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学

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学学费:

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学官网: 暂无官网

学校性质:暂无

创办时间:暂无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暂无

暂无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未公布

货币兑换流程

1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2

关注公众号

3

点击“外币兑换”

4

使用手机登录

5

填写订单信息

6

填写补充信息

7

支付-下单完成

8

到店取钞

【简介】 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学

  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学始终坚持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展并发挥其内在潜力及社会生存能力。ESL课程;Co-op教育;通信技术课程该校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通信交流理论知识,学校的校长是第一个有创造“地球村”想法的人。该课程是一个学分的选修课程(12年级),可在多伦多大学上课。对于将来想在大学学习广告,通信和法律的学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专业】 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学

  • 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学相关问题

    40分钟去多伦多的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学的距离相当于国内路程多少时间?

    麦克卢汉的主要传播学思想有: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热媒介、地球村。
    贡献:1是麦克卢汉提出来的新颖的学术观点,其中包含有媒介观、传播观、社会观等;2是他的研究方法。他的方法和西方科学研究、实证研究的传统背道而驰。他反常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探索而不做结论,定性而不定量。
    局限:过分强调了个体在媒介面前的无能为力。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正如旋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施放出来一样,并断言:任何媒介都有力量将其假设强加在没有警觉的人身上。

    查看全部
  •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地球村:这个词语已成为几十亿人的口碑’’虽然绝大多数人对其深刻内涵不甚了了。
    电子信息瞬息万里,使全球生活同步化。

    第二、媒介:根据他隐而不显的媒介观念,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最为宽泛、无所不包的定义:
    媒介是人的一切外化、延伸、产出一句话,媒介是人的一切文化。

    第三、媒介即是讯息:90 年代之前,人们对此也许半信半疑。人认为媒介仅仅是形式,
    仅仅是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它是空洞的、消极的、静态的。可是他认为,媒介对信息、
    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是积极的、能动的。


    扩展资料:

    1951年,麦克卢汉第一本专著《机器新娘》出版,这本书广泛分析报纸、广播、电影和广告产生的社会冲击和心理影响,但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直到六十年代初,麦氏依然不名一文,在大学教英美文学。衣着随便,丢三落四,清瘦的面相中透出几分厚道。在时尚的美国学界看来,这个北美人像是个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

    但接着他的二本著作出版:《古登堡星系》(1962)、《理解媒介》(1964),一时间令人叹为观止,在人文学科领域引起强烈震撼。《旧金山记事报》称为 “最为炙手可热的学术财富”。

    查看全部
  • 求传播学牛人:关于Marshall McLuhan马歇尔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一般都总结为
    1、媒介是人的延伸
    2、媒介即讯息
    3、冷媒体与热媒体
    4、地球村

    具体解释如下: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理解媒介》一书,这本书的出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该书中麦克卢汉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媒介的概念,提出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理论,它的主要观点是:媒介即是讯息;任何媒介都使人体的延伸;人类世界将会成为“地球村”。这些观点影响着人们对科技、媒介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在众多领域具有启发性。其中,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很多人对这个观点认识不清,不明白作者的真正的含义和作者提出这个观点的角度。对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进行正确的理解,可以有助于我们对大众传媒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理解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首先要正确理解麦克卢汉思想中媒介的概念,这样才能够准确的理解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是和通常的媒介的概念是有着区别和联系的。

    一,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媒介是人类器官延伸的一切工具和技术,广义的可以理解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工具。

    对媒介的定义是大同小异的,一般认为媒介就是人们传播信息的工具。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是人类器官的延伸,换个表达法就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就是媒介。在这里逻辑上是成立的。同时,麦克卢汉在书中提到了26种媒介,其中包括货币、时钟、游戏、武器等等。在这里麦克卢汉的媒介是和传统的媒介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于,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的使用的工具和从事的一些活动,是人类器官的一种延伸或者说是一种外化。比如,麦克卢汉认为游戏是“人的延伸”,他认为“和制度一样,游戏是社会人和政体的延伸,正如技术是动物有机体的延伸一样。游戏和技术都是抗刺激的媒介,或者是适应专门化行动压力的方式;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专门化行动压力的方式;任何社会群体中都必然出现专门化的行动。游戏是对日常压力的大众反应的延伸,因而成为一种文化准确可靠的模式。”(《理解媒介》 马歇尔.麦克卢汉著 何道宽 译 商务印书馆 2001 第291页)“游戏是人为设计和控制的情景,是群体知觉的延伸,它们容许人从惯常的模式中得到休整。”(同上,第301页)“游戏是延伸,但不是我们个体的延伸,而是我们社会肢体的延伸。游戏是传播媒介。”(同上,第303页)在这里麦克卢汉把游戏也看作一种媒介,是一种间接的媒介,它是“社会人和政体的延伸,是我们社会肢体的延伸”,“游戏是传播媒介”。在他看来人和人类的延伸都是传播媒介。游戏作为传播媒介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是不可接受的。但是,正是把人类的延伸作为一个标准,许多工具和活动方式称为了传播媒介,这正是麦克卢汉的基本思想的独特之处。

    媒介既然是指人类的延伸,那么很多东西就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媒介,在《理解媒介》一书中作者也正是列举了26种他认为是典型的传播媒介。这其中包括住宅、数字、滑稽漫画、数字等等。

    麦克卢汉正是提出了人的延伸使媒介这一定义,使媒介概念的外延得到了扩大,很多工具和活动方式都划分到媒介的范围内,而传播媒介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同上,第33页)在这里他列举了自动化媒介诞生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后果。

    二,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有着两层含义。

    媒介即是讯息的第一层含义是:“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同上,第33页)在这里,主要指除了媒介的影响和产生的后果问题,这里的“尺度”指的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会产生于媒介相关的标准和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不是媒介的具体内容给带来的而是媒介本身的性质决定着,麦克卢汉在这里列举了“自动化这一媒介”(麦克卢汉媒介的概念在上面已经提到,自动化也是媒介)、电光媒介为例。一般的观点认为媒介的内容是讯息,媒介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或者说是载体,具有影响的是媒介的内容而不是媒介本身,而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表明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而具有影响的是是媒介的本身,媒介产生直接的后果是在实践中会产生新的标准和行为方式,这种标准和方式不是媒介内容所决定的。

