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新年伊始连续升值后,进入鼠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将这一势头延续下去吗?跨境资金如何流动?会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吗?
今年短短16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累计升值了1.27%,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和离岸汇率今年以来盘中一度升破6.84和6.85。
国内外机构几乎一致看好“人民币”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在岸、离岸市场一度升破6.84和6.85,但随后回落。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企业与个人对汇率走势的预期及其此前积累的美元亏损头寸是否结汇将主导汇率突破6.85的幅度。
“我们认为本轮汇率贬值中积累的美元头寸远小于2015年8·11汇改至2017年5月汇率贬值期间,预计人民币汇率突破6.85后的升值幅度可能并不大。”
结合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年度展望,市场对今年的人民币汇率信心十足。
中金公司预计,2020年人民币汇率可能走强至6.72(兑1美元)附近。
“随着全球制造业周期回暖、经贸摩擦‘降级’、国内经济周期企稳,美元上行空间可能受限,人民币兑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可能都有温和升值的动力。人民币汇率走强也意味着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吸引力提升。”该机构表示。
瑞银证券预计,2020年大部分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6.8-7之间窄幅波动,2020年底在7左右。
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整个2019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接近1300亿美元,年末余额近6500亿美元。其中,根据外汇局统计,2019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866亿,净增持上市股票413亿美元。
伴随着市场预期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回升,市场对外资继续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也信心十足。
“市场信心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再加上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市场,我们预计都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瑞银证券指出。
国家外汇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也对市场上部分担忧资金汇出的问题,派发了定心丸。
“实际上不用有过多担心,中国外汇市场的开放是坚持了‘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我们开放的项目和进程都是经过充分考虑的,是风险可控的。另外,我们对媒体公众一直承诺,打开的窗户不会关上。”
她同时预计,未来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市场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债市、股市规模在全球均位居第二位,但外资占比仍比较低,未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中国的证券市场在债券收益率、股票估值方面具有较大吸引力。
外汇储备余额或进一步上升
虽然2019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贬值1130基点,幅度约1.65%,但去年全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了352亿美元。
“破‘7’之后,得益于市场化的预期稳定机制,加上多渠道发声加强预期引导,社会预期平稳,企业和个人结售汇正常,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汇率和离岸市场汇率三价合一,双向波动,近期升至7元以下,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这是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进展,市场评论为‘不叫改革的改革’。”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日前在阐释2020年货币政策思路时表示。
招商证券预计,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将进一步上升。主要理由包括:一是,2020年美国经济相较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表现弱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判断美元转弱,从汇率折算因素来看有助于外汇储备余额的上升。二是,央行已表态在2020年要“坚持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这预示着因为干预外汇市场而导致外汇储备余额变动可能性更低。三是,预计2020年外汇储备投资收益会带来600亿美元左右的余额增加。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图片来源:摄图网
涨!涨!涨!连续三个交易日的大幅上涨,让人民币在主流货币中表现强势,本周对全球八大主流货币中的五个币种实现升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月11日16:30收盘报6.7482,较上一交易日上涨了0.60%。这已是人民币对美元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大涨,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1000个基点。而本周,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的累计上涨则1228个基点,涨幅达1.79%,创出了2005年“汇改”以来最大的单周涨幅。
