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历史汇率

最新美元对人民币汇率:1美元对人民币6.8677元(7月15日)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2019年7月15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8677,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5.00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7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

1美元对人民币6.8677元,1欧元对人民币7.7393元,

100日元对人民币6.3659元,1港元对人民币0.87726元,

1英镑对人民币8.6325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200元,

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978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0563元,

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6.9759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691元,

人民币1元对0.59876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1854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0350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71.44韩元,

人民币1元对0.53485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4616沙特里亚尔,

人民币1元对42.0719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5170波兰兹罗提,

人民币1元对0.9647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640瑞典克朗,

人民币1元对1.2429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3419土耳其里拉,

人民币1元对2.7654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4975泰铢。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225元 下调229个基点

中新网8月5日电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9225元,下调229个基点。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截图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8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225元,1欧元对人民币7.6821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4915元,1港元对人民币0.88443元,1英镑对人民币8.4061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6982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107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0239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043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2403元,人民币1元对0.60087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4029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1317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73.42韩元,人民币1元对0.53099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4235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2.5714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067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718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924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2886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0297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961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4450泰铢。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来源:中国新闻网

展开
收起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30日报6.8921

7月30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小幅回升,收复6.89关口,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抹平日内跌幅转涨。截至9点39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8892、6.8921。

美元汇率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降41个基点,报6.8862,为3连降。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分析称,近期,尽管美元指数持续上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此前的横盘、小区间波动的走势。

以上周为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下波动仅有150多个基点,波幅不足0.3%。他进一步表示,由于主要货币汇率或点位均来到了临界价位,面临阻力或获得支撑。

因此,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基本面,美元指数等均难以有效突破此前阻力位/支撑位,本周前期主要货币可能延续上周走势的情况下,于本周下半段或出现逆转。格局上看,主要货币汇率仍是震荡为主,实现大逆转的走势仍然需要时间。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14个基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4日讯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312,较前一交易日上调14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8月1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312元,1欧元对人民币7.8797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6152元,1港元对人民币0.89616元,1英镑对人民币8.5089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7939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560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0971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2280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371元,人民币1元对0.59437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2143俄罗斯卢布, 人民币1元对2.1447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72.09韩元,人民币1元对0.52054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160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1.0160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4958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467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522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2572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78951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464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3736泰铢。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展开
收起

人民币汇率七十年:漫长的控制与干预

格物·资本 seek for capital

【格物·货币】是格物资本旗下内容大类目之一

“人民币”内容系列从属于【格物·货币】

第一部分:人民币的诞生

第二部分:人民币货币统一进程中的三大挑战

第三部分:人民币通胀史:上涨的物价和缩水的购买力

本文为“人民币”系列 第 四 部分

格物者说:汇率问题牵涉到一国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外贸(进出口)、关税、跨境资本流动、外汇储备、物价、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对外战略等。要透析复杂的人民币汇率问题,首先应清晰地了解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基本历史脉络——人民币汇率史。

从人民币诞生至今,人民币汇率史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1952年的汇率大波动,1953-1980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可调整固定汇率,1981-1993年经济体制转轨期的探索改革,1994年至今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人民币汇改。

1949-1952:汇率大波动

人民币诞生之时(1948年12月1日),我国境内当时流通着许多外币(如美元、英镑等)。在解放区内,外币被强制要求兑换成人民币,不得流通,外币全部汇集至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管理。当时建国前后,我国外汇极端短缺,人民银行对外汇资金的管理也极为严格,外汇的收支,严格服从国家政策目标和计划安排。

随着全国各地相继被解放,全国渐渐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中心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外汇管理模式:一,所有外汇收入(出口收入、侨汇)必须出售给人民银行,所有外汇的使用(进口或其他用途)都要经批准后向人民银行购买;二,由人民银行设立外汇交易所,并指定一些银行机构(包括外资银行)参与外汇交易,同时指定中国银行作为国家外汇管理机构、代理人民银行参与外汇交易(当时中国银行被并入人民银行体系中,专职外汇管理业务),严禁一切场外交易(外汇黑市交易);三,由人民银行统一制定人民币对外币汇率,汇率制定原则是“国内外物价对比法”(根据国内外物价对比水平来制定汇率,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购买力平价”原则),汇率随物价变化而调整,盯住美元的进行浮动。