    在作者第二版序言中写到:“‘媒介即是讯息’大概可以靠指出以下的事实来阐明: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消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在这里作者分别分析了古代印刷时代和电子时代对教育的影响,这里他指出了不同的的技术环境对人们意识的影响。同时,它又指出:“媒介即是讯息的意思是,一种全新的环境创造出来。这一全新的环境的‘内容’,是工业时代陈旧的机械环境。”在这里机械时代是相对于电子时代而言的,可以这样认为,在当前的时代中媒介的内容是上一个时代的媒介,在这里使用环境一词只不过是强调更广泛的范围。这一点在他接下来的论述中得到证明:“机器生产兴起之时,它逐渐创造了一种新的环境,其内容是农业生活和工业技术原有的环境。”人们的生活无疑是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的,当技术(或者说是媒介)发展到一定的地步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得到彻底的改变时,新的技术占统治地位后产生的新的环境中并不能抛弃原有时代的环境,而上个时代的环境却成了这个新环境的内容。

    在这里,马克卢汉认为环境的创新不能使环境中的内容得到马上的创新,而上一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特征仍然是这个时代中媒介的主要内容,而环境又不是被动的,它具有积极的作用。这里完全可以把环境理解为组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媒介”总和,把环境内容理解为“讯息”。这里包含的两个意思是媒介环境促使了人类意识形态的变化,而新的媒介环境的具体内涵往往是不能脱离历史的惯性,也就是说上一个时代的环境是以一种“人为艺术的形式”出现的,成为当前时代的环境内容,如果我们说在我们的电影、电视、戏剧等等艺术形式中往往是表现历史生活为内容这样也许更好理解。

    这就是说媒介是讯息,这是从历史的延续性上来讲的,是从时间的纵向上来看的。历史上的媒介是当前媒介的内容。

    第二层含义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

    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任何媒介的内容必然包含着文字、音频、图像等等的符号或其他的可以传输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是一种媒介。如“文字的的内容是言语,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等等。

    如果理解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这个观点是很容易理解的,媒介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广泛,媒介的内容必须包含着人类的精神产物,寄托着人类能够理解的特质。而这种精神产物是能够被负载传输,它本身也就是一种媒介,最典型的就是言语和文字,印刷品是离不开文字和语言的。而媒介的外在形式决定着媒介的内容的表达,比如,广播的语言文字和电视的语言文字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而广播、电视的语言文字和报纸的差异又是很大的。

    从这个角度上看,媒介即是讯息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一种媒介注定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讯息也是一种媒介,反之也成立。

    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主要是从媒介之间的关系上来讲的,或者理解为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的。这主要是从媒介(或者说是技术)之间的相互为用相互生存的横向角度来说的。在该书中写到:“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一种媒介成为一种媒介的内容本质上指出了工具和技术之间的互相结合才能够产生应有的功能。

    第三,媒介即是讯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麦克卢汉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主要是侧重媒介自身的影响和产生的社会后果,在这一点上,他完全是超越了传统的对媒介的认识,传统上对媒介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主要局限在对媒介内容和媒介使用上,而忽略媒介本身作为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突破在于:第一,它突破了人们对媒介的狭隘的认识,把媒介的概念的范围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对人类科技、社会活动和人类使用工具的性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对它们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从独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二,它重新认识了媒介的性质,强调了媒介的自身的作用,把媒介的内容和媒介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综合的考察。它完全超越了传统的如何使用媒介才是至关重要的观点。这个理论的贡献主要是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媒介的性质和特点,媒介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到媒介是以怎么样的一种方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的。这种超越传统的对媒介的理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发了人们的世界的认识方法。

    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可以在实践中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媒介自身产生的社会影响问题,尤其是大众媒介,如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等重要的大众媒介的自身社会影响,而不是只是单纯的关注媒介的内容。麦克卢汉认为那些认为媒介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内容才是影响人们思维和生活方式的观点是不全面或者说是有缺陷的,这可以启发人们的思考新型媒介自身的性质是改变这人类的生活,在他的语言中就是新的尺度的引进或者是新环境的创造。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比如在中国的今天电视问题上,我们不能仅仅地关注改善电视的节目、改善电视的技术手段上,而是应该从更高的层面上理解电视的本身性质和电视的传播方式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人群上产生的后果上进行考虑。

    媒介即是讯息这一理论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一般人观念中大众媒介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即“传播什么、怎么传播”等问题,很少关注媒介自身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理产生的影响问题,在媒介批评中也很少关注这个问题。“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这已经是非常明确地说明媒介的发展和诞生必然会使人类的生活标准改变,或是引进新的标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的第二个含义可以使人们对大众媒介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如何处理给予启示,媒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地区内,这些媒介在数量和质量之间进行平衡,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传播。如果盲目的建设,是媒介种类失去平衡,反而适得其反。尤其是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与报纸之间的平衡问题。

    查看全部
  • 马歇尔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年-1980年),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机器新娘》(1951年)和《理解媒介》(1964年)。麦克卢汉1933年在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学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1934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不久到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1942年获得剑桥博士学位。
      麦克卢汉在对传播的研究中进行了独特的探索。他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媒体本身,而不是用实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在这种艺术的探索中,麦克卢汉得出了那个后来震动世人的结论:“媒介就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作为一位文学学者,麦克卢汉以诗人的想象力来探索语言的极限,而不是接受那些现成的教条。诗歌艺术为文化定位和感觉意识提供了新的视角。麦克卢汉欣赏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在他的著作中多处可以看到诗歌的影响。麦克卢汉认为在技术非凡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里,我们假如不想成为文盲的话,或者在“媒介本身直接影响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意识的情况下”不成为被动的受害者的话,我们就必须采取艺术家的态度。“艺术家的头脑在大家都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扭曲的暴露总是最敏感和最机智。”(Mcluhan,Nov,1955:109-110)。1964年麦克卢汉出版了他的《理解媒介》,在该书的第一章第一段里,他这样写道:“在我们这样的文化中,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事物都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假如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就是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吃惊。”(1964:7)。“严厉的艺术家是仅有的能够在遭遇新技术时不会受到伤害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熟悉感觉变化方面的专家。”(1964:18)
      用艺术的方式进行探索,就意味着放弃逻辑推理式的话语,放弃因为、所以那类的推断。麦克卢汉说:“我不解释,我探索。”(Stearm,1967:xiii)当他说他探索的时候,他指的是他喜欢发现和辨识、用双关语等类似的技巧,而不是利用逻辑分析和实证测试等学院派的传统做法。他在学术上的艺术尝试,以及传统社会科学界对媒介本身研究的忽略,使麦克卢汉的理论在他毕生工作的学术圈里要遭到冷遇。
      尽管麦克卢汉的观点从纯学术方法上难以接受,但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却很轻易理解。他在北美严厉的学术界倍受冷落,但在中国的传播学界却是享有盛名:几乎翻开任何一本传播学教科书,都能看到作者拿出专门的章节介绍麦克卢汉的理论。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开展较晚,研究者中有相当一批人是中文系出身,相同的文学背景使他们更轻易接受和理解麦克卢汉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二是在过去的那些年里,我国新闻受文学的影响很深,各种文学化、艺术化的方法经常被用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第三,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界多年来的研究以新闻学为主,侧重于实际的应用和宣传,实证的传统相对薄弱,不像西方的学者们那样非要用实验来检验麦克卢汉的理论后才肯信服。

