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总结
1. 全球支付市场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支付市场收入将达2.7万亿美元。同时,科技的发展使支付生态圈内涌现科技背景的玩家,或将改变行业格局;
2. 支付行业现存痛点明显,主要包括支付手续费高昂、跨境转账低效且成本高、不同网络互通性差以及中心化机构运行模式下的安全和隐私隐患,催生从业者对解决方案的探索;
3.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给支付行业痛点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思路。包括银行在内的中心化支付机构纷纷开始对区块链技术的探索,此类探索更多地集中在B2B支付、贸易融资、和跨境转账;
4. 去中心化区块链项目中不乏支付类项目,市值排名前100的项目中有16个具备支付功能。其中服务于跨境转账领域的项目发展相对成熟,许多项目定位于各类支付场景的服务提供;
5. Ripple、Stellar成立较早,发展最为成熟,为跨境转账领域的主要玩家。二者针对痛点明确,生态圈完善,已和许多传统金融或科技领域的巨头建立合作关系;
6. 一些支付类项目发行实物卡,供用户使用数字资产进行刷卡消费。此类项目中Crypto.com发展较好,社区热度和全球影响力较高;
7. 市场对数字资产的需求使支持数字资产价值流通的支付协议类项目具备发展空间。OMG Network为以太坊上的支付协议中的代表项目;
8. Alchemy Pay提出聚合支付理念,同时支持法币和数字资产,为多种支付场景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项目发展相对处于早期,但线下铺垫完善,团队经验丰富,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TokenInsight
1. 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支付行业体系
在传统支付行业中,支付体系主要由商业银行、清算机构(Card Network)、第三方支付机构(Gateway)、商户和用户等共同构成。其中,商业银行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跨境结算、金融贸易等方面具有绝对的统治优势;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数据、流量、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作为连接商户与用户的支付中介,非金融背景的中心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规模日益壮大,目前已形成较为固定的竞争格局。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金融定位和专业化的资金管理能力持续优化自身支付业务,而支付巨头企业坐拥庞大的流量,不断巩固行业地位,完善业务类型,二者互相合作,发展出成熟的支付生态。
支付体系中的各代表机构,来源:TokenInsight
商业银行、清算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共同构成完整的支付体系。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为商户提供收款服务,为用户提供支付服务将二者进行连接,获得的交易信息和资金流传递至清结算机构处理。清算机构连接多个商业银行,对交易信息进行验证并对资金进行结算。而银行除了通过清算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连接,获得来自第三方机构的资金流,也直接为开户的用户和企业提供资金服务。其他服务商则对由商业银行、清算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构成的支付体系提供软硬件支持等服务。
支付行业体系,来源:东兴证券;TokenInsight
1.2 支付行业整体发展
“ 随着科技的发展,由银行和金融机构作为主导的传统支付行业涌现出来自科技领域的挑战者。
科技的发展使传统支付行业经历了去现金的改造,电子商务的兴起不但瓜分走传统的线下销售市场,也为互联网支付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虽然由于自身健全的体系、规范化的业务流程、和规模化的客户量等长年积累优势,仍然在跨境结算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交易中具备绝对的市场统治性,但其在衔接用户和商户及对二者的关系管理上缺乏充分的灵活性。
与此同时,科技公司、社交平台拥有海量的数据和流量,天然适合于为用户和商户之间提供端对端的连接。而用户对于支付便捷性和支付速度的要求,更为科技公司在支付行业的发展提供机会。目前,市场上包括支付宝、Paypal、财付通(微信支付)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巨头均为科技背景,在某些国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取代银行,成为大众日常支付、转账的首选。
1.2.1 支付市场持续增长,生态不断强化
支付市场在近年展现出持续的增长能力。银联、Visa等清算机构实现不同商业银行的联合和互通,推动了银行支付业务的发展;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对银行支付业务的市场产生挤压的同时,也为银行带去了大量的资金流,三者紧密合作形成支付生态。随着支付生态圈的强化和开放银行概念的引入,众多科技公司被逐渐引入,成为支付生态圈中的新角色。例如,Uber和滴滴等打车软件平台能够与用户账户直接绑定,进行自动付款(Push Payment)。市场的稳健增长和生态圈的扩大为具备科技背景的新玩家的进入提供了空间。
全球支付市场增长,来源:McKinsey&Company;TokenInsight
1.2.2 支付体系的改造、支付服务的多样化和支付产品的优化
除外与科技公司的合作,银行内部也不断使用科技手段对自身支付体系进行改造。数字资产的出现对现有支付体系的升级建设提出需求,银行和清算机构将对自身系统的技术架构进行改造,以适应数字资产带来的变革。而数字资产的发展也将在未来为支付行业带入新的玩家。
此外,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断利用自身的技术和流量优势,丰富支付服务,优化支付产品,对未来可能发展的新的支付方式进行探索。
1.2.3 用户体验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
随着交易速度和交易便捷性等技术性竞争差异越来越小,用户体验逐渐成为支付行业中企业竞争的核心,也将在未来成为行业内企业差异化竞争的要素。目前市场中常见的用户体验优化包括各类折扣活动和支付场景化。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支付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探索,作为企业提高用户吸引力,增强用户黏度的手段。
然而,目前行业中跨境支付体验仍然欠佳,过长的跨境结算时间和高昂的手续费为用户跨境支付和转账制造了许多不便。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此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随着未来区块链技术的成熟,跨境支付方面体验的优化将成为未来支付行业发展的重心之一。
2. 行业痛点
支付行业发展至今,受制于科技水平和较为固定的商业模式,存在着明确的行业痛点。传统支付生态圈内中间环节过多,中心化巨头垄断市场,导致了规则不透明、效率低下和支付成本高等诸多问题。现有支付体系在中心化巨头主导的游戏规则中革新缓慢,日渐饱和的市场也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遇到一定瓶颈,亟需新的技术推动行业的改革。
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支付行业现存的痛点和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可溯源等特点使其不但能够从技术角度提高支付行业的服务效率,同时也使更为开放透明的行业环境成为可能。区块链在支付行业的发展,使得行业内涌现出一批新的玩家,或将改变行业整体格局。
2.1 交易手续费高
传统支付行业,中心化支付机构通常向商家收取较高的手续费,而手续费成本最终被转嫁给用户。刷卡手续费包含了由银行收取的发卡行服务费、由清算机构收取的银行卡清算组织网络服务费和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取的收单服务费,经过银行、清算组织、支付公司多重的费用收取,给商家和用户造成了额外的负担。如下表所示,除中国市场主流的中国银联外,其它包括Visa、MasterCard、Discover等在内的主流支付网络均收取1%-3%不等的服务费。
主要支付网络信用卡刷卡费,来源:ValuePenguin;中国人民银行;TokenInsight
2.2 不同支付网络间的互操作性低
由于不同的支付机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各支付网络间互操作性低,不同国家间的支付网络更是难以实现互通。例如,用户无法直接将资金从支付宝转移至微信钱包(财付通),只能先将资金从支付宝提现至银行卡,再充值至微信,而此过程中通常存在一定的手续费;此外,用户若想把资金从Paypal转移至支付宝,更需要经过多重中间机构,付出极高的成本。
2.3 跨境交易低效且成本高
通过银行和SWIFT处理的跨境交易存在处理时间过长、手续费成本高、汇率兑换损失等问题。这不仅给个人的跨境资金转移造成困扰,也为跨国企业的海外收益回笼造成困难。国际汇款通常使用电报汇款方式(Wire Transfer),根据TokenInsight对美国、中国、新加坡、日本四个国家的代表银行调研,各大银行跨境汇款(汇出)手续费和处理时间如下。同时,用户在机构执行外汇购买和兑换时,往往会被收取和市场汇率偏离、不利于用户的汇率,造成不小的损失。
各大银行跨境汇款手续费和处理时间,来源:BoA; BoC;DBS;MUFG;TokenInsight
2.4 安全性和隐私问题
安全性和隐私问题一直是中心化机构备受诟病的方面。一方面,用户在日常使用银行卡时常常遭遇银行卡被盗刷,单个国家或地区一年欺诈交易额可达上亿美金。据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统计[1],2018年澳大利亚欺诈交易额为5.74亿澳元(约3.93亿美元);而据欧洲中央银行统计[2],欧元支付地区2016年欺诈交易额高达18亿欧元(约20亿美元)。另一方面,用户信息隐私严重依赖中心化机构的信用,用户缺乏对自身信息的掌控,导致信息隐私问题频发,行业内更是屡屡被曝光银行贩卖用户信息的丑闻。
[1]统计链接:https://www.auspaynet.com.au/sites/default/files/2019-08/AustralianPaymentCardFraud2019_0.pdf
[2]统计链接:https://www.ecb.europa.eu/pub/cardfraud/html/ecb.cardfraudreport201809.en.html
3. 区块链解决方案
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和能够给支付行业带来的变革激发从业者推进区块链在行业中的应用。目前,银行等中心化支付机构已纷纷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来对自身支付业务的升级改造;同时,行业内不断涌现出Ripple、Stellar、PundiX、Alchemy Pay等区块链支付项目,致力于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消除传统支付交易中繁琐的中间程序。数字资产的使用也创造出了数字资产的支付和转账需求。
3.1 中心化机构的区块链改造
支付行业中的中心化机构正不断对区块链进行探索和应用,以期解决现存的行业痛点。因在国际贸易方面有着较强的应用场景和优化必要,对于区块链的探索和应用主要体现在跨境商贸支付方面。总体而言,各大中心化支付机构在对使用区块链技术对自身系统进行改造,建立更加高效的支付平台,以及加入区块链生态上态度较为开放;而由于政策、市场等原因,对于数字资产在支付方面的规模化普及的推进则相对保守。
各中心化支付机构对区块链的探索和应用案例,来源:TokenInsight
3.2 区块链项目概览
区块链支付项目主要采用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对现有的支付效率和安全性进行优化,降低支付成本。在市场上涌现出许多的支付项目中不乏优质项目,据TokenInsight对数字资产市场市值排名前100的项目进行统计,其中支付类项目(含稳定币)共计16个。
由于目前市场上许多支付类项目业务较为多元,且部分项目仍在发展当中,商业模式和发展重心可能发生改变,行业尚未有明确分类;但根据项目的主要应用场景和最常使用的功能,还是能为项目划分出几个领域。由下图市值前100名的支付项目组成可以看出,在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支付项目中,稳定币项目占据大多数;跨境支付项目Ripple和Stellar同样发展较好;支付卡、支付协议和对支付场景进行支持的项目也具备发展空间。
支付类区块链项目占比及组成,来源:CoinMarketCap;TokenInsight,2020/06/18
除稳定币外,市场上的支付类项目大多以解决支付行业现存的问题、普及数字资产的使用、构建更开放的支付生态作为愿景和目标。在提高支付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多数项目强调全球交易的即时实现和低廉或无交易成本;针对不同支付网络间互通性低的问题,部分项目提出了聚合支付的概念,支持接入不同的现有的支付基础设施,同时提供多样化的币种选择。而在安全性和隐私性方面,由于区块链项目采取分布式账本技术,中心化的安全和隐私隐患对区块链项目并不构成威胁。
然而,目前区块链技术尚未发展成熟,距离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还存在距离,也存在本身的安全问题。支付类项目在支付应用场景、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4. 区块链项目分析
稳定币作为连接法币和数字资产的桥梁,自推出起,市场对其的需求便不断扩张,发展出大量包括USDT、PAX、BUSD、TUSD等较为成熟的项目。目前稳定币项目的分类较为明确,主要有法币抵押、数字资产抵押两类。稳定币具备储值、理财、支付等功能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由于自身的低波动特性、支付功能和大量的使用被其它支付项目兼容。
由于稳定币项目自成体系,不便与其它支付类项目做直接的对比分析。而除稳定币外,行业内还存在许多其它优质项目,如下表所示:
部分支付类项目简介,来源:各项目;TokenInsight
4.1 Ripple、Stellar
作为最早将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和跨境支付融合的项目。相对其它许多的支付项目,Ripple和Stellar发展成熟,二者竞争关系较为明显。Stellar创始人为Ripple创始人之一的Jed McCaleb,Jed离开Ripple后创立了Stellar。同时,Ripple和Stellar也面临着来自传统跨境支付巨头SWIFT的竞争,而SWIFT对于公共账本技术也有所布局。
Ripple和Stellar在项目设计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所针对的行业痛点十分明确,有很强的场景适用性。Ripple曾提供xCurrent、xRapid和xVia三种产品,分别作为银行支付解决方案、按需流动性提供和网关。但由于xRapid流动性和实际市场需求受到质疑,Ripple在2019年进行品牌重塑,将三类产品改为统一的以网络形式呈现的RippleNet,着重强调按需流动性和推销XRP,从前使用xCurrent产品的银行客户也全部移入RippleNet。品牌重塑后的Ripple,使用基于XRP Ledger技术的XRP对不同币种进行连接,XRP Ledger由独立的验证节点组成,能在3-5秒达成共识。XRP Ledger验证节点目前有36个,由大学、交易所、和金融机构组成,Ripple运营其中的6个。
