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大拿大学

蒙大拿大学学费:15020~22372美元/年

蒙大拿大学官网: http://www.umt.edu

学校性质:公立

创办时间:1893年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14964人

65分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90%

货币兑换流程

1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击“外币兑换”

4

使用手机登录

5

填写订单信息

6

填写补充信息

7

支付-下单完成

8

到店取钞

【简介】 蒙大拿大学

蒙大拿大学是本州注重文理教育的典范院校。本校学生15,600名,进行学习和本科研究的同时,更有机会领略壮观秀丽的落基山脉。蒙大拿州密苏拉市拥有近9万名居民,治安情况良好,这里酷似一个大学城,也可以说是一个繁华的大城市,至于如何定义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近期,蒙大拿大学还被评为全美最安全的高校之一。学校共设有7个学院,分别为:商学院、森林保护学院、视觉和表演艺术学院、新闻学院、技术学院、艺术与科学学院、健康与生物医学院,开设超过128个本科课程、98个硕士课程、30个博士研究生课程。蒙大拿大学还设有卓越的学术中心,包括:自然与环境科学、商务、会计、新闻学、药学、理疗。蒙大拿大学非常重视国际学生(目前约有483名国际学生),针对国际学生学业成功、未来发展建立了多项帮扶机制。学校的教职工都将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与辅导,并对国际学生给予充分的个人关注,关心学生课上及课外学习情况。蒙大拿大学还为学生提供国内及海外的实习机会,并为在校生及毕业生提供全面的职业咨询与指导服务。另外,蒙大拿大学还跻身“全美最有价值的376所大学”之列(《普林斯顿评论》)。身为排名前200的院校,蒙大拿大学绝对具备为国际学生提供卓越学术教育的实力。

【专业】 蒙大拿大学

  • 社科类专业 费用:暂无

  • 传媒专业 费用:暂无

  • 表演专业 费用:暂无

  • 商科专业 费用:暂无

  • 社科类 费用:暂无

  • 商科 费用:暂无

  • 传媒 费用:暂无

  • 社科 费用:暂无

  • 表演 费用:暂无

  • 蒙大拿大学相关问题

    蒙大拿大学的历年排名

    在 2010年美国大学本科商科类排名 中排名第 148
    在 2010年美国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排名(Top Biological Sciences Programs) 中排名第 161
    在 2010年美国大学艺术类专业研究生排名(Arts) 中排名第 114
    在 2010年美国大学国际学生比率排名 中排名第 158
    在 2010年美国大学本科升学率排名 中排名第 224
    在 2010年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率排名 中排名第 252
    在 2009年美国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排名 中排名第 161
    在 美国大学2008年Biological Sciences 生物科学专业排名 中排名第 161
    在 美国大学2007年Biological Sciences 生物科学专业排名 中排名第 121
    在 2009年美国大学国际学生比例排名(本科) 中排名第 159

    查看全部
  • 蒙大拿大学好吗?是蒙大拿大学,不是蒙大拿州立大学

    去过一次蒙大拿- -上usnews 看吧,直接搜这个学校,你会看到很多,环境嘛,蒙大拿就是太冷,我是去黄石,在bozeman住过,冬天太冷了

    查看全部
  • 怎么从美国蒙大拿大学官网上看其开设的专业?注:一定是官网信息 请回复给我网址 万分感激

    montana网址是http://www.umt.edu/home/academics/inventory/
    penn比较繁琐,主页是http://www.upenn.edu/
    http://www.upenn.edu/programs/ 选择是undergraduate 还是grad
    比如是undergrad
    要看你是哪个学院
    如果是college of art and sci 就是http://www.college.upenn.edu/majors/depts.php
    如果是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 就是http://www.seas.upenn.edu/undergraduate/degrees/index.php
    以此类推。

    首先非常感谢!montana的那个我看见了 是表格形式的 我是undergraduate的 可以给我解释一下上面那四栏bachelors 、option、minor、certificate是什么意思吗?
    还有就是penn了,你给我举得例子的确没错...可是我想学金融类(finance)诶~最有那个沃尔顿学院看不到有什么专业啊……
    http://www.wharton.upenn.edu/undergrad/index.cfm
    只是沃尔顿学院的网址了....非常感谢! ^^
    bach就是本科学历,
    minor是区别于major的,有的专业可以minor,minor的中文意思我不知道,但是就是说你没有上满所有的专业要求的课,但是上了大部分,就给一个minor,没法给你major那种。这个每个department都有自己对minor的要求。
    option是说这个学科里面还有细分的方向,比如math里有pure和applied。
    certificate我就不懂了,直译就是证明,毕业证。。。
    wharton商学院:
    真的是找了半天,不过搜到了,叫concentration不叫major
    http://www.wharton.upenn.edu/undergrad/academic-excellence/concentrations.cfm

    查看全部
  • 留学蒙大拿州立大学难吗

     ☆本科申请条件

    开学时间:每年2月、7月

    申请截至日:每年5月、12月底

    留学费用:20060.0 美元

    IELTS分数要求:6.0

    TOEFL分数要求:71.0

    SAT总分:1125.0

    高中GPA:3.3

     ☆研究生申请条件

    开学时间:每年2月、7月

    申请截至日:每年5月、12月底

    留学费用:14750.0 美元

    IELTS分数要求:7.0

    TOEFL分数要求:71.0

     ☆学费

    本科:约$13,000  硕士:约$14,000  生活费:$9,000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奖学金信息:

     ☆奖学金

    1.到校后可申请黄石奖学金。

    2.国际学生可以凭借学术成绩和托福成绩申请高达$3000的奖学金; 合作院校的国际学生可以获得$3500的奖学金;
    2006年申请秋季入学并拥有SAT/ACT成绩的学生可获得$6000到$30000不等额度。

    3.主要参考标准是SAT成绩超过1050分,ACT成绩超过23分以及GPA

    查看全部
  • 美国蒙大拿州都有什么州

    蒙大拿州(英语:Montana)是美国西北部的一州,此州的面积在美国名列第四大,然而相对之下,人口相当稀少,人口密度也相当低,经济上以农牧业为主,作物主要有燕麦、大麦和甜菜,亦有重要的采矿和伐木业。
    州立大学:
    蒙大拿大学(University of Montana)
    蒙大拿州立大学(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东蒙大拿学院(Eastern Montana College)
    西蒙大拿学院(Western Montana College)
    北蒙大拿学院(Northern Montana College)
    蒙大拿技术学院(Montana Tech)
    私立大学:
    卡洛学院(Carroll College)
    大瀑布大学(University of Great Falls)
    洛矶山学院(Rocky Mountain College)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0907.htm

    查看全部
  • 蒙大拿大学相关资讯

    《女佣的故事》:书中英雄逆转,书外平凡人生,爱是生命底色

    屏幕外的观众都喜欢看大荧幕上的主角如何从低谷逆袭,走向成功。但是身处其中的那些主角们的挣扎、苦恼、困惑、能否最终摆脱泥沼的绝望,又有多少能被荧幕之外的我们所理解呢?

