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兽医学院学费:
皇家兽医学院官网: http://www.rvc.ac.uk
学校性质:公立
创办时间:1791年
世界排名:2245
学校人数:暂无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关注公众号
点击“外币兑换”
使用手机登录
填写订单信息
填写补充信息
支付-下单完成
到店取钞
皇家兽医学院
英国皇家兽医学院这所学院怎么样?
誉为英bai国兽医的摇篮,建校于1791年,与du帝国zhi理工学院、伦敦政经学院一样是dao伦敦大回学的下属学院;也是英国最早的答、规模最大的兽医学院。它的建立标致着英国兽医事业的开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皇家兽医学院开创了无数“第一”,始终引领着兽医教育的先河:第一所提供兽类物理疗法硕士课程的兽医学校;第一所引进兽医护理学位的兽医学校;英国唯一一所在联邦大学内独立的兽医学院;英国第一所被美国兽医学会认可的兽医学校;英国第一位被皇家兽医外科学院录取的女士也毕业于该校。
大专生怎么申请去英国皇家兽医学院
1、插读英国大学本科(TOP-UP)
介绍: 英国的大学学制是三年制(苏格兰是四年制)。对于国内三年全日制大专生插读英国本科需要从大二或大三开始(对于转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从大二开始,有一些是从大一开始)。一般来说,一年或者两年可以拿到英国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同时申请英国大学硕士课程,三年内可以毕业拿到硕士学位证书。
申请要求 :插读本科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保障,一年大约20-25万左右(不做兼职),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一般,学生则需要自己打工来确保生活费的来源,只需要家里提供学费就可以了,英国一年学费12万左右,伦敦地区费用更高一些。就语言成绩来说,一般雅思要求6.0分-6.5分。
优缺点: 插读本科优势是很明显的,首先通过插读本科可以拿到英国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证书,并且可以更好地长时间地学习英国文化及英语,不需要担心回来后英语还磕磕绊绊;插读本科劣势就是时间长,费用高,需早作准备。
2、读英国硕士预科
介绍: 对于成绩一般、不想本科插读的学生,可以通过申请英国硕士预科达到目的,一般来说,英国硕士预科都是一年制的,但有个别学校是2-3学期就可学完,毕业后用预科和大专成绩申请英国硕士课程。
申请要求: 对于选择英国硕士预科的学生,雅思考到5.5分就可以了,要求是两年或三年制大专毕业生,足够的资金,如果有工作经验相关证明,有助于申请的成功。申请预科的学生会有预科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就读本校硕士课程或英国其他大学硕士课程,具体情况各大学要求也不同。两年内可拿到英国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优缺点: 学习时间短,雅思要求低,可以就读排名靠前的英国大学;英国预科不含学位,如果预科考试未能通过,必须重读或者转校。
想去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留学深造,请问英国皇家兽医学院具体开设了哪些课程呢?
留学360石家庄陈悦老师介绍,英国皇家兽医学院课程安排
相关的课程很多,包括兽医学、兽医药学、兽医生物科学、兽医护理(养育)学、动物学、动物行为、动物生物学、动物健康和福利、马科动物科学、马术运动科学等。
兽医相关的课程内容也很多,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临床病理学、寄生生物学、治疗学、动物营养学、动物医疗照顾和福利等科目。
大部分的兽医课程为时五年,学习初期以理论和考试为主,但随着课程逐渐走向临床方向,学习和考核也有所变化,更为注重应用和口试。 几乎所有课程都要求学生在假期间从事与兽医相关实习工作,实习地点则包括兽医诊所、农场或马厩等不同环境的场所。
谁能够给我推荐几所英国比较好的学兽医的大学啊,准备申请研究生,谢谢!
英国皇家兽医学院:Royal Veterinary College被誉为英国兽医的摇篮,建校于1791年,与帝国理工、伦敦政经一样是伦敦大学的下属学院,也是英国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兽医学院。诺丁汉大学:诺丁汉大学的兽医专业排名第一,专业设置丰富,实力雄厚,但入学要求很高,雅思通常要求在7或者7.5以上,而且研究生课程大多需要花2-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学习,与传统的一年式授课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格拉斯哥、爱丁堡、利物浦、阿尔斯特、萨里等学校也开设有相关的专业,比如Veterinary Microbiology、Veterinary Public Health、Veterinary Physiotherapy等,不同的专业要求也不同,有些学校雅思达到6.5就可以。
Cell子刊:又一批潜在人兽共患流感病毒被发现!
