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纪录片全集

相当好的片子,看介绍是重新上色的黑白二战纪录片,蛮不错的

很好的片子,但是片名不对,应该叫二次大战启示录之欧洲战场,天朝战场完全被忽略了好吗?

相当好的片子。看介绍是重新上色的黑白二战纪录片。蛮不错的。另外居然CCTV1的十点半档改成固定的高质量纪录片时段了,有点意思。珍贵的影像商榷的不只是历史沉重的挫折,而是让我们铭记那些让人发指的起源,帝国主义、种族主义肆虐着,昨天他人命运的操控者,可能今日便会被残忍的复仇,值得深思的太多太多.至于如何看待侵华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我想我必须认真作出审视.

除了没提中国,十分简单客观介绍了二战进程。并没有偏袒哪一个国家,所以国家中最“好”的可能是英国,日本、苏联、德国最坏,其实意大利与美国差不多。 苏联(俄罗斯)真不是好东西,最恨的是这个国家。要不是苏联,日本根本不会大规模入侵中国。法国人眼中的二战史。德国为主,而轴心国的日本意大利史料不尽详细,苏联的暗面也几乎不表。但仍不失为最优秀的二战记录片之一。尤其是精心修复的画面,让人叹为观止。向记录下这些瞬间的战地记者致敬。

法国人拍摄的二战纪录片,未免有些酸酸的味道,但对德国的陈述却极其客观全面真实。相对应了,我们却不知道国军的历史贡献。如果你觉得二战的历史在书上没讲清楚的,请看这部片子。不容错过。

展开
收起

重温历史纪录片《二战全史》,堪称大型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典范

重温历史纪录片《二战全史》,堪称大型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典范

这样的历史纪录片是得早点拍,73年的时候还能有那么多第一手的采访,要不过去了就没了。最大的遗憾是中国说的太少,不知道是不是和拍摄时间有关。可通过本片的世界格局观,以旁观的角度审视自身。二战前,日本人从他们记事起,就全身心准备为一个他们自身更重要的理由而献身,家族,国家,天皇。德国宣传片中的苏联士兵被用以种族仇恨常用的语言说出来:野兽、蹂躏、畜生、兽性。  

该纪录片通过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轴心国分别在欧洲、亚洲、中东所挑起的战争,表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海、陆、空的各个战场上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宏大场面。通过该片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如: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登陆及攻克柏林等重大战役珍贵史实资料。

主要的就是从一个民主政体中,自由迅速消失,这可作为一个样板,一直警醒着西方自由世界。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宣传这一点,即自由民主的国家更不倾向于战争。这里的自由沦丧,许多时候可以与“乌合之众”一类社会心理学联想到一起,但有趣的是,从历史视角来看德国,德国是否只是维持了其文化内部的专制惯性?犹太人的悲剧,警察国家,国会纵火等等,是天然令人反感的,更别提ss取代sr的过程。没有什么比残酷的政治斗争更能让(身处其外的)人意识到极权之恶的了,这也是今日自由世界守护自身的宣传之一。这也是今日我们的政治理想的立足点之一,反复思考这段历史,应能超越成王败寇之论,而得出极权有其本质之恶的观点。

德国内部的社会问题当然也是nazi上位的原因之一,面包换自由,old story。无论在国外或国内,一个人都可以出于保守和国家的视角观察到德国的“进步”,这又提醒我们,视角的相对性,有时会是懒惰和无耻的代名词。法国失去了进攻的欲望,将一切希望放在马奇诺上。又有论及法国军事装备和指挥思想落后的。我认为,闪电战的确是超前和天才的产物,不能太责怪其他国家未注意到或未独立得出这个理论。但法国内部政治动荡导致国防被搁置,领导无力和将军老化平庸化,似乎的确是真的。

失败主义,用今日小年轻的话就是“认怂”。这可以由个人意志的层面解释为软弱,也可以视为对国家政治动荡的不满,呼唤强力,而邻国似乎就是活生生的反例,这的确可以让对进步价值的全面抛弃成为一种解答。这种解答未成为欧陆乃至世界的未来,是二战的真正胜利。假如为了击败希特勒,世界的其他部分也成为了希特勒,那这并不是真正胜利。法国的问题可以使以“稳定”为一切政治事务准绳的保守主义的底线变得更清晰一些。也让人意识到,有比一国事务更大的世界潮流,国家主义的另一弊端在于看不到世界之潮流。

记忆中最好的二战纪录片。这套纪录片的强大在于采访的那些当事人都是二战中的风云人物。当初是94年在电视上看到这部广东电视台引进配音的纪录片,那时候还小,光是看热闹,觉得采访人物最没劲,后来在大西洋之战那一集中赫然发现采访的一个老人下面的署名竟然是卡尔·邓尼茨。才知道这片子中这些“嘉宾”是何等强大。后来始终找不到广东台配音的版本,只有原音。可惜毕竟是英国拍的,对太平洋战场明显不重视,而对英国战场介绍的却十分详细。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7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尽管在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经开始,但一般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而告结束。《二战全史》是一部在1974年英国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制作完成的宏伟巨作应该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权威的纪录片。该纪录片通过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轴心国分别在欧洲、亚洲、中东所挑起的战争,表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海、陆、空的各个战场上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宏大场面。从宏观的角度记录了二战的起因,过程及结束。最让人值得赞颂的是,此不纪录片相对中立,对当时发生的很多大事没有特别明显的立场,你会看到欧洲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兴衰。

以前看历史纪录片的时候,总有一种不真实感,被演绎的人和事,离得太远;而这部纪录片,掺和大量详尽的资料,当年珍贵的视频,最震撼的是,一个个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出现在屏幕里,身入其镜的讲述,包括二战名流们,高级军官,普通士兵与大众;历史是被所有的人推动着前行着。整部大约26小时的影片中没有一个重复镜头,全部镜头均取材于当时的战时宣传影片或照片。该片的解说为著名英国演员劳伦斯奥里佛爵士,相信听过他诠释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的人对他的声音应该有印象。此外该片的资助人是大英博物馆,每集的拍摄都组成了单独的制作小组,有各自独立的编剧、导演,然后经过专门聘请的历史学家审评,再加以精心制作。中间还穿插了大量的歌曲,可以窥见到当时风貌和形式,既真实又人性,简直是大型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典范,四十年后观看毫不违和。

