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基督学校

西北基督学校学费:

西北基督学校官网: 暂无官网

学校性质:暂无

创办时间:暂无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暂无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1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击“外币兑换”

4

使用手机登录

5

填写订单信息

6

填写补充信息

7

支付-下单完成

8

到店取钞

【简介】 西北基督学校

学校有大型的教学楼,办公室,图书馆,活动中心,运动场,体育馆及全新的篮球场,高中部和小学部是分开的两个校区。学生可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学生每年都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俱乐部,如数学奥林匹克,拼字比赛,乐队节,合唱歌剧,创造性写作,演讲比赛和乐器比赛,数学俱乐部等。2014 年 56 名学生参加了 6 门学科共计 80 个 AP 考试,89%的学生考出了 3 分以上的成绩(满分 5 分)。注:学校有 STEM 课程提供给对科学、高科技、机电工程和数学有兴趣的高材生,这些学生的 GPA 须达到 4.3 或以上, SAT 成绩 1920 以上, 并且要完成 5 科 AP 大学程度考试,才有资格参加 STEM 课程。学校位于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小镇 Colbert,距离该区域的中心城市 Spokane 半小时车程,Spokane 是该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西北内陆区的中心城市、美国西北部的第三大城市。

【专业】 西北基督学校

  • 西北基督学校相关问题

    西北基督教会?

    我个人比较反对基督教会。解放初期的时候,90年代前的时候,你可听过谁信基督教?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一步一步的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说说基督教吧。基督教有个叫耶稣的人,我一直在想,耶稣是怎么来的?后来只能从圣经入手,因为耶稣是从圣经上让人知道了他。可是圣经是从哪里来的,原来圣经的前身就是律法这本书,其实这本书里没有耶稣这个人,只是当时人们记录了很多生命科学类的东西,这本书在出现以前,就像中国的聊斋一样,只是通过大家嘴里胡编乱造出来的东西,后来经过一些有文化水平的人,把他整理成册,就成了律法书,再后来,这些故事里就被捏造出了个耶稣。于是耶稣出来了。所以我从不信什么耶稣,都是假的东西。
    劝国人也不要信,就拿人生病来讲,你求耶稣有用吗,最后还不是要去医院?耶稣那么好,有几个人愿意马上去见他?所以不要自己骗自己。

    查看全部
  • 西北旺基督教墓地能扫墓吗?

    现在尽量不要去,基督徒什么时候都可以去扫墓。为什么非要现在去呢?况且现在国家建议不要实地扫墓。而且还要在网上预约。

    查看全部
  • 上海枫泾古镇的主要景点

    1、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艺术馆

    张慈中书籍装帧设计艺术馆位于枫泾镇南大街46号。该馆集展示、教育、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展馆,艺术馆主要以黑瓦白墙的古典空间轮廓和现代布置理念结合相得益彰。

    2、波兰倒置屋

    倒置屋,顾名思义,就是倒置的房子,不仅仅房屋是翻转的,屋内所有的家具、摆设都是倒置的。游客走进去,给人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2014年4月25日, 坐落于上海枫泾中国农民画村内的波兰倒置屋旅游体验项目正式对外开放。

    3、米格15

    米格15飞机,是我国空军第一代战鹰。它是前苏联研制的后掠机翼的喷气式,整个飞机由一位飞行员操纵,其最大航程为1782千米,在低空最大平飞速度可达17.5千米/分,可连续飞行3小时,飞机的头部安装了一门H-37型机炮。

    4、毛泽东像章珍藏馆

    人民公社旧址的后院又有一个重要的景点——毛泽东像章珍藏馆。毛泽东同志(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5、三得景观

    三得景观,分别是的泉、得池、得井,说到这个景点,还有一个小故事。元末明初,枫泾南镇上有一户姓顾的人家,乐善好施,建了许多桥梁和寺庙,一直被当地人称道。

    6、致和桥

    枫泾现有石桥39座,其中最为独特的是有“庙连桥,桥里庙”之称的致和桥,枫泾人叫“夫妻桥”(讲解夫妻桥的典故)。致和桥位于枫泾镇中南北市河的中段,建于元朝致和年间因此得名,是枫泾现存最古老的桥梁。

