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学院

中心学院学费:45100每年

中心学院官网: 暂无官网

学校性质:私立

创办时间:1819年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1240人人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1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击“外币兑换”

4

使用手机登录

5

填写订单信息

6

填写补充信息

7

支付-下单完成

8

到店取钞

【简介】 中心学院

中心学院 中心学院始建于1819年,坐落于美国肯塔基州丹维尔市,是一所私立的艺术类院校,同时也是一所在州排名中以及国家级排名中最高的大学。中心学院下设本科学位,另外还开设预科课程,主要开设的科目有:艺术、音乐、戏剧艺术等艺术类专业;心理学、教育学、基础教育等教育类专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类专业;历史、哲学、艺术史、人类学、社会学、政府学、宗教学等历史类专业;经典研究、德国研究、性别研究、环境研究、国际研究等研究类专业;经济学、金融经济、政治经济学等经济类专业;化学、物理、生物学、化学物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专业】 中心学院

  • 中心学院相关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与金融学院在招生上有哪些区别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与金融学院在招生上的区别如下:
    一、招生对象不一样。
    金融研究中心都是招考试分数高的尖子生;

    金融学院招一般的学子都是可以,可谓良莠不齐;
    二、教师的师资力量不一样。前者强于后者。
    三、住宿条件不一样。前者优于后者。
    四、一些科目不一样。金融研究中心的学子,学的一些金融都是更深层次的。
    五、就业率不一样,就业质量不一样。毫无疑问,还是金融中心的更强。

    查看全部
  • 高校的中心任务和职责是什么

      高校的中心任务和职责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讲,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大学仅仅是高等学校其中的一部分。专门学院如医科大学、戏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如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都是高等学校系列。
      高等学校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与大学词义相近。大学,是指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高等学校也包括高等专科学校。

    查看全部
  •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培训学院有几个分院

    搜外网,和夫唯老大一起学习。这个网站有教学视频,从小白到高手,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视频可以学习。我也是前几天听我哥哥说,去看了,确实不错啊,好多免费视频课程。那个网站的老大叫夫唯,大家说人很不错。

