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最新利率

「快讯」央行: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

全景网2月14日讯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与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发展人民币利率、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进一步丰富外汇期权等产品类型。继续扩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备案入市,丰富境外投资者类型和数量。逐步推动境内结算代理行向托管行转型,为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多元化服务。(全景网)

展开
收起

央行: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

原标题:多部门发布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来源:央行

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与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发展人民币利率、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进一步丰富外汇期权等产品类型。继续扩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备案入市,丰富境外投资者类型和数量。逐步推动境内结算代理行向托管行转型,为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多元化服务。

以下为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大金融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力度,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更高水平开放创新,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于临港新片区功能定位和产业体系,试点更加开放、便利的金融政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行绿色金融政策。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完善金融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大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力度。

(二)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增强金融创新活力,探索更加灵活的金融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健全金融法治环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内外资金融机构适用同等监管要求,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三)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自愿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各项金融开放创新措施,部分措施可在临港新片区先行试点。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金融科技在监管领域的应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

(一)支持临港新片区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产业。

1.试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按照商业自愿原则在上海设立专业子公司,投资临港新片区和长三角的重点建设项目股权和未上市企业股权。鼓励保险机构依法合规投资科创类投资基金或直接投资于临港新片区内科创企业。

2.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按照商业自愿原则在上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符合条件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上海设立专业投资子公司,参与开展与临港新片区建设以及长三角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相关的企业重组、股权投资、直接投资等业务。

3.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为临港新片区内高新技术产业、航运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提供长期信贷资金,支持区内重大科技创新及研发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为区内企业开展新型国际贸易提供高效便利金融服务,支持新型国际贸易发展。

4.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在区内依法设立金融科技公司,积极稳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重视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二)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5.对于符合条件的临港新片区优质企业,区内银行可在“展业三原则”基础上,凭企业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直接办理外商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境外上市等业务下的跨境人民币收入在境内支付使用。

6.在临港新片区内探索取消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在境内外成员之间集中开展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业务,资金按实需兑换,对跨境资金流动实行双向宏观审慎管理。探索外汇管理转型升级。

7.在临港新片区内试点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研究推动依托上海票据交易所及相关数字科技研发支持机构建立平台,办理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促进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业务发展。

三、在更高水平上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

(一)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8.在依法合规、商业自愿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理财子公司,试点外资机构与大型银行在上海合资设立理财公司,支持商业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选择符合条件的、注册地在上海的资产管理机构作为理财投资合作机构。

9.支持外资机构设立或控股证券经营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在上海落地。推进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在上海率先落地。

10.对境外金融机构在上海投资设立、参股养老金管理公司的申请,成熟一家、批准一家。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上海设立专业资产管理子公司。试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境外资产管理机构等在上海设立的理财公司。探索保险资金依托上海相关交易所试点投资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

11.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集团在上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鼓励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资金管理中心,经批准可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允许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注册的融资租赁母公司和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

(二)促进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

12.继续扩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备案入市,丰富境外投资者类型和数量。逐步推动境内结算代理行向托管行转型,为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多元化服务。

 13.发展人民币利率、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进一步丰富外汇期权等产品类型。

14.优化境外机构金融投资项下汇率风险管理,便利境外机构因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产生的头寸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

15.研究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金融市场法律制度对接效率,允许境外机构自主选择签署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中国证券期货市场(SAC)或国际掉期与衍生工具协会(ISDA)衍生品主协议。

(三)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优质金融营商环境。

16.支持上海加快推进金融法治建设,加快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加大对违法金融活动的惩罚力度,鼓励开展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17.切实推动“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上海市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类文件,定向拆除市场准入“隐形门”。多措并举,孵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8.研究推动上海金融法院和上海破产法庭顺应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参照国际高标准实践,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案件专业化审理水平,增强案件审判的国际公信力和影响力。

四、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一)推动金融机构跨区域协作。

19.提升长三角跨省(市)移动支付服务水平,推动长三角公共服务领域支付依法合规实现互联互通。

20.积极推动长三角法人银行全部接入合法资质清算机构的个人银行账户开户专用验证通道,对绑定账户信息提供互相验证服务。

21.强化长三角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项目规划、项目评审评级、授信额度核定、还款安排、信贷管理及风险化解等方面的合作协调,探索建立长三角跨省(市)联合授信机制,推动信贷资源流动。支持商业银行为长三角企业提供并购贷款。在现行政策框架下,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扩大对长三角“三农”、从事污染防治的企业、科创类企业、高端制造业企业、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信贷投放。

(二)提升金融配套服务水平。

22.推动G60科创走廊相关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双创债务融资工具、双创金融债券和创新创业公司债。

23.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各类知识产权服务与评估机构积极开发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模型或工具,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和流转。研究支持为外国投资者直接参与科创板发行和交易提供便利汇兑服务。