这套纪录片篇幅宏大,叙事完整,制作年代也比较早,旁白是劳伦斯·奥利弗男爵,是由已经解散了的泰晤士电视台于1973年制作的。目前在IMDb TOP250的电视排行榜上排名第10位,排在了《黑道家族》的前面。

看完这部纪录片,对20世纪中期历史不太明白的地方,一下子会豁然开朗。例如越南战争,这是二战的尾巴,没有二战,就未必有后来中国的援越南。在二战以前,东南亚南亚几乎都是欧洲的殖民地(越南归属法国,印度归属英国等),二战中,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相继衰弱,而东南亚南亚在二战中组建了自己的抵抗组织或者军队,此消彼长,才使得二战后印度,菲律宾等国家相继独立。而法国还想支配越南,二战后进驻越南,结果引起越南的战争,世事变化,后来法国撤离,美国又被拖上战车,之后中国才援助法国的。

后来发生的很多事,也许几十年前就埋下了伏笔,也算是蝴蝶效应的其中一种情况吧。现在二战期间时期的人大部分都已不在了,这部纪录片,在反映二战的纪录片中,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翔实,客观,有温度,反战的价值观,已深入我心。二战迷们,不能错过的纪录片,值得细看。

展开
收起

老照片:纪录片中的“二战”与德国

德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一张“老照片”:当火车载着从战俘营回家的人驶进车站的时候,妇女们举着失踪亲人的照片询问:“有谁认识他吗?”“他还活着吗?”但是,她们大多数都没能得到回答。

哥廷根西郊公墓里“二战”阵亡士兵墓(戴问天摄,1982年)

1938年,维也纳街头的大幅标语:“同样的血液属于一个共同的国家!”

德国电视一台1983年1月16日播出的《纳粹卐字下的欧洲》:“1945年得到解放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囚犯,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已经活了下来。”

《纳粹卐字下的欧洲》最后一集:“在柏林,希特勒的疯狂结束了。”(In Berlin endet Adolf Hitlers Grenwahn)

德国电视二台1983年2月1日的节目“斯大林格勒——40年后”:“第6集团军士兵回忆那悲惨的包围战”

德国电视一台1983年2月2日播出的“斯大林格勒——一个悲剧的纪年”:“40年前保卢斯将军指挥的第6集团军投降了”

展开
收起

二战最好的纪录片《二战全史》,豆瓣评分 9.3,只等你来揭开!

二战最好的纪录片《二战全史》,豆瓣评分 9.3,只等你来揭开!

《二战全史》该纪录片通过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轴心国分别在欧洲、亚洲、中东所挑起的战争,表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海、陆、空的各个战场上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者宏大场面。

这样的历史纪录片是得早点拍,73年的时候还能有那么多第一手的采访,要不过去了就没了。最大的遗憾是中国说的太少,不知道是不是和拍摄时间有关。

近乎完美,几乎永恒,四十年后观看毫不违和。穿插了各类歌曲可见当时风貌。有些节点只是大事记,没有详细解释来龙去脉,而访谈的帮助有时候并不大。片头片尾的底片反转效果,配合深沉的音乐,效果悲壮。

记忆中最好的二战纪录片。这套纪录片的强大在于采访的那些当事人都是二战中的风云人物。当初是94年在电视上看到这部广东电视台引进配音的纪录片,那时候还小,光是看热闹,觉得采访人物最没劲,后来在大西洋之战那一集中赫然发现采访的一个老人下面的署名竟然是卡尔·邓尼茨。才知道这片子中这些“嘉宾”是何等强大。后来始终找不到广东台配音的版本,只有原音。

推荐你看这部几乎是二战最好的纪录片《二战全史》,豆瓣评分 9.3,内含大量珍贵历史镜头,你可以看到德国全国民众为何崇拜希特勒、看到 40 万盟军为何会在敦刻尔克大撤退、看到欧洲国家在二战中如何摧朽拉枯战败投降、看到日本牢牢控制中国却忽然选择投降?因为时间,因为政治,太多真相会被掩埋,只等你来揭开。

展开
收起

大型二战纪录片蓝光不完全汇总

老K喜欢剧情片,也喜欢纪录片,尤其是二战纪录片,二战纪录片浩如烟海,老K仅就几部大型的二战纪录片之蓝光版本做一简单汇总,墙裂、热情欢迎同好不吝补充之! 一共汇集了6大系列、10部二战纪录片的BD版本。

一,二战全史(战争中的世界)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由劳伦斯·奥利佛爵士旁白的、较早的一部全景式二战影像史,也是时长最长的二战纪录片之一,由英国泰晤士电视台制作于1974年,老K最先接触这部巨制是在DVD时代 ,这套二战纪录片在2010年发行的BD版本是9碟的、画幅为1.78:1的高清版本,在2016年又发行了一套8碟的、画幅为原始画幅比例的、1.33:1的高清版本。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 Der zweite Weltkrieg-Die komplette Geschichte (Second World War-The Complete History)。

比较罕见的、由德国发行的二战全史,时长最长,达到1440分钟。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三,战争

美国PBS发行的6碟BD、美国角度的二战史。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四,高清二战

美国历史频道发行的、以高清为主要特点的二战全史,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原始的老纪录片给处理成了高清规格的画面,主要是把原始接近正方形的4:3画幅,裁剪掉上下画面,做成了16:9的、符合高清的画幅,另外在画质方面也做了比较精彩的修复,并以高清规格储存,总之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同样显著的二战纪录片。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这套纪录片还发行了一个605分钟的收藏版,比前面常见的470分版本多了135分钟。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五,二战高清全彩实录

澳大利亚发行的、以彩色为主要特点的二战全史,这套纪录片CCTV9引进过。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六,启示录系列

开头冠以启示录的二战纪录片,是从2009年以法国为主发行的《二战启示录》开始的,这套纪录片日本NHK也参与了制作,NHK也出过3集的日本版HDTV,但似乎未发行BD,这个还请知情人士积极补充。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2009年的二战启示录BD发行后,美国、澳大利亚也都出了各自的版本,只是长度都没有法国原版的长。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澳洲版BD封面与法版同。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法国自己又陆续开发了4集的启示录系列,希特勒、斯大林各1集。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希特勒这一集的美国版本。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启示录系列一战的内容发行了2集。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法国还相继发行了各种组合版本。

图片来自http://www.blu-ray.com/

这6大系列、12部蓝光纪录片总共有48张蓝光碟片,容量达到了2400G左右,全部看完需要整整6个白天黑夜。汇总暂停,希望补充!