人民币汇率的制定工作起始于天津解放。平津战役胜利后,华北地区基本都解放,当时华北人民政府在天津设立外贸局,以对华北所有进出口贸易事务进行统筹管理。要发展对外贸易,当然必须先得制定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

1949年1月15日,天津正式解放,次日,人民银行在天津设立分行;两天后(1月18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挂出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牌价——这是最早的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牌价。人民银行在制定人民币对外币汇率时,先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然后再以美元为基础来套算人民币对其他外币(如英镑)的汇率。

此后,随着上海、厦门、广州等大城市相继解放,人民银行也快速在当地设立了分行,并在当地公布各自的人民币对外币汇率。其他各地均以天津口岸的汇率牌价为参照标准,再结合当地具体物价情况,来制定各自的汇率牌价(上海解放后,上海港口被封锁,这客观上促成了天津港口地位的上升)。

在1949年1月18日到1950年7月8日间,人民币汇率呈现两大特点:一,各地不同的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牌价并存,无全国统一汇率。由于天津、上海、广州等各地的物价情况不一样,因而各地人民银行分行报出的汇率牌价也不一样,存在差价,形成分散式的汇率制度,和分割式的外汇交易市场。二,人民币汇率因国内恶性通胀、物价飞涨而大幅调贬。从1949年1月19日到1950年3月13日,人民币汇率调贬共52次,以天津挂出的牌价来看,从“1美元/600旧人民币”调贬至 “1美元/42000元旧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1950年3月全国财经工作统一化,此后物价渐渐稳定,人民币汇率小幅回调。

建国前后,人民币汇率的飞速贬值,是由当时的汇率制定原则(国内外物价对比法)和外贸外汇政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照顾侨汇)决定的。

以上海为例,我们从下图中可明显看出“上海的物价上涨曲线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曲线的高度相关性”,物价上涨和汇率调整之间存在一个时滞期(大约为一个月),即物价上涨一段时期后(时滞期),人民币汇率会随之调贬。由此可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根据国内物价来调整的(当期美国物价非常稳定,可视作固定不变)。

▼图:1949年8月至1950年7月上海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物价指数。1949.8上海月均汇率是2246.77,到1950.4月均汇率达到峰值39516.67。制图丨格物·资本。

1950年3月后,全国财经统一工作开始展开,经济秩序和物价重归稳定,人民币汇率统一也被提上日程。同年7月8日,人民币实行全国统一汇率, 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由此结束了多个并存、分散式的人民币汇率时期。

另外,全国财经统一后,国内物价稳定,而美国物价上涨,我国外贸外汇政策也发生变化(转为“兼顾进出口有利,照顾侨汇”),由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人民银行不断调升,到1951年5月23日时,已升至1美元/22380旧人民币(全国统一汇率)。

1953-1980:可调整固定汇率

1953-1980年这段时期,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也打上了深刻的“计划”烙印:人民币汇率定价完全由政府决定,高度服从于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目标,市场机制完全失效。

从1953年起,计划经济时代开启,物价被高度管制,长期保持稳定(除1960-1962年物价大波动之外),物价和汇率定价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被行政之手所“掐断”;货币政策也是被高度计划,因而货币政策也并不影响汇率定价。同时,所有外贸业务也均由国营外贸公司统一计划经营,外贸盈亏由财政收支统一安排调剂,这样一来,汇率对外贸的调节作用也就失效了。

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币汇率定价完全由政府控制,而政府对人民币汇率采取的方针是 “坚持稳定”:在1953-1971年间,将人民币钉住英镑,对英镑汇率基本固定不变;在1972-1980年间,将人民币汇率“钉住一篮子货币”,整体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图:1953-1980年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和英镑),数据为官方的外汇牌价(区别于外贸所用换汇价)。制图丨格物·资本。

在1953-1971年间,国际上正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实行的是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主要货币(英镑、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瑞士法郎、日元等)和美元之间保持着长期固定汇率关系。国际汇率机制的固定化,间接地为人民币汇率固定化创造了条件。

