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文基督教学校

卡尔文基督教学校学费:0人民币

卡尔文基督教学校官网: 暂无官网

学校性质:暂无

创办时间:1955年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907人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1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击“外币兑换”

4

使用手机登录

5

填写订单信息

6

填写补充信息

7

支付-下单完成

8

到店取钞

【简介】 卡尔文基督教学校

学校介绍

卡尔文基督教学校成立于1955年,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学校在大激流城西南方,大激流城是杰拉尔德·福特博物馆所在地,也是美国前总统及第一夫人杰拉尔德·福特与贝蒂·福特暗度晚年的地方。此外还有美国历史最长的博物馆之一梵·安岱尔博物馆中心。所以,整个城市的学术和艺术氛围是很浓厚的。学校历史悠久,学术成果优异。是美国前30名的私立学校之一。学校有AP课程,基础课程和综合课程,此外还有各种体育活动,满足学生的活动要求。并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坚信只有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学习。所以学校很重视体育项目,学校取得很多方面的赛事荣誉,而且体育老师,教练都是当地的佼佼者,包括:Tyler Bylsma 有25项摔跤记录; Drew Besselsen 游泳健将,100障碍泳,蝶泳,自由泳等都在学校中保持自己的记录。

课程

应用技术:木工,机械木工,图文传播I,II,III,建筑技术。

艺术:艺术创作,绘画和油画I,II,制陶术I,II,雕塑。

圣经:旧约探究,新约探究,教堂历史,革新的教义。

商业:计算机应用,会计。

教育支持服务:学习策略,个人学习。

英语:英语9,英语10,美国文学,美国文学探究,英国文学,高级英语12,商业沟通,创意写作,大学写作,世界文学,AP英语。

家庭和消费者科学:家庭生活,食品。

跨学科:媒体识别。

语言:西班牙语I,II,III,IV。

数学:代数A或B,几何A或B,高级代数A,高级代数B1,高级代数BII,统计学,预科微积分,AP微积分,个人理财。

音乐:校合唱团,管乐团,合唱团,管弦乐队。

体育:体育1,2,3,4,5

科学:自然科学A或B,生物A或B,化学,生理学,物理。

社会科学:世界历史9,美国历史10,国际研究,政府,AP政府,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AP课程

AP英语,AP微积分,AP政府

课外活动和运动

具体包括:足球队,篮球队,网球队,排球队,摔跤队,啦啦队,女子篮球协会,男子篮球协会,田径俱乐部,越野俱乐部,乐队,合唱团,唱诗班,社区服务,戏剧,游泳协会,谈心俱乐部,心理咨询俱乐部,等等。

毕业生去向

95%毕业率,部分入读院校有: 麻省理工大学、达特茅斯学院、波士顿学院、加州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等。

其它 体育馆,操场,田径场,图书馆,餐厅,咖啡馆,便利店,等等。

入学要求

语言要求:SLEP

是否有面试:面试

学年总费用约$

13-14学年约32000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正确资料来原于学校;费用以最终INVOICE为准!)

(学年总费用包含:一学年学费、一学年寄宿家庭费、家庭餐费、监护费、管理费、交通费和沟通服务费、保险费、接送机费)

【专业】 卡尔文基督教学校

  • 卡尔文基督教学校相关问题

    加尔文《基督教要义》哪个版本翻译的比较

    最新版本的

    查看全部
  • 基督教路德宗与加尔文宗有哪些区别?

    路德宗(Lutheranism)是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团体之统称,因其教义核心为“因信称义”,故又称信义宗,它是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物,由马丁·路德于1529年创立于德国,这一新的宗派的建立,标志着基督新教的诞生。目前其信徒分布在瑞典、丹麦、挪威、德国和美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共有427个独立的教会团体,信徒约6840万人。

    加尔文宗(加尔文教,Calvinism),又称“归正基督教”(英语:Reformed Christianity)、“归正信仰”(英语:Reformed faith)、“归正传统”(英语:Reformed tradition)或“归正派教会”(英语:Reformed Churches),是基督教的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泛指完全遵守约翰·加尔文《归正神学》及其长老制的改革派宗教团体。后期融入威廉·法雷尔的恢复早期神学、泰奥多尔·贝扎的反对绝对君主制、约翰·诺克斯的清教主义、罗伯特·勃朗的公理制等追随者思想。截至2010年,加尔文主义基督徒(Calvinist)推定在5500万至8500万人,是基督教的第四大教派及新教的第二大宗派。包括加入或未加入归正派教会世界共融的归正会2000万到2500万人,以及共融的长老宗教会4000万到5000万人、公理宗教会500万人。。 教会制度、礼仪、教义受其影响的新教徒则超过6亿人,占新教的十分之八,通常被统称作“改革宗”,或“大陆改革派教会”。

    查看全部
  • 加尔文是如何给基督教下定义的?

    你指的应该说加尔文主义或者说加尔文的神学观。
    加尔文神学是“救赎预定论”跟“救恩独作说”。支持因信称义说(马丁路德),主张人类不能透过正义的行为获得救赎、恢复逐渐被天主教所遗弃的奥古斯丁学说“救恩独作说”、反对逐渐成为天主教神学主流的“神人合作说”,因此加尔文建立的教会命名为“归正教会”,发展出来的神学称为归正神学。

    查看全部
  • 基督教问题:各位弟兄姐妹,我想知道约翰·加尔文和约翰·诺克斯他们常戴的那种帽子叫什么帽子?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b/Calvin.png
    约翰·加尔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9/JohnKnox.jpg
    约翰·诺克斯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6/Barett_Kurhessen_Waldeck.jpg
    由新教牧师进行教堂外的事项时佩于他们的大袍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Hats?uselang=zh

    查看全部
  • 正版的加尔文书籍基督教概要完整的一共多少钱

    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一共多册,应该要100多吧,有的教会有卖。

    查看全部
  • 卡尔文基督教学校相关资讯

    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约翰加尔文,遗留的加尔文主义,为何被人质疑?