    查看全部
  • 学校的中心工作究竟是什么

    全国的校园安全在短短几个月内,连续出现的几起重特大事件,使国家从公安部、到教育部,再到教育的主管部门,乃至最基层的老师,包括平常的每个百姓之家,大家的神经都为此而紧张,为此而忧心忡忡。安全一时间成为压过一切的大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还有什么可以超越生命?可以超越安全?只是,每个人的心里又都明镜似的清楚,仅仅依靠教育的力量,学校的力量是无法医治这么沉重的社会疾病的。非常欣赏江湖一刀说的一句话:“社会得病了,却要教育来吃药。”所在的城市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了,于是抓环境的综合治理,抓文明创建工作又变成了头等大事。主管领导亲自抓,采用层层问责制,建立曝光平台,选出优秀的典型和落后的典型同时予以曝光。领导亲自深入基层,每间教室的门前、背后、瓷砖贴墙角、贴墙壁的边缘、灯管、风扇……一一亲自用手来触摸,发现问题限时整改。于是,为了整改,大家面色凝重,语调沉痛,低头做事,唯恐错过一个疏漏的环节。我们的孩子也必须比保洁工还要专业,还要敬业,绝不能放过一个卫生死角。“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本来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是一件愉悦而快乐的事情,培养孩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也是需要一以贯之的长期行为。可是在这样沉重而严厉的要求中,似乎让人觉出几分滑稽与可笑。我不知道每天必须怎样的做法,才可以保证每个前来检查的领导,伸手在任何一个角落里都摸不到半点灰尘。想到了作为校长的难,他需要时时刻刻保证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没有半点纰漏,否则,他也一样面临着在全区所有校长面前的曝光与检讨。同样的还想到了,也许局长和他是一样的担忧和命运,他也要面对他的上级与评估。压力来自我们的每一级上级领导,每一个上级又都面临着他们的上级。这样的连锁效应使得本来简单快乐的事情,变成了复杂而沉重的政治任务,越是轰轰烈烈的背后,越蕴含着不能出半点闪失的预示和要求。而作为学校里的班主任和学生处在要求的最底端,直接面对具体的问题和也可能是具体的闪失。这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一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压力。于是,作为班主任,每天上午两次(到校和离校)和下午两次的清扫还远远不能让你轻松放心,必须得保证每节课下课后看看教室,看看公区。也许这样还不能保证随时摸一把、随便摸哪里,都没有灰尘吧?“六、一”来了,我们要排练节目,要出展板;教学督导检查来了,我们要写好教案、反思,记录好家访、班会,登载好成绩和辅差记录,还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好教育随笔;教育科研检查来了,我们要有自己的课题和实验;计算机考核来了,我们要能参加学习,并通过考试……仔细罗列下来,发现每一件事情都是必不可少,都是不能有半点含糊和闪失的,都是关系着学校的荣誉和个人的荣誉、甚至是绩效工资的发放。每一个检查来的时候,好像都在额头上写了“刻不容缓、重中之重”几个字样,都让人颤颤巍巍、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教师应当老老实实教书,堂堂正正做人。我们讲尽职敬业,就是老老实实教书;我们还要做一个有良知有尊严的教师,因为我们是堂堂正正的人,而且是堂堂正正的现代人:现代教师的概念就是在这现代人的概念基础上的。而现实教育中的教师,实际上是深处在各种困境中的。除了现实社会与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以外,也还有现代教育本身的悖论所带来的困惑。现代教师是国家公务员,他是在国家的教育体制下,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进行教学工作的,这就决定了教师所拥有的个人自由与独立性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教师所执行的既是社会意志,又是国家意志,这二者既有一致更有矛盾,甚至会发生激烈的冲突。而教师的个人意志与追求和社会意志与国家意志更有可能有矛盾与冲突。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实是在这三种意志的张力中所进行的。这是现代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和困惑。”著名特级教师王栋生(笔名吴非)老师曾经在《不跪着教书》一书中谈到:“人活着要永远保持一种黎明的感觉,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以婴儿的眼睛去发现新的世界,新的美。在我看来,教师的黎明的感觉,就是每天都能从学生身上发现新的美,并时时受到心灵的震撼。这样,教师的生命就能永远处于新生的状态,即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不知道这种“黎明的感觉”会不会在这些时不时的突击检查和限令整改中渐渐消散和丧失?因为,教师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学生。

    查看全部
  •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教学。这题就是教学

    查看全部
  • 中心学院相关资讯

    以教师为中心,才能建设出好大学

    以教师为中心,才能建设出好大学

    马陆亭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8期,原标题为《大学应明确以教师为中心——对一种流行观念的反思》

    以学生为中心或以教师为中心,都是高等学校办学和内部治理涉及到的重要思想和内容,也可以说是管理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或依据。过去有一种说法,叫“办学以教师为中心,育人以学生为中心”,应该说还是比较到位的。近年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提法开始流行。我在此提“大学应以教师为中心”,并不是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提法没有道理,而是说大学的治理依据着思想理念,理念聚焦着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对大学而言,最重要的是教师,其次才是学生,教师是大学的第一资源。这个理念根深蒂固了,才能建设出好大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利与弊

    1.有利面分析。第一,这是一个新理念。过去我们总讲把大学生塑造成为什么样的人,塑造就是一个模子。现在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你总按模子塑造他,不利于创新。所以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第二,这是国际流行的东西。有人论证说这是1952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罗杰斯提出来的;而且在19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甚至有人翻出了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第三,我国政府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第四,高等教育规模庞大。学生无小事,否则出了乱子怎么办。维稳压倒一切,当然要以学生为中心。第五,学生是消费者。学生上学交了学费,就从被教育对象转化成了消费者。而顾客就是上帝,上帝当然是中心了。

    2.弊端分析。第一,受教育者不成熟。年轻时没有经验,需要教育者的正确指导、科学引导。第二,历史上先生的大学打败了学生的大学。谈及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起源,一个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即学生的大学,学生们聚集起来聘请老师给他们上课;另一个是法国的巴黎大学,即先生的大学,教师们聚集起来招学生。结果如同美国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者阿特巴赫所说:“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所有的大学都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大学模式,源于巴黎大学模式。”即巴黎大学模式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第三,独生子女家庭自我中心的反思。过去,我们一直忧虑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小王子现象,可现在却要把这一模式搬到大学,合适吗?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批判的东西,为什么还要搬到大学呢?第四,我们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中心。我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师道尊严的提法,但大学里并没有真正实施过教授治校。现在“青椒”问题突出,如果学生都轻视你了,还怎么成为大学生的人生楷模?所以,要让学生想学你、成为你这样的人,教师的职业前景才更有意义,教育才更有意义。第五,现实中是以行政为中心。当“中心”多起来,结果必然就是以行政为中心。所以,接下来的核心问题是:教师夹在两大强势群体中间——大张旗鼓地提及的以学生为中心和现实中存在的以行政为中心,可能会显得非常的渺小、非常的矮化。

