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站
作者:李超
文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超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0030002
浙商宏观天天播报09:36来自金融界全文约1400字,阅读需要4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报告导读
近期港币兑美元汇率触及联系汇率制度7.75的强方兑换保证,而人民币汇率仍在7附近高位徘徊,并未出现明显升值及升值预期。港币与人民币走势均受我国经济基本面影响,为何会出现如此分歧,港币走强的原因是什么,人民币后续走势如何,本篇报告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近期港币升值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主因利差扩大,套息活动升温。
2、为什么港币升值,人民币不升值?
资本管制差异,汇率反应不同。
3、企业或个人留存美元、减少结汇压制人民币汇率升值?
目前尚不明显,主因资本流出。
4、未来人民币汇率怎么看?
维持区间震荡,短期仍受压制。
5、港币升值压力下,港股是否将受利好?
仅有间接利好,长期不可持续。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形势拐点未至,继续拖累我国外需,贸易逆差大幅扩大使国际收支失衡。
正 文
近期港币升值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近期港币兑美元走强,4月21日触发联系汇率机制下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这是2015年10月后,强方兑换保证首次被触发。当日香港金管局从市场买入美元、沽出总值15.5亿的港元维稳汇率。我们认为港币走强主要原因是市场套息活动及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均有所增加,除此之外,财政开支增加亦会令港元需求上升。其中最为核心的是香港与美国市场利率利差扩大使得套息活动升温。3月15日联储大幅降息100BP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0-0.25%,同时推出包括7000亿美元QE、降低贴现窗口利率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3月23日进一步宣布无限量宽松措施。香港于3月16日跟随美联储下调基本利率至0.86%,该利率尚未触及零下限,且美联储后续宽松节奏香港并未全部跟进,这使得两个经济体市场利率利差扩大,自3月15日美联储降息,3个月期Hibor与Libor利差已经由+43BP升至+90BP,套利空间加大,使得港币自3月底出现升值压力。近期港币走势与2018年港币贬值触及弱方保证线的情况是相互映射,核心原因都是利差带来的套利行为。
为什么港币升值,人民币不升值?
香港市场走势受大陆经济基本面影响越来越大,港币和人民币汇率均一定程度上盯住美元,但近期港币升值而人民币未升值的原因在于,两者汇率形成机制存在显著差异。香港没有资本管制,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得联系汇率制度存在必然性,这保证了香港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也使得香港与美国利差与汇率之间的相关性更强。而大陆尚未实现资本的完全开放,利率平价效率大打折扣,中美利差对汇率的影响并非核心因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更多的是看双边经济基本面及其预期,这其中,人民币盯住美元,美元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与美元指数的成分货币经济体之间的相对表现,因此人民币汇率走势往往相对被动。我们观测的EPFR数据库资金流向数据显示,3月美元流动性危机期间,资金大幅流出香港及大陆股、债市场,但4月状况均有边际改善,尤其是大陆股债市场的资金动向,在3月底-4月初就有了较大改观,改善情况好于香港市场,但近期疫情形势尚不明朗、海外经济数据仍未见全貌,全球避险情绪使美元位于高位,压制了人民币汇率。
企业或个人留存美元、减少结汇压制汇率升值?
是否是企业或个人留存美元、减少结汇压制汇率升值?我们观察到,实体经济主体留存美元的现象尚不明显。我们核心观测结汇率指标,该指标是指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用于衡量结汇意愿。外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结汇率为66%,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不仅如此,今年的数值也较2016、2017、2018年同期分别高出7、4和4个百分点,这说明企业和个人并未出现留存外汇减少结汇的情况,实际上,目前市场并未形成美元持续升值的一致性预期。3月我国外储在正估值因素的情况下出现回落的原因主要是国际主要股票指数大幅下跌,外部流动性趋紧,3月份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呈现逆差,主要是证券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净流出增多,数据显示,3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达到了3346亿元人民币。
未来人民币汇率怎么看?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主要影响因素是两国经济基本面之差、货币政策之差及国际收支。基本面之差和货币政策差目前已经基本确认,有助于人民币升值,我们认为后续资本流出压力大概率也将有所缓解,但二季度贸易逆差可能继续扩大,或成为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最大扰动因素,预计二季度国际收支可能得到央行货币政策更大的关注。但综合考虑当前形势,目前稳增长和保就业仍将是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仍需继续观察。目前继续维持年内汇率走势大概率在6.85-7.2区间震荡的判断,宣布第三轮2000亿清单加征10%关税时人民币汇率贬值起点为6.85,宣布第四轮3000亿清单加征10%关税时人民币贬值预期下限为7.2。短期内,海外疫情及其对经济的冲击仍未确定之前,市场避险情绪将使美元指数维持高位,压制人民币汇率,且汇率一定幅度的贬值也有助于缓解一定的出口压力。但我们也需注意到,人民币汇率指数并未大幅贬值,截至4月24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94.4,相比3月6日本轮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初始位置升了1.34%,更是在3月20日美元流动性危机期间达到95.73的阶段性高位。
港币升值压力下,港股是否将受利好?
