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波动表

波动中枢上移“往返”7元一线 人民币汇率“弹起来”

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往返”7元一线 人民币汇率“弹起来”

□本报记者 罗晗

25日在岸人民币收盘价再度升破“7元”,已是本月内第三次“返6”。中间价26日也随之大幅调升至6.98元,创逾4个月新高。8月初以来,人民币双向波动特征加强,而近期波动中枢则出现上移,“破7”不再罕见。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破7”还是“返6”,都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正常表现,未来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围绕均衡合理水平上下波动。

波动中枢上移

2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调升266点,报6.9801元,创8月7日以来新高,升幅也创逾一个月以来新高。

中间价调升至高位,是因为市场汇率大幅升值。25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分别收涨252点、56点,双双升破7元。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客盘结汇需求增加所致。事实上,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国外客户及当地银行大多于12月25日或之前开始休假,此时企业结汇需求通常大增。往年来看,2017年12月25日、2018年12月25日,人民币汇率均出现大幅升值,在岸人民币收涨超百点。

经历一日上涨后,在岸人民币26日复跌,下行161点,收盘价紧邻7元,显示出人民币汇率弹性依旧。离岸人民币自本月12日“破7”以来,半个月之内四次升破7元,在岸人民币也以“每周一次”的频率三度“返6”。曾牵动市场神经的“7元大关”似乎不再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关口。这也意味着,人民币近期的波动中枢已经上移,汇率“往返”7元一线在近期呈现“常态化”特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四大因素支撑人民币“返6”。第一,11月PMI重返扩张区间,经济现触底回升迹象。第二,市场对人民币汇率信心增强。第三,总体来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保持平衡。第四,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国际资本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汇率弹性凸显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了“先升值,再阶梯式贬值,后双向波动”的过程。特别是人民币自8月初跌破7元后,双向波动特征明显加强。8月初,人民币一路跌破7元,但又于11月5日重返“6时代”,证明人民币并非趋势性贬值;11月至12月的回调,也表明人民币短期内并无较明显升值趋势;12月多次“返6”,则凸显出人民币的弹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无论是“破7”还是“返6”,都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正常表现,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在均衡合理水平上下波动。

 宽幅双向波动

明年人民币还有升值动能。温彬表示,从明年全年来看,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围绕在一个合理均衡的水平以较宽的幅度双向波动,比如在6.8-7.2元之间围绕7元上下运行。同时,需关注美国经济增长情况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以及由此造成的美元指数变动。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人民币汇率上半年在7元上下波动,全年在7元-7.10元区间波动。

中期来看,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人民币汇率存在两种情景。一种情景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下降,全球经济和风险偏好得到提振,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有望小幅升值至6.7元-6.9元区间。相反情景下,人民币汇率可能重回7.1元-7.3元区间。

展开
收起

人民币汇率波动是短期的临时性的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王一彤

本次疫情对人民币汇率将产生哪些影响?应对疫情冲击,为稳定汇率,我们有哪些政策选项?针对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管涛。

《金融时报》记者:疫情总体上对人民币汇率有什么影响?

管涛:疫情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要是心理冲击。其实,在境内闭市期间,境外人民币汇率已经跌破7。所以,2月3日境内重新开市,境内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补跌行情,但与境外差价迅速收敛,疫情对汇市造成的阶段性冲击已基本反映。2月4日,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则重新围绕7上下振荡。

《金融时报》记者:从历史经验看,疫情结束后人民币汇率将怎么走?

管涛: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非典疫情对国内外汇市场只是产生了临时性冲击,并未改变当时正在逐步积累的汇率升值预期和储备持续增加的大趋势。预计这次疫情对人民币汇率也将是短期的临时性冲击。随着疫情平复、影响消退,压力逐步减退,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双向振荡走势,由基本面决定人民币对外是振荡升值抑或贬值。

《金融时报》记者:为应对疫情稳定汇率,我们有哪些政策选项?

