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癌症研究院

英国癌症研究院学费:

英国癌症研究院官网: http://www.icr.ac.uk

学校性质:公立

创办时间:1909年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暂无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1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击“外币兑换”

4

使用手机登录

5

填写订单信息

6

填写补充信息

7

支付-下单完成

8

到店取钞

【简介】 英国癌症研究院

英国癌症研究院

【专业】 英国癌症研究院

  • 英国癌症研究院相关问题

    想在英国留学,请问英国研究癌症怎么样

    教育水平和美国差不多,虽然名牌大学没有没过多,但是教育的平均水平应该比美国高。TIMES排名前60的大学都很不错。英国留学优势:学制短,本科3年,研究生1年;费用降低,目前人民币对英镑汇率不错,比前几年去英国留学省了1/3的钱!文化氛

    查看全部
  • 英国剑桥大学癌症研究中心:MRK003和吉西他滨合用,可以杀死胰腺癌细胞!MRK003这种药现在有卖吗?

    恶性肿瘤无论手术、放化疗与否,都应该吃中药,中西医结合(早期可手术,晚期手术无价值,并且是起反作用。晚期扩散转移了,身体的许多部位都有癌细胞了,此时只割掉一处肿瘤有何用?只能激化)
    平时我们老说“中西医结合”,这种大病是真正应当中西医结合了,不要单用一种方法。
    癌细胞没扩散、转移时,可以切除,但就算是切得再干净,也总是体内存在癌细胞的,时间长了复发率不低,一定要坚持服药,不能认为手术、放化疗了就万事大吉不管了(手术、化疗结束之后,仍然任重道远,核心关键就是防复发。这是个医学常识。许多患者就是觉得已经手术了,并且医生说了“手术成功”,就以为是病好了。这明显是缺乏医学常识,结果就吃了亏)。应该手术后吃药,不停药能不复发,已是了不起的成绩了,何况不吃药。
    中药可充分考虑。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针对疙瘩、肿瘤类的中药丸来治。找对了药则增强效果。笔者因业务关系,深知中药魅力,亲眼目睹了大量乳腺癌、淋巴癌、脑瘤、胃癌、肠癌、食道癌等被中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验证了祖国中医药的独特之处。合适的中药对于抵制癌细胞的发展,缩小肿瘤体积,减轻痛苦,效果是好的,对比效果患者更是满意。旨在化瘀散结、解毒消肿,消缩疙瘩、肿块效果显著,至于单纯的消除积液、水肿,自不必说,如脑瘤引起的脑积水,肺结核引起的肺积水,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积液;至于单纯的止痛,那是在消缩肿块的过程中附带的一个功能。如果已手术、化疗过,中药的一个明显的作用就是对各种不舒服的症状有减轻。
    不吃辛辣、油炸、烧烤的这些燥热类食品。尽量调节情绪。

    查看全部
  • 献血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查看全部
  • 经常喝咖啡对人体有害吗

    查看全部
  • 英国癌症研究院相关资讯

    【健康】英国癌症研究所:1/3癌症可以避免,只要你远离这6个危险因素

    如果有一天生命走到尽头,那么送上“终结信”的可能就是癌症。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男性中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为第一,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第一,死亡率肺癌第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30年最常见死因预测报告,未来一百年里,癌症将继续位居人类“夺命榜”首位。

    这些数据看起来虽然可怕,但避开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预防癌症。

    英国癌症研究所近日公布:1/3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这一研究结论令人无比兴奋。研究总结了多种致癌不良习惯,很多人对照自己会发现,真是句句中招。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提醒你远离生活中的6个危险因素,从细节入手远离癌症。

    受访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副主任 徐志坚

    国家临床重点肿瘤专科、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 罗荣城

    英国癌症研究所最新数据显示,英国每年有13余万癌症病例,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预防,相当于每年新发癌症总数的37.7%。

    徐志坚表示,英国研究结论基本上也适用于我国。癌症发病有个漫长过程,一般需要20~30年,学会控制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可预防多数癌症。

    英国研究人员将致癌因素按轻重程度分为6种,罗荣城以此为基础,总结了生活防癌建议↓↓

    01

    吸烟

    烟草导致17.7%的英国男性和12.4%的女性患癌,是首要致癌因素。

    调查显示,中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8.1%,男性吸烟率高达52.9%。

    罗荣城表示,虽然我国吸烟率近年来略有下降,但还是太高,导致肺癌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研究发现,吸烟的肺癌患者,其基因突变数目是不吸烟肺癌患者的10倍以上,因为烟雾中含多种强致癌物,直接诱导基因突变。