    2008年独自在日本求学的我在学校宿舍里第一次看了《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虽然讲述了一个和自己生活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是主人公克里斯加纳和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的励志故事让我看到了努力的人终究会享受到成功的人生。

    就像克里斯对儿子说的那样:“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如果你有梦想,你必须去捍卫它。如果你更有理想,你就要努力去实现它,就这样”。

    12年后,当我看到《女佣的故事——我只想让我女儿有个家》(以下简称《女佣的故事》)这本书时,12年前那段独在异乡求学的经历有一次浮现在我的面前。这一次,除了努力,除了奋斗,我从这本书中读到了更多的东西。

    《女佣的故事》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妮兰德的自传体小说。除了作家,她的另一重身份是游走于不同雇主家庭的女佣。序言中《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芭芭拉.埃伦赖希这样描述女佣的生活,“女佣这个词,听起来很别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她们被污垢和屎渍包围。她们依然是隐形人,我们国家的政治和政策看不到她们,我们在门口俯视她们。”

    逆袭,这个充满励志气息的词语,究竟需要兰德做出多少努力,战胜多少困难才能做到的?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她走出生活的泥沼,走出一条充满希望之路呢?

    不要让接受施舍成为习惯

    27岁那一年,兰德遇到了她的所谓“对的人”,并迅速陷入爱河。4个月后,她怀孕了。在与男友反复沟通无果后,她决定撕掉大学入学申请书,并生下这个孩子。

    没有存款、没有收入来源、没有稳定工作、没有家人支持,兰德能依靠的只有国家救济制度。最多的时候,她需要申请7项救济制度,才能够保证自己和孩子活下来。

    可想而知,纳税人对这些底层人士的观感根本称不上友好。每次拿食物救济券去超市购买食物,让兰德感觉被钉在了“耻辱柱”上。正是这种羞愧感,让兰德努力工作,坚持读书,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找到一条不需要依赖国家救济的出路。

    书中描述的兰德的搭档,安吉拉,与兰德完全相反。老板说她曾经是最好的员工,但是现在很可怜。所以对她百般照顾。但就是这种照顾,让安吉拉有了理所当然的理由:我很可怜,所以你们所有的人都要同情我、忍让我。

    这种人在我们身边太多太多了。很多时候,这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呢?不要让自己陷入自怨自艾的境地,和人性中的懒惰作斗争,是我们在面临困境时唯一能掌握的。

    永远不要放弃自我成长

    在即将结束女佣生活时,兰德向她的雇主和老板一一道别。

    亨利之家的主人对她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勤奋的劳动者。

    农场之家的女主人曾经打电话给公司:我爱死她打扫的主卫了。

    她曾经从客户手中收到过让别人瞠目结舌的小费,在离职时老板们分别向她表示,她是最值得信赖的员工。

    虽然做的是女佣这个十分辛苦的行业,但兰德依然让自己成为行业中最优秀的员工。

    而即便在生活最困苦的时候,兰德也没有放弃求学。最终,她顺利申请到蒙大拿大学的助学贷款,并带着女儿开启了求学之旅。

    前一段时间在朋友圈中刷屏的快递小哥,被杭州市政府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落户杭州,并在子女就学、医疗保健、车辆上牌等方面享受人才礼遇,并将享有100万元购房补贴。

    一个高中毕业的快递小哥凭什么可以获得如此厚待?因为他在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可以说是快递行业的头部人员。

    所以,人生的任何时刻都不要放弃自我成长。随波逐流确实当下很爽,但10年后的自己会责怪今天的自己: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点?

    哭泣,不失为释放压力的好方式

    躲在雇主家的卫生间哭泣,是兰德少有的可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方式。濒临崩溃的时候,她甚至需要一边哭,一边使劲自己安慰自己:我不可以崩溃。我爱你,亲爱的兰德。

    “我们生活,我们生存,生怕失去平衡。当我把别人的生活打磨的光洁如新,我的困境却无人能知”。

    成年之后的我们,几乎不会在外人面前哭泣。当别人问起:“你最近怎么样?”

    “还不错,你呢?”是最常见的标准答案。

    因为成年之后就了解到,这个世界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依靠。

    高速公路上女收费员前一秒被骂哭,后一秒对客户笑脸相迎;南京地铁中的男子喝醉后在妻子怀里崩溃大哭;骑车逆行的小伙子被交警拦住,突然忍不住痛哭失声……

    我们一边努力奋斗,一边承受着一次又一次努力奋斗后的失败的苦涩。风雨过后就会有彩虹,但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拨云见日,没有人能够知晓。

    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睡个好觉吧。第二天晨起就又是家人心目中的超人了。

    感受生活的点滴美好

    兰德毅然决然地生下了女儿米娅。孩子的降生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但伴随孩子而来的那种感动、责任、情感,让兰德即使在压力巨大的时候,仍然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米娅1岁时初会走路,步履蹒跚地走向她。米娅2岁时,在刚刚搬入的新家中,和米娅嬉戏打闹。米娅3岁时,在狭窄而潮湿的一居室中,和女儿为了躲避严寒,抱着她那软软小小的身子,在寒冷中入睡。米娅4岁时,终于拿到了蒙大拿大学的助学金贷款,在梦想城市米苏拉,和女儿一起爬上森蒂纳尔——蒙大拿大学就坐落在它的脚下。

    “我们有彼此,我们有一个家,我们知晓最深沉最强烈的爱。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到达终点后又重新开始”。

    是啊,我们的生活确实很艰难,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社会的馈赠,又何尝不会让我们心存感激呢?

    今年年初的疫情,无数白衣使者奔赴疫情一线,扛起来国家抗疫重任。7月份南方洪灾,无数的人民子弟兵奔赴救灾一线,用他们的肩膀扛起来洪灾之中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任。

    身边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人民警察、白衣使者、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我们被太多太多的陌生人所保护,即使生活很艰难,也从来不要忘记在美好和平静的细微瞬间深呼吸。

    书中记录的经历那么长、那么绝望,庆幸的是,作者凭借自己的努力、身边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最终走出了这种境地。

    但当我们为这些主角们困境翻转的经历欢呼雀跃时,要看到更多的人依然处在挣扎边缘,他们的世界混沌无声。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或许我们不需要像作者那样,要走一段那么长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的日子。但情感的感受是相通的。

    迄今为止,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大学毕业求职路上的跌跌撞撞,记得听闻母亲重病时心如冰浸、记得孩子住院时的心急如焚。

    当社会飞速发展时,我们也应该停下来,看看那些可能被忽视的人。需要独自抚养孩子的单身母亲/父亲、行走在途中无法照顾父母的年轻人、子女在异乡打拼永远独守“空巢”的老人、失去工作却仍需养家糊口的中年人……

    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但给予他人帮助和关怀,可能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生活的某个瞬间。

    “有时,为了悲伤的事儿哭干眼泪但我知道,这不过就是人生的试炼;所以当事事不顺心的时候,何不想想,过了下一秒,这又是个全新的世界。享受和邻居一起度过的时光,享受孩子快乐玩耍的表情。一定有那么一天,一切变得美好。人与人之间不再有隔阂不再有暴力不再有憎恨。”——美国短视频《ONE DAY》

    爱,一直都在。我们每个人都是爱的源头。

    查看全部
  • 高校在线教育,下一步如何优化发展?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7月初,美国国土安全部下属的入境和海关执法局发布通报,在美国修读学术课程或职业课程的国际学生,如其就读的学校今年秋季学期只进行在线授课,美国国务院将不会向他们发放签证,海关等相关部门也不会允许此类学生进入美国。对此,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表示强烈抗议,并起诉美国政府。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巴科表示,这项最新政策没有事先通知就突然宣布,残忍鲁莽,哈佛大学认为这是一项"糟糕的政策",也认为它是非法的。在随后提起的诉讼中,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认为美国政府的新规违反了《行政程序法》,没有在发布前考虑"问题的重要方面",没有为政策提供合理的依据,也没有充分通知公众。

    这其中也涉及一个对在线学习认定的问题,在线教育对大学来说,扮演着什么角色?社会如何对在线学习做出认定?

    在线教育对大学来说,扮演着什么角色?