我国政府将人民币钉住英镑,实际上是在间接地钉住美元。当英美货币汇率调整时,人民币汇率也跟随调整,并重新固定钉住。

还须注意的是,在上世纪50年代时,人民币对前苏联卢布的汇率才是最受重视的汇率。

50年代为中苏蜜月期,我国经济发展得到苏联有力支持,双边经贸活动扩大。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是美苏冷战,我国因朝鲜战争受到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封锁,同时,我国与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经贸关系快速升温。因而,人民币和卢布的汇率关系,才是当时最受重视的汇率关系。当时,中苏均为计划经济体制,人民币对卢布的汇率由两国政府协商决定,市场机制不发挥作用。进入60年代后,中苏关系日趋紧张,双边经贸活动急剧萎缩,人民币对卢布汇率重要性下降。1970年后,中苏间贸易不再用卢布,改用瑞士法郎。

1972年后,由于一些国际因素的重大变化,人民币汇率制定的依据和方法也发生一些调整。

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兑换窗口,同年12月,美国政府与“十国集团”达成《史密森协议》,美元对黄金贬值,每金衡盎司黄金从35美元调整至38美元,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名义上依然保留着固定汇率制。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升温。接着1973年2月,美国政府再度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从38美元调整为42.22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西方国家普遍转入无序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面对国际汇率机制的大变局和外交政策的大转变,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依据和方法做出了调整,从原先的钉住英镑的固定汇率制,转为“钉住一篮子货币”,以保持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汇率相对稳定。

所谓“钉住一篮子货币”,即根据“篮子中货币”的浮动情况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整。“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及其权重,完全由政府决定,而且会根据不同时期情况而进行调整。“篮子货币”选取的是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货币(须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并按其重要程度和对外政策的需要,确定相应权重,最终计算出人民币加权汇率。

▼图:1968-1979人民币汇率“一篮子货币”中的外币变化。 “货币篮子”的范围逐步扩大,到 1979 年时扩大到 20 种货币,其中,英镑、西德马克 、瑞士法郎、美元、日元在货币篮子中始终占重要地位。图片来源:《人民币汇率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贺力平。

不过,“钉住一篮子货币”的详细制定依据和具体计算方法,我国当局从未公布过,至今仍是谜,因而,我们无法得知这一时期 “钉住一篮子货币”的真实定价机制到底是怎样的。

“钉住一篮子货币”方法实施后,秉承着“坚持稳定”的方针,人民币汇率在国际汇率市场上(对比其他各货币浮动情况),整体保持在中间偏上的水平。其中,1972-198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因美元的贬值而相对调升。而且,随着尼克松访华后,中美经贸关系的升温,美元在“货币篮子”中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1979年后,人民币汇率名义上虽是“钉住一篮子货币”,但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钉住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主要是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纵观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完全服从的是计划经济思维,按行政指令来制定汇率,是一种完全由政府控制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期间钉住的对象发生变化,1953-1972为英镑——1972-1979为一篮子货币——1979后为美元)。人民币汇率不受市场供求影响,也无法起到调节外贸的作用,制定的合理性也失去保证,汇率严重偏离均衡水平,人民币汇率仅沦为了一个记账和核算工具。

1981-1993:转轨期的探索改革

1979年开启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开始转轨。外贸部门走在改革的前列,外贸经营权下放,各地外贸公司纷纷成立,这些外贸公司试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对外贸公司的利润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原本不合市场逻辑的、被行政之手严重扭曲的人民币汇率,则暴露出明显的缺陷——出口贸易企业因汇率扭曲而蒙受不合理的亏损。外贸体制的改革,倒逼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

比如:在1979年时,全国平均出口换汇成本为2.41(即我国的外贸出口公司,以2.41元人民币的成本,出口商品赚取1美元,相当于用2.41元人民币换了1美元),而当时的银行牌价汇率(即官方汇率)为1.555,这意味着,出口企业赚回1美元后,从银行只能换到1.555元人民币,无法抵消成本2.41元。因而,出口企业出口越多,亏损越多。相反,进口企业却是赚钱的。