港股市场表现与港币汇率并没有直接显著的因果关系,两者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如经济基本面及资本流动,但由于市场普遍对港币维持在强、弱保证区间范围内有较强信心,因此港币汇率对其股市的影响并不持续。但近期汇率升值压力下,可能对港股带来间接利好,港币升至强方保证使得香港金管局近期出手投放港币维稳汇率。截至4月24日,香港银行同业市场流动资金收市总结余已经升至667.95亿港币,相比4月22日增加了77亿港币,Hibor走势与银行体系结余直接相关,近期出现进一步回落,流动性充裕及利率下行对股市构成利好。我们认为,目前全球风险资产走势仍在等待发达经济体疫情演进及核心经济数据,当前风险情绪仍不稳定,港股短期受汇率及流动性的正面影响或不大,但其基本面主要看大陆经济修复情况,中国经济更具韧性将逐渐形成预期,未来将出现部分资金提前布局港股的情况。虽然这项预期当前尚未形成主导力量,但一旦海外经济数据悉数落地,预期逐渐强化,将使得港股率先反弹、弹性领先。
风险提示
海外疫情形势拐点未至,继续拖累我国外需,贸易逆差大幅扩大使国际收支失衡。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程实 高级经济学家 钱智俊
2018年4月12日,鉴于港币汇率触及1美元兑换7.85港元的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买入本币进行干预,为十三年来之首例。虽然目前港币汇率依然疲弱,但是我们认为,港币的稳定性基础并未动摇,短期无畏,长期无惧。
聚焦短期,顺应全球货币政策提速转向的大趋势,港府需要以汇率为中介,进行被动缩表。因此,港币的阶段性转弱实为香港利率环境正常化、香港经济融入全球普遍复苏的必然前奏。而利率环境正常化的顺势启动将有助于巩固香港市场的稳定繁荣。
放眼长期,联系汇率制度的压力并非源于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的融合过快,而恰恰源于融合不足、联动滞后,未来两者的加速融合将支撑联系汇率制度保持稳健并不断优化。
有鉴于此,当前低迷的港币汇率并非货币危机的信号,非理性的“贬值心魔”才是真正的风险隐患。我们认为,立足于充裕的外汇储备以及丰富的危机处置经验,香港货币当局有能力稳定港币汇率预期,稳步完成利率环境正常化进程。
港币转弱是港府缩表的必要环节
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不同,受制于联系汇率制度,香港货币当局并不具备货币政策独立性。因此,在货币供给端,无论扩张或是收缩资产负债表,香港货币当局都只能采用被动方式进行。
回顾危机十年(2008-2017年),三大因素迫使港府进行了大规模扩表。第一,本轮金融危机期间,全球货币政策长期处于超宽松状态,大量过剩流动性进入香港市场并深度沉淀。第二,2017年香港股市和楼市行情高涨,港股涨幅更是冠绝全球,进一步吸引了外部资金的流入。第三,2017 年以来,中国经济超预期反弹,叠加人民币汇率超预期稳定,强化了全球投资者对港股的青睐。由此,香港市场的货币供给严重过剩是造成2017年以来港币利率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开启真实普遍复苏,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加速转向,港府也由被动扩表转入被动缩表。美国等经济体能够通过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直接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央行资产负债表,而香港货币当局的政策利率(贴现窗基本利率)无力引导Hibor利率上行,因此港府的被动缩表需要以汇率为中介,分两个步骤进行。
步骤一,在港币汇率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之前,港美利差的走阔催生息差套利行为,由市场自行降低港币流动性,并引致港币汇率的下降。
步骤二,一旦港币汇率触及7.85 的弱方兑换保证,则表明市场“无形之手” 难以消化危机十年所积累的过剩流动性,港府须以美元购入港币。一方面缩减资产负债表中的美元资产规模,一方面压缩流通中的基础货币。受此影响,货币供给由过剩转向平衡,港币利率上行、息差套利趋弱,港币汇率随之企稳。
有鉴于此,近期港币汇率和利率的“双低迷”现象,并非货币危机的信号。恰恰相反,这既是港府被动缩表的必要环节,更是香港利率环境正常化、香港经济融入全球普遍复苏的必然前奏。通过启动利率环境正常化,香港货币当局将渐次消解货币过剩与货币幻觉,抑制市场冒险行为,从而为香港市场的长期繁荣夯实基础。
区域联动是港币稳定的坚实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本轮港币的转弱,已实施了33年之久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引发市场忧思。部分观点指出,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美元国际地位不弱反强,而香港经济则持续融入中国经济全局之中,两大趋势产生根本性冲突,导致位于矛盾中心的联系汇率制度摇摇欲坠。
与之相反,我们认为, 联系汇率制度的当前压力并非源于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的融合过快,而恰恰源于融合不足、联动滞后,未来两者的加速融合将支撑联系汇率制度保持稳健并不断优化。
