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人民币持续贬值,把钱拿来买房是不是最划算?来看看这些忠告
近年来,或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手头的钱越来越不经花了,同样的钱能够买到的东西,比过去更少了。实际上,这就是人民币贬值对内贬值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钱越来越不值钱的现象,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多了,钱自然而然就不值钱了。那么,假如人民币持续贬值,把钱拿来买房是不是最划算?你会怎么做?
如果时间倒流到10年前,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买房毫无疑问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十几年来,全国各地房价都在涨,买房买得越早,就越赚钱。那些曾经把钱都拿去买房的人,如今大部分都已经赚得了盆满钵满了。
不过无脑买房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了,现在想要通过投资买房来实现财富暴涨,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许多地方的房价上涨空间都已经被限制住了,部分房价虚高的三四线城市,甚至还出现了房价下跌的情况,这表明房价的泡沫正在一点点破灭。
毫无疑问,即便人民币持续贬值,把钱拿来买房也不是最划算的,在未来楼市走势下行的情况下,与其把钱都拿去买房,还不如把钱都存到银行定期理财,至少本金不会有损失的风险,当然,如果你有收益率更高、风险更低的投资渠道,那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货币贬值我们似乎都不陌生,体感人民币一直都处在不断贬值当中,但贬值的速度有多可怕,你了解吗?二十年前用一百块能买一车大米,到如今只能买一袋。
根据相关财富算法,1978年的1万元,相当于今天的30.85万元!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普遍对于有钱人的定义是“万元户”,家里有三大件:电风扇,电视,洗衣机;后来,万元户逐渐不够看了,加之美国文化的流行,受到游戏“大富翁”的影响,我们出现了“百万富翁”,源自英语“Millionaire”。然后我们迈入了21世纪,迎来了房价飞涨的2005年,到了期初随便一套北京的小房子都要100万的时候(是不是看到这个数字还觉得感动),我们对于土豪的定义脱出了英文的限制,出现了“千万富翁”;自从2008年之后,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几百万想北京买房?妈耶别做梦了好么?千万资产就够北京一套房的哦乖乖!然后我们对于有钱人的理解就挣脱了数字的限制,变为中国特色的 “土豪”
那么,人民币的不断贬值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
首先,人民币的贬值对留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各种费用开销也被迫涨涨涨。另外,海淘族也深受其扰,原本通过海淘能省一笔不小的费用,但人民币贬值让海淘变得越来越鸡肋。除了这些,旅游市场火爆让出境游的价格趋于平价,甚至有的低于本地游。但是汇率依然是一个大头,信用卡消费支持银联固然是好事,但是人民币贬值会让游客们在外国旅途中花费更多的成本。
总之,人民币汇率对大家来说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也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备受世界关注,人民币是贬值还是升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投资界人士来说,更是需要随时关注政策动态及汇市走向。最近雄安房子被炒出天价,各地炒房团皆想从中分得一杯羹。那么人民币的贬值,对于当前炒房热的社会状况下,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人民币贬值,一石击起千层浪。虽然央行表示是为了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但仍引起了国际社会及外围市场的显著反应。有一种观点颇有市场:人民币贬值,会导致外资流出,也会使资产估值降低,必定冲击中国楼市,甚至可能长期拖垮中国房价。
理论上分析,本币升值有利于吸引外资流入,而贬值则可能导致外资流出。房地产属于资产品,所以当本币升值时,外资投资房地产的积极性提高,比如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几年的日本、1997年之前几年的泰国、2005-2007年的中国大陆,会推高房价。当本币贬值时,外资出逃,比如1990后的日本、1997年后的泰国,房价大跌。
不过,单从外资进入情况来看,中国不同于当年的日本和泰国。因为我国外资进出都需要审批,即便是2007年人民币升值6.9%(历年最高),股市与楼市皆火爆,外资收购中国物业的热情很高,但实际进入中国房地产业的外资规模非常有限。除了资本项目管制之外,还与当年的房地产“限外令”有关。因此,外资进来时,难以明显助涨房价,外资流出时,也难以明显助跌房价。
1985年至1988年,三年多时间,日元兑美元狂升超过五成,导致大量的国内外热钱进入楼市,催生出史上罕见的房价大泡沫。而我国2005年到2015年,十年时间人民币兑美元只升值二成多。其实,外资对于国内所有资产价格的推动作用都较小,对房价更不值一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泰国,经济与金融本身出现病症,同时又被索罗斯大肆做空,况且外汇储备太少,导致泰铢最后崩盘,大幅贬值,从而引发股市、楼市、金融危机。而我国目前虽然经济增速相比此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仍不失稳健;外汇储备虽然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有所减少,但仍为世界最多。况且,我国资本项目尚未放开。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之下,未来人民币走势不会失控。既然如此,何谈房价因此而暴跌?