7月28日,德国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研究院(全世界最早的病毒研究机构)联合德国弗莱堡大学、汉诺威兽医大学、英国皇家兽医学院、动植物卫生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强力出击,通过对大规模欧洲家猪大数据集的检测与分析,发掘出一批潜在的人兽共患甲型猪流感病毒。相关研究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Surveillance of EuropeanDomestic Pig Populations Identifies an Emerging Reservoir of PotentiallyZoonotic Swine Influenza A Viruses”。
从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研究人员在17个欧洲国家开展了针对swIAV(甲型猪流感病毒)的大规模监视工作,历时34个月。在例行兽医访问期间,总共从2457个单独的农场中采集了18313例呼吸道疾病猪的样本进行分析。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整个欧洲超过50%的采样农场中确定了多达四种主要和几种次要的swIAV谱系的全年密集病毒活动现象。而区域化的,甚至是同一水平上几个亚型的共同流通或共同循环,使得病毒间通过频繁的重排而促进了基因型的多样化现象。
进一步,科研团队选择了292种源自细胞培养的病毒分离株和两个鼻拭子样本以对HA和NA片段进行全长测序分析。结果再一次验证了猪群中所发生的密集的持续重组事件所导致产生了各种IAV(甲型流感病毒)株。这些毒株带有来自2009年大流行病毒的IGS(internal genome segment,内部基因组序列/内部基因组片段;1984年,人类季节性H3N2病毒与H1avN1av亚型重新组合,将人类病毒的HA(H3)和NA(N2)引入了六个禽源内部基因组片段(IGS)的背景中;这种重配体(H3N2)在欧洲的猪中已成为地方病),但表达了不同于该人病毒的HA和NA蛋白,即病毒的关键蛋白氨基酸与人类大流行中病毒株有差别。系统进化树分析同样支持了这个观点--欧洲swIAV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新的HA / NA组合和以前未知的基因型出现。当然,在小编看来,病毒间的重组与重排现象在流感病毒各毒株间是非常频繁且普遍的,正是这种频繁的重组才导致了流感大流行中变幻莫测的基因组或新毒株出现。
那么,这些新重组的病毒株是否真的会逃避人体免疫从而引起疾病大流行呢?为了分析当前循环的swIAV是否具有MxA耐药性(抗病毒蛋白MxA已被证明是IAV的关键抑制剂),科研人员分析了10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分离株(选定的swIAV分离株代表了不同的基因型、亚型和谱系,这些病毒在NP中带有多态性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与人类MxA的抗性有关)是否存在MxA耐药突变,并在先前建立的人类MxA转基因(hMxAtg / tg)小鼠品系模型中进行了测试。惊讶的是,小鼠模型在感染目的毒株后均表现流感样表型,证明所有重组毒株中存在大比例的可发生人体免疫逃逸的病毒株。
雪貂被认为是人类动物流感传播的模型,有助于评估病毒的人畜共患病潜力。于是,科研人员挑选了三株强毒株以研究它们在雪貂中的传播动力学。在所有接种的动物中均观察到轻度至中度的呼吸道临床体征(嗜睡,打喷嚏,呼吸困难,体温升高)。但是,只有暴露于具有huMxA抵抗力的分离株接触的雪貂才进行血清转化,且此病毒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紧接着,重组的新型流感病毒是否意味着产生新的抗原呢?带着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挑选了24株具有代表性的病毒分离株通过血凝抑制(HI)和病毒中和(VN)分析进行了抗原谱测定。结果检测出在抗原上可以表达不同HA的新出现的swIAV重组病毒,而这些新的抗原的出现很可能足以逃脱人类现有的人体免疫力。然而,大家也不必过早恐慌。早前已经有研究显示,从幼稚雪貂的血清中观察到的抗原差异不一定类似于成人血清的反应性,因为人类对流感病毒的暴露历史悠久且复杂(参考文献2)。
为了更加清晰的表征人体是否会对这些重组流感病毒产生抵抗力,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具有复杂的流感接触史的健康成年人的血浆来探索潜在的交叉反应性,因为这将更好地表明某些病毒可能导致人畜共患病感染甚至大流行的可能性。
根据抗原图谱,共21种具有不同的HA亚型或广泛的抗原多样性的swIAV分离株进行微量中和测试。结果显示,最近接受过疫苗接种的大多数健康志愿者对大多数经测试的swIAV分离株均已存在免疫力,但一些测试样品显示出较低的中和力,表明这些个体可能更易受某些猪流感病毒的侵害。
小编不禁想到,经过新冠疫情影响后,人们不断意识到,决定防疫措施是否完善的不是强有力型的防护,而是疏而不漏中的“漏”,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正是击溃所有努力的一个开始。本文中就人体血清对分离到的甲型流感病毒库的较低的免疫力现象,正是可能引发人类新的人兽共患病大流行的开端。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类似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的疾病发展和疫苗研究提供指导性方向。
参考文献:
1.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0.07.006
2. Li, Y.,Myers, J.L., Bostick, D.L., Sullivan, C.B., Madara, J., Linderman, S.L., Liu,Q., Carter, D.M., Wrammert, J., Esposito, S., et al. (2013). Immune historyshapes specificity of pandemic H1N1 influenza antibody responses. J. Exp. Med.210, 1493–1500.
