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学费:
上海大学官网: 暂无官网
学校性质:公立
创办时间:1994年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暂无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关注公众号
点击“外币兑换”
使用手机登录
填写订单信息
填写补充信息
支付-下单完成
到店取钞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本着一切为了学习者服务的宗旨,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国际教育中心开展的项目有中加合作办学项目、英美澳加留学预科项目、ACCA国际项目等。中心教学设施,办学理念先进,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办学资源,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旨在培养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的国际化应用人才。
多年来上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不断探索继续教育发展之路,努力办出学院特色。学院长期坚持送教到企业、送教到远郊;学院积极发展以职业为导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开展数码艺术、中外合作国际商务、财务会计等非学历教育;努力使成人高等教育走进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商学院 费用:暂无
艺术 费用:暂无
电影 费用:暂无
商学 费用:暂无
工商 费用:暂无
预科 费用:暂无
上海大学为什么有那么多院士?一些名牌大学都没有那么多
兄弟你这话很打击我啊 上海大学怎么说也是211工程 全国排名40几位的学校啊 你怎么说是野鸡大学呢?你是哪个大学的啊
院士多的一方面原因是:我们校长是钱伟长老先生 曾经的全国政协副主席 著名科学家 人脉啊 这年头人脉到处都大行其道
上海大学是211工程的,校风学术都不错,但名气始终不大,到底为什么?
的确,如果不是教育行业和上海地区的人,知道和了解上海大学的很少。但上海大学也是名人辈出,其首任校长是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著名学者费孝通是这所学校毕业的。现在的上海大学是由原上海大学复校后与其他几所院校合并组建的,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担任过该校校长。所以,仅凭这些名人,上海大学也是足够威风的。但是,个人成就不是来自读书的学校,而在于个人的天分与努力。就以上述这几位名人来说,有多少人知道于右任、瞿秋白和钱伟长就读过哪些学校,而费孝通如果当年选择去其他学校学习就不能取得成就吗?学校可能因人而成名,但人不会因为就读的学校而成名。所以不必为选择去哪所学校读书而纠结,而应当认认真真将书读好。
上海大学前几任校长
上海大学历任校长有:
王理堂、于右任、邵力子(代理校长)、王生洪、钱伟长、罗宏杰、金东寒。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所上海大学:
1、是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1922-1927),前身是1922年春,牧师王理堂创办私立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自任校长。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爆发学潮,学生成立自治会要求改组校务,欲请陈独秀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校长。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中共认为请国民党出面办学较为有利,学生自治会接受了中共的意见。经师生代表两次恳请和好友邵力子、杨杏佛等人劝说,于右任为师生代表的殷切恳求所感动,同意接受邀请,建议把校名改为“上海大学”,并亲自题写了校牌。
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正式成立,校舍为老式石库门2层楼房10余间,于右任出任校长,邵力子为副校长(当时是中共党员,1924年4月起任代理校长)。1923年,共产党人邓中夏任总务长(后改称校务长),瞿秋白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校务工作主要由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所主持。
1927年5月2日,军警借口搜查军械,闯入上大逮捕学生。5月3日,蒋介石特指令当时的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和陈群查封学校。
2、是1983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复办的上海大学。学校由校部和五个学院组成,下设文学院(原复旦大学分校)、工商管理学院(原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1986年4月改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原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1985年6月改为国际商业学院)、工学院(原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技大学分校)和美术学院(原上海市美术学校)。孟宪勤担任上海大学党委书记。
1987年,上海市教卫办主任王生洪兼任上海大学校长。
1993年3月17日,杨德广出任校长。4月,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上海大学,与文学院法律系合并成立上海大学法学院。9月,上海大学国际商学院由原上海大学商学院、国际商业学院合并成立。
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并举行成立大会,首任校长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钱伟长。
钱伟长,至2010年7月30日逝世。
罗宏杰,2012年2月-2015年7月任上海大学校长。
金东寒,2015年7月至今:任上海大学校长。
上海大学是二本吗
上海大学是一本院校。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上海大学真的那么差吗?
