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中学

不列颠中学学费:

不列颠中学官网: 暂无官网

学校性质:混校

创办时间:暂无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暂无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1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击“外币兑换”

4

使用手机登录

5

填写订单信息

6

填写补充信息

7

支付-下单完成

8

到店取钞

【简介】 不列颠中学

学校名称:Britannia Secondary School

中文名称:不列颠中学

所属教育局:温哥华公立教育局

院校性质:公立

在校人数:800 人

教职工人数:100 人

学校所在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温哥华

是否招收国际生:是

学制:学年制

中国学生占比:10 %

升学率:100 %

开设年级:8,9,10,11,12

是否要求家长必须陪读:是

【专业】 不列颠中学

  • 不列颠中学相关问题

    有人知道温哥华东区的Britannia secondary school(不列颠中学)吗?查了查有人说不好

    温东是温哥华比较贫穷的一块区域,的确是挺乱的。那里的人只是穷,没素质,但是他们本身并不是坏人或犯罪分子。的是无家可归的乞丐。

    这所学校大部分都是贫穷家庭的孩子,在社交和成绩方面都低于平均水准。本人在那里做过辅导义工,建议楼主还是不要去比较好。虽然学校里有一些出色的学生,但是作为中学,总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老师和课程都还算可以,但是学生素质不高。

    查看全部
  • 什么是团建?

    团队建设是指为了实现团队绩效及产出最大化而进行的一系列结构设计及人员激励等团队优化行为。EMBA、MBA等常见经管教育均对团队建设有所关注。团队建设主要是通过自我管理的小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由一组员工组成,负责一个完整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工作。

    工作小组成员在一起工作以改进他们的操作或产品,计划和控制他们的工作并处理日常问题。他们甚至可以参与公司更广范围内的问题。团队建设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愿意探索影响工作小组发挥出色作用的核心问题。

    扩展资料

    最为常见的团建活动包括聚餐、K歌、旅游、比赛……而近期新兴起的体验式团建正在企业中流行开来。其中体育运动团建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组织的欢迎,更注重团队成员的参与性和亲历性,能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的交流。

    例如,在不少企业健身房中,员工就通过KM1930智能实景健身车的团体骑行PK实现就在“身边的”团建。在KM1930智能实景健身车的休闲模式中,员工们可以自行选择骑行路线。

    KM1930在世界范围内精选了五大主题数十条线路进行实地录制,其中包括瑞士线主题、德国线主题、青海线主题、川藏线主题和江南线主题。画面均采用超广视域,4K高清输出,还有三维数字虚拟线路,为员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骑行运动体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团队建设

    查看全部
  • 不列颠百科全书适合中学生看吗?

    只是是慢慢积累的
    不是说你看一本两本什么书 就能很有提高
    平时生活中注意广泛涉猎 碰到什么东西都往深一层多问问
    慢慢地就会积累许多知识

    另外就是广泛看书 未必是不列颠百科全书
    从我自身的经验吧 但凡是书
    只要不是黄色暴力抑或是无聊的言情小说
    我都会拿来翻翻 时间长了 就有自己的领悟
    这不是说能从一本什么书中得来
    还是说 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
    不仅是知识或者事件本身 还有它的背景后续影响等一系列的东西

    不列颠百科全书 本身是没得说
    不过 作为中学生 本身知识面较窄的情况下 看起来会很生硬
    并且 32卷的庞杂内容 你有耐心慢慢看下来么?
    就算翻一遍 你又记得多少呢?

    就是说吧 这套书 可以弄来看 自然没什么坏处
    但是如果真是想要变的博学
    还是应当从多种角度 多种渠道了解实情
    这是我多次强调的
    并且 对任何事情 都不要不求甚解 陶渊明的做法不适合一个想变得博学的人

    不知道这样说 你可明白

    查看全部
  • 不列颠中学相关资讯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小学因新冠肺炎疫情全面停课

    00:48

    当地时间3月17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宣布,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升级,全省所有中小学即日起全面停课。

    记者:李保东,报道员万斌、金勉

    编辑:肖正强

    查看全部
  • 邓小平的读书观

    邓小平在其丰富的读书实践中形成了内涵深刻、体系完备的读书观。本文主要依据《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及其他相关资料,对邓小平读书观从读书目的、读书方法、读书原则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

    读书须目的明确

    邓小平提倡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在他看来,只有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以后,才能在具体的读书实践中有自主性和自律性。邓小平认为读书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读书求知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进步;二是读书求知可以指导实践的科学开展;三是读书明理有助于明辨是非。

    (一)读书求知可以促进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邓小平认为,不仅青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读书求知,尽可能多地补充自身成长与进步所需要的知识外,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当中通过不断地读书来取得思想认识方面的进步。

    1943 年 11 月 10 日,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在总结1942 年整风运动获得了较大成效的基础上,结合整风运动目的,明确提出了党员干部唯有通过读书学习才能使自身素养得以提高的观点。他说:“大家知道,整风的目的是要以无产阶级的马列主义的思想,去克服存在于我们同志中的非无产阶级的非马列主义的思想,使我们全党思想更加统一,意志更加集中,全体同志更能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周围,一心一德地去完成中国革命的事业。自然,我们的整风运动要从每个同志自己着手。党是由许多个人集合组织起来的,个人把思想作风整好了,就可以使他担负的工作得到改进,因而党的力量也就增强了”。

    1950 年 6 月 6 日,邓小平在《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一文中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提升自身能力的角度充分重视读书学习,“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要加强对学习的领导。市委、直属党委要研究这个问题。过去所以发生许多毛病,就是因为有些同志不重视学习,陷于事务主义的泥坑,不能经常吸收新的营养。学习可以使我们向前看,可以澄清各种混乱的思想”。

    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1957 年 5 月 15 日,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为了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全体团员,就需要不断地努力读书、学习。他说:“我们要结合建设祖国的实践,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觉悟,克服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其他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我们要努力学习各种劳动的本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二)读书求知可以有效指导实践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大业百废俱举,急需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邓小平热切盼望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读书求知以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顺利开展下去。

    1978 年 12 月 13 日,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中就向全党同志发出了读书求知以利实践的伟大号召。他强调指出:“学习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从自己和人家的经验教训中学。”

    1981 年 3 月 26 日,邓小平在指导《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的过程中,也借回顾历史之机建议党员干部认真读书求知。他说:“建议中央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陈云同志说,他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受益很大。毛泽东同志亲自给他讲过三次要学哲学。他在延安的时候,把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认真读了一遍,这对他后来的工作关系极大。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论联合政府》等著作,选编一下。还要选一些马恩列斯的著作。总之,很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了。也要学点历史。”

    1980 年 9 月 8 日上午,邓小平会见了查尔斯·斯旺林率领的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董事代表团。在回应对方提出由中国方面翻译出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简编本时,邓小平说:“几乎全世界都知道你们的百科全书在学术领域享有权威性的地位,它对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用的。我们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将把你们的百科全书翻译过来,这是很好的一件事。”随后,他将这套《不列颠百科全书》转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时希望《中国大百科全书》早日出版。9 月 10 日上午,邓小平会见了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席弗兰克·吉布尼,在谈到中美双方合作出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问题时指出:“这部百科全书是非常有用的,这是知识读物。现在搞四化建设缺乏知识,应该从多方面取得知识。”

    (三)读书学习有助于明辨是非

    通过读书学习以明辨是非进而对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荒谬之论进行坚决批判,也是邓小平身体力行所倡导的读书目的。比如,对日本在 1982 年不顾历史事实修改教科书一事,邓小平主张对日本新修订教科书中的错误观点进行严厉批驳与抵制,因为后人读真实的书,才能明辨是非。

    1982 年 9 月 18 日,邓小平针对日本教科书修改问题时强调:“最近日本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温历史、教育人民的机会。这件事不仅教育了中国人民,也教育了日本人民,其实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我们的那些娃娃,那些年轻人需要上这一课。他们不大懂历史,有些历史已被忘记了。”

    1982 年 10 月 24 日上午,邓小平会见了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在涉及日本修改教科书问题时,他明确说:“我们为什么对教科书问题这么注意?因为在教科书问题上有一个教育日本后代的问题。在日本的教科书中,实际上是用军国主义的精神教育后代,这样,怎么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呢?”