值得注意的是,开年以来,人民币加速“逆袭”,市场预期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此前的“破7”预测不见了踪迹,更有机构开始调整2019年的预测值。
本周人民币对多数主流货币升值
1月11日,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上涨,连破6.78、6.77、6.76、6.75、6.74五道关口。截至晚上20:00,在岸人民币最低一度升至6.7375,较日内高点升幅达到0.80%。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日内最高至6.7382,升幅一度超过0.80%。
本周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的累计上涨则1228个基点,涨幅达1.79%,创出了2005年“汇改”以来最大的单周涨幅。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本周内也升值超过1.70%,截至前述时间上涨1172个基点,升幅为1.71%,为2017年1月中旬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币强势升值的同时,美元指数虽然也明显回落,但回落幅度则远不及人民币的升值幅度。截至前述时间,美元指数报95.2580,本周内下跌1%。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人民币本周内的强势走高,除了对澳元、新西兰元和加元小幅贬值之外,对国际八大主流币种中的五个币种全线走高。
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汇率数据显示,本周内,人民币对欧元累计升值了551个基点,升幅0.70%;人民币对英镑累计升值902个基点,升幅1.04%;人民币对日元累计升值1236个基点,升幅1.94%;人民币对瑞郎累计升值1065个基点,升幅1.53%;人民币对澳元累计贬值346个基点,贬值幅度0.72%;人民币对新西兰元小幅贬值146个基点,贬值幅度0.32%;人民币对加元贬值61个基点,跌幅0.12%。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此前有关“破7”的预测已不见踪迹,一些机构开始修正此前的预测值。其中,汇丰已将2019年底的人民币汇率预期从7.1调整为6.95。而高盛则将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3个月的汇率预测从之前的7.00调整为6.95。
专家:“战略性”看多2019年人民币
而刚刚进入2019年不足半个月,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就已经累计上涨了1.82%。
对于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华尔街见闻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在贸易缓和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均值回归,是对2018年人民币超常规贬值的修复过程。邓海清表示,“战略性”看多2019年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单边贬值结束,“强币趋势”可能已经开启。 “人民币再逆袭”的主要理由有三个:第一,强美元周期可能结束。第二,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钝化。第三,中美贸易缓和利好人民币升值。
“2014年以来,人民币趋势性升值行情画上句号,市场情绪波动剧烈,但人民币1月的走势常常与全年总体表现相差不多,所以人民币开年的表现尤为受到关注。”知名外汇分析师韩会师表示,现在就下结论1月人民币将总体升值有些言之过早,对全年的人民币行情进行预判更是难度巨大,但根据一些市场波动的蛛丝马迹猜测,2019年人民币即使难以持续走强,也有希望在波动中总体保持平稳。
韩会师认为,总体来看,人民币始于2018年11月的升值行情可能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如果美元指数也比较配合,能够延续偏弱的走势,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态势将更为清晰。
此外,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博士此前分析认为,高波动性将是2019年全球金融市场的主旋律。如果更多地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人民币汇率将会呈现宽幅震荡。
有些人常用汇率的短期走势,尤其是每一天的波动来分析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关系,那是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分析两国的汇率走势主要还是看中美经济发展的实质。
今年以来,人民币与美元基本呈现了相对同步的关系,两种货币都呈现了对其他非美货币基本走强的态势,这是由中美经济增长情况所决定的,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长期以来一直高于美国,且中国的GDP总量在十年左右基本追上美国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不具备长期贬值的条件,恰恰相反,从长期来看人民币相对美元会更为强势。
从目前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来看,中国的经济结构比美国更有发展优势,这是因为中国的二产结构更加合理,实体经济的合理性,使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情况没有美国那么严重。同时三产的比例又与美国相差较大,但是国内二产的稳健恰恰是三产比重提高的基础。从未来来看,美国的三产提高空间很有限,近些年来,美国三产占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75%—80%之间波动,而中国三产比重2018年才达到52.2%,所以中国未来在三产上的提高空间非常大,尤其是国内非制造业PMI中期一直都处在54%的景气值之上,这说明国内的三产增长速度比较快。而美国目前在脱实向虚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恢复实体经济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两个国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与合理性上决定了未来经济增长的质量。