24.探索建立一体化、市场化的长三角征信体系,向社会提供专业化征信服务。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跨区域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大信息归集共享和开发利用力度,服务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支持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实现长三角企业和个人借贷信息全覆盖。开展长三角征信机构监管合作,试点建设长三角征信机构非现场监管平台。

25.推动长三角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在长三角推广应用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区域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建立长三角绿色项目库。

(三)建立健全长三角金融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

26.建立适用于长三角统一的金融稳定评估系统,编制金融稳定指数,建立金融稳定信息共享合作机制,搭建金融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反洗钱信息交流机制,强化数据保护与管理,加强金融消费纠纷非诉解决机制(ADR)合作。

27.推动长三角金融统计信息共享,研究集中统筹的监测分析框架,提升经济金融分析的前瞻性。

28.促进长三角普惠金融经验交流,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联合撰写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

五、保障措施

29.支持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组织开展加强支付结算监管能力的试点,推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同城双活灾备中心在上海建设落地。研究推动在上海设立中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集中整合各金融市场的交易信息,提升监测水平,与雄安新区相关建设进行有效衔接。

30.目前已出台及今后出台的在自贸试验区适用的金融政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的各项金融支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适用于上海实际的,可优先考虑在上海试点。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上海银保监局等单位根据本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级部门备案。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20年2月14日

展开
收起

央行放大招!祭出100亿利器 人民币1小时暴涨600点

来源:中国基金报

作者:莫飞

LPR最新报价出炉,央妈继续不跟!

3月20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3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同日,央行再度祭出稳汇率“利器”,在香港招标发行100亿元的6个月央票。

这也是继上一期MLF操作利率持平后,央行再一次对LPR报价利率保持和上月一致。在全球超级大放水的背景下,央行采取这样按兵不动的策略,无疑也为接下来的政策操作留足空间。

3月LPR报价按兵不动

利率与上月持平

最新LPR出炉了!

3月20日早间,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05%,五年期以上LPR为4.75%,两个数值均与上期保持一致。

实际上,本周一(3月16日),作为LPR报价的风向标,MLF操作利率本月并未下调,已经意味着LPR下行概率降低。这一次,LPR价格继续维持和上月持平,意味着央行也为后续货币政策操作留足空间。

3月15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央行将继续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贷款利率明显下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

孙国峰表示,继续推进LPR改革,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引导完善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FTP)体系,将LPR内嵌入银行内部利率机制中,完善LPR传导机制,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潜力。

去年8月份央行创设LPR新机制以来,随后经历过三次LPR“降息”,LPR报价主要在MLF操作利率基础上加点而成,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当月货币政策操作对LPR报价形成较大影响。

国泰君安点评:

4月份“降准、降LPR”双降概率较大

从3月份MLF利率和LPR报价保持不变情况看,机构人士认为,全球市场宽松政策环境下,接下来央行“降息”概率将大大增加,未来4月则是重要的政策窗口。

对于 3月LPR报价,国泰君安发表最新点评称,3月不降MLF、不降LPR,4月份“降准、降LPR”双降概率较大。短端利率仍将维持震荡,长端仍有下行空间。

第一,与2019年11月和2020年2月三率联动降息降低LPR不同,3月份采取了不降MLF、OMO,LPR,降准的形式。

第二,这背后的原因是,当前市场利率已经低于政策利率。银行间隔夜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创2009年6月来新低。利率走廊下限已经实际切换为存款准备金利率。在这种情况下,降低MLF和OMO除释放信号意义外,降低资金成本作用有限。

第三,降准一方面释放长期资金,一方面有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作用。即降准替代降MLF和OMO发挥隐性降成本作用。

第四,4月份采取“降LPR、降准”组合概率较大。因为需要LPR持续下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在市场利率低于政策利率背景下,降MLF和OMO效果不好,降准可发挥释放长期流动性和降银行成本一石双鸟作用。

第五,在如上背景下,降低存款基准利率是大势所趋。

第六,央行最近操作对市场而言偏审慎,国债期货出现下行。但这为中长期储备政策空间和弹药。影响的是利率下行节奏,而非方向。长端下行趋势不改。

第七,虽然国内今年目标取向更加注重“稳就业”,但在海外持续波动以及衰退概率大增背景下,货币政策需警惕金融市场波动,更好发挥金融稳定的看护角色。全球衰退背景下的经济下行压力还将推动国内利率再下台阶。后续核心看存款基准利率调降预期引导。最近观察时间窗口是4月份。

稳汇率“利器”再度出手

央行在港发行100亿央票

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离岸人民币急跌800点后,央行再次出手,祭出稳汇率“利器”。

今天,央行网站信息显示,央行公告,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2020年3月26日(周四)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0年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

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6个月(182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100亿元,起息日为2020年3月30日,到期日为2020年9月28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

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面值为人民币100元,采用荷兰式招标方式发行,招标标的为利率。