    查看全部
  • 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生平简介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年-1980年),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
    麦克卢汉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他于1933年在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学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1934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不久到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1942年获得剑桥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多所大学执教。其间出过许多巨著,在社会上有莫大的影响。于1980年12月31日去世。
    麦克卢汉一生勤于学问,拿了5个学位,完成了几次重大的学术转向:工科——文学——哲学——文学批评——社会批评——大众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终于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思想家之—。麦克卢汉的著作如天书,文字诡谲俏皮书信则明白如话。
    麦克卢汉在对传播的研究中进行了独特的探索。他试图从艺术的角度来解释媒体本身,而不是用实证的方式来得出结论。在这种艺术的探索中,麦克卢汉得出了那个后来震惊世人的结论:“媒介就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作为一位文学学者,麦克卢汉以诗人的想象力来探索语言的极限,而不是接受那些现成的教条。诗歌艺术为文化定位和感觉意识提供了新的视角。麦克卢汉欣赏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在他的著作中多处可以看到诗歌的影响。麦克卢汉认为在技术特别是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里,人们如果不想成为文盲的话,或者在“媒介本身直接影响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意识的情况下”不成为被动的受害者的话,就必须采取艺术家的态度。“艺术家的头脑在大家都认可的文化中对现实扭曲的暴露总是最敏感和最机智。”
    1964年麦克卢汉出版了他的《理解媒介》,在该书的第一章第一段里,他这样写道:“在我们这样的文化中,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事物都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就是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吃惊。”“严肃的艺术家是仅有的能够在遭遇新技术时不会受到伤害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认识感觉变化方面的专家。”
    用艺术的方式进行探索,就意味着放弃逻辑推理式的话语,放弃因为、所以那类的推断。麦克卢汉说:“我不解释,我探索。”当他说他探索的时候,他指的是他喜欢发现和辨识、用双关语等类似的技巧,而不是利用逻辑分析和实证测试等学院派的传统做法。他在学术上的艺术尝试,以及传统社会科学界对媒介本身研究的忽略,使麦克卢汉的理论在他毕生工作的学术圈里要遭到冷遇。

    查看全部
  • 马歇尔麦克卢汉中学相关资讯

    国产女星30年:姐姐们的挣扎,有毒

    来源:金融八卦女

    文|鲁舒天

    支持|远川研究所传媒组

    来源|远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

    八妹说: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八妹的文章,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人生总会有遗漏,但是不要忘记点“在看”!!!

    · · ·

    2017年,芒果台《歌手》的第六期节目里,赵雷演唱了一首《三十岁的女人》,瞬间被舆论骂成了过街老鼠。

    惹起众怒的是赵雷写的歌词。“她是个三十岁身材还没有走形的女人”、“再灿烂的容貌都扛不住衰老”、“这个世界有时候外表决定一切”、“日落后最美的已溜走”……这种歌词无论创作初衷和表达意图是如何,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无疑于是阎王桌上抓供果——自寻死路。

    要知道在2011年,杨千嬅也出过一首《女人三十》,MV里跟她搭戏的是在《吐槽大会》上被称“年过半百”的陈乔恩,“我还想跟年华比赛,越爱越有姿态”、“女人三十,完美样子,再不去为了谁停下来”……虽然远没《三十岁的女人》的好听,但歌词的姿势水平却吊打赵雷。

    上一首引发“全民批判”的直男癌歌曲,是韩寒的《乘风破浪歌》,歌词属于阎王后院放鞭炮的级别,比如“饭要做的很香甜,菜要做的很可口”、“你要守本分,不要乱插嘴,一声别吭你跟着我”、“你有婆婆和小姑,都要和睦地相处”……一发布便立马在微博上炸开了锅。

    于是慢慢地,“30岁+的女性”这个话题逐渐在社交媒体上成了敏感地带,一不小心就会引发炸雷和撕裂。

    到了2020年,决定穿越地雷阵的居然是芒果台。《乘风破浪的姐姐》找了一群30岁+、已经成名已久、有故事有阅历的女明星,搞了一场类似选秀的节目,但却成为了2020年的第一个爆款综艺,全网播放量已经超过了10亿,口碑上更是获得了圈内外的一致好评。

    但《乘风破浪的姐姐》之所以没有踩到这个敏感领域的地雷,主要还是因为它完全避开这个领域的大多数深刻讨论。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对社会议题采取了反套路,在性别平等、女性自主、多元审美的三千弱水中略取一瓢。进是后现代的严肃,退是姐妹淘的戏谑。

    大多数观众看它的理由也带着反套路的痛快感:资深姐姐们不仅如不流量小花们挣钱多,甚至时常沦落到无戏可拍的地步,而微博热搜永远属于那些没什么过硬作品的资本宠儿,凭借饭圈扶摇直上的国民妹妹甚至会哭就行。《乘风破浪的姐姐》俨然是一场及时雨。

    姐姐们能拨乱反正吗?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知道内地女演员们这三十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游戏规则变化。

    1.

    / 前浪:精英当道 /

    代表人物:巩俐、章子怡、周迅、郝蕾、赵薇

    成名基础:科班毕业,专业受训

    事业跳板:艺术大奖

    护城河:业务能力、大咖御用、文化底蕴

    天花板:题材限制、市场定价、审美风向

    80年代的计划经济色彩仍然很重,大陆还没有“娱乐圈”这种说法,但至少在90年代初,资深的姐姐们仍未在镜头前失去掌控力。那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经济建设为社会带来的丰富与多元,需要文艺作品不断加以呈现,继而引导出有益创新的文化软实力。

    那会儿演员还是要拿作品说话。欧洲三大电影节与奥斯卡等着中国电影去攻陷,飞天奖、白玉兰奖和金鹰奖的优胜者有无数观众嗷嗷待哺。能和影视歌星抢关注的,恐怕只有方兴未艾的甲A联赛。对于有颜值有演技的女星来说,恰饭不是问题,来不及恰饭才是问题。

    相声的门槛在门里(郭德纲语),娱乐圈的门槛在门外,美声有几种唱法那可是属于不能向外人道来的行业机密。按照社会学家格尔哈特-伦斯基的分层理论:娱乐业属于最易因卓越成就而获得丰厚奖励的群体之一。入庙拜佛得先进山门,想吃这碗饭,怎能不拜山头?