而从科技投入上来看,中国的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目前已经处于世界第二位,总投资额已经逐步接近美国的科技总投入。从研发经费来看,2018年,美国研发经费为4765亿美元,其次为中国的3706亿美元,这两强的投入基本占了全球研发总费用的47%,日本和德国分别以1705亿美元与1098亿美元名列第三、第四位。但是中国的科技人才费用明显比美国低,低成本高投入,这使中国的科技制造业发展速度直追美国。关键是当前中国的科技资本的投入增长速度比美国快很多。
在整体的科技制造业上来看,除了个别的航天航空科技与芯片等方面以外,实际上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全面追赶上了美国,并处在世界领先的位置。而且在国内经济调整过程中,高技术制造业PMI一直处于制造业的领先地位,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9%,高于制造业总体2.8个百分点,已经连续第4个月保持升势,其中,4月份新订单指数升至10个月高点,数据为56.2%,明显处于景气值,这说明中国的高科技制造业供需两旺,正是中国供给侧改革所期望的。而科技制造业的全面赶超更利于中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美国的专利申请虽然总体比中国略高,但是科技转化能力明显开始滞后于中国,这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所决定的。
而从中国的理科人才储备来看,目前是美国的两倍多,这一优势未来还将继续扩大,随着人才与资本优势的逐渐赶超,国内的科技成果与专利申请等多方面会逐渐超越美国,这已经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3月1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最新国际专利申请报告。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的是美国,共56142件;第二名是中国53345件;第三、第四、第五分别是:日本49702件、德国19883件、韩国17014件。WIPO表示,按照目前的趋势,预计中国将在今后两年内赶超美国。随着中国经济上的发展,流失海外的人才也在逐步回归,内外两方面的科技人才的进一步整合,已经为中国赶超美国科技业奠定了基础,所以国人目前不须妄自菲薄,中国的经济发展正从量变开始走向质变。
虽然每个国家都存在经济问题,但是从中国经济的质量来说,提升越来越明显,未来随着人民币在国际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与美元占有率的不断下降,人民币受美元的干扰会不断减弱,尤其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为世界第一,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走软的可能性不高,长期来看人民币会越来越稳定。(本文系资深投资人馨月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8月5日表示,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如果回顾过去20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既有过8块多的时候,也有过7块多和6块多的时候,现在人民币汇率又回到7块钱以上。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8月12日讯(记者 程天浩)距离美国大学的开学季还有月余,原本平静的暑期生活被汇率的波动打破。近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从年初的6.66左右走到7.0626,自2008年来11来首次破“7”,这意味着中国在美留学生每年留学成本比去年增加不少。
陈浩就读的美国大学
2018年1月,原本就读于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陈浩(化名)赴美留学,他出国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正处于高点,随后便一路走低,由彼时的6.24左右跌至7.07左右,这意味着他每年的留学成本上涨了13%左右。
陈浩告诉记者,由于她的学校是私立大学,学费贵一点,一个学期28000美元,学校规定大一必须住在学校的宿舍,一个月1300美元,由于假期回国,所以每个学期都只住4个月,也就只需要支付4个月的住宿费,每个月生活费大概1500美元左右,另外还有每年固定2000美元的保险费用,这样算下来,陈浩在美国一年的留学成本是86400美元。
汇率的变化给陈浩带来了不少压力,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他刚去美国时的汇率6.24算,他在美国留学的成本不到54万元人民币,而现在汇率为7.07,在美国同样的花销却需要61万人民币,“每年留学成本比去年增加7万多”。
“我有个同学来美国之前提前换了不少美元,那时我还觉得没必要,但现在看来人家还是对的,确实能省下不少呢。”
但人民币汇率变化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外留学生的成本全部上涨,在英国留学的郑存对记者说,人民币兑美元破“7”,但是兑欧元汇率相对稳定,并没有太大浮动。而且对英国来说,由于新首相的硬脱欧表态导致英镑贬值,所以对今年来英国留学的成本反而更划算了。
01
1883年6月5日,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诞生一个小男孩,取名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后来,这个小男孩因开创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凯恩斯的父亲尼维尔凯恩斯也是一位经济学家,曾任剑桥大学伦理学讲师和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秘书,母亲弗罗伦斯布朗曾任剑桥市参议员和市长。
基因的作用是无比强大的!
