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生活学院学费:6840美金
基督生活学院官网: http://www.christianlifecollege.edu
学校性质:私立
创办时间:1950年
世界排名:暂无
学校人数:6412人
79分 托福要求(分)
暂无 雅思要求(分)
暂无 SAT要求(分)
录取率 60%
货币兑换流程
微信搜索“联合货币”
关注公众号
点击“外币兑换”
使用手机登录
填写订单信息
填写补充信息
支付-下单完成
到店取钞
基督生活学院(普罗斯拜特山)前身是芝加哥圣经学院,是一所私立的基督教学校,成立于1950年。
基督生活学院(普罗斯拜特山)开设了一个专科专业,即基督教研究。这一专业是专为以下学生设置的:追求非牧师职业的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希望得到圣经教育的学生;定期去教堂做礼拜,但还想增长知识,以更有效的拓展自己的能力的人员;仅仅为了个人的心灵成长以及更好的理解圣经而渴望受到圣经学院教育的人员。这一专业还为以后本科阶段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基督生活学院(普罗斯拜特山)还开设了本科专业,以教父学习为主,辅以其他专业课程,以此发展个人专长。辅修课程主要有圣经和神学研究、圣歌、基督教育等。
基督徒每天当怎样生活
基督徒在世上就是要荣耀神,每天都读经、祷告,与神同在,神会带领你走得胜的路。圣灵时时陪伴着你,让你的内心充满了平安和喜乐,你的行为就会跟随神的话语,把爱传递给周围的人,广泛传播福音,带领人信主。
基督教牧师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是什么?
谢谢。我帮你解答:基督教牧师的,每天5至7点灵修祷告,读经,宣教、定点或不定点的教会牧养讲道。看望一些需要的弟兄姊妹或者一些基督的涉外工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我信基督教,我老公是技术员,我孩子在学校给同学笑他(我孩子父亲病,生活困难是因为技术员工资差?
姊妹,我的看法可能很片面。我的建议是,无论是你的老公,还是你的孩子,他们都很优秀,不在于做什么工作种类,同学的讥笑可以先暂时忽略一下吗?你的孩子以后跟他建立更好的关系,还可以到你家做客,的认识你的全家,你可以有机会彰显基督的关爱和家庭的和睦,这样会不会更合适呢?
谁知道基督教教义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迪
尽管我自己说是一个基督徒,但我恐怕和基督徒真的站不到一起。我母亲是一位基督教工作传道人员,从小我就在她的熏陶下长大。
但我想说,基督教并不是什么迷惑人的工具,因为就连我的导师都没有办法说清楚神是否能被一力赞同或者一力否决,在武汉大学的时候我们曾探讨过关于教派的问题。
导师说:“基督”的意思就是“救世主”的意思,教派的立意就是教人与人为善,但在这个经济年代很难善良,所以它在提示我们要记得我们过的是生活。
另一个好的地方,就是它教人“修身”,以己身通达继而影响到周围的群体和环境,让我们从本质上看清自己要学会与周围的人善良,无论是保护环境还是辅助人群。
新人任务,我很认真的回答,希望您能够采纳!!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正常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忙碌时代,基督徒如何才能静下心来默想《圣经》,从新得力?
