相处。你们深信你们的制度,我们同样深信我们的制度。”

◆所谓“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论调重拾冷战思维,完全否定了中美交往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不仅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也是对中美两国人民的不尊重。这种散布“政治病毒”的做法理所当然会受到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40多年来总体相安无事,没有兵戎相见,没有尖锐对抗,反而是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这本身就是中美接触的最大成果。中美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美国前资深外交官、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的中文翻译傅立民表示,改变中国政治制度从来都不是接触政策的意图,蓬佩奥断言美对华接触政策失败,完全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歪曲。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会长哈斯表示,蓬佩奥正试图让美国走上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美国没有能力决定中国的未来,更不用说改变中国。所有涉及中国的事情,都应由中国人民和他们的领导人来决定。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资深研究员希尔指出,蓬佩奥声称美方50多年的对华接触一无所获,但事实上该战略取得巨大成功。美对苏冷战取得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中战略合作。中国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美中两国经济文化联系,中国向美出口廉价商品的同时成为美农民和制造商的出口市场,中国逐渐接受多边主义并成为负责任的防扩散国家,中国社会也呈现巨大进步和开放。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前驻联合国大使马凯硕表示,未来的历史学家或许会惊讶,一个不足250年建国史的国家居然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个拥有4000年政治文明的大国。这种认为全世界都会走上西式发展道路的想法本身就是极其傲慢的;中国和美国有根本不同:美国认为,它有世界上最好的社会,其他国家只要照搬它就能变得更好。但我们在过去一些年里看到,让一个社会转型是多么难。当美国把所谓民主输往伊拉克后,那里以灾难结束。中国人有不同的立场,简单来说就是:只有我们中国人能成为中国人;你们选出对你们好的制度,我们选择我们自己的。中国现在变得更强大,当然也更有执行力。这就是现实。

7.蓬佩奥:美国无法再漠视美中之间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正如同中国共产党从未忽略过此差异。我们必须采取更有创造性、更果敢的方式推动中国共产党改变行为。

错!

◆每个国家所走的道路,都基于各自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任何势力都没有资格去否定其他国家选择的道路,任何国家也都不会按照别人的好恶来改造自己的制度。中国反复强调,中国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无意与美国全面对抗,无意同美国进行制度竞争和意识形态对抗,中国从不输出意识形态,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从不谋求改变美国的制度。美国现政府却不敢作出像中国这样的坦荡宣示。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现实国情不同,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稳妥处理。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奉行对华遏制政策,两国在朝鲜半岛甚至兵戎相见,随后陷入22年的对抗。上世纪70年代,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打开中美重新交往的大门,开启了两国和平共处、共谋繁荣之路。这段曲折历程充分说明,对抗冲突不符合中美双方各自的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的交往之道。为了两国和世界,中美双方不应寻求改造对方,而应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存之道。

◆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时,中美两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双方都坚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搁置了彼此意识形态的差异。

◆1972年2月28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海公报”明确承认中美社会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但这并没有影响中美建立和发展两国关系。

◆1982年8月17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指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它与中国的关系,并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2009年11月17日,中美两国在北京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对方对于发展模式的选择。美方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

◆2011年1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模式。

◆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同意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拓展广泛领域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管控好分歧,加强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合作应对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和全球性挑战。

◆中美关系发展的历程告诉世人,双方共同作出的这一重大抉择是完全正确的。建交4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成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领域最广、共同利益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事实证明,对抗冲突不符合中美双方各自的利益,对话合作才是正确的交往之道。

8.蓬佩奥:要采取“不信任并要验证”的做法与中国打交道。

错!

◆蓬佩奥所谓采取“不信任并要验证”的做法与中国打交道,充满了浓厚的冷战思维和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的霸凌作风,也暴露了对中国的无知。中美两国的确存在互信赤字,根子在于美方一些政客固守冷战思维、意识形态偏见和零和博弈理念,误读误判甚至刻意歪曲中国的战略意图和内外政策。

◆国之相交,以诚信为本、平等相待为前提,以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为目标。两国关系是双向的,不能只要你对我负责,而我却不一定对你负责;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而不顾对方的利益和安全。如果设定中国是“潜在敌人”,最终势必要“制造一个敌人”。中美只有把对方看成合作伙伴,才能避免对抗,成为朋友。

◆中国的对美政策保持着高度稳定性和连续性,愿意与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构建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这需要中美双方相向而行,需要各自尊重国际法和国际规则,需要开展平等的对话协商。

◆美国不应指望一方面在全世界近乎疯狂地围追堵截中国、毫无底线地造谣污蔑中国、肆无忌惮地干涉中国内政,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在双边和全球事务中给予美方理解和支持。中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有权利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权利保卫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获得的劳动成果,有权利拒绝任何对中国的霸凌和不公。

◆美国政府连续“退群”毁约,到处挥舞制裁大棒,无视国际义务和国际准则,已经成为国际秩序最大破坏者和当今世界最大不稳定因素。美国本届政府退出的国际条约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以往任何一届政府。最应该被实施“不信任并要验证”的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9.蓬佩奥:中国未能信守对世界的承诺,全球疫情死亡人数节节升高。

错!

◆中国政府在最短时间内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把疫情主要控制在了武汉。统计显示中国输出病例很少,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链。《科学》杂志研究报告评估,上述措施使中国减少了超过70万的感染者。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时,美国公开确诊病例只有1例。2月2日美国对所有中国公民和过去14天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关闭边境时,美国官方统计确诊病例只有10余例。3月13日,美国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时,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是1896例。4月8日,中方解除对武汉“封城”措施时,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达40万。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从1人到100万人,用了不到100天。目前,美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569万,死亡人数高达17万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中国广泛分享防控经验,对外提供医疗防护物资,并积极派遣医疗队伍。截至5月上旬,通过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公开7版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设立20亿元人民币抗疫合作专项资金,同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召开120余场视频交流会议。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中欧成立联合专家组,中韩建立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向世卫组织提供5000万美元现汇捐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世界提供700多亿只口罩。积极响应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同意暂缓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今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债务本息偿付。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方支持帮助,认为中方行动体现了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精神,进一步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5月1日,美国疾控中心(CDC)网站发布该中心首席副主任舒沙特及“CDC应对新冠病毒小组”撰写的报告称,美1月21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后,疫情似在2月份得到控制,但随后迅速加剧。持续旅行输入、大规模聚会、病毒传入高危工作场所和人口稠密地区、检测规模有限导致隐性传播、无症状传播等因素促使美疫情在2月至3月加速蔓延。

◆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表示,美东北大学研究显示,该州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并非来自中国。《纽约时报》援引美国专家研究证实,纽约疫情主要传入来源并非亚洲。

◆加拿大几个大省疫情统计数据显示,病毒系由美国旅行者传入加拿大。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法国当地传播病毒毒株来源不明。俄罗斯输入病例无一例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卫生部数据显示,从东北亚输入病例所占比重极小。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表示,3月以后在日本扩散的疫情并非源自中国。

◆《纽约时报》发表《为什么说美国正在出口新冠病毒》文章指出,美国作为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正持续不断地遣返数以千计的“非法移民”,其中很多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据报道,4月末,危地马拉政府报告显示,该国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与被美国驱逐出境者有关,76名被驱逐者中有71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10.蓬佩奥:中国武汉的医生如能获准对新冠肺炎疫情示警,全球疫情不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错!

