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vs法国

花园是外国的好?月亮是外国的圆?NO!更美的院子在中国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农村的院子?

很多人向往田园生活,并真正付诸行动,到农村或山里找一个院子,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和网络、和城市保持着必要的沟通和接触,同时又能有一块自己的天地,拥抱天地,和自然共处。

其实,这种逆城市化的潮流并不是跟风,也并非是受李子柒们的影响。这种潮流出现的前提,首先是我们整体的经济达到了相应的发展水平。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必然会向精神追求转移。在刚刚越过温饱线,还在为吃饱穿暖劳碌奔波的时代,哪里还会有什么田园梦想?

民宿是典型的精神产品。

纵观全球的所有发达国家,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水平的差距,都是伴随着“逆城市化”的进城而逐渐缩小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郊区或农村的富人比城市更多。当然,西方的农村,土地属性和我们不同,我们的土地不是私有产权,私人之间不能流转,但通过租赁或集体开发等方式还是可以实现使用权转移的。

我在法国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在城市里,人们住的是公寓、法语叫“Apartement”,意思就是一个套房,但是在小镇或农村,人们住的就是住宅,法语叫“Maison”(英语叫house)。很显然,拥有住宅的人才是真正的“有产者”。

这是maison,不是Villa。

注意,这种有房屋花园有院子有车库的住宅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别墅”,在我们这里,凡是两层的带院房屋,甚至有一些单层的,只要有一点造型,就被称为别墅。但是在欧美,别墅的规格要高得多,无论是面积还是成本,不是富豪是造不出来的。

其实,我对于乡村生活的向往,是在法国的时候才开始产生的。因为要上学,我住在城市里,陪伴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她姓“Petit”(帕蒂),不过她的女儿就在里昂北部的波若莱,属于法国葡萄酒的勃艮第产区。有时候和她一起去她女儿家的村庄Morgan,大爱那里的葡萄园和酒庄、博物馆、学校剧场,当然,人家的家庭生活水平和城市没有什么差异,甚至家里的装修、电器,家具,都比城市好很多。

法国morgan的田园风景。那些普通的住宅里,都是酒庄的拥有者。

每到周末,我会住到位于附近一个小镇的朋友Simone家里,她随夫姓Piao,全家都很热爱中国。她们家是典型的“地主”,四个兄弟姐妹都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土地,Simone就和她的丈夫在分到的地盘上自己设计和建造房子。正是在在她家,我认识了凌霄花、百里香、山茶花。当时我就想,同样都是农村,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法国农村的院子是这样的,我家乡的房子是这样的:

法国民宅的院墙。我们农村的院墙。

法国农村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农村的别墅是这样的。

法国农村普通民居,房子外面是绿地。我们的农村,只要有地就盖成房子。

法国农村人家的壁炉是这样的,我们家里的取暖炉是这样的:

法国乡村的壁炉。我们农村的煤球炉。

法国的度假酒店是这样的,我们的农家乐是这样的:

法国的乡村度假酒店,是他们的农家乐。我们的农家乐,这审美一言难尽!

法国的小镇是这样的,我们的小镇是这样的:

法国小镇的老胡同。我们乡镇的商业街。

法国的公园是这样的,我们的公园是这样的:

里昂的金头公园。我们的人民公园。

法国人的乡村生活是这样的,我们的乡村生活是这样的:

法国乡村的老人空闲时间去花园。我们村里的老人空闲时间蹲墙角。

是不是有点扎心?当我站在法国乡村朋友的院子里,走在各个小镇巷子里的时候,看着他们习以为常的样子,觉得我们要赶上他们,至少需要50年!这50年,不是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盖房子,修花园,而是我们的心态、审美,还有与自然相处的方式,真的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而且当时,确实我们的国力也没到让我们自觉强大的时候。

十几年过去了,实话说,我的看法变了!

必须承认,差距是有的。

1. 我们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规划水平、资源配置等差别很大;

2. 我们的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是远远还没达到欧洲领先国家的水平;

3. 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自然教育等,刚刚开始萌芽。

但是,另一方面,我相信,不超过20年,中国乡村的田园生态将成为全球的NO.1。

我们的田园梦正在变成现实。

这话是不是说得有点大?有人说,你比得上英国乡村深厚的乡绅文化?比得上上帝的后花园—瑞士的完美精致?

