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军尚 审|高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的高速发展引来了西方政客的“眼红”,害怕地位受到威胁的美国,开始拉拢国际盟友对中国进行打压。部分国家听从美国指挥对中国进行“制裁”,但有些目光长远的国家独自“美丽”。对德国来说,“孤立”中国对德国一点好处也没有,和中国合作利大于弊。美国引导其他国家“制裁”中国的图谋不会得逞。
德国称:与中国合作能更稳定愉快
中国经济、政治等多领域的快速发展,让一些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合作,这个举动让美国倍受危机,开始对一些国家施压拉拢,部分国家顶不住美国的施压,开始加入美国战队,根据美国指挥办事。德国对美国这一举动无感,并表示中国已经不是曾经任人欺负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变得更强大了,“制裁”中国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作为良好的合作伙伴,德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与中国进一步合作,深化与中国的关系。德国阿尔特迈尔称德国和中国一样重视保护和尊重人权,德国不会插手中国内政也不会中止与中国的合作。
德国拒绝“站队” 对美方与中方的态度相继改变
德国拒绝“站队”,在香港事宜中表明立场,德国与美国背道而驰。面对华为5G的态度上,德国也与美国持不同的态度。面对英国听从美国的话禁用华为5G,德国对此表示不会拒绝与其他国家的相应合作,也不会像其他国家一样无视5G带来的利益,除非受到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美国在国际上拉拢其他国家对抗中国,在国内却还是采用消极态度对抗疫情。致使美国疫情更加严重。德国总理劝诫美国把精力从别的地方,转移到美国本土的抗击疫情才是最重要的。德国总理劝诫的一番话却被美方恶意解读。
德国的目光长远,中国和德国保持良好的交往,对两国的经济都有利。相反劝诫美国及时止损,注重抗疫。
免责声明:本文由《中国军魂》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消息参考来源:人民日报
一、德国与中国对比
1.基本信息
德国与中国的对比2.GDP详细比较
历年GDP比较人均GDP走势图3.文化差异
备注:蓝色为德国,红色为中国
中德文化比较 ─ 聚会
聚会中德文化比较 ─ 对待愤怒
对待愤怒中德文化比较 ─ 对待新事物
对待新事物中德文化比较 ─ 准时
准时中德文化比较 ─ 想像中的对方
想象中的对方中德文化比较 ─ 意见
意见中德文化比较 ─ 周日的街景
周日的街景中德文化比较 ─ 处理问题
处理问题中德文化比较 ─ 淋浴的时间
淋浴时间中德文化比较 ─ 排队
排队中德文化比较 ─ 时尚
时尚中德文化比较 ─ 旅游
旅游中德文化比较 ─ 胃疼时的饮品
胃疼时的饮品中德文化比较 ─ 美丽的标准
美丽的标准中德文化比较 ─ 孩子
孩子中德文化比较 ─ 自我
自我中德文化比较 ─ 老人的日常生活
老人的日常生活中德文化比较 ─ 在餐厅
在餐厅中德文化比较 ─ 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中德文化比较 ─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中德文化比较 ─ 心情与天气
心情与天气中德文化比较 ─ 三餐
三餐中德文化比较 ─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德文化比较 ─ 领导
领导严谨刻板的德国人,对中国人多维的思考方式、从善如流的灵活变通处世、个性张扬外露的国民性等,并不完全接受认可。
二、 德国
1.现状
住房
住房拥有率低到40%,年轻人租房比例高到70%;
城市均衡发展,没有资源过度集中
每个城市群都有差异化的特殊产业集群:注重城市的均衡发展,11个城市群,每个城市群,以一个核心城市为中心,辐射多个周边中小城市使大多数德国居民分散在重点城市周边的众多小城市中;
发达的城际交通网络;
通胀低,经济稳定,购房“先存后贷”
货币政策:首要目标就是控通胀,维持物价稳定;
德国居民必须在银行存足相应款项,才能得到贷款批准;
购房未满10年,需缴纳25%所得税;
2.房地产
四大法律遏制投机,租金稳定自购少
住房建设法:大力推动福利性公共住房建设;住房补助金法:根据家庭收入、人口、房租给与房租补贴;住房租赁法:房租涨幅不得高于合理租金的20%,否则房东就构成违法行为;私人住房补助金法;3.工业
德国工业4.0比较中国制造2025