Stellar支持任何法币在其网络上的数字化,加入Stellar网络的机构成为网络锚点发行信用凭证,用户无需在异国开户,便可实现资金的跨境转移。Stellar网络由非盈利组织Stellar发展基金会负责运营,其透明度要优于Ripple 。作为初始化账户和交易手续费用,用户需至少存入1个lumen来保证账户的维持,而每笔交易至少需消耗0.00001个lumen,因此,Stellar原生代币lumen的价值在于其服务的实际应用和生态的构建。相较于XRP,lumen的具体分布披露更加完善:
XRP和Lumen分布对比,来源:Ripple;Stellar;TokenInsight
Ripple和Stellar团队实力皆强,但在生态的构建上,Ripple起步较早,生态搭建更加完善。尤其在金融方面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方面,Ripple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300多家金融机构客户,与American Express、Santander和SBI Remit等大型金融机构存在合作。近期,Ripple加开放支付联盟Open Payment Coalition,推出PayID,持续优化其支付生态圈和网络的搭建。相较而言,Stellar的合作伙伴中非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占比较多,有大型科技公司IBM,也有年轻的支付公司SatoshiPay。
XRP和Lumen生态,来源:Ripple;Stellar;TokenInsight
4.2 Crypto.com
与服务于跨境支付和清结算领域的Ripple和Stellar不同,作为定位于普及数字资产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的项目,Crypto.com主要服务的客户为个人用户。项目的实物卡片产品使用户能够将数字资产的使用融入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场景应用性。除Crypto.com外,实物卡支付类项目还有TenX,二者在商业模式上较为相近。
Crypto.com作为支付功能的产品主要有Crypto.com App和MCO Visa Card。Crypto.com App为数字资产托管方,提供数字资产的买卖、存储、转账,目前支持7种法币和55种数字资产的买卖,功能与钱包类似,但并非市面上流行的用户托管型钱包。
MCO Visa Card为实物卡片,用户的数字资产将被转换成美元,供用户在线下取款和刷卡消费使用。Crypto.com推出抵押奖励计划,对于在其钱包中持有MCO代币大于六个月的用户提供更高的MCO代币消费奖励。同时,Crypto.com推出的信用产品,为存入数字资产资产的用户提供信用额度。
作为具有托管性质的项目,资金安全性为项目整体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Crypto.com在安全性方面的保障较为全面,具体如下表所示。然而受近期数字资产卡发卡商Wirecard审计丑闻影响,Crypto.com和TenX均受到来自用户的对资金安全的担忧。
安全性保障详情,来源:Crypto.com; TokenInsight
Crypto.com团队实力较好,发展路线图清晰,据项目五月更新报导,其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两百万的用户,属于支付类项目中较为成熟的项目。同时,Crypto.com也将战略布局扩展至商家服务,商家可在项目平台注册,接受线上数字资产收款,扫码支付功能也即将推出。由于项目主要服务于个人客户,项目热度和用户流量为项目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由下图可见,Crypto.com社区影响力和全球化程度较好,能够为其未来的发展和业务扩张提供基础保障。
社交平台热度和网站访问源分布,来源:Crypto.com; SimilarWeb;TokenInsight
此外,Crypto.com采用双通证机制,CRO为链上原生代币,起到交易手续费、节点奖励和手续费折扣的作用;而代币MCO则于MCO Visa Card的发行、升级、消费奖励等直接挂钩。总体而言,项目在数字资产的日常使用方面具备市场空间,能够解决支付行业现存的部分如银行卡境外刷卡手续费高的痛点。
4.3 OMG Network
OMG Network是以太坊上的Layer-2可扩展性解决方案和支付协议,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点对点交易和数字资产的链上转移。帮助第三方在其网络上建立可扩展、去中心的支付应用,使金融服务能够跨地、跨资产类别、跨应用。项目支持以太坊和ERC20 Token,交易手续费可用不同的数字资产支付。
除OMG Network外,目前市面上发展较好的可服务于支付的协议类项目还有Loopring。但相比OMG Network强调赋能无边界金融服务和数字资产的瞬时转移,Loopring的定位更加着重于帮助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在以太坊上的搭建。
技术层面,OMG Network使用Plasma方案,交易在子链(Child Chain)上进行,多个交易被合并进子链区块,以单一交易的形式压缩回以太坊根链(Root Chain)。同时,看守人(Watcher)验证子链,确保子链共识机制的正确运行。Plasma作为目前主流的Layer-2扩展方案之一,技术上具备一定可靠性。
安全性方面,子链的安全性来自于根链,子链的资金退出必须提供正当证明。合约审计方面,Quantstamp和Consensys Diligence为其提供过服务,但2020年1月以后无公开的审计披露。另外,项目推出最高可奖励$25,000的赏金猎人计划来对技术和系统安全进行持续完善,该计划覆盖层面有:
OMG Network赏金猎人计划覆盖层面,来源:OMG Network; TokenInsight
项目进程方面,项目整体热度良好,OMG Network已推出网页钱包,并在近期上线主网Beta版,但具体路线图和未来规划缺乏披露。同时,虽然项目在技术层面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其白皮书为项目团队与Plasma创造人之一的Joseph Poon合作撰写,但项目对于整体团队信息披露不足,透明度相对偏低。而由官方公开的信息,项目现任CEO Vansa Chatikavanij拥有金融、咨询和管理经验,但缺乏技术背景。
通证机制方面,用户使用OMG作为交易手续费和验证人抵押。OMG在初始分配上中心化程度偏高,团队和项目拥有29.9%的代币;而目前etherscan上前100的地址拥有67.91%的通证。
通证初始分配和目前Etherscan通证分布,来源:OMG Network;Etherscan;TokenInsight
总体而言,OMG Network比起Ripple、Stellar和Crypto.com,项目发展相对处于早期。项目针对痛点明确,技术原理清晰,未来的应用场景在开放银行和B2B支付处理方面存在潜力。但就目前而言,项目仍局限于数字资产链上交易的支持。由于项目为采用Plasma技术的以太坊上的Lay-2协议,未来的发展和以太坊与Plasma息息相关,同时也取决于数字资产使用的普及和市场需求。
4.4 Alchemy Pay
Alchemy Pay成立于2018年,作为提出法币和数字资产聚合理念的项目,Alchemy Pay线下生态搭建完善,潜在应用场景丰富,业务覆盖服务商户和企业的线上及线下收单、跨国收单、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和服务个人用户的聚合支付方案等,业务层次较为多元化。
Alchemy Pay的产品形态有数字资产收单智能POS、数字资产支付网关、和应用内置的支付SDK。其解决方案能够使法币和数字资产在同一台POS机上支付,可支持任何数字资产;同时Alchemy Pay 对接现有支付公司,使商户无需改变其原有收费方式,产品适应性高。
目前支付行业中,同样在线下销售点(Point of Sale)部署的还有PundiX,后者主要产品为支持法币和数字资产买卖的Mobile App、实物卡、支持POS设备的PundiX平台;同样聚焦线上线下商务支付的还有Flexa,为商家提供支付服务的则有BitPay。相比之下,PundiX设计的应用场景更为单一,主要聚焦于数字资产的线下消费;Flexa则单纯支持数字资产的支付;BitPay主要支持比特币。此外,与包括OMG Network在内的基于以太坊的支付项目不同,Alchemy Pay支付协议可在各种公链上部署。
项目发展方面,Alchemy Pay路线图和未来短期内的规划清晰,在线下部署和生态搭建方面有很大优势。目前Alchemy Pay与许多传统行业和区块链行业内的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其与QFPay的合作关系能帮助其很好地连接商户,推广产品的实际应用;在与币安的合作方面,Alchemy Pay支持BNB和BUSD进行支付,并在结算端推进以稳定币BUSD进行的数字资产兑换和结算。其它项目中,COTI推出了自己的稳定币。
Alchemy Pay生态和线下搭建(部分),来源:Alchemy Pay;TokenInsight
除目前落地程度较高的线上线下商户聚合支付外,Alchemy Pay还为企业提供支付和结算解决方案。项目其它潜在的应用场景及项目发展规划还包括数字娱乐行业支付、跨国集中收单、直销公司分账、跨境电商担保支付等。然而,Alchemy Pay此类业务相对处于早期阶段,跨国集中收单业务计划在2020年第三季度上线。行业内定位于为企业提供数字支付解决方案的项目还有COTI,聚焦于电商支付服务的项目有uTrust。
Alchemy Pay团队核心成员背景较强,核心团队成员均拥有十年以上的支付、互联网、电信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同时,项目投资人和顾问团队实力同样较强。
通证方面,原生代币ACH主要功能有作为商户入网抵押代币和支付运行奖励。在初始分配上,团队持有比例偏高,但有51%的代币作为支付奖励,对生态的维护起到正面作用。同时,项目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披露清晰,透明化程度较好,在行业中较为难得。ACH具体分配组成和所募资金分配如下:
ACH分配和资金分配,来源:Alchemy Pay;TokenInsight
从项目公布的规划方面可以看出,Alchemy Pay定位全球市场。目前,项目已经进入的国家或地区有香港和新加坡,计划进入欧洲、中东、泰国和北美,在台湾、韩国、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拥有合作伙伴。具体进程规划如下:
全球化进程规划,来源:Alchemy Pay;TokenInsight
总体而言,项目所提供的线上线下商家支付服务有较多的项目参与竞争,但Alchemy Pay为首先提出法币和数字资产聚合概念的项目。Alchemy Pay生态圈搭建良好,团队经验丰富,信息披露较为透明。项目目前发展相对处于早期,但团队背景不俗,后续市场推广值得期待。
4.5 综合对比
根据对目前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的分析,Ripple和Stellar由于针对的行业痛点明确以及成立较早,是目前发展的最为成熟的项目,尤其是Ripple,其生态圈中不乏跨国银行和传统支付机构;而Stellar设有非盈利基金会,其通证分配透明化程度较好。
实物卡发行也是项目关注的领域,需要项目具备较强的市场扩展和获取个人用户的能力,Crypto.com是该领域的代表项目,项目市场热度和全球影响力较好,但由于此类项目具备的资金托管机制,在资金安全性方面很容易被质疑。
支付协议特指公链上的Lay-2扩展协议,代表项目有OMG Network,此类项目致力于实现数字资产的瞬时链上转移,帮助第三方的支付应用搭建。此类项目的重点在于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OMG Network技术原理清晰,但透明化程度偏低,团队信息缺乏详细披露。
线上线下商户支付服务、企业支付解决方案提供等应用场景的支持是现在行业中许多项目竞争的领域。代表项目有Alchemy Pay、PundiX、BitPay、Flexa、COTI等。其中Alchemy Pay提出法币和数字资产聚合概念,搭建出较为完备的生态圈,项目发展虽相对处于早期,但后期发展值得期待。
各项目多维度对比见下页:
风险提示
防范各类金融平台打着“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等旗号的非法集资活动,TokenInsight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坚决抵制利用区块链进行非法集资、网络传销、1C0及各种变种、传播不良信息等各类违法行为。
如发现内容含敏感信息,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本文来源: 金色财经 / 作者:TokenInsight
外汇天眼APP讯 : Facebook在加密货币项目“Libra”的白皮书草案中写道,“本项目旨在向全世界17亿金融弱势群体提供简单快捷的金融服务”。2019年6月首次公开的Libra白皮书曾一度引起加密货币行业热议,就连很少报道加密货币消息的体制内媒 体也纷纷开始关注Libra发布的消息。
#开局很壮观,此后走向式微
一年之后,现在的Libra似乎已经偏离原来的方向。曾有VISA、万事达卡、eBay、PayPal、Uber等28个拥有响亮名号的企业加入Libra协会,但由于监管制度的不确定性,PayPal、万事达卡、VISA、eBay、沃达丰现在均已宣布退出。在取代它们的企业中,除Shopify(截止7月28日,该公司为加拿大市值总额最高的企业)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加密货币企业。以往主要由体制内企业组成的协会成员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更加重要的是,Libra在2020年4月大幅修改了白皮书内容。其中令业内最为担心的是,曾梦想取代银行的Libra把目标改为提供区域单一货币,沦为单纯的支付结算平台。首版白皮书中,LBR的目标是锚定一揽子法定货币,但修改后的白皮书写道,除锚定多币种的Libra外,还将推出锚定单一法币的Libra。对此,Libra表示,“按照原来的方案,如果LBR流通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多币种Libra(锚定多种法币的Libra)可能会干扰货币主权和货币政策,因此决定同时发行锚定单一法币的Libra”,强调这处修改并不意味着Libra放弃了发行多币种Libra的计划。
但不少业界有关人士解读称,Libra此举相当于承认只有发行锚定单一法币的Libra,才能消除不确定的监管风险。但这样一来,Libra所强调的“无国境交易”愿景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有人评价当前Libra当前的做法意味着“Facebook的Libra已沦为简单的支付清算系统”。此外,为消除监管当局的焦虑,
#Libra中期评估①:Libra原地踏步,跨境支付行业巨头纷纷做出大动作
那么,Libra还能保住现在的地位吗?看起来,Libra的气势已经远远不如2019年刚刚发布白皮书的时候。不过,如果不是各种相关项目接连搞出大动作,Libra的地位可能也不会动摇。
遗憾的是,就在Libra原地踏步的时候,跨境支付清算行业的巨头已经纷纷行动起来。首先,万事达卡正不断与相关项目方合作,推动发型加密货币卡。从去年开始,万事达卡已经推出多种加密货币借记卡。VISA也单独成立加密货币部门,并在不久前发布了招聘区块链工程师的公告。PayPal更是直接宣布进入加密货币买卖行业,计划最早从本季度开始提供服务。仅西方国家的各种跨境支付清算项目就足以对Libra构成威胁。
#Libra中期评估②:面对监管风险,Libra进行了哪些准备?