    1985 年 9 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副主席弗兰克·吉布尼,并接受赠书

    读书要讲求方法

    邓小平还提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讲求科学的方法。大致而言,邓小平践行并倡导的读书方法主要包括对照读书法、读思结合法、重点掌握法、整体把握法等。

    (一)对照读书法

    在读书实践当中,对同一内容作不同版本或者不同来源渠道进行比较和对照,可以有效加深对阅读内容之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在读书方面也经常适时采用或提倡采用对照读书法。

    1960 年 3 月 25 日,邓小平在《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一文中就结合如何深入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主张要采用对照研读法,将毛泽东思想中的相关内容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相关论述作比较、对照,认为这样才能把问题说清楚。他说:“最近,有些同志提出,要以毛泽东思想为纲学习政治经济学。当然,毛泽东同志政治经济学上是有发展的,但是,讲初期的发展时期的资本主义,总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资本论》;讲帝国主义,总还是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讲社会主义,列宁和斯大林都有,毛泽东同志也有重要的发展。所以,不能只是讲以毛泽东思想为纲学习政治经济学,否则人家问你研究帝国主义以哪个著作为纲,你怎么答复?扯不清楚。当然,对于帝国主义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有发展,例如关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的论断。但是,《资本论》和《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经把关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解决了。对待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很严肃的原则性的问题,不要庸俗化,庸俗化对我们不利,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 不利。”

    1975 年 6 月 15 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就编辑整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工作明确建议使用对照研读法。他说:“目前五卷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做好毛主席讲话记录稿的整理工作。原来陈伯达整理的《论十大关系》《谈对立的统一》等六篇稿子,需要重新整理。”“其他整理稿,再对照毛主席讲话记录原稿阅读,如有必要时,也可作一些文字上的调整。还要阅读毛主席这一时期的其他著作、讲话等,有的也还可考虑编进去,如毛主席一九五七年在莫斯科会议上的讲话。”

    (二)读思结合法

    一边读书学习一边深入思考,即读思结合法,也是邓小平经常使用和提倡的读书学习方法。尤其在关于重大理论或认识问题的读书学习实践当中,邓小平尤其重视。

    1960 年 3 月,邓小平在如何科学研读、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避免将毛泽东思想“泛化、庸俗化”方面,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一定要做到读书学习与认真思考相结合。他指出:“按照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理解,一个是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保卫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个是要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回事。毛泽东思想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宝库里面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所以,不要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好像它是另外一个东西。”

    1983 年 4 月 29 日,邓小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文中结合革命道路认识问题,号召在相关读书学习实践中要重视独立思考。他认为:“任何国家的革命道路问题,都要由本国的共产党人自己去思考和解决,别国的人对情况不熟悉,指手画脚,是要犯错误的。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俄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所以,一个国家的革命要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各国共产党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找出自己的革命道路。”

    (三)重点掌握法

    在为数众多的读书学习内容中,善于抓住最为重点的内容,以尽量提升读书效率,是为重点掌握法。邓小平也经常采用和提倡使用这种读书方法。

    1975 年 9 月 27 日、10 月 4 日, 邓小平在《各方面都要整顿》一文中指出研读毛泽东思想论著、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也要注意掌握其重点和核心。邓小平强调:“毛泽东同志反对的是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劳动,并不是不要读书,而是要读得更好。毛泽东同志给少年儿童的题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

    1992 年 1 月 18 日至 2 月 21 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也强调了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要精,要作重点掌握的方法。邓小平结合自身的读书经验,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 ABC》。最近,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邓小平题写的“实事求是”

    (四)整体研读法

    在读书过程中,通过同一主题之下各式各样的资料之综合把握,吃透研读对象,即整体研读法或叫整体把握法,也是邓小平在研读、掌握重大理论问题过程中常常使用和提倡的读书方法。

    1975年9月10日,邓小平出席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讨论《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篇目的会议,他在讲话时着重强调在把握毛泽东思想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他指出:“要全面宣传毛泽东思想。现在的宣传有很大的片面性,对毛主席的思想各取所需,把毛泽东思想割裂了。只有基本路线还不够,还要有各项具体路线和政策,不然基本路线是空的。”1975年 9 月 27 日、10 月 4 日, 邓 小 平 连 续对《毛泽东选集》编辑出版工作的整体着眼点问题指出:“毛泽东思想有丰富的内容,是完整的一套,怎么能够只把‘老三篇’、‘老五篇’叫做毛泽东思想,而把毛泽东同志的其他著作都抛开呢?怎么能够抓住一两句话、一两个观点,就片面地进行宣传呢?割裂毛泽东思想这个问题,现在实际上并没有解决。……还有,毛泽东同志讲了四个现代化,还讲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是三项基本社会实践,现在却把科学实验割裂出来了,而且讲都怕讲,讲了就是罪,这怎么行呢?恐怕在相当多的领域里,都存在怎样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毛泽东思想紧密联系着各个领域的实践,紧密联系着各个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我们一定要全面地学习、宣传和实行,不能听到风就是雨。”

    1977 年 7 月 21 日, 邓 小 平 在《 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文当中,明确指出读书学习要注重整体性。邓小平强调:“我在今年四月十日致华国锋同志、叶剑英同志、党中央的信中,曾经提到,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我们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推向前进。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

    读书需遵循原则

    在提倡要明确读书目的,掌握科学读书方法之外,邓小平还强调读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读以致用。

    中国传统读书理念中就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书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相印证、结合才能使读者产生更深刻的认识。邓小平在其百年潮23读书实践中也向来注重读书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原则。

    1956 年 11 月 17 日,邓小平在《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文中就强调了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必须要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结合。邓小平说:“关于谁来决定国际古典的共产主义的原则中哪些适用于中国。十一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这样的原则,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指导我国的革命,指导我国的建设。这个原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根据过去革命中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并在第七、第八两次党代表大会上加以肯定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则,原则的运用还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1978 年 6 月 2 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广大领导干部要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握其思想灵魂,并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分析思考我国的现实问题。他指出:“我们党有很多同志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很好的,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不然,我们开会就只能讲空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邓小平在外出的专列上

    读书是邓小平坚持一生的重要实践活动。邓小平读书观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新时代学习型政党建设依然具有积极而重要的 意义。

    (作者:谢忠强,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历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武志涛,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载《百年潮》2020年第6期)

