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学院学费:5700美金
沙漠学院官网: http://www.collegeofthedesert.edu
学校性质:公立
创办时间:1958年
世界排名:6665
学校人数:10099人
45分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78%
货币兑换流程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关注公众号
点击“外币兑换”
使用手机登录
填写订单信息
填写补充信息
支付-下单完成
到店取钞
沙漠学院是一所两年制的公立社区学院,,建校于1958年,得到了西部学校与学院联会认证(WASC)。
该校位于著名的度假胜地加州棕榈沙漠城附近,是生活和学习的理想场所。如今,沙漠学院拥有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留学生,逐渐成为国际化、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专业设置方面,学校开设了近70个学位和证书专业,授予副学士学位和职业证书,其热门专业有:会计、农业、地质学、高尔夫管理、空调/暖通空调、历史、药物研究、农商管理、人类学、树艺家技师、建筑技术、新闻、文学、数学、音乐理论、自然资源、生物学、计算机信息系统、植物科学、烹饪管理、救护技术员、数字化设计与生产、护理助理、环境科学、音乐等。在众多的社区学院中,沙漠学院以低廉的学费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吸引了大批转学生、留学生前来求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怎样
个人觉得还行(特指专业型)
英雄无敌7 战役攻略 学院 第一关 沙漠之花 光幕怎么解除
沙漠之花
兽人被俘虏后,透露了敌人正在找寻沙漠之花。
此时桥梁被隔断,法哈达在南方,卡利达在北方。
部队会被电脑自动分配给两个英雄。
卡利达在北方还能招募很多野怪加入。
南方的战斗强度稍微高一点。
不过如果你之前一直练的法哈达,还是很轻松的。
此时可以完成支线圆环反击,利用两个英雄分别击败南北的三组兽人。
南方击败兽人后地图上的两处野怪还会加入。
南方西侧还有悠列斯祭坛。
让法哈达访问,可以解开地图上的通行封印。
法哈达击败兽人后,会有城市加入。
不过本关的强度有没有城市问题都不是很大。
北部卡利达在悠列斯封印被法哈达访问后就能点击光幕通行了。
希望能帮到你, 求采纳。
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有英文翻译是什么?
Asia Pacific Business College desert Challenge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1958年6月,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在原中国科学院青甘综合科学考察队之冰川小分队的基础上成立(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的前身),大本营设在兰州。
1962年中国科学院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调整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冰川冻土研究室。
1965年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原治沙队)合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
1978年以冰川冻土研究领域为主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1958年10月在兰州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研究室,领导进行人工降水、人工消雹和融冰化雪等试验研究,并负责管理兰州观象台业务。
1959年5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分所(是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主要开展青藏高原气象学、高原和干旱气候、辐射气候、边界层物理、云和降水物理、大气电学以及大气环境监测评价等领域的研究。
1974年4月1日正式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1958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六省(区)治沙规划会议。
1959年3月在兰州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治理沙漠科学考察队(简称“治沙队”,是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前身),并分别成立了10个考察队,当年就开始了北方地区的沙漠、戈壁和沙地的综合考察。
1962年中国科学院治理沙漠科学考察队调整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沙漠研究室。
1965年整体从北京迁至兰州,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冰川冻土研究室合并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
1978年以沙漠研究领域为主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截至2013年,寒旱所共有在职职工64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科研人员347人,科技支撑人员160人,正高级技术人员93人,副高级技术人员146人,进创新岗位人员47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西部之光人才计划”入选者81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秦大河、姚檀栋、赖远明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安黎哲陈国雄董治宝冯起高艳红何元庆何志斌侯书贵黄春林金会军赖远明李锋瑞李宁马小飞.齐吉琳拓万全王宁练王若愚王新平温智文军吴通华效存德谢昌卫徐建中薛娴杨保杨梅学宜树华余晔张明义赵晖周立华左小安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董治宝冯起侯书贵康世昌赖远明李新李新荣 王宁练王训明吴青柏效存德杨保姚檀栋赵文智 2014年3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已形成七大研究室、三大研究系统的庞大科研及支撑体系,突出了冰川、沙漠、高寒区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特色。