这时代是一个“忙”的时代,似乎没有什么人是不忙的。众人营营役役地为着工作忙、为儿女忙、为自己忙、为教会忙,甚至“无事忙”。这世代高举“忙碌”,认为“忙碌”的人最有成就、最有价值、最被人尊重与欣赏。因此,我们拚命“工作”,不停地“活动”,为要制造“忙碌”的形象。
其实,“忙碌”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但问题是许多人忙得不知所谓,被迫去忙,为忙碌而忙,以致产生“忙乱”、“紧张”、“焦虑”和“压抑”等现象,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破裂,产生血压高、胃溃疡等疾病,而且更常给魔鬼留下了地步而不自知。
我们需要安静、等候、平衡,以及更多独处、默想神的时间。
一、圣经的根据
圣经中许多圣徒都曾经历过默想的好处。以撒经常在田间默想(创24:63);诗人在床上默想神,心中感到无限的满足(诗63:6,119:148);诗人亦强调有福的义人必定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诗1:2-3);神在委任约书亚担任以色列人的元帅时,勉励他要昼夜思想神的话(书1:8);主耶稣经常独自退到旷野去与神亲近,安静自己,从新得力(可1:35;约6:15)。
二、默想经文的好处
1.默想使人从忙乱生活中安静下来,调整自己。许多人借着忙碌使自己麻木,逃避现实,不愿意面对问题,久而久之会造成重大的属灵危机。忙乱的人心中没有平安。真正的平安只有借着亲近神才可获得。默想经文不仅是从忙碌的工作中将头脑转移到另一件事物身上,它更促使人的心灵与神交通契合,从神身上支取属灵的力量。因此,默想经文不是逃避问题,乃是切实地面对问题。
2.默想使人静听内心的声音,亦可以聆听神微小的声音。道成肉身的神子耶稣非常看重与神之间契合的交通。他经常从繁嚣的场所中退下来,与神灵交。一个喜欢沉思默想的人,不一定是书呆子。他在宁静中看透万事、看透自己,甚至连神的心意亦看透了。这种透视力,是那些在熙攘中生活的人无法体会的。默想使人反省,检讨生命的优先次序。它净化灵魂,帮助我们重新建立与神之间亲密的关系。
三、如何默想
1.有目的去默想。默想不是空想、呆想、梦想或胡思乱想。默想若流于空泛,思想不集中,或心神不定,都不会带来收获。
人的思绪若不加以训练或管制,就会如同脱了缰绳的野马一样,在海阔天空下随意奔腾。一匹野马可以被训练成为好马,人的思绪也是一样。
最有意义的默想,是以神的话为根据的默想(诗1:2-3,119:11;书1:8)。常用神的话语来亲近神,默想神,思绪就会走上正轨,而不是胡思乱想。这样默想乃是有目标、有对象的。人按着神的心意去默想,神也乐意将他自己向我们显示。
2.运用想象力去默想。将自己浸淫在圣经的经文中,再次进入圣经作者的世界里,设身处地去体会当时人的感受。注意:这只是在感受上的认同,并非如同“认同法”那样照单全收去应用。
司布真曾说:“默想圣经能带领你与古圣交通。在摩西身上学到谦逊;在乔布身上学到忍耐;在亚伯拉罕身上学到信心;在但以理身上学到勇敢;在以赛亚身上学到向行恶的人发义怒;在保罗身上学到热诚;在基督身上你学到也感染到他的爱。”注意:这些都是从圣经人物身上找出的神学性“原则”。
3.存祈祷的心去默想。祈祷与默想可以融汇在一起。牛顿曾说他可以拿着望远镜看天象,可以看见数亿哩远的宇宙,然而他继续说:“但当我放下望远镜,进到我的内室,跪在神的面前,我所看见的比地上所有的望远镜加起来所见的事物更丰富。”信徒可以培养跪下读经的习惯,在心受感动的时候,随时可向神发出祈祷。
另外,在读到说明文的经文时,可以将经文的意义化作祈祷。例如读到哥林多前书13章中“爱的真谛”时,可以照着经文祈祷说:“主啊!我要更多学习爱,求你使我更恒久忍耐、有恩慈、不嫉妒、不自夸……”
4.将经文牢记在心。诗人说:“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119:11)。”若要使默想经文产生最大的功效,最好能熟读它们,并且将它们谙记起来。