提个小问题:纪录片可以写成记录片吗?

英语对应的就一个词,documentary,中文却有纪录片和记录片两个词对应,如果去掉词尾的片字,百度上解释的很清楚:

“请仔细查看一下记录,看是不是刷新了历史纪录,然后把这一情况记录下来,编印一本新的《纪录》。--当然,如果某项指标没有突破历史纪录,这个指标就不要记录了。”

那加上片字,记录片和纪录片,是都对,还是只有一个对?

其实关于记录与纪录的分辨不难,关键是加了片字,已经各自变化为另外一个新的专有名词了,纪录片与记录片都是名词,老K发问的目的是想看看有没有可能,这俩名词已经约定俗成了,或是通用了。

下面是在老K的这个问题之下一些网友的精彩跟帖:

1,“年青”与“年轻”严格来说意思是不同的,“年青”特指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年轻”是表示程度,如四十岁比五十岁要年轻 -kingwei

2,记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类似于存档。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将观察到的事实(证据)、实践操作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想法和问题,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下来。纪录一般只做名词用,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如世界纪录、吉尼斯世界纪录等 -今不如昔

2,中国古汉字就存在着承载量的含义,织边旁的纪表示容器载体,而言字旁的记是口录的方式。纪录片形似装入一个容器载体的完整故事 -意大利石油1926

3,One for recording,Another one for memorandum -Astroboy

4,本身说“记”和“纪”这两个字,都是既可以作动词、又可以作名词的。“纪”作为动词的时候跟“记”同义,而直接把“纪录”用作动词的话,虽然不常见,但是并不算错。“记录”也是一样,我们可以说《史记》一书是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三千年的历史,也可以说《史记》一书的内容是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三千年的历史记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纪录片”和“记录片”可能是没区别的。但是如果仔细推敲,恐怕还真是“记录片”这个说法更准确一些 -秋景梦常

展开
收起

钩沉:二战中纳粹曾让士兵滥用毒品“提神”

参考消息网7月3日报道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6月25日发表了明迪·魏斯贝格尔的题为《纳粹让士兵服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的“超级药物”》的报道,相关内容编译如下:

二战期间,德军与盟军士兵的惊人耐力源于一个秘密要素——能够提高身体素质的所谓“超级药物”。

20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军队可以自由获得一种名为“柏飞丁”的甲基安非他命制剂(甲基安非他命又称冰毒——本网注)。美国和英国军人则会在安非他命制剂“苯齐巨林”的帮助下在战场上保持警觉。

双方医护人员都向军人分发过这样的兴奋剂,包括可卡因,后者可以让疲倦的士兵连续多日保持清醒,让部队在严酷条件下执行更长时间的任务,让炮弹休克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怕影响得到缓解。这些都是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最新纪录片《死者的秘密:二战兴奋剂》里披露的内容。

安非他命是包括甲基安非他命在内的一类兴奋剂。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介绍,安非他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美国国家吸毒研究所发布报告称,安非他命能够引发极度兴奋,提高警觉性,降低食欲。甲基安非他命则可更直接地冲击大脑,药效持续时间更长,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也很大,长期服用会引起使用者失眠、幻觉、心跳急促、情绪低落,同时严重损害内脏器官,严重时导致肾机能衰竭及精神失常,甚至造成死亡。

二战历史学家、纪录片顾问詹姆斯·霍兰介绍说,德国的甲基安非他命制剂“柏飞丁”最初于20世纪30年代以娱乐性药物的面目上市。

到1940年,柏飞丁被广泛分发给纳粹德军飞行员,帮助他们应对艰苦的远程奔袭任务,或者防止在战机被击落后出现饥饿感。据德国《世界报》刊文介绍,对于前者的危害,当时的纳粹“帝国医官长”莱昂纳德·康蒂曾在1940年3月19日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想用柏飞丁提神醒脑的人可以确信的一点是,他的身体机能迟早会崩溃。”为此,康蒂下令详细研究柏飞丁的成瘾性,并促使该药于1941年变成处方药。然而,当时许多德军部队仍然在这种毒品的刺激下投入战斗,因为这种药片一再在进攻前被大批量发给军人。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尼古拉斯·拉斯穆森2011年在美国《跨历史杂志》上撰文指出,从英国陆军部的资料中可以发现,1940年4至6月,大约3500万片柏飞丁被分发给300万名德国海陆空军人。

英国情报人员在一架被击落的德军战机上发现柏飞丁药片后,盟军官员也开始制订计划,希望帮助盟军士兵获得类似的“化学优势”。他们最终选择了安非他命制剂“苯齐巨林”的片剂和吸入剂。据霍兰介绍,英国皇家空军1941年正式批准使用苯齐巨林,具体用法则交由空军中队或空军基地的医务官自行决定。

据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报道称,1942年登陆北非的美国军人同样在兴奋剂的药效下开展行动。根据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命令,有50万片苯齐巨林被分发给美军官兵。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纪录片还展示了一名英国指挥官1942年撰写的备忘录,称英国第24装甲旅的士兵在埃及参加作战前,每天都会拿到20毫克苯齐巨林片剂。相比之下,当时针对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的推荐剂量仅为10毫克。(编译/刘子彦)