来源:生命科学前沿
出国留学5大高薪专业,你值得拥有
英国教育部门公布的2019年最吃香的专业,年收入从高到低的排行榜具体参考如下:
医学与牙科:4.73万英镑
经济学:3.79万英镑
兽医学:3.49万英镑
数学科学:3.31万英镑
工程与技术:3.26万英镑
01.医学与牙科
医学与牙科专业拔得头筹,拥有最高的毕业生就业率,99.4%的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或继续深造;92%大医学与牙科毕业生选择在英国就业。牙医专业一般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获得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你要有一到两年的接受指导的实际工作经验后才能正式被聘为牙医。
研究生课程:英国牙医研究生课程期限通常为一到两年,根据你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有的甚至长达五年。
虽然从时间线来看,要稍微辛苦一点点,但是投资回报率也是蛮高的!
推荐院校: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伯明翰大学、曼彻斯顿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卡迪夫大学
02.经济学
经济学专业目前也是国内学生选择最多的商科专业之一,这个专业一般会要求申请人有经济学相关背景,或是数理背景较强的学科,如果没有相关背景,建议在大学期间选修相关课程。
申请要求:
雅思7.0;小分听力和阅读分别不低于6.5;写作和口语分别不低于6.0;所有非英国本科毕业的申请者皆需提供GRE成绩。
推荐院校:
诺丁汉大学、萨里大学、杜伦大学、华威大学、巴斯大学、考文垂大学、利兹大学
03.兽医学
一般来说,国内很少的学生会申请这个专业,但是在英国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吃香的行业!91.9%的兽医学学生都找到了工作或继续学习,85%的兽医学毕业生都可以马上在英国找到工作,还有3%的学生会去其他国家工作。
兽医研究生阶段是不招收外国学生的,本科阶段可以申请,但是不一定所有学校都会录取,兽医专业比较特别,这个专业开设的学校不多,入学要求也比较高,申请兽医专业研究生好学校通常要求雅思要达到7。
推荐院校:
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诺丁汉大学、皇家兽医学院、布里斯托大学、利物浦大学
04.数学科学
数学科学是一个大类专业,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比如有数学、金融数学、精算、工程数学、数学统计等专业,这个专业也是个“大神”专业。86.5%的数学系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或继续深造,与其他理工专业相比,这个专业雅思成绩要求较高,通常应达到6.5 分以上在校平均成绩应达到80分以上。
推荐院校:
布里斯托大学、邓迪大学、巴斯大学、杜伦大学、华威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
05.工程与技术
工程与技术专业同样也是一个大类专业,比如有电子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技与医药科技等专业。在英国85.4%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找到工作或继续深造,工程类专业就业范围也非常广泛,发展空间也很大。
他们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等工作。
推荐院校:
巴斯大学、南安普顿大学、萨里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拉夫堡大学、考文垂大学
如果此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对此文章以及任何留学相关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关注小编咨询,愿金吉列留学成为您首选咨询服务机构。
BBC爆笑动物探秘!哥俩花式作死,为打脸谣言用自己喂鲨鱼?
关于动物,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认知”。
猫永远四脚着地,鲨鱼吃人,蛛丝比钢还坚韧,牛讨厌红色……
这些说法,我们从很小就听说过——但到底是真实还是谣言?