小凯恩斯在1902-1906年在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后来跟随马歇尔学习经济学。
1916年6月,已经小有名气的凯恩斯担任财政大臣的战时顾问,主要工作是分析英国在一战时期的经济状况。
凯恩斯惊人的发现,欧洲国家在战场上拼得血头血脸,而美国却在悄悄大发战争财。
当时英国的战争花销除了依靠黄金储备,其余不得不依靠抛售美国债券以及向美国银行家借款筹措。
如果说一战时期的美国在财富掠夺方面显得羞羞答答,二战时期的美国已经羽翼丰满,开始大杀四方。
在二战行将结束之际,美国财长摩根索就给战后世界秩序谈判代表,经济学家怀特下达硬性指标:
其一、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全球金融中心;
其二、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全球通用货币。
于是,代表各自国家利益的两位经济学家之间的博弈开始。
当时已经是全球大名鼎鼎经济学家凯恩斯作为英国参加战后秩序谈判的代表,怀特是凯恩斯的粉丝。
但是,在“国家大义”之前,怀特不得不把对凯恩斯的崇敬放在心底。
粉丝的专业度肯定不及“被粉”的对象!
怀特在与凯恩斯的谈判过程中,经常在咄咄逼人的凯恩斯质问之下哑口无言。
但是,国家实力决定一切,英国也感受到“弱国无外交”的无奈。
当时,美国拥有全球80%的黄金储备,以及全球最强大的军队,而英国与欧洲各国尽管财力还是比“马大”,但是已经是行将“瘦死的骆驼”了。
经历二战洗礼的欧洲各国,都在嗷嗷待哺中渴求美国的帮助。
最终,“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美元与黄金挂钩,全球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霸权”正式成立。
02
美元成为全球通用货币之后,美国过了几十年的舒心日子,然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情况有变。
日本与德国这一对难兄难弟,经过几十年的忍辱负重,经济强劲恢复。
美国逐渐从贸易顺差国变为贸易逆差国,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出美国。
美国与日本、德国的关系正如富村和穷村之间的关系。
富村曾经生活富足,有车有房、有土地、有资源;穷村曾经穷的一无所有,但是穷村的村民有干劲,有充足的劳动力。
穷村的人们为了活命,只好给富村打工。
富村的村民曾经也过了许多年苦日子,如今有人给自己打工,并且只要很少的钱。
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穷村从富村那里挣的每一笔钱都不舍得乱花,慢慢的穷村也富了起来。
于是,穷村从富村那里也买了一小块地,以后穷村不光给富村打工,也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慢慢地,富村自己种出的庄稼开始没有穷村的多,质量也比不上穷村。
富村村民也不愿意吃自己土地生产的庄稼了。
美国这样的富村持续出现黄金外流,最终逼着尼克松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全球从此进入信用货币时代。
03
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不仅面临日德的经济冲击,同样陷入越战的泥潭难以自拔。
美国在越战中共花掉4000亿美元,死伤58307人。
同时,第四次海湾战争的爆发更是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在美国的驰援之下,以色列军队在和埃及、叙利亚的战争中反败为胜。
战争结束不久,以沙特为代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油价由起初的3.01美元上调至5.12美元,涨幅达到70%,并且禁止向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出口石油,1973年12月,石油价格再次上涨到11.65美元。
由于欧佩克国家是一个垄断性组织,14个成员国共控制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储备,基本可以控制全球石油的定价权。
石油价格的飙涨,使得美国国内出现输入性通胀,进而股市崩盘,但是美国并不着急,它正在酝酿一盘大棋。
1974年7月,美国开始落子。
美国财政部长西蒙斯飞往沙特,见到沙特石油大臣,并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美国向沙特大量购买石油,并且美国向沙特提供军事援助以及武器装备。
其二、OPEC国家石油交易必须使用美元,沙特石油收入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OPEC国家的老大沙特原以为美国来找自己麻烦,谁知道要给自己当靠山,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美国从此向全球经济布下天罗地网,这张网以“美元—石油—美债”作为轴心。
04
“石油美元”的套路比“黄金美元”的套路深多了。
因为,任何国家发展生产、开动机器、运输货物都离不开石油。
就拿中国来说,中国每年要消耗6亿吨石油,而其中4亿吨石油需要从海外进口。
中国进口石油就得拿人民币换美元,然后用美元买石油,谁让石油结算必须用美元呢!