从中长期效应来看,人民币兑美元适度贬值,有助于促进出口,从而有助于经济稳增长,而经济转强之后,自然利好股市和楼市。从短期来看,近日的突然贬值,引发了国内外资本市场恐慌情绪,难免冲击股市,并影响人们对于楼市的心理预期。
当然,从短期层面来看,对楼市主 要有三点小利空。一是少量外资可能将从国内楼市流出。二是持有美元外债的开发商的融资成本将提高。三是少量国内资金去国外购房或开发项目积极性将有所提升。不过,这三个因素影响十分有限。
总体而言,人民币贬值确实小幅利空中国楼市,但影响程度很小,不会造成下半年,甚至中长期的楼市低迷,更不太可能压垮房价。
人民币贬值,并不意味着你的财富就是在缩水。下面介绍下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助你化险为夷,实现资产的保值。
理性消费:
同样的货币,买的东西没有以前多了。特别是海外代购、奢侈品的粉丝们要控制自己了,能少花点就少花点,毕竟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额。可买可不买的就不买了,这样下来就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花费。
理智房市:
虽然一直都说房价要降,可就是不降,反而从没有停止过,随着人民币一直再涨。股市下跌,一些资金就会流向房产;人民币贬值,房价将会降?目前不一定,不要急着出手,耐心等待、积极观望才是上策。所以不要恐慌的大量抛售或疯狂的购买都是要避免的。
关注汇率,美元理财:
人民币下跌,可以考虑美元理财。一方面,增持银行 账户的美元资产;另一方面,购买美元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的同时,要时刻关注汇率,密切注意其走势,制定好风险防范对策。
避开高债,出口强音:
人民币贬值会拉大 出口的需求,同时对进口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虽然我们买别人东西贵了,但我们出口的竞争力强了。服装、棉花、这些出口型行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而航空、汽车、金属领域依靠进口的行业成本上升,会增加负债,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所以投资时要避开这些行业。
以稳为主:
对于投资者来说,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其底线是财产不缩水,因此投资的方向适当规避贬值风险。投资时选择起伏波动小、预期收益高的产品。不盲目跟风抄外汇和黄金,非专业人士不要触碰与外汇及汇率相关的理财产品。
不要大量购买黄金:
即使黄金的保值效果很好,也不要大量的购买,要守住底线。目前的黄金处于熊市,而且美联储的加息还悬而未决,所以金价的涨跌也不确定。可以等加息点稳妥后在决定购买与否。如果一定要购买,暂时要买入少量的黄金,不可太多。
查看原文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houjibaidu@baidu.com
文:阿慧
现今社会,很多人有了钱以后都会选择买房子,而随着这些人对房地产的热爱,导致房地产行业发展蒸蒸日上,楼价日益高涨。这时候,早买房和晚买房的人又会产生不同的心理。那些早早买房的人更能体会到房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为他们带来的好处。
估计大部分人都知道通胀是什么意思。其实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贬值意思差不多,都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了需求量,钱币增长速度超出了社会财富造就的速率,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物价的上涨,钱变得不再值钱,你的流动资金出现缩水的现象。
近几十年来,虽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提升很快,从1990年的0.81提升到了2017年的2.02,但是货币供应量更快,所以通货膨胀就可以理解了,经济增长过快,资金流动速度也会加快,那么通货膨胀的速度自然就快了。
有人说,人民币除了增值,其实相对而言并没有实际价值。通货膨胀和人民币贬值是相伴而生的,通货膨胀也是造成人民币贬值的原因之一。供过于求,自然会贬值。自从人民币开始贬值,人们便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钱保值。
人民币贬值自然是大家不想看到的局面,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会有人因为人民币贬值而暗自窃喜,而这些人也是人民币贬值的最大赢家。而这些人通常在银行有借款,一旦通货膨胀发生,那么他们的实际负债金额就会大幅度降低,为什么这么说,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你在10年前,从银行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当时你每个月需要还600元的房贷。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600元和现在的几千元差不多,对普通家庭而言也是很大的一笔钱。但是,放在现在,你仍然需要每个月还银行600元房贷,不过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600元对一个家庭而言还多吗?
所以说,同样是600元的房贷,放在10年前和10年后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说,如果发生通货膨胀,你的实际负债价值会出现缩水。另一方面来说,借的钱比还的钱值钱的话,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变相的收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通货膨胀的特点,所以在发生通货膨胀以后,他们会选择将银行的存款提取出来,然后投资可以保值的商品,使自己的财产可以利润最大化。过去,人们可能会选择买房,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将出现新的变化,供过于求导致的房地产泡沫也许会破裂,所以未来我国的房价将不会大幅度增长或者下跌,投资房地产已经不是让财富保值的好办法。
既然购房已经行不通,很多人便转向其他投资领域,比如黄金、珠宝、债券股票等等,这些投资领域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其实目前看来,这些领域还是可以实现财富保值和增值的,如果你有条件,可以去购置一些。
其实,投资只是利用闲置资本实现财富的升值和保值,要想使财富更快增加,不如发展自己,选择创业。提升自己的实力,发展自己的道路,才是实现财富源源不断的最好办法。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由企业先锋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
周一(8月5日)亚市早盘,离岸、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双双跌破7关口。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超过200点。
北京时间周一上午9:16分左右,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关口。随后进一步扩大跌幅,日内跌幅一度超过1000点。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盘中最高触及7.1105,刷新2010年以来最高。
随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也跌破7元,最低报7.0246。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现报7.0225。
“灵魂拷问”:为何很多人害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破7?