着眼货币需求端,本轮金融危机以来,港币被动形成了需求结构单一化的历史遗患。危机十年之中,全球投资重心在于货币幻觉而非实体经济。与之同步,香港房地产市场亦成为港币融资需求的核心支柱。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步入真实普遍复苏,货币幻觉破碎,全球投资重心转向实体经济。受此影响,香港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亦持续收紧,房市的港币融资需求“旧力已衰”,而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需求“新力未强”,新旧转换间的货币需求疲弱加剧了上文所述的货币供给过剩问题,从而进一步拉低了港币利率和汇率。
但这一阶段性问题并非不可治愈,加强区域联动正是一剂良药,将从两个方面实现港币需求结构的多元化。从经济结构来看,通过 对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多元经济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科技发展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从而形成强劲而持续的港币融资需求。从金融市场来看,中国新经济发展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与之联动,内地独角兽企业有望陆续进入港股上市,不断创造出能够分享中国经济结构性投资机遇的港币资产,有力提振港币需求。
围绕上述两个方面,目前香港政府和港交所均已在强化政策布局、加速措施落地。展望未来,联系汇率制度的演进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联系汇率制度仍将保持稳定,平稳完成本轮利率环境正常化,并在区域联动的支持下,实现新的港币供求平衡。第二阶段,得益于区域联动的进一步深化,并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 路”的推进,港币汇率制度将从单一盯住美元的模式,逐步升级为“双核模式”(盯住美元+人民币)或“多元模式” (盯住一篮子货币)。
因此,虽然长远来看,联系汇率制度将顺应内在需求而演进,但是现阶段的外部冲击不会压垮联系汇率制度。长期的、内生的演进不应与当前的、外部的冲击相混淆,更不应通过这种混淆助长市场恐慌。
危险源自恐惧,恐惧止于理性
根据以上分析,港币短期无畏,阶段性转弱只是利率环境正常化的必要前奏;长期无惧,区域联动将支持联系汇率制度的稳步演进。
不过,当前港汇振荡之际,市场非理性预期所导致的潜在风险仍值得重视。
“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如果市场误读港币汇率走低的积极信号,混淆联系汇率制度的长期演进和现阶段稳定性,可能会形成非理性的港币贬值共识。如此,原本由息差套利驱动的、温和的资金流动,会演变为由恐慌情绪驱动的大规模资金逃离,进而冲击香港金融体系稳定。因此,贬值心魔才是真正的风险隐患。
恐惧止于理性。根据2016-2017年人民币阻击“贬值心魔”的经验,疏堵并举的预期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击破贬值心魔、修复市场理性。当前,立足于逾 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1998 年、2008年两次危机处置经验,香港货币当局有能力稳定港币汇率预期,稳步完成利率环境正常化进程。
来源:东方财富网
原标题:押注“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失守” 海曼资本200倍杠杆高调沽空
正在港元汇率持续坚挺之际,有国际沽空资本开始“兴风作浪”。
近日,市场传闻美国对冲基金海曼资本创办人巴斯(Kyle Bass)在6月初发起了一只名为“Hayman Hong Kong Opportunities Fund”的新基金,准备以200倍资金杠杆押注未来18个月内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失守”,即港元因此下跌40%,这只基金将获得64倍回报,反之所有本金损失殆尽。
然而,巴斯高调沽空港元,却没有在外汇市场产生任何影响。截至6月11日20时,港元兑美元汇率依然徘徊在强方兑换保证价格7.75附近,触及日内高点7.7498。
“几乎没有投资机构会跟随巴斯押注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失守。”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甚至不少对冲基金同行怀疑巴斯的这只新基金未必能募集到足够多的资金,用于买入沽空港元的期权头寸。
在他看来,除了一些喜欢追逐小概率事件博取超额高回报的资金“凑热闹”,多数长期投资资本在冷眼旁观。一方面,他们不认为近期中美关系趋紧会导致港元脱钩联系汇率制度,另一方面11日凌晨美联储表示可能将零利率维持到2022年底。这无疑给美元趋于下跌与港元持续坚挺构成巨大的冲击。
由于港元连续触及强方兑换保证价格,6月1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本月以来第9次入市干预,向市场投放37.2亿港元。
香港金管局人士表示,联系汇率制度下的强方兑换保证再次被多次触发,代表资金持续流入港元体系。这既说明联汇制度的有效运作,亦显示市场对香港金融体系及港元的信心。未来香港金管局会继续监察市场情况,按照联汇制度保持货币及金融稳定。
“若不出意外,Hayman Hong Kong Opportunities Fund的结果已经早早注定,就是本金悉数亏损殆尽。”上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认为。
海曼资本“赔本赚吆喝”?