管涛:应对疫情对国内汇市造成的影响,关键还是坚持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通过增加汇率弹性,更好地吸收内外部冲击,发挥汇率对经济内外均衡的“稳定器”作用。要在情景分析、压力测试的基础上,拟定应对预案,不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宏微观审慎管理框架,避免汇市顺周期过度波动。

展开
收起

管涛:人民币汇率波动成为吸收疫情冲击的减震器

来源:一财网

原标题:人民币汇率波动成为吸收疫情冲击的减震器丨汇海观涛

作者:管涛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导、董辅礽讲座教授

随着疫情平复、影响消退,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双向震荡走势。从国内外经验看,疫情的经济影响将会是短期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基本面。故疫情过后,将由基本面因素决定人民币对外是震荡升值或贬值。

自今年1月20日晚中央批示坚决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势头以来,按照中央“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全国疫情防控工作逐渐拉开序幕。目前,全国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仍处于决胜的关键时期。疫情对人民币汇率有何影响?

受疫情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弱

突发疫情打断了去年底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升值走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新跌破“7”。节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交易价围绕7比1上下震荡。截至2月28日,汇率中间价为7.0066比1,(下午四点半)银行间市场汇率收盘价为6.9896比1,较1月20日分别下跌了2.0%和1.8%,今年以来累计分别下跌0.4%和0.3%。

人民币汇率重新走低,一方面反映了疫情发展及其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给境内外汇市场情绪造成的负面冲击。1月21日至2月28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累计下跌1402个基点,其中收盘价相对当日中间价偏弱累计贡献了1204个基点,贡献了中间价跌幅的85.9%。同期,23个交易日中,收盘价相对当日中间价偏强的交易日有8个,占到34.8%,远低于1月初至20日占比61.5%的水平。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际市场美元指数走强,给境内人民币汇率走势造成的显性影响。由于疫情向全球扩散,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弱复苏造成了较大不确定性,美元在欧洲经济继续疲弱、全球疫情扩散加速的背景下,扮演了传统避险资产角色。1月21日至2月28日,2年期和10年美国国债分别下跌了72个和103个基点。同期,ICE美元指数累计升值0.5%。其中,1月21日至2月20日,美指累计升值2.3%。之后,随着全球疫情扩散,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自2月20日起至28日七连跌,美指回调、升幅收窄。而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中“参考篮子货币调节”,就隐含着美元强、人民币弱的逻辑。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是弱势货币。1月21日至2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升值2.0%,高于同期美元指数0.5%的升幅。但今年前两个月,美元对人民币累计升值0.4%,低于同期美元升值1.7%的水平。也就是说,美元对人民币的升幅,与美元对英镑、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平均升幅近期略高,但与今年以来的平均升幅相比则总体偏低。

另一方面,1月21日至2月28日,万得人民币汇率指数下跌0.3%,远低于同期人民币对美元的跌幅。也就是说,人民币双边汇率的跌幅,远小于同期中国主要贸易货币对美元的平均跌幅。而且,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升值近2%,万得人民币汇率指数仍录得了1.8%的涨幅。

人民币汇率再破“7”,市场波澜不兴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先涨后跌,围绕“7”上下波动,却未产生新的市场恐慌。1月21日至2月28日,境外一年期无本金交割的远期(NDF)隐含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预期平均为0.3%,略高于今年初至1月20日平均0.1%的水平,但略低于去年10月11日(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意向)至今年1月20日平均0.4%的水平。

1月21至23日,市场曾经出现了一波“股汇双杀”。但节后,国内股市却走出了独立的反弹行情。经历了2月3日开市首日大跌后,在疫情防控取得进展和政策宽松预期,以及美股连创新高的影响下,国内股市大涨小跌、交投活跃(2月18日至28日沪深两市成交总量更是连续过万亿元)。到2月27日,上证综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收盘均收复了复市首日的失地,较1月23日分别上涨0.5%、8.0%和14.0%,较1月20日分别下跌3.4%、上涨3.8%和10.8%。

2月28日,受境外疫情扩散、海外股市大跌影响,国内三大股指收盘也出现了大幅调整,分别下跌3.7%、4.8%和5.7%,其中,上证综指重新跌至1月23日的收盘水平之下。但当天,因国际市场美元指数大幅回调,境内人民币汇率下午四点半和夜间十一点半收盘价均强于当日中间价,且均升破7比1。

