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理财怎么办

手上有资金闲置了,买不房不懂理财,该怎么办?

有资金,买不了房也不懂理财,该如何投资?

大多数人手上都有一笔资金,但是这笔资金买不了房子自己又不懂得如何去理财,就会出现这笔钱不懂得如何运用让它保值和增值,最后闲置了。而很多人在理财知识缺乏下听到各种理财产品有人赚钱时就会跟随别人开始进入理财市场投资,结果因自身不具备专业的理财知识反而出现了投资亏损的情况,更有的投资者在不了解自身风险偏好之前盲目的投资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本金也出现了严重亏损。

其实当下的投资市场无论是选择买房还是考虑理财都不建议接触杠杆品种投资,因为全球金融市场受到病毒事件影响处在剧烈波动时期,房地产又是在严格调控阶段,此时如果借用杠杆资金买房或者利用杠杆资金投资高风险理财产品都会在后期面临较高的投资风险。

第一、考虑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的理财有浮动收益和固定收益两类产品,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是投资者本金投资到存在较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中,这类理财产品它存在着诸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可能投资者在投资之后会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也在投资之后有获取大利润的时期,浮动收益产品只适合能够承受投资中资金出现一定亏损的投资者选择。

如果希望在理财时本金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还能有一定的收益,这笔资金就可以考虑存银行定期或者存大额存单,也可以购买债券,这些都是低风险固定收益的理财方法,可以说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多种选择,不同的理财产品针对不同的客户,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决定理财方式。

第二、考虑投资基金产品。

可以考虑投资基金产品,基金分为低中高三档风险,低风险基金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可以考虑把闲置资金进行低风险基金理财。中风险基金包括混合基金和指数基金,如果可以承受本金在投资时有一定的亏损,但又希望收益能比货币基金高,是可以考虑投资中风险的基金。高风险的基金就是股票类基金,这些基金主要是投资股票市场,风险高收益高。

但若考虑投资中高风险基金就要考虑降低投资风险,可以考虑采用定投的方式进行理财,就能够规避投资中风险放大的问题,也能稳定获取收益。

因此,有一笔钱闲钱,买不了房又不懂理财,最好别轻易的尝试各种存在中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因为很多投资者不具备专业的理财能力,又不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一旦盲目入市投资赚钱难,亏钱都是大概率事件,这时候可以在理财知识欠缺时期考虑把资金先存银行或者把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理财产品中,既有收益的同时又能降低风险,后期通过慢慢学习来提升理财知识和积累投资经验,再来尝试一些中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尤其是理财小白更应该注重前期投资低风险理财产品和学习,切记别盲目的选择各种高风险产品,度过初期理财迷茫期。

展开
收起

两口子过日子,怎么理财才不会越变越穷

两口子过日子,怎么理财才不会越变越穷。现在有人说金钱是婚姻的一大杀手,金钱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每天都为他拼搏,不管是婚姻的小两口也好,还是老夫老妻也好,都会面临如何分摊金钱的难题,其实很多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你没有钱是鬼都不待见你。我们人这一辈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了一辈子,读完书就出来工作,工作几年为了就是挣钱,有了钱可以买车买房生孩子,然后就这样日复一日,人都老去,就为这金钱所拼搏。

根据科学家记载,在一对夫妻平时的生活中得到了很多的小故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我的宝贝快生了,家里面应该装有冷气和空气净化机,但是老公竟然叫我自己花钱,他还说了一句,我下班我每天来接你下班,你还没有付油钱给我,我听到老公的这句话完全的心寒。这就是以为妈妈在聊天的生活中所透露出来的问题,情节如此的夸张,就是这样体现出了现代人夫妻在家里面的矛盾。

夫妻理财越理财越穷就在夫妻家用的分配

根据调查,在瑞士银行的行长分析,现在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夫妻的财务多会拥有各自的公用领域和私人领域,但是有的夫妻就不会这样,就会把公用和私用的全部搅和在一起。不知道什么钱用来公用上,什么钱用在私用上。其实这个就是对于婚姻关系的缺乏信心,使得现代夫妻积极建立私人领域。当然首要的只是家用分担,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都会觉得自己少用点钱是最好的,所以就会有分歧。

找一个合适的家用来分配模式

家用的分摊就要早期开始,早期就是老公找钱,老婆管钱这样的单一模式,现在很很多种模式,看你们适合什么模式就用什么模式。但是理财专家普遍的表示,现在没有一种模式是最佳的模式,只有自己去适应,因为都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也各有各的不同,和一些适合的家庭,有的家庭还会因为一些因时制宜,有不同的分配模式。

一、一人全支配,不管是薪水还是什么,只要是钱都应该由一个人来保管,这种方式合适互相的信任。把自己所有的财产给一个人管理就是对一个人的信任,不仅有理财的能力还要有无私的精神,不能将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都归于自己的名下,只要你们结了婚都要写双方的名字。这样夫妻才能长期帮助。

二、高薪水的一方提供一部分家用,就比如说男方的工资比女方的高,这个时候男方就要主动那多余的钱补贴家用,减轻家庭的负担,这样和女方平等,反之如果太太需要补贴的缺口非常大,太太的工资都用在家庭上,一个月的工资都将就够补贴家用,都没有多余的钱来善待自己,这样女方肯定会手忙脚乱的。

三、各自负责特定的家用,在家里面不能说是一个人付出,要两个人都付出这样才和和睦睦的,夫妻两各自负责自己的,一般太太都是负责家用,男方就负责其他的,双方付出的悬殊有点大,就很难平复双方的心情,所以上方付出的金钱要差不多平等,这样就可以了。也不会影响夫妻的感情。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理财小妙招,喜欢小编的就关注小编,小编每天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小妙招。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我们理财都要励志的去理财,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这样就不会出现隔阂。

本文由宝麻爱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
收起

同事希望我带她理财,并且保证绝对不会亏本,我该怎么办?