展开
收起

“慰安妇”纪录片即将公映 回顾关于二战日军慰安妇的灰色记忆

1944年9月,滇西战役中,被中国军队从日军慰安所解救出来的朝鲜慰安妇,右边的一名已有身孕。 图片来源:fotoe/视觉中国

二战期间,运送慰安妇。 图片来源:高延智 /视觉中国

1944年9月,慰安妇在缅甸战俘营接受美国士兵的询问。 图片来源:高延智 /视觉中国

1945年,朝鲜慰安妇在冲绳战俘营。 图片来源:高延智 /视觉中国

1944年抗战末期,云南腾冲战役中,侵华日军溃退,来不及撤走的日军慰安妇被中国远征军俘获,日军慰安妇问题始披露于世。 图片来源:fotoe/视觉中国

1938年7月,日军在上海市昆山路设立的“皇军休憩所”。提供日军休闲服务,随着日军大量涌入中国,日军司令部开始有计划地设置慰安所,强迫无辜的朝鲜、台湾、中国大陆的女子提供性服务给日军士兵。 图片来源:fotoe/视觉中国

1944年8月,被中国军队从日军慰安所解救出来的朝鲜慰安妇。 图片来源:fotoe/视觉中国

展开
收起

BBC 纪录片《现代英国史》原著,从二战结束到脱欧

《现代英国史》

内容简介

《现代英国史》是同名 BBC 历史纪录片原著,由纪录片的主持人、英国政治新闻记者安德鲁·玛尔执笔,并于 2017 年经过全新修订,新增了纪录片播出之后 10 年英国发生的种种巨变。

《现代英国史》讲述了从 1945 年二战胜利,到 2016 年脱欧公投期间的英国史。 70 年来,英国始终危机不断——先是击败德国入侵,然后是破产、大英帝国的解体,最后又成了重新塑造世界的移民中心。政治和经济变迁贯穿了整个故事,每一届政治领导人都认为自己将把英国导向正途,但每一次,英国人民都会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不同于严肃历史学家,安德鲁·玛尔以记者的敏锐和英式幽默,描绘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英国。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反思,他也在探寻英国是如何一步步走进了自由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时代,如何最终走向了脱欧,前路又将在何方。

作者简介

安德鲁·玛尔(Andrew Marr)是英国著名的政治新闻记者、BBC资深编辑及主持人。他 1959 年生于格拉斯哥,在剑桥大学攻读英文,后来长期担任政治记者,为《苏格兰人》(the Scotsman)、《独立报》(the Independent)、《每日快报》(the Daily Express)、《观察家报》(the Observer)撰写文章。从 2000 年到 2005 年,他担任 BBC 政治编辑。他为电视台撰写和播出历史、科学和政治纪录片,主编并主持 BBC 一台的王牌政治栏目《安德鲁·玛尔秀》(Andrew Marr Show),及BBC四台的《开启一周》(Start the Week)。代表作品有《BBC世界史》《现代英国史》《现代英国的形成》等。

书籍摘录

序幕(节选)

这场戏开始于 1940 年 5 月 28 日午后。在下议院老会议厅的首相办公室内,战时内阁正在召开会议。演员只有几位,其中包括 18 天之前刚成为民族领袖的温斯顿·丘吉尔。大多数建制中人和许多保守党人都认为丘吉尔是个荒唐、狡诈的醉汉,喜好狂热的演说和愚蠢的帽子。私底下,他们将丘吉尔称为“无赖的大象”,甚至是“土匪”。对于他在不到三周之前成为国王的第一大臣一事,不少人并不热心,这其中也包括了国王本人。在工党圈子里,丘吉尔被普遍视作工人阶级的敌人:数年前,这个脸色粉红的纨绔子弟曾命令军队镇压罢工者。如今,丘吉尔刚刚命令驻扎在加来的英国部队在毫无撤退希望的情况下作战,努力保护滞留在敦刻尔克海滩上的20万人,以期拯救他们。他承认这一“战死沙场”的命令让自己感到“难受”。他还试图通过物物交换的方式,从美国人那里获得急需的驱逐舰。截至此时,美国人并未提供帮助。每小时都有数千名英国军人穿越海峡,撤回本土,此时依然有救援大部分军队的希望。然而,德国的入侵已是近在眼前,没有重型武器就毫无抵御的可能。不久之前,还有人要求丘吉尔批准将政府、王室以及英格兰银行的黄金撤往加拿大的计划。但和国王及王后一样,他拒绝考虑这一方案。

与他同桌的两位人物日后会被与绥靖政策联系在一起。其中一位是前首相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在德国与希特勒就“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展开的谈判一度使他成为民族英雄,然而不久之后,希特勒又使他成了“民族蠢人”。他的健康状况正每况愈下。另一位则是来自保守党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Halifax)伯爵,此前对德国的访问曾令他认为希特勒“十分真诚”,戈林(Hermann Goering)则“很有吸引力”,是个兼具“好学生、电影明星、大地主、政党管理者、查茨沃思庄园猎场主管”等特征的人物。哈利法克斯伯爵更受王室青睐,身形瘦长、好挖苦人、笃信宗教且保守的他,也曾是成为首相的热门人选。在上议院中,他成了这段黑暗岁月里不受欢迎的那一类保守党人,很快就会被打发去华盛顿担任驻美大使。在这个代表了民族团结的政府中,除自由党党魁阿奇博尔德·辛克莱(Archibald Sinclair)外,还有两名工党成员。克莱门特·艾德礼(Clement Attlee)几乎是出于偶然才成了工党党魁,在全国范围内并不知名。在 1940 年,如果有谁认为这位干练、爱国但略显沉闷的人物有朝一日将成为受人怀念的伟大首相,那么这种想法未免太过不同寻常了。另一位工党成员是阿瑟·格林伍德(Arthur Greenwood),在近来艾德礼抱恙期间,代替他主事的便是这名前教师。如今,很少有人还记得格林伍德的名字。他在“二战”之前备受爱戴,但在担任大臣时却表现不佳。他与酗酒这一恶习搏斗了一生,但每一次胜出的都是酒瓶。不过,时势曾成就过许多二流人物,此时刚好轮到了格林伍德。

