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

说说钱的那点事儿,中国古今钱币一览

我国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是祖先们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众多文化知识,比如说书写体

我国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是祖先们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含众多文化知识,比如说书写体—大篆、小篆、九叠篆、行书、楷书、瘦金书等,还有各种不同形制的货币,如刀币、布币、方孔币等,今天开始为大家介绍一下历代钱币。

上图为我国西周贝币

距今年代较为久远,约3000余年,是较早的流通货币。

上图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刀币

刀币是对春秋战国时期铸行的针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齐刀、圆首刀等各种刀形货币的总称。因其形状像刀而得名,刀币使当时的货币至今发现的不多。

上图为我国秦代“秦半两”币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上图为我国汉代“汉五铢”币

汉代五铢钱,因上有“五铢”二字,故名。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先后有10多个王朝和政权、20多个帝王铸行过五铢钱。西汉元狩五年,五铢钱率先在中原发行,至唐武德四年隋五铢废除,五铢钱历经沧桑700多年。

上图为我国三国时期的“大泉五千”币

大泉五千:中国古钱名珍之一,三国吴钱,史志无载。此钱为方孔圆钱,钱文顺读,有“大泉五千”字样,一般出土于长江下游三国时期吴国地区,为吴国嘉禾五年(236年)铸造发行的货币。孙吴铸币均属虚价大钱,种类也很少。有“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四种。“大泉五千”传世少,被钱币界列为一级无定价之品,甚为弥贵。

上图为大夏国“太夏真兴”币

此币为“五胡十六国”之乱时期的“大夏”国赫连勃勃真兴元年(公元419——422年)所铸。匈奴贵族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在今陕西靖边立国称“夏”,逐于419年占“长安”建元“真兴”。旧谱认为“太夏真兴”是国号、年号合璧钱,且又是首例。故而在钱币史上有重要意义。

上图为我国唐代“咸通玄宝”币

咸通玄宝发行于唐懿宗咸通年从公元860至873年。咸通玄宝为何年所铸在正史中未见明确记载,但在古币专著中常被称为唐代第一珍。一种说法是咸通十一年试铸,但皇上没让发行,所以存世绝少。

上图为我国五代十国发行“开平通宝”币

开平通宝乃梁钱。开平是五代梁太祖朱温年号(907-911)所铸造,存世仅通宝、元宝大铜钱各一枚,对其真伪钱币界看法不同。另有开平元宝铅质小钱,系南汉刘隐奉梁正朔而铸。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一下我国中早期时期的流通货币,从这些可以看出古人的天方地圆的观点,也象征着平等、包容、和谐的态度,同时也寄托着古代人民崇尚自然的理念和美好的生活愿望。下期为大家介绍我国中后期发行的主要货币。

作者:苍隆雪

·END·

文玩汇 ∣ 和100万人一起文玩

展开
收起

中国发行面额10000元货币?真的,太惊艳!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0年8月3日发行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7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5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一、纪念币图案

(一)正面图案。

该套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

(二)背面图案。

背面图案共7幅,均刊面额及“紫禁城建成600年”字样。其中:

1公斤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紫禁城俯瞰景观,辅以祥云组合设计。

3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铜鹤、大吻造型,辅以旭日、祥云等组合设计。

2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太和殿内景,辅以装饰图案组合设计。

15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太和殿建筑造型,辅以祥云及台基等组合设计。

15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中和殿建筑造型,辅以祥云及台基等组合设计。

15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保和殿建筑造型,辅以祥云及台基等组合设计。

5克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麒麟造型,辅以宫门、装饰纹样等组合设计。

二、纪念币规格和发行量

1公斤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公斤,直径90毫米,面额10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枚。

3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3克,直径18毫米,面额5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60000枚。

2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2公斤,直径130毫米,面额6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3000枚。

15克长方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15克,规格32毫米×20毫米,面额5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3×300000枚。

5克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5克,直径22毫米,面额2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2000000枚。

三、该套金银纪念币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和沈阳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销售渠道详见中国金币网(www.chngc.net/qd)。

中国人民银行

2020年7月24日

附件: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银纪念币图案

本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视频来源钱江台&钱江视频,钱江视频

展开
收起

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是新金融时代的开始吗?

中国将于2020年4月25日建立一个称为(BSN)国家区块链平台。此举是在中国政府支持的加密货币DC / EP发行之前启动的,这一举措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认真。

有迹象表明,加密货币将很快启动。大多数专家认为,这可能会改变全球金融体系的整个过程。以下是一些事实,引起人们对当前确切知道的和结论的关注。

历史的进程

去年领导人曾表示,中国已优先发展区块链技术,自2014年以来,中国就一直在开发自己的加密货币,这是为了加快该行业的增长。

而且自从Facebook宣布天秤座计划的消息广为人知以来,中国倍受鼓舞。Facebook发行自己的货币的预期唤醒了全球各国政府。

中国以此为动力。首先,在数字支付市场与美元竞争,并最终彻底改变全球金融体系。

中国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了解未来可能的榜样,因此,它的想法鼓励许多国家宣布自己的CBDC(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发展。

BSN屏幕截图显示了什么?

