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研究大学学费:
人文研究大学官网: http://www.uvh.nl/
学校性质:暂无
创办时间:暂无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暂无
暂无 托福要求(分)
-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关注公众号
点击“外币兑换”
使用手机登录
填写订单信息
填写补充信息
支付-下单完成
到店取钞
人文研究大学创办于1989年,该校开设本科层次的学位教育,在校学生人数400人,作为被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大学...
那些大学招收人文地理的硕士研究生?
下面是人文地理学全国的招生单位及其排名。
A+ 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B+(16个)辽宁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B(15个)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C(10)浙江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延边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南昌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兄弟不才,在读学校排名为B+。。。
加油吧,祝你好远。
一些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是学什么的?
人文科学试验班最早于1993年在武汉大学设立,现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均有人文科学试验班。该班培养具有深厚文、史、哲理论基础和科学素养,又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适应多学科日益渗透发展趋势的人文学科科学研究和教学方面的高级人才。
人文学科试验班也称人文科学实验班,通常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是高等学校基础学科的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各个应用性、交叉性学科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些高校为适应现代科学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以及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扎实,融汇古今,贯通中外,富于“三创”精神和进取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计算机运用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开设的试验班。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主要专业课程有:人文科学概论、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论、人文科学名著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外国文学史、世界通史、西方哲学史、自然辩证法基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史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硕博连读。其他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外事机构及出版、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部门、大型公司企业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策划、宣传、采编、文秘等工作。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为武汉大学文学院下设专业。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统一按照人文科学试验班和社会科学试验班招生,人文科学试验班前两年强调经典著作的研习,大三以后再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分流到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三个专业培养。社会科学试验班强调研究方法的训练,大三以后再分流到国际关系、经济学和社会学三个专业进行培养。清华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下设专业。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科研学术
作为最高层次的语言艺术,诗歌是我们传承民族灵魂和沟通人类情感的重要信息载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今天的新诗,诗的传统代代嬗传。海南是一座诗的岛屿,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海南岛上播下了诗歌的种子,开始了诗歌的教化和流播。今天,不论是对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的教学与研究,还是弘扬大学的人文教育,诗歌研究中心的设立和工作将会成为海南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象征。在海南大学建设“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对于我们进一步弘扬诗歌传统,开展人文教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海南师范学院已经成立“中国散文研究中心”,作为海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学科,该中心已经申报海南省高校首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并有望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中心”在海南大学的成立将和中国散文中心互为呼应,共为声气,互相扶助,为海南的文学之教育、文化之流播尽微薄之力。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成立后将致力于教学、诗歌批评和诗学理论研究工作,研究中心成立后,将以现当代文学为学科基础,申报硕士点。除教学工作外,具体的研究设想如下:1、整理和出版中国诗歌资料,翻译并出版西方现当代的优秀诗作,逐步建立起中国的诗歌资料库;2、参与世界文化交流和对话,建立与欧洲大学汉学系和中国诗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参与国际国内的各种诗歌交流活动,举办关于诗歌的学术会议、朗诵和学术讲座;3、创办一份诗学杂志;4、积极与国际国内的一些基金组织建立联系,合办国际诗歌节。总之,我们将竭尽全力,弘扬海南大学声名和诗歌风习,扩大海南大学和诗歌文化之影响。
中心成立当年,即准备与国外基金会合作,在海南大学举办国际诗歌节,争取在二年内申请到现当代文学的硕士点。在条件成熟时创办诗学杂志。
海南大学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已经引进或正式在编的有著名诗人多多教授,诗评家耿占春教授,现代诗学研究者、北京大学在读博士段从学。正在引进中的还有现在深圳电影制片厂任职的著名诗人王小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现在作家出版社工作的资深评论家唐晓渡和旅居德国的著名诗人萧开愚(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等。