战时内阁面临着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希特勒的大军摧枯拉朽地席卷了比利时、荷兰及法国之后,应该向他求和吗?哈利法克斯和张伯伦都赞成这么做。他们声称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可以成为中间人,还讨论了为求得他的斡旋应行何种贿赂:作为阻止德国入侵不列颠诸岛的酬劳,意大利人可以拿走直布罗陀、马耳他、苏伊士、肯尼亚和乌干达。价码就是这些。英国将接受希特勒作为欧洲领主的地位,但也将得以保留自己的舰队以及包括印度在内的剩余帝国。丘吉尔尚未拒绝基于任何价码的任何协议,但他深刻地意识到,如果关于求和的讨论被泄露出去,将对国民的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丘吉尔还相信,柏林提出的任何价码都将包括把皇家海军移交给德国,并在伦敦扶植一个亲纳粹的傀儡政府。身为半个美国人的他相信,即使英国遭到了入侵,美国最终也将加入战斗。就这样,在恐惧、疑虑和微弱希望的围绕下,“决断时刻”到来了。

如果与会的都是保守党政客,丘吉尔将在投票中落于下风。然而,艾德礼和格林伍德都坚定地支持继续战斗,拒绝求和或是投降。于是丘吉尔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投票。受此鼓舞,他的情绪又高涨起来。他立刻召集了全体阁员,以纯正的丘吉尔式英语向他们表示:“我确信,如果我考虑过求和或是投降,哪怕只有一瞬,你们中的每一位都会挺身而出,将我推翻。如果我们这座岛屿的漫长历史终将结束,那么也要等到我们中的每一位都倒在自己的血泊中,再结束。”或者说,至少他后来记录下的言论就是这样。大臣们欢呼雀跃,拍打着这位老人的后背。后来丘吉尔表示,如果他试图投降的话,会被拖出办公室:每位大臣及其家人都做好了“立刻”战死的准备。

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说法其实夸张了。相当多的英国政客都已准备好与德国妥协。美国驻英大使私底下已经告知华盛顿方面,英国将会投降。回过头来看,投降似乎是不可能的,是无法想象的;但在当时,投降是很有可能的,并且经过了严肃的讨论。这一刻,英国正处于崩溃边缘;也正是在这一刻,她的现代史开始了。一切都始于这一天的这一决定。首先是战争:从不列颠战役,到珍珠港事件,直至德国和日本的最终战败。接下来,世界变得截然不同:出于复杂的原因,曾经是世界上最大帝国的大英帝国落幕了,美国则崛起为自由世界的统治者。这些原因大概都可以追溯至丘吉尔、艾德礼和格林伍德在 5 月的那一天做出的艰难决定。这一决定塑造了当代英国,塑造了她的长处与弱点——这正是本书探讨的主题。许多始料不及和出乎意料的事情随之发生。无论是丘吉尔还是艾德礼,都没有造就自己理想中的英国;然而,他们却在无意中塑造了我们。

对英国而言,“二战”是一段笼罩一切、造成了巨大打击的经历,以至于人们愿意将战后与战前的英国分隔开来,就仿佛一把巨大的利刃将英国历史一斩两断一般。在某些显而易见的方面,的确如此。战争从物质上和工业上都改变了英国,摧毁了城市中心;通过刺激外来移民和向外移民,它最终还改变了这里的人口构成;它改变了英国的政治气氛和我们对待政府的态度;随着战后生育率的激增,它甚至还改变了代际关系。不过在其他方面,战后的英国只不过是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的延续。在“二战”结束后直到丘吉尔败选下台的这段时间里, 1945 年的议会与 1935 年被选出的议会是同一个,来自过去那个时代的下议院被冻结、保存下来。对王室的服从与尊重、对白种人优越性的信念、认为英国制造业仍然是世界最佳的自负心态,也都历经危险的岁月,完好无损地幸存下来。

历史要么是关照当下的道德论证,要么是毫无意义的事实的单纯累积。“二战”刚结束那段时间的英国史,便是一段富有吸引力的、能够令人获益良多的道德故事。尽管困难重重,那仍然是一段乐观、充满活力的岁月。分别位于政治光谱两端的政客都相信,英国将在新世界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成为一支行善的伟大力量。复员士兵及上百万平民都决心弥补失去时间,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当时,爱国主义并不狭隘,“社会”这种东西依然存在,没有人会对“公共利益”嗤之以鼻。工党承诺要带领人们建设“新耶路撒冷”,尽管没有人完全明白这一奇妙之城会是什么样子,但显然医疗、教育和住房方面的新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英国电影也充满了活力与雄心。设计师和建筑师将“二战”期间在欧洲构想出的方案带到了英国,建设出了一个更加敞亮、通风、多姿多彩的国度。在科学与技术领域,英国同样取得了将在和平时期大展宏图的杰出成就。

人们普遍为胜利感到骄傲,这是理所应当的。这种心态尚未遭到核对抗前景引发的恐惧情绪的破坏。尽管依然受困于饥饿及糟糕的居住环境,但至少人们终于安全了。他们感到悲痛,但又满怀希望。婴儿潮正在全速到来。 40 年代末的英国有许多会令当代人感到吃惊乃至厌恶之处。会让当代人皱紧眉头的,不仅仅是破碎的城市和严格的配给制,还有势利的态度以及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种族主义,甚至还包括广为存在的反犹主义——尽管当时关于集中营的骇人证据已经浮出水面。但总体而言,这还是一个满怀希望的国度。就历史而言,没有什么品质比希望更令人振奋了。

关于战后史意义的大辩论大致是在左右两派之间展开的。彼得·亨尼西(Peter Hennessy)等中左派历史学家通常对这一时期的领导人感到钦佩,对他们竭力摆脱困境的努力感同身受。以科雷利·巴尼特(Correlli Barnett)为首的历史学家则强调这段时期的失败及错失的机遇,直到撒切尔于 1979 年上台才扭转了局势。其他人则在这些立场之间挣扎。那么,我的观点是什么呢?我们这些脾气暴躁的人民,老是因那些糟糕统治者的欺骗和愚蠢而动怒,但事实上,小点儿声说,我们经历了相当不错的 60 年。英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遭遇了危机,经历了全民性的精神崩溃,但此后又实现了复苏。 40 年代和 50 年代的英国是个遭受了战争破坏且没有效率的国家,即将被法国、德国和日本这些之前的战败国超越。但更加完整的故事、更加广阔的图景是,英国未经历革命,便成功地从勉力维持自身强权地位的缺乏效率的帝国主义制造商,转变成了更加富裕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

