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学费:0人民币

东吴大学官网: 暂无官网

学校性质:私立

创办时间:1846年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暂无

暂无 托福要求(分)

0分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1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击“外币兑换”

4

使用手机登录

5

填写订单信息

6

填写补充信息

7

支付-下单完成

8

到店取钞

【简介】 东吴大学

十九世纪中叶以後,清廷不敌英法俄日等国侵略,被迫签下数纸不平等条约。战事连连溃败使政府及百姓丧失了信心,社会呼吁改革及学习列犟之长的声浪日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基督教会来到中国兴办教育事业。监理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是美国基督教重要差会之一,1846年成立,本部设於田纳西州。1879年起该会先後在苏州创办博习书院(Buffington Institute)、宫巷书院(Kung Hang School) ,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

1900年决议合併三书院,以宫巷书院为基础,在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扩建为大学。1900年12月制定校董会章程,推林乐知(Young J. Allen)先生(万国公报创办人)为董事长、孙乐文先生(David L. Anderson)为校长。二十世纪初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东吴大学正式诞生。

学校简介

东吴大学创办初期之二十六年,歷经三位美籍校长孙乐文(David L. Anderson)、葛赉恩(John W. Cline)及文乃史(W. B. Nance)。这个时期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於捐款及学费。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林堂、孙堂及葛堂及教职学生宿舍等设施陆续兴建完成,校园规模日趋完整。学科发展包括文、理、医学、神学及法科(在上海崑山路),另有四所附中、二十所附小、惠寒小学、吴语学校等组成完整的东吴教育体系。各学科除在学术研究上表现突出,更为社会培养无数专业人才。学校以「Unto a Full-grown Man」为校训犟调学生人格的陶冶。

五四运动期间,东吴学生筹组学生会,一般的学生社团则以学术研究、辩论及体育活动为主。东吴大学早期在三位校长的努力下,为日後校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知识份子的爱国热情,为顺应中国社会的潮流,东吴大学逐步进行中国化的过程。1926年首先废除宗教必修课程,礼拜仪式亦改为学生自由参加。继而改组校董会,三分之二的成员改由中国人担任。1927年杨永清先生当选首任中国籍校长,订「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为中文校训;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核准东吴大学在国民政府注册立案。

校歌此后十年各项校务发展成果丰硕令人瞩目。1930年时学校共有文、理及法三学院,十二个学系。在教学方面积极筹款推动学术研究、加强师资阵容提昇教学品质、推动师生以其专业服务社会。校园内主要建筑设施均在此阶段建成或动工。1930年学生人数达755人为全国基督教大学之冠。

1937年爆发抗日战争,此後八年东吴大学苏州上海两校区受战事影响,辗转迁徙各地。其间随战况发展演变,两校区或各自迁校或与他校联合办学,虽烽火连天但教学活动未曾稍息。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东吴大学师生纷纷自各地返回上海及苏州校园,展开復校的艰鉅工作。1952中共进行院系调整,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併入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併入上海财经学院;在苏州的文理学院部份学系就地移交苏南师范学院,1952年12月苏南师范学院改名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改制为苏州大学。

1949年秋大陆易帜,国民政府迁台。东吴大学在台校友倡议復校,1951年筹组董事会,於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东吴补习学校,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四科。1954年教育部以东吴补习学校办学绩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东吴大学恢復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四系并附设外国语文学系,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1957年购得士林外双溪土地七甲加上士林镇公所赠与之土地共十五甲,此时石超庸校友接任院长,积极推动建校事宜。

两年内完成第一栋教学大楼(宠惠堂)及学生活动中心。1961年全校由台北市汉口街迁到外双溪现址。至此东吴师生终於有了一个属於自己的美丽校园。在台復校的过程艰辛坎坷,卫理公会及美国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会未予支持,物质条件极其窘困。但在董事会苦心奔走,海内外校友及教会热诚捐助下,东吴依然坚守严谨校风踏实办学,为东吴学子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迁入外双溪校区後的二十年,是东吴大学在台復校後的关键成长期。历经石超庸(任期1957~1968)、桂崇基(任期1968~1969)及端木恺(任期1969~1983)三任校长。石校长任内全心致力教学水准的提昇,学生成绩採严格的淘汰率,为学校奠立稳定的根基。1969年教育部终于核准东吴大学恢復大学建制。