    查看全部
  • 我要去西北旺基督教陵园,请问怎么乘车最方便

    1:24 因 为 凡 有 血 气 的 , 尽 都 如 草 , 他 的 美 荣 , 都 像 草 上 的 花 。 草 必 枯 乾 , 花 必 凋 谢 。
    1:25 惟 有 主 的 道 是 永 存 的 。 所 传 给 你 们 的 福 音 就 是 这 道 。
    不要参加教会的礼拜,因圣灵已不在那里做工了。 也可暂时收听familyradio电台广播.

    查看全部
  • 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信奉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

    伊斯兰教在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传播和发展,穆斯林人口目前已达两千多万.在我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担族、保安族等民族,另外在汉族、藏族、蒙古族和云南的傣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但人数不多,他们都是中国穆斯林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把伊斯兰教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混合在一起,使中国伊斯兰文化多姿多彩.
    故选:B.

    查看全部
  • 西北基督学校相关资讯

    西方记载:基督教的传教,是如何扩展到欧洲大陆的西北部

    百家原创作者:暖光观历史

    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西方的基督教发展历程。634—756年间,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地域中心继续向西北移动,这一趋势成为基督教世界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显著特点。法兰克王国在高卢的崛起,从政治发展水平上表现出了这种趋势;它的缔造者克洛维以基督教尼西亚会议和卡尔西顿会议的方式对基督教的皈依,以及罗马教廷对不列颠领土的获得,从基督教会自身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了这种趋势。在这些年代中,人们可以看到,在阿尔努尔夫家族的统治下,法兰克王国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阿尔努尔夫家族(旧称加洛林家族)在墨洛温王朝扮演着宫相(宫中的主要行政官员)的角色。在这些年代中还可以看到,教皇统治的基督教会权威在不列颠诸岛更加巩固,并不断扩大它的地理范围,而且通过英格兰传教士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扩展到了欧洲大陆的西北部。

    在同一时期,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农业中心(在这一时期,这个地区与当时任何地方一样,农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从地中海西部沿海地区向北移动。这个地区是地中海式的气候,并不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除了几块比较肥沃的地区,例如,尼罗河冲积地带、底格里斯河冲积地带、幼发拉底河冲积地带,以及印度河冲积地带,或者像地中海及其附属海洋——黑海的北部腹地。迦太基及后来罗马的农学家运用科学手段使地中海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潜力得到挖掘。而且他们的工作无论在西北非,还是在南部西班牙,都没有因阿拉伯人的征服而被搁置。另一方面,建筑师、造船的工匠、伙夫这些人为了弄到烧浴室的燃料不断地对地中海地区较易进入的森林乱砍滥伐,使森林资源耗毁殆尽。

    这种大规模的砍伐不仅造成这个地区木材短缺而且还使森林变成了荒山秃岭,减少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用地和牧场面积。然而,北欧仍拥有大片381森林,而且即便这些森林都被砍伐光了,当地的气候、自然地理条件也会对这片土地加以保护,不至于使地表裸露。罗马帝国先吞并了波河流域,接着又吞并了阿尔卑斯山北面的大片领土,这样就把西部地中海流域北部腹地的大片可开发的肥沃土地划入希腊一罗马的文明版图。为了开垦这些土地,早在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前,便已开始发展农业技术。

    其中,关键是要发明出一种新犁,比原先耕作软土地时使用的那种犁,在功率和效率上都要提高一步。然而,在农业技术发展的现有水平上,北欧的农业产量仍不可能超过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地区麦田、葡萄园、橄榄园的收益对北部蛮族产生了极大的经济诱惑力。他们在身后匈奴人的驱动下,沿着莱茵河突入罗马境内,接着又践踏了西班牙和西北非。无疑,他们本也可以占领埃及和伊拉克的更为富饶的灌溉地区,然而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一直牢牢控制着埃及和伊拉克,使得北部蛮族始终无法染指。