    百家号作者:秋颖说历史

    不知道大家对于约翰加我了解的有多少呢?大家知不知道约翰加文是基督教一个虔诚的信徒。他在世的时候,他的加尔文主义带领的基督众多的教徒。在新的真理中探讨着基督耶稣的真理到底在哪?和他过世后他遗留的加尔文主义却被反对,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去观摩观摩。

    约翰加尔文于1564年5月27日去世。加尔文与加尔文主义加尔文在世时,造成新教徒分裂的主要问题是基督如何临在于圣餐中。不过,当时的新教徒并不包括重洗派,他们被其他新教徒视为异端。 在马尔堡会谈时,圣餐问题是导致路德与茨温利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圣餐问题上,加尔文跟随着他的朋友,特拉斯堡的改教家马丁·布塞他的观点介于路德与茨温利之间。

    加尔文断言,基督在圣餐中的临在是真实的,尽管这是属灵意义上的真实。这就意味着,这种临在不只是象征性的,圣餐也不只是操练敬虔,而是上帝在圣餐中为领受圣餐的教会有真实的行动。另一方面,这并不意味着基督的身体从天而降,也不是如路德所说,基督的身体同时临在几个圣坛之上,而是基督徒在领受圣餐时凭借圣灵的力量被提升至天堂,预先与基督分享天上的盛宴。

    1526年,布塞、路德和其他新教神学家共同签署了《维滕堡协定》,它为路德和布塞的观点都留有余地。1549年,布塞、加尔文、瑞士的主要新教神学家和德国南部其他新教神学家签署了一份类似的文件《苏黎世共识》。路德也为加尔文《基督教要义》的出版感到高兴。因此,加尔文与路德就基督如何临在于圣餐这一问题所产生的分歧,不应当成为新教合一不可逾越的障碍然而,这两位伟大教师的追随者并不如他们变通。

    1552年,一位路德宗基督徒约阿希姆·维斯特法勒发表了一篇驳斥加尔文的论文,他在论文中以路德圣餐论捍卫者自居,宣称加尔文主义者的圣餐论正在鬼鬼祟祟地混入路德宗的传统领地。一些加尔文主义者作出回击,认为路德宗基督徒实际上信奉的是天主教的圣餐论。

    路德这时已经去世,梅兰希顿拒绝按照维斯特法勒的要求攻击加尔文。但最终的结果是,路德的追随者与接受《苏黎世共识》的基督徒越走越远,为了区别于路德宗基督徒,接受《苏黎世共识》的基督徒后来被称为改革宗基督徒。因此,早期的加尔文主义或改革宗神学的主要特点并不是预定论改革宗基督徒与路德宗基督徒就预定论普遍达成了共识。

    实际上,将加尔文主义者与路德宗基督徒真正区分开来的,是他们对圣餐的不同 个理解。随着我们的讲述(参第二十章),我们将会看到,预定论在下一世纪才被视为加尔文主义的标志。不管怎样,通过日内瓦学院的影响和《基督教要义》的出版,加尔文的神学很快就影响到欧洲其他许多国家。例如,在荷兰、苏格兰、匈牙利英格兰和法国等国,最终出现许多接受了日内瓦这位改教家教义的教会,这些教会现在被称为改革宗或加尔文派教会。

    重要的是,加尔文主义与改革社会的热情相结合,这在路德宗国家中是没有的,因为加尔文主义者相信,他们有义务令世俗政府遵守上帝的律法。因此,加尔文主义最持久的一个影响在于,它促成了一场场为现代世界开辟了道路的革命,而这很可能是加尔文自己都想象不到的。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对加尔文主义的了解有多少呢?假如主义在基督教教徒中的影响不可忽视。小编觉得各行各业都有像他这样伟大的人。一个人在探寻真理的路上,是不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只有你成功了才会流芳百世。大家看完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查看全部
  • 加尔文是法国著名的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教派创始人

    约翰·加尔文(法语:JeanChauvin,德语:JohannesCalvin,英语:JohnCalvin,1509年7月10日-1564年5月27日)又译喀尔文、克尔文,是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教派(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1540年 日内瓦宗教改革派重掌政权,加尔文应邀重返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及市政工作。加尔文在日内瓦进行的改革主要为:

    ①废除 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长老制;教会圣职只包括牧师、长老和执事;长老一般由有威信的平信徒担任。长老会议,由各教区民主选举的代表组成,归市议会 直辖。教会设立由长老会议和6名牧师组成的宗教法庭,在加尔文的指导下审理各种案件。教会的领导机构是市和地方教区两级牧师团体,市级牧师团体由各教区首脑组成,负责统辖各教区牧师团体。加尔文从1542年至逝世前一直是这个团体的主席;

    ②简化宗教仪式,宣布《 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因此在圣事中只施行圣经所记耶稣亲自设立的洗礼和圣餐礼;③取缔演戏和赌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严禁一切浮华享乐的行为;④改组市议会,将日内瓦划分为数教区,各教区均由长老和教区的牧师团体处理政务,日内瓦市议会由长老、牧师和上层市民组成,是最高的行政机构,拥有司法权。政权的形式按照加尔文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模式建设;⑤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会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

    在这期间,加尔文积极支持对 再洗礼派的镇压。西班牙机会主义者、生理学家 塞尔维特因反对三一论,并与 德国的再洗礼派有联系,被日内瓦政府设在 法国里昂的天主教异端裁判所告发。当塞尔维特越狱逃至 日内瓦时,被当地的宗教法庭于1553年以火刑处死。从1555年开始,归正教会在日内瓦已占绝对统治地位。加尔文除了领导教务外,还从事 旧约的注释。1559年,日内瓦学院在他的指导下成立。同年他的《基督教要义》第四版付印,篇幅从1536年初版6章发展为79章,后来被译成多种语言,为归正宗神学的标准和依据。

    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同路德宗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 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认为人类在 亚当堕落之后,完全败坏,失去意志自由;主张 因信称义,不能靠行为得救等。加尔文还继承发展了奥古斯丁的预定论,从上帝的至尊谕令和全能出发,认为上帝在创世以前,即预先选定一些人得救,和决定另一些人沉沦,这种预定论是加尔文神学体系的基石。在政教关系上,加尔文认为政权是上帝按其神圣意志所任命的,要为人民造福,并捍卫纯正的教义和教会。实际上他将教会权力置于国家之上,异于路德教会倚仗国家支持的主张。关于圣餐礼,加尔文的立场介于 路德和 茨温利两人之间,从形式上看,似乎更接近茨温利,但从实质上分析,应该说更接近路德。他反对天主教的变体论和路德的同体论,但也否定记念说。他明确地肯定在 圣餐中凭信心所领受的,是一种真实的,但是属灵的身体。这种主张,后被称为灵性的“真实存在论”。加尔文还在可见的教会和不可见的教会之间作了明确划分,并强调教会自治的原则,但在加尔文指导下的日内瓦教会却规定该市居民都是归正宗信徒,都必须服从该宗的教律。

    虽然他在《 基督教要义》中未另辟一章节还清楚说明他的 圣灵论,但 是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知道他对圣灵工作的观点。对加尔文来说,上帝的灵与上帝的工作同时进行,而促成人的“相信”,当圣灵在人心中运行光照人心,使人在读了上帝的话而产生信心。所以人非用理性接受信仰,亦非用理性确认圣经的权威,而是圣灵那奥秘的力量所做的工作。