可以预期,在一批具有广泛影响诗歌界人士的努力和带动下,在海南大学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下,“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能够在教学、科研方面产生扎实的成果,并且成为国内大学诗学研究和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一个具有特色的引人注目的学科,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走出一条新路。促进人文精神在海南重新崛起和兴盛,让海南大学成为新时代的诗歌圣地和诗歌中心。 海南岛的原住民是黎族,他们是历史上开拓海南岛的先驱。是中国目前10个人口超百万的民族之一。黎族在海南岛上的历史,有史可证的年代距今已有3000年以上。黎族历来都是以土著自居,称岛上其他民族为“美”(客人的意思)。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三亚、东方、陵水、乐东、保亭、昌江、白沙等9个市县。以五指山区为中心向南呈扇形分布。部分散居在儋州、万宁、琼海、屯昌等市县的12个民族乡镇。分布面积为1.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5.02%。人口约124.86万人(2000年统计数字),占全省总人口的15.87%。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上,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以及社会文化的趋同化倾向,黎族文化的多样性逐渐消失。其中很多物质民俗和文化民俗的遗产,如不加以抢救性挖掘与整理,必将永久消亡。这对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传承是不可弥补的损失。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很不够。这不仅是在保留历史,更重要的是整固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从学术角度对黎族民族文化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高潮。这期间有些学者做过一些调研,出版过数种著作。期间,标志性的研究成果是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1931年-1932年两次到海南黎区作田野调查,在1937年出版了德文著作《海南岛民族志》。广东省的一些民族研究学者,对海南黎族曾进行过规模比较大的综合考察。比较重要的有两次:一是中南民族学院调研组,在1954年7月至1955年1月间对海南22个黎族村点的调查,结集为《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二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省课题组民族研究学者于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对海南黎族村落的调查,结集为《黎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和学术视野,这些论著都有相当大的局限。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后,原广东省的一些黎族研究学者陆续转向对其他民族研究,中央的一些民族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院下属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虽然也有黎族研究人员和课题,但大都处于个别和个案的研究状态,科研成果稀少。难以进行大规模和深入系统的研究考察工作。
对黎族文化的系统考察研究因此陷于长期停顿状态。随着现代化浪潮由城市推向乡村,黎族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传统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正在加速从现实生活中退出。可以说,对黎族生存状况所涉及的一些文化遗产的考察带有抢救性质。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对黎族文化考察研究负有特殊的责任。
黎族研究中心2003年由海南大学批准成立,由孙绍先教授兼任中心主任;周伟民教授为顾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学萍(黎族)为名誉顾问。 海南方言研究所简介
海南大学海南方言研究所于2003年10月在原文学院海南方言研究室基础上成立,现有研究成员4名,都是兼职语言学教师。研究所是人文传播学院中文系语言学科的主要学术支撑,还承担着本科生、留学生教学以及普通话测试等工作任务。
原海南方言研究室与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调查了海南闽语11个点,调查报告正在整理出版中。
研究所成立以后,在一无经费,二无编制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埋头进行田野调查,累计调查海南闽语30个点,儋州话、客家话、军话各一个方言点,临高话6个方言点。
研究所的口号是“不空谈,做实事,向国际水平看齐”。我们向老一辈专家学习,坚持“田野第一,老派优先,语音、词汇、语法、民歌并重”的原则,记录了百万字的珍贵语料。
这两三年,研究所成员陆续在《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语言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海南岛语言研究论文,还有一些论文在重要学术会议上宣读。目前,研究所一方面补充调查的结果,整理出版,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开展黎语濒危方言调查。
海南的语言及其研究现状
海南岛是我国公认的语言复杂地区,有闽南系的海南话,粤语系的儋州话、迈话和疍家话,有客家话、军话,还有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临高话、村话、黎话,另有苗瑶语族的苗话以及与南亚语有关的回辉话,它们与汉语共同语差异很大。海南岛汉语方言与壮侗语族语言长期融合,使得海南岛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我国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海南方言是在海南岛这个特殊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海南方言属于地域文化现象之一,研究海南方言在语言学方面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得到有关海南历史、文化、民俗方面的重要资料。方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取之不尽的宝贵源泉。对海南研究来说,历史文献资料或有缺乏,家族谱牒也可能部分造假,语言却不能。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是一个古今成分并存的异质体,研究海南方言,通过共时比较与历史比较厘清历史层次,将大大有助于研究海南人的迁移历史、他们与国内及东南亚其它地区族群的关系等。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来说,语言跟遗传基因一样,是研究其历史的直接材料。
语言是一种存在于人口头的资源,不象矿产资源,不挖掘它仍然一直存在。一代人死了,这代人口头的语言也随之而去,下一代人的语言必有变化。海南岛的语言属于弱势语言,随着普通话的强力影响,海南语言和方言正处在快速消失的过程中。就汉语方言来说,据我们调查,50-60岁的一代与80左右的老人语言差异已经明显,沿袭数百年的文读系统几近消失,只有白读系统仍在保留,但是中青年人已经有好些白读词不会说了。
黎族号称有百万之众,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估计不足50万。这50万中也汉化越来越严重,口音变化很大。侾黎中的侾炎支派本来就生活在黎族区的边缘一带,与汉人杂居,几乎都懂汉语,很多风俗都已明显汉化。杞黎中的堑对支派在1980年代初青年人就已经不懂黎语,保城支派早已用双语,现在的年轻一代大多已不说黎语,唯有通什支派多数仍讲黎语。