司温道对背诵经文有下列的美言:
基督徒的生活中,再没有比背诵经文的操练所带来的收效更大的了。你祷告的生活将会被加强、见证将会更有效,你的辅导将会被人羡慕,你的态度与外观开始会改变,你的头脑会比较灵明,你的自信心将会增加,你对神的信心亦会更加坚定。
将圣经经文藏在心里,可帮助你随时默想。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经文会再度浮现在脑海中,使信徒得着力量,顺利度过难关。
5.存应用的心去默想。在默想经文时,可以立刻产生一些实际的行动,如赞美、感谢、悔改、认罪等。将这些回应放在祷告中,并求主帮助你在实际生活中实行出来。
本文选自赖若瀚所著《十步释经法》,点击下方卡片即可购买此书。
内容简介:
圣经仿若一条灵性大河,几千年来,越流越深远,愈涌愈壮丽,为许多人提供了灵性的智慧和人生的方向。但圣经的解读却非易事,需要反复阅读和前辈牧者释经著作的帮助启发,方能系统地了解和轻松地应用。而目前中国的基督教世界解经类著作多以引进版权为主,本土化原创性的著述少之又少,有分量、有影响的就更是屈指可数;表面看来,大凡研经释义之书都给人枯燥无味、晦涩难懂之嫌,而《十步释经法》却是华文世界不可多得、举重若轻的圣经研读之作,不仅形式亲切活泼、内容简约易懂,为教牧人员及神学生研经释学的教科书,亦是普通信徒和有志于圣经研究的学界之士的“空前”良好的参考书。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是处境化释经学的佳作。
本书学术和思想价值极高,对灵性的滋养价值亦不容小觑。
作者简介:
赖若瀚牧师,香港海外神学院毕业(1973),菲律宾亚洲神学院道学硕士(1981),美国德州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1986)、教牧学博士(1991)。曾任德州达城基督徒中国教会主任牧师(1987-1997),以及加州圣荷西海外神学院教务主任兼实用神学教授(1998-2003)。现任美国圣言资源中心会长(2004至今),并兼任美国加州基督工人神学院客座教授、香港建道神学院教牧学博士班客座教授。
推荐阅读:
《圣经》满是智慧,我读来却无心得,怎么办?
祷告半天也“没用”,到底如何祷告才能蒙神应允?
从亚伯拉罕为罪恶之城代祷中,基督徒可以学到哪些功课?
《圣经》中的挪亚献祭,蒙神喜悦,对基督徒有何启发?
在吃喝嫁娶、邪恶淫乱且不信上帝的挪亚时代,上帝曾用洪水灭世!
基督徒如何处理生活和信仰上的困难?
为防失联
摘 要
人生的成长,很难有一帆风顺的。困难与痛苦,是无法逃避的。正视人生的困扰,信心才能成长,生命才能成熟。
文 | 小斌
多数基督徒面对人生的遭遇,总是为自己制造一副伪装,将自己全副包裹,装作一个靠主大能不会受伤的属灵人。因为圣经教导我们不要发怨言,要常常喜乐,凡事谢恩。
然而,痛苦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在教会里,面对人生的痛苦,往往鼓励信徒多读圣经,多祷告,多交托。这本身是不错的,但这无异于扔给求救的病人一本医学大全。
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隐藏问题。生活上的困难,生命里的困扰,不会因为隐藏就消失不见。
1、放弃信仰
Tony是韩国留学回来的,在LG工作,平时就是公司宿舍两点一线,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交上什么朋友。一到主日,就缠着我不放。可能他在教堂找了一圈也没找到除我以外的同龄人。
他是在韩国留学得时候加入教会的,算第一代基督徒。他的问题超级无敌多,因为刚信不久嘛,也可以理解。问题,总是令人抓狂。
例如,耶稣为什么是男的,为什么不是女的呢?
三位一体,那不就是三个神吗?共用一个身体?
灵恩派有什么不好的,怎么你就那么讨厌他们呢?