◆8月3日,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英国《卫报》撰文指出,中国医生迅速向政府发出预警,政府随即向全世界发出警告,然而西方国家没有听取这些警告。试图把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归咎于中国,就是要改写新冠肺炎疫情的历史,掩饰西方国家自身的失败。

◆新冠病毒是一种前所未知的病毒,人们对它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中国作为第一波受到冲击的国家之一,进行的是一场闭卷考,更加需要经过谨慎的科学研究,才能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未经研究就贸然下结论,是对科学和人民的不负责。

◆中方对疫情的应对公开透明、迅速且有效,不存在任何隐瞒和延误。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上报了她接诊的可疑病例后,中国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阻断疫情蔓延。中国及时对外提供信息,自2020年1月3日起,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等国家定期通报疫情信息。中国积极开展合作,第一时间同各国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分享疫情防控经验。美国忽略了中国发出的疫情警示,现在却反过来进行政治操弄,无端质疑中国在疫情防控问题上的透明度,这是对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不尊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广大医务人员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争分夺秒抢救患者,与病魔进行殊死较量,展开生命大救援,创造一个个医学奇迹。他们的职业操守、专业精神和意志品质受到中国社会各界高度肯定。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对他们授予一系列嘉奖和荣誉。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和第一个报告疫情病例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生张继先获得记大功奖励。许多医护人员和医疗团体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李文亮等8名医护人员被追授有关荣誉。日前,钟南山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张伯礼、张定宇、陈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所作杰出贡献。

◆美国政客将政治凌驾于科学之上,无视自身抗疫不力现实,频频抨击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疫情防控建议,福奇近日透露其家人甚至受到反对者的死亡威胁,不得不寻求安全部门的帮助。近日,超过3000名美国卫生专家签署联名公开信,批评白宫刻意败坏福奇的声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美国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但白宫刻意“抹黑”福奇,将他“边缘化”,转移公众的视线,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华盛顿邮报》7月20日评论称,在美政府引导下,许多美国人认为科学家和主流媒体夸大了疫情严重程度甚至捏造疫情,对科学专家的抵触成为政治议程的一部分。《纽约时报》援引美方“吹哨人”海伦医生及其团队经历报道称,面对可能是一个世纪以来都未曾见过的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美国并未做出灵活的反应。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前局长里克·布莱特的专业建议遭遇卫生部高官“不友好的对待”,他本人因未按政府指令扩大药物使用范围遭报复性解职。美国疾控中心官网3月初停止更新并删除了新冠病毒检测人数及死亡人数的相关数据。

11.蓬佩奥:过去数十年里,中美关系呈现极不平衡态势,中国通过不平等贸易把供应链从美国“吸走”,导致美失去大量就业岗位、经济受挫。

错!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利益深度交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已互相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深度联接的利益共同体。

◆中美关系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中美关系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中国并不亏欠美国什么。在中美经贸合作中,中国从美国吸收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美国则获得了中国的市场,也占据了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两国从彼此合作中都获得了巨大收益。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合作,美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美国家庭大幅降低了生活成本,美国企业更获取了丰厚利润。中国与美国都实现了大发展,实现了相互成就,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美经贸合作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中美互为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地。201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过63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400亿美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19年5月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间,中国是美国货物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年均增速6.3%,累计增长73.2%,远高于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56.9%的平均增幅。截至2018年底,中国企业在美国直接投资金额731.7亿美元,中国在美国投资为促进当地发展、增加就业和税收作出了积极贡献。疫情期间,中国再次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5月份双边贸易额增至465亿美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超过1.08万亿美元。

◆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累计已超过7万家,年销售额达7000亿美元,其中97%都是盈利的。苹果公司全球营收中占比超过10%的单一国家市场只有两个,一个是营收966亿美元的美国本土,另一个就是中国。美国通用汽车2017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42%,比美国本土市场还多出100万辆。美国高通公司在中国市场获得的芯片销售和专利许可费收入占其总营收57%。2020年5月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84%的美国企业不愿撤离中国,38%的美国企业将保持或增加对华投资,中国仍然是美国企业最青睐的市场。

◆中美经贸合作为美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过去40多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增长了250多倍,支持美国内就业岗位约260万个,累计7.25万家美企业在华投资兴业,绝大多数都获益颇丰。美中贸易委员会2019年5月1日发布的《2019年各州对华出口报告》指出,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美对华出口支撑了超过11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97%的受访美企业表示与中国做生意是盈利的。中国对美投资遍布美46个州,为美国内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4万个,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相当于美家庭收入的1.5%。根据美旅游协会统计,包括机票和食宿费用在内,每位中国游客平均在一趟赴美行程中要花费7000美元。

◆美国部分社会群体失业问题,主要原因是在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美国内经济政策失误和再分配、再就业机制缺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亚瑟·克罗博接受亚洲学会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十年美国人就业受到冲击问题在于美方未能根据形势及时调整国内政策。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报告也指出,美国制造业工作机会流失和工人失业同中国进口关联度不大。

◆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发布报告称,美国消费者从中美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2004年至2015年,美国通过从中国进口产品使美国消费价格指数年均降低0.19%,有效缓解通货膨胀。中美贸易是帮助而非伤害了美国制造商和工人,据估算,2018年美国人每在“中国制造”产品上花费1美元,就有56美分流向美国企业和员工,并且通过进口中国产品,帮助美国制造业提高了竞争力、投资力度和创新力度。

◆美国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最终损害的是其自身利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评估指出,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减少19.5万个就业岗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估算,2018年美国对华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付528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每年多支出414美元。近日,160家美国企业向美国会提交要求取消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联名信中称,由于对华加征关税,2019年美民众为此多支付500亿美元,每个家庭平均多支出1277美元,美上市公司市值缩水1.7万亿美元。

◆美国强行让中美经济“脱钩”,切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搅乱全球经贸格局,才是对两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最大威胁。美前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前助理国务卿戈登认为,特朗普政府忽视了两代美国人从对华贸易中获得的好处,即进口负担得起的消费品、对高端制造业的低成本投入和在服务业、农业方面的出口盈余。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和“脱钩”严重损害美工人、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据穆迪公司统计,对华贸易战让美国失去约30万个就业岗位,平均每户家庭因价格上涨损失约600美元。

12.蓬佩奥:中国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

错!

◆中国是全球创新大国和知识产权大国,一直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新投入的规模和增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研发经费支出从2006年的3003.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9677.9亿元,年均增长17%,世界排名从第6位上升至第2位。研发人员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中国的《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发展也很快,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近年来,中国持续采取有力措施,出台了多项加强知识产权的政策举措,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和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大幅提高了侵权违法成本;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强调要着眼于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保护整体水平。中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2019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78.98分。欧盟商会发布的2019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585家在华欧盟企业,约六成认为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力度明显加强。美国商会2019年3月发布的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专门指出,中国在网络销售环境改善、药品专利执法等方面的成绩尤其突出。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称,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今年7月29日举行反垄断听证会。在被问及“是否相信中国政府从美国公司盗取技术”时,苹果、谷歌、亚马逊首席执行官纷纷表示,未遇到此类案例。

◆雅虎新闻网援引美国政府官员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下密令授予中央情报局(CIA)更多发动网络攻击的权力”。这项秘密授权使中情局可以更容易地进行秘密网络行动,无须得到白宫批准。自从密令签署以来,中情局已实施了至少12次行动。今年3月3日,中国网络安全公司360发现美国中情局的网络攻击组织“APT-C-39”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1年的网络攻击渗透。在此期间,中国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石油行业、大型互联网公司及政府机构等多个单位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攻击。

13.蓬佩奥: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方间谍和盗窃知识产权的枢纽。

错!

◆美国捏造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旨在推动中美“脱钩”,是其打压中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遭到绝大多数美国理性人士强烈反对。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中美建交后中国在美国开设的第一个总领馆。41年来,驻休斯敦总领馆始终致力于促进中美各界相互了解和各领域友好合作。针对美南地区疫情持续蔓延,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分别向休斯敦市和哈里斯郡捐赠口罩,并积极协助上海市、山东省、深圳市分别向休斯敦捐助防疫物资。

◆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的人员构成和数量对美方是公开的,把该馆说成是中方间谍和盗窃知识产权的枢纽,有违外交常识,十分荒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休斯敦纪事报》、英国广播公司等报道指出,美国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是特朗普在选举前对中国采取的强硬措施,以支撑其不断下降的支持率,中国成为其最易攻击和用来拉抬选情的目标。《纽约时报》质疑有关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有从事“颠覆活动”的历史、是中国盗取美国科研成果的“中心”说法,认为没有任何依据。休斯敦市市长西尔维斯特·特纳表示对美方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感到震惊,希望美中和平解决分歧,重启驻休斯敦总领馆。

◆《休斯敦纪事报》报道,中国是休斯敦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该地区从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受益良多,驻休斯敦总领馆已成为休斯敦地区同中国开展旅游、贸易和文化合作的桥梁。

14.蓬佩奥:很多中国留学生和员工来美国剽窃知识产权。

错!

