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的1分硬币发行量很大,也就值1元钱。值钱的是没有正式公开发行的“五大天王”。即:79年5分、80年2分、80年5分、81年1分、81年5分。这五种硬币未对外发行,只生产了很少量,装祯成为年度“中国硬币”套装,作为收藏品出售给外国客人(收外汇券).十分珍贵.称为硬分币"五大天王".79年套装内含1分2分5分和一个"1979"年号铝章,市场价450元.80年套装内含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市场价500元.81年套装内含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和一个铜制鸡年章,市场价1100元.
德国使用欧元。货币兑换1欧元=7.4974人民币元1人民币元=0.1334欧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2016-10-02 20:54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余胜海近日微博称:中国1990年货币总量1.53万亿,2011年85.16万亿,21年翻了59倍。美国货币总量同比增加1.99倍。美国规定货币发行量不超过GDP的70%,中国却超2倍。2008年前40多万亿元,今年6月已突破90万亿元,通胀压力难解,资产泡沫越吹越大,如果还不拧紧货币的阀门,中国的问题将越积越多。所谓“货币超发”,按照一般理解,是说货币总量高于GDP总量。过去二十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M2从1990年的1.5万亿扩张到2011年年底的85万亿的水平,上升了54倍,相对GDP规模从82%上升至180%,既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地区,也高过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以及同样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日韩地区。 货币供应量超速势必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资产泡沫、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和资金流动风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的泡沫突然间破裂,会带来一系列家庭、投资者、金融机构、企业等方方面面的资产负债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30年里,大型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两次,一次是1994年,另一次是1988年,其共同特点就是货币的超量发行、经济过热和农业减产。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就必须货币超量发行等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历史文献上记载的中国货币起源于夏代,已被考古资料所证实。
《盐铁论 错币篇》“夏后以玄贝”,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不仅出土货贝,且出现了石贝、骨贝,表明夏代的价值形式已由一般价值形式进入了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正式进入中国的经济生活。贝所以能作为货币,一是因为它本身有使用价值,可作装饰品和象征吉利的护符;二是它以个为单位,便于计数;三是 它坚固耐用,便于携带和转让。由于它来之不易,数量不多,因此,中原和 某些沿海民族普遍用贝作为货币。
在距今5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是物物交换时期,出现了货币萌芽。
到距 今约1000到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交换的需要,一般等价 物,实物货币逐渐形成。牲畜、龟贝、皮革、布匹、齿角及农具,在不同 阶段,不同地区,因各地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而各自都起过早期实物货币 的作用。
扩展资料:
货币的发展史: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春秋时期,黄金已作为货币而出现,如子贡“家累千金”,越大夫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都说明黄金已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出现了。此外,春秋时出现了铜铸币。
春秋时期黄金与铜铸币虽已出现,但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普遍使用的还不够。李剑农先生统计了《左传》中记载:“赏赐、馈赠、献纳、犒聘者二十九,或以器饰,或以车马牲畜,或以璧玉,或以帛锦,或以衣服,以生金者一,无以钱刀者”;
"言掳掠盗窃夺者十四,或禾麦米粟,或木材,或璧玉,或实用之兵器,或马,或钟,夺币者一,不言为钱刀之币"。因此,对春秋时期货币的使用情况不能估计过高。
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普遍使用,但当时处于金属铸币、贵金属货币和实物货币并用时期。到战国时期,除了黄金是各国的通用货币外,铜铸币是各国民间的通用货币。
古代中国的货币体系以铜币为基础。更早的货币形式还未被发现。最初的铜币形状多种多样,有刀币、布币、蚁鼻钱等很多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的铜币以秦国的铜钱为标准。
由于浇注铜币使用砂模,铸造好的铜币带有毛边,所以在其中央留有方孔,以便用木棍串联起来打磨修锉。除了铜币以外,棉布、丝绸、大米等生活物资也曾经作为货币的计算单位(而不是实际的货币)用来支付官僚和军队的薪饷。
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虽然国库和官方银库里的白银按照统一的成色与重量铸造成元宝以便存放,但是流通的白银却不是铸币,而是以零碎的块状流通,在市场上使用时要经过计算成色、秤量重量这些繁琐的手续。
中国不使用白银铸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性,官方无法为发行的银币提供担保,同时由于战乱频繁,民众经常将白银窖藏起来,导致市场流通额不足以支持银本位货币系统。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的纸币。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但是比起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来,它更象一种汇票。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纸币,并将其视为解决经济困难的妙法之一。
他们不顾实际的货币流通额和经济水平,发行了大量没有保证的纸币,造成了最早的通货膨胀。元朝被由汉族人建立的明朝取代。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保守的农本主义者。他认为纸币是异族的东西,应该加以摈弃。但是明朝自己也发行了名为“大明宝钞”的纸币。这种纸币在民间很少使用。