前一段时间我在公司当中投资理财的事情被同事知道了,每一个同事都兴致盎然,希望我能够带带他们。

其实说实话,我并没有什么芥蒂,也没有什么成见,毕竟只是个投资理财而已,又不是什么核心技术,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于是我就当着他们的面说:如果想让我带你们投资理财没有问题,我可以免费教给你们,反正也耽误不了多少工夫。但是我不能保证每一次投资理财都会赚钱,毕竟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其实我也说了这句话,同事之间就炸了毛,每一个同事都说:你这么能耐,这么有本事,怎么可能会亏钱呢?我们把钱交给你才放心的呀,你要是亏钱了,一定要赔给我们。

当时脑子懵了,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及时趁早果断的拒绝。

一、投资理财的风险不可控。

任何一次投资,任何一次理财,只要有过经验的人都会明白:投资理财其实是不可控的,甭管是因为这样的风险还是那样的风险,简而言之,投资理财本身具备的风险,就将绝大多数投资人带上了风口浪尖。

对于这一点,其实大家都处在一个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状态,投资理财的人他们知道有可能投资成功也有可能投资失败,而投资理财得被接收方他们也知道:投资者他们可能会赚盆满体钵,也有可能赔得一塌糊涂。

所以当一个人投资理财的时候,指望自己投资理财一毛钱都不会亏,而且能够赚很多钱,明显是不切合实际的,哪怕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投资人才,他们也会有失手的时候。

二、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一些忙没有必要去帮。

就像在职场办公的时候,同事经常要求我们去给他们取快递一样,如果你给他们取了,他们可能连跟你说一声谢谢都不说。但是如果你不给他们取快递,他们就会骂你。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更建议大家明白一件事情: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你没有任何能力强迫我去帮你做任何事情。

在职场办公的时候,大家是同事,相互之间提携一下,本来是应该的。可是如果你把你的钱交给我,要求我给你理财,并且一毛钱都不能亏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如果你一旦答应了她,并且在之后的投资理财当中出现了一点点问题,她就极有可能抓住你的小辫子,叫你赔钱。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坚决果断理智的第一时间拒绝才是上策。

欧阳娜娜为什么会入职阿里,她作为职员的优势在哪?

你不理财,财也理你:投资理财为何不能一口吃成胖子?

面试官不拿正眼瞅你,那自己还有机会吗?

把所有的钱交给自己的兄弟姐妹理财,不做任何记录,靠谱吗?

感觉到处都是失业和降薪,要怎么度过?

展开
收起

超过8亿的人都不懂理财 里面有你吗?

来源:善道金融学院

根据央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显示,近65%的人理财知识水平不够,也就是说,中国13亿人中,超过8亿人不懂如何理财。

而无论是之前的币圈“割韭菜”事件,还是近来的P2P爆雷频发,无数的例子也在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很多的投资者,都处在“假装投资”的状态里!

报告更是发现了三大关键问题:

1、近7成的人没有充足的现金流

报告中,询问到消费者如果下个月有一笔约等于3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是否能全额支付这笔费用时,只有34.06%的人选择了“完全可以”,还有6.29%的人表示“肯定拿不出”。对于企业来说现金流就是命门,对我们普通人同理。如果把大部分的可支配现金都投入到长期的理财中,日常遇到紧急事件就容易捉襟见肘;遇到更好的投资机会时,也只能眼睁睁错过。所以,怎么强调现金流都不为过。

2、国人平均投资知识不及格

报告显示,消费者在投资知识和保险知识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49.08%和53.83%,处于薄弱水平。

问及“最欠缺哪方面的金融知识”时,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银行理财产品、金融纠纷解决和债券投资知识。之前有学者提到过,国内成人的金融知识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的高中生水平。所以国人理财的最大短板就是缺乏系统的理财知识。

由于缺乏知识,在理财中就很容易亏损,甚至上当受骗。又因为害怕上当受骗,更不敢理财,就这样陷入了恶心循环当中。

3、10%的人根本不看合同

报告显示,有38.09%的人会仔细阅读合同条款,51.74%的人会简要阅读, 10.18%的人根本不阅读。

对这10%的人,小编表示无比钦佩,因为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在这个险恶的社会生存下来的……

合同是什么?是当事人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设立受法律保护,比什么承诺都有用。很多人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听销售人员一通忽悠,连合同也不看,直接签字投资。最近,接连出现的P2P跑路事件,细看它们之前与投资者签订的合同,或多或少都能看出一些端倪。

所以,当我们听惯了实践出真知,在没有任何系统投资理财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就一头扎进险象环生的投资理财市场,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如同没有学过游泳的人,直接到大海里裸泳。当然,运气好,虽然喝了几口水,但是还是成功游上了岸并借此学会了游泳,是不错的收获和体悟。但更多的可能性则是在水大浪大的大海中被活活淹死。所以,对于投资理财,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是学习卓有成效的投资理念,理财知识和提升识别风险的能力,第二步才是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在市场中去验证和知行合一。

关于投资理财的正确理念,这里和大家分享几点,供大家参考:

1、投资是一辈子的事,这件事,从结果来看,慢就是快

当观察市场的短期波动时,我们往往会用放大镜在看,还会放大心理感受,所谓的“三根阴线改变三观”,或“三根阳线改变三观”说的都是深陷其中,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浮沉,但把时间轴拉长,用望远镜去看市场,就如同在飞机上看大海的波浪,只是一个个极小的波点。跟随大势,真切理解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我们就不会对短期的盈利太过蛮横自信,对短期的亏损太过暗自神伤。相反,大家都知道复利的魔力和价值,掌握了大道至简的投资理念,一辈子很长,用时间去浇灌投资之花,如同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终将会收获时间的玫瑰。

2、机会稍纵即逝,同时机会永远都在

不要有错过就不再的心态,在投资的实践中让自己变得焦虑和急切。回顾过去10年我们追过的资产,几乎每一类资产都曾经有过一个高峰期,产生过爆发式的增长。但有涨就有跌,同样是这类资产,在大涨之后也会迎来同样的下跌。所谓盈亏同源,每一种资产或产品都有它的周期性特点。所以,我们要永远珍惜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要告诉自己,机会一直都在。即重视机会,又不能急切,“东方不亮西方亮”,要相信,错过这一次,你要做的不是惋惜神伤,而是继续做好相关知识准备,心态准备,在下次机会到来时,抓住它;

3、相同的年化收益率加上低波动,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长期投资目标

有这样一套测试题,同样是10年,一个产品每年都可以获得稳稳的10%的收益率,而另一个则是一年涨30%,一年跌10%,这样平均收益率两种产品都是年化10%,到最后是哪种情况我们可以获得更高的绝对收益呢?

通过计算之后,我们发现是前者,也就是波动性更低的那一个,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个结论,在长期投资中降低波动性对于最终收益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明白这个投资的道理,对我们的投资实践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1)不再孤注一掷,将资金都投向看起来收益率更高的高风险资产,比如股票。

因为盈亏同源,涨上去的资产可能还要跌下去,这样长期下来,可能还没有稳定的中高收益投资策略给我们带来的绝对回报更高;

(2)学会资产配置,正如前面所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很多资产往往是有跷跷板效应的,你好我差,我差你好。

比如中美贸易摩擦,大家的风险偏好在降低,可能这时高风险资产股票是下跌的,但避险类资产黄金就是上涨的。通过合理的配置比例,就可以平滑各类资产的波动,就有可能打败通涨、获得绝对收益,让财富均衡上涨。未来个人财富的增值,将更多来自于资产配置是否得当。

展开
收起

不懂这些内幕,现在千万别碰P2P

这几天,P2P圈又炸锅了,无数投资人第N次陷入惊恐失措懵逼抓狂的状态……

因为央行下辖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

这种名叫“关于XX的通知”太多了,又臭又长,老百姓根本记不住,所以一般直接根据通知编号代称,这次编号是[2018]29号,所以民间就叫“29号文”。

通俗的说,29号文核心就说了一件事,在网上卖资管产品,得有相应牌照,没牌照一律不许卖,各种擦边球也不许打。

这事很新鲜吗?

不新鲜啊,但很多唯恐天下不乱的自媒体拼命煽风点火,引发投资人恐慌情绪,有点不厚道啊。

力哥常说,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满足于对事物表象亦步亦趋地跟随式解读,要有预见性。否则,你在投资理财上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力哥这两天读了不少对29号文的分析,大多流于表象,只是就通知的字面意思进行解读,没有剖析政府行为背后的根本动机。

今天力哥就从宏观上帮你理清思绪,今后就不会再一惊一乍了。

提问1: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资金通融。

一边,让有钱但暂时用不上的人,把钱借出去,赚到更多的钱。

另一边,让要用钱却没钱的人,有地方借钱,付点利息也愿意。

在金融交易过程中,“钱”这种特殊商品的买卖双方都得到了好处,促进了经济发展。

提问2:现代金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金融成本太高。

相比实业,金融是相对最高级最复杂的产业游戏,利润很厚。

但金融业利润高,也意味着“钱”的买卖双方利益都受损了。

投资者本可拿到更高收益,融资方本可拿到成本更低的钱,结果都被以银行为代表的中间食利阶层截留了,造成社会整体福利受损。

提问3:P2P的本质什么?

在金融市场拆掉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把银行这种食利阶层赶走,让“钱”的买卖双方直接和对方接头,使得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

这种想法在前互联网时代没有技术支持,但互联网的普及,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使得P2P,即点对点的资金融通,成为现实。

这就叫“普惠金融”。

提问4:为啥政府必须对P2P

进行规范和监管?

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比如枪支的发明,可以大幅提高打猎效率,也可以大幅提高杀人效率。

可惜,人类创造的大量新技术,基于人性的自私和贪婪,总是会被带偏。从原子能到P2P再到区块链,无不如此。

因为不受监管,很多平台拿到钱就会卷款跑路,这样的故事,过去几年在中华大地上发生过无数次。

就算不是存心骗钱,而是实实在在想好好做这盘资金生意,但金融的核心是风控,风控又是很专业的事,草台班子很难做好,如果钱借出去收不回来,一样要完蛋。

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无非就是愤而投诉,最多像老罗砸个冰箱,但如果血汗钱被你骗光了,那是要拿菜刀上门和你拼命的。

马基雅维利说,民众可忘杀父之仇,但绝不容忍夺财之恨。

一两个人要拼命,不怕,有一起抓一起。

但几十万人同时被骗,就会自发组织起来,给政府施压,那就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威胁。

都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这种事,绝不能存在。

提问5:政府对P2P规范和

监管的依据是什么?