    直到7世纪,扩张的穆斯林阿拉伯国家才夺得了这两个财源。同时,高卢到卢瓦尔河南部这一地带对法兰克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6世纪一7世纪己,墨洛温家族成员在对法兰克王国连续不断的瓜分力中,任何有资格的人除了他在北高卢的份地外还可以在米迪地区得到高卢是法兰克的主要拓居地,因而成了它的力量中心。与一块份地此同时,为了发展农业,罗马人首先得到北高卢和不列颠东南部、中部的肥沃土地;接着,前罗马领土上操日耳曼语的野蛮的拓居者又夺走了这片土地。如果说日耳曼人和阿拉伯人对前罗马和波斯帝国的占领导致了农业倒退的话,那么,这也只是暂时的。北部地区土地资源的连年开发,尚未产生任何惊人的成果,然而,它的意义却是深远的。因为这片新土地拥有广阔的范围和很高的潜在生产力。

    基督教会领地的重心和罗马教廷道德一政治的势力范围,在634382756年间,也同样向西北移动。穆斯林阿拉伯人对西北非的占领,对伊比利亚半岛绝大部分的占领,对比利牛斯山脉和罗讷河口之间高卢地区的地中海沿岸的占领,并没有夺去教皇对这些地区基督教臣民的管辖。但在伊斯兰教统治下,西北非的基督教像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权一样,由于皈依伊斯兰教而失去了信徒,而且比基督教在从前的西哥特王国或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肥沃新月地带失去信徒的速度更快。然而,西北非的基督教会,自从多纳图斯教派信徒与天主教徒决裂后,一直屡遭不幸,却为维护教皇在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权威扫清了道路。

    基督教在西地中海的北部地区生根之前,已在西北非广大地区根深蒂固。只要西北非教会还能保持团结向上,它就不会心甘情愿地承认罗马基督教会的至尊至上。另一方面,东罗马帝国政府大约在732或733年,给予罗马教廷一次沉重的打击,它把意大利的“靴尖”、西西里和整个东伊利里亚从罗马教廷手里移交给君士坦丁堡教廷管辖,并把西西里的原属圣·彼得教产的岁收从教皇手中转进了帝国国库。但在东罗马帝国政府看来,对教皇马丁一世的这种经济上的惩罚,并不能弥补政府在亲自处罚教皇格列高利二世和三世的问题上表现出的无能。

    717—718年,为了抵御阿拉伯人,保卫君士坦丁堡,皇帝利奥三世(717-741年)强征附加税,以解决军费开支,结果遭到了西部臣民的抵制,格列高利二世竟公然反抗利奥三世,支持臣民的抵制运动;接着,臣民又抵制利奥在726年发布的关于禁止教堂放置画像的命令,格列高利二世再次与利奥作对,支持臣民。教皇格列高利二世(715731年)和他的继位者格列高利三世(731-741年)相继革除了那位利奥三世在君土坦丁堡任命的软弱顺从的主教的教籍。这两位教皇藉此表明他们在教会上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但从基督教会已失去的土地和岁收来看教皇统治还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尽管东伊利里亚的内政如今已操诸于教皇和皇帝都鞭长莫及的异教徒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手中,但东伊利里亚仍包括塞萨洛尼基基克拉泽斯和克里特就在罗马教廷丧失东南部领土之前,它便已经在西北部获得了领土。634年,诺森伯里亚王国一罗马帝国在大不列颠最北端的英格兰的后继国,已被爱尔兰教会从罗马教廷手中抢走。它在664年又被罗马教廷重新夺回来。继罗马教廷在英格兰取得这次胜利后,在8世383纪,苏格兰、威尔士、布列塔尼和爱尔兰的凯尔特教会相继归顺了罗马教廷。669690年间在英格兰,流亡的希腊僧侣塔尔苏斯的狄奥多尔重新组建了罗马天主教。狄奥多尔曾被教皇任命为坎特伯雷大主教。本尼狄克式的修道规章已在7世纪的英格兰根深蒂固。在诺森伯里亚地区贾罗的那座本尼狄克式修道院,有一名叫比德的僧侣,他于731年出版了著名的《英吉利教会史》一书。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这些,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大家评论讨论吧!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查看全部
  • 志愿填报早知道,名校风采16:西南地区第一高校,四川大学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大体了解了北京、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名校,今天我们再来介绍一下我国西南地区的第一高校——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起源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了现在的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

