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明图说
上个世纪70年代曾流行这样一个段子:有一不怀好意的外国人,为了嘲笑中国钱少,就问一中国银行行长:“你们中国的所有银行,共有多少钱?”行长机智地回答:“一共有拾捌元捌角捌分。”行长这里说的就是当时人民币的几种面值的总和。当时的面值有: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当然,现在不只这些,因为后来有了100元、50元、20元等面值的。其实我国还发行过3元面额的人民币。
三元人民币是第二套人民币中一款十分罕见的人民币,是我国唯一一张面额为三元的人民币纸币。发行时间是1955年3月1日,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并进行回收,目前存世量极少。纸币整体颜色为淡绿色,长16厘米,宽7.2厘米,比现在流通的1元人民币稍微大一些,其正图选取了井冈山龙源口石桥作为纸币的背景图案,而且图上清晰的印刷着“中国人民银行”6个大字。
为何当时要将3元人民币纸币收回呢?因为3元面值的人民币当时是在苏 联印刷的,后来由于中 苏 关系恶化,为防止苏 方利用手中的印版印制“真版伪钞”,扰乱我国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三元人民币现已经增值了1万多倍,市场收藏价4万元。图为江西省婺源县潘康民在展示他收藏的绝版叁元纸币背面(图1为正面)。读者朋友们,你见过3元面值的人民币吗?
最近钱币收藏哪类火?3元人民币当仁不让。日前网上晒出的一张3元人民币,居然叫价万元。相呼应的是,我国第一套人民币叫价上500万元价位…… 纸币的收藏投资火成这样,究竟是怎么了?物以稀为贵。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纸币历来被市场看重,一套稀有的货币甚至曾让玩家一夜身价翻了数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3元纸币究竟是怎么回事?
1953年版3元井冈山是人民币发行史上唯一的一枚叁圆面额票券,由周总理指定,由苏联代印,珍稀。发行时间:1955-3-1 三字轨、七号码,图案为井冈山,面值是3元,有实心五角星花纹混合水印
1953年3元人民币是我国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是我国发行的唯一一种面额为三元的人民币,目前存世量比较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对于存世量很少的1953年3元人民币,其保值增值的机会非常大,所以1953年3元人民币价格先不看新旧情况,稍微新一点的其市面价格都有4万多了。虽然如今1953年3元人民币价格非常可观,但往往会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迫切想得到1953年3元人民币,就鱼目混珠,市场上赝品也越来越多了。所以,投资者就得擦亮你们雪亮的眼睛了,因为除了品相导致的1953年3元人民币价格差异外,真品与否也是影响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有些品相全新,但价格低得离谱的,这时投资者就得好好辨认一下该纸币的真伪了。
钱币投资市场不法份子为谋暴利而鱼龙混珠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行内人士提醒,在收藏钱币时不能贪图便宜要注意真伪。第二套人民币的正面图案是一个时心的五角星,纸币比现在流通的1元人民币要大一点。淡绿色是这套三元纸劵的整体的色调,它的长为16厘米而宽为7.2厘米,正面的两端印着“叁圆”两个字样。纸币的正上方印着“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中间采取井冈山龙源口石桥为图景,石桥周围的花边采取深绿色,而中间的底纹是黄色,纸币背面图案印着花纹和国徽,中间一共有四种文字--汉、维、蒙、藏。第三套人民币二元第一次采用了比较先进的胶版凹凸套印高端技术,钞纸水印为实心五角星花纹混,正背面采用了双凹印刷,版纹触摸感很深,墨层厚实。因此除了人士二版三元人民币的基本字样。纸卷面设计是很活泼很端庄大方的。除了认识第二套人民币的基本图形外,另外一个简单又有效的辨别方式就是看纸劵油墨是否有明显的凸起感,图案线条是否清晰明了。
过日子,每天都得用钱,大家注意到没有,钱的币值好像没有3元面值的。不仅是人民币,其他国家以“3”作面额的货币也不多。
不过,我国曾经发行过3元面值的人民币哦,现在特别值钱!为什么?