◆美方对中美正常的科学、人文交流合作搞有罪推定,罗织“莫须有”罪名,所作所为与其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等理念和美领导人公开作出的承诺背道而驰,与开展国际人才交流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给中美正常人文交流与人员往来带来严重消极影响。

◆40多年来,中美两国人文交往广泛深入,中美之间每年人员往来达500多万人次。教育科研交流合作更是成果丰硕,双方都从中受益。40多年间,有33万多名美国学生来华学习,中国是最受美国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之一。中国也已连续10年成为美国海外留学生第一大生源国,仅2018至2019学年,中国在美国留学生总数就达37万人,占美国国际学生总数的1/3。此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数据显示,中美互为第一大国际合著论文合作对象,相互依赖远超其他国家。

◆中美加强科技等领域交流与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马可·波罗”智库6月中旬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追踪》报告显示,中国的大学为美国研究机构培养了近三分之一的相关人才。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与中国的人才供给密不可分。

◆哈佛商学院商业管理学教授威廉·克尔在其著作《全球人才的礼物》中介绍,如今美国超过10%的发明是由华裔科学家创造的。以2018年为例,在美中国留学生达37万,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近200亿美元。美国政客对中国留学生和研究人员为美国科技进步所做出的贡献视而不见,无视很多本国学者的反对,一意孤行,损害的正是美国自身的利益。

◆针对美国土安全部发布通告表示仅上网课的留学生将无法取得赴美签证或维持当前签证,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已提起诉讼案,认为不对只上网课的国际学生发签证无正当理由、未经公众评议且考虑不周,违反了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美国各地高校和高等教育团体纷纷加入两校提起的诉讼或自行提起诉讼。许多美国高校和高等教育团体用“最糟糕的政策制定”“残酷和不计后果”“极大的误导”等来形容美国政府出台的留学生签证新规。

◆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带着意识形态偏见,不断监控、骚扰甚至任意扣押在美中国学生学者,对中国学者进行有罪推定式指控,公然罗织所谓“从事间谍活动”等荒谬罪名。美方做法严重侵害了中国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严重干扰破坏中美之间正常的人文交流,是赤裸裸的政治迫害,不仅违背道义,也在自毁形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拉斐尔·莱夫2019年就在一封致全校的公开信中表示,针对华人“不公平的审查”会“造成一种无根据的怀疑和恐惧的有毒气氛”,对这所世界知名研究型大学和美国造成伤害。

15.蓬佩奥:中国将其宣传分子派至美国的新闻发布会、学校、研究机构等。

错!

◆美方有关言论充分暴露了其意识形态偏见。判断媒体的标准不应是各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而应是新闻报道本身的客观真实和公平公正。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媒体管理和运作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美方不应从自身意识形态出发,用自己的标准评判他国媒体。中国媒体在美机构一向遵守美国法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在美正常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从不干预美国内政,多年来为增进中国民众对美国的客观了解和友好感情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和人员的正常新闻报道活动无端设限,无理刁难,不断升级对中国媒体的歧视和政治打压,限制中国媒体新闻自由。2018年12月,美司法部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北美分台登记为“外国代理人”。2020年2月18日,美国务院宣布将新华社等5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作为“外国使团”列管,要求提交工作人员、所拥有不动产等信息。2020年3月2日,美国务院宣布自3月13日起,将作为“外国使团”列管的5家中国媒体驻美中国籍员工数量削减60人,削减比例达40%,变相驱逐中国驻美记者。

◆长时间以来,美方在签证等方面对中国媒体记者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对所有中方记者只发一次入境签证,记者回国或赴第三国后,需重新申请签证,其中9名常驻记者离美后无法再次入境。而美方给予其他国家和地区记者多次入境签证。中方记者在申请赴美签证时被要求提供大量额外材料,美方常以行政审查为由延长签证审批时间、无限期拖延甚至拒签,2018年以来共有20余名中国媒体记者遭到美方无限期拖延甚至拒签。部分中国媒体记者自去年12月中旬申请赴美签证,至今未得到美方任何反馈,护照也未退还。今年5月,美方将中国驻美记者包括常驻联合国记者签证停留期缩短为90天,这意味着每90天就要申请一次签证延期,如果延期申请得不到批准,记者将被迫离开美国,严重干扰中国媒体在美开展正常报道活动。

◆目前在华常驻外国记者约有500人。中方一直积极为外国驻华记者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外国记者申请常驻记者证延期,通常都会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长期以来,美国驻华记者凭其有效证件可以多次往返中国,无需申请新的签证。2019年一年,美国在华常驻记者出入中国超过700次。中方始终欢迎各国媒体和记者依法依规在中国从事采访报道工作,并将继续提供便利和协助。

◆截至2020年7月,共有28家美国媒体在中国内地常驻,在北上广深共设机构34个,其中有美籍记者29名,非美籍记者34名,雇员135名。此外还有20多家美国媒体在香港运营,有400多名工作人员。美国记者可以自由来去外交部记者会,不受限制地提问。近年来,一些美国媒体歪曲事实,炮制了诸多假新闻,对新疆和香港事务指手画脚,不遗余力抹黑攻击中国,甚至攻击中国政治制度。中方反对针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反对借所谓新闻自由炮制假新闻,反对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

16.蓬佩奥:中国企业不归独立董事会管理,多为国家所有,也不追求利润。华为就是个绝佳的例子。

错!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共有私营企业1561.4万个,国有控股企业24.2万个。私营企业数量比2013年末增长178.6%,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由68.3%提高到84.1%。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全部企业的1.3%。

◆创造财富、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然基因,也是其最重要的职能。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355.5亿元;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283.9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80.0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181.9亿元。

◆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华为是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中国政府不持有华为的股份,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104,572人,参与人仅为公司员工,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机构持有华为股权。

17.蓬佩奥:华为不是清白的电信公司,而是美国国家安全威胁。

错!

◆30多年间,华为从一家小微企业成长为世界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以优质服务造福全球170多个国家、30多亿人口,获得各国民众高度评价,也为世界通信行业提供巨大商机,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华为每年在全球采购量近800亿美元,覆盖13000家供应商,140多个国家。其中在美国的采购量就接近190亿美元。

◆华为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都严格遵守当地法律。华为早就公开表示,愿同所有国家签署“无后门、不监听”协议,也愿在任何国家建立网络安全评估中心,接受外方检测。这足以证明华为的清白和透明。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公司和任何一个人能够拿出确凿证据证明华为对他们构成安全威胁。华为出资在英国设立网络安全检测中心,接受英国专家检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能做到这一点,也没有任何一家美国企业能做到像华为这么光明磊落。

◆华为现在87,805项专利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有11,152项核心专利是在美国授权的。德国专利数据库公司IP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华为是5G标准必要专利中申请数量最多的企业,占到总申请数量的15.05%。欧洲专利局发布2019年专利指数显示,华为2019年在欧洲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其中5G必要专利数量超越所有美国企业。

◆美国政府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滥用国家安全借口,动用国家力量无端打压和制裁华为,是赤裸裸的经济霸凌行径。对美国而言,所谓“国家安全”不过是霸权的代名词。

◆2020年7月20日,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主任、国际政治问题专家胡里奥·里奥斯发表署名文章《华为与安全问题的老生常谈》提到,反复强调华为技术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唯一真正明显的事实是,华为的技术极具竞争力,并将中国置于领先地位。这就是他们试图通过将华为归类为‘安全’威胁来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真实目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表示,美国捏造华为是全球性威胁的观点,并且试图破坏其盟友与华为的关系。美国失去了在5G上的领先地位,而这是新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农村无线运营商协会估算,25%的协会会员企业使用了华为或中兴公司的设备,更换这些设备需要花费8亿至10亿美元,一些美国农村地区可能会立即失去基本通讯网络。美方一些人鼓吹禁止本国农村电信运营商从华为和中兴公司购买设备或服务,损害的最终还是本国企业和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18.蓬佩奥:各国在5G问题上要成为“干净国家”,防止本国公民信息流入中国。

错!

