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农学院学费:
英国皇家农学院官网: http://www.rac.ac.uk
学校性质:公立
创办时间:1844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850人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35%
货币兑换流程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关注公众号
点击“外币兑换”
使用手机登录
填写订单信息
填写补充信息
支付-下单完成
到店取钞
英国皇家农学院 英国皇家农学院素有“乡下的牛津剑桥”之称,是英语世界第一所农业大学。学院始建于1842年。自1845年被授予皇家特许权以来,学院一直处于教育前沿。在农业领域的商业管理技能培训方面,它在英国国内外均享有世界级的盛望。学院位于英格兰腹地风景如画的科茨沃尔德,距离伦敦不到一个半小时。学院虽然仅有820名学生,却拥有一个极其安全而友好、真正具有社会氛围的校园环境。 皇家农业学院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灵活机动的学习。学生在三年之内可修完所有理学荣誉学士课程,课程总共有24个单元,每一学年8个单元。皇
英国皇家农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官网www.rac.ac.uk
英国皇家农学院(Royal Agricultural College)在很多专业领域的教育和培训方面都占领先地位,如农业、土地管理、食品营销及马术和产权管理等。在英国皇家农学院学习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到世界上很多国家进行实习,获得相关专业的国际经验。英国皇家农学院的教师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培训和咨询的经验,这将使学生能够在专业方面得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该校承认中荷项目的学分,项目学生一般再需要2年完成本科学业。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与英国皇家农学院有联系吗
有啊,有很多合作项目,你可以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谁知道英国皇家农学院这个大学咋样啊??
囧。。。我是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在维也纳。虽然不知道农学院是怎么样的,但应该跟我们的差不多吧。我们一年学费是30~50万。样子嘛,好像有几个广场那么大吧。内有宿舍等。开放式。
本科在读怎样申请英国皇家农业大学
申请英国皇家农业大学需要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1. 个人申请表格
2.CV(个人简历)
3.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在读中需提供学校开具的在读证明)
4.成绩单
5.护照
6.英国签证页的复印件(如果有)
7.英语语言证书
8.两封推荐信
以上的所有材料都需要翻译为英文版本,正在英国就读的申请者将有可能被邀请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
青岛农业大学期待你的到来
青岛农业大学是山东省政府举办的公立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是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是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2002年入驻青岛市,学校拥有农、工、理、经、管、文、艺、法8个学科门类,设有24个教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
◆学校的特色招生类别
1。公费农科生: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住宿费,生活补助4000元/年)、毕业后事业编制,招生专业:农学、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提前批填报志愿,选考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门即可报考。
2。创新实验班: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力争建立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等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达成共建协议,在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烟草、农学、植物保护、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园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草业科学等11个专业设置创新班,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实行导师制培养、小班化教学。
3。中外合作办学:学校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合作设立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开展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4个专业的联合培养,学生无需出国就能享受英式教育,毕业后可以拿到青岛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英国皇家农业大学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4+0,中英双学位)。
4。校企合作办学:今年有10个校企合作专业方向招生,涉及云计算大数据、软件外包、移动互联、智能物联、现代物流、跨境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外包、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财富管理等方向,属于国家统招计划,毕业证书跟普通学生完全一样。专业方向科技含量高,应用性强,人才缺口大,就业前景好。
◆学校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1。电话:0532—58957666
2.Email:zsb@qau.edu.cn
3。招生信息网:http://zsw.qau.edu.cn(设有在线咨询、智能问答)
4。通信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邮编:266109
青岛农大招生计划
二维码
青岛农大招办
微信平台
青岛农大获评省市两级文明校园
农业机械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学院首次招生 每年招生300人
半岛记者 刘金震
青岛农业大学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合作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获教育部批准,今年正式加入在青岛农大招生计划中统筹安排。据介绍,青岛农大巴瑟斯学院每年招生300人,采用4+0双学位培养模式,设国家统招计划进行本科录取。学生不出国门即可享受“留学”培养。
青岛农业大学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设有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办学总规模为1200人,每年招收300人,在青岛农业大学招生计划内统筹安排。记者从青岛农业大学了解到,青岛农大巴瑟斯学院将农大的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专业分别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的农业、环境·食品与社会、食品生产与供应管理、国际商务管理专业(食品与农业经营)深度融合。采用4+0双学位培养模式,设国家统招计划进行本科录取。届时,学生注册中英双方学籍,享受双方学校的同等待遇。
学院特别设立了创业与产业委员会,实施中方学业导师、英方学业导师、企业家社会导师“三方协同”的“三导师制”。学生本科四年可以在青岛农业大学学习,享受优质的英式教育资源,不出国门即可体验留学之旅。英方课程占总课程数的1/3以上、专业核心课程2/3以上,由英方专家面对面讲授。青岛农业大学也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中英文“双语”授课,联合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拥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学生达到中英两校联合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毕业后将同时获得青岛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英国皇家农业大学荣誉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来源:半岛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青岛农业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 培养高素质人才
草地占我国国土面积40%,为人类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植物与动物食品、创造优美环境。随着我国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与“草”相关的新业态、新模式日益兴盛,产业人才需求不断加大。青岛农业大学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2019年获批增设草业科学专业,专门培养支撑现代草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于今年开始招生。此前,学校还获批举办国内首个马业科学专业。新专业灵活设置的背后,是学校山东省一流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含草学)学科的强力支撑。该学科会聚了一批动物科技、牧草学等领域高端人才,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学科统领”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学生为本”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共识,成效显著。