    虽然救赎预定论(Predestination)是他倡导的神学遗产,但主要架构非他独创或原创。就救赎预定论可分“救赎”及“预定”两点来说,对于预定加尔文认为,得不得救在乎神的拣选,人的选择在这件事上是毫无主权的。至于人们疑惑为什么有人不被捡选,他引用了 申命记29:29:“隐密的事,是属于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惟有显明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一切的话。”他说 人不会也不能质问神为什么施恩予人,那就不能问为什神会弃绝某些人。属神的心意人是无法明白,但对于拒绝救恩,人类依然需负责任。

    至于救赎他发展了 马丁·路德所提出的因信称义之论述。这个论点起初由 奥古斯丁所提出,直到马丁·路德时发展出“法庭式的称义”。两人不同在奥古斯丁认为“义”是内在的,当神赐给人恩典时,“义”便成为人的一部分。对马丁·路德及加尔文而言,这“义”是属外在的,是“算作”、“当作”、“归给”,人依然是罪人,只是在人们因着信神就算我们“为义”。而加尔文更提出“双重恩典”说,在神的眼中算为义是恩典之一。第二个恩典则是:当人接受耶稣与 基督联合之时,信徒便可进入更新的过程,使其内在生命更像基督。

    简单地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核心就是“预定论”。主张上帝预定了人会获救还是会沉沦,即所谓的选民或弃民。选民受上帝赐予的救恩和生命;弃民却必定沉沦。上帝的预定的旨意,不因人的行为而改变。有人攻击加尔文否认人祈祷的效用,这是不实在的。人只有在信心引导下才会祈祷,以致得救,而这信心是上帝所赐的。

    加尔文的教会论涵盖非常广,包括了 基督徒的自由、教会的 权柄、真教会的基本特质等,其中他所认为真教会的特质应该包括了:“传扬神的道”,“教会纪律”及“遵行圣礼”。所以传 福音、聆听上帝的话, 接受教会监督及遵行圣礼都是十分重要的。圣礼的定义加尔文对圣礼的定义是:“神赐恩给我们的证据,是一种外在的印志,和我们对他的敬虔之互相印证,加以确认。”

    其中必要圣礼特别是指“洗礼”与“圣餐”。“洗礼”:加尔文认为洗礼是基督徒的第一个圣礼,其意涵是加入教会的表记,好叫人们被接入基督,列为神的儿女。加尔文非常反对私人洗礼。因为他认为洗礼与圣餐是教会的公共圣职,私人不可擅自施洗。且受洗者必须要先充分明白真理,才可施洗。

    加尔文强调通过圣餐,使得信徒得以与基督连结。他并不重视饼跟杯,他主张“在圣灵里耶稣基督身体真实的临在”。也就是说,人在圣灵里改变而体验到耶稣基督的临在,体验到耶稣基督的身体与血。但是在领受圣餐时,必须需扬神的道。所以对于当时天主教保留饼和杯,给生病无法前来的信徒或是王公贵族举行私人弥撒,这些作法加尔文并不赞成。因为他认为不在崇拜及充分宣扬上帝的话之场合领受圣餐,是没有意义的。

    【约翰加尔文】 ( 一 ) 加尔文的早年:第三位著名的改教运动领袖是加尔文(John Calvin),他于主后一五零九年生在法国一个富豪的人家。十三岁时,即被送往 巴黎大学读书。他的天分很高,但读书的时候很能安分克己,从不违犯校规。有人说:加氏读书一周,就用一天温习一周的功课;读书一年,就用一个月温习那一年的功课。他求学的恒心,由此可以表明出来。

    加氏说:「我做小孩子的时候,我的父亲决定要我学习神学。后来看见研究法律的,在各处所得的利益大些,他的计划因这盼望忽然改变了。因此我也不得不舍弃我的哲学来学习法律。我虽服从了我父的意见,想在法律上用功,只是神有不可思议的预备,引导我往别的方向走。最初我居在那倡异端的教皇势力之下,好似掉在无底坑里,不容易被拖出来。虽我年龄极轻,性情极硬,然而神忽然使我悔改,屈服我心,使变为温柔。」

    一五三一年,加氏的父亲一死,他就顺着自己的意思,研究神学。他悔改之后,立定志向,凡事要顺从神的旨意,立志做上帝的一名仆人。

    ( 二 ) 成为改教领袖与作家:加尔文在青年时代游学时,结交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朋友,其中一位是巴黎大学校长柯布。主后一五三三年,柯布发表了一篇万圣节演讲。演讲内容充满伊拉斯姆及路德的观点。由于谣传该讲稿曾经过加尔文的指导,以致他们俩人都必须逃命。趁着朋友们在前面与地方长官交谈之际,加尔文赶紧从后窗潜逃。

    接下来,是一年的漂泊。加氏从一城逃到另一城,而且必须经常化名。每到一处,就在秘密的地方教授一小群人。

    主后一五三五年,加氏的亡命生涯总算在瑞士巴塞尔得到一段喘息的日子。这期间,他把全本圣经真理作有系统的整理。于主后一五三六年春出版了他的《基督教原理》(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这本书被誉为基督教最具影响力的伟大著作,不只在改教时期,直到今日仍是如此。在写这本巨着时,加尔文仅廿六岁。

    《基督教原理》原先只是一本小册子,把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真理作个摘要,以便让人明白最近在法国活活被烧死的许多忠心圣徒所持定的信仰。(以后加尔文逐渐增大其篇幅,使它成为最详尽的基督教教义论述之一。)由于此书流传至全欧改教者手中,使这位年轻人成为新教义的领导人物。

    ( 三 ) 日内瓦结识法惹勒:《基督教原理》出版以后,加氏决定到 德国西南的司特拉斯堡(Strassburg)过平静的学者生活。但因战火阻挠,只得绕道而行,经过瑞士日内瓦,原计划只在那里停留一夜。但日内瓦改教运动的领袖 威廉法惹勒(William Farel)一得知基督教原理的作者来到,就赶去旅馆找他。法惹勒比加尔文年长二十岁,身材短小,个性强烈,两眼 炯炯发光,留着红胡须,无怪乎被称为「改教运动的伊莱贾」。

    加尔文亲自描述了那个重要夜晚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法惹勒为着福音的推展心中极其火热,竭尽所能地挽留我。当他发现我定义闭门读书,远离其它工作时,既然恳请无效,就开始求神咒诅我的退修,打破我读书的平静──如果在需要是如此急迫的情况里,我还要退休且拒绝给予帮助的话。我被这样的祈求吓着了,遂停止前行的计划。」