    查看全部
  • 请回答1986:记忆中的1986年

    来源:馒头说

    1

    对于很多中国老百姓而言,对1986年的印象,是从一部电视剧开始的。

    那一年的农历大年初一是2月9号,晚上,很多家庭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把频道调到了“中央一套”,静静等候——在几秒惊涛拍岸的画面后,一只猴子忽然从爆裂的石头中蹦了出来,然后响起了那时候听起来还颇为新潮的电子配乐片头曲。

    在前两年试播了几集之后,央视版的《西游记》终于在1986年的春节正式与观众见面,从第一集《猴王初问世》开始,一口气播放了11集——那时候,一共也只拍完了11集。

    这部由杨洁导演,六小龄童、徐少华、迟重瑞等演员主演的电视剧,被称为“86版西游记”。尽管那些特效画面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堪称“粗糙”,但在当时却迷倒了全中国的少年儿童乃至成人观众(大家后来才知道,整个《西游记》摄制剧组只有一台老式的300P摄像机),成为几代人眼中无法超越的经典,百看不厌。

    这部电视剧由此也创造了一系列惊人的纪录,比如收视率曾经达到过89.4%,比如迄今为止已经重播过3000多次。

    《西游记》在全国的热播,无疑也大大鼓舞了另一个正在封闭拍摄的剧组。

    5月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来到了北京南菜园西街的“大观园”——一座专门为拍一部电视剧而搭建的园林建筑,参观了《红楼梦》剧组的拍摄现场,并和主要演员合影留念。

    《红楼梦》这部电视剧,从1979年开始有人提议要拍,到1983年3月6日开始写剧本,到1984年3月完成二稿,再到无数的专家给出意见,修改,直到1986年1月才最终定稿,历时两年零两个月。

    在开拍之前,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红楼梦剧组演员学习班,参与拍摄的演员,都要集中研究原著,分析角色,还要学习琴棋书画,增强艺术修养。

    当年饰演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欧阳奋强和陈晓旭

    对现在那些只需要两、三个月就能完成一部30集电视剧拍摄的剧组而言,他们可能会有些难以理解那些前辈们的“精雕细琢”。事实上,在拍摄技术进步和拍摄流程更专业这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当时的这些剧组,尤其是拍摄“古典四大名著”的剧组,从导演到演员到工作人员,确实是有一种“使命感”的:一定要把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拍好,演好,传承好。

    这种使命感源自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一种自豪,也体现了精神上的一种追求。当时间进入到80年代中期的时候,中国人已经从“文革”的创痛中渐渐恢复了过来,“改革开放”开始加速提升大家的物质文明指数,但与此同时,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开始出现增长。

    这种增长的精神需求,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这一年的5月9日,在中国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了“1986国际和平年”的纪念演唱会。一个留着长发的25岁青年登上了舞台,抱着一把吉他,略带腼腆。但他一开口唱就震惊了全场,乃至全国:

    “我曾经问个不休,

    你何时跟我走。

    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

    在此之前,很多中国人已经习惯了字正腔圆的美声唱法,嗓音甜美的民族唱法,也开始接触到了柔肠百转的流行唱法,却第一次听到这样一种真诚又高亢的嘶吼。

    那是一个奋进的时代,也是一个转型的时代。在中国打开国门,经历剧烈社会转型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在兴奋、憧憬和忙碌时需要传统优雅的音乐作品来舒缓自己的情绪,但是,他们也需要在失落、迷惘乃至痛苦时找到一种宣泄能量的出口。

    崔健和他的《一无所有》,就这样成为了一个里程碑——从这一刻开始,摇滚音乐开始慢慢被中国的主流社会接纳和认可。

    崔健当年演唱的《一无所有》

    如果要说激情,那么1986年对于很多中国球迷来说,也留下了很多回忆。

    自1982年第一次正式转播世界杯后(1978年世界杯转播了两场),中央电视台在1986年再一次转播了第13届世界杯——墨西哥世界杯。

    在那个炎热的夏天,堪称中国资格最老的一批球迷,兴奋地围坐在那个小小的电视机前,听着宋世雄老师清脆高昂的解说,激烈讨论着各支国家队的风格、技术和打法,那一个个世界级球星的名字,如同他们少年时报梁山泊108将那般被熟练地报出:普拉蒂尼、马特乌斯、莱茵克尔……当然,还有伟大的马拉多纳。

    在那场被称为“世纪之战”的1/4决赛中,伟大的“球王”用“上帝之手”隐蔽地将球敲进了英格兰队大门。那个小动作难免让人议论纷纷,但除去这颗争议进球外,大家都公认,马拉多纳在这场比赛中的另一个进球却是无可挑剔的封神之作——从中场带球连过对方五人后破门得分。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队2比1淘汰了英格兰队,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

    这批从那时候就开始看世界杯转播的人,可以说是中国的“初代”球迷,他们在之后的每一届世界杯上都会重复自己心中最大的期望:何时能看到自己国家男足登场的身影?

    他们的这个愿望直到16年后才会实现,但在1986年,除了中国男足,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在不少体育赛场上已经可以让国内的体育迷们扬眉吐气了。

    那一年的9月,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10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以8战8胜的成绩蝉联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五连冠”从此成了中国女排的一个代名词,而“中国女排”这四个字也超越了体育本身,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只是,那一年的“五连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成了中国女排可望而不可即的巅峰,之后的中国女排开始进入低谷,直到18年后才开始迎来第二次涅槃重生。

    1986年的中国女排

    这一年,第十届亚运会在韩国的汉城(今首尔)隆重开幕。作为两年后奥运会的预演,韩国举国上下对这场亚洲运动盛会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心血,而这届亚运会也确实表现出了极高的竞技水准。

    自1982年在新德里亚运会超越日本成为亚洲“体坛霸主”之后,中国代表团在这届奥运会上遭遇了东道主韩国代表团的强力挑战——直到亚运会闭幕前一天,两个国家的金牌总数都是93枚。

    最终,中国队在男子4X100米接力中夺得金牌,才以1枚金牌的优势力压韩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榜第一——这也是韩国历史上在亚运会获得金牌数最接近中国的一次,之后他们每届获得的金牌数都在中国的一半左右。

    在那届亚运会上,无数中国观众再一次为一个帅气的体操小伙欢呼。这位23岁的体操运动员叫李宁,他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独得3金1银2铜,在这届亚运会上又包揽了个人全能、自由操和吊环三枚金牌。

    在冠军领奖台上,李宁笑得非常灿烂,而电视机前的很多中国观众也都由衷为他欢呼鼓掌。

    李宁应该不会想到,仅仅两年之后,那些为他欢呼的观众中,就会有一些人愤怒地给他寄去剪刀或绳子,劝他“自杀以谢国民”。

    在洛杉矶奥运会上的李宁

    2

    1986年,中国人民开始要适应一种新的“过日子”的方式。

    从这一年的4月开始,中央有关部门发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时制的通知”:

    每年从四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北京时间凌晨2时整,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3时;到九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再将时钟拨回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1时。

    这也就意味着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施行“夏令时”。

    “夏令时”制度的实施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在高纬度地区可以减少照明设施的使用时间,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但在低纬度地区,这样的方式却作用不大,甚至会有造成时间概念混乱的隐患。