在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汇率双双出现了反弹。

其中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短60分钟时间,就从7.1601位置迅速拉升至7.1029,快速收下7.12和7.11两个关,日内反弹力度超572个基点。随后反弹幅度略有收窄。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同样反弹。在9时30分以7.1100开盘后,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连续收复7.11、7.10、7.09三个关口。

近段时间,美联储疯狂加息叠加超级量化宽松计划推出,却依然无法解决“美元荒”问题,美元指数快速走强,倒逼各国汇率出现了短期的急跌。

昨日晚间,离岸人民币汇率跌破7.16关口,日内急跌900点。此次在港央票发行,无疑也是央行为稳定离岸人民币汇率第一时间放出的大招。在当前形势下,央行无疑希望通过收紧离岸流动性,进一步释放维稳人民币的信号。

对于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由于美国降息,中美之间的利差进一步扩大,使得国内金融市场对于国际资金吸引力加大,经济、预期、市场在好转的时候,国际资金会越来越看重人民币的资产,人民币越来越成一个规避风险的资产,人民币汇率也会保持基本稳定。

三大指数高开低走

A股传出企稳信号

而在经历连续大跌后,A股市场也重新走上了艰难企稳之路。

3月20日早间,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沪指涨0.92%,深成指涨1.31%,创业板指涨1.53%。不过临近午盘,指数涨幅稍有收窄,创业板指数翻绿。

从当天盘面上看,建材、食品饮料、消费等板块涨幅居前。而从wind概念板块上看,当天海南省国资,海南自贸港的题材表现亮眼,盘中指数涨超5%以上。土地流转等题材同样表现活跃。

从消息面看,日前,国家发改委消息称,海南省将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制定好海南旅游业恢复重振计划,待疫情解除后全面开展国际旅游消费年系列活动,充分释放本地消费,恢复国外包机航线,视情况开辟入境旅游市场。

同时,海南省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旅游业渡过难关,其中包括:支持企业稳定经营;强化财政金融扶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免缓缴相关税费;探索创新支持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A股市场近期已经传出了部分的企稳信号。

一方面,北山资金净流出的趋势开始放缓。今天上午,沪股通净流入近6亿元。

另一方面,富时罗素如期推进纳A扩容,将于3月20日收盘后生效。这也意味着,今日A股尾盘,可能会出现重新发力,大资金买入的情况。

3月20日上午,富时罗素概念指数盘中涨超1%,成交金额达2526亿元。另据数据统计,在富时罗素概念股中,有298只个股大单资金净流入达85.37亿元。

抄底资金悄然入场

单日超120亿资金流入ETF

实际上,在A股昨日深度探底后,不少抄底资金已经悄然进场,而这也成为A股未来企稳的重要信号。

根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股票ETF基金资金测算模型计算,A股ETF基金在3月19日整体资金流入是122.35亿元。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流入30.7801亿元,华夏上证50ETF流入13.9573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流入13.4602亿元,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流入9.9799亿元,国泰CES半导体行业ETF流入9.1729亿元。

今日上午,ETF基金流入量仍在持续放大。其中,5G、芯片等科技类ETF成交额排名居前,同时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类ETF资金也同样吸引大笔资金流入。

谈及资金在低点加快流入股票ETF的现象,北京一位基金经理表示,投资者借助股票ETF这样的工具型产品可以高效率布局。资金净流入逾百亿,说明资金抄底热情较高。

他认为,近期疫情扩散,短期市场下跌较快。操作上,抓住大盘宽基指数的估值中枢变化,可以“聪明”地把握市场机遇。在2700点,更没有必要悲观,净流入正体现了资金对2700点估值低位的认可。

此外,险资机构也开始加码在低位抄底。综合各家保险机构数据显示,从3月17日开始,规模超百亿元保险资金已入市抄底。而上一次,险资百亿抄底则是在2月3日当天市场跌至低位,随后市场就走出了短期的大涨趋势。险资机构的重新入场,也意味着,A股底部已经确定。

亚太股市涨跌不一

恒指盘中涨超4%

当天,亚太市场开盘,涨跌不一。

其中,韩国指数涨超4%,日股因春分假期休市。澳大利亚股市涨超2%以上。同时,越南、印尼股市仍然飘绿。

其中富时中国A50指数盘中涨超2%。

当天,香港市场开盘主要质素也集体高开,其中恒指涨幅一度突破4%以上。临近午盘收盘时间,恒指涨幅略有收窄,恒生指数涨幅2%左右。

流动性危机尚待解决

A股全面上行行情就在眼前

尽管昨日美股反弹上行,A股市场缓慢企稳,但流动性危机仍待解决,这也意味着美股能否企稳,仍是未知数。

截至午间12点左右,美股三大期指中仅纳指期货小幅微涨,其余仍然报跌。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欧美做空力量弱化但信用市场仍承压。短期而言,估计美联储将积极救市,拯救闯祸并深陷危机的risk parity基金,那么,海外市场有望出现短期的跌深反弹。从中期展望,未来数周甚至数月,仍要警惕海外危机升级,警惕外资为了避险或者回补流动性而抛售新兴市场股票。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二季度中国基本面上行,中国股市不会落后,更有可能领先。结构上,政府投入的新基建旧基建一起发力,靠内需的消费也开始恢复。只是受进口链断供或外需担忧的品种可能稍慢一点起来。总体看,A股全面上行的行情已经近在眼前。