端木校长接任後则积极开创发展,任内增设十二个学系、七个研究所、三个博士班,图书馆、哲生楼、音乐馆及教师研究大楼等校舍相继建成,又在台北市贵阳街设城区部,并兴建两栋教学大楼。教学设施日趋完善,校区规模已然成型。爱校的热情凝聚了董事会、全体师生及校友,东吴人凭藉著坚犟的毅力走过惨澹岁月,培育英才无数,缔造了办学佳绩,也赢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东吴大学经过过去二十年的耕耘,已成为一结构完整的综合性大学。此时期的东吴大学发展为两个校区。外双溪校区位於文化风景区,安置文、外语及理三学院;城中校区位於政经文化中心,安置法、商两学院及推广部。两校区均属台北市的精华区域。东吴大学已演变成一有特色、有内涵、有制度的精緻大学。歷任校长致力於提昇学术研究能力、拓展与国际及大陆的学术交流、推行校务运作制度化,并与社区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东吴与附近中小学形成一校群彼此支援。国内各地校友会、系友会及校友总会亦相继成立。

学习环境

东吴大学位於台北市化精华动线上。外双溪校区邻近故宫博物院,山明水秀、视野清朗,文、外语、理三学院设於此;城中校区位於全国政治商业中心,设法、商两学院及推广部,两校区交通便利,附近文化及学术资源丰富,校园景緻各有特色。

為提供师生更优质的教学与研文究环境,自九十三学年度起,本校於外双溪校区,规划兴建两幢地上十层地下二层的教学研究大楼,及地下停车场一座,预计民国九十六年落成啟用。新大楼完成后,校园景观更具特色,新增楼板面积将超过教育部总量管制的范围,非但突破本校院系调整与招生的限制,更提供了开扩充裕的空间及完善新颖的设施。未来三年各项校务发展重点计画,因空间的拓展得以具体落实,全面提升教学、研究、学生活动与行政效能。

教学卓越

东吴大学创校歷史悠久传统深厚,拥有优秀且领域多元的师资,校区位於台北市精华动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本校基於以上优势,已发展成教学优良的大学。九十四学年度,申请教育部「教学卓越计画」奖励,荣获第一名。

本校「教学卓越」以强化教学成效、学生学习动机、通识课程与资讯教学、学生语文程度、学生服务学习、环境教学及国际交流為目标,并成立教学资源中心,负责整合资源,提供各项教与学的服务。

成立教学资源中心

本校於九十四学年度设立教学资源中心,有效整合与运用学校资源,创新思维,致力於提升教师教学效能、建立学生学习辅导系统、奖励教师教材媒体製作与科技教学、研发教学评鑑系统、并研究高等教育「教与学」等相关议题。

强化通识教育

本校校务发展重点以提供良好教育环境,培养具专业、通识、宏观之人才。除了各领域专攻课程外,亦特别重视共通教育的内涵与改进。九十一学年度起实施共通课程新架构,包括基本科目(国文、英文、歷史、民主、法治)、广博科目(含「人与文化」、「思维与方法」、「哲学」、「文学与艺术」、「社会与发展」、「自然与环境」、「经典选读」等范畴)、体育、军事教育及全校性选修等五类。

為提升通识教育的水準,九十三学年度起增设「东吴通识讲座」,以五识(知识、常识、见识、胆识及赏识)為内涵,规划相关课程,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蒞临授课。

师资阵容

九十四学年度本校共有429位专任教师,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為290位,佔全体专任教师67.6%,助理教授以上专任教师佔全体专任教师83.2%。近三年全校生师比均维持约26:1,优於多数同类型之私立大学。

课程规划

强调创意教学、精緻教学、小班实验、国际交流之规划,使得本校之教学活泼、多元而丰富,同学们对上课的态度由「上课吧---」改成「上课萝!!」。

创意教学

教师可以藉由多元教法的运用,配合科目属性,创造出深具教学效果的教材及教法;学生亦可有多种方式进行与科目领域教学有关的研究、创作、演示等活动,进而提升课堂多元性、增加课堂中师生互动机会与刺激学生思考,达到创意激发的目的。

精緻教学

目的在於精緻化教学过程,除了多元化、创意化的创意教学设计,充实授课内容之外,对於学生的补救教学亦是重要关键。為加强学生学习效果,补救教学的设计包括基础科目於固定节数后之课后教学或期中考后的补救教学、实验科目的加强教学、读书小组的运用、合作学习小组之建立等,均可达到精緻化教学的目的。

小班实验:

推动大学部实验课程以二十人一组的小班实验上课方式,配合助教一名与任课教师一名,实际上课生师比达到10:1,并充分提供实验器材供学生操作。

国际交流

与国外知名学府订定教学资源分享与学术研究合作协议、举办国际与两岸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交换教授并参与跨国研究计画,促进在校生国际交换学生计画,并且推动国际学生来台就读进修,鼓励教师英文讲授课程,增加原文教材选择,在制度方面与国外大学合授课程或学位等措施,达到提升东吴大学学生国际观与竞争力的目标。

图书资源

两校区图书馆皆设有中西文书库、阅览室、参考室、期刊室、学报区及非书资料室。藏书以文、史、哲、法律、商学及日本语文最為丰富,现有图书逾700,000册,非书资料130,000件,中外文期刊2,700种,电子书刊逾10,000种以及电子资料库90种。