德国制造业很发达,相比之下,互联网产业不像中国这样火热,接下来德国企业需要将制造业更多互联,形成物联网,万物相连,其中互联网只是工具,而中国是用互联网去改变传统行业。两者在终级目标上,区别不大。
4.社会福利
全民免费教育
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免费教育,大学阶段(包括本科和硕士),根据父母收入情况,可以申请助学金,一个月有从200到800欧不等的教育补贴。进入博士阶段,和雇主签订正式合同,根据专业和合同的不同,可以拿到每个月1000-2000欧不等的补贴。
医疗保险
所有在德居居住的人都必须投保医疗保险。德国的医疗保险体制是一种公共保险体制,根据个人的收入情况确定公共保险费用。德国的医疗保险分公立保险和私立保险。在校学生,公司职员必须投保公立医疗保险。其中公司职员的医疗保险费用由雇主和职员共同承担。医疗保险机构支付治疗费用,此外还有药品、辅助工具、住院医疗费用及卫生预防措施,看牙医时补牙拔牙等大部分费用也由医疗保险机构承担。此外,保险机构还承担疗养的全部或部分费用。
养老保险
法定养老保险是德国社会福利保障的支柱,保障职员退休后有一个安详无忧的晚年生活。德国根据法律规定,所有受雇员工都必须参与养老保险,而自由职业者(包含自主创业,企业经营者和自主经营者)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参与养老保险。
护理保险
一旦投保人生病在家休养,需要专业医疗人员护理,医疗保险公司将派遣护理人员在投保人家中提供全面护理以及基本生活护理。
失业保险
所有受雇员工都必须参与失业保险,失业保险费用由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半。领取时长和金额根据申请者失业前交保险的年限和具体的工资情况。失业金通常为在职薪水的60%(如果有1个孩子则为67%)。失业金获取时限视年龄而定。
生育金
生育津贴是政府给产妇的补贴。一般可以拿到休产假前三个月税后工资的平均值,其中保险公司每天支付13欧元,剩下的由雇主补足。
家长金
在德国生小孩的父母可以从德国政府领取家长金,用来弥补照顾小孩期间损失的工作收入。如果申请人在宝宝出生前没有工作,则宝宝出生后每个月可以拿到300欧的基础家长金。如果是父母双方申请,则最多可以拿14个月,可以分别休或者一起休。若父母一方申请,最多可拿12个月。母亲可以在产后领取生育金),若妈妈们生产前有工作,产后拿到的生育金超过父母金则不能重复领取,父母金要等到生育金结束后再开始拿。若从事一定时长工作,则改为领,领取时间为两倍,即4-28个月。
儿童金
在德国境内的每个孩子每月可从政府领取180欧元的儿童金;第四个孩子开始,每个孩子每月可领取200欧元。这笔钱至少可以领到孩子年满18岁;如果年满18周岁,处于上学或职业培训状态,则最长可以领取到25周岁;若年满18周岁处于求职状态,则可以领取到21周岁。
住房津贴
按照联邦住房津贴法的规定,住房津贴是对有合法要求者的租金或者由于个人购房而造成的经济负担的一种补贴。通过提供住房津贴,使租金和购房负担不要超过家庭或者单身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住房津贴只向收入比较少的家庭提供。而且,德国人喜欢租房,有专门的租房公司提供长期租房,合同按年签,只要遵守合同规定,不存在房东不高兴撵租客出去的事情。房租在东部各州为400欧左右(90平米为例),西部和南部各州为700欧左右。房租分为暖租和冷租,即为包水电费和不包水电费。当然在德国你也可以买房,一般的独栋房屋花4---10万欧元就可以买到,德国的住房大多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所有的住房都配备有暖气片,一般在10月过后就有暖气提供,一直持续到次年5月。德国家用电压为220V,跟国内相同,但是电源插座为欧式圆孔插座,国内的平口插头需自带转换器。
参考文档:
经济:http://www.sohu.com/a/204727627_638860
http://www.sohu.com/a/219270344_100110525
文化: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1020/264743.html
人口: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10/571228.html
本文来源:股城网
这几年时间里,美国政府也是千方百计想要拉拢欧盟共同对付中国了,然而美国方面的施压,在德国这个欧盟最重要的国家身上却显得很不顺利。不少人会好奇,目前中国与德国的关系现状如何呢?德国对华的最新态度是怎样的?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近日,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民主不是贸易的唯一导向”,“我们不是世界的道德导师”,对中国这样的态度也是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和争论了。在美国媒体看来,德美关系闹掰之后,默克尔正带领德国靠拢中国。