◆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搞有罪推定,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以政治手段干预经济,违背了其多年来在国际上鼓吹的自由市场、公平竞争、企业家精神,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破坏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也严重影响了全球5G和数字产业发展前景,损害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

◆中国政府从未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反当地法律的方式、通过安装“后门”等形式为中国政府采集或提供位于外国境内的数据、信息和情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一直致力于完善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法规。中国民法典、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等作出明确规定。

◆“9·11”之后,美国出台的“爱国者法案”要求网络公司定期提供用户信息。根据“棱镜门”事件曝光情况,在美国情报部门监控下,美国人的通话、通信、文件、语音等数据没有个人隐私可言。美国曾经特别亲密的盟友国家领导人的通话也长期遭到美国窃听。事实表明,恰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实施了最大规模的网络监控和网络窃密行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黑客帝国”。联合国为此通过了欧洲国家提出的有关“数字时代隐私权”的决议。

◆2019年5月德国《每日镜报》报道称,经过多年审查,英国政府、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及欧盟委员会等机构都没有发现华为存在明显“后门”。而在美国思科提供的设备中,却经常能发现安全漏洞,2013年至今至少已经有10起,更符合所谓的“后门”描述。

◆美国思科设备存在安全漏洞,已经曝出很多起“后门”事件。思科故意向政府销售包含严重安全漏洞的视频监控套件,并被思科经销商NetDesign的视频监控专家提起诉讼。思科这一“留后门”的行为最终导致其于2019年赔付860万美元。

◆苹果公司早在2014年就承认可通过苹果手机系统“后门”提取手机用户的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个人数据。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公开表示,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从未要求苹果公司与其开展安全合作,而美国中情局却这么做了。“脸书”公司也被曝出用户账号有“后门”。

19.蓬佩奥:中国在新疆设立“集中营”进行压迫。

错!

◆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集中营”。新疆依法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它们与美国推行的“社区矫正”、英国设立的DDP项目(“断念与脱离”课程)、法国设立的去极端化中心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为了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而采取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符合《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等一系列反恐决议的原则和精神。

◆用“集中营”来称呼新疆教培中心是美国一些政客和媒体别有用心的做法。美国政府支持的非政府组织“中国人权捍卫者网络”仅凭对8个人的采访和粗略估算,就得出了“新疆地区2000万人口中,10%的人被拘押在所谓‘集中营’”的荒谬结论。美国“灰色地带”新闻网站的调查显示,伪学者郑国恩根据一家总部位于土耳其的流亡媒体组织--Istiqlal TV的一篇报道编造了“新疆在押人员总数超过100万”的耸人谣言。据“灰色地带”揭露,Istiqlal TV根本不是一家公正的新闻组织,它一边推进分离主义,一边接待各种极端分子,连郑国恩本人也承认自己的估算“没有确定性”。

◆一段时期以来,新疆深受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之害。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16年年底,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新疆策划实施了数千起暴力恐怖案(事)件,造成大量无辜群众被害,数百名公安民警殉职,财产损失无法估算。通过依法开展反恐、去极端化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新疆已连续3年多未发生暴力恐怖案件,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新疆教培中心针对学员普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低、缺乏法治意识和就业技能、不同程度感染宗教极端思想等问题,开展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和去极端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目的是从源头上消除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教培中心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原则,充分尊重和保障学员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不同民族学员风俗习惯,提供各项生活设施,设有法律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室。所有学员均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免费参加全民健康体检。目前,参加“三学一去”(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知识、职业技能和去极端化)的教培学员已全部结业,在政府帮助下实现了稳定就业,改善了生活质量,过上了幸福生活。

◆2019年10月,60多个国家在联大发言支持中国的治疆政策,其中30多个是伊斯兰国家。而在少数批评中国治疆政策的国家里没有一个是伊斯兰国家。2018年12月底以来,联合国官员、外国驻华使节、有关国家常驻日内瓦代表、媒体记者和宗教团体等70多批团组、90多个国家的1000多人赴疆参访。他们普遍表示,新疆反恐、去极端化做法符合联合国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基本人权的宗旨和原则,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鉴。

◆很多亲身参观过新疆教培中心的外国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和媒体均表示,中国政府在新疆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民生措施,造福了这里的各族人民,令社会欣欣向荣、充满活力。到新疆之前以为教培中心是“集中营”,亲眼目睹学员在教培中心的学习生活之后,才发现学员是在接受技能培训,还能参加各种兴趣爱好课题,所谓“集中营”都是西方政客和媒体恶意传播的谎言。

20.蓬佩奥:中国违背在香港事务上对世界作出的承诺。

错!

◆中国中央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中央政府将继续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中国政府治理香港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与《中英联合声明》无关。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中英联合声明》中所规定的与英方有关的条款已全部履行完毕。《中英联合声明》关于对港的基本方针政策是中方的政策宣示,已充分体现在全国人大所制定的基本法中。中方有关政策都没有改变,中方会继续坚持。

◆2020年6月30日至7月17日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4次会议上,针对少数西方国家就涉港等问题攻击诬蔑中方,共有70余国一致支持中国正当立场,谴责利用香港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声音和公正立场。人心向背,不言自明。

◆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最繁荣、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到2019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87万亿港元。多年来,香港作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地位从未改变。截至2019年末,香港股市总市值接近5万亿美元,仅次于纽约、上海和东京。

◆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排名,香港回归以来排名总体逐年上升,2015-2020年间,有4次荣登世界前两名位置。

◆截至2019年,香港已连续25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最自由经济体。

21.蓬佩奥:中国共产党加强对香港管控,香港民主自由受到压制。

错!

◆回顾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没有民主,没有一任港督是由港人民主选举产生,绝大部分时间立法机构成员更是直接由港督任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香港回归以后,根据基本法,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港人依法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事务,香港居民前所未有地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这是任何不抱偏见的人都会承认的事实。

◆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宪法都规定,行使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和平集会自由、接受公开审判等各项权利都可基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等原因受到必要限制。《欧洲人权公约》也有类似规定。近一年多来香港局势的发展充分表明,国家安全得不到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就无从谈起。去年“修例风波”期间,暴徒公然鼓吹“港独”,到处打砸抢烧,肆意攻击无辜平民,破坏公共设施,挑战政府管治,暴力恐怖活动不断升级,外部势力非法干预有恃无恐,使香港居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也极大影响了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出现这种乱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安全根基不牢。国安立法目的就是堵上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漏洞。

◆香港国安法仅针对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四类犯罪行为,惩治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保护的是遵纪守法的绝大多数香港市民。任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和执法,都将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符合法定职权、遵循法定程序,不仅不会影响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言论、新闻、出版、集会等各项权利和自由,反而会让这些权利和自由在安全环境下得到更好行使。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不受影响,特区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不受影响。“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不会变,高度自治不会变,法律制度不会变。立法将更好保障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更好保障香港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权,为解决经济民生等深层次矛盾问题创造条件;也将有利于维护香港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消除商界人士对社会乱象的担忧,为世界各地愿意在香港工作、投资和生活的人创造更好的条件。

◆香港国安法是民心所向。短短八天,有近300万香港市民签名支持立法,各界发起的“反美国等外部势力干预”全港网上签署行动在半个月时间里即有165万人支持。香港总商会等香港多个商会发布声明支持香港国安法,指出立法对香港未来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有利社会回稳。在港运营的4000多家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和办事处,没有出现离开香港的情况,香港恒生指数在香港国安法落地实施、美国宣布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待遇的情况下连续高开高走,直观反映出金融市场把香港国安法视为利好。

22.蓬佩奥:中国军力不断提高,威胁性大大增强。

错!