本校图书馆各类图书资源丰富,平均每位学生可拥有之图书册数,居私立大学之冠;开放时间一星期88小时;编目、流通、馆藏目录查询及资料检索等全面电脑化,并提供各类型馆藏资料库查询、馆际合作服务;开设「图书资讯利用」课程;编印《图书馆馆讯》,编製各种读者利用指南,以及举办馆藏电子资料库使用讲习等各类型图书资讯推广活动。各项便利的读者服务,有利师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课外资源

大学生应如何安排大学生活,才能受益无穷?在东吴成功的大学生活,除了专注於课堂上的专业教育,教室以外多元化的学习与服务经验,更是学生做人处事、适应社会的成败关键。本校秉持著东吴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强调全人教育的精神与理念,以品格教育与服务学习為出发点,在校园生活中提供繽纷多元的参与机会与完备充实的学生服务。

网路资源

為实践「电子化校园」的愿景,让全校师生同仁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设备」(anywhere, any time, any device)上网,本校积极进行无线网路的佈点建置。九十四学年度涵盖范围包括教室、研讨室、会议厅、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图书馆亦於流通服务台提供无线网路卡借用服务,使读者充分享受无线上网环境。

外语自学资源

本校设有外语自学室,以鼓励本校学生自动、自发、自主地接触外语学习资源,自我订定自学计画并持续进行,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藉以提升外语能力。除语言学习教材外,亦提供全真资源,如外文报刊杂誌、有声书、电影以及其他非语言学习类的影片。此外,在外语自学室及语言教室皆能收视卫星频道,供学习者即时观赏传自英、日、德、法、西、义等国之电视节目,节目内容包含新闻性、知识性及育乐性。藉由建构最佳的外语学习环境,辅以多元化、现代化与国际化之学习素材,教师与学生在校园中,即可轻鬆与国际接轨。

推广教育

因应终身学习的时代潮流,本校秉持学术专业服务社会,开设多样且有深度的课程。藉由优质的教学资源,及地利之便,提供社会人士再进修的绝佳选择。推广教育包括学分班、非学分班及各项委训班。学分班分為证照学分班、学士学分班及硕士学分班。非学分班则开设数位人才学苑、企贸经常班、新人力资源趋势认证班、文化经常班、语文经常班、双溪学苑…等专业课程。另於寒暑假举办夏令营、寒令营、海外游学留学…等活动。

游艺广场

為推广艺文风气,本校城中校区设有游艺广场,内设有展览厅、小舞台、教师教谊厅与咖啡厅。除了校内师生,亦对外开放参观。透过各项动静态之展演活动,提升大眾对美的认知与体验及对多元文化的关怀。东吴游艺广场啟用后,已成為臺北市城中的另一重要艺文园地。

钱穆故居

自九十一年起,本校接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经营管理毗邻外双溪校区之钱穆故居。钱穆先生在文史哲等领域皆有创见,影响近代学术甚鉅,為发扬大师精神,本校经营重点除文物保存、展示外,并举办各项文史哲讲座、学术研讨会,推展社会教育,发挥社教功能。

林语堂故居

本校经营「钱穆故居」绩效卓越,故再次受到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自九十四年起承接「林语堂故居」。透过本校丰富的学术资源,传承林语堂先生的文学成就及大师风范,提高国人对中西文化交流及华美文学研究之兴趣。

声誉榜:

东吴大学秉持為教育而办学的理念,以踏实严谨的办学精神,為国家社会培育人才无数。复校五十餘年来毕业校友近九万人,服务社会各界。歷年来本校新生註册率皆维持在96%以上。本校近三年「大一新生选填校系看法」问卷调查结果,新生选择进入东吴就读之因素以「学校声誉」排名第一。显示本校务实的校风及卓越的办学绩效,普受家长及考生之肯定。

展望

公元二千年东吴庆祝建校一百年,展望未来东吴大学仍将秉持「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以「教育而得天下之英才」的办学理念,培育「朴实热诚坚毅 专业通识宏观」的青年学子。不仅要维护学校作为人才培育的胜境,更在新世纪致力发展成为学术研究的清源。

相关知识

建国前,中国共有14所教会大学,分别是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华中大学、金陵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湘雅医科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沪江大学、岭南大学、协和大学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教会大学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们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专业】 东吴大学

  • 东吴大学相关问题

    东吴大学怎么样

    学校在往台北故宫的路上很小的一个学校主要以文理科 为主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 林语堂 以前有在这学校教过书还有他的专有的历史文物遗迹学校虽然小 活动 以及一些运动设备 也都是有的去的那天 他们学生正好在课间办一个学生活动可热闹了台湾学生 玩起来 比我们疯狂太多了 呵呵东吴大学 还在大陆时 叫做 苏州大学目前是台湾文科学校里 排名第2名的学校

    查看全部
  • 请问下台湾东吴大学综合排名怎么样啊?听说是私立大学,会计专业和其他公立大学相比哪个更好一点?