    以教师为中心的利与弊

    1.有利面分析。首先,是稳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是在变动的,教师不变,教师可以稳步实施自己的教育思想。其次,有利于教学安排。教育的科学性、主导性能够得到体现。再次,学生是受教育对象。这决定了学生在育人过程中的从属地位。教师主导有利于教育功能的有效、正确发挥。最后,保障教师主人翁地位。教师的水平和敬业精神决定了大学的水平。教师是大学的主角、主人,而不是配角、雇员,是建成高水平大学的前提。

    2.弊端分析。首先,这是个“旧”理念。是不是太僵化、保守、落后了?其次,塑造学生。都什么年代了,不能再弄个模子把学生按下去了,塑造学生有可能抑制创新。再次,能否保证办学方向?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们不能有任何闪失。保证办学方向是每个人、每个岗位的事情,而不能一部分人做、一部分人不做,行政人员和学术人员均有责任和义务。

    以教师为中心与育人

    1.以教师为中心不是忽视学生。谈以教师为中心不是不管育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能。而是说以教师为中心有助于育人。教师是面向“人”的职业。医生和教师是人类社会最崇高的两个职业,一个面向人的肉体,一个面向人的心灵,但是现在他们都有一定的问题。教师是大学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相应问题。过去提育人以学生为中心主要指在教育过程中,要面向学生和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既不指办学,更不指管理。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心中要有学生,但不代表以学生为中心。

    2.教师在学科内成长、学生按专业发展。学科、专业既是知识分类体系,也是组织制度安排,遵循着科学技术、社会需求和认知理念三种不同的逻辑思路。学科的概念体现着一个研究领域,而专业则明显是一个育人的概念范畴。教师需要在学科内成长,研究越做懂得越多,说明你水平高;而学生是按专业来发展的,首先对应的是职业,需要一定的面。这种职业可以跟科学技术的逻辑结合,也可以跟社会需求的逻辑结合。教师需要在自己最擅长的学科领域内提供课程,不能太散;而学生可以五花八门地去选择不同教师开出的课程,当然这需要在教务部门的合理安排和指导下进行。即是说,教师不断产生和提供课程,大学有很多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在学科内纵向选,也可以跨越学科横向选,具体怎么选依据于教学安排和遵循的教育理念。组合不同,专业的内涵就不同。这样,老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学科、专业可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3.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大学生的人生楷模。教师是人类的阳光职业,是学生接触社会的起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直接责任者。对于学生而言,经过漫长的中小学应试过程,到了大学开始独立生活。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要求,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师是专业工作者,严谨、求实、创新是基本的工作要求,培养人也要有严谨性。我们需要充分尊重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使每个教师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成为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学问之师。

    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

    1.职业特点。首先涉及教师是个什么样的人。记得在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现代大学制度专题研究的时候,我们召开座谈会,探讨教师有什么特点。有一个教授说,我知道,教师都是有毛病的人。我问为什么呢?他说过去大学是象牙塔,你没毛病待在象牙塔里干嘛,因为世俗社会和宗教社会都不喜欢你。我后来就想,光有毛病不行,为什么大家不喜欢你呢?因为你绝顶聪明。人类社会的聪明人是让大多数人烦的,即所谓的曲高和寡。这就反映出教师的一些特征:特殊天赋或聪明,喜欢较真或固执、偏激,因理想主义、不圆滑而可爱。由此总结出大学教师的这四个特点:真——面向真理、规律而有严谨性;善——有责任心和爱心;美——因理想主义而率真、简单、单纯;傲——有骨气、傲气而容易自负,长期跟学生打交道而自感是绝对真理,听不得批评意见。好教师骨子里都傲。大学的管理需要充分意识到教师的这些职业特点。