◆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为贵”的中华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始终不渝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是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是维护自身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需要,也是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需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积极履行大国军队国际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面推进新时代国际军事合作,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贡献。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累计参与2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万余人次,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30年来,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不畏艰险,前赴后继,为冲突地区和当地民众带来和平与希望。今年,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全体410名官兵被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中国第23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中上百名官兵得到联合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嘉奖。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多国防务部门和军队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为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疫情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老挝、柬埔寨等4国派遣军队抗疫专家组,通过空军运输等方式向巴基斯坦、俄罗斯、泰国等20多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提供防疫物资援助,与俄罗斯、南非等10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召开视频会议交流疫情防控经验。

◆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破坏国际秩序、霸凌行径挑战国际关系准则,是当前世界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美国2019年军费预算超过7160亿美元,占各国军费总开支的40%以上,相当于美国后面9个国家军费开支的总和。美国2019年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3.5%,而中国近30年每年国防开支占GDP比例不到2%,不仅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也低于2.6%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人均军费支出更低,仅占美国的1/22,英国的1/9,日本的1/5。

◆美国在全世界拥有数百个军事基地,在建国240多年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过仗。美国强行推行“政权更迭”、煽动“颜色革命”,动辄极限施压,造成地区动荡和人民苦难。2001年以来,美国非法对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阿富汗等国发动战争和军事行动,师出无名,花费财政开支超过6.4万亿美元,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80万,数千万人流离失所。

23.蓬佩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不保护中国人民。

错!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爱民为民的人民之师。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永远为人民而战。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抗洪抢险,或是抗击疫情,人民子弟兵始终冲锋在前,日夜奋战,义无反顾地用血肉之躯筑就保卫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军民鱼水情”已经融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因和血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决策部署,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陆、海、空三军军医大学抽调450余人的解放军医疗队驰援武汉抗疫一线,全军一万余名医护人员全力投入抗疫,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6月以来,中国南方部分省份发生洪涝灾害,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闻汛而动”,紧急出动2.9万名官兵赶赴抗洪一线,抢筑堤坝,救援被困群众,安置受灾群众,在关键时刻发挥了抗洪抢险突击队的作用,守护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把参与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为党分忧、为国兴利、为民造福。到今年5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定点帮扶的4100个贫困村、29.3万户贫困户、92.4万名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解放军亮眼的扶贫答卷上,书写的是“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时代新篇章。

24.蓬佩奥:中国非法主张南海主权权益,在南海问题上践踏国际法。

错!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南海有关岛礁和相关海域行使有效管辖已达上千年。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充分历史和法理依据,符合有关国际法和国际实践。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中国人民就在南海航行,并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南海诸岛。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确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

◆许多外国文献记录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中国人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事实。1868年出版的英国海军部《中国海指南》、1925年美国海军航道测量署发行的《亚洲领航》(第四卷)、1933年9月在法国出版的《彩绘殖民地世界》杂志和1940年出版的日本文献《暴风之岛》等均记载了中国渔民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情况。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长期开发经营和主权管辖历来为周边国家所承认,已具有习惯国际法基础;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确定的二战后国际法秩序安排,恢复了对南海有关岛礁及海域行使主权及其他合法权益,维护和巩固了二战以来南海区域的国际法秩序,得到包括美国在内世界上许多国家承认。二战后,中国收复南沙群岛,并对其进行持续有效管理。

◆1948年,中国政府正式公布南海断续线,重申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利,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受到任何国家质疑。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国际社会包括南海沿岸国家从未就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提出过质疑。后来,由于南海发现石油,一些国家才开始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领土要求。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有关当事国开始派军队武力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目前,中国南沙群岛42个岛礁被他国非法侵占。

◆目前南海争议海域正在生产作业的众多油井中,没有一口是中国的。中国在南海进行的油气开发、渔业捕捞等活动均是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南海当事国商谈搁置海上争议,推动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

◆在中国和东盟各国努力下,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同意早日达成COC,展现了地区国家齐心构筑地区规则、合力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信念。

◆关于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作出的裁决,中方早已郑重声明该裁决无效,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中方上述立场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领土主权问题不属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对于海洋划界争议,中国已于2006年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排除性声明,排除了强制争端解决程序。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任何国际司法或仲裁机构行使管辖权必须以当事国同意为基础。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不顾中方反对,强行管辖国家未予同意的事项,严重违背主权原则和国家同意原则。仲裁庭成立缺乏合法性,组成缺乏公正性,对案件审理缺乏管辖权;其“裁决”政治偏向露骨,法律适用牵强附会,事实认定漏洞百出,挑战国际法基本准则,损害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和完整性。荷兰知名国际法学家兹瓦特教授称,“仲裁庭的裁决在东亚必将被视为‘毒树之果’,无法得到认可和支持”。

◆中国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得到国际社会普遍理解,有近120个国家表示支持。

◆美国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基于维护其海洋霸权利益的考虑,最大限度地维护其海洋霸权地位。

◆《南华早报》今年7月28日以“是美国正在南海搅局”为题刊文认为,美并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没有资格却自认为可以妄评他国之间的争议,这难道不奇怪吗?蓬佩奥劫持有关争议以推进其自身意图的居心昭然若揭。

25.蓬佩奥:中国导致全球海上贸易的安全性降低。

错!

◆恰恰相反,中国为保障全球海上贸易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始终坚持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国长期致力于参与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人道主义行动,推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维护国际海运安全。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中国派遣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常态化反恐、反海盗护航行动,迄已派出了35批护航编队,为6800多艘商船提供护航,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国商船和国际组织船只。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安全、高效的护航行动,赢得了世界各国商船的信赖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外国商船主动寻求中国海军护航。巴拿马籍“圣箭”号商船船长维尔吉利奥向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发来的邮件中写到:“衷心感谢你们为我船提供的护航帮助。”

◆中国始终通过海洋开展国际合作。作为我国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十多年来,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此外还多次参加台风等灾害的救援行动以及国际军事演习。这艘承载着中国道义的“生命之舟”“友谊之船”在全球留下了温暖航迹。

◆中国为国际航运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疫情期间,中国交通运输部编制、发布了《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对患病海员紧急救助处置指南》,指导全球航运业加强疫情防控。国际海事组织先后数次向174个成员国推荐这些海运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分享抗疫经验,与国际社会团结应对疫情给国际航运带来的严峻挑战的又一具体实践。

◆仅2013年至2016年,中国就在南海海域发生的船舶遇险事故中成功救助中外籍遇险人员至少3396人。针对南海海域特点和实际情况,中国在广东、海南设置了3个救助站点,并长期部署专业救助船舶进行值守。2018年7月以后,“南海救115”轮、“南海救117”轮和“南海救116”轮在南海南部海区轮换值守,圆满完成17起救助任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37名、遇险船舶5艘,获救财产价值约3900万元人民币。路透社2016年1月报道,一些船东认为,中国在南海的更多存在有利于这片海域的安全。一名新加坡船东说,如果中国搜救力量部署在有关岛屿,响应时间可能会更短,会增加营救机会。

◆自2015年5月开始,中国陆续在南沙岛礁建成5座大型灯塔,并提供综合导航助航服务,承担着服务航海保障、海上搜寻救助、航行安全、渔业生产、海洋防灾减灾等功能,大大提高该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能力。2018年10月,中国在南沙有关岛礁启用岛礁海洋观测中心、气象观测站、南沙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等,提供更多公益服务,为南海航行安全和沿岸国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1979年美国抢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前推出“航行自由计划”,就是要在不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维护美国军事力量横行各大洋的“自由”,挑战新的海洋秩序。所谓“航行自由计划”不符合公认的国际法,无视众多沿海国家的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严重危害地区和平稳定,其实质是以“航行自由”为名,推行美国的海上霸权,一向遭到国际社会广大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

◆美国是全球海上安全的最大破坏性因素,动辄截停、扣押他国商船、油轮,频繁威胁对他国及重要航道实施海上封锁,不断在“争议水域”组织军事演习,挑动局势升温。美军方部分学者甚至叫嚣使用“私掠船”攻击中国商船。

26.蓬佩奥:美国应该通过强化在东海、南海及台湾海峡自由巡航行动、组建太空部队来防止中国侵略扩张。

错!