2020年4月,数字人民币应用程序的第一版屏幕截图在线弹出。测试开始于中国农业银行在四个试点地区的客户的“白名单”中,包括深圳,香港,成都和苏州。通过初步信息可以知道这一点。4月份,苏州企业还计划使用新的数字货币向当地工人支付占其运输补贴的50%。

屏幕截图中很少显示基本功能,并且该界面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似。这两个应用程序都属于中国支付平台。此外,根据官员的说法,已经有可能了解大多数加密货币的功能。

目前对中国的数字货币了解多少?

将重点转移到有关中国数字货币的揭露上有以下几点。

中文加密货币是DC / EP,缩写为“数字货币电子支付”。中央银行没有正式确认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时间表。该加密货币的吸引人的功能之一是“触摸和触摸”。使用此功能,用户只需在电话上轻触即可进行转移。加密也旨在支持离线传输。但是,具体的解决机制仍不清楚。BSN支付系统每秒最多可以执行300,000笔交易,除了传统的零售交易和小额支付,中国的加密货币还提供高吞吐量。货币将首先由中央银行发行给商业银行。此后,商业银行将进行流通。银行和组织将充当DC / EP发行人,与其他法定货币和资产交换加密货币。中央银行认为这种数字货币能够限制私人货币的发行并减少与金融动荡相关的风险。根据他们的计划,人民币加密货币将导致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可用性的显着扩大。中央银行还提醒人们注意,DC / EP将在计划于北京举行的2022年奥运会期间大量使用。

通过现有信息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目前有关加密的知识,DC / EP的概念似乎与分散的加密货币不相似。与WeChat Pay或AliPay相比,此新系统的显着差异较小,区块链的数据结构将确保政府的高度可追溯性和可控制性。

成为第一个建立支持的数字货币的中国可能会获得很多好处。此外,其他竞争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障碍。

中国将为其他国家的树立前所未有的榜样。这有可能标志着进入新时代的开始,在新时代中,实物现金结束,而中央银行加密货币开始了,这将大大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可能性更大。

【赶快关注我,有更信息】

展开
收起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发明出来的?都有什么外观样子

在原始社会里,在货币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往往都是以物易物,然而以物易物本身非常的麻烦,在市场上想要换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其中的手续和麻烦可想而知,所以在之后才有了货币。

已知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来源于大约公元前600年前的吕底亚王国(相当于今天的小亚细亚半岛土耳其),是以金银铸造而成的货币。然而其实在我们中国更早的时期,就已经有货币的诞生了,只不过这种货币不是用金银币铸造的,而是采用了大自然当中的贝壳。

中国最早的货币叫做海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贝壳,现在很多跟经商或者是钱有关的词语前面都带有一个贝字,那是因为在早期贝壳就是属于财富的象征。海贝存在于史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当中,还有在下代纪念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里也有海贝的出现,原先海贝是作为一种奢侈的交换品,演化到最后成为了通用的货币。

但是由于海贝是属于自然生长的生物,无法严格规定它的真正体积与价值,所以到了商朝晚期和西周时期,出现了海贝的仿品,用青铜雕刻的海贝被称之为铜贝,这是中国最早的金属铸币。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贝币因为失去了中央天子的信誉,再加上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你攻我打和文化差异,从而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一期间出现了不同款式的货币,像是楚国的蚁鼻钱、齐燕的刀币、三晋两周的环钱、黄河流域的布币、秦国的圆形方孔。

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之后,实行统一货币政策,中国开始使用圆形方孔钱,并且沿用到了西汉时期,但是在西汉时期这种钱币样式叫做五珠钱。

新朝王莽时期,因为改革币制,诞生出了圆形方孔和刀币结合而成的“金错刀”,这种金错刀外形看起来非常像是今天的钥匙。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货币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小,这一时期的物品要远远比货币更加重要。

在东汉隋唐时期,一直都长期使用之前的五珠钱。

而到了宋朝时期,由于金属币的本身重量太大,不便于携带,这一时期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被称为“交子”。然而这一时期金属币仍然是社会的主流,在北宋时期使用的是铜币,然而到了南宋的时候使用的是铁币。在这一时期,白银开始大量流通。

到了明清时期,白银成了当时法定的流通货币,大额的交易大多数都会用到银元宝,而小交易会用到纸币和钱。

展开
收起

揭秘“中国的货币”是从什么时期开始变成“中国货币”

在唐宋的时候货币基金是不流通的,所以这个又造成了我们以后要讲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货币至中国货币的变化。林超开始,银本位最重要的一个标志,仅靠着西方人来开始用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的时候,在正德三年也就是1508年,开始给官员发的工资里边一分银子开始9×8白银,说明那时候在库里边银子占了朝中储备的主要分量。到了嘉靖四年,就开始不行了,开始普遍用银子。到了万历九年,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一切向银看,其他的什么铜钱、什么银票都不算了。这个就是银本位的开始,而山西商人正是银本位开始的最初的受益者。