明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大量流入中国,成为和铜钱一样普遍的金属货币。清朝时期,白银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货币单位。
中国大陆的现行法定货币叫做人民币,是由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的主币是元,辅币是角和分。一元为十角,一角为十分。元、角和分有纸币,元和五角及分也有铸币。元的票面有1、2、5、10元、20元、50元、100元,角的票面有1、2、5角,分的面额有1、2、5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根据1997年4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是货币政策委员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和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当时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8年至2002年,中国面临通缩压力,那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 2003年以来,面对经济中出现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为“两个防止”: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7月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你是说货币的样式还是货币政策?? 如何认识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 市场关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真实意图的分歧实际上很容易就可弥合:无论是控制银行流动性以收缩货币供应,还是为保持2010年全年信贷的均衡投放,又或者抑制资产市场泡沫,就其本质而言都是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胀并支持全年经济的平稳和均衡增长。而鉴于存款准备金率已处于高位,在2010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加息将成为必然的选择。 ■黄涛 2010年刚刚过去两个月,央行即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之相伴随的,则是票据市场上的大开大合——继春节前累计向市场净投放资金约7000亿元后,央行再次开始大量回收流动性,于3月2日发行600亿元1年期央票,创下20周发行量新高。 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在多种场合对通胀的强调也使得市场普遍预期加息时点会提前。而在更早之前的1月12日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上,市场已然在货币政策的解读上出现重大分歧。特别是在不少人认为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已经很明显的情形下,货币当局依然坚称2010年仍将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呢?我们究竟该如何解读当前乃至2010年全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呢? 相对货币政策工具,应更重视货币政策目标 倘若简单地将时域划分为长期和短期,则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长期中世界经济保持着增长的趋势,而在短期中则存在偏离趋势的波动。因而作为短期性的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其根本目的均在于平抑短期中经济的波动,促进经济保持趋势性的增长。 当然,这种“增长”并非越高越好,而是要综合考虑诸如环境、资源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以及必须兼顾物价水平相对稳定等各种条件。同样,如果“增长”速度过低,则不能较好地满足人们消费的需要,也无法较好地促进国民福利的改善。因此,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保增长”,应该是利用货币政策追求一种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均衡目标增长率。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货币政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增长”。“防通胀”也好,“调结构”也好,从根本上说,均是为了“保增长”。因为,较长时期负增长的物价水平(如19世纪的金本位制时期和日本在2000—2006年期间的情形)有损于经济增长;反过来,长时期的高通胀同样于经济有害。凯恩斯的名言“没有什么手段比毁坏一个社会的通货能更隐蔽、更可靠地颠覆这个社会的基础了”,为极高的通胀对经济的损害作了最好的注解。至于“调结构”,则是注重从供给面出发,意图影响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趋势。 基于这种理解,就不难清晰看出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的脉络了。2008年11月份,为应对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央行放开信贷规模限制,目的在于通过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来确保经济增长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且,通过这种流动性的注入,客观上也可阻止对经济有负面影响的通货紧缩的出现。 到2009年下半年时,一方面预见到经济“保八”的任务已不再紧迫,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上半年7.4万亿信贷和下半年仍可能维持高位的信贷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的担忧,货币政策开始注重“动态微调”,通过央票的发行来调节流动性。进入2010年,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并有可能过热的形势下,通胀隐忧开始显现,央行大手笔回收流动性,包括短期内两提存款准备金率和创纪录的央行票据发行。 因此,当回过头来审视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目标时,可知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提前预防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当然,通过对CPI等指标的改进,资产价格理论上应该能够被包括进通货膨胀中)。