七大研究室分别是: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室,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高原大气物理研究室,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室,寒旱区水土资源研究室,生态与农业研究室,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室。三大研究系统分别是以实验分析研究为主的实验分析系统,以野外观测试验研究为主的试验观测系统,以信息共享和网络应用、图书编辑服务为主的信息平台系统。为使科研与支撑体系融合成为有机整体,实验室和野外台站均归入到相应研究室。对外,实验室和野外台站是相对独立机构;对内,以学科领域为核心,研究室、实验室、野外台站三位一体,形成整体;既可加强实验室的外围梯队力量,又可使研究领域形成研究、实验、试验相结合的有效组合,促进学科发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实验室、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寒旱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实验室
甘肃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实验室、寒旱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甘肃省黑河生态水文与流域科学重点实验室 设施设备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仪器设备分被应用于研究所环境演变监测平台、环境演变分析平台、工程方法研发平台、逆境生态研究平台、计算模拟平台五大平台。有以下在用大型仪器设备。此外设有便携设备调度中心。
环境演变监测平台:三维地貌激光扫描系统、多相流力学实验测量系统
环境演变分析平台:离子色谱仪系统、离子色谱仪ICS-3000型、气体同位素比质谱仪MAT-253、气体同位素比质谱仪MAT-252、离子阱气质联用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释光全自动测量仪、室内风沙环境风洞、气体稳定同位素质谱仪
工程方法研发平台:多通道探地雷达、地质雷达、AGI多道分布式密度电法仪器、振动三轴材料试验机、振动三轴试验机
逆境生态研究平台: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计算模拟平台:超级计算 馆藏资源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图书馆于2000年由原中科院冰川所、沙漠所、大气所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本馆是一个小型、专业化图书馆,以地学为主,边缘学科为辅,突出书刊的学术性、理论性,力求书刊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寒旱所图书馆馆藏书刊具有鲜明的冰川、冻土、沙漠和大气、水文专业特色。截至2006年11月,有中西文现刊182种、中英文报纸16种:馆藏中西文过刊3万余册,最早可回溯至1929年, 中文图书23000余册,英、俄、日文图书22000余册;各类地图十万余幅,航空照片近十万张,水文气象资料近万册。
有没有外星人
陕北高校,唯一建在沙漠中的大学——榆林学院
榆林学院位于我国陕西省北部榆林市,是我国唯一一所建在沙漠上的高校。榆林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着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凭借着资源优势,榆林市的财政状况表现良好,给榆林学院提供了较多的财政支持。
榆林学院是陕西省最北的高校,早已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榆林学院最早来源于1923年建立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1958年改名为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1960年为符合地方办学需求,再次更名为绥德师范学院。
改革开放后,在绥德师范学院的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至1984年更名为榆林师范专科学校,并于1991年合并了榆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榆林高等专科学校。
新世纪伊始,2003年,在榆林市的支持下,教育部批准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榆林学院,并在2018年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的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园林等专业为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有旅游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此外,学校的汉语言文学、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为了保证学校的学生学有所成,能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学校建有多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最具代表性的有陕西亚华煤电集团锦界热电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
学校的李秀萍老师、马亚军老师、刘翠英老师均为陕西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有植物科学与技术核心教学团队、基础化学教学团队、机械基础教学团队、民俗学教学团队等。真可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陕西省的高校建设重点基本上落在西安市区,远在陕北的榆林学院的科研平台大都是依靠榆林市扶持建设。省级科研平台只有陕北生态文化研究中心、陕北绒山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榆林市主持学校建立的相关科研平台有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阳能应用技术实验室、农业节水实验室、洁净煤技术实验室、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系统分析与应用统计实验室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虽说陕西省的支持力度不够,但是榆林市愿意掏钱支持,毕竟榆林市只有这一所本科院校,另外两所的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只是专科高校。
虽说榆林市并不是陕西省关中城市群组成成员,但是榆林市目前的经济向好,也对高校的支持力度加大。因此,考生如果对于榆林学院相关优势专业感兴趣的话,不妨认真考虑。
这所大学每年招收13人,神秘校名“幽泉学院”,位于沙漠死亡谷!