那么还有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原来都说农民Q义,好像农民Q义的人都是想取而代之,自己当主一样,但是恰好在民代的市场里边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张献忠说皇帝急事难做,如果我有金银数万两,荣获数万头驴马牵百头,到南京做融合商人,而他愿意做商人。这个大商人,最后在防线中逃出四川的时候,他是率兵十数万,庄金宝数千艘。说他还准备到南京去经商,他不是要当皇帝,这个又想到了我们说,从中唐开始一个社会演变,那么皇朝我们都知道黄巢起事造成唐王朝灭亡的一个关键因素。黄巢当年是要求当李南节度使,因为当时广州已经控制了海上贸易了,所有的珍宝都通过广州过来的。他就要求上表,要求你让我道理。南当节度使我守着就行了,但是大臣反对,说如果你让他当他就有钱了,对朝中不利,拒绝了黄巢这个招安的要求。

这个要求不是要当地方诸侯,还是要冲着钱去。那么据这个要求以后,黄巢就开始大举反弹,所以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我们要从财富的观点,用货币的观点,或者我们今天说的经济学的因素,来看中国社会历史的变化。我觉得第一更全面,和我们仅仅用Z治的军事的观点来解构历史,可能这个更全面一点。第二,如果你试图用这个观点把这些经济因素加进去了以后,在你面前呈现的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一定是一个不一样的历史,而这个历史才真正适合我们今天无论是面向世界也好,我们还是想求整体复兴也好,才是真正有关系的。

在中西方的文化中,关于人的地位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圣经中提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说人是万物之灵,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你们都可以阅读。他是把人明显的看在世界上万事万物之上,而中国的庄子则提出要天人合一,所谓道法自然很重要,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一方面儒家在讲究等级制度,一方面道家在讲究无等级制度无差别制度,这样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理念作用于经济发展时又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展开
收起

中国到底印了多少国家的货币?

货币制造技术曾经被称为“仅次于原子弹的机密”,国外一直对关键技术采取封锁政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中国取得了以“145甲”印钞机、固定水印钞票纸为代表的一些技术突破,但在相当长时间内,印制人民币的设备和技术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发行了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印钞造币行业借此在设计能力、防伪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人民币逐步向可自由兑换货币方向发展,从而要求人民币在券别结构、票面材质、制版印刷技术、机读性能及防伪措施等方面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新的要求在第五套人民币身上得以集中实现。

人民币

以第五套人民币壹佰圆为例,经过从1999年版到2005年版、再到2015年版的两次提升,光彩光变油墨、全息磁性安全线、光变镂空开窗安全线、计算机辅助设计制版、数字白水印等诸多国际先进技术得以成功应用,实现了人民币防伪技术集成化、系统化,提高了人民币的整体质量。第五套人民币在公众防伪、专业防伪、机读防伪水平、流通耐性、综合品质等方面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近年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印钞造币行业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参与竞争。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下中国到底印制了多少国家的货币。

一、越南

越南货币:越南是中国最早开展援外印钞的国家,分别于1950年、1957年、1965年、1968年设计印制新版越南纸币4套,共31个券种,也是中国代印最多的一个国家。

1951年50越南盾

第一套有20、50、100、200、500、1000、5000越南盾,共7种面值,此套纸币上印有中文。

1958年5越南盾

第二套有1、2、5角,1、2、5、10、20越南盾,共8种面值。

1966您10越南分

第三套有10、20、50分,1、2、5、10、50越南盾,共8种面值。

1968年50越南盾

第四套面值同第三套共8种面值,第四套正值越战期间,所以都是边生产边战斗的图案。

二、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货币: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知道阿尔巴尼亚在上个世纪,曾经和中国有过一段同志加兄弟的蜜月期,曾被中国人民形容为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我们为其援外印钞也是中国首次为欧洲国家代印钞票。从1963年一直到1992年,我们为其印刷过总共3个批次的纸币,共10种面值。

1976年 50列克

此版是后来追加的,所以设计上和上面的风格不同,更现代化一些。

三、朝鲜

朝鲜货币:准确的来说,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并不是中国印刷的,而旅行支票却是由我们全权掌手!

1975年,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贸易银行委托中国代印朝鲜旅行支票,面值10、50、100元,共3种一个批次,印数22万张。之后我国就没有为其印刷过货币。

此票比较稀少。

四、老挝

老挝货币:从1968年-1978年这十年期间,中国一共为老挝解放区供印了7个面值的纸币,分别为1、10、20、50、100、200、500基普,其中50基普(货币名称)分为两种,所以一共有8个券种,共计供应40余万张。

五、柬埔寨

柬埔寨货币:在1974年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请求中国能为其印7种面值柬埔寨新货币,面值为0.1、0.5、1、5、10、50、100瑞尔一直沿用至今!