Libra并未像业界担心的一样“正式”放弃为金融弱势群体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梦想。但是,为了实现这一服务,需要首先设计一套跨境通用支付和KYC(客户身份验证)等制度。其中关键的跨境支付制度设计起来尤其困难。对此,黛米特副主席表示,“跨境支付属于加密货币项目许可审批和VASP(加密货币经营者)的范畴。为应对监管风险,我们决定继续现在的管理主义模式”,认为只有明确管理模式,减少变数,才能抵御国际监管的风险。
当然,Libra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把金融服务圈外的用户纳入金融服务范围。因此,只凭借通用的跨境支付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除了可能颁布监管措施的国家之外,还要把其他外围国家纳入认证体系,才能实现Libra的终极目标。为此,黛米特副主席表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Libra内部建立一套KYC系统”。美国国家税务局(IRS)也表示,“应当建立KYC系统,杜绝加密货币黑市交易等脱离体制监管的情况”。对此,Libra方面正考虑在Navi(更名后的Libra钱包,原名CaLibra)钱包中搭载自主开发的KYC系统。Libra设想,该系统完善后,不仅可以实现通用跨境支付服务,还可以在金融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提供比银行更便宜的“身份验证服务”。
#虽然如此,我们仍不能断言Libra已经式微
正如人们当初预测的一样,不确定的监管风险令Libra收敛了很多。从合作伙伴,到白皮书内容都进行了缩减。即便如此,我们仍不能断言Libra已经式微。按照Libra的主张,当初项目发布宏伟愿景,引起了监管当局的警惕,现在项目缩小内容,反而降低了监管风险。
同样地,韩国国内区块链支付清算项目“PAY PROTOCAL”的Danal金融科技公司事业战略组长金英日也表示,“我个人认为,Libra修改白皮书计划,是一个理性的决定。金融服务与人们的习惯有着密切关系。为没有银行的地方提供金融服务,这种概念在熟悉金融服务的人们看来,可能是个很好的想法,关键在于,对于Libra的目标服务人群——金融弱势群体而言,这个概念可能并无太大意义。倒不如现在专注于支付服务,更能获得金融弱势群体的支持”。他补充称,“先行抢占监管风险不大的领域,然后逐渐扩展服务,达成原本的目标,是个正确的方向”。
最重要的是,Facebook拥有其他所有项目都无法匹敌的庞大社交用户资源。Facebook及其子公司Instagram的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35亿,几乎占全球78亿人的一半。这意味着,Facebook无论推出什么项目,都会吸引大规模用户使用。因此,只要与监管当局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协议,Libra项目就可能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壮大起来。而且,对于在过去几年接连发生信息泄露、广告风波,并因为竞争对手TIKTOK的出现饱尝败果的Facebook来说,也急需一场大的变革。站在没落和二次飞跃的分岔路口,Facebook能否凭借Libra再次腾飞?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杨涛‘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2020年6月13日,美国运通在华合资子公司连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获批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并且预计在6个月内开展境内银行卡清算业务,这对于我国支付清算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将带来深远影响。
美国运通入华的影响
可以说,这是我国支付清算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事件,意味着在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中最为关键的清算组织环节,将很快出现第二家持牌卡组织。总体上看,应有助于提升银行卡市场的竞争性和服务效率,有利于消费者享受更加多元化的支付服务。
首先,这表明我国的金融国际化步伐仍在按照既定方针稳步推进,并且进入到作为核心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层面,可见推动金融业双向开放的战略并没有动摇,这也可以消除去年以来国际形势多变背景下的海外疑虑。
其次,作为申请人的运通公司,其海外“三方模式”也有自己的特色。虽然其在国内需适应卡组织“四方模式”特征,但仍有自身的比较特色,有利于推动国内零售支付产业链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卡组织、其他特许清算组织、金融机构、支付企业的竞争互补新格局。
同时,海外卡组织也可能在跨境支付服务方面有所着力,并且在聚集和服务高端用户、改善用户体验方面体现出自身特色,从而满足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境内外客户新需求。这也能激励国内卡组织、特许清算组织等进一步直面国际竞争,推动产业链与平台模式的优化,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输出自身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为全球零售支付与清算市场的改善做出“中国贡献”。
以“引进来”提升支付清算市场效率
现代支付清算市场已经成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内容,而公众最关心的则是其中的零售支付市场,因为其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国际支付机构PayPal“借道”国付宝进入国内市场,到万事达“牵手”网联筹备银行卡清算机构获准,再到运通的融入,都意味着境内支付清算市场的整体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最终将为国内支付体系改革带来更多“鲶鱼效应”。
一是将有助于经济的开放式、高质量发展。从全球来看,零售支付服务都不仅是着眼于支付本身,而是成为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中国,新兴支付手段与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密不可分。据统计,2019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8.03万亿元,增长超13%。2020年初在疫情冲击下更体现出了跨境电商的生命力,如一季度海关统计显示,电商进出口数据增长34.7%,而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整体下降6.4%。可见随着国际支付清算组织参与到B2B跨境支付领域,势必会进一步助力中国跨境经济活动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更好地满足居民多元化的支付需求。国际领先的支付清算组织通常具有扎实的商业基础、丰富的创新经验和规范的管理机制,“入华”之后同样可以发挥出自身比较优势。例如,虽然B2C跨境支付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但仍然有诸多可创新的蓝海。在服务于中国居民“走出去”、海外居民“请进来”的过程中,海外支付清算组织同样可以努力抓住“痛点”来拓展业务。此外,在服务中国居民的本土需求方面,海外支付清算组织或许不具备短期优势,但通过市场化竞争来落地场景、增加客户黏性,最终还是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福利,并普遍增强消费者利益保护。
三是能够有利于优化支付市场结构,完善产业链布局。客观来看,在支付行业快速发展中,仍有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需要解决,体现在供给侧、需求侧和中间环节。同时,行业利益矛盾与协调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零售支付角度看,行业“蛋糕”高速增长时代难以持续,这时更需要完善“分蛋糕”的规则。对此,引入海外机构将有助于缓解市场结构的缺陷,降低集中度风险,优化支付服务定价机制,促进整个零售支付产业链的进一步优化与重组。
四是推动“国际惯例”与“本土特色”的融合,强化市场内生活力。一方面,当前全球支付体系都进入到加速变革时期,在支付手段不断创新的同时,监管规则和业务标准也趋于完善,海外机构更加适应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也更了解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偏好与文化。另一方面,国内的“支付+”探索快速发展,即依托支付可以衍生出大量的附加金融和非金融服务,成为中国特色支付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也面临合规性挑战。由此来看,当国际与本土特色“近距离碰撞”,显然对于整个支付行业的管理、业务、模式、渠道创新都利大于弊,也有助于本土机构在竞争中提升“走出去”能力。
五是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多层次支付风险管理。近年来,我国支付市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风险与问题。海外机构在风险管理的技术、理念、规则等方面都有自身“独到之处”,有助于我们在行业与监管互动中借鉴经验,更好地把握效率与安全的“跷跷板”,乃至推动支付类“监管沙盒”的创新尝试。
六是能够助推支付清算法律制度的完善。支付服务市场开放需要伴随以国际化的制度规则,从而符合全球支付清算变革的大趋势。尤其在中国,进一步开放有助于推动支付清算体系的上位法建设。因为现有规则总体上法律层级比较低,有些基础规则相对滞后,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支付体系的发展需求,对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处理标准和力度缺少威慑力,违法违规成本偏低,市场乱象屡禁不止。同时,还有许多支付清算设施尚未纳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的评估范围,或难以适应规则要求。相信在双向开放环境下,这些“制度短板”将会加快完善。
“走出去”发展跨境支付市场的重点
就严格意义上看,跨境支付体系的发展应该包括三大层面,一是证券清算结算体系的跨境发展,如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金融市场的开放探索,本质上都离不开证券清算机制的国际化安排;二是大额支付清算体系的跨境发展,过去曾经表现为人民币清算行、代理行模式,或人民币NRA账户,现在则是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重点;三是小额零售支付的跨境发展,也是当前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支付清算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引进来”和“走出去”同等重要。我们看到,服务跨境、支持国际化的支付清算系统,是一国参与国际金融竞争的重要支撑。但某些观点认为,为了应对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挑战、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跳出现有国际支付清算基础设施的局囿,独立发展新系统、新设施,这在某种程度上还值得商榷。
一则,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只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其所发挥的作用,归根结底还取决于在国际贸易、外汇储备、金融投资等领域,市场自身对人民币的需求程度。所以,寄希望于快速建设一个国际化支付清算系统,用于挑战美元主导地位,显然并不现实。二则,支付清算系统能否在国际市场上被各方所接受,还要看其结算信用最终性的保障,这里同样需要考虑,未来走向国际舞台的支付清算组织,在治理机制、产权结构等方面,能否被市场所认可。三则,长远来看,国际性支付清算组织自身应该逐渐走向市场化、准公共化,而所谓国家与政府影响力,更多体现在国际法律、政治方面的博弈,而非只靠国有背景支持。如美国的“长臂原则”事实上对现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PFMI)》都构成挑战,即便是那些在美国没有分支机构的支付清算组织和银行,只要利用美元清算系统开展跨境业务,就是在国际规则和法律框架内,就可能被美国法院施展一定法律影响,更不用说还有反洗钱、反恐法案的约束。四则,近年来热议的、基于分布式技术来挑战现有国际支付清算体系,提升我们的话语权,无论在技术还是逻辑上,仍然难以真正落地。五则,虽然支付清算领域的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但从根本上看,决定支付核心竞争力的还是制度规则、信用与信心。
因此,所谓“走出去”并不仅仅是推动境内支付机构、卡组织到海外开展业务,更重要的是在夯实国内市场基础的前提下,持续、稳妥推动支付清算组织的国际化服务能力与渠道,为跨境支付清算市场发展提供更多的良好环境与要素保障。
全面练好金融基础设施的“内功”
当前亟需统筹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在“引进来”提升国际化“色彩”同时,同步推动跨境支付清算服务的“走出去”。对此我们认为,需要关注如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应该推动多层次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支付清算市场为核心基础设施。据前期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看,目前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范围包括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包括中央对手方)、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基础征信系统等设施及其运营机构。其中前五类可以与PFMI中分类设施相相对应,但其具体界定仍具一定中国特色。二是重视金融科技时代的技术基础设施。根据相关国际组织的界定,技术市场设施通常包括客户身份认证、多维数据归集处理等可以跨行业通用的基础技术支持,也包括分布式账户、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础设施,此类业务多属于金融机构的业务外包范畴。因此,监管机构普遍将其纳入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的监管范畴,适用相应的监管规则。金融机构要更好地运用新技术,同样需要在基础设施层面夯实基础、推动重大底层共性技术的创新、提高金融应用水平。当然,面对全新的国际环境,合理推动数字化技术设施的自主可控建设,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三是数字化背景下的金融标准化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金融业务与产品标准化着眼于改善新技术在业务领域的应用效果,而技术标准化则是金融机构能够拥抱新技术与数字化的前提与保障。四是关注广义层面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意义上看,金融基础设施涉及金融稳定运行的各个方面,也包括货币体系、金融法律法规、会计制度、数据治理、信息披露原则、社会信用环境等制度安排。
其次,随着国内支付清算市场的参与者日益多样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市场规则的完善与优化。当前,在发展金融“新基建”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自主可控与开放共赢、政府主导与市场治理、行政(市场)垄断与市场竞争、多头建设与统筹安排、效率优先与安全优先、规模重要与质量重要等矛盾的破解。例如,在支付工具与交易层面,我国对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可谓全球领先。伴随着监管规则不断完善、支付市场治理日益深入,在清算环节对外开放的同时,也需进一步探讨对内开放的程度。
总之,支付清算的严监管和扩开放并不矛盾,合理推动改革开放,反而更有助于把握支付效率与安全的“跷跷板”。这就需从“引进来”与“走出去”、对外与对内开放、壮大行业与加强消费者保护等不同层面,重新梳理与探讨新形势下的支付清算市场发展路径。
为帮助加密市场参与者对稳定币发展状态保持更新,我们推出MYKEY稳定币报告,分享我们对稳定币发展状态的解读、对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期待与同业保持交流,共同探索稳定币的发展前景。
快速预览
上周,主要稳定币流通市值增加7.23亿美元,达到134.08亿美元。USDT的流通量增加6.9亿,在以太坊上增发2.4亿,在Tron上增发4.5亿。DAI的流通量由2.86亿升至3.74亿,上升30.85%。持币地址数、活跃地址数、链上交易笔数、链上交易额的数据全面向好。USDT的链上交易额占比有下降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认为,消费者会逐步转向那些与现有支付方式相比更有用的新型支付方式。Coinbase在报告中指出,最好的50所大学中,已经有41所开办了区块链相关课程。G7工作组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稳定币无论规模大小,都面临着法律和监管的风险。只有解决这些风险,才能实现稳定币带来的潜在利益。一、稳定币数据概览
我们首先回顾在过去的一周(2020年7月25日~2020年7月31日,下同)中,各稳定币基本信息的变化。
市场流通量
来源:MYKEY,CoinMarketCap,Coin Metrics
目前,主要稳定币的市场流通量达到134.08亿美元,市值持续增长。
来源:MYKEY,Coin Metrics
过去一周,主要稳定币流通量增加7.23亿。USDT增发了四次,流通量增加6.9亿。其中在以太坊上增发了两次,共2.4亿USDT;在Tron上增发了两次,共4.5亿USDT。PAX、HUSD、DAI的流通量分别增加746万、1085万、8808万。USDC、BUSD、TUSD、GUSD的流通量分别减少1974万、1885万、3335万、69万。
来源:MYKEY,Coin Metrics
除USDT外,USDC占据了其它主要稳定币流通量的一半,DAI的占比近期明显上升。过去一周,DAI的流通量由2.86亿升至3.74亿,上升30.85%。DAI在除USDT外的稳定币中的占比由13%升至16.8%。
来源:MYKEY,Coin Metrics
USDT在Omni上的占比越来越低,在Tron上的占比越来越高。目前,USDT在Omni、ETH、Tron上的流通量分别为13.4亿、64亿、34.5亿,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93%、57.19%、30.87%。
持币地址数
来源:MYKEY,DeBank