    法惹勒和加尔文很快就完成了日内瓦的改教运动,罗马天主教被逐出该城,是年(即主后一五三六年)五月一日人民投票表决,接纳新教统治该城,以福音为生活准则。

    ( 四 ) 在日内瓦的伟大事工:有个意大利的贵人到日内瓦,曾写信告诉他的朋友说:「我参见改革的教会很多,从没有见过像日内瓦这样好的。每逢礼拜四日,牧师和十二个长老,聚会一次。凡被人控告,言语、行为,对于神和基督教的『信经』失敬的那种信徒,一律都召来加以斥责;他们本着圣经、用仁爱、温柔的话,劝人归依真理。平时这城里很有趣味的景况,就是每天下午有人讲道。当摇铃的时候,家里铺户都关上门,街上的朋友或行人,都停止谈论他们的事业,分途到邻近的礼拜堂;由衣袋里拿出一本小书,里面写着 戴维的诗篇和诗篇的唱谱。他们的圣餐每年共有四次。举行圣餐时,牧师应有的手续,就是在发圣餐的礼拜日前一礼拜,划分全城为几部分,并跟董事部的长老从这家到那家,逐一地问信徒论这圣礼的重要,彷佛父亲教导儿子一样。又劝那没有预备好的人不领此礼。凡良心有畏惧的,就再三的安慰他,使他明白神在耶稣基督里是何等的慈悲。大小礼拜堂内,将一切的异端和拜偶像的记号除去,只剩讲台、座椅,专以洁净为要。昔日的修道士的住宅改作学校。学生所学的,除读书、习字外,也学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尤以虔敬的行为,是学生特别学的。」

    ( 五 ) 加尔文与路德的异同: 加尔文与路德在「预定论」的看法上一致。他们都相信神已在万世之前拣选了承继永生的人;两人都根据奥古斯丁及 保罗书信发挥这项教义。

    在崇拜的仪式上,加尔文与路德不同:路德尽量保留罗马天主教的崇拜仪式,只要是圣经没有禁止的事,他都保留;加尔文尽量远离罗马天主教的崇拜仪式,他只实行圣经所吩咐的事。然而他们二人均以讲道为崇拜的主要项目;二人都为会众预备诗歌本,只是路德着重圣歌,而加尔文偏重诗篇。

    在教会行政上,加尔文与路德不同:路德准许政府过问教会;加尔文不承认政府在教会中有任何权柄,他甚至使教会有权干涉政府;而且加尔文比路德更强调教会惩治。他们二人都顾念穷人,都在教会中安排执事,专做关怀贫民的工作。

    他们二人都深信「每个人都有权自己读经」。为了达到这目的,路德将圣经译成德文,加尔文将圣经译成法文;他们二人都是语言文字的专家,他们的译文对本国的文字架构有不少贡献。

    他们二人都重视教育:路德本是威登堡大学的教授,同时也讲道;加尔文本是日内瓦教会的传道人,晚年时创办了日内瓦学院,自己也成为该院教授。他们二人都强调信仰必须奠基在纯正教义上,因此,二人都为信徒写了信仰问答书(Catechism)。

    在对圣餐的看法上:加尔文与路德及 慈运理都不同。加尔文与慈运理都否认路 德「基督的身体真正临在饼和杯中」的看法;但加尔文又不同意慈运理「圣餐仅为纪念仪式」的看法;加尔文认为:「基督的灵真正临在饼和杯中,信徒凭信心领受圣餐时,真正领受了基督,不是属体的(bodily),乃是属灵的(spiritually)。」

    加尔文和路德都坚信「唯独因信称义」的道理。对路德而言,「因信称义」是教会站稳或跌倒的根据;对加尔文而言,「预定论」是教会的基础。加尔文认为教会是一切尚存与已逝的蒙拣选者之总和,环绕这蒙拣选者的外围,建立着有形的机构,其目的是为人类的一切关系而施行神的计划。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廿二14),外表的教会,当然要包括许多有名无实的基督徒,或未蒙拣选的人。

    路德强调「人的得救」;加尔文强调「神的荣耀」。

    ( 六 ) 加尔文之死:从一五四一年九月至一五六四五月,加尔文在此二十三年之中,殷勤工作,未稍间断。在这个非常活动的时期中,有三个连续的阶段,可分如下:(1)五年和平准备,一五四一年至一五四六年;(2)九年可怕的冲突,一五四六年至一五五五年;(3)九年丰收的成果,一五五五年至一五六四年。加尔文改教的影响甚大。当他在日内瓦的时候,有好些人亲到他面前,仿学他的规矩;他自己也用信函指导许多地方的教会。因此他的道理越传越广。英、荷、法、苏格兰诸国,都有人受了他的感化。一五六四年五月二十七日的晚上,加尔文鞠躬尽瘁而死,享年五十五岁。他的标志是「一只手捧着一颗火热的心」;他的座右铭是:「主啊,我心为你而献,敏捷而至诚地!」加尔文的一生,就是遵照这座右铭而活。

    早在主后一五三六年之前,法国的改教运动已因路德等人的著作赢得无数的跟从者;但唯有等到加尔文在一五三六年出版了《基督教要义》,并定居日内瓦,开始以法文依照法国人所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改教运动的理想之后,这运动纔发挥效力。加尔文比前人更会表达思想,他同时提供了确定的组织体系、清楚的教义内容、崇拜方式及教会 管理制度。

    加尔文天生是个领袖。他写完书之后,紧接着写了不少信;他与法国复原派信徒频繁的书信来往,他极其用心,以技巧的文笔,把他的观念坚定地灌输在跟从者的心中。

    没有多久,在巴黎就有了组织完善的教会;为了避免受逼迫,信徒们秘密地在私宅中举行小组聚会。到主后一五五九年,法国全地出现了无数复原派教会。据可靠统计,当时将近六分之一的法国人是复原派信徒,甚至一些重要人物也加入了改教运动。

    主后一五五九年五月,法国复原派教会在巴黎召开一次大会,议决采用「 加利亚信经」(Gallic Confession)为信仰内容。这次大会也将法国的复原教会依全国性规模组织起来;在这方面,加尔文再一次提供了组织的模板:全国被分成几个区,在特订的时间内,每个区内各教会派牧师及长老聚在一起开会;全国性大会,则由全国各教会派牧师及长老出席。过去法国的复原派信徒有时被称为 路德派,有时被称为加尔文派,直到此时,纔正式被称为历史上的名称「胡格诺派」(Huguenots)。

    主后一五三六年,当《基督教要义》一出版,法国几乎立时有了转变;但荷兰却延迟到一五五零年,纔开始感受到加尔文卓越思想的冲击,而这思想立刻赢得胜利,使路德派、慈运理派、重洗派都退到后面。以前荷兰的学生们到威登堡去就读路德的大学;现在,他们前往日内瓦就学。渐渐地,这些跟从慈运理及加尔文的复原派信徒被称为改革派(Reformed);他们与路德在圣餐的看法不同,同时认为他们将改教运动带到更高的境界。所有持改革派信仰的复原教徒都极爱、也极尊敬路德,因他勇敢地开始这项脱离罗马天主教的奋斗,但他们仍以加尔文为属灵父亲,而非路德。