瑞士是公认的上帝后花园。

当然,基础条件、硬件水平也许我们无法在20年之内超过它们,但是,有两个理由,支撑我对中国乡村的信心:

第一,中国乡村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的多样性,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人说,只是我们中国更大而已?No!俄罗斯也大,美国也大,但没有这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没有这么多不同的民族、文明和历史遗产。

我们有东北大院的天高地阔,有云贵高原的高山梯田;

有新疆天山的雪山草场,有海南茂密的热带雨林;

有北方高山的石头部落,有南方水乡的烟雨朦胧;

有西藏圣地的干净纯粹,有东部沿海的山海蓝天。

藏区林芝鲁朗的田园风光。新疆白哈巴维吾尔族的家园。贵州的乡村和田野。云南红河哈尼族的梯田。西南地区的苗寨。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我们乡村这种多元的自然和文化生态。

多年前陪Simone来中国,她看到崂山山坡上一层一层的田地,问我是什么东西,我说那是梯田。她大吃一惊,实在想不到,这种山地,我们竟然可以用石头垒出一层层,一块块来种茶种菜。如果去贵州云南看到云阳梯田,是不是要被惊掉下巴?

第二,中国的逆城市化进程开始了,乡村的价值挖掘,可以借鉴很多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的民宿或乡村建筑,很多都有设计师参与,他们的眼界和审美,以及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建筑人文的理解,大多都是深刻而宏大的。中国的民宿起点很高,这显然会引领更多回归乡村的人不断超越。否则,为什么很多老外都要去莫干山度假呢?

一天3000元,只为莫干山里的一张床莫干山的民宿,让我们的审美迅速提高。

是的,多样化、田园潮,单单这两条,就足以让我们对中国的乡村充满希望!

展开
收起

同样是一日三餐,中国人VS法国人,差距一目了然,难怪中国胖子多

好像,不管是对于哪个国家的人来说,一日三餐都是每天固定的事情,不过虽然说都是一日三餐,可是不同国家的餐饮习惯可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都是人类,不同地区与不同国家的人身材体型都会不一样的原因。就拿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中国和法国来说吧,这两者之间的饮食差距就非常的明显。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说说中国吧,都说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这句话虽然说有些夸张了。但是真实情况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在中国,大到不同的城市,小到不同的村庄。他们都会有一些专属于自己的美食,并且将这些美食完全的融合到了自己的一日三餐当中。不过如果我们今天把所有的都讲一遍的吧,未免有些太繁琐了。所以还是抽主要的讲吧,在中国米饭可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主食。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人,不管是早餐还是中餐还是完成都是以米饭为主的。

只不过在吃法上面会有一些不一样而已,比方说,现在很多人在早餐的时候,会将大米煮成粥。然后配上一些咸菜,虽然简单。但是随着咸菜的变化,每天都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美味。而中餐跟晚餐的话,基本的就是直接将大米煮成米饭。然后做上一桌子的美味,荤素搭配均匀。让人看了直流口水。

不过法国的就不一样,毕竟是一个爱料理上面非常讲究的国家,因为习惯不一样。法国人是很少会吃米饭的,而且为了保证每天的营养均衡。在早餐的时候他们会吃一些面包,牛奶,或者是再加上一碗蔬菜沙拉。中餐的时候就是各种各样的肉,加上一些蔬果。最后在晚餐的时候则是更加的简单了,直接就是一块肉,加上少量的蔬菜和一些薯条。这种吃法虽然说看起来热量比较高,但是实际上他们都是有一条自己搭配方法。即使这个方法让大部分的法国人在身材上面略胜中国人一筹。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胖子偏多,主要就是在饮食上面问题。本身中国人饮食就非常容易胖,再加上人们自己没有控制力,所以最后不变成一个大胖子才怪。

好了,朋友们,关于“同样是一日三餐,中国人VS法国人,差距一目了然,难怪中国胖子多”的这个话题,今天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你们的阅读。相信大家听过阅读这篇文章,应该也都明白,法国的一日三餐与中国的一日三餐有何差距了吧。

展开
收起

中国对法国到底有多重要?我曾祖父看得很清楚

【11月30日至12月2日,2019从都国际论坛在广州举办,观察者网受邀参加。本文根据戴高乐总统曾孙女娜塔莉戴高乐在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整理而成,略有删节。】

(采访/观察者网 戴苏越,听译/观察者网 武守哲)

问:欢迎来到本届从都论坛。我第一个问题事关本次论坛的主题,即多边主义(multilateralism)。前不久美国政府正式通知联合国,要求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除此之外,美国还退出了其他的一些国际性的组织,如何看待美国的这一行动,以及这种行动对多边主义的影响?