一些简单的答案,他也不满意。以至于我见到他都躲。
他虽然疑惑很多,却也不是很急迫的需要答案。他最急的,是让我帮他介绍女盆友。因为读研,留学,他现在都已经三十岁了。家里催的紧,他整天就愁啊,愁啊。因为给他传福音的弟兄告诉他,一定要找基督徒姐妹结婚。
这在韩国得时候,反倒不难,年轻得姊妹很多。回国后,来到我们这个教会,发现就没有几个年轻姊妹。要么就是太小还在读书,要么就是结婚了。适合他的,还就真没几个。
我也只能劝他好好祷告,好好交托,上帝会预备的。另外建议他加入教会得青年团契,可能机会更多一些。
其实他的条件算是很不错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姐妹们就是不太喜欢他。他在教会里,感情处处碰壁。
直到有一天,很晚了,他突然给我打电话,请我吃宵夜。那晚,他喝了好多啤酒,不断的重复说,这个神太难了,我不要信了,没法信了,太难了……
我也没想太多,就简单安慰了他几句,以为他就是说说气话。
万万没想到, 他真的不来聚会了。我再找他,他就说不信了,不必再联系。半年后,他结婚了,新娘应该不是基督徒。他给我发了喜帖,正赶上我宝宝出生,就没能去参加。
2、逃避困扰
亦君是我学妹,之前我还把她介绍给了Tony,她觉得不合适就没成。
亦君是教会诗班最年轻的姐妹,诗班一枝花。对教会事工,相当热心,基本是哪儿有需要就往那而上。
诗班,查经班,祷告会,她有时间就都会参加。给别人就是那种特别属灵得感觉。讲话轻声细语,见谁都是笑脸相迎,特别有礼貌。她好像就是上帝宠儿一样,没有任何烦恼。就算有,到她哪儿,也就不算烦恼了。
13年平安夜晚上,她在教会既要表演节目,又参与接待,之后还留下来打扫卫生,让其他弟兄姐妹先回家了。我就和女朋友留下来陪她一起打扫,毫无预兆突然她就蹲在地上哭了起来,搞得我们俩不知所措。我女朋友赶紧跑去安慰她。原来,那天,她男朋友和她分手了。
我以为第二天的圣诞节活动她应该不会来了,谈了三年,肯定很伤心吧。
万万没想到,她荣光满面的出现在教会,又是喜气洋洋得在大门口派发福音单张。我都惊呆了,好像昨晚那个伤心哭泣得人不是她一样。她说:“昨晚那样哭真是丢脸,上帝一定有祂的美意,我应该开心才对,上帝的安排一定是最好的。”
亦君姐妹,就是这种神一般的存在,永远都很快乐,好像没有困难,没有忧愁。
回去的路上,女朋友说:“亦君什么都好,就是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她那算信心吗,我觉得是逃避。”
3、直面困惑
马丽是亦君最好的朋友,毕业后就回老家工作了。有时候,她也会来找我们玩,撸个串,聊个天。
她走的那天,我们一起送她,她哭的稀里哗啦的,一直念叨着不放心亦君,说她太好了,不懂拒绝,会被欺负的。
马丽是完全不同的性格,有啥说啥,从来也不藏着掖着。她喜欢你,眼镜里就放光,她讨厌你,脸上就写着讨厌。
她虽然看着大大咧咧的,但生活却没有对她你侬我侬,反而是风雨交加。在她小学的时候,父亲就因为车祸,终身瘫痪。快毕业得时候,母亲又从二楼踩空跌落楼梯,幸亏只是脚扭伤了。
她本想着世界这么大,真想去看看。可生活不是电影,她只能考回到小镇工作,便于照顾父母。
面对信仰,马丽和亦君完全不一样。亦君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感恩。马丽更多时候是控诉,诘问。
她编制考试过了,很开心,请我们吃饭。拿了奖学金就赶紧奉献十分之一。说起她父亲,马上就哭了,她无法理解为什么灾难总是跟着她,逃都逃不掉。她考教师资格证,考了两次,考编制,考了六个城市。虽然乌云密布,但她相信雨后必会天晴。她虽然对上帝很多抱怨,但依然相信祂大能得搀扶。
面对生活的痛苦,她抱怨上帝。面对上帝,她又重拾生活的信心。
4、勇敢面对
其实,人生的成长,很难有一帆风顺的。困难与痛苦,是无法逃避的。正视人生的困扰,信心才能成长,生命才能成熟。