    2.大学内部工作的侧重点。在大学内部,不同层级关注、思考的问题是不同的。学校层面重点在发展的战略方向上,院系层面要努力拼搏,教师个人则关心着自己的学科声誉。正确的管理工作不是让它们一样,而是让它们一致起来。以目前的“双一流”建设为例,如果大学内外、上上下下都去抓学科,非把学科烤糊了不可。正确的思路是:学校层面关注跨学科、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群建设及如何构筑育人生态等问题;院系层面才需要真正关注学科本身的发展,关注教师共同体的利益和成长问题,关注学生成才和就业,因为这涉及学院的切身利益,是他们的命根子;教师层面是要考虑自己的声誉,要成长,要有经费,还要考虑教书育人,让学生喜欢、拥戴自己,有一种崇高感。

    3.合理的双梯阶发展管道。学者们同时归属于一门学科和一所大学,这构成了教师身份的总体矩阵。于是就存在着专业和组织两种激励方式,不幸的是这两种激励存在着相互冲突。专业人员受对某一知识领域做出贡献和在其学术团体建立显赫声誉的欲望驱动,而行政人员则期望得到组织层级中高层所具有的灵活性。将专业人员提拔到管理层以奖励,是与专业人员的工作目标相冲突的,其结果是使他们脱离了专门化发展的道路。因此,向学校成员提供平行有效的学术生涯和管理生涯“双梯阶”发展道路,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方向。

    4.杜绝学术的“关系化”。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三种。企业家经济资本大,大学教授文化资本大。因为文化资本不直接等同于经济资本,所以大学系统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律性。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大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因此必须凸显学术人员的价值,鼓励拔尖与创新。而目前存在的学术领域的关系化,会使大学组织失去一些公正性成分及在学术上丧失激励性,会部分扼杀年轻人的激情与聪明才智,需要加以改变。

    5.探索共同体文化。学术界需要遵从学术共同体原则,尽量克服公关和外行评议现象。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按行会模式治理,形成教授共同体,这就是教授治校的来源。慢慢地,大学规模大了、职能多了,教授数量也多了,学科也分化了,政府、市场也开始介入,在实现方式上教授治校已不可行。于是提出了教授治学。但是,这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大学在产生之初具有一个特征,你现在让它没了,那么现在的这个机构还能不能叫“大学”?其实,教授治学是实现教授共同体模式的一种实现路径,它选择的是窄化共同体的范围。那么,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说下移,下移到院系一层。在共同体文化和实现方式的构建上其实是有很多探索余地的。例如,我曾经提出过“大学是学院共同体、学院是教授共同体”的思路,有专家在讨论时说可用“院系独联体”这一概念,我觉得也挺好。

    6.服务学生。以教师为中心办学,但教师、学校管理者心中要有学生。学校对学生除了教育因素外,还要体现在服务上。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第一,后勤保障。后勤工作各校基本都做到了以人为本。比如过去存在的吃饭要排长队、饭菜选择种类少、过了饭点就没饭吃等现象,现在都已基本杜绝。“以学生为中心”在后勤服务工作中可以提,并已基本实现。第二,事务管理。以人为本开展学生管理事务,现在有些学校做得不错,有些学校刚刚开始探索,总体而言是在路上。这需要把管理工作分成两类,一类是决策性的,一类是日常性的,日常性的就是事务性的。事务性工作就像很多政府部门开展的公务大厅、服务大厅改革,来这儿办事,让学生、老师方便是最主要的,比如学生报到、注册流程上的事情。还有报销,主要工作、时间是在后台完成的,教师、学生把报销单据交付后就可走人,不需要排队等候。事务性工作的改革方向是让人方便。第三,课程选择。方向是增加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现在这方面有很大欠缺。这一方面涉及教务安排,是教务部门的事,而不是教师的事;另一方面是课程的多少,这与教师有关。教师需要考虑自己能开设什么课,如何开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课和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课。如果你能开出来,开得很好,你就是好老师。学生怎么学是教务安排的事情,教务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在这里前沿课程、交叉课程、小型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此处也不展开探讨了。

    因此,以上是重要的,都需要做到做好,但并不代表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因为以谁为中心是如何办大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在后勤工作、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办学方向、制度架构甚至教学安排、教学管理上都不能提。也许有人说他提的就是有所限定范围的,但别人不一定那样理解。在一个概念层出不穷的社会里,我们不能让概念泛化。绝不能按商业模式那样,把学生简单地视为消费者和上帝。