黎语中几个人数较少的方言境况更加堪忧。在昌化江下游的美孚黎人数本来就少,边缘地区的已经完全汉化,腹地的东方、广坝、江边、抱板四镇也是双语区了。本地黎1980年代就已经兼通儋州话,现在多数人又会讲海南话和普通话。黎语加茂方言的保亭县加茂镇,人口约1万,但真正会讲黎语的不足三千。人类学家李露露1993-94年调查时就发现,加茂黎通晓汉语,青年人不讲黎语。如此下去,要不了15-20年,加茂黎语就会消失。相关的语言和民族文化特征更是荡然无存,只能在书中读到、在博物馆里看到。如果抢救不及时,书中也读不到、博物馆也看不到全貌了。
海内外语言专家历来看好海南岛这个宝库。1930年我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先生率先登上海南岛,调查了海口、临高、乐会(今琼海)三地的方言。1950年代国家组织了海南岛语言调查,积累了第一批海南岛语言资料,此后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台湾、新加坡学者详细调查了海南岛语言。如50年代到80年代,桥本万太郎曾调查过海南文昌话和临高话。70年代台湾学者丁邦新调查过儋州话,张光宇调查过海口话,何大安调查过琼海话和澄迈话。80年代到90年代新加坡学者云惟利调查过文昌话。国内1950年代詹伯慧调查过万宁话和三亚军话,50年代至70年代欧阳觉亚等人调查过黎语,1980年代欧阳觉亚、郑贻青调查过村话、回辉话,1990年代梁敏、张均如等人调查过临高话。1990年代以后,又有国外学者来调查三亚回辉话。
目前国内外出版的海南岛语言研究专著有: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1980年),欧阳觉亚《黎语调查研究》(1983年),丁邦新《儋州村话》(1986年),云惟利《海南方言》(1987年),社科院民族所《黎汉词典》(1993年),苑中树《黎语语法纲要》(1994年),符昌忠《海南村话》(1996年),陈鸿迈《海口方言词典》(1996年),郑贻青《回辉话研究》(1997年),梁敏、张均如《临高话研究》(1997年),欧阳觉亚《村语研究》(1998年),刘剑三《临高汉词典》(2000年),钱奠香《海南屯昌闽语语法研究》(2003年)。另有一些学者发表了单篇论文。
海南岛语言研究中,老一辈学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亲临田野调查,得到一批珍贵的资料,他们的方法结论也给后人诸多启迪。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是非本地出身又非本地工作的学者,调查颇为不易。但是,前辈学者详细调查的,只是海南岛语言资源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资源还没有挖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后继研究人员缺少,以及海南省本土不重视,研究经费严重缺乏。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预言:“今后的时代,控制世界的国家将不是靠军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国家。”作为一门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朝阳学科,今天的传播学不仅仅是服务于新闻、宣传、公关、广告等传统行业,更重要的是,传播学的诸多理论和发现还被应用到舆论战、心理战、信息战等非传统领域。这就是传播学之所以受到政界、学界、军界、商界一致推动的原因。
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12月。作为海南省第一家传播学研究机构,中心将充分利用海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从微观(中国大陆)、中观(大中国区)和宏观(亚太地区)三个层次上开展国际传播和政治传播方面的应用研究。中心计划于近期从海内外聘请首批特约研究员。
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境内外部分知名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硕士课程负责人兼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执行编辑Katharine Sarikakis博士、中华传播学会理事长兼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张锦华教授、香港电台新媒体拓展副总监张玲玲女士、《传播学论坛》总编阮志孝先生、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强先生(吉林大学行政管理学博士)等海内外同仁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新华网海南频道、《商旅报》、海南在线、传播学论坛、中国校长网、CN记者作家网、中国教育产业联盟网等多家媒体做了报道或介绍。
中心主任毕研韬副教授先后就读于中国曲阜师范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于2004年7月加盟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为迎接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加强学校文科教学与科研,海南大学于2005年2月,整合相关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所实体性研究机构——海南大学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1月,升格为海南省历史文化研究基地的省级文科研究单位。现任中心主任为赵康太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和经济成长中心主任林崇椰先生。
中心现收藏海南文献两万余册与海南相关的历史资料,各类谱牒、海南人文集近百余种。目前正在开展10个项目的研究。先后举办过2次学术研讨会。中心下设海南方言研究所、黎族研究所、海南省文化历史研究会、海南族谱研究室、周伟民唐玲玲工作室、东南亚文献研究所、琼崖地方史研究室、海南地方志研究室、海南现代文献研究室、特区经济研究所、特区法制研究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等。采用专兼结合的方式从事科研。
基地目前主要致力于四个方向的研究:
◆海南岛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海南岛物质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
◆南海疆域史地与南海诸岛研究;
◆东南亚文化及华侨研究。
中心除开展日常的学术研究活动外,还编辑大型学术丛刊《海南历史文化研究》,自2007年始,每年出版一卷。本着以学科建设带动科研的理念,基地正积极准备材料,做好2007年硕士点的申报工作,以便后续人才培养。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由政府专门机构主持的一项测试。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及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具体负责实施。非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测试站组织的测试结果,一律不作为普通话水平的凭证。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资格证书测试。根据测试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等级,为国家正在逐步推行的持证上岗制度服务。有关行业对本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是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的凭证,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大学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源远流长,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正式组建于1994 年,是一个包含 6个学科门类、10个一级学科、10个系(所、中心),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本科专业的学院。