美国有一所学院,这所学院从不招收女生,只要考进去,学费生活费全免,所以很多人愿意去尝试一下,但他们不知道,这所学院位于“死亡谷”。
死亡谷死亡谷位于美国加州,地势险恶,位于沙漠,干旱,神秘。当地人亲切的称它为“死火山口”、“干骨谷”、“葬礼山”。
1849年,一列前往金山的淘金队妄图穿过死亡谷。在穿行途中,缺水少粮,恶劣的沙漠火山气候让多数人脱水,又遭到死亡谷毒虫的袭击。一队人进去了,出来时仅剩几个。它们,走出沙漠时,狠狠的啐了一口:“死亡之谷”。
死亡谷而“幽泉学院”,正位于这死亡之谷中。
据传,幽泉二字,来源于死亡,中国网友释义为黄泉。尽管说法不同,但这所学院开在死亡之谷,是实打实的。这所大学最为出名的是学费与生活费全免。这代表着考入这所大学每年能省下30万人民币。
代价,则是每周丧心病狂的30小时苦力劳动。幽泉学院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忙碌,他们要应付繁重的学业,还要坚持每周30小时的劳动,因为这所学院从不招收女学生,所以校风有些诡异。
幽泉学院在干旱的死亡谷,一个旅行队都恐惧的地方,他们聚集在一起,少有女人,多数壮丁。
每到夜晚,他们往往通宵达旦,学院没有强制的睡眠时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自由决定熬夜到几点。繁重的学业与辛苦的劳动,恶劣的天气与少见的女人。大部分人可能会认为,上这学院的都是野蛮人吗?还是,他们脑袋都有问题?
相反,这些学生都有着显赫的背景。它们大多是美国College Board排行榜前1%的顶级人才,一大部分都曾接到“哈佛,耶鲁”大学的录取书。若论智商,我想美国少有能媲美这所学院学生的。
耶鲁幽泉学院学制只有两年,当这些高材生毕业,往往只能得到副学士学位。所以毕业生多数会选择去著名大学急需深造。2013年6月,11位应届毕业生毕业后,7位去了“耶鲁大学”,一位布朗大学,1位科罗拉多大学,1位汉普希尔学院,1位留校。
高智商,高能力,高危险,高强度劳动,高神秘。
在外人眼中的幽泉学院,完全不是一个正经的大学。在中国,这种学院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一个小学院上了两年学,就想再去清华北大?杰克森.内维尔曾评价幽泉学院,他们有自由而勇敢的灵魂,他们能接受挑战,能忍受困境。幽泉学院不是一所普通学院,它是理念,是理想。
死亡谷能够改变世界的人可能并不聪明,但他们一定愚笨。他们愚笨的像“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一样,认定一件事便全身心的努力,不被外人影响内心,拥有莫大的魄力与坚韧的世界观。智者自误,因为自作聪明,认为自己做的决定对自己有大提升,规避风险,却忘记了风险与磨难,才最能让人提升。
第四届商学院沙漠友谊赛将在乌兰布和沙漠举行
6月6日,2018·圣牧杯第四届国际商学院沙漠友谊赛暨首届乌兰布和沙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举行。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张卫东、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MBA中心副主任车悦、商学院EMBA户外运动联盟秘书长路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院校代表、公益天使代表、企业代表及历届队员等近六十人参加本次发布会。
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张卫东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致辞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MBA中心副主任车悦