    毋庸置疑,当前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所高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在疫情背景下,在线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对"在线教育"进行讨论。本文所讨论的"在线教育"是指使用全在线课程全周期开展的人才培养工作,比如:

    1.高等院校为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而提供的供学生选修的与面授课程等质同效的全在线课程,这些全在线课程来源丰富,加入培养方案经过严格审核。

    2.面向社会人士专业发展、职业发展、兴趣爱好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全在线课程,结业获得的可以是证书或者可以转换为培养方案的学分。

    3.在极端条件下教育的应急方案,比如此次疫情引发的全在线授课。

    考虑到全在线教育所需要的学生自控力和学习自主性,本文的论域是针对18岁以上的成人开展的全在线教育,讨论为了实现开放、协同的在线教育新形态,在体制、机制、技术等方面如何优化发展。

    在线课程同质等效的发展现状

    国内现状

    高等教育在线课程与面授课程同质等效是指高等院校将审查合格的在线教育课程纳入专业培养方案,视为与面授课程具有同等质量同等效力,学生选修通过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

    中国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自2014年开始建设,截止到2020年5月,已有2.4万门。这些课程由中国高校教师基于校内教学实践而开发,大多已经与校内所授课程具有相同质量、类似要求,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在线教育同质等效的物质基础。

    目前除少数高校的个别专业课程(如清华大学于歆杰《电子线路》课程)以面授班和全在线班形式在校内进行了平行开设试点外,部分高校只是为了丰富本校的通识选修课而将其它高校的在线课程推荐给学生(比如,哈工大选用上交大的课程,东西部联盟学校互选课程),更多高校是将开放在线课程作为面授课程的辅助教学内容在校内以混合教学方式使用,少数专业课跨校使用只是教师之间的个人行为。

    国际比较

    与国外高校相比,国内高校对在线教育的采纳应用存在以下差距:

    1.没有将全在线学习经历视作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而作硬性要求

    美国一些高校要求学生至少要学习一门全在线课程,因为毕业后进入社会需要不断参加职业教育,而未来的职业教育会更多地在网上进行,让学生在学校就习得网络学习的技能,这是帮助学生做好从学校到社会无缝过渡的学习技能准备。

    美国一些高校要求学生至少要学习一门全在线课程,因为毕业后进入社会需要不断参加职业教育,而未来的职业教育会更多地在网上进行。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中心2019年1月发布的报告,2017年秋季,美国各类高等教育的二千多万学生中,没有选修任何一门远程课程的是66.3%,也就是说有33.7%的学生至少学习了一门全在线课程,这其中63%的四年制本科生和80.8%研究生至少学习了一门全在线课程。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世界校园(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s World Campus)、中佛罗里达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和佛罗里达大学(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有上万的学生在网上至少选修了一门课程。

    2.缺少全在线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与面授等值的文凭授予

    中国有64所试点网络学院,曾经实施过全远程的专业培养方案,授予的是比面授教育低一个档次的学位文凭,这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足以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全面的支持,大家对网络教育的质量心存疑虑,再加上网络学院学生入学水平可能与在校生有不小的差距。也正因为网络学院教学要求与学校名声不一致,目前一些高校的网络学院已经转型到非学历继续教育。

    中国是制作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最多的国家,但目前为止除了个别学校(如北大、清华)在尝试专业(多为计算机专业)的微学历证书外,大多数学校建设的大规模开放课程还不足以构成全在线培养方案。

    相比较而言,美国有不少高校开设了全在线学位课程,比如,2015~2016年,美国有10.8%的学生注册的是所有课程全在线的学位。MOOC盛行之后,一些高校开始基于MOOC提供全在线学位,比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物流硕士学位证书,所开设的课程是教学团队为网上的非MIT学生专门设计的课程,开发者表示:虽然这些课程不同于MIT校内课程,但是与现实需求结合紧密,质量很高,而且有望反向用于校内课程。

    3.尚未建立微学位课程与校内课程学分的对等转换关系

    国外一些高校,比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全球新生学院(Global Freshman Academy),通过微学位课程来吸引学生报考该校,当学生被该校录取后,所选修的MOOC课程可以兑换相应一年级课程的学分。佐治亚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微学位课程也是采取类似的录取后免修若干课程的方式降低学生的学费成本。

    在线教育宽进严出的发展现状

    国内现状

    目前国内继续教育的宽进严出有如下的机缘,虽然未必都是在线教育形式,但是为在线教育在既有的政策框架实现宽进严出提供了可能:

    1.国内高校获批的64所网络教育学院(含电大)还有一些仍旧运营,这些学院大多以专升本学生为服务对象,通过单科考试逐门筛选人才。

    2.国内高校有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政策,申请者需要通过两门国家级统考,并通过所申请专业的课程考核,就可以申请进入硕士论文写作阶段,论文通过答辩就可以获得与在校生同样的学位证书。

    3.一些专业证书的考核为国家统考,其备考培训往往会采用在线教育方式,主要由私立企业或行业协会下属机构运作。

    总之,目前继续教育的严出和严进主要靠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大多是基础课程,专业的质量审核是在高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检查时进行,没有常态化跨学校的课程质量审核机制,与国际一些高校相比(除电大外),招生人数有限,"宽进"现象不明显。

    国际比较

    与国外相比,中国继续教育领域的在线教育存在如下差距:

    1.中国的继续教育较少采用在线教育,规模和招生区域受限

    虽然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四倍,但是中国很少有高校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招生人数过万,而且主要是招收当地生源或可以在当地住宿的学生,这是因为传统继续教育采用面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发展规模。

    在美国,一些私立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大学比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更早发现了许多成年人想要或只能在网上学习。以私立非营利大学南新罕布什尔大学为例,2016年至2017年,南新罕布什尔大学招收了来自48个州(不包括马萨诸塞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6.3万名学生,其中约有5300名学生来自德克萨斯州,约有4000名学生来自佛罗里达州和纽约州,约有3000名学生来自新泽西州、北卡罗来纳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西部州长大学(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是一所仅提供在线课程的大学,在过去十年里,通过招收成年学习者,它和南新罕布什尔大学一样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其中入学人数最多的州是印第安纳州(7242人)、得克萨斯州(10308人)和华盛顿州(14001人)。

    2.未从终身教育视角发展在线教育,打通校内教育和继续教育

    随着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剧,职业种类与能力需求变化很大,活到老、学到老,已经不是精神追求,而近乎是生存需要了。

    在这种形式下,非常需要打通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在许多国家(如欧盟ECVET系统),都允许从多种途径接受的教育证书可以自动转化为学位学分。比如,马来西亚教育部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学分与校内培养方案课程学分的转换政策,这些已有的政策为其将众多来源的全在线课程纳入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便利。

    最近两年,美国多所公立高校都准备大力发展在线教育,目标人群是在职或没工作的成年人,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高中毕业生人数下降,高校面临生源困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社会对高技能员工的需求增加,高校可以为那些希望通过进一步培训来提升职业生涯的成年学员提供高质量、可负担得起的课程。对许多公立大学来说,大力关注成人学习者将代表着战略上的重大转变,因为历史上成年学生大多就读于社区大学和盈利性大学。

    在终身教育领域,各类考级考证会有一些在线教育形式

    这一点趋势也同样反映在中国,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现提供环境也是中国教育当下的重要工作。

    在线教育开放协同的发展现状

    国内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面向社会的全在线教育集中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公益开课,使用其他高校的在线课程资源大多是教师之间的自发合作行为。在继续教育领域,企业大学会有一些全在线教育课程和项目,在终身教育领域,各类考级考证会有一些在线教育形式。