为了改变出口企业因人民币汇率扭曲而亏损的局面,我国1979年8月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即出口企业把赚取的一部分外汇卖出国家,另一部分可留成给自己(在此以前,出口企业所有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出国家,不得自留),留成的部分可自由支配。

“外汇留成制度”衍生出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之外的“外汇调剂市场”。由于外汇留成制度的存在,出口企业保留着一些外汇,而同时一些进口企业需要外汇、但不一定能申请得到,还有一些其他潜在的外汇需求者也存在(如黑市外汇交易者),为了调配这种外汇余缺关系。国家外汇局于1980年10月开始尝试,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开展外汇调剂业务,由中国银行充当中介,由此形成的最初版的“外汇调剂市场”。不过80年代上半期,该市场因受到种种审查和限制,而发展缓慢,并不成熟。

此外,从1981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试行人民币对美元的贸易内部结算价,规定出口企业按“1美元兑2.8元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汇率,而官方汇率则变成非贸易结算汇率,我国进入了“双轨汇率制”时期(贸易汇率和非贸易汇率,都由政府控制)。官方汇率,即我国对外公布的外汇牌价,主要用于侨汇、旅游、外国领事馆、我国驻外机构、出国代表团等一切非贸易外汇收付的兑换。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即限于进出口贸易所用的结算汇率。

▼图:1980-199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官方汇率和贸易内部结算汇率)。1981-1984年间,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一直都是1:2.8,没有变动过,这一汇率明显低于官方汇率。制图丨格物·资本。

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之所以定在“1:2.8”的水平,主要目的是为服从于当时的外贸政策“出口创汇”。从实施效果来看,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也确实起到积极作用——解决了当时出口企业亏损的问题,贸易收支好转,外储增加。

不过,贸易内部结算汇率在实施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由于贸易和非贸易的双重汇率存在,造成了外汇管理混乱;而且,双重汇率引入后一直被国际社会所诟病(双重汇率是对出口的补贴,是不公平贸易的手段),IMF多次建议我国政府改变汇率双轨制。因而,贸易内部结算汇率注定只能是经济转轨初期的一个过渡性临时政策,它既不代表汇改的方向,也无法阻挡人民币汇率走贬的倾向。

从上图还可看出,1981-1984年期间人民币兑美元非贸易汇率(官方汇率)在不断调贬。1981-1983年调贬主要是因为美元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才相对调贬。1984年时,我国接受了IMF建议,同意取消汇率双轨、进行并轨,于是大幅调贬人民币官方汇率,以让其接近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为并轨做铺垫。

到1984年底时,官方汇率已经接近2.8。1985年1月1日,贸易内部结算汇率正式被取消,同时将官方汇率定为2.8,汇率实现并轨。

1985年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官方汇率一路调贬,一直到1993年(见上图)。此期间的汇率调贬,是由于国内物价上涨较快,出口换汇成本也快速上升,迫使人民币汇率调贬,而且整个80-90年代的外贸政策一直推崇“出口创汇”的宗旨,汇率调贬正好契合此宗旨。

在贸易和非贸易汇率并轨之际,还有另一项至关重要的人民币汇改探索实践正在如火如涂地进行——外汇调剂市场。前文中提到,80年代上半期,外汇调剂市场发展缓慢,但是到了80年代下半期,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外贸企业外汇留成比例不断提高,外商投资的引入,外汇调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汇调剂资金量快速增长。

到1988年3月时,为了配合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国家外汇局制定了《关于外汇调剂的规定》,依此,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外汇调剂中心(1993年时,全国共有18个外汇调剂公开市场)。

同年9月,上海率先设立了“外汇调剂公开市场”,实行会员制、公开竞价交易和集中清算制度,允许外汇调剂价格在一定限价内按公开市场供求浮动,并且这种汇价形成机制很快就被其他调剂中心所采纳。这种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以往完全由政府控制的汇率定价机制,拉开了我国市场化汇率定价的序幕。当时的“外汇调剂公开市场”上的汇价,就是我国最早的市场化汇率。