商学院EMBA户外运动联盟秘书长路伟
据介绍,国际商学院沙漠友谊赛是在海内外商学院MBA/EMBA等企业家群体中展开的体验式赛事,至今已举办三届,2000余人直接参与赛事,覆盖100余个商学院及商会、社团。
据悉,国际商学院沙漠徒步赛将于6月15日-18日在乌兰布和沙漠展开。赛事倡导“体育+沙产业”赛事模式,通过徒步了解沙漠、认识沙漠、发展沙漠,打造沙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沙产业领域发现创新创业新机遇,带动社会大众参与沙产业,助推沙区经济发展。同时向社会传播公益初心。
发布会上,国谊赛执行主席陈海涛说,第四届国谊赛总结前三届的经验和成果,在赛道、赛事内容和赛事保障方面均做了升级,参赛队员将徒步穿越50公里沙漠、戈壁、绿洲等多种地貌,与世界各地优秀的商学院人一起纵横沙漠,收获精彩的赛事体验。同时,还能参加院长论坛和首届沙产业博览会,在沙漠里上一堂生动的社会创新实践课。
国谊赛执行主席陈海涛发言
发布会上,圣牧集团冠名的第四届国谊赛举行签约仪式。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会长张卫东、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与圣牧集团张竞宇向国谊赛组委会及队员代表授旗。
授旗仪式合影
圣牧集团品牌市场中心副总监 张竞宇发言
内蒙古沙恩国际酒庄旅游公司总经理 张清海发言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MBA 第七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赛事回顾
亚沙一次,沙友一生。于同济MBA亚沙队所有队员来说沙漠挑战不仅仅是一场比赛,在那神秘、虔诚、空旷、深邃而荒芜的沙漠上,我们靠着彼此间无条件的支持和信任、默契的配合和坚定的信念一步步走向那承载着我们梦想和荣誉的终点。那些,或刻骨铭心,或慷慨激昂,或生死相依的拼搏和坚持,会随着岁月慢慢沉淀却永不褪色。为了挑战,为了团队,为了荣誉,我们负重前行,内心深处的无声喧嚣和奔腾不息,在大漠深处荡漾回肠。我们曾不止一次的驻足痴望,是什么让我们彼此相助的身心相依,是什么让我们追逐目标永不停歇,是什么让我们胸怀无尽如大漠宽广,又是什么,让我们在荒漠失联三天,却依旧不抛弃不放弃?
2018年4月28日-5月1日,史上难度最大的第七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简称沙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腾格里沙漠举行。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MBA沙七拉夏贝尔战队由同济经管MBA中心副主任徐勤及学生与校友主管汤娴两位老师带队,由来自上海、苏州、深圳教学点的MBA、MPAcc、MEM学员及亲友组成。
经过三天的奋战,同济MBA沙七拉夏贝尔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协作、坚持、责任”的赛事理念,实现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赛前承诺,顺利完赛。
一年训练,三天考验,泪水与汗水齐飞,肤色共沙漠一色。三天70公里的负重前行,与白天的高温、夜间的寒冷、烈日下的强紫外线、大风中的沙尘暴、突如其来的降雨,抗衡,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绝望,一次又一次的领悟了坚持!