    国际比较

    与国际高校相比,国内在线教育在开放、协同方面存在如下差距:

    1.国内在线教育课程内容来源主要是高校开设的课程,缺乏引入其他课程的常态化机制

    国外一些高校很早就意识到需要在课程体系中扩展社会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就业选择的需求。比如,一些普通院校会把Cisco网管证书课程纳入课程选修课程体系。

    为了避免每所学校对于这些非高校课程进行单独的审核认证所带来的麻烦,美国教育委员会(ACE)有一个课程认证服务,可以接受课程提供单位提出课程认证的要求。当初edX和Coursera为了让首批课程能够得到更多学校的选用,曾送交了5~6门课程去认证。具体认证流程是:该协会会委派至少两位学科专家去审查需要审核的课程的所有资料,包括讲课视频、练习题和考试题等,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历时两个多月。

    通过认证的课程会比较容易纳入各校的培养方案之中。2013年初,Coursera在线学习平台上的5门在线课程的学分获得美国教育委员会(ACE)的官方认证,这意味着在线学习者修读完这5门在线课程所获得的学分可能被其他大学认可,也可以转换成其他大学相应的学分。

    2.国内在线教育办学机制方面缺乏多机构协同合作,较为单一

    目前国内高校对外的在线教育是借助几大MOOC平台商,对内是建设课程平台。美国高校似乎在走中国之前的网络学院的道路,2019年3月美国Inside Higher ED报道称,有将近两打的公立大学准备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各校做在线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有的是自建或购买一个现成的网络大学,成立独立的在线机构,也有的是与平台提供商合作,借助平台商的营销能力发展本校的在线教育。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关闭了学校,结合各自国情,也提出了一些居家继续教学的措施。

    比如,普度大学在2017年4月收购了全在线教育的卡普兰大学(Kaplan University),通过收购而进军在线教育市场,2019年加州社区学院(the 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s)和麻省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systems)打算成立独立的在线学院服务于在职学生,北卡大学系统(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system)也有类似的打算。蒙大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ontana)计划与培生集团和威利集团建立在线课程管理的合作关系,阿肯色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rkansas)成立了独立的在线大学(eVersity),等等。有意思的是,不论是采取哪种路径,似乎都是要办独立于校本部的网络学院,因为这些高校表示"如果不了解(有工作的成年学生)需要你为他们做什么,而只是把在校园里做的事情移植过来,就会失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要想融合校内教学与在线教育,困难重重。由于政策体制不同,也许中国高校可以实现美国做不到的这种融合?

    极端情况下,在线教育现状和优化路径

    国内现状

    今年的疫情让在线教育走到前台,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引导下,大中小学都以不同形式开展了在线教育。以往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展现出效果,开始的忙乱很快就走上有序,显示出师生信息技术素养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已有教学平台的学校会采用更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停课对教学的影响相对较小。国内各平台厂商也十分给力,以多种形式支持了大规模用户的直播教学,让没有远程教学经历的师生能够很快地采用近似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除了教育部发布了多个指导文件外,不少机构和协会也纷纷组织专家开展在线讲座,指导在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考虑到中国各类教育的总体规模,比如,据教育部官方数据,2018年,全国2663所普通高校、7.6万所中学、17万所小学,共涉及167万专职大学教师、629万中学教师、610万小学教师,共培养大中小在校生2.25亿,占13亿人口的近20%。也就是说,每5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学生或老师!这次疫情也让应急教育备案提上议事日程,如何更有效率和更有章法地开展极端状态下的各类教育,在线教育,至少数字化资源在未来将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际比较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关闭了学校,结合各自国情,也提出了一些居家继续教学的措施。从开始的短期临时对策,如,抚慰学生焦虑情绪、指导家长配合、支持教师教学,到关注贫困学生无法上网、没有设备的解决方案。从各国反应速度可以看出各国的应急教育方案和资源的储备情况,不少机构开放了多年建设的数字资源,不少学者团队纷纷编制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指南和建议,开展网上教师培训,组织网上教学研讨。

    未来的灾难也可能连网络都会受到破坏,在线教育也许都难以实施,但是如果有全套数字化教学资源,也还是可以延续教育,传承文明的。

    智能时代在线教育优化路径

    为更好地实现在线教育目标,需要建设和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综上调研发现,提出如下优化路径:

    1.建立并加强专业和课程认证的常态化机制

    某高校教务部领导坦诚其未同意将"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纳入教师人事奖励政策是因为不认为这样的课程能与当年的国家精品课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实现在线教育同质等效还需要从程序上予以质量明证才能服人。建议借鉴美国的专业和课程认证机制,提供常态化认证专业服务,为各院校专业培养方案采百家之长、通过开放选用、借智发展以提高培养水平而奠定基础。

    2.鼓励并允许高校整合选用多校课程形成培养方案

    目前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在编教师的课程开设能力,如果能够允许学生选修其它学校的相应课程,可能会开拓学生视野与思路,也会对本校教学质量形成改革动力。国内高校只是在办学之初有过这样的开放,比如,70年达末期中央广播大学恢复办学时曾培养过一批优秀学生,这是因为当时的课程都是由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的知名教授亲自讲授。北大七十年代末办计算机系时老师来自北大、清华和中科院,学生收益匪浅。当年的西南联大出了很多人才,也许与学校交叉也有一定的关系。国外高校从学生兴趣角度会支持校际开放,比如,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课程需要学习10门课程,其中允许选修MIT或波士顿大学课程3~4门。网易曾经组合过国内高校计算机精品资源课程组成大学四年学习路径,这些年国内在线课程建设很多,为建立开放的培养方案提供了可能。

    3.要求高校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全在线课程

    虽然现在的高校学生大多离不开网络,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胜任网络学习。鼓励甚至要求高校学生完整体验一门课的在线学习,会有助于他们适应网络学习,掌握在线学习的方法,培养找到优秀在线资源的能力,形成在线学习的习惯。有了在线学生用户,也有助于老师改进在线教学的策略,提高在线教育的质量。一个简单的政策,却有可能带来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机制天翻地覆的变化。

    4.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在线教育品牌学位项目

    国内实现在线教育同质等效最多的专业当属MBA,目前MBA的很多课程采用了e-learning与面授讲座的混合教学,且有不少课程全在线。不过,MBA是自身学位品牌价值超过了校内硕士学位,设立非传统学位并提升新立学位的价值也是发展在线教育的一条道路。

    5.建立健全极端情况应急教育方案

    建立各级政府在极端情况下保障教育不中断的应急方案,包括:上通下达的信息传递机制,教学支持与反馈机制等,以达到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设立专门组织,完成应急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工作,类似于避难所的设施建设,构建教育应急避难全套设施。

    实时教学质量监控,通过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在线教育质量。

    6.借助智能技术,优化在线教育,加强数据治理

    为了实现在线教育的上述发展目标,有必要借助智能技术优化在线教育,这包括:精准招生、学习诊断、适应性教学、个性化资源推送、实时教学质量监控等,通过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在线教育质量。

    作者:汪琼(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7月刊)

    查看全部
  • 《女佣的故事》生孩子让她跌入人生低谷,养孩子让她破局人生困境

    1998年,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揭秘社会底层贫穷的真相,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亲自体验低收入阶层的生存状态。她辗转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先后当过女侍、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及沃尔玛的售货员,然后将这段人生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我在底层的生活》,在书中她向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任劳任怨、艰辛付出却没有晋升阶梯的底层世界。