    你好.东吴大学是属於私立大学中商学最好的学校之一,可相当於大陆的211以上.该校有两个校区,一个是位於士林的外双溪主校区,另一个则是位於中正区的城中法商学院校区,会计专业是在城中校区,东吴的会计学当然算是很不错,与另一所私立的文科名校辅仁大学差距不大.与其他国立学校相比,除非是台湾的国立中字辈大学以上的学校,不然在商学方面一般的国立学校都不会比东吴大学好.而城中校区位於台湾总统府附近,周边有北一女中、西门町商圈、重庆南路的书局街,生活上算是蛮便利的,且城中校区因地处台北市的西区,在生活开销上会比东区低一些,西门町及台北火车站一带都有很便宜的平价美食.交通方面大概走路五分钟就有西门捷运(地铁)站,也算是十分方便.至於学习方面应该都算还好,商学再如何艰涩也不会比工学专业来的困难,因此若你平时都不逃课,课後也有花点时间复习,相信东吴的课业是不会太难的.

    以下转贴个人在百度空间博客所写的概况:
    东吴大学:有两个校区,城中校区位於台北市中正区,法、商学院集中在此,外双溪校区在台北市士林区,为校本部.东吴也是在大陆时期就有的学校,与大陆的蘇州大学系出同源, 两校之间常有交流.是一所教会型大学,也是老牌私立大学,法学一向是最突出,在私立大学中可说是最佳,甚至名列全台三名上下.法学分数可略赢高雄大学,只差中正大学一些.整体专业性质偏向文法商理,文商稍微比辅仁差一些,理学专业最弱,分数只略赢国立的台东,私立的静宜、文化.也算是文科生心目中最好的私立大学之一.

    建议也可去台湾交换生论坛网站,裏头定有曾去过东吴大学的交换生,我转贴网址常会无法显示,因此有兴趣请你自己找看看吧.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查看全部
  • 东吴大学交换生

    东吴的话,学校嘛一般般,但是在台北啊,比什么高雄屏东花莲之类的学校要好多了~ 花费的话,不知道你们学校和东吴之间有没有学费互勉协议,一般情况是学费交给自己学校这边,住宿费有可能交给学校有可能交给东吴~ 台湾的生活费比较贵,基本上一个月2000人民币吧,还不算你到处玩儿。我2010到2011在政大和文大交换了两个学期,身边去东吴的同学考试得分都很高~ 应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查看全部
  • 苏州大学的经济学系好还是台湾的东吴大学经济学系好

    无论是2013年的两岸四地(中台港澳)百强大学排名还是2014年英国QS亚洲大学排名都显示蘇州大学略优於东吴大学.

     

    2013年两岸四地百强大学排名,蘇州大学位列第88名,东吴大学则不见踪影.

     

    2014年英国QS亚洲大学排名,蘇州大学为亚洲第191-200名,东吴大学为251-300名.

    台湾排名
    亚洲排名 台湾排名
          21        1  国立台湾大学
          29        2  国立交通大学
          33        3  国立清华大学
          36        4  国立成功大学
          46        5  台北医学大学
          49        6  国立阳明大学
          51        7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59        8  国立中央大学
          73        9  国立中山大学
          75       10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81       11  长庚大学
          89       12  国立中兴大学
         119       13  国立政治大学
         123       14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151~160       15  逢甲大学
     171~180       16  国立中正大学
     191~200       17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
     201~250       18  辅仁大学
     201~250       18  元智大学
     251~300       20  中原大学
     251~300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
     251~300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
     251~300           国立东华大学
     251~300           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
     251~300           国立台北大学
     251~300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251~300           东吴大学
     251~300           东海大学

     

    中国院校排名
    8   北大
    14  清华
    22  复旦
    25  中国科大
    26  南京
    28  上海交大
    31  浙大
    42  北京师大
    50  南开
    54  中山
    57  西安交大
    63  武汉
    65  同济
    72  上海
    77  哈工大
    78  中国人大
    79  北京航空航天、北京理工
    84  东南
    85  厦门
    93  天津
    99  华东理工
    102 华中科大
    103 中国农业
    105 吉林
    106 山东
    108 华东师大
    109 北京交大
    111 川大
    118 北京工业
    125 大连理工
    133 北京科大
    136 兰州
    139 中南
    150 北京外语
    151-160 东华、国防科学技术
    161-170 西北工业、华南理工
    171-180 湖南
    181-190 北京化工、电子科大
    191-200 北京中医药、重庆、南京农业、上海师大、蘇州
    201-250 北京邮电、中国药科、哈工程、华中农业、南京航空航天、南京理工、东北师大、东北、中国海洋、陕西师大、上海外国语、上海财经、华南师大、云南
    251-300 中国地质、中国矿业、中国石油、福州、河海、华中师大、南京师大、华北电力、西北农林科技、对外经济贸易、西安电子科大、郑州


    澳门院校排名
    201-250 澳门

     

    港校排名
    3   港大
    5   香港科大
    6   香港中大
    11  香港城市
    27  香港理工
    45  香港浸会
    128 岭南

    查看全部
  • 台湾东吴大学如何?