穿越一片荒芜,终于发现绿洲
——C队队员,刘佳源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嘴边轻轻地哼着这首歌的时候,我们已经踏入腾格里沙漠,进行为期3天的第七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简称:沙七)。
作为18级同济大学MBA新生,很荣幸可以参与到这一年一度的亚太地区商学院大狂欢,本次有95所商学院2100多名参赛选手参赛,并且这届赛事路线是亚沙有史以来最难、最虐的路线,进入沙漠的第一天,组委会就出动了直升机进行安保,这似乎是在告诫我们已经踏入了生命的禁区。
对讲机里传来杂音,我尝试用对讲机呼叫了AB队的成员,却无人应答。此时我知道,对讲机失灵了,比赛刚开始,我们已经聋了。无人报告当前所处位置、无人报告队员情况、无人报告前方路况……而我最担心的是队员走散,偏离路线后却无人通知他们要修正路线,沙漠环境地形变化奇大,可能一阵风就能改变原来的地貌,极易造成迷失方向,这一点可能是致命的。
刚翻过一个沙丘,狂风大作,沙砾打在裸露在外的皮肤上竟然有种刺疼感。耳朵里、鼻子里、嘴里瞬间被灌入沙子。
“不要在迎风的沙脊上休息”——这是我的第一反映。
张楚成,一个第一次玩户外的小女生,我们团队的记者,她有点恐高,第一天遇到稍微陡一点的坡就不敢下了,只能坐在沙坡上慢慢往下滑,简单来说就是上坡连推带拽,下坡连哄带骗。而我见证了她的蜕变,从第一天的举步维艰,到第二天的大步流星,再到第三天的一路小跑直到最后冲线。
汤老师,作为同济大学的老师,她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同济精神。虽然也是我们团队的记者,明明可以在越野车上悠哉游哉地晃到终点,却偏偏要和我们一起受虐。我边走边和她们说:“你们这哪儿是记着啊,你们明明就是战地记者啊,记者中的战斗机。”
行走于漫漫黄沙中,
我们并不孤独。
漫步于一片荒芜,
我们携手共进。
穿越过绝望,
我们终将到达绿洲。
沙七之行
——B队队员,张杰
张杰,男,1984年,身高176CM,体重188斤(一年前210斤),跑龄2年,正式训练7个月,半马成绩2:08:48。2016年公司培训PLDP要求跑步10KM,从此就坚持下来了跑步,并参加了公司“肉丸子”跑团,只是跑量选择最低的每月30KM,2017年10月听说12月家门口苏州太湖将举行马拉松比赛,心向往之,报名参加人生第一个半程马拉松,痛并快乐着完赛;2018年3月苏州金鸡湖半程马拉松成绩得以提高。
“其实我接触亚沙很晚,2017年10月,听班级同学说起,只知道这个赛事非常正式也非常虐人,跟我这样的跑步小白基本上没有关系,我也只是抱定我跑步减肥的目的,继续我的跑步,后亚沙来苏州训练,我就抱着蹭训练的目的参加,一直坚持打卡,月跑量维持120—170KM,如此最后确定参赛人选时,队长询问我是否参加,我愣了一分钟,高兴、激动、不敢相信、犹豫。。。然后,我就入了沙坑了。”
“同济大学ABC队,共计36人。A队男子分两组,冲锋个人成绩,另外4位A队女子分别找个B队‘男人’一对一帮扶,另7位B队统一行动,确保完赛!而我就成功的成为帮扶的‘男人’,要求放弃个人成绩,务必带领女队员完赛,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成绩!我的队友是高我一届的学姐刘沙沙,一位87年的小姑娘,非常的坚韧!”
我的亚沙之路
——A队队员刘沙沙
转眼间,亚沙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带着“亲戚”跑完70公里,真心觉得自己挺牛的,哈哈哈~ 当然,这必须要感谢我的最佳搭档,杰哥~ 点点滴滴不想去触碰,可能写完总结,沙七就真的结束了。恩,在晓俊的带领下,沙八的小伙伴也已经开始了。
忘记了从哪里听说“亚沙”这两个词,沙六的时候就想去参加,当时被同学拉到沙六备战群,可能是被吓住了吧,自己悄悄地退出了。可是,“亚沙”这两个词从没忘记过,或许,是为了挑战自己;或许,是想为了让自己两三年的MBA生活留下更深刻的记忆。跟参加过沙六的金叶姐讨论了几次之后,从2017年5月份我开始准备沙七。
1.备战篇:
之前,并没有跑步的经验,从刚开始的2公里,到后来的5公里、10公里、15公里、21公里、30公里,真的是一点一点坚持下来的。
七八月份,天很热,并没有去健身房,因为听说跑步机上练不出感觉;于是,带着耳机,围着太仓体育馆操场一圈一圈地跑。
后来,体育场翻修,去天镜湖;围着大太仓跑。没想准备亚沙的时候,周末上完课,往床上一躺,一晚上过去了;可是,后来上完课竟然能做到去跑步。春节,过年回家,也不放过,周边村子里跑。
2.拉练篇
对于拉练,自己每一次也会做到积极参加,几次拉练都按时打卡,不放过。
3.赛前准备篇
大半夜穿着鞋套,背了40L的包,里面装着10斤书,试跑了5公里。回头率超级高,哈哈哈!