娜塔莉戴高乐:很荣幸能做客本届论坛,并且有机会在论坛作答。多边主义确实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的基本议题。我的确认为,在当今世界如果没有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我们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中国在《巴黎协定》中所作的相关工作是很有益的,而且中法和其他欧洲就国家的合作,就其力所能及的范围来说,可以让该协定走上正确的轨道。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这件事情,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时候很开放包容,有时候封闭退缩,其实我们个人也是这样,一生也会发生几个不同的阶段。

我认为,在长期或者中长期的未来,美国还会回到多边主义的维度上。同时,中国领导人和欧洲面临着众多挑战,比如气候变暖,人工智能对劳工地位有相当大的影响,还有全球安全问题,尤其是网络安全,这些都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娜塔莉·戴高乐在从都国际论坛现场(@南方plus)

问:关于多边主义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您可否展望一下,在未来,中国和法国如何能合作得更好?

娜塔莉戴高乐:我们之前一直在关注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气候变化问题,我知道过去40年中,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项目上投资了16多个项目,资金超过40亿美元,这个数字可是相当庞大的。在纽约,我们有一些很活跃的大公司也在和中国企业比如 CGN(中广核)合作。

有两点需要指出,首先是地理部门(geographic sector),我们可以在非洲和欧洲开展合作;另外一点,很多项目都牵扯到了可再生能源,比如核能、太阳能以及循环经济等等,我们向中国派遣了不少法国工程学的博士,参与了一些新型高科技项目,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我预见双方会在环境新科技领域加强合作。

问:接下来这个问题是有关中法关系的。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您如何评价过去55年来两国外交关系取得的成就?

娜塔莉戴高乐: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法关系可以追溯到我的曾祖父,当年他做出了和中国建交这个“疯狂”而又有雄心的决定。1964年双方共同发表了声明。我的曾祖父坚定地认为中华文化,中国人民及其历史是非常伟大的。他认为,没有中国的帮助,法国的外交很难施展开来。而且我曾祖父是个很实用主义的人,他当了12年的总统。对他来说,中国是个无法忽视和遗忘的超级大国,如何才能为法国寻求更大的利益,这一点他不需要其他人告诉他怎么做,他对法国的规划是很有远见的,感谢我曾祖父的努力,法国才有现在的伟大成就。

戴高乐对中国的印象:一个大国,拥有众多人口

而且中法关系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1997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应邀访华,两国签署了《中法联合声明》;2004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回访,并且确定该年为中法文化年。

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看到两国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当然,两国面临着一些共同议题的挑战,我前面也说了,比如气候变化等等,这需要两国共同联手去应对,进一步深化合作。

问:和中国合作方面,您有没有什么期待?

娜塔莉戴高乐:我很乐于和中国合作。让我最兴奋的还是大家对能源领域的那种乐观情绪,到目前为止我整个一生都在国外度过,环游过众多国家。你可以感受到人们对新能源的期待,这只是我第二次来中国,我感受到有一种中国企业家精神,大家都愿意去脚踏实地真正去做一些事情。中国是个大国,人口众多,在这个国家一切皆有可能。

问:您如何评价目前中法关系的现状?两国关系目前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

娜塔莉戴高乐:中法两国在《巴黎协定》问题上有一系列合作方案。包括习近平主席也在演讲中说,中国和其他各文明国家都有为改善全球环境而奋斗的义务,推动环保能源的发展。法国总统马克龙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B计划,只有目前这一条路可走。否则的话,再过50年,无论中国、法国还是俄罗斯,这些国家的人民都会生活在糟糕的环境中。所以,我觉得目前这是双方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话题,当然可能还有其他方面。

问: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说“北约已经脑死亡”,您是否觉得马克龙的这番话意味着戴高乐主义又回来了?

娜塔莉戴高乐:我只能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不是该议题的相关官员。我觉得马克龙这番言论立足于欧洲防务的改善。现在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各不相同,而且区域内的各国联合的小团体越来越多,无论在亚洲、美国和欧洲都是这样,而且非洲大陆的力量也在崛起,虽然法国目前依然是一个欧洲大国,但无法只靠自己发展,需要与邻国一起合作,需要整个欧洲紧密团结在一起。在我看来,法国目前没有挑战北约的意思,马克龙只是强调欧洲安全防控的重要性。

马克龙:北约正经历脑死亡(@经济学人)

问:接下来的问题是有关脱欧的,目前英国首相约翰逊力主脱欧,您觉得法国领导人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口,应该如何做?

娜塔莉戴高乐:对于一些国家——当然在中国人眼中欧洲各国都是小国,如果他们觉得可以独善其身那就有点愚蠢了。各国团结合作是未来的趋势,如果英国脱欧成功我会感到伤心,但这是他们的决定,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了。

但英国脱欧会给欧洲其他国家提供一个契机,认识到越团结才能越强大的重要性。现在欧洲议会有了新的选举委员会,这周就开始工作了。对未来欧盟的走势我还是很乐观的。

问:当被问及中国华为公司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马克龙表态称,他永远不会将任何特定电信公司或任何国家“污名化”。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以及华为会对法国造成威胁吗?