    川大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69.4万平方米。

    四川大学自成立以来,为我国输送了诸如朱德、巴金这样的高质量人才,下面我们一起来围观下四川大学的各项实力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学科评估的结果,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四川大学参评一级学科61个,其中58个学科进入本轮评估榜单,上榜率达到95.1%。其中A类学科16个,A类学科总数名列我国高校第九位。

    其中A+学科一个,为口腔医学,A学科一个:中国语言文学,A-学科14个,分别为数学、化学、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详细内容如下图:

    第四轮学科评估川大表现

    同时,在第四轮学科评分的得分方面,川大综合排名位列第十七位,实力不俗。详细内容如下(综合分数排名(以C-为分分界点,每高一级分数是前一级的两倍,C-以下每个减去5分):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各高校综合得分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科研及其转化率方面,川大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在这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国家三大奖了,在国家三大奖方面,尽管四川大学的优势学科——人文社科内没有参与其中,但是也在全国高校的国家三大奖比拼中,也获得了第18名的的好成绩,下图是整理后的2000-2019这段时间内我国内地高校的国家三大奖情况。

    在社科类奖项方面,四川大学表现不俗,位列我国内地高校第12位,下图是校友会整理的2016-2019年这个学科评估周期内的社科类奖项排行榜前20。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四川大学在顶尖人才培养方面的表现如何,在这方面取的数据是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后新增两院院士各大高校的校友,该数据也比较具备代表性。

    恢复高考后各高校新增院士校友统计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四川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是成绩斐然,在恢复高考后的40多年里,新增两院院士为川大校友(本硕博)的就有14位,位列我国高校第12位,可见实力毋庸置疑。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我国西南第一名校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点赞关注,祝各位生活愉快!

    查看全部
  • 说历史:民国十大军阀的最终结局

    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1916年6月6日),北洋新军的创始人。 早年在朝鲜驻军,击败日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统一国家,并当选为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选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1916年建立年号为洪宪的中华帝国,未能成功;3月22日宣布撤销帝制,恢复民国年号。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死,享年57岁。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 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经过国会补选冯国璋为副总统,黎元洪辞职,冯国璋进京任代理总统,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1918年8月13日,冯国璋通电辞去副总统,1919年12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0岁。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胃病突然发作,逝于上海宏恩医院。终年七十二岁。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 民国时期,阎锡山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长、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长。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 阎锡山解放前夕去台湾,1960年5月23日病逝台北,终年77岁。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被称“玉帅”,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 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华北沦陷后,拒绝投靠日伪,1939年12月被日本特务投毒所害。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桂林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1948年当选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一度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国民政府未果。之后出走美国,但最终偕夫人郭德洁于1965年7月回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及其他中共领导人欢迎,于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有"基督将军"、"布衣将军"之称。1948年1月1日被选为民革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 1948年7月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9月1日因轮船失火遇难。

    孙传芳(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直系军阀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人送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 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佛堂,果断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政府主席的无理要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 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于天津居士林佛堂。终年50岁

    唐继尧(1883年8月14日-1927年5月23日 ),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滇系军阀首领。唐继尧参加过重九起义,昆明起义。1913年开始在云南执政,唐继尧在近14年的执政期中,兴办教育、筹办市政、发展实业做了若干件利民兴滇的大事,为云南的近代化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927年失去云南政权,同年5月23日病死于昆明,终年44岁。

    查看全部
  • 有志向和没志向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志向不明确,则什么事都干不成功。

    立志,是一个人,这一生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和愿望。

    那么,该立什么志,怎样立呢?