面对人生的黑暗,我们会有不同的选择。Tony的离弃信仰,另寻出路;亦君逃避问题,化悲痛为侍奉,用对上帝得热忱掩盖内心的伤痛;马丽直面上帝,倾心吐意,内心痛苦,充满疑惑,却握紧上帝救恩的双手。
笔者最赞同的还是马丽处理信仰的方式,这才是正确信仰的打开方式吧。
正如《里外更新》里说的:敞开心怀,正视一切遭遇,不要为了保护那份经不起考验的信心,而逃避信仰上的冲击。每当困扰的问题出现时,运用你的头脑,不要惧怕思索信仰上的难题,如此,你对基督的信心才能不断加添深度。
为防止失联
关注基督时代备用号
基督徒过圣洁生活的秘诀
为防失联
文 | 施迦南
使徒彼得强调了让我们得胜试探和试炼的是信心,我们在这个地上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和挑战,会有力不能胜的时候,所以我们要靠着属天的盼望和力量前行。
不要被环境束缚起来,要过超越的生活,要定睛将来天上的尊贵和荣耀生活,这样的话,我们的生命会变得圣洁,强壮有力量。
彼得没有学问,但却被神大大使用,因为他存记了很多神的话语在心中,常常在讲道的时候引用旧约经文,可见他记住了很多神的话。
所以,即便没有学识的人,但若渴慕神的话,将很多神的话放在心里生活,就可以被神大大使用。因为神看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才能,而是有一颗谦卑愿意改变的心。
我自己的生命也需要被改变和更新,要更多读神的话,背诵神的话,让神的话成为我生活的引导,使徒约翰强调了神的爱,我们爱,因为神先爱了我们,因为爱是从神而来。
当我们与爱的根源连结的时候,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爱的能力,我们不靠自己有限的爱,单单依靠神无限的爱,如此,才能过彼此相爱,彼此饶恕的圣洁生活。
当我心里充满神的恩典和爱时,会很乐意分享给他人恩典,也乐意善待他人。相反,心灵枯干疲惫的时候,就会变得狭窄和冷漠。
求神不断用他爱的能力充满我。
为防止失联
关注基督时代备用号
基督徒为什么离不开教会生活?
有一种观点认为:信仰只是个人的事,基督徒可以自己寻求神,去不去教会没关系。这种观点是否符合圣经呢?本文梳理圣经中神对「族群」的关注,帮助我们明白神对基督徒群体的心意。
说上帝所关注的远远超过个人灵魂得救,这并不意味着上帝不关心个人的救赎。打个比方,如果我说橄榄球不只是一项跑和传球的运动,它也包括品格、美德和纪律等特性,你不会因此得出结论说橄榄球不包括跑和传球。
1
上帝创造族群
也许我这样描述更适合:从一开始,上帝解决人类问题的基本单元,就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一群人。
上帝(这位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一真神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团契)创造世界,不是为了产生一批孤立的个体,或者一些自我封闭、各自分离的社会原子,只是各自在垂直方向上与上帝建立关系。从万物受造伊始,上帝就创造了一个族群。这一点从上帝创造两性这一事实即可反映出来。上帝创造人类之初,即是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这对夫妻。
伊甸园 by Thomas Cole