    研究人员之所以关心基因突变数目,原因在于,基因突变越多,癌细胞越善于躲避药物,治疗中的抗药性就越强。

    因此,多数吸烟肺癌患者仅靠药物很难根治,化疗也好,分子靶向治疗也罢,复发率都很高。

    控烟需各方努力,不应以经济利益为考虑,而要将关注点放在国民健康上。专家建议:抽烟的要戒掉,不抽的要避开,离烟雾越远越好。

    02

    肥胖

    研究发现,肥胖显著增加患肠癌、肾癌、乳腺癌、宫颈癌等13种癌症的风险。英国超重肥胖人群中每年约有6.3%的人查出癌症。

    刊登在《柳叶刀》上的一项全球调查发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城市高于农村。近年来,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涨幅最显著,成为慢性病的“后备军”。

    罗荣城表示,中国人的脂肪更倾向于堆积在内脏组织中,这种“胖”最危险。

    国人的肥胖率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涨起来的,大家应对“好的膳食”有理性认识,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控制体重的根本在于管住嘴、迈开腿。

    03

    紫外线辐射

    对英国人来说,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能造成DNA损伤,增加患皮肤癌几率。由于暴晒,3.8%的人患上黑色素瘤。

    罗荣城说,国人对此不必过于紧张,我们和英国存在人种差异,中国皮肤癌发生率很低。只要不暴晒,每天晒会儿太阳,利于补充维生素D,对身体有益。

    晒太阳以阳光和煦的上午和下午为宜,入夏后,紫外线变强,应避免正午暴晒。

    04

    过量饮酒

    酒精摄入过量明显增加患肝癌风险,它还是致癌物的帮凶,助其削弱免疫功能,3.3%的英国人因此患癌。

    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农村高于城市。有害饮酒率最高的年龄组是45~59岁组,其次为60岁以上组。

    罗荣城告诉记者,过量饮酒的危害多数人都知道,但还是有不少人为一时痛快坑了身体。

    酒文化是中国的传统,但应与时俱进,不该沦为陋习。“感情深一口闷”的说法及地方奇葩劝酒风俗,该淘汰了。酒偶尔喝点可以,但别过量。

    男性每天最多喝啤酒700毫升,或葡萄酒300毫升,或50度白酒70毫升。女性摄入量为男性一半。

    05

    纤维摄入太少

    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防治便秘,减少有害物在肠道的存留时间,有效预防结直肠癌。纤维摄入不足每年使3.3%的英国人患癌。

    调查发现,从1982年的8.1克,到2012年的10.8克,我国居民每日纤维摄入量30多年来从未达到过25克的推荐量,这与果蔬、粗粮吃得不够有关。

    罗荣城表示,过去条件有限,果蔬吃得少可能受到消费可及性的影响,可如今市场上果蔬供应充足,更多的是认识问题。

    为迎合消费者对食物精致、细腻的追求,企业把谷物磨得越来越精细,纤维和营养被人为去除。

    建议每天吃够半斤水果一斤菜,多用粗粮、杂豆、薯类替代精白米面。

    06

    空气污染

    约1%的英国癌症病例归因于此,雾霾天、机动车尾气、不环保的装修材料等都是元凶。

    罗荣城认为,空气污染治理是我国政府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除北京等大城市,很多二三线城市同样频繁遭受空气污染的侵袭。

    建议雾霾天外出要戴口罩,室内用空气净化器。

    徐志坚认为,癌症预防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涉及到国家政策、公共卫生等方方面面。

    “我国早期筛查做得不够,有待建立更多惠民筛查项目。民众防癌意识虽有提高,但还需进一步落实到行动上。”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记者:单祺雯

    本期编辑:崔鹏、李娜

    觉得不错,请点赞↓↓↓

    查看全部
  • Abcam与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启动定制抗体合作以加速癌症研究

    近日,Abcam plc,生命科学试剂和工具领域的全球创新者与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全球最大的独立癌症研究资助机构,宣布双方在新型抗体的开发和商业化方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加快癌症研究提供支持。