    对于低收入阶层而言,使其感到绝望的往往不是生活的艰辛,而是晋升阶梯的缺失。在缺乏晋升阶梯的底层世界里,低收入阶层该如何生存,如何走向成功呢?美国单亲妈妈斯蒂芬妮·兰德给了我们精彩的答案。她在社会底层奋斗多年,从女佣变身为作家,活成了励志典范。她与芭芭拉一样也把自身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女佣的故事》。

    《女佣的故事》出版后,迅速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得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鼎力推荐,并被Netflix购下影视版权。书中记录了斯蒂芬妮做女佣和独自抚养女儿的经历,直面当代美国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社会福利制度等,涉及女性独立、家庭暴力、医疗制度、贫富差距等当下热门议题,让人们在悲伤且鼓舞人心的故事中获得成长的力量和选择的勇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每天跪着刷马桶的单亲妈妈凭什么成功逆袭。

    01、被男友逼出家门,跌入人生低谷,她放低姿态独自负重前行

    年轻的斯蒂芬妮·兰德原本有远大的理想,她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27岁的那个夏天,她一边在咖啡馆打工,一边憧憬着去米苏拉市的蒙大拿大学攻读创意写作课程。命运却在不经意间跟她开了一个玩笑。一天,她在从酒吧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个叫杰米的男人,她的人生从此发生了改变。

    不久,斯蒂芬妮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决定推迟自己的作家梦,先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杰米并不赞成,劝她打掉孩子,但她撕掉了大学申请书,毅然决然地生下孩子。此后,杰米经常对她虐待、威胁及高声辱骂。这让她在精神上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不得不求助于家暴中心的治疗师。由于长期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所以斯蒂芬妮患了抑郁症,不得不在米娅7个月大时,搬离了杰米家,去投靠父亲。父亲由于无力供养她们,斯蒂芬妮最终成为无家可归的单亲妈妈,与女儿进了收容所,靠政府补助艰难度日。

    从怀揣理想的有志青年到无家可归的单亲妈妈,这种角色的突变,只因为斯蒂芬妮执意生下了女儿。杰米和斯蒂芬妮的经济条件都不理想,杰米不堪生活重压,用家庭暴力将女友和女儿逼出家门。斯蒂芬妮却并没有被重重压力吓倒,在以后的岁月里虽然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她却咬紧牙关,担负起了一个母亲的责任。

    斯蒂芬妮和女儿从被逼出家门,到进入收容所,再到入住条件极差的一居室公寓,这一路走来看似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善,但是她却拼尽了全力。她放低姿态成为女佣,努力清理马桶和最肮脏的角落,即便在最沮丧的时候,也清醒地意识到放弃工作就一无所有,负重前行是唯一的出路。

    在生活中,孩子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复制父母的行为,然后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再在未来无意识地表现出来,所以父母的行为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如果父母努力勤奋、积极向上,必然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斯蒂芬妮就是这样的母亲,无论是食不果腹,还是被病痛折磨,她都始终一步一个脚印,与命运努力抗争。虽然她也难免沮丧、无奈、悲伤,但是她始终能抓住心中的那一点微光,让自己不至于滑入黑暗的深渊。

    02、破碎的原生家庭,父母无法给予助力,她化悲伤为上升动力

    斯蒂芬妮小时候,生活在和睦的中产家庭。后来,父母离异,又各自组建家庭,父母双方的经济状况也是捉襟见肘,所以与斯蒂芬妮的关系变得若即若离,极为微妙。这样的家庭关系对斯蒂芬妮而言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但她无力改变。

    斯蒂芬妮和女儿被男友逼出家门后,无奈之下搬进了父亲家避难。当时,父亲和继母住在一辆拖车里,作为电工的父亲因为房市的崩溃事业受到巨大的打击,所以生活上只能勉强果腹。由于女儿和外孙女的到来,给这位父亲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致使他崩溃大哭。斯蒂芬妮和女儿不得不从父亲那里搬离,进了收容所。

    父亲无法供养女儿,并没有让斯蒂芬妮觉得伤心,真正让斯蒂芬妮感到难过的是,父亲对他的态度。她生日时,父亲没有电话问候。她与女儿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虽然没有受伤,但是母女二人受到极大惊吓,于是她在网络上发布了车祸信息寻求安慰,父亲没有一句关心的话,却责备她这样做欠妥。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在孩子的眼里,父亲应该像山一样,可以为孩子遮风避雨。但是,一个物质和精神都极为匮乏的父亲,孩子自然无法期望太多。斯蒂芬妮深知这一点,所以即便对父亲有诸多的不满,仍就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斯蒂芬妮的母亲嫁给了一个英国男人,搬到欧洲多年。斯蒂芬妮从收容所搬到过渡公寓时,母亲带着丈夫威廉,来帮女儿搬家。搬完家后,斯蒂芬妮与母亲、威廉一起吃饭,账单送来时,威廉执意要求斯蒂芬妮埋单。斯蒂芬妮的账户里只有10块钱,但是母亲并没有帮斯蒂芬妮开脱,斯蒂芬妮只好把账户里的10块钱全部掏出来。一个母亲在女儿最困难的时候,不仅帮不上忙,还跟丈夫一起算计女儿,这真是令人心寒。

    当父亲想要再婚时,对斯蒂芬妮说:“自己照顾自己吧。”当斯蒂芬妮有了女儿以后,她发誓说:“我的父母都往前看,不顾我的感受,把我孤零零地扔下,我发誓绝不会和他们一样,离开米娅,疏远米娅。”这就是斯蒂芬妮在无论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努力抚养女儿的根本原因。

    当父母给不了孩子依靠,给不了孩子所需要的帮助时,孩子该怎么办呢?只是一味地抱怨是毫无益处的,斯蒂芬妮化悲伤为上升的动力,让自己独立、坚韧、强大,以便为女儿撑起一片天,这是她的伟大与悲悯。

    03、深陷贫穷的泥沼,遭遇歧视的目光,她用理想破局人生困境

    斯蒂芬妮说:“贫穷犹如一个污浊的泥塘,死死掐住我们的双脚,绝不放我们离开。”当成为无家可归、身无分文的单亲妈妈后,斯蒂芬妮陷入了贫穷的泥沼,她每天努力地工作,并且申请了7项政府补助,也仅仅是和女儿勉强维持生计。她只能送女儿进入条件很差的日托所,只能用食品救济券给女儿买少量的有机全脂奶,带女儿去超市领一个免费的水果……钱太有限,她无计可施。但是她给了女儿足够的爱,她用有限的时间给予女儿高质量的陪伴。

    困境并不仅如此,每当她拿着食品救济券去超市购买东西的时候,收银员和排队的购物者都会向她投来鄙夷的目光,觉得她是税金包袱。但是无论多么困难,她绝不去食品银行和教堂去领取免费的食物,而是将其留给更需要的人。钱太匮乏,别人的目光太不友善,她一次次被逼向绝境,却因为对女儿源源不断的爱,而没有崩溃。

    由于长期从事清洁工作,斯蒂芬妮的身体受到极大的损伤,但是她没钱去看病,只能服用布洛芬缓解疼痛。此外,由于斯蒂芬妮和女儿住的小公寓条件极差,霉菌丛生,她和女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特别是女儿鼻子和耳朵都受到感染,长期忍受病痛,得不到良好的治疗。这让斯蒂芬妮意识到,只是靠做女佣是不能扭转现状的,所以她报了网络课程,拿起书本,去攻读学位。此外,她一直坚持在博客上记录自己和女儿的生活,这让她获得了宣泄与慰藉,也借此积累了写作经验。

    斯蒂芬妮说:“每一个在贫困线边缘挣扎的单身家长都会如此。我们去工作,我们去爱,我们去奋斗。这一切压力、疲倦掏空了我们,抹消了我们。昔日的自己成了一缕幽魂。”即便在生活的重压下成为了幽魂,但是心中有光的人仍然会活出自己的精彩。