娜塔莉戴高乐: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对网络安全的专业问题几乎一无所知。对我来说,华为是一家公司,有商业上的考虑,尤其是这家公司掌握最前沿的技术,那就更需要开拓新市场和客户,我尊重这家公司。

问:前面问了一些难回答的问题,接下来的问题会比较有趣简单。您可以与我们分享您在中国有趣的经历吗?

娜塔莉戴高乐:5年前我曾受邀来中国参加活动,但是当时我的脚受伤了,其他人有空的时候,都去看了长城,但我只能无聊地待在酒店里,仅仅参加了主办方的开幕仪式。所以当时自己就决定,如果下次来中国,一定要去北京看看。几天后我就要去北京了,我现在就忍不住想溜过去看看,弥补上次的遗憾。

2013年10月,娜塔莉·戴高乐(左一)参加法国建筑师罗兰·卡斯特罗的生日宴会(@法新社)

问:和5年前相比,您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娜塔莉戴高乐:还没有看到,因为我也是刚到中国。上次来华,我受邀去了北京和上海。我明天也要再去上海了,觉得城市发展肯定和五年前有不一样的地方。我现在呆在这里确实有点小郁闷。

问:那我希望能再次见到您。过去70年,中国的很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现在中国政府下大力气在帮扶减贫。您如何看目前中国的减贫成就的?

娜塔莉戴高乐:目前中国这方面做的成就,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减贫的前提有很多,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体系的建立,医疗设施的改善,另外,还必须把民众接入到市场体系内,中国在上述方面做得都很成功,这是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问:就此,您是否觉得其他国家可以借鉴中国消除贫困的经验?

娜塔莉戴高乐:是的。之前我就此问题和一些私人公司的高管探讨过。如果一个国家真正想推动一个大规模的减贫计划,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意愿,还要有配套的私人部门,中国的领导人很有远见,私人领域也很配合去达到既定的减贫目标。我觉得中国很值得借鉴的一点是,在全球化视野范围内,有一个“公-私”优化组合的框架。

问:中国有一个“一带一路”倡议,您觉得这个倡议会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什么实惠?

娜塔莉戴高乐:前面提到了减贫问题,减贫需要基础设施建设,贫穷国家尤其需要全球化的市场体系,有了市场,才有商贸和资金的往来,以此为前提,才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中国乡村的减贫计划举世瞩目(@CGTN)

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您怎么评价习主席的这个理念?

娜塔莉戴高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个相当有雄心的目标。这个涉及到我们前面提到的多边主义。现在每个国家都不能闭关自守,需要一个开放的视野达成共同的目标。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事关全人类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我极为赞同习近平主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问:目前诸多的国际事件中,哪一件事让您最担心?

娜塔莉戴高乐:最让我担心的是人类面对诸多棘手问题的紧迫感不足。很多问题不仅存在了上百年,而且在过去20年越来越严重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而且世界各地区对同一个议题走的路径不同。比如对待人工智能,欧洲可能希望增加法规,而亚洲则希望减少束缚行业发展的法规,先不谈由此产生的道德问题,主要是人类在面临同一个困难的时候,前进的步伐没有协同感。比如应对气候变化,我们之前已经白白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了。

而且大家把大把的时间都泡在社交网络上,对真正的社会问题好像失去了兴趣。什么事情让我最担心?那就是明天的事情,因为确实时间很紧迫了。

问:如果你打开报纸和电视,你会看到一些西方媒体在铺天盖地渲染“中国威胁论”,而且西方的年轻一代也持同样的观点,你是怎么看“中国威胁论”的?

娜塔莉戴高乐:我从来不将中国视为威胁。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不是威胁,这只是事实。我的曾祖父秉承了实用主义,做事情一直立足于现实。那么现实是什么?就是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要做的不是害怕,而是合作。现在技术发展很快,世界变化大,很多人会觉得迷茫,而且旧的世界秩序在被打破,特别是习惯于传统方式的人,因此他们容易去选择找一个替罪羊,试图构建一个简单的答案。我不担心中国的强大,我希望欧洲与中国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

问:回到刚才多边主义的议题。我们不得不提美国总统特朗普,很多人认为特朗普当政后,世界上刮起了一股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风潮,威胁到了多边主义。对此,您对各国政客们有什么建议吗?