    在这期间,荷兰国王 查理五世一直在逼迫复原教信徒。由于逼迫激烈,在荷兰境内无法安全开会,他们只得离开自己的国家,于主后一五七一年,前往东弗立斯兰靠近德国边界的安姆丹城(Emden),在那里举行宗教会议,在会中采用日内瓦方式制订了教会制度。借着信条、诗篇集及教会制度的采纳,完成了荷兰 改革宗教会的大部分组织,并把教会稳固地建立起来。

    像在法国和荷兰一样,加尔文在苏格兰的影响也渐渐超过了路德。这段从路德主义转向加尔文主义的过程,是借着魏 沙特(George Wishart)的影响而来,然而 诺克斯(John Knox)却成为苏格兰伟大的改教者。魏沙特于主后一五四六年被绑在柱烧死时,诺克斯曾欲保护他;他后来被捕,在狱牢住了十九个月,并被驱逐往欧洲大陆;在那里,他完全确切相信加尔文主义。主后一五五九年,诺克斯回到苏格兰后,改教运动就全面展开。诺克斯的讲道非常有能力,他的风格是直接、活泼、简明。诺克斯的讲道就像把火种投进弹药库中,每次他讲完道就必爆发捣毁偶像行动。

    主后一五六零年,苏格兰国会宣布改变宗教;以复原教取代罗马天主教而为 国教;并采纳大部分由诺克斯所写的加尔文派信条;教皇权柄及所有天主教高级职员的管辖权一概取消,并禁止举行弥撒。一五六一年,公布了「教会管理法规第一集」(First Book of Discipline)。这本法规将加尔文在日内瓦所行的教会制度应用到苏格兰全国。在每个教会中,由一位牧师及数字从会友中选出的长老组成「集会」(presbyteries),这就是苏格兰「长老教会」的开端。

    苏格兰女王 玛利亚是个顽强的天主教徒,又美貌、又残暴,在位前三年时间内,她曾为罗马天主教光复相当多失土,但后来她犯了许多错误,挽回了改教运动的命运。她的不智之举及不道德行为,不但使苏格兰陷入混乱,也使罗马天主教失去声望,以致百姓和 领袖们都倾向复原教。到主后一五七零年,苏格兰长老教会已经稳固地建立起来。两年后,诺克斯于十一月廿四日离世。

    迈克尔·塞尔维特是 西班牙人,他认为:上帝不是三位,如果那样上帝就成了三头怪物。25岁那年,他将这些惊世骇俗的思想写成书出版。新教领袖们都把他的书视为亵渎上帝的异端之物。路德、 梅兰希顿、布塞尔、茨温利、 布林格都公开予以谴责。而罗马天主教西班牙宗教审判团最高议会立即下令,要 不惜一切代价作者逮捕并带回本国,新教拒绝了他、禁了他的书,罗马教廷要把他直接送上火刑架。后来塞尔维特改名叫米歇尔·迪维兰奴夫(他出生地的城市名),隐姓埋名过了20年。

    1546-1547年,35岁的塞尔维特与加尔文通信。他先后给加尔文写了30封信,这些信的口气既骄傲又尖锐,但加尔文仍然耐心地教导他悔改,避免招来生命的危险。1553年4月,塞尔维特罗马教廷逮捕,处以火刑,但在第三天清晨四点,塞氏逃跑,城里疯狂地大肆搜捕,但未抓到他。维埃纳市法院通了了判决,火烧塞尔维特的模拟像。四个月后,塞尔维特来到日内瓦,有人认出他来,告诉了加尔文,加尔文立即通知议会将他逮捕。但是,判决塞尔维特的权力不在加尔文后里,此权力完全在日内瓦小议会手里。随后,小议会以全票判决如下:“本议会决定将你定罪,并作出如下最终判决:判处迈克尔·塞尔维特和你的所有书籍以火刑。”加尔文一听到判决,立即请求小议会将火刑改为砍头,因砍头比火刑要多一点怜悯,但小议会迅速否决了他的请求。

    1553年10月27日,塞尔维特和他的书被一起捆在火刑架上,他就这样死于火焰之中。从此以后,这个人的名字就永远与加尔文的名字连在了一起。连在一起的原因是因为火刑,但是加尔文是唯一请求对他不使用火刑的人。若是有人把处死塞尔维特之事唯独归于加尔文,这实在是出于对当时欧洲整体情况以及日内瓦当时权力运作架构的无知。正当各地成千名忠信的新教徒被火刑烧死时,难道能让亵渎的异端者逍遥法外吗?当时的法律明文规定, 神圣罗马帝国的法律上白纸黑字写明:否认三位一体的刑罚是死刑。那是一个火刑的时代,是一个人们相信审判他人关于上帝的信仰是他们的责任的时代。

    今天,在塞氏赴刑的山坡上立着一块石碑,那是多年后跟随加尔文的人们立的,上面用法文刻着下面这段文字:“我们是改教者加尔文的忠实感恩之后裔,特批判他的这一错误,这是那个时代的错。但是我们根据 宗教改革运动与福音的真正意义,相信良心的自由超乎一切,特立此碑以示和好之意。1903年10月27日”

    然而,美国著名历史普及作家亨德里克·房龙在其最重要的著作中将责任归咎于加尔文,并写道“临刑前的早上,加尔文去囚室见了塞尔维特一面,他应该‘大度一点,至少有点人性’,但他全都没有,而是争辩着,脸色铁青,大发雷霆:‘活该,烧死你这该死的!’” 故加尔文态度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

    法国著名宗教改革家、神学家 约翰·加尔文毕生的许多主张的统称,在不同的讨论中有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的神学论述习惯当中,加尔文主义的意思是指“救赎预定论”跟“救恩独作说”。加尔文支持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主张人类不能透过正义的行为获得救赎、恢复逐渐被天主教所遗弃的奥古斯丁学说“救恩独作说”、反对逐渐成为天主教神学主流的“神人合作说”,因此加尔文建立的教会命名为“归正宗”或“改革宗”。

    加尔文主义出现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归正宗的基本教义和信义宗基本相似,也承认人因信仰基督而 蒙恩称义,归正宗的主要特点是选举长老监督教务,由牧师和不受神职的长老集体管理教会,认为任何人都不得享有无限权力,并且认为教会人士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使世俗更加接近上帝的旨意。所以归正宗掌权的国家,一般教徒更重视经济、民主制度和公众教育,但多数人专政的情况也更严厉。

    归正宗注重宣讲教义,仪式都用当地语言,更强调唱赞美诗。主要支派有长老会(流行于苏格兰)、公理会(流行于 英国及美洲)等。归正宗的主要流传区域为瑞士、荷兰、苏格兰、法国、 南非、德国西南部、 比利时、澳大利亚,以及 美国和加拿大的若干地区。