为了验证这些流传很广的传言,BBC新出了一个十分欢快的自然纪录片,全程看着两个仿佛搞笑艺人一样的主持人Tim和Gendle,用各种各样极限的方法验证真伪。
包下零重力飞机,跑去与鲨鱼共舞,接触100万伏特的电……
相比问题的答案,这哥俩得到问题的方式,也很诙谐有趣。
看着他俩像是闲聊一样,从一个有趣的话题一点点深入,再到各种验证方法,甚至为了科学献身,也是很好笑了……
01 猫科动物高空坠地不死?
这个流言也算是广为人知——甚至有人说,猫咪坠落不死,是因为永远四脚着地,吐司永远是抹了果酱那面着地,所以,如果你把猫咪和吐司绑在一起,你就制作成了永动机!
但是,真正验证起来,却并不简单。
猫的重量,掉落的高度,猫猫的块头……比如,如果是雪豹呢?如果从飞机上掉下来呢?它掉落的时候也会四脚着地吗?
作为BBC的主持人,想验证这个问题,当然不能像普通人一样,直接抄起身边毫无防备的小猫咪就往下扔。
而这俩哥们,就开始了漫长的寻找答案之旅……
第一步,是找到了曼哈顿的流浪猫喂养人,问一句:猫会四脚着地,是真的吗?
喂养人给出了答案:喂了十年见过百余只猫,从来没见过有猫自己摔个大马趴的!
但,为啥……?问这个喂养人,当然也得不出答案,于是哥俩找到了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的实验室,问到了答案。
“猫翻正反射:灵活的脊椎允许猫身体的前后部分单独运动”
“猫猫坠落时,可以像花滑运动员转圈时收起手臂一样,先收起前腿转上半身,再收起后腿转下半身。”
想观察这个实验……当然不能扔猫!哥俩决定,直接扔自己!
从没进过垂直风洞的哥俩,为了模仿猫咪降落时的姿势,自己找到了一个垂直风洞,尝试在空中“转身”。
当然,结果是……人类的身体并不适合猫翻正姿势啦!
那人类没法做,是因为身体大小的原因吗?为了探究这一点,哥俩又到了非洲寻找和人一边大的猎豹。
用一根……像逗猫棒一样的小线团让猎豹奔跑起来,可以清楚地看到,猎豹也是和猫咪一样,无论怎么转弯,永远能上下半身做出不同动作,保证平衡。
也就是说,猫科动物无论大小,还都可以做猫翻正动作……但平地转圈,那当然和高空降落不一样!
然鹅,两兄弟和猎豹对视了一会儿,又互相对视了一下,确信俩人中没有人敢自己去空手扔猎豹……
那还是要回到第一个话题:去寻找那些真正从高空摔下来过的猫咪们。
在纽约,他们找到了一只已经花掉了九条命其中一条的小猫咪,坠楼的Gizmo。
它从15层楼摔下来,却除了磕掉一颗牙之外毫发无伤——这正好说明了当时它四脚着地,头部因为惯性继续向下,才嗑断了上犬齿。
仔细研究后,兄弟俩发现,猫咪和人不同。
人,楼层越高,死亡几率越高。
但猫咪,在高层,虽然离地高度更高,死亡的几率却不会随之升高……
(但还是很危险,不要自己尝试)
这说明,猫咪高层坠落的传说,还不止是四脚着地。
哥俩弄了一个75Kg的假人,一个3Kg的假猫,外加上一个46米的升降吊车,就开始了自己兴冲冲的实验。
他们发现——在40米之前,猫咪坠地速度会和人一样,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增加。
但是,40米之后,坠落速度却几乎不变了。
猫咪的体型、毛发和常规重量,决定了它们的“终端速度”,也就是空气的阻力所导致的最大速度。
在到达这个速度后,再往高,300米、3000米,甚至直接从飞机上掉下,猫猫都有几率存活下来,甚至和普通高层坠落的生存几率一样。
因为,落地速度是不变的。
但——为了真正看到猫翻正动作,哥俩还是另辟蹊径。
他们找到了世界上跳的最高的猫科动物,狞猫。这种猫以鸟为食,最高可以跳到两米。
这样,他们不需要“扔”猫,也可以看到一个完美的猫翻正动作。
在研究出这么多之后,哥俩兴冲冲地准备得出结论:一只健康的猫永远可以四脚着地!
——然后,就查到了反例:在失重条件下,猫咪翻正动作完全消失。
于是,俩人包了一架零重力飞机,自己提前做了准备,就兴致勃勃地去……自己模仿猫咪!