娜塔莉戴高乐:还是那句话,我不是搞政治的,只谈谈我个人的看法。现在很多领导人只看眼前利益,忽视了一般大众的长远利益,很短视。而且从他们那里,比如说新一代的年轻人投票率越来越低,看不到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当然这不是某一两个领导人的责任,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慈善,企业需要有利润可赚,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市民社会,金融业和其他一些大企业联手加以解决,因为一些台面上的政客,背后也是有大企业支持的。

问:本届从都论坛的举办地是广州。广州作为一个大城市,经济也在蓬勃发展,您对广东有什么印象?

娜塔莉戴高乐:虽然我才到达不久,但这里的美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这次论坛的安排,一切都做得很好。广东有活力,我相信它有能力成为亚洲发展的一个模范,并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法国企业来这里投资,据说目前在广东有300多家法国企业?推动更多合作,可能明年企业数量能增加到600个,希望如此吧。

娜塔莉·戴高乐在从都论坛现场(@南方plus)

问:目前中美关系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某些摩擦会不会对全球各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娜塔莉戴高乐:这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觉得最终双方会回归到一个常识(common sense)层面上。难道除了冲突就没有其他解决方案了吗?如果我们读一下人类的文明史,就会发现人类共同渡过难关的唯一可能就是互相合作。我想大家都足够聪明,都能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希望我是对的吧。

问:您参加此次论坛的初心是什么?

娜塔莉戴高乐:因为本次论坛的主题“多边主义”和我的公司息息相关,明天的圆桌会议上我们会继续讨论这一点。当然了,我的确想亲身再体验一下中华文化,所以就再次来到了中国。而且,我最后再强调一点,在短期利益和中长期利益面前,各国都要携手着重于后者,这样我们的子孙后代才有干净的水和空气,生活在优良的环境中。

问: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展开
收起

法媒:中国VS法国1比0,法国不再是世界灯塔

“我们可以继续就高贵的民主自由侃侃而谈,继续相信我们继承了最佳政治模式。但事实是,面对一个小小的病毒,我们如此引以为傲的模式却显得如此轻如鸿毛。”

法国《健谈》杂志4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VS法国1比0,法国不再是世界灯塔中国驻法国使馆不久前有关西方应对疫情的发言让法国外交部不满,因为共和国的自尊受到打击。然而,你们忘记了发生在法国公立医院的口罩偷窃吗?忘记了内政部国务秘书努涅斯“某些街区不遵守禁足令也无关紧要”的表态了吗?忘记封城当天火车挤满逃离巴黎的人群了吗?你们没被封城后四处闲逛的人及慢跑者雷到吗?这就是法国的现实。

这场危机中,人权卫士显得很警惕,准备随时对侵犯“行动自由”的倡议拉响警报。而面对每天都在消失的生命,这真难以想象。

法国质疑“狡猾的中国人”在数据上说了谎。那就让我们做个大胆假设:假设中国有20万人(因疫情)而死亡。即使按这个数字算,中国的病死率也只是1∶7000。再看看法国的情形,病死率已达1∶3350。我们可以继续就高贵的民主自由侃侃而谈,继续相信我们继承了最佳政治模式。但事实是,面对一个小小的病毒,我们如此引以为傲的模式却显得如此轻如鸿毛。我们必须承认,法国已不再是世界的灯塔,尽管这样说出来令人伤心。中国使馆的发言只是恰巧点中了我们的痛处。法国外交部本能式的反应恰恰体现了法国的焦虑——习惯于批评他国,却不知自己将走向何方。

就像法国前外交部长于贝尔·韦德里纳说的,普世主义很好……但若整个宇宙不认为你的主张具有普世性,你的推理本身就存在错误。我们的模式并没得到普世认同。我不认为14亿中国人想在这个时候来法国生活。长期以来,过度自恋让我们自以为民主模式牢不可破,但事实并非如此。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作者阿莱克西·布鲁奈 赵风英译

展开
收起

“中国和法国对我都很重要”——在法华人华侨的抗疫故事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贾延宁):法国是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欧洲国家之一,总统马克龙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称为法国一个世纪以来遭遇的最大规模公共卫生危机,并一度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状态”。在法国上下一心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许多在法华侨华人也以各自的方式和生活的这片土地共渡难关。在他们中,有一群人在医疗物资最匮乏的时候,为法国许多一线医疗机构送去了宝贵的支持。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的纳娜现在是法国公立医疗系统的一名华人医生,同时也是巴黎助华医疗门诊的负责人。工作之余,她还要处理“法中医学协会”的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在法国爆发后,她又多了一份“工作”:为当时医疗物资严重匮乏的法国医院募捐。“法国的疫情开始后,当时好多华人华侨、中资企业为国内买了好多口罩,当时还没有寄走的,但是国内疫情已经控制下来了,但是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捐,后来我以‘法中医学协会’的名义倡议大家把口罩捐出来。”