对于后市操作,中信建投认为,当前波段操作仍应是主策略,投资者可借机调整仓位和持仓结构。今年的主线依然认为可能还在新老基建和逆周期政策加码受益行业和国家重点扶持产业等。对于后市,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流动性风险依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避免高杠杆行业,尽量配置低负债和具备充裕现金流特点的公司。

展开
收起

人民币贷款基础利率为何止降 中国央行是否酝酿新招?

来源:《财经》杂志

文 |《财经》记者 张威

完全超出市场预期,新一期LPR报价丝毫未动。

3月20日上午9点30份,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周五公布数据显示,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较前次报价持平。

同一天的前一刻钟,央行发布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2020年3月20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至此,央行已经连续二十四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

据《财经》记者了解,货币市场流动性确实较为充裕,甚至出现资金淤积的现象。根据某股份制银行资金交易员介绍,资金淤积主要体现为两点:开年之后,隔夜利率长期在在2%以下,另一则现象是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规模比较高。“一般的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规模较正常水平高出了50%-70%左右的水平。”

反观全球,进入3月,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大国央行早已开启降息狂潮,所以,此前市场主要分析声音认为,今日公布的LPR报价会出现下行。

某宏观研究员向《财经》记者表示,央行一直强调稳健货币政策调控主基调,所以对宽松化币政策更审慎;二则央行也担心当前通胀对降息形成制约;三是美国前次降息的教训表明,在市场预期混乱时,降息等政策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LPR是优质企业贷款,单纯降LPR后可能也很难真正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因为这还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风险溢价等。”上述宏观研究员指出,降息的含义实际是一整套组合拳,降LPR是降企业成本的一部分,但还不够,需要降“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存款基准利率等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来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3月16日,央行开展MLF操作1000亿元,中标利率为3.15%与上次持平,并未提前引导本期LPR下行。

某银行资金研究员指出,2月LPR下调10基点,一是因为当时疫情很严重,市场情绪恐慌,二是MLF也下调了10基点。但是,事实上,因为经济活动放缓,银行核心存款增长不佳,主动负债吸收力度比较大,负债成本比较高,3月对股份制银行降准不足以推动LPR下调。

上述宏观研究员也指出,在信贷供给方面,要求银行加大实体支持力度,的确也得给银行减负,银行负债端超过2/3是存款,所以只通过MLF(中期借贷便利)给银行减负效果是有限的,下调存款利率给银行降低负债成本的效果会更好,有助于向实体传导低成本信贷。

监管已经在力降银行负债成本,据《财经》记者了解,近期监管严查“假”结构性存款高息揽存,就是因为有一些不规范的结构性存款影响整个行业存款成本居高不下,扰动了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严格规范结构性存款产品的举措,也有助于降低整个银行业的存款成本。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近日强调,继续发挥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整个利率体系压舱石的作用,同时压降银行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宏观审慎评估,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

远洋资本高级研究员盖新哲向《财经》记者表示指出,其他国家超大幅降息更大程度上的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避免金融危机。与美欧相比,我国股市债市波动相对较小,没有类似2015年或者金融危机时期的异常波动,所以不会像其他央行一样大幅降息。

盖新哲说,银行间流动性充裕,某种程度上也是信贷需求较弱的表现,在这一特殊阶段,首先还是要激发信贷需求,一是财政发力,用财政支出带动总需求,无论是新基建还是旧基建,二是加快金融创新,比如基础设施公募REITs,数据中心公募REITs或者ABS。

“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推动复工复产,只有企业生产了才有信贷需求,企业不生产,调利率效果也不好。”上述资金交易员指出。在当前形势下,一动不如一静,待企业复工复产后,形成有效信贷需求后,再看看经济补偿性恢复到底能到什么程度。到那个时候再出台一些刺激政策,效果会更好。不能在这个时候把子弹消耗过多。

展开
收起

将20万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有多少利息?说出来你别不信

将20万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有多少利息?说出来你别不信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人们的收入,如今人们的腰包也鼓了,俗话多用钱用在刀刃上,人们会将闲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其中存钱也有很多道道,会理财的小伙伴们也是受益匪浅。

不过很多的普通人还是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讲解一下,将20万人民币存入银行,一年有多少利息?说出来你别不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存款也分为多种形式,其中被人们广为熟知的就是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随时取出的方式,但是利率却非常低,随时取出就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按照0.35的利率算的话,一年下来也就是700元左右。相比之下定期存款的利率就比较可观了,银行也兼并着放贷项目,定期存款的钱就可以被用来合理规划。