4.比赛的点点滴滴
第一天,32公里。
进入沙漠的那一刻,脚感跟平地完全不同,需要的能量可能是平地跑的两倍至3倍。真正比赛之前,我对于打卡这件事情可能是忽视了,时间还是蛮紧的。CP3和CP4那一段,真的是虐得不要不要的。杰哥说:“估计,翻过那两个小山丘就能看到CP点了。”结果,翻过了N个大山丘、小山丘,也看不到头,那两段走的真的有种要绝望的感觉。选错方向,也是个大麻烦,明明看到的旗子在左边,可当我们向着旗子的方向翻过山头才发现,下一个旗子却在右边,MMD。第一天,我们因为选错了一两个这样的方向浪费了不少时间。后来,干脆不冒险,就跟着大部队走了。
第二天,27公里。
第二天的第1个CP点时间卡的太紧了,差点没赶上。为了赶上第一个打卡,最后几分钟跑到要晕掉的感觉。有了第一天打卡时间紧张的经验,明显感觉杰哥第二天要求严了,哈哈哈~ 我让杰哥步子迈得小一点,尽量踩着杰哥的脚印,紧紧跟住,这样会比较省力,而且速度也能保持住。第二天完赛之后,感觉身体是僵硬的。
第三天,11公里。
最后一天,我犯了个错误,穿了三层鞋套,哈哈哈~前五公里,真的沉重的有点走不动,想罢工!后来,杰哥帮我脱掉一层鞋套,好多了;最后的六公里状态还可以。到公路上的那段冲刺,差点跑到哭;杰哥忍者脚痛,跟我一起跑。
比赛三天,杰哥一路上帮我背着水和吃的;杖子不用的时候,帮我拿着杖子;吃完羊肉汤泡面,油乎乎的,我说我不刷了,杰哥帮我用沙子洗干净,哈哈哈…… 如此高规格待遇~ 简直了~
比赛这几天,我和琤一起住了好几天,我们一起聊天;南京往返的路上,被王振的激情和鑫哥的冷静所感染;晓刚和余队长帮我提包包;文俊和义锋不时的关心;晓俊帮我们拉伸;熊兄一个人默默地收着帐篷;大灰狼斗大家开心;楚成忙碌地为大家拍照;还有队长,申诉时焦急的背影,想到这一年队长的各种忙活……
我们一起睡帐篷;我们只能蹲着吃饭;我们上厕所可能需要找个坑;我们三天不能洗澡;我们不能化妆、我们衣冠不整;我们看到彼此最狼狈的时刻;我们……这几天,我们赤诚相见,太多太多的感动和回忆,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亚沙一次,沙友一生。
同舟共济,携手奋进,让青春继续飞
——C队队员李玉炯
原本我并不是户外爱好者,虽然平常也有经常性锻炼,可既没有锻炼目标,也没有固定的锻炼项目,充其量也就是个轻度运动参与者。决定参与沙七是个非常戏剧性的过程,3月份的一个周二晚上上课(应该是3月13日),莫名其妙与瓜哥做在一起,要知道瓜哥与小英已经是我班上课CP组合了,我坐过来也确实有点莫名其妙,至今仍想不起来当时的原因,只能请瓜哥原谅了。瓜哥跟我说:“去沙七吧,你不会后悔的”。这么煽情一句话险些让我嘴里一口橙汁喷出来,低头看时,突然发现饮料瓶上有一句话“你欠未来放手一搏”。顿时全身热血沸腾,这难道是上帝的启示?莫非我真该试试?就这样,因一句话和一个巧合,我的沙七之路启动了。
前面其实我都没有看过沙七宣传片,宣传片我是在4月28日阿拉善的欢迎晚宴上看到的,确实剪辑的很燃情,很不错,也很感动。如果能够早点看到,也许不需要瓜哥的推荐了,哈哈……好吧,沙七我终究是来了!