我认为,圣经中出现的代词,其实富含一整套神学(清教徒强调说「上帝喜欢副词」,我认为他也关注代词)。从一开始,即在《创世记》1:26「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中使用的「我们」,到1:27「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原文中包含「他们」一词)中的「他们」,还有1:29「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中的「你们」,上帝的创造充满着复数!(而且,单凭自己一个人去「生养众多」也是有难度的,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上帝借着创造彰显了他丰盛的爱,这爱造出了一个族群,而不是一群个体的人。因此,当亚当和夏娃在地上「生养众多」,他们就反映出了造物主的「社会关注」,也表明了造物主的形像和样式。亚当和夏娃在组建家庭过程中流露出对彼此的爱,这点也表露出上帝的创造之工。
上帝不是一个宇宙间的隐士或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上帝创造个体的人,也不只是让他们和耶稣建立私人化和个人性的关系。当然,一个族群包括很多个体的人,并且上帝数算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头发。我这里不是要否定这位宇宙的创造主和我们每个个人有着亲密的关系——他关心我、爱我,多么不可思议啊!但是,上帝对他造物的心意,远超过他对个体之人的关注。上帝所创造的是一个族群。
2
上帝拯救族群
上帝也要拯救一个族群。上帝的拣选与上帝的创造是紧密相联的。正如他创造了一群人,他也呼召了一群百姓。
当上帝的呼召临到亚伯拉罕时,这呼召并不只是临到亚伯拉罕一人,而是给亚伯拉罕和他那一族人的。并且,因着这个呼召,这整整一族的人穿过中东的沙漠,进入迦南地。
亚伯拉罕前往迦南 by József Molnár
换句话说,上帝管理的单位总是一个整体、一个族群。上帝拣选亚伯拉罕,正是为了重新创造一群百姓,让他们成为具有上帝形像的人,即一个「大族」,而这一族要将祝福带给万国(创12:1-5)。
在《创世记》17章中,上帝对一个族群的治理初现雏形。那时,上帝宣告他与亚伯拉罕的圣约记号是割礼(创17:9-14),接着,族中所有男子都接受了这个应许的记号(创17:23)。他们并没有说:「好吧,上帝立这个约是和亚伯拉罕立的,不是和我立的,因此,对不起,我就不参与了。」
上帝在治理人类时,他所用的「你们」,通常是指一个整体的「我们」。在这层意义上,福音一直都是社群性的福音。
3
上帝呼召教会
上帝在治理人类时所表现出的复数本质(上帝的救赎计划是以一群百姓为中心),反复在圣经中出现——先是反映在对以色列的呼召上,而最终则反映在上帝把一群人呼召出来,就是教会,是属上帝的子民。
想一想新约中出现过的所有的「你们」!我们生活在个人主义泛滥的时代,这使我们在读到这些「你们」(you)的时候,都倾向于将圣经所指的私人化,变得只对我适用,仿佛you就是单数的「你」。这个you是我们。它指的不是我,而是我们。
最后的晚餐 by Bouveret
因此最首要的,不是「我」成了一个被拣选的个体。恰恰相反,福音所宣称的是,「我们」是被拣选的子民。彼得的宣告令人震惊地抓住了这一点,这让我们想起了上帝在过去对他百姓的心意:
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彼前2:9-10)
你能否听到那个「你们」所蕴含的复数形式、社群性和族群性的丰富含义呢?上帝不仅仅关心个体灵魂的得救,他更关心一个国度的建造,他呼召和新造一群百姓,使这些子民脱离个体性的存在,因为那样的存在不是一个族群。上帝关注个体灵魂得救的唯一原因,是他要建立天国的子民。
愿感谢归给我们的上帝。
在严格的教会法律之下,基督徒是如何把沉重的生活负担变得轻松的