所以获得的收益也是比较高的,大约在3500元左右,虽然同是存款业务,但是差别就是这么大,所以很多小伙伴可能一念之间就损失了很多钱,最后一种就是通知存款,它的利率非常低,一般人也不会选择,只有342元的利息对人们没有丝毫吸引力,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长知识了。

俗话说干一行精一行,如果家里有从事银行业务的人,一定要向他们多多指教,毕竟挣钱不易,且存且珍惜,小伙伴们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展开
收起

工商银行:上半年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平均利率4.31%

本报记者 刘琪

7月23日,在银保监会第257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谷澍表示,今年以来,工商银行围绕“六稳”“六保”要求,在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积极助力稳企业保就业,努力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一是加大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在信贷投放方面,切实加大信贷供给总量,上半年新增贷款创同期新高。在债券融资方面,上半年主承销各类债务融资工具9100多亿元,同比增长25%。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积极推进存量法人客户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6月末转换进度达76%;上半年新发放人民币贷款平均利率4.31%,同比下降45BP,低于市场平均利率水平。

二是高效服务疫情防控,统筹推动复工复产。在专项再贷款方面,专班统筹、专项保障,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334.8亿元,额度使用率100%。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全行开展了“春润行动”,累计提供全口径融资支持1.18万亿元,其中,贷款投放9447亿元,涉及4.1万户企业。

三是积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公司贷款及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量均创新高,居商业银行首位。截至6月末,工行支持制造业的贷款、债券、融资租赁等各类融资余额近2.5万亿元,其中,投向制造业的各项贷款余额达1.8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233亿元,增幅14%;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超5500亿元,比年初增长952亿元,增幅21%。贷款余额及中长期贷款的增速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四是全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上半年新增普惠贷款1684亿元,增幅35.7%,远远超过全年增速40%的序时进度。为3.17万户小微客户办理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377亿元。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4.15%,较去年进一步下降37BP,如果考虑减费让利,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87BP。

(编辑 李波)

展开
收起

按照2020年的银行存款利率,存人民币和美元哪个利息多?

导语:按照2020年的存款利率,存人民币和美元哪个利息多?

先说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逐渐好了起来,像出国旅游、留学等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用眼看的,现在也有能力去亲身体验了。所以,当我们手里有闲置的美元等外币时,是换回人民币还是直接将美元存入银行,便成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以中国银行为例,目前中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75%、二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25%、三年、五年的定期存款利率为2.75%。

我们再看美元,同样以中行为例,目前美元活期存款利率为0.05%,一年、二年定期存款利率为0.75%。

那么,按照2020年的银行存款利率,存人民币和美元哪个利息多?

进入2020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在7:1上下浮动。其中,2020年1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下6.8398:1的阶段性新高。

汇率的变化意味着我们兑换时的成本有所不同,举个例子说明:如果我们在1月20日阶段性高点时兑换1000美元,需要约6840元人民币,而到了3月末,随着美元兑人民币上涨到1:7.1左右,此时兑换1000美元则需要约7100元人民币。

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存美元还是人民币,存款利息的多少与我们的存款数量是成正比的,所以从银行存款的角度说,人民币兑换美元时的汇率将影响存美元的利息。

人民币存款:以中国银行二年定期存款利率2.25%计算,10万元定存两年的利息为4500元,本息合计10.45万元人民币。

美元存款:同样是10万元人民币,以6.8398:1的汇率和美元二年定期存款利率0.75%计算,两年后所得利息为219.3美元,本息合计约14840美元。

看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汇率是浮动的,所以二年定期存款期满后,美元最终的“价值”或者说可兑换人民币的数量会有两个结果。

一、如果以美元兑人民币1:7.1的汇率计算,1484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54万元。

二、如果仍然以6.8398的汇率计算,最终折合人民币约10.15万元。

综上所述:当定期存款期满后,若美元出现升值的现象,那么最终的收益除了存款利息外还要加上美元升值所带来的增值收益,也就是说有可能会高于人民币存款。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若美元出现贬值的现象,那么则要减去相应的减值亏损。举个例子说明,如果二年后人民币升值,比如升值到6.6,那么14840美元折合人民币仅为9.8万元。

结语:按2020年的银行存款利率,存人民币和美元哪个利息多?笔者个人以为,存美元需要考虑未来汇率浮动的问题,所以如果没有实际用途,存人民币可能更平稳一些。

最后,考虑到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之一,具有一定的保值性,所以少量存一些美元也是可行的。

各位朋友,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展开
收起

人民币贬值速度加快,100万存银行20年,能靠利息维持生活吗?