    所以,这个制度在中国后来其实也就施行了六年,到1991年就停止了。但这种看上去比较“新奇”的制度,给人以一种奇妙的“科技感”——仿佛人类有了控制时间的能力。

    1986年夏天,上海街头

    “科技”这个词,是中国人在那些年里最憧憬、最崇拜的一个词。

    早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就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尽管要把这个“生产力”上升为“第一生产力”,还要等到1988年。但在1986年,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科技兴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这一年的3月3日,由中国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人联合提出的一份计划,被送到了中央领导人的面前。在这份报告中,这四位科学家提出:

    要全面追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制定中国高科技的发展计划。

    根据这份计划,中央形成了一个报告,全名叫做《关于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报告》,但它的简称更有名,叫做“863计划”。

    中国从上到下,“重视科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也在开始慢慢收获成果。

    这一年的2月1日,一枚“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将一颗“东方红二号”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枚卫星的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人从此告别了只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开始了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通信卫星的时代。

    换句话说,这标志着中国人已经全面掌握了运载火箭的技术。

    1986年2月1日的发射现场

    黑头发黄皮肤的华人到底搞得好科学吗?这一年,给出答案的不仅仅是火箭发射,还有诺贝尔奖。1936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的美籍华人李远哲,在1986年因为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另外两名科学家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但这一年,中国科学界也有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7月29日,有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这位科学家,叫邓稼先。

    邓稼先在临终前留下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对妻子说的:

    “苦了你了。”

    第二句是对自己说的:

    “永不后悔,死而无憾。”

    第三句是对后人的嘱托:

    “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国防部长张爱萍给这位“两弹元勋”做了一副挽联,其中写道: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

    邓稼先

    1986年对世界天文学界而言,也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这一年的4月11日前后,每76年才环绕太阳系一次的哈雷彗星,来到了距离地球大约只有6300万公里的位置——那是它能到达的离地球最近的位置。

    作为地球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在人类的历史一直是“轻轻的我走了,总是能留下一片衣袖”:有记录显示,中国人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到清宣统二年(1910年),一共对这颗彗星留下了29次记录,完全符合它的运行周期。

    下一次再见到它,要等到2062年了。

    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的光临,让人类拥有了每76年才会有一次的近距离观测和研究的机会。但如果按照中国古人的迷信说法,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又被称为“扫把星”,相传看到“扫把星”的人,不仅仅自己,周围的人也会跟着倒霉。

    抛开迷信的说法不谈,就人类的科技文明发展而言,1986年是一个无法忘怀的年份。

    这一年的1月28日上午11点39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搭载着7名航天员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点火升空——73秒后,航天飞机忽然爆出了巨大的火焰,瞬间变得四分五裂。

    远在发射中心6公里外的观众看台上,1000多名受邀前来观看的观众被突如其来的变化震惊了,很多人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甚至有一位观众对着那团烟花赞叹:

    “天!太美了!”

    但是很快大家就意识到,这是一场悲剧:价值12亿美元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了,7名航天员无一幸存。

    “挑战者”号升空爆炸时的场景

    通过后来专门成立的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发现,“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问题,最终出在右侧固态火箭推进器上面的一个O形环上。

    全世界各国都对这场悲剧感到悲伤,因为那是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史上的共同悲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破天荒地将事故新闻放到了头版醒目位置,并且还配了两张照片,这在全国引起了轰动——自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后,全国报纸都保持着国际新闻不上头版的“规矩”,连当天的《人民日报》也只是在头版右下角放了两条消息。

    当时处理头版消息的解放日报夜班编辑陈振平后来谈及此事时回忆:

    ”这和国家无关,是全人类的事。”

    当时《解放日报》的头版

    在1986年,还有一件震慑全人类的灾难发生。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苏联普里皮亚季市邻近的一家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

    这场爆炸让全世界都记住了那座电厂——那是一座核电厂,名字叫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这场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所释放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而由原子炉熔毁而漏出的辐射尘,一直飘到了1000公里之外的瑞典,有20多个欧洲国家上空都漂浮着辐射尘。

    在这场灾难中,人们记住了数万名先后去爆炸现场救火和清理的苏联消防队员、矿工、军人们,他们穿着简陋的防护服,抱着“必死”的信念飞蛾扑火一般前仆后继。同时,人们也记住了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刻意隐瞒,一路推诿,最终酿成更大灾害的苏联各级政府部门。

    1986年5月3日,在东德边界,人们在清理一辆由波兰开过来的轿车,它被怀疑已经沾染了辐射粉尘

    这场灾难给苏联带来的不仅仅是信誉和民心上的损失,也包括经济上的:

    损失统计预估为2000亿美元,是人类史上最昂贵的一场灾难。

    任何发展的背后,总要是有笔经济账的。

    3

    1986年的4月21日,钓鱼台国宾馆接见了一批特别的客人。

    这批客人有一个统一的称谓:“香港知名人士”,其中包括包玉刚、王宽诚、霍英东、李兆基。

    在听完阐述后,包玉刚表示:“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繁荣和稳定,永远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词,互为基础,互为因果。

    那一年,中国的GDP为10275.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9%,总量大概相当于美国的1/15。虽然8.9%已经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但还是引起了国内外一些专家的关注:这是继1983、1984、1985年这三年来,中国的GDP增长率首次跌破两位数。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慢慢有进入“深水区”的趋势,各种经济的问题也开始慢慢开始暴露出来。面对这些问题,中国人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魄力,耐心与决心。

    1986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

    在会上,一个消息被发布:已经连续亏损10年,负债额超过全部资产2/3的沈阳防爆器械厂,在经过一年期限的“破产警戒通告”和重整拯救无效后,宣布破产倒闭,企业拥有的价值30.2万元的固定资产,全部用来偿还债务。

    这个在今天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消息,在当时无异于平地一声惊雷:

    社会主义的企业,还会倒闭?

    在厂里宣布破产的大会上,台上的“破产厂长”石永阶哭了,他觉得不公平,台下的很多职工也哭了,也觉得不公平。在工厂门口,工人们挂起了白色花圈,纪念他们厂被永远载入史册——并不是以他们希望的那种方式: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

    好的企业要受到奖励,那坏的企业呢?这个问题,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沈阳防爆器械厂的破产,对中国的国企改革而言是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对全世界也是一个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

    日本广播电视公司驻北京记者当时发回报道的标题是这样的:

    “《中国——改革的一项重大试验》”

    美国《时代》周刊的评论是:

    “一个在西方并不罕见的现象……这一回,这种现象不是发生在底特律或里昂或曼彻斯特,而是发生在中国东北部的沈阳。

    ……

    “中国的“铁饭碗”真的要被打碎了!”