在1988年9月至1993年底期间,人民币汇率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双轨制”时期: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官方汇率是政府定价的汇率,外汇调剂市场汇率,是“外汇调剂公开市场”上市场定价的汇率。

▼图:1979-1994年人民币兑美元月平均汇率。 “新的双轨制”时期,人民币的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一直低于官方汇率,这说明当时人民币官方汇率是存在贬值压力的(被高估了)。图片来源:《过于强调汇率稳定是对汇率政策的异化》,管涛。

1988年后,外汇调剂市场发展迅猛,到1993年底时,受外汇调剂市场汇率来调节的外汇收支活动占到80%作用,政府定价汇率调节活动仅占20%。此时,人民币的汇率定价机制,实际上已经演变为由外汇调剂市场主导的浮动汇率制,政府官方定价实际上是以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为参照依据。

“新的双轨制”在运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利用汇差套利、寻租腐败,调剂市场分散不统一,导致地区不正当竞争,政府背负巨额的外贸补贴,阻碍加入WTO),客观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实现再次“并轨”。同时,“新的双轨制”运行时期,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人民币汇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官方汇率向市场汇率并轨已成为必然趋势。

1994年至今:市场化汇改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明确提出“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市场化汇改,由此正式定调。

同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宣布1994年1月1日起实施重大汇改——人民币市场化汇改迈出了里程碑式的第一步。

1994年汇改的主要内容有:一,原先的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单一的(钉住美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设定汇率波动幅度,并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对汇率进行浮动管理);二,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持续了14年的外汇留成制度和外汇支出行政审批制,允许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有限制条件),外汇管理由原先的外汇局直接管理变为依靠银行间接管理;三,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当年4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由此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人民币汇率市场定价机制也初步形成。

1994年后,我国继续推进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先后出台许多放松汇率管理的改革举措,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

不过,市场化汇改进程并不顺利,历经波折。1997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钉在8.28附近,持续了七年之久,回到了政府管制的固定汇率制,这意味市场化汇改中断;同样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又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钉在6.83,持续了两年,市场化汇改再次中断。2015年突如其来的“8·11汇改”,激起汇市大波动,人民币急剧贬值,央行为了稳住预期,又出手干预(抛美元稳人民币、严控资本外流、引入逆周期因子),8·11汇改这种“闷雷一声响”的操作遭致很多人的批评(央行没有与市场提前沟通,没有制造充分的市场预期,过于唐突;而且,央行因干预汇率而流失了大量的外储,且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8·11汇改”后,央行不再指导制定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而是将定价权交给了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由市场的供求决定。但实际上,由于央行的频繁干预(出于稳定目的),人民币汇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而且,与汇改紧密配套的人民币可兑换性也被严格控制。市场化汇改仍在路上,挑战依然很大。。。

▼图:1994年1月至2019年8月人民币兑美元月度汇率,以及1994年至今人民币汇改历程。数据来源:CEIC DATA,中国人民银行。制图丨格物·资本。

历年汇率波动

回顾历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49-1952年,人民币汇率因国内恶性通胀而不断走贬,主要是由当时历史环境(新中国刚建立,社会还未稳定,经济凋敝)所决定的,人民币汇率也没有连贯且完整的制度安排。

1953-1980年,人民币钉住英镑或“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固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

1981-1993年,人民币名义上钉住“一篮子货币”,实际上以钉住美元为主、且对美元汇率不断走贬。这段时期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大背景下,当局尝试人民币汇率定价改革探索(两次“双轨制”),并根据不断升高的出口换汇成本,而不断调贬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汇率。

1994年至今,大背景是以市场化为方向的人民币汇改,具体分两个阶段:1994-2015.8,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且对美元汇率不断走升(持续21年单边升值),国际收支“双顺差”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基础;2015.8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见上图1994-2019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汇率波动弹性扩大,央行也会视情况干预,遏制单边走向。

另外,2015年11月后,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也开始受到关注,如下图,人民币汇率指数整体是在走贬的。(这里的“一篮子货币”,和1972-1993年期间的“一篮子货币”不一样)

▼图:2015.11-2019.8,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是参考CFETS货币篮子、参考SDR货币篮子、参考BIS货币篮子计算。数据来源:CEIC DATA,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参考资料