耶稣说:“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这样你们必要找到你们灵魂的安息,因为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玛11:28—30)
「轭」是一条架在牲口头上以便拖拉载重的沉重横木,本是犹太农民社会中常见的家庭器具,经师和虔诚的犹太人都主张,人应欢喜的负起法律的轭。
在耶稣基督身上,天主的法律变成柔和的负担,成为把我们跟天主结合在一起的轭。
背起耶稣的轭,就是与祂建立一个师徒紧密的关系,跟祂学习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负担,如何背自己的十字架。
有的人认为法律是约束、是重担。
透过历代经师与对于法律的解释和演绎出各种规定,致使到了耶稣时代时,法律已成为苦不堪言的重担。
「劳苦」和「负重担的」的希腊原文,指的是牲口身上载以过重的负荷,或木轭不合,适它们的身体感到痛苦。
遵守耶稣的教训是一种负担吗
耶稣邀请人来到祂跟前,卸下「形式主义」的法律重担,也就是祂所说的:“我要使你们安息”。接着耶稣保证这「轭是柔和的」,“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而且耶稣自己先背起了这轭,因此祂才能说:“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吧”。
经师和法利赛人强制犹太人严格遵守梅瑟日趋复杂的法律。耶稣认为他们这样做,如同把沉重而难以负荷的担子捆好放在别人肩上。
在这种情况下,耶稣邀请所有劳苦和负重担的,都到祂跟前安然休息。
「轭」象征服役和顺从,耶稣的轭是顺从天主的旨意。
因为顺从天主的旨意不需要繁文缛节的法律条文,只要学习基督的良善心谦,真心地爱主爱人。有了这种慈爱,便可以轻松自在的挑起担子。
如何把沉重的担子变得柔和
轭和担子都是自载重物的工具,耶稣却说祂的轭柔和,祂的担子轻松。
其实,祂的担子并非毫无重量,全无困难,只是因为祂背轭和挑担的心情是豁达的,祂良善心谦,以一颗无怨无尤的心坦然面对困难。
五岁的姐姐在狂风暴雨中背着三岁的弟弟回家,路人似乎在安慰她说:“你那么小,背着弟弟那么重!”她却坚定的说:“他不重,他是我弟弟”。
所谓「轻松或沉重」要视心态而定。
谁说跟随耶稣是容易的呢?在现今世风日渐败坏的时代,做基督徒越来越难,做坚持正义的基督徒更是难上加难。
基督徒若缺乏耶稣良善心谦的态度,决不能够把轭变柔和,把担子变轻松。
信德的重要
生活的重担有时很沉重,人际关系、工作、家庭、失误、罪过、天灾人祸等等,人怎么承受得起?
来吧,到耶稣这里,祂的轭是甘饴的。
如果一个人能以信德做基础,那么他对天主的感受是真实的,而且能体会到,来自天主的安慰是甘饴的、平静的、幸福的,充满希望与安详的。
谁能逃脱生活中的艰难、辛酸、疲倦和无助?谁不渴望种种相应的解脱?
天主子耶稣懂得我们的需求,祂要以柔和的轭和轻松的担子代替我们坚硬而沉重的无奈,祂要帮助并护佑我们。
重要的是,我们要不要回应祂的邀请?
有需要时,耶稣在哪里
祂在礼仪中等待着你,与你歌唱舞蹈,享受喜乐、庄严和神圣。
祂在《圣经》里等待着你,借历史的延续,祂对你述说天主的忠诚,指给你天主的慈悲,向你保证天主永远爱你。
祂在大自然里等待着,以对花草的爱惜暗示对你的慈爱。
祂在家庭、办公室、学校以及平凡的生活中等待着你,默默陪伴你。
天主就这样创造并爱护着宇宙人类。
作为基督徒,只要懂得求真务实、心存愿景、按部就班,就能够把眼前的苦楚视若无物。
当人有远大的志向,深知任重道远,甘愿舍己为人,追求更高更宝贵的价值时,其内心必定蕴藏着极大的勇气和毅力,且能乘风破浪,最终获得胜利。
我的生活中是否也有些不合情理,难以背负的重担?
反省生活的担子是否像基督说的那样,如果不是,不妨问问耶稣到底是哪里错了?你也可以邀请祂来回答自己心里不解的问题。