其实,这也是有迹可循的。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自2005年默克尔担任德国总统以来,德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5倍,截止到2019年,两国贸易额达到了2057亿欧元,至此,中国也连续第四年成为了德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可见,与中国保持密切的关系对于德国政府方面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中华民国时期,德国为何与中国关系那么好?事情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在清末到民国初年,要说哪个国家和中国的合作最频繁,那非德国莫属。虽说德国也曾参与八国联军入侵过中国,不过在那之后,关于德国的东西好像就经常的出现在中国很多重要的地方。例如清末时期,北洋水师的巨舰有很多都出自德国,还有陆军武器的订购量最多的也是德国。
到了民国时期,两国的合作程度就更加紧密了,当当其军火的订单量就占据了德国的一半,还有不少的德国军官成为了民国政府的军事顾问,而且当时我国的军事精英大多数都会被保送到德国进行进修。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国民政府还保留了几个德国机械师参与了淞沪会战。不过后来因为德国和日本结盟,应允日本方面的请求德国才停止了对民国政府的援助。那为何德国和民国政府会走得这么近呢?
小编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德国发展军工的需要
一战结束后,受《凡尔和合约》的影响,使得德国的军工产业发展停滞了20年,因此急需资金投入到武器研发中,那么这笔资金来自哪里呢?刚好当时的中国由于武器落后,而又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对于进口武器的需求非常旺盛,因此有着如此大市场容量的中国也就自然成为了德国的照顾对象。
二、德国对于中国有难兄难弟般的认同感
虽说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在《凡尔赛和约》中却并没有顾及中国的利益,恰恰相反,当时的西方列强还打算将德国在山东的既得利益转让给日本。所以,在德国人看来,中国和德国都是这些老牌资本主义的受害者,是一同被挨宰的对象。也就在感情上对中国有更多的认同,因此才会和中国的关系走得这么近。
三、民国政府需要德国的人才和技术
在当时,民国政府积贫积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可德国不同,因为德国的军事发展受限,因此有着大量的军人无处安放,而德国毕竟是一个列强,军事基础发达,这些人才就是中国所需要的,所以民国政府非常的欢迎德国的人才来中国帮助我们发展。德国政府自然也愿意,毕竟可以解决那些退伍军人的去处,减少国内的就业压力。就这样两国一拍即合签订军事合作协议,于是关系就越走越近,最后慢慢地就渗透到了经济、工业、农业等领域进而全面合作。
在南京保卫战时期,国军还曾经出现了一支由十几辆德国“潘泽尔——马克1型”坦克组成的坦克连队在南京城内抗击日寇,而这种坦克是德国在1934年才服役的新式坦克,在整个波兰战役中德国都将其作为主力来使用。由此可见,当时的德国和中国的合作有多么深入。
众所周知,一些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持有“偏见”。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增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努力遏制中国的发展,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已经逐渐改变了对中国的印象。
有一些西方国家希望阻止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例如美国。为了减少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美国在香港和其他问题上一再“颠倒黑白”,带领“小弟”英国对中国的华为动手动脚。但是,并非所有国家都愿意与美国在一起,德国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西方国家的“清流”,德国为什么对中国“沉默”?