Hayman Hong Kong Opportunities Fund的沽空策略并不复杂,就是以200倍资金杠杆,买入未来18个月到期,且执行价格在10.85附近(即港元兑美元汇率下跌40%)的港元沽空期权,若到时港元跌幅触及40%,这只基金就行使沽空期权坐享64倍回报,反之期权不被履行,基金损失所有的买入看跌期权费用(即基金的投资本金)。
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坦言,这种极端的沽空港元策略,在2016年初人民币汇率与港元汇率双双被沽空期间也曾出现过,当时不少对冲基金也尝试押注香港外汇储备大减引发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失守,因此买入押注港元大跌30%的场外期权品种。然而,结果是这些对冲基金均铩羽而归。
“如今的市场环境,与2016年初截然不同。”他指出,尽管近期有引发市场对香港自由港与联系汇率制度受冲击的担心,但多数投资机构仍然相信内地及香港相关部门有能力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因此不像2016年初跟随投机资本炒作港元汇率大跌。
“在巴斯发起新基金高调宣布沽空港元后,港元期权市场几乎没有出现异动。”星展银行(香港)投资总监办公室高级投资策略师李振豪表示。
彭博的港元期权交易数据显示,市场预期未来12个月,港元有6%的几率跌穿7.9,即超出联系汇率制度7.85的弱方兑换保证价格。但考虑到远期期权产品定价要包括利率波动与融资成本变化等潜在因素,因此远期期权合约定价超过7.85,未必与联系汇率制度失守预期升温“挂钩”。
多位对冲基金经理甚至认为巴斯此举完全是为了“眼球效应”,即通过高调宣布沽空港元,引发港元期权价格波动幅度扩大,自己趁机买入相应波动性套利产品锁定收益。
一位熟悉海曼资本投资策略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Hayman Hong Kong Opportunities Fund的募资额远远没有达到巴斯的预期,因为多数投资机构都相当理性——即便有64倍回报预期的诱惑,但他们不愿企业押注一件几乎不可能成功的事(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失守)。
沽空资本“反扑”无果
值得注意的是,投机沽空资本并未就此善罢甘休。
“随着香港金管局持续入市干预,以及港元/美元利差开始收窄,他们似乎又开始蠢蠢欲动。”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向记者透露,具体而言,随着香港金管局持续释放港元流动性,反映银行流动性指标之一的银行体系总结余金额已增长至1221.27亿港元,创下过去2年以来的高点。此外,11日凌晨美联储没有启动基于国债收益率曲线控制(YYC)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令美元拆借利率(LIBOR)回升,导致港元一个月及三个月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与美元LIBOR的利差分别收窄至37与59个基点。
“一些量化投资基金可能会因此押注港元汇率回调。”RJO Futures金融市场分析师Phillip Streible向记者指出。长期以来,港元汇率强弱与港元/美元利差存在着极强的正相关性,因此只要利差收窄,这些量化投资基金就会技术性地增加港元空头头寸。
在他看来,量化投资基金的沽空套利行为未必会掀起巨大的浪潮。因为截至11日20时,美元指数依然徘徊3月中旬以来的最低点96.32附近,促使港元持续坚挺。
“现在不少沽空投机资本之所以还在蠢蠢欲动,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看好美元指数可能会触底反弹。”前述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分析说。
然而,随着美联储明确发出到2022年底保持零利率的信号,导致美元利差优势持续收窄,令港元在中长期依然将保持坚挺趋势。何况,当前香港拥有约4400亿美元外汇储备,加之内地中央政府逾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支持,投资机构押注香港外汇储备大幅流失,以及政治因素引发港元联系汇率制度失守的成功几率极低。
(责任编辑:DF524)
招商宏观表示,利差因素是港元走强的重要原因之一。观察港元近期走势可见,从3月下旬起,港元汇率就已逐渐走强并维持在接近7.75的强方兑换水平。在美元指数快速上升至103的高位、全球美元流动性紧张以及多个经济体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的背景下,港元仍然能够保持如此强势,这背后香港金管局的利率政策和利差因素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是本轮港元走强背后的国际因素。如果不能充分重视和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对于港元走强的贡献,则可能低估本轮港元走强的持续性,同样也很可能低估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对于人民币汇率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程度。
(文章来源:城市金融网)
编辑:坚果
审稿:悠悠
近日,随着A股和H股的不断上涨,吸引了不少的外来资本投入,引领人民币和港币汇率上涨,并且短期内这一势头还会保持。7月9号,无论是在岸市场还是离岸市场人民币兑换率一度达到7.0的关口。
据不少学者分析指出,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采取积极有效的防疫措施得以缓解疫情的蔓延,中国经济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开始复苏的,人民币也因此得以重振。除此之外,外来资本的投入,也是人民币和港币在近期持续走高的原因。
外资进入持续引领人民币汇率走高