《人民币汇率研究》(第二版),吴念鲁 陈全庚,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8

《1949~2000年的人民币汇率史》,徐少强 朱真丽,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

《人民币内外均衡论》,卜永详 秦宛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人民币汇率升值:历史回顾 、动力机制与前景展望,张明,金融评论,2012年第2期

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回顾,杨 帆,中国经济史研 究, 2005 年第 4 期

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吴念鲁 陈全庚 鄂志寰,财经科学,2005年第1期

人民币汇率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贺力平,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4期

人 民币汇率变化历史回顾及其影响分析,张米良,工业技术经济,1993年第5期

过于强调汇率稳定是对汇率政策的异化,管涛,新浪专栏,2016年11月24日

版权声明

本百家号“格物资本”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稿、图片、漫画、音频、视频等,其版权均归属于本号及其运营者(运营者已实名制),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修改或发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734 下调4个基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3日讯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734,较前一交易日下调4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9年9月2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734元,1欧元对人民币7.8030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5769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258元,1英镑对人民币8.8298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7968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4391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448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433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383元,人民币1元对0.58857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9.0400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1061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8.09韩元,人民币1元对0.51861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964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2.7671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023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569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696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2794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1065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429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3025泰铢。

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73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展开
收起

您信吗?专家预计,2019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大概保持在7以内

来源:南生今世说

近期有这样一个新闻:由中国社科院相关机构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认为,当前的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仍处在可控区间内,整个2019年全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平均汇率大概仍在7以内。

对此,有不少网友评论认为:预测不准,目前的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已经超过了7,即要7元多的人民币才能兑换1美元。而且,距年底不远了,回到7以内的可能性不大。南生认为,持此观点的网友“没搞清楚情况,就来评论了”。

显然这个报告不是预测到2019年年底,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会降到7以内,他指的是:2019年全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即“平均汇率”。只不过,在我们的语言中经常省略“平均”二字罢了(一句话中如果有时间词,往往就省略平均两字)。

什么是平均汇率?

汇率分两种,一种就是每天都在变化的实时汇率。比如,2019年10月22日是7.076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9月20日是7.070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3月21日是6.711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最低是6.667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另外一种就是平均汇率。指的是一段时间内,各个交易日中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数值。比如,我们将2019年第一季度58个交易日的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相加,再除以58,得出一季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是:6.746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算出今年第二季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是6.8137,即二季度平均是6.8137人民币兑换1美元;然后算出三季度平均是6.9872:1,并得出2019年前三季度的平均汇率是:6.8514:1。

2019年全年的平均汇率

目前来看,第四季度的第一个月,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仍在7以上。我们假设11月、12月份的汇率不会出现大的波动,那基本可以推测出:2019年第四季度人民币与美元的平均汇率会超过7。

但是,前三季度平均汇率为6.8514:1,而四季度是略微超过7。由此,预测整个2019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大概仍在7以内(非常接近7),这个预测是非常可信的。

为什么要关注整个平均汇率

前三季度,中国的GDP总量已经接近70万亿元人民币,按此推算2019年全年或将达到97万亿元人民币。此外,全国经济普查即将公布结果,按照以往的经验会将GDP向上修正——以前三次提升范围在1万多亿元人民币到3万亿元人民币不等。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2019年全年中国的GDP有望接近或达到100万亿元人民币。这在全球属于什么位置呢?就需要将各国的GDP转换成同一种货币来对比,不论是将人民币转换成美元,还是将其他国家的货币转换成人民币,都离不开汇率。

如果我们采用2019年年初的汇率,那就能兑换成更多的美元。反之,如果采用年底的汇率,兑换到的美元就变少了。从而使得GDP转换变得“不可控”——这时就需要平均汇率了。

再换个思路:GDP是全年的,那也应该采用全年的平均汇率啊。这样就保证了各国GDP统计、比较的科学性——按照接近或达到100万亿元人民币,汇率在7以内(接近7)的标准,我们可以预测今年中国GDP要超过14万亿美元,人均突破1万美元。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昨天下午升破6.98