    这得从每个人自身说起。在立志之前,你得想想:你的爱好在哪里?你的天分在哪里?你做什么最有可能成功?一定要把你天性里最能体现你优势的东西找出来。

    有了志向,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奋斗。争取早日取得成功。

    1:立志当趁早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四岁半,就立志要当一名画家。他刚出生时,就被受洗为天主教徒。一岁时,就和同村的小孩一起,每天早上去教堂听道理班。从《创世纪》到《耶稣复活》。那时他还不识字,他就把这些画面都记在脑海里。到他三岁半的时候,脑子里已经有了一千个左右的故事了。这就为他后来画漫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届时,他小小年纪就开始思考人生了。他先想到:耶稣基督有超能力,可以让瘸子走路、让瞎子复明;诺亚可以铸造方舟;摩西可以分开红海,而我蔡志忠什么也不会。

    在现实生活中,他看到农夫的小孩在田里帮忙,铁匠的小孩在拉风箱,三岁半的小妹妹背着一岁半的更小的妹妹,只有他蔡志忠一个人无所事事。于是,他钻到爸爸的书桌下面躲藏起来,想着农民不要做,铁匠也不要做,小学老师又做不了。他苦苦思索着自己到底要走哪条路?

    后来,在他四岁半的时候,他爸爸送给他一块小黑板,准备教他写字。他就在那块小黑板上写呀、画呀,写着画着,一下子就开窍了。他终于找到了他的人生之路。他说他要画画,画一辈子画。9岁时,台湾开始流行画漫画,他就立志要当一名漫画家。后来 ,经过不懈地努力,他真的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漫画家。

    有一名话说的好,有志者事竟成。早立志,早成名。立早志,成早名。

    2:立志当高远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一天,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他向同学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回答。校长说那我就一个个问了。

    他走下讲台,指着前排的一个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校长又问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学生是一个靴铺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道:“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哄堂大笑。校长摇摇头,来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郑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时候的周恩来才12岁。

    校长非常高兴,对同学们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周恩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的行动就是最好的证明。为了祖国的事业,他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都是名人,离我们太远了。那好现在就来说说我们普通人。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记者,问一个西北贫困地区放牛的孩子:“你放牛做什么?”“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牛。”

    没志向的人的生活就是这种无意识的生活。周而复始。如同轮回。

    4

    为什么立志要趁早呢?因为只有早立志,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打磨它,精进它。才有可能早成功。退一步讲,万一不成功呢?还有时间去换另外一条路。如果你在临死前立志,那还有什么用!

    为什么立志要高远呢?有一名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仍有可能只达到中等目标,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制定的是低目标,那恐怕是一无所得了。

    美国总统林肯认为:“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理想。”

    5

    马云说:“最悲哀的是有些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同理,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二者根本的区别在于对待志向的态度。有志者立长志在于给自己树立了一个一生的目标,一辈子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无志者常立志,在于有很多个目标,却一个也没有坚持下去,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

    6

    所以一定要找到那个你最中意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也许,有的时候,你会报怨人生的不如意,命运的不公平,社会的不平等。但你有没有仔细地想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就像何炅说的:

    “人生没有什么是容易的,想要得到,你就要学会付出,要付出还要坚持;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那你就放弃,如果放弃了就不要报怨。

    人生就是这样,世界是平衡的,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努力、坚持并付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要么就和自己的平庸握手言和,要么,就让自己的努力配得上自己的梦想。”

    深以为然。

    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找到它,实现它。就好了。

    查看全部
  • 诗与文能不能混为一谈?百年文学革命,始自青年胡适与好友的论战

    近于说胡适诗国革命的起因受西方近代新诗的影响,也有人说胡适的诗国革命是受英国伊莉莎白时代的英诗影响。至于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有人说是受中国古人的影响(关于这一点,胡适在〈逼上梁山〉里自己讲过,胡适说“作诗如作文”即是受宋代诗人的影响)。唐德刚在《胡适杂忆》里说文学革命是受辛亥革命的影响,类似这样的说法,标新立异。种种说法,可谓莫衷一是,我们也只能听听就好。

    胡适在〈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中讲得很明白,开宗明义即说:“提起我们当时讨论『文学革命』的起因,我不能不想到那时清华学生监督处的一个怪人。」这个「钟人鳌在华盛顿的清华学生监督处做书记,他的工作是负责每月寄给各地学生应得的日常费用。他利用寄发支票的机会在身上里也附寄了一些宣传品,,大致是这样的口号如下:“不满25岁不娶妻”,“废除汉字,改用字母”及“多种树,种树有益”。