整天说要全面依法治国,所以规范P2P也不能领导拍脑袋,必须有明确法律,至少是法规依据。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牵头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给鱼龙混杂的P2P行业未来的规范发展指明了道路。

其中最核心的是这么几条——

不许自融;

不许自担保;

不许承诺保本保息;

不许在线下开门店宣传营销,开展业务。

不许做资金池,自己收储放贷;

不许对融资标的进行拆分合并;

不许搞债权转让;

不许自行发售或代销各类理财产品;

不许碰资金,必须把投资人的钱都存在银行专项存管账户;

同一自然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不许超过20万元,同一法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不许超过100万元。

必须拥有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必须到工商注册地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备案登记。

办法出台时,市场上99%的平台都不合规,所以给一年过渡期。

后来又先后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和《网贷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对办法提出的原则性要求做了进一步落地。

提问6:政府实际上对P2P

是如何规范和监管的?

既然红线明明白白划出来了,接下去,就是平台和监管方不断斗智斗勇的博弈过程了。

平台的根本诉求是什么?

第一,我要活下去,不能突然有天被政府一纸封条给查封了,所有付出打水漂。

第二,在能活下去的基础上,我还要努力让自己活的更好。

说得更直白点,

第一,你要允许我稳稳地赚钱,第二,我要尽可能多赚钱。

互联网是大鱼吃小鱼,最后赢家通吃的行业,P2P虽然不至于像微信支付宝那样一家独大,但发展到最后,也就是几十家大平台能活下来,剩下数千家平台,早晚都得死,这是力哥2014年就预言过的。

所以对小平台来说,就要千方百计让自己快速变大,不惜牺牲利润,甚至亏钱补贴投资人,把收益率提到超高。

短时间内,投资人是爽了,但赚这钱是刀口舔血,说不定哪天平台用力过猛就挂了。

而对已在业内成名,相对更规范,保障措施更多,背景更雄厚的大平台来说,就可以适当牺牲投资者利益,做大自身利润。

所以大平台会更愿意主动迎合监管,让监管反过来给自己背书。毕竟平台已经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对于不合规的项目,更愿意提前主动清盘,不赚这钱,装出一副上进好学生的样子,甚至为了让监管完全满意,不惜开罪投资者。

比如上个月闹得沸沸扬扬的人人聚财强行拆标收手续费的事件。

2016年的办法就说了,债权必须一一对应,不许把零散的融资标的重新组装成标准化封闭式的理财计划。

但这么做,对投资者来说很不方便,所以很多平台没有完全按要求整改。

结果人人聚财为了迎合深圳市金融办的整改要求,强行搞了这么一出,把所有整改成本强行摊派给投资者,自己坐收渔利。

那么不把投资者权益当回事,吃相是难看了点。

而对更多中小平台来说,马上完全按办法来做,自己可能就没的玩了,所以就会采取拖延战术,能不改就不改,装作没听见,麻痹自己也麻痹投资人,认为新规管不到自己。

等到金融办上门要求整改了,没办法再拖,就采取擦边球战术,比如搞金交所产品,或把公司业务拆分,大额标的业务打包装入资管项目,规避P2P监管要求。

再看地方监管层这边的根本诉求。

第一,稳定压倒一切,不许再出任何岔子,这是要掉乌纱帽的大事。

第二,在安全稳妥的前提下,也要支持辖区内的P2P企业做大做强。

明面上说,这是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融资效率,利国利民。

实际上,企业做大了,就能给地方带来更多税收。

再说,监管一家待收100亿的大平台,要比监管100家待收1亿的小平台容易多了。

都是混口饭吃,地方金融办的科长科员们也一样。

说到底,监管层的诉求和平台一样。

第一,你要让我把官位坐稳(你要允许我稳稳地赚钱)。

第二,我要尽可能多收税(我要尽可能多赚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政府也一样。

站在地方政府角度看,因为不合规就直接一巴掌拍死,少了税收,少了GDP,少了就业岗位,多了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明显划不来。

但又不能不管,就得三不五时去查一查,敲敲木鱼,再看看有啥油水可以榨的。

比如办法规定平台不许自担保,但地方政府又不希望有风险,那就引入第三方保险公司的履约保证险嘛,把投资者收益切一块给保险公司,这样保险公司有的赚,地方政府也放心。

当然,建议引入的肯定是国有保险公司,国企掌舵人本质上是官员,有钱大家一起赚,你懂的。

至于投资者利益受损?

~关我屁事~

从之前十几个点,下滑到7、8个点,可以了,知足吧,银行才给你4、5个点,你们这帮屁民还想怎样?

想发财?炒股去呀,合法“赌”场,输了活该,你也没法闹事。

另外,不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不同, 税收构成不同,所以在执行央行银监会的文件精神时,尺度也不一样。

北上深是金融中心城市,政府税源充裕,不差你这点钱,所以对P2P的监管就会相对严格,全国的P2P监管落地执行,北上深三地金融办的做法往往成了风向标。

所以也怪人人聚财倒霉生在深圳,碰到了最严的地方监管。

但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或城市,尤其是金融业不怎么发达的地方,如果好不容易搞起了一两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P2P平台,就会当成宝贝,监管尺度就会相对放松。

经济越发达,法制越健全,政府越透明

经济越落后,关系越重要,政府越XX

这次我去深圳调研,发现深圳出租车和专车司机已成惊弓之鸟,后排不系安全带也要罚款,福田站违章停车要罚1000元一刚!

但这样的城市,交通才管的好。

就像上海外环内全天禁鸣喇叭,上海司机已养成习惯,出了外环也极少听到喇叭声。

一线和二三四线的真正差距,体现在这些软实力上。

北上深和纽伦港的差距,同样体现在这里。

所以如果你不了解平台底细,建议优选总部在北上深的大平台。

提问7:如何理解29号文?