其实,这个叫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上大是不太好,毕竟有四大名校镇守上海,相比之下差不少
但是,比起其他外省的一些学校,还是很不错的
再说了,越是好的学校越难考的,不是嘛,还得要量力而行啊
上海大学:中国大陆“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
"上海大学?上海哪个大学?"
"就是上海大学!"
"共祝前程似锦",2020年7月3日,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的上海中心大厦为上海大学的毕业生亮灯——从19:22到20:20,寓意着上海大学从1922年到2020年的发展历史,上海中心亮灯是上海大学毕业季的一项传统。
上海大学、上海中心,同样都以"上海"这座城市来命名。有人说,上海中心代表了上海的高度,上海大学则代表了上海的气度。这不仅是对上大毕业生的一种鼓舞和激励,更是一座城市关注和重视教育的一种表态。
放眼全球,许多以城市命名的大学都在世界高校前沿,比如东京大学、伦敦大学、纽约大学等。中国也有北京大学、香港大学进入世界著名高校之列,而居于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上海大学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上,她曾跟黄埔军校并称,留下了"武有黄埔 文有上大"之美名。现如今,她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了解上海大学,最好的方式是从校史开始。
文有上大,武有黄埔
上海大学诞生于风雨如晦的年代,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学府"。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犹如茫茫黑夜里照进希望的曙光。1922年,为应对军阀混战时局,承担起救国使命,国共合作建立上海大学,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常说的"老上海大学"。这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的第一所高校,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
老上海大学发轫于闸北里弄,迁播于租界陋巷,后选址于江湾一隅。那时校舍简陋湫隘,办学经费拮据,但在中国共产党以及进步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声誉日隆,红色学府名声不胫而走,吸引四方热血青年奔赴求学。五年时间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杰出人才,留下了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李硕勋、杨尚昆、陈望道等一长串彪炳史册的名字,在当时就赢得"文有上大,武有黄埔"之美誉。经历了短暂而辉煌的五年,1927年,"四一二"事变爆发,老上海大学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
位于原西摩路(今陕西北路)的上海大学筚路蓝缕,薪火相传
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复办上海大学(简称原上海大学)。1994年5月27日,新上海大学于上海解放纪念日组建成立,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
1994年5月27日,新上海大学成立仪式在两次合并组建得到了老上海大学校友及其后代的热烈支持和响应,他们纷纷题词、致信,祝贺母校"复建""重光";党中央、国务院及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殷切希望新上海大学继承和发扬老上海大学的光荣革命传统。新上海大学首任校长、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提出:"当今世界,以城市命名的大学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佼佼者。我们上海大学的任务,就是达到这些大学的水平,并与他们并驾齐驱!"
新组建的上海大学传承创新精神,在国内最早实行"三制教育",即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在国内高校领风气之先。此外,还在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辅导员队伍聘任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垂范,为上海乃至全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贡献了上大智慧。
2016年以来,上大先后成为上海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单位、教育部"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是上海高校中仅有的两所"全国首批文明校园"之一。可以说,建设与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大学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有条不紊地实现着。
勇立潮头,全国前列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上海大学的"名校战略"轨迹明显——无论是办学水平还是社会影响,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育质量,都跻身全国高校前列。
在上大有着一支实力一流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3人。
而在教学平台方面,上大更是实力出众,现有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上海高校智库,为培育英才营造了肥沃的土壤。
依托着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平台,上大打造了一批质量上乘的课程。上海大学首创"项链模式"教学法,荣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在全国率先开设"大国方略",被誉为"中国系列"课程的开山之作。"创新中国"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上大推出的"育才大工科"——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人工智能""智能文明""人文智能""智能法理""生命智能"等名师优课,打开学生脑洞,强化人文内涵,提升中国文化自信。迄今,教学团队已上线超星尔雅同名慕课9门,出版12部配套教材。上海大学思政"红"课,被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广泛报道,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标杆。
上海大学奋力行进在发展的快车道上,发展势头迅猛:
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9个强势学科进军全国前20%,社会学、美术学2个学科获评A类,较上一轮进步显著;有35个学科入选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上榜学科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上海大学35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根据ESI 最新数据显示,上大有工程、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ESI学科排名百分位不断向前,目前工程学科已接近前1‰,一众学科正在积蓄力量,朝着世界顶尖学科行列迈进。