英国的确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转型。工党和保守党政府都适时地甩掉了帝国这一包袱。但这意味着在其他大洲有无数人死去: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陷入了种族清洗的血泊,许多非洲人沦为屠杀与独裁统治的受害者,阿拉伯人、塞浦路斯人和远东地区的许多民族遭遇了内战与饥荒。与此同时,英国则重新专注于冷战中的次要伙伴这一新角色,与欧洲靠近,但决不融入欧洲,与美国人说着相同的语言,却表达着不尽相同的意思。

我们从来都是一个处于边缘位置的国家。我们曾先后位于战败的边缘、破产的边缘、核毁灭的边缘,以及美利坚帝国的边缘,最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现代状态的最前沿,成了一个后工业、多种族的岛国,拥挤、善于创新、富裕。撒切尔上台之前,英国并非正一路向着深渊坠落。对这段相对而言成功的时期的叙述,没有谁比美国历史学家乔治·伯恩斯坦(George Bernstein)做得更好了。他那本讲述 1945 年后英国的著作名为《衰落的迷思》(The Myth of Decline )。在谈及 70 年代危机之前的岁月时,他表示:“根据就业率、令人们免于贫困的社会保障、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指标来衡量,英国在增进人民福祉方面的表现是卓越的。”而且,这样的成就还是在恶劣的经济条件下取得的。

用错误的结论来扭曲真实的历史是危险的。如果有人认为 70 年代的崩溃是战后英国经历的最重大事件,与之相比,此前及此后的一切都相形见绌,那么 40 年代、 50 年代和 60 年代的故事就不可避免地会变得阴暗,原本平淡无奇的事件也会显得像是不祥的预警。所有那些正确的事情,那充实的 30 年间所有成功的人生,风尚与技术领域的成就,健康状况的改善,低通胀的岁月,变鼓了的钱包,假期,繁荣的商业每当提起这些成果,人们总是会微妙地加上一句:“是的,然而想想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吧。”可是,这是一种奇怪的思维方式。以个人生活作为类比,这就如同不顾一生中的起起落落,仅仅根据中年时生的一场重病或是婚姻的失败,来定义整个人生的价值。

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为领导人喝彩吗?当然不是。在现代的大多数时候,政治为英国做出的贡献并不如对议会民主制感到自鸣得意的我们所以为的那么多。那些人是好人,行为正派,但并不是出色的领袖。领导我们的左派和右派都不明白这个国家正走在哪个方向上。亨尼西是对的:政治阶层是有才智的,并且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一旦危险不再,人们很容易就会忽视这一点。但巴尼特也是对的:如果我们的领导人更加清醒,敢于道出严峻的事实,或是敢于将选民当作成年人来对待,那么我们本可以拥有一个更美好的国度。的确,工党没能建成“新耶路撒冷”;的确,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的保守党政府未能重塑英国强权,未能实现他们梦想中的“新伊丽莎白时代”。威尔逊(Harold Wilson)和希思(Edward Heath)执政时期本应进行现代化,使英国重整旗鼓、焕然一新;但当两人下台时,工会已难以驾驭,希望之光也熄灭了。梅杰(John Major)上台时承诺要令英国感到轻松自在,下台时却留下了一个不自在的国度,尤其是对梅杰感到不自在。即使在伊拉克战争之前,布莱尔的新工党也从来不像他承诺的那样时尚和有效率,更绝非纯洁无瑕。所有这些失败都是其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只有两个例外,分别是 1945 年的工党政府和撒切尔的前两届任期。前者虽然未能实现理想中的社会转型,但建立起了福利国家体系;后者则针锋相对地直面了英国的危机。二者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但即使这两个反例也并非完美无缺。战后,工党在短短几年内便后继乏力,不再受民众欢迎;而撒切尔所设想的那个由储蓄者和强有力的家庭构成的重获道德感、辛勤工作的国家,完全不是在以寻欢作乐、分裂、拜金、宽松信贷及爆炸头为特征的 80 年代实际存在的那个国家。随之而来的便是政治精英的失败。我常常觉得,那些在上千幅漫画和上千部新闻短片中出现的熟悉面孔,那些政界的鼎鼎大名,就如同齿环破损的飞轮一般,虽然仍在嗡嗡地旋转,却无力让日常生活这架复杂的巨型机器运转起来。

如果情况只是这样,那真是令人感到沮丧。幸好并非如此。开放的市场,受过良好教育的忙碌的人们,相对而言廉洁且守法的民族传统,以及享受 20 世纪生活里的新技术与新体验的乐观心态——这些都使得英国带给人的总体感受要比单看政治史时好得多。近几十年来,信仰与意识形态衰退了,被消费主义与名人文化所取代,这也许稍稍有损我们的威严。不过,现代英国在科学、文化和金融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曾经令世界获益,也将继续如此。人类在21 世纪初面对的谜题包括全球变暖、意识的难解之谜,以及老龄化的西方社会如何才能适应维持自身运转所必需的移民新文化。英国人在提供解答方面曾举足轻重:互联网的发展、当代音乐及电视节目的创作,都证明了这一点。通过新的方式,我们成了一座世界性的岛屿。在本书涵盖的时间段,占据支配地位的感受是“加速”。我们的生活节奏更快了;我们看、听、沟通、改变、旅游得更频繁了;我们经历了物质上的丰裕,但或许也感受到了哲学或宗教上的空虚——这与此前的时代截然不同。