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优势学科高峰突起
“双一流”建设的号角,在这所地处崂山脚下、黄海之滨的校园里吹响。学校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山东省八大战略、十强产业需求,不断调整学科布局,优化研究方向,推动学科发展进入快车道,构建起以农业学科为主导,生命科学研究优势突出,八大学科门类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3个学科稳居ESI全球排名前1%,7个学科进入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学校进入USNew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在2019年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居内地高校第110位。
学科建设的“青农速度”,成为学校在新时代新阶段的鲜明标签。作为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单位,多个学科日渐呈现“高峰”态势。农业工程学科在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和种子繁育机械化技术装备研发与推广应用上优势明显,打破国外长期垄断,成果在20多个省份及多个周边国家推广应用。草业学科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在黄三角农高区积极探索黄淮海苜蓿业发展、草业遗传改良与利用,在产业人才培养上独具优势。作物学学科聚焦解决山东省半湿润易旱区主要粮油作物科学和生产问题,“青麦6号”连续突破旱地小麦大面积亩纪录和盐碱地小麦高产纪录,“鲁花11号”成为全国推广面积较大的花生品种。
强劲的学科发展态势,吸引、会集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学校拥有“双聘”两院院士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别、省级称号人才近300人,一支教师队伍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科技部门2020年公布的“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是山东省仅有的入选高校。
依托优势,彰显特色,多措并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建设是“纲”,纲举则目张。在学科统领战略下,不仅师资力量日益雄厚、科研产出更加高效、社会服务精准对接,人才培养质量也稳步提升。作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项重点建设大学,学校获批国家级别、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别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7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2个。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探索专业教学融入育人案例的做法,引导学生增强学农爱农意识,到农业生产一线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强化实践育人,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学校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校园文化品牌,获评“省级文明校园”。
顺应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人才需求,灵活调整培养方式。学校于2017年设立全国首个植物医学学院,在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培养“植物全科医生”,先进育人理念获广泛认可。2018年,该专业方向招收30名享受“两免一补”公费农科生。目前,学校农学、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4个专业都招收和培养公费农科生。
强化“订单式”人才输出,为新旧动能转换聚才。学校聚焦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对接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改造布局“新农科”专业,不断巩固涉农优势专业、培育“亲农”特色学科专业群,培植壮大服务农业“新六产”的人才培养体系。食品学院通过采用“双师型”教学模式为行业输送了一批高水平复合型人才。2016届校友张宝是一位企业负责人,也是校聘企业导师。在他看来,学校这一做法必将培养更多像自己一样敢闯敢干的“食创客”,以“年轻血液”促进行业发展。
加强大院大所合作,吸引利用更多优质办学资源。在深挖自身办学优势资源的同时,学校借助多方社会力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部门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国家级别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在11个专业开设创新班,进行本科生联合培养。
聚焦“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开放办学“朋友圈”。学校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合作建立“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开展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4个专业联合培养,通过“4+0”双学位培养模式,让学生不出国门就可享受英式高等教育。此外,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构建了本、硕、博完整的国际化学生培养体系。
鼓励支持创新创业,为创新驱动战略精准蓄力
在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校构建“课程教学—科研实践—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三足鼎立”式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智能农机创新团队是一支在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圈里知名度很高的团队,他们依托农业工程学科的强大支撑力量,围绕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研发出多部高端农业机械,有的已推广应用,多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一、二等奖。
创新完成于实验室,却来源于生产生活,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学校探索“三六六”社会实践育人模式,重点推进6种类型实践活动,使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毕业生杨铭鑫抓住“付费式农业技术咨询”商机,创办公司从事第三方植保技术服务;毕业生高海霞在果树栽培、有机农业体系认证领域自主创业,小有成就;毕业生陈兵通过网络销售观赏水草,实现年销售额300多万元……不光毕业生敢闯敢干,在校生也对创业跃跃欲试。22岁的山向镇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线上直播为家乡销售大蒜30多吨;传媒学院学生艾清晨大三时成为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创业合伙人,年收入超过12万元。
“新农人”“食创客”“植物医生”“农机超人”“农业工程师”“动漫工程师”“农业职业经理人”……一大批极具产业行业特色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涌现,一条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已然可见。
亲情式管理,“暖心范儿”服务,呵护成长全过程
大学是求知问道的学府,更是相伴4年的家园。今年,学校将坚持20多年的“党支部扶持特困生”制度升级为“筑梦·引航”行动计划,采用教工党支部结对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方式,帮助大学生立德修身、成长成才。事实上,学校多年来已有上千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党组织关怀下顺利成才、报效祖国。据不完全统计,被帮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60%以上获各级各类表彰奖励,50%以上在校期间加入党组织。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学校这种“温情”体现更为突出。第一批学生返校前,200多名党员干部、专家教授、辅导员班主任走进宿舍,为学生宿舍清洁通风;毕业典礼上,网络直播、三代同台,“走心”设计让特殊背景下的离别更加感人。
全方位服务,落实“稳就业”要求,助力毕业生乘风起航
将学生招进来,更要用心送出去,助力他们在事业的天空中尽情翱翔。得益于学校一贯的浓厚学风,今年学校考研率达26.43%,其中动物医学院考研率超过50%,13个专业考研率超过50%。
在激励创业者创业、深造者追梦的同时,帮助更多毕业生走向社会建功立业,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最后关口。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学校及时为返校毕业生举办现场双选会。事实上,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先后组织各类“空中双选会”共12场,提供岗位7万多个,给毕业生创造了足够择业空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为本”“学科统领”理念指引下,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创业人才培养、人才质量提升,以及对学生始终如一的关爱,带来对就业工作的“意外”反哺——每年都有很多校友创办的企业来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大量稳定可靠的岗位。由学校校友李朝阳创办的全国十大兽药生产企业之一——山东信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尤其是在今年疫情形势之下,这些校友企业如同“压舱石”一样吸纳大量毕业生就业,成为了确保学生“稳就业”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