    斯蒂芬妮对于未来做过不同的规划,她曾想去读法学院,当人权律师,帮助跟她一样的人。但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让她改变了决定。书中那句:“当你渴求什么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愿望。”成为斯蒂芬妮的指路明灯,所以她和女儿搬到了梦寐以求的米苏拉市,去攻读蒙大拿大学的创意写作课程。虽然米苏拉市的收入低、房价高,会让斯蒂芬妮和女儿的生活更加艰难,但是为了追逐自己的理想,她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在的斯蒂芬妮早已今非昔比,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让女儿有了一个安定的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畅销书作家。她写下的《女佣的故事》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底层世界的真相,也让我们获得了奋勇拼搏的力量。谁没有自己的困境呢,能够破局困境的人,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更是这个世界的规则。

    查看全部
  • 穷到住收容所的28岁单亲妈妈:如何摆脱贫穷陷阱?从女佣逆袭作家

    我们看过很多主人公涅槃重生、逆袭为王的小说和电影,但生活远比虚构故事精彩。

    就美国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完美的演绎了真人原型克里斯·加德纳从走投无路到闻名世界的逆袭故事。奥巴马2019年推荐书单《女佣的故事》,就是作者斯蒂芬妮·兰德的真人纪事,堪称女版《当幸福来敲门》女性励志典范。

    斯蒂芬妮·兰德曾遭男友家暴,带着几个月的女儿去收容所生活,生活绝境中开启做多家“女佣”的工作,并把它们写进书里:洗手台上凝结的发胶,堵塞地漏的头发,马桶中的尿渍,床单上的阴毛……生活中的肮脏、琐碎与不可示人之处向他们敞开,被他们清理和掩埋,“女佣”身处卑微之处,却比当事人更能洞见富人内心的秘密。

    现在的斯蒂芬妮·兰德是炙手可热的专栏作家,她的作品发表在《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上。第一本自传小说《女佣的故事》位居2019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位,其销量仅次于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和正在竞选总统的参议员卡玛拉·哈里斯的回忆录。

    女佣逆袭成为作家颠覆命运的事迹很鼓舞人心,但背后更值得探讨的话题是:斯蒂芬妮·兰德为代表的美国底层人群是如何掉入穷人陷阱?又如何凭借勤奋和智慧,摆脱穷人思维,跻身中产阶层的?

    斯蒂芬妮·兰德的“贫困陷阱”

    斯蒂芬妮·兰德不是有色人种,不是三代贫困户,不是吸毒赌博的极端分子,她的艰难似乎从成为一个单亲妈妈开始,但实际上原生家庭和她成年后的选择,已经潜藏了悲剧的因由。

    ①缺乏有效的避险思维

    斯蒂芬妮·兰德的母亲迫切的想要逃离妻子、母亲的身份桎梏,一次宣告和觉醒就解散了整个家庭,去英国几年也不见面一次。

    父亲不久也再婚,只说一句:“自己照顾好自己吧”。斯蒂芬妮·兰德在书中不只一次表露父母的狠心,丢下孤零零的自己。

    斯蒂芬妮·兰德太渴望家庭温暖和亲人般的关注,在27岁公园里认识了男友杰米后就搬住在一辆露营拖车上。

    四个月后意外怀孕想要生下孩子,遭到杰米的强烈反对,她对亲情的渴望执意要生下孩子,孕期中遭受了杰米的家庭暴力。为了抚养孩子,她先是搁置了在蒙大拿大学学习创意写作的计划。更糟的是,由于孩子的父亲对此基本不闻不问,也没有亲戚施以援手,兰德最后不得不和刚出生的女儿米娅栖身于华盛顿州的一个收容中心。

    很多人由于原生家庭缺乏爱与亲密感,而把情感寄托在爱情和婚姻上,导致作出很多错误性的选择,同时也把爱情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

    ②缺乏远期规划的能力

    斯蒂芬妮·兰德和杰米相识之前,她过得并不富裕,27岁在咖啡店里打零工,和朋友合租着房屋,没有任何积蓄。

    当杰米提出一起住可以省下租金,露营拖车的租金只需要每人每月付150美金,就立即决定租住在一起。而事实上,斯蒂芬妮·兰德已经申请了另一个梦想城市米苏拉的某大学创意写作。

    斯蒂芬妮·兰德执意撕掉大学申请书,依靠不上男友,打工赚钱无法满足母女两人房租和日常开支,在收容所呆了6个月。

    因为意外怀孕放弃了选择高等教育的机会,只有拼苦力去赚取微薄的收入,接零散的清洁和除杂草的工作,失去一份工作就需要马上找到下一份散工,否则无法完成生存温饱问题,陷入恶性循环的苦力中。

    人的压力和一种叫皮质醇激素水平相关,皮质醇水平越高就代表压力越大。斯蒂芬妮·兰德长期处于父母爱的缺失压力中,这会影响大脑的部分区域,比如前额皮质、类扁桃体等,这些是认知功能的重要区域。让她一次次作出违背长远规划的梦想选择,当遇到的麻烦越来越多,就失去了理智的决定、长远的决策能力。

    摆脱穷人思维

    而蒂芬妮·兰德真正的逆袭,是在她为中产阶级家庭做“女佣”的过程中开始的。斯蒂芬妮·兰德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她做“女佣”这份工作的状态和心理过程。

    为每个家庭的清洁“痕迹”的同时,她逐渐摸索到了自己内心不安于贫困的“痕迹”。

    高效利用时间成本在清洁公司工作,被安排在五六户人家轮流进行,但工作日程每个星期都会变化,随机性强不能接下其他的工作,日程束缚住了工作量。

    作为一个带着孩子的成年人,每个月的净收入需要达到1600美元才行。

    斯蒂芬妮·兰德辞职,在网上和脸书发布了广告,开始接私活,第一位私人雇主给她20美元/小时,在清洁公司账面收25美元/小时,但她只能赚9美元/小时,算上税金和成本,到手价格6美元/小时。

    自行找客户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并要进行细致的排期,但是兰德的整体收入是提高的,蒂芬妮·兰德敢于花时间去替换现有工作状态,提高财商管理能力,动用智慧增加资产增入,高效利用时间成本。

    “只要你能心甘情愿地跪在地上用双手刷洗马桶,那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突破贫富思维差异化斯蒂芬妮·兰德一直非常高效的使用社会福利,领取食品救济券和各项经济补助。而去超市购买必需品使用食品救济券时,会遭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人异样的态度。

    尤其当经济衰退时,中产阶级纳税人会带着愤怒的情绪指责领取社会福利的人群,认为兰德这样领补助的人是一群好吃懒做、钻社会空子、向政府伸手要钱,吸毒犯罪无恶不作“野生动物”。

    斯蒂芬妮·兰德一直对朋友、雇主没有透露她的境况,因为不想唤起他们的同情:

    “我也不想让他们知道,有时候我会依靠食品救济券之类的东西度日,这好像在当小偷,让我感到耻辱。当别人信任你,愿意留你单独呆在他们家的时候,你绝对不会想让他们把你和小偷联系起来。”

    斯蒂芬妮·兰德认为博取同情抱怨生活,并不能让别人了解到女佣打扫房间这项工作对体力的要求有多高,假如涉及到排班和进账,取消一份清洁收入,就会减少40块钱的进账。

    著名财商教育专家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中说:“愤世者永远不会成功,未经证实的怀疑和恐惧会使人民成为愤世嫉俗者。愤世者抱怨现实,而成功者分析现实。”