在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中,上大共有19个学科上榜,其中冶金工程居全球第26位。
上海大学上榜19个世界一流学科,括号内凭借着雄厚实力,上大人向来擅长为国家的重大工程贡献智慧。孙晋良院士研发的碳/碳复合材料已批量用于我国多个型号的航天运载器;无人艇团队"精海"系列无人艇已广泛用于南海巡航、东海勘测、南极科考等领域……这些上天入海的"大国重器",都闪耀着上大人的智慧之光。自新组建以来,上海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
上海大学研制的"精海2号"无人艇随"雪龙一流师资、一流学科、一流平台造就一流人才。在上大,从来不缺高水平学霸。2020届毕业生中,环化学院博士生罗磊,围绕"0-1"原始创新,成功研制人工纳米抗体,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等重要期刊;材料学院博士生王琦琨,聚焦卡脖子技术,从事氮化铝单晶生长研究,获得20多项专利,打破欧美长期垄断;管理学院硕士生谢天豪,组织团队研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第十六届"挑战杯"中勇夺特等奖;钱伟长学院本科生史雨晨,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inalist(前0.32%),还带领团队获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高校组男子国际跳棋团体和个人双料第一……
而上海大学的毕业生素以"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201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9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21%。近五年就业率均居于上海市同类高校前列。2019年全球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国内地高校排行榜中,上海大学位居16位。
进步神速,赶超985
学校的未来和学生的未来是相互成就的。如今的上大已是教育部"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中国大陆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在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上海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387位、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6位,排名赶超部分985高校。
校友是学校培养质量的投影,目前遍布世界各地的"上大人"已有30余万,其中很多人成就卓越。1987届物理系校友黄勇,是国际著名的光器件专家,其领衔研发的高双折射保椭圆光纤,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997届机自学院校友王迅,因在激光投影手机产业的杰出贡献,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近年来,上大的发展可谓越来越充满活力。除了在上海招收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外,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也选择报考上大,连续两年,报考上大研究生的人数位列全国第二。
此外,作为日益国际化的大学,近年来上大国际学历生以每年接近30%的速度递增。这些国际学生的生源遍布世界各地,超过60%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近30%来自欧美地区。上大目前与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所院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着力推进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计划,打造以"境外高水平海外交流、境内国际化校园营造"为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在上大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已超过4000人,可以说其对国外学子相当具有吸引力。上海大学对外开放与留学生的增加,在全国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已成为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身处伟大时代,立足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大学拥有大好的发展机遇。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作为中国经济之都、世界著名国际性大都市,上海的城市发展始终走在中国城市前列,目前上海正在着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全力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力推进新时代全方位对外开放。上海需要靓丽的文化和教育名片,需要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地方大学。
为对接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上大成立了长三角研究院,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示范区建设;成立临港研究院,服务上海承接国家创新战略。谋划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新举措,建立微电子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筹建生物医药研究院,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瓶颈,在上海打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地中贡献上大方案。
吴晓春团队: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工模具钢及应用"项目;工模具钢完成单项3000万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吴明红团队:通过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氧化膜的间距层,应用于受污染水体治理;宝山区6条治理河道水质指标均已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
任忠鸣团队:获"关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两机专项)第一批立项,经费3730万元。
"上大艺术流派"正在产生巨大影响,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赓续红色基因,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海这片沃土上,上海大学这所"红色学府"会发展成为地方高校建设中的标杆,成为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符的世界一流大学!
图文信息源自网络
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新鲜资讯和原创解读!