人民币汇率7这个关口,检验的是市场的信心:低于7,说明人民币汇率总体处于可控稳定范围;超过7的话,说明跨境资金流动、进口以及外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动荡。
其实7和6.9或者7.1,从汇率上看,没多大差别,他们之间的差别,最重要的是一个心理价位和市场行为。
人民币汇率其实也遵循这样一个心理逻辑,只要汇率控制在7以内,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都不会太大,而一旦突破7这个心理关口,那市场就会认为人民币在未来将会有很大的贬值余地,而市场也向来都是追涨杀跌的,一旦人民币突破7这关口,就会有很多资金对于人民币进行做空,到时我国的汇率管制甚至有可能会失灵,一旦外汇管制失效,那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就会大幅上升。
2017年5月26日,央行首次启动中间价逆周期因子,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持续趋势走强,人民币篮子汇率也随即触底并强势反弹;至2018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2017年5月的6.88升值至6.44后,央行宣布暂停逆周期因子;之后数月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升至6.2-6.3之间。
2005年7月,我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自此拉开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序幕。而浮动汇率一出,使得中国几十年来的增长红利得到释放,人民币一路升值。到2008年8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从8:1升值6.8:1附近,升值幅度高达15%,在7关口附近徘徊。
人民币“破7”是好事or坏事?
1)谭雅玲:人民币“破7”是好事还是坏事必须论证清楚
对于人民币未来的走势,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7月中旬指出,要从市场的角度去评估汇率,这样企业的准备性会相对充分一些。同时对人民币“破7”是好事还是坏事必须论证清楚,如果过去太敏感,应该淡化其敏感度。
谭雅玲指出,人民币波动的区间跨度会越来越大,对企业的考验也越来越大,要从市场的角度去评估汇率,这样企业准备性会相对充分一些。
2)盛松成:目前人民币汇率破“7”弊大于利
原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5月份发文则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破“7”弊大于利,汇率如跌破关键点位,可能对市场信心带来较大冲击,加大资本外流压力,甚至有可能在未来中美经贸谈判中“授人以柄”,使问题更复杂,导致贸易摩擦升级。
目前,美国并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事实上,人民币大幅贬值也是美方所不希望的。更何况,我们无法持续地依靠低廉的价格获取竞争优势。放任人民币贬值,难以激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当然,也不应该放任汇率大幅升值,也应避免在升值方向上人民币汇率的超调。
当前,我国央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促进了我国内需增长,本身利好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及GDP增长,同时有利于国内防风险、促改革、稳增长,也有利于避免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导致负面外溢效应。
人民币贬值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人民币贬值,一般包括主动贬值和被动贬值。人民币主动贬值一般是国家根据现行宏观经济情况,由中国中央银行主动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来反映贬值情况,主动贬值是国家宏观经济手段,在大局上,对我们多数人来说有益无害。人民币被动贬值,一般是指他国货币(一般指美元)大幅度升值后,从而导致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自动调升(被动调升),以至于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弱而贬值。下面从我们老百姓(个人或者相对于集体的个体)的角度分析下人民币贬值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受损或受益)。人民币贬值,有如下几类人(行业)的利益将受损:
(1)、股市的股民。其实,人民币与A股的走势多数高度相关。如果人民币贬值,很多人都会考虑把钱换成美元,这样可能导致A股快速下跌。这是由于,人民币贬值会引发本币资产估值下降,导致金融业(含房地产)的相关板块走弱,以至拖累整体大盘面下跌,股民受损。在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就会将导致热钱流出,A股所处的资本市场迅速趋紧,导致股民受损。再次,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会使境外融资企业因负担较重的财务负担,从而使相关股票估值下降从而“割肉”销售。
(2)、出境一族(出国旅游或者留学生)。对于出国游玩或者留学美国的学子而言,就意味着同样的人民币,所换取的美元比以前少了很多,将造成出国一族的资金紧张。对于这部分人,可采取先购汇,即考虑在出国前就兑换好全部需要的现金(美元)。也可带上几张信用卡(银联、VISA及MasterCard三张)以便使用,因不少人出国旅游喜欢刷信用卡购物,如果人民币在贬值,使用以美元结算的信用卡相对划算,延期还款反而还能够少还点钱。使用以人民币结算的信用卡,如果人民币继续贬值,将会还更多的利息。
(3)、中国海淘族。近年来,海外代购市场异常火热,从境外海淘的商品价格一般会比在国内专柜购买的便宜1/3左右,有的甚至能便宜一半,这也是不少海淘族舍近求远的原因。不过,若人民币贬值,很多海淘族会“亏了”,比如,从海外购一原来价值1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80.18元)的商品,若人民币贬值50%(夸张说法,便于理解)后,则需要付1360.36元人民币才能买到。这就像原来3元一斤的白菜,人民币贬值后要付6元才能买到,明显是不利的。当然,这时对于老外来说,淘中国产品将是有益的。
来源: 亚汇网
适度的货币贬值对于国家是好事,通过货币适度贬值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大部分的人产生一种焦虑,这样焦虑不仅带来的把钱的运转速度加快,还可以让人的神经更加紧张和危机感,会更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
对于地方和企业更是好事,这些地方和企业的债务就会稀释,等于为其减少融资的成本,特别是在货币贬值下的贷款利率还在下降,这就更加地可以从中获得收益。从目前的社会平均基准收益率8%来分析,可利率(企业债券)却是只有3%多一点,也就是假如100万亿债务就可产生8万亿的利润,而利率成本却是仅3万亿,多出来的5万亿就是企业得到的红利。如果没有通货膨胀,不仅基准收益率会下降,利率还会上涨,或许差额就只有2~3万亿,而不是5万亿的巨额利润。
对于中产以上的居民,在货币贬值中又会得到什么?我国居民财富中房地产占比达到了70%以上,如果以居民总财富400万亿计算,那么至少会有超过280万亿的固定资产财富,这些财富中还包含着50万亿的按揭贷款。每次在货币贬值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现象。每当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出现了上涨,那么这种货币贬值对于有房一族也是会带来不断财富增值的好处。可是,房价不可能无限制地上涨,特别是这次疫情带来的量化宽松和货币贬值,却是没有很好地体现在房地产的价格上,而这种房价不涨反跌的趋势一旦形成,那么货币贬值也是对有房一族或中产居民带不来什么好处。
那普通的老百姓呢?如果财富分配按照28定律,400万亿的财富中需要11.2亿的居民才拥有80万亿的财富,人均财富仅7万元。既买不到城市里的房产,也不太敢去炒股,最后只有放在了银行。可是,一旦货币贬值加速,银行利率根本就跑不赢货币贬值。如果以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10%以上,而存款利率才4%来分析,也就是每年至少要贬值达到6%。等同于10万元年初存入了银行,到了年末虽然拿到了10.4万,可是的货币稀释中只值9.4万元,其中的0.6万元消失了,这还能算是好事吗?而唯一的寄托就是需要收入待遇会快速增加,这样等于是带来的好处吧!