文:十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都在逐渐提高。但是现在的人们似乎都不再存钱了,大部分人认为人民币正在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其实就是现在的物价逐渐上涨,就算挣得多了同时消费的也多了。

并且近些年来房价也在上涨,而且涨到了一定高度。在十几年前或许你花几十万可以买到一套房,但是现在可能也就够买一个厕所了。人们总说,房价涨得太快,努力奋斗了几年竟仍然买不起房子。就算买也得起也得动用几代人的资产,着实令人烦恼。

但是有人却站在了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认为不是房价涨得太快,而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得人民币贬值太快。在二三十年前年代一斤大白菜每斤0.02元,现如今1.8元一斤。是那时候的90倍。现在的大白菜和二三十年前的大白菜没变,现在北京的房子和当年的房子也都一样。这种观点少有人认同,但是物价确实是在不断上涨。今年疫情期间价格更是高的令人乍舌,小编更是亲眼看见一位大爷花30买了一颗白菜。

尤其是日用品价格上涨的话,会导致生活成本增加,然后农民和商人所要求的利润也会增加,外国在华企业(例如肯德基麦当劳什么的)为了维持利润,也会相应提高价格,所以全社会所有东西价格都会上涨,使得国内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那么大家说既然物价这么贵那就省着点,将一百万存进银行靠着利息来赚一点钱,等个几十年会怎样?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2017年这十年的平均通胀率为2.637%,那么关通货膨胀什么事情? 要计算现在的100万元,20年后值多少钱,我们要了解一个名词就是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指的是社会中发行的货币量高于实际所需要的流动资金量,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

比如社会上需要50万亿,此时一个包子1元钱,但是现实中却发行100万亿元,那么一个包子就变为2元钱。也就是说虽然你讲钱存进了银行拥有了利息,但是在20年后物价也不是当时的了比例还是那样甚至还会缩小。

所以,当很多人问"银行存100万元,靠利息来负责日常开支可以吗?"说实话,通过这些数据以及社会的形势来看。未来物价整体水平仍会上涨,就算是一百万放在以后也不再是现在水平了。

其实人民币贬值不仅会给群众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威胁"到国内企业市场。人民币贬值会促进国际资本外流,更是可以直接导致国内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对于一些刚刚迈入市场的企业来说,这样的情形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有可能会因此破产也说不定。并且大家都知道。房地产行业是通过外部融资来获取利益的,人民币贬值成本上升就会对本就不再"暴利"的行业带来莫大的危害 。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上涨的物价已经带来的通货膨胀,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只在意它的弊端,其实人民币贬值也会带来相应的好处。

例如,出口企业的压力将得到缓解,出口产品的价格将更加有利,利润率将提高。出口增长率提高。人民币贬值后,出口货物的美元可以从银行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利润会增加。就业率增加。人民币贬值后,由于进口减少,国内销售市场竞争减少,国内商品销售增加,就业增加。随着出口的增加,出口商的利润会增加,这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外汇储备增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等于美元升值,等于黄金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人民币贬值代表着外币相对升值,所以以外币计价的商品就会变贵。大家不要以为不出国买东西就没有影响哦,其实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用的基本所有东西都有国外的因素。中国主要的进口商品价格会大幅度上涨,所以不少人认为:与其节省存钱,不如直接满足当下顺应时代。那么你觉得呢?

(本文系永益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百家号永益财经)

展开
收起

人民币贬值速度加快,100万存银行20年,仅靠利息维持住生活吗?

文:七七

我们经常听到过类似的问题,关手里有几十万现金甚至上百万现金,靠存入银行吃利息,能不能过上不工作的日子。每次看到这个话题,心里都会笑,提出这个问题的人真的不知道房价有多高,物价有多高,人民币贬值有多快吗。

说实话,一百万元的现金听起来很多。如果你仔细计算一下,在当今社会,你最多可以改善自己的伙食。如果你想有一个更好的生活质量,这将是有点困难。如果你靠一百万元银行利息生活,那么生活水平可能会逐渐下降。

近年来,房价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在上涨。12年前你可以花10万买一套公寓,但现在你可能买得起一个厕所。人们总是说,房价涨得如此之快,以至于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仍然买不起房子。即使你能负担得起,也要花费好几代人的资产,这往往让人很头痛。

特别是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生活成本的增加,而生活成本的增加又会增加农民和商人的利润需求。在中国的外国公司,比如肯德基和麦当劳,为了维持利润,也会提高价格,这样整个社会的所有东西的价格都会上涨,导致国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银行里有一百万。每天的利率是多少?首先要确定的是,靠银行利息生活的想法仍然是好的,这说明在利用钱生钱,理财意识很好。但是想法归想法,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资产回报率与风险成正比,因为国内银行通常相对安全,因为它们几乎从不被允许倒闭。

但与此同时,银行存款利率很低,否则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不会升值得这么快。银行存款利率有多低?以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为例。目前银行活期利率为0.3%,如果按100万元存款存入银行,银行息3000元/年,平息收入8.2元/日。

想象一下,每天8元,你完全无法支付一日三餐的费用。那又有人说了,存入一百万元定期存款是不是会比较好?