    这一年的12月2日,第18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

    三天之后,又出台了一份文件:《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这份文件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对内加快脚步,对外也在加速融入。

    在这一年4月12日,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举办外资企业,并承诺会用法律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但这一年,中国人渴望融入世界大家庭的最瞩目事件,发生在7月。

    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

    “关贸总协定”的正式称呼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于1948年1月1日开始适用。

    中国原本就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长期被排除在外。很多人当时也不会想到,1986年的这一次申请,仅仅只是一个开头。在此之后,这个被中国人称为“复关谈判”的过程持续了整整十五年,其中多少曲折,多少艰辛,直到15年后才最终圆梦——那个时候,“复关”已经变成了“入世”。

    与世界经济接轨,是1986年中国人表达出的一个强烈愿望。而在那时候,世界经济也在寻找下一个发动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这个威力巨大的助推器,应该是“互联网”。

    北京时间1986年8月25日11点11分24秒,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有一个叫吴为民的研究员,在北京710所的一台IBM-PC机上,通过卫星链接,远程登录到日内瓦CERN一台机器VXCRNA王淑琴的账户上,向位于日内瓦的Steinberger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封电子邮件要比后来大家所熟知的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要早上整整一年的时间:

    1987年9月20日,在德国学者的帮助下,王运丰教授和李澄炯博士等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向德国发了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吴为民当时发的那封电子邮件

    在1986年,没人会想到才稚嫩起步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未来会在全世界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那些将来会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人,在那一年大多都还是学生:

    那一年,广东省省重点深圳中学有一个转学过来两年的中学生,学习很用功,名字叫马化腾;

    那一年,浙江省省重点奉化中学有一个读高一的中学生,已经自己组装了一台六管收音机,名字叫丁磊;

    那一年,山西省省重点阳泉一中有一个学习成绩优秀、酷爱编程的高中生,名字叫李彦宏;

    那一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有一个大四学生毕业了,成功考取了李政道奖学金准备赴美留学,他的名字叫张朝阳,

    与这些重点大学和中学的学生相比,1986年还有一个大二的学生也开始在学校展露头角——只不过他原先的学习成绩并不出色,就读的学校也并非一流重点。他曾连续三次参加高考,总分都没有到线,但第三次高考因为英语成绩出色,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录取。

    这位成绩一般,相貌一般的大学生,在学校里读书非常刻苦,并且在这一年带着外语系学生会文艺骨干排练了一出话剧,叫《故去的亲人》,在学校汇演中大获成功。

    他的名字叫马云。

    1986年,马云和杭州师范学院的同学们合影

    等待这批年轻人的,是中国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当然,还有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

    4

    1986年5月3日,一架机号为B-198的波音货机忽然降落到广州白云机场。

    这不是中国大陆的飞机,而是由曼谷飞来的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飞机。

    当飞机在跑道上停稳之后,机长王锡爵打开机舱门走了下来,公开表示:

    “我要和家人团聚,我要求到祖国大陆定居。”

    与王锡爵一起的,还有一名副驾驶和一名机械师,另外货舱里还有100吨货物。当晚,王锡爵受到了接见。也就是在当天,中国大陆以民航局的名义致电台湾中华航空公司,阐明事件性质,邀请他们尽快派人来北京协商有关人、机、货的处理。

    香港《广角镜》杂志发表一位台湾老兵的文章:

    “30多年前,数以百万计的大陆各省人士,自愿或被迫地随国民党来台湾,多少家庭破碎,多少骨肉分离!……谁无父母子女?谁无兄弟姐妹?从少年步入中年,从中年迈向老年,这样的等待到底还要持续多久?难道只有用这种非正常方式,才能和亲人见上一面吗?”

    王锡爵(右二)在台湾时曾受蒋经国接见合影

    1986年的“华航事件”确实触动了台湾当局最敏感的一根神经:

    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当年跟随蒋介石退守台湾的国民党老兵渐入垂暮之年,他们的思乡情绪日积月累,急切盼望能回大陆与亲人团聚。

    王锡爵之所以要驾机前往大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陪伴已经高龄的父亲。台湾的“立法委员”谢学贤对此专门向台湾“行政院”提出书面质询:

    一年之后,台湾宣布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

    当然,在1986年,中国也有很多计划之内的客人

    在这一年的10月12日,迎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这是英国女王第一次访问中国。在1984年中英双方就香港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中英关系开始进入蜜月期,各项合作全面展开,而英国女王也在两年之后到访中国。

    伊丽莎白二世访华的阵仗成为了当时全世界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仅仅她和丈夫菲利普亲王要乘坐专机,还动用了有“流动王宫”之称的英国皇家游艇“大不列颠尼亚”号,连同管家、秘书、新闻媒体团、男女佣人团,还包括皇家游艇和护卫舰上的乐队、官兵和其他王室服务人员,共有600余人。

    在细节方面,英方对中方的“提醒”也可谓无微不至:觐见女王时握手用力不可太重;女王忌食油腻,喜欢清淡菜肴;女王身材不高,所献花束不可太高;女王不接受商业公司和机构馈赠的礼品,以免日后被作广告宣传之用等等。

    伊丽莎白女王游览了长城

    就在接待女王到访的一个月后,在北京的国宾馆,中国代表团和葡萄牙代表团开始了首轮会谈——关于澳门的回归问题。

    和平与统一,始终是中国人追求的两个目标。对于世界上一些其他国家来说,他们可能没有“统一”的诉求,但“和平”应该是大家共同的认知。

    1986年的世界局势,虽然“冷战”依旧,“两伊战争”的炮火还未停歇,但总体上还是和平的,只是“暗流”从来没有停止过涌动。

    这一年的2月28日,瑞典首相奥洛夫·帕尔梅在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被凶手枪杀,震惊世界。为了找到凶手,瑞典政府一度将悬赏金额提高到500万克朗,但却始终却没有查出任何结果。

    作为瑞典最著名的首相,奥洛夫·帕尔梅一度让努力在国际事务中恪守中立态度的瑞典国会非常头疼:他曾严厉谴责过苏联入侵阿富汗,也曾和越南驻瑞典大使一起上街,强烈抗议美国在越南发动的战争。

    奥洛夫·帕尔梅的纪念邮票

    关于战争的反思,一直是那些年的一个流行主题。

    1986年,一部美国的战争片横空出世,风靡全球。这部叫《野战排》的电影后来囊括了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响奖这4项奥斯卡大奖。它通过对越战战争场面的逼真描绘和对美国参战士兵的人性挖掘,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野战排》海报

    “不要再有战争”,不光是美国人的普遍愿望,其实也是全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但世界的局势发展有时确实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另一项诉求成为最迫切和最渴望的第一诉求时,“战争”往往也会被一些人拿上牌桌当做筹码——尽管那些人在年轻时可能不会认同这一点,或者,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1986年,有一个23岁的意大利裔美国小伙子从西点军校毕业了,他的毕业成绩是全班第一名,随后就参加了陆军。和当时很多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小伙子们一样,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牢牢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打击一切在他们看来是“自由世界”的敌人。

    他的名字,叫麦克·蓬佩奥。

    现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西点军校时的照片

    也是在这一年,一个42岁的德裔美国商人完成了一笔漂亮的买卖:他只花了75万美元,用了4个月就修复了纽约中央公园著名的沃尔曼溜冰场——在此之前,纽约市政府花费了6年耗费了2000万美元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他曾就读于纽约军事学院,但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少军事天赋,与之相比,他更愿意享受在谈判桌上与人讨价还价以及用各自的筹码相互博弈的快感。

    他的名字,叫唐纳德·特朗普。

    中年时期的特朗普

    当然,在1986年,世界总体还是处于一片祥和的状态——这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美国做出了和平的姿态。

    这一年的10月11日,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一幢小房子里,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和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进行了友好的会晤。

    这一年的11月5日,在中国的青岛,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莱昂斯上将率领3艘美国军舰抵达,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友好访问——这是历史上美国军舰第一次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说起来,在这一年的年初,也是中国人民海军自组建以来第一次完成出国访问。由132号导弹驱逐舰和X615油水综合补给舰组成的友好访问编队,在东海舰队司令员聂奎聚率领下,应邀赴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南亚三国访问,途经5个海区,穿越7个海峡,总航程1万多海里,历时65天。

    132号导弹驱逐舰

    正如大海里的一朵朵浪花一样,1986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千万朵浪花汇聚在一起,再配上一条拉长的时间轴,才能真正看清历史潮水的涌动方向。

    波涛汹涌,航程漫漫。周而复始,一路前行。

    查看全部
  • 上海选调行测常识40000问(第二期)!考选调的都要收藏!