    查看全部
  • 国际公益学院武汉中心揭牌

    人民网武汉6月12日电 11日,由国际公益学院和武汉市武昌区域创新发展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文化武昌与美好生活”论坛暨国际公益学院武汉中心揭牌仪式11日在昙华林举行。

    活动中,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文旅部数据中心(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院长胡静、美国龙安集团董事长(原美国纽约市规划局局长)饶及人围绕“文化武昌与美好生活”主题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讲,立足全球视野,探讨武昌文化资源禀赋与传承创新。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严晋跃,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心专家亢德芝,美好置业集团董事长刘道明,深圳东方汇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方军,中合集团董事长、阿拉善SEE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湖北中心副主席侯进,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史江南围绕武昌古城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文化产业的活化进行圆桌讨论。

    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与武昌区主要负责人共同为国际公益学院武汉中心揭牌。

    据介绍,国际公益学院由比尔·盖茨、瑞·达利欧、牛根生、何巧女、叶庆均五位中美慈善家联合倡议成立,并获得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达理公益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北京巧女公益基金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的共同捐资。学院的举办机构为深圳市亚太国际公益教育基金会。2019年3月23日,在中意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国际公益学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意大利都灵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签署中意慈善论坛合作备忘,这是中意两国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慈善交流活动。

    武汉中心是国际公益学院在全国的首家区域中心,该中心将携手武昌区就促进社会价值投资与美好生活建设、助力建设可持续商业孵化器、建设现代慈善事业高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武昌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王纾琦)

    (责编:周恬、张隽)

    查看全部
  • 很多人以为中心校就是中心小学,无知!还有区别吗?区别可大了去

    乡镇中心校在教育领域是个高频出现的词汇,很多人一直误以为中心校就是中心小学的简称,认为这两者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二者的区别可大了去。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乡镇中心校

    乡镇中心校不是学校,而是在乡镇层级专门设立的教育管理的机构,主要职责就是上传下达,以前也叫“教育办”,就是乡镇教育管理办公室的简称。这个机构就相当于是全乡镇所有小学校长的直接领导。

    乡镇中心小学

    在乡镇,一般是每个乡镇的每个行政村设一所村级小学,在乡镇政府所在地设一所中心小学,中心小学的意思这所小学是这个乡镇最中心部分的学校,往往也是全乡镇教育资源最好的学校,相当于重点小学。

    中心校和中心小学的关系

    中心小学是隶属于中心校管理。中心校是主管一个乡镇教育管理机构,他们没有学生,只进行对乡镇所有的各个小学进行监督和指导,这自然也包括乡镇中心小学。

    校长至关重要

    一个乡镇的中心校和中心小学的校长至关重要,一般情况来说,具有什么特点的中心学校校长,这个乡镇的学校就会是什么样的特点和特色。因此,校长是整个乡镇学校的影子和灵魂,校长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着整个乡镇学校的风貌、发展和未来。

    中心小学的“中心”之意

    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中心”小学,那么为什么会有“中心”这个说法呢,而乡镇中学却没有中心二字。因为乡镇各个行政村都有村小,而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学教学资源更丰富,各方面条件也都更好,它们不仅要做好本校教育工作,更要指导各个村小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称之为中心。而乡镇中学在每个乡镇都只有一所,所以就不存在是否中心了。

    中心校和中心小学合并是趋势

    现在很多地方的乡镇中心校和中心小学已合并,就是取消中心校这一说,中心校的人员和职能全划归到中心小学,办公地点也直接在中心小学了,等于中心小学直接对县区教育局负责,不再由中心校管理了。

    综述:很多人看到中心校和中心小学会搞混,以为这二者是一样的,其实有很大的差别。

    查看全部
  •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教书育人的含义,教书育人强调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低传投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节,打导学生学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明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教书育人的必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己任。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具体落实在教师职业行为上就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培养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职业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使命。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教师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集中地概括为“教书育人”。

    幼儿园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注重保教结合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教结合是我国幼儿园管理的特色和原则《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是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教结合是我国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幼儿园一贯坚持的原则“保”就是保护幼儿的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教”即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就是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是幼儿园的基本任务,幼儿园应保教并重,保教合一,保与教环环相扣,同时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园的保教工作需要通过保教人员的悉心努力渗透在日常工作的每- 个环节和细节中,切实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保教结合”,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查看全部
  • 乡镇中心学校,为什么大家怨声载道建议撤掉?