学院设有哲学系、社会学系、中文系、政治学系、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艺术系、中国书法系(筹)、音乐教育中心等10个系(所、中心)。现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一个交叉学科“社会发展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及体育学等六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文艺学、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六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哲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雕塑、书法学等七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陕西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省级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和陕西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中心,设有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所、陕西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陕西省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信息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社会工程研究中心、哲学研究所、西安鼓乐研究所、廉政研究所、地方社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形·容艺术研究所、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等13个专业学术研究机构,并拥有馆藏10万余册、年订刊300余种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小型图书馆以及网络信息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45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52人;博士生导师22人。其中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陕西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协会顾问1人,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专家组成员1人,全国性专业学会会长、副会长3人,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会长2人,省级以上专业协会任常务理事以上的有36人。建院十多年来,人文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研究生和本科生。
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拥有一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开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陕西省高校精品课程 2 门、国家视频公开课4门。自2000 年以来,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法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著作教材近300部,其中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 部、教育部全国高校“两课”优秀教材2部;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教学与研究》、《高校理论战线》等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社科基金项目、“211工程”专项、“985工程”一、二、三期专项等180余项;获得国家级奖2项,省部级奖项30多项。
学院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国外一些著名大学保持着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经常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讲学交流,并聘知名教授学者为人文学院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学院每年都会从本科和研究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大学学习,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目前已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协议,为不断创新文科学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科学研究
2013年,学院共有6项成果获奖,是我校在历届评奖中获该项成果奖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二等奖4项,分别是福祉学院学前教育系赵晓杰老师撰写的论文《学前儿童成长问题的调查分析及解决对策》、福祉学院学前教育系田茂老师撰写的论文《美国“关注危险”安全教育课程:经验与启示》、国际商务学院哥本哈根商学院成婧老师撰写的论文《应用型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本土文化教学研究》、图书馆荣宏伟老师撰写的论文《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初探》;三等奖2项,分别是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商应丽老师撰写的论文《新时期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和信息技术学院公共计算机教研部隋新老师撰写的论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师李帅、潘奕撰写的《关于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多维化理念》学术论文,从来自国内400余所相关院校选送的数万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3所创建不到20年大学,2所双一流,1所研究型,湖南湖北各1所
古代封建社会很多穷人变得发达之后,就喜欢往历史中追认有名望的先祖,谓之修族谱,鲁迅文章也曾写过这样的社会心理,为什么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有一个很厉害的先祖呢,这可能是为现今的发达,寻找正统根基的需要。
至今高校中依然如此,有些学校喜欢追溯本校创建源头,源头找得越远越好,源头名气越大越好,以证明现今学校的实力不俗,历史积淀深厚。有些学校其实仅仅是校名与历史存在过的源头相同,其实却是一点传承的关系都没有。
但是也有一些高校与创建源头存在传承,但是校名却完全不同了,开始以新的面貌示人,并且发展实力还很不俗,我们看看3所实力很强劲的大学,一所在湖南,一所在湖北,一所在深圳,大家能猜到是谁吗?