    穷人相信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而富人相信这种差距的决定性因素是主观能动性。斯蒂芬妮·兰德做的改变就是尽量让自己少抱怨多做事,主观能动性用于保持专业化和工作日程表的排挡实施,才是维持正常资金周转的最佳方法。把目光聚焦于未来的规划和如何获取资源调配才是改变现状的出路。

    重视自我投资很多人在经济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把“投资”当作天方夜谭,等到实现财富自由之时才会考虑的问题。实际上投资不代表形式意义上的“花钱”,也包含知识、能力、见识等无形资产的增值。

    斯蒂芬妮·兰德白天在雇主家中辛勤洗刷厕所;晚上,她争分夺秒地学习大学网络课程。米娅上床睡觉后,兰德开始在电脑上写文章发博客。

    斯蒂芬妮·兰德一边带着孩子,一边攻读社区大学两年制的副学士学位,因为这是最低廉的方式完成学位,同时申请了联邦政府为低收入学生提供的助学金。秋季开学,兰德就会在女儿米娅睡着后,喝一大杯咖啡,牺牲睡眠时间,去完成作业。

    “上课的时候,虽然身体上会筋疲力尽,但我脑子里很清楚:上学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是一件能让我们获得地位的事情。”

    斯蒂芬妮·兰德在这本自传中多次提及,对米苏拉这座城市的向往。

    除了城市的安宁氛围,在兰德生育前曾申请米苏拉的大学创意写作课,这是她被中断的梦想进程。然而在最艰难的人生低谷,她从未放弃去米苏拉的梦想,终于5年后,生活境地稍好的趋势中,和女儿踏上了米苏拉的自由之路。

    她在米苏拉申请了蒙大拿大学,并在一座办公大楼找到了清洁的工作,还找到了几个家庭清扫的雇主。在办公楼等候室的一本杂志《妈妈乐》上,投了第一篇短小的稿子,开启了写作投稿之路。

    “富人思来年,穷人顾眼前。”这是穷人的通病。在穷人思维中,纯消费满足日常生活已经难以解决,更无心考虑有关“自我投资”划为奢侈消费。但实际上,“自我投资”比如读书、考证书等,这些投资或多或少都会在未来有所回报。但如果能够保持自我投资的态度,可以尽力找资源平衡当下困境,譬如等价换取或者提供的奖学金等。

    斯蒂芬妮·兰德很清楚知道,做女佣工作即便24小排满日程,也无法摆脱贫困的境地,只有获得更高文凭和教育水平,才能有更多的人生选择,获取同等时间下高额工资的可能性。在无数次做女佣累到爬不起来,她都会用“这只是我暂时的工作,我不会永远做女佣”的目标去激励自己,并同时坚持完成学分和学业。

    美国有将近三千万人仰赖政府低收入补助,成为民众眼中的“税金包袱”。兰德是其中一员,她因此遭到来自上层社会的敌意。他们认为穷人全部都是拿着税金低保懒惰自甘堕落的人,阶级偏见以及穷人思维让贫困的低等阶层人群生活在边缘境地,然而兰德却突破思维模式。

    畅销经济学书籍《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的观点证实了兰德的思维转换正确性:“要想摆脱贫穷,首要的步骤就是对长期目标进行思考,并习惯为此做出一些短期的牺牲。”

    跳出“老鼠赛跑圈”,直面欲望

    “老鼠赛跑”游戏发明者就是《富爸爸和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他曾在著作中多次提到“老鼠赛跑圈”的隐喻概念,主要指在环形圈内人们为金钱而工作,每月的支出主要靠工资来维持,没有属于自己的资产,或者虽有资产但带来的收入还不足以维持家庭的花费,所以只能在“老鼠赛跑”之中求生存。

    一个人想“老鼠赛跑”还是乘快车飞奔首先是自己的选择,或者说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快车道,但首先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甘愿付出必须的代价。不断地创造自己的资产。这样有耐心地去做,当你的被动收入超过你的总支出的时候,你就跳出了老鼠赛跑的陷阱。

    如何才能跳出人生中“老鼠赛跑圈”的陷阱呢?按照喜欢的方式利用“恐惧”和“欲望”,而不要让它们控制你们。

    我们会发现斯蒂芬妮·兰德对未来一直抱有期待,对更好的食物、好喝的酒、更浓烈的咖啡、对房子房间的向往更为具体。她在一次次搬家找房子中,靠近自己梦想,并利用谈判和打扫的方式去达成。其中她曾提到为了给小女儿去二手店换漂亮的裙子,而提出为其清扫,拿到额外的补助会带女儿去汉堡店看着女儿吃汉堡套餐;一个连下个月房租都不知能否凑齐的情况下,她却首先为自己申请了社区大学修分学位。

    我们对于欲望往往和“贪婪”化为一体,一个领食品救济券的单亲妈妈,每日盘算如何给女儿买食物,自己靠喝咖啡果腹的人,会给自己套上“我可付不起”的心理暗示。

    “三年来,无数个黑夜里,我埋首读书、写论文,应付考试。做一个卑微的女佣只是我短暂的生活。有时我含着眼泪入睡,唯一的慰藉便是我知道自己绝不会止步于此。”

    这就像是“穷爸爸”和“富爸爸”,当穷爸爸选择逃避的时候,富爸爸会思考“我要怎么才能付得起”、“我要怎么才能做到”。

    “我可付不起”带来的绝望和无助感会使人失望、迟钝以至于意志消沉。“我怎样才能付得起”才会打开充满可能性的梦想之门。

    大部分会把欲望渴望拥有更美好的东西,当做“贪婪”,下意识去调整自我心态,说“我不能拥有这个”,每当有这逃避心态时,应该问问自己:“我还能做些什么?”。合理的利用“欲望”才是跳出“老鼠赛跑圈”的机会。

    兰德如今是一位作家,同样也是为底层发声者,她参与了经济困难报道项目,致力于推动针对经济不平等问题的高质量新闻报道,鼓励那些曾像她一样的人参与进来,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实现阶级财富上的跨越,从来不会按部就班听天由命。认清穷人陷阱,改变思维模式,绝不烂在泥沼里,一无所有也要凭微薄之力改变现状,这才是真正“乘风破浪的姐姐”!

    作者介绍:荣荣

    关注女性,赋能家庭。欢迎关注~

    查看全部
  • 单身妈妈翻身记《女佣的故事》——女性独立的重要性(下)

    “只要你能心甘情愿的跪在地上用双手刷洗马桶,那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这是我的《女佣的故事》里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

    可现实生活里,又有多少人情愿献上自己的膝盖和双手呢?