    劳动积跬步,学习致千里,每天记一点,积累久了就懂很多!别犹豫了,收藏吧!

    温馨提示:上海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上海选调行测常识40000问(二)

    本期更新:61~200

    61.金星在国际上的称呼为:->维纳斯

    62.3个联合国城市->纽约、日内瓦、维也纳

    63."金屋藏娇"的典故,出自以下哪位皇帝?->汉武帝

    6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后是什么?->庄周

    65.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请问在屈原前端午节是纪念谁的?->伍子胥

    66.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请问羞花指的是谁?->杨玉环

    67.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六十是什么?->耳顺

    68.中国古代计量容量的单位是升、斗、石,其中1石=10斗;1斗=10升;那1升=10?->合

    69.中国古代重量计量单位有钱、两、斤。其中1斤=10两;1两=10钱;问1钱=10?->分

    70.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在哪两个行星之间?->金星和火星

    71.请问成吉思汗姓什么?->孛儿只斤

    72.行话"顺天易得,得壹难求",顺天、得壹指的是什么?->古钱币

    73.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规定,下列哪种贸易需要由卖方办理进口手续?->FAS

    74.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法律渊源、法的分类、法典编纂、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序

    75.下列合同中,既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的有哪些?->保管合同、委托合同、借款合同

    76.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自由大宪章

    77.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中国公民不具有选举权的情况?->未满十八周岁、被剥夺政治权利

    78.在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我国法定的民事证据种类?->证人证言、物证

    79.在我国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包括哪些?->自治州、自治县

    8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出版自由

    81.根据我国>国有独资公司属于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类?->有限责任公司

    82.世界上最长的河是:->尼罗河

    83.相声的四门基本功课是:->说 学 逗 唱

    84.蝙蝠在夜间能识别方向,是靠它的:->超声波

    85.我国彩色电视机采用的制式是:->PAL

    86.恒星是恒定不动的吗?->不是

    87.大白菜原产地是:->中国

    88.中国古代农学著作《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

    89.世界上最早发现地球磁偏角的人是:->沈括

    90.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避雷针的科学家是:->富兰克林

    91.目前,国际技术转让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计价方法是:->固定加提成结合的计价法

    92.现代田径运动兴起于哪个国家?->英国

    93.哪年国际排联决改用三色排球进行比赛?->1998年

    94.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场地是何种场地?->红土球场

    95.男子铁饼重几公斤?->2公斤

    96.印度河豚一天大约要吃几斤鱼?->5-6

    97.仰光的大金字塔塔高多少米?->140

    98.按照国际上的规定全天为多少个星座?->88

    99.我国的爱鸟周是每年几月的最后一个星期?->4月

    100.中国美术馆悬挂在正门中央的"中国美术馆"五个金字是谁题写的?->毛泽东

    101.在一年中印度有多少个大大小小的节日?->500

    102.一根绳子长48米,对折三次合为一股,现在绳长是?->6米

    103.在明崇祯帝后,出现四个王室称"南明",请问他们是谁?->鲁王、桂王、唐王、福王

    104.篮球比赛结束两队积分相同时,则举行延长赛几分钟->5

    105.篮球比赛中,错误的规则是:->球回后场---球队如已将球从后场移至前场该球队球员还能再将球移过中线运回后场

    106.谁是第一个进入NBA打球的中国人?->王治郅

    107.哪部作品是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小说?->《铸剑》

    108."涓生"和"子君"是鲁迅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幸福的家庭》

    109.小说《明天》中的女主人公是->单四嫂子

    110.哪篇文章是鲁迅早期文艺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坟》

    111.鲁迅的早期杂文集是->《且介亭杂文》

    112.谁译述的《天演论》影响了鲁迅早期进化论思想的形成?->严复

    113.美国有多少州:->56

    114.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第一任国王是->詹姆斯一世

    115.英格兰有多少个都市郡->6

    116.苏格兰有几个岛区->3

    117.夏威夷的首府是->火奴鲁鲁

    118.伊拉克的首都是->巴格达

    119.冈比亚的货币是->达拉斯

    120.埃塞俄比亚的语言是->阿姆哈拉文

    121.世界上分为几个时区->24

    122.人民币的面值有几种->13

    123.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于->今俄罗斯

    124."唐宋八大家"之首为->韩愈

    125.是拇指指甲长得快还是中指指甲长得快?->中指

    126.人的手指甲是白天长得快还是晚上长得快?->晚上

    127.开电脑时是应该先开主机电源,还是应该先开显示器电源?->应该先开显示器电源

    128.人的身高在早上和晚上是不一样的,早上的身高约比晚上的身高高3厘米左右->对

    129.太阳东边起,西边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

    130.电脑病毒是一种->计算机程序

    131.萝卜是一种中药药材吗?->是

    132.香蕉刚从树上割下来的时候是:->生的

    133.樱桃是桃子中的一种吗?->不是

    134.卫斯理的科幻小说《异人》中褚上民具有什么本领?->固体穿越固体

    135.亚洲象比非洲象的耳朵大->错

    136.世界最大的高原是以下哪一个?->巴西高原

    137.古东方奴隶制法是建立在什么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国有

    138."三北"防护林体系不包括的省区有:->青海

    139.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是->法国人

    140.电脑开机的正确方法是先开->显示器

    14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

    142.中国水资源仅占世界水资源的->8%

    143.被誉为"海上浮动机场"的是->航空母舰

    144.出现黄疸是不是一定得了肝炎?->不是

    145.可以用汽油做煤油炉的燃料吗?->不可以

    146.生物酶是一种->蛋白质

    147.在使用ADSL浏览因特网时,要不要收取电话费?->不需要

    148.北朝的四个朝代中哪个朝代统治时间最短?->齐

    149.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西汉

    150.下面那一部是老子的著作?->《尚书》

    151.《史记》是下面谁写的?->司马迁

    152.白银成的普通流通的货币是在哪个朝代?->唐

    153."商鞅变法"是哪个朝代的事件?->秦

    154.宋应星的著作是什么?->《天工开物》

    155.王安石变法不包括哪个?->税利法

    156.以下哪个朝代短暂的统一过?->西晋

    157.哺乳动物的心尖指向什么地方?->左下方

    158.中学生要保证多少小时的睡眠?->8小时

    159.我国哪个城市以冰雕著名?->哈尔滨

    160.我国哪种运输工具运量最大,最便宜?->海轮

    161."沙龙"源于哪国语言?->法国

    162.红细胞多少天更换一次?->120天

    163.东南亚以什么矿产著名?->锡和石油

    164.长江老还是黄河老?->长江

    165.坦克除顶上的出口外,另一个出口在哪?->底部

    166.原始技术最初的发明是->石器

    167.1982年宪法是我国第几部宪法->4

    168.最早创造数字的是->印度人

    169.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是->周髀算经

    170.能够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171.标志北宋诗文运动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苏轼