自7月1日以来,人民币汇率仅一周的时间累计已涨幅超1%,与A股几乎是保持着同步增长。7月9日,更是突破7.0大关,这是自今年三月中旬以来的首次。普遍分析认为,此次人民币回归强势重归的根本原因,在于A股不断走高,吸引外来资本投入增加与结汇需求旺盛,直接带动了人民币汇率走高。
近日,中国外汇交易从业员在接受采访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上涨,受外来资本加大购置A股力度这一点的影响很大。外来资本通过在港的沪通和深通等北上渠道购买内地股票,而在进入在岸市场之前,先通过在离岸市场兑换人民币,增加了离岸市场人民币需求来持续引领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走高。
股市不仅带动了人民币汇率走高,也带动了港币汇率的同样走高。有分析认为,港币持续走高的背后是H股持续上涨与IPO市场火热,大量的资本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人民币汇率下一步:稳定持续7.0幅度波动
通过海外投资者本能的避险嗅觉,以及选择在欧美发达国家实行零负利率的大背景下,加大对中国资产的持仓,不仅取得了高收益还兼顾了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中国债券市场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吸引境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带动人民币汇率走高,同时中国外汇储备也在上升。截止7月初,我国外储在3月经历了冰点极低的情况之后,而后的三月保持持续上升状态。
A股和H股近期的不断走高,人民币汇率也获取短期走高,间接加强了外汇储备和深化了国家收支。据相关经济学者预计,今年下半年人民币汇率稳定持续在7.0幅度波动。由于加强了对国内外资本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金融对外开放,有利于资本流入中国市场。而下半年国际经济贸易也许会因摩擦升温,在短期内使得人民币贬值,但市场已对汇率宽幅波动已经能够接受,不会出现人民币持续贬值和难以一致的现象,更不会对国际收支造成冲击。
人民币汇率的下一步走势,普遍认为人民币正处于短期内持续升值的阶段。股汇联动的背后是美元疲软、中美摩擦等问题,造成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增长,经济在疫情爆发以来得到了复苏。人民币汇率也在待打破7.0关口迎来进一步升值。
“一带一路”推动东盟经济,打造互通互联,推动中国成为责任大国
澳大利亚针对涉港问题,再挑衅中国,专家:任人欺负的时代已结束
军情丨伊朗爆炸的“幕后推手”?世界或再次处于海湾战争的边缘
免责声明:本文由《每天十点港澳台》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消息参考:国际金融报
6月9日早间,港元再度触发联系汇率机制下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金管局)以港元承接4.72亿美元沽盘,沽出36.58亿港元。 这是本月以来,金管局第六次入市干预,向市场注入港元流动性,维持港元汇率稳定。6月份以来,金管局已累计向银行业注入190.81亿港元。而在6月8日至9日两天里,金管局就三度向市场注资。 市场人士认为,港元汇率强势的背后,一方面是热闹火爆的港股市场IPO在源源不断吸引资金流入;另一方面,港元美元利差再度走阔,为套利活动打开空间,持续推动港元升值。 明星公司扎堆赴港IPO效应 6月份以来,金管局“买入美元、沽出港元”的操作着实有点频繁。6月5日,港元对美元触发7.75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先于美国交易时段,买入美元,向市场注入9.77亿港元,后于亚洲交易时段收市后,再次向市场注入38.75亿港元。全日两次向市场注资达到48.52亿港元。 这是4月底以来金管局首次入市干预。 事实上,港汇强劲势头早已显露。今年4月,“强方兑换保证”自2015年10月以来,首次被触发。4月21日至28日的7个交易日中,港元汇率6次触及强方兑换保证,引发香港金管局六度出手干预。 “港元汇率持续强劲,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前香港银行间总结余处于历史极低水平。”兴业研究外汇商品分析师张峻滔表示,当出现明显资金流入时,港元就会升值。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网易、京东为代表的中概股明星公司相继赴港二次上市,叠加当前港股估值处于低位,提升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是近期资金流入的主要原因。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团队在其报告中表示,随着阿里巴巴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更多在美首次上市的中资公司可能回归,香港地区是二次上市的潜在目的地之一。报告显示,截至6月4日,共有42家在美首次上市的中资公司(不包括阿里巴巴)符合香港二次上市的要求,即市值大于400亿港元,或市值大于100亿港元且当期收入超过10亿港元。 美元港元利差再度走阔 港汇势头强劲的另一推手,是再度走阔的美元与港元利差。 “市场对于港元的需求提升,抬升了Hibor(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美元与港元利差拉大,打开套利交易盈利空间,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推升港元上涨。”大华银行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部研究主管全德健解释道。 6月9日最新数据显示,3月期港元Hibor为1.0189%,3月期美元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为0.3098%,利差超过70个基点。 广发证券海外团队也认为,5月,Hibor-Libor利差一度收窄至50个基点,对应港元汇率小幅走弱。