中南大学校园一、中南大学
2000年是我国高校再一次合并扩建的一波高潮,中南大学就是在这一年产生的。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组建而来,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可谓是21世纪产生的一所发展速度非常快的大学。
至今刚有20年的历史,中南大学一跃就超过了老牌实力湖南大学,成为双一流A类36所高校之一,湖南大学是双一流B类大学,等级低一点。中南大学可谓是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
中南大学的医学、化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与专业排名与影响力都比较好,这也是它的热门专业,录取分数基本在630分以上。
2019年在全国各省市录取平均分中,文理科基本均超过600分以上,下面是各省市分数统计情况,考生可以参考。
中南大学分数线二、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湖北省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有人认为排在第一的是武汉大学,也不少人认为其实工科方面华中科技大学是第一。
华中科技大学也是在2000年的时候,由多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至今也没有超过20年,可谓非常年轻,它现今的影响力,连很多百年高校都可望不可及,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呀。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难怪华中科技大学这么厉害,原来的同济医科大学实力就很不俗。
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36所A类双一流高校之一,它出生后,在全国甚至世界的排名,都提高得很快,相信湖北省对它的扶持和偏爱应该胜过很多其他大学。
它的机械、电气、计算机软件、医学等专业,在全国都是叫得出名字的,华科的工科在全国排名估计在前十。它的计算机专业,很多毕业生都去了深圳,进入的都是非常有实力的企业,华为、腾讯也有不少它的毕业生。
下面是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的录取分数统计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分数情况三、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诞生于极度缺乏名牌大学的深圳市,而深圳的经济实力又是最发达的几个城市之一,当初深圳创建南方科技大学,有媒体评价说它“一栽就要栽大树”,几乎是它要什么资源,深圳就给它什么资源。
南方科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朱清时,朱清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相信没有多少新建的大学,能够拥有如此高的起点。
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至今它真正创建的时间不到10年,2011年它开始招收了第一批学生,最终选拔了45名高二学生,作为它的实验班而存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讨论和争议。
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南方科技大学是作为一所探索实验型高校而产生的,因此它具有很多特色,例如实行6+3+1模式录取(高考成绩占60%,综合评价成绩占30%,高中学业成绩占10%);实行小而精的招生规模,现在每年的录取本科人数在一千人左右;它的专业以理、工、医为主,共有31个本科专业。
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是它的全职院士就有16人,院士总数达到39人,教师成员很多都有海外工作或留学的经历,名气水平都非常高,真的是“一栽就要栽大树”。
南方科技大学被认为是一所研究型大学,虽然它不属于双一流大学,但是录取分数却一点都不低。
2019年,它在广东省首次试点提前批统招,投档分数633分(省理科排位2142名),居省内高校前列。其他成分考生的理科成绩多数也要达到前1%以上。因为它还要面试,所以类似自主招生,所以它的考生综合素质能力都比较高,也是一所不容易考上的大学。
以上三所大学,创建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实力却很强大,考生考上的话,会很有发展前景。
国内10所研究型大学排名如何确定?人大、吉大、川大和华科争议大
文|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
国内有两个版本的十大研究型高校排行榜,一个是中国校友会版本,一个是武书连版本,它们之间的差异较大。
四川大学新校区校园风光国内哪十大高校能进入最好的研究型大学行列?我国研究型大学与其他高校有何差异,又该如何培养高端人才?
十大研究型大学被派生出14所高校,人大、吉大、川大和华科真的有争议吗?