    精英主义的山门是中戏、北电和上戏,一个萝卜一个坑,没空间给人滥竽充数,更不是带着饮料练侧方的地方。

    如今邪魅狂狷的刘敏涛,当年是93级中戏专业课第一名;手把手教赵薇的,可是谢晋导演领衔的“第四代”。70后的宁静、周迅之所以能从60后的巩俐、蒋雯丽手里接班,是因为50后自有刘晓庆和张艾嘉——后浪想要赶超前浪,必须拿出更好的作品,必须死磕专业。

    后人只知阮玲玉佳冶窈窕,周璇明眸善睐,夏梦傲气严霜,卢燕风华绝代,却一边感叹今不如昔,一边忽视了用实际行动支持那些真正下功夫、搞钻研的文艺精英。在《姐姐》里,宁静面对让她自报家门的工作人员直接呛道:“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几十年白干了?”

    虽然这句话很可能是一个节目效果,但潜意识里,它也反映了不同世代对艺人的理解:过去的大姐姐,在光环之外还有身份,身份来自专业、敬业与职业;而今天的小姐姐,去掉身份也就没了光环,她们需要一遍遍地自报家门,以求在一个愈发同质化的行业留下印记。

    前浪们根本不需要这样。虽然宁静不像巩俐那样永远是张艺谋的女一号,艺术上的殊荣也不过是一次金马影后提名,但只要观众记得《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米兰,记得《黄河绝恋》里的女八路,记得力压“咆哮帝”马景涛的《孝庄秘史》,宁静就无须向任何人自我介绍。

    90年代崭露头角的其他几位,郝蕾是娄烨电影的天选女主;徐静蕾把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搬上银幕;周迅从《大明宫词》里的面具后面回过神来,出了一本《自在人间》,内涵直追林青霞的《窗里窗外》。除了赵薇在股市上翻了次车,其他人都在延续传奇。

    有句话叫“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文化是时间与教育的产物,速成便会弄巧成拙:比如从伪文青原创里读张爱玲、晒鸡汤与成功学书单、把内讧(hòng)念成内杠(gàng),看梵高语录与诺贝尔数学奖得主的手记,更别提那类当厕纸才算物尽其用的“明星作家榜”。

    正面案例在《十三邀》里,许知远与陈冲谈及《约翰-克利斯朵夫》、大卫-林奇与“垮掉的一代”,陈冲的知性大方,完全接得住许知远的提问。用许知远的评价就是,“她身上有一种你愿意和她相处的诱惑”,这来自于阅读与思考,来自于不同时代所赋予的重叠与复杂。

    如果说这些姐姐也会失势,不是因为熬不过岁月,而是因为风向变了:从“我演什么你看什么”,变成了“我要看什么,你的就得演什么”。

    尽管乔布斯曾说过“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姜文也说过老艺术家跟不上时代是其实一个伪命题——“全世界最好的电影都不是年轻导演拍的,年轻人是观众,观众不一定能创造[1]。”但精英阶层控制娱乐圈供给的格局,很快就伴随着网络的兴起而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新新人类来说,爹味浓郁的说教令人厌烦,“想唱就唱”的参与感才是能调动他们钱包的新式武器。

    2.

    / 后浪:民主乍始 /

    代表人物:李宇春、张靓颖、戚薇、赵丽颖

    成名基础:大众投票 选秀机遇

    事业跳板:草根主义

    护城河:风格特长 两栖动物

    天花板:年轻世代 市场定价 造血能力

    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讲过:“印刷技术产生公众,电子技术产生大众。”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明智的人应该多读书,少看电视。

    但理论家毕竟经常跟“不接地气”和“纸上谈兵”划等号。在现实中,电视往往能引领大众的流行狂潮。比如2004年在湖南卫视一炮而响的《超级女声》,便为娱乐产业的全民造星运动拉开了帷幕,并成功带动了《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等一批选秀综艺的鹊起[10]。

    超女之所以能在电视直播之下形成绵延数年的热潮,除了改变了偶像的胜出机制,让观众看到了素人到艺人的成长史,更关键之处在于它高举的“审美多元”大旗以及撑起旗杆那只手——民主票选。

    在从前,普通人想当歌手不容易,须经唱片公司选拔、培训和包装,再以推出唱片或上电视台的方式进入主流视野[13],换句话说,想红得有基础有作品。但在超女的时代,不分唱法、不计年龄、不论外型、不问地域,均可免费报名,比赛进程靠观众用手机投票推动。

    这就是为什么池子能拿“小灵通欠费没给张靓颖投票,导致她得第三名”编段子,答案在于无论超女水平如何,她们确实是由粉丝用短信投出来的,代表的是观众对于公共权力的直接行使——即便是在一个对社会整体发展而言无足轻重的领域。她们是真正的“民选”偶像。

    以2005年那届最火的超女来说,李宇春、周笔畅都不太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而她们搭上时运的诀窍也正在于此,时代需要酷女孩,她们是多元价值的代言人。如同王维那句“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超女是一个当代的西施神话,“票选模式”有很多的积极意义。

    当然,有人会觉得“票选模式”导致了“民间素人”过于草率地取代精英,大大降低了娱乐业的门槛。

    传统观点认为,娱乐圈是一个需要进行资质限制的圈子,它的形成不是基于自然系统,而是基于复杂的组织系统,其中包含的高度多样化的秩序不是普通人可以适应的。因为艺人角色的特殊性,这一职业从未为大多数人而设计,它只对应具备了相应资格的少数人[6]。

    但这阻挡不了后浪们的前赴后继:戚薇《我型我秀》出道后与袁成杰组了“男才女貌”,主推曲《外滩十八号》极具抖音爆火的潜质;唐嫣凭一双美腿被张艺谋选中,成为奥运会上的中国宝贝;张雨绮虽是科班毕业,却跻身《长江七号》的星女郎,巴黎长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在中国娱乐业的上个10年,草根主义创造了历史,对行业逻辑形成了松动,“想唱就唱”作为一个彰显进步文化的时代标签定格,但同时,“票选模式”也打开了某种潘多拉的魔盒。

    3.