    根据合作协议,Abcam 将针对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资助的研究人员发现的靶点,开发抗体亲和试剂。开发出来的抗体将用于研究,以便深入了解癌症生物学,以及帮助开发新的诊断工具;抗体本身还可能成为新型疗法的基础。

    Abcam 将根据要求,按照与英国癌症研究基金会资助的研究人员签订的协议条款,在约定的排他期内,开发和提供此类抗体试剂。之后,Abcam 将基于其全球供应能力以及多点分布的主要技术中心向更多科研和诊断开发机构提供这些创新试剂。

    (文章来源:美通社)

    查看全部
  • 英国研究称四种高发癌症与肥胖关联度高

    【新华社微特稿】英国癌症研究会最新研究显示,英国高发的四种癌症与肥胖的关联度比吸烟更高。数以百万计英国人恐因体重面临罹患癌症风险。

    英国广播公司3日报道,英国癌症研究会发现,体重超标者患肠癌、肾癌、卵巢癌和肝癌的风险比吸烟者患这四种癌症的风险大。肥胖与癌症的关联度只适用于成年人,但未成年人保持健康体重同样重要。

    另外,绝经后女性乳腺和胰腺、食道、上腹部、胆囊、子宫、甲状腺等部位癌变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和脑膜瘤都关联肥胖。体重超标或肥胖者不一定患癌,但风险相对较高。

    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一英国成年人肥胖。其中,大约1340万人不吸烟,吸烟的肥胖人群大约150万人。另有630万烟民不肥胖。

    英国癌症研究会解释,无意指责人们体重超标。上述发现并非说明吸烟与肥胖引发的患癌风险可直接对比,二者都是可能导致人们患癌的风险因素。目前,在英国,癌症的首要可预防因素是吸烟,其次是肥胖。

    不过,英国烟民数量逐年下降的同时,肥胖率逐渐上升,让健康专家担忧。

    尽管研究人员认定肥胖关联癌症,但肥胖引发癌变的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种可能原因是,脂肪细胞分泌更多激素和生长因子,加剧人体细胞分化,因而提高癌细胞产生风险。

    英国癌症研究会疾病预防专家琳达·鲍尔德呼吁政府为应对肥胖问题采取更多措施。英国医学会认为,政府在限制不健康食品饮料广告方面动作迟缓,应让公众意识到肥胖与吸烟一样,是可能引发癌症的重要因素。

    英国国民保健制度英格兰地区首席执行官西蒙·史蒂文斯认为,仅靠国民保健制度打不赢“肥胖阻击战”。

    另一些人士指认英国癌症研究会的抗癌宣传涉嫌羞辱肥胖人群。(完)(海洋)

    关键词:英国癌症研究会(Cancer Research UK)

    查看全部
  • 英国癌症研究会发布手机、平板新应用:可快速分析肺癌风险

    英国癌症研究会6日发布了一款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应用,可帮助医生快速判断肺结节是不是肺癌,从而制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肺结节是肺内发生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异常病变组织,可以是疤痕、炎症、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目前,医生主要依靠电脑断层扫描以及患者的过往医疗记录来判断肺结节的严重程度,但这个过程相对花费时间较长,并且容易让病情不重的患者接受不必要的额外检测。

    英国癌症研究会为此与英国胸科医学会合作开发了这款能够在苹果移动操作系统iOS上运行的专业应用,包括在苹果手机和苹果平板电脑上运行。其中含有相关专业指引数据,以及一个疾病风险和发展评估计算器。

    据英国癌症研究会介绍,这款应用能使医生的决策更加直观,帮助他们快速判断肺结节患者的情况是否严重,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测来确认肺部有无发生癌变。下一步他们还会开发适配谷歌移动操作系统安卓的相关应用。

    英国癌症研究会的乔迪·莫法特说,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帮助下,医护人员能够提高这类疾病的诊断效率,让肺癌患者尽快得到合适的治疗。

    查看全部
  • 无创血检可提前4年发现癌症

    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 中国科学报

    近年来,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已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癌症生物标志物,即“液体活检”。

    ctDNA已被证明在癌症的非侵入性检测、晚期癌症的个体化治疗,以及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日前,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联合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成果称,团队开发的一种非侵入性血检——ctDNA甲基化多癌筛查技术PanSeer,有望在常规诊断前4年对5种常见的癌症作出早期检测。

    瞄准ctDNA甲基化

    当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早发现肿瘤对于癌症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仅有的癌症筛查都是针对几种特定的癌症类型,如结肠镜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等。