上述情况显示,去年8月份人民币破“7”之后,汇市参与者更加趋于理性和成熟,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适应性和承受力大大增强。人民币汇率上下浮动,发挥了吸收内外部冲击(如疫情属于内部冲击、经贸摩擦属于外部冲击)的“减震器”或者“稳定器”的作用。

可以想象,如果现在还守着“7”这个心理关口,当前疫情防控中宏观调控的稳增长工作很可能被掣肘。从这个意义上讲,汇改不存在所谓“最佳时机”。去年8月份人民币汇率破“7”面临着对外经贸纷争的不确定性。如果选择此时破“7”,无疑又将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及其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

 经贸协议平息中美汇率分歧

疫情持续时间及企业复工进展,决定了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大小。疫情防控及其经济影响显现期间,将令人民币汇率阶段性承压。由于当前人民币汇率已处于均衡合理水平附近,故疫情造成的市场情绪波动将加大外汇市场震荡。但随着疫情平复、影响消退,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双向震荡走势。从国内外经验看,疫情的经济影响将会是短期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基本面。故疫情过后,将由基本面因素决定人民币对外是震荡升值或贬值。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8月初人民币破“7”,美方给中国贴上了“货币操纵国”的标签。但这次人民币再度阶段性破“7”,美方迄今却没有发表任何评论。这表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正式达成,为双方解决汇率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坚持汇率机制灵活和避免竞争性贬值,是双方达成的两个重要共识。汇率破“7”是疫情冲击产生的市场结果,且人民币多边汇率继续保持了基本稳定,今年以来还总体偏强。

但是,美国商务部2月3日发布新规,宣称拟对从“汇率低估”国家进口的商品加征反补贴税。这将导致美国商务部与财政部在汇率问题上的分权。如果两个部门在汇率操纵或者汇率低估问题上执行不同的认定标准,就有可能令中美双方的汇率共识再生变数。这一新规的发展动向,值得密切关注。

展开
收起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为4.4%

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0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举行发布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金融市场也出现了剧烈震荡,在这种情况下,数据显示中国外汇收支形势总体稳定,外汇市场表现出比较高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主要的衡量指标,无论从数量指标还是价格指标来看,都是有充分体现的。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

她说,从数量指标看,外汇市场供求保持了基本平衡。上半年银行客户的跨境收支呈现顺差,结售汇也呈现顺差。跨境和结售汇顺差体现了境内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的外汇收支状况是总体有盈余的。在外汇市场上表现出外汇供给是比较大的,这些盈余会到哪里去?从上半年表现看,主要是境外机构净购汇和银行增持外汇头寸。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半年外汇市场供求在各类主体之间自发形成了平衡。这是一个整体情况,其实在不同的阶段还是有所差异的,但境内和境外主体的供和需此消彼长,实现了自我平衡。

另一方面,从价格指标来看,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总体稳定。随着国内宏观环境和市场情绪的变化,人民币汇率表现出有升有贬,但总体还是表现比较稳定的。从双向波动看,1、2月份人民币汇率先升后贬,3月份有所震荡,5月份随着国际市场和一些其他事件的影响又有所波动,近期有所升值,双向波动态势明显。从汇率弹性看,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波动幅度是4.4%,这个幅度相对说比较稳定,显现出一定的弹性。总体上,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还是比较稳健的,上半年境内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交易价小幅贬值1.5%,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编制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小幅升值0.7%,同期新兴市场的货币指数贬值11.8%。

展开
收起

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国家外汇管理局:汇率波动很正常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7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2020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并答记者问。

王春英介绍,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汇率短期波动,主要还是市场力量推动的。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范围内保持了基本稳定。但是双向波动也是比较明显,弹性是加大的,但基本是稳定的。从几个数据看,今年汇率在贬到最低位的时候,接近7.2元,现在升过7元了,所以双向波动还是非常明显的。