平时一个过山车,就让咱们晕头转向……这次,一整个剧组要随着飞机俯冲4000米,体验失重的感觉。
在这种环境下,哥俩还是坚持做了几次猫翻正实验,模仿小猫咪,来得出结论。
猫咪坠地奇迹,是存在的!
02 鲨鱼是没头脑的杀人魔?
鲨鱼吃人这个传说,基本上和“熊狼虎豹吃人”一样,几乎成为“常识”。在海里遇到鲨鱼,无论什么情况,几乎都会没命,一定会被撕得粉碎。
然鹅……
鲨鱼,真的是没头脑的杀人狂魔吗?
——可一年中被鲨鱼咬死的人,比被牙签戳死的人还少。
哥俩就这一点开始了一场赌局:主张“鲨鱼不吃人”的Gendle小哥,直接前去了深海,和世界上最危险的鲨鱼共游……
世界上最危险的鲨鱼,就是大白鲨。
拜《大白鲨》所赐,全世界都觉得大白鲨的凶神恶煞,甚至把大白鲨当成了人类能面对的终极危险象征。
两位小哥买了油腻的鱼饵倒进海里——不一会儿,大白鲨就被吸引了过来。
然后,小哥穿上了潜水服………………
但,政府并不允许BBC的主持人在没有鲨笼保护的情况下,近距离和鲨鱼接触。
于是,他们另辟蹊径,找来一条机械鲨鱼,放进鲨群中,观察鲨鱼的行动。
而他们发现,鲨鱼的智商超群,在水流中展现了超群智慧。
——等一下,难道不是传说,鱼类的智商很低?甚至金鱼只有7秒记忆?
他们找到了鱼类专家Vera,而后者则直接用了训练好的鱼,回答了他们的意见。
丽鱼艾希礼,可以分辨出两位主持人的照片——并且精确地每次游到Gendle小哥的照片前,赢取食物。
而鲨鱼,就更是如此。根据Vera博士的训练,鲨鱼的记忆能够持续一年。
没头脑杀人狂魔——至少没头脑是不对的!
而且,对于鲨鱼来说,人类可不是什么好食物。
大白鲨喜欢海狮海狗这样的海生哺乳动物,因为这些动物有着很厚的脂肪,对于鲨鱼来说就像是炸鸡一样可口。
而人类的皮下脂肪……嗯,那顶多就算个鸡脆骨。
而另一个关于鲨鱼的传说,能够闻血而来,也有一定的水分。
鲨鱼能从一个游泳馆的水里精确的找到其中的五百亿分之一的一滴血,但这一滴却不足以让它们找到源头。
它们同样需要感受鱼类活动的湍流,通过气味的先后顺序判断大致方向——但,如果它感知不到目标游动导致的水流,是并不能够找到目标的!
闻到血,可以。闻血而来?有点难。
在知道这一切后,他们申请的与鲨共游许可证,也下来了。
主持人Gendle小哥,就真的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下了水,开始与两条大白鲨近距离接触。
他从船的范围内游出去了近十米——而大白鲨,就平静地从他的身边游了过去。
没有任何攻击的意图。
03 电鳗能电死人?
还是在这个小餐馆,兄弟俩开始讨论电鳗的传说是否是谣言。
但实际上,不仅电鳗——所有的生物,狗,人,青蛙,都会通过细胞膜产生电,用于身体多项机能,比如把信号传输到大脑。
所有生物都带电,甚至包括植物——含羞草会含羞,也是因为电信号的传播。
为了观察这一点,他们将植物放在了实验仪器下——
而轻轻捏一下其中一片叶子,就能看到电流通过茎秆,在其他叶片中也舒展开,慢慢发光。
在确定生物体内都有电后,兄弟俩决定开始确定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神经会传递使肌肉运动的电流,而为了验证这一点,兄弟俩在等待寻找电鳗的关头,直接脱了衣服,在荒郊野岭开始给自己通电。
随着电流一次次加高,哥俩的反应越来越夸张……叫得此起彼伏不可描述。
甚至这样的电流,会让他们的肌肉不自觉地伸缩,手臂一抽一抽地不自觉地往回缩。
谢天谢地,在事情还没有发展到失控之前,他们找到了电鳗的消息。
河水很浑浊,但电鳗可以用电流来定位,他们发出电信号,根据回应确定目标方向。
人类也可以通过这个电信号进行导航:在电流声音较大的方向,下网捕捞,就有机会找到一条带电的鱼类。
弱电鱼类十分常见,但如电鳗一样的强电鱼类,却不是很容易找到的。
他们深入雨林,甚至在雨林中扎营,在吼叫不休的吼猴、世界上最大的蜘蛛,和凯门鳄、美洲豹环绕间睡了一夜。
他们找到了有电鳗的河流——并且在河流中游了一整圈,但毫发无伤。
而这样的原因,则是因为电鳗的工作原理。
电鳗的放电原理和生物电池一致,因为世界上第一块电池,正是伏特从电鳗身上得到的灵感。
因此,电鳗越大,电流越大。
他们沿着河流进入清澈的上游,寻找巨大的电鳗。
这里最大的电鳗,能够产生860伏的电压。
不过,杀死一个人,需要多少电压?