熟悉的设计,和我国第三套人民币枣红壹角和车工贰元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六、古巴

古巴货币:为古巴代印钞票,是应古巴共和国国家银行委托的,我国分别于1990、1992年分2次印刷,面值有5、10、20、50比索4种,古巴纸币图案变化性不大,要区分中国代印需要认准年份。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并不是很多。

七、几内亚

几内亚货币:1971年开始,中国为几内亚共和国中央银行代印纸币,一直到1985年共代印纸币4个批次,面值为1、2、5、10、25、50、100、500西里,共8种面值。

此套纸币,中国采用雕版印刷,大票幅,质感和冲击力都很强。

八、泰国

2017年5月以来,泰国财政部陆续发布了新版硬币的招标公告。经过激烈竞争,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所属沈阳造币有限公司成功中标2泰铢硬币项目,并于当年9月18日与泰国财政部财政司正式签署2泰铢全制流通币合同。

次年5月29日,4500万枚总面值达9000万泰铢的硬币,装满9个集装箱,从沈阳造币有限公司运往大连港,并将走海运在17天后抵达泰国。这是新版2泰铢硬币公开发行后的首次发运。

2泰铢

这个2泰铢硬币是泰国国王拉玛十世哇集拉隆功继位后发行的新版流通硬币之一,也是泰国新国王的肖像首次印上泰国流通硬币。

没想到吧,下回你去泰国玩耍,拿到的新版2泰铢硬币,那百分之百是咱“东北口音”。

九、蒙古

蒙古货币:中国为蒙古主要是代铸硬币,蒙古国的纸币早期主要由苏联代印,后来为欧洲代印。中国为蒙古代印代了1991年发行的蒙古国库券,分别为50、100、200、500图格。

这个也比较难见。

十、尼泊尔

尼泊尔货币:2015年中国为尼泊尔代印了2.1亿张面值100尼泊尔卢比的新版钞票。

2015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在尼泊尔市场首次以投标方式获取国际印钞商业订单,先后中标100卢比、1000卢比和5卢比印钞订单。

从第一单与国际印钞企业合作,到第二单版、墨、纸、线全过程的国产化输入,再到第三单设计、工艺、技术、材料全部采用中钞标准。尼泊尔钞票订单实现了从“中国出口”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标准”的“三级跳”,成为中国印钞造币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标志性成果。

在此期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还成功中标孟加拉、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巴西、波兰等多个国家的货币生产项目,成功实现了全产业链输出。

当然,除了这些国家,我国还为其他国家带印货币。国际上之所以出现帮别国带印货币的状况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第一是自己国家没有这个技术。要知道货币上的防伪技术非常高,如果做得不好的话容易被被人仿制,也就是造假。第二是印刷成本问题。印刷货币的成本都是非常高。有些国家自己印刷的话觉得成本太高划不来,所以直接外包出去。而我国之所以能够帮这么多国家印刷货币,主要是成本低,技术高。不得不说,在这方面我们还是很厉害的。

展开
收起

为什么最早的货币出现在中国?

4000多年前,大禹初定九州时期的上海,处于太湖流域良渚文明中防风氏酋长的管辖区之中。被史料美传的尧舜禹禅让,在货币起源研究中,可解读为一次由三代政治家共同推动的经济大发展,进而导致社会财富大增长、各部落大融合的大事件。

其中,来自今天上海奉贤地区的一段采集海贝为币的历史踪影尤为引人关注。当时,中原华夏部落派人来奉贤沙冈采集一种生长在南方水域的海贝。这是一种便于货币交易使用又利于防伪的海贝。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货币的起源助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最早的货币出现在中国

货币,依赖于信用而存在。透过更长的历史、更大规模的持续文明,可以看到货币主张效率又依赖信用的痕迹。

对一般等价物的寻找,是一个令人感到困扰的大事。司马迁在《史记·平淮书》中写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以来久远。”可见,对一般等价物的寻找是长期而艰难的。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对货币是这样解释的:历史上很多商品曾被用作货币,包括贝壳、小珠、石板、牲畜等。这里面,牲畜曾是物物交换的商品,是在货币出现之前的交易品。等到贝壳、小珠、石板出现后,牲畜就逐渐“让位”了。

德国柏林古钱币博物馆。对人类最早起源的货币有一个排名。第一,货贝,中国;第二,玉髄,西非;第三,基斯钱币,非洲西海岸国家;第四,刀币,中国;第五,箭束,非洲;第六,铸饼,泰国北部和缅甸。大英博物馆也列举了很多早期货币,其中把中国的海贝排在第一,时间指向了4000年前。

今天看来是自然存在的货币,它的起源为何如此多元、艰难?为什么最早的货币出现在中国?