    172.黑洞是科学家首先从理论上进行预言的->特殊天体

    173.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什么现象->自燃

    174.相对论的提出者是->爱因斯坦

    17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十五世纪九十年代

    176.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的语言是->二进制语言

    177.人体内含有的染色体数为->23对

    178.下列金属中,属于液体的是->汞

    17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冰醋酸

    180.发明地动仪的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是->张衡

    181.作为计算机的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软件的有用性

    182.我国最早的诗歌是->弹歌

    183.第一架飞机是莱特兄弟于哪年发明的->1903

    184.千丘之国是:->卢旺达

    185.国中之国是:->梵蒂冈

    186.春分称之为:->和风、暖风

    187.喝酒碰杯起源于:->古罗马

    188.四大佛山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山西五台山

    189.长城著名三关:->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

    190.铁路轨距一般采用:->1.435米

    191.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稻、麦、豆、黍、稷

    192.贵金属指>金、银

    193.我国的牡丹之乡指:->山东菏泽

    194.《范进中举》中的范进最怕哪个人->岳父

    195.古代人称的"大虫"是什么->老虎

    196.诺基亚是哪国的公司?->挪威

    197.小说《项链》是谁的作品?->莫泊桑

    198.有中国"草原钢城"之称的是:->包头

    199."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指哪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

    200.长江沿岸的"梅雨"天气是由什么引起的?->华南准静止锋

    查看全部
  • 曾被“前浪”封杀的国家怎么赢?这不就是一本三十六计吗……

    在历史上

    先发优势国家对后发国家的打压

    并非个例

    而是一种普遍行为

    这种打压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

    主要区域在欧洲和美国

    回顾400年来西方主导的近代史

    可看到一个基本特点

    后发国家一定是在

    先发优势国家的技术封锁

    和贸易封锁中不断崛起的

    1、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一把双刃剑

    英国与法国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对老冤家。

    自1066年诺曼征服之后,两国就开始了漫长的冲突,其中还包括一场从1337年持续到1453年的战争,史称“英法百年战争”。停战后,英法之间的敌意并未消失。此后400年间,英法冲突从对领地的争夺发展到欧洲争霸,再发展到全球争霸。这是西方强国之间的第一次全方位争霸。  从地缘上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英国在欧洲都是边缘化的小国,法国则是欧洲大国。罗马帝国覆灭后,法国就已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国家,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甩掉了罗马帝国包袱的英国则“轻装上阵”,开始了全球殖民。法国在欧洲大陆征战之时,英国却绕开欧洲迈向世界,因此法国陆军力量远胜英国,但海洋力量远不如英国。  从经济基础来看,英国于18世纪开展了圈地运动,这种极端痛苦的改革让英国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升。到18世纪末,英国农民的劳动生产率翻了一番。但是转型比英国晚50年的法国,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不及英国。  为阻止法国开展革命,阻止欧洲大陆出现一个强国,英国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亲自出马,借助战争阻止法国获得海外殖民地。1744~1748年的乔治王之战(英国阻止法国在北美获得殖民地)和1756~1763年的印度之战,都以英国获胜告终。二是反复祭出自己的传家宝:大陆均势战略。为了彻底摧毁法国,1793年英国支持欧洲大陆形成了对抗法国的“反法同盟”。  但法国在拿破仑崛起之后,通过几次军事胜利深刻改变了欧洲格局。他先是率领法军于1805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击败俄奥联军,又于1806年在耶拿-奥尔施塔特战役中击溃普鲁士主力。这样,在1806年底,法国几乎成为欧洲大陆唯一的强权,拿破仑帝国步入鼎盛时期,周边的意大利、荷兰等国都逐渐受到法国的影响和控制。  此后,击败英国,再次树立法国的威信,就成了拿破仑的主要目标。  实际上,早在1798年督政府时期,拿破仑就提出了打击英国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直接入侵英国本土;第二种是进行一次切断英国和东印度之间贸易的东征,即远征埃及;第三种方案的完整形式便是之后的大陆封锁体系。然而,前两种方案都是以制海权为基本前提的,在1806年特拉法加海战中,法西联合舰队全军覆没,使得第一和第二种方案彻底失去了成功的希望,因此只能采取第三种方式。  为达到困死英国的目的,拿破仑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方式,那就是让欧洲所有大陆国家全部支持对英封锁。  1806年11月,拿破仑在柏林颁布了“大陆封锁令”,宣告对英国工商业进行一场公开的、无情的战争。他宣布,大不列颠诸岛处于被封锁状态;凡与大不列颠诸岛的一切通商以及一切通讯均禁止之;凡直接来自英国港口或英国殖民地的船舶,或曾经过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舶,一概不准进入欧洲大陆的任何口岸。这个对法国、意大利、瑞士、荷兰和莱茵同盟都具有约束力的谕旨,构成了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的基本内容。  为了绕开法国的封锁,英国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利用自己的海军力量,在全球攻击法国商船;二是采取走私的办法向欧洲大陆出售货物,哥德堡、直布罗陀、撒丁岛、西西里岛、马耳他岛都成为了英国的走私基地。  1807年和1810年,法国又颁布了《米兰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凡在大陆发现的一切英国货物,必须焚毁。  大陆封锁效果突出,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对英国而言,大陆封锁让英国经济遭受了非常沉重的打击。首先,欧洲大陆是英国货物的主要销售市场,封锁导致英国出口剧减。其次,英国的粮食进口来自欧洲大陆,遭受封锁令的英国国内粮食严重短缺,导致1810年英国出现严重饥荒,如果不是因为法国国内粮食需要倾销被迫决定向英国销售粮食,1811年拿破仑很有可能收获一场对英国的巨大胜利。第三,大陆封锁让英国于1811年提前爆发了一场持续四年多的经济危机。  对法国而言,大陆封锁确实保证了法国工业品免受英国商品的竞争,令整个欧洲大陆几乎都变成法国工业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法国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大陆封锁强调“法国高于一切”,让欧洲各国接受不平等商务条约并承担大陆封锁带来的绝大部分损失,沉重地打击了其他国家的商业。同时,由于法国工业产品不论在价格上还是在品质上竞争力都比不上英国产品,欧洲大陆走私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让欧洲大陆各国能听从法国号令,拿破仑不得不反复使用战争手段来维持这一体系,从而消耗了大量军事和政治资源,最终结果是法国体系崩溃。  1812年6月,拿破仑决定发动法俄战争,以武力征服俄国的方式强迫其参加大陆封锁,进而达到迫使英国投降的目的。但法俄战争中法国落败,意味着大陆封锁正式失败。  大陆封锁是人类进入近代史以来第一次国家对国家的经济封锁,目的是为了打击对手,防止对手超越自己。应该说这一次打击是“开创性”的,它开启了国家防备追击者的行为模式,也启发了后来者。但这一次封锁是不成熟的,它在本质上属于落后经济形态对先进经济形态的打击,无论是工业革命成就还是自由贸易方式,法国都不如英国,因此法国最终失败了。  

    2、英国阻止技术外,美国千方百计吸引移民

    1793年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走工业化道路。当时美国非常落后、百废待兴,对于国家如何崛起,美国精英层的想法是,向欧洲学习。