分几个阶段来看:比如说疫情爆发初期,春节假期开市以后,市场情绪在汇率上有一个集中释放,随后在支持疫情防控措施推出的情况下,市场情绪好转,也带动了汇率回升。另外3月份国际金融市场有震荡,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推动美元上涨,非美元货币普遍承压,在这个时候人民币同步走贬,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向好,复工复产加速,人民币很快恢复回升,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5月下旬人民币汇率短期走贬以后,6月以来总体又有升值,近期又回到7甚至7以上,主要是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有所缓和,美元指数在走弱。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总得来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很正常的。

【来源:央视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展开
收起

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不改长期稳定趋势

来源:时代周报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引发市场关注。5月27日晚,离岸人民币汇率下跌约500个基点创下去年9月以来最低值7.196。进入5月份,人民币汇率走势就以贬值为主。以离岸为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从5月3日的7.087贬值至27日最高的7.176,贬值幅度为1.34%。而在岸人民币从4月30日开盘价的7.065至今,贬值了1.2%。

币值是投资者信心的一个标志,受到疫情影响,国际资本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信心有所挫伤,出于避险的考虑,转换投资标的也是正常的现象。同时,从国内来看,为了刺激和提振经济,政府债务增加和央行的宽松在一段时间内是可以预期到的,再加上一系列的降准降息,汇率下行也是必然的。另外,国际形势起伏不定也加大了我国出口的不确定性,这也是造成汇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1?3月我国贸易顺差仅为129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字超过了700亿美元。即便4月份我们的贸易顺差数据有所回升,但这还是停留复工复产之后对于存量订单的消化,出口的需求依然疲弱。

通过这些现状的分析,人民币汇率下降是有迹可循的,而汇率的下降对于我们经济社会还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从进出口方面来说,本币贬值,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我们出口品的价格,因而是有利于我们的外贸恢复,但是也会提高我们的进口成本,这会促使我们的外贸企业将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进口更多地国内化,以便规避币值下降对进口的冲击。

不过,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只是短期的趋势,在一定时间的下行之后,长期来看,它依然还会回归稳定和坚挺。

首先,虽然货币贬值有助于出口贸易,但是细观我们的外贸发展历史,我们从未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来促进出口,这是因为我们并不需要。在国际生产中,我们依然是具备成本优势的。当疫情过去,国际贸易逐步好转,我们的外贸创汇能力将会快速复苏,币值上扬水到渠成。

其次,看一个国家货币的长期形势必然要关联这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如今,国际疫情蔓延,许多国家社会生产停滞,而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复工复产,再加上政府的一系列提振经济措施,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改变。当疫情逐步过去,投资者信心恢复,中国依然将是海外资本青睐的重要投资绿地。

与一般的本币贬值情况相比较,我国的形势不尽相同,试观目前的国际经济状况,在几个主要的经济大国里,恐怕只有中国的疫情控制和复工复产情况是最为乐观,因而对于国际资本来说,在短期恐慌之后,还是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所以,我们也并不会陷入货币贬值—资本外逃—再货币贬值的恶性循环里。

综上所述,从短期的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会进入一个向下波动状态,但是综合分析长期因素,人民币币值长期稳定与坚挺依然可期。

展开
收起

人民币汇率波动将加大?目前这种可能性不大

来源:证券时报

今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超200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亦跌逾200个基点。人民币会否再次形成阶段性贬值趋势?从外资流动来看,目前这种可能性不大。

本周以来,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60.31亿元,5月以来已累计净流入208.97亿元。参考之前的经验看,北向资金的流出通常同步或领先于汇率的贬值,目前未有任何迹象。

海通证券认为,短期美国仍将维持超低利率政策,预计美元指数趋势上会向联邦基金利率靠拢,美元币值难以长期坚挺,预计未来人民币将有序升值,而人民币资产价值将有所凸显。

展开
收起

人民币汇率围绕7.1波动 “稳”仍是大概率事件

来源:第一财经

5月22日,2020年两会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随着全球市场波动率再次攀升,人民币汇率下一阶段走势如何?