不仅在法华人华侨积极参与,中广核欧能公司、工商银行巴黎分行等中资企业也加入到捐赠行列,还有很多曾经在法国求学工作,或者家人在法的爱心人士也从国内通过各种方式询问如何进行捐赠,为帮助法国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但是,捐赠活动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由于所有医疗物资将直接送给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法国医院或院前救助机构,必须符合相应的医疗标准,但很多捐赠者对这些标准并不熟悉。好在一批志愿者踊跃加入,帮助捐赠项目进行接待登记、物资对接、资质审核鉴定等工作。

许小东就是这些志愿者中的一员。他是一名法国葡萄酒代理商,春节回国时正好赶上国内疫情爆发。回到法国后看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许小东第一时间报了名:“我是年后回的法国。刚经历完国内疫情暴发期,在国内禁足了一个月,所以很清楚这个病的严重性。再加上法国爆发初期各个地方都缺少医疗用品,尤其是口罩,也挺心急的,想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好看到这个帖子,然后就报名参加了。”

许小东所在的接待组主要为捐助者解答所需物资、医疗标准、捐助流程和通道等问题。虽然组里还有其他人,但在最忙的半个月时间里,也要从早上8点一直陆续干到晚上十一、二点。繁琐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但许小东却说这些付出不值一提。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志愿者都说自己贡献只是微薄之力,不愿多谈,负责医疗物资资质预审工作的志愿者陈萌也是如此。她说,疫情紧要关头时,中法两国暂时没有打通医疗物资认证标准是她当时最大的压力:“三月份疫情爬升的时候,我们遇到的最大的一个困难是,究竟是要看CE(欧盟)标准呢还是看国标以及医疗器械注册证。4月1号的时候,药监、海关以及商务部发了一个通知,就是说所有要出口的医疗器械产品要在一个名录里,第二个是出口商必须提供医疗器械注册证。法国海关在4月1号左右也出了一个迂回的政策,就是说捐赠的这些物资,中国进来的这些,符合中国国标的也可以,法国海关也放行。中法两国几乎同时出的这个政策极大帮助了我们的审核工作,因为如果我们偏了一个方向的话,是要负一定责任的,因为我们把这些东西捐给了一线的医疗人员,同时我们也承载着国内这些爱心人士的责任。”

在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十多万只口罩、三千多件防护服、三千多个护目镜以及近八千双手套等物资在法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被送到了法兰西岛大区的多家医院、急救中心和红十字会,甚至连远在诺曼底大区首府鲁昂市的一家医院也收到了这些雪中送炭的物资。

这些志愿者只是生活在法国的普通华人华侨,无论是对自己出生长大的中国,还是对现在生活的法国,他们都心怀最朴实的感情。武汉姑娘张魏在药房工作,负责物资最终鉴定工作。她说,面对病毒,只能携手应对:“我是中国人,我生活在法国,这两个地方对我来说都很重要。这个病毒攻击的是全人类,哪一个国家不好,其他国家都好不到哪儿去。”

展开
收起

法国民调:中国科技已领先法国 对美国敌视超过中国

据法国《费加罗报》8日报道,法国蒙田研究所委托凯度调查公司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9%的法国人认为中国文化价值距离法国较远,但近年来中国经济和政治等综合实力的崛起让81%的法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国家,60%的法国人觉得中国在法国已经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该调查于2018年9月进行,对象为1013名18岁以上的法国公民。报道称,中国越来越强大,几乎50%的法国人认为,在很多科技领域(如数字化)中国已经领先于法国,年轻人尤其赞同这一观点。不过,也有43%的法国人将中国的进步视为威胁,持这一观念的老年人更多。47%的法国人表示,中欧贸易不平衡,其中获利更多的是中国。约30%的法国人承认,在技术及经济方面,中国也可以是一个机遇。

调查显示,法国人对从中国市场获利态度乐观,78%的人觉得中国游客对法国政府和民众有非常积极的影响。55%的人认为在法华人是构成社会的一个积极因素,54%的人认为中国的投资很重要。在此背景之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法国获得较好反响。43%的法国人表示听说过“一带一路”,其中53%的法国人认为“一带一路”能够为国家和民众带来实惠。