    / 破浪:民粹横行 /

    代表人物:一众我们甚至不敢提名字的流量明星们

    成名基础:资本支持

    事业跳板:饭圈文化 犬儒主义 反智主义

    护城河:倒卖人设 粉丝经济 金主砸钱

    天花板:年龄增长 同质加剧 意外丑闻 行业整风 公众觉醒

    “特别怀念煤老板”的知名编剧汪海林说过:“我们在斯坦尼表演体系和布莱希特表演体系之外产生了小鲜肉表演体系,这种体系的核心就是不表演。”

    按照毛教员《反对本本主义》的指导精神,汪海林在流量明星的问题上是有发言权的,因为他同时是个剧评人,对影视创作有系统性的观察。可惜的是,我们的乐评理论相对剧评来说并不发达,远远落后于时代,到现在还没涌现出一个能点评杨超越式唱跳的乐评人。

    最近几年国内娱乐业的混乱程度,更适合放在社会学的范畴去观察。如果非要给它圈一个时间节点,我会选择《创造101》与《偶像练习生》横空出世的2018年,这一年,长视频平台对日韩爆款综艺的改编终于落地,一举击碎了“女团选秀在中国缺乏土壤”的悲观论调。

    在那时起,从“我看”到“我选”的饭圈文化不仅造出了杨超越、蔡徐坤、XZ的巅峰人气,也衍生出了养成文化、应援文化、打投文化等群体性亚文化。《乘风破浪的姐姐》加入的正是这阵潮流,为区分超女那一波后浪,暂将这波新后浪定为破浪——乘风破浪的破浪。

    关于杨超越为什么会红,《杨超越伦理学》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女团模式真正奖赏的不是实力,也不是努力,而是生产力——谁能给节目组、广告商和前辈导师带来可置换为关注和收益的人气,谁就值得留下[8]。姐姐们的破浪不算破浪,这才是革整个行业命的破浪啊。

    游戏规则完全变了,破浪不复前浪的风韵与后浪的棱角,她们挥别“科班精英”和“票选素人”的模式,迅速变成时代流水线上可以快速生产的标准化产品,一种隶属娱乐产业的轻工业商品。她们是“非卖品”,却也是“消耗品”,她们有多容易“升值”,就有多容易“过气”。

    去年流行过一个很形象的词,叫“明星糊化”,指的就是这些年轻艺人从外表到特点都千篇一律,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因此给人的印象就是傻傻分不清楚。在节目里,宁静见到万茜,夸她“你长得跟别人不一样”,可见在今天的娱乐圈,有一张自然生长的脸都成了难能可贵的事。

    如果把娱乐业比成一个球场,那么以前是踢得好的球员进阶为球星,今天则是球星是球星,球员是球员,球星一上来就是球星,他们只负责在场,不必会传球进球。

    你如果问,大家对这种“鸠占鹊巢”的乱象难道不反感吗?答案是“当然反感”。《人民的名义》刚出来的2017年,观众对这部反腐大戏讨论最多的就是为什么老戏骨都不挣钱。

    更鲜明的例子出现在不久前,周杰伦的单曲《Mojito》一夜之间就在社交网络实现了80、90与00世代的分野,对于周董的骨灰粉来说,这首歌在他的作品里恐怕连前100位都排不进,之所以仍能一呼百应,全仗后浪托衬——娱乐产业近年造星之毫无成就,显得前浪仍是时代的绝对主力。

    这种瘸子里都挑不出将军的程度,横向看也只有40岁仍在国足服役的郑智能体会了。或者说,造星这个词本身就是不对的,“星”这种东西既不是集体炮制的,也不适宜长江后浪推前浪,而是应当越老越妖,百花齐放:不信你看《爱尔兰人》,从导演到演员年龄有下75的吗?

    有人会问了,既然越老越妖,为什么有些老妖很便宜呢?原因在于左右身价的逻辑从来都是有两套:一个叫专业,另一个叫市场。毕竟崇尚专业的中年人经常连爱奇艺会员都不舍得买,打不过愿意掏钱买爱豆1000张专辑的粉圈少女,就是一件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4.

    / 瞎浪:姐姐的出路在哪里?/

    相比于内地“姐姐级”女星的事业困境,综艺发达的韩国似乎不需要用女团的方式来给姐姐找出路,今年他们为38+的孙艺珍、宋智孝、金瑞亨们一人定做了一部大女主戏,分别是《爱的迫降》《我们,爱过吗》《无人知晓》,这才是真的认可“姐姐级”女星们的能力。

    让看看好莱坞,即使是漫威电影,女演员年龄也普遍30+,且像《婚姻故事》里的“寡姐”一样能在商业片和文艺片随意出入。梅丽尔-斯特里普、劳拉-邓恩、凯特-布兰切特、妮可-基德曼、查理兹-塞隆这些超龄姐姐,仍是绝对的一线,年龄只会帮助她们获得更大的成就,而不是相反。

    国外这些闪闪发光的成熟女性形象,在我们这里仍是极度缺乏的,要改善这个问题,不是把抽象的父权制一顿痛批,更不是以看“姐姐”来臆想一场完胜,而是搞懂一个逻辑——产业升级失败才淘汰老人,为什么我们的产业升级会失败?

    姐姐有饭吃的年代,恰是我们想拍什么就拍什么的年代;她们饿肚子的年代,也恰是银幕上充满了架空玄幻(假)、抗X神剧(大)、无脑言情(空)的年代,这当然不是巧合。好作品才需要好演员,坏作品不需要好演员,找点流量明星对付对付就过去了,不需要满足观众,只需要迎合粉丝。

    有人说,那我们多拍好作品不就有救了吗?实际上,拍更多好作品从来不是一个单靠行业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不仅难倒了姐姐,也困住了哥哥——廖凡能拿柏林影帝,但他的片酬高不过二线的流量小生;张颂文是娄烨御用,国内顶级的表演老师,但入行20年也没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冯远征德艺双馨了大半辈子,却不得不在今年的两会上提议演员“评职称”。

    冯远征的动机是这样的,一方面,他看到了那些老戏骨没能在市场里挣到钱;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了小鲜肉连台词都背不下来,却动辄收入上亿。对比之下气不打一处来,他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就想起了“前浪时代”的精英主义氛围,干脆回去得了[9]。

    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加塞特早就预见到了这种倒向,他曾预言,当公共生活出现难以调和的困难、冲突与危机时,大众的第一反应就是求助国家的即刻干预。冯远征不明白的是,没有真正的自由,就不会有真正的平等。他提了个好问题,但给出的却不是好办法。