    查看全部
  • 基督教发展史--护教者加尔文

    基督教发展史--护教者加尔文

    护教者加尔文加尔文的崛起

    在路德改教运动的带动下,丹麦、挪威和瑞典不久便加入了改教的阵营。这时候法国仍犹疑不决。法国的国王法兰斯一世自路德改教后的十五年,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这极可能是因为他与镇压改教运动的查理五世在统治、军事上是对敌,便任由改教运动分散查理的心力,甚至牵制他。因此,他一直不清楚地表态。而他的妹妹玛格丽特积极的支持改教运动,因此路德的思想便渐渐有很大的影响力。看来改教运动快要在法国展开了,然而在国会中的旧有势力却非常强大,改教运动受到很大的阻力,要不是法兰斯国王的调停,国会已对改革派作出严厉的迫害。法兰斯一世一直尽其所能保护发动改教运动的人,但到了主后一五二七年,他要求国会通过拨出一笔庞大的费用向查理五世赎回受胁持的儿子。国会乘机要求他准许教会镇压改教派,他不得已批准国会的要求。虽然如此,他依然尽量给改教派很多方便,在主后一五二九年甚至册立一位温柔的改教派人士为巴黎主教。到了主后一五三三年,形势却又转变了,为了取得教皇革利免七世的政zh i支持,他不得不答允教皇请他镇压改教分子的要求。然而他刚开始镇压改教派,德国就声明愿意与他签订一份对法国极有利的和约,于是他的宗教政策便又改变了;他甚至派人到德国与改革派取得神学的协议,要不是在主后一五三四年突然出现一些激烈攻击天主教的言论,大概改革派会有更多时间建立一个好的基础,这激烈的言论使法兰斯一世改变态度,决意镇压改教派。

    第二代改教领袖加尔文便是在这种不稳定的情况下成长的。加尔文生于主后一五O七年,父亲是诺阳(Noyon)主教的秘书,自幼受到极良好的教育,并于奥尔良(Orléans)大学及波格兹(Bourges)大学修读法律,精通古典文学,深受当时的人文主义影响。他起初对于宗教没有多大的兴趣,但在主后一五三二年,当他完成他的第一本古典文学注释的书后,突然在属灵上有很深的觉醒。他开始埋首研读圣经,渐渐地体认到人的罪孽及神的圣洁,也同时赞成改革派的看法。于是在改革派当中也慢慢活跃起来。改革派当时主要的思想领导者是尼弗拉(Jacques Le Fèvre, 1455-1536 A.D.),他所写的保罗书信注释影响甚大。有不少人追随尼弗拉,其中一位日后对加尔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便是法惹勒(Guillaume Farel)。法惹勒在加尔文逃命时劝他留在日内瓦帮助他改教,加尔文便这样一生留在日内瓦了。

    主后一五三三年,加尔文的一位好友柯布(Nicholas Cop)也是尼弗拉的追随者,被选为巴黎大学的校牧;在就职的演讲中,呼吁教会励行改革,恢复初期教会的模式,宣扬纯正简单的福音。这篇演说词据说是加尔文为他写的。保守派对于这种大胆的呼吁极其愤怒,将讲稿当众焚烧,并派人四出缉捕柯布和加尔文。他们只得落荒而逃。这时风声很紧,加上主后一五三四年一些极端的改革派四出派发鼓吹改革的传单,并将类似今日的大字报钉在法兰斯王的宫门上。法兰斯王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不得不镇压改革派,将几十人烧死。加尔文觉得不能在法国久留,便逃到瑞士。在逃亡中他专心研读圣经,并于主后一五三六年写成他的神学巨著《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他将这本书献给法兰斯王,希望他能清楚瞭解并支持改革派的观点。当《基督教要义》出版,加尔文随即被誉为改革派的领袖

    本来加尔文打算往瑞士的巴色定居,过着安定的生活,然而神却对他另有安排,在往巴色的路上,他路经日内瓦,打算在那里留宿一夜便继续前进。当正在日内瓦推动改教的法惹勒听到加尔文在日内瓦时便立刻到旅馆见他。法惹勒向加尔文挑战,请他留下来,助他完成改教的大业。但加尔文却推辞说自己仍未够深度,需要学习一段时间,并且说自己需要休息一段时候。法惹勒以极严厉的口吻责备他,说他像约拿一样,逃避主的呼召。他很清楚的对他说,是神呼召他留在日内瓦,假若他继续前行便是抗拒神的旨意,他一生便不得安息。最后他目不转睛的望着加尔文说:"我最后一次问你,你是否愿意听从神的呼召?……你关心你的身体需要休息,你只顾自己的兴趣,让我奉全 - 能 - 神的名向你宣告,你若抗拒祂的命令,无论你作什么,你一生都不会得到安息。"加尔文经这位属灵长者的督责,终于顺服,留在日内瓦,将一生的精力摆上,为主烧尽,从法惹勒向加尔文所讲的一番话,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改革领袖真是充满属灵的权柄,他向加尔文讲话时,就如昔日的先知一样,仿佛是代表着万军的耶和华。

    加尔文在日内瓦起初教导保罗书信,但渐渐,他觉得这类学术性的解经对广大的信徒没有多大的影响,于是便与法惹勒合力写成通俗易明的《基督教信仰纲要》,也编了一本要理问答,帮助青少年瞭解信仰。他们也致力改革崇拜的程序,将崇拜的仪式简化,讲道成为崇拜重要的项目。除了这些工作,他们也推行道德的改革,清理信徒中一些败坏的事。他们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完全圣洁的神治社会。但由于他们极其严厉,很快便引起信徒普遍的反感,认为他们过于专横,更有很多权贵人士采不合作的态度。当议会中支持他的人一个一个的失势,他们终于主后一五三八年被命令离开日内瓦。

    当加尔文离去之后,教会纪律变得松弛,而过分强调个人自由的社会风气使日内瓦濒临混乱的边缘。天主教人士便看准了这个机会,企图恢复天主教。在这危机之际,日内瓦的市民急忙召回加尔文。加尔文在主后一五四一年重回日内瓦。回到日内瓦后,加尔文首先将一些主张自由放任的宗教、政zh i领袖从省议会中除去,这样他便完全控制省议会。他觉得作为宗教领袖他不能不参与日内瓦的政zh i,因为整个日内瓦的市民是基督徒,因此,整个州便像是一个教会一样。作为日内瓦的领导,他必须按神的旨意使日内瓦整个社会变成公义、圣洁的社会。于是他与其他五位牧师及十二位长老组成一个审裁议会。负责督导日内瓦的市民实践荣耀神的圣洁生活。他管理日内瓦非常严厉,星期日不到教堂崇拜便要罚款,跳舞、赌博者会被监禁,犯奸淫的被处死,子女殴打父母的,也会被处死。