近期,美元港元利差再度走阔,引发套利交易再次活跃。 全德健预测,至2020年年末,3个月期港元Hibor有望降至0.7%,届时美元与港元利差会有所收窄,预测港元汇率会保持在7.78港元兑1美元的水平。 “在投资者对于香港股市风险偏好保持高位的情况下,港汇大概率将维持强势。”张峻滔说。 反观近期人民币汇率以及美元指数走势,6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在离岸和在岸市场均已反弹超过500个基点,企稳势头明显,而美元指数延续下跌态势,截至发稿时,已跌破97关口。 在广发证券海外团队看来,当前“美元弱、港元强、人民币反弹”的情形,将推动资金回流新兴市场,利于港股中资股盈利预期上修。 一方面,考虑今年到美联储释放天量流动性,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过剩资金配置新兴市场的意愿或许更强;另一方面,从中长线来看,港股中资股盈利低预期、低估值的优势,加上对债务风险的“免疫性”,使得未来市场即使出现波动,港股也存在一定独立性行情的可能。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李志刚
编审 李劼
香港风景。(资料图)
厦门晚报讯(记者 翁华鸿)近日,港元兑人民币汇率逼近0.8大关,利好赴港旅游消费。计划出行的市民,近期到香港旅游和购物将省下不少钱。
比春节降30%,近期赴港游性价比高
“我们订了清明小长假的香港行程。假期再加上请一两天年假去玩,其中安排一天自由购物。”市民王先生说,由于港元汇率原因,此番他们赴港旅游和购物将省下不少钱。“以买一部iPhone X(256GB)做比较,目前仅需人民币7900多元,比年前节省800元左右。”
汇率是影响游客出境游的重要因素。驴妈妈旅游网出境游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当前港元持续贬值。2017年元旦时,港元兑人民币汇率接近1∶1,而当前1∶0.8的最新汇率,相当于在香港旅游消费可享八折福利。
记者从旅行社了解到,三四月是每年旅游出行淡季,加上汇率原因,现在去香港旅游性价比非常高,比春节期间降幅超过30%。其中,如在线旅游平台的香港自由行产品最低仅1000元左右。
清明节小长假赴港游客比增三成
近期前去旅行社咨询和预订赴港游产品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有望形成一波出游高峰。
来自携程旅游的数据显示,今年1到3月,预订自由行、跟团游产品赴香港的游客人数同比增长了三成。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小长假也形成一个赴港游小高峰,目前的预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2%。其中,“香港汇率游”主题产品人气最旺。
香港仍是内地居民热门的出游目的地之一。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2017年内地旅客赴港人数呈现整体上扬趋势,全年内地赴港人次4444.53万人,同比增长3.9%。如果按照去年全国出境旅游1.3亿人次看,赴港游占了1/3。今年春节长假,内地赴港游客超过106万人次,同比增长14.5%。
链接
请当地人当向导
赴港游有新玩法
赴港游火热,玩法却大不相同。人文一日游、张爱玲文化之路、徒步离岛、米其林美食游等玩法,在网上走红。香港旅游发展局表示,目前香港近90%是自由行游客,他们在港旅游消费更倾向于采用深度游览模式,挖掘个性化的体验。
越来越多内地游客希望不走寻常路,深度体验香港文化。其中,请一个当地人向导带路玩转香港火了起来。在携程当地向导平台注册的香港向导庄宏宇说,今年订单不断,客人更喜欢深度游特色体验,比如登山、南丫岛徒步、香港大学参观。还接到过游客特别喜欢明星张国荣,希望参观他的电影和MV的取景地。
同时,越来越多游客放慢脚步欣赏“港式风情”,涵盖艺术文化、演唱会、电影娱乐和体育盛事等活动,逐渐成为赴港游客的主要需求。
文:凭栏欲言
2019年1月,三个月港元利率迅速跌破2%,此后港美息差驱动港元汇率贬值,冲击联系汇率7.85弱方兑换保证。
又是一年,2020年2月,三个月港元利率再次跌破2%,随后,港元再次贬值。
回顾一下,2019年港元冲击联系汇率事件,时间轴如下:
1) 2018年年末,中国股市下挫至2440,导致股权质押风险暴露,2019年1月初,中国货币政策明显放松,救援股市,货币宽松效果传递至香港,3个月港元利率(3M)下破2%,2019年1月末,港元逼近弱方保证。
2) 2019年4月初,人民币货币政策收紧,国内股市熄火,港元(3M)在4月重返2%以上,港元升值,港元危机短暂解除。
3) 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接管,随后,为安抚国内市场情绪,央行加大货币供应,同时在香港发行央票收紧流动性,人民币国内利率与港元利率联系性变差。港元短暂反弹,随后重新逼近联系汇率。
4)央票效果难以持久,2019年7月,货币再现收紧迹象。
5) 2019年8月初,人民币汇率破7,货币供应持续收紧,中美十年国债收益率息差由60基点迅速扩展至8月下旬的140基点。3个月港元利率持续上行至12月(利率2.4%),10月(利率2.2%),港元风险已经基本解除。
6) 2020年2月,国内遭受疫情冲击,经济运行严重依赖货币缓冲,货币政策宽松力度明显加码,上海银行间利率SHIBOR(3M)创9年新低,随后,港元(3M)再次下破2%。港元风险重归。
以海外(伦敦)美元隔夜利率来看,2020年2月份,海外美元隔夜利率在升高,显示海外美元流动性收紧,或源于避险回流因素。
2020年2月份,港元隔夜利率连续下行,已经形成港美息差倒挂。
港美息差将驱动资金套利,施压港元汇率。
时隔四个月,港元联系汇率风险将重回视野。
来源:证券时报网
A股和H股近日的持续上涨,不断吸引外资流入投资,带动人民币和港元汇率走强,这一趋势短期内预计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7月9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均升破7关口,重回“6时代”。截至16:30,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6.9862,较上一交易日上涨314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同样大涨超100点达到6.986附近。