中国4000多年前的货币起源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货币起源的内在逻辑在于货币能否“有信”,这也是主政者持续统治的关键。货币,是社会赋予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其要害在社会,即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货币。从早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物物交换之所以无法让“人们普遍接受”,最根本的一点原因在于一般的“物”无法找到相应的、普遍的信用“锚地”。

货币挂在何处才算“有信”,又有谁能把社会引向这个“锚地”呢?从现代分类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主体会尝试扮演积极角色:

一、思想家在引导人类走向幸福彼岸时,常常梦想自己拥有召集人类依赖的圭臬。

二、政治家在一片山河内,希望得到凝聚和巩固社会的持续力量。

三、经济学家会希望找到一种人们普遍接受的效率工具来组织生产。

四、企业家希望用组织起来的劳动力去换取更多的生产要素。

五、能工巧匠希望利用各自技能的发展,来换取更多优化未来的资源。

六、普罗大众希望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更多的生存能力。

人类关系如此复杂,却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方向:持续的生存优化以及优化的效率。这也是主政者在赋予货币价值时所需要找到的“锚地”。

不过,要让那么多的人类关系和社会条件聚焦到一“物”,并且是“普遍接受”,没有创新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社会主政者需要对“社会共同需求+主政者专控+防伪手段+信用锚地+综合创新”之“物”赋予价值,从而让人类生存得到持续的、有效的优化。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看到了中国货币起源的逻辑:以物易物—以公共基准物易物—以海贝易物—以各种仿制海贝易物—以多元化货币易物—国家以专制形式货币易物。

顺着这条逻辑发展路径,我们沿着历史的指引,看到了尧舜禹时期对货币进行创新的人——典龙。典龙依据当时中原部落的社会条件与家乡特有的海贝实现了货币的创新。

良渚劳力负责采集海贝

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价值,由社会来赋予。显然,这个赋予要实现的目标是人们的普遍接受并长期使用。如何确保实现这个目标呢?

一方面,社会的主政者要有权威。主政者有权威,就会形成权威信用。这往往是远古人类生产力水平较低、政治力创新不足状况下最坚实的信用。由此,主政者的权威信用就成了最早货币的信用依赖。

事实上,主政者拥有权威信用这一点,在人类社会中关系重大。4000多年前,尧舜禹三代政治家通过发起“治水种稻”让民众富起来,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权威信用。

另一方面,主政者对货币持有物适用、专供和防伪的创新。牲畜等商品最终没能成为货币,最大原因是其无法实现货币物的适用、专供和防伪。

后来,由被尧帝召为驸马的奉贤渔人典龙创新,采用一种上海沙冈特有的宝螺贝,实现了主政者对货币发行物所需的适用、防伪和专供的创新。由此,最早的一般等价物出现。之后,中原华夏部落政权通过控制沙冈,召集大量良渚劳力来采集海贝,实现了向中原地区的货币供应。在此大背景下,中原华夏部落与当时的竞争对手九夷部落,实现了政治力的此消彼长,最后瓦解了对峙,融合了九夷。

中原部落在舜主政35年时,由大禹率部征服了三苗,最后又融合良渚文明,实现了中国大地上最早的一次南北统一。史书称,大禹铸九鼎,划九州,行五服。大禹主政社会后,实现了九州的五服制纳贡管理。尤其是在先进的中原地区采用了以稻米为核心的甸服管理形式,从中又可以看到稻米与万物交易之间的货币踪影。

4000多年前,尧舜禹时期统一九州的整个过程,大体是在和平理性指导下实现的。史料揭示,当时的管理范围已经很大。但是,舜帝一次完成9个“部长”职位设置时,仍未看到分管军事的高级官员。这是为什么呢?大禹统一九州时,难道不用军队或者说就没有用到过武力吗?这是匪夷所思的,其中必有缘故。

研究发现,大禹在九州管理体制上采用了不同地区分类设置管理的办法,即所谓的五服管理体制。他把采集海贝的上海地区划作“要服”地区。进一步来看,是一种什么样的理性,让不同的族群共存共融呢?中国古文明成为人类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它“不断流”的原因是什么呢?它的起点又在哪里呢?

一般认为,一种理性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颠扑不破、统领万物,那它一定是被反复证明是正确的并在长期演绎发展中得到巩固的理性。

海贝为币让社会“易长”

从相关史料可以看到,中国文明最远的理性,其北斗一般的星光是从6800年前遥远的伏羲八卦图中发出的,形成理性系统并被人公认的是2500年前出现的诸子百家争鸣。其中,一致推崇的群经之首是《周易》。

易经是中国的核心文化。这是一个从讲天地之道的巫文化中衍生而来的理性。今天的易经大师常常以《周易》为界,把八卦理性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周易》 之前的先天八卦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从人的内在系统出发去探索人如何适应自然的关系;《周易》之后的后天八卦从自然出发,探索自然对人的影响和关系。二者异曲同工,又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认识。

早年的伏羲八卦,客观来说只是一个图腾。而且,这个遥远的图腾理性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之间相隔了4000年,中间还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易经。那么,二者是如何实现关联的呢?史前史研究表明,历史并不是与证据完全统一的。事实上,历史也无法与证据实现完全统一,但历史可以和逻辑实现统一。由此,我们有必要从伏羲八卦理性与诸子百家争鸣理性的一致性中来找到逻辑的连接。