    东吴大学是台湾一所顶尖的私立老牌普通大学,专业以文学、法学、商学为主,也有理学专业.此校以法学为最佳。中国第一所私立西制大学.

    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始建时在苏州。于1900年由基督教监理会在中国苏州创办,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1951年先在台湾设立东吴补习学校。54年奉教育部核准恢复东吴大学法学院,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现今已是台湾重点实力高校。

    源远: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清廷不敌英法俄日等国侵略,被迫签下数纸不平等条约。战事连连溃败使政府及百姓丧失了信心,社会呼吁改革及学习列强之长的声浪日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基督教会来到中国兴办教育事业。监理会(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是美国基督教重要差会之一,1846年成立,本部设于田纳西州。1879年起该会先后在苏州创办博习书院(Buffington Institute)、宫巷书院(Kung Hang School) ,在上海创办中西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

    1900年决议合并三书院

    以宫巷书院为基础,在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扩建为大学。1900年12月制定校董会章程,推林乐知(Young J. Allen)先生(万国公报创办人)为董事长、孙乐文先生(David L. Anderson)为校长。二十世纪初中国第一所民办大学东吴大学正式诞生。

    东吴大学创办初期之二十六年,历经三位美籍校长孙乐文(David L. Anderson)、葛赉恩(John W. Cline)及文乃史(W. B. Nance)。这个时期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捐款及学费。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林堂、孙堂及葛堂及教职学生宿舍等设施陆续兴建完成,校园规模日趋完整。学科发展包括文、理、医学、神学及法科(在上海昆山路),另有四所附中、二十所附小、惠寒小学、吴语学校等组成完整的东吴教育体系。各学科除在学术研究上表现突出,更为社会培养无数专业人才。学校以“Unto a Full-grown Man”为校训强调学生人格的陶冶。

    1915年,以东吴大学为本,于上海创设“东吴大学法学院”。学院教学突出"英美法"内容,专以讲授“比较法”为主,其科学的培养目标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使东吴大学的法学教育在当时饮誉海内外,时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称。

    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为顺应中国社会的潮流,东吴大学逐步进行中国化的过程。1926年首先废除宗教必修课程,礼拜仪式亦改为学生自由参加。继而改组校董校旗会,三分之二的成员改由中国人担任。1927年杨永清先生当选首任中国籍校长,订“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中文校训;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核准东吴大学在国民政府注册立案。

    建国前,中国共有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分别是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齐鲁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cheeloo)、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之江大学Hangchou Christian College、华西协和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华中大学Huachung University、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福建协和大学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华南女子文理学院Hwa Nan College、金陵女子文理学院Ginling College、沪江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等。

    虽然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因为它在体制、机构、计划、课程、方法乃至规章制度诸多方面,更为直接地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模式,从而在教校歌育界和社会上产生颇为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教会大学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们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东吴大学在台校友倡议复校,1951年筹组董事会,于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东东吴大学吴补习学校,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四科。1954年台湾当局“教育部”以东吴补习学校办学绩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台湾东吴大学恢复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四系并附设外国语文学系,为台湾地区第一所私立大学。1957年购得士林外双溪土地七甲加上士林镇公所赠与之土地共十五甲,此时石超庸校友接任院长,积极推动建校事宜。

    两年内完成第一栋教学大楼(宠惠堂)及学生活动中心。1961年全校由台北市汉口街迁到外双溪现址。至此东吴师生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校园。在台复校的过程艰辛坎坷,卫理公会及美国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会未予支持,物质条件极其窘困。但在董事会苦心奔走,海内外校友及教会热诚捐助下,东吴依然坚守严谨校风踏实办学,为东吴学子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1969年“教育部”终于核准东吴大学恢复大学建制。

    引证文献:

    东吴大学的起源──上海中西书院简论    胡卫清

    查看全部
  • 东吴大学相关资讯

    苏州大学-苏州民国建筑(东吴大学)

    东吴大学是现在苏州大学的前身,东吴大学以清末民初欧式建筑而闻名,由美国人创立的、江南地区著名的大学之一。东吴大学旧址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清同治十年,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在苏州设立存养书院,光绪二十七年,建立东吴大学堂,也称东吴大书院,是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早期教会大学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东吴大学。1952年10月,东吴大学改组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6月,改称苏州大学。东吴大学旧址占地约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1万平方米。

    校门朝向北方,不知道为何意,门额上书“东吴大学”。校门前一对石狮子,为旧物。校门背面刻有校训,东吴大学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该校训为第一任华人校长杨永清,在原英文校训的意译“法古今之完人”上,增添而来。原来字迹为,1923年1月孙中山先生书写,现在的已不是当年的原字。横额上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九五一级赠刻”。