整倍数关系
古今中外在钱币面额上使用得最多的是1、2、5、10这4个数字。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确定钱币面额等次时,最高面额与其他各种面额之间是整倍数的关系。
“3”是“非重要数”
在1~10里,有“重要数”和“非重要数”之分。
1、2、5、10就是“重要数”,这几个数能以最少的加减运算得到另外一些数,例如:1+2=3、2+2=4、1+5=6、2+5=7、10-2=8、10-1=9。在1元和2元都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组合成3元、4元等其他面值。
其余的就是“非重要数”,而如果将4个“重要数”中的任一个数用“非重要数”代替,那就会出现有的数要两次以上相加、减才能得到,日常使用太不方便。
“3”出现概率小
从概率学的角度看:在1~9的各种数字排列组合中,3的出现概率最多只有18%,而1、2、5出现的总概率则为90%。如果使用“3”面值的币种,在流通中呈现的概率约为16.7%,证明以“3”为面值的货币在实际流通中找零替代的作用并不显著,反而会使货币的票面结构有失衡之感。
增加3元人民币只省了两张钞票,而为了多一种面额的货币所花费的制造、流通成本却大大增多。
罕见3元人民币价值4万元
我国历史上的3元人民币指的是第二套人民币中有一款十分罕见的人民币,它是我国唯一一张面额为3元的人民币纸币。发行时间是1955年3月1日,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并进行回收,目前存世量极少。因此这样的纸币在民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全品3元人民币每张价值约4万元人民币。
发行原因
我国第二套人民币之所以采用了“3元”的面额,主要有2个原因:
1、当时我们国家采取的是向苏联全面学习的方针,当时苏联的卢布常用“3”的面额,我国也借鉴了卢布的面额体系。因此,这个3元币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苏三币”。
2、当时我国印刷技术相对落后,印钞厂生产能力不足导致的。在货币总需求量确定的条件下,这就大大增加了印刷的工作量,即使是苏方大型印钞厂的生产能力,要想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这样大批量的生产,也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再没有“3元”的面额,1元、2元纸币的印刷量就要更加增多,印刷任务就更难以完成了,经过与苏方的技术性商讨,我国最终确定了模仿卢布的1、2、3、5、10元的面额划分。
投资提醒
3元面值纸币流通的时间非常短,已停止流通近60年,再加上当年大部分3元纸币都被银行回收,而当时人们的收藏意识还不浓厚,一般市场里常能看见的一些3元纸币,大多数是经过粘贴修补的旧币,这让收藏价值大打折扣。
另外,3元人民币纸币存世量甚少,价格被藏家炒得很高。正因获利空间大,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于是一些被作过假的赝品也只能通过其材质凭眼观、手感来鉴定,收藏时一定要小心为好。
来源:央广网
韩国、日本的人民币,都有千元、万元的大钞,为什么中国的人民币没有千元、万元的大钞呢?这就不得不从人民币的历史说起。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成立以后,即开始在解放区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有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甚至是50000元的大钞。
第一套人民币的1万元人民币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从此以后,千元、万元的大钞开始退出流通市场,直到现在,中国再也没有发行过千元、万元的大钞,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繁荣发展,货币发行量越来越多,但是也没有发行过千元、万元的大钞,因此在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以后,人民币成为了世界上面额最稳定的货币。
之前发行的人民币之所以会有千元、万元的大钞,是承接了民国时期通货膨胀之续。
明清时期,中国的货币是银本位,以白银作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和结算工具,晚清民国时期又发行了统一的制式银币,但是五百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一直是银本位,说得通俗一点,无论是银本位也好,还是制式银币也好,都是以白银作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发行法币,法币的发行结束了中国近500年以来的银本位制,这本来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呢,随后又发生了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之前,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处于支出略大于收入的状态,通过发行公债和向外国银行借款,基本上可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物价基本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恶性通货膨胀。
抗日战争中的常德会战抗日战争发生以后,富庶的东南沿海地区被日本人占领了,国民政府所控制的区域,工业水平比较落后,财政收入剧减,再加上战时军费支出巨大,财政收支状况严重失衡,为了维持战时经济体制,1939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增发法币的政策,从此以后,法币发行量急剧上升,到了1947年、1948年之时,国统区的法币发行量已经成为了一个天文数字,恶性通货膨胀蔓延到了整个国统区,当时的人在菜市场买东西,需要用秤来称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开始在国统区发行第一套人民币,人民币虽然有千元、万元的大钞,但是并没有发生通货膨胀,一块钱还是当一块钱花,1949年之前,中国的经济处于混乱局面,新中国的经济承接了这个混乱的局面,1950年又爆发了朝鲜战争,战争需要有大量的钱财来支撑,到了1955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个时候1万块钱只能当1块钱来花了。