北京头条客户端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11月7日,人民币汇率再现大涨。下午17:20左右,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破6.97,日内涨幅超400点。下午16:30,人民币即期汇率官方收盘价报6.9880,随后继续走高。下午18:08,人民币在岸汇率也升破6.98关口至6.9733。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涨涨跌跌已成常态,汇率弹性逐渐增强,但价值准绳和价格底线始终存在。这一次回升再次说明人民币汇率完全能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中标利率均为2.90%。此次发行受到市场欢迎,全场投标总量超过640亿元,是发行量的2.1倍,认购主体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基金等各类离岸市场投资者,覆盖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首度“破7”,此后两个多月,人民币汇率呈下行趋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低至7.19左右。从10月9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转为升值趋势,从7.15左右一直拉升到7.00左右,连续升破多个重要关口。

11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7”的整数关口,截至当日16∶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收盘报6.9975,较上一交易日涨327个基点;当日18∶00,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893,升破6.99关口。11月6日,人民币仍位于7下方,截至官方收盘,美元/人民币报6.9976,人民币较前日小升约0.15%。

多位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升值,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美元指数因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低于预期、欧元区经济表现高于预期和美联储加码降息扩表而有所下行;二是市场避险情绪降温;三是中国金融市场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流入股市、债市,改善了跨境资本流动状况。

上周四,美联储宣布年内第三度降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未来一段时间利率可能会维持不变,但通胀低迷的背景下,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难以继续加息。目前中国利率较美元高出许多,从息差角度看,因此短期内人民币仍有走强动能,短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一路走向6.85元。

从资金流向看,人民币近期走升也有十分坚实的基础。中债登11月4日公布的10月债券托管量数据就显示,截至10月末,中债登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18061.30亿元,同比增19.82%,较上年末增19.85%,月度环比增0.65%,已连续11个月增长,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10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业务运行情况显示,截至今年10月,共有2345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一数字显著增长。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从10月的情况来看,外部环境短期转暖,人民币小幅升值且贬值压力明显下降;展望11月,预计中美利差维持较高水平,且外部风险环境好转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时隔三月重返7关口

时隔三个月,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5日再度回归“7”元整数关口内。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升破7.00关口,日内涨超360点,随后有所回落;在岸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以7.0298开盘后从午后拉升,最终收报6.9975,为8月5日以来新高。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385,较前一交易日下调3个基点。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技术总监曹源源分析称,人民币汇率此次大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日央行MLF操作利率下调5个基点,向市场释放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加大信号,增强四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企稳运行的市场预期;二是我国再推对外开放五大措施,增强市场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预期,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三是10月以来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我国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对近日人民币持续上涨构成支撑。

近一个月,离岸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近1700点。机构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反弹意味渐浓,走低预期显著收敛,短期内有望维持强势。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指出,从技术上看,未来一周美元指数仍然大概率走弱,欧元大概率走强,英镑则具有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则主要视两大国的贸易磋商进展,顺利的话不排除回归7以内可能。

曹源源也认为,短期内外部环境仍是人民币汇率走向的关键扰动因素。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状态基本不会改变,这主要是基于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和市场主体日趋成熟的基本预判。同时,在国内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四季度经济基本面企稳预期增强,以及美联储货币宽松路径下美元指数走弱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预计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围绕“7”点位上下窄幅整理。

伴随人民币汇率走势渐强,人民币资产也形成普遍性利好。历史数据表明,大多数国家本币汇率与股市同向变动,汇率企稳反弹利好A股,有望刺激外资加大对中国债券投资。近期,北上资金净流入趋势持续回暖。5日,北向资金净流入52亿元,自10月24日以来,北上资金已持续9日净流入A股。受此影响,上证指数盘中一度站上3000点。(记者 向家莹 北京报道)

展开
收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690 上调28个基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7日讯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690,较前一交易日上调28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690元,1欧元对人民币7.8005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4294元,1港元对人民币0.89639元,1英镑对人民币9.1786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322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644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657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1972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760元,人民币1元对0.58859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8641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0396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67.50韩元,人民币1元对0.52705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833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2.2539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4235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580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492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2620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85660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041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3271泰铢。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