据有关消息称,德国媒体此前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主要指责德国政府在香港等问题上保持“沉默”。
最近,德国媒体就与中国有关的话题采访了德国经济部长奥特迈尔。
在采访中,记者问德国经济大臣:“为什么德国不像当年对俄罗斯那样考虑对中国实施制裁”。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阿尔特迈尔回答:“我们不是世界的道德良师”
在谈到最近成为热门话题的“华为问题”时,阿尔特迈尔说:“如果没有查明华为将对国家安全产生威胁的化,政府将不会故意打压华为公司。”
由于德国政府对中国问题的态度相对保守,德国已经有舆论认为德国政府为了商业利益``出售''而价值观的理论。针对此事,德国国防部长凯伦·鲍尔予以否认。
最近,卡伦·鲍尔在论坛上谈到“中欧关系”。他说:“中国是欧洲国家的重要经济伙伴。”同时,他认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必须说,德国是在许多欧洲国家之中,从客观角度看待中国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其他的欧洲国家,只会附和美国的声音。有的只是在口头上谴责中国,但有的国家已经对中国采取实际行动了。这些国家沦为美国针对中国、针对俄罗斯斗争上的马前卒,不仅会受到我国制裁的影响,而且有可能被美国趁机捞一笔。
自德国总统默克尔上任以来,中德关系发展迅速,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现在,中国已成为德国最大的出口国。
现在,世界正处于全球化趋势中,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在这个时代发展和发展,与其他国家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为了实施所谓的“单边主义”,美国继续与其他国家作恶,甚至吸引盟友镇压其他国家。德国选择成为中国的伙伴,这绝对是最好的方式。相信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虽然这家英媒的文章充满了满满的“意识形态”,但笔者还是从中读出了味道,正如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先生用“棱镜门”赏给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力挺华为那样,据泰晤士报11月27日报道,在英国赫特福德郡举行的北约峰会前几天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更多的德国人希望加强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而不是与美国和英国的关系。
抑或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北约定位“脑死亡”,让这次北约峰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据报道,法国一位高级安全官员26日亦用同样的语气警告称,由于北约对俄罗斯的战略存在分歧,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欧洲的敌意言论,北约正处于政治危机之中。
该英媒写道,由于土耳其不顾西方的指责“入侵”叙利亚北部,和围绕军费开支的争端,以及德国和匈牙利等成员国对中国日益开放的态度,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美国是否愿意在受到攻击时保卫欧洲各国首都的怀疑与日俱增,美国和德国的关系本周出现明显恶化,两国围绕德国温和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严重的争执。
如果这也是一个例子的话,从报道来看来,上述英媒显然选择遗忘了“棱镜门”和正身在俄罗斯的“斯诺登”,但德国人不可能忘记,据斯诺登透露,美国当局在当时的6年间通过网络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更包括多名国际政要,当然也包括德国总理默克。阿尔特迈尔先生说,“棱镜门”被曝光时,他是默克尔的幕僚长”,他公开对媒体表示,美国政府是多么“不可靠”和“不可信任”。
不仅此,据昨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2%的德国人愿意继续受到美国的核保护。这项由德国政治智库科尔伯基金会对1000人进行的调查还说,66%的受访者支持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而中国、英国和美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0%、51%和50%。
上述英媒说,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将于下周在英国赫特福德郡郊外的一家酒店举行会议,纪念北约成立70周年。而土耳其正在考验北约的凝聚力。据报道,土耳其26日阻止了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防务计划,直到其它成员国正式将其在叙利亚作战的库尔德民兵组织(YPG)定为恐怖组织。“(土耳其人)正在劫持东欧人作为人质,阻挠军事计划的批准,直到他们得到让步,”一名外交官表示。