武书连版本的十大研究型高校,最被人诟病的是将浙江大学排在第一名的位置,这在很多人开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因为,浙江大学再怎么强大,实力恐怕与北大清华还是有一点点距离。但是,武书连版本有自己的道理,浙江大学不仅是综合性高校和研究型高校,而且学科非常齐全,比如农学,而北大清华则难以与浙大相比。
中国校友会版本的十大研究型大学两个版本的十大研究型高校也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比如,公认的“清北复交”和浙江大学在这两个版本中都排名最为靠前,同时都列入了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而且这3所高校的排序也非常接近。
冷丝总结了一下,两个版本的不同在于:武书连版本列有四川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而校友会版本列有中国人民大学和吉林大学。也就是说,在两个版本的制作者来说,这4所高校在十大研究型高校中争议较大。
武书连版本的十大研究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学科优势明显,但是体量较小;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体量很大,但是学科发展显得很不均衡,有的学科发展水平较差;华中科技大学偏重于工科,人文学科当然也不差,只是人文学科的整体实力比其他没有争议的高校高校要逊色一些。
我国研究型高校是如何培养高端人才的?有什么特色?
其实,正如人们常说的“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最好的研究型高校当然必须有一等一的研究和教育大师。顶尖级大师关乎大学社会声誉、国际地位,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赞誉,他们的典范作用能够为学生传递追求卓越的动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依托一支学识渊博、思想活跃、经验丰富、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知名教授组成授课团队,将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引入课堂,提高授课质量。
华中科技大学国内高校在充分尊重并有效利用顶尖级大师培养人才方面摸索出了一套经验。
“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丘成桐、朱邦芬、施一公、姚期智等学术大师担任首席教授。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利用学校优质资源优势,选聘各学院的学科带头人、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政府基金奖励学者、博士生导师、“教书育人标兵”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工程学院引入中关村核心高校区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作为基础课程教学的保障,结合传统工科优秀教师资源组成授课团队。伴随大师身边耳濡目染,学生不仅融通学问受益匪浅,也能够学习大师严谨治学精神,有助于科学道德的养成。
冷丝想说的是这样的顶尖级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模式才是一所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必须具备的条件。
世界上最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伯明翰大学又是如何培养杰出人才?
伯明翰大学一直都是英国最受推崇和欢迎的研究型高校之一,也被全世界奉为研究型高校的先驱和楷模。就科研实力而言,伯明翰大学位居英国科研实力最强的10所院校之一,还是全球100所最强高校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伯明翰大学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比如在政治人物方面,该校培养的学生中出了两位英国首相。在科学家方面,伯明翰大学培养出了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科学家所取得的成果体现在塑料心脏的研制、维生素C的合成、南极植物学和地质学基础的奠定、过敏疫苗的应用以及人工血的合成等诸多方面,这些科学成就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伯明翰大学奉行的是“以研至教”的教育理念,是引领时代前沿的先进理念。所谓“以研至教”,就是把研究作为教学的第一指向,通过研究的深化来推动教学的深入。
伯明翰大学大学的研究要有目的性,就是要服务于相关产业发展,以研究带动教学,培养大量知识与实用技 能兼备的、能够为城市发展出力的人才。这一教育理念原自伯明翰大学的创建者,同时也是伯明翰市市长的约瑟夫·张伯伦,他明确了伯明翰大学的办学宗,“伯明翰大学是一所朝气蓬勃的大学 ,它的各个学科将永远与产业联系在一起”。
冷丝认为,我国十大或者说十四大研究型高校基本具备了类似伯明翰大学的条件,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高校该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将世界顶尖研究型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借鉴好。
单选|你觉得下面4所高校谁最有实力进入10所研究型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人文社科领域内,哪所高校才是中国大学的最强者?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主要包含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哲学、文学等学科。它们与自然科学一样,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国内有大批高校在人文社科领域中拥有着极强的实力。然而由于相关学科的学术成果难以量化评价,指标数据较少,因而在大学排名、指标统计中他们往往不占优势,常被人忽略。
近期,青塔数据团队结合近几年最新公布的人文社科类人才计划、科研项目、成果奖项一级学科排名中各大高校的表现情况,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类学科实力进行了全方位观察,从客观数据的角度,揭示究竟哪所高校是中国人文社科领域内的最强者。
学科实力
作为目前国内公认的最为客观合理的学科评价体系之一,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学科评估结果在对高校学科实力的评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于2017年,从本轮的评估结果来看,北京大学在人文社科类学科实力中当之无愧位居榜首。不仅A类学科数量最多,更拥有10个A+学科和6个A学科,顶尖学科数量在全国独占鳌头。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紧随其后,分别有13个A类学科。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拥有A+学科8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实力在全国遥遥领先。
师资队伍
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家给予的人才计划支持不多,仅在万人计划及其他个别国家级人才计划中有少量人文社科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入选。
在2017年以来公开的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中,仅有人文社科领域学者不足300位,来自130所高校。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数量最多,约有14人;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分别有10人入选,15所高校入选人数在5人及以上。