这里面,“货币起源”多重证据法的研究显示,货币起源突破了史前史向上的逻辑贯通,刚好为我们打开了这个难得的历史窗口。正是得益于货币起源涉及社会关联理性,我们得以从远古中国看到了文明性难以被打断的坚韧特质和理性禀赋。

4000多年前,中原华夏部落来上海沙冈采集海贝为币,留下了很多历史痕迹。其中,最具有显性价值的是货币起源中伴生了女匽造字。女匽被认为是帝尧的二女儿、典龙的妻子,她来到上海采贝现场,经历了一个轰轰烈烈的采贝过程,并由感而发地创造了35个字符。其中,她为采贝的侗傣民工造了一个象形字“偒”,极为生动且由此演绎出了“易”字。

“偒”字是由“人+日+海岸线+勿(万物)”组成。女匽造“偒”字,初意是指:当太阳从海岸线上升起,一群从海岸上得到海贝并用海贝去换取万物的人。现今,复旦大学学者等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奉贤金汇等地现仍有一批说着世界上最多元音的人。这批人曾被女匽称为偒傣人,以区别良渚地区的侗傣人。

女匽将“偒”字去掉单人旁,导出了一个“易”字,并把它理解为一个更通俗的关系“易长”。其意是指海贝为币是让社会容易生长,这也对应了伏羲八卦和平共处让社会易长的理性。“易长”到了今天已被表述为“高效”。由此,一幅中国远古理性图案被一个“易”字导入了文字体系,贯通了数千年前的理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匽造字相对于炎黄时期的仓颉造28个象形字符而言,是从“象形+会意”角度深入社会创造了立意更深、数量更多的字符。特别是,女匽造“易”字,为中国源头的唯物理性展开打通了普及的道路,也为后来的易经形成提供了演绎指引,进而为《周易》打下了基础。

展开
收起

中国广义货币已达194.56万亿元,里面有多少是国家印刷发行的呢?

来源:南生今世说

按照央行公开的信息,截止到2019年10月底,中国的广义货币(M2)已经达到了194.5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其中,10月当月新增的人民币贷款只有6613亿元,低于上月的1.69万亿元。

说货币的问题,为什么扯上贷款呢?

明明在说中国的货币数量问题,为什么话锋一转说到了贷款呢?这是转移话题吗?当然不是,因为广义货币(M2)和贷款的关系密不可分。换句话说,就是因为个人、企业、团体等从银行大量贷款,导致M2大幅增长的。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下广义货币(M2)的具体含义,指的是:在社会上流通中的现金 + 活期存款 + 定期存款 + 居民储蓄存款 +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 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 + 其他存款。

通俗的理解,广义货币(M2)就是社会上流通中的现金 + 各类活期、定期和其他各类存款等等,虽然不直接包含贷款,但却与贷款密不可分。举个例子,某人从银行贷款了100万元,去购买房子,不就等于卖房者的账户上多出了100万元了吗?

从银行贷款,一定是有其目的的。不论是买房、买车、买衣服、买材料、投资或是用于其他方面,总是要花出去。那收到这个钱的人,他的账户存款就多了啊。即便贷款者,不花出去,银行将钱打进您的账号后,您存款也变多了啊,导致M2增长了啊。所以,广义货币(M2)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来源就是从银行贷款。

广义货币(M2)不等于就是国家发行的货币

从刚才举的例子中,我们发现国家并未做任何事情,仅仅是老百姓贷款或企业来贷款,就使得广义货币(M2)增加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广义货币(M2)不等于就是国家发行的货币。

再举个例子:假如社会高度发达,所有的人不使用现金了,都是采用电子货币,我们进入到无现金社会。相信经济还会继续发展,很多人甚至会透支消费——信贷消费大增,企业也经常从银行贷款。

我们会发现,贷款的情况越多,同时存款的数量也越多——贷款消费,对银行来说就是把你贷款的钱直接转到商家的账户上而已。贷款越多,存款也就更多了,广义货币(M2)总量更多了。这例子中,国家什么也没做,因为是无现金社会,不用印刷发行货币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广义货币(M2)不等于就是国家发行的货币。当然了,现在毕竟不是无现金社会,国家实际上仍然在印刷并发行货币。那问题来了,这194.56万亿元人民币中有多少是国家发行的呢?

194.56万亿元人民币中,有多少是国家发行的呢

这个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即MO。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10月底,中国全社会中,流通中的现金约为7.3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

但是,MO也不完全等于是国家印刷发行的货币总量,因为MO的定义是“社会上正在流通的货币”,并不包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保存的,暂时不用于流通的货币——这些货币同时也不在广义货币(M2)的统计范围内。

好了,结论来了:194.56万亿元广义货币中,大约7.34万亿元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但是,国家发行的货币当中,有一部分暂时未用于流通,实际印刷发行的总量要超过7.34万亿元的。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
收起

中国货币(22)近代中国的主要货币

中国近代的货币是在古代货币制度的基础上,受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制度的影响,逐步向近代化方向发展的。具体指中国从清代鸦片战争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货币制度。 近代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社会动荡不安,尽管如此,也有铸造精美的银币传世,比如说我们熟知的“袁大头”……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货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近代中国流通的货币主要有袁大头、船洋、法币、金圆券等。