截至上周收盘,美元/人民币报7.1395,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1474,美元指数报99.8。上周以来,人民币基本保持在区间波动的稳定态势,周一到周三维持在7.1以下,周四因贸易摩擦、中概股上市标准或趋严等消息影响,周四、周五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走贬。机构预计,中概股波动对汇率并无实质冲击,未来即期汇率大概率延续当前的区间波动走势,“稳”仍是大概率事件。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人民币汇率的表述未有改变,依然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增强双向浮动弹性”。“尽管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贬值,但对其他主要货币和CFETS一揽子货币有所升值。鉴于未来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的目标,以及今年经常性账户顺差可能小幅扩大等原因,预计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在7上下,相对稳定。”她称。

人民币“稳”仍是主基调

上周五(5月22日),风险情绪突然降温,全球市场抛售袭来:继亚太股市之后,欧洲股市全线低开低走,美国股指期货跌幅扩大。由于风险情绪降温,资金涌入美元、黄金等避险资产,美元对主要货币走高,从最低99.352上涨到99.774,涨幅0.36%。受此影响,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出现明显下行,最低点达7.1446,收盘报7.1310,较周四夜盘收盘下跌312bp,一周累计下跌315bp,跌幅0.44%。

不过,交易员普遍对记者表示,尽管不排除人民币可能释放贬值压力,但就整体基本面来看,人民币走稳的可能性比较高,短期内在7.2下运行仍是大概率事件。去年人民币“破7”后,美元/人民币并未突破过7.2的水平。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背景下,我国股市跌幅明显低于其他国家,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市场预期稳定。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具有“稳”的基础:4月贸易数据大幅好于预期,预期今年经常性账户顺差可能小幅扩大。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2020年4月,我国出口同比上升3.5%,较3月的-6.6%大幅回暖。

有观点提醒出口回暖的可持续性,特别是诸如服装、鞋类、家具、箱包、玩具、手机等主要商品的出口遭遇负增长,表明在当前海外疫情蔓延的形势下,国内企业面临外需疲软的压力仍然较大。但中国国内的复苏情况超出预期,“4月,工业部门继续引领疫情余波下的中国经济复苏步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超出市场普遍预计的1.5%,预计二、三季度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渣打银行中国高级经济师李炜对记者表示。

此外,中国资本项下仍呈现净流入的状态。4月,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上市股票189亿美元。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915亿美元,较3月末增加308亿美元。

中概股压力对汇率无实质影响

近期,市场普遍关注中概股面临的上市挑战,但机构普遍认为,这对人民币汇率并无实质影响。“尽管未来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的挑战加大,但人民币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中国公司在境外上市或退市不会直接影响中国的投资组合流动,因为这些‘中国公司’很多是在境外注册的,通过VIE(可变利益实体)结构间接管理在岸资产。”德国商业银行新兴市场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对记者表示。

摩根士丹利预计,将有更多美国存托凭证(ADR)将赴港股市场二次上市,或退市后在A股的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当前符合港股二次上市的ADR约30家,港股市场在流动性承接方面并无太大压力。而这一方面并不会影响人民币汇率。

周浩还提及,短期内尽管隐含波动率可能攀升,但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管理将降低实际汇率波动,他预测,2020年底美元/人民币汇率为7.1。

下一阶段,美元走势更值得关注。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超预期,加之贸易摩擦的影响,导致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指数上周四上涨,逼近100大关,结束三连跌。但机构普遍认为,美元中长期维持强势的可能性不大,美联储也有意将零利率新政策维持很长一段时间。4月美联储在会议纪要中提示了今年年底爆发第二轮疫情的风险,如果疫情在年底再次暴发,将会对经济复苏带来阻碍。

此前,市场还担忧美国养老基金对中国资产的投资或将收紧,但实际影响也相当有限。“更广义的外资对中国证券的投资继续增长。一季度末,外资持有中国在岸债券2.3万亿元人民币(约3270亿美元),持有中国在岸股票1.9万亿元(约2660亿美元)。尤其是,外资持有结构比较强劲,因为70%由外资持有的债券都和全球储备金管理人有关,意味着更为稳定。”渣打宏观、外汇策略师张蒙对日前对记者表示。