上周,以太坊网络中的主要稳定币持币地址数均上升,共上升31774个。
来源:MYKEY,DeBank
USDT、USDC、PAX、TUSD、DAI的持币地址数分别上升24627个、3555个、693个、321个、2578个。
活跃地址数
来源:MYKEY,Coin Metrics
上周,主要稳定币的每日活跃地址数平均比前一周上升14.5%。
24 小时链上交易笔数
来源:MYKEY,Coin Metrics
与前一周相比,主要稳定币每日的交易笔数平均上升11.1%。
24 小时链上交易额
来源:MYKEY,Coin Metrics
来源:MYKEY,Coin Metrics
上周,主要稳定币平均每日的交易额较前一周平均上升55.4%。7月27日、28日,USDT在以太坊上的转账金额较高,这两天USDT在以太坊上每天各增发1.2亿。USDT的链上交易额占比有下降趋势。
二、稳定币出圈
稳定币是一种有效的加密货币交换媒介。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有着非常高的波动性,投资者可以使用稳定币进行对冲。在投资组合中持有一定比例的稳定币,可以有效的降低总体风险。稳定币在加密货币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加密货币交易额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稳定币在圈外的使用也越来越多。本期报告,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下稳定币的出圈使用状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认为,消费者会逐步转向那些与现有支付方式相比更有用的新型支付方式。稳定币的出圈使用,重点还是要体现在“有用”上。比如,可以降低支付费用、提高支付效率、消除支付摩擦等。为此,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圈外人士对于稳定币的需求。
跨境转账。传统银行在处理跨境转账业务时,往往需要几天时间,稳定币拓宽了全球汇款渠道。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写道,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支付工具。前几年,确实有一些公司用比特币进行跨境转账。但现在,这种使用场景基本被稳定币所取代,价值稳定的特性使稳定币更适合作为用于转账。
结算工具。摩根大通发行的JPM Coin是稳定币用于结算的一个代表。客户在摩根大通的指定账户存入资金,就可以收到等量的JPM Coin。JPM Coin实际上是摩根大通用于资金结算而生成的数字存托凭证(Digital Depository Receipt,DDR),只是一种结算工具,只能在摩根大通银行体系内使用。
支付工具。用稳定币支付手续费更低,Terra就是一款比较知名的稳定币支付项目,有超过180万用户。对于大额支付,使用Terra进行支付更有优势。
全球不确定性推升对稳定币的需求。今年4月份,Coinbase发文称稳定币链上转移活动增加、市值增长,稳定币正在迅速崛起,全球商业可能很快要求稳定币的介入。当世界面临经济危机时,需要一个避风港,而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就是一种选择。
对冲法币的风险。在一些法币贬值风险较大的国家,持有一定比例的外汇是很有必要的,而稳定币是一种比较容易获得且更容易保存的工具。
使用门槛低。从OTC渠道购买USDT比较简单,而用PayPal进行支付却需要绑定VISA/Master信用卡。截至2018年第3季度,中国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31张,人均持有信用卡0.47张。持有信用卡的人往往都有多张信用卡,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信用卡,也没法使用PayPal。
灰色及非法交易。由于缺乏监管,各种非法网站支持使用包括稳定币在内的加密货币进行支付。智能合约地址0x8a91c9a16cd62693649d80afa85a09dbbdcb8508在Etherscan中被标记为MMM BSC,MMM是世界上出名的传销诈骗组织。在MMM BSC中,核心玩法依然是发展下线,自己可以从下面的第1代-第51代下线中获取收益。5月份时,该合约地址每日PAX交易笔数占PAX总交易笔数的40-50%。
来源:MYKEY,Coin Metrics,Etherscan
“稳定币”这一概念,除了在圈内无人不知以外,这一两年在圈外也借助一定的标志性事件疯狂传播。
Facebook宣布推出Libra。2019年12月,Facebook家族产品(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WhatsApp)的月活跃用户为29亿,每天有23亿人使用。Libra的影响力如此之大,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还因此出席了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作为Facebook的用户,可能由此了解到有稳定币这类产品。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中国、日本、欧盟等都在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必然会先向人们科普数字货币。比如,去年年末,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讲话时多次提到央行数字货币,穆长春在得到开课讲解央行数字货币与Libra。央行数字货币是稳定币的一种,央行数字货币的普及会让一些普通民众了解到稳定币。
区块链知识的普及。根据Coinbase的报告,最好的50所大学中,已经有41所开办了区块链相关课程。Z世代的人可能直接从学校里了解到比特币。区块链课程肯定会讲到比特币,也有可能由此认识到稳定币。去年10.24讲话后,很多民众开始主动去了解区块链。另外一些圈外知名人士的关注,也导致区块链知识的传播。比如J.K. Rowling转发推文并询问“我不懂比特币,请给我解释一下”,会让她的圈外粉丝了解到比特币和区块链。
来源:Coincase reports
对于商家而言,使用稳定币出入金并没有太高的门槛。几乎所有的交易所都支持USDT,开通OTC交易的也越来越多。即使是来源不完全合法,通常也不会引起太多关注,还可以通过混币操作等实现隐私性。如果想要通过完全合法的通过交易所提现,也可以在其它地方先将USDT等换成BTC等合规交易所支持的资产,再到支持法币的合规交易所卖出。
G7工作组在Investigatingtheimpactofglobalstabecoins(调查全球稳定币的影响)的报告中提到,只有解决了风险,才能实现稳定币带来的潜在利益。稳定币无论规模大小,都面临以下法律和监管的风险:
● 法律的确定性
● 健全的治理机制,包括投资规则和价格稳定机制
● 洗钱、恐怖主义融资以及其它形式的非法融资
● 支付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完整性
● 网络安全和弹性运营
● 数据隐私、保护、可移植性
● 消费者/投资者保护
● 税务合规
可以看到,稳定币确实是一种有用的支付工具,在圈外的使用正越来越多。相信随着法律和监管的完善,稳定币的使用将会得到普及。
三、读者提问
1、稳定币市值第一季度增长24亿美元,第二季度增长38亿美元。稳定币市场为何发展如此快速?市场需求主要源自何处?
答: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市场,稳定币的需求都在全面增长。USDT和DAI分别是中心化市场和去中心化市场中稳定币的代表,它们的溢价和增发情况可以反应当前稳定币的需求增长主要在什么地方。3.12之后,USDT在火币OTC的法币溢价曾达到10%,而后在一段时间内稳定在5%。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USDT大量增发,这些币也主要流向了中心化的交易所。当USDT增发的量足够多的时候,USDT在法币区开始出现负溢价。最近几个月,随着DeFi的火热,稳定币在DeFi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Maker也增加了USDC作为DAI的抵押品。DAI是DeFi中最通用的一种稳定币,从五月初到现在,DAI的流通市值从1亿美元增加到3.8亿美元,我们也可以看到最近DAI的交易金额在稳定币中的占比上升。
2、DAI代表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础设施,USDT代表了中心化金融的基础设施。那世界是需要DAI还是USDT?换种表达:世界是需要DeFi还是CeFi?
答:世界既需要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也需要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点。在当前阶段,去中心化可能意味着创新,可能有更高的效率,能让用户更好的掌握自己的财产、数据等各项权益。但是,现在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并没有得到普及,即使现在DeFi很火,真正参与到DeFi中的人数也并不多。用户参与到去中心化基础设施中的门槛仍然很高。而中心化的基础设施却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保障,比如银行、保险等,这些中心化的机构可能在任何阶段都会存在。
作者:MYKEY研究员 蒋海波
本文来源: 金色财经 /
区块链项目有牌照就相当于经营许可,牌照一方面是为了合理开展业务,受国外监管,规避风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包装平台好宣传。目前有很多交易所还是无牌经营的,因为目前此行业还不够统一完善,所以小交易所持不持牌影响不大。现在各个国家对区块链市场的开发,法律也会越来越完善,趋势肯定是要走向合规化。大项目一般都是持牌经营,一方面在合规另一方面在提升知名度宣传平台,按照目前趋势,牌照以后也是一笔有价值的财富。
数字货币金融牌照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运营数字货币相关业务的许可牌照。拥有数字货币金融牌照代表此机构可在发放当地进行与数字货币有关的业务和衍生服务。如开设数字货币交易所币币交易、otc发币业务、支付、数字货币金融衍生品等等。
作用主要有:
1. 平台合规化,规避风险
2. 2.包装平台,好宣传
3. 3.开展交易所币币交易与合约期货场外otc法币业务
美国MSB牌照是由美国财政部监管,并颁发的一类金融牌照,主要收监管对象是金钱服务相关的业务与公司,包括了数字货币交易,ICO发行,以及外汇兑换,国际汇款等等的业务。火币交易所,paypal等平台均持有此牌照开展经营。
世界首个以国家名义发行ico的就是爱沙尼亚,爱沙尼亚牌照针对性比较强,为ico针对牌照,包括数字货币交易牌照和钱包牌照,在爱沙尼亚,与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局,金融情报单位)的沟通和互动要比美国或新加坡容易得多。金融监督管理局和金融情报机构始终提供所需的法律信息,并且大多愿意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种问题上提供帮助。
加拿大MSB不需要缴纳牌照下牌时间快,投诉少,口碑好,是国内AA类牌中少数不需要缴纳月费的牌照。目前所有的AA类监管牌照中,加拿大FTR/MSB牌照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澳大利亚是全球领先的核心金融市场,获得澳大利亚的监管牌照,能大大的增强平台的实力以及客户的信心,是数字货币交易机构标配的牌照。在澳大利亚经营的数字货币交易所现在将受到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机构AUSTRAC的监督。
大远科技主营监管牌照:美国MSB、爱沙尼亚(双牌照 数字货币交易牌照和钱包牌照)、加拿大MSB、澳洲、开曼、美国NFA、圣文森特、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
本文来源: 金色财经 / 作者:大远科技Y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传了又传,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终于2020年7月20日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港交所(00388-HK)主板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前身为蚂蚁金服的蚂蚁集团是阿里巴巴(09988-HK)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资产。彭博指蚂蚁集团或通过在香港上市筹资100亿美元,而据路透社消息蚂蚁集团的市值或为2000亿美元,有望成为沪港两地市场重要的金融科技巨无霸。
企查查的数据显示,2018年5月27日的Pre-IPO融资中,蚂蚁金服的估值为1500亿美元,获得了贝莱德、GIC、淡马锡、加拿大养老基金、华平投资等活跃于国际VC和PE市场的老司机合共达140亿美元的融资。随后于2018年6月23日获得太平洋寿险16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在此之前,太平洋寿险已多次参与蚂蚁集团的融资)。这是蚂蚁集团最近的融资纪录。
蚂蚁集团仅值2000亿美元?它的上市对谁最有利?港股投资者能够把握哪些机会?
支付宝与蚂蚁集团
阿里巴巴最初于2004年12月设立支付宝来经营支付服务业务。后来由于央行新规要求在中国境内经营的非银行支付公司须取得牌照,而这些规则仅适用于中国内资企业,为使支付宝符合仅适用于中国内资企业的具体牌照发放指导意见,阿里巴巴对支付宝进行了重组,于2011年剥离了对支付宝的全部权益和控制权。
在资产剥离之后,马云持有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的大部分权益。在后者完成了多轮股权融资之后,阿里巴巴于2019年9月取得蚂蚁金服33%的新发行股份,并将之视为长期投资按33%权益入账。同时,君瀚和君澳持有蚂蚁金服的50%权益,其他股东持有余下权益。
君瀚所持的蚂蚁金服股份经济利益属于马云、谢世煌(阿里巴巴联合创办人之一)、阿里巴巴员工、蚂蚁金服及其关联方和参股公司的员工。君澳的经济利益则属于阿里巴巴合伙的部分成员。
蚂蚁集团仅值两千亿美元?
在2019年9月23日交易之前,阿里巴巴按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从蚂蚁金服获取利润分成,计算方法为费用补偿加上蚂蚁金服的合并税前利润之37.5%,这些收益记录在阿里巴巴的“其他净收益”一项。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财政年度,阿里巴巴与蚂蚁集团的利润分成安排下许可使用费和软件技术服务费为38.35亿元人民币(约合5.42亿美元)。
在2019年9月23日交易之后,蚂蚁集团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损益”延后一个季度入账,也就是说,蚂蚁集团前一个季度的33%股东应占净利润记录到阿里巴巴现季的应占长期投资损益中。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财政年度,蚂蚁集团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为53.24亿元人民币(约合7.52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其延后一个季度入账的安排,这仅为2019年9月23日之后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蚂蚁集团的33%净利润。
若按100%权益计算,这段期间蚂蚁集团的净利润或为22.79亿美元,2000亿美元估值相当于一个季度外加7天净利润的87.76倍。如果分母为全年数据,得出的市盈率或远小得多。
如果蚂蚁集团仅值两千亿,Paypal凭什么值两千亿?
相比较而言,蚂蚁集团的国际同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Paypal (PYPL-US)估值要高出许多。按财华社估算,Paypal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12个月净利润为18.76亿美元,当前市值为2099.31亿美元,市盈率高达111.9倍。
Paypal的营业收入分为交易收入和其他增值服务,其中交易收入占总收入的90%以上,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12个月纯利率为10.27%。
截至2020年3月31日,Paypal的活跃账户数为3.25亿,每个活跃账户的支付交易额为39.4美元(约合275.60元人民币)。2019年的支付交易数量为123.61亿,总支付价值为7119.25亿美元(约合4.98万亿元人民币)。
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30日,支付宝及其当地电子钱包合作伙伴的年度全球活跃用户数约为12亿,其中约有9亿为中国用户。我们都知道支付宝为阿里巴巴旗下国内及国际电商业务主要的支付服务平台,单是天猫和淘宝两个平台的支付服务已经够忙,还有线下支付、饿了么等阿里系服务生态、地区行政部门等各种支付需求。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财年,仅淘宝和天猫的GMV(网站成交金额)就达到了7万亿元人民币。
数字支付服务仅为蚂蚁集团其中一项业务,此外还有提供理财、微贷和保险服务的金融科技平台(或占其收入一半以上),以及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能力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业务分部。
而根据阿里巴巴的招股书,截至2019年3月底止的12个月,每10名国内年度活跃用户中,就有7位用户使用过蚂蚁金服提供的数字支付、理财、微贷、保险和芝麻信用这5种服务中的3种或以上。由此可见,蚂蚁集团并不仅仅依靠数字支付服务获利,而是鼓励庞大的用户渗透到其不断开发的服务生态之中,因此未来的发展前景应较Paypal广阔。
为什么市场给予Paypal高估值?
有外国投资者说,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不是CEO,也不是CIO,而是新冠疫情。
今年疫情让许多传统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新经济形态的迫切需要,不得不奋起改革,以摆脱被科技淘汰的宿命,从智能办公到远程会议,从线上购物到无接触式各种服务,都需要科技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和直接服务。再加上美联储宽松流动性的推波助澜,专注于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夜夜笙歌,一再刷新高位。
Paypal的2020年第一季业绩不算理想,自己也承认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季度收入增长11.87%,但净利润却下滑了87.41%,然而这无碍资本市场对它的追捧热情,见下图,股价跟随市场在最近屡屡突破上市以来高位。
市场给予的估值高,蚂蚁集团选择在这个时候上市也就不难理解。而且在上海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一方面可以获得科创板的高估值,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港交所触达国际资本市场,获得人民币和外汇融资,同时提高透明度,一举多得。
对谁最有利?