    今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很多人都失业了。

    可我的好友在网上发招聘广告的时候,说投简历的人寥寥无几。

    她说很多毕业生都在等待。但不知道他们在等待什么。

    也许是今年的情况让更多年轻人迷茫、让他们消极、也让一些人宁可躺在床上无病呻吟张嘴啃老,也不肯低下头挪出窝去闯自己的人生…

    我们平日里,虽说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但劳动人民要吃饱饭。

    可在《女佣的故事》斯蒂芬妮的这部回忆录中,她写道:“我和女儿米娅永远都吃不饱。”

    如果有读者不了解《女佣的故事》作者背景,可以参考我前一篇文章:

    单身妈妈翻身记《女佣的故事》——女性独立的重要性(上)

    斯蒂芬妮说:“从记事起,我就一直想当一名作家。长大后,我写过故事,埋首在书里,把书本当成我的老朋友。”

    她最喜欢的是米苏拉市,那里一直是她的追梦之旅。更重要的是,她一直想要在那里找到一个能称为“家”的地方。

    在遇见前男友杰米(女儿的父亲)那年,米苏拉市的蒙大拿大学寄来的明信片让她深深的迷上了他们的创意写作课程。但意外怀孕,让她撕掉了那张大学申请书。

    “我讨厌伸手要钱,我讨厌承认自己又一次搞砸了一段关系”。

    斯蒂芬妮被新男友赶出了家门,又要开始带着女儿漂泊了。

    长期干粗活,导致斯蒂芬妮的指尖都裂开了,身上也泛着一股怪味。来自氨水、漂白剂,还有吸地毯前要喷撒的粉状玩意。

    她觉得自己总是频繁地将不悦显露在脸上,让自己整个人看上去脾气都不太好。

    她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她没有选择。

    她再累不能停下来,不能休假,更也不能没有活干。

    否则自己和女儿就会断了口粮。

    自从当母亲之后,斯蒂芬妮学会了很多。从帮助过她的心理治疗师那里, 她知道了: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想要培养他们的情商与坚强的性格,有一个稳定的照料人是十分重要的,至少这个成年人在选择答应照顾他们后需要做到不离不弃。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个照料人来来去去、出现又消失并不重要,只要那个最关键的人一直在旁边就可以了。

    但她其实做不到这些。

    因为白天不能陪伴女儿,周末又要把孩子送去父亲那里。

    她并不能给女儿保证永远在她身边,不离不弃。因为一旦这样作出承诺,就需要无时无刻的守在那里。

    但她要去工作,要去赚钱。她根本做不到这些。

    因此,在每晚给女儿洗澡后,她都会帮女儿擦干、挠痒痒、讲睡前故事、然后亲吻说晚安。好让这一切有一种仪式感。并将这种仪式感当做自己能够赠予女儿的的最大礼物。

    但最最让人头痛的,是对于斯蒂芬妮这样的单身妈妈,该如何从创伤中恢复过来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在这点上帮到她。她也不知道自己需要怎么做。一连几个月的贫穷、漂泊与不安导致她极度容易恐慌,这可能要花上数年时间才能平复。

    工作的特殊性,让斯蒂芬妮经常幻想自己的“幸福”生活。尤其是她住在收容所的那段日子。

    她渴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栋草地修整一新的院子,大树上拴着一架秋千。房子不需要大的吓人,但可以让女儿肆意的绕着它奔跑。女儿不仅有自己的卧室,而且有自己的卫生间;或许还能有一间书房,让她可以在里面写作的书房。而不像现在,母女二人需要挤在一张小床上取暖,整个房间还没有客户家的洗手间大…

    由于斯蒂芬妮每天的工作被安排的很紧张。经常需要在五六户人家轮流进行。每干完上一家,她又要驱车前往下一家。在清洁公司没有给安排活的时候,她也自己在网上发广告主动找活干。她必须把日程安排满,精打细算,这样下个月才能不至于挨饿。

    通常开工的时候,她和同事往往要从后门或者厨房的边门进入屋内,进屋时还要带好一只整齐地装着清洁剂和刷子的工具篮、一直装满了白色方巾的大包、一台吸尘器和几根拖把…

    尽管一开始是懵懂的,但在几年的经历下来,斯蒂芬妮学会了做女佣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甚至,她还赢取了客户对她的绝佳赞赏。

    尽管当她在工作的时候,多数人仍把她当做隐形人一样,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但偶尔,也会有好心客户会把她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偶尔跟她聊聊天,甚至还会为她准备小礼物作为对她工作的奖励。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斯蒂芬妮知道,自己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未来女儿还要上学…她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即使她每天费尽力气把工作安排的再满,再拼死拼活的干,也只能刚够维持目前的开销。她的未来根本没有保障。

    唯有上学,才能让她们获得地位。

    每天,在女儿洗澡或者忙着其他事情的时候,斯蒂芬妮就会练写写作:将她脑海中想的东西在10分钟内连续不断地用键盘敲下来。

    她也会在筋疲力尽的与女儿度过充满波折的一天后,开始写作。

    她牺牲掉睡眠时间,埋头苦读一大堆网络课程。课业繁重的时候,晚上会喝一大杯咖啡,来完成作业。在周末,斯蒂芬妮也会努力学习。

    尽管上课的时候,她已经筋疲力尽。

    作为一个32岁身上还带着几个纹身的单身母亲,她总觉得自己和女儿与周围的传统氛围格格不入。女儿一连几天都穿着她的猴子套装或者是蓬蓬纱裙,盯着一头乱蓬蓬的卷发。当她们一起去买菜时,与那些整洁光鲜的妈妈们形成了强烈对比。

    每到这时,一连串自己给不了女儿的东西又会浮现出来:一栋漂亮的房子,一家家,自己的房间,装满了食物的储物柜…

    每当自己因失落感到心痛的时候,她就会吸气又吐气,每次持续5秒钟。对自己低声说“我爱你”。

    做出自爱的保证,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

    但是,无论如何练习早前一位治疗师教给她的一些精神疗法或者“祷词疗法”,对她来说都没有用。

    暴力的前男友没有变,反而变本加厉用一些谎言企图影响女儿和自己的关系。

    冷漠的新男友让她们搬出家门。尽管他偶尔还会给女儿送些礼物,但斯蒂芬妮知道,自己已经不能依靠任何人。

    她终于悟出一个道理:

    “我需要知道有一个人可以改善我们的处境。我认定这个人就是我自己。”不是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家庭,那个人只能是我自己。我要停止妄想有个人会来爱我。我要靠自己,埋下头,在生活带来的你苦难中艰难前行。

    她下定决心搬去另外一个地方,去重新追求自己的梦想。

    重新生活的欲望以及对女儿的责任迫使她鼓起勇气,申请了怀孕前梦寐以求的蒙大拿大学。她要继续学习自己最喜欢的创意写作课程。

    最终,她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并成功申请到了最高额度的学生贷款与奖学金!

    这个结果在人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贷款意味着她只用接点私活、做点打理花园的工作,而不是去家政公司上班。

    有了奖学金意味着她可以把自己的工资都攒起来。

    同时,也意味着她有了去家暴和性侵保护机构当一名志愿接待员的机会。志愿服务能够给她的履历上增添经历与多样性,还能获得推荐信…

    在搬到新家后,她在一栋办公楼里找了份清洁工作,并在办公楼的等候室里拿起一本名叫《妈妈乐》的杂志,投了一篇短小的稿子。

    后来,他们把它刊登了出来,斯蒂芬妮看到上面自己的名字,有些移不开眼睛。

    显然,她距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当苦涩的生活稍有转机,未来就有了希望。

    在落魄的近5年里,女儿生病、身背债务…让她渐渐明白,如果自己只是一门心思的想着到下个月发工资前要怎么过活,那改变未来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身为穷人,这种短浅的目光让她再也不能追求美梦。

    斯蒂芬妮在书中一处回忆道:

    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一个友善缺失的环境里。我与家人的疏离、失去朋友、颠沛流离的迁居、和屋里的黑霉菌做斗争,成为女佣这件事,让我失去了存在感。我渴求善意降临。我无比渴望人们给予我关注,跟我聊聊天、接受我。”

    她必须要转变思路,在各方面让自己变得更强。

    事实证明,她做到了。

    她说:如今,我已经不再相信,家只是山坡上的一栋漂亮房子。尽管我们的生活环境恶劣,可每天早上我都是在爱的怀抱中醒来的。我就在那里。在那间小小的屋子里。我就在一旁,见证着女儿米娅的舞姿和傻气的小脸,全身心的爱着每一刻。这方小天地成了一个家,因为有我们住在里面,我们相亲相爱。”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