    英国率先进行了农业革命,随后马上开始了工业革命,因此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上半叶是全世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保持自身优势地位,防止工业技术外泄,英国政府对民众移居美国采取了大量限制措施,比如限制航船所载移民数量,明确禁止工匠尤其是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移民美洲等。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旅客法》,进一步阻止工匠和产业工人移居美国。  面对英国的限制,美国商会和制造业主千方百计地吸引英国工人,或派人到英国游说,或在英国报纸上登载招聘广告。  美国人最垂涎英国的纺织技术,当年美国最想得到的工业皇冠是阿克莱特纺纱机。  1789年,一个叫塞缪尔·斯莱特的英国纺纱人打扮成雇佣工人来到了美国。1793年,他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在美国成功复制了阿克莱特纺纱机,并开设了美国第一家全新的高技术纺织工厂。这也是美国工厂制度的开始。  仿制英国新式纺纱机成功,打响美国工业革命的第一枪,使美国的棉纺织业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  从1820年到1940年,美国出现了长达120年的移民狂潮,3350万移民从世界各地去了美国。其间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鼓励外来移民法》后,企业组团赴欧洲招聘熟练工人,时任国务卿西沃德向美国驻欧洲的外交官发出通告,要求他们把吸引欧洲移民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外交任务。  英国对美国的封锁跟法国对英国的封锁相比,力度明显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跟法国相比,美国对英国的吸引力相对较大。  当时英国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普通人很难获得发展机会。而美国没有经历教派之争,也没有经历封建时代。没有传统的封建关系,意味着底层民众的上升空间较大,因此欧洲大陆一些有抱负的平民(包括一些贵族)愿意去美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19世纪的美国是受封建势力和封建观念干扰最少的国家。在这种氛围下,美国容易出现新生产体系,新工厂也容易建立。相比之下,在英国,生产各阶段被划分得一清二楚,规则非常严格,且保守思想对生产的束缚也制约了英国人改进体制。  这种对比的结果就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1860年美国《第八届人口调查》报告显示,当年生活于美国的400万移民中,机械师共47.7万人、商人23.2万人。  移民也为美国带来了海量资金。英格兰的摩根家族、爱尔兰的梅隆家族、德意志的罗比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法兰西的杜邦家族都是例证。1839年美国共引进外资1.5亿美元,1854年达到2.22亿美元,1860年外资总额约4亿美元。这在当时都是海量的外来资本。 

    3、欧洲的科技封锁与德国的自救

    普法战争结束后,大获全胜的德意志帝国于1871年在巴黎凡尔赛宫宣告成立。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对此保持了高度警惕。虽然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在欧洲或欧洲以外不再有任何领土要求,德国的政策仅仅是维持欧洲的原状,但事实上德国却怀着既赞赏又嫉妒的心情注视着英国的殖民成就,梦想有朝一日也像英国一样开拓殖民地。德国的目标是非洲,希望在非洲建立“德国的印度”。  1884年,俾斯麦食言了,德国入侵了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喀麦隆。欧洲大陆需要再一次寻求均势。  应该说,1840年之前,德国经济同英法相比比较落后。但德国向英法学习,开启了本国的改革之路。1850~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增长。1913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850年增长了5倍。德国人口在1850年为3170万,1914年已达到6770万。1871年,德国的城市化率只有36%,1910年已达到60%。特别是农业,1900年德国生产谷物2350万吨,自给率达到83%;同年英国的谷物自给率不到40%。20世纪初,德国的肉产品自给率为95%,而英国只有55%。  1910年,德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排名已从1870年的第3位上升到第2位。英国则由1870年的第1位下降到1913年的第3位。  德国的迅速崛起打破了长期以来以英法为霸主的国际经济秩序,它们因此对德国充满了敌意。  1914年一战之前,欧洲已被划分为两大阵营:同盟国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协约国以英国、法国和俄国为主。  一战后,德国遭到了残酷的肢解。为了彻底拆解德国,欧洲对它进行了科技封锁:明确要求德国不得参加任何国际科技会议和协会,不得发表论文。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被迫展开了自救。  1919年8月,德国通过《魏玛宪法》以全方位振兴国家,特别是在教育上,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  首先,实施8年(6至14岁)义务教育,设立基础学校,废除为升中学做准备的贵族预备学校。   其次,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和学术研究,国内建立了各种类型的高等技术学校。德国大学逐渐恢复了它作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中心的地位。由于学术氛围比较宽松,1920~1935年德国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要比欧洲其他国家快得多。  第三,德国设置了宗教教育和本土国民教育,虽然后来导致了军国主义,但爱国主义让德国内部极其团结,“藏技于民”的目标初步实现。  这些也为后来德国再次崛起奠定了经济和科技基础。 

    4、扼杀之下苏联如何利用西方经济危机

    十月革命之后,老欧洲对苏联极端敌视,为了扼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者对后者进行了技术封锁,导致其难以进行工业技术革新。

    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苏联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和寻找摆脱危机出路的需求,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人才和资金,在各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929年10月,苏联政府批准了70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78%。1930年执行的104个技术援助协议中,约有84个是和美国、德国公司签订的。1929至1945年间,苏联和外国公司之间约有200个技术援助协议在执行。可以说,上世纪30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1944年6月,斯大林曾告诉美国人,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1/3是在德国、法国、英国、瑞典、意大利、捷克、丹麦、芬兰和日本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札波罗热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其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司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还有20个原有的钢铁厂也在外国的帮助下进行了技术改造。苏联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厂是30年代初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的新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  苏联除在重工业方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外,也在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领域大量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例如,苏联的棉织品生产是在德国的援助下重整旗鼓的,并由美国大通银行提供资金输入美国原棉。后来,苏联产棉集中地区土尔克斯坦和外高加索的土地灌溉工程,曾得到担任过巴拿马运河建设顾问和美国农垦局局长的著名灌溉工程师戴维斯的帮助。戴维斯早在1913年就研究过灌溉中亚细亚“饥饿草原”卡拉甘荒地的可能性,并建议俄国当局进行更深入的勘测和设计工作。1929年6月,他被邀请到莫斯科并被告知,他的计划已在进行。他留了下来,担任苏联棉花总管理局的总顾问,负责中亚细亚灌溉计划的整个工程。  除了技术,苏联还引进了大量人才。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有6800人。200名德国人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工作过。730名美国工程师和专家于不同时期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工作过。  在机遇面前,苏联也制定了很多有效措施。比如,成立了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工作;成立了阿姆托尔格公司,作为苏联在美国的常驻贸易机构,联系美国的公司、工厂组织谈判;广泛派出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出国考察和学习,1929年1月至1930年6月的18个月中,就有1000多名苏联人进入美国。  

    5、后发国家、需建立完整的自我循环体系

    回顾上述历史,可以总结出五个特点:

    第一,先发优势国家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一定会强力打压后发国家。  第二,后发国家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往往会诱发先发国家的打压,从而形成国家竞争。  第三,先发国家打压后发国家,本身就意味着其在一定程度上已开始处于下风。  第四,先发国家在防止后发国家追赶的时候,往往会遭遇一次或几次危机。  第五,后发国家在追赶的时候,需要极力保持国内稳定,并且要找到一个取代先发国家原有道路的新体系。  同时,回顾过去,还可以看到,无论先发国家最终如何选择,最后都会形成一个以意识形态为轴的“认同圈”。比如,英国在打压法国后,又跟法国一起打压德国;同样,为一起打压苏联,德国加入了英国和法国的阵营,随后美国也加入其中。后发国家要想崛起,一定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自我循环体系。

    来源:瞭望智库,原标题为《面对封锁后发国家如何突围》,原文刊于《瞭望》2020年第28期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