首当其冲,当然是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的持股员工,身家的提升立竿见影。
此外,持股33%的阿里巴巴应该也能受惠。根据阿里巴巴截至3月末止的2020财年业绩,蚂蚁集团33%权益的账面值为907亿元人民币。试想,若蚂蚁集团上市时估值重估为2000亿美元,33%权益相当于660亿美元,约合4617亿元人民币,是否会为阿里巴巴带来账面上的正面影响?
港交所也在闷声发大财。蚂蚁集团上市能为其带来的,除了收入之外,还有名声,以及闻风而来的国际资本,这些资金有助于加大市场流动性,最终给港交所带来更多的服务收入。今年中概股回归年,迎来了京东(09618-HK)和网易(09999-HK),传说中未来还将有百胜中国、携程等等,港交所的前景不容小觑。这也是港交所股价在蚂蚁集团宣布两地上市之后大涨9.83%,至380港元新高的原因。
作者:毛婷
外汇天眼APP讯 : 因财务信息提前被泄露,数字支付公司$Square, Inc(SQ)$ Square提前一天公布了二季度财报。在疫情引发的市场动荡中,科技股成为投资者避险的重要避风港。美股市场上,上100只科技股涨幅都很显眼,除了众所周知的FAANG之外,Fastly、Zscaler、Datadog、Twilio、Cloudflare、Wix、CrowdStrike、Square等都是其中代表。
自4月以来,Square股价已经翻了一番,而在此期间只上涨了10%。这次疫情加速数字支付在全球的普及,这也带动Square股价上涨,尤其是Square在消费端市场的增长获益明显。这份新发布的财报是否撑起了它的股价?
截至6月30日的三个月中,Square的净收入录得19.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1.7亿美元,同样也超过了分析师预期的11亿美元。二季度净亏损110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3美分。调整后每股收益从去年同期的21美分降至18美分,但好于预期的每股亏损5美分。
基于交易的收入同比下降12%至6.83亿美元,但超过预期的5.33亿美元;订阅和服务收入同比增长了38%至3.46亿美元,优于预期的2.87亿美元;硬件收入录得1900万美元;比特币收入同比增长600%至8.75亿美元,远超预期的2.78亿美元。
因公布季度业绩好于预期,Square的股价在周三盘后飙升10%。截至目前,Square盘后股价为145.50美元,市值为643.87亿美元。
从财报表现来看,Square业绩表现还是有一些看点,但可惜的是在净利润上的缩水愈发严重,到底哪个业务拖累Square净利润?上半年股价受疫情推动较大,后续Square靠什么再次续写高增长神话?
Cash App新增用户仍吃疫情红利,比特币收入“疫”外再扩大
在本季度,Square财报里的一大看点是Cash App用户增长,新增用户规模再创新高。受疫情影响,支付巨头Square与PayPal在新增用户上在本季度再次吃到“疫情红利”。根据两家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各自在这个核心数据上的增长都很明显。PayPal第二季度新增活跃用户账户为2130万个,同比增长21%,总账户数量达3.46亿个。
本季度,超过了3000万用户使用了Cash App,较截至12月份季度的2400万大幅增加。活跃客户在二季度平均每月参与超过15笔交易,同比增长50%。Cash App在2019年拥有2400万用户,而在2018年底时拥有1500万用户。为了留住用户,Square继续开发Cash App功能,股票投资服务、买卖比特币等方面来提升用户粘性。
因用户增长迅猛,这也让Cash App贡献的营收上涨较明显。Cash App在2020年第二季度产生了8.75亿美元的比特币收入和1700万美元的比特币毛利,分别同比增长600%和711%。比特币收入和毛利得益于比特币活跃性的增长和比特币客户需求的增长。
在第一季度Cash App占该公司13.8亿美元营收的5.28亿美元,占38.2%。在2019年第二季度,Cash App仅占总净收入的26%。Cash App的收入从2016年第二季度的100万美元增长到2020年第二季度的8.75亿美元,占季度总销售额的38%,这还不到四年。
从收入占比来看,Cash App为Square贡献的营收占比不断攀升。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足以看到Cash App增长潜力。在Cash App营收增长背后,疫情因素反而推动了它在美国的扩张。
受新冠肺炎影响,美国民众都不太愿意去银行交易,在这特殊时期下不少用户会选择线上支付平台解决了他们这一需求。同时很多原来没有银行账号的人,会为了领取美国政府每周$600的失业救济金而主动去Cash App开账户。在这两个因素的利好下,这大大的促进了Cash App在全美的渗透率。
虽说这部分用户增长带动了Square在C端业务上的营收增长,但高增长背后成本支出扩大也拖累Square的净亏损,本季度净亏损同比进一步扩大。对比上个季度总运营支出为6.29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19亿美元。在产品开发支出、销售和营销支出等方面支出同比都有所扩大。
成本扩大背后自然挤压Square的净利润空间。除了这个因素之外,美国信贷准备金的增加也对Square利润造成挤压。据悉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这三家美国银行已分别拨备105亿美元、80亿美元和95亿美元,共计280亿美元的准备金以应对当前和未来即将出现的逾期贷款损失。
交易收入仍未恢复“元气”,巨头纷纷瞄准B端支付阵地
在一季度,Square交易收入遭遇疫情重创。因Square的核心客户--小企业--受到了停工的重创,在重新开业乏力的情况下,这也让Square交易收入受到影响。本季度,Square的基于交易的收入仍同比下降。
在大流行中,许多实体企业被迫关门。Square的核心卖家业务毛利润同比下降9%至3.16亿美元。Square第二季度的总付款量同比下降了15%。因毛利润下降,这或许也是Square再次处于亏损业务的重要原因。
本季度,Square在无卡GPV取得了正增长,同比增长16%,得益于其在线产品(例如Square在线商店,发票,虚拟终端和电子商务API)的强劲表现。随着季度的进展,这些交易量有明显的改善,但持卡人的GPV同比下降了38%。
在Square发展过程中,为广大商家提供支付服务是它崛起的关键。在B端业务上,Square主要是为商家提供线上跟线下的支付服务。在线下服务部分,Square提供了工资单(Square Payroll),POS机,市场营销,客户忠诚度服务,发票等一系列服务。
借服务让Square 获得不少中小商家的选择,这也让它的卖家生态圈进一步扩大。2019年,在Square的卖家生态体系中,约有800万商户。在卖家生态圈中,Square客群有餐饮,零售,专业化服务,美容和个人医疗,家具维修5个领域。在去年四季度,Square有大约45%的交易量来自于年化总支付量少于12.5万美元的卖家。
虽说Square受疫情因素的影响在减弱,但因这次疫情让美国数字支付获得一轮高速增长,这也让其他竞争对手眼红,纷纷开始加速在这个领域的布局,其中苹果跟PayPal就是Square面临的最强劲对手。
在支付领域,苹果支付、PayPal都在积极推动在B端市场的支付布局。此前,据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已经收购了一家Mobeewave,这是一家初创公司,它开发了一种允许用户通过点击装有NFC芯片的智能手机对着也有NFC芯片的智能手机或信用卡进行交易。有人猜测,苹果收购Mobeewave将给Square的Get Reportpoint of-Sales(POS)支付平台带来额外的竞争。
除了苹果之外,支付巨头PayPal也在推动二维码在其商家和用户群中的采用表现出兴趣。此前,PayPal在支付领域主要是在消费者市场发力,眼下将目光放到B端市场自然也是有备而来,后续对Square在B端交易业务上的增长也是带来不小的威胁。
今年5月,PayPal在28个国家的贝宝(PayPal)应用程序中增加了对二维码的支持,并正在与CVS(CVS)-Get Report合作,在年底前让这家药店巨头在美国的所有8,200家门店都支持这项技术。这一动作昭然若揭,Square核心业务增长压力加大。随着几大巨头加速在B端市场发力抢夺数字支付,这一局面或将会影响Square在B端市场上的营收增长。
数字支付刺激营收增长,Square借数字支付生态撑起更高市值?
在本季度,Square在数字支付整体的表现还是不错,不论是Cash App用户增长还是比特币收入增长都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这或许也是提高其营收增长的重要原因。这次疫情让美国市场的数字支付在渗透率上有很明显的提升,这或许也是让Square获得不少分析师唱多的重要原因。
根据英为财情的数据显示,目前有34位分析师对PayPal给出“买入”评级,7个“中性”评级,没有“卖出”评级。很显然,这次疫情在未来是利好数字支付公司,尤其是以Square跟PayPal为代表。
早在2017年,中国数字支付市场的规模已经扩展到美国的约50倍。相对于中国市场来说,美国数字支付发展还处在初期。因美国信用卡发展很普遍,美国民众更青睐信用卡消费,从刷卡到掏出手机点开App扫二维码的便利升级并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手机支付在美国的发展。这次疫情有加速数字支付在美国的渗透,但很显然未来渗透空间还很大。
在市值上,目前PayPal在营收跟净利润上的表现都要高于Square不少,这或许也是两家公司市值规模有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以本季度的数据来看,PayPal第二季度营收为52.61亿美元,同比增长22%,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25%;净利润为15.30亿美元,同比增长86%。从差距上来说明Square要想提升市值还是要能够在业绩上有更大的增长动力。
目前,Square在B端跟C端市场上的业务都有布局,未来如何打造出一个更全面的数字支付生态或许是撑起其股价走向更高位置的关键所在。国内的蚂蚁金服目前估值也超过2000亿美元,在生态布局上其实是有不少地方可以让Square去借鉴,如何在B端跟C端领域业务触角会广泛,或许是带动其营收增长的关键。
结语
今年上半年,Square股价上涨背后跟Cash App用户下载量激增密切相关,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更看重一家公司的增长潜力,很显然Cash App为Square带来的想象空间还是可期。但不可否认,Cash App为Square带来的C端用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疫情的助推,在后疫情时代Square如何在B端跟C端市场谱写出吸睛的高增长故事,或许是刺激Square股价登上新台阶的关键所在。
作者:Elainezhao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蚂蚁金服及京东数科的相继上市引发了市场对支付企业的关注,疫情催 化下,小微企业的发展再成热点话题。我们认为,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与“小 店”接触最为紧密的一方,或将在小微企业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1、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增长迅速
1.1、银行卡支付占主导,第三方支付增速快
银行卡支付仍占绝对优势。随着我国银行卡数量的不断增长,银行卡支付金 额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019 年,银行卡交易量为 886.39 万亿元,同比增 长 2.82%,占非现金支付总额的 70%以上,在非现金支付体系中仍拥有绝对 优势。
第三方支付增速较快。在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的监管政策不断改革趋严 的形势下,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的进入资质变得更加规范。加上在长时 间移动支付对市场用户不断渗透,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由 2016 年以前的高速增长状态转为平缓发展态势,但整体增长率依然保持 15%左 右。2019 年,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达到 352.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1%。
第三方支付呈现“小额高频”特点。虽然我国第三方支付的支付规模远小于 银行,但支付频度大、笔数多,更能反映居民消费行为。
第三方支付中,移动消费类出现明显上升。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以转账为 主的个人应用板块占比最高,但持续下降;移动消费和移动金融占比持续攀 升。2020 年第 1 季度,由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较大冲击,导致移动 消费板块占比出现明显下降。同时由于一季度科技股行情大好,新发基金募 资火爆。居民减少消费行为的同时,将原本可用于消费的资金用途转化为申 购基金、理财等财富管理类产品,导致移动金融板块规模和占比均出现明显 上涨。
1.2、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历程及市场结构
1.2.1、从高增长到严监管
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早期慢于美国。第三方支付最早源于美国的独立销售组 织制度(Independent Sales Organization, ISO),指收单机构和交易处 理商委托 ISO 做中小商户的发展、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一种机制。1996 年, 全球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美国诞生,随后逐渐涌现出 Amazon Payments、Yahoo! PayDirect、 PayPal 等一批第三方支付公司。同时期, 1999 年成立的北京首信和上海环迅两个企业是中国最早的第三方支付企业, 由于 2001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中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相对缓慢。
支付宝的崛起使得中国第三方支付迅速发展,超越美国。2004 年 12 月,支 付宝诞生,同期,易宝支付、拉卡拉、汇付天下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诞生。 伴随国内电子商务的兴起。2009 年 7 月 6 日,支付宝宣称用户数突破 2 亿 大关,从而超越 Paypal 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大的电子支付平台,同时期 PayPal 的用户是 1.8 亿。根据易观国际研究,2004~2009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 交易规模年增速基本保持在 100%之上。其中在线支付占比高达 95.6%,手 机支付和电话支付分别仅占 4.2%及 0.3%。
由于第三方支付的迅猛发展,从 2010 年开始,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出台了相 关政策进行规范,加强了多方面的监管措施。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的监管 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监管。以《非金融 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为政策核心,人民银行为主导,行业自律管理、商 业银行监督为辅。
1)境内支付牌照不再新增,重要牌照数量稀缺
央行自 2010 年起加强牌照管制。2010 年 6 月人民银行公布的《非金融机构 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从事支付业务需要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11 年,支付行业迎来第一批支付牌照。2011~2015 年间,央行分 9 批发放支付 牌照。2016 年起,央行表示原则上不再发放新增支付牌照。截至 2020 年 6 月,非银金融机构拥有的支付牌照总数仅为 237 张。
第三方支付牌照可分为三大类:1)银行卡收单,是指通过销售点(POS) 终端等为银行卡特约商户代收货币资金的行为;2)网络支付,是指依托公 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的行为,具体可分为互联网 支付与移动支付;3)预付卡,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 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括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等形 式发行的预付卡。预付卡可分为全国性与地方性两种。4)跨境支付牌照: 允许其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的许可证。