袁大头

在北洋政府时期,虽然新式银元广泛使用,但交易计算仍用银两,存在两、元并行局面。1914年,北洋政府为改变银元种类繁多状况,决定整理币制,划一银币,颁布《国币条例》,开铸新的壹圆银币。

《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材质是银占89%,铜占10%,锡占1%。”“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货币。

根据这一规定,于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后由造币总厂及江南造币厂开铸一圆银币,正面镌刻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铸嘉禾纹饰与币值,俗称“袁大头”“袁头币”。

袁大头

《国币条例》同时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伍角)、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

当时钱币的换算关系和现在一样,以十进位,一元等于十角,一角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

“袁大头”,由于重量和成色严格按照规定,且制作精良,所以流通顺利。

船洋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北洋政府旧军阀。中国作为20世纪初世界上仅有的用银国家,两、元并行的局面给经济、商业、财政带来了众多不便,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废两改元”的建议。

1933年3月,国民党政府宣布废两改元,此后一切交易收付一律使用银元,不得再用银两。

同年,一种新式的银币——“船洋”,开始在上海中央造币厂铸造。“船洋”设计新颖,铸工精湛,直径39.4毫米,重量为26.69克,含纯银达23.49克。

“船洋”正面图案铸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身着汉装的侧面头像,上方纪“中华民国×年”;背面图案是双桅帆船放洋图,纪值“壹圆”两字列在船的左右,直齿边。

船洋

“船洋”发行后,在市场上深受民众欢迎,直至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才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法币

20世纪30年代,为阻止世界银价跌落,美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如人为抬高白银价格的“白银政策”。这一政策使采用银本位制的中国受到严重影响,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通货紧缩,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为摆脱困境,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其内容是:①将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②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充作外汇准备金。③法币汇价为1元等于英傍1先令2.5便士。

法币是一种以外汇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它借助无限制买卖英镑来维持币值,后来又投靠美元,因而这种货币制度打上了殖民地性质的烙印。但是法币改革割断了中国货币同白银的直接联系,使世界银价的涨落不再影响中国,对中国经济发展还是有利的。

法币

金圆券

在法币已走到绝境、无法维持时,国民党为了作垂死挣扎,于1948年8月20日又实行了“金圆券”的币制改革。

其主要内容是:①由中央银行发行金圆券,十足流通使用。每一金圆的法定含金量为0.22217克。②所有以前发行的法币按300元折合金圆券1元,东北流通券按30万元折合金圆券1万元收兑。③限期收兑各银行钱庄、企业单位及人民持有的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违反规定者没收。④金圆券发行总额以20亿元为限,发行准备必须有40%为黄金、白银及外汇。

金圆券

金圆券表面上是金汇兑本位制,实际上是一个骗局,因为黄金收归国有,外汇不能买卖。相反,国民党借发行金圆券大规模掠夺人民手中的金银外币。

展开
收起

中国一共有多少货币?这些货币是怎么来的?

人民币是中国的唯一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和发行。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债务凭证,你拿到100元就代表对方欠了你100元,只有当全社会都认可这张债务凭证的时候货币才可以成为一般等价物流通用作交换的媒介,否则就会出现拒收(像航天钞等纪念币就出现过这种情况)毫无价值,在极端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没有了信用就会崩溃回到以物易物的时代。

央行发行了多少货币出来就代表央行欠了社会这么多债务,发行货币的数量既要按照流通需要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稳定又要使经济能够发展。中国加入世贸以后经济快速发展,货币需求量也在增加,物价尤其是房价的飞速发展让人们惊呼中国在严重超发货币,这些货币进入房地产的蓄水池推高了房价和物价,让实体经济发展困难。

想要理解货币有没有超发我们就要搞清楚中国到底有多少货币?这些货币是怎么来的?

因为中国的货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所以我们来看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数据,首先必须假定央行的数据都是真的。

依据央行2019年4月的负债表,央行共向商业银行投放货币298771亿元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其中现金79782亿元,其它为准备金(含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第一个问题:央行这298771亿元人民币是怎么来的?

依据央行2019年4月的资产表,中国人民银行的储备货币发行主要由两个渠道:外汇和抵押。首先中国个人和企业将进出口的外汇盈余约3万亿美元交给央行,央行对应地发行约21万亿人民币的储备货币。然后央行根据市场上货币的紧张程度适当地通过再贴现、再贷款、逆回购操作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SLF/MLF/SLO/PSL)发行了约9万亿的货币。也就是说中国人民银行层面的货币发行都是有来源和抵押的,并没有超发。

但是来看央行的另一组数字:

2019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47万亿元;狭义货币(M1)余额54.06万亿元;流通中货币(M0)余额7.4万亿元。

流通货币M0=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2019年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48.64万亿元。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3.12万亿元。

2019年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89.25万亿元。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84.08万亿元。

2019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9.68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1.85万亿元。

截止2019年4月底中国所有个人和单位的活定期存款加现金有188.47万亿,其中现金7.4万亿元。

第二个问题,央行发行的29.87万亿货币怎么变成了188.47万亿的存款和现金?