    至于什么是好办法,必须了解一点社会分层理论,看看娱乐业的供求规律受哪些因素影响,在《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中,答案是以下三点:

    首先,艺人的收入与社会发展程度成正比,社会越进步,他们越有地位;其次,艺人的收入与技术知识的可靠性成正比,他们的业务能力越高,他们收入就越高;最后,艺人的收入与经济繁荣程度成正比,老百姓越有钱,市场对娱乐越有需求[5]。

    我们的第二点和第三点其实都满足了,亟待解决的是第一点:分配机制失衡是因为创作题材狭窄、制作水准低下,而这统统都是市场化不足带来的畸胎[9]。市场并非是多元才变乱的,恰是因为多元得还不够,导致行业始终不能迎来正向筛选,也使得艺术家与观众深受其害。

    让人遗憾的是,安排一众姐姐们上了一档全民热议的综艺,看似“久旱逢甘霖”,好像这样就能帮她们从妹妹手里抢回C位。但显而易见的是,姐姐通过女团模式来对抗女团,只是一场南辕北辙的挣扎,找到的并不是问题的真正解药,而是从某种意义上的饮鸩止渴。

    姐姐越上这种节目,就愈使得“偶像逻辑”枝牢根固,反过来验证选秀模式和粉圈文化在流行中的统治力。诚然,对观众来说,节目“好看就行”,“过瘾就行;对行业和艺人们来说,影视冰封期的爆款综艺总能带来宝贵的现金流和关注度,从什么角度来说都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我们在欣赏姐姐们的魅力时,请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演艺圈专业主义的恶化,还远远没有看到拐点的时刻。

    参考文献:

    [1]. 圆桌讲究派,优酷,2018年

    [2]. 十三邀-第四季,腾讯视频,2019年

    [3]. 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2015年

    [4].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2015年

    [5]. 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格尔哈特-伦斯基,2018年

    [6]. 大众的反叛,奥尔特加-加塞特,2020年

    [7]. 杨超越政治学,大象公会,2018年

    [8]. 杨超越伦理学,单身者舞会,2018年

    [9]. 冯远征没穿墙过去,杨时旸,2020

    [10]. 选秀简史:一夜成名的光辉之下,是更多看不见的灰烬,凤凰网文化,2020年

    [11]. 乘风破浪的姐姐,谁才是顶流,网易数读,2020年

    [12]. 姐姐们真正乘风破浪的时候,21世纪还没来呢,Voicer,2020年

    查看全部
  • 当心!FBI的触角公然伸过来了

    原标题:当心!FBI的触角公然伸过来了

    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通过互联网发布简体中文广告,公开在美国社会募集中文翻译人员和所谓语言分析师。

    招聘广告写道,您是会读、写和说外国语的美国公民吗?您愿意与他人分享您的文化专长吗?您的语言和文化专长对联邦调查局的任务至关重要!

    联邦调查局的发布的内容一般为英文,在它招聘针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雇员时会用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语言发文。上述广告招聘的所谓翻译员是一个细分岗位,在FBI大的工种里属于语言分析师。

    语言分析师在FBI的官网上有详细的介绍,就是利用他们对其他文化和语言的了解,帮助FBI完成保护美国免受国际和国内威胁的使命,他们和一个团队合作,保护国家免受外国反间谍威胁、腐败案件、间谍活动、网络犯罪和其他非法犯罪,FBI所有的语言分析师都是从合约翻译员开始做起的。

    一家美国政府机构招募翻译,原本无可厚非。联邦调查局在美国政府架构中,既是联邦执法部门,也是重要情报单位,常年在美国公民中招募小语种翻译人员,并保持1500人规模的外语人才队伍。但在中美关系出现重大波折的大背景下,联邦调查局专门突出精通简体中文的专业招聘,的确耐人寻味。

    01

    “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是一场游击式信息战,军民不加区分地参与其中。”——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

    很明显,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行动是一项旨在阻断中美人文科技交流的昏招,主要还是为现政府谋求连任的选战服务。疫情暴发以来,特朗普政府抗疫不力,于是加速甩锅中国,试图通过“脱钩”举动在选民中捞取连任资本。联邦调查局加大中文翻译招募力度,无非是想籍此恐吓威胁在美中国留学交流人士,加速两国人文交流脱钩。

    目前,美国联邦调查局有专门打击骚扰中国留学生和华裔科学家的“中国行动计划”,罗列一些莫须有的“窃取知识产权”和“非法获取敏感技术信息”等罪名,以此骚扰中国留学生,调查华裔科学家,制造恐慌气氛。

    有美国高校留学生告诉刀哥,该校已经通知他们,在中国驻休斯顿领事馆关闭期间,美国联邦调查局即将联系研究人员,了解“中国政府非法从美国大学采购研究成果的作用,包括那些关于疫苗的研究”。

    这位学生说:“这很荒谬……他们(联邦调查局)显然是在编造一项指控,然后深入地下寻找‘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他们招募说中文的美国公民,其中许多人从来没有去过中国,只和上世界八九十年代移民到美国的人交谈过,他们紧紧抓住反共思想,不了解今天的中国。

    美方上述行径已经引起了中国留学生和华人社团的强烈愤慨,并对中美人文交流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问题是,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交流不断增加,中国大陆作为一个巨大的贸易市场,与美国的来往和沟通也日趋频繁,密切的中美人文交流使两国都从中受益颇丰,这是任何美国政客都难以否认的。

    联邦调查局局长雷伊尽管雷人雷语不断,也不得不承认“美国社会因中国移民以及每年约10万名留学生和研究人员而变得更加富裕”。以此为视角,此举不可谓不是一个大昏招。

    同时,这也反映出某些政客试图挑动美国社会反华气氛的险恶用心,是一项为冷战招魂的大败招。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泛滥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其信奉追随者打着清查“共产党分子”的旗号,恶意诽谤、肆意迫害进步人士和华裔群体,将反共变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唯一选择,上演了一幕幕荒诞的政治闹剧。很明显,麦卡锡主义的幽灵又回到了今日美国。

    02

    “没错,美国在监视整个世界,敌友均不例外。”——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联邦调查局成立于1908年,是美国国内的情报与安全机构,也是美国主要的联邦执法机关。联邦调查局在美国司法部的管辖下运作,同时也是美国情报体系成员。它是美国主要的反恐怖主义、反间谍以及刑事调查组织,对200多种联邦犯罪行为具有管辖权。