    虽然执法极其严厉,加尔文却没有独裁;相反地,他极重视民zh u精神,教会的领袖及政zh i领袖全都是市民选出来的,并且这些领袖不分等级,他们集体以民zh u方式领导平信徒及市民。这种民zh u精神渐渐在日内瓦确立起来,以后欧洲很多地方都参考这种教会制度及政zh i模式。欧洲的民zh u制度的发展与加尔文在日内瓦推行的政策有很密切的关系。

    加尔文神学简介

    加尔文神学的整个体系在他的《基督教要义》里,表达得最清楚,因此要掌握这神学体系,我们非要细心研读这本巨著不可。我们要知道,主后一五三六年写成的《基督教要义》,日后被加尔文修改好几次,最初的版本字数只有修订版的五分之一。无论如何,加尔文早期的思想与后期的思想是相当一致。

    《基督教要义》以认识神作为起点,而加尔文劈头便说,当人认识神时,他便会更深的认识自己,而当他越深的认识自己,他便不能不更深的认识神。因此,对加尔文来说,我们对神的认识与我们自己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而不是一种纯客观、抽象的知识,当人真正的认识神,他便不可能不看到自己的堕落;看到神的荣耀便反映出他自己的罪污;同时,当人真的认识神时,他就不可能不爱祂和敬畏祂,脱离现有的反叛,因此,认识神便等于接受救恩,进入神的丰盛生命之内。所以,对神的认识与救恩是分不开的。

    如何认识神呢?对加尔文来说,神在整个宇宙以至在人的心里都为祂自己留下了见证,述说祂的荣耀,整个大自然便仿佛是一个舞台,将神的荣耀、智慧、权能展示出来。在人的内心,人对神有一种自然感应(sensus deitas)。知道神的存在,这种感应是与生俱来的。

    虽然神的永能和神性如此清楚的展现出来,但人却视而不见,因为人的心眼瞎了。不单如此,当人抗拒神,背叛神后,神便任凭他们存邪辟的心。于是人内心本来有的对神的自然感应不单没有开花结果,叫人认识真神,反而叫人造出各种偶像和各式各样的宗教。如此,人便在不自觉中用敬虔的宗教表现敌挡神。在另一方面,罪性在人心里发动,叫人陷溺于情欲中,不理会天上的审判,只顾满足现今情欲的需要。因此,大自然中及人内心对神的见证反成为定人罪的指证,叫人无可推诿。那么如何才可以认识神呢?人要认识神必须透过神主动的启示。大自然中虽然充满了神的启示,但由于人的眼目昏花,便视而不见,因此,神特别透过圣经向人启示。圣经仿佛是一副有效的眼镜,叫眼目昏花的人透过它,可以看清楚事物的真相。不单如此,圣经还带着圣灵的大能改变人心,叫人听得明白神话语的真义,并愿意接纳遵从神的话语。圣经中一切的律法,先知的讲论及福音的内涵都是指向主耶稣基督的启示,神按祂自己的旨意,不用别的方法,而是定意道成肉身,丰丰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住在人的当中,将自己具体地彰显出来。神既如此定意,人除了透过基督以外,便没有其他途径认识神。而圣经的总结和中心便是基督,因此,透过圣经,我们才会认识基督。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分别,便在于基督徒在基督里认识神,我们不妨再三重复,从宇宙、从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认识到创造主神的存在;但由于罪使我们心灵的眼目昏花,我们根本视而不见,所以单单从宇宙的奇妙奥秘,人内心的感应,人是不可能认识造物主神的;唯有当人认识基督,认识救赎主神,人才可以真正认识创造主。

    人怎样可以接受由基督而来的恩典?答案是很简单的,那便是透过圣灵的工作。圣灵仿佛一位在我们心里的教师,将救赎的应许渗入我们的心内,圣灵开我们的心眼,叫我们看见天国的真理,叫我们知罪,也惧怕罪的刑罚,以致我们深切痛悔,在圣灵的感动下仰望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为我们成就的救赎。

    以上我们一直在讨论如何认识神,到底我们要认识的神是怎样的呢?加尔文在一面陈述认识神的途径时,也一面将神的本性具体的介绍出来。读《基督教要义》,我们不可能不感受到神的绝对主权在加尔文的体系中是何等重要。加尔文认识神是一位大而可畏的立法和执法者,从亘古到永远,祂的旨意就是法律,而祂的旨意是完全的,因此是永恒不变的。从亘古到永远,一切事与物的出现与运作,都在祂的计划之内。人的堕落、救赎也是祂永恒计划的一部分,加尔文称之为神圣的谕令。由此引伸,人是否得救,也是神在永世以先定下的旨意。加尔文相信神在永世以先拣选了一些人借基督得救,另一些人祂便任由他们在罪中沉沦。于是神的拣选便非常重要了。教会是一群被神拣选的人,真正的教会只由被拣选的子民组成。但那真正的教会是肉眼所不能见的(invisible Church)。而现时的教会,在被拣选的子民中也掺杂了沉沦的人。然而我们既不是神,也无从判别谁真正被拣选而谁没有;我们只有用一种仁慈的心态,接纳每一个宣认基督并遵行祂教导的人是被拣选的子民。无论教会中有多少人是没有被拣选的,只要教会保存三大特征,就是宣讲福音、圣礼及教会纪律,这教会便配称为教会了。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加尔文非常重视教会纪律,他认为教会纪律仿佛人身体内的神经一样,神经麻木了,教会便瘫痪了。因为教会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帮助个别的圣徒成圣,因此教会必须保持圣洁,为了荣耀神的名,叫神的名不会受损,也为了叫好的信徒不致受到败坏分子的影响,同时也叫那些偶然为过犯所胜的人因受纪律感到惭愧,而知罪悔改。教会中的圣礼只有两种,就是洗礼和圣餐礼。对于瞭解圣餐的意义,加尔文有他独特之处。他不赞同慈运理认为圣餐只是一种象征。圣餐中的饼和杯固然不是真的变了质,但那些饼和酒是属灵的素质,是神用来喂养我们的灵,因此,饼和酒带着属灵的能力,我们吃后、饮后,真的会领受属灵的福气。至于洗礼,同样地也不单只是一种象征。当人受洗时,人从神接受了神应许的恩典,也同时向神立约,而神则与人坚立所立的约。亦即是说,受洗是一个人与神立约的时刻,是一个极其庄严的时刻。不过所立的约,只是对于那些真正被拣选的人才有效,那些未被拣选的,立了约,也一无所有。

    至于教会的组织,加尔文认为必须要返回圣经来发现治理教会的原则,而不应按时代、环境而定。在圣经中,教会的组织纯粹是一种恩赐的配搭,教会中的牧师、长老、教师、执事,各按其职,完全没有等级之分。