这是自今年3月中旬以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首次收复7关口。走强的不仅是人民币,港元兑美元近期同样走强,频频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本周香港金管局已五次出手入市承接美元,卖出港元,累计向银行体系注资超310亿港元。
人民币和港元近期的走强均有一个共同原因——A股和H股持续上涨吸引外资不断流入,结汇需求的增加推动汇率走强。不少分析指出,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经济率先复苏,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金融资产“避风港”的特征愈发显著,短期内人民币和港元汇率均有望保持坚挺;不过,下半年受外围环境不确定性较大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整体有望保持7附近宽幅波动。
外资布局中国股市带动汇率走强
人民币汇率自上周以来的持续走强,与A股的不断上涨几乎保持同频步调。7月1日以来,仅7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幅已超1%,7月9日更是升破7关口,为3月中旬以来的首次。
分析普遍认为,触发本轮人民币汇率重回强势升值通道的主要原因,就是A股近来的持续上涨吸引外资不断买入,结汇需求的增加带动汇率走强。
Wind数据显示,7月9日,北上资金全天净买入79.51亿元,为连续6日净买入。7月以来,北上资金已净买入超600亿元人民币。
香港一外汇交易员近日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几日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主要受外资加大力度配置A股影响。外资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北上渠道进入A股前,会先在离岸市场进行人民币汇兑,离岸人民币需求的增加带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进而带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
因股市带动走强的不仅有人民币汇率,港元兑美元汇率同样如此。港元汇率强势,再次触发7.75港元强方兑换保证,美股收盘后,7月9日早间,香港金管局入市承接美元沽盘,向银行体系注资42.94亿港元,为本周以来第五次,加上昨日港股收盘后承接的14.8亿美元沽盘,全日共注资157.64亿港元。
分析普遍认为,港元汇率强势的背后是近期港股上涨以及IPO市场火爆,吸引大量资金流入香港。7月以来,恒生指数飙升近千点,涨幅近4%。
人民币汇率下一站:美联储宽松溢出效应将持续
跨境资金流动形势的好转,不仅带动汇率的走强,也带来官方外汇储备的持续回升。根据国家外汇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23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106亿美元,升幅0.3%,这是继3月外储降至阶段低点之后,实现连续三个月上升,规模已经超过去年年末水平。
近期受股市持续上涨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阶段性走强,反过来也有助于强化国际收支和外储的稳定。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预计,我国国际收支可维持基本平衡。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对海外资本吸引力加强,以及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有助于吸引资本流入;另一方面,下半年贸易项目大概率维持顺差,经常项目将对国际收支构成较强支撑;此外,监管机构加强资本流动管理,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即使国际经贸摩擦升温使得短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但由于市场对汇率宽幅震荡已充分接受,实体经济难以形成一致性和持续的贬值预期,不会对国际收支构成过大的冲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将大概率维持宽幅震荡,震荡区间在6.85-7.2。
对于下一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市场的预期较为一致,普遍认为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处于短期不断升值的通道。兴业研究的研报称,股汇联动现象背后是外资“追涨杀跌”特征,以及入场资金结汇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此外,第二季度施压人民币汇率的中美摩擦、美元债发行萎缩、年中分红购汇等压力减轻。待人民币汇率突破7关口后将打开进一步升值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金融资产“避风港”的特征愈发显著,不仅与中国抗疫成果显著,经济率先复苏有关,或许也跟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资金溢出效应有关。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近日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都将迎来一个国际资本流入时期,例如,港元走强只是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和全球流动性修复的表现之一。这个时期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时候才会中止,因而具备持续性,其他条件不变,国际资本持续流入对人民币汇率,外资追捧的A股相关板块和中国国债均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谢亚轩预计,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将带来的6个推论:
一是新兴经济的国际资本流入将是中期趋势。
二是美元指数未来会转弱。
三是新兴经济体和商品货币汇率将升值。
四是新兴经济体爆发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风险会下降。
五是人民币汇率会升破7.0。
六是是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增加持有中国资产的趋势将持续。
本文精编自华泰证券:《汇率与国际收支平衡哪个更重要?兼论人民币汇率是否要保七》、信达证券:《人民币汇率「破7」点评》、国海证券《人民币汇率不会持续贬值》
摘要:人民币汇率十年来首破7,国海证券认为,人民币汇率破7有助于中国经济应对挑战,也是对于美国单边主义的适度回应。在这种背景下,投资者有对冲人民币贬值的需求,而持有港元资产是当下不错的一个选择:一来由于港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持有港币资产就是变相持有美元资产;二来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可以抄底「黄金坑」的港股,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也可以配置港币债券,甚至直接把人民币兑换成港币都可以「躺赢」。
1、人民币汇率十年来首破7
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以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不透明,表面上参考做市商报价,实则主要由货币当局的意志决定。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报价走向市场化。
伴随着2015年以来汇改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出现过四轮显著的贬值压力。前两轮贬值存在中美基本面与货币政策分化、中美利差收窄等因素,后两轮贬值增加了「中美贸易摩擦」这一关键变量,预期牵引了汇率走势。尤其本次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极限施压,市场对中国基本面恶化预期急剧升温,触发人民币汇率贬值破7。
2、人民币汇率破7有助于中国经济应对挑战
国海证券分析,在中美贸易摩擦8月初意外升级以后,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可能受到一定冲击并面临下行压力的预期有所增强,也预期货币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有所调整,在市场化的环境里,这两方面的原因都会对人民币汇率构成一定压力。货币当局顺应市场趋势,适当释放人民币贬值压力其实有利于汇率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也有助于中国经济应对挑战,从长期而言反而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汇率的适度贬值也是对于美国单边主义的适度回应,6月份人民银行易纲行长就曾表态,中国有充分的政策空间应对贸易战,并称「不认为汇率的某一个具体数字比另一个更加重要」。市场对于贸易摩擦升级之后人民币可能破7应该已经有一定预期。
3、适当配置港元资产对冲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适度贬值让中国经济更好应对挑战,而投资者也很自然会想到要对冲自己手上的人民资产贬值,持用港元资产会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案:
①由于港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持有港币资产就是变相持有美元资产。
②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可以抄底“黄金坑”的港股。近期,港股大跌,使港股估值来到历史底部区域,AH溢价回到10年来高位。兴业证券认为,港股大跌是「黄金坑」,随着风险逐渐释放,港股有望出现估值修复。资金层面,港股通连续14周净流入,且8月以来呈现加速南下的态势。
③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可以配置债券。信达证券指出,避险情绪利好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市场避险情绪提升,叠加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信用收缩问题未解以及配置压力等,利率中枢下行空间加大,建议配置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
④甚至直接把人民币兑换成港币都可以“躺赢”,比如在今年1月2号,1港币兑0.87415人民币时,投资者就把手中的人民币换成港币,然后拿到手上,那么现在1港币兑0.90332(8月30日),就相当于升值了3.33%;如果在2018年3月,1港币兑0.8人民币左右时兑换放到现在,相当于升值了12.5%。什么意思?2018年3月,100万人民币换成港币,什么也不做,然后现在换回人民币,就变成了112.5万。如果再配置一些风险极低的现金理财产品,可能效果更好。
编辑/jasonzeng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富途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