主持人穿上防电防护服,在科学家的撺掇下开始“玩电”。
玩完了,科学家告诉他:这个是100万伏的电压。
小哥:=口=
实际上,是否致命,看的不是电压,而是电流。
电压是电势差,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只要0.1安培的电流就足以致命。
如果水流中的电流超过0.1安培,那么人们就会被电死。
他们真正地自己抓了一条电鳗,并且开始测试电鳗产生的电流。
而一条电鳗,可以产生703伏电压(标准电压220V),1安培电流。
……但,这确实可以杀死人吗?
在更了解一些后,小哥发现,0.1安培致命,是家用交流电。
但电鳗产生的电,不是持续的,而是脉冲——相当于泰瑟枪。
嗯,你应该猜到了……他们接下来,就是找到了一把泰瑟枪,开始尝试被电击……
尝试泰瑟枪需要身体检查,没通过的小哥:满脸写着开心.jpg
右边小哥通过了身体检查,有幸被电击
泰瑟枪的电流比起电鳗差得远,只有千分之一安培,但这是最接近被电鳗电击的方式了。
所有人都牺牲了午休的时间过来看小哥的热闹。
电鳗的电,只是千分之一秒,而泰瑟枪,则会有整整五秒。
这五秒被电击,让Gendle小哥体验了人生最漫长的五秒。
但,也是这珍贵的五秒,他们确定了自己的答案。
——电鳗,并不会直接“电死人”。
但是,当你被电鳗电到,你会立刻被麻痹,面朝下倒入水中,直至被淹死。
所以,电鳗杀人,是事实!
只是,杀死你的不是电流,而是跌倒……
这个纪录片,几乎可以说是动物版的《流言终结者》。
一整个系列,都在细致的讲述,如何验证那些广为人知的传言。
鹰并没有能力抓起一个人,世界上最重的鹰,也只能抓起来和小孩一般重的物体。
或许初看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在研究分析实验之后,却发现不过是对动物的刻板印象。
蛛丝实际上真的比钢丝更坚韧。
愤怒的熊应对的正确方式,棕熊面前躺下,黑熊面前反击。
公牛并不会被红色激怒,它们只是讨厌斗牛士的动作。
食人鱼实际上害怕人类,虽然它们的确有能力把人类啃成骨头。
都说刻板印象害人,放到动物身上,也是如此。
这样一份根深蒂固的流言,反而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对大自然的探索被禁锢。
也是很有意思了~
Cell Host & Microbe:又一批潜在人兽共患流感病毒被发现
7月28日,德国弗里德里希·勒夫勒研究院(全世界最早的病毒研究机构)联合德国弗莱堡大学、汉诺威兽医大学、英国皇家兽医学院、动植物卫生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强力出击,通过对大规模欧洲家猪大数据集的检测与分析,发掘出一批潜在的人兽共患甲型猪流感病毒。相关研究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Surveillance of EuropeanDomestic Pig Populations Identifies an Emerging Reservoir of PotentiallyZoonotic Swine Influenza A Viruses”。
从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研究人员在17个欧洲国家开展了针对swIAV(甲型猪流感病毒)的大规模监视工作,历时34个月。在例行兽医访问期间,总共从2457个单独的农场中采集了18313例呼吸道疾病猪的样本进行分析。惊讶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整个欧洲超过50%的采样农场中确定了多达四种主要和几种次要的swIAV谱系的全年密集病毒活动现象。而区域化的,甚至是同一水平上几个亚型的共同流通或共同循环,使得病毒间通过频繁的重排而促进了基因型的多样化现象。
进一步,科研团队选择了292种源自细胞培养的病毒分离株和两个鼻拭子样本以对HA和NA片段进行全长测序分析。结果再一次验证了猪群中所发生的密集的持续重组事件所导致产生了各种IAV(甲型流感病毒)株。这些毒株带有来自2009年大流行病毒的IGS(internal genome segment,内部基因组序列/内部基因组片段;1984年,人类季节性H3N2病毒与H1avN1av亚型重新组合,将人类病毒的HA(H3)和NA(N2)引入了六个禽源内部基因组片段(IGS)的背景中;这种重配体(H3N2)在欧洲的猪中已成为地方病),但表达了不同于该人病毒的HA和NA蛋白,即病毒的关键蛋白氨基酸与人类大流行中病毒株有差别。系统进化树分析同样支持了这个观点--欧洲swIAV的系统发育分析揭示了新的HA / NA组合和以前未知的基因型出现。当然,在小编看来,病毒间的重组与重排现象在流感病毒各毒株间是非常频繁且普遍的,正是这种频繁的重组才导致了流感大流行中变幻莫测的基因组或新毒株出现。