重要牌照数量稀缺。目前存量牌照中,大部分是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且多以 地方性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牌照为主,仅有 6 家具有全国性的"预付卡发行与受 理"业务许可。互联网支付仅有 86 张,移动电话支付 35 张,与收单业务紧 密相关的银行卡收单仅有 54 张。
2)跨境支付合规化经营时代来临
跨境支付于 2020 年开始正式“持牌经营”。2019 年 4 月,外管局下发《支 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废止了 2015 年开始试点的《关于开展支付机 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通知》(汇发〔2015〕7 号),并提出新的名录 登记要求。2020 年,央行下发第一批跨境支付牌照,跨境支付持牌经营时 代正式来临。
3)备付金集中缴存,“躺着吃饭”时代已过
2017 年起第三方机构开始备付金缴存。此外,支付机构此前与银行“直连”, 央行对于资金交易无法监管,存在交易监管及资金安全隐患。为此央行出台 相应政策,要求备付金统一缴纳。2017 年 1 月,央行要求支付机构将一定 比例的客户备付金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2018 年 6 月,央行发布 《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规定,从 当年 7 月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2019 年 1 月 14 日实现 100%集中交存。
备付金集中缴纳对支付机构的收入及利润产生较大影响。1)支付机构利息 收入与净利受损。由于备付金为纯利息收入,根据汇付天下招股说明书计算, 备付金利息收入占该公司 2015-2017 年收入的 3%~5%,占该公司净利润的 31%~45%。2)中小机构收入来源更加单一化。利用备付金进行金融投资产 生的收益也是中小型支付机构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我们认为备付金集中缴 纳政策对中小型支付机构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备付金计息时代再次来临,但整体利率较低。2020 年,随着支付机构合规 经营已有一段时间、备付金全额上交运行平稳,在严监管大格局不变的情况 下,央行于 2020 年一月份调整政策,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按 0.35% 的年利率支付给第三方支付机构利息,实行按季结息,此外需要从中计提 10%作为非银行支付行业保障基金。据央行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今年 1 月 末,非金融机构存款达 17832.85 亿元,按照 90%给付利息及 0.35%的年利 息,每年第三方支付可获利息水平约在 50 亿以上。
1.2.2、第三方支付行业:账户侧与收单侧分立
我国三方支付行业可分为账户侧与收单侧两类。其中账户侧以支付宝、微信 等为代表,主要承担类银行卡的功能,留存用户资金并进行用户侧资金结算; 收单侧以银联商务、拉卡拉为代表,负责商户侧收单、结算等业务。
“断直连”后,支付市场形成了央行统一监管下,商户-支付公司/银行-银联 /网联-基础支持供应商多方交互的格局。2017 年 1 月份,央行发布《关于实 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2019 年 1 月完成备付 金 100%上交,自此以后,资金的清算模式将从商户-收单机构或聚合支付服 务方-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卡行”转变成“商户-收单机构-银联/网联-第三方支付 机构-银联/网联-发卡行”。
其中,各方主要职责如下:
商业银行/账户侧三方支付机构:处理本机构所属的账户的支付交易。
商户: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服务向自己的客户收取交易资金。 收单侧三方支付机构:
收单机构:具备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因而可 以为商户提供融合多个支付渠道、资金结算和对账等综合支付解决 方案。
聚合支付:通过技术手段将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多种支付服务 整合于一体。常见的聚合支付产品有聚合码牌、智能 POS、扫码枪、 扫码盒子等。
三方支付交易流程见下图:
2、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趋势
2.1、账户侧格局已定
微信与支付宝作为传统支付行业巨头,在 C 端牢牢把握优势。根据艾瑞咨询 的统计,在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2019 年二者市占率合计达到 90%以上。 其中,支付宝的市场份额达到 54%居于首位,财付通的市场份额为 39%。 在先发优势和客户粘性的作用下,我们预计双寡头垄断格局还将持续。
2.2、收单侧仍有空间,但增长放缓,趋于稳定
收单侧整体规模呈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下降。2016 年以来,第三方支付 机构线下收单交易规模结束了三年来的高速增长,增长率放缓,趋于稳定。 2019 年,收单交易规模同比增长 17.1%,整体规模首次突破百万亿元。
B 端市场分散化带来了收单侧三方支付机构多元分立格局。截至 2017 年末, 我国小微企业法人约有 2800 万户,个体工商户约 6200 万户,中小微企业 (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 90%。由于小微企业商户较为 分散且需求多样,B 端市场需要通过线下地推运营来接触到小微企业,并发 掘进一步需求。
我国收单机构能够为商户提供多种类型服务,在交易中必不可少。收单机构 主要为商户提供多支付渠道融合、经营管理、营销与金融等综合解决方案, 通常包括提供线上扫码聚合服务与信用卡刷卡服务两类,挣取中间交易手续 费。除此之外还有提供银行交易流水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其中银行卡收单业 务费率在 0.12%~0.22%左右,二维码扫码费率在 0.18%左右(含给当地 SP的佣金)。综合下来,二维码收单服务费较高,而银行卡收单业务服务费较 低。
3、SQUARE:小微商户支付切入,增值服务建立 护城河
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第三方支付市场(收单侧)较为分散,且纯收单业务壁 垒较低,市场上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发展存在争议,汇付及拉卡拉上市后股价 表现也起伏较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没有空间,我们认为市场目 前低估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潜力。我们以同类型的、上市三年股价增长十倍 的美股公司 SQUARE(SQ.N)为例,分析第三方支付公司(收单机构)商 业发展路径。
SQUARE(SQ.N)成立于2009年,于2015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SQUARE 在 2015~2018 年间因其独特的竞争战略与商业模式,成为最受华尔街关注 的科技股之一,其股价从发行价 9 美元一度攀升至最高点超过 100 美元 (2018/10/1)。2018 年 CFO 离职外加业务调整,SQUARE 进入调整期, 但股价于 2020 年 3 月下旬起重拾升势。截至 2020 年 7 月 30 日,SQUARE 的收盘价为 129.13 美元,市值为 565 亿美元,屡创历史新高,约是 IPO 时 总市值的 19 倍。
3.1、SQUARE 发展历史
Square 创建于 2009 年,2009 年 2 月 Jack Dorsey 与 James Morgan Mckelvey 共同创立 Square,为大众提供支付服务,2009 年,SQAURE 完 成 A 轮融资。
2010 年,Square 推出 Square Card Reader 并上线 App,为中小商户提供 收单服务。SQUARE Card Reader 不仅能够实现收付款,也能够保存消费 信息。该刷卡器以接近成本的价格在沃尔玛等各大商场出售。小微商家只需花几分钟在网站注册,就可以收到公司免费寄送的读卡器。SQUARE 以其 便捷性(小型读卡器)、透明性(收取固定交易费用,约为每笔 2.75%)以 及免安装费深受中小卖家欢迎。在此基础上,SQUARE 逐渐构建了自有的 一个支付生态系统。
2012 年, Square 加强产品布局,同时通过与知名商户合作扩大覆盖范围。 Square 颠覆性推出 Register,把传统 POS 收款机变为免费的 iPad 应用。 Register 旨在让收款,记账,营销流程一体化,其取代的不仅仅是收款机, 同时还取代了记账本,并通过让商家追踪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广告 牌。同年,SQUARE 推出 SQUARE Capital,为小微商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 同期推出多项协同服务,包括可以通过 POS 应用收款的电子发票软件 (E-invoicing)、电商 API 付款软件等。2012 年,Square 获得星巴克 2500 万美元的融资,同时与星巴克进行独家合作,处理星巴克在美国所有门店的 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交易,但这一合作于 2015 年被中止。
2015 年,Square 完成上市后,初期股价低迷,为了实现业务的持续扩张, Square 持续推出一系列产品及服务,增强用户粘性。例如工资单(Square Payroll),POS 机,市场营销,客户忠诚度服务,发票等一系列服务,并不 断进行收购并购,以为商户更好提供服务。其收购公司包括:Caviar(外卖 服务,已于 2019 年出售);Framed Data(数据分析服务商);Weebly(网 站搭建服务公司,使小型企业消费者将可以使用 Weebly 和 Square 很容易 地搭建公司网站和在线商城)。
同时,为增强个人业务,Square 在股价表现低迷的 2019 年开始大力发展 Square Cash,推出 Seller 与 Cash App 两大生态系统。Cash App 可以为个 人提供包括存款、转账、收款、消费和投资等一系列服务。SQUARE 的发 展历史及布局见下。
Square 在上市五年以来保持了较为稳健的增长速度。从 2014~2019 年, Square 每年同比收入增速在 35%~55%之间,年均复合增长率 36%。其中, 基于交易的收入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订阅及服务费则成长迅速。各部 分收入定义介绍如下:
基于交易的收入。向卖家收取的交易费,通常是根据交易总额的百分比 计算的(2.75%)。同时也会有选择性地为某些较大的卖家提供自定义 定价。2019 年该部分收入占比约 65%,仍然是 Square 主要的收入来 源。
基于订阅和服务的收入。主要包括 Cash App、Square Capital 和卖家 即时转账的收入。2019 年该部分收入占比约 22%,是 Square 发展较 为迅速的业务。
Cash App 及其他基于订阅的收入:包括现金应用程序即时存款和 现金卡的交易费用,以及网站托管和域名注册服务、礼品卡、Square 约会、客户服务、员工管理、工资单、Square 卡。
Square Capital:为卖家与银行直接贷款提供撮合,并收取服务费
硬件收入。硬件销售收入,2019 年该部分业务呈亏损状态,更多作为 公司的获客手段存在。2019 年该部分收入占比仅为 2%。
比特币收入。收取 Cash App 使用者购买比特币的手续费。2019 年该部 分收入占比达 11%。
我们接下来将从 Square 的商业模式入手,剖析其如何通过打造闭环生态模 式,实现上市 3 年股价增长 10 倍的持续增长。
3.2、Square 独特商业模式是支撑其股价上涨的动力
3.2.1、精准面向垂直市场,解决小微商户痛点
Square 的推出起初是为了解决中小商户的收款问题。根据 SQUARE 的招股 说明书,传统卖家在金融服务方面有以下几个痛点:1)传统的支付解决方 案往往成本高昂且难以使用,许多卖家往往被传统的提供商拒绝提供服务。 2)没有综合的服务商,硬件与软件往往由不同的卖家供应,卖家需人工统 计协调;3)收款速度较慢;4)定价不具有统一性,许多传统供应商收款类 型、名目多样,且不可预测。例如,传统供应商可能收取终端费、硬件租赁 费、支付网关费、合规费、最低月费和报告费,此外,交换费和评估费因卡 和交易类型而异。
Square 面对小微商户的痛点,精准推出相应产品及服务,总结来说具有以 下优点:
产品便捷:推出 Square Card Reader,为中小商户提供收单服务,该 产品较为简洁且便携,特别方便小微企业主使用
价格透明低廉、获得成本低:相比于传统供应商价格高且收费名目多样, Square Card Reader 价格更为透明,且收费低廉。同时 Square 通过多 种多样的方式宣传,例如商户在杂志上填表即可被免费赠送,例如在全 国各地的零售店布局零售网点,在超过 20,000 家零售店销售读卡器了, 包括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Best Buy、Radio Shack 和 Staples 等零售店。Square 读卡器售价 9.99 美元,比起动辄上百美元的 POS机几乎毫无成本,用户在成功使用读卡器收款之后能够获得 10 美元的 返利。这有效地消除潜在用户想尝试使用 Square 读卡器的门槛障碍。
软硬件结合,满足商户综合需求:Square Card Reader 在推出硬件版 本后,迅速上线软件版本,商户只要有一个手机,就可以轻松完成收款, 同时软硬件结合,手机上保留有收款记录,大大便利了商户后续收款、 记账等综合服务方面的需求。
收款速度较快,到账速度较为迅速。
另一方面,Square Capital 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同 时,由于贷款服务具有较高毛利率,这在另一方面反过来又提高了公司的毛 利。虽然公司并未单独披露贷款服务的毛利率,但我们可以从公司订阅及服 务毛利率情况做大致推测。
3.2.2、由小商户扩展至大商户,提高 GPV 与收入
Square 在小微商户护城河稳固之后,尝试进入大中商户服务市场,以提高 GPV(商户交易金额)及毛利。根据 Square 提供的数据,美国的大中型商 户具有更高的市场潜力(图 32)。为了扩大 Square 在大中型商户上的市场 占有,其进行了以下方面工作:
精准开发:针对更大的商户进行特定垂直行业的定制化产品开发工作, 满足其特定需求。同时扩展扩大其销售和客户管理团队,以专注于增加 具有更复杂需求的大型商户。
锚定特定行业:Square 精选细分市场,例如餐饮和零售等,从细分市 场切入,以满足其大客户战略需求。Square 针对细分市场的精准切入 使其大客户贡献 GPV 占比得以迅速提高(餐饮行业客户平均年收入为 6.5 万美元,零售行业平均年收入为 2.5 万美元,大于 Square 的平均商 户规模)。同时根据 Square 披露的数据,其 65%的餐饮客户及 85%的 零售客户都是自行加入而非外部获得的,自然导流获客能力大大增加, 获客成本得以进一步降低。
3.2.3、从收单机构转型为 SaaS 服务商,低成本、多样化扩展
Square 推出一系列创新工具,实现对商户、尤其是小微商户的进一步支持。 其中包括商户支持与平台开源:
商户支持:提供一系列支持工具,包括发票、预约、虚拟终端,并通过 集合Square Online Store以及Weebly的开发能力提供一系列商户数据 分析软件。
商户开发平台:包括 Square 在 Marketplace 上的投入(Caviar 和 DoorDash),与电子商务支持平台(GoDaddy、Wix 等)的集成,以 及提供 APIs 和 SDKs 工具,允许第三方者开发符合自身需求的软件应 用。API 和 SDK 对任何开 Square 账户的卖家/开发者都是免费的,通过 基于交易的收入实现盈利。该项服务使 Square 扩大了自己的市场,根 据其年报披露,2018 年,Square 有 20%的 GPV 来自第三方应用为商 户提供的服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Square 不强制要求卖家使用自己的产品,并且允许卖 家选择和集成到其他准竞争平台。
此外,Square 还通过提供 Cash App,通过提供存取款、转账、理财等服务, 扩展至 C 端市场,从而进一步多样化收入来源,提高商业延展性。
3.2.4、持续国际扩展
国际市场(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英国)的增长是 Square 的三大战略 重点之一。Square 在国际市场持续推出配套的本地服务方案(与简单的支 付硬件和 POS 软件相比),同时也开始品牌营销活动。与美国市场不同的 是,Square 在某些地区采取银行合作分销的方式(例如,英国的 TSB、日 本的住友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银行)。
国际市场总收入占比较小,但市场空间较大。据公司披露数据,来自美国的 收入目前占比在 90%以上,国际市场占比相对较小,但潜力较大。Square 认为,全球市场的总规模可达美国市场 6 倍以上。
4、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能否拥有下一个 Square?