1955年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稳定人民币的币值,期间还发行了三块钱的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的3元人民币三块钱的人民币,后来为什么没有发行呢?主要原因就是换算不方便,取不了整数,当然现在的这款三元人民币在收藏界价格不菲,据说已经高达六万元的收藏价格了。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以后,中国再也没有发行千元、万元的大钞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没有必要发行大钞,而且大钞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换算起来比较麻烦。
天天跟人民币打交道,不知道大家有没好奇过,为什么没有3元人民币呢?不只是中国,从古至今世界上其他各国以3作为面额的货币也不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货币面额设计当中的门道。
整倍数关系
古今中外在钱币面额上使用得最多的是1、2、5、10这4个数字。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确定钱币面额时,最高面额与其他各种面额之间是整倍数的关系。
“3”是“非重要数”
在1~10里,有“重要数”和“非重要数”之分。
1、2、5、10就是“重要数”,这几个数能以最少的加减运算得到另外一些数,1+2=3,2+2=4,1+5=6,2+5=7,10-2=8,10-1=9。在1元和2元都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组合成三元、四元等其他面值。
其余的就是“非重要数”,而如果将4个“重要数”中的任一个数用“非重要数”代替,那就会出现有的数要两次以上相加、减才能得到,日常使用太不方便。
“3”出现概率小
从概率学的角度看:在1~9的各种数字排列组合中,3的出现概率最多只有18%,而1、2、5出现的总概率则为90%。如果使用“3”面值的币种,在流通中呈现的概率约为16.7%,证明以“3”为面值的货币在实际流通中找零替代的作用并不显著,反而会使货币的票面结构有失衡之感。
增加3元人民币只省了两张钞票,而为了多一种面额的货币所花费的制造、流通成本却大大增多。
罕见3元人民币价值4万元
我们历史上的3元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当时我们国家采取的是向苏联全面学习的方针,当时苏联的卢布常用3的面额,我国也借鉴了卢布的面额体系。所以这个3元币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苏三币”。
在市场上流通了9年以后,因政治原因在市场上停止流通被国家收回,因此这样的纸币在民间的数量十分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全品三元人民币每张价值约4万元人民币。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沈斌、曾艳、赖旭华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关于出现3块钱的事儿,就得从一个故事开始讲起,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说有一个假钞的,不经意就造出一张七块钱的假钞,心想,这可怎么办呢?后来他灵机一动,心想到大山深处去,那里的人也许不认识,有可能花出去。
三元人民币正面于是就进山了,刚一进山还没多远,就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他就问了,你的糖葫芦多少钱一串呀?卖糖葫芦的告诉他两块钱一串,他随手掏出来自己制造出来的七块钱告诉他说来两串,大家猜怎么着?卖糖葫芦的给他两串糖葫芦,同时,递给了他一张3块的。
三元人民币背面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从整个世界的范围来看,3元面值的钞票确实是比较罕见的,罕见不代表没有,苏联是使用3元钞票最多的联邦制国家,苏联之所以采用与它的历史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当时在苏联时期3是作为一个比较完美的象征,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等等,从沙皇一直到联解体,当时的3元钞票起码被发行过20套以上。
第一套人民币其实不但苏联有,我们也使用过3元钞票,大家肯定都不相信有3元钞票,有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见过一眼,其实,3元币出现与陈云建议有直接的关系,陈云说当时美国不断利用空投与走私的方式,向我国的内地传播假钞,以破坏我们人民币的信用,在技术上这些假钞票做的跟我们的真钞票完全一样,普通人就根本进行区分。
所以如果我们发行的钞票票面越大,则空投走私的金额数目就会越来越大,为了减少假钞的影响与损失,当时陈玉就建议先不发行5元和10元的大钞,但是如果那个时候紧紧只靠印制一元的钞票,又觉得面值有点太小了,于是就决定增加印制3元钞票的方案。不过印制3元主要的原因也只是为了满足苏联方面的要求,为什么呢?
出现3元的第二套人民币1948年,我国自己印制过一套人民币,但是这套人民币发行后发现防水性差,也不具备精美钞票的规格,所以我们国家就交给了苏联来进行代印,当时苏联就提出来了一个想法就是多印出一些3元面值的钞票。
当时由于需要苏联尽快交货,就同意了这个要求,并且,用当时十块钱的版面用来印制3块钱的钞票。那么这个3元钞票,就是后来我们所谓的苏三币。苏联前后共计为我们代印了10元钞票5亿张、5元钞票5亿张、3元钞票10亿张。
第三套人民币最后有一个细节发现了没有,就是当时所有的钞票上面为什么没有印毛主席的头像。因为当时是毛主席自己不赞成在钞票上面印他的头像,而只是建议用了天安门的图像来印制。
而用天安门图片这个方案,其实也有个小插曲,就是但是当时的天安门景观多变,那怎么办呢,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用平时的天安门比较好。
大家身边有没有收藏着3元钞票呢?如果喜欢本文可以转发、点赞、评论、关注,谢谢!
人民币我们几乎天天会用,平日里,我们见到的人民币为面值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但是,你有没有见过3元人民币?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呢?