◆5000年文明孕育的中国从来没有侵略扩张的基因。中国对外政策保持着连续性、稳定性。中国一贯严肃认真履行包括《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从未扩大自己的主权声索,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与邻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

◆中国尊重和支持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与飞越自由,积极维护国际航运通道的安全和畅通。事实上,南海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自由的海上通道之一。全球50%的商船和1/3的海上贸易航经该海域,每年10多万艘商船通过该海域。南海航行与飞越自由从来不是问题。但美打着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旗号,损害沿海国主权与安全、扰乱地区和平与稳定。

◆美本届政府上任以来,把“航行自由”等同于军事行动自由,已在南海地区搞了20多次所谓“航行自由行动”。今年以来,美国军机在南海活动近3000架次。“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平台8月5日发布消息称,当天21时许,美国空军1架E-8C“联合星”监视飞机进行抵近侦察,曾一度飞行至距离广东近海的领海基线59.27海里(约109.77公里)处。7月,该型飞机曾在两周内六次进入南海地区侦察。美还把双航母舰队开到南海大搞军事演训,鼓动其盟友和伙伴也把军舰开到这片海域,唯恐南海不乱。美方举动严重损害地区和平安宁,不符合所有南海沿岸国的利益。

◆外空是全球公域。中方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军备竞赛。这不仅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也是各国共同责任。中国致力于共同努力维护外空持久和平与安宁,反对把外空作为新的战场。与此相反,美将外空定位为“新的作战疆域”,成立外空军和外空司令部,并计划在外空部署反导拦截器,刺激外空军备竞赛,加剧外空武器化和战场化风险。

来源:参考消息

展开
收起

「深度」深圳特区,为何被赞“中国力量之地”

【环球时报赴深圳特派记者 陈青青 李炫旻 环球时报驻外记者 蒋丰 夏雪 黄培昭 王臻 黄博宁】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特区成立40年来,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最有名气的“试验场”。“年轻与活力”“创新与力量”是熟悉深圳的外国人士经常用的形容词。“深圳特区为何了不起?”“中国深圳特区的成功能否被其他国家复制?”国际媒体上的这些问题也是《环球时报》记者思考的。记者在深圳采访期间,晚上10点多,还能看到深圳南山科技园里腾讯总部大楼依然灯火通明,第二天清晨8时左右,在科技南路与深南大道,忙碌的人流又从地铁站中走出。而深圳人在谈论起特区的核心竞争力时,总会不约而同地说起包容、奋斗、创新和开放。深圳特区成立40年之际,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让“深圳精神”也有了特殊的含义。

“一个机遇无限的城市”

很多考察过深圳特区或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国际人士,谈起深圳都有很多感慨。俄罗斯UCHINA公司市场总监日达诺夫说:“公司在深圳设有办公室,因为在这里从事业务非常方便,我们也正在积极地开始研究新技术和电子商务。深圳是一个机遇无限的城市。当地公司申请的国际专利数量超过英国和法国公司的总和,而且,专利大多数都是高质量的。深圳市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3岁,这在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的确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指数。”

埃及《金字塔报》下属的《经济周刊》杂志副主编萨米娅曾到深圳考察,她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深圳堪称中国“创新发展的高地”,中东国家早就对深圳发展模式感兴趣。2002年1月,时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华期间就专程参观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高新技术园区。深圳还有很多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在他们眼里,当地人提到深圳都引以为豪。

去年2月,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政论家、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在考察深圳后专门在《独立报》撰文说,“深圳是中国的力量之地”,这里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奇迹”离不开中国领导人正确的战略规划——“邓小平提出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融合在一起”——1980年8月26日,中国提出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塔夫罗夫斯基用了很大篇幅向俄罗斯读者介绍深圳特区的新兴产业和科技公司。他写道:“华为等中国企业在IT领域取得的成果让美国感到了竞争威胁。由于担心失去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美国政府习惯于挥舞着‘大棒子’,想要采取打压政策。但经过几天的参观,最终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力量之地。”

塔夫罗夫斯基用“力量之地”来评价深圳特区,确实如此。过去两年,深圳很多企业的创业者,尤其是高科技从业者对于奋斗的目标似乎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今天特朗普政府又要制裁哪家中国高科技企业?”深圳人的调侃中也反映出一种心态上的变化:美国政府所制裁和打压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中,有很多来自深圳,如中兴、华为、大疆、腾讯,有时候看上去就是美国和一座中国城市之间的较量。相关企业的员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几年感触最多的是练就了一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能力。”

日媒感慨“深圳创新难复制”

因为大疆等企业的快速发展,深圳也被冠以“无人机之都”的美誉。“为什么深圳能够成为深圳?”大疆公共关系负责人谢阗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座城市让人最动容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宽容失败”,甚至公交站牌上都写着“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标语。

“现在,日本政府官员、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层人员出现了一股深圳考察潮,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深圳真了不起,日本如果还不能迅速起身直追的话将会怎样’,当然,也有些在感叹,‘日本是无法复制深圳的,因为深圳的创新也是最难复制的’。”今年5月,日本《东洋经济》周刊这样描述深圳40年变迁给日本人带来的复杂感受。日本外务省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深圳的日本侨民为5331人。另据统计,广东省内有2036家日本企业,仅次于江苏省。这其中,深圳日本商工会在网站主页公布的会员数量为401家。

日本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董事长碓井稔上世纪80年代曾负责企业在深圳的业务,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那个时候,深圳就有了我们的生产基地。公司周边当年还是一片‘田园景象’,现在则是深圳的中心地带。40年过去了,深圳已站在全球高端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最前沿。现在,世界离不开中国,我们也离不开中国,深圳的生产工厂是我们精工爱普生依托的母工厂。我内心非常赞叹深圳的发展。”

“在深圳流行着‘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样一句话。深圳正是凭此从全国聚集了梦想者和创业者。”日本大阪成蹊大学教授平富贺一2019年9月到深圳调研,他在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过去,人们提起深圳的华强北,就会把它称为‘中国的秋叶原’,暗指那里是‘复制’中心。但近年来,这里成为新技术创新之地。”他还对比说,“日本现在的问题是,尽管有新技术研发出来,但因缺少资金、同行业竞争、受现行法规阻碍或既得利益团体影响等因素不能应用到现实社会中”。

深圳发展之快确实让日本极有危机感。JBpress网站8月5日题为“日本的停滞是否因为在计划与推进上过于拘泥”的文章称:“国家竞争力的提高要依靠‘样本城市’的建设,如中国的深圳。1979年,深圳还只是一个提供单纯劳动力的地方,现在成为‘硬件圣地’‘中国硅谷’。今后的世界,还将会出现多个深圳一样的‘样本城市’,相比之下,日本动作迟缓,如果再这样下去,日本就不是失去20年、40年的问题,恐怕要失去一个世纪。”

俄罗斯《生意人报》称,俄罗斯也借鉴了中国搞特区建设的经验,自2005年以来创建了现代经济特区,那里不仅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还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舒适的”行政体制,并以此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014年12月,还有俄副总理级官员表示,“赞同将俄远东地区比作深圳”的说法,并提出优先发展远东的一系列政策。

“深圳的未来是什么”