如前文讨论,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在经历了高增长后,目前已经进入有序发 展阶段。行业上,已经基本形成二元分立格局,C 端用户流量已由微信、支付宝等巨头牢牢占据,市场潜力有限。相较而言,更多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公 司转而将目光放到了同样数量庞大的商户身上,B 端市场前景广阔。
4.1、信用卡发卡规模与扫码支付规模持续扩张
银行与非银行卡交易规模持续增加。如我们在前文的讨论,伴随社会零售品 消费总额不断增加,2019 年我国居民卡均消费金额达 1.39 万元,同比增加 14%,与此同时笔均消费 738 元,同比下降 22%,说明居民用卡频次增加。 同时银行卡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至 49%,较 2018 年的提升 6 bps。非银支付 规模保持 15%左右的增速,我们认为,疫情短期影响不改长期无纸化交易趋 势,伴随中国下沉电商的兴起,非银支付的渗透率仍将保持较快增速,未来 有望进一步提高。
聚合支付仍有提高空间。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8 年聚合支付交易规模约 占线下扫码支付总规模的 24.9%,以个人收钱码为代表的直连模式占据目前 市场大部分份额。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及聚合支付服务的不断下沉,个人 收钱码所占的份额将会被聚合支付模式逐渐转化,因此未来聚合支付交易规 模在线下扫码支付总规模中的占比将会逐渐提升。收单市场稳定增长,聚合 支付同步增加,仍有较高发展空间。
4.2、增值服务模式逐渐成熟,SaaS 市场潜力无限
疫情驱动 B 端需求,线上增值服务或大有可为。受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今 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在线办公和购物,同时线下商户的传统 经营模式难以开展,迫使其实现服务供给端的线上化,由此催生对应的数字 化经营需求。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止 2019 年底,我国实有 市场主体的数量达到了 1.23 亿户,相较 2018 年增长 12%;而我国个体工商 户在 2019 年底的数量更是达到了 8261 万户,占到了整个实有市场主体的 67%。大量缺乏数字化经营意识和能力的个体工商户,成为独立第三方支付企业进行企业服务市场布局的最佳入口。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统计,我 国小微企业数量在 2019-2021E 仍将保持 13%左右的复合增速,针对商户 SAAS 服务的市场规模仍将有巨大发展潜力。
SaaS 市场规模 2013-19 年 CAGR 超 30%,未来仍将高速增长。根据 Oliver Wyman 数据,2013 年至 2019 年我国 SaaS 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31.5%,增长十分迅猛,且预计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测数据显示 2020-23 年 SaaS 市场规模 CAGR 有望达到 34.4%,SaaS 市场规模仍将有 巨大发展潜力。
第三方支付公司布局 SAAS 业务,护城河优势凸显。第三方支付公司基于自 身技术优势,在为商户提供支付收单基础业务上,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商户 交易流水等数据,在为其提供增值服务上水到渠成,具有天然优势。国内现 有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已开始 SaaS 业务布局,以拉卡拉为例,2019 年 8 月, 拉卡拉战略投资新零售 SaaS 服务商千米科技,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类似于 Square 的“支付+增值服务”的核心业务模式。
一方面,拉卡拉通过基础的支付和收单业务与线下的商户形成合作关系,同 时沉淀下海量的商户和用户数据。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 系列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成熟的 SaaS 软件,为商户提供多元化营销、会 员管理、商品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进销存管理、融资等一系列商 户可能需要的增值服务,使得商户可以充分发挥支付服务信息、渠道优势, 实现经营管理线上化、实时化、云端化、智能化。从而和商户形成更加深度 的合作赋能关系。此外,拉卡拉还逐渐为中小微商户提供包括贷款、理财、 保险、保理、融资租赁、信用卡、会员管理、数据营销、进销存管理、积分 消费运营、云分销等在内的各类服务,真正实现全场景、全支付、全服务, 实现“全维度为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赋能”。
4.3、跨境支付短期承压,长期大有可为
疫情影响下进出口放缓,跨境支付有所承压。受今年以来疫情影响,短期内 我国进出口明显放缓,疫情对跨境电商、航空旅游和出国留学等造成了较大 负面冲击,跨境支付业务也由此受到波及。但随着国外疫情态势逐渐趋于稳 定,复工复产开始步入正轨,预计进出口带来的冲击会逐步消退。
海外市场前景广阔,新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9 年全球仍有约 20 亿成年人未能获得足够的金融服务。然而随着新兴市场收 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迅猛,从而更加突出了需 求与供给之间的空白。而金融科技的优势就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去覆盖那些 被传统金融机构忽略的数量庞大的小客户,从而推动普惠金融的实现,填补 这个空白。借鉴 Square 的发展经验,公司在运营成熟的后期开始大力开展 海外市场的布局。鉴于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且海外市 场仍存在广阔的 B 端支付需求,我们认为,短期疫情影响并不会改变第三方 支付公司跨境支付业务成为新蓝海市场的趋势。
一方面,国内支付费率定价远低于国外,盈利能力仍较强。相较我国国内市 场竞争激烈、费率微薄、海外市场信用卡支付手续费较高。在收单费率上, Square 收取商家手续费费率为 2.75%,而国内仅为 0.6%;同时,Square 需向发卡行等上缴每笔 1.9%的手续费,分润比例约为 1/3,国内则为 1/5。 即便如此,在收单费率较低、且分润比例也不及的情况下,我国第三方支付 公司仍能实现较高净利润,以拉卡拉、汇付天下为例,二者已分别实现连续 五年、四年盈利,刚上市的移卡公司也已于 2019 年实现盈利(2018 年实现 Non-GAAP 口径下盈利)。可以看出,就盈利能力方面,国内第三方支付公 司似乎更胜一筹,可见其“靠收单业务打下坚实基础、发展‘支付+’提升 成长天花板”的商业模式,是可行且较为成功的。
另一方面,国外支付行业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发展成熟的支付公司较为缺乏。对众多海外新兴市场而言,商户 B 端需求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但缺乏类似 国内的科技环境以及一站式整合平台。海外小微企业亦面临着 Square 成立 初期美国小微企业在支付方面的发展问题。我国国内科技较为发达,且第三 方支付企业经验丰富,一方面可以通过“走出去”发力海外市场,为当地企 业提供支付及一系列聚合集成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支付业务的利润,也可以 丰富公司综合收入来源。另一方面,我国跨境支付行业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支付公司可以通过与海内外机构合作,为海外购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光大证券)
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摘要: Jump Capital 认为比特币与稳定币终将成为数字黄金与美元,并看好法币兑换、衍生品交易与合规等领域发展。
(撰文:Peter Johnson 与 Pete Mscichowski,分别为 Jump Capital 金融科技和加密行业投资负责人与 MBA 风投助理实习生;翻译:卢江飞;文章来源:链闻 CHAINNEWS)
今年初,加密货币风投公司 Jump Capital 列出了 2020 年将成为加密货币行业最重要的一年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这种想法依然没有动摇。但是,世界在这一年中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传统金融市场崩盘又反弹),因此需要在这个时候总结下 Jump Capital 对比特币和加密资产的「核心信念」。
在数字时代里,Jump Capital 认为加密资产终将会成为「数字货币」(digital money),展望未来几年发展,他们发现加密行业有三个核心信念:
比特币将是数字时代里的「数字黄金」,并且将在大多数投资人的投资组合中占有一席之地;稳定币会提供一个全新的货币运动轨道,同时也会推动世界许多地方货币的美元化;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加密货币已经为交易者和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全球赌场」。下面,就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下未来加密货币市场的趋势、潜力和「催化剂」吧。
比特币将会成为「数字黄金」
我们正处在一个稳定与变迁并存的时代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一直在寻找非政府控制的有价物来保护自己的财富,这些「有价物」大多是以黄金的形式存在(虽然最近艺术品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不过就目前来看,美国、以及世界上大多数人并没有这种需求紧迫性,尤其是在过去的四十年时间里,人们的生活一直非常和平与稳定——通货膨胀率较低、利率稳步下降、货币坚挺,几乎没有重大冲突。但现在,时代却早已发生变化,很多国家都开始出现市场动荡和不稳定的迹象。
不仅如此,世界各国的政治动荡也在不断加剧,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美国经历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最大的社会动荡。在新冠病毒疫情之后,美联储开始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还增加了货币供应量,结果显而易见:美国原本很高的债务水平将会再次被推高。事实上,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削减债务(包括在公共领域、私营领域、甚至家庭领域),美国债务都处于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与此同时数百万人失业,世界各地的供应链都已中断。Jump Capital 因此判断,当前全球经济环境可能会引发未来几十年的通货膨胀或动荡。
还需要注意的是,恶性通货膨胀并不是人们寻找诸如黄金和比特币之类价值储备对冲的先决条件。下面的图表展示了 2008 年金融危机和随后多轮量化宽松之后发生的情况,在 2008-2013 年期间,尽管 CPI 通胀(以蓝色线条表示)有所上升,但从未超过 4%,但黄金在回报表现上明显优于股票。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率稳定上升至 3-4%,这些因素将是增加流入黄金和比特币等价值存储的重要催化剂,考虑到最近美国债务激增和货币增发,比特币和黄金价格上涨并不牵强。
全球顶级宏观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在购买比特币
声名显赫的宏观投资者已经公开支持黄金或比特币资产,在当前宏观背景下,雷·达里奥(Ray Dalio)开始为黄金辩护,保罗·都铎·琼斯(Paul Tudor Jones)也宣布自己投资了比特币,同时还在「巨大的通货膨胀」( The Great Monetary Inflation)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其论点,以此作为购买比特币期货以对冲美国政府债务风险的理由:
「归根到底,想要最大化利润,最佳策略无非是骑上跑的最快的赛马,尝试从众多产品中找到收益最高的。人们总是觉得自己比市场更聪明,这可能会使你陷入绩效困境。如果非要预测,我的选择会是比特币。」
Jump Capital 认为,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宏观投资者之一,保罗·都铎·琼斯的认可将会是比特币上涨的主要催化剂之一。事实上,比特币价格的稳定上涨有助于消除过去加密资产类别的一些「投资耻辱」,并推动其他新兴投资组合经理能够持续加仓。另一方面,有数据显示芝商所(CME)的比特币期货和 Grayscale 比特币信托基金(Grayscale Bitcoin Trust)持仓量也都在增加,这两个都是机构投资者最常接触的比特币投资工具。
加密货币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普及度越来越高
如今,顶级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开始开始「大举进军」加密货币行业——虽然这点非常关键,但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值得关注,那就是以散户为主的大众市场采用。
在这里,我们需要把目光投向美国和发达经济体以外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加密货币的实用性。尽管目前加密货币行业发展仍然以美国市场为中心,但比特币试图解决的问题并不是美国市场的痛点,因为与世界上绝大多数货币相比,美元依然坚挺稳定,而且像 Visa、Venmo 和 PayPal 也能提供价格低廉的转账服务,因此美国人并不是非常「需要」比特币。比特币的主要优势是具有稀缺性、抗审查等功能,因此那些对政府和金融机构缺乏信任发展中国家市场里其实对比特币的「需求」最为强烈,而这些市场才是加密货币能够被大规模采用的突破点。
下面,我们从发展中国家的比特币交易数据就能看出一丝端倪,比如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比特币 P2P 交易量正随着时间的推移稳步增长,这种增长方式与比特币价格本身其实并不相关:
撒哈拉以南非洲市场比特币历史交易量(以美元计价)数据来源:UsefulTulips.org
拉丁美洲比特币历史交易量(以美元计价)
机构评估:加密货币作为非主权价值存储的机会
现阶段,比特币市值仍徘徊在 2000 亿美元区间,但我们的问题是:市场到底能走多远?现在投资比特币还合适吗?在此,我们希望借鉴约翰·普费弗(John Pfeffer)几年前所著《机构投资者对加密资产的投资》(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ake on Cryptoassets)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回答这些问题。
如今,加密货币更多地是被看作为非主权控制的价值存储,如果想知道加密货币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最好的观察切入点就是拿一个参照物来与这一新兴技术进行对比,而目前加密货币最好的参照物可能就是:黄金。现在有大约 2.6 吨金条库存和 2.1 吨政府官方黄金储备量,从长远来看,鉴于比特币相对于黄金具有诸多优势,其市值有可能与黄金相当,甚至会超过私人黄金持有量。不仅如此,Jump Capital 还认为比特币可以成为公共黄金储备服务市场的一部分。
不过,想要让一些国家的国债资产采用加密货币,速度可能会非常缓慢,不过许多政府也在努力让自己的外汇储备多样化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比如近年来,中国央行和俄罗斯央行就一直是黄金的「大买家」。
与黄金相比,加密货币具有许多优势,比如:
存储成本低得多加密资产可以获得实时验证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想象比特币可以服务的市场规模几乎相当于私人市场黄金市值一倍多,这意味着其潜力应该是官方黄金储备的四分之一,即市值相当于目前 3.1 吨黄金——也就是说,未来比特币市值规模的上涨空间是目前 2000 亿美元的 15 倍!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在推动比特币市场发展,比如:
由于如今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电话和互联网连接轻松地访问、存储任何数量的加密货币,意味着比特币其实扩大了有价股票私人存储市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价值持有存储,是价值 11.7 万亿美元的 国际货币储备。随着加密货币不断将自己确立为全球主要资产类别,对于许多寻求多样化储备并最大程度减少对美元依赖(以及随之而来的控制)的国家来说,比特币可能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之一。许多国家已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IMF SDRs)中拥有合成形式的储备金,但是持有加密货币似乎并没有太大负担。基于数字形式且非政府控制的价值存储确实有用,无论在何种形式的市场假设下,这种需求的市场潜力都可能很大。加密货币的确存在风险,但是如果成功,也将获得巨大价值。当投资者在当前宏观背景下把握这一机遇时,比特币的风险回报偏斜将使其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投资——「-1x」 vs. 「15x+」,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比特币应该成为每个现代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一部分的原因,而且预计这种趋势会在未来十年持续存在。