上海大学|文艺理工各有所长,办学制度非比寻常
院校类型:综合类大学
院校排名:TOP 65(校友会)、TOP 44(武书连)、TOP 16(QS)、TOP 36(US News)
院校属性:211工程 |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院校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强势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社会学、美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
学科建设:学校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
研究生院:http://gs.shu.edu.cn/
招生目录:http://yjszs.shu.edu.cn/info/1111/4931.htm
关于上大的
那些事
>>>>
“三学期”制度的新潮大学
上海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22,国共合作创建了上海大学,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可以说这是一所被誉为“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学校,但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
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
所以,严谨说来,上大的建校历史只有20余年,是在中国高校中称得上年轻的存在,也具有蓬勃的朝气。
上大与大部分高校非常显著的一个不同就是它的“三学期”制度——每一学年有秋季学期、冬季学期、春季学期共三个学期,每学期10周,学习节奏也比较快;6月中旬到7月中旬还有专门设立的实践学期,鼓励学生利用这个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将来能快速融入社会、适应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虽然对于这种学期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部分人不太习惯的状况,但其实也有它的好处,例如压缩冗长的教学环节,逼迫教师精炼教学过程,重新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和国际接轨,慢慢调整到国际比较通用的授课时段,相对方便学生的国际交流。
因为学期短,所以学生们三个学期都在选不同的课,各方面的知识收获都很大。
从上大走出的名人
目前为止上海大学走出的知名校友有很多,其中包括政治界、经济界、娱乐界方面的精英校友,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张东、杨尚昆、胡逢康等人。
除了这些政治界和经济界的精英,上海大学在文娱圈同样有知名校友。中国作家、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等杂志主编郭敬明就毕业于上大。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211大学,生源也以上海本地学生为大头,学生们平时交流也以上海话为主。当时郭敬明是班里唯一的外地生,虽然同学有时照顾他一下讲普通话,但很显然如果不会讲上海话,是不太容易融入新环境的,所以上海话也成为了郭敬明进入学校后面临的第一道坎。
他没有一味抱怨,而是非常积极的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上海话,还要求同学和他讲上海话,三个月后,他已经能讲一口“洋泾浜”(不太标准)上海话了,这对于一个四川人来说非常难得,他也顺利融入了环境。之后他也在上大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电影故事。
上大的强势学科有哪些?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是上海大学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专业,继承自上海工业大学,不可撼动的王牌专业之一。师资力量雄厚,在上海地区,上大的机械工程专业的认可度和同济可以说是相当的。就业市场的青睐程度更是高出同档次学校很多。
☆社会学:
社会学是上海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恢复社会学学科以来成立最早的系。1980年以年来,经过不断努力和完善,该系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它的研究成果为上海及其周边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培养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的前身为始建于1988年由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和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联合成立的计算机学院。该学院是在钱伟长校长亲切关怀下成立的上海市高校中第一所计算机学院。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就业前景也相当不错。
上大学子毕业去向
在年初发布的《上海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中,上大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99.21%,本科生平均月薪6935元,研究生平均月薪9543元。
从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来看,上大本科及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这三大行业。
从用人单位来看,2019年招聘上大毕业生较多的单位前三名为华为、中国电信、上汽集团。
选择国内升学的本科生去往的大学中人数最多的前三名为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
选择国(境)外留学的毕业生中,35.42%去往了QS前50名世界知名大学,录取人数前三为香港中文大学、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大学、悉尼大学。
你还想了解哪所大学呢?
或者你关心大学的哪些事呢?