总之,货币量化宽松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切菜,也容易切手。不是每一个群体都可以从中得到实惠,正所谓有得必有失,只是你是站到了得的一方,还是挤在了失的一方。可如果以后的货币贬值连房价也起不到上涨的趋势,那么失的一方更会是人满为患。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生活中用的到钱的地方很多,柴米油盐,娱乐休闲都需要花费,所以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是虽然我们每天都接触到钱,但人民币作为一种货币的升值和贬值,普通百姓们却很难感受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人民币作为通用货币,它的作用在生活中是置换商品,人民币的汇率是货币兑换的算法,体现在人民币和其他货币的兑换比例上。如果人民币真的升值,同样数目的人民币就能够兑换更多的其他货币,如果贬值就只能换更少的其他货币。应用场景的不同,导致人们对人民币汇率的不敏感。只有经常出国的人,由于有兑换货币的需要,才会感受到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如果只是有小范围的波动,货币兑换也不多的话,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最近来说的话,人民币贬值还是很明显的,仅仅半个月就贬值2000点。直观一点就是,同样是1万美元,在人民币贬值之后,你需要多花2000块钱才能兑换,这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小编即便说的直观,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那么人讨论,因为买菜都是用的同一种货币,并不需要理解汇率的意义。如果要兑换的货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不大的话,就更加不会感觉到贬值和升值了。
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是要和外国货币对比出来的,需要通过汇率来体现,真正能够影响到的反而是物价,物价上涨才是老百姓最先感受到的变化。比如很多进口商品的价格,或者是服务价格都会上升,这就是人民币贬值的原因。如果不是因为供求关系和商品内在价值的变化,价格一般都不会发生变动。但是现在有不少东西都发生价格上涨,就会让老百姓花更多的钱来买。人民币对内贬值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但也有通货膨胀的因素在其中,而对外贬值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自然也就感受不会很深。
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其实都不如今天苹果和猪肉多少钱一斤来的直观,这才是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不过如果你是要出国读书或者是旅游,就能够从货币兑换中感受到升值和贬值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其实就那么一亩三分地,关注的人自然会关心,接触不到的人也不会主动接触。
本文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光大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于6月19日在光大证券2019年中期策略会上演讲的记录整理稿。作者在演讲中阐明了在当前的贸易战背景下,汇率是如何进行调整并影响宏观经济的。今天重温此文,有助于我们理解眼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逻辑与后市。
贸易不确定下的宏观新平衡
就中国经济宏观平衡,市场尤其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内部是消化过去累积的债务和房地产泡沫问题,涉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周期下半场调整;外部的突出问题是应对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
今天我想对贸易摩擦如何影响经济内外平衡及可能的政策含义谈一点最新的思考。
关税是美国贸易保护的手段也是目标
首先我们了解下美国本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第一是从多边回到双边,特朗普政府认为在WTO机制下美国吃亏了,双边谈判方式对其更有利;第二是贸易保护从普通的商品贸易领域扩大到科技领域;第三是关税对特朗普政府而言不仅是手段,也是目标。前两个应该比较清楚,第三个特征需要一点解释。
我们可以把美国的税收制度总结为“对进口不征税、对出口征税”,即进口关税较低,但出口生产企业的利润要缴税。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则是“对进口征税、对出口不征税”,比如增值税出口退税。
美国认为过去几十年自己在这方面吃亏了,所以2016年总统大选时,共和党提出边境调节税。边境调节税说起来很复杂,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所得税和关税来模拟类似于其他国家的税收制度——对进口征税、对出口不征税。但不像其他国家以流转税为主,美国以直接税为主,边境调节税违背了WTO法律,争议很大,落实不容易。
但这一理念仍然存在,一个体现就是要增加进口关税。所以近年来我们看到一旦美国与其他国家发生纠纷,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对进口加征关税。
我们观察到美国对进口商品征税的威胁,不仅针对中国,也包括欧盟、日本、印度、墨西哥等许多国家,这与共和党反思美国的进出口和国内税收制度有关。考虑到特朗普政府这样的理念,未来几年美国总体的进口关税水平可能要上升。这个判断对我们看全球的贸易与金融有重要含义。
那么如何看关税和更广意义的保护主义对经济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看这个问题。
短期内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是顺差国,加征关税对中国是需求冲击,出口受到影响;美国是逆差国,进口大于出口,关税提升进口商品价格,主要是供给冲击。
中期内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中美两大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处于关键位置,关税的冲击直接的体现是重复征税。关税不同于增值税,后者对附加值征税,关税对总价值征税,这使得全球产业链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进口关税导致重复征税。全球价值链的调整需要时间,会带来供给和需求双重冲击,对全球经济来讲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
长期来讲,如果中美市场分隔,国际贸易萎缩,竞争下降,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我们参与美国市场,对我们最重要的帮助不是出口需求(我们可以有其他出口比如一带一路国家),而是通过参与全球竞争程度最充分的市场,促进中国企业提高供给效率。当然美国也会受到影响,对双方都是不利的。