目前,银行的年利率为1.5%,两年利率为2.1%,三年利率为2.75%。由于5年期基本存款利率不再统一公布,各家银行的基准利率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把100万元存入银行,一年定期大约15000元,每月利息1250元;二年定期大约21000元,每月利息1750元,三年定期大约27500元,每月利息2291元。

上面的当前和固定利率而言,固定年利率远远高于目前的速度,但如果你不工作在三年的固定利率,每月的利率只会达到最低工资收入的省份,想要不上班并生活水准不下降,看起来不太可行。

那么每月收益达到多少,可以安享不上班?

不去上班的前提是没有固定的月工资,在这种情况下,要享受闲暇时间,就需要满足日常的消费支出,如果没有实现,就要花掉本金。

那么,一个月有多少时间可以享受不去工作,并确保日常生活消费水平不下降呢?如果有先决条件,如果单身,必须排除社保、公积金、按揭、车贷等附加条件,如果你想加上这些,每月必须增加太多的支出。

如果不包括这些,只包括日常消费支出、父母养老支出、基本医疗支出等,每月5000元就可以过上好日子。当然,一旦遇到资金风险,这笔收入就不会被存起来,或者用到本金上。假如是家庭不为单位上班,费用不是增加1 ~ 2人,但费用加倍这个,5000元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根据刚才的100万元利息来说,想要正常生活,100万元存款是完全不够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本文由企业先锋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市场基准利率发展回顾

从中国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成败得失,可以总结出市场化基准应当符合的客观规律。

本刊特约作者 百旺山/文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启动以来,人民币一直是“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并存。利率市场化过程就是一个以市场利率定价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以管制利率定价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少的过程。

在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自发、或者人民银行主导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有的努力成功了,有的努力没有修成正果。本文试图回顾总结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发展过程,探讨决定市场基准利率成败的因素,以及成功市场基准利率必须具备的条件。

Chibor

Chibor,即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1996年5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明确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自此,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下称交易中心)每天以实际成交额为加权系数计算并发布1天至1年共11个期限的平均加权利率,即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

自Chibor利率形成以来,从来没有被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来使用,没有金融工具的利率直接与之挂钩。目前虽然交易中心每天发布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但是已经不再使用Chibor的称谓。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在央行和中国货币网的网站上,已寻觅不到Chibor的踪影。

Chibor未能成为市场基准利率,主要是由于拆借市场的结构问题。

早期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局限于少数几家大行,同业拆借利率的代表性不强、可交易性不高。现在虽然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也参与拆借交易,但是仅限于隔夜和7天期拆借,再长期限的交易很少有真实成交。以2020年5月22日交易中心披露的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情况为例,当日拆借成交9570.19亿元,隔夜和7天期分别成交9146.38亿元和381.9亿元,占比分别为95.57%和3.99%,7天期以上的交易额仅有41.91亿元,占比只有0.44%(见表)。

在银行间市场推出债券回购交易后,由于回购市场参与机构广泛,市场代表性和可交易性强,货币市场资金多在回购市场融通,进一步消弱了拆借市场的影响,隔夜和7天期同业拆借利率向回购利率看齐。7天期以上的同业拆借,由于成交稀少,Chibor利率代表性不强、对金融机构来说缺乏可交易性,长期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因此,Chibor未能成为市场基准利率。

回购定盘利率

2005年,市场机构出于开展利率互换的需要,提出了对回购定盘利率的需求。2006年2月,经人民银行批准,交易中心正式开始对外发布隔夜和7天回购定盘利率。很快,银行间市场推出了7天回购定盘利率IRS。2020年4月,IRS市场成交名义本金21650亿元,其中以回购定盘利率FR007为参考利率的名义本金16706亿元,占比高达77.2%,是IRS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品种。7天期回购定盘利率无疑是迄今市场认可度最高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

回购定盘利率的成功,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7天期回购市场参与者广泛,市场基础好。银行间市场的所有机构,从大型银行到非银机构和广义基金产品,都深度参与其中;二是定盘利率设计是基于真实的回购交易,而不是银行报价,定盘利率生成机制可靠,难以被操纵;三是采用实际交易利率的中位数,而不是成交利率按成交额加权的平均值定盘利率,相当于给了中小金融机构在定盘利率中更大的权重,较好地反映了中小机构真实的融资成本。

但是,回购定盘利率在浮动利率债券上应用很少,在银行浮动利率贷款上则完全没有得到应用。利率重置频率过高、客户使用不便,是回购定盘利率在债券和贷款产品上不被接受的主要原因。

Shibor

Shibor,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2007年1月,人民银行推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回购定盘利率相比,Shibor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18家商业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交易中心在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4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并于上午11:00对外发布。目前,对外公开发布的Shibor包括隔夜至1年共计8个期限品种。

由于人民银行大力推广Shibor,Shibor逐步在浮息债、短期融资券、同业存单、利率互换等货币市场产品定价中得到一定应用。前些年,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将Shibor纳入FTP,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根据工商银行资产负债部李懿清在《中国货币市场》2017年第10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工商银行“建立了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产品收益率曲线……,较早实现了资金项下、同业项下、票据项下的内部定价与Shibor挂钩机制” ,“交易类债券、贵金属业务等市场化产品的内部价格均也采用了Shibor这一定价基准”。