    现在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叫乡中心学校的机构,那么这个机构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实际很简单,就是管理乡下的各个学校的。

    乡中心学校负责乡下各校长的任免、负责对乡下各学校的教学管理。但现在,很多乡下老师对乡中心学校的存在很有意见,有人说,这个机构的存在就是对乡下老师的摧残。为什么大家这么讨厌这个机构呢?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乡中心学校人员越来越多。

    原来,乡中心学校的人员是不多的。我记得我刚上班时一个乡中心学校的老师不过10个人左右。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员看到了乡中心学校的优势,有门路的越进越多,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不上课。

    不上课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乡下上课的老师自然就越来越少。如果一个个老师都不想上课,说明了什么?大家可想而知。

    第二:在荣誉争夺上,这些乡中心学校的人员更有优势。

    乡中心学校的老师虽然不上课,但在评优表先上却更有优势。很简单,人家离权力中心更近。

    乡中心学校的一个会计可能就有优秀班主任证书,县级优秀证书,更别说其他证书了。

    像名师骨干、优质课评选,只要乡中心学校的人员参与,其他一线老师基本就没有机会。因为评审权力就在人家手中。

    第三:职称评审中,这些不上课人员也比一线老师更有优势。

    职称评审,也是众多老师最关心的一件事。但在很多中心学校你会发现,很多中心学校的老师早早都评上了高级。这些不上课的老师能那么早评上高级,难道很正常吗?

    原因很简单,指标分配权就在人家手中,人家只要想评,就一定有机会。有的学校本来可以分三个指标,人家只给两个,留一个给自己评就行了。

    看看每个中心学校,是不是很多会计和出纳都早早评了职称呢?不正常吧!

    第四:这些人员掌握着大多数乡下老师的生杀大权。

    乡中心学校对乡下老师的管理就相当于教育局对县城学校的管理。

    乡下每个老师的调动、提拔、职称、荣誉都在乡中心学校领导的手中,人家都能决定。

    你想提拔,必须找领导;

    你想调动到另一个地方,也必须找领导;

    你想要职称荣誉指标,还必须找领导。可以说,乡中心学校的领导掌握了乡下老师的生杀大权。权力大着呢!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建议,应该把乡中心学校撤掉。实际很多地方也做过尝试,我们这里合并了一些,把原来的两个乡中心学校合并为了一个。但为什么仍然没有撤掉呢?也有很多现实原因。

    第一:乡下学校很多,如果撤掉,教育局很难兼顾到。

    我们这里,有的乡很大,一个乡就有很多小学,如果把乡中心学校撤掉,这些学校的管理教学谁去监督?难道教育局一一去落实吗?不太现实了。

    每个乡老师也不少,牵涉到教研培训,职称荣誉,事情也很多。所以也需要这么一个机构去管理。

    第二:牵涉人员太多,不可能都裁掉吧,很多也是有背景的。

    我们这类合并了一些,但每个乡中心学校人员太多,不可能都裁掉吧。

    再说很多也是有背景的,人家都干几十年了,从未上过课,就算现在把这些老师下放到学校,不是误人子弟吗?

    只有尽力减少人员,完全撤掉这个机构目前肯定是做不到。

    第三:教育局很多事情也确实需要一个二级机构去执行。

    现在教育上事情也是很多的,也需要这样一个机构去执行和落实教育局的很多工作。

    像每年乡下老师的的评优表先、职称评定等等,都需要乡中心学校去落实。更别说其他事情了。

    虽然暂时撤掉不了,但乡中心学校的确给乡下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的东西。比如教育腐败,比如人浮于事,比如各种形式主义,比如外行指挥内行等等。这都是现实存在的。

    乡下老师本来就没有任何背景,本来就胆小怕惹事,有些老师长期被欺压也不敢吭声。长期下去,对乡下老师的成长也是极其不利的。

    乡中心学校,一个特殊的机构,人们怨声载道,但依然屹立不倒。各位,你们同意撤掉吗?如果撤掉,乡下学校该如何管理?分享一下吧!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