那么,这些新重组的病毒株是否真的会逃避人体免疫从而引起疾病大流行呢?为了分析当前循环的swIAV是否具有MxA耐药性(抗病毒蛋白MxA已被证明是IAV的关键抑制剂),科研人员分析了10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分离株(选定的swIAV分离株代表了不同的基因型、亚型和谱系,这些病毒在NP中带有多态性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与人类MxA的抗性有关)是否存在MxA耐药突变,并在先前建立的人类MxA转基因(hMxAtg / tg)小鼠品系模型中进行了测试。惊讶的是,小鼠模型在感染目的毒株后均表现流感样表型,证明所有重组毒株中存在大比例的可发生人体免疫逃逸的病毒株。
雪貂被认为是人类动物流感传播的模型,有助于评估病毒的人畜共患病潜力。于是,科研人员挑选了三株强毒株以研究它们在雪貂中的传播动力学。在所有接种的动物中均观察到轻度至中度的呼吸道临床体征(嗜睡,打喷嚏,呼吸困难,体温升高)。但是,只有暴露于具有huMxA抵抗力的分离株接触的雪貂才进行血清转化,且此病毒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紧接着,重组的新型流感病毒是否意味着产生新的抗原呢?带着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挑选了24株具有代表性的病毒分离株通过血凝抑制(HI)和病毒中和(VN)分析进行了抗原谱测定。结果检测出在抗原上可以表达不同HA的新出现的swIAV重组病毒,而这些新的抗原的出现很可能足以逃脱人类现有的人体免疫力。然而,大家也不必过早恐慌。早前已经有研究显示,从幼稚雪貂的血清中观察到的抗原差异不一定类似于成人血清的反应性,因为人类对流感病毒的暴露历史悠久且复杂(参考文献2)。
为了更加清晰的表征人体是否会对这些重组流感病毒产生抵抗力,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具有复杂的流感接触史的健康成年人的血浆来探索潜在的交叉反应性,因为这将更好地表明某些病毒可能导致人畜共患病感染甚至大流行的可能性。
根据抗原图谱,共21种具有不同的HA亚型或广泛的抗原多样性的swIAV分离株进行微量中和测试。结果显示,最近接受过疫苗接种的大多数健康志愿者对大多数经测试的swIAV分离株均已存在免疫力,但一些测试样品显示出较低的中和力,表明这些个体可能更易受某些猪流感病毒的侵害。
小编不禁想到,经过新冠疫情影响后,人们不断意识到,决定防疫措施是否完善的不是强有力型的防护,而是疏而不漏中的“漏”,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正是击溃所有努力的一个开始。本文中就人体血清对分离到的甲型流感病毒库的较低的免疫力现象,正是可能引发人类新的人兽共患病大流行的开端。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类似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的疾病发展和疫苗研究提供指导性方向。
参考文献:
1.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0.07.006
2. Li, Y.,Myers, J.L., Bostick, D.L., Sullivan, C.B., Madara, J., Linderman, S.L., Liu,Q., Carter, D.M., Wrammert, J., Esposito, S., et al. (2013). Immune historyshapes specificity of pandemic H1N1 influenza antibody responses. J. Exp. Med.210, 1493–1500.
本公众号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承办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