    可以想见,联邦调查局一旦有了更多的中文翻译人员,就可以从容炮制各种指向鲜明、精准打压的冤假错案,通过妖魔化和标签化中国在美留学人员,固化美国社会对华裔群体的系统性歧视,从而在美国社会造成更大分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试图推动一项旨在更新《爱国者法》的修正案,有史以来第一次允许联邦调查局无搜查令获取美国人的上网信息。对自己国家内部如此,对他国更是如此。

    美国情报部门凭借美国科技优势,掌握了海量收集用户信息的后台工具,在全球监控“一切外国通信”,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导网络战、信息战的精确打击。美国窃听自己的盟国领导人,以及使用震网病毒打击伊朗核设施即是著名例证。

    美国情报部门更是肆意入侵中国政府部门和企业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大量窃取涉密信息甚至是核心涉密信息,其所作所为早已超出正常国与国的关系。把美国情报系统这些所作所为联系起来看,已经不是个别政客的利令智昏,而是一种全政府式的政治癫狂。

    根据法国学者克劳德·德莱斯在他的《美国国家全局》引述斯诺登披露的信息, 2013年6月,中国的华为、大唐和中兴公司发现,美国国家安全局入侵互联网路由器并访问了数千台电脑。不久之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获悉,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了电话通信并窃取了短信数据。一直以来,中国常常被美国指责开展网络间谍活动,而美国则公开宣称不搜集经济情报,俨然一副受害者形象。

    美国情报部门有多个针对中国的计划,比如“计算机网络刺探”计划“涡轮”,包括多种复杂的植入程序,适用于各种应用,如:Unitedrake(联合钉耙)能够完全控制受感染的电脑;“Captivateaudience”(录制听众)能够控制计算机麦克风,进而录制对话;Gumfish(橡皮鱼)能够控制摄像头;Foggybottom(雾谷)收集浏览记录、登录名和密码;Grok(神交)检测键盘敲击;Salvagerabbit(打捞兔子)能够从连接到受感染计算机的可移动驱动器上提取数据。

    据拦截者网报道,“涡轮”是“量子”计划的一部分。“量子”是2008年投入使用的互联网攻击技术,该计划首先是通过间谍、制造商甚或是毫不知情的用户在机器中秘密植入微型电路或闪存卡。植入的硬件会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由公文包大小的中继站接收,有时距离数公里之远。中继站将无线电波传输回美国,后者根据无线电波在该机器上安装恶意软件,实施间谍活动或网络攻击。“量子”计划的重点目标之一是中国的军事单位。

    还有名为“老鹰哨兵”的项目,国家安全局的特工渗入中国、韩国、德国,在这些国家的算机网络和设备上植入后门程序,从而在其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访问上述国家电信行业的敏感系统和数据。长期以来,美国情报机构合作公司的员工队伍中始终存在获得秘密授权的前特工,他们在公司上班,但同时也在秘密地为情报机关效劳。

    03

    “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一门课程专门来教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迈克尔·理查德·蓬佩奥

    在特朗普当局追求大国博弈战略的背景下,这也是联邦调查局为之贡献的蠢招。

    美国情报系统长期各自为政,互相倾轧,为此还不得不出台了相关情报法划分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前有中央情报局头子蓬佩奥揣摩特朗普心思一跃成为国务卿,并高调宣布参加未来总统竞选,出身助理总检察长的现任联邦调查局局长雷伊自然不甘落后,同打“新冷战”、同打“中国牌”,显然是一条进入特朗普视线的便捷通道。

    只可惜中国不是苏联。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是130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从购买力平价来看,中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有世界最庞大的4亿中产阶级。这样的国家是区区几个会说中国话的翻译们能遏制的吗?

    美国联邦调查局招不招翻译、招什么样的翻译,是他们自己的事。不过,鉴于他们臭名远扬的间谍特务名声,我们只需扎牢自家篱笆即可。剩下的,就是搬个板凳当看他们的跳梁表演。

    来源:环球时报

    查看全部
  • 传媒考研复试提升: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的传播学巨匠

    马歇尔麦克卢汉是学习传媒无法绕开的重量级人物,欧美学术界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有人称其为“继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有人认为他哗众取宠,是“通俗文化的江湖术士”。

    不论学术界对他本人的毁誉如何,马歇尔麦克卢汉对传媒的巨大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我们现在最常用的“地球村”这一说法就是由他而来。

    《理解媒介》是马歇尔麦克卢汉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自1964年问世至今,一直影响着西方乃至全世界。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最著名的四个观点“媒介即讯息”、“冷媒介和热媒介”、“媒介是人的延伸”、 “地球村”都在这一部分做了阐述;第二部分详细分析了26种媒介是如何作为“人的延伸”。

    理论部分的四个重要观点是传媒考研的重点,不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都经常会涉及。

    “媒介即讯息”颠覆了以往把媒介仅作为内容的载体和形式的传统观点。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本身对内容有着强烈的反作用,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

    “冷媒介与热媒介”是备受争议的观点。麦克卢汉认为,有些媒介,如手稿、电话、电视等,提供的信息很少,属于低清晰度的媒介,受众只有积极调动想象力,把缺失的信息补充上才行;而另一些媒介,如印刷品、广播、电影等,能够为受众提供足够充分的信息,因此受众就无需积极参与填补空白。因此热媒介有排斥性,而冷媒介有包容性。

    “媒介是人的延伸”,认为人类在利用新媒介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而不同媒介就是不同感官的延伸。

    “地球村”的概念是基于麦克卢汉认识到电子媒介使信息的传播完全克服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他认为人类在电子媒体的帮助下,地球已经与社区无异。

    这些观点特别强调媒介本身的作用,学术界有不少学者认为过于偏激,但在互联网已经普及的今天,很多现象都印证了麦克卢汉的观点,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其称为“预言家”。

    查看全部
  • 希沃助力一场跨越700多公里的牵手

    近日,黄埔·三都远程互动智慧课堂揭牌仪式在广州市黄埔区第八十六中学和贵州三都民族中学举行,通过希沃交互智能录播,两地区领导进行了帮扶工作情况的交流,近百名师生见证了本次揭牌仪式。

    “远程互动智慧课堂”作为黄埔区对口帮扶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教育帮扶重点项目,受到两地区领导与两校的高度重视。黄埔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冼银崧,黄埔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金持,三都县委副书记、县长潘仕进,三都县委常委、副县长欧永华,两校校领导等出席了活动。