    胡适说「支票是我们每月渴望的」,可是附寄来的小传单,「我们拆开信,把支票抽出来,就把这个好人的传单扔在字纸篓里去。」钟文鳌的这种小传单就是像现在泛滥成灾令人讨厌的垃圾邮件(垃圾邮件)。但是钟文鳌的小传单与现今商业化的垃圾邮件稍微不同的地方是,他的思想受了传教士和青年会及教会大学的影响,彰彰明什──他是一个基督徒,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是故,他利用机会分布一些小布局逐步做些社会改革(social change)的宣传,没有什么恶意。

    胡适说有一天又接受了他的一张桌子,“说中国应该用字母拼音;说要求教育普及,非有字母不可。”这张小传单,非同小可,因钟文鳌希望中国要有文字改革,比前面所说的社会改革要严肃认真,胡适一时动了气,他就写了一段短信去骂钟文鳌,信上大意是:“你们这种不通汉文的人不配谈改良中国文字的问题,必须先费几年工夫,把汉文弄通了,那时你才有资格谈汉字是不是应该废除。”从胡适的反应看来,钟文鳌的这张小传单多多少少起了作用。

    胡适的信寄出去之后他有点后悔了,因为他等了几天没有回音,使他觉得不应该这样“盛气凌人”骂他。这几句话充分表现出胡适温良敦厚的性格,像他的文章一样──平实而富感情。后来他一想,「这个问题不是一骂就可完事的」,他既然说钟文鳌不够资格讨论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够资格的人就应该用点心思才力去研究这个问题”。

    那一年刚好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东部新成立了一个“文学科学研究部”(文理学院)。胡适是文学股的委员,他负有准备年会时分股讨论的责任,他就同赵元任商量,把“中国文字的问题”做为本年文学股的论题,由他与赵两个人分组写两篇论文,讨论这个问题。赵元任专论“吾国文字能否采用字母制,及其进行方法”;胡适的翻译是“如何连通吾国文言便于教授”。

    赵元任后来觉得自己的过渡光写文章不够,连做了几篇文章,说中国文字可以采用音标拼音,并且其中其赞成与反对的理由。胡适说赵元任「后来是『国语罗马字』的主要制作人;这几篇论文公认的中国拼音文字的论文是国语罗马字的历史的一种重要史料”。胡适说自己的论文,是一种“过渡时代替代方法”;其要旨如下:

    (一)汉文问题之中心在于“汉文究可为传授教育之利器否”,这是一个问题。

    (二)汉文所以不易普及者,其故不在汉文,而在教授之技术之不完整。

    (三)旧法之弊,盖有四端:

    (1)汉文乃半死之文字。

    (2)汉文乃视官的文字,非听官之文字。

    (3)吾国文本有文法。文法乃教文字语言之捷径,后来当鼓励文法学,列为必须之科目。

    (4)向前向不用文字符号,致使文字不易普及,而又不讲文法,亦未始种因于此。

    胡适说过:

    我是不反对字母拼音的中国文字的;但我的历史训练(也许是一种保守性)使我感觉字母的文字不是容易实行的,而我那时还没有想到白话可以完全替代文言,所以我那时想要改良文言的教授方法使汉文容易教授。

    所以他在1915年8月26日那段日记的前段说:“当此字母未成之先,今之文言终不可废置,以其为仅有之各省之交通之媒介也,以其为仅有之他所提出的古文授受法是从他早年的经验得来的;至于有关字源学,是从在美国读书时得来的经验。至于讲究文法是他崇拜马建忠《马氏文通》 》的结果,另一部分是他学英语得来的。至于标点符号的重要也是学英语及其他外国文得来的。

    从这几点来看,胡适的文字改良,文学革命或诗国革命都是很温和的,或者可以说是“保守性”的;可是在绮色佳的丰富朋友认为胡适对文字改良的所有权太自由基(过激),所谓绮色佳一群朋友是指任叔永(鸿隽),梅觐庄(光迪),杨杏佛(铨),唐擘黄(钺)。