以上是三个维度,我不太相信中美完全脱钩,所以我主要从经济周期和全球价值链冲击的两个维度,结合当前的内部经济环境尤其是金融周期的调整谈谈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汇率是传导的载体也是结果
首先看看去年6月份美国第一次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以来的贸易的变化,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从其他国家进口上升,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累计值现在似乎又回到原点(图1-2),直观来看这是符合理论预期的。
图1: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
资料来源:Wind
注:为当月值相对于2018年6月的累计变化
图2: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基本不变
资料来源:Wind
注:为当月值相对于2018年6月的累计变化
20世纪30年代贸易战以后,经济学反思关税问题。1936年美国经济学家Lerner提出对称假说,认为对进口征税等同于对出口征税,贸易量会下降,但贸易差额不变,一个重要因素是汇率升值,抵消关税增加的影响。
当然,贸易差额还受其他因素比如双方经济状况,但汇率是其中的关键。
我们看看进口关税如何影响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如果汇率不变,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美国的消费与投资需求转向国内替代品,这是美国国内部分人认为加征关税有利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逻辑。但如果美元升值,美国的商品变贵,需求会转向为国外产出,就会抵消关税的作用。关键看美元汇率升值幅度,是部分抵消、完全抵消还是甚至出现超调。
关税对物价的影响,跟汇率也有关系。近期有很多关于美国加征关税的成本有谁承担的讨论,包括NBER的研究似乎指向主要由美国消费者承受,但其测算对比了去年相关数据,可能存在偏差。去年下半年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合约可能是在加征关税前定好的,加关税后必然是在合同价格基础上增加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但关税增加后,新的贸易合同价格就要看进出口商双方的博弈了。
这和汇率有很大关系,如果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商就更愿意或者更有能力接受较低的美元价格,美国消费者面对的成本就不会上升。
延申上面的逻辑,美国政府征收的进口关税由谁来承担?汇率不变,进口价格上升,则是美国消费者承担;如果美元升值,则更多是由贸易伙伴的出口商承担。
综合来看,增加关税的影响不是一面倒的,汇率是关键变量。美元升值有利于抵消关税的成本影响,有利于美国消费者,但不利整体经济增长;如果汇率不变,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消费者面对的成本上升。以上是美国加征关税对美国的影响。
中国作为顺差国,加征关税主要体现为需求冲击。按照IMF的研究,中国出口对价格的弹性系数在1.0-1.3,假设最坏的情况发生,特朗普政府对所有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额外征税25%,或减小中国对美出口25%-30%。中国对美出口占GDP约4%,进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约1个百分点。
这是静态分析,没有考虑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对冲影响。中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是20%,假设其他国家货币汇率不变,人民币对美元贬值5%便可以抵消25%关税影响。但这还不是完全动态的分析,其他国家货币也可能跟随人民币对美元贬值,部分抵消人民币贬值作用,进而需要人民币贬值幅度更大才能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汇率的变化。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近8%,但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有效汇率小幅贬值约1%,这说明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是升值的(图3)。到目前为止汇率变动基本符合一般的贸易模型所隐含的需要贬值幅度,以抵消关税加征影响,且没有带来竞争性贬值,汇率的调整是有序的。
图3:贸易摩擦以来: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
资料来源:Wind
这里要讲一个逻辑,美国加征关税、人民币汇率贬值并不是贸易谈判或者双方博弈的工具,作为逆差国,美国加征关税必然带来美元强势。从微观来讲很直观,美国增加关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需求下降,中国出口商获得的美元下降,外汇供求的变化导致美元对人民币升值压力。
从宏观经济平衡来讲,贸易顺差还是逆差取决于储蓄率和投资率之差,而这从中期来讲取决于人口、技术进步等结构性变量,加征关税改变不了这些更基本面因素。从进口和出口这个角度来看,关税增加打破了过去的平衡,这其中必须有一个变量来抵消关税对进口价格的影响,这便是汇率(图4)。
图4:美元升值是美国增加关税的结果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当然,现实中汇率变动要看汇率机制。在浮动汇率制下,名义汇率变动就能起到抵消关税的作用,但如果人为地阻止汇率的调整,比如维持人民币与美元固定汇率,这个调整还会发生。名义汇率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实际汇率贬值通过一般商品价格下降来实现;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通过商品价格上升来实现。在汇率固定的情况下,美国增加进口关税给美国带来通胀压力,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总之,只要加征关税,必然会通过汇率有所体现,要么是名义汇率要么是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的调整降低经济的摩擦,实际汇率的调整慢一点,对于经济的影响大一些。
汇率虽然是一个结果,但不代表就没有问题,有两个因素可能带来汇率超调并放大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一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许多国家有美元债务,美元升值加重债务人的负担,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往往不是清洁浮动的,容易出现超调。二是进口关税是针对总价值而非增加值征税,在全球产业分工非常细的情况下,进口关税容易导致重复征税。因此如果单纯靠汇率调整来对冲加征关税影响的话,汇率受到的冲击可能就比较大。