谈及深圳过去40年的发展,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提到香港。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结说,深圳的成功因素包括“邻近香港的特殊地理条件、敢于作为的地方和中央官员的支持、准确的定位、创新的DNA、移民文化”等。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从香港这座连接东西方的纽带城市中吸取了包括人才、资金、技术、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养分。

眼下和未来一段时期,对在深圳创业的香港人而言,也是在经历新的“改革开放”,那就是融入大湾区的发展。在一些香港人看来,深圳的发展已从“量变”到“质变”,特别是深圳的高科技公司十分抢眼,相比香港就黯淡不少。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创会主席李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17年到深圳创业后,他经常用“年轻”这个词来描述深圳。李培说:“这里的年轻人讨论最多的是产业怎么样,技术怎么样……但在香港的同龄人想的就不是这些。”香港人来深圳创业,也来安家。2011年,因香港房价太高,在香港从事文化行业的林女士选择在深圳买房。她告诉记者,小区有70%的业主都是香港人。她很满意在深圳的生活,但也表示,在环境卫生、物业管理、医疗及公共服务、公民素质等方面,特区一些地方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深圳的未来是什么?”在深圳深入采访的德国“时代在线”记者劳纳尔今年6月以此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写道:“如今的深圳已不再是40年前的渔村,它一跃成为世界电子工厂和中国经济崛起的象征。德企过去在深圳投资设厂是因为看上中国的低劳动力成本,而如今,德国却常常派代表团到深圳学习和交流创新精神。从世界流水线到‘山寨之都’再到创新城市,未来深圳的人工智能发展必然会成为大势所趋。”

奥地利“丝绸之路4.0”项目发起人瑞菲利去年11月出席了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深圳之行让他见识了特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国际贸易规模。深圳发展之快也让他感慨,“深圳常住人口1300多万,远远超过了奥地利的总人口(890万)”。瑞菲利说,深圳的技术专家和普通员工的英语水平都很流利,未来随着深圳与国际的交流日趋深入,语言、跨文化差异、生活环境、工资水平和教育机会等问题都将成为深圳持续发展的挑战。他十分期待未来深圳在跨文化融合领域的持续发展。

展开
收起

移民英国方式众多,为何选择英国首席代表签证?

英国被称为“富豪的天堂”,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科技、文化、传媒、教育等方面皆有着世界影响力,同时英国还有高品质的生活、优厚完善的福利体系,不仅综合实力强大、世界影响力也颇为深远,当前仍是世界上老牌的移民大国,是很多移民申请人的首选移民国之一。

提起移民英国途径,投资移民和创业移民位列当今英国移民主要席位,但不少申请者在没有专业指导的情况下盲目申请一旦被拒签便抱怨“英国不是移民国家”“英国移民难”“英国不欢迎移民”,其实拒签根本原因是申请者没有找对合适途径,不同条件的申请人适合不同途径的移民方法,根据专业指导对症下药不仅能提高成功率还能节约成本,找到适合自己的移民方式,移民英国便不再困难!

英国投资移民可以说是高资产人群家庭成员的“英国土豪签证”,最快5年后可获得永居权利。

而相较于投资移民,首席代表签证申请门槛低、无需大额投资,可以说是零投资移民英国途径,对申请者的英文能力要求低且不限制申请者年龄和学历,一人申请,配偶及18周岁以下子女可同时获得签证,签证期间享受免费教育医疗。

因为英国首席代表签证属于创业类移民项目,所以适合想要开拓海外市场以及想去海外创业的人士,真正实现身份、事业、子女教育一举多得。

英国的营商环境,无论从什么角度的对比都是排名靠前的,2019年福布斯全球营商环境排名英国蝉联榜首,福布斯每年综合产权、创新环境、税制、技术、劳动力、腐败、投资保护及生活质量等15个指标选出最适合经商的国家。

2019年是这份榜单的第13期,共有161个国家和地区上榜,其中只有英国在所有15项指标方面都进入前30名。报告中应用传统基金会评价:脱欧进程将会为英国政府带来机会,纠正遗留的结构问题,英国拥有世界上最有效的商业和投资环境质疑,并将很快扩大全球贸易关系,这也是首席代表签证立项的初衷,让英国成为链接全球的地方。而伦敦是引领世界的金融服务中心。

参考英国财政部在Autumn Budget里发布的官方数据,GDP增速仍维持在1.3%,未来5年英国GDP增速还将保持在1.4%以上。

根据英国财政部的预测,英国失业率将在2019年降至过去四十年以来的最低点——3.7%。

开放的经济体系

英国是全球开放经济体之一,拥有对中国企业家而言非常理想的经营环境、极少的投资创业障碍,资本流动自由、高度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多元的文化以及高水平的生活质量。且伦敦连续第七年当选全球最具实力城市。

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

英国主要的竞争监管部门竞争与市场管理局,负责实施竞争法,英国重视自由竞争,法律禁止反竞争行为。

英国是法治高度成熟的国家,各项法律制度健全,执法体系完善,管制相对宽松。

外汇管制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取消外汇管制制度,对公司利润的汇出也无限制。

资本流动方面,英国给予完全的自由,无需任何授权。

商业环境的优势

根据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的调查,在经商容易度方面,英国排名欧洲第一、世界第四。英国“软实力”全球第一,全球金融中心第一。

目前英国的公司税率为19%,在G20国家中是最低的。

英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世界各地广泛的贸易联系、完善发达的国内交通体系、经验丰富的劳动力、充足的能源以及成功的科研使得英国在作为生产和贸易基地时拥有极大优势。英国总体经济环境的吸引力体现在,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高度稳定,科技、通信以及教育体系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因此到欧洲创业投资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英国首席代表签证项目是目前热门移民大国中申请门槛相对较低的项目,目前环球出国英国首席代表签证项目还没有拒签,成功率将近100%,有意发展英国和欧洲市场的投资者请尽早申请,目前各国移民政策都呈缩紧的态势,申请要求逐步提高,变政不可预测,现在申请就是最佳时机。

移民英国为什么更推荐首席代表签证?环球出国官方公众号或官方网站线上说明会,英国移民项目总监为您在线讲解英国移民政策,可免费在线观看!

展开
收起

澳大利亚里中国并不算远,为何几千年来,我们都没有找到这块大陆

引言:说起澳大利亚,大家一定都是非常熟悉的。澳大利亚环境优美,活跃着我们非常熟悉的可爱的袋鼠。相对来说澳大利亚距离我们国家并不算远,很多学生出国留学会选择澳大利亚,出国旅游的人也会将其作为一个主要选择。

从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就在东南亚附近,北边还有一些群岛。从距离上看,澳大利亚距离中国很近,但是大家或许有个疑问,那就是既然澳大利亚距离中国这么近,为什么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却没有发现澳大利亚呢?

古时候,虽然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不如今天这样发达,但是我们国家在国力强盛的时候,早早就开始了对海外的探索。其中最早的一次,莫过于秦朝时期,秦始皇命徐福出海为自己寻找仙丹,延年益寿。

尽管那时候秦始皇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但是这也是中国向海外探索的开端。当时徐福带着充足的物资,和三千童男童女踏上行程。他的航线东至日本,尽管后来再也没有了关于徐福的消息,秦始皇一直没有等到自己的灵丹妙药,但是这也算是中国最早的一次海外探索了。除此之外,在元朝政权即将取代大宋政权的时候,也曾发生过一次海外探索行为。当时南宋政权即将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的儿子陆自立,带领着一些南宋子民,向南来到了爪哇岛。所谓爪哇岛,也就是如今的印度尼西亚地区。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地区距离澳大利亚已经非常相近,那么陆自立为什么没有带人前去澳大利亚呢?