上海大学是一个非常夸张的大学?本地人不待见,外地人很难考
上海大学是1所比较特殊的大学,在于:
本地人不待见,外地人很难考。
学校在本地招生计划多,外省计划较少。同时外省分数极高。
上海大学2019年录取最低分数线(全国各省)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校、华东师范大学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复办上海大学(简称原上海大学)。
1994年5月,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
学科建设
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
“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
网友评价
上海大学211重点,硬件设施很好,吃喝玩乐校园里一应俱全,学习氛围也不错啊,图书馆我觉得很棒。上海大学实行的是三学期制,这点和大部分学校不一样,挺好的。上海大学是所综合性大学,文理兼修,工科也是很不错的哦,测控自动化什么的也蛮好。
211工程高校(21世纪国家重点支持约100所高校)、一本、市重点大学、各种全国排名30几到50左右,美术学院、艺术类、工科、力学、社会学、档案学等专业的名声、实力不错,其他专业在一本中一般,专科在其他超小的校区,而且还不怎么样。因为是市属所以招的上海学生比教育部直属的大学多一些,在上海综合排名前五,一些成绩比较好的上海高中生更看重华理、东华、财大、上外,对上海大学的评价不高,美术学院除外。
郭敬明曾称上海大学为一个非常夸张的大学!
对此,各位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
十日谈|一所红色学府:上海大学(1922-1927)
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正式成立。孙中山对上海大学寄予厚望,亲任名誉校董。
上海大学(1922-1927)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一所红色大学。
1922年10月,私立东南高等师范学校因王理堂、汤石庵、陈绩武等借学敛财、携款私逃而引发学潮。学生成立自治会要求改组校务,欲请于右任担任校长。
于右任生性散淡,并不想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当时还是中共党员的邵力子屡次上门邀请,于右任只得答应先去看一看学生再定。
这一天,细雨蒙蒙,于右任轻车简从来到闸北青云路323号的青云里该校校舍,只见一百多名学生冒着细雨,任凭雨水打湿了衣衫,一动不动地站在校门口的马路上恭候未来的校长。于右任感动了:“稚子可教也!”他决心担任校长,提议学校名改为“上海大学”,请中国共产党协助办学。
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正式成立。孙中山对上海大学寄予厚望,亲任名誉校董,希望上大办成“以贯彻吾党之主张,而尽言论之职责”的革命学校,并经国民党中央党部决议由国民政府按月拨给办学经费。校务工作主要由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所主持,共产党人邓中夏任总务长(后改称校务长),瞿秋白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邓中夏在他拟定的上海大学章程中明确表示:“本大学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蔡和森、张太雷、李汉俊、恽代英、沈雁冰、任弼时、萧楚女、田汉、郑振铎、高语罕、张秋人、胡朴安、周建人、朱自清、丰子恺、章太炎、胡适、郭沫若、施存统、叶圣陶、蒋光慈等先后到校任职任教。孙中山、李大钊、廖仲恺等曾来校演讲。
学校办学条件一直较为困难,然教职用心,学生刻苦,并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24年 6月,黄埔军校创办,不少上大师生被孙中山起用南下广州在黄埔担任要职,上大还输送了很多学生投考黄埔。
11月,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为求中国之和平统一启程北上。上海大学师生闻讯积极响应。11日,上大学生会与上海各社会团体发起组织欢迎筹备处,15日参加全市60余团体的联合会议,被选为筹备欢迎孙中山抵沪的五团体之一。17日,上大师生等各界代表二千余人在码头欢迎孙中山抵沪。次日,上大师生50余人前往孙寓拜谒孙中山。上海大学师生始终拥护孙中山主张。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北京。噩耗传来,上大师生无比哀痛,停课一天,并往孙宅吊唁。