4月27日,抵达银川
4月27日,出发阿拉善
4月28日,抵达阿拉善
劲风吹起,战鼓擂起!
前进,阿拉善!挑战,腾格里!
点将台,即将出发。
一步迈出,至于我是一大步。
马上失联…期待安全归来!
漫漫黄沙
失联三天,活着走出腾格里!
三天两夜,我们一起见证了腾格里的漫天黄沙、炙热骄阳、冰冷风雨……
唯有来过,方能体会其间的绝望、无助……
充满期待的翻越一座沙山,却发现等待你的又是一座更高的沙山……
信心来自于你的同伴,他们使你绝处逢生,沙漠绿洲惊现之时,所剩下的就是热泪盈眶!
站在高高的沙山之顶,眺望远处若隐若现的终点,那是怎样的一种喜极而涕啊!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奋进,心灵已逐渐开始升华!
水泡脚虽已残破不堪,飞奔向终点的那颗心却晶莹剔透!
冲过终点后,兄弟姐妹们热情的拥抱,让你感觉得到:一切都如此之真实……
——————————————分割线—————————————
“越过沙丘,有人等候”——同舟共济比个人荣誉更重要!
同舟共济,与强者同行
沙八来年再战
美国加州的沙漠深处,有一所与哈佛媲美的“牛仔大学”
以常青藤联盟为代表的美国名校,为各个领域培养了众多精英,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的名声早已传遍世界,知名度与认可度极高,而这些学校也成为全世界学子心之向往的地方。
而在美国的顶级名校中,有一所“另类”的大学存在,它的知名度不高,但在权威排名中却能与哈佛相提并论;
它的位置并不在教学资源丰富的大都市之中,而坐落在与世隔绝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上;
她每年招收的学生仅有十几名,而却吸引了众多学生申请;
它既邀请来自全世界顶尖大学的教授轮流讲授知识,也让学生学习放牧、种植、挤牛奶等“农业课程”,因此被人们戏称为“牛仔学校。”
这所位于美国加州的沙漠深处,名为幽泉学院(Deep Springs College)的两年制学院,其毕业生大部分进入哈佛、耶鲁、康奈尔等常青藤名校继续大三学业。
另外,根据美国权威的《普林斯顿评论》的进行的评分排名显示,该学校的学术质量得分与哈佛大学并列第一,甚至录取难度更大,挑人更加苛刻,学生SAT(美国高考)平均成绩也高于哈佛。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所低调与实力间距,有些另类的“沙漠奇校”。
1. 从沙漠电站到大学的蜕变
幽泉学院创建于1917年,学院创办者叫卢西恩·卢修斯·纳恩(L.L. Nunn)。纳恩原本是一位企业家。
但是他在科罗拉多开金矿的时候,由于开矿急需大量的电力,于是他改行开了电站。随着纳恩的电站不断扩展,需要大量的人手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去维修传输线路。
那时候电力还是一个新事物,没有太多的人懂行。纳恩于是决定自己培养,他招了一批头脑灵活、身体强壮、手脚勤快的年轻人,平常在电厂劳动、学习,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就出去维修。纳恩除了支付他们工资以外,还免除了他们的生活费和培训费,这便是“幽泉学院”的原型。
2. 沙漠中的绿洲
幽泉学院坐落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与内华达州交界处的死亡谷沙漠深处的一片小绿洲。两个年级约20多名学生在一个上千公顷、与世隔绝的牧场上耕种和放牧两年,同时进行超强度的学术训练。
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向北驱车5小时,再坐3个小时长途汽车,最后乘校园巴士翻过一座2000米的高山,就到了位于沙漠深处的幽泉学院。这里离最近的小城镇也有30英里。
3. 自给自足的农场
幽泉学院是一所学制两年的文理学院,创办100年来始终保持较小的规模,每年平均招收12到15名学生,并且,学院会给每一名成功申请的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涵盖了他们在此就读的几乎所有费用,特色之处在于,作为交换,前来就读的学生需要投入到学院的日常建设与服务之中,整个学校位于山谷中的一个私人农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就像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一般,整个农场的运作,就靠这些学生和老师的劳动。。