当时陆自立的目的是带着这些南宋遗民离开元朝统治,他们的目的只是生存下来,而不是要开疆拓土,所以这或许是陆自立没有带人前往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更何况,当时的澳大利亚北部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常有野兽出没,真的前往那里不仅没有生存物资,而且还很可能成为野兽的餐饭,所以那时候大家没有前往澳大利亚。

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总有机会去澳大利亚了吧?他前前后后多次出洋,怎么也该发现这片土地了,可是,郑和还真的就是没有发现。当时按照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最南是到达印度尼西亚地区。当然了,我们也要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他是为了去展现我大国风范,去向那些小国家宣扬文明,同时进行贸易的。至于一些荒无人烟的地方,自然就不是郑和的目的地。

澳大利亚北部曾经是一片原始森林,开发非常不成熟。那里属于热带地区,其中自然少不了毒蛇猛兽等物,很少有人出现。即便是有人,也很难能活得下来。澳大利亚的平原地区聚集在东南沿海,即便是如今,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居民依然住在东南沿海地区。

所以,总的来说很少有外人会到达澳大利亚的东南部,这也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没有发现澳大利亚的原因了。

那么这里究竟最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其实第一个发现这片土地是是一位欧洲人。史料记载,那是在1606年,来自西班牙的航海家托勒斯曾经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的中间部分穿过。

结合史料,托勒斯就是第一个到达澳大利亚的人,不过当时他还没有登上这块土地。之后一位荷兰人来到这里,登上了这块土地,并且将这里写上了“新荷兰”的印记。

1770年,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东部,并声称这里是英国领土。当时的英国实力强盛,于是澳大利亚就成为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之后他们以一位英国内务大臣的名字,建立了“悉尼”这座城市,随着大量的英国人移民到此,悉尼逐渐成为澳大利亚的中心,如今发展为首都。

展开
收起

盘点留学目的地概况

本文转自【北方网】;

对于大部分美国留学生来说,2020年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噩耗组成的。先是中美停航或限制航空,再是限制入境,如今连人在美国、但是由于疫情严重在家上网课,也有可能被要求离开美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然而去思考是否有其他的留学选项,也是未雨绸缪的正常选择。

一般而言,除美国外,可选的留学地区还包括:加拿大、欧洲、澳洲、日韩及新加坡等亚洲发达国家。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讲,美国以外,我们还有哪些目的地可以考虑。

加拿大:或成未来热门留学国家

可以说,在疫情笼罩下,加拿大最有可能因为美国不确定的留学及移民政策而更加受人追捧。

首先,加拿大申请往往没有美国的要求繁杂,尤其是大学申请,美国要求SAT及语言成绩,加拿大则只需要考雅思,而加拿大的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多伦多大学等都是世界顶级学府,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其次,加拿大的政治态度比较平和,对于少数族裔的歧视鲜见,华人数量也较高;

另一方面,加币汇率相对美元较低,学费也没有美国昂贵——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2019学年。加拿大本科阶段国际学生平均每年学费为27159加元(约合14万元人民币);研究生阶段,平均每年学费为16497加元,生活费1万至1.2万加元,总留学费用折合人民币每年最低约为13.8万元;而公立中学每年的学费与生活费约为1.8万至2.4万加元,私立中学约为3.5万至4万加元。不难看出,相比于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加拿大留学资金投入较低。

最后,加拿大的学历和经验在美国同样能得到承认,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加拿大是美国后的第一选择,在大学毕业后再考虑去美国读研究生或博士也是一个较为顺畅的路径。

此前不确定的政策已经让加拿大热度逐渐上升,未来这个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增长。当然,申请加拿大也存在一些风险:由于不是很了解当地情况,有的家长会听说可以不准备太多资料先把孩子送过去,这往往就导致孩子去的学校比较“水”。我建议走正规的渠道,这样后续的留学、工作甚至移民才会比较顺利。

欧洲:小众国家值得关注

其实欧洲也是近年来的热门留学目的地。有几个小众国家,比如比利时、德国、瑞士、芬兰这几个国家留学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被人追捧了。

这些小国家的特点就是第一相对来说相对安全,人口稀少,教育水平高。但是麻烦的一点就是往往得额外学习一门语言,比如德语、法语、比利时语、芬兰语等等,需要去考Test Daf(德福考试)或者DALF (法语高级水平证书)的不同等级等,以满足学校的语言要求。不过,欧洲小语种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其实也有也有一些帮助,因为毕竟英语能力大部分人都有,学一门小语种的话其实是比较独特的竞争力。

而热门的英国留学,其实我不是非常看好。

首先,英国的的移民政策非常的严格,也有比较明显的天花板。另一方面,在科技等等这些前沿学科上。应该其实赶不上美国和加拿大。

总体而言,如果只是希望体验国外文化,其实欧洲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是有更长远的移民打算,可能需要再斟酌。

亚洲:新加坡可能不太有“出国”的感觉

新加坡留学的话,近年来其实备受追捧,比如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等学校。然而其实去新加坡留学,其实很难感觉是在游历不同的文化,还在亚洲圈内。

日本、韩国留学同样是比较火爆的目的地,优势在于成本较低,离家比较近。

日本的移民政策其实也还是比较友好。只要毕业留在日本,通过语言考试,有不错的工作,基本上雇主都会愿意协助申请永居。

韩国留学生其实现在也蛮多。我建议是,如果对韩国文化有兴趣可以尝试,但是韩国的不好一点就是说很多人抱怨就很多学生抱怨没有菜吃,然后又很贵、生活条件也不是特别好,然后比较小。韩国有一定数量的优秀大学,但是可选择的范围没有太大。另外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关,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澳洲:好山好水好无聊

澳洲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陆,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着悉尼大学等世界知名的学府,许多中国留学生都在此求学。

不过澳洲的整个的大环境是比较松散比较休闲的,有很多人会适应不了那种节奏,会觉得很无聊,再加上它的整个经济的发展比较放缓的,他不是像美国竞争那么激烈。

此外,澳洲留学要避免一些比较水的专业,那些基本就是为国际生设置的专业会让你的留学学不到多少东西。此外,留学生打工机会不是很多。

澳洲是著名的宜居国家,移民政策也是相对宽松。如果喜欢自然风光,澳洲(包括新西兰)都可以作为一个选择,但是首先要有可以耐得住寂寞的心理准备。

回归本心:为何要留学?

讲到这里,有的人心里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去放弃国内的985也好,211也罢,去上外国的大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其实并非去一个地方旅游,而是深入住在一个地方,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

其实在过去,很多学生都倾向于不在本地上大学,都会在换个地方上大学。这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样的,只是现在国门大开、世界变小,所以大家有机会去不同的国家游历、体会。此前,康奈尔大学表示,将允许国际学生在该校的海外合作机构学习,包括清华和北大等中国一流大学,这样的远程合作项目或者在线课程,也许会成为未来的常态。然而亲临现场的留学体验仍旧是不可替代的。

可以说,留学对于一个青年人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塑造有很大帮助。

海外生活时,一个人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工作能力都会受到高强度的训练。而对英语学习来讲,留学是一个真正的本土化、应用化的机会。在国内往往都有一个学习瓶颈,不在当地生活是很难进行突破的。

在如今的背景下,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家长和学生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做留学选择,比如我去年的学生A,美国加拿大英国这三个地方我们都有申请,最后选择其中一个。今年开始,和学生探讨学校时,当然80%都会选择在美国,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美高的学生,但是也有很多本地的学生他们会考虑去加拿大,safety school(保底学校)首选加拿大。国内学生则一般以香港、新加坡、澳洲、新西兰作为保底。首选仍旧是是美国、加拿大。

当然,除了普通的留学形式我们还看到别的机会——现在学校常常有全球性的项目,让学生以2+2的形式(两年国内、两年国外)在不同的地方度过大学四年,其实目的就是让你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开不同的眼界。

为什么我们要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开眼界?人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看问题的角度容易单一,而未来的世界公民,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让自己的世界观变得更加立体,更好地做出判断,这其实也是大学和人生成长的一部分,并不是只为了学书本。虽然我们面临着种种动荡,然而在全球化、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这样的机会仍旧值得把握。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