稳定币和加密货币美元化(crypto-dollarization)
2019 年,加密货币行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以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开始兴起,稳定币总市值从约 30 亿美元激增至近 120 亿美元,而且少数几个稳定币占据了市场统治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美元的 Tether 稳定币不受监管,而 USDC 受到监管)。
尽管人们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和债务水平存在担忧,但对于全球数十亿人而言,美元其实比很多国家的本国货币更稳定,因此通常被视为更安全的资产避风港,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都渴望持有美元。当然,现实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
目前全球有大约 1.9 T 美元的实物货币,其中超过一半(约 1.1T 美元实物货币)是海外持有;厄瓜多尔等国家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本国货币体系美元化,而委内瑞拉则正在向美元化迈进。稳定币可以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得美元,从而为全球市场上的人们提供基于美元的金融系统。Jump Capital 分析认为,美元稳定币(或基于美元的加密货币)最终可能成为加密技术的「杀手级应用」,如果说未来几年内稳定币市值有可能超越以太坊、甚至比特币等主要加密资产,或许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加密货币市场甚至可能会听到「我们想要稳定币而非比特币」的声音,就像过去几年市场上经常可以听到「区块链而非比特币」一样。
最终,比特币和稳定币将会共存,就像美元和黄金一样,因此稳定币的潜力其实非常值得看好,尤其是在支付、汇款和资金流动等方面。加密货币的可编程性质——也就是全天候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转账、结算和验证的能力——再加上稳定币的「稳定性」,可以让稳定币成为全球货币转移的轨道。
加密货币投机
现在,我们将进入关于投机的最后一个「核心信念」(Core Belief),以及一个基于加密货币的「全球赌场」。
至少到目前为止,投机交易仍是加密货币的主要用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两个:
首先,如果比特币(或加密货币)能够在数字时代成为「数字黄金」(数字货币),那么加密资产市值必须要大幅增加,否则就没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服务大众用例,因此加密行业本身就是一次「豪赌」;其次,随着越来越多「新货币」和衍生工具的出现,加密资产波动性也逐步升高,这对于交易者来说其实既兴奋又极具吸引力;最后,许多加密货币交易所用户注册非常简单,基本上只需一个电子邮件就能交易,这意味着加密交易几乎是向全球所有人开放,允许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毫不费力地「下注」。总体而言,Jump Capital 对加密货币非常看好,尤其认为比特币具有成为「数字黄金」的潜力,但同时也承认该技术仍然较新,有很多东西需要证明,从本质上来看仍然存在风险。现阶段,比特币还无法扮演「数字黄金」的角色,市场表现其实和其他风险资产差不多,所以你会看到在新冠病毒疫情所引发的市场恐慌期间比特币价格也出现了暴跌,但这并不方案你可以「押注」比特币能在未来成为数字黄金。在成为「数字黄金」之前,预计比特币市场依然会看到大量投机活动,而且投机交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加密货币的最大市场。
在尝试评估加密货币用例潜力时,不妨可以从目前全球博彩市场规模开始,根据最新估算全球博彩市场规模大约为 5000 亿美元,此前全球零售股票交易规模粗略计算大约是 1.2 万亿美元。虽然我们对零售贸易市场规模很难做出准确估计,但是在 Robinhood 这样的交易经纪平台上已经可以看出交易量激增趋势,所以表明全球零售市场对加密货币依然有非常强劲的需求。即便加密货币投机交易活动只在整个投机性零售市场中的很小一部分,依然可以成为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的一个巨大潜在价值来源。
最令人兴奋的投资领域
在加密货币行业里,Jump Capital 有三大投资「核心信念」:
比特币将是数字时代的「数字黄金」,并会在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中占有一席之地;稳定币将会给全球货币移动提供一个全新规定,并会推动世界许多国家的货币美元化;在可预见的将来,加密货币将会为交易者和投机者提供一个强大的「全球赌场」。因此,Jump Capital 相信有几类商业模式将会带来最大的价值,包括:
法定货币 / 加密货币兑换渠道——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加密货币金融基础设施;全球性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和差价合约经纪服务提供商;加密货币合规技术。当然,上述四个商业模式并不是全部,只是举例说明当前最符合 Jump Capital 投资「核心信念」的业务类型,下面就让我们逐一分析:
法定货币 / 加密货币兑换渠道
Jump Capital 相信法定货币 / 加密货币兑换渠道仍然是最令人兴奋的投资领域,因为这将是加密货币行业发展的关键(每个人都需要将法定货币兑换成加密货币,这样才能使加密货币发挥作用),而且能够产生价值。
很自然地,法定货币 / 加密货币兑换渠道通常会与加密货币交易所业务结合在一起,由于流动性需求和产生流动性的正反馈回路影响,加密货币交易所往往可以表现出强大的网络效应。这种现象其实已经在传统金融市场中出现,比如股票等大多数发达资产类别交易如今都已经被整合到少数几家证券交易所中,预计随着时间的流逝加密货币市场格局最终也会如此,所以至少在近期,大多数国家 / 地区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依然会专注于当地建设,加上监管法规的高度可变性以及加密货币公司在国际上的运营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加密货币 / 法定货币兑换渠道会基于下面 4 个因素在当地筑起「护城河」:
当地监管批准和许可;当地银行业务关系(这样才能把基于法定货币的存款兑换成加密货币);基于当地货币交易对的流动性;品牌、当地客户群、以及获客能力。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中,法定货币 / 加密货币兑换渠道中的机会最为吸引人,不过加密货币价值主张最强的地方往往也是成熟参与者最难进入的地方。那么,哪种类型的国家最有可能采用加密货币呢?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不同地区,Jump Capital 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因素,并进行了优先级排序,通常更愿意采用加密货币的国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高通胀 / 货币不稳定的风险;汇款流量巨大;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 / 对本地银行缺乏信任;人口;GDP/ 财富;持有黄金;监管和银行业环境;投机性需求(股票交易活动、博彩平台等)综合上述因素,Jump Capital 列出了最需要构建法定货币 / 加密货币兑换渠道的国家 / 地区,包括:印度、拉丁美洲(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以及土耳其。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DataBank: 世界发展指标;黄金数据来自 Gold.org
加密货币金融基础设施
迄今为止,Jump Capital 在加密货币行业里的许多投资都涉及金融基础设施(比如数字资产托管和分析领域),但仍有许多其他领域值得特别关注:
借贷和计息帐户——BlockFi、Celsius 和 Voyager 等公司率先实施对加密资产和稳定币提供利息的策略,我们看到了上述领域里的中心化服务提供商、以及诸如 Compound 这样的去中心化服务提供商都能使资本无缝、有效地从存款人 / 贷方流向借款人。银行业——获得可靠的银行服务仍然是加密货币行业最重要的痛点之一,但这一领域仍然蕴藏着巨大基于,特别是对于可能无法由 Silvergate 和 Signature Bank 提供服务的国际公司而言更是如此。稳定币基础设施: 商户处理稳定币支付——尽管目前看来尚处于早期阶段,但是鉴于我们对稳定币市场的愿景、以及市场普遍缺乏支持稳定币支付软件解决方案和基础架构等问题,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赛道;基于稳定币渠道的的汇款 / P2P 付款——那些特别关注用户友好、或是可以完全为用户提取底层加密货币技术的公司值得关注;基于稳定币的外汇交易——鉴于加密货币具有全天候即时结算优势,因此从长远来看外汇交易将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用例,尽管稳定币流动性仍需要在多个基于法定货币的稳定币中获得较大增长,才有可能更可行。
全球性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和差价合约经纪服务提供商
这种类型的加密货币业务模式似乎比较适合投机者,全球性的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和差价合约经纪服务提供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高度可访问的国际化交易平台,或者也可以说是「赌场」。
最近,全球衍生品交易所的加密货币期货交易量激增,这主要是由少数大型、成熟的参与者在轻度监管或不受监管的市场上运作所致。如今,加密货币衍生品中的大部分散户需求似乎都是由监管套利驱动的——任何人只需通过电子邮件签名,无需 KYC / AML 即可在衍生品交易平台注册、并获得极高的杠杆率(100 倍或更高)。
但所有迹象都表明,随着时间的流逝,加密货币监管将变得越来越严格,因此观察那些受监管的加密市场参与者如何应对会非常有趣,这些参与者包括全球加密衍生品交易所或提供杠杆交易的加密货币差价合约经纪服务提供商,他们如何在未来更加严格的监管环境中为加密货币提供投机用例值得关注。那些最终遵守监管法规、与本地银行系统建立联系、并且能为投机者和有真正对冲需求的公司,将是前景最乐观的,也是 Jump Capital 最关注的。
加密货币合规技术
鉴于加密货币自身固有的某些特性,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欺诈、诈骗和非法交易活动。随着加密货币使用和普及采用范围不断扩大,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需要获得一系列服务,比如区块链取证、交易分析、市场监控、KYC / AML 等。
此外,这类业务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即不受比特币价格波动影响。目前区块链分析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主要有 Chainalysis、Elliptic 和 CipherTrace,但现在一些后起之秀也开始进军这一领域,新兴的加密合规科技初创公司正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某些客户(尤其是金融机构)的合规需求。
在加密市场中,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加密合规技术服务的公司有取得巨大成功的机会。
总而言之,对于加密货币行业,Jump Capital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加密货币行业的未来会非常光明——特别是对于比特币、稳定币、以及交易服务。Jump Capital 期待继续在这个行业内进行投资,正如本文所述,重点关注的四个加密垂直赛道分别是:法定货币 / 加密货币兑换渠道、加密货币金融基础设施、全球性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所和差价合约经纪服务提供商、以及加密货币合规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小编:记得关注哦
来源:威廉闲谈
“你能想象有一天,银行的漂亮柜员像推销一个普通理财一样推销给你一个包装了加密货币的衍生理财产品吗?”
这是我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
虽然我好想没咋看到圈内对这个消息感到兴奋,并且我一直觉得这个消息可能会有很多人写,所以我前天就没写,没想到..大家果然还是对短期价格不起影响的消息没啥感觉呀。
但是我觉着这的确算个大新闻了,对于加密货币的未来来讲,是个好事情。(加密货币的新闻,我搜出来的居然都是来自圈外媒体的报道,挺神奇)。
其实圈外许多媒体也报道了:
我之前在聊富达和Bakkt进场的时候都聊过,“托管”这个业务,一定是面向圈外的投资者的第一核心业务。
让一个普通投资者搞懂比特币钱包,真的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别说比特币了,普通投资者能搞懂什么账户能炒原油,炒外汇,炒黄金的话,也就不会那么多人去买“原油宝”和“纸黄金”了。
投资者希望以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去进行某样投资,银行也认为如果加密货币本身的价值是得到认可的话,那么这个托管本身也是很合理的:
虽然比特币现在已经吸引了不少圈外的有钱人,他们都会买入一点作为一个资产配置,但是显然还是不够多的。大多数有钱人压根就不知道比特币,也不知道去哪买比特币。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有钱人和普通投资者来讲,“投资比特币”这事儿并不让他们感觉到舒服。
他们喜欢用他们舒服的方式来投资。
那么什么是他们舒服的方式呢?其实就是他们习惯的方式,将安全的责任放到他们熟悉的平台(如富达、银行、甚至PayPal)上,再加上几层保险,这样他们只要想投资到哪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太多安全问题。而这其中最要紧的点相信大家也都看出来了,就是他们选择的游戏场地必须是他们熟悉的场地。
这是XX所的场子?不玩。这是高盛的场子?那就可以玩玩。
所以银行能提供托管服务,自然后边儿也就会卖相关的产品,这是十分自然的。今年其实同样的好消息还有一个,就是PayPal提供了比特币的购买服务。
这个意义类比过来就像支付宝能直接买币了,你说意义大不大?
我一直十分期盼国内的群众能有一个非常轻松自然且安全的购买比特币的方式,目前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大家都知道最近基金很热闹,很多没有开过股票账户的年轻人也开始买基金,他们就不开户,直接在支付宝买,尽管行内人看这种行为跟看傻子一样:
从这里各位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简单、方便且安全”的购买方式有多么渴望。哪怕你成本高,哪怕你可操作性低,哪怕你收钱多,但是你方便啊,这大家就喜欢。
如果你看买灰度的比特币凭证GBTC的人跟看傻子一样,请别忘记,别的圈子看你买的某种投资,可能也是看傻子一样。
但是大家都做出了对自己最舒服的选择,这就是渠道的重要性。
所以当美国的银行业可以提供加密货币的相关托管服务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认为他们会走灰度的路子,去做相关的衍生品来收客户钱。毕竟这个生意太好做了,比特币涨跌又不关我事儿,买入卖出收你点手续费,平时收你点管理费,还给你一两年的锁定期。
这生意..太香了吧。我不信嗜钱如命的银行业会放过这个生意。
所以我文章开头说的那句,在美国未来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他们并不在意比特币是涨是跌,就像卖原油宝和纸黄金给客户的银行经理们并不在意原油和黄金是涨是跌一样,对他们来讲,卖出去就是业绩,客户喜欢就好。
根据The Block的报道,目前在美国提供合规加密货币相关托管服务的只有28家机构:
相信挺多都是大家眼熟的圈内机构为主。
不过可以畅想一下,未来如果加上了一些大玩家,应该会十分有趣吧。
我们还是十分期待一个个“大灰度”的到来。
就像这哥们说的一样:
比特币的市值与传统银行业的资金体量相比,简直就是沧海一粟。而一个灰度就锁定了比特币2%左右的流通量,如果银行业真的进来的话,那就指不定能够锁定多大的流通量了。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沈腾那句台词:“再不买就买不着啦!”
我们一直期待传统金融的水能流到币圈,而真正看到口子在慢慢打开的时候,许多人却不以为然,这样是不行的。
该学学老外,欢呼起来吧。
虽然价格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一切都在越来越好。
十分期待美国的银行业们,在未来会如何去推销他们所卖的“纸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