2000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非重要位置,圆形大小代表出口附加值的大小。2000年全球价值链的两个中心是美国和德国,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比英国、法国要小,甚至比韩国还要小。但到了2017年全球价值链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中国和德国成为中心,但德国的贸易量很多是欧盟国家内部、同一个货币区发生的,其影响被高估。总之,美国和中国是现在全球价值链的两大中心(图5-6),中美两国发生贸易摩擦,影响远超两个经济体本身,对消费、投资、全球价值链都会带来冲击,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很大的风险因素。
图5:2000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非重要位置
资料来源:Meng et al (2018),圆面积大小表示出口附加值大小,每一对交易的总量使用连接线的粗细表示,光大证券研究所
图6:2017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关键位置
资料来源:Meng et al (2018),圆面积大小表示出口附加值大小,每一对交易的总量使用连接线的粗细表示,光大证券研究所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中美贸易摩擦给全球贸易和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大,不利消费和投资需求,并非出口进口那么简单。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对预期的影响有关,我们要考虑到宏观政策可以起到的对冲和稳定作用。
逆周期调节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如何看逆周期调节?按照上述的逻辑,未来几年美国贸易保护尤其加征关税会成为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趋势因素,而且不仅仅针对中国。加关税的直接含义就是带来强势美元,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叠加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容易导致汇率超调。
对全球而言强势美元的宏观含义,简单来讲就是紧信用、松货币。导致全球紧信用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新兴市场美元债务偿还负担上升,二是美国私人部门负债是美元,而资产多通过直接投资采用对方货币计价,美元强势会带来美国私人部门净资产下降。信用紧缩会带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放松压力,以对冲其对经济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财政扩张空间受限,宽财政会反过来加大美元升值压力,所以加征关税对美国的政策含义是紧信用、松货币。
对中国来讲,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在金融层面也有紧信用的效果。中国的非政府部门是对外净负债,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增加债务人的还本付息负担,紧缩其信用条件(图7)。非政府部门的美元负债主体主要是房企和国企,所以汇率贬值带来的紧信用作用主要在这两类企业。
图7:中国:汇率贬值有紧信用作用
资料来源:CEIC,2014年以前中国外债数据采用世界银行口径
图8:叠加金融周期下半场信用自主紧缩动能
资料来源:Wind,CEIC,BIS,作者绘制
我们在思考逆周期政策应对的时候,还要关注金融周期下行期调整这个大环境,在高杠杆的情况下,链条崩的很紧,信用有自发紧缩的动能(图8)。同时,房地产已处在高位,像过去依靠房地产抵押品的角色再来一次大的信用扩张,不太可能。图9比较了中美日三大类资产市值对GDP的比例,中国房地产市值对GDP比例非常高,坚持房住不炒,降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是政策的大方向。
图9:作为信用抵押品的房地产已经在高位
资料来源:Wind,Zillow,第一戴维斯,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等,光大证券研究所测算。日本的房地产/GDP为2015年数据,其余皆为2017年数据。
结合贸易摩擦加大经济周期下行压力,和金融周期下行期去杠杆的大环境,我们如何看待未来的宏观政策组合?两者在信用方面相互矛盾,经济周期下行要宽信用,金融周期下行要紧信用。但“松货币”、“宽财政”是共同的政策方向,有利于稳增长、去杠杆。由于贸易问题我们还要考虑汇率的因素,简单来讲,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更有效,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更有效。美元是浮动汇率制,所以货币政策更有效,中国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财政政策相对更有效些。
目前形势和2008-09的外部冲击比,有一个差别值得关注。当时经常项目顺差对GDP比例接近10%,扩大内需(带来进口增加)的空间很大,现在经常项目顺差对GDP比例已经很小(图10)。在出口受打压的情况下,单纯靠扩大内需来稳增长,可能很快带来经常项目逆差。因此,虽然财政政策有很大空间,但不能完全靠财政扩张,汇率调整作为关税加征的结果,我们不应该阻拦,要增加汇率形成机制的灵活性,让市场供求发挥作用。
图10:经常项目平衡是新外部约束
资料来源:Wind,数据为四季度滚动平均,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
宏观新平衡的三个维度
基于以上分析,我想谈谈贸易不确定环境下宏观平衡的三个方面。
第一、宏观经济的短期平衡要求美国“松货币”,中国 “宽财政”。
短期内,美国作为贸易逆差国,中国作为贸易顺差国,美国加征关税的必然结果是美元升值和人民币贬值压力,从贸易渠道来看,汇率变动是经济在面对关税冲击的自我稳定机制的一部分。因为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角色,强势美元对全球有紧信用的作用,在金融渠道对经济增长不利,政策如何进行逆周期调节?考虑到美元汇率自由浮动、货币政策的效率较高,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财政政策的效率较高。
图11:短期:宏观政策新平衡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贸易的不确定性带来汇率超调的风险,6月中旬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也提示,如果贸易摩擦继续恶化,可能会触发全球货币竞争性贬值。上述的政策框架在汇率上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机制:加征关税带来美元强势,美国放松货币政策,有利于缓解美元升值压力;对中国来讲,宽财政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提升经济平衡所要求的均衡利率,降低人民币贬值压力。财政扩张增加非政府部门的净资产,有利于去杠杆,促进金融周期下行期的有序调整,也有利于避免汇率超调的风险。