4. 小而精的特色课程
幽泉学院每年会接到约200份来自全球各地的教授的申请,并由在校学生表决聘请哪些教授来校开设课程,轮流来这里进行数月乃至数年的讲学,并且也像学生们一样,体验这里牛仔的生活。
学生上课时一般不超过8人,学院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授们组成小班级,幽泉学院的每一名学生可以得到最顶尖的教授近乎一对一的面传身授。学校有一条规定:教授夜间房屋走廊的灯不能关,以便学生们可以随时敲门进去一对一地讨论问题。每门课程均为一名教授对数名学生,甚至是一对一的教授课程。
两年学制结束后,学生会获得副学士学位,并且可以通过在此学习的经历转到其他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根据校园官方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16%的学生转学至哈佛大学,13%至芝加哥大学,分别有7%的学生转学到耶鲁大学和布朗大学。深泉毕业后就读的其他学校还有哥伦比亚,牛津,伯克利,康奈尔和斯坦福大学
5. 学生主导的管理机制
幽泉学院奉行“学生自治”的传统,由在校学生组成委员会,筛选、面试、录取下一届新生;表决学校的运营事宜;分配学校的资金用途等等。同时,学生们也会通过选举产生“屠龙者”,即负责学校防火和安全的学生;“甘道夫”,负责学校无线电话的学生;“弗罗多”,负责学校互联网的学生等。
6. 中国学生
深泉学院同样接受国际学生,在美国,每年仅有最顶尖的、SAT接近满分、同时身体素质拔尖、愿意接受西部牛仔生活挑战的高中毕业男生敢于申请该校,在该校100年历史上,只录取过4位中国学生。
2006年,一个来自苏州的中国男生进入深泉学院接受教育。
2010年,一名台湾籍男生被深泉学院录取,实际上这名同学同时也得到了耶鲁大学录取,但最终放弃耶鲁的offer前往就读深泉学院。
2011年,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万欣被深泉学院录取了。
2014年,重庆南开中学学生彭书涵被深泉学院录取。,其综合成绩在南开中学国际班排第二,托福110分(满分120分),美国高考SAT2300分(满分2400分)。
深泉学院建校以来坚持了自己的特色办学机制,培养了大量精英人才,我们相用深泉学院创始人为设立深泉学院所写下的一段话作为最后的结语:
“沙漠有着深沉的个性,他拥有自己的声音,每一个时代的领袖们都试图探寻沙漠并聆听它的声音。
静下心来仔细听吧,你是能够听见的,但如果你处在物质的尘埃喧嚣中,你是听不见那样的声音的。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进入旷野?”不是为了传统的学校训练,不是为了体验牧场生活; 不是精通商业或是追求个人利益,你来这里,是为今后奉献与服务的生活做好准备,更卓越的能力和伟大的理想追求是你应当期待的。“
(“The desert has a deep personality; it has a voice. Great leaders in all ages have sought the desert and heard its voice. You can hear it if you listen, but you cannot hear it while in the midst of uproar and strife for material things. ‘Gentlemen, for what came ye into the wilderness?’ Not for conventional scholastic training; not for ranch life; not to become proficient in commercial or professional pursuits for personal gain. You came to prepare for a life of servic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superior ability and generous purpose would be expected of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