搞明白了上面这些背景知识,再来看29号文,就很好理解了。

在监管层与平台的反复博弈过程中,这无非是监管这边落下的又一步具有明显进攻意味的棋子。

上一步类似影响力的棋子,是去年底对现金贷的一纸禁令。

29号文中,除了由于部分地方金融办监管不严,而对之前已出台的政策进行重申,比如不许搞交易所项目,真正有杀伤力的是不许穿马甲搞私募信托等资管项目。

金融是特殊行业,一不留神就要出大岔子,不是阿猫阿狗都能碰的,所以必须有牌照,古今中外皆如此。

有些P2P平台没有资管牌照,也在网上偷偷卖这些项目赚钱,当然是违规的。

为了避免有平台再打擦边球,29号文规定,哪怕把P2P和资管业务剥离开,分别成立不同实体,也不行,必须把剥离后的实体视为原网贷机构的组成部分,一并进行验收。

但如果你原本就有资管牌照,就不怕了。

所以说,平台和监管层之间的博弈,表面上看是监管步步紧逼,平台见招拆招,实际上是监管层故意采取小步渐进式的压缩战略。

先把Flag立起来,但没有马上执行,而是一点点压缩不规范平台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最后,有些积极配合整改的,达标了,给你发牌照;有些积极配合整改的,但还是没达标,先通融一下,毕竟态度是好的嘛;有些不配合整改的,往往都是小平台,政府也不怕把你搞死,因为维稳风险可控。

这就像我国的税法制度一样,苛捐杂税数不胜数,正常企业要活下去,多少会有些可以抓小辫子的地方,平时税务不来查你,是因为你体量小,税务派人查账成本高,划不来,但如果你不听话,想要搞死你,总有办法的。

提问8:6月底还没完成整改的P2P,

就会死掉吗?

去年12月下发的57号文(《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也就是说,P2P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在2018年4月-6月。

4月初下发的29号文,就是对去年57号文的进一步落地指导。

告诉所有还抱着侥幸心理的平台,抛弃幻想,认真整改。

但接下去这3个月,地方金融办真能完成所有平台的验收工作吗?

不存在的

中国的监管是父权式的。

就像力哥管教小小力一样。

小小力无理哭闹,我会讲道理,讲道理还不听,我会威胁他再哭闹爸爸就要打屁股了,但是不是这句话说完,小小力继续哭闹,我就马上开揍呢?

不存在的。

我会很严肃说第二遍……

可能还会更严肃说第三遍……

但我的忍耐总是有限的,如果孩子还不听话,总有一次,我就真扒裤子了。

一样的道理,政府不打死你,不是政府不能、不会、不敢打死你,而是还不想马上打死你。

但每次政府总要做出一副“这次我是来真的,你再不听话就要打死你”的样子。

2016年的办法说好就给一年过渡期,2017年8月到期后,不合规的平台有马上给弄死吗?

没有吧。

现在说2018年6月底要完成验收,通不过验收的就会马上给弄死吗?

也不会的。

你别以为地方金融办有多大,真正管P2P整治验收工作的基层公务员可能压根没几个人,验收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很多地方肯定在6月底前完成不了辖区内全部平台的验收工作,备案一定会分批次。

继续走“高调威胁+小步紧逼”的套路。

如果通不过备案的平台还有好多,按通知要求,统统定性为从事非法金融活动,马上予以取缔,封禁网站,下架APP,吊销工商营业执照,把人家赶尽杀绝,就算平台不闹事,投资人也要找政府算账的。

但如果只有少数小型平台还不合规,那就给予安乐死,社会维稳压力就小很多。

按照现在的整改要求,到6月底,目测还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大平台很可能无法完全达标。

说到底,这不是经济问题,是政治问题。

往大里说,改革开放也是按照这个套路一点点搞起来的,先放养,再收割,一切尽在掌握,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松玩死你。

这叫中国式智慧。

提问9:获准备案的平台就能放心投资吗?

备案的本质是发牌照。

这是2016年出台的管理办法里就明确要求的。

发牌照并不是政府对你企业商誉的背书,更不是政府对你产品风险的背书,而仅仅是宣布一件事。

我允许你做这盘生意,并且,你归我管。

谁备案,谁负责。

今后如果平台出事了,就找当年验收该平台的官员问责。

所以能否获得备案和你投资的P2P是否100%安全没有必然联系。

没通过备案的平台不一定不安全,通过备案的平台也不一定就安全。

还记得力哥在《楼继伟说“收益超6%都是骗子”?我们还咋理财》一文里说的吗?

收益超过6%,还要100%保本保收益,在中国,不存在的。

就像去年很多平台拿银行存管说事,暗示投资者,上了存管就是真靠谱,真安全。

开玩笑,银行存管只是你在这行生存下去的标配。

现在有些路子野的平台敢直接暗示投资者,自己能第一批通过备案,获准备案就是真靠谱,真安全了。

呵呵,拿着鸡毛当令箭,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就算你家PR和地方金融办官员私交再好,知道自家过备案没问题,现在这么敏感的时期,也不能这样大鸣大放说吧。

这种缺心眼的平台,建议大家就别碰了。

XX平台能不能过备案,这种话力哥也不敢大鸣大放说,只能私下会员提问时透露下我的看法,目测今晚力哥QQ消息又要炸了……

在中国,有些话,政府可以说,你不能说;有些话,必须等政府先开口,你才能跟风说。

今天P2P一线梯队已经很明显了,就那么十几家,二线梯队也就几十家,大概率都能给备案。就算无法第一批通过,之后也总有办法搞定的。

无非就是多花点钱买牌照的事。

说句更露骨的,就算平台怎么整改都无法达标,也可以花钱把其他小地方的已通过验收获得备案的平台买下来。

现在不少小平台就在做这种事,也没啥真实业务,但是一切合规,就等着通过验收后卖给大平台赚一票,没毛病。

所以,真的,备案不是你投资P2P的护身符,别迷信。

说到底,监管是把双刃剑。

投资的安全系数提高了,也就意味着投资的成本提高了。

银行要扒一层皮,保险要扒一层皮,审计税务律所要扒一层皮,又不许放高利贷(年息不能超过36%),公司要养那么多人,租那么高大上的CBD办公场所,还要疲于应付监管,社会对P2P妖魔化那么严重,对外营销品宣还要留有充足预算,自己还得有可观的盈利空间,不然以后没法上市讲故事,最后真正给到投资者的收益,可不就少了很多吗?