    校门外有一个西式亭子——“陶然亭”,应该也为当年原物,亭子顶端分指示四个方向。东吴大学总平面,呈纵长方形,以钟楼为中心,钟楼又称“林堂”,建于光绪二十九年。主要建筑分布在钟楼前面草坪操场的北、西、东三面。现存14组欧式建筑,建筑各具风格,有欧洲古典式,有中世纪城堡式,有美国教堂式,至今保持原貌,十分珍贵。

    东吴大学校歌:葑溪之西,胥江之东,广厦万间崇。凭栏四望,虎丘金鸡,一例眼球笼。东吴东吴,人中鸾凤,世界同推重。山负海涵,春华秋实,声教暨寰中。皇皇母校,共被光荣,羡我羽毛丰。同门兄弟,暮云春树,记取古吴东。东吴东吴,人中鸾凤,世界同推重。山负海涵,春华秋实,声教暨寰中。天涯兄弟,一旦相逢,话旧故乡同。相期努力,敬教劝学,分校遍西东。东吴东吴,人中鸾凤,世界同推重。山负海涵,春华秋实,声教暨寰中。

    孙乐文(1850.2-1911.3),原名David Laurence Anderson,美国人,东吴大学首任校长。

    孙乐文先生于1850年2月4日出生于美国南卡罗纳州的Summerville,1882 年,孙乐文受命来华,两年后调往苏州宫巷。1895 年冬,孙乐文着手“开办了一所试验性学校,招生人数控制在25 人。1896 年春节时,宫巷书院(Kung Hang School)正式开办。作为东吴大学第一任校长,孙乐文为东吴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赢得了他在东吴校史上应有的地位。

    李维格(1867-1929),字一琴,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苏吴县,中国现代冶金工业的奠基人,东吴大学维格堂捐赠者。

    1929 年,李维格先生病逝,终年63 岁。次年,因学校事业发展,学生人数增多,经与李维格基金委员会负责人李中道(即李维格先生之子)协商后,将部分基金用于建筑校舍,并命名为“维格堂”。

    曹子实(1848-1902),浙江嘉兴秀水人,东吴大学创办人之一。

    曹子实是一个孤儿,11岁时由美国监理公会传教士蓝伯(James William Lambuth)夫妇收养,后带往美国,受洗礼入教,教名查理·马歇尔(Charley Marshall)。美国南北战争时,他曾在南方军队充任军医助手,于1869年回到上海。

    曹子实并非出于名门世家,以勤勉努力而自学成才。他的一生为东吴大学与博西医院的建成建树颇多。1930年,东吴大学将建成的男生宿舍命名为“子实堂”,以表怀念。

    葛赉恩(1868.7-1955.11),原名John Wesley Cline,美国人,东吴大学第二任校长。

    葛赉恩博士1868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门罗市(Mouroe),父亲是一名牧师,大学期间在神学院攻读神学。1897年,他来华传教,并一直在上海中西书院和苏州博习书院任教。1911年春,东吴大学第一任校长孙乐文因病去世后,校董会选举中西书院监院葛赉恩为东吴大学第二任校长。同时,上海中西书院师生也随同迁至苏州,并入东吴大学。

    文乃史(1868.4-1964.7),原名Walter Buckner Nance,美国人,东吴大学第三任校长。

    文乃史1868年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大学毕业后继续学习神学。1896年,他来到中国,先后在博习书院、上海中西书院任教。文乃史参与了东吴大学的创办,是东吴大学首届校董会成员。东吴大学开办时,他是最初的六名教职员之一。他对东吴大学的早期创办和发展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不但全身心地投入东吴大学的教学活动,还为学校的各项建筑设施出谋划策,协助制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苏州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1年3月,东吴大学第一任校长孙乐文去世后,文乃史曾代为主持校政。5月1日,第二任校长葛赉恩上任,他任副校长。1922年,第二任校长葛赉恩因病辞职,文乃史当选为东吴大学第三任校长。但到建国前一直担任东吴大学顾问一职。

    文乃史先生毕生致力于振兴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将54年的美好时光奉献给了中国,对东吴大学更是满怀深情。在美国过世后,他的部分骨灰还撒在了东吴校园。

    杨永清(1891.6-1956.3),东吴大学第四任校长、首任华人校长。

    杨永清,字惠庆,浙江镇海人,先后就读于东吴大学、清华大学,后选送至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华盛顿大学,获法学学士及文学硕士学位。

    1927年,在北伐胜利和反帝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东吴大学的中国化变革刻不容缓,文乃史主动辞去东吴大学校长一职并要求选举中国人担任校长。经过多次商讨,校董会表决一致通过由杨永清担任东吴大学新校长的决议。1927年12月3日,东吴大学举行了杨永清校长就职典礼,开启了华人执掌教会学校校长一职的历史性篇章。