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洗劫全球经济的套路是这样的:
美联储首先让美元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的地位,设定非常低的存贷款基准利率。
这样的话,就会有大量资金以贷款的形式走出国门。
这些资金大部分来到需要美元来支援本国经济建设,外汇管制比较宽松的国家。
我们举一个通俗的例子:
假如有100亿美元资金进入某发展中国家甲国。
甲国拿出其中20亿来购买石油,从国际上赚来40亿美元。
这样的话,甲国就有了120亿的外汇储备。
当甲国外汇储备达到120亿美元的时候,该国进出口处于均衡状态,即:每年从国外进口40亿美元石油,出口40亿美元商品。
但是,美国在这个时候加息10%,甲国的100亿美元开始慌了!
因为,100亿美元在甲国投资的净收益不足10%,再加上美联储加息必然对全球进出口造成影响,100亿美元迅速归还银行贷款才是最合适的。
这样的话,甲国外汇储备只剩20亿美元,而其每年需要进口石油就需要40亿美元。
在这个时候,除非有一半的企业倒闭,使得甲国每年进口20亿美元石油,出口20亿美元商品,形成新的进出口均衡,才能够挽救甲国经济。
但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这种均衡很难达到,谁也不想成为倒闭的那一半企业。
这个时候,甲国肯定会疯狂的兑换美元,谁兑换的早谁得利。
美元的供不应求,只会造成美元升值,甲国货币贬值。
如果这个时候油价上升的话,甲国面临的局面就会更加严峻。
如果在这个时候美国过来捣乱的话,甲国的经济局势立马陷入动荡。
美国可以在这个时候利用舆论告知甲国老百姓,甲国外汇储备快没有了,本国货币一定会大幅贬值,甲国居民疯狂挤兑美元只会让本国经济快速崩溃。
甲国不得不加息自救,但是加息也是一把“双刃剑”。
加息可以暂缓老百姓美元的势头,但是却使国内企业的贷款成本剧增,最终倒闭。
在甲国经济系统即将陷入瘫痪之际,美元就会及时出现,贪婪地去收割当地便宜的筹码……
05
199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经历一波恢复之后迎来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供求失衡的背景之下,金融秩序陷入紊乱。在那一年,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上涨44.7%,地下钱庄也相当活跃。
当时中国的“资金空转”现象也十分严重。有企业在银行以9%的利息贷款,转手就以18%的利息贷了出去,成为早期的资金“二道贩子”。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国家迫切需要一场金融变革与金融管制的加强,朱镕基受命于危难之际。
其实,早在1991年朱镕基就已经是全国主抓经济的副总理。
朱总理上任不久就清理了企业的三角债、进行中央—地方分税制改革,而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进行汇率改革。
在此之前,中国资本市场仍然存在“汇率双轨制”现象: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两条轨并存。
汇率双轨制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它可以有效保护国企利率,但是却催生出套利空间,使得民间汇率交易黑市猖獗。
1994年1月1日,中国开始实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双轨合一,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由之前的5.7:1变为8.72:1。
汇率改制对于中国经济的腾飞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可以举一个通俗的例子。
假如一个村庄生产某种产品,这种产品也是其他村庄的必需品。
这种产品的市场价是10块钱,而该村庄却标价15元,这使得其他村庄尽管需要,却只能退避三舍。
于是,这个村庄的产品卖不出去,也变得非常贫穷。
后来,村民们终于相通了,把产品标价定为5块钱,反正村子里有的是原材料。
于是,其他村的村民蜂拥而至,这个村子很快就富起来了。
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使得中国商品一下子在世界市场上价格变得便宜了,中国相对于周边其他国家,成为更加吸引外商投资商的地方。
06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中国凭借自己便宜的商品,丰富的劳动力红利,再加上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全球80%的中低端制造在中国进行。
随着中国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美国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了。
前期,美国想让中国处于产业生态链的中低端,而自己处于食物链的高端。
这就相当于前文我们所讲的富村与穷村的故事那样。
而穷村富起来之后,已经不屑于给富村打工。
富村却已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不愿意再干脏活累活了。
穷村除了能干脏活累活,也能玩高科技,这是富村更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现在富村同样有着很强的经济实力,有车子、房子还有大量的资产。