被戴上重重紧箍咒后,P2P距离“普惠金融”的初心也将渐行渐远。

屌丝理财神器,未来总有一天,终将泯然众人吧。

这两年,力哥越来越觉得,投资理财市场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投资者追求高收益和厌恶高风险之间的矛盾。

而是投资者追求更高的财产性收入,和政府厌恶高风险,宁可老百姓统统无法靠投资理财赚到钱,也要最大限度保证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

民族复兴有我,屌丝逆袭无望。

摊手~

展开
收起

想理财又不懂理财,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锡洪说

90后新锐中产聚集地

人人都知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但实际上真正深谙理财门道的人少之又少。对于刚入门或者准备入门的小白来说,很容易被一堆理财技巧弄得七荤八素,眼花缭乱。

但只要你已经开始有了理财意识,你就是幸运的。因为想法决定行动,越早行动就能越早让你的钱为你工作,让钱生钱!

那么对于处在小白阶段的人来说,究竟该如何快速入门开始理财之路呢?

1

学会记账,积累本金

学会记账这个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最不清楚的就是自己的现金流。记账这件事情,不是为了让大家非常琐碎的知道我今天打车花了多少钱、吃饭花了多少钱、买咖啡花了多少钱,而是让大家清楚的知道我每个月的收入、我的工资是多少钱,我的支出是多少钱?我的结余又是多少钱?

这里涉及到一个结余率的概念。结余率就是你每个月省下的钱,除以你每个月的收入,如果这个比例不到30%,那大家就要非常注意了,这说明你可能支出太高。

市场上其实也有不少比较好的记账工具,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再次强调,记账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录自己花多少钱,而是记录你的现金流是怎样,你的结余率如何,从而控制开支,合理进行储蓄,积累本金。

2

只投资自己懂的东西

市场上的理财产品非常非常多,涉及的范围也非常非常广,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很多人可能头脑发热或者心急,就投了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理财产品,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举个例子,广州在1990年排名前一百的富翁,到2000年仍然在富翁榜里面的只有五个人。大部分的人因为自己的不当投资等原因,导致财富丧失,这是盲目冒进的后果。

值得欣赏的一种理财态度,是巴菲特的一句话:“如果有一把手枪,这把手枪有一百个弹位,其中只有一发子弹,有个人把这把枪交给我,问给我多少钱你愿意对自己开枪。虽然被打中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但无论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开枪。”

所以,做好资产的分散,不赌博不冒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3

寻求专业理财顾问和机构的帮助

理财和投资都是属于专业领域的东西,虽然它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任何人只要有钱就能找到一个产品,开始理财或者投资。

但实际上,理财是件非常科学严谨的事情。国际上有一个调查,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和咨询的情况下,资产损失的几率非常高。所以,建议大家都能够寻找专业人士或机构来进行指导和咨询。

财富管理是目前一个比较火的概念,对于想要通过投资理财来实现资产增值的人来说这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它能为人们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理财服务,涵盖了个人、家庭和事业的一揽子综合金融和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区别于一般的理财模式,财富管理的高端性在于它可以为人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确保资产能带来可预期的增长。通过财富管理可以让我们的资产运作起来更加轻松自如,选择一个很好的理财团队就能解决所有的烦恼。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不错的平台:玖享财富。它是一家面向90后新锐中产阶层而成立的财富管理平台,致力于为白领、中产精英等高潜力人群提供“专业、智能、高效、个性”的资产配置定制服务解决方案。

平台产品最低1000元起投,可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年化收益最高可达15%。更重要的是,在玖享财富,每一位投资人都能享受线上线下一对一专属VIP服务,这就意味着您能拥有一位自己的私人理财顾问,帮助您随时随地解决理财烦恼。

目前玖享财富小程序已正式推出,识别下图中的小程序码可直接进入了解更多。

展开
收起

不懂理财,你的普通生活将受到3点影响

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其实都是普通的,但我们还是可以努力让生活变得不那么普通,而理财就是其中一重要的选项。因为理财是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你希望你未来过得如何,你就得如何理财。不懂理财与懂理财间的差距还是有的,如果你全然不懂,那么你的普通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1.不懂理财或许无法摆脱月光族

许多人都只关注理财是否赚钱的部分,但理财并不只是投资,GQFX认为理财就是理生活,如今我们身边总有不少月光族,那都是不懂理财的表现。如果不好好理财的话,那么月光族在五年后甚至是十年后可能也还是无法摆脱月光族的命运,如此一来还怎样养活一个家庭?

2.不懂理财你将错过黄金时期

理财包罗万象,且跟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GQFX 觉得若你完全不懂理财,那么你将无法把握好风向,当别人抓住一些黄金机会时,你将错过这些黄金时期。

3.不懂理财你开始害怕失业

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有天你现在的技能会被淘汰,不懂理财的你并没有其他被动收入,靠着一份死工资过活,可万一你丢了这份工作,那么你又可怎么生活呢?GQFX 建议各位应尽早理财,好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这样才不至于害怕失业。

无疑我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班赚钱,大部分人都有赚钱的能力,但赚完的钱呢?你有好好地处理他们吗?如何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价值及效益也是你的责任之一。

展开
收起

手上有10万块钱,又不懂理财,怎么才能让它不贬值?