M2的188万亿数额才是人们惊呼货币严重超发的关键,而商业银行把基础货币演变成巨额M2的关键在于信贷。

央行将29.87万亿的货币发行到各个商业银行后,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渠道把钱投放在个人和企业手里。我们以农民小王为例,小王卖了收获的1000斤小麦收到了1000元人民币现金,因为持有现金没有利息而且还会丢失或损坏他把1000元存到了银行,银行账户显示小王存款1000元。现在小李来银行贷款1000元,银行将小王存的1000元借给了小李,小李准备到月底才用这笔钱于是先将这1000元放在了央行,现在银行账户显示小王和小李各有存款1000元。类似的事情可以继续扩展,只要有人不断借钱银行账户里的存款总额就会不断增多,银行就是通过不断地存贷款把央行发行的29.87万亿变成了188.47万亿。

当然现实生活中个人也不会把全部的钱都存进银行,手里总要存一部分现金应急。这些个人和企业手里现金的总额就是M0流通中货币,4月底是7.4万亿。因为中国人的消费习惯M0在春节时和中秋时会有一个明显的增加,而它的统计方法则是央行将自己发行的所有现金减去央行库存的现金得到。当然,误差是肯定存在的。如果你丢了100元现金被别人捡走这100元仍然在社会上M0不会变化,如果你去商店花了100元现金购物这100元仍然在社会上M0不会变化,如果你不小心烧了100元现金虽然这100元已经不存在了但因为央行不知道统计出来的M0还是不会变化,只有这张纸币被存到了银行或ATM机或者有人从银行或ATM取出纸币M0才会有对应的减少或增加。M0的数额永远小于央行的货币发行数额,一般有6000——8000亿的差额,这个差额就是你每天在大街小巷里看到的穿梭的运钞车的来源。近年来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现金的需求量增速明显下滑。

当然银行也不会收到1000元存款就发放1000元贷款,这样小王来取钱的时候银行就没有钱了,所以银行一般会留一部分备用不贷出去。这个最低比例就是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截止日前是14%,也就是说银行每收到100元最多只能贷86元出去至少要交央行14元。这样理论上的最大货币乘数是1/14%=7.15,即每100元基础货币最高可以变成715元,而实际上我国当前的货币乘数=M2/基础货币=188.47/29.87=6.3。信贷已经快走到了上限,即使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去银行申请贷款最多也只能再贷25万亿。如果还要继续贷款在存款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只能央行继续发行货币。

我们已经知道只有从银行贷款才会使M2增加,那么股票、债券、基金、信托、委托贷款等根本不会增加M2,因为这些行为都只是存量货币从一个人或企业的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或企业。而个人贷款买车买房乃至刷信用卡都会增加M2,而花呗借呗要看背后的运营主体是自有资金还是对接银行,如果自有资金则不增加M2如果对接银行则增加。至于18年暴雷的P2P和所有的庞氏骗局,这个仍然是存量资金从投资人的手里转移到借款人和平台的手里,投资人舍不得花的钱被借款人和平台用掉或花掉,不直接引起M2的变动。

所以与其说是国家严重超发了这些货币,不如说是个人和企业通过贷款超发了这些本不存在的货币。

从2008年到2018年,GDP从32万亿增长到90万亿大约2.81倍,M0现金只从3.4万亿增长到7.3万亿大约2.15倍主要由于电子支付的普及,而M2从48万亿增长到183万亿约3.81倍远大于GDP的增长,尤其是上届政府内的信贷刺激政策导致市场上的钱确实有些泛滥。2008年之后的最初几年M2增速远远高于GDP和CPI的增速之和。

这些贷款出来的钱虽然短时间内把本来属于未来的购买力透支到了现在,但高负债却使未来的消费萎缩,只盯着M2看得到的并不是真相。适度的信贷可以刺激消费和生产,但过度的信贷尤其是超过了还债能力的信贷往往成为了经济危机的导火索。而在中国不同企业的信贷资源获取能力差异极大,08年之后的信贷大都流向了国企和房地产行业。

一个人拿30万三成首付买100万的房子,负债70万。表面上这个人有100万资产,但去掉70万负债净资产仍然和买房前一样只有30万。

从这角度来看我国的净货币=M0+本外币存款余额-本外币贷款余额=48万亿,人均净货币只有3.43万。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存款减去负债如果达到3.43万元就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所以中国一共有多少货币,应该有三个回答:

1. 中国一共有7.98万亿的现金在社会和银行中流通,这些钱是银行印刷出来的。

2. 中国人民银行一共发行了29.88万亿的基础货币,这些钱是央行以外汇和商业银行抵押为根据投放到银行里的。

3. 中国所有企业和个人的存款加现金之和为188.47万亿,这些是银行通过反复的存款贷款派生出来的。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