    康乃尔大学中国学生俱乐部,坐于最前排右一为胡适,摄于1910年。(资料来源:Wikimedia)

    1915年夏天,那时任鸿隽,杨杏佛及唐钺在康乃尔读书,胡适在这一年9月20日就要离开绮色佳转往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梅光迪新从芝加哥附近的西北大学毕业,9月中他到波士顿上哈佛大学。这年,梅在绮色佳过夏,所以这几个朋友暂时都聚在绮色佳,他们常常讨论中国文学的问题,这一班人中最偏激的是胡适,最守旧的是梅光迪。胡适这时候已经再三所述白话是活文字,古文是半死的文字。而梅光迪坚决反对反对说,他绝不承认中国古文是半死或全死的文字。

    因为他的反驳,胡适说:“我不能不细细想过自己的立场。他越驳越守旧,我倒渐渐变的更激烈了。”这句话很重要,因为梅光迪的反对,因为梅光迪愈反对,胡适愈过激,立场更坚定。

    胡适那时在辩论时就经常提到中国文学必须经历一场革命;“文学革命”的口号,就是那个夏天他们这批朋友在辩论中叫出来的。我们现在要谈文学革命,当然不得不谈胡适;可是梅光迪在文学革命里虽是反对胡适的主张,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为他的反对刺激了胡适的思考,这也是他对文学革命的一种贡献。

    在文学革命期间,梅光迪加速胡适最后又一个文学革命的开路先锋,他是一个“功臣”。所以我们谈文学革命也就不能不谈梅光迪。

    谁是梅光迪?

    梅光迪1890年生于安徽宣城,宣城是在长江以南,安徽南部,却在徽州的北部。胡适的故乡绩溪是在徽州六县里最北的一县。宣城与绩溪仅百里梅比胡适大一岁,他也参加了1910年庚子赔款留美考试,没有考上,翌年即1911年卷土重来,他考取了。此即第三届庚款留美。

    梅光迪非等闲之辈,此君颇有才华,他也是一个才子,12岁即考取秀才。1905年清廷科举废掉,不然梅君大有可为。梅光迪初履美国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1911至1913)主修政治及历史,副修文学。他在威斯康辛并不愉快,后来转学至芝加哥附近的西北大学(1913至1915)主修历史,副修英国文学。

    1915年西北大学毕业后,旋即赴哈佛研究所改念英国文学,受业于当时很有名望的文学评论大家以及当代新人文主义巨擘白璧德(欧文·巴比特)门下。有些传记资料说他于1918年年获哈佛英国文学博士学位,他是否有哈佛学位尚待查考。

    胡适与梅光迪他们在国内就认识,在上海时,梅读复旦公学,他认识胡适时,那时(1909年)胡在读中国公学,他们由胡适徽州同乡胡绍庭介绍结识。在1915年夏天,梅准备去波士顿上哈佛之前,他与联邦中国朋友都在绮色佳,可谓「八方风雨会中州“。

    这些了大家大家都在讨论如何改良中国文字。过了夏天,当梅光迪于9月17日要离开绮色佳往哈佛时,胡适精心一首长诗送给梅,诗中第二段有两句并在同一段有几句比较大胆的“豪语”,兹录如下:

    神州文学久枯馁,百年未有健者起。

    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

    上边这四句引诗是这首长诗的第二段的下半部。在第三段里开始,胡适的诗又云:

    作歌今送梅生行,狂言人道臣当煮。

    我自不吐定不快,人言未足为重轻。

    胡适在年写《四十自述》在〈逼上梁山〉里说:「在这诗里,我第一次用『文学革命』一个名词。」然后又说:「这首诗颇引起了一些小风波。原诗诗云:「牛敦爱迭。」共有四百二十字,全篇用了十一个外国字的译音。任叔永把那诗里的一些外国字连缀起来,做了一首游戏诗送我往纽约。孙,培根客尔文。索布雷与霍桑,烟士披里纯;鞭笞一车鬼,为君生琼英。文学今革命,作歌送胡生”。