如果通过科学或是魔法,一小群生活在 1945 年的英国人能够进行时间旅行,穿越到 60 多年后,他们会如何看待我们呢?他们会轻推彼此,努力忍着不要笑出声来。他们会对不同的肤色感到震惊。拥挤的道路、花哨的商店、没有烟雾的空气都会令他们吃惊。我们的体型会令他们惊叹:不只因为高,还因为胖得丢人。新一代英国人洁净的头发、新潮的服饰和青春的面庞会令他们赞叹不已。但严重的浪费也会令他们感到惊骇和厌恶:从赞比亚或秘鲁等国涌入的食物,原封不动地又被扔到了家门外和超市外;设计精美但被匆匆废弃的音乐播放器、电视机、冰箱、衣服、家具已堆积成山。墙上那些丑陋、扭曲的涂鸦以及无处不在的塑料与彩纸垃圾,也会令他们感到惊愕。我们不去教堂,我们对性无比开放,我们视离婚为家常便饭,我们居住在温暖舒适的住宅里——这些都会令他们感到惊奇。然后,他们会讨论一切所见所闻,但所用的语气又会使我们反过头来嘲笑他们:要么是正经得令人无法忍受,要么是带有滑稽的地方口音。然而,这些怪人正是过去的我们,他们就是我们。 40 年代那些留着板寸的流浪儿,成了如今的领取养老金的人。 1947 年时那些心怀帝国信念或是社会主义信仰的不耐烦的瘦削年轻人,如今仍然生活在我们身边,要么坐着轮椅,要么隐居在护理院中。通过他们的人生、他们做出的抉择,时光流逝到了当下。因此,倘若他们能够注视着我们问道:“这些怪人是谁?”我们可以这样回答:“我们正是你们,正是你们选择成为的样子。”

题图为电影《至暗时刻》剧照,来自:豆瓣

展开
收起

纪录片《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与电影!

Netflix推出的纪录片系列《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藉由访问五位当代电影大师,来回顾二战期间,五位好莱坞导演深入战争前线,只为捕捉最真实的战争纪录。

《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改编自记者Mark Harris于2014年所写的同名报导小说,并由他担任这出纪录片的脚本编剧,请来影后梅莉史翠普为视频录制旁白,导演则是以制作电影幕后纪录片闻名的Laurent Bouzereau执导,更吸引目光的是,电影竟然能请到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弗朗西斯柯波拉、乔勒盟迪多罗、保罗葛林葛莱斯、Lawrence Kasdan五位当代备受尊崇的好莱坞大师,为电影解说五位前辈导演的成就以及经历,成就这部令人回味无穷的3小时纪录片。

《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影版本片长长达3小时,在Netflix上分成三集呈现,恰好也将电影切割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观众建立基础,描述媒体对于大众的力量,在电视成为家庭普及产品前,美国人民唯一能观看到新闻片段的时候,就是电影正片播放前的简短新闻剪辑,电影与宣传一直有着相当紧密的连接;大片厂时代,高层具有绝对权力能决定电影的题材,以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与氛围,造成电影公司对于观众意识形态上的操控;远在欧洲德国,崛起的希特勒身边有善于操纵媒体的戈培尔,号召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的《意志的胜利》,这个讨论电影意识型态最极端的案例,造成德国人民对希特勒的疯狂崇拜,连好莱坞导演都自叹不如。

《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部分则是电影的重点段落,五位导演先后接受战争部的征召,加入海军、空军等部门纪录图像,带回美国成为新闻片段,他们也受委托制作纪录片以及剧情片,一方面在美国上映作为政治宣传,一方面在军中放映作为激励士兵的娱乐宣传工具。第二部份这段可以说是电影的精华段落,战争期间完成的几十部视频,有着各自的背景故事,除了导演创作上与国防部军官的冲突,还要处理军队中种族歧视的问题、要如何呈现敌对阵营的样貌,呈现得太温柔无法激起人们的抗战意识,呈现得太偏激又会造成族群撕裂。纪录军队现况的真实纪录片,因为有大量士兵死亡的图像,被战争部禁演,以免削弱人民的从军激情,原来纪录片过于真实也是罪过。另外还有一段剧组来到小镇,发现战争已结束,只好以剧情片手法重新拍摄战争画面,并且要思索如何呈现真实战况,自此真实与虚构产生模糊边界。

第三部分则是战争结束后,这群导演回到美国,聚焦于拍摄战后士兵的创伤,在PTSD这名词被发明前,这群导演就已经捕捉到士兵无法调节现实生活的矛盾,以及杀人如麻的心理阴影,其实这五位导演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心境,只是这些负面情绪,最终都被转化为五位导演的创作能量,约翰福特导演的《搜索者》,一位身心俱疲的牛仔,在成为英雄后独自转身离去;威廉惠勒日后的《黄金年代》描述空官的复杂情绪,还交出《罗马假期》、《宾汉》等影史经典,先后拿下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法兰克卡普拉在战争期间心力交瘁,一度对人性感到绝望,却在战争结束隔一年拍出《风云人物》,述说着世界很黑暗、人会跌落低谷,但最终爱会征服一切,人性中的良善永远是最美好的事物。

人类文明发展甚久,过程中总是不断出现争斗以及战争,无论是为了权力、资源、利益,这些战争往往来自于一连串的冲突,而对编剧有稍微认识的都知道,电影剧本就是由一连串冲突构筑而成,以这样的观点来看,战争与电影的关系似乎密不可分。《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采访的五位大师,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摄了战争片经典的《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弗朗西斯柯波拉的大师级越战作品《现代启示录》,保罗葛林葛莱斯以写实风格拍摄的《关键指令》、《联航93》,乔勒盟迪多罗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异色童话《羊男的迷宫》、以及未来科幻战争《环太平洋》,Lawrence Kasdan则是写出重量级文化作品《星际大战》的剧本,这五位当代电影工作者,都各自以战争为题材,交出让人惊艳的作品。

只是《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将目光放在这五位当代大师上,而是藉由这五位大师的观点,看待二战期间另外五位电影大师的经历。这五位前辈导演,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纷纷从军,以拍摄电影作为报效国家的方式,这五位前辈大师分别是约翰福特、威廉惠勒、约翰休斯敦、法兰克卡普拉、乔治斯蒂芬,五位皆是影史上地位相当崇高的导演,在1941至1945的这段期间,他们受到战争指挥部的委托,制作纪录片、新闻片段、剧情片,而他们从战场前线带回来的一卷卷底片图像,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命运,正如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在片中所说:「好莱坞意识到电影能够成为工具,甚至可以是武器,这五位导演被军队征召,利用他们的电影技巧将电影成为武器,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

《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长达3小时的片长,主要由五位导演拍摄的战争纪录、侧写照片、数据档案中的采访图像、以及五位当代大师对这五位导演的诠释组成,电影没有专精于任一个主轴,导演Laurent Bouzereau拼凑起各式各样的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这种有着多元观点的纪录片,相当容易造成电影的焦点涣散、失焦,不过《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构工整,以时间轴为叙事推动的逻辑清晰,并且在推崇好莱坞与批判之间达到了相当好的平衡点。