从数学上来说,只要有1、2、5和10,就能组合成1~9的任意数字,3显然是多余的。而且从概率学来说:在1~9的排列组合中,3的出现概率最多只有18%,所以3元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常用。不过,虽然我们没见过,但人民币里面曾经是有3元出现的。
53版3元人民币,是人民币中唯一一张面值为3元的人民币,简称苏三元、井冈山绿三元,属于我国第二套人民币。纸币正面左右两端印有繁体三元字样,中间是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案,是人民币发行史上的最初当然也是最后。
大家都知道,第二套人民币流通的时间并不长,第二套人民币是1955年3月发行的,于1964年5月起停止流通,总共也不过九年。而且因为是苏联代印,其回收非常的彻底,造成了现在存世量极其稀少。此后的几套人民币中,更是没有三元人民币出现,这就说明了第二套三元人民币成为了绝版币,这样也就决定了它价格的昂贵。
目前,全新品相的三元人民币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了6万元,八成新品相的三元人民币价格大概在4万元,相比其自身面值而言,上涨了数千倍。小伙伴你们见过吗?
天天跟人民币打交道,不知道大家有没好奇过,为什么没有3元人民币呢?不只是中国,从古至今,世界上其他各国以3作为面额的货币也不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货币面额设计当中的门道。
整倍数关系
古今中外,在钱币面额上使用得最多的是1、2、5、10这4个数字。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确定钱币面额时,最高面额与其他各种面额之间是整倍数的关系。
“3”是“非重要数”
在1~10里,有“重要数”和“非重要数”之分。
1、2、5、10就是“重要数”,这几个数能以最少的加减运算得到另外一些数。例如,1+2=3,2+2=4,1+5=6,2+5=7,10-2=8,10-1=9。在1元和2元都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组合成三元、四元等其他面值。
其余的就是“非重要数”。而如果将4个“重要数”中的任一个数用“非重要数”代替,那就会出现有的数要两次以上相加减才能得到,日常使用太不方便。
“3”出现概率小
从概率学的角度看:在1~9的各种数字排列组合中,3的出现概率最多只有18%,而1、2、5出现的总概率则为90%。如果使用“3”面值的币种,在流通中呈现的概率约为16.7%,证明以“3”为面值的货币在实际流通中找零替代的作用并不显著,反而会使货币的票面结构有失衡之感。
增加3元人民币只省了两张钞票,而多一种面额的货币所花费的制造、流通成本却大大增多。
罕见3元人民币价值4万元
我们历史上的3元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当时苏联的卢布常用3的面额,我国也借鉴了卢布的面额体系。所以,这个3元币还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叫“苏三币”。
在市场上流通了9年以后,“苏三币”停止流通被国家收回,因此这样的纸币在民间的数量十分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全品三元人民币每张价值约4万元人民币。
长知识了请点赞!
来源丨央视财经
人民币是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大家每天吃的用的穿的都离不开人民币,不过大家每天都要跟人民币打交道,那么人民币就成为大家最熟悉的一种货币,人民币面值有多种,最大的面值是100元。为什么中国人民币里面没有三元?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
根据调查了解,其实中国的人民币里面曾经是有3元出现的,但是使用的年限并不久,从出版到结束只有九年的时间,三元人民币消失不见是有原因的,之前印刷人民币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前苏联,制造三元人民币的模板也留在前苏联,后来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比较紧张,所以中国就把三元人民币给收回去而且停止使用,后来中国把留在前苏联三元人民币的模版,也收回来,那么中国既然把三元人民币的模版给收回来。
为什么中国不自己出版?其实这个问题中国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3这个数字可以被使用的次数还是比较少的,从1到10的组合当中数字组合中1,2,5这三个数字是出现率最高的,而3的出现只有两次,比如1加2等于3,2加3等于5,除了这两个以外,其他数字的组合并没有出现3,如果要印刷3元人民币,那么就会增加成本,比如材料费,印刷费,人工费,还有设计费,所以就没有必要印刷3元人民币。
人民币是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大家每天吃的、用的、穿的都离不开人民币。不过大家每天都要跟人民币打交道,那么人民币就成为大家最熟悉的一种货币。人民币的面值最小是1角钱,最大的面值是100元,为什么中国人民币里面没有3元,下面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
根据小编调查了解,其实中国的人民币里面曾经是有3元出现的,但是使用的年限并不久,从出版到结束只有9年的时间,3元人民币消失不见是有原因的,之前印刷人民币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前苏联,制造3元人民币的模板也留在前苏联,后来中国跟前苏联的关系比较紧张,所以中国就把3元人民币给收回去,而且停止使用。
后来中国把留在前苏联3元人民币的模板也收回来,那么中国既然把3元人民币的模板给收回来,为什么中国不自己出版呢?其实这个问题中国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觉得3这个数字可以被使用的次数还是比较少的。
从1到10的组合当中,数字组合中1、2、5这三个数字是出现率最高的,而3的出现只有两次,比如1+2=3,2+3=5除了这两个以外,其它数次的组合并没有出现3,如果要印刷3元人民币,那么就会增加成本,比如材料费、印刷费、人工费还有设计费,所以就没有必要印刷3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