5月30日上午,上海工人、学生2000多人,分组在公共租界各马路散发反帝传单,进行讲演,揭露帝国主义枪杀顾正红、抓捕学生的罪行,反对“四提案”。租界当局大肆拘捕爱国学生,公然开枪,上海大学学生何秉彝当场重伤,后牺牲。上大成为五卅运动的策源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时称“北有五四之北大,南有五卅之上大”。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上大师生参加集会和游行示威,控诉反动派屠杀革命者的罪行……5月3日,学校被强行查封。
上海大学(1922-1927)虽仅存续数年,却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对革命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革命付出了重大牺牲,时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之誉。
上海大学的红色基因,生生不灭;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王浩嵘)
三十而已中的顾佳和钟晓芹很有可能毕业于上海大学,校园风景如画
一省一大学,我们来看看那些冠以省名的大学吧。
大门最近《三十而已》的热播让全国人民对于上海又有了新的认识。有钱、有钱、有钱,看完电视剧后最大的感觉就是上海真的是有钱人的天下,不知怎么的我一直记着剧中那个带孩子卖早点的女人,估计后面也会有她的故事吧。
大门贫富差距在上海挺明显的,所以我开始说上海大学的时候,专门去查了一下招生比例,上海大学原来是对上海地区招生,上海人占比惊人,现在的上海大学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建设大学,本生源主要来源于上海本市和浙江、江苏两省,每年录取上海市学生比例在33%左右,录取浙江省学生9%左右,录取江苏省学生7%左右,其它大多数省份录取本科人数占学校本科新生比例不足3%,所以对于这三个省外的学生来说,难度非常大。
校园风光这是每省冠名的大学的意义,毕竟当地政府扶持力度大。17年年度决算额差不多五十三个亿,18年已经六十个亿了。这什么概念,比人大略少一点,比华东师范略多一点,在985高校中都能排到中上等水平。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上大的人均科研经费甚至高于复旦和交大。不得不说上海市政府是真的舍得给钱。
伟长湖上海大学有钱所以校园建设得很漂亮,上海大学是1994年由钱伟长老先生促成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成立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不是很有名气,不过占了魔都的光,由于上海的地理位置,和上海政府的大力扶持,上海大学这几年在外省的招生分数线是年年提升啊。
校花其实上海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早有“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说法,孙中山和蔡元培都当过上海大学的校董,早在1922年10月,国共合作曾创建了上海大学,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集中众多共产党员,成为中共早期在上海一个重要活动据点,一批国共两党领导人和革命骨干曾任职、任教、就学于此。后来国民党于1927年关闭了这所学校。
体育馆现在的上海大学的建立,离不开钱伟长老校长的努力,校园里处处都有老校长的足迹。老校长认为一个大学不能没水才有了现在的伟长湖。伟长湖里的鱼通常都成群结对,几平米或是几十平米在湖面出没,有的块头堪比小型鲨鱼,都是情人桥一天到晚坐桥头的情侣给喂的。
图书馆钱老校长非常尊重女同胞,好有上海男人的绅士风度。上海大学的女士厕所是男生的2倍,这估计是全国学校里所少见的了。同样的男女分班这个制度不知道是不是老校长的主意,不过大家不要怕,据我所知好像13届是男女分班的最后一届了吧。
有人说除了上海人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土包子,说实际的我在上海也没有受到什么歧视,我倒是觉得北京人里有些人到是挺看不起外地人的。
伙食好上海大学的伙食不错,宝山区的应该是最有特色。宝山校区有六座食堂,益新、尔美、山明、水秀、吾馨、留韵,打头的字连一起就是一二三四五六。益新的饭菜实在是便宜,经济套餐,两荤两素实打实的肉和菜,汤随便喝,反正据我所知全国也没见过这么物美价廉的套餐了。尔美近女生楼姑娘多,比较小资,都盖浇饭煲之类,跟你拼桌的姑娘大多秀色可餐,让你忘记盘中餐。山明据说留学生不少,偶尔黑白黄能凑一桌,俨然联合国食堂。
学校出西门的弘基广场是很能改善一下下伙食的,弘基的餐馆一圈吃下来据说要花一年时间,靠河的则是每所大学标配的黑暗料理街。
住宿太棒了住宿情况的话。上海大学最像大学,看郑爽的电视剧里的大学,我都不相信宿舍有那么好,上海大学的宿舍就是那么好,2人间3人间4人间都有,而且有的竟然是套房有小客厅,简直是舒服的不要不要的。
上海大学的就业因为在魔都天然上是有优势的。至于男女生比例怎么说呢?在这个自由的学校里风景如画肯定都想发生些故事。但是回到开头的句子,上海贫富差距太大,怕就怕《蜗居》的故事重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