这时候,富村醒悟了,再这样下去的话,富村不仅陷入实体经济空心化,自己仅剩的科技优势也有被挑战的可能。
富村开始想方设法的让实体经济回归,同时千方百计保证自己的科技优势不被挑战。
07
当前,中国已经超越日本与欧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当然,中国经济同样面临发展瓶颈。
中国制造已经占领全球80%份额,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除非中国把生意做到其他星球上去,中低端制造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幅压缩。
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升级,必须在保持中低端制造一定份额的前提之下,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以及相关产业。
当然,转型不会一蹴而就的,会遭遇各种挑战!
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首先要面临美元加息的冲击。
为了应对美元加息所造成的资金外流,中国开始通过少印钱、控制贷款以及迫使一些环境污染型企业破产,来收缩市场上的流通资金。
这就客观上造成自美国2015年12月以来的9次加息,使得中国经济形势很差。
再加上中国的中低端制造的特征就是规模经济,受到美元加息的冲击更大。
我们举一个例子:
假如某工厂生产一双袜子的利润是1毛钱,1年生产100万双的利润才能够达到10万块。
那么,如何获得更多利润呢?
只有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1000万双、1亿双袜子。
规模经济的特征就是规模大、利润少,同时占有资金。
占用资金就需要找银行贷款,这样的话中国企业的负债率就一直很高,这是由于中国前期的经营特质所决定的。
美元的一次次加息使得美元回流越来越严重,这使得中国的规模经济同样受到影响。
美元减少,国际贸易就缺少资金,世界经济自然就变差,世界经济变差,为了避险,许多人选择美元资产(包括美元)来避险,世界经济就会变得更差,这就使得全球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08
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来看,有困难,但是更有机会。
从中期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周期的底部区域,后期会有一个很长的上升期。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与投资市场,中国的金融侧、实体侧结构性改革政策进行,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仍有着充分的调整空间。
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金融场景的配合,汇率的及时调整是金融供给的重要体现。
2015年8月11日,中国进行“811汇改”,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次性贬值。
中国的“811汇改”就是为了提前应对美国即将于12月进行的第一次加息而做准备。
这样做的话,既可以防止国内资金外流,又可以防止国外资金外逃。
我们知道,国外资金在中国不可能直接流通,必须换成人民币才可以投资与消费。
在美元加息的背景之下,许多投资在中国的资金会选择获利了结。
中国在这个时候选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到位。
原来6.5元能够换1美元,现在6.8元才能够换1美元,十分划不来。
“811汇改”之后,美元加息心理战如约而至,当然这也是美国常用的伎俩。
美国利用多种舆论手段,怂恿中国老百姓不停兑换美元,从而达到消耗中国外汇储备的目的。
如果中国央行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同样无法购买发展本国经济所必需的石油等大宗商品,同样包括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在这个时候,保证汇率的稳定,就得消耗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
而汇率稳定是一国经济稳定的中流砥柱。汇率适度的贬值有利于出口,而过度的贬值则会贱卖本国资产。
在这个时期的汇率管控十分重要。
在中国汇率稳定之后,监管层选择汇率的突然升值,这样既可以使做空人民币的力量爆仓离场,又可以保证国内老百姓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遏制外汇储备外流。
在2017、2018年间,中国政府就严禁中国企业对外非理性投资,并且把个人兑换外币的额度由5万美元降低为1万美元。
并且对于出口型企业明确指出,如果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到国外购买资产,那么必须把这些资产换成美元再拿回国。
经过上一阶段的严控美元外流之后,人民币开始主动贬值,从而应对美元加息。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美国想让中低端制造重新回归美国,希望美元能够贬值。
中国为了保证人民币的吸引力,只能选择人民币同步贬值。
否则的话,就会很吃亏!