    以上所谈,只是很粗略地将加尔文一些比较重要的思想描述出来。加尔文以后,追随他的人将这套思想发展成一套严密的体系,称为加尔文主义,有五大要点,这个后面再讨论。

    查看全部
  • 唐崇荣牧师创立加尔文理工学院 专业领域发挥基督精神

    加尔文理工学院官方网站截图

    由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倡议及创立的加尔文理工学院(Calv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1月17日献上创校礼拜,在印尼归正福音教会加尔文礼堂举行。唐崇荣牧师表示,学院培训基督徒在世界作光与盐,在职场上履行福音与文化的使命。

    教会肩负两大使命:“福音”与“文化”

    该院创办人及荣誉主席唐崇荣牧师表示,作为基督徒对世界应当有一定的贡献,学院的创办源于归正神学的理念。

    唐牧师认为,归正神学对教会肩负两大使命,“福音的使命”与“文化的使命”。“福音的使命”是叫人信主及来世得永生;“文化的使命”是在今世叫人认识神的道高过人一切的成就,用神的真理来批判,以及带领人一切价值系统产生出来的人文果效。

    因此,基督徒的责任是“持守真道,发扬基督教的精神”。唐牧师并指,基督徒要“用上帝的道照耀已经堕落的文化,把基督和基督的精神带进生活每个领域,以特殊启示超自然的光照耀世界;同时用神的道影响和带领世界,让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

    他呼吁基督徒在职场为主发光。生意人要在商业界代表基督的光;教授在医学界代表基督的光;社会工作者要将基督真理的精神在社会里发挥出来。唐牧师强调,当“文化使命”与“福音使命”并行,教会在世界就可以做“光”、做“盐”。

    学院为神的荣耀而立

    唐崇荣牧师之子、加尔文理工学院首任校长唐文廉认为,该学院的成立是为神的荣耀而存在,基督是高过一切万有,正如哈巴谷书2章14节所指,“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

    作为被委任的首任校长,唐文廉邀请各界为学校团队祈祷,并表示“愿立刻、真诚地将心献给主。”

    加尔文理工学院今年3月获印尼教育部批准申请,正式成为国内认可的高等教育学府,该学院以加尔文主义神学为基础,通过学术和研究培养对印尼和世界产生影响的领袖、学者及专业人士,并在其职场上关怀社会,实现基督的救赎大使命。现开办课程有生物医学科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化学和食品加工、物联网、电气工程、资讯科技和大数据分析、结构和岩土工程等。

    查看全部
  • 十六世纪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随后加尔文教派成为法国新教

    十六世纪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随后加尔文教派成为法国新教

    早在15世纪末期和16世纪初期,法国就有许多教士对教会的腐败感到不满,并且起了反抗的念头。1520年,巴黎郊区主教布里松内决心就他的教区进行改革,并且请巴黎大学教授勒菲弗尔注解新的圣经,供教士研读。也因此,勒菲弗尔在巴黎享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和路德一样。勒菲弗尔一再强调研究圣经是基督徒的首要工作。他的论调得到许多人文主义学者的响应,以及弗兰西斯一世妹妹玛格丽特的支持与保护。

    1520年以后路德教派的教义也逐渐传到了法国。起初巴黎大学斥其为异端,1523年一位路德教徒在巴黎被活活烧死。不过弗兰西斯一世并没有立即大力镇压路德教派,一方面他希望联合日耳曼新教各邦对抗查理五世,一方面他的妹妹马格丽特也劝他采取宽容的态度。于是一时之间路德教派在法国颇有斩获,尽管他们也有几次遭到残酷的镇压。

    虽然路德的理念在法国迅速的传播,可是法国的新教徒仍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一直到1536年,避难于海外的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一书,情形才有所改变。

    加尔文出生于1507年。他先后于奥尔良及布尔日大学研习法律,在大学时代他便接触了路德的学说。也因此从1533年开始他就不再是天主教徒。1534年,一群新教徒在巴黎大街小巷的告示牌,甚至王宫的大门张贴海报,诋毁教皇和主教,引发所谓“告示牌事件”。之后新教徒遭到严厉的镇压。于是加尔文就逃到巴塞,并写出版《基督教原理》一书。这本书中到处可以见到路德的影响。

    几个月之后加尔文在一次旅行中经过日内瓦,当时日内瓦刚刚摆脱了天主教和萨伏依大公的控制,在法国学者法雷尔的影响下,日内瓦市民也改信新教。不过法雷尔在当地仍然受到许多人的强烈反对。因此,当他知道加尔文来到日内瓦的时候就要求加尔文留下协助他推广新教。加尔文接受了他的邀请。

    由于法雷尔和加尔文的改革步调过于激烈,因此招致更加严重的反抗,1538年日内瓦决定将他们二人驱逐出境,于是加尔文就跑到斯特拉斯堡避难,在那里,加尔文就路德的神学观点做了几点重大的修正。例如他认为牧师不应由国家任命,而是应当由信徒共同推选,就这样,他又创立了一个新的教派,既加尔文教派。

    公元1541年,日内瓦邀请他回去,于是他便一直待在日内瓦,直到他去世为止。

    在加尔文成为日内瓦宗教领袖的同时,加尔文教派也开始向外传播。1559年加尔文在日内瓦设立一所附设高中部的神学院。成百上千的学生来到此地学习神学,以及人文主义的知识。当他们结束学业之后变到欧洲各地宣扬加尔文教派的教义。这时候路德教派的势力正因为内讧而衰弱,日内瓦变俨然成为新教的重镇。而加尔文教派的教育也传播到荷兰、匈牙利、日耳曼西部、瑞士和英格兰。1559年加尔文的学生诺克斯为绝大多数的苏格兰贵族举行改信新教的仪式。此外法国也有许多人接受加尔文教派。

    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万年因为受到天主教保守分子的影响,对新教采取严厉的镇压态度。因此,他在1545年下令屠杀普罗旺斯一地的加尔文教徒。到了亨利二世既位之后,新教徒的处境就更为不妙。在亨利二世的眼中,新教徒既是宗教异端,也是政治异己。1557年他颁发了卡皮耶尼敕令,有计划的屠杀新教徒。尽管如此,新教的势力仍然很快的传遍法国,其中,尤以城市所受的影响最大。

    当时法国有许多中产阶级和贵族改信加尔文派,其中不乏大主教和陆海军将领之类的大人物。而拿纳尔的国王和王后也都改信新教。1559年加尔文亲自为这些人举行改信加尔文教派的仪式,也就是亨利二世急着和西班牙讲和的原因之一,他的打算是集中力量对付新教的贵族。

    不过这些贵族已经决心以武力捍卫他们的信仰。一场宗教战争也就无可避免地展开。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