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作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同类院校中表现优异;而山西大学、东北财经大学2所非“双一流”建设高校表现突出,入选人数较多。
教育部创新团队虽由教育部授予,但负责人通常由领域内最高学术荣誉头衔获得者担任,因此同样具有极高的含金量。
2017年以来,大连海事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均有学者担任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人才团队的入选不仅象征着师资队伍中顶尖人才的实力,也表明了这些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有山有峰,能够支持学科的长足发展。
科研项目
承担项目的能力,是衡量高校学科实力的又一把标尺。人文社科领域中,获得国家或教育部批准立项资助的重大重点类项目含金量很高,也能够客观地反映出高校的学科实力。
科研项目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中承担的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最多,有59项;中国人民大学则在国家级和教育部重大重点类项目数量上均占有优势,分别曾获批了58项和38项。
除这2所高校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暨南大学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师范大学等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也均有优异表现。
成果奖项
2019年,教育部公示了第八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拟推荐成果名单,
在这份名单中,有103项成果来自北京大学,其中包含一等奖19项,二等奖53项和三等奖13项;中国人民大学拟推荐成果总数仅次于北大,共有84项,其中有13项一等奖、43项二等奖和16项三等奖。
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入选成果在50项以上,表现十分出色。
除此之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拟推荐成果在20项及以上,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有望斩获奖项10项及以上,实属不易。
据悉,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的最终评选结果预计将在2020年正式公布。这一奖项每3年才评选一次,用于表彰高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研究人员,是当前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奖。
总体来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中优势较大。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则文、理兼修,占据了榜单的主体。
除此之外,各大师范类、财经类高校同样表现优异。在现行大学排名体系下,以人文社科类学科为特色强势学科的高校,在各大榜单上注定“沉寂”。唯有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才能够看到属于每一所高校的亮点和光辉。
来源:青塔
中国最年轻的人文社科大学,堪比人大?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所大学,去年才成立,成立之初就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所学校的成立,以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为目标,可见实力和成立背景确实不一般。这所大学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社科大)。有人称这所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超越人大。
我们都知道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1978年,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国科大开始招收本科生。在国科大之后社科大也成立了。
依托社科院和中青院,成立背景不简单
社科大于2017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而组建,是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由教育部审批创办的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学。
197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1985年9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正式建立;2017年5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科院师资力量雄厚,学术资源丰富,有着十分浓厚的学术氛围。中青院作为团中央唯一一所直属高校,1985年成立以来,30多年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而且每年的录取分数线平均超过各省一批分数线40分以上,学校学风优良,每年有不少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人大等学校的研究生。
录取分数高,生源质量高
2017年秋社科大招收首批本科生。在4个学院、7个专业招收390名全日制本科生。2018年,招生规模扩大,在7个学院、14个专业招收396名全日制本科生。虽然成立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但社科大的招生分数可不低。2017年在18个省招生,高出各地一本线近100分,2018年录取分数进一步提高。
社科大各省分数线文科社科大录取分数线理科除此之外,通过对比社科大与北大清华2017年在全国各省市录取投档线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录取最高分与清北录取投档线相差大部分都在三四十分左右,在天津文科录取最高分比北大投档线低了9分,比清华投档线低了10分(北大投档线:650分,清华投档线:651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天津文科录取最高分:641分)在其他省份录取最高分也是相当高的,除最低录取分数除内蒙古(文科)、吉林(文科)、黑龙江(文科)、广东(文科)、福建(文理科)外,基本都在600多分,超过了其他一众名校。远远超过各省本科一批次分数线,足可见国家对于它的重视程度。
本科生安排三人间宿舍,房间内安装空调、网络宽带,并设有独立卫生间和淋浴系统,如此的高配置在北京市的高校中相当少见。
培养模式与未来发展
社科大的本科生教学采用师徒制。老师第一时间与自己的本科生见面,并积极促成本科生与自己所带博士生和硕士生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给学生们提出了学习上的要求和建议。有些导师带着本科生参加国家、社科院、学术界的高层次学术论坛;有些导师让本科生旁听博士后讲解论文、旁听博士生论文开题报告和老师修改意见。一方面开阔了知识格局和学术眼界,一方面也树立了学习目标和信心,有利于未来的专业学习与实践。社科大推崇精英教育,每年的招生名额有限,选拔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出类拔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未来将建设成为拥有8000-10000名学生(含研究生)规模的完整的高等国民教育体系,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优势和学术资源转化为教学优势和教学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上述的了解,你认为社科大在未来会超过人大吗?