    “该项目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课堂,孩子们在三都也能感受到广州名校、名师、名课堂的风采。三都民中将利用这个全州先例之创举,用好用足资源,发挥远程互动课堂的作用,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韦光明校长表达了“远程互动智慧课堂”对三都民中的意义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八十六中的胡革新校长随后介绍了“远程互动智慧课堂”启动后优质课程的共享安排,以及黄埔三都民族班办班情况。三都教育局韦局长做了黄埔对三都教育组团式帮扶情况的报告,黄埔区教育局张局长公布了下一步的教育帮扶工作计划。

    虽然相距700多公里,通过希沃交互智能录播系统,黄埔与三都两地领导与学生代表同步为“黄埔三都远程互动智慧课堂”揭牌,宣布智慧课堂正式启动。红绸落下的那一刻,意味着两地区的远程互动智慧课堂开启了新的篇章。

    八十六中的“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名班主任”钟老师利用希沃交互智能录播开展了一节远程交互英语课,两个教室的孩子们都听得聚精会神。

    看到老师如变魔术般地,把黑板上的思维导图传到旁边的显示屏,两教室可以共享一块黑板时,即便是已经习惯用希沃交互智能平板上课的广州八十六中的同学们,依然发出“哇!”的一声惊叹。现场领导似乎被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感染到,也都笑了起来。

    “在屏幕上看到以前的班级以及熟悉的三都小伙伴,我心情非常激动。我们一起做学案,一起讨论问题,即使相隔千里,也仿佛就在彼此身边。”希沃交互智能录播技术,让“黄埔·三都民族班”学习的韦兴柔同学惊喜不已。该班级是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为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办,旨在培养优秀的三都少数民族学子和优秀的民族地区教师。

    钟老师对课堂互动效果非常满意:“当看到屏幕里三都孩子们认真的样子,听到他们响亮地回应我,特别开心!”她还为广州的学生与三都小伙伴们设置了逛广东省博物馆的互动情境,“小湘婉与三都孩子的隔空对话棒极了,实现了有历史意义的交流!我再次强烈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

    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远程交互智能录播打破了一堂课的影响力只有“四面墙壁围起来的空间”的范围,把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放大,影响到更多的孩子。于屏幕两端连起的孩子们而言,它不只意味着教育资源的流动,更传播了分享的理念与友谊的意义。

    希沃交互智能录播技术,让老师们在一个高清大屏上即可完成操作,把远程交互课堂变得像日常使用手机视频一样简单高效。即使相隔千里,学生们依然可以共享同一个课堂、同一场讲座、同一场活动。目前,希沃交互智能录播已助力全国多地学校展开录课评课、互动授课等活动,帮助优质教学资源更大范围地传播与利用。

    查看全部
  • 麦克卢汉“冷媒介和热媒介”没说清楚?看看这篇你get到没!

    阅读本文之前,咱们先留两个思考题:

    短视频是冷媒介还是热媒介?

    直播是冷媒介还是热媒介?

    (直播的“参与”和文中所说的“参与度”是一回事吗?)

    哪个聪明的同学真正get了本文的要义

    请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答案!

    文末见

    让人很晕的冷热媒介

    当下包括郭书在内的许多教材和学术研究论文都认为麦克卢汉对“冷媒介”“热媒介”的概念划分很不清晰,他自己举的例子标准也不统一。

    麦克卢汉对冷热媒介的确没有进行十分明确的界定,只是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麦克卢汉指出,区分冷媒介(ColdMedium)热媒介(Hot Medium)的基本原理在于: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状态,高清晰度即提供的信息多。

    有学者根据他的叙述如是推测并解释: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冷媒介反之,传递的信息量少而模糊,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即:

    热媒介——信息量大,清晰度高,作用于多种感官,不需动用过多感官,无需联想,参与度低。如照片、象形文字、无声电影、报刊等。冷媒介——信息量少,清晰度低,作用于单一感官,需要动用多种感官,需要联想,参与度高。如漫画、拼音文字、有声电影、电视等

    如此解读,明显存在逻辑上的矛盾,理由在于:就信息的清晰度和所需的想象力而言,无声电影显然比有声电影或电视更为模糊、更需要联想;从信息含量而言,有声电影明显比无声电影传递的信息量大,这又违背了麦克卢汉关于热冷媒介信息量方面的属性规定。并且,从信息含量而言,作用于多种感官的媒介传递的信息内容,显然比作用于单一感官的媒介更为丰富——这就显得热冷媒介分类的提出只是说了一句人尽皆知的话,缺少科学和实用价值。

    于是,逻辑不自洽、缺少价值,成为该理论被批评、被忽视的主要原因。

    重新理解冷热媒介

    现在坐正敲黑板,重点来了!

    刘海龙老师认为,上面这些批评的声音是源于对该理论的误读,并不是麦克卢汉本人对理论的表达不清晰。刘海龙老师在《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指出,区分热媒介、冷媒介的最基本标杆是参与度,清晰度只是从参与度延伸出来的一个判断标准。

    麦克卢汉以参与度划分冷热媒介,即是以媒介使用者的感觉为衡量标杆的——参与度较低、具有排斥性的是热媒介,参与度较高、具有包容性的是冷媒介。正如他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举例,讲座比研讨要求的参与度低,书本比对谈要求的参与度低。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理解“参与度”

    要理解“参与度”这个概念,还是要从媒介对感觉的延伸说起。

    某媒介延伸的感觉程度,决定该媒介在多大程度上允许感官的参与;而媒介对感官参与性的准入程度,决定了媒介使用者能够接收到的信息量的程度;信息量和信息密度成反比,信息密度决定了媒介使用者在理解媒介内容的时候,需要投入的额外精力的多少、思维能力的高低,而这种能力的发挥效果又依赖环境的沉浸性、安稳度,即媒介使用者对媒介参与度的深浅。最终,参与度的高低,才是判断媒介或冷或热的决定性标尺。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对冷热媒介的理解就应该遵照下表:

    但是这样一来,你就会发现对媒介“冷”或者“热”的判断,跟我们的直觉上的判断是反的,反的,反的——

    现在回到我们的思考题:

    直播是冷媒介还是热媒介?(直播的“参与”和文中所说的“参与度”是一回事吗?)

    我康康哪个聪明的同学真正理解了本文——

    快在留言区写下你的答案!

    参考资料

    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 (2019).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4 ed.). 南京: 译林出版社.

    郭庆光(2011). 传播学教程. (2 ed.).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海龙(2008).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1 ed.).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