其实道理很简单,每个国家都希望能用自己的可再生资源来换取其他国家的不可再生资源。
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呢?
劳动力!
只要人类不灭绝,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出现。
美国也懂得这个道理,他也希望本国的劳动力能够换取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解决本国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得实体企业能够回归本国。
前期,我们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资源和原材料,然后加工之后再出口创汇。
我们就是用自己的可再生的劳动力来换取别人的不可再生资源。
我们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资源和原材料,然后加工出口给其他国家,赚取辛苦费!
我们现在是用可再生的劳动力去换取别人的不可再生财富!
我们从美国赚取大量美元,这些美元同样可以购买美国的石油、土地、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
中国当然明白这个道理,8月1日,在美联储降息之后,8月5日,人民币破7,就是这个道理。
结语
美国的再次降息,就是想着找机会向全世界转嫁危机,当然如果能够把危机转嫁给中国,这是美国最想看到的。
但是目前来看,美国的如意算盘要落空。
因为,中国不仅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实体改革。
并且,通过各种方式锁定房地产的流动性,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改革方案出台,中国的未来只会更加美好。
这段时间不少人都在抱怨,人民币的汇率又下跌了,相反的是美元的汇率是一路高歌了。对于美元的汇率上涨,按理来说和我们平常的生活是没什么关系的,美元的汇率上涨也代表着美元升值了,相反的人民币开始贬值了。不少人都在想着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资产不被贬值。竟然还有将自己的钱换成美元存在家里?
本来7月底的时候美联储宣布了降息,市场预期的是美元会进入贬值期,但是最后的结果是美元的贬值没了,相反的是美元不断的上涨,一路涨到了7.2附近。美元指数其实应该是下跌的,为何在最后的时候突发奇招变成不断升值了?对于全球经济来说,今年以来全球共计有20多个国家都宣布了降息,全球普遍降息无疑对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美元的不断升值显然躁动了不少老百姓的心,即使是和我们的平常生活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不少人都在想着是不是把人民币兑成美元会减少损失呢?毕竟按照现在的7.15汇率来说100万就人民币就等于减少了4万人民币。这些钱在汇率的漩涡里转瞬即逝。很多网友都在网上询问,是不是把我们的钱换成美元存起来就保值了?