三所研究型高校没有大规模扩张,为什么依然是顶尖级大学?
冷丝自媒体原创,拒绝转载!
文|刘冷丝栏目|丝说教育改革
国内三所大学在各种合并潮、新校区建设中都似乎并未占有先机,都没有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尽管整个办学规模有较大的发展,但是相比较其他同类型高校,这三所高校的办学规模显得“小气”了一点。
南京大学老校区这三所高校分别是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它们办学的“小而精”、“小而美”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国内外各种排名中,这三所大学不仅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多数的排行榜中位居前列。
南京大学是综合性大学的一个代表。南京大学在文科、理科方面一直都是国内前五的排名,很多学科还排名第一,该校的信息学科、管理学科目前也能排在国内的前五上下,仅有工学学科实力稍微差了一点。从整体来看,南大的学科规模还是较小的,但办学的“精深度”很高。
南京大学新校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理工类大学发展的一个优秀案例,也是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典范。中科大近20年本科生招生基本控制在1800-2000人之间。从数量上来看,中科大的招生人数仅有其他大型高校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不过,众所周知,中科大的学生成材率在国内首屈一指。不仅仅是本科生和研究生成材率高,中科大近些年入选的两院院士、中科大校友经常占据1/4左右。从学科来看,中科大的理科排名国内前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行业类高校的范本。这所大学的学科规模小,所有学科基本都集中在热门的信息类学科。不可否认的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和专业发展都非常有特色,而且是其他高校所无法取代的,就业一直很好。电子科技大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建设成为一所行业类顶尖级高校也是大学发展的好路子,因为,并非所有大学都适合成为综合类大学。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适应了国际竞争的要求,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实国情决定了高等教育规模在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不过,规模的快速扩张必然带来与提升质量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办学必然要经历一个深层次的结构调整阶段,保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阶段高等教育最重要的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的银杏林因此,解决好规模扩张带来的一些主要问题,保持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才能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其一,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需要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准确的定位,是进 行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研究型大学在创一流、创名校的过程中,既不能忽视和轻易放弃传统特色,也不能错失发展新特色的机遇。在学科及专 业建设方面,既要考虑学科的综合性,同时要注意正确处理优势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之间的关系。要有限地选择一流,则既要有勇气兴办处于发展前沿的新学科、新专业,也要有勇气淘汰难以参与竞争的旧学科、旧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同时,要把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新专业时应考虑到未来相应学科的发展,通过学科建设提高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
其二,一流研究型大学一定要创新模式,提高办学质量。
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是对规模发展效益的检验。研究型大学必须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范围内经济、教育、科技竞争要求,着力提高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科技工作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某种程度上是大学最大的社会影响力,特别是规模扩张之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的任务更加复杂,更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研究型大学正在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特别是在吸纳创新资源以及为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创新资源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工作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成败。
电子科技大学深秋校园一流大学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批一流大学,而一流大学将主要从研究型大学中产生。
研究型大学无疑处于高等教育体系的顶端,拥有优质丰富的教育科技创新资源,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承担了重要任务,它们的发展水平关系综合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型大学不仅要承担起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更要成为我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与国际平等对话和竞争的平台。
总之,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质量,保持协调发展,这将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敬告|刘冷丝所有文章首发『百家号』,如有错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将在首发媒体评论版块及时更正和补充,也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