现在这个社会里,因为互联网的发达,所以普通人在理财方面也都能分到一杯羹了。这是好事,比起以前只能存银行活期和定期产品来说,普通人能够投资的产品也更多了,这样一来,便也能享受到钱生钱了。

当然了,因为理财产品的不同,所以其收益率也都会有多有少。近日,某网友提问:自己手里有10万块钱存款,但又不太懂理财,该如何才能让其不贬值?

那么,手中有10万块钱的情况之下,该怎么做,才能让它不贬值呢?所谓的贬值,又真的存在吗?对于普通人来讲,如果承受不了高风险的话,又该如何理财和投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

一、所谓的贬值,真的存在吗?

严格来说,真的是有贬值这种概念的。用通俗的话来讲,便是今年你有10万块钱,能够买得起某样东西,但是过两年之后,因为物价水平的上涨,这10万块钱的购买力度便下降了,无法再买得起这样东西,这便属于贬值。

那么,贬值对于普通人来说又真的有影响吗?个人觉得,虽然有影响,但是影响并不是太大。如果我们讨论大宗商品,例如房子和车子的话,那贬值的确非常严重,即今年有可能你掏50万首付,便能拥有一套房,但是明年,有可能要掏60万甚至是70万。

不过,如果手里有10万块钱存款的话,哪怕再贬值,你这10万依然还是10万块。对于购买一些日常用品及开销的话,影响相对较小,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也不用总是被所谓的贬值给骗了。

二、手里有10万块钱,该如何理财?

其实,说到理财产品,应该先讨论一下风险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因为理财种类的不同,所以收益率自然也会有高有低,如货币基金目前收益率为2%左右,定期理财产品4%左右,基金收益率6-8%左右,股票则更高,而房产方面的投资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是要思考自己的风险接受能力,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那就需要付出更大的风险。说白了,你有可能一年赚10%,但同时也有可能亏损10%。具备这种心态之后,便可以投资更高风险的产品了。

其二,便是要视自身的本金而定。说白了,如果只有10万块钱,那你想一年赚10000块钱的话,风险就会较大,但如果有100万本金,想挣够10000块钱,就只需要1%的收益率即可,这便是本金的力量。

三、普通人,承受不了风险,怎么办?

在理财方面有一个观点,叫做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将本金分开进行投资,甚至是投资各种各样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我们的风险和损失。

如果自身偏向于保守型,那可以多配置一些定期理财产品,这样收益至少稳定且有得保障。并且与此同时,将剩下的钱配置基金或者股票,以此来获得更高的收益。

当然了,或许股票方面的投资风险太大了,个人更推荐的,便是普通人购买指数基金。甚至购买的方法,应该用定投来进行。如此一来,只要能够拿得住,未来大概率都是会上涨的,不是吗?

理财,对于目前的普通人来说特别重要,因为,理财不光是能够让我们享受到钱生钱所带来的收益,更是能够让我们产生一种不能随意乱花钱的心态,这样一来,未来本金肯定就会越来越多的。

当本金数量变多了之后,我们能够投资的产品又会增多,这是相互的。所以很多时候,某些人说年轻就应该多消费,其实观点是错误的。你消费倒是消费了,连钱都没存下来,未来又如何过上好日子呢?

那么,您觉得手上如果有10万块钱存款的话,但又不懂得理财,该如何让其不贬值呢?在您看来,普通人能够投资理财的产品,又有多少呢?您在平时投资时,又投资了哪些产品呢?欢迎一起在留言区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请帮忙点个赞哈,如果您喜欢小胖的文章,也请关注一下,小胖先谢过啦!)

展开
收起

不懂理财、好玩暧昧、不守承诺,如此混职场,注定一生困苦

有些人虽然是初入职场,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就混得风生水起,买车买房,结婚生子,拥有着幸福的生活,快速的走在了人生美好的旅途中;而有些人看似工作能力强,也很会关心人,为人处事很有一套,可到头来总是感觉人生困苦,感情不顺,感叹人生如歌,人生几何。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明白生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完美地理解自己,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对自己准确的定位,所以才有了不同的人生和职业生涯,有些人不懂理财、好玩暧昧、不守承诺,注定了会苦一辈子,所以我们每一个身在职场的人都不要和下面这三种人一样。

经济上不懂理财,注定了一生困苦

如果不出万一,每个职场人的工资都会上涨,但很多人依然是月光族,有些人是赚多花多,赚少花少,总之就是不留一点的积蓄,有这种经济思维的人,总是认为,工资每月都会有,与其在卡里,不如放嘴里。与其放在银行贬值,不如用在购物上,用在自己享受上,他们总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和自己工作后的价值才会充分体现出来。

这种经济思想,听着好像很有道理,因为自己年轻,身体也很健康,家庭也没有很大的负担,所以花钱不留后路,似乎都可以说得过去。但是人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不走,复工之路漫长而又曲折,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我们只能慢慢的等待。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将来会发生什么,以后会有什么变故,谁也说不准。

工作稳定的时候,花钱很轻松,因为有稳定的收入,可当一些不可抗拒的困难出现时,而自己却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了,那可怎么办?所以这种不懂理财的人注定会一生困苦。