第二、全球价值链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是新挑战。
美国和其贸易伙伴的争端涉及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的问题。从微笑曲线来看(图12),20世纪70年代比较扁平,附加值分配比较平坦,但随着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留下的是高端服务比如研发、设计等,中间的生产、物流环节进入新兴市场,对全球来讲是效率提高,但我们需要关注隐含的结构和分配问题。对美国而言,这样的价值链产生的高附加值被少数人垄断,一般的产业工人不仅享受不到知识产权垄断带来的价值,反而工作机会被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
图12:全球价值链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讲,也受害于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过度保护,尤其是一些商业模式、品牌带来的是先发垄断优势的挤压。知识产权收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费,另一种是股权投资。过去几十年中国是少数有能力抵抗美国“知识产权”垄断寻租的国家之一,和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我们庞大的市场规模是一个优势,中美多通过合资来实现合作,而不是通过按件收费。但这一模式目前受到挑战,这不是说简单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如何实现利益平衡,互利共赢的问题。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创新,另一方面过度保护尤其是不是基于真正创新的垄断会导致过度寻租,反过来不利于创新。
总体来讲,加大对知识产权、品牌等无形资产的保护,有利于美国在全球价值链获取更大的收益,宏观层面的一个直接含义是支持美元汇率。由此导致的强势美元对应的美国传统产业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和内部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其他国家尤其新兴市场经济体贸易条件恶化,这个分化失衡是难以持续的,虽然我们现在难以判断最终的调整路径是怎样的。
第三、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均衡利率与汇率。
应对贸易摩擦,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推动结构性改革,这方面政策层面有很多阐述,市场也有很多讨论,举几个例子,首先是竞争中性加对外开放,越有贸易摩擦越要加大对外开放,同时对内竞争中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二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科创板的推出、发展普惠金融,这些是增量改革,还有存量改革,即化解不良资产。三是降低收入分配差距比如扶贫,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促进生育率回升。
这些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我想提示大家关注的是如何理解经常项目和汇率的关系。这些结构性改革的共同结果是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从宏观平衡来讲,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可能面临经常项目逆差,这对汇率是什么含义?
经常项目与汇率的关系需要从不同的时间维度看,短期内经常项目是外汇供求的重要因素,顺差推升汇率,逆差带来贬值压力。但从长期来讲,汇率和经常项目差额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个是价一个是量,共同由经济的结构性因素决定,比如说人口结构、生产率等。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中国的生育率回升,小孩多了、会带来过剩储蓄下降,结果可能是经常项目逆差伴随强势汇率。这个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好理解,其逻辑是储蓄率下降,资本的回报上升,均衡利率上升,吸引资金流入,对整个国家来讲,资金净流入必然对应经常项目逆差,同时带来汇率升值压力。
6.9377
6.9574
6.9646
……
近几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调贬,贬值到10年以来最低。离岸人民币汇率更是突破6.97关口,距离7也只有一步之遥。
很多人开始不淡定了,纷纷惊呼:人民币汇率要“破7”,汇率“保卫战”一触即发!
而在楼市这一端,更多的人问我,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人民币贬值破7,会不会加速房价下跌,就像当年日本经济危机一样,日元贬值资本出逃,房价直接崩盘?
保汇率还是保房价,对于世界各国来讲,一直都是一道难以抉择的单选题,选对了经济涅槃重生,选错了经济将一蹶不振。
那么人民币贬值背后暗藏了什么玄机?中国是否也存在二选一的抉择?人民币的“7”点位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这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1
汇率阴谋
现在来看,2018年马上就要结束,金融危机十年魔咒99.9%不会发生,但按照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依然是暗流涌动,人人自危。
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美国主导的毛衣战和加息潮。
毛衣战几乎影响了全球商品贸易流动性,而加息潮则让新兴国家的货币一直处于贬值压力通道上。例如前段时间土耳其货币不堪重压,里拉爆仓,经济毁于一旦。
反观美国,其实加息利率攀升,对市场发展压力也很大,前段时间美股高台跳水,特朗普甩锅给美联储,说我干点儿好事儿,你却每天就搞加息。
一唱一和,两者玩的不亦乐乎,而明眼人均能看明白:如果说特朗普是阳谋家,美联储就一定是阴谋家。尤其是美联储,这么多年以来,靠着美元霸权没少干割新兴国家韭菜的勾当了。
而且每次割韭菜的套路十分相似,就是先让你的货币升值,然后通过加息让你货币贬值,这一升一降,如果缺乏金融管理,货币政策判断失误就会容易把一个国家的货币搞崩溃。(这里有一个知识点需要铺垫说明一下)
本国货币升值,产品价格上涨,不利于商品出口,但有利于资本流入,同时货币升值会推升资产泡沫,例如房价。
举例:如果你现在有一个水杯卖5块钱,如果人民币升值,外国人买你的水杯就得花10块钱,他们和其他国家一比较,认为你这个价格太高,就不买了,这叫不利于商品出口,订单少了,工厂盈利下降,员工工资降低了。人民币升值之后,有钱人认为这个市场动力强活跃度高,有钱可赚,就纷纷把钱投资进来,房屋交易量高,房价顺势而涨。