    杨永清就任后,励精图治,使东吴大学在短短几年之内取得了极大的发展。1929年,他决定“自本年度起,东吴正式文凭,概用中文”,接着在原英文校训“UNTO A FULL GROWN MAN”(为社会造就完美人格)的基础上,增添中文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此外,他还创作了东吴大学的中文校歌。这些举措表明,杨永清决心要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逐步改造这所西方文化浓厚的教会大学。除了在东吴大学积极推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杨永清还正式开始兼收女生,推进男女同校,并筹集资金,兴建校舍,扩充场馆,全面增加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场所,着力于学术专精、体育强身、思想进步的德智体综合发展之路。

    查看全部
  • 中国已经消失的9所世界级大学,你都知道吗?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有很多基督教所创办的大学,在当时也都是算得上赫赫有名的。后来,在1952年的时候,这些大学也逐渐与其他的大学相融合。最终他们的名字也成为了历史星河中不起眼的那一个。

    燕京大学: 创办于191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环境和规模上,它都是最好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当时的校长是司徒雷登是他促成了我们所知道的哈佛-燕京学社。在1952年之后,在香港,它被并入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崇基学院。在中国大陆,它的资产则是被并入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辅仁大学:它的创办机构是罗马教廷,当时也是与北大,清华齐名的一所大学。它的创始人是马相伯,也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样,在1952年的时候,它的校舍被划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北校区。

    齐鲁大学:是由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基督教会联合组织办成的一个大学。当时,这所大学里面由不少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人物都在里面执教过。比如知名学者老舍,戏剧学家马彦祥等等。齐鲁大学原来的校址是现在山东大学的趵突泉校区。它的学科也被分散到现在山东的各个大学中去了。

     东吴大学:很多人都知道,东吴就是指苏州。这也是中国20世纪初的时候第一所民办大学。当时,他最出名的专业就是法学教育。在1951年的时候,东吴大学在台湾复校,成为了台湾的第一所私立大学。在1952年的调整中,东吴大学的地址没变,和其他院校合并成为了现在的江苏师范学院。

    圣约翰大学:一听名字就像外国人所创立的大学,它是第一全英语授课的大学。它的雅称还真不少,“东方哈佛”就是其中之一。别看这所大学是纯英文的,它的体育教育也是全国排得上名的。在1952年之后,它被拆分到上海的各个大学之中,原来的学校地址留给了华东政法大学。在这所学校里出来的名人可不少,张爱玲,林语堂,贝律铭等等皆是。

    震旦大学:它的创始人之一就是马相伯。震旦大学的旧址就在现在上海的徐家汇。学科也很简单,只有四门。在1952年的时候,它的各院系与上海的各大高校融合,复旦大学要算一个。

    之江大学:在中国的高校历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有不少知名人士都是它的校友,例如林汉达,朱生豪。在1951年的时候,这所学校的美籍教员选择离校回国,1952年被加进了院系调整的行列中。

    金陵大学:听名字我们就知道是南京的大学。金陵大学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个获得政府立案的一个教会大学,有金陵大学学位的学生,在当时是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中去的。它的名声在当时的社会也是比较有名的!

    岭南大学

    它的创办地址在广州,它是在一批爱国校友的提议之下才被从美国基督教那里接办过来的。当时,在中国南方也算是一所著名的大学了。在1927年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学校停办了。直到在1952年的时候才被重新调整,与其他学校相组合,成为现在的中山大学。

    查看全部
  • 东吴大学今安在?海峡两岸共续百年辉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句,诗中描述的东吴即三国时代的吴国,位于现在的江苏、浙江、湖南等省遍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公元三世纪,孙权建立吴国政权,首都始建于吴(今苏州),史称孙吴,在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立时期,吴国居于三个国家东南,又称为东吴。

    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端期,先后成立了多所当时国内甚至世界知名的大学,比如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燕京大学、东吴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岭南大学、辅仁大学等。

    美国基督教监理会于1900年在苏州创办了东吴大学(Soochow University, SCU),这是中国第一所西制大学,其前身是苏州的博习书院、宫项书院和上海的中西书院。东吴大学是最早开设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的大学,也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可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还是最早创办学报的大学。

    东吴大学旧址老校门

    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改变全国高校命运的重大变革,即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调整的目的是将中华民国时期仿照美英构建的高校体系改造成仿苏联模式的高校体系,“向苏联学习”是这次院系调整的主方向。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旧有高校进行全盘调整,之前的综合性大学均有大规模调整,全国所有私立高校在院系调整中被裁撤,分别并入其他公立高校,私立高校退出了历史舞台。

    精正楼(孙堂)