五位当代电影大师各自以其中一位前辈导演为对象,表达对于各自的看法,诸如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从威廉惠勒身在B-17轰炸机以空拍镜头拍摄的图像,诠释威廉惠勒日后代表作《黄金年代》结尾镜头运动的精采调度;保罗葛林葛莱斯分析约翰福特的性格与心理,从他拍摄的中途岛战争纪录片《The Battle of Midway》,约翰福特利用画面构图、摄像机位置、镜头移动等元素捕捉到战场最逼真的瞬间,如何对他造成启发,并影响他现今的作品视觉风格;弗朗西斯柯波拉以约翰休斯敦为题,约翰休斯敦前进欧洲拍摄的《The Battle of San Pietro》,其实有大量画面是以重制方式拍摄,弗朗西斯柯波拉不但为约翰休斯敦辩护,还称赞约翰休斯敦是位知悉电影制作的奇才。五位当代大师诠释五位前辈大师,表达对前辈的崇敬,让这部纪录片形成一场影史的世代交流,就像是听闻五位大师开讲的影史讲堂,简直是物超所值。

《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个人来说,不只是一部描绘历史的纪录片,电影述说着媒体的力量,媒体制造者如何透过意识形态来影响观众,这是一部藉由电影史来诠释社会学的出色纪录片,无论我们看的是电影、电视、网络,或是以后可能诞生的新媒体,媒体的本质都是造成普罗大众的心理影响。过去已有太多惨痛的案例发生,鉴往知来,《五人归来: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提醒着我们,要具备自我理性的接收以及思考能力,才不会轻易被鼓吹操弄。

展开
收起

纪录电影简史04章「二战魔弹」二战时期纪录片作为魔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结束于1945年,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重大灾难。二战爆发后,以及整个战争期间,各交战国的政府无一例外地将电影当作一种强有力的宣传手段,对内鼓动士气,对外耀武扬威、打击敌国嚣张气焰以及争取国际援助。各交战国在进行军事较量的同时,也在宣传领域的展开较量,甚至将电影用作“魔弹”,这类电影主要是由纪录片承担的。

所谓“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枪弹论”或“靶子论”,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其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如同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那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够左右受众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魔弹论”流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30 年代,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魔弹论”是神话还是现实?二战后的宣传机构尤其是官方宣传机构是否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推荐大家认真地研读英国学者尼·李弗斯教授的长篇论文《电影宣传的威力——神话还是现实?》。

本章的主要参考文献,除了李弗斯教授的长文,还有我的两篇长文:一篇是《影像大使与影像外交——论纪录片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另一篇是《纪录片里的中国抗日战争》。前者是2002年我为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关系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按照李弗斯教授研究一战时期纪录片历史的方法,从影像外交的角度梳理了二战期间的纪录片历史;后者是我在200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60周年之际写作的纪念文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二战东方主战场即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纪录片历史。

二战时期,用于战事鼓动和外交的纪录片大多数是宣传片和新闻片。美国纪录电影史学家埃里克·巴尔诺形象化地将这类影片称为“军号片(bugle-call film)”,相应地将制作者称为“军号手(bugler)”,并且将这个称谓用作他的《世界纪录电影史》第3章《声响与狂怒》第2节的标题(目前的中文版译作“喇叭手”,我更倾向于译作“军号手”,因为这样更符合战争年代的语境)。

宣传片与新闻片是纪录片吗?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影像大使与影像外交》一文开头指出:文中所说的纪录片主要是指具有明显宣传性质的纪录片,简称宣传片,又由于这种纪录片主要被用来进行战事鼓动和宣传,所以有时又称战争宣传片,或者简称战争片(宣传是电影,包括纪录片与故事片,甚至所有媒介的一个基本属性)。

另外,鉴于那个时期的纪录片与新闻片之间并不存在十分明确的界限,文中有时将这两个概念并用甚至混用(如果非要指出纪录片与新闻片的之间区别,可以说新闻片比较讲究时效性,篇幅比较短小,制作也相对粗糙,而纪录片往往是在新闻片的基础上编辑而成的,篇幅比新闻片长,结构也较为完整,这类纪录片往往被笼统地称为新闻纪录片,这个说法直到今天仍然在沿用)。

在中国,宣传片经常被称为专题片,关于这个问题,司徒兆敦老师指出:“专题片,就其本质而言是宣传片。因为纪录片只是一种‘纪录’,它本无强烈的功利目的,是人为地加给纪录片地,并非纪录片自身具有。但是,对专题片也不应该一概地予以反对,例如二战期间,苏、美、英等国政府就曾组织制作过专题片,在这些专题片中,甚至也有从德、意、日等敌对国的纪录片镜头中加以选择而制作的代表官方说法的宣传片。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也制作过抗战宣传片。这些宣传片在揭露国际法西斯暴行,动员全民抗敌方面,确曾起过重要作用。”

司徒兆敦老师还指出:“专题片,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只是在主观性的尺度把握上,或隐或显、或硬或软、或急或缓,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他建议说:“把新闻片、纪录片、专题片作出细分,并进行研究,只能有利于发挥各自的功能,确保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关于宣传片与新闻片,以及纪录片与宣传片与新闻片的关系,我将在以后详细论述。

“影像大使”这个说法源自“装在铁盒里的大使”,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影像大使与影像外交》一文是摘要中指出: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传媒,电影、电视、互联网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履行着重要的外交职能。“装在铁盒里的大使”曾经是人们对电影外交职能的描述,而电视时代和网络时代,这种提法应该扩展为“影像大使”,以便将更多种类的影像的外交职能涵盖进来。

对现代外交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往往是纪录片,一部纪录片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由活动影像构建的现代国际关系史。电影在诞生之初就已具备外交职能,但是当时人们对这种职能的认识和利用是不自觉的,而且早期的电影外交职能虽然带有官方色彩,实质却是民间的。纪录电影被自觉用作官方外交手段大约始于一战时期,并在二战时期得到广泛运用。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