本国货币贬值,产品价格下跌,有利于商品出口,但会造成资本大规模出逃,资本出逃抛售资产,会造成房价等资产的下跌。
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连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导致美元大幅升值。美元升值导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为了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就是割韭菜)。
于是美联储把目光盯在了具有巨大贸易逆差的日本身上。
1985年9月,美国逼着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要求各国抛售美元,让美元贬值,日元因此大幅升值,三年间达到了86.1%。
日元升值之后,日本政府没有考虑到货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而是坚决的选择了宽松货币,放松国内金融管制,刺激内需。
人们纷纷从银行借款投资到股市和房地产中,造成股价和房价飙升。而因为当初日本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90%,在低利率和流动性过剩的催动下,诞生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1990年,仅东京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
由于地价飙升导致了生产成本加大,本国企业纷纷外迁至东南亚地区,对产业发展造成了大规模的扼杀。此时的美联储还没来得及加息让日元贬值,日本政府就选择了激进式挤泡沫,决定保汇率弃房价,结果导致经济瘫痪。
同样的道理还在发生在东南亚身上。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大量日企奔赴东南亚投资生产,再加上东南亚生产成本低,成为了全世界的加工厂。
而当时的东南亚选择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美元涨他们涨,美元跌他们跌,结果美国玩套路,一个涨跌让东南亚产生了巨大的套利空间,索罗斯等一行资本大鳄顺势将其做空,资本大规模外逃,东南亚房价、汇率双双失守,经济瞬间毁于一旦。
2
中国式策略
那么无论通过日本还是东南亚,我们都会发现,如果国家货币和美元死死挂钩,美国都可以轻而易举的让你在不合周期的情况下发生货币动荡,造成经济危机。
这也是中国这几年拼命发展“一带一路”,让货币国际化的原因。
其实前几年,中国也活在美国的货币周期中。
你从图中可以发现,在2005-2015年之间,人民币相对美元一直在增值。有人说,是因为美国在08年遭遇了金融危机,经济缓慢复苏,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更加强势。
其实我认为,更多的应该是美国的阴谋论。
因为当年美国割东南亚韭菜时,东南亚货币升值,世界各国资本,工厂纷纷由东南亚转入中国。中国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依靠强大的人口红利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也让当时的美国十分不满,于是美国开始用同样的套路对中国下手。
先是想尽办法盯死人民币,让人民币升值,然后再想尽办法让其贬值,让泡沫落空,资本出逃加速经济下跌。
事实上,回顾这几年的中国也的确如此。
从2005到2015年,人民币汇率从8.26大幅升至6附近。
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各国投机资本纷纷进入中国淘金发财,投资股市楼市,促使老百姓加注买房,导致房价地价不断飙升,放大资产泡沫,挤压实体经济生存空间。
出口开始越来越难,人工越来越贵,核心人员逐渐流失,很多工厂像93年那样返流回东南亚地区,想想这几年多少工厂从中国流失了?
终于在2015年,美联储决定对中国下手:让升到顶的人民快速贬值,让催生出来的泡沫摔碎破裂。同年12月,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启动自2008年以来首次加息,人民币应声贬值。
其实这个时间有点儿早,因为2015年人民币并未达到实际高位,美国经济也没想象中那么健康。主要是2015年时,中国首次提出了发展一带一路政策,想让人民币国际化。美国无法容忍危及美元霸权地位的行为,早早把阴谋暴露了。
当美国认为中国会像日本、东南亚那样妥妥地因为货币贬值,资本出逃房价崩盘时,结果中国放了两个大招。
一是在已经有泡沫的基础上,又启动了新一轮房地产;二是出台了严厉的外汇管制。
就2015年启动的这轮房地产来说,如果单单是为了去库存,解决地方债务危机,也用不着拿这么长时间去完成任务。它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吸收资本。中国的做法就是驱赶资本进入房地产,等到时机差不多了,再用政策死死地把资本锁在楼市里,譬如多地的限售政策。
而外汇管制更过分,你在中国这么多年赚取的利润,如果16年没走,那么今年你一毛都汇不出去,老外们当时就傻眼了。所以李嘉诚当年不是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是如果他赚了最后一个铜板,前面的一车金子都就出不去了,这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人来说,无疑是最失败的资本运作。
把资本吸进楼市,用政策封锁住,这就是中国防止因人民币贬值而造成资本出逃的策略,所以在2017年年初大家还忧伤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的时候,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房价和汇率都被保住了。
但是代价也是很大的,高房价过分地透支了老百姓的生产力,被围堵的资金在楼市中发酵,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大家现在都能体会得到。
3
汇率的意义
中国用中国特有的方式对美国说,这个游戏我们也有自己的规则。
所以在今天,当美联储接二连三加息对中国施加压力后,本以为人民币会超贬下坠,我们却还是坚挺地死死守在“7”点位,这让美国人开始惶惶不安。
于是他们开始状告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开始编造中国阴谋论的谎言,开始用毛衣战打击中国制造2025。因为他们明白,如果人民币汇率一直稳定,各国对人民币的信心就不会动摇,一带一路无法阻挡,人民币国际化也无法阻挡。
接下来中国要做的,就是在发展一带一路的同时,去稳定情绪,去消化这个之前由人民币升值,货币过剩流动性生成的资产大泡沫。
例如让房价缓速回落,回到城市供需基本面;加大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老百姓工资收入;减轻个税,减少老百姓生活支出等等。
在其他国家,因为是自由市场经济,房价和汇率具有强关系:汇率影响资本,资本影响资产价格。而在中国,因为出台了外汇管制,资本就不可能大规模出逃,房产没有人抛售,在市场供需面,房价就不可能存在大规模下跌。
所以汇率对大家来说,7只不过是被炒汇者炒作出来的一个数字而已,6.99和7.01的性质是一样的。在这个时间段,切勿盲目听从媒体唱衰唱涨,人民币贬值,房价大跌?人民币贬值,财富缩水?
好像你能把钱花出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