法国人对中法外交关系的定义和评估表现出复杂心态,27%的人认为中国是盟友,31%的人认为中国是对手,还有25%的人认为中法既不是盟友也不是对手。不过,认为中国是对手的比例比俄罗斯(44%)和美国(35%)低。此外,分别有44%和48%的法国人认为中法政治及文化关系良好。

调查还显示,虽然有75%的法国人认为中国为自身利益持防御姿态,但只有19%的法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喜欢挑起争端的“好斗型”国家。不过,大多数法国人认为中国正在为增强自身影响力走上一条“战略征服”的道路——72%的法国人持此观点。

来源:环球时报

展开
收起

中国拍黄瓜VS法国拍黄瓜,引老外热议,品尝后:还是中国菜好吃

中国拍黄瓜VS法国拍黄瓜,引老外热议,品尝后:还是中国菜好吃!中国自古以来也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食大果,这一点也是绝对当之无愧的,而且在我们中国美食种类也是比较多的,甚至对于我们来说想要知道中国到各种各样的美味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在我们中国这么多的美食,甚至让你吃上三年的时间也并不一定能够全部都吃的过来呢,但是这一点也正印证了中国华美食的博大精深之处,甚至我们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美食种类,也是让我们能够吃得相当的过瘾,不仅这些美食受到了我们中国人的喜欢,甚至还受到了老外们的喜欢。

而且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与国之间的不断交流,也有很多老外会来到我们中国,不仅可以变暖的好和善,甚至还能够品尝到中国各种各样的美食,而且现在也有很多的中餐厅,也都在国外的很多城市里边也都存在的有,那么对于这些老外们来说,他们每天基本上也都是吃的固定的西餐,就算是一种东西再好吃,如果说长期吃下去也会让人觉得有些翻译的感觉。但是对我们中国的中餐不仅有八大菜系,还有满汉全席,甚至含有中国各种各样的地方,独特性的特色小吃也都能够让我们吃的相当过瘾,而且我们中国菜也是比较讲究一个色香味俱全的态度,所以对于老外们来说也是觉得一种比较独特的享受了。

但是最近我们的一道中国菜拍黄瓜却引起了一场国际的骂战,也有很多老外品尝过后吐槽法国菜不太好吃,可是却引发了人们之间的互相争论,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也都知道法国才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比较大的,那么对于他们也同样是有这个拍黄瓜这道菜,但是对于法国人他们做的这个拍黄瓜和我们中国做的拍黄瓜,我也是完全不太相似的,拍黄瓜在我们中国只不过是一道特别简单特别普通的凉拌菜,把这些黄瓜随便拍一下就可以浇上一些酱汁,就可以凉拌着吃了,但是对于法国的拍黄瓜在吃的时候却需要蘸着芥末来吃。

但是也有一些老外,他们品尝了我们中国的拍黄瓜之后也就觉得中国的这道拍黄瓜味道也真的是相当美味了,这也是让很多法国人不太服气的地方,可是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他们也都觉得毕竟每一个人的看法也是不同的,而且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是不太一样的,那么对于事物的理解方面是不太相同的。可是也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口感,喜好所选择。所以说也是没有必要为这个事情大伤和气了,只要自己喜欢吃的就是最好的,不知道你怎么认为呢?

展开
收起

紧急通知?中国驻法大使馆深夜发文:法国将对美执行强制措施

文丨五月 审丨暗蓝

国际范围内,美国联邦监狱系统中爆发新冠肺炎,超过10350名囚犯确认感染,且超过100名囚犯因此死亡,在美全国范围内,更是连续四天超过千起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形势愈发严峻。

而在疫情处理得当的国内,也依然需要小心防范,面对境外加速扩散蔓延的疫情,国内的多个地区随时存在再次爆发疫情的风险,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在最近皆出现了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法国将对美国人员执行强制措施

据驻法国大使馆7月28日的消息称,法国总理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16个疫情高风险国家的乘客强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加强防疫措施。

来自阿联酋、美国、巴林、巴拿马、南非、科威特、卡塔尔、以色列、巴西、秘鲁、塞尔维亚、阿尔及利亚、土耳其、马达加斯加、印度和阿曼这16个国家的游客,必须在登机前的三天前进行核酸检测,并提供阴性证明,方可入境。

世界范围内仍在小心谨慎地处理

面对严峻的疫情,世界范围内的多处也给出了积极的回应。除了法国总理对入境人员的管控加强之外,德国方面也加强了对入境旅客的新冠病毒检验,在多个地区搭建临时新冠病毒监测站。

除此之外,也有国家对心理方面展开应对,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打算在下个月启动全国范围内的新冠病毒心理健康检查,以了解其对民众心理造成的影响。