    在院系大调整中,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与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后改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于1982年改名为苏州大学,英文校名恢复为Soochow University。Soochow是旧时苏州的英文名字,发音接近“苏州”汉字的发音,苏州大学的校名与英文名字更统一,也可以说恢复了原校名。

    维格堂

    1995年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等学校相继并入苏州大学,进一步扩充丰富了苏州大学的学科范围,增强了学校的专业实力。

    陶然亭

    今天的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9年在全国高校排名第49位,星级排名5星级,办学层次为中国一流大学(特色),在江苏省内排名第5名。苏州大学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是具有强大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

    苏州大学校门

    东吴大学旅台同学会于1951年首议在台湾省复校,1954年在台湾复校,建成了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也是台湾最好的私立大学之一。台湾东吴大学与苏州大学同宗同源,互为姊妹学校。2000年苏州大学与台湾东吴大学共同举行了建校一百周年校庆。学校现有外双溪及城中两校区,文、理、外语三个学院位于外双溪,邻近台北“故宫博物院”;法、商学院及推广部位于台北市城中区。

    苏州大学与台湾东吴大学虽然是两所相隔千里,分布海峡两岸的独立大学,但仍共用Soochow University英文校名,共同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Unto a Full Grown Man)”校训精神,共同传承百年东吴大学的优秀传统,继续向更高层次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迈进。

    查看全部
  • 苏州大学,只是获得了东吴大学部分专业,并非东吴大学继承人

    苏州大学虽然宣传东吴大学是其前身,实际情况差距很大。东吴大学事实上是一所教会学校。源头是美国卫理公会于1879年,在苏州创办了博习书院。后来,以博习书院为基础组建的东吴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而且很快发展成多个院系,但是整体实力并不强,在当时全国范围内来讲也不属于一线高校,而且他当时比较有名的是法学专业。

    建国前,国内共有教会学校16所,但是这16所学校来自两个教派,其中基督教创办的高校13所,分别是齐鲁大学、福建协和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之江大学、华中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岭南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东吴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燕京大学;天主教创办的高校3所,分别是震旦大学、辅仁大学、津沽大学。

    建国后,教会学校原来并不在整肃的范围之内,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中美关系紧张,教会学校也随之进入了整肃视线。1951年开始全盘调研之后,1952年教会学校也被列入调整院校,并且全部遭到拆分,而学校名称和建制全部裁撤。也是这次院系调整,才有了苏州大学的前身苏州师范学院,而苏州师范学院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苏南文化教育学院;2、江南大学的数理系;3、东吴大学的文理专业。

    东吴大学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实际收益高校有好几家,如东吴大学的财经系合并到上海财经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上海财经大学;化工系并入新成立的华东化工学院,也就是目前的华东理工大学;理学院则并入了华东师范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并入到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而目前的苏州大学,其实仅仅获得文理系而已。

    查看全部
  • 旧东吴大学到底是不是苏州大学的前身?

    前几天洛阳公写了一篇关于苏州大学的文章,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评论。大多数网友的评论是很中肯的,但也有一些评论不是很客观。这些不客观的评论可以总结为两点:一、苏州本地人不读苏州大学,读苏大的都是苏北人;二、苏州大学的前身不是东吴大学。

    对于这两个观点,我将在下面一一给予澄清。苏州本地人不读苏州大学,这肯定是胡说八道,因为我有很多苏州本地的同学,有来自城区的,也有来自张家港、吴江的。恐怕现在的问题是,随着苏州大学分数线的逐年提高,绝大多数本地学生考不进苏大。

    苏州大学的前身是东吴大学,这是确定无疑的。很多人因为听说台湾有个东吴大学,就以为东吴大学随着蒋介石迁到台湾了,其实这是个误解。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一些到台湾的东吴大学校友成立了一个叫做“东吴补习学校”的私立学校,直到1954年(此时大陆的东吴大学被改组,校名被取消)台湾“教育部”才将其升级为“私立东吴大学”。今天台湾的东吴大学并不是民国大陆东吴大学迁校产生的。

    大陆的东吴大学在解放后依旧存在了几年,而且仍由旧校长杨永清先生担任教长。1952年大陆教育部对国内高等院校实施改组,东吴大学作为在美国注册的教会大学,像其它教会大学(如辅仁、圣约翰、之江)一样,未能逃脱被改组的命运。

    旧东吴大学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位于苏州的本部,主要是文理学院,二是位于上海的法学院。改组之后,文理学院和苏州本部的校园,被划归苏南师范学院(同名改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改名苏州大学);法学院划入华东财经政法学院(即今天的华东政法大学);会计系和上海法学院的校区被划给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即今天的上海财经大学)。

    东吴大学的改组

    显然,我们有一万个理由认为东吴大学就是苏州大学前身。这个观点不仅我们苏州大学的校友认同,而且台湾东吴大学也是认同的。在2000年的时候苏州大学还和台湾东吴大学共同举行了建校一百周年的校庆。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