在战略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形容北约为“脑死亡”,他正在推动与俄罗斯和解,并建立一支更强大的独立的欧洲军队。德国和挪威决心保持北约目前的形式。美国官员坚称,尽管特朗普要求盟友做出更大贡献,但华盛顿仍将继续参与其中。
虽然法国国防部国际关系司司长吉顿(Alice Guitton)在昨天说,北约并没有死,但她强调,现在它已经被搞得四分五裂,而且缺乏采取行动的集体意愿。 她说:“从军事上讲,效果不错。”“但它也正在经历一场政治危机。”
美国驻欧洲部队前指挥官布里德洛夫将军则“挑拨”说,不要冒险让俄罗斯和中国进一步削弱同盟关系。他说,团结不是“礼物”,而是“我们每天都要为之奋斗的东西”。
文/梁石川
原标题:西媒文章:德国与美疏远而与中国走近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 西班牙环球网站10月15日刊文称,美国当前对数十年来“跨大西洋关系”的动摇令德国尤感绝望。与此同时,中德持续加深的经济联系,为德国带来了新的曙光。
文章称,柏林既是华盛顿的盟友和北约的维护者,在经济上又依赖中国,如果西方国家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德国经济将更加依赖中国。面对美国的政治影响力和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德国的选择将关系到它的生存。
文章提到,柏林政府的“跨大西洋关系”是德国对外政策数十年来的特色。文章还提到,这种忠诚还与德美在意识形态上的联盟高度相符。
但文章认为,现在这个模式遭到了质疑。美国和德国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默克尔本人也在2017年承认,“我们可以以某种形式完全依赖其他国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美国退出了这个模式,欧洲——也包括德国——成为当前这个主要角色奉行零和战略的多极世界的弃婴。
文章指出,特朗普是这场改变世界格局运动的重要推手。美国本着“美国优先”的原则抛弃欧盟,使其陷入困境。德国为此尤感绝望,因为它比欧洲其他大国更加习惯长久以来对美国的依附。不和事件多次上演,在默克尔访美时,特朗普曾在镜头前拒绝与默克尔握手,两国间的嫌隙初次显露。
文章列举称,最近几个月,两国政府在诸多问题上发生冲突,比如德国拒绝参加美国在霍尔木兹海峡开展的军事行动,美国政府多次威胁要对德国汽车加征关税。特朗普还在推特上责怪默克尔,称其防务支出不足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并对德俄合作的输气管道工程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项目表示不满。但早在2015年特朗普就曾公开蔑视默克尔,因其在难民危机期间保持德国边界开放,且为近100万难民提供庇护。
文章指出,两国互相不理解,不信任感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国突然为德国带来了新的曙光。在特朗普做出对欧洲钢铝产品加征关税、退出《巴黎协定》和伊朗核协议这一系列备受争议的决定后,中国挺身而出捍卫自由贸易,协调国际行动以对抗气候危机,开启与德黑兰的外交之路。中国作为亚洲大国,其行为举措都十分成熟得体。
文章还表示,中德两国的关系绝不是政治投机主义。今年中国有望连续第四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双方每年的进出口总额可达2000亿欧元。
文章称,专家估计,中德两国经济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一方面是因为两国互为供应商和市场,可以合作共赢,且两国的双边关系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背景下有着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也因为两国政府需要外部盟友以抵制贸易战,这对德国来说十分紧迫,因为德国经济已经严重面临衰退的风险。
文章还提到,德国政府还希望依靠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来实现5G网络在其境内的覆盖和应用,该项技术是实现自动驾驶的普及、人工智能和数种工业流程规模数字化的关键。
当然,文章也指出,中德的贸易关系并非那么简单。文章援引德国媒体分析称,德国应该找到能够保证国家独立和生存的第三条途径。
来源:参考消息
编辑:青莲
此前,美国就香港国家安全法一再地干涉中国内政,另外,为了阻遏华为5G,美方还试图拉拢多个国家一起对付中国。在美国的层层打压下,一些国家扛不住压力,于是也纷纷开始干涉香港国家安全法立法,同时还用一系列借口来“制裁”中国企业。
不过,不是所有国家都愿意“站队”美国,德国经济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就表示,德国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和中国合作能够更加稳定。德国是欧盟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从德方的态度来看,德国在涉港问题以及华为5G等问题上,都与美国持不同的态度。
德国与美国态度差异明显
对于美国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进行“制裁”的问题,德国联邦议会外事委员会主席诺贝特·吕特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这些所谓的制裁手段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这种做法只会让形势进一步升级。此前,《法兰克福汇报》也曾对彼得·阿尔特迈尔进行过采访,他也表示德方拒绝对中国实施这种措施,其中也有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经济后果。
总之,德国方面已经不止一次表示不会干涉香港事务。而阿尔特迈尔也曾强调,德国与中国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如果和中国对抗那么带来的只有风险。他表示,大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发展十分重要,因为这能带来更多的稳定以及更少的冲突。
德国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合作
实际上,在2016年以前,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但从2016开始,中国便开始加深了与德国的贸易合作,如今德国最大的贸易合作已经是中国。阿尔特迈尔还表示,德国非常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他认为,这完全符合两国的利益。
在英国宣布建设5G网络时禁用华为设备后,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自己的确劝说英国禁用华为,而德国则表示,德国建设5G网络时将不会把华为排除在外。他表示,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其存在国家安全威胁,那么就不会排除该设备。
由此可见,即使美国不断地拉拢其他国家一起对付、甚至“制裁”中国,但是仍然有很多像德国这样的国家选择拒绝“站队”美国。而德国有意愿加强和中国的贸易关系,相信未来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会更加深化。
部分消息参考:央视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由《奇迹中国》原创创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
作者:书南
编辑:弘文
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 这使得美国离世界各国的距离越来越远,即使是美国盟友的欧洲各国,也和美国之间产生了不小的嫌隙。这其中,德国的表现最为明显。
美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每况愈下,事情越闹越大之后,德国防长再次捅破窗户纸,公开承认中国地位。
德国美国之间有何矛盾
说起来,美国最为重要的盟友就是欧洲了,在欧洲各国之中,德国是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德国和美国为何会产生矛盾呢?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经济原因。德国和俄罗斯合作开启了"北溪-2"项目,对于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来说,"北溪-2"可以使他们获得物美价廉的天然气资源,对于俄罗斯来说,也可以通过输送天然气到欧洲而获得大量经济收入。
这本是双赢的项目,却遭到了美国的反对。在美国看来,欧洲不应该和潜在敌对势力做生意,要资源也应该向美国购买页岩气。但德国并不打算屈服于美国的制裁之下,坚持和俄罗斯合作,这引来了美国的极大不满。
美国撤出军队
为了警示德国,特朗普政府前段时间宣布,要从德国撤出驻军。但德国政府并不在意,欧洲环境对德国并无威胁,俄罗斯有意合作更不可能对德国动武,美国驻军的存在除了增加德国军费开支以外,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德国政府议员甚至表示美军可以全部撤走,带着核武器一起撤走都没关系。
而另一个国家波兰,则表示乐于接手。美国也表示可以安排驻军甚至核武器到波兰。原因其实很简单,波兰军费达到了美国要求——占比GDP2%。
德国政府发声
对于美国的做法,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美国如果不愿承担大国责任,那么欧洲就需要重新考虑和美国的关系。德国外交部长马斯也指出,德美关系不复从前,即使白宫换人,也无法修复。在美国和欧洲多国因为中国内政问题而指责中国之际,德国也表达了不同见解,在美国智库主办的视频论坛交流活动中,主持人询问德国对话态度。
德国国防部长卡伦鲍尔回答道,强硬态度只是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罢了。言下之意,就是德国并不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卡伦鲍尔指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并且,中国还是欧盟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
(本文为原子之城原创,图片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部分参考来源:环球网
德系“三驾马车”之中
奥迪在中国玩得最风生水起
风光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是
它当年是如何以火箭般的速度
与一汽完成合资
还顺便给克莱斯勒上了一课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中国还号称“自行车王国”
人均汽车拥有数甚至
比非洲当时最穷的埃塞俄比亚还少
后来改革开放使咱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富起来的人们都开始琢磨买辆车开
仅1985年一年
进口汽车就达到了34.5万辆
消耗了大量滴外汇资源
政府觉得这么干实在是亏
自己造轿车吧技术又差太多
于是决定给一汽来个“联姻”
与外国厂商成立合资公司
引进技术在国内生产轿车
这一招被叫做“以轿养轿”战略
那时候老美的汽车技术雄霸一方
咱就想着让一汽“娶了”克莱斯勒
谁知克莱斯勒欺负中国没技术
坐地起价 要的“彩礼”吓死个人
1986年 正在度假的卡尔?哈恩博士
通过传真机得知了此事
这位深谋远虑的传奇总裁觉得机会难得
于是立刻坐在打印机前
字斟句酌地给一汽厂长写了封信
表达了真诚的合作意愿
咱的厂长也是个痛快人
也可能是被克莱斯勒逼急眼了
24小时后 一汽的邀请函
就传真到了哈恩的手里
一年后哈恩就带着奥迪团队访问了一汽
会谈进展十分顺利
德方的诚意和严谨态度
让中方印象深刻
其实当初谈判时一汽有顾虑
因为之前已经买了
克莱斯勒的发动机技术和设备
一汽不知这机器能否匹配奥迪
此要求对一般厂家来说难以接受
谁愿意把别家心脏放进自己车里
没想到哈恩博士当场同意
原来他之前就知道了这档子事
而恰恰这款发动机是大众开发的
既然如此就能够与奥迪匹配
一个月后 在大众汽车总部狼堡
哈恩博士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一辆经过改装
安装着2.2升克莱斯勒发动机
的奥迪车展现在大家面前
连一汽的车标都镶在轿车前脸上
成为奥迪人的效率和诚意的体现
而在底特律
克莱斯勒仍咬着道奇装配线的天价不松口
甚至傲慢的拒绝会见
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朱镕基
和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理事长陈祖涛
中国人拂袖而去
机会就是这样稍纵即逝
1988年5月17日
一汽与大众签署了中国汽车史上
第一个标准高档车技术转让协议
一汽以许可证和组装方式
生产奥迪代表车型奥迪100
这一天也成了双方合作27年的计时起点
得知消息的克莱斯勒一脸懵逼
傲慢装逼的架子立马放下了
甚至把生产线报价降到了1美元!
但可惜中国人不再搭理它
从此奥迪品牌正式进入中国
在中国混就得研究中国人喜好
奥迪发现很多中国人喜欢大车
而这正是出于国人的“面子心理”
奥迪跟一汽想了个绝招来满足了这批人
......
长轴距意味着后排宽敞
乘客坐着敞亮舒服
尤其是接待客人或外出办事时
能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
这个就是中国车主的终极需求
还顺便给克莱斯勒上了一课
而欧洲人不一样
他们的汽车文化已经很成熟了
理性消费观使它们认为
车就是个交通工具 没啥好摆谱的
A6的加长就源于中国人的心理需求
其实早在90年代
中德决定联合开发A6时
中方就明确的提出了一条:“加长”
轴距与车身都要加长
因为当时这款车瞄准的目标是政府用车
中国官员们一般坐后排
必须要有足够宽敞的空间才行
刚开始德国人不理解
中方就不断地解释再解释
只要碰头就和奥迪人谈这事儿
终于 德方开始了认真考虑
在经过一系列调查后
奥迪决定把加长版奥迪A6引入中国
A6L是A6的加长版车型
对原车型轴距加长是最困难的
轴距是底盘上最敏感的部位
相当于人的脊梁骨
稍有改动就会打破车型的基本平衡
损害多方面的性能
所以 加长就相当于二次开发
因此 从A6原型车设计初期
奥迪就为加长做了充足的准备
充分考虑了加长后的性能
安全 美学 优雅等各方面
甚至从头到尾很多部件
都是专门为中国加长版设计的
最终让这款车成为一个完美整体
开创了高档车高标准加长的先河
1999年9月6日
加长版第五代奥迪A6在长春下线
至2005年4月退市
5年多时间内共销售了20多万辆
奥迪A6L终成“爆款豪车”
引得各汽车品牌竞相效仿
通过A6的加长还有一个意外收获
就是加深了一汽与奥迪的相互理解
以后双方遇到类似问题时就顺畅多了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
奥迪与一汽间的合作
正应了这样一句话
兄弟同心 其利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