2013年同业存单推出后,在3个月至1年期限上,形成了流动性和深度远高于同业拆借市场的同业存单市场。根据2013年 12月人民银行颁布的《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存单发行利率定价基准参照Shibor。理论上,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与Shibor走势应基本一致。但通过对比 3个月、1年期Shibor利率与同期限同业存单的市场利率,发现两者的利差并不稳定。

下图所示为中债AAA-评级银行同业存单利率与Shibor的利差(如图)。由图可见,在2016年下半年债券市场承压期间, 3个月期和1年期同业存单与同期限Shibor的利差分别高达1.12%和1.8%。在此之后,经常出现同业存单利率大幅低于Shibor的情况。显然,与由银行报价生成的Shibor利率相比,基于真实成交的同业存单利率能更真实地反映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

虽然人民银行把Shibo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大力推广,但是银行在存贷款业务上没有接受以Shibor为参考利率。2020年以来,随着人民银行在贷款业务上推行使用LPR,放弃了在贷款业务上推行使用Shibor的努力,进一步限制了未来Shibor的应用空间。

回购定盘利率和Shibor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推出,时间相差无几。在推出后,前者靠市场自发的力量逐步成为重要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而后者虽然人民银行百般呵护,但市场接受程度有限。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大体有二:一是同业拆借市场7天期以上品种的参与者限于少数几家大行,Shibor市场参与者代表性不强、可交易性不高,而隔夜和7天期回购市场参与者广泛、可交易性强;二是Shibor生不逢时,刚推出不久就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中Shibor仿效的样板Libor爆发操纵丑闻,使通过银行报价形成市场基准利率的机制受到质疑,弃用Libor、转向基于真实成交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成为全球基准利率改革的方向。而回购定盘利率的形成机制恰好符合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的方向。

MLF利率

MLF利率并非由市场交易形成的利率,但有些人认为它反映了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因此具有市场基准利率的作用。

从成熟市场经验看,成功的市场基准利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能代表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比如,在美元市场,Libor代表了银行货币市场融资的边际资金成本;Libor利率互换曲线代表了银行债务资本市场融资的边际成本。

以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最大优势是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参考,同时也作为浮动利率资产和负债定价的参考,内外部使用同一个参考利率,资产与负债利率联动,资产负债利率缺口小、风险透明、交易成本低。人类对降低交易成本的追求,永远是市场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或许正是由于成熟市场成功的市场基准利率都是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人民银行也给1年期MLF利率贴了个“银行边际资金成本”的标签。但是,MLF利率不是在公开、连续交易的市场上形成的市场利率,不可能代表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近期,1年期MLF利率比同期限同业存单利率高出了100多基点,就是例证。此外,人民银行每月进行一次1年期MLF操作,MLF利率无法及时反映最新的市场信息,就连续性这点,它也不具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条件。

关于1年期MLF利率是否代表了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最近有一些争论。分析2006年以来上市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数据,可以发现历史上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最高的年份是在2014年,达到了2.32%。2019年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是2.05%。从2020年初到现在,银行同业负债成本大幅下降,拉低了银行的平均存款成本,因此,当前银行存量存款的平均成本率应该在2.05%以下。考虑到在利率下行过程中,边际资金成本比平均资金成本更低,当前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应当在2.05%以下,大体就是当前1年期同业存单的利率水平,比1年期MLF2.95%的利率水平低100基点左右。显然,1年期MLF利率不能代表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

由于商业银行MLF负债规模远远低于其贷款规模,与其说是MLF利率决定了LPR,倒不如说是LPR决定了MLF利率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毕竟,商业银行的贷款合同90%以上是与LPR挂钩的,LPR才是决定银行收益的关键变量。因此,用MLF利率作为银行的边际资金成本构建银行的FTP,在逻辑上无法自洽,MLF利率不可能成为资金市场的基准利率。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要件

总结过去25年间人民币市场基准利率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一个利率要成为市场基准利率,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有三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市场机构广泛参与交易。只有市场机构广泛参与交易,市场利率才有代表性和可交易性,其利率才能代表市场主流机构的边际资金成本,机构才可以将其其它金融产品定价的参考利率,发挥其基准利率的作用;

第二,基于市场真实交易,而不是银行报价生成。这是基准利率具备抗操纵性的要求;

第三,便于终端用户使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必须要便于企业在浮动利率债券或浮动利率贷款中使用。隔夜或7天回购定盘利率虽好,但是让企业发行的债券或贷款利率与之挂钩,每天或每周重置利率,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很难理解,更难接受。因此,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期限不能太短,至少要在3个月,即浮动利率债券或贷款至多每季度重置一次利率。

未来如何构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作者为资深金融从业人士,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