展开
收起

直跳300点:人民币汇率跌破7点大关:这些关键因素将加大汇率波动

来源:证券时报网

直跳300点!人民币汇率跌破7点大关,一则消息引发画风突转,这些关键因素将加大汇率波动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今日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

7月22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午盘中涨超300个基点,升破6.97关口,最高升至6.9650,为三个月来首次。离岸人民币也涨近100个基点,最高升至6.9649。然而,下午受美方要求中方关闭休斯顿总领馆的突发消息影响,两地人民币汇率快速走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直线跳水300个基点,跌破7关口;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跳水近250个基点,亦失守7关口。

虽然临近收盘受突发消息影响,金融市场“画风”急转,港股跳水、人民币汇率迅速走弱,美元指数走强,但纵观近几日外汇市场的总体表现,美元指数下行趋多,主要非美货币处于升值通道,人民币,澳元、纽元、欧元、英镑兑美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不少分析指出,欧盟各国就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达成协议,提振了市场对于欧元区经济复苏的信心,推动欧元兑美元升至2019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也使得美元指数连跌三日创四个月多来新低,多个非美货币相应走强。

尽管今日临近收盘人民币汇率急跌,但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元面临多重下行压力的同时,大量海外资金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导致近期人民币外汇市场购买需求旺盛,直接带来人民币的稳步升值,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强势;不过,下半年随着美国大选临近,中美关系的变化会加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

突发消息搅动金融市场

▲▲▲

人民币汇率“破7”后势如破竹,连续四个交易日持续上涨。7月22日上午盘中一度最高升至6.9650附近,刷新3月中旬以来新高。当天人民币中间价亦大幅上调144个基点。

受欧盟达成7500亿欧元复苏基金的利好消息提振,欧元、英镑近日大涨,带动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澳元、纽元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值。

然而,下午临近收盘,受美方要求中方关闭休斯顿总领馆的突发消息影响,美元指数上演“V型”大反弹,两地人民币汇率快速走低。截至16:30收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报7.0059,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23点。

不过,7月以来美元指数总体延续下行趋势,至今跌幅已近2%。不少分析认为,全球经济活动重启避险情绪消退、美国本土疫情加重以及欧元走强等三方面因素,是美元指数近期持续走弱的主要原因。

“受美国疫情反复、经济重启暂缓、经济复苏缓慢、货币政策极度宽松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不断波动下行,目前在95左右,对人民币汇率的外部制约减弱。”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美国大选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加深

▲▲▲

美元指数的走势,关系着很多非美货币汇率的变动。展望后续美元指数的走势,有分析认为,下半年美元指数重回上行趋势的动力不足,美国大选临近亦会增加美元指数的波动性。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技术总监曹源源表示,短期来看,美联储引入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的可能性将对美债收益率形成一定下行牵引,美国经济反弹或将呈现弱于预期的走势。这些因素将在一定程度降低美债等美元资产的吸引力。随着买需减弱,美元转向上行动力不足。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提醒,随着时间进入下半年,美国大选走势对于美元指数影响的重要性正在逐渐上升。无论谁最终当选,都不会允许美国基本面和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因此美元和美股的下行压力或较为有限。

不过,从中长期看,认为美元指数进入趋势性下行通道的观点不在少数。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近期表示,目前我国持有的黄金储备处于历史高位,但仍低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经济体,未来或仍有增持空间。下半年黄金处于长周期上涨中的消化期,阶段性的不确定性会推升金价,维持对黄金中长期看多的判断,未来7-10年美元大概率进入下行通道,坚定看好黄金长期投资价值。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也认为,一些促使美元指数走弱的因素正处于酝酿之中。新冠疫情发酵以来,美联储通过降息、QE、非常规政策工具等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新冠疫情在美国的二次发酵延长了美国经济受到疫情因素影响的时长,宏观杠杆率上升显著,短期冲击向中期延续的概率在上升,美国的供应能力可能相对下降,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经济体相对美国而言可能具备更为乐观的经济基本面前景。7月21日,欧盟达成复苏基金协议,可能成为美元走弱的一个重要推手。