    上面这首诗里的有牛顿(牛敦),爱迪生(爱迭孙),这两位是科学家;培根与喀尔文(客尔文)是哲学家。桑是文学家。“烟士披里纯”是英文里inspiration(灵感或启发)的音译。我认为任鸿隽这首诗是高度妙的艺术品,具有轻松,滑稽,幽默感。

    在我看来这首诗很有趣,可是胡适有点“生气”,有点在意。他说这首诗的末日行“文学今革命,作歌送胡生”,这段句子“自然是挖苦我的『文学革命』我在1915年9月19日里记了一行:『任叔永戏赠诗,知我乎?罪我乎?』」的胡适随后又说:「所以我不能把这事当作游戏看。

    翌日(9月20日),胡适离开绮色佳去纽约,转学哥伦比亚,在火车上他用任鸿隽的诗韵脚,写了一首自己认为“很庄重”的答词,寄给几个绮色佳的朋友;诗云:

    诗国革命何自始?要须作诗如作文。

    琢镂粉饰丧元气,貌似未必诗之纯。

    小人行文颇大胆,诸公一一皆人英。

    愿共谋力莫相笑,我辈不作腐儒生。

    胡适在这首诗里,他特别提出了“诗国革命”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要须作诗如作文”的方案。他说后来从这个方案惹出“做白话文的尝试”,到最后不就是民国初年的「文学革命」了吗?

    在胡适看来,他的约定“要须作诗如作文”不是他的创见,他说这是“中国诗史上的趋势,由唐诗变到宋诗,无甚玄妙,只是作诗更近于作文,更还说:「宋朝的大诗人的绝大的贡献,只在打破了六朝以来的声律的束缚,努力造成一种近于说话的诗体。宋诗的影响,所以说『要须作诗如作文』,又反对『琢镂粉饰』的诗。」

    是年(指1915年)秋天梅光迪初到哈佛,随后当时很有名的文学批评大家白璧德。胡适转学哥伦比亚,主修哲学,师从杜威实验主义,副修政治理论,第二个副修是他们二人都是换了新学校,新环境。胡适说“大家都很忙,没有打笔墨官司的余暇”,又强调说“这只是暂时的停战”。

    胡适说他到了哥大后,「以后两年我致力于语文改革的工作,也就是我在哥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有关文字改良及诗国革命等等,这样看来多多少少也是他的专业部分(汉学是他第二副修),他写的博士论文又是采用杜威的实验主义来打破中国古代哲学(先秦名学史)。所以我们不能随便说他是“捞鱼摸虾” (唐德刚语)。

    过了年后即1916年开始,胡适与梅光迪的文学改革辩论卷土重来-胡适说,也就是因为梅对他改革观的强烈反对,才把他“逼上梁山”的。胡适所说的:“诗国革命何自始?要须作诗如作文。”

    1916年初新学期开始,梅光迪来信驳胡适说:“足下谓诗国革命始于『作诗如作文』,迪颇不以为然。诗文截然两途,诗之文字(诗意)与文之文字(Prose词典)自有诗文以来(无论中西),已分道而驰。足下为诗界革命家,改良『诗之文字』则可。

    梅又说:「吾国求诗界革命,当于诗中求之,与文无涉也。若移首文『诗,即谓之革命,则不可也。』以其太易易也。”一言以蔽之,梅光迪立论的主意:“诗”与“文”不能混为一谈。随后仍在康乃尔读书的任鸿隽也写信给胡适,赞成梅光迪的主张。胡适觉得他很孤立。但他们两人的说法,不能使胡适信服。胡适不「信服」,他要思考。问题在哪地?所以胡适常说与梅光迪辩论有益于他。

    胡适晚年在写《口述自传》时很坦白的称呼:“那时我对文学革命的观念,仍然很模糊的。但是那首长诗却是我第一次把我对这些问题的想法写下来。 ”他在诗中就写出“诗国革命何自始?要须作诗如作文”了。这是胡适“文学革命”的核心问题。

    胡适晚年回忆说,当他在哥大佛纳大楼学生宿舍住定后,他觉得有安定下来的感觉,他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对这些中国文学的辩论与讨论,做很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