在7月27日,世卫方面也再次强调了新冠疫情,称其是最严重的一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随着世界范围的重视与行动,新冠病毒终将在不久的将来被消灭

对比起疫情初发时的应对,时至今日,各国国家与组织都对新冠病毒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处理方式也更加科学,世界范围内的人民也意识到了其严重性,也越来越重视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

新冠病毒是世界范围内的危机,每个国家都应对本国人民与世界人民负起相应的责任,共同应对,携手互助。

目前而言,除了部分国家,大多数国家的疫情走向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加强防范,一刻不放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冠肺炎病毒终将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版权说明:本文由台头闻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信息参考来源:澎湃新闻、新华社、央视网、每日经济新闻)

展开
收起

对中国有利的声音出现了,法国世界冠军表态:我在10月份生病

北京时间5月7日,包括巴黎人报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有关法国世界冠军克劳威尔在军运会期间患病的消息,引发了轩然大波。

事实上,克劳威尔在今年3月份接受法国媒体采访之时,就已经透露自己患病了,但当时并没有引发太大的反响。随着近来有越来越多的法国人透露自己早就患病,所以克劳威尔此前的言论也开始被重视起来。据巴黎人报报道指出,现代5项项目的世界冠军克劳威尔在接受采访之时表示,去年10月份的时候,当时她参加军运会就已经患病,当时不只是她,队中有多名运动员都患病,其中有一位队友还因此错过了三天的训练。

克劳威尔还表示,当时不只是法国队,还有其他国家的很多运动员也都病得很重,而近来跟她关系不错的医生告诉她,相信她应该已经知道了,她患的病应该就是新型冠状肺炎。据悉,法国媒体还对当时参加武汉军运会的281名法国运动员当中的一部分人进行了采访,结果多名运动员都表示,她们在去年确实就已经生病了,而这和中国方面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中国第1例正式的患病报告发生在11月17日。

另外还有消息称不只是法国,瑞典代表团当中也出现了很多例病症,其中有一些是回国之后就出现了严重的高烧。当时她们并没有接受过测试,因为在那个时候,很多国家并不具备测试能力,也不知道这个病症到底是什么病。

比较荒谬的事,在多家法国媒体对此消息进行报道之后呢,法国相关的部门却对此进行了辟谣,她们表示,在这些运动员回国之后呢,没有任何一个真正确诊的报告出现。笔者必须指出这一观点真的是相当之荒谬,因为在去年11月初的时候,当时法国并不具备这种病毒的检测能力,又怎么可能收到相关确诊的报告呢?这样的辟谣毫不疑问就是打自己的脸。所以从这样的情况来看呢,中国真的是受到了美国等多个欧美国家的抹黑,向中国泼脏水甚至指责的行为,都是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相信随着科学家不断的深入研究,距离真相大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展开
收起

为了吸引中国游客,法国的这个城市,竞对中国游客特设VIP通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居民出门旅行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在国内旅行,在很多国家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例如,我们国家最喜欢的几个地方。 例如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这些个国家的购物街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随着中国旅游者数量的全球增加,很多国家提出了欢迎中国人来他们国家旅游的政策。 例如,法国为了吸引中国游客,法国政府在巴黎,各著名的风景线开设了中国游客专用通道,为去法国游玩的中国游客提供便利。

法国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不仅为我们的中国游客开设了专用的VIP渠道,而且根据当地政府的主张,他们专门培养员工学习对外汉语,这些个对外汉语好的员工不仅可以为中国游客服务,还可以为当地的风景线网站提供服务 为了提高游览区的支付安全保障,他们将在今年年底通讯端口移动支付。

第一个是不得不说的艾菲尔铁塔。 几乎所有来巴黎游玩的旅游者,都会来到艾菲尔铁塔下面和铁元素塔拍摄影图片。 他好像成为了来巴黎必须的观光地。 也有人说,不来艾菲尔铁塔就相当于没来过巴黎。

第二个景点是巴黎的凯旋门。 这个风景线位于戴高乐广场的中心,是拿破仑为了怀念过去战斗的功绩而特别建造的,这个建筑物是世界上最大的拱门。 整个巴黎以他为中心,整个建筑物气势宏伟。

第三个风景线是巴黎圣母院。 其实我也很了解这个地方的各位的小伙伴。 很多人读过这本同名的小说。 萩作。 这部小说同样也为这部风景线增添了光彩,使巴黎的圣母院在全世界闻名。 这个风景线的内部和地下室都是大家来这里一定要去的地方,里面的建筑很美,建筑华丽得难以想象。

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美景,感悟不同的人生,跟着小编一起旅行吧,下期你想要看哪个城市呢?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