同事间好玩暧昧,注定了感情困苦

职场中有这么一类人,对待异性态度和蔼,有求必应,除非工作需要,平时不太喜欢和同性同事打交道,似乎对待所有的异性的态度都显得很暧昧。这种人通常对待感情不是太认真,就像是在玩游戏。其实他们对待工作也是这样,看似关心工作,其实就是在和工作完暧昧,喜欢就做得好,不喜欢就敷衍,因此这种人,注定一生找不到自己的真爱和喜爱的工作。

也许年轻时,可以仪仗年轻活力、英俊潇洒或者魅力韵味,可以过得心情舒畅,快活潇洒,用来展示自己。但是人有老的那一天,花儿也有谢的那一日,那些青春,那些韵味,都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离开,那些喜欢和异性玩暧昧,不尊重感情玩弄感情的人,经常会遇到同样抱有游戏人生的伴侣,如果现在没有遇到,那也是迟早的事,最后感情不顺,苦不堪言。所以不要同事间玩暧昧,这样只能注定了你一生的感情困苦。

工作中不守承诺,注定了孤独一生

常言道人无信不立,工作中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守信,人的一生中出现的机会,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也没有那么的美好,很多机会都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所以只有我们平时练好立足的基本品质,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抓住并好好把握。因此工作中,对待同事要真诚,对待朋友要珍惜,对待上司要衷心,才能让你争取到更多的晋升的机会,要明白,你的套路和不信守承诺,会让你失去同事信任,失去朋友的同情,失去上司的关心,没有诚信,只能让你不断的失去本该得到的好机会。

人们同在一起工作,谁也不傻,谁都能分辨出什么是谎言,什么是欺骗,当你经常用谎言欺骗身边人的时候,最终会失去所有人的信任。这样的人会被人们列入失信黑名单,以后的工作会举步维艰,几乎寸步难行。

不懂理财、好玩暧昧、不守承诺,如此混职场,注定一生困苦,这样的人注定会一生困苦

前面我们说的这几种人,之所以会困苦一生,是因为他们无法掌控金钱,对自己感情的放纵和对诚信的背弃,因此,对于这种人来说,想要改变生活中面临的经济问题、感情问题、工作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改变自己的经济观念,感情价值观和人性品质问题,只有改变自己对待工作和感情的态度,才能让你变成一个做事靠得住的人。

展开
收起

钱不好赚,又不懂理财怎么办?年利率超过4%的低风险理财有哪些?

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钱不好赚成了很多人的共识!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存款,日子恐怕更不好过。比如两分钟金融身边就有一个在服装店上班的朋友,因为疫情生意不好做,只能回老家上班了,因为福州的房租和消费水平实在不便宜。

而对于有一定存款的朋友来说,未必就过得舒心,因为不知道如何让钱生钱了。以前还有余额宝这样的“懒人理财”工具,年收益可以超过4%,但现在余额宝万份收益已经到了4毛钱的水平,年化利率也就1.5%左右,有点“寒碜”。

那么问题来了,在钱不好赚的情况下,想理财又不懂怎么办?现在年利率超过4%的低风险理财还有哪些呢?接下来两分钟金融就来简单回答下。

想理财又不懂怎么办?

其实答案很简单,不懂就学!理财又不是一个难懂的东西,只要明白它的逻辑就不难。

比如市面上各种理财产品,怎么判断有没有风险,很简单,你看钱去了哪。一方面是你把钱交给了谁(看它可不可靠);另一方面是这个谁把钱投向了哪里?

就说银行存款吧,是你把钱交给了银行,然后银行在监管约束下,钱主要拿去放贷。由于银行收到的钱要强制上交存款准备金,还要买保险,所以银行存款是低风险的(50万元以内)。

还有基金,你和其他人的钱汇集起来统一交给基金管理,然后基金根据合同条款,有的把钱主要“借”给银行(即余额宝等货币基金),这种就是低风险的;有的拿去炒股(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型基金),而炒股既是高收益也是高风险,这种理财就是高风险的投资,有可能创造较高的收益,但也可能损失掉你的本金。

其他的理财工具也是类似,就像此前引发争议的原油宝,说白了钱就是拿去投资美油期货的!明白了这点,就不难判断它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而不是“全民皆宜”。

当然,还有像股票、期货等工具,虽然它运行也有逻辑,找出来就不难理解!但是由于是中高风险投资,不是一个“懂”字就可以参与的,这里就不深入讲了,也不建议初学者参与。

年利率超过4%的低风险理财有哪些?

对于理财不大熟悉的人来说,理财的第一目标是跑赢CPI,按目前的水平来讲,要超过4%才行。那么,低风险理财中又有哪些年利率可以超过4%的呢?

首先也还是上面的逻辑,低风险的理财,基本还是以“借”给银行为主(有的直接借,有的间接借),如果银行不差钱,那么这些低风险理财的收益就低,余额宝就是典型。要知道,现在1年期的SHIBOR利率也才1.77%左右,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又能高到哪里去。

其次,对于国有大行以及股份制银行来说,现在时不时可以从央行那里拿到“便宜”的资金,自然不愿意以较高的年利率揽储,所以中大型银行推出的理财工具,年利率也很难达到4%的水平,除非20万元起存的3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用来锁定未来3年的揽储成本,才有可能年利率超过4%。

最后,目前年利率超过4%的低风险理财,主要还是以小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为主!

一方面由于这些银行基本不能直接从央行那里拿低利率的钱,线下揽储又有难度,大多数只能在线上渠道揽储,加上品牌认同度的原因,因此只能靠较高年利率揽储;另一方面,这些小银行获取的存款,很多被用来做现金贷之类,由于现金贷的年化利率较高,因此哪怕以超过4%的成本揽储,也还是有较高的利润空间。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