其实对于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来说,大可不必如此。如果说是因为有去国外旅游的计划那可以兑换,但是全部换成美元保值的话确实是没有必要的。首先就是我们的人民币下跌,人民币的下跌是不会持续太久的。尽管近期的人民币汇率在不断的下跌,但是未来的人民币会在一个大箱里面波动,保持着稳中有贬的状态。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还有特别的做法,将自己的钱都换成美元存在家里。对于这些人的做法小编只能说不能苟同。首先这些人应该都是有特别的目的的,把钱放在家里可以避免账户被查,现在大家几乎都把钱放在自己的账户里面,把钱放在家里的人很少,就算有也是一些不可言说的人群。
把钱换成美元的人大多数都是那些年纪大一点的人,他们那辈人都觉得现钞最踏实,他们都不喜欢把钱放在银行里。尤其是美元现在汇率大涨,他们会更加觉得现金能够保值。所以大多数保守的人会选择把钱换成美元然后存在家里。
乌克兰独立新闻社9月11日消息,乌克兰国家银行网站宣布,9月11日,美元兑格里夫纳汇率为100美元—2488.23格里夫纳(9月10日—2502.66格里夫纳),100欧元—2747.00格里夫纳(9月10日—2761.18格里夫纳)。格里夫纳兑美元官方汇率更新了今年8月1日确定的三年来最高记录25.02格里夫纳/美元。9月10日交易结束时,乌克兰银行间货币市场上格里夫纳兑美元的报价被设定在25.00-25.03格里夫纳/美元,比之前交易的收盘水平低5戈比。格里夫纳对欧元的报价处于27.60-27.63格里夫纳/欧元的水平,比之前交易的收盘水平低3戈比。
国家银行指出,尽管政府证券的外国投资流入减弱,但由于乌克兰出口的定价环境良好,粮食产量高且进口量适中,因此外汇市场形势良好。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罗晗)Wind数据显示,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20年1月2日报收6.9595元,较前收盘价涨60点。3日亚市盘初,离岸人民币走势震荡,截至北京时间8:28,报6.9583元。
在2020年新年伊始连续升值后,进入鼠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将这一势头延续下去吗?跨境资金如何流动?会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吗?
今年短短16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经累计升值了1.27%,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和离岸汇率今年以来盘中一度升破6.84和6.85。
国内外机构几乎一致看好“人民币”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在岸、离岸市场一度升破6.84和6.85,但随后回落。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企业与个人对汇率走势的预期及其此前积累的美元亏损头寸是否结汇将主导汇率突破6.85的幅度。
“我们认为本轮汇率贬值中积累的美元头寸远小于2015年8·11汇改至2017年5月汇率贬值期间,预计人民币汇率突破6.85后的升值幅度可能并不大。”
结合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年度展望,市场对今年的人民币汇率信心十足。
中金公司预计,2020年人民币汇率可能走强至6.72(兑1美元)附近。
“随着全球制造业周期回暖、经贸摩擦‘降级’、国内经济周期企稳,美元上行空间可能受限,人民币兑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可能都有温和升值的动力。人民币汇率走强也意味着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吸引力提升。”该机构表示。
瑞银证券预计,2020年大部分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6.8-7之间窄幅波动,2020年底在7左右。
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整个2019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接近1300亿美元,年末余额近6500亿美元。其中,根据外汇局统计,2019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866亿,净增持上市股票413亿美元。
伴随着市场预期2020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望回升,市场对外资继续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也信心十足。
“市场信心走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再加上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市场,我们预计都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瑞银证券指出。
国家外汇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也对市场上部分担忧资金汇出的问题,派发了定心丸。
“实际上不用有过多担心,中国外汇市场的开放是坚持了‘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我们开放的项目和进程都是经过充分考虑的,是风险可控的。另外,我们对媒体公众一直承诺,打开的窗户不会关上。”
她同时预计,未来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市场具有较大增长空间。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债市、股市规模在全球均位居第二位,但外资占比仍比较低,未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中国的证券市场在债券收益率、股票估值方面具有较大吸引力。
外汇储备余额或进一步上升
虽然2019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贬值1130基点,幅度约1.65%,但去年全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了352亿美元。
“破‘7’之后,得益于市场化的预期稳定机制,加上多渠道发声加强预期引导,社会预期平稳,企业和个人结售汇正常,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汇率和离岸市场汇率三价合一,双向波动,近期升至7元以下,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这是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进展,市场评论为‘不叫改革的改革’。”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日前在阐释2020年货币政策思路时表示。
招商证券预计,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将进一步上升。主要理由包括:一是,2020年美国经济相较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表现弱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判断美元转弱,从汇率折算因素来看有助于外汇储备余额的上升。二是,央行已表态在2020年要“坚持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这预示着因为干预外汇市场而导致外汇储备余额变动可能性更低。三是,预计2020年外汇储备投资收益会带来600亿美元左右的余额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