    要对早期肿瘤检测和筛查进行验证和研究,不仅仅需要高效、灵敏的技术,更关键的是需要在确诊前即对肿瘤患者进行血液和生物样本采样。

    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研究员陈兴栋表示,这意味着需要有大型、长期的人群队列数据,来支撑探索新的早期癌症筛查技术。

    研究团队在复旦大学建设的泰州队列基础上,开始筛选研究对象。截至目前,已有近20万社区人群参加该项研究。

    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的队列随访,长期跟踪队列人群各种重大慢性病的发生情况,并且在无症状人群中于多个时间节点跟踪采集了150余万份各类生物样本长期保存。

    陈兴栋表示,在病症发展早期,甚至在无症状未确诊的若干年前,癌症病人的血液中便已存在癌症信号。

    此次发表的研究成果纳入了191个在采样时间点1~4年后确诊肿瘤的病人血液样本、223个在当地医院确诊后采集的肿瘤病人血样,以及414个随访超过10年且未被诊断为肿瘤的病人样本作为对照人群。

    其中确诊的肿瘤病人所患癌症为结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

    基于以上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了上述5种癌症患者血液中的ctDNA甲基化的特异性。

    ctDNA是经脱落或细胞凋亡后释放进入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体细胞DNA,是一种特征性的肿瘤生物标记。通过ctDNA检测,能够检出血液中的肿瘤踪迹。

    “ct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一种信号,在达到现有临床确诊金标准之前,甚至在病人出现自觉症状前,ctDNA甲基化就存在于血液循环之中。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DNA甲基化不同,因此,通过捕捉血液中的ctDNA,检测其甲基化特征,可提前判断肿瘤的发生。”陈兴栋告诉《中国科学报》。

    筛查技术敏感度特异度双高

    基于ctDNA甲基化特质,研究人员研发设计了PanSeer技术。PanSeer是一种半靶向技术,可以精确筛查出人体内非常微小的ctDNA甲基化水平。

    “由于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非常少,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富集血液中的ctDNA。”陈兴栋指出,该检测方法的另一个关键点是需要确定癌症甲基化筛查的特定基因。

    为严格控制大数据分析中常见的过拟合隐患,研究团队采用计算样本中每个靶基因组区域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和集合logistic回归分类器的组合,并充分考虑大量的干扰因素,以完成区分健康患者与癌症患者的分类模型搭建。

    为进一步了解该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研究额外分析了223名癌症患者的血浆样本、200份原发肿瘤和正常组织。

    在一个独立的测试样本集中,研究团队发现在207个健康对照样本重现96%的特异性的前提下,PanSeer技术在113个确诊后采集的病人样本上达到88%的敏感性。

    接下来,在98名未确诊前1~4年采集的样本中,PanSeer技术达到了95%的检测敏感性。

    该研究证实,这一原创技术对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个不同癌种的检测敏感性与在确诊前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样相似。

    这说明癌症信号在病症发展早期甚至在无症状未确诊的若干年前就存在于血液中。

    “也就是说,该研究已能在严格意义上证明PanSeer技术较传统诊断方法能更早地发现癌症。”陈兴栋说。

    癌症早筛未来可期

    目前,用于癌症诊断的血液测试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液蛋白测试、肿瘤标志物测试和ctDNA测试等。

    陈兴栋介绍,临床上常用的血液检测方法多辅助于肿瘤诊断。“肿瘤血检一般与影像学检查配合使用,且血检对肿瘤的诊断效果并不是特别好,无法实现早期诊断。”

    该研究通讯作者、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院长金力院士指出,结合泰州队列研究和PanSeer技术,至少能证明癌症早期筛查可以通过无创血液检测完成,便于对无症状癌症易感人群的“早发现”及“早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接下来,研究团队将扩大癌症种类的筛查范围,扩增至肝癌、宫颈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筛查。

    “目前,PanSeer技术还并不能确定阳性患者所患哪种肿瘤,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优化测序方法,明确肿瘤类型。”

    陈兴栋表示,团队将在全国多中心开展队列研究,扩大区域人群的验证推广工作。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资深专家Samantha Harrison表示:“PanSeer检测技术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初步结果。更令人欣慰的是,它能提前至少4年从血样中检测出癌症。目前这些仅为早期结果,需进行更大规模研究来验证,我非常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