这些因素推动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回升

▲▲▲

在美元面临多重下行压力的同时,大量海外资金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导致近期人民币外汇市场购买需求旺盛,直接带来人民币的稳步升值。分析普遍认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继续升值趋势。

曹源源表示,近期经济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进出口增长好于市场预期,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扩张加快,二季度GDP实际同比恢复增长至3.2%。这表明随着国内疫情进入稳定控制阶段,国内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从而构成人民币持稳回升的主要理由。随着美元避险需求下降,中国宏观经济态势良好及中美利差保持高位,跨境资金有望总体保持净流入状态,从而对人民币汇价进一步上行提供支撑。

王有鑫也认为,一方面,中国经济稳定复苏提振了市场信心。在疫情有效防控背景下,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到3.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恢复正增长,彰显了经济内在韧性。出口贸易和贸易顺差逐渐改善,企业结汇率不断提升,外汇供求形势好转。另一方面,股汇联动效应进一步提升。受中国经济利好影响,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进一步凸显,跨境资本特别是股市中的北向资金流入明显增加,提振了人民币汇率。

不过,尽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仍有望保持强势,但下半年其波动性也在加大。“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而言,随着大选时点的逐渐临近,大选给美元指数带来的压力或将导致人民币汇率有所加强。但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近期两党对华表态均偏强势,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或使得人民币汇率走势面临一定的波动性。”明明称。

“展望下半年,预计人民币汇率将继续波动回升。不过,考虑到目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在金融市场波动的特殊时点,人民币汇率可能也将存在阶段性调整压力,对此应保持警惕。”王有鑫称,中国经济复苏动力不断增强,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6%的常态化水平,中国出口贸易也在逐渐恢复,贸易顺差和外汇收入将持续反弹,而受国外疫情、经济低迷和投资审查趋严等因素影响,外汇需求减弱,外汇市场供求形势将进一步改善。相比海外负利率零利率的投资环境,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将显著提升,跨境资本流入将增加,来自经济基本面和跨境资本流动的支撑力度将增强。而美国经济深陷衰退、疫情和种族矛盾打击之中,失业攀升,货币政策将长期保持低位,美元指数将继续波动回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减弱。

李超预计,下半年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仍是主导汇率走势的核心,人民币汇率大概率维持宽幅震荡。近期美国疫情有所反复,特朗普支持率走跌,随着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存在将内部矛盾对外转移的可能性,进而扰动人民币汇率,预计年内人民币汇率将在6.85-7.2区间震荡。

展开
收起

人民币汇率有序波动利大于弊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再度转弱。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是由短期、阶段性因素引起,进一步贬值空间有限。在可控、有序范围内,人民币汇率波动有助于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各经济体之间经济运行及政策差异,决定了双边汇率大体走势。然而,无论是经济增长的差异,还是政策环境的不同,都难以解释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现象。一方面,得益于较早较好控制住疫情,中国经济率先恢复,并且受最新出台的政策支持,经济表现可能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另一方面,在非常时期,我国虽加大了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出台了一些非常举措,但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美利差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这表明经济增长、政策周期等趋势性影响因素并非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推手。

人民币贬值主要是由短期、阶段性因素引起。主要是美元走强,人民币被动贬值。

应看到,这些因素不具可持续性,其影响可能衰减。因美联储实施超大规模货币宽松及疫情冲击趋缓,美元指数难以进一步大幅走高。有鉴于此,再考虑中美经济增长、政策环境的相对表现,预计后续人民币继续贬值空间有限。同时,我国具有较为充裕的外汇储备,近年来在应对汇率波动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政策工具储备充足,使得人民币汇率出现无序波动的可能性较小。

应该看到,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的波动是正常的、合理的,可控、有序的波动利大于弊。

一方面,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不断变化,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均衡水平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另一方面,汇率波动更多体现了市场化特征,符合人民币汇改初衷。

2015年汇改之后,外汇管理部门强调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显著增强,外汇管理部门要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这均表明,人民币汇率展现出更大弹性符合政策导向。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现双向浮动,也是提高宏观调控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有助于应对外部冲击。事实上,近年来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已得到展现。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