在新年首周日均放贷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形势下,央行被逼出手,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的流动性并达到收缩货币供应之目的。而收缩货币供应本身就是防范通胀的措施。(当然,也可进一步认为上调准备金率本质上也是“保增长”,但由于“防通胀”是一个要直接和容易理解得多的目标,因此往往被人们直接使用。) 于是,从这种重视货币政策目标同时兼顾政策手段的角度来解读货币政策,即可很容易地了解货币政策真正的含意。明白这一点,市场关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真实意图的分歧实际上很容易就可弥合:无论是控制银行流动性以收缩货币供应,还是为保持2010年全年信贷的均衡投放,又或者抑制资产市场泡沫,就其本质而言都是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胀并支持全年经济的平稳和均衡增长。同样,如果不久之后的某天央行加息,那也一定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以最终促进经济的平稳均衡增长。 相对货币政策实施过程,应更重视货币政策执行后的结果 解读货币政策的第二个视角,强调要考虑货币政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应,也即货币政策结果。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有效解决货币政策收紧与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同时存在这一“矛盾”,因为货币政策的收紧是针对实施过程而言的,而适度宽松则是描述政策实施后市场所处的状态,也即政策执行后的结果。虽然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最终货币市场结果之间紧密相关,但是二者的表现并非完全一致。 例如,可将货币类比成水,而将整个经济体(或者货币市场)理解成蓄水池,则货币政策就是有关向蓄水池中注水还是该从蓄水池中排水的决策,具体的货币政策手段则相当于注水或排水的工具。货币政策的执行就是向蓄水池中注水或从蓄水池中排水的过程,而货币政策执行的结果则是蓄水池中究竟有多少水。因此,当货币当局多次在不同场合中宣称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的基调不变时,意指无论执行何种货币政策,一定会保证蓄水池中的水量相对充裕。而央行的货币政策收紧(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上大规模回收流动性)只不过是适当从蓄水池中排水或控制向蓄水池中注水的速度而已。这样,货币政策在其实施过程中就类似于流量,而货币政策执行后的结果则为存量概念。 除决定应向蓄水池中注水还是从蓄水池中抽水,在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还必须涉及到货币工具的选择。以年初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例,由于之前的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措施效果并不明显而加息的时机尚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自然就成为毫无悬念的政策选择。这里之所以说加息时间尚早,主要是考虑一方面加息是一剂猛药,在经济回升基础还不十分牢固的情况下尤应慎用;另一方面,受“热钱”流入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钳制,中国是否加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货币政策,而彼时美国仍维持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近乎为零。 不过,在2010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加息将成为必然的选择。这是因为:第一,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高位,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不大;第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收缩流动性必将导致票据发行规模越来越大,这样反而会加大流动性的波动;第三,窗口指导纵然有效也不过是保证2010年预定的7.5万亿信贷不被超标。在蓄水池已经较满的情况下,2010年还将向其中大量注水,在“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下,这必然要求排水。而此时只有加息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才能从根本上奏效。 现在唯一缺的就是加息的恰当时机。2月18日,美联储突然宣布提高贴现率25个基点,并从2月19日开始生效。不仅如此,美联储还缩短了一级信用贷款的最长期限,让人们看到了美国退出宽松政策的迹象。然而,对中国加息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中国自身的整个宏观经济状况。如果经济持续上升并出现诸多过热迹象、物价水平超预期上升,或者资产泡沫化程度加剧等,则中国先于美国退出而提前加息也并非不可能。不过,即便如此,“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也决定了市场流动性在2010年全年都将维持相对宽裕的状态。
中国网络虚拟货币种类:
游戏币。在单机游戏时代,主角靠打倒敌人、进赌馆赢钱等方式积累货币,用这些购买草药和装备,但只能在自己的游戏机里使用。那时,玩家之间没有“市场”。自从互联网建立起门户和社区、实现游戏联网以来,虚拟货币便有了“金融市场”,玩家之间可以交易游戏币。
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使用最广泛的当属腾讯公司的Q币,可用来购买会员资格、QQ秀等增值服务。
互联网上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BTC)、莱特货币(LTC)等,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体产生的电子货币,也有人将比特币意译为“比特金”,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主要用于互联网金融投资,也可以作为新式货币直接用于生活中使用。
人民币(缩写:RMB;货币代码:CNY;货币符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港元或称港币,是香港的法定流通货币。按照香港基本法和中英联合声明,香港的自治权包括自行发行货币的权力。其正式的ISO 4217简称为HKD(Hong Kong Dollar);标志为HK$。
澳门元(澳门圆;Pataca de Macau;货币代码:MOP;货币符号:MOP$),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澳门的货币政策由澳门金融管理局管理。1澳门币可被分成100仙 (Avos)。
新台币(货币代码:TWD;货币符号:NT$)是中国台湾当局政府发行的一套法定货币,1949年6月15日起开